第十二章 电离辐射的防护
电离辐射的防护
电离辐射的防护电离辐射是一切能引起物质电离的辐射总称,其种类很多,高速带电粒子有a粒子、B粒子、质子,不带电粒子有中子以及X射线、丫射线。
a 射线是一种带电粒子流,由于带电,它所到之处很容易引起电离。
a射线有很强的电离本领,但其穿透力很弱,在空气中的射程只有几厘米,只要一张纸或健康的皮肤就能挡住。
故其主要危害是进入人体后的内照射。
B射线也是一种高速带电粒子,其电离本领比a射线小得多,但穿透本领比a 射线大,但与X、丫射线比射程短,很容易被铝箔、有机玻璃等材料吸收。
X射线和丫射线的性质大致相同,是不带电波长短的电磁波,因此把他们统称为光子。
两者的穿透力极强,要特别注意意外照射防护。
铅版或一定厚度的混凝土可以阻挡射线。
电离辐射对健康有哪些影响电离辐射的作用方式主要有外照射、内照射、放射性核素体表沾染及复合照射。
以下仅介绍外照射所致的放射性疾病以及电离辐射的远后效应等。
外照射急性放射病:是指人体一次或短时间受到全身超剂量照射引起的全身性疾病。
临床表现分为三型:①骨髓型急性放射病:又称造血型急性放射病,以骨髓造血组织损伤为基本病变,以白细胞数减少、感染、出血等为主要临床表现。
②肠型急性放射病:以胃肠道损伤为基本病变,以频繁呕吐、严重腹泻以及水电解质代谢紊乱为主要临床表现。
③脑型急性放射病:以脑组织损伤为基本病变,以意识障碍、定向力丧失、共济失调、肌张力增强、抽搐、震颤等中枢神经系统症状为特殊临床表现。
外照射慢性放射病:是指在较长时间内连续或间断受到超剂量照射而发生的全身性疾病。
临床表现以造血组织损伤为主,并伴有其他系统症状。
外周血血细胞有不同程度的减少。
电离辐射的远后效应:已知电离辐射可引起的人类恶性肿瘤有皮肤癌、甲状腺癌、乳腺癌、肺癌和白血病等;其他远后效应有血液系统疾病、胚胎效应、遗传效应等。
此外,电离辐射尚可引起放射性白内障、急慢性放射性皮肤损伤、放射性骨损伤等。
放射性疾病的严重程度与受照剂量正相关,受照剂量越大,放射性损伤越大,所致的放射性疾病越严重。
电离辐射的危害及防护
电离辐射的危害与防护放射作业属特殊管理的作业,除了最近电离辐射对人体的身体影响之外,还可能出现遗传和胚胎等远期效应。
可能接触电离辐射的人员必须做好防护。
射线探伤,放射源运输、安装、计量、监测等环节,医用X线透视、摄片以及钻井、测井等工作场所,均存在电离辐射。
石化工业中使用的所有放射源均为密封源,均以外照射方式作用于人体。
辐射对健康有害外照射,也叫贯穿辐射,如X射线、γ射线及中子,它可以照射全身或作用于身体的某个部位,高能量β粒子也能以外照射的方式作用于人体。
在接触电离辐射的工作中,如防护措施不当,违反操作规程,人体受照射的剂量超过一定限度,就能起到有害作用。
在电辐射作用下,机体的反应程度取决于电离辐射的种类、剂量、照射条件及机体的敏感性。
电离辐射可引起放射病,它是机体的全身性反应,几乎所有器官、系统均发生病理改变,但以神经系统、造血器官和消化系统的改变最为明显。
人体受到大剂量电离辐射,可发生急性放射病。
在从事放射性工作中,如防护不当,机体长期受超容许剂量的体外照射,或放射性物质经常进入体内并在体内少量积聚,则可引起慢性放射病。
防控措施必须严格外部辐射防护的三个原则是尽量减少暴露时间、实行远距离操作和采取屏蔽防护。
控制区作业现场的操作人员应穿戴铅防护服、戴铅面罩或铅眼镜,戴铅手套、铅头套,同时佩戴个人剂量计。
定期检测密封源使用场所的剂量当量率,做好作业人员的上岗前、在岗期间和离岗前的职业体检,严禁有职业禁忌症的作业人员从事放射作业。
应在醒目位置设置警告标志。
告知员工职业危害和职业健康教育。
电离辐射的防护.
