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公益广告的语言美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公益广告的语言美

作者:鲁晓霞文章摘自:中国公益广告网论文集

公益广告词的制作要摒弃那种吓唬人的语句、说教的言辞,要集礼貌美、情趣美、生动美于一身。在宣传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同时,突出对人的尊重与关怀,做到动之于情,晓之于理,令人耳目一新,不能不为之所动。

公益广告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应用文样式,它涉及到整个社会和每个社会成员公共利益的观念及行为,对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树立良好的道德规范意义重大。然而,现实生活中有的公益广告总是离不开“不准”、“严禁”、“罚款”、“赔偿”、“纠正”之类词语,语气生硬,不尽人情,有的则是干干巴巴的空洞说教,令人反感,甚至产生逆反心理。这种板起面孔“管人”、“训人”的广告难以让人接受,更不用说起宣传教化的作用了。换言之,公益广告传递着社会提倡的精神和美德,但它决不是政治口号,它应该让人们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和影响,不断改善自我,使一个自然的人成为一个社会的人。这就要求在思想深刻的前提下,不断提高其艺术性,增强其吸引力、感染力。在语言制作上下些功夫,公益广告的语言美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礼貌美

在我国,人们对于高姿态的言词或攻击倾向十分反感,更注重的是以礼待人。社会的存在需要各种规矩、规范,必要的规定不可缺少。但这些规定正是体现着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共同利益,不是一部分执法者的特权。公益广告着眼于公共利益的信息传递,是政府与公众的“特殊对话”。因此,公益广告要体现出这种利益的统一,给人以自尊自爱、利人利己的平等友爱式的劝说和忠告,有事取商量态度,用委婉口气征求对方意见,不能强化某种矛盾。执法者的语言,体现着对人的尊重,也体现一种文明程度,这样才能反映出地位的平等和利益的一致性,从而使人不仅乐于接受管理并从中受到教益。如将命令式的语气换成善意的提醒语言,改“损坏玻璃罚款10元”为“当心压坏玻璃受伤”;把指责的语言变成问候的语言,如改“不讲卫生可耻”为“养成卫生习惯,祝您身体健康”;将生硬的语气改为祈请的语气,如改“禁止随地吐痰”为“为了您和他人的健康,请不要随地吐痰”。二者对照,改后的广告内容显得优雅、客气、尊重人,使人们因受到礼遇而倍受感动,能不自觉自愿改掉那些不良行为吗?用文明的方式来表现文明,这本身就是一种文明,耐人寻味。文明的表现方法也是多种多样的。即使同样的祈使句,口气不一样,给人的感觉也不一样。蛇口招商进出口贸易公司推出的宣传广告,说“满世界里找东西,心里总有点不舒服,所以,用完各种物品,请物归原主”,而不用简单的一句“请勿乱放物品、文件、文具”,口气就和缓亲切,不强加于人,给人以平等、受尊重的感觉。

2、情趣美

人是有感情的,人的感情世界是丰富多彩的。“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公益广告要诉诸于人的理性,但决不是板起面孔训人,而要重视感情的投入,应使它的“人情味”浓一些,以期获得情感的共振效应。好的公益广告往往能很好地把握受众的求情心理,让受众在

轻松愉悦中接受劝说。“爸爸,请回家吃饭吧!”以孩子请求的口吻,告诉为父之人,只有相聚才是表达享受舔犊之情、夫妻恩爱、天伦欢乐的时候。

诉求是外界事物促使人们从认知到行动的心理活动。我国初期的公益广告以理性诉求为主,大都是强制命令的口吻,从心理学角度讲,不大容易被人们接受。心理学研究表明,感情和理智所起的宣传效应是不同的。如果效应在短时间内进行衡量,情绪影响的作用非常强烈。而如果长时间进行衡量,则情绪影响的效应就很容易消失,与此相反,理智影响的力量在时间上却要长久得多。

因此,在公益广告的制作中,不同的影响方式可以有不同的效应。如果我们想要立即见效,则以诉诸感情的宣传较能获得预期结果。而如果要对一个人给予稳定的影响,使他形成某种共同的定向,那么,比较合适和比较正确的是诉诸理性的宣传。但是这两种方式不是互相截然排斥的方式。它们可以配合使用,以获得最大效应。或者先期使用诉诸感情的方法,后期使用诉诸理智的策略:或者将二者结合,即用富有人情味的诉求来调动受众的情感,将深刻的主题融于浓郁的情感之中,很容易引起受众强烈的心理共鸣。也就是说使宣传之“理”与关切之“情”融为一体,做到理中含情、情中寓理、合情合理,则会更具魅力。如改“严禁踏入草地,违者罚款”为“小草叮咛:脚下留“青”,或“小草正在生长,请勿打扰”。如爱惜水资源的广告词:“如果我们再不珍惜水资源,世界上最后一滴水将是我们自己的眼泪”。保护环境的广告词:“不要让我们的家园在宇宙中消失,人类只有一个地球,保护环境,就在今天”,包含着对整个人类社会的深情,情理结合,发人深思。

3、含蓄美

公益广告对人们的道德、行为等起规范作用,但不能是干巴巴的政治说教,而应追求意味的丰富与绵长,力求做到含蓄美。对含蓄的表现手法,茅盾曾说:“所谓含蓄,就是不要把主题思想都摆出来,不要把所有话都讲完,要留一些让读者去想。”对含蓄的审美价值,刘知几在《史通·叙事》中说:“言近而旨远,辞浅而义深,虽发语已殚,而含意未尽。使夫读者望表而知里,扪毛而辨骨,睹一事于句中,反三隅于字外。”也就是说,含蓄是一种美,它留给人们以广阔的想象空间,让人感到它内涵的丰富,意蕴的深长。比如台湾公益广告“小孩是大人的复制品”,此广告标题从另一个角度暗示:从孩子的品行举止即可看出父母的人性修养,从而引发人们对孩子教育的认识。台湾中秋节时,劝诫大家讲卫生,不要造成城市污染的公益广告“不要让嫦娥笑我们的脏”;台湾玉山旅游风景区保持环境清洁的公益广告“除了照片,什么也别带走;除了脚印,什么也别留下。”这显然比“不准”“严禁”的禁令式广告要高明得多。其高明处就在于它巧妙地运用了含蓄的手法,用一种亲切婉转的语气提醒大家应注意的事,使人们既受到了劝诫,又感到亲切,乐于接受。

含蓄不是不说,而是要将不尽之意溢于言外,让人回味不已。德国有这样一段电视公益广告,内容是一个人走进超极市场,然后用塑料袋提着东西出来,此时旁白说:“这样不好。”可是没有说出理由。第二幕同样是一个人走出超极市场,手上抱了一大堆东西,旁白说:“这样还不错。”而第三幕是有个人提着装满东西的竹篮,走出超级市场,旁白告诉你:“这样更好。”用比较的方式,让你回头去想:第一种方式为什么不好,因为他使用的是塑料袋;第二种方式为什么不够好,因为他使自己不方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