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单元测试卷(整理含答案)

合集下载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单元测试题全套(含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单元测试题全套(含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单元测试题全套(含答案)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单元测试卷一、单选题(共15小题)1.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是()A.发光发热B.有颜色的变化C.有其他物质生成D.有气体、沉淀产生2.下列使用酒精灯的操作方法中,错误的是()A.向酒精灯中添加酒精,不超过酒精灯容积的2/3B.熄灭酒精灯,一般用嘴吹熄C.不能向燃着的酒精灯里添加酒精D.酒精灯不用时盖上灯帽3.小明发现罩在蜡烛火焰上方的烧杯内壁被熏黑。

他的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A.反复实验,并观察是否有相同现象B.认为与本次实验无关,不予理睬C.查找蜡烛成分资料,探究黑色物质成分D.向老师请教生成黑色物质的原因4.小梅家有一批盆栽的郁金香,过去一直开红色花,现在却开出了紫花,有人认为这是土壤中缺水引起的,但小梅经过一段时间补充水分后,还是开紫花。

这说明实验结果与原来的假说是不符合的,最好的处理方法是()A.实验不成功,停止探究B.修改实验过程,使之与假说相符C.修改结果,使之与假说相符D.修改假说,重新实验5.下列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钢铁生锈B.风力发电C.光合作用D.牛奶变质6.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A.用镁粉制作照明弹B.液氢常用作航天飞机的燃料C.烧木材取暖D.金刚石用来切割玻璃7.胶头滴管在使用过程中不能平放或者倒置的原因是()A.防止试剂腐蚀胶管B.防止试剂腐蚀皮肤C.防止试剂挥发D.防止液体流出8.古诗词是古人为我们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

下列诗句中只涉及物理变化的是()A.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B.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C.只要工夫深,铁杵磨成针D.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9.设计实验:在蜡烛火焰上方罩上一个冷而干燥的烧杯,观察烧杯壁上的现象;再将烧杯迅速倒置,向其中加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观察现象。

对上述实验设计思路的描述有以下几点:①将烧杯罩在火焰上方有利于燃烧产物的汇集;①用冷的烧杯可使变化过程中产生的水迅速凝结;①将烧杯迅速倒置可避免产生的气体向空气中散逸;①振荡有利于产生的气体与石灰水充分接触。

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测试(含答案解析)

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测试(含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1.思维模型的建构既方便于问题的解决,又能促进深度学习。

小芳同学对解决“气密性检查”类问题建构的思维模型如图甲所示。

结合小芳建构的思维模型,完成如图乙装置的气密性检查相关说法中,错误的是A.向锥形瓶中注入水至a处,属于上述思维模型中的“构建封闭体系”B.注入水后,向左推或向右拉注射器的活塞均可改变该装置的压强C.向左推注射器活塞时,观察到长导管口有气泡产生,则说明气密性良好D.注射器连接长导管也可以进行该装置的气密性检查C解析:CA、向锥形瓶中注入水至a处,水面超过导管末端,属于上述思维模型中的“构建封闭体系”,故A说法正确;B、注入水后,向左推会增大装置内压强,向右拉注射器会减少装置内压强,故B说法正确;C、向左推注射器活塞时,装置内压强增大,导管内形成一段液柱,则说明气密性良好,故C说法错误;D、注射器连接长导管,向外拉注射器若看到长导管中上升一段水柱,则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也可以进行该装置的气密性检查,故D说法正确。

故选C。

2.下列物质的用途利用的是其化学性质的是()A.稀有气体制作电光源B.氢气用于填充探空气球C.液氮做制冷剂D.氧气用于炼钢、焊接D解析:DA、稀有气体制作电光源,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体现物理性质,A错误。

B、氢气用于填充探空气球,利用氢气密度小,属于物理性质,B错误。

C、液氮升华吸热做制冷剂,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体现物理性质,C错误。

D、氧气用于炼钢、焊接,利用氧气助燃性,燃烧属于化学变化,体现化学性质,D正确。

故选:D。

3.下列有关实验操作错误的是A.B.C.D. D解析:DA、量筒读数时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B、闻气体的气味时,应用手在瓶口轻轻的扇动,使极少量的气体飘进鼻子中,不能将鼻子凑到集气瓶口去闻气体的气味,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C、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时,应垂直悬空在试管口上方滴加液体,防止污染胶头滴管,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测试题附答案详解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测试题附答案详解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测试题附答案详解Final approval draft on November 22, 2020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考试时间为45分钟,试卷满分为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4分,共32分)1.下列变化中,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锅中水变水蒸气 B.葡萄酿成酒 C.木柴燃烧D.面包发霉2.如右图所示,打开饮料瓶,把从饮料中溢出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发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该实验验证了从饮料溢出的气体中含有( )。