电离辐射的防护什么叫电离辐射?电离辐射是指一切能引起物质电离的辐射总称。
包括α射线、β射线、γ射线、X射线、中子射线等,如生产上测料位用的料位仪、X射线探伤及测厚仪、测水份用的中子射线、医学上用的X射线诊断机、γ射线治疗机、核医学用的放射性同位素试剂。
电离辐射的分类:作用于人体的电离辐射分为天然辐射和人工辐射两类。
自古以来人类就受到自然存在的各种电离辐射的照射,通常把这些天然辐射源的照射称为天然本底照射。
本底照射主要来自宇宙线、地球本身的放射性核素以及由宇宙射线与大气中的原子核发生相互作用产生的放射性核素。
这些放射性核素可以从外部对人体引起照射,亦可因空气、水、食物中含有这些放射性核素,通过吸入或食入体内造成内照射。
目前认为吸入是最主要途径,其次是外照射和食入。
人类除受到天然辐射外,还经常受到各种人工辐射的照射,主要人工辐射源包括:核爆炸、核能生产过程中产生的辐射源、医疗照射以及消费品中应用的的辐射源。
电离辐射对人类有哪些危害?电离辐射对人类健康的危害是在被人类不断利用的过程中认识的。
1895年伦琴发现X线,时过一年就有操作人员手部皮肤损伤报告。
1898年居里夫人发现镭,她因手持含镭容器使手指收到损伤。
二战末期原子能被用于战争,造成空前的灾难。
今天,随着辐射源和核能的广泛和平利用给人类带来利益的同时,也使人类接触到各种射线的机会明显增加。
其中包括从事某种职业的过程中受到的职业照射,因接受医学诊断和治疗受到的医学照射,及一般居民从所有其它辐射源受到的公众照射。
因此,人类在最大限度利用电离辐射源和核能的同时,应关注其引起的健康危害。
而与我们日常生活贴近的当属公众照射。
因核技术应用使居民受到辐射照射的最严重的后果是工业和医用密封源误操作、丢失和破损后引起的事故照射。
全球曾发生多次丢源事故。
国内因放射源管理疏漏而发生数次辐射事故。
如1992年山西。
治疗源造成7人受超剂量照射事故。
电离辐射对人体健康有什么影响?电离辐射以两种方式作用于人体,即体外照射与体内照射。
电离辐射防护与安全基础
电离辐射的发现和利用过程
钋、镭的发现
1898年,物理学家居里夫人(1867-1934)在寻找比铀 的放射性更强的物质的过程中,先发现了一种新的放射性 元素,为纪念她的祖国波兰,她将其名命为“钋”。 居里夫妇又花了4年时间,发现了镭,并在极端艰苦的 条件下,从几吨沥清铀矿渣中分离出0.12克纯氯化镭,后 又测出其原子量为225,其发出的射线比铀强200多万倍。 贝克勒尔与居里夫妇因发现放射性荣获1903年诺贝尔 物理学奖。另外,居里夫人因此获1911年诺贝尔化学奖。
γ射线与紫外线、可见光、红外线、无线电波等一样,也是一 种电磁辐射,能量较高,穿透本领强,要比β射线大50~100倍, 比α射线大10,000倍。
不同射线的穿透能力
电离辐射的本质——放射性衰变及衰变规律 半衰期 (T1/2) 定义:一定量的某种放射性原子核衰变至原来 的一半所需要的时间。
时间 t (T1/2 ) 放射性原 子核数目 0 N0 1 2 3 N0 /16 4 N0 /32 5 N0 /64 n N0 /2n
卢瑟福、索迪——元素衰变
以后,卢瑟福和索迪等人进一步研究放射 性元素递次变化(即衰变链系)的线索,发 现如下衰变链:
U T1 / 2 几百万年 Ra T1 / 2 1000多年 Rn Po Bi Po Pb
索迪因此及对同位素起源和性质研究获 1921年诺贝尔化学奖。 元素衰变理论打破了自古希腊以来人们相 信的原子永远是不生不灭的传统观念,而认 为一种元素的原子可以变成另一种元素的原 子。
探测器
传送带上的物品
源
核子秤
传送带称重仪器
物位测量仪
Level Gauges
通常一个或多个仪器和探测器被用作“开/关”,用来控制料箱或料斗中物料 的位置等,大、厚壁容器可能使用GBq的 60Co 。
电离辐射防护
监督区:监督区内不需要采取专门的防护措施和作出安全规定,但是该
