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干制保藏

合集下载

食品的干制保藏

食品的干制保藏

第三章食品的干制保藏一、概述干燥保藏:是指在自然条件或人工控制条件下,使食品中的水分活度降低到足以防止其腐败变质的水平,并保持在此条件下进行长期保藏的方法。

1、脱水加工类型●依据产品特点和脱水程度:浓缩和干燥●依据脱水原理:加热干制和膜分离(浓缩)超滤浓缩原理●分子筛的原理:不同大小的分子对具有一定孔径大小的膜其通透性不同,小分子比大分子更容易通过膜,水分子是食品中最小的分子之一,用适当孔径的膜在外加压力下,就可以实现浓缩。

●特点是冷操作,蛋白质不会变性;●如从乳清中回收乳清蛋白;2、干燥的目的●延长贮存时间●更加美味●便于运输和贮存●便于进一步加工3. 食品干藏的历史●是一种最古老的食品保藏方法。

●我国北魏在《齐民要术》一书中记载用阴干加工肉脯的方法。

●在《本草纲目》中,用晒干制桃干的方法。

●大批量生产的干制方法是在1795年法国,将片状蔬菜堆放在室内,通入40℃热空气进行干燥,这就是早期的干燥保藏方法,差不多与罐头食品生产技术(19世纪初)同时出现。

●20世纪初,热风干燥生产的脱水蔬菜已工业化生产,如柿饼、葡萄干、香菇、笋干等。

4.食品干藏的特点●自然干制,简单易行、因陋就简、生产费用低;但时间长、受气候条件影响;●人工干制,不受气候条件限制,操作易于控制,干制时间显著缩短,产品质量显著提高;但需要专用设备,能耗大,干制费用大;●人工干制技术仍在发展,高效节能是方向;●在现代食品工业中干制不仅是一种食品保藏方法,并已发展成为食品加工中的一种重要加工方法。

在果蔬、肉类、水产、乳品、粮食、淀粉、固体饮料、食品添加剂等各类食品中被大量广泛应用。

二、食品干制保藏原理●食品的腐败变质与食品中水分含量(M)具有一定的关系。

●一般水分含量高易腐败,但存在很多例外:水分含量高低不同时:花生油 M 0.6%时易变质;淀粉 M 20%不易变质鲜肉与咸肉、鲜菜与咸菜水分含量相差不多(一般在80%左右),但保藏状况却不同。

食品的干制保藏

食品的干制保藏

(道尔顿公式)
p空蒸 — 热空气的水蒸汽压(kPa)
p — 大气压(kPa)
m0.02290.017v4
v:a介质流速
32
2、导湿过程
➢ 给湿过程的进行使得湿物料表面与内部产生水分 梯度。在此水分梯度的作用下,水分将从高水分
处向低水分处扩散,亦即从湿物料内部不断向表
面迁移。这种水分迁移过程就称为导湿过程
➢ 由给湿过程和导湿过程构成了湿物料的干燥过程
a
33
导湿过程中的水分迁移量
qmd — 水分的流通密度(㎏·m·-2·h-1)
q graud md
md0
αmd — 导湿系数 (m·2·h-1) ρ0 — 单位体积待干食品中绝
对干物质的重量(kg·m-3)
grad u — 水分梯度(㎏·㎏-1·m-1)
导湿系数αmd反映食品中水分扩散的能
力,与温度和含水量有关。
a
34
导湿系数与物料水分的关系
ⅠⅡ

D
E
A C
物料水分W绝(kg/kg绝干物质)
导湿系数和物料水分的关系
αm的变化比较复杂。当物料处 于恒率干燥阶段时,排除的水分 基本上为渗透水分,以液体状态 转移,导湿系数稳定不变(DE 段);再进一步排除毛细管水分 时,水分部分以蒸汽状态或部分 以液体状态转移,导湿系数下降 (CD段);再进一步干燥时, 水分基本上以蒸汽状态扩散转移
曲线。
•预热阶段: 物料温度迅速上
升至湿球温度(液体蒸发温度
D

