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说的鉴赏方法 (5000字)
小说人物赏析方法总结(优选3篇)
![小说人物赏析方法总结(优选3篇)](https://img.taocdn.com/s3/m/cc2775998ad63186bceb19e8b8f67c1cfbd6ee6e.png)
小说人物赏析方法总结第1篇一、通过环境描写了解人物的活动背景小说中的人物总是在一定环境中活动的人。
小说中的环境是指作品描写的围绕人物展开的或人物行动涉及的一切外在条件的总和,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另外,小说的环境还包括与人物及其行动有关的特定气氛和情调。
环境对人物的衬托作用有正衬和反衬两种。
正衬,是指环境与人物和谐一致,即社会风气、自然风光、气氛和景物色调等与人物的性格、命运、言行等组成和谐统一的艺术画面。
反之,则是反衬。
二、通过分析情节透视人物的思想性格小说的情节是人物性格发展的必然结果,即人物性格是通过情节发展具体体现的。
例如,《三国演义》中的“杨修之死”,文中情节的发展是两个不同性格的人物发生联系后的必然结果。
所以,我们才说把握好故事情节能透视人物的思想性格。
1.肖像描写——小说描写人物的肖像主要是用它显示人物的性格。
肖像描写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静态肖像描写,一种是动态肖像描写。
小说中,动态肖像描写运用得比较多。
动态肖像描写可以从人物一系列的肖像变化中,透出人物的遭遇和思想感情的变化发展。
2.语言描写——语言描写能表现人物的年龄、职业、身份、爱好、思想感情等。
例如,《故乡》中“我”和杨二嫂的那段谈话,就形象地揭示了杨二嫂这个小市民刻薄、自私、鄙俗的性格特征,透视了她被剥削阶级意识和恶习侵染的丑恶灵魂。
相比之下,“我”的`神态则是愕然、惶恐、嗫嚅,直至闭了口,默然无言以对。
由此可见,小说中每个人都用自己的语言表现着自己的性格特征。
4.心理描写——小说描写人物心理活动常见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1)内心独白。
这是一种直接剖析人物思想活动的心理描写方法。
例《范进中举》中胡屠夫打范进后的心理描写。
(2)动作暗示。
这是一种以动态的方式,通过对动作、表情的描写反映人物心理活动的方法。
(3)通过梦境、幻觉写人物的思想、愿望。
这是一种展现人物精神世界的特殊方式,常用来显示人物思想感情变化的曲折历程。
小说人物赏析方法总结第2篇1.小说概念及三要素小说是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故事情节的叙述和环境的描写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叙事性的文学体裁。
阅读短篇小说的技巧与欣赏方法
![阅读短篇小说的技巧与欣赏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a455ab3900f69e3143323968011ca300a6c3f6cb.png)
阅读短篇小说的技巧与欣赏方法短篇小说是文学作品中常见的一种形式,具有简洁、精炼的特点。
阅读短篇小说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放松身心,还能够提高我们的阅读能力和文学欣赏水平。
在本文中,将介绍一些阅读短篇小说的技巧与欣赏方法,希望能给读者带来一些启发与帮助。
首先,要注意对于短篇小说的整体把握。
短篇小说通常有一个精心设计的结构和一个独特的主题。
在阅读前,我们可以先研究短篇小说的题目和简介,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和作者的意图。
在阅读过程中,要注意抓住故事的起承转合,把握故事的发展脉络,以及作者通过故事向读者传达的信息和情感。
其次,要仔细观察小说中的人物形象。
短篇小说的篇幅较短,因此人物形象的描写往往比较简练。
读者需要通过细致入微的观察和分析,才能逐渐深入了解和感受人物的内心世界。
在阅读过程中,我们可以关注人物的外貌特征、语言行为、思想感情等方面的描写,以及作者对人物的态度和观点。
通过对人物形象的深入理解,我们可以更好地把握故事的内涵和主题。
第三,要关注小说中的语言运用。
短篇小说的篇幅有限,因此每一个词语都显得尤为重要。
作者通常会用充满想象力和感染力的语言来塑造意境和情节,以及表达自己的思考和感受。
在阅读过程中,我们可以留心作者使用的修辞手法、比喻、象征等语言技巧,分析它们在文本中的作用和效果。
通过对语言运用的细致品味,我们可以更好地欣赏和理解短篇小说的艺术魅力。
最后,要注意把握短篇小说的主题和内涵。
每个短篇小说都有自己独特的主题和意义,通过对主题的把握,可以更好地理解整个故事。
在阅读过程中,我们可以思考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和情感,思考故事背后的隐含含义和象征象征意义等。
通过深入挖掘短篇小说的主题和内涵,我们可以获得更多的思考和启示。
综上所述,阅读短篇小说需要一定的技巧与欣赏方法。
通过整体把握、细致观察、关注语言运用以及把握主题和内涵等方面的努力,我们可以更好地享受短篇小说带来的阅读乐趣,并且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和文学欣赏水平。
小小说的三点看法
![小小说的三点看法](https://img.taocdn.com/s3/m/4c18345ae418964bcf84b9d528ea81c759f52e40.png)
小小说的三点看法一、关于小小说的语言和结构读者读小小说,第一接触的是它的语言,第二注意的是它的故事,注意故事的起承转合,也就是结构。
对小小说而言,语言是它的血肉,结构则是它的骨架。
作者只有把这两点把握好了,才能真正把小小说写短写好。
有人说,小小说应具备三个特点:即小说的情节,散文的篇幅,诗歌的语言。
我认为有一定的道理。
我们说它要用诗歌的语言来写,并不是说它要合辙押韵,而是指它的凝练概括性,鲜明生动性和跳跃性。
首先它叙事要简捷明快,直截了当,一般不进行具体描写,即使有描写,场景和画面往往都是压缩的,点到为止的。
我写小小说,总是千方百计地“长话短说”。
我的一些作品,如果拉开来写,完全可以写成短篇小说或中篇小说,比如《红鬃马》、《猎神》等,都可以写的长些,但我都用了一千多字便结束了战斗。
我摒弃一切没必要的描写,用最明白简练的语言告诉读者我的故事,实在要描写了,比如红鬃马的鬃,我也只写了一句话:“夕阳也照着它的红鬃,那顺着脖子拖下来的长长的鬃毛一跳一跳,正如一团火焰在燃烧。
”我觉得,这就够了。
第二,语言一定要鲜明生动,要有自己的风格。
我不敢说我的语言有多鲜明生动,但起码我的语言比较平实,比较幽默,人家读我的小小说,往往会捧腹大笑。
这种幽默不仅指的是某一句俏皮话,而是你所营造的那种语言氛围。
比如我写《杀牛》,开头这样写道:“牛肉。
炒牛肉,炖牛肉、牛肉馅饺子,牛肉丸子。