区域的职业照射条件却需要处于经常监督下。根据需要,在监督区出入 口处适当位置设立辐射危害警示标志;定期审查该区域的工作条件,以
确定是否需要采取防护措施和作出安全规定,或更改监督区边界。
(二)随机性效应
发生几率与受照剂量成正比而严重程度与 剂量无关的效应称为随机效应。如受照个体的 癌症和遗传效应。如果照射后细胞DNA的损害 和突变没有使细胞死亡,也没有得到正确修复, 而是出现错误修复,这些修复的细胞可以保存 继续增殖的能力,并把错误的信息传给后代的 细胞,演变成伴有特定DNA变化了的异常细胞 克隆,造成细胞变异。
和修复过程有关。
(5)照射方式:内、外照射或二者兼有的混合照射作用
于机体产生的生物效应各不相同。外照射时,多方向
照射的生物效应大于单向照射。内照射的生物效应则 受多种因素影响,一般射线的生物效应大于、射线。 混合照射的效应一般较单一照射的效应更显著。
(6)照射部位与面积
机体受照的部位不同,其损伤的严重程度也不同。
确定性效应特点
存在‘剂量阈值’:超过‘阈剂量’值,才会产生效应。
效应严重程度:与接受的剂量有关,剂量越大越严重。 临床表现:乏力、呕吐、脱发、牙龈出血、白细胞降低、 白内障、性欲降低、皮肤红斑、溃疡;十余种不同类型 的放射病。
某些确定性效应是特殊组织所独有的:
睾丸和卵巢的暂时和永久性不育
一、辐射防护的目的与任务
1.辐射防护的目的 防止发生有害的确定性效应,把随机性效应控制在 可以接受的水平。
2.辐射防护的任务 既要保护从事放射工作者本人和后代以及广大公众 乃至全人类的安全,保护好环境;又要允许进行那些 可能会产生辐射的必要实践以造福全人类。
实验室安全:辐射防护
则
·在放射实践中,不产生过高的个体照射量,保证任何人的危险度不超过某一数值 ·各种民政部门规定的个人剂量限值是不可接受的剂量范围的下界,而不是可以允
许接受的剂量上限
电离辐射的防护
实验操作注意事项
1 尽量减少放射性
4
核素的使用量
2 尽可能选用放射性
5
毒性低的核素替代
使用有效的防护 措施
正确收集和处理 放射性废弃物
躯体效应
人体普通细胞受到损伤 只影响受照射的人体本身
遗传效应
性腺中的细胞受到损伤 不仅影响受照射的人体
本身,而且能影响受照 射人员的子孙后代
电离辐射的防护
放射实践的正当化
放
·效益明显大于付出的全部代价
射
防 护
放射防护的最优化
·放射性和照射量达到尽可能低的水平,避免一些不必要的照射
的
三
原
个人剂量限制
3 设法用密闭型操作 代替开放型操作
6 加强安全管理, 防止事故的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生
电离辐射的防护
放射工作场所内严禁进食、饮 水、吸烟和存放 食物等。
个
人
工作人员必须正确穿戴各种有效的个人防护用具。
防
护
在任何情况下,均不允许用裸露的手直接接触放
射性物质或污染物件。
绝对不允许以用口吸取流体的方式进行操作。
电离辐射的防护
辐射对人体的效应 是由于单位细胞受 到损伤所致。
电离辐射的生物危害
细胞主要是由水组成的,在水中的电 离将使分子发生变化并会形成一种对 染色体有害的化学物质。
这种损伤使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发生变 化。
在人体内,这些变化能显示出临床症 状,如放射性病、白内障或在以后出 现的癌。
电离辐射工业应用的防护与安全
电离辐射的安全管理制度与措施
许可证制度
对涉及电离辐射工业应用的活动 实行许可证管理,确保企业具备 相应的安全条件和资质。
防护设备与措施
要求企业配备符合标准的防护设 备和措施,如屏蔽、通风、监测 等,以降低电离辐射对工作人员 和环境的危害。
人员培训与健康监
护
加强工作人员的培训,提高其安 全意识和操作技能;定期进行健 康监护,早期发现和预防职业病 。
电离辐射工业应用的 防护与安全
目录
• 电离辐射概述 • 电离辐射在工业中的应用 • 电离辐射的危害与防护 • 电离辐射的安全管理 • 电离辐射的培训与教育
01