A.氧气B.二氧化碳C.氮气D.水蒸气3.从人体呼出的气体可以使( )。

①带火星的木条复燃;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③燃着的木条燃烧更旺。

A.①③B.②C.①②D.③4.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 B CD5.下列危险化学品标志中,表示腐蚀品的是( )。

A B CD6.某同学练习加热食盐水时有如下几步操作:①将试管用试管夹夹好;②往试管中倒入少于试管容积三分之一的食盐水;③点燃酒精灯加热;④盖好试剂瓶,放回原处;⑤用灯帽盖灭酒精灯。

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

A.③①②④⑤B.②④①③⑤C.②①③⑤④D.②①③④⑤7.小军同学在做家庭小实验时,向热的大米粥中加入碘酒,发现未变蓝色。

面对“异常”现象,他不应该采取的做法是( )。

A.向老师请教B.查找相关资料,探究原因C.反复实验,并观察是否有相同现象D.认为自己做错了,继续做其他实验8.市场上宣传防晒霜可以防晒,暑假期间,某学校学生外出徒步旅行,准备借此机会做一个关于某品牌防晒霜的实验,看它是否有效。

其中4位同学的实验方案如下表:你认为最合理的实验方案是( )的。

A.小敏B.小英C.小玲D.小红二、填空题(共28分)9.下图所示是实验室常用的仪器,请用图中仪器的名称按要求完成下列空白。

(1)用于夹持试管的仪器是__________;(2)取用粉末状药品时一般选用__________;(3)用于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的是__________;(4)常用于给物质加热的仪器是__________;(5)既可用作反应容器又能直接受热的是__________;(6)用来收集和贮存少量气体时需用__________。

2022-2023学年度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章节测试试卷(含答案详解)

2022-2023学年度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章节测试试卷(含答案详解)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章节测试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化学教研组考生注意: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I卷(选择题 30分)一、单选题(1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1、下列典故中,从物质变化的角度分析,主要体现化学变化的是A.司马光砸缸B.凿壁偷光C.火烧赤壁D.铁杵磨成针2、下列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A.加热液体B.溶解固体C.取用块状固体D.检查装置气密性3、下列化学仪器对应的名称错误的是A.燃烧匙B.蒸发皿C.长夹子D.滴瓶4、正确的实验操作对实验结果、人身安全都非常重要。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合理的是A.量取9.5mL液体B.检查气密性C.闻气体气味D.点燃酒精灯5、2021年6—8月,奉贤博物馆展出了一批三星堆出土的珍贵文物,有青铜器、玉石器、金器、象牙等。

古人制作这些物品的过程中涉及到化学变化的是A.冶炼金属B.雕刻玉石C.锤打黄金D.打磨象牙6、三星堆古遗址是迄今在西南地区发现的范围最大、延续时间最长、文化内涵最丰富的古城、古国、古蜀文化遗址,被称为20世纪人类最伟大的考古发现之一。

下列古文化遗迹与化学变化有密切关系的是A.刻有文字的甲骨残片B.用黄土建筑的城墙C.烧制精美的陶器制品D.人工磨制的玉石饰品7、下图所示的基本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点燃酒精灯B.滴加液体C.加热液体D.读取液体体积8、高州是一座美丽的旅游城市,有丰富的旅游景点和美食,下面高州的景点和特产一定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新垌风车发电B.东门粉皮米磨成浆C.西岸木刻版画D.根子荔枝酿酒9、“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央视的《中国诗词大会》带动全民分享诗词之美,感受诗词之趣,“伐薪烧炭南山中”是唐朝诗人白居易所写的诗歌《卖炭翁》中的诗句。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单元测试卷(附参考答案)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单元测试卷(附参考答案)