月亮爬上半天央,大家还端着盆子在那耗着。
或蹲、或坐、或站、把蛤蟆叶子烟嘬咕了一地;一边假装吞烟圈往肚子里咽唾沫,一边在心里合计分到牛肉咋个吃法。
可牛呢,还他妈的没有杀倒。
”本来是很闹心的事情,可经这么一叙述,就让人想笑起来。
第三语言要有跳跃性。
诗的语言讲究跳跃,小小说当然也可以跳它几下。
比如我写《惶惑》,开头是这么两句话:“那件事他永远忘不了。
这件事他永远理解不了。
”等把两件事说清楚了,最后又把这两句话重复了一遍。
诗歌往往也有句式重复,这样,给人的印象就更为深刻。
微型小说精品赏析
![微型小说精品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7b54706ece84b9d528ea81c758f5f61fb7362823.png)
微型小说精品赏析从解读故事到理解人物小说的审美特征和表现手段决定了读者在鉴赏小说作品时要遵循独特的鉴赏规律和鉴赏方法。
作为叙事性文学文体,小说世界是由一个一个的人物形象、一个一个的情节事件、一个一个的环境景物有机有序地组合而成。
作为借助语言作塑造形象的媒体的文学文体,小说的这些系列形象是在鉴赏者的脑海里通过想象间接生成的。
小说作家用一个一个的词语、一句一句的有序化、个性化的语言来描述小说形象。
小说读者将通过读懂这一个一个的词语、理解这一句一句的语言,在自己脑海里再现小说作家描述的形象。
所以,进行小说鉴赏的第一个前提是鉴赏者要具备一定的语言素养和语言能力。
他起码能认识2000以上的汉字,能根据词意和句意,通过形象思维在自己的大脑里复现小说描述的系列形象,并把小说系列形象联接为一个完整的有因果关系的故事。
这是一种在语言素养和语言能力综合作用下的对小说故事的总体直觉感受。
中西小说发展的历史证明,小说"寓教于乐"的审美功能常常是通过可读性很强、艺术感染力较大的故事来实现。
具备了小说鉴赏能力的读者在进入小说鉴赏过程的第一环节,就是通过总体地阅读小说的文字语言,迅速把握这篇小说的故事的基本轮廓和情节的基本类型。
小说的故事情节实际上是由小说人物的性格、言行生发的一件一件事情的有序组合。
有什么样的人物性格和人物命运,小说就会生发什么样的事情和情节。
小说鉴赏者在了解了故事轮廓和故事类型的基础上就要进一步把握小说人物、理解小说人物的性格和命运。
在小说故事中显现的小说人物均有各种各样的类型。
有的小说人物在作品中鲜明地表现出某一个性格侧面的特征,小说作家写进故事中的事情经过了严格的选择和提炼,这些材料能生动地展示人物突出的某一方面的个性。
相当多的短篇小说、微型小说都是采用这样的方法写人的。
有的小说人物在作品里表现出了矛盾的性格元素,概括出了生活中的复杂人物性格现象。
有的小说人物在作品中展示了一个复杂的性格系统。
语文短篇小说的阅读与分析
![语文短篇小说的阅读与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18fa88c18662caaedd3383c4bb4cf7ec4afeb6e8.png)
语文短篇小说的阅读与分析在文学世界中,短篇小说以其简洁、精炼的风格,给读者带来了独特的阅读体验。
然而,对于很多读者来说,阅读和分析短篇小说并不容易。
本文将针对语文短篇小说的阅读与分析进行探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一文学体裁。
一、短篇小说的特点与阅读方法语文短篇小说是一种以简洁完整的形式表达故事情节和人物性格的文学作品。
它通常包含完整的故事结构,有引人入胜的情节和鲜明的人物形象。
阅读短篇小说时,读者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要注意故事的起承转合。
一篇短篇小说往往在有限的篇幅内展现完整的故事情节,因此故事的起承转合十分关键。
读者在阅读时要仔细分析故事的引子、发展、转折和结尾,感受故事的完整性和逻辑性。
其次,要留意人物形象的描写和塑造。
短篇小说往往通过有限的篇幅展示人物的性格特点。
读者应该仔细观察人物的言行举止、内心独白以及与其他人物的互动,通过这些细节描写深入理解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性格特点。
另外,要抓住作者的写作技巧和意图。
作者在编写短篇小说时通常会运用各种写作技巧,如描写手法、叙述方式、对话形式等等。
读者应该留意这些技巧,并分析作者使用这些技巧的目的和意图,从而更好地理解故事的主题和作者的观点。
二、短篇小说的分析方法与范例除了阅读短篇小说,对其进行分析也是提高阅读水平的重要方式。
下面将通过一个范例,介绍短篇小说的分析方法。
范例:《草房子》是当代作家曹文轩的一篇著名短篇小说。
它以一个小男孩的视角,通过对一片草地的描写,展现了生活中的善良和美好。
首先,在阅读这篇短篇小说时,要注意作者的叙述方式和描写手法。
曹文轩巧妙地运用细腻的描写手法,让读者感受到了小男孩对草地的深情。
通过对树木、花草和昆虫等生物的描绘,小男孩所处的环境得以生动地呈现在读者面前。
其次,在分析这篇短篇小说时,要关注故事的主题和寓意。
曹文轩通过对小男孩与周围环境的交流与互动,传递出生命的尊重和珍惜的价值观。
小男孩虽然与草地无法直接沟通,但他用自己的方式表达着对生命的热爱和敬意。
小说鉴赏方法
![小说鉴赏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8a965345a66e58fafab069dc5022aaea998f4198.png)
小说鉴赏方法小说,作为一种深受大众喜爱的文学形式,以其丰富的情节、多样的人物和深刻的主题,引领我们走进一个个充满想象力的世界。
然而,要真正领略小说的魅力,并非只是简单地阅读文字,还需要掌握一定的鉴赏方法。
首先,了解小说的背景信息至关重要。
包括作者的生平经历、创作时代以及社会文化背景等。
比如,读鲁迅的小说,若不了解当时中国的社会现状和他的个人经历,就难以深刻理解其作品中对国民性的批判。
作者的背景往往会影响他们的创作风格和主题选择。
同样,时代背景也能为我们理解小说提供重要线索。
一部反映二战时期的小说,必然会受到那个特殊历史时期的影响,从而在情节和人物塑造上呈现出特定的特点。
其次,关注小说的情节是必不可少的环节。
一个引人入胜的情节是吸引读者的关键。
我们要思考情节的发展是否合理、紧凑,有无跌宕起伏和出人意料之处。
好的情节不仅能让我们沉浸其中,还能通过巧妙的安排传达深刻的思想。
例如,《基督山伯爵》中主人公的复仇之路充满了曲折和意外,使读者始终保持着紧张和期待。
同时,我们也要留意情节之间的连贯性和逻辑性,是否存在突兀或难以解释的地方。
人物塑造是小说的核心之一。
鲜明、立体的人物形象能让小说栩栩如生。
我们要观察作者是如何通过外貌描写、语言、动作和心理活动来展现人物性格的。
比如《红楼梦》中,王熙凤出场时的“未见其人,先闻其声”,通过她的语言和行为,生动地展现了她泼辣、精明的性格特点。
还要思考人物的性格是否具有复杂性和多面性,是否随着情节的发展而有所变化。
一个好的人物塑造能让我们产生共鸣,仿佛这些人物就生活在我们身边。
小说的主题是其灵魂所在。
它可能是关于爱情、友情、人性的探讨,也可能是对社会现象的批判或对未来的憧憬。