温度(℃)
•恒速干燥阶段:食品表面温 度基本保持恒定不变,介质提
A
BC
供的能量主要用于水分蒸发。
•降速干燥阶段:品温缓慢上

干制保藏

干制保藏

图5—1 食品中变质速度与 水分活度的函数关系
5.2
食品干制的基本原理
5.2.1
食品中的水分
• 通常食品中的水分分为结合水分与非结合水分两大类。 • 结合水与非结合水的根本区别是其表现的蒸汽压不同。
– 非结合水与纯水相同,其蒸汽压即为同温度下纯水的饱和蒸 汽压。 – 结合水分因化学和物理化学力的存在,所表现出的蒸汽压低 于同温度下的纯水的饱和蒸汽压。
新鲜食品的aw大多在0.99以上,对各种微生物均适宜, 但最先导致牛乳、肉等低酸性食品腐败的是细菌。
– 只有将aw降到0.75以下,食品腐败变质的速度才能显著减慢。 – 为了延长干制品的储藏期,必须将其aw降到0.7以下。但在室 温下,即使aw降到0.7以下,一些霉菌仍会缓慢生长。在水分 活度低,而糖分高的食品中也常会有耐渗透压的酵母出现。 – Aw降至0.65时,能生长的微生物很少,食品可贮存1.5-2年。
干藏与干制的关系
5.1
干藏原理
5.1.1
水分和微生物的关系
5.1.1.1
水的作用及水分活度
• 水是微生物生长活动的必需物质,微生物只能在有 水溶液存在的介质中才能生长。
– 介质中水溶液的浓度只要处于0-100%之间就会有微生物生 长,但浓度不同时,生长的微生物种类不同。 – 细菌、酵母只有在含水量达 30%以上的食品中生长,而霉 菌在水分低至12%以下,甚至5%时还能生长。 – 通常引起干制品腐败变质的微生物是霉菌。
– 因为微生物发生了“生理干燥现象”。干制品复水后,只有 残存的微生物能复苏再次生长。
• 微生物的耐旱能力随菌种及生长期的不同而异; • 若干制品污染有致病菌、寄生虫,因其能忍受不良环 境,有对人体健康构成威胁的可能,应在干制前先行 杀灭。

食品的干制保藏技术

食品的干制保藏技术

▪ 脱水过程中物料温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 预热阶段
• 物料温度迅速上升至湿球温度(液体蒸发温度)
▪ 恒速干燥阶段
• 食品表面温度基本保持恒定不变,介质提供的能量 D
温度(℃)
主要用于水分蒸发。 ▪ 降速干燥阶段
A
BC
• 品温缓慢上升,
到达C点后温度迅速上升直至
与介质干球温度相等。
5.食品的干制干保燥藏时技间术(h)
c食[c干(100W)c水 W]/100 c食c干(c水c干)W/10含0水量↓ → c↓
❖食品的导热系数λ当 /kJ·m-1·h-1·℃-1
当 水 + 固 混 对 辐
含水量↓ → λ↓; 温度↑ → λ↑
❖ 食品的导温系数a/m2·h-1
a c
c干 干物质的比热(一般取1.046kJ·kg-1·K-1); c水 水的比热(4.19kJ·kg-1·K-1) ; W 食品的含水率/%; ρ 食品的密度/kg·m-3。
5.食品的干制保藏技术
§1.2.3食品干燥过程特性
❖ 干燥速率变化曲线
▪ 单位时间内干基含水量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 预热阶段
• 干燥速率由零迅速增至最大值
▪ 恒速干燥阶段
• 干燥速率基本保持恒定不变
A
▪ 降速干燥阶段
• 干燥速率迅速下降
B
CD 5.食品的干制保藏技术
§1.2.3食品干燥过程特性
❖ 温度变化曲线
第五章
食品的干制保藏技术
概述
❖食品干制保藏的概念
▪ 将食品的水分活度降低到一定程度,并维 持其低水分状态长期贮藏的方法。
5.食品的干制保藏技术
典型的干制食品
休闲食品
肉类 糕点

干制保藏的原理

干制保藏的原理

干制保藏的原理干制保藏是一种常见的食品保存方法,常用于干果、蔬菜、肉类等食材的保鲜。

其原理是通过去除食材中的水分来防止微生物的生长和食物的腐败。

下面将详细介绍干制保藏的原理。

1. 水分的去除:干制保藏的第一步是将食材中的水分去除。

水分是细菌、霉菌和酵母生长的基础,去除水分可以有效阻止这些微生物的繁殖。

食材的水分可以通过不同的方法去除,如日晒、烘烤、脱水等。

日晒是最简单的一种方法,将食材摆放在阳光下晾晒,利用太阳能将水分蒸发。

烘烤是通过高温将水分蒸发出去,常用于干果的制作。

脱水则是通过将食材置于低温、低湿环境下,利用风扇或者真空抽水的方式将水分去除。

2. 防止氧化:水分去除后,食材暴露在空气中容易受到氧化的影响。

氧化是食材变质的主要原因之一,会导致食材的颜色变暗、质地变硬,并且降低营养价值。

为了防止氧化,可以通过添加抗氧化剂来保护食材,如维生素C和硫酸氢钠。

此外,也可以利用真空包装将食材与空气隔离,减少氧化反应的发生。

3. 抑制微生物生长:水分的去除和抗氧化措施可以减少微生物生长的条件,但并不能完全消灭微生物。

为了进一步延缓食材的腐败,可以采取抑制微生物生长的措施。

一种常见的方法是添加食品防腐剂,如食盐、糖和亚硝酸盐。

食盐和糖可以通过调节食材周围的渗透压来抑制微生物的生长,而亚硝酸盐则可以抑制肉制品中产生致病菌的生长。

此外,一些天然的抑菌物质,如大蒜和香蕉叶,也可以用于替代化学防腐剂。

4. 合理的存储条件:干制保藏的食品需要储存在合适的环境中,以保持其干燥和卫生。

首先,食材应存放在通风良好、湿度低的地方,避免受潮。

其次,存储容器也很重要,要选择密封性好的容器,以防虫害和湿气的侵入。

最后,存储的温度也应控制在适宜的范围内,一般情况下10-25摄氏度为宜。

总的来说,干制保藏通过去除食材中的水分、防止氧化、抑制微生物生长和合理的存储条件来保持食品的质量和营养。

它是一种经济、便捷且有效的食品保存技术,可以延长食品的保鲜期,同时又不损失食材的营养价值。

食品的干制保藏名词解释

食品的干制保藏名词解释

食品的干制保藏名词解释食品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物质,它们通过食用为我们提供能量和养分。