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单元测试卷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将其代号填入下表中,不选、错选、多选均不给分,每小题2分,共32分)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1.下列属于化学研究范畴的是A.风力发电 B.合成新型材料、研制新药物C.破译人类基因密码 D.设计新程序,开发电脑新功能2.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A.有颜色变化 B.有其他物质生成 C.有气体生成 D.有发光、放热现象3. 下列各图所示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灯泡通电发光 B.湿衣晾干 C.酒精燃烧 D.水蒸发4.化学是一门自然科学,研究和发展化学科学的基础是A. 实验B. 推理C. 测量D. 计算5. 下列物质的性质属于化学性质的是A.颜色 B.密度 C.溶解性 D.可燃性6. 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是A、空气B、氧气C、二氧化碳D、水蒸气7.以下是一常用的危险品标志,装运酒精的包装箱应贴的标志是8.硫在氧气中燃烧是化学变化的主要依据是A、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B、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C、放出大量的热D、硫粉逐渐减少A.B.C.D.9.丙烷是液化石油气的主要成分之一,下列关于丙烷性质的描述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A. 无色气体 B .易燃C.沸点为-42.l ℃D. 微溶于水,可溶于乙醇10. “绿色化学”要求从根本上减少或杜绝污染。

下列做法中符合绿色化学理念的是 A .实验中未说明药品用量时,取用较多量药品进行实验 B .实验室将废液直接倒入下水道 C .对废旧电池作深埋处理,消除其污染 D .化工生产中使原料尽可能地转化为产品11.实验室中,不小心将酒精灯碰倒在桌上燃烧起来,合理简单的灭火措施是 A. 用水冲灭B. 用嘴吹灭C. 用泡沫灭火器扑灭D. 用湿抹布扑灭12.小王同学在化学课上提出,可用澄清石灰水来检验人呼出的气体是否含有二氧化碳气体,就这一过程而言,属于科学探究环节中的 A .建立假设B .收集证据C .设计实验D .做出结论13. 如图所示的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 .量取液体B.加热液体C.滴加液体D.点酒精灯14. 请你利用学过的化学知识判断家中的玻璃杯是否洗涤干净的依据是A .杯子内壁看不见油污B .杯壁上的水不集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而是覆盖一层均匀的水膜C .用杯子装水,水是澄清透明的D .上述都可以作为判断依据15. 下列实验操作关于药品用量的说法错误的是 A. 给试管内液体加热时,液体体积不超过试管容积的1/3 B.向酒精灯里添加酒精时,不能超过酒精灯容积的2/3 C.取用液体药品,未说明用量时,一般取用1~2 mL 左右 D.取用固体药品,未说明用量时,一般只需取满满一勺药品即可16. 某学生用量筒量取液体,量筒摆放平稳,且学生面对刻度,他首先俯视凹液面的最低处读数为19mL ,倾出一部分液体后,又仰视读数为10mL,则该同学实际倒出液体的体积为 A. 小于9mL B. 等于9mL C. 大于9mL D.无法确定二、填空简答题(共34分)17.(5分)化学是是在_______、________层次上研究物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及变化规律的科学。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单元测试卷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下面有关蜡烛燃烧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蜡烛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碳和水B.在蜡烛火焰上方所罩的干冷烧杯内壁出现白烟C.蜡烛燃烧产生热量,发出黄色火焰D.蜡烛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碳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2.下图所示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3.用量筒量取40 mL的水,当液面接近刻度线时,要改用胶头滴管。

下图中的实验操作规范的是( )4.给量筒内的液体读数,开始时仰视读数为29.0 mL,倒出一部分液体后,平视读数为12.3 mL,则实际倒出液体的体积为( )A.16.7 mL B.大于16.7 mLC.小于16.7 mL D.无法计算5. 成语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

下列成语中包含化学变化的是()A.刻舟求剑B.滴水石穿C.投鞭断流D.钻木取火6.下列说法涉及到化学变化的是()A.酒香不怕巷子深B.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C.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D.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7. 下列物质的性质,属于化学性质的是()A.颜色B.密度C.可燃性D.沸点8.下列事实中,利用物质化学性质的是()A.干冰用于人工降雨B.汽油作燃料C.铜作导线D.石墨用于制铅笔9.最新研究显示:婴儿塑料奶瓶中含有的双酚A存在某些不确定性或副作用,对发育、内分泌等产生危害。