我们要深入思考作者通过小说想要表达的核心观点是什么。
是对真善美的歌颂,还是对假恶丑的揭露?以《悲惨世界》为例,其主题不仅是对主人公命运的同情,更是对社会不公和人性光辉的深刻反思。
语言风格也是鉴赏小说时不能忽视的方面。
(完整版)小说鉴赏的一般方法
![(完整版)小说鉴赏的一般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f2465d0a83d049649b6658e3.png)
小说鉴赏的一般方法小说三要素:人物、故事情节、环境。
一、理清情节线索小说的主题思想需要在情节的发展过程中展现出来,有的小说甚至有多条线索多种矛盾相互交错,要准确地理解作品的主题,必须理清作品的线索和情节。
分析情节,要善于把握故事发生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这四个环节,并能概括各部分的要义,为提炼主题思想做准备。
同时,我们还须从情节的发展中把握人物形象,因为情节是人物性格形成和发展的历史,在事件发展的过程中,才能显现出人物灵魂深处的东西来,离开了情节,就不知道人物怎样活动,也就无法分析人物性格特征。
要了解人物性格,必须透过情节中发生的事情这种外在现象,去剖析现象背后的本质。
要分析情节,就要抓线索,情节的发展离不开线索的贯穿。
有时故事情节比较复杂的小说还会有两条线索,如鲁迅的《药》就设置了两条情节线索。
文章可以以事物为线索,也可以以感情或心理活动为线索。
如巴金的《灯》开头是“窒闷”,中间有“心渐渐安定”“呼吸也畅快了许多”,结尾有“对着山那边微笑了”,抓住了这些,文章的情节和思路就得到了整体把握。
其次抓时空变化(或情节发展脉络)。
例如阅读鲁迅的《祝福》,抓住祥林嫂几次来鲁镇的不同时空及其肖像言行的变化,就可以较准确地把握全文的情节和思路,进而把握祥林嫂被封建礼教一步步摧垮的深刻主题。
当然,与分析情节有关的还要看选材、组材是否典型合理,文章结构是否完整,过渡照应是否自然恰切等。
二、分析人物性格人物指的是小说中所描绘的人物形象,他是作品内容的重要因素,更确切地说是作品的主要构成部分。
因为小说的核心任务就是通过刻画人物、塑造典型人物形象来揭示社会生活的某些本质方面,从而表现作品的主题的。
所以,要评价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就要认真分析作者对人物的描写——外貌描写、语言描写、行动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等等,从而评价人物的性格特征,进而发掘出各色人物善恶美丑的精神世界;通过对小说的整体阅读,能对各色人物做出自己客观公正的评价,进而准确把握作品的内涵。
小说鉴赏方法
![小说鉴赏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bf6c11eca0116c175e0e4812.png)
小说鉴赏方法小说:通过一定的故事情节,刻画典型环境下的典型人物形象,从而反映深层的社会或人生问题的一种文学体裁。
小小说:一种以很小的篇幅,反映生活中极短时间内发生的较单一的事件的文学体裁。
注意环境描写小说中的环境描写可分为:社会环境描写和自然环境描写。
社会环境不仅包括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和背景、人物的生活环境、场所,而且主要是包括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如人际环境、人情环境、风俗环境。
它是影响和促进人物性格形成和发展的基本因素,能够提供典型环境下的典型人物性格。
自然环境描写交待人物活动的具体环境,往往起到渲染气氛和烘托人物心情的作用。
因此在分析人物形象的时候也要分析环境,要连带写景的部分一起分析。
⒈环境分类及作用.环境是人物活动的舞台,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小说的环境描写跟人物的塑造与表现主旨有极其重要的关系。
阅读中始终把环境、情节和人物联系起来,才能把握小说创作的真谛。
(1)社会环境——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
作用:①交待人物活动及其成长的时代背景和社会关系;②交代人物身份,表现人物性格。
(社会环境影响或决定人物性格)③反映社会深层问题,揭示主题。
(2)自然环境——人物活动的具体场景,如地点、气候、时间、景色、场面等。
作用:①表现人物独特审美价值或表现地域风光,提示时间、季节和环境特点。
②渲染气氛,奠定基调,烘托人物思想情感,为后边刻画人物性格作铺垫。
景物组合,营造意境。
③推动情节线索发展;④象征和暗示文章主题。
(社会环境。
)※环境描写位于小说开头时,作用一般是暗示人物生活的社会环境;环境描写位于小说结尾时,作用一般是深化作品主旨;环境描写位于小说中间时,作用一般是推动情节发展;但是无论环境描写位于小说的何种位置,它们共有的作用一般是渲染故事气氛、烘托人物形象。
2、常见命题方式:①结合具体内容,简要分析自然环境描写在文中的作用。
②联系全文,简析社会环境描写在文中的作用。
③简要分析某段景物描写烘托了人物什么样的心情。
小小说赏析短文写作要领——把握文章主题
![小小说赏析短文写作要领——把握文章主题](https://img.taocdn.com/s3/m/c28ea58c1a37f111f0855b1d.png)
小小说赏析短文写作要领——把握文章主题要点回顾解读小小说,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切入,即人物形象、主题思想、写作技巧(构思艺术)等。
上一期,我们探讨了如何从赏析人物形象入手来写作小小说赏析短文,这一期,我们就专门谈谈怎样从把握文章主题的角度切入来写小小说赏析短文。
写作要领小小说固然难以展示宏大的历史画卷,但同样能够表现丰富的社会生活、深刻的人生主题。
从文体特征上看,自有它独特的内容审美机制,概括地说,就是言微意远,以小见大。
对于作品中所表现出来的主题思想,应给予客观而公正的评价,进行理性思考。
提炼作品主题,要以马克思主义思想为理论基础,用唯物辩证法为基本分析方法,并结合文学作品创作的特有艺术规律,对作品进行分析和评价,而不应依据个人的好恶去随意评说。
赏析文章的主题思想,一是要高度概括文章的内容,二是要评价作者的思想观点和写作意图。
提炼作品主题的第一步是提纲挈领,即按照故事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四个环节理清情节结构,要特别注意小小说结尾突转的特点:出乎意料,又在情理之中,以此来概括文章内容。
第二步,要能准确把握中心形象,中心形象可以是人,也可以是物,还要能够联系普遍现象,推而广之。
微型小说中所叙述的时间和空间,是对现实生活的艺术再现和对现实社会的艺术折射,要善于透过现象看本质,通过作品中具体个别的事例联想到现实生活中类似的普遍现象,以此来评价作者的思想观点和写作意图。
另外,在具体评价时,社会时代背景、作家生平思想、作品创作实际,都是必须考虑的重要因素。
