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 《出师表》说课稿--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出师表》说课稿

一、说教材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中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六单元中的一篇课文——《出师表》。

新课标指出:“阅读……应该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情趣。”本文文质兼美,情理交融,实在不可多得。教学应该通过读、背、悟、思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得到提高。学习时,还应该结合文章组织相关综合性学习,合理地将语文学习发散到课外,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得到充分发展。

二、说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A在学习中了解“表”这种文言文体的一般知识;B整体感知文章内容,掌握重点文言实词的用法,能够背诵文章的重点段落;C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迁移性阅读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A反复诵读,在读中感知文章大意及内容要点;B在读中质疑探究、迁移发现;C强调学生与文本的对话、学生之间的对话、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对话,实现师生的相互动;D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进行多角度阅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对本文的学习,学会怎样对他人陈述自己的观点和建议;怎样正确对待他人对自己的恩惠;怎样看待自己的价值观和世界观。这一情感培养绝不是空洞的说教,而是应该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在反复阅读的基础上,自己从多角度去思考,得出自己的结论。

而学生对诸葛亮人品、气节的思考解读过程,实际上就是情感培养过程、价值观的形成过程。

三、说过程

【创新方案一】

教学角度:听读——训练学生听取信息的能力,让学生在“听”中逐步完成对文本的解读。

主要教学步骤:

(一)听读,正确朗读

1.教师范读,学生听音正字,明白朗读节奏、语气语调。

2.学生齐读——教师纠正——学生赛读。

(二)听读,整体阅读

1.一男生读全文,学生带着问题倾听。

①诸葛亮提出了哪几条建议?哪一条为主?②文章抒发了诸葛亮的什么感情?

2.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三)听读,精品精读

1.一女生读第六段,学生倾听思考:

①这段文字的主要内容是什么?②作者写这段话的目的是什么?

③用原句回答下列问题,并作简析:

写作者志趣的句子___________写刘备知人求贤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

说尽作者一生的千古名句______________表达知遇之恩的句子____________

2.学生讨论回答,教师明确并小结。

(四)听读,积累美“点”

同桌两名同学互动:甲(乙)读乙(甲)听,乙(甲)在文中圈出并摘录精美词句。

【创新方案二】

教学角度:扩读——立足课文,辐射拓展,多层面理解课文内容和人物形象。

主要教学步骤:

(一)读懂课文

1.点击课件,听教师范读。

2.学生朗读课文、注释,读好长句短句、语气语调,读出作者丰富的情感。

3.梳理文中关键句,整理概括文中的三条建议。

4.重点朗读课文六、七段,体会文章寓情于事的特点,把握作者的“感激”之情和“兴复汉室”的决心。

(二)扩读课文

1.学生分小组收集下列信息,分类积累:

①诸葛亮伐魏的背景;②诸葛亮生平大事年表;③有关诸葛亮的事迹、传说、俗语及对其评价的资料;④后主刘禅其人;⑤文中涉及的蜀国大臣的资料;⑥赏析《出师表》的诗、文、联。

2.以课文及收集的材料为依据,组织“千秋诸葛我评说”讨论会,评说其“才智”、“忠诚”、“得失”等。

3.学生整理各“家”之言,课下写一篇作文。

三、精品教案

教学目标

1.领会诸葛亮提出的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远小三项建议的进步性和借鉴意义。

2.认识并学习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

3.了解本文议论中融以叙事、抒情的写法。

教学重点:

1.分析理解1、2段,理解字句,指导朗读背诵,培养学生文言文的阅读能力

2.了解诸葛亮严明赏罚广开言路的进步主张,初步领会诸葛亮对蜀汉的忠诚,学习他的爱国精神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诸葛亮是中国人民智慧的化身,“三顾茅庐…‘火烧赤壁”“六出祁山”等脍炙人口的故事在中国是家喻户晓的。诸葛亮的文才韬略令人倾倒。他撰写的《出师表》是汉末以来的杰作,文章质朴诚挚,志尽文畅,为后人所敬仰。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篇杰作。

(二)释题,思考下面几个问题

1.“表”这种文体的一般内容和作用。

明确:“表’’的一般内容是议论和叙事,往往带有抒情色彩。它是古代奏议的一种,常用于向君主陈说作者对国家大事的意见、建议等。

2.“出师表”该如何理解呢?

明确:在出师前对国家大事的意见、建议。

3.本文是在怎样的背景下写的?

明确:写于蜀汉建兴五年蜀汉第一次出师伐魏之前,当时蜀汉已从犹亭战役的惨败中恢复过来,既与吴国通好,又平定了南方叛乱,所以诸葛亮决定北上伐魏。

4.诸葛亮写作本文的目的是什么?

明确:希望国内政治修明,有一个稳定的后方,使他“北定中原”的计划得以实现。

(三)朗读课文。

1.教师范读。要求:学生认真听读,注意生字的读音。

2.学生大声朗读课文两遍。要求:读准字音,尽量读好句中的停顿。3.正音。

4.朗读课后练习一中列出的长句子。

方法:读读,议议,请学生说说每句话的大意。

5.齐读课文。

要求:读准字音,注意句中停顿,尽量读得流利。

(四)请在课文中摘引原句,说说诸葛亮对国家大事提出了哪些意见和建议明确:1.宜开张圣听。

2.昭平明之理。

3.宫中之事,悉以咨之。

4.营中之事,悉以咨之。

5.亲贤臣,远小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