然而,由于食品中含有大量的水分,容易导致食品变质和腐败。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人们发明了干制保藏的方法,可以使食品在较长时间内保持其营养和口感。

以下是对干制保藏中常见名词的解释,希望能为读者提供一些有关食品干制保藏的知识。

1. 脱水脱水是指将食品中的水分通过不同的方法去除的过程。

脱水的方法包括热风脱水、真空脱水、冷冻脱水等。

这些方法可以有效地减少食品中的水分含量,降低微生物生长的机会,从而延长食品的保质期。

2. 脱水食品脱水食品是指经过脱水处理后制成的食品,其水分含量较低。

脱水食品具有较长的保质期,在储存和运输过程中不易变质。

常见的脱水食品有脱水蔬菜、脱水水果、脱水肉类等。

3. 烘干烘干是一种将食品置于高温环境中,将其中的水分蒸发掉的方法。

常见的烘干方法有晾晒烘干、热风烘干、微波烘干等。

通过烘干可以减少食品的水分含量,提高其保藏期。

4. 低温干燥低温干燥是指将食品放置在较低的温度下进行脱水的方法。

低温干燥可以减少食品中的水分含量,同时保持食品中的营养成分和口感。

这种干燥方法常用于干制肉类食品、海鲜等。

5. 降水法降水法是指利用溶剂将食品中的水溶解并去除的方法。

该方法常用于食品加工中,可以有效地除去食品中的水分,提高其质量和口感。

6. 干燥机干燥机是一种将食品放置在特定环境中进行脱水的设备。

不同类型的干燥机有不同的工作原理和特点,可以根据食品的特性选择适合的干燥机进行干制保藏。

7. 除湿剂除湿剂是一种吸湿性物质,可吸收食品中的水分,减少食品受潮变质的机会。

常见的除湿剂有二氧化硅、食品级云母等,它们可以放置在食品包装中或食品储存容器中以保持食品的干燥环境。

8. 氧化防护剂氧化防护剂是一种通过控制食品中氧气的含量来延长食品保鲜期的物质。

氧气是导致食品氧化变质的主要因素,使用氧化防护剂可以有效地防止食品发生氧化反应,延长保质期。

食品的干制保藏

食品的干制保藏

a.红外干燥
原理: 以红外线照射物料,当红外线的发射频率 与物料内部基本质子的固有频率相匹配时, 就会产生类似共振的现象,引起摩擦发热, 从而使物料内部水分蒸发。 特点: 干燥速度快,效率高; 吸收均一,产品质量好; 设备操作简单,但能耗较高。
b.微波干燥
原理: 物料内部的极性分子在微波场中产生极化作用, 引起高频振荡,由摩擦发热而使物料中水分蒸发。 特点: 干燥速度快; 加热均匀,制品质量好; 选择性强; 容易调节和控制; 可减少细菌污染; 设备成本及生产费用高。
食品干制的主要方法: • • • • 1.常压对流干燥法 2.接触式干燥法 3.辐射干燥法 4.减压干燥法
1.常压干燥法
概念 通过空气的自然对流或强制循环,使物料中的水分经内 部扩散和表面蒸发而脱除。 种类 固定接触式 箱式、隧道式、输送带式、泡沫干燥; 悬浮接触式 气流干燥、流化床干燥、喷雾干燥、膨化干燥 特点 通过介质传递热量和水分; 温度梯度和水分梯度方向相反; 适用范围广,设备简单易操作,能耗高。
食品的干制保藏
主讲人:
几种常见食品最大贮存时间:
• • • • • • 鲜牛奶:2天以内 鲜鱼:2-3天 香蕉:3-7天 苹果:7天左右 白菜:15以上 牛肉:不超过30天
Hale Waihona Puke 从我国的菲律宾省运输香蕉到抚顺需要5-7天
面对食品贮藏的困难我们怎么办?
为了生存,人类摄取食物需要水分;为 了生存,人类保存食物必须去除水分;为 了更好地生存,人类很多生活资料必须彻 底地去除水分。 ——Mr.Yarlish
身边的干制食品:
食品干制技术的历史:
《礼记· 少仪》说:“其以乘酒壶、束脩 (同“修”音),一犬赐人或献人。”这 里的“乘壶酒”是“四壶酒”;“束脩” 则是十条绑在一起的干肉,古代诸侯大夫 拿这些东西互相赠送,学生入学时也向老 师进献这种礼物。当年孔子的门生正式拜 入孔子门下也要用到“束脩”作为礼品。