原文小站歌声修祥明子夜时分,山村的小站昏暗静谧。
苗兰老师提着行李来到站台,像触电般浑身颤抖起来。
她本想在夜深人静时悄悄离开山村,没想到全班40多个孩子全站在这里为她送行。
站牌下,放着一篓子山核桃,篓把上贴着个红双喜字。
这是山里人祝贺新婚的礼节。
三天前,她去了趟县城,回到山村,她对孩子们说,要和远离千里的男朋友举办婚礼,婚后,她就在那里定居了。
孩子们舍不得她,却没张口将她挽留。
小说鉴赏技巧
![小说鉴赏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54c1cd80c67da26925c52cc58bd63186bceb9217.png)
小说鉴赏技巧小说是文学创作的一种重要形式,通过故事情节的展开和人物形象的塑造,传达作家的思想和情感。
学会运用鉴赏技巧,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小说,下面让我们一起来探讨几种小说鉴赏技巧。
一、情节分析情节是小说的骨架,是故事的核心。
通过对情节的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故事的发展脉络和主题。
首先要确立故事的起点、转折点和高潮,明确人物的目标和冲突。
在分析情节的同时,要留意作者使用的叙事手法、时间顺序和心理描写等,这些都能帮助我们更深入地理解故事的内涵。
二、人物塑造人物是小说的灵魂,是故事的推动力。
通过对人物的塑造进行研究,可以更好地把握故事的情感体验和价值观。
关注人物的性格特点、言行举止,以及与其他人物之间的关系等,都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成长轨迹。
此外,还要注意作者通过人物形象所传递的思想,这对于理解小说的意义和价值非常重要。
三、语言风格语言是小说的工具,通过对语言风格的研究,可以更好地欣赏作家的文字表达和艺术追求。
要注意作者使用的修辞手法、文体特点和字词运用等,这些都能影响到小说的表达效果和阅读体验。
既要关注语言的美感,又要关注语言与故事主题的统一性,只有综合考虑才能更好地理解作品的意义。
四、历史背景小说与时代紧密相连,了解小说背后的历史背景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作品的意义和文化内涵。
要关注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社会环境和文化氛围等,这些都能影响到作者的创作动机和思想取向。
在阅读时,可以通过背景知识的补充,更加准确地理解作品的时代特征和作者所表达的价值观。
五、主题探讨每个小说都有其独特的主题,通过对主题的探讨,可以更好地理解作品的深层思想和审美追求。
要关注作品中隐藏的意象、象征和隐喻等,这些都能帮助我们更好地把握作品的主题和内涵。
同时,还要思考作品在社会和人生层面上所提出的问题,对作品做出自己的理解和思考。
六、跨文化阅读小说是一个具有广泛传播和多样性的文学形式,通过跨文化阅读可以更好地开拓视野,培养比较分析的能力。
小小说《木 雏》鉴赏
![小小说《木 雏》鉴赏](https://img.taocdn.com/s3/m/6e7a1c75f342336c1eb91a37f111f18583d00c09.png)
木 雏林斤澜上世纪50年代后期,我在圆湖村里“蹲点”,树立一天等于20年,一步过渡到共产主义的典型,很招人参观。
春天,来了十来个大学生,一个老师带着。
这老师是刚毕业的留校学生,顶多是个助教吧。
但农民分不清大学里的职称。
反正助教也是老师,便戳着脊梁嘀咕道:怎么有这么个老师?还是大学老师?他比他带的学生大个三两岁吧。
可是按农民说,要“木”十岁。
木就是不活泛,见人不会说话,不知道招呼。
又说要“雏”十岁。
雏是幼稚。
一天早上,我那房东在院子里浇水,巴掌大一块地上,正有新绿钻出来,不到两寸高,几个学生有的说是葱,有说是蒜苗,有的要打赌。
房东觉着好玩,说:“想必大学里也修行,忌吃五辣,不知道葱叶儿是圆的,蒜叶儿是扁的。
”没想到那位老师正经摸出小本子,往上写字,嘴里咕咕着:“葱,圆的。
蒜,扁的。
”房东撑不住笑起来,那几个学生为老师不好意思,转头跑了。
老师只管写着,全不知觉。
我探过头去瞅瞅,不懂,看样子是英文。
我可怜这个知识分子,小声跟房东说,人家会英语。
可是房东不清楚英语是什么,更加笑开了,说:“还划洋码呀。
”过了两天,房东家里发鸡瘟,十来只鸡死了一多半,房东心疼得吃不下饭,那位老师走来问病鸡和好鸡,怎么认?房东蹲在那里没好气,说:“认屎呗。
”老师不懂眼色,追问好鸡的屎什么样?房东没奈何,又说:“溏屎。
”“溏?屎?”老师傻着眼,可又摸出小本子来了。
房东扭过脸去,六岁的小儿子咧着嘴,唱儿歌一般说道:“一堆儿,一堆儿。
带尖儿,带尖儿。
下边黑黄黑黄,是红溏,尖儿白花白花,是白溏。
”老师往本上写,房东站起来往屋里走,嘀咕道:“一个鸡屎,也划洋码。
”他觉着晦气。
老师却一边写,一边往地上张望,小儿子指着一堆叫道:“这就是,尝尝不?”老师只管端详着,随口嘀咕道:“不尝,不尝。
”小儿子大笑。
屋里他娘叫了声“哎哟”,一会儿,打发小儿子到红医站给拿膏药,说是岔了气。
这是二十多年前的事了。
前几天我在晚报上看见圆湖村两个养鸡户,收入论千,从不死鸡,鸡瘟进不了他家的门儿。
(完整版)小说鉴赏的一般方法
![(完整版)小说鉴赏的一般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708e1cb579563c1ec5da71f0.png)
小说鉴赏的一般方法小说三要素:人物、故事情节、环境。
一、理清情节线索小说的主题思想需要在情节的发展过程中展现出来,有的小说甚至有多条线索多种矛盾相互交错,要准确地理解作品的主题,必须理清作品的线索和情节。
分析情节,要善于把握故事发生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这四个环节,并能概括各部分的要义,为提炼主题思想做准备。
同时,我们还须从情节的发展中把握人物形象,因为情节是人物性格形成和发展的历史,在事件发展的过程中,才能显现出人物灵魂深处的东西来,离开了情节,就不知道人物怎样活动,也就无法分析人物性格特征。
要了解人物性格,必须透过情节中发生的事情这种外在现象,去剖析现象背后的本质。
要分析情节,就要抓线索,情节的发展离不开线索的贯穿。
有时故事情节比较复杂的小说还会有两条线索,如鲁迅的《药》就设置了两条情节线索。
文章可以以事物为线索,也可以以感情或心理活动为线索。
如巴金的《灯》开头是“窒闷” ,中间有“心渐渐安定”“呼吸也畅快了许多” ,结尾有“对着山那边微笑了” ,抓住了这些,文章的情节和思路就得到了整体把握。
其次抓时空变化(或情节发展脉络)。
例如阅读鲁迅的《祝福》,抓住祥林嫂几次来鲁镇的不同时空及其肖像言行的变化,就可以较准确地把握全文的情节和思路,进而把握祥林嫂被封建礼教一步步摧垮的深刻主题。
当然,与分析情节有关的还要看选材、组材是否典型合理,文章结构是否完整,过渡照应是否自然恰切等。
二、分析人物性格人物指的是小说中所描绘的人物形象,他是作品内容的重要因素,更确切地说是作品的主要构成部分。