下列属于双酚A化学性质的是()A.白色棱形或针形晶体或片状、粉末B.高温下不稳定,易分解C.微带苯酚气味D.几乎不溶于水10.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用100 mL量筒量取2 mL水B.加热后的试管立即用冷水冲洗C.用镊子夹取较大的块状固体药品D.用胶头滴管取用液体药品时,先将其伸入液体内,然后挤压胶头取液11.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12.能用酒精灯直接加热的仪器是()A.漏斗B.量筒C.试管D.烧杯13.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为了获得感性认识,可触摸药品和品尝药品的味道B.洗净后的试管,放置晾干的正确方法是管口向下,并倒扣在试管架上C.为了加快加热速度,可将烧杯直接放在酒精灯上加热D.停止加热时,用嘴吹灭酒精灯14.能说明蜡烛燃烧发生了化学变化的依据是( )A.发光放热B.蜡烛变短C.生成二氧化碳和水D.吹灭后产生白烟15. 精准扶贫是当前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单元检测题 含答案及部分解析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单元检测题 含答案及部分解析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单元检测题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52分)1.绿色化学的核心是要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上减少和消除工业生产对环境的污染,下列措施属于“绿色化学”范畴的是( )A.杜绝污染源 B.治理污染点 C.深埋有毒物 D.处理废弃物2.下图所示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3.下列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甘薯酿酒B.石蜡熔化 C.烟花爆炸 D.食物腐败4.某市不仅山清水秀、景色迷人,而且特产也非常丰富。

以下特产制作的部分过程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生产红糖时蒸发甘蔗汁液 B.制作红苕粉时晒干水分C.制作蓬溪姜糕时将成品切块包装 D.配制沱牌曲酒时发酵粮食5.下列是“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实验操作示意图,其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6.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用玻璃棒搅拌加快过滤B.用镊子取用二氧化锰C.用量筒量取液体时最后改用胶头滴管加至刻度D.实验室模拟炼铁时先加热氧化铁再通一氧化碳7.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A B C D8.下列属于物质化学性质的是( )A.导热性B.可燃性 C.挥发性D.延展性9.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 )A.CO用作燃料 B.金刚石用来裁玻璃C.铁粉用作食品保鲜吸氧剂 D.氮气用作保护气10.下列操作正确的是()A.点燃酒精灯B.溶解NaClC.点燃镁条D.加入铜片11.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下列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 )A.浓硫酸具有吸水性——作干燥剂B.氧气具有助燃性——作燃料C.活性炭具有吸附性——作净水剂D.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作灭火剂12.祖国文化灿烂辉煌。

有关诗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理解错误的是( )A.蚕“丝”是天然纤维 B.“蜡炬成灰”只发生化学变化C.“泪”指液态蜡 D.“灰”是指蜡燃烧产生的CO2等物质13.下列实验不属于对应基础实验内容的是()二、填空题(共30分)14.(18分)下列是化学实验中常见的基本操作。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 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A卷(原卷版+解析)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  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A卷(原卷版+解析)
(2)蜡烛刚熄灭时会产生一股白烟,某学习小组为了探究这股白烟的成分,提出了如下假设:
A.白烟是燃烧时生成的二氧化碳
B.白烟是燃烧时生成的水蒸气
C.白烟是石蜡蒸气凝结成的石蜡固体
针对这些假设设计实验:
①吹灭蜡烛,立即用一块干而冷的玻璃片放在白烟上,玻璃片上没有出现水雾,说明白烟中不含。
②吹灭蜡烛,立即用一个内壁蘸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住白烟,这是为了验证假设(填序号),但这样做(填“能”或“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原因是。
B.酒精灯内的酒精不能超过酒精灯容积的三分之一
C.量筒量取的液体体积通常应该稍小于或等于所用量筒的量程
23.现加热50 mL水,请根据下列仪器完成实验:
(1)选择的仪器是,缺少的仪器是。
(2)具体步骤如下:
①点燃酒精灯;②取盛蒸馏水的试剂瓶,将瓶塞(填“倒”或“正”)放在桌面上,标签向着手心;③向量筒倒入水,接近刻度改用(填仪器名称),视线与量筒内凹液面保持水平;④往(填仪器名称)里加50 mL蒸馏水;⑤将试剂瓶盖好,放回原处,标签朝外;⑥加热。
③吹灭蜡烛,立即用燃着的木条去点白烟(注意不要接触烛芯),发现蜡烛重新被点燃,说明白烟具有可燃性,这为假设提供了证据。
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单元测试卷(A卷)
(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第Ⅰ卷(选择题共4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山东济南真题】物质是在不断变化的。下列过程中,只发生物理变化的是()
(2)家庭小实验通常利用生活中某些常见的物品作为一些实验仪器的替代品,你认为医用注射器可以代替上述仪器中的(填名称)。
(3)实验操作过程中,对于药品的用量有要求,下列药品用量不符合要求的是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单元测试(含答案)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单元测试(含答案)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走进化学世界》单元测试[范围:第一单元时间:40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4个小题,每题2分,共28分)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化学在研制“甲型H1N1”疫苗过程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B.化学在保护和改善环境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C.化学可以使人类的生活更美好D.化学工业给人类带来的只有好处没有坏处2.“绿色化学”是21世纪化学发展的主导方向,其核心要求是从源头上消除污染。

