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英语综合性课型有效课堂教学模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高中英语综合性课型有效课堂教学模式
内容摘要:通过新课程课堂教学实践与研究,重新解读新课程‘五维’教学目标的权重和(人教版)新教材编排特点之间的关系,进一步分析单元课型教学模式研究的意义,从单元课型、课时目标设置的角度,探讨有效课堂教学设计与过程评价的实效性,初步构建综合性课型的有效教学模式,揭示“信息加工的构建主义”理念在新课程综合性课型课堂教学设计中的有效运用。
关键词:课型模式;‘五维’目标;权重;有效设计;过程评价
一、新教材编排特点的认识
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英语》(New Senior English For China)是根据教育部制定的《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的精神编写的。
教科书从内容安排、编排体系、练习设计以及提倡的教学方法等等都能较好地体现了新课程的性质和理念。旨在培养学生的语言知识、语言技能、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素养的基础上发展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教材依据“话题-功能-结构-任务”的思路,遵循认知规律,教学内容编写安排了“输入”
(Warming up、Pre-reading、Listening、Reading)、“信息加工”
(Comprehending 、Learning about language)和“输出”(Speaking 、Writing)三大板块,揭示了“大量输入、适量输出”的教学思想。
二、课型模式研究的意义
通过一年多的课堂教学实践,广大老师依据新教材编写意图、编排特点、课程标准要求以及学生实际,对教学材料进行删减、补充、调整等多方位的重组,设计出相应的多种课型教学如:阅读课、听说课、语言学习课、写作课、听力课等。各种课型都在不同程度上涉及到听、说、读、写活动。然而,如何处理它们之间的关系与比重是老师感到困惑的地方。为了提高课堂效率,研究与构建相应的课型教学模式已是迫在眉睫的问题。
每种课型必须包含听、说、读、写等基本技能的教学活动,但是不同课型对不同技能应该有所侧重。如:阅读课型教学必须侧重学生的阅读活动,听力教学要注重学生听力训练等等。也就是,侧听、侧读、侧说和侧写等。
相对而言,单纯的阅读(精读教学)、听力、写作等教学的课型,教师把握起来会容易些。而综合性课型如:语言学习课(Learning about Language)和
语言运用课(Using Language)教师就不易把握。往往会上成“拼盘课”,文章读一下,语法讲一点,听力也搞一点,有说的活动也让学生说一下,语言运用课如果包含写的活动,最后还要搞一个写的活动。满堂开花,热闹非凡。从表面上看,学生都能配合起来,教学任务也基本上完成了。如何评判一堂课是有效的课堂教学,目前是众说纷纭。传统观念认为,教师完成了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内容就视为有效;后来,教师认为学生学到或学会了预先设定的学习内容就是好课;随着课程、教学改革的深入,教师认识到一堂成功与否要看通过这节课堂教学活动,学生会做什么。新课程提出了“五维教学目标”,尤其是对学生语言技能方面要求的提高,教师又开始不知所措,不知如何确定教学重心。目标繁多,只好走马观花。因此,笔者认为要想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首先应该研究课堂教学目标的设定。
三、综合性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
1、教学目标设置的依据
高中英语教学目标设置依据有三:课程、教材、学生。首先,要以“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总目标”为指导思想,以《英语课程标准》的“五维目标”和“浙江省普通高中英语新课程实验学科实施意见”为理论依据,针对“五维目标”--- 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的具体描述对应分解;其次结合新教材的编者意图、编写特点、教材内容以及课型情况进行分析、筛选;然后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等具体实际,把握课程、教材、学生之间的内在关系,综合分析高中英语教材阶段性教学目标链的关系,最终确立单元乃至课时教学目标。由此可见,新课程课堂教学目标设定具有具体性、操作性和定向性等特征。
2、五维教学目标的权重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指出“语言技能和语言知识是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基础。情感态度是影响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重要因素。学习策略是提高学习效率、发展自主学习能力的先决条件。文化意识则是得体运用语言的保障。”
新课标中的“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类似于以往教学大纲上所提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我们提出,在新课程教学理念下落实“双基”教学目标,就是以落实“双基”为核心,即以依据学习任务—语言技能获得为目标;设定涵盖语言知识、文化知识的具体学习任务;在教学设计中体现学习策略,如认知、调
控、交际、资源等策略,培养学生的观察、体验、分析、探究、总结等学习能力;在教学活动中通过激发兴趣等形式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增强自信,培养合作互助精神,渗透愉快学习、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因此,在多数情况下,我们的教学目标设计应该以“双基”—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核心‘二维目标’)为重点,根据具体的学习材料、学习任务以及相应的课型来确立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三维目标’之间的比重。当然,在特定的学习课程中,重点目标也有可能会发生变化,落在“三维目标之中”。不过,我们不可忘记语言学习的本质,因为语言技能和语言知识的获得永远是语言教学的核心。
3、有效的课堂教学设计
加涅的《教学设计原理》和David Nunan的任务型教学都把教学目标定位在“学生学完后将会做什么”上,这与目前我国教育部制订的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中提倡的教学理念是一致的。在新课程实施的初期阶段,我们老师逐渐改变了“完成教学大纲里面规定的教学内容”的传统教学思想。他们在设计课堂教学时,开始思考‘完成了规定的学习任务后学生会做什么’,并采用多种方式进行教学尝试。随着课堂教学实践的不断深入,教师又面临了新的困惑:教学目标定位在‘学生会做什么’,那么学完后‘什么’是学生应该会做的?
尽管课标和教材对教学目标要求有了较为具体的规定,然而教师对单元乃至课时教学目标的范围、深度和广度始终把握不好。由于教材提供的内容比较丰富,有些与学生的实际水平相差比较大,教师在教学目标设定和教材处理方面感到心里没底。在新课程课堂教学听课调研中,笔者常常发现‘大拼盘’的课堂教学现象。一堂课没有主心骨,就象一盘什锦菜,什么内容都搞一点,没有主菜。课件内容多得像放电影,学生目不暇接,忙得不亦乐乎。试问这样的教学有效吗?
那么,什么样的课堂教学才是有效的?如何衡量?我们首先从课堂教学设计这个方面来思考教学预设的有效性:
⑴学习目标的有效设定:‘五维’教学目标权重与教材重组、教学活动结合
的合理性、具体性、发展性;
⑵学习任务的有效选择:任务选择的基础性、连续性、综合性;
⑶学习活动的有效设计:活动设计的主体性、层次性、操作性;
⑷学习过程的有效预设:过程体验的愉悦性、成就性、自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