食品的干制保藏技术

食品的干制保藏技术

食品的干制保藏技术1. 引言食品的干制保藏技术是一种常用的食品保鲜方法,通过减少水分含量来防止食品变质和细菌滋生。

本文将介绍食品的干制保藏技术的原理、方法和应用。

2. 原理食品的干制保藏技术基于食物中的水分是微生物滋生和食品腐败的主要原因。

降低食品的水分含量可以限制微生物的生长,延长食品的保鲜期。

食品的干制保藏技术主要有以下几种原理:2.1 蒸发干燥蒸发干燥是一种将食物暴露在高温环境中,利用热量将水分蒸发的方法。

常见的蒸发干燥方法有太阳晒干、空气干燥和热风干燥等。

2.2 冷冻干燥冷冻干燥是一种将食物冷冻并在低温下蒸发其中水分的方法。

这种方法可以保持食品的营养成分和味道,并延长保鲜期。

2.3 盐腌干燥盐腌干燥是一种将食物浸泡在盐水中,通过渗透作用将水分排出的方法。

盐腌干燥可以增加食品的咸味,并具有抑制微生物生长的作用。

3. 方法食品的干制保藏技术有多种方法,选择适合的方法取决于食品的特性和需求。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干制保藏技术方法:3.1 太阳晒干太阳晒干是一种简单且常见的干制方法。

将食物摆放在干燥通风的地方,暴露在阳光下使其水分蒸发。

这种方法适用于蔬菜、水果和海产品等食物。

3.2 电热干燥电热干燥使用电热器具将食物加热至一定温度,使其水分蒸发。

这种方法适用于肉类、坚果和谷物等食物。

3.3 冷冻干燥冷冻干燥是一种将食物冷冻并在真空环境下蒸发其中水分的方法。

这种方法适用于水果、奶制品和咖啡等食物。

3.4 盐腌干燥盐腌干燥是将食物放入盐水中浸泡一段时间,使其水分排出。

这种方法适用于鱼类、肉类和蔬菜等食物。

4. 应用食品的干制保藏技术在各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以下是几个常见的应用领域:4.1 旅行和露营在旅行和露营期间,使用干制保藏技术可以延长食品的保鲜期,减少食品的重量和体积,便于携带。

例如,干果和肉干常是旅行和露营的理想食品选择。

4.2 紧急救援在紧急救援和救灾情况下,干制保藏技术可以为人们提供长久耐用的食品供应。

第一节食品干藏原理

第一节食品干藏原理

第一节 食品干藏原理
微生物
化学反应
食品 腐败

其他因素
1 水分活度与微生物的关系
◆微生物发育 ◆微生物耐热 ◆芽孢和毒素
微生物生长发育在不同的 水分活度下存在明显差异 每种微生物均有其最适的 Aw和最低Aw ,它们取决 于微生物的种类、食品的 种类、温度、pH值以及是 否存在润湿剂等因素。 细菌类生长发育的最低 Aw为0.90,酵母菌类及真 菌类分别为0.88和0.80。
嗜热脂肪芽孢梭菌的冻干芽孢 耐热与Aw的关系
0.2
0.4
Aw
0.8
1.0
耐热随性水为分最耐活高热度性的将降随低水,分耐活热度性的将减逐少渐而增降大低。。
பைடு நூலகம்
1 水分活度与微生物的关系
◆微生物发育 ◆微生物耐热 ◆芽孢和毒素
芽孢的形成一般需要比营养细胞发育更高的水分活度。 产毒菌的毒素产生量一般随Aw的降低而减少。当Aw低于某个值时, 尽管它们的生长并没有受到很大的影响,但毒素的产生量却急剧下 降,甚至不产生毒素。 食品原料所污染的食物中毒菌在干制前没有产生毒素,那么干制后 也不会产生毒素。如果在干制前毒素已经产生,那么干制将难以破 坏这些毒素,食用这种脱水食品后很可能会导致食物中毒。
3 水分活度与氧化作用的关系
水分活性很低,含有不饱和脂肪酸的食品放在空气中极容易遭受 氧化酸败,即使水分活性低于单分子层水分下也很容易氧化酸败。 而随着水分活性增加到0.30~0.50,脂肪自动氧化速率和量却减少, 此后,随着水分活性增加,氧化速率也增加,直到中湿食品状态, 脂肪氧化反应进入稳定状态(此时水分活性超过0.75)。 水的存在状态将会影响抗氧化剂的作用,如EDTA和柠檬酸在水分 活性增加时抗氧化作用加强。试验证明,抗氧化剂在吸湿过程比解 吸过程对食品物料有更强的作用。

第6章-食品的干制保藏技术

第6章-食品的干制保藏技术
A
➢ 水分含量很低时,由于受空气 挤压的影响,会出现负值2。1
(3)干制水分总量
干制过程中,湿物料内部同时会有水 分梯度和温度梯度存在,因此,水分流动 的方向将由导湿性和导湿温性共同作用的 结果。
I总 = I湿 — I温
22
• 当I湿﹥ I温 以导湿性为主,水分向外面转移 导湿温性为阻碍因素;水分扩散则受阻。
图物料水分和导湿系数间的关系 Ⅰ— 吸附水分 Ⅱ—渗透水分 Ⅲ—毛细管水分
本上以蒸汽状态扩散转移,
先为多分子层水分,后为单
分子层水分。导湿系数先升
高(CB)后下降(BA)
17
导湿系数与温度的关系
K×102=(T/290)14
温度(℃) 图 硅酸盐类物质温度和 导湿系数的关系
K与温度指数成正比。
图的启示:
一、干燥机制
表面水分扩散到空气中(给湿过程)
水分梯度
内部水分转移到表面 (导湿过程)
Hot Air
Food (H2O)
温度梯度
热从表面传到食品内部 14
(1) 导湿性
水分梯度
若用 M 表示等湿面湿含量或水分含量 M+ΔM
M
(kg/kg干物质),则沿法线方向相距
Δn的另一等湿面上的湿含量为M+ΔM,
K—— 导湿系数(m2/h)
γ0 —— 单位潮湿物料容积内绝对干物质重量(kg/m3 )
n
——温度梯度(℃/m)
δ—— 湿物料的导湿温系数(1/℃,或kg/kg·℃)
“ –” —— 表示水分转移方向和温度梯度方向相反。 20
导湿温系数
导湿温系数就是温度梯度为1℃/米时物料内部能建 立的水分梯度,即
硫味、焦香味的等; –防止风味损失方法:芳香物质回收(如浓缩苹