电离辐射概述
电离辐射的定义与特性
定义
电离辐射是一种能够使物质原子或分 子中的电子脱离,从而产生离子化现 象的辐射。
特性
电离辐射具有穿透能力和能量,能够 引起物质的电离和激发,对生物体具 有潜在的危害性。
电离辐射的安全标准与法规
国际电离辐射安全标准
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制定了一系 列电离辐射安全标准,包括剂量限值 、防护与安全原则等,为各国制定相 关法规提供指导。
各国电离辐射安全法规
各国根据国际电离辐射安全标准,结 合本国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电离辐 射安全法规,规范电离辐射工业应用 的安全管理。
免疫系统损伤
电离辐射可降低免疫系统的功能,增加感染和疾病的 风险。
电离辐射的防护措施
减少暴露时间
尽量缩短暴露于电离辐射下的时间,避免长 时间停留或操作。
屏蔽防护
使用适当的屏蔽材料和设备,如铅板、混凝 土等,以减少电离辐射的传播。
增加距离
保持与辐射源的安全距离,以降低接受的辐 射剂量。
个人防护装备
电离辐射的卫生防护知识
电离辐射的卫生防护电离辐射是由α粒子、β粒子、γ射线、X射线和中子流等对原子和分子产生电离作用的辐射。
在石油化工生产和建设中,经常使用的放射性同位素有钴60、铯137液位计等以及X射线探伤设备等都不同程度地接触电离辐射,因此必须做好电离辐射的卫生防护工作。
(一) 电离辐射的基本概念1、常用的辐射量和单位(1) 照射量(X):是指X射线或γ射线的光子在单位质量空气中释放出来的全部电子完全被空气阻止时,在空气中产生同一种符号离子总电荷的绝对值。
(2) 吸收剂量(D):是指电离辐射进入人体单位质量所吸收的放射能量。
(3) 剂量当量(H):一定吸收剂量的生物效应,取决于辐射的品质和照射条件,故不同类型辐射其吸收剂量相同而所产生的生物效应的严重程度或发生几率可能不同。
剂量当量是指考虑辐射品质及照射条件对生物效应的影响而加权修正后的吸收剂量。
(4)有效剂量当量(H E):在辐射防护标准中所规定的剂量当量限值是以全身均匀照射为依据的,而实际情况是,辐射几乎总是涉及不止一个组织的非均匀性照射。
为了计算在非均匀照射情况下,所有受到照射的组织带来的总危险度,与辐射防护标准相比较,对辐射的随机性效应引进了有效剂量当量。
有效剂量当量H定义为加权平均器官剂量当量的和,其公式为EH E=∑T H T W T (7--1)式中H T---组织T受照射的剂量当量,Sv;W T--组织T相对危险度权重因子。
(5) 放射性活度:表示放射性物质的蜕变速率。
其单位是Bq,lBq=1/S。
2、电离辐射的肯定效应和随机效应(1) 肯定(非随机性)效应:肯定效应是指对身体组织(如眼晶体、造血系统、性细胞等)的损伤。
其伤害的严重程度,取决于所受剂量的大小,剂量越大,伤害越重,小于阈值则不会见到损伤。
(2) 随机效应:主要指造成各种癌症和遗传性疾病。
它是无阈值的,个体危险的严重程度与所受的剂量大小无关,但其发生率则取决于剂量。
(二) 电离辐射对人体的危害电离辐射对人体的危害是由超过剂量限值的放射线作用于肌体而发生的,分为体外危害和体内危害。
电离辐射危害与防护
忻州放射事故
1992年11月19日,山西省忻州市一位农民张某在忻州 地区环境检测站宿舍工地干活,捡到一个亮晶晶的小东西, 便放进了上衣口袋里,几小时后,便出现了恶心、呕吐等 症状。十几天后,他便不明不白地死去。没过几天,在他 生病期间照顾他的父亲和弟弟也得了同样的“病”而相继 去世,妻子也病得不轻。后来经过医务工作者的调查,才 找到了真正的病因,那个亮晶晶的小东西是废弃的钴-60, 其放射性强度约10居里。
4.1
4.8
ICRP2007年建议书
(2)辐射致癌潜伏期
辐射诱发癌症的平均潜伏期
癌症类型
平均潜伏期(年)
白血病
6.2
甲状腺癌
10.9
乳腺癌
15
肺癌
17
口腔癌