以下做法符合“绿色化学”理念的是()A.减少使用金属材料,加大可降解塑料的生产B.为方便市民出行,提高家庭轿车使用量C.为方便废水的排放,工业废水直接排入江河D.加速石油的开采,提高人类生活质量3.专家否认了“味精致癌”的说法,实验表明,味精在100 ℃时加热半小时,只有0.3%的味精(谷氨酸钠)生成焦谷氨酸钠。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实验是研究问题的一种有效方法B.谷氨酸钠加热生成焦谷氨酸钠是物理变化C.谷氨酸钠受热不发生反应D.用烧杯盛放味精直接加热来完成实验4.下列现象在物理变化过程中不可能产生的是()A.颜色改变B.发光放热C.物质种类减少D.体积膨胀5.图为各种自然现象,其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6.化学改变着人类的未来。

下列科研成果的研究领域与化学无关的是()A.研发火箭升空的燃料B.绘制水稻基因图谱C.研制新药物D.寻找煤变油的催化剂7.打开“雪碧”饮料的瓶子,发现有大量气泡产生。

根据这一现象,对产生的气体是什么,小明作出了如下猜想,其中明显不合理的是()A.可能是二氧化碳B.可能是水蒸气C.可能是对人体无害的气体D.可能是对人体有害的气体8.春天里百花盛开,蜜蜂在花丛中飞舞,在花朵中爬进爬出,忙于采蜜。

是什么吸引蜜蜂飞向花朵呢?小明提出这可能与花的颜色有关。

“吸引蜜蜂的可能是花的颜色”这一叙述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A.提出问题B.建立假设C.收集事实证据D.制订计划9.下列是一些物质的自我介绍,其中介绍的是自己的物理性质的是()A.“铜块”:我能导电B.“蜡烛”:我能燃烧C.“氮气”:我具有稳定性D.“铁钉”:我容易生锈10.既可用于给液体加热,又可用于给固体加热的玻璃仪器是()A.试管B.烧瓶C.烧杯D.锥形瓶11.科学探究是化学学习的重要途径。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单元测试(含答案)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单元测试(含答案)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走进化学世界》单元测试[范围:第一单元时间:40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4个小题,每题2分,共28分)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化学在研制“甲型H1N1”疫苗过程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B.化学在保护和改善环境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C.化学可以使人类的生活更美好D.化学工业给人类带来的只有好处没有坏处2.“绿色化学”是21世纪化学发展的主导方向,其核心要求是从源头上消除污染。

以下做法符合“绿色化学”理念的是()A.减少使用金属材料,加大可降解塑料的生产B.为方便市民出行,提高家庭轿车使用量C.为方便废水的排放,工业废水直接排入江河D.加速石油的开采,提高人类生活质量3.专家否认了“味精致癌”的说法,实验表明,味精在100 ℃时加热半小时,只有0.3%的味精(谷氨酸钠)生成焦谷氨酸钠。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实验是研究问题的一种有效方法B.谷氨酸钠加热生成焦谷氨酸钠是物理变化C.谷氨酸钠受热不发生反应D.用烧杯盛放味精直接加热来完成实验4.下列现象在物理变化过程中不可能产生的是()A.颜色改变B.发光放热C.物质种类减少D.体积膨胀5.图为各种自然现象,其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6.化学改变着人类的未来。

下列科研成果的研究领域与化学无关的是()A.研发火箭升空的燃料B.绘制水稻基因图谱C.研制新药物D.寻找煤变油的催化剂7.打开“雪碧”饮料的瓶子,发现有大量气泡产生。

根据这一现象,对产生的气体是什么,小明作出了如下猜想,其中明显不合理的是()A.可能是二氧化碳B.可能是水蒸气C.可能是对人体无害的气体D.可能是对人体有害的气体8.春天里百花盛开,蜜蜂在花丛中飞舞,在花朵中爬进爬出,忙于采蜜。