干制保藏

干制保藏
➢ 此外,微生物对水分的要求还受环境条件的影响。
最低水分活度
0.98 0.97 0.95~0.91
0.91~0.87 0.87~0.80 0.80~0.75 0.75~0.65 0.65~0.60 0.60以下
各种微生物的最低水分活度
微生物
在肉上产生黏液的微生物 假单孢菌、杆状菌、仙人掌孢子 沙门氏杆菌属、肉毒梭状芽孢杆菌、沙雷氏杆菌、乳酸杆菌属、足球菌、 部分霉菌和酵母 假氏酵母、球拟酵母、汉逊酵母、小球菌 大多数霉菌(产毒素的青霉)、大多数酵母、金黄色葡萄球菌 大多数嗜盐细菌、产毒素的曲霉 嗜旱霉菌、二孢酵母 耐渗酵母和旱生霉菌 微生物不能繁殖
– 非结合水与纯水相同,其蒸汽压即为同温度下纯水的饱和蒸 汽压。
– 结合水分因化学和物理化学力的存在,所表现出的蒸汽压低 于同温度下的纯水的饱和蒸汽压。
• 食品脱水干制时,最先除去的即是非结合水分。当水 分减少,非结合水不存在时,被除去的首先是结合较 弱的水分,其次是结合较强的水分。
• 在一定的空气条件下,某食品在干制或吸湿过程中水 分状态的变化可以在食品平衡水分和相对湿度的关系 图中有所反映。
概述
干制保藏的概念
食品的干制保藏是指将食品的水分降低至足以使食品能在常温下长期保 存而不发生腐败变质的水平,并保持这一低水平的食品保藏过程。
干制的目的
延长保藏期; 干制后,食品重量大大减少、液体食品变为固体食品、食品的体积也会 或多或少地减小(冷冻升华干燥等除外),使得食品的贮运费用减少, 贮藏、运输和使用变得比较方便。 干制后,食品的口感、风味发生变化,可产生新的食品产品。
干藏与干制的关系
5.1 干藏原理
5.1.1 水分和微生物的关系
5.1.1.1 水的作用及水分活度

食品真空冷冻干制保藏原理及新技术

食品真空冷冻干制保藏原理及新技术

食品真空冷冻干制保藏原理及新技术食品真空冷冻干制是一种常见的食品保藏技术,它通过将食品在真空环境中冷冻并在低温下干燥,以去除食品中的水分,从而延长食品的保藏期限。