9
皮肤癌
24.1
2.遗传效应
主要表现受照者后代遗传紊乱,属于受照者后代的随 机性效应。 如果射线损伤了生殖细胞,使生殖细胞发生变异, 则错误的信息将向后代传递,并表现为受照者后代的 遗传紊乱。 遗传效应主要发生于受照后的第一、第二子代。
5.0 0.5 2.0 18 25 10-12 1
长期暴露 (年剂量,重复多年)
0.4 2.0 >0.2 >0.1 >0.15 >0.4
1.0 -
济宁金乡“10.21”60Co源辐照事故
济宁金乡“10.21”60Co源辐照事故
(二)随机性效应
发生几率与受照剂量成正比而严重程度与剂 量无关的效应称为随机效应。如受照个体的癌 症和遗传效应。如果照射后细胞DNA的损害和 突变没有使细胞死亡,也没有得到正确修复, 而是出现错误修复,这些修复的细胞可以保存 继续增殖的能力,并把错误的信息传给后代的 细胞,演变成伴有特定DNA变化了的异常细胞 克隆,造成细胞变异。
电离辐射的防护
电离辐射的防护
电离辐射是指具有足够能量的辐射,它能够去除原子或分子中的电子,产生电离现象。
电离辐射包括阿尔法粒子、贝塔粒子、伽马射线和X射线等。
为了防护电离辐射的危害,需要采取以下措施:
1. 屏蔽防护:使用适当厚度和材料的屏蔽物来阻挡电离辐射的穿透。
例如,使用厚实的混凝土墙壁、铅板、铅玻璃或钢板作为屏蔽材料。
2. 距离防护:远离辐射源增加距离可以减少接受到的辐射剂量。
根据辐射强度的逆平方定律,将距离平方倍增可以将受到的辐射剂量减少到原来的1/4。
3. 时间防护:尽量减少接触辐射源的时间,减少接收辐射剂量。
尤其是在长时间暴露于辐射源附近的情况下,应尽量减少暴露时间。
4. 封装防护:对于放射性物质,可以采用封装或密封措施,将其包裹起来,避免辐射物质的释放,减少辐射的扩散范围。
5. 个人防护装备:对于工作人员或需要接触辐射源的人员,应佩戴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如铅制服、帽子、手套、护目镜等。
6. 定期监测:对于需要长期接触辐射的人员,应定期进行辐射剂量监测,了解辐射暴露情况。
总之,防护电离辐射需要通过屏蔽、距离、时间、封装和个人防护装备等多种手段来减少辐射剂量,保护人体免受辐射的危害。
12辐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管理制度
第十二章辐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管理制度1、目的为了对接触放射源操作人员及管理人员所接受的剂量当量做一了解,确定工作人员所接受的剂量符合的标准要求,特制订本制度。
2、编制依据2.1《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GB18871-2002);2.2《含密封源仪表的放射卫生防护要求》(GBZ125-2009)等3、实施范围3.1适用于公司的所有的放射源管理。
3.2文件的传达和掌握4、工作程序4.1分厂放射源安全专职人员、电仪、设备专职人员应配备必要的热释光剂量片。
4.2辐射工作人员的年剂量限值包括内照射和外照射的总和。
4.2.1辐射工作人员(专业维修人员、现场巡检人员):按照《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GB18871-2002)连续5年全身均匀照射的平均有效剂量(但不可作任何追溯性平均)值为20mSv(毫西弗),眼晶体的年剂量限值为150mSv,其他单个器官和组织年剂量限值为500mSv,在没有特殊照射下,一般就按全身照射来考虑,即年剂量当量限值以20mSv(10µSv/h)作为基本标准。
从事辐射工作的育龄妇女接受照射时,应严格按照剂量当量控制加以限值。
对于已怀孕的妇女在一年内接收的剂量当量不得超过15mSv。