是什么吸引蜜蜂飞向花朵呢?小明提出这可能与花的颜色有关。

“吸引蜜蜂的可能是花的颜色”这一叙述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A.提出问题B.建立假设C.收集事实证据D.制订计划9.下列是一些物质的自我介绍,其中介绍的是自己的物理性质的是()A.“铜块”:我能导电B.“蜡烛”:我能燃烧C.“氮气”:我具有稳定性D.“铁钉”:我容易生锈10.既可用于给液体加热,又可用于给固体加热的玻璃仪器是()A.试管B.烧瓶C.烧杯D.锥形瓶11.科学探究是化学学习的重要途径。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单元测试卷(解析卷)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单元测试卷(解析卷)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单元测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A.干冰用作制冷剂B.铜用于制作铜火锅C.氧气用于焊接金属D.金刚石用于切割玻璃【分析】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化学性质,如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稳定性等;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叫物理性质;物理性质经常表现为:颜色、状态、气味、密度、硬度、熔点、沸点、导电性、导热性、溶解性、挥发性、吸附性、延展性等。

【解答】解:A、干冰用作制冷剂是利用干冰吸热升华,属于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B、铜用于制作铜火锅是利用铜的导热性,属于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C、氧气用于焊接金属是利用氧气的助燃性,属于化学性质;故选项正确;D、金刚石用于切割玻璃是利用金刚石的硬度大,属于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故选:C。

2.下列物质的用途中,主要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A.用生石灰作干燥剂B.用铜丝制作导线C.用液氧作火箭助燃剂D.用稀盐酸除去水垢【分析】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化学性质,如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稳定性等;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叫物理性质;物理性质经常表现为:颜色、状态、气味、密度、硬度、熔点、沸点、导电性、导热性、溶解性、挥发性、吸附性等。

【解答】解:A、用生石灰作干燥剂是利用生石灰和水反应,属于化学性质;故选项错误;B、用铜丝制作导线是利用铜的导电性,属于物理性质;故选项正确;C、用液氧作火箭助燃剂是利用氧气的助燃性,属于化学性质;故选项错误;D、用稀盐酸除去水垢是利用盐酸的酸性,属于化学性质;故选项错误;故选:B。

3.胆矾是一种蓝色晶体,胆矾受热时易失去结晶水,成为白色固体硫酸铜,在工业上精炼铜、镀铜等都应用胆矾。

上述对胆矾的描述中,没有涉及的是()A.制法B.物理性质C.化学性质D.用途【分析】根据题干中所给的信息,分析物质的性质、变化及用途等。

2023-2024学年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单元综合测试卷附答案

2023-2024学年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单元综合测试卷附答案

2023-2024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单元综合测试卷(走进化学世界)一、选择题。

(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其序号填入题后的括号内,共50分。

)1. 下列变化中属于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冰雪融化B.木材燃烧C.榨取果汁D.电灯发光2. 下列实验的基本操作中,正确的是()A. 用酒精灯外焰加热B. 用嘴吹灭酒精灯C. 用水浇灭实验台上洒出的酒精燃烧的火焰D. 把鼻子凑到试剂瓶口闻气味3. 下列关于物质的加热,说法错误的是()A. 加热时,试管中液体不要超过试管容积的2/3B. 可以直接加热的仪器有试管、蒸发皿、燃烧匙C. 必须垫石棉网才能加热的仪器有烧杯、烧瓶D. 不能用作反应容器的有量筒、漏斗4. 下列物质的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A. 水是一种无色透明的液体B.胆矾是一种蓝色的固体C. 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略大D.铁能在潮湿的空气中生锈5. 下列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A.用手直接取用固体药品B.用燃着的酒精灯引燃另一只酒精灯C.品尝实验室食盐的咸味D.实验剩余的药品放入指定的容器6. 我们呼出的气体可以使()①带火星木条复燃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③燃烧的木条更旺A. ①③B.② C. ①②D.③7. 取用液体药品时,正确的操作是()A.手拿试剂瓶,标签向外B.试剂瓶口不要紧贴试管口,以防污染C.手持试管,应垂直拿稳D.取完药品盖好瓶盖,放回原处,标签向外8. 下列各组物质中,必须利用化学性质的不同才能区别的是()A. 水和白醋B. 黄金和纯铜C. 铁粉和锌粉D. 蒸馏水和澄清石灰水9.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是()A. 氧气B.空气 C. 二氧化碳D.水蒸气10. 某学生练习加热食盐水时有如下几步操作:①用灯帽