因为小说的核心任务就是通过刻画人物、塑造典型人物形象来揭示社会生活的某些本质方面,从而表现作品的主题的。
所以,要评价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就要认真分析作者对人物的描写——外貌描写、语言描写、行动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等等,从而评价人物的性格特征,进而发掘出各色人物善恶美丑的精神世界;通过对小说的整体阅读,能对各色人物做出自己客观公正的评价,进而准确把握作品的内涵。
鉴赏小说的方法 (5000字)
![鉴赏小说的方法 (5000字)](https://img.taocdn.com/s3/m/7ff94e186c85ec3a87c2c5db.png)
鉴赏小说的方法和技巧一高考中小说鉴赏什么1.鉴赏人物形象(1)从作者对人物的介绍和评价来把握人物;(2)从人物的语言、行动和心理描写来分析人物;(3)从人物活动的社会历史背景来理解人物;(4)从多种不同的角度对人物作面面观。
2.鉴赏故事情节(1)找出线索,理清情节的来龙去脉;(2)由事见人,看情节发展如何为人物塑造服务;(3)见微知著,从场面和细节分析情节对表现主题的意义;(4)赏析技巧,注意发现作者组织情节的艺术匠心。
3 鉴赏环境描写(1)分析环境对主题思想的暗示;(2)(2)分析环境对人物形象的烘托;(3)分析环境对小说氛围的创造;(4)(4)分析环境对小说情节的推动。
4.鉴赏语言(1)注意鉴赏人物语言的个性特色;(2)注意鉴赏作者运用语言的风格;(3)注意从作品实际出发对语言进行具体分析。
5.主题的鉴赏(1)从作者背景看主题;(2)从人物塑造看主题;(3)从情节发展看主题;(4)从语言的情感色彩看主题;(5)从整体倾向看主题。
二小说的基本常识近几年现代代阅读在第ⅱ卷文学作品阅读以散文为主,但也时常考小说阅读,侧重考查理解、判断、推断、想象能力。
从选文来看,更趋于考查文化内涵深、体现历史沉淀和寓含哲理性、教育性的散文或小说。
小说属于文学作品,其文学特征最为明显,也最体现《考试大纲》中的要求: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一) 小说的基本常识1、小说是通过人物、情节和环境的具体描写来反映现实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
人物、情节、环境是小说的三要素。
2、小说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包括:语言描写、肖像描写、行动描写、心理描写和细节描写。
3、小说中的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4、小说的叙述方式包括顺叙、倒叙、插叙等。
(二)小说的特点1、完整的故事情节2、鲜明的人物形象3、典型的环境4、深刻的主题5、精巧的构思(三)高考命题要点1.把握故事情节2.揣摩人物形象3.注意环境描写4.概括主题内容5.品味语言特色6.分析写作技巧三鉴赏小说的基本方法第一点、鉴赏文学作品的人物形象(一)关于文学作品的形象1.优秀的小说和戏剧文学作品大都着力于刻画人物,创造典型的人物形象。
小说的鉴赏方法
![小说的鉴赏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27563ddc112de2bd960590c69ec3d5bbfd0adac2.png)
小说的鉴赏方法(一)感受典型形象既然人物是一篇小说的核心,那么,对人物形象的把握就意味着读者对小说基本价值乃至对创作者创作动机的追问。
其意义是不言而喻的。
对形象的把握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从行动、语言、肖像、心理等描写中感受人物独特而鲜明的个性。
例如,《守财奴》描写葛朗台想撬梳妆匣的金板与欧也妮展开争夺时手一摆一推的动作,读者会从这一连串的下意识行为中,感受到葛朗台占有金子的疯狂;《祝福》描写祥林嫂重复叙说“狼吃阿毛”的故事,读者会从中感受到祥林嫂失去爱子的悲痛;祥林嫂的眼神变化更让人感受到她生活境况和精神状态的变化;《母亲》尼洛夫娜在候车室由爆发“小火花”到吹灭“小火星”,形象的比喻让人感受到母亲由动摇到坚定的心理转化过程。
——在划分情节结构的基础上,从矛盾发展的角度分析情节的走向,并从中感受人物形象的深刻意义。
比如阿Q在“革命”问题上由主动转为被动的矛盾发展,具体表现为宣布革命、幻想革命、静修庵革命和幻想破灭的情节走向,读者就可以从中感受到人物命运的起伏跌宕。
——从典型细节的描写中感受人物形象的生动性。
如《荷花淀》中水生嫂在听说水生要到大部队去的消息后,手指的震动,把手指放在嘴里吮一下的细节,读者会感受到水生嫂内心震动与外表镇静的不同心理变化。
——从人物活动的时间、地点、时令、气候、地理风貌等自然环境的描写所制造的气氛中感受人物的情趣、心境;从人物活动、事件发生发展的时代特征、社会风貌等社会环境描写中体会人物心理、性格。
如《药》的结尾描写坟场的自然环境,突出了悲凉的气氛,烘托了老妇人失去亲人的悲哀。
塑造典型性格的写作方法,包含直接描写和间接描写。
其中用间接描写方法塑造典型性格,是以描写其他人物来衬托、表现主要人物的性格特征。
如《药》中夏瑜这个典型性格,就是通过描写华老栓、夏四奶奶等等人物的相关行动、情态、语言,从而间接描写、塑造出来的。
当然,塑造典型性格最常见的还是用直接描写方法,即在故事情节发展中正面描写人物的语言、行动、肖像、心理活动,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刻画出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产生直接的感染力量。
如何鉴赏小小说 (精选范文)
![如何鉴赏小小说 (精选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019f7a0314791711cc7917a7.png)
如何鉴赏小小说一、了解背景阅读鉴赏小小说,首先考虑的一点就是事件发生的背景,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环境是小说结构的重要元素,它决定着情节纵向延伸和横向扩展的幅度。
环境越单纯、集中,情节展示的幅度愈小。
在小小说中,场面以单一为主,场面的自然或社会内容大都简明扼要,不充分展开。
它把生活事件浓缩在时空座标的某一特定点上,进行点式反映。
阅读鉴赏时,应从点到面,从小处看到大问题。
如台湾作家陈启佑的《永远的蝴蝶》,小说以雨开篇,并以雨贯穿全文,环境描写,篇幅虽小,作用可不小。
首先,雨是不幸和灾难发生的原因;其次,雨又是泪水和痛苦的象征;同时,雨还造成了笼罩全文的阴冷氛围。
了解背景还包括小小说创作的时代背景,一个优秀的作家,他的心永远是同时代的脉搏一起跳动的,他随时受到当时社会气候的影响,并用饱蘸感情的笔把它传达出来。
所以阅读鉴赏小小说,了解创作背景也是很重要的。
二、理清情节情节是小说中用以表现主题或人物性格的一系列有组织的生活事件。
小小说是以某一行为或动作作为情节的主体。