该技术可以帮助食品保持其营养成分和口感,并防止微生物的生长和食品品质的降低。

该技术的原理是基于食品中的水分具有很高的蒸发热,而其它的营养成分、风味物质和色素等具有较低的蒸发热。

因此,当食品表面的水分开始蒸发时,食品内部的水分向表面移动,以替代已经蒸发的水分。

通过在真空环境中进行冷冻和干燥处理,食品内部的水分可以很容易地蒸发干净,而其他的营养成分和风味物质则相对不会丧失。

真空冷冻干制技术的一个关键步骤是冷冻处理。

将食品在低温下冷冻可以阻止水分结晶,从而减少水分对食品结构的破坏。

冷冻也可以将食品中的溶质浓缩,并增加冻结蒸发的速率。

这样,在真空下进行干燥处理时,食品的干燥速度会更快,从而缩短了整个暴露时间,减少了营养成分的丧失。

除了常规的真空冷冻干制技术,一些新的技术也被应用于食品保藏领域。

一种新技术是冷冻真空强化干燥(VFSD),它采用真空加热干燥的方法。

该技术首先将食品在冷冻状态下,通过真空加热的方式进行干燥。

与常规的真空冷冻干制技术相比,VFSD技术在不升高食品温度的情况下,可以更快地将食品的水分蒸发掉,减少食品对热的暴露时间。

这可以更好地保持食品的营养成分和品质。

另一种新技术是真空脉冲干燥(VPD),它通过在真空环境下交替施加脉冲高压和低压来进行干燥处理。

脉冲高压可以增加食品表面的蒸发速率,而脉冲低压则可以加快食品内部的水分迁移速度。

这种技术可以更有效地控制食品中的水分迁移,并提高整个干燥过程的效率。

总的来说,食品真空冷冻干制是一种重要的食品保藏技术,它可以通过去除食品中的水分,延长食品的保藏期限,保持食品的营养成分和品质。

新技术如VFSD和VPD可以进一步改进真空冷冻干制技术,提高干燥速度和保藏效果。

这些新技术的应用将为食品保藏领域带来更多的机会和挑战。

食品的干制保藏

食品的干制保藏

06
干制品市场应用前景展望
干制品在休闲食品领域应用
零食类
如干果、干蔬菜等,口感独特,营养丰富,方便携带,适合 各年龄段人群。
速食产品
如方便面、速食汤料等,通过复水即可食用,满足快节奏生 活需求。
在调味品和添加剂方面应用
调味品
如干制香辛料、干制酱料等,为烹饪提供丰富的风味和口感。
添加剂
作为食品工业中的稳定剂、增稠剂等,改善食品质地和口感。
经验法
根据以往经验和实践,结合产品 特性和设备条件,确定工艺参数。 这种方法简单易行,但缺乏科学 性和准确性。
工艺参数优化策略
多因素试验设计
采用正交试验、均匀设计等方法, 同时考虑温度、湿度和时间等多 个因素的影响,以较少的试验次 数获得较优的工艺参数组合。
响应面法
通过建立响应面模型,分析各因素之 间的交互作用及其对干制效果的影响 ,确定最佳工艺参数组合。这种方法 可以直观地反映各因素对响应值的影 响程度,并预测最佳工艺条件。
03
真空干燥
04
在真空条件下进行干燥的方法。 由于真空条件下水的沸点降低, 因此可以在较低的温度下进行干 燥,从而减少对食品营养成分的 破坏和色泽的变化。但真空干燥 设备成本较高,操作相对复杂。
冷冻干燥
将食品先冷冻至冰点以下,然后 在真空条件下使冰直接升华为水 蒸气而除去的方法。这种方法能 够较好地保留食品的营养成分和 风味物质,但设备成本高、能耗 大且干燥时间长。
营销创新
运用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等新型营销手段,扩大干制品品牌知名度 和市场份额。
THANKS
感谢观看
食品的干制保藏
• 干制保藏基本原理与方法 • 原料选择与预处理 • 干制工艺参数确定与优化 • 产品品质评价与质量控制 • 干制品包装、储存与运输管理 • 干制品市场应用前景展望

干制贮藏的原理

干制贮藏的原理

干制贮藏的原理干藏的原理是:1、水分活度与微生物生长的关系;食品的腐败变质通常是由微生物作用和生物化学反应造成的,任何微生物进行生长繁殖以及多数生物化学反应都需要以水作为溶剂或介质。

干藏就是通过对食品中水分的脱除,进而降低食品的水分活度,从而限制微生物活动、酶的活力以及化学反应的进行,达到长期保藏的目的。

2、干制对微生物的影响;干制后食品和微生物同时脱水,微生物所处环境水分活度不适于微生物生长,微生物就长期处于休眠状态,环境条件一旦适宜,又会重新吸湿恢复活动。

干制并不能将微生物全部杀死,只能抑制其活动,但保藏过程中微生物总数会稳步下降。

由于病原菌能忍受不良环境,应在干制前设法将其杀灭。

3、干制对酶的影响;水分减少时,酶的活性也就下降,然而酶和底物同时增浓。

在低水分干制品中酶仍会缓慢活动,只有在水分降低到1%以下时,酶的活性才会完全消失。

酶在湿热条件下易钝化,为了控制干制品中酶的活动,就有必要在干制前对食品进行湿热或化学钝化处理,以达到酶失去活性为度。

4、对食品干制的基本要求。

干制的食品原料应微生物污染少,品质高。

应在清洁卫生的环境中加工处理,并防止灰尘以及虫、鼠等侵袭。

干制前通常需热处理灭酶或化学处理破坏酶活并降低微生物污染量。

有时需巴氏杀菌以杀死病原菌或寄生虫。

扩展资料:干藏在历史上曾是最主要的食品保藏手段,当时没有现代化的机器设备,一直到今天我们在生活中仍采用干藏这一既经济又实用的储藏手段,如:谷物、麦片、肉禽类、鱼等的干藏。

延长保藏期并不是食品干制的唯一目的,食品干制后,重量大大减少、液体食品变为固体食品、食品的体积也会或多或少地减小(冷冻升华干燥等除外),使得食品的贮运费用减少,贮藏、运输和使用变得比较方便。