4.2.2公众人员:年有效量1mSv;特殊情况下,如果5个连续年的年平均剂量不超过1 mSv,则某一单一年份的有效剂量可提高到5 mSv;眼晶体的年当量剂量15 mSv;皮肤的年当量剂量50 mSv;在没有特殊照射下,一般就按全身照射来考虑,即年剂量当量限值以1mSv (0.52µSv/h)作为基本标准。
4.3按照《含密封源仪表的放射卫生防护要求》(GBZ125-2009)标准,公司放射源所在岗位的巡检人员执行序号2的标准。
检测仪表的使用场所和相应的泄漏射线控制量按照从严的标准,公司执行《含密封源仪表的放射卫生防护要求》(GBZ125-2009)标准。
4.4对运行中含放射源的设备要配置剂量监测,并定期(每季度一次)检验,确保辐射防护设施完好与含源装置性能的稳定。
辐射生物物理电离辐射的损伤与防护
编辑ppt
32
2、外照射防护
• 照射主要来自中子、γ射线、X射线、β射 线等
• 防护目的:控制辐射人体的照射量,使之 保持在可以接受的合理的最低水平。
• 常可采取三种方法:
1. 防护时间; 2. 距离防护; 3. 屏蔽防护。
编辑ppt
33
屏蔽材料
χ或 γ射线 中子 β粒子
铅、铁、混凝土、水、 砖、石、泥土等
• 辐射防护最优化:在实施某项辐射实践 的过程中,可能有几个方案可供选择, 在对几个方案进行选择时,应当运用最 优化程序,
• 也就是在考虑了经济和社会等因素后, 应当将一切辐射照射保持在可合理达到 的尽可能低的水平。
编辑ppt
27
剂量限值
• 剂量限值是“不可接受的”和“可耐受 的”区域分界线。
• 它也是辐射防护最优化的约束上限。
编辑ppt
29
(三)标准
• 随机效应进行定量描述的重要概念是危 险度和权重因子。
• 非随机效应只要限制剂量当量就可以避 免发生。
编辑ppt
30
(四)辐射防护措施
• 内照射防护 • 外照射防护
编辑ppt
31
1、内照射防护
• 防止放射性物质经呼吸道进入人体内. • 应做到: 1. 空气净化; 2. 密封存放和操作; 3. 个人防护,与放射性接触的人员应佩戴器具. 4. 防止放射性物质经口进入体内. 5. 建立内照射监测制度.
• 特点:
– 没有部位或器官的选择性,且全身照射要比 局部照射的辐射效应强。
– 可引起某些特异性损伤。
编辑ppt
4
编辑ppt
5
编辑ppt
6
编辑ppt
7
3、混合照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8
四、医疗照射剂量的约束
AP 胸椎 LAT 牙根尖周 牙齿 AP PA 头颅 LAT 3 5 5 20 7 7
注:1)AP:前后位投照,LAT:侧位投照,LSJ:腰骶关节 投照,PA:后前位投照。 2)入摄受检者体表剂量系空气中吸收剂量(包括反散 射),这些值是对通常片屏组合情况(相对速度200), 如对高速片屏组合(相对速度400~600),则表中数值 应减少1/2~1/3。
第十二章 电离辐射的防护
31
二、屏蔽材料的选择
1.屏蔽性能 一般在选择医用屏蔽材料的时候,主要考虑以下方面: (1)屏蔽材料的防护性能 屏蔽防护必须选择对射线的吸收 能力强、散射量较小的物质。
第十二章 电离辐射的防护
16Leabharlann 四、医疗照射剂量的约束2.医疗照射的参考水平
(1)放射诊断的医疗照射参考水平
根据具体放射源和不同检查部位、投照方式,给出相应
的医学照射参考水平。比如典型成年受检者X射线摄影、CT 检查、乳腺摄影和X射线透视的剂量或剂量率的参考水平等, 见表12-2、3、4、5。
第十二章 电离辐射的防护
MDP和磷酸盐化合物
SC(标记的硫化胶体) ECD(双半胱氨酸乙脂) HM-PAO,ECD 碘化钠 碘化钠
800
400 800 500 20 400
第十二章 电离辐射的防护
24
四、医疗照射剂量的约束
心血管 心和血管显像 心肌断层显像 肝和脾 肝和脾显像 胆道系统功能显像
99mTc 99mTc 99mTc 99mTc
第十二章 电离辐射的防护
28
一、内照射防护与外照射防护