尽管,人物动作或行动片断也是在一个矛盾冲突中表现出来的,但矛盾的前因后果,由开端、发展到高潮、结局的过程都可以不作套体性显示。
如白小易的《大仙》尽管小说只叙述了大仙到班老板厂考察这样一件事,可情节是一波三折,发人深省。
文章先写老班介绍产品,他说不懂,老班疑窦顿生,是一层;又写他不听秘书汇报,去厂区遛达,老班觉得有点门儿,是一转;作家不看车间,看王八,老班脸都绿了,又是一转;结果,作家的文章让老班的企业红火起来,结尾出人意外。
可见,阅读小小说,既要紧紧抓住人物某个动作或某个事件,同时,也要注意小说情节的曲折跌宕。
三、感知形象小小说不仅人物少,而且在人物的表现上通过人物某一动作或行动片断,“闪现”人物性格、心理、情感、情绪、思想、意识和人物命运的某一点细微特征。
运用特写,显示人物的微部、使其充分“曝光”,给读者留下一个鲜明突出的印象,于细微处见精神。
如何鉴赏小说的情节
![如何鉴赏小说的情节](https://img.taocdn.com/s3/m/907b06f5f90f76c661371ab1.png)
如何鉴赏小说的情节文/王学华小说主要是通过故事情节来展现人物性格,表现主题的。
故事情节是塑造典型性格的依托,优秀小说的故事情节都和塑造典型性格紧紧结合,故事发生、发展、结束的过程,也就是塑造典型性格的过程。
故事情节越典型,越能体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矛盾,就越有利于典型性格的塑造;脱离了塑造典型性格,故事情节再曲折生动,也毫无意义。
小说的故事情节都是虚构的,故事来源于生活,但它通过整理、提炼和安排,就比现实生活中发生的真事更集中,更完整,更具有代表性。
鉴赏小说的情节,特别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理清线索,把握情节的来龙去脉一般来说,故事情节从前到后都有着某种内在联系,这种内在联系也就是贯穿在整个作品中的情节线索。
只要找到了这条贯穿整个作品的线索,情节的来龙去脉也就容易把握了。
这是我们鉴赏情节的首要任务。
不过,小说的情节线索并不是指我们一般所说的时间线索或空间线索,而是指作品里的基本矛盾冲突所构成的情节发展线索。
例如鲁迅的《祝福》,祥林嫂与鲁四老爷的矛盾冲突,就是构成情节的主要线索。
由于作品篇幅长短的不同以及作品内容的特点,小说的情节线索又有主线、副线和明线、暗线之分。
鉴赏小说情节,如能抓住情节的线索,把握其来龙去脉,将有助于我们在分析作品时统观全局,全面地把握作者的意图。
二、以事见人、透视人物的性格特点情节是人物性格发展的历史,是作为人物运动的形式出现的。
所以,鉴赏故事情节应以事见人,将人物性格与情节联系起来分析。
如鲁迅的小说《孔乙己》中写孔乙己到酒店喝酒,周围的人嘲笑他、与他争辩的情节,正是要表现孔乙己偷窃、迂腐的坏毛病。
孔乙己教“我”“茴”字的四种写法和分豆给孩子们吃的情节,又是为了表现孔乙己的自傲和善良的品性。
孔乙己被丁举人打断腿后爬着到酒店喝酒,又谎称腿是跌断的,这些情节则表现他受欺凌的悲惨命运和讲面子的弱点。
小说就是通过这一系列的情节来完成对孔乙己复杂性格的刻画的。
阅读鉴赏时,要逐一分析,挖掘情节的意义。
小说鉴赏方法点拨(大全五篇)
![小说鉴赏方法点拨(大全五篇)](https://img.taocdn.com/s3/m/03cd39155b8102d276a20029bd64783e09127d80.png)
小说鉴赏方法点拨(大全五篇)第一篇:小说鉴赏方法点拨小说鉴赏方法点拨(一)分点解说(1)人物形象塑造的考查解题思路应分四步走:首先总体把握小说人物形象特点,确定作者的感情倾向是褒还是贬,是颂扬还是讽刺。
然后画出小说中关于这个人物言行的语句,以及作者的议论或者作者借作品中其他人物对他的评价的语句。
接着看用了什么描写方法,在此基础上进行归类概括。
最后选择恰当的词句表述出来。
(2)重要情节(细节)作用的分析,解题时要注意其思考的方向:①是对表现主题的作用。
其作用一般来说是点题或突出主题。
②是对塑造人物形象方面的作用。
或是发展了人物性格,或是表现了人物性格。
③是对整个故事情节的构成上的作用。
一般来说是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
(3)分析环境描写的作用:首先找到环境描写的语句在文章中的位置。
处于不同的位置的环境描写其作用将会是不同的。
然后再概括所描写的环境。
分析环境描写作用时,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①借环境描写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背景;②增添或烘托某种气氛;③衬托或突出人物的性格、心理等。
④有时有推动故事情节向前发展的作用⑤揭示主旨(4)思想内容(主题)和写作技巧的鉴赏和评价。
理解主题主要看重要情节和主要人物;而小说主要的写作技巧也表现在重要情节的安排和主要人物形象的塑造上。
把握主题时,不从作品的客观实际出发,不能避免认识上的偏见和情感、情绪上的偏激,没有认真阅读原文,拿自己已知的道理去硬套,评价作品缺乏针对性,这是学生做这类题最大的误区。
鉴赏评价小说思想内容和写作特点时的误区是,过分拔高小说所表现的主题和哲理;偏激地看待创作技法的成败,认为一发表的文章总是好的,不敢提出批评的意见;以自己头脑中固有的观念看待作品和作者,要求作品和作者符合自己先入为主的思想观念;以自己的兴趣爱好作为评价小说的标准,合自己口味的则说好,否则,就说不好。
(5)重要词语、关键语句的理解克借鉴散文的阅读方法。
(二)分类解说小说的开头和结尾小说常用的开头1、设疑法(悬念法):提出疑问,然后在行文过程中或结尾才回答疑问。
小小说赏析短文的写作要领
![小小说赏析短文的写作要领](https://img.taocdn.com/s3/m/c116fda6daef5ef7bb0d3c1f.png)
小小说赏析短文的写作要领小小说,又称为微型小说、一分钟小说、超短篇小说。
它比短篇小说更精粹,更洗练,但意蕴丰富,贵在螺蛳壳里做道场。
关于小小说的特点,美国评论家罗伯特奥佛法斯特总结出三条:一是立意奇特,二是情节完整,三是结局出人意料。
但它的最主要的特点,还是在于以小见大,咫尺兴波,文短意长。
在选材上,往往截取生活的个片段,个镜头,幅剪影;在布局上,不必求全,力求单纯;在表现手法上,大都用白描手法,寥寥几笔,就使人物活起来,同时,讲究含蓄,使人读后回味无穷。
解读小小说,先要了解它的一些基本特点(如上所述),写作赏析短文时,才能高屋建瓴,洞察全局。
还要尽量了解作者和相关的时代背景,理清情节结构,通解作品语言,这样才能准确了解人物形象,进而把握文章主题和构思艺术。
分析小小说人物形象可以从两个层面切入:第一个层面是分析人物的外貌描写、行为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等,此外,还要注意作品中的自然或社会环境以及故事情节,以此来把握人物的性格特征,体味人物的独特气息,进而挖掘人物善恶美丑的精神世界;第二个层面是分析人物形象的社会意义,典型的人物形象能反映一定地域和一定时期的社会人群的生存形态、价值取向以及形成这种价值取向的原因。