此外,干制后,食品的口感、风味发生变化,还可产生新的食品产品。

有些脱水过程,如油炸、炒制花生、烤肉、烤制面包等,由于存在其它实质性的变化,其重要性远胜于对干制的要求,因此,不属于食品干制的范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d: AW=(C1+m)/(C2+m)
e: m=C1AW+C2
四、干燥对微生物和酶类的影响
㈠ 干燥使食品与微生物同时脱水
㈡ 微生物的干燥能力与种类及生活阶段有关。
可以认为30-40%是细菌发育的含水量限度(Aw约0.75左右)。但霉菌类在水分含量较少时仍能繁殖,所以一般要将制品干燥在含水量低于15%(Aw低于0.60)时,才能较长期保藏。
(2)渗透压保持水分 封闭在细胞内的水,它既是复合胶囊通过渗透吸收的水,也是固定的结构水,它是在形成凝胶时(胶凝作用)占有的水分。由于细胞内外的浓度差,水经细胞壁靠渗透方式向细胞内渗透。它与物质的结合能极小,属游离水,干制过程中易除去。
在食品内部,渗透压保持水分远多于吸附结合水分。
3、机械结合水分(或游离水分)
Pa/P0——空气的平衡相对湿度(ERH)
当干制品放在密闭容器中与一定温度和湿度的空气相接触时,干制品中水分和空气湿度之间必将发生上述三种情况。
2、平衡水分和平衡湿度
平衡水分:系统达到平衡状态时物料的含水量。
平衡湿度:系统达到平衡状态时空气的相对湿度。
3、影响物料的平衡水分和平衡湿度的因素。
⑴ 系统平衡时的温度
2.用于密封袋装干制品之间水分迁移的估算。
(1)混装物之间水分迁移。
(2)混装食品系统平衡湿度的计算
R混=(RA×SA×WA+RB×SB×WB+…+RN×SN×WN)/(SA×WA+SB×WB+…+SN×WN)
R混——混装食品共同的平衡相对湿度
RA,RB,…RN——分别为A,B,…N种食品的平衡湿度
a.对于用热风干燥设备干燥物料,可用以下理论式进行干燥过程中水分蒸发量的计算:
W=W1+(W0-W1)e-atW——水分蒸发量(kg/hr)
W0——干燥前物料的重量(kg)
W1——干燥后物料的重量(kg)
t——干燥时间(hr)
a——根据干燥条件而决定的常数
b.在生产上也常以下式表示物料的平均干燥速度(近似式)
如:Aw=0.7时,苹果的含水量为0.34,香蕉的含水量为0.25,大豆的含水量为0.10,鱼肉的含水量为0.21,鸡肉的含水量为0.18。
㈡ 水分活度与食品保藏性的关系
1.Aw与微生物的关系
⑴ 影响微生物的发育
⑵ 环境因素可能影响微生物生长的最低Aw。
⑶ 微生物可能适应某些低水分活度的环境
⑷ 水分活度被溶质压制时,溶质本身将对Aw和微生物生长的关系产生影响。
SA,SB,…RN——分别为A,B,…N种食品在此温度下等温吸湿曲线上,对应于平衡湿度的斜率。
WA,WB…WN——分别为A,B,…N种食品的干物重量。
常用的等温吸湿曲线的几种模拟方程式:
a: 1-AW=e-cmn
b: m=(C×AW)/[ C×(1-AW)+AW]
c: m=C×[AW/(1-AW)]n
b.很多化学反应属离子反应。
c.很多化学反应和生化反应都须有水分子参加才能进行。
d.许多以酶为催化剂的酶促反应,水除了起一种反应物的作用外,还能作为底物向酶扩散的输送介质,且通过水化促使酶和底物活化。

