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海洋资源管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八章海洋资源管理

第一节海洋资源概述

海洋覆盖了地球表面面积的7l%,是全球生命支持系统的一个基本组成部分,是资源的宝库,也是环境的重要调节器。首先,海洋既是生命的诞生地,是生命的摇篮;其次,海洋中有很高的生物生产力,有丰富的生物资源和水化学资源,海洋是资源的宝库;最后,全球气候变暖问题、海平面上升问题、厄尔尼诺与拉尼娜现象等问题无不与海洋息息相关,海洋是环境的调节器。

对海洋资源通常有广义和狭义两种说法。广义的海洋资源是指凡是与海洋有关的物质、能量和空间都属于海洋资源的范畴。例如,海洋上的风能,海底的地热,海上城市、花园和飞机场,海底的隧道和居住室,海滨浴场,以及海水中的各种资源。

狭义的海洋资源是指来源、形式和存在方式都直接与海水相关的物质和能量。例如,海水中生长的动植物,海水里存在的各种化学元素,海水运动所具有的能量,海底埋藏的各种液态和固态的矿物质。

按照对海洋资源狭义的理解,可以把海洋资源分成五大类:海洋空间资源、海洋生物资源、海水化学资源、海洋动能资源和海洋矿产资源。

一、我国海洋资源概况

海洋是地表最庞大的自然地理单元.其总面积约为3.6亿平方公里。全球海洋资源的容积约为13.7亿立方千米。

我国位于太平洋西岸,东部和东南部临海,拥有18 000多公里

大陆岸线,面积在500平方米以上的海岛6 500多个.岛屿岸线14 000多公里。我国海域处在中、低纬度地带,自然环境和资源条件比较优越,海域生物物种繁多,已鉴定的达20 278种。我国海域已经开发的渔场面积达81.8万平方海里。有浅海、滩涂总面积约1 333万公顷。我国海域有30多个沉积盆地,面积近70万平方公里,石油天然气资源丰富。据专家估计,石油储量250亿吨,天然气资源量约8.4万亿立方米。我国沿海共有160多处海湾和几百千米深水岸线.许多岸段适合建设港口,发展海洋运输业。沿海地区共有1 500多处旅游娱乐景观资源.适合发展海洋旅游业。

我国的海洋资源具有如下特点:

第一,种类多,储量大。是世界上海洋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丰富的海洋资源为我国发展海洋生产、海洋石油开发、海洋围垦、海洋养殖、海洋运输、海洋盐业等生产,提供了优越的自然条件。

第二,海洋资源分布不平衡。我国海洋资源遍布近海各海区,但以东海和南海更为丰富。而我国陆地的石油、煤炭资源多分布在北部和西北部,水力资源多分布在南部和西南部.我国工业和人口集中在东部地区,却缺少能源。海洋资源特别是海洋新能源的这种分布,极大地弥补了我国陆地资源分布上的缺陷,有利于发展我国东南部地区的经济。

第三,我国海洋资源的绝大部分在大陆架浅海。海洋资源分布在浅海区域,便于进行海上捕捞和养殖作业,有利于海洋能和海底石油的开发利用活动,减少了海上作业的难度,降低了成本,可以提高海

洋资源的利用率和社会经济效益。

二、我国海洋资源开发利用的现状

我国是对海洋开发最早的国家之一。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几年,我国开发利用海洋的态势更为喜人。据统计,我国水产总量中海产品占70%,工业用盐的80%来自海洋。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海洋产业产值以年均17%的速度增长;90年代以来,又以28%的速度发展。

同时,我国海洋产业结构经过调整,产业内部结构呈现不断优化的趋势。

第一产业的海洋渔业比重逐渐下降,第二产业中海洋石油、第三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海洋旅游

(一)海洋空间资源

我国海洋空间资源的开发利用,目前主要还限于海涂和交通运输方面。

1、海涂资源

海涂资源又称滩涂资源,是指最高和最低潮位之间的滩地和最低潮位线以下尚有一定水深但仍适合围垦和养殖的浅海区。我国滩涂面积约2.08万公顷,分布于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沿岸,分属暖温带、亚热带和热带,气候温暖、雨量充沛、土壤肥沃。生物资源丰富,适于围垦,用于发展农、渔、盐和城市港口工业。

新中国成立以来,全国沿海围垦海涂近1 000万亩,种植稻、棉、蔗等作物,有些地方已成为粮食及经济作物稳产高产基地。

2、港湾、航道资源

我国沿海岸线曲折漫长,港湾众多,发展海洋运输的资源条件优越。目前已建成现代化海港,年吞吐量在10万吨以上的达60余个,中级以上泊位达到1 100个,其中深水泊位650个。我国港口地域类型多样,有海岸港、海岛港、河江港等。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海洋运输事业突飞猛进,成为世界海运大国之一。

3、海洋空间资源的开发利用

海洋是一个巨大的空间宝库,随着人口的膨胀、陆地资源与空间的枯竭,人类社会将向海面和海底发展,“海上城市”、“海上机场”、“海底村庄”等应运而生,

(1)海上城市。本世纪,填筑式海上人工岛或海上城市的发展将达到高潮,浮体式海上城市也将出现。日本现已建成了一座神户人工岛海上城市,日本建筑师还提出了“海上东京城”的设计方案,该方案将城市居住区与城市的管理和商业部分布置在东京湾上,它们之间有桥梁相连。

(2)海上机场。海上机场不仅能减轻地面的空运压力,减少飞机噪声和废气对城市的污染,而且还可以使飞行员视野开阔,保证了起飞和降落的安全。世界上最早的海上机场是日本于1975年建造的长崎海上机场,该机场一部分地基利用自然岛屿,一部分填海造成。中国的珠海机场就是填海兴建的,还有上海浦东国际新机场亡建在海边滩涂上。

(3)海底隧道。为了沟通海峡、海湾之间的交通和联络,克服水

面轮渡费和易受天气影响的缺陷,美国、西欧、日本、中国香港等地兴建了海底隧道,这些海底隧道多数是陆地铁路交通的组成部分。美国纽约的曼哈顿岛和长岛、新泽西州之间,开挖了5条海底隧道,供汽车通行;荷兰的鹿特丹先后修建了3条海底隧道;中国香港的港岛和九龙之间修建于一条长1 400米的海底隧道,使港岛与九龙间的交通大大改善。世界上已建成的最长的海底隧道,是日本的青函海底隧道,全长约54千米,铺设两条铁路线;英吉利海峡海底隧道全长约50千米;1986年开始讨论兴建的韩日海底隧道,全长250千米,如果建成,将成为世界上最长的海底隧道。

(4)海底电缆与光缆。利用海底空间铺设电缆已有100多年的历史。在传统海底电缆的生产、铺设和维修的技术基础上,海底光缆应运而生。光纤传递信号具有品质高、可靠性强、抗电磁干扰、耐海水腐蚀等优点。1988年,世界上第一条横跨大西洋,连接北美洲与欧洲的海底光缆投入使用。

(二)海洋水产资源

我国海域大陆架渔场总面积有23亿亩,近海年渔获量可达1 500万吨。沿海渔场面积有81.8万公顷,约占世界优良渔场的1/4。目前,已利用海水养殖的只有120多万公顷,尚有广阔的近海海域待开发利用。近海渔场很多,东海素有“天然鱼仓”之称。舟山渔场产量很高,为我国第一大渔场。

近年来,由于水产品供不应求以及渔业劳力多,使得我国海洋渔业出现过度捕捞,近海捕捞能力超过资源的再生能力,主要经济鱼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