原文送报的青年万欣兰放暑假的时候,给我家送报的换成了一个十七八岁的青年。
我家住6楼,每天清早8点多钟,一阵轻捷的脚步声便急急的上楼了。
不论晴天雨天,他都来得很准时。
门没开的时候,他轻轻地把报纸塞进报筒;门虚掩的时候,他便礼貌地喊一声:万老师,报纸来了!我曾与他闲聊过,得知他每天凌晨5点起床,为200多户人家送报,送的都是楼房住户,要爬18000多级台阶。
骄阳似火,青年每天大汗淋漓地骑着车子穿街过巷。
一大早,他的短袖衬衣就湿透了一大片,但他的车铃却拨弄得很快活,小圆脸上闪烁着一双清亮的大眼睛,见人就腼腆地笑。
他的日子似乎无忧无虑。
7月下旬的一天,青年送报时对我说:今天报上登了高考录取分数线!我说了声谢谢,青年便下楼去了。
赏析小说作文怎么写
![赏析小说作文怎么写](https://img.taocdn.com/s3/m/0f9dcd45854769eae009581b6bd97f192279bfc9.png)
赏析小说作文怎么写小说是一种文学形式,通过故事情节和人物塑造来表达作者的思想和情感。
赏析小说就是通过对小说的深入分析和理解,揭示出其中的内涵和价值,从而更好地欣赏和理解小说。
本文将从赏析小说的角度出发,探讨如何写一篇关于小说的作文。
首先,赏析小说的作文需要对小说的内容和结构进行深入分析。
在阅读小说时,要仔细观察故事情节的发展和人物形象的塑造,了解作者想要表达的主题和情感。
可以从小说的情节安排、人物性格、语言运用等方面入手,分析作者的写作手法和意图。
例如,可以探讨小说中的主要人物形象,他们的性格特点和行为举止,以及这些人物形象在整个故事中的作用和意义。
同时,也可以分析小说的结构安排,包括起承转合、高潮迭起等情节设计,以及对话、描写、叙述等语言手法的运用。
通过对小说内容和结构的深入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小说的内涵和价值,从而为写作赏析小说的作文奠定基础。
其次,赏析小说的作文需要对小说的主题和意义进行深入探讨。
小说作为一种文学形式,往往承载着作者对生活和社会的思考和感悟,通过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来表达作者的情感和观点。
在写作赏析小说的作文时,可以从小说所要表达的主题和意义入手,探讨作者想要传达的思想和情感。
可以分析小说中所涉及的社会问题、人生命题等方面,揭示出作者对这些问题的思考和态度。
同时,也可以探讨小说所要表达的情感和情感表达方式,包括作者对人物的塑造和情节的安排,以及语言的运用和节奏的控制等方面。
通过对小说的主题和意义进行深入探讨,可以更好地理解小说的内涵和价值,从而为写作赏析小说的作文提供丰富的素材和观点。
最后,赏析小说的作文需要对小说的艺术特点和价值进行评价和总结。
小说作为一种文学形式,往往具有独特的艺术特点和价值,包括情节的安排、人物的塑造、语言的运用等方面。
在写作赏析小说的作文时,可以对小说的艺术特点和价值进行评价和总结,探讨小说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作用。
可以从小说的创新性、表现力、思想性等方面入手,评价小说的艺术成就和文学价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小说的鉴赏方法一、小说的结局1、分析出人意料的结局。
(思维方向)好处:①从结构安排上看,它使平淡的故事情节陡然生出波澜,如石破天惊,猛烈撞击读者的心灵,产生震撼人心的力量。
如《项链》,07海南调研题《界河》②从表现手法上看,与前文的伏笔相照应,使人觉得又在情理之中。
如《项链》,上海07春季高考《父爱无价》,广东卷模拟一(贾平凹)〈羊事〉。
《项链》直到结尾才点出是假的,但前面以作了埋伏。
如借项链时主人一口答应,还项链时主人没有打开盒子检查等,暗示了项链是不值钱的。
③从主题上看,能更好地深化主题。
如07海南调研题《界河》:主人公意外被打死,凸显出战争对美好人性的摧残,有力地控诉了战争的罪恶,深化了人类呼唤和平幸福生活的主题2、分析令人伤感的悲剧结局。
①从主题上看,能更好地深化主题。
如07海南调研题《界河》:主人公意外被打死的悲剧性结局凸显出战争对美好人性的摧残,有力地控诉了战争的罪恶,深化了人类呼唤和平幸福生活的主题。
再如《药》华小栓、夏瑜的死(悲剧)揭示了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没有发动群众。
②从表现人物性格看,能更好地塑造人物性格。
如《药》写华小栓吃了人血馒头后的死,突现了群众(华老栓)的愚昧性格。
③这种结局令人感动,令人回味,引人思考。
如《杜十娘怒沉百宝箱》,杜十娘的死,引起读者思考死的原因。
3、分析令人喜悦的大团圆结局。
这种结局符合人们的阅读心理。
人们阅读小说,目的是要得到快乐;因为真实的人生,如同月亮一样缺多圆少,所以才希望文学的梦境结局是圆满的,以寄托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
如《柳毅传》。
如07海南调研题《界河》:如果去掉结尾有什么作用?①从表达效果上看,小说喜剧结局给读者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耐人寻味。
②从阅读者的情感体验看,喜剧性的结尾与主人公、作者的意愿构成和谐的一体,给人以欣慰、愉悦之感。
③从主题上看,这样的结局凸显出的美好人性超越了战争,反映出人类向往和平美好生活的愿望。
4、分析戛然而止,留下空白的结尾。
如:书法家“写什么呢?”书法比赛会上,人们围住前来观看的高局长,请他留字。
高局长笑眯眯地提起笔,歪着头问。
“写什么都行。
写局长最得心应手的好字吧。
”“那我就献丑了。
”高局长沉吟片刻,轻抖手腕落下笔去。
立刻,两个劲秀的大字从笔端跳到宣纸上:“同意。
”人群里发出啧啧的惊叹声。
有人大声嚷到:“请再写几个。
”高局长循声望去,面露难色地说:“……”分析:“书法家”在省略号中结束全篇,但是可以看出这位书法家并非真正的书法家,讽刺了当今官场的一些丑陋现象。
它留下了“空白”给读者想象,让读者进行艺术再创造。
二、小说常用的开头1、设疑法(悬念法):提出疑问,然后在行文过程中或结尾才回答疑问。
作用是造成悬念,引出下文,并引起读者的思考,吸引读者把小说读下去。
如《睡美人》。
小说一开头就说女a角失踪了,这样写有什么好处?①引起读者的思考。
女a角为什么突然失踪呢?从而吸引读者把小说读下去。
②引出下文的情节。
因为女a角的突然失踪,才有下文女b角的上台演出。
③突出人物形象。
女a角故意失踪,是为了让贤,从而表现了女a角善于发现人才、想方设法使用人才的美好心灵。
④揭示小说的主题。
小说通过女a角故意失踪的故事,告诉人们要了解、重用现实生活中的睡美人。
2、写景法。
如《药》的第一段写秋天下半夜阴暗、凄清、恐怖的环境,暗示了小说主人公的不幸命运。
再如《荷花淀》开头写月下院子里的美景,烘托了水生嫂的美好心灵。
三、常见表现手法的分析①铺垫。
如《温酒斩华雄》(《三国演义》),在关公未斩华雄前,作者写了华雄勇猛凶狠,他挫败孙坚,砍杀祖茂等人,这样写实际上是为关公的出现作了铺垫。