(1) 低含水量可抑制食品中的酶促反应。
(2)中等湿度可加快非酶褐变的速度。当Aw=0.6-0.7时,达到最大速度。 当温度低于150℃时,非酶褐变主要是美拉德反应;当温度高于150℃时,主要是焦糖化作用引起的非酶褐变。
当P<Pa 物料吸湿,重量增加
当P=Pa 系统处于平衡状态
当P>Pa 物料表面水分蒸发,重量减少
即:当P/P0<Pa/P0物料吸湿,重量增加(发生在干燥后物料的贮藏中)
当P/P0=Pa/P0系统处于平衡状态
当P/P0>Pa/P0物料表面水分蒸发,重量减少(发生在加工过程中)
P/P0——物料的水分活度
若方向一致,二者引起的水分活动一致,水流量为两者之和。(微波;热物料冷却时:干燥时,物料热时千万不要立即包装,而应冷却至室温才包装)。
若方向相反,二者引起的水分活动相反 1.若导湿性>导湿温性(阻碍因素)水分按物料水分减少的方向进行,水流量为两者之差。2.若导湿性<导湿温性(阻碍因素)水分按物料水分增加的方向进行。
A段相当于毛细管水(游离水)。易除去,大部分菌类都能利用而导致食品迅速腐败变质。
㈡ 等温吸湿曲线的应用
1.在食品加工保藏中的应用
(1)确定食品加工保藏的条件,根据Aw去确定干基水分含量。
(2)从一种食品的水分含量而得知Aw或平衡相对湿度。
(3)确定制品发生吸湿现象时的空气湿度范围,以便采取预防措施。
2.干燥方式 ①人工干燥 利用专门的干燥设备,在人工控制的工艺条件下进行干燥
1天然干燥 利用天然条件进行干制的方法(包括风干、日干等)
3.干燥加工的目的
1脱水保藏
2体积变小,重量变轻,易于贮运
3改变风味,食用方便
缺点:①复水性差
2香味、口感不如鲜品及罐头
2受气候影响大
3制品易吸湿变质或受虫害,产生油蚝味。
食品干制过程中蒸发的主要是机械结合水分和部分渗透压保持水分。
(二)食品物料的平衡水分和平衡湿度
1、物料的吸湿、蒸发和湿度平衡
物料水分与空气湿度的平衡与否是由物料表面的水蒸气分压(P)及空气中的水蒸气分压(Pa)决定的。
P——某系统温度下的物料表面水蒸气分压
Pa——某系统温度下的空气中水蒸气分压
P0——该系统温度下的纯水的饱和蒸气压
(1)大毛细管水 这部分水处于平均半径大于10-5cm的毛细管(孔)中。
(2)微毛细管水 这部分水充满在平均半径小于10-5cm的狭小孔隙中。
毛细管水属游离水,它在物体中既以液体形式移动(从物料中心→表面),又以蒸气形式移动(从物料表面蒸发)。
(3)湿润水分 物料外表面上在表面张力作用下附着的水分。
(二)干燥速度及其影响因素
1.干燥速度:单位时间、单位面积上被干燥物料所能气化的水分的重量。kg/hr·m2
(1)用微分式表示 V=dw/(F·dτ) W——被干燥物料去除的水分重量(kg)
F——被干燥物料的面积(m2)
τ——干燥所需的时间(hr)
(2)食品物料在干燥开始阶段的干燥速度取决于表面物料蒸发程度。
食品水分的蒸发是需要吸收蒸发潜热的。食品干制时所需的热量可由热交换的各种形式提供,如日光、红外线、微波、热风、蒸气、热水等。总之,食品干制过程,实质上是热和质的传递过程,即食品从外界获取热量,使本身所含的水分向外扩散和蒸发。(传热、传质)。
2.温度梯度与温度扩散(导湿温性、热湿传导、热扩散)。
(1)湿度差形成了湿度梯度
湿物料内有温度差存在时,水分是由高温区 低温区转移,(水分移动方向与热流方向一致)——雷科夫效应。且水分流量与温度梯度成正比。这样由于湿度梯度引的水分扩散若和温度梯度造成的水分移动两者方向相反时,后者将成为干燥的阻碍因素,(这种阻碍因素在大多干燥过程相对来说并非主要的)。
(3)干制过程中,导湿性和导湿温性同时存在(即湿度梯度、温度梯度同时存在)。
e——空气中的水蒸气分压(mmHg)(干燥环境中空气的蒸气压)
B——气压计上所示的压力(大气压,mmHg)
物料表面的水分的蒸发速度应比上述自由水面的为低,因为食品物料组织液中溶有各种盐类和其他物质,根据拉乌尔定律,其蒸气压是下降的。
(3)热风干燥时常用的计算式 除W=F*K(E-e)*(760/B)外
㈢干燥使酶类活动受抑制。
干燥至10-15%的含水量酶才开始失活,但酶对湿热环境非常敏感,而干热环境难以钝化。
五、食品物料的干燥过程。
㈠ 食品物料的水分内部扩散、表面蒸发、湿度梯度和温度梯度。
1.干燥过程中水分的迁移
把含有水分的食品放在空气中,若食品表面的水蒸气分压大于周围空气的水蒸气分压,则食品表面水分就会由液态转化为气态,而后水蒸气从食品表面向空气中扩散(即表面蒸发),使食品表面水分含量逐渐减少,表层与内层水分分布不均,食品表面水分含量低于食品内部水分含量,物料中形成湿度梯度(内、外含水量之差),水分逐渐由高湿区向低湿区移动(即内部水分向表面移动——内部扩散)。扩散到表面的水分又向周围空间蒸发。如此进行下去,食品中的水分就不断减少。这两种作用使干燥得以持续进行直到平衡为止。
⑸ 水分活度的大小可改变微生物对热,光照及药物的敏感性。
⑹ 产生毒素的最低Aw必须高于微生物生长所需的最低Aw。
2.Aw与含水量对食品中化学性质变化的影响。
降低水分活度,把食品的水分活度控制在一定范围内,除了可抑制微生物的生长繁殖,还能在不同程度上抑制食品其它方面的品质变化。
机理:
a.大多数化学反应都须在水溶液中才能进行。
1.干燥科学(包括三个学科)
a.干燥理论 是研究这一(干燥)过程的一般分析和试验规律,揭示这个过程进行的机理。
b.干燥技术 包括在各种干燥设备中进行干燥过程的一般方法,以及这些设备的计算与设计方法。
c.干燥工艺学 它是研究干燥对象----物料的特性,然后有科学根据地选择合理的干燥方法和不同物料与产品进行干燥时的最适条件。
第一节 干制加工的基本理论
一、食品物料中的水分
(一)食品物料中水分的存在形式
1、化学结合水分 按定量比牢固地和物料相结合,包含在蛋白质或盐类的结构中,非常稳定,只有在化学作用时或在特别强的热处理下(煅烧)才能脱除。一般干燥过程不能脱除。
2、物理化学结合水分 不按定量比地和物料相结合
(1)吸附结合水分 这种水是“胶囊”(即胶体微粒)外表和内表上的力场所束缚的液体。靠水分子的吸附作用,与物体结合得较强,第一层水分子吸附最牢固,随着分子层的增加,吸附力逐渐减弱。一般加热干燥难以除去,需消耗大量热量才行。要脱掉吸附结合水分,在消耗一定能量后,水会变成蒸气,然后向物料的外表面移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