(2)防止放射性物质经口进入体内。避免水源、手、衣 物等污染或错误操作的发生,不得在开放型放射性工 作场所或污染区进食或吸烟等。 (3)建立内照射监测系统。加速排出体内的核素。
第十二章 电离辐射的防护
29
一、内照射防护与外照射防护
2.外照射防护 主要目的在于既保证圆满达到电离辐射源的应用目的,
第十二章 电离辐射的防护
12
三、电离辐射防护的基本标准
基于剂量限值可以确定职业照射的年摄入量限值ALI (annual limit of intake),即放射性工作人员一年内摄 入体内的某种放射性核素限量,由参考人的待积当量剂 量导出。 利用ALI值还可推导出工作场所空气中放射性核素的 限值浓度。这样更便于监测和管理。导出空气浓度DAC (derived air concentration)指年摄入量限值除以参考人 在一年工作时间吸入的空气体积(即2.4×103m3)所得 的商。
第十二章 电离辐射的防护
13
三、电离辐射防护的基本标准
• 对放射性工作人员,按每周工作40小时,每年50 周,参考人每分钟吸入的空气量为0.02m3计,则: DAC=ALI/40×50×60×0.02=ALI/2.4×103Bq· -3 m
第十二章 电离辐射的防护
14
三、电离辐射防护的基本标准
3.放射防护体系中的干预水平
第十二章 电离辐射的防护
9
二、电离辐射防护的基本原则
(三)剂量限值的应用原则
剂量限值是指放射性职业人员和公众个人所受当量剂 量的国家标准限值。应用原则与个人相关,适用于计划 照射情况,又称个人剂量限值(individual dosage limit)。
医疗照射不适用个人剂量限值的应用原则。ICRP在
又使相关人员受到照射保持在可以做到的最低水平。
基本措施 (1)时间防护 系指在不影响工作质量的前提下,尽 量减少人员受照射的时间。人体受到照射的累积剂量是 随时间延长而增加,在进行有关操作时,应充分准备, 务求熟练、准确、迅速。若操作时间过长,可采用多人 轮流操作,避免超过剂量当量限值。
第十二章 电离辐射的防护
HAM PYP(焦磷酸盐) SC EHIDA
800 600 150 185
肾 肾皮质显像
肾血流、功能显像
99mTc
99mTc
DMSA(二巯基丁二酸)
DTPA
160
300
肺 肺灌注显像
肺断层显像
99mTc
99mTc
HAM(人血清白蛋白)
MAA
100
200
第十二章 电离辐射的防护
25
四、医疗照射剂量的约束
30
一、内照射防护与外照射防护
(2)距离防护 人体受到的照射量率是随离开辐射源的 距离增大而减小的,特别是点状源,人体受到的照射量率 近似与距离的平方成反比。增大源与观测点的距离,办法 很多,可采用机械手、自动化设备或遥控装置等。
(3)屏蔽防护 根据不同射线和材料性能在人与辐射源
之间设置合适的防护屏蔽,用以屏蔽电离辐射源对人体造 成的超过限量的辐射照射。
第十二章 电离辐射的防护
1
第十二章 电离辐射防护
第一节 电离辐射防护的法规与标准 第二节 电离辐射防护的基本方法 第三节 医用放射线防护
第十二章 电离辐射的防护
2
第一节 电离辐射防护的法规与标准
电离辐射防护法规 电离辐射防护法规指国家机关制定的法规性文件。例 如共和国主席令、国务院令、卫生部和公安部令,是国 家放射卫生监督机构的执法依据,是职业人员在工作中
23
四、医疗照射剂量的约束
表12-6 典型成年受检者常用核医学诊断的活度参考水平 检查项目 骨 骨显像 放射性 核素
99mTc
化学形态 MDP(亚甲基二膦酸盐)
每次常用最大活 度(MBq) 600
骨断层显像
骨髓显像 脑 脑断层显像 脑血流 甲状腺 甲状腺显像 甲状腺癌转移灶
99mTc
99mTc 99mTc 99mTc 131I 131I
普通型
有影像增强器 有影像增强器且自动亮度控制 (介入放射学用)
50
25 100
注:表列值为空气中的吸收剂量率(包括反散射)
第十二章 电离辐射的防护
22
四、医疗照射剂量的约束
2.医疗照射的参考水平