②衬托。
如《睡美人》,作者写导演担心女b角演砸的后果,反衬了女a角丰富的舞台经验,精湛的表演艺术;写女b角与男a角的搭档天衣无缝,(正面)衬托了女a角的识人之准,让贤之正确。
③细节描写。
如07海南调研题《界河》:“他”倒下的细节描写,突出了作者对“他”的惋惜,刻画他善良、纯真人性,表现了战争的残酷。
再如《温酒斩华雄》(《三国演义》第五回)中“温酒”(其酒尚温)的细节描写,让人领略到关羽武艺之高超,获胜之快速,从而表现了关羽的神勇④对比。
如上海07春季高考《父爱无价》:父亲对儿子肖像画的至爱,与拍卖会上众人对肖像画的冷淡形成对比,有力地表现了主题。
“鸟儿在自由地飞翔”象征了“他”⑤象征。
如07海南调研题《界河》:,喜欢自由、追求自由的性格。
⑥渲染气氛。
如上海07春季高考《父爱无价》:作者写拍卖会上“死一般的沉寂”“附和声此起彼伏”“人声鼎沸”是为了渲染气氛,反衬父爱无价。
⑦制造悬念。
如上海07春季高考〈父爱无价〉:作者写拍卖会上“死一般的沉寂”“附和声此起彼伏”“人声鼎沸”是为了制造悬念,推动情节发展,突出小说主题。
⑧照应。
如《睡美人》,结尾写她在观众席上微笑鼓掌,照应了开头写女a角突然失踪,突出了女a角的美好心灵。
除上面介绍之外,还有抑扬法、虚(联想、想象)实法等。
四、小说的环境描写1、自然环境描写作用。
①推动情节的发展。
如07海南调研题《界河》,第一句话写天气突然放晴,气候转暖,推动了情节的发展,为下文的洗澡作铺垫。
②烘托人物感情,表现人物性格。
如07海南调研题《界河》,写天空中的鸟自由地飞翔,烘托了主人公热爱、追求自由的情感。
③衬托主题。
如07海南调研题《界河》,自然环境描写突显出大自然的美丽可爱,反衬出战争的残酷、可恶。
④渲染气氛。
如《药》的第一段写秋天下半夜阴暗、恐怖的环境,渲染了夏瑜就义前的悲凉气氛。
⑤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
2、社会环境(人物活动、事件发生发展的社会背景、时代特征、社会风貌等)描写的作用。
如《药》写士兵衣服前后的一个大白圆圈、人物用的是洋钱等,反映了那个时代特有的气息。
再如《孔乙己》中写长衫帮、短衣帮的喝酒方式,揭示了当时的社会背景,为孔乙己的出场作了铺垫。
又如上海07春季高考〈父爱无价〉:作者写拍卖会上“死一般的沉寂”“发安静”“附和声此起彼伏”“人声鼎沸”的场面(社会环境)的作用是:①渲染气氛,揭示了竞拍者对肖像画的态度,反衬了父爱无价的主题;②制造悬念。
推动情节发展,突出小说主题。
五、小说的情节(小说中用于表现人物性格发展变化的事件,它是生活片断的有机剪辑,又是矛盾发生、展开、发展的过程)。
1、情节的组成:序幕、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尾声。
2、情节安排评价①就全文来说有一波三折式。
作用是引人入胜,扣人心弦,增强故事的戏剧性、可读性。
如上海07春季高考〈父爱无价〉:父亲以子为傲-----父亲听到儿子死讯----父亲决定拍卖儿子的肖像画-----没人愿买------可得到全部珍品。
这样安排,既有戏剧性,又体现父亲对儿子的至爱。
②就开头结尾来说有首尾呼应式。
作用是使结构紧密、完整。
如《睡美人》,开头说女a角失踪,制造悬念,结尾写她在观众席上鼓掌,揭穿谜底,使事故情节完整,又表现了人物性格,突出了主题。
又如《雪夜》开头结尾都写雪花飘舞,渲染凄凉气氛,暗示了人物命运。
③就开头来说有倒叙式(把结局放到开头来写),如《祝福》,先写祥林嫂的死,然后再写祥林嫂是怎样一步步被封建礼教逼向死亡之地的。
起到制造悬念④就结尾来说有戛然而止,留下空白式。
如《书法家》。
此外,还有出人意料式、悲剧、喜剧式等。
3、贯穿情节的线索。
可作线索的有:事、物、人、情、时间、空间,如《药》中的“人血馒头”、《睡美人》中的“导演”、《故乡》中的“我”等。
4、看情节的发展如何表现人物性格.如07海南调研题《界河》:前面写天气放晴、春光明媚,体现了他对大自然、对美好生活关注和向往。
随着情节的发展,他发现了敌人,便“飞速向岸边游回,狂奔到那棵树下,一把抓起枪,瞄准”,表现了他十分机警,反应快捷的性格;但情节发展到最后,他却被对方打死,这是因为“他实在无法扣动扳机”,从而写出了他心地善良,向往和平,有人性的品格。
(答题思路:按顺序归纳情节,然后指出性格)5、看情节的发展如何表现主题.如《睡美人》: 女a角失踪后,导演在没有办法之余,只好让女b角上台演出,令导演惊讶的是, 女b角与男a角的搭档天衣无缝。
通过这些情节的描写,提出了如何去发现人才、评价人才、使用人才的社会问题。
(答题思路:先归纳情节,后点出主题)六、小说的人物形象1、分析环境描写,把握人物性格。
如07海南调研题《界河》,写天空中的鸟自由地飞翔,刻画了主人公热爱、追求自由的情感。
2、分析故事情节,把握人物性格。
如07海南调研题《界河》:前面写天气放晴、春光明媚,体现了他对大自然、对美好生活关注和向往。
随着情节的发展,他发现了敌人,便“飞速向岸边游回,狂奔到那棵树下,一把抓起枪,瞄准”,表现了他十分机警,反应快捷的性格;但情节发展到最后,他却被对方打死,这是因为“他实在无法扣动扳机”,从而写出了他心地善良,向往和平,有人性的品格。
3、分析塑造人物的方法,把握人物性格。
①抓肖像;②抓语言;③抓动作(所做的事);④抓神情;⑤抓心理;⑥抓人物之间的关系。
4、人物形象表述的方法:的经验、精湛的演技,能善于发现人才、使用人才;通人物过形象的塑造,告诉人们要去发现、使用生活中的睡美人。
(答题思路: 是一个怎样的人+ 性格、品质特征+ 形象的意义 )5、人物形象描写的方法。
①直接表现:肖像、语言(对话/独白)、动作、心理、细节。
②间接表现(侧面描写):如正衬、反衬等。
如:《睡美人》这篇小说主要是通过侧面描写来表现女主人公的高尚品质。
如第5、6自然段,描写了女b角雍容的舞步、潇洒的舞姿,以及与男a角的搭档天衣无缝,(正面)衬托了女主人公善于发现人才,敢于使用人才的美好心灵。
(以人衬人)《荷花淀》开头写月下院子里的美景,烘托了水生嫂美好、纯洁的心灵。
(以景衬人)《父爱无价》作者写拍卖会上“死一般的沉寂”“越发安静”“附和声此起彼伏”“人声鼎沸”的场面(社会环境),反衬了父亲对儿子的至爱。
(以场面衬人)七、场面描写(人物活动的舞台)作用:暗示主题/烘托人物/渲染气氛/推动情节。
如《父爱无价》:通过写拍卖会上“死一般的沉寂”“越发安静”“附和声此起彼伏”“人声鼎沸”的场面,①渲染了气氛,揭示了竞拍者对肖像画的态度,反衬了父爱无价的主题;②制造了悬念,推动了情节发展,突出小说主题。
八、小说的语言(有表现力、感染力)①描写要如见其人、如听其言、令读者仿佛亲临其境。
②人物语言个性化,即显示性格。
③叙述语言要简洁、传神。
④语言风格:幽默风趣、典雅庄重、含蓄凝练等。
九、小说的主题(写作目的)1、主题的评价:以小见大,立意深远。
2、归纳主题的方法①抓人物形象;②抓情节发展;③抓写作背景。
如:《孔乙己》:通过对断腿前后的孔乙己遭遇的描写(情节),刻画了受封建文化和封建科举制度毒害的下层知识分子形象(形象),控诉了封建文化和封建科举制度的罪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