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生活 让语文课堂充满灵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回归生活让语文课堂充满灵性
人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七年级上册语文课本中的《写在前面》,把学习语文比作是一次旅行,走进“上下几千年,纵横几万里,人生、社会、自然......”包含生活的方方面面,“生活有多广阔,语文就有多广阔”。
语文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语文是一门实践性和综合性很强的学科。这就决定了语文学习不仅仅是在课堂里完成的,课内学到的知识要到课外的活动中去理解、消化,并形成能力;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中的一切语言实践活动,都是语文知识与能力的综合实践活动。语文活动以综合的形式遍及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因而生活即是学习语文的综合性大课堂,是语文学习永不干涸的源头。然而长期以来,教师在课堂上往往忽视了学生情感、想象、领悟等多方面的发展,最终使教学变得机械、沉闷,缺乏童心和灵性,缺乏生命活力。那么,如何让语文课堂真正活起来,从而让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索,勤于动手,最终提高语文素养呢?笔者以为:只有回归生活,构建开放性的语文大课堂,才能让语文教学充满灵性和活力。
灵性,即智慧。灵性作用于人的突出特点是:情智活跃,应对机敏,充满活力,善于创新。在语文学习中,灵性表现在对语言、文章、文学的灵敏反应,新颖而深刻的理解,呈现出生机勃勃的创新表现和精神状态,具有个体生命生动独特的表达方式。基于这一特点,笔者在语文教学中主要从以下几点入手。
一、走近作者的生活,知人论世
“知人”,就是研究、了解和理解作品的作者,既包括他的生活经历、政治遭遇、思想倾向,甚至家世、交游等,也包括他的创作个性、文学修养、审美情趣,甚至师承、流派等。只有这样,才能算得上“知”其“全人”。作为创作主体的“人”——作者,他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规定着创作的客体——作品,因此,阅读分析作品,对作者其人其事的研究了解是不可或缺的。
读杜甫诗作时,应了解杜甫生活在唐朝由强盛逐渐走向衰败的时期,诗人陷身安禄山叛军铁蹄践踏下的长安,目睹了叛军的种种倒行逆施,经受了国破家散的痛苦,因此才有了他“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的深重叹息,才有了“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忧愤感慨。读苏轼词作时,应知道苏东坡平生经历的命运打击与政治风浪,及其乐观坚韧的禀性,所受禅宗思想的影响,这样才能充分体味他经常表现在诗词中的那一分性情与学养,才能领会得他“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的深邃哲思。
别林斯基说:“任何一个诗人也不能由于他自己和靠描写他自己而显得伟大,伟大诗人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痛苦和幸福的根深深地伸进了社会和历史的土壤里,因为他是社会、时代、人类的代表。”
“论世”,实际上是要研究作品与它产生的时代的关系。这个时代包括一定时期、一定范围的社会和自然两个方面。文学是社会生活的反映,它与特定时代的
社会生活有着直接或间接的联系。“世”,指时代,包括经济状况、政治制度、文化思潮、社会面貌、学术风气、风俗习惯等,我们在文本阅读、课文教学时要注意作品的“世”,以便更全面准确的理解。如教学《桃花源记》时,学生会对课文产生种种疑惑:课文描写是人间还是仙境?仙境般的桃花源真的存在吗?作者的写作意图是什么?只要引导学生走进作品产生的“世”,即东晋末年战争频繁,民不聊生的社会生活,学生就会有“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悟性,思路变得灵活敏捷,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二、课堂引进现实生活事例,给课堂注入鲜活的气息,帮助学生理解课文
要提高感悟能力,生活的积累很重要。笔者经常鼓励学生不断丰富自己的生活实践,扩大自己的生活视野,在语文学习中紧密联系生活,用生活的活水帮助理解,促进感悟。引导学生调动自己的生活积累,借鉴别人和作者的生活经验,质疑问难,提出问题,深入研究课文,学生可以独处幽室,突发奇思怪想;也可以是小组讨论,交流想法,互相切磋,互相补充。不管是个体还是群体,有两点关键性的原则:一是探究必须是学生自主的,即教学活动中学生自觉地发现问题,主动地提出问题,更要积极地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过程要独立,结论更要独立”,从而不断地获取语文新知识,丰富人文素养,使语文能力不断提高。二是探究式学习虽永远与质疑相拌,但这问题决不能是学生为完成活动任务而提出的虚假“问题”,更不能是为了热闹课堂气氛而由教师设置的“亮点”,或是为了使课堂教学引人入胜而故意行兵布疑的“又一村”。这问题应该是学生自我走向学习目标的过程中,遇障碍,遇坎坷,欲求化解又不得,而挠耳,而呼唤,而求援的真实问题。因生活而生,问题因生活而解。当问题难以解决的时候,探究式学习要求学生求助于书籍,求助于社会,求助于信息时代的各种媒体,其中包括网络。这样我们的语文教学更开放了,从课内走向了课外。
语文教学要在唤醒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调动学生情感投入方面狠下功夫,而不是在追求标准答案上费尽心思。语文作为母语,与学习者的生活自始至终有相依共存的联系,每个学习者都有课堂之外的语文习得和语文生活以及相应的与语文相关的切身体验,这一特点正是其他学科难以企及而语文教学可资利用的优势。语文教学充分利用这一优势,就如“半亩方塘”引入“源头活水”,课堂由此生趣盎然。也只有充满生趣的课堂,才有学生情感、心智的积极投注;只有当学习内容与学习者心灵接通,才会产生智慧的火花。
三、生活,学生创作之源
回归生活,努力使作文过程成为学生到生活中求真、养善、立美的过程。脱离生活的作文教学对学生成长是有害的,它割裂了学生与生活的联系,也隔膜了学生对生活的感情,钝化了学生观察生活、思考生活的思维“触角”。教育家叶圣陶说:“生活犹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流,源泉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而昼夜不息”。
首先,教师要教会学生热爱生活,深入生活。引导他们留心观察周围的事情,使学生变无心为有心,养成观察、分析事物的习惯。教师要丰富学生的生活,为学生创设认识自然、接触社会的机会,并在生活中有所指导,使他们有目的地观察,
获得更多的感性材料,作文时,表达上才能左右逢源,信手拈来,而不会无话可说,无事可写。
其次,语文学习不能局限在课堂上,而应该树立大语文观,通过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来培养学生的感悟能力。如让学生自己进行选题采访、社会调查、制作手抄报、出黑版报等活动,在这样的实践过程中,学生身体力行,用心去思索,辨别真假美丑,发现和体验真善美,感悟人生真谛,以形成自己的价值观。这样一来,学生作文时,他们的笔端才会流淌出有灵性和活力的欢歌。
在语文教学中,只有在生活这一汪清泉的滋润下,学生识别真善美的能力、感悟能力,以及创新能力,才能得到更好的成长。语文课堂才能充满飞扬的灵性和鲜活的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