(2)核医学诊断的医疗照射参考水平
表12-6为典型成年人常用核医学诊断的活度参考水平。
第十二章 电离辐射的防护
20
四、医疗照射剂量的约束
表12-4 典型成年受检者乳腺X射线摄影的医疗照射参考水平
防散射滤线栅的应用
头尾投照的乳腺平均剂量 (mGy· -1) 次
不用
1
用
3
第十二章 电离辐射的防护
21
四、医疗照射剂量的约束
表12-5 典型成年受检者X射线透视的剂量率参考水平 X射线机类型 入摄体表剂量率 (mGy· -1) min
第十二章 电离辐射的防护
11
三、电离辐射防护的基本标准
2.电离辐射防护的推定限值
表面污染导出限值(derived limit of surface contamination),指为了控制人的体表、衣物、器械及 场所表面的放射性污染而规定的限值。 表12-1 放射性物质表面污染导出限值
污染表面 工作台、设备、墙壁、地面 工作服、手套、工作鞋 手、皮肤、内衣、工作袜 α放射性物质 (Bq· -2) cm 3.17×100 3.17×10-1 3.17×10-2 β放射性物质 (Bq· -2) cm 3.17×10 3.17×100 3.17×10-1
一、内照射防护与外照射防护 二、屏蔽材料的选择 三、视频装置的辐射防护
第十二章 电离辐射的防护
27
一、内照射防护与外照射防护
1.内照射防护 主要目的是切断放射性物质进入人体内的各种途 径,尽量减少或避免放射性核素进入人体 机会。 基本措施为:
(1)防止放射性物质经呼吸道进入体内应做到:
①通过空气过滤、除尘等方法净化空气; ②在密闭性良好的工作箱及密室内操作; ③个人防护,操作开放型放射性核素的人员, 须正确穿戴相应防护衣具。
第十二章 电离辐射的防护
19
四、医疗照射剂量的约束
表12-3 典型成年受检者X射线CT检查的医疗照射参考水平 检查部位 头部 腰椎 多层扫描平均剂量(mGy) 50 35
腹部
25
注:列表由水当量体模旋转轴上的测量值导出;体模长 15cm,直径16cm(头)和30cm(腰椎和腹部)。
第十二章 电离辐射的防护
干预则指为降低因事故或误用放射源而产生的剂量或 为缓减剂量的后果所采取的行动。比如核医学放射性物 质不慎泼洒的剂量,可以通过尽早隔离污染区并在监控 下疏散工作人员和患者等干预来降低。 干预不能使用剂量限值来约束,干预水平由国际或国 家权威部门制定。只有在公众接触的辐射高于该干预水 平值时,才考虑某种措施。
第十二章 电离辐射的防护
5
二、电离辐射防护的基本原则
国际辐射防护委员会ICRP(international commission on radiation protection)提出辐射防护的三项基本原则, 即人体接受任何来源的照射都必须有正当的理由,辐
射防护要做到最优化和必须遵守所规定的个人当量剂
是X-CT。
第十二章 电离辐射的防护
7
二、电离辐射防护的基本原则
(一)正当化原则
正当性的判断可以从三个层次上进行: (1)基本层次是辐照技术采用是否利大于弊。 (2)第二个层次是对于特定对象(患者、病症)的特
定医疗过程进行判断。
(3)第三个层次则是对个别病例的正当性判断,即具
体问题具体分析。
第十二章 电离辐射的防护
8
二、电离辐射防护的基本原则
(二)防护最优化原则
放射防护最优化(optimization of radiological protection) 在考虑经济和社会因素后, 遭受电离辐射的可能性、受 照人员数目和个人所受剂量的大小,均应保持在可合理 达到的尽可能低的水平。 医学照射防护的最优化即指在完成电离辐射实践的正当 性判断,决定采用电离辐射之后,所进行的辐射源选定、 验证及工作状态的调整,辐射技术的优选、参数确定, 辐射操作的合理设计、操作的准确,其目的是确保患者 所受剂量是否达到诊断目标所需的最小剂量,以达医学 照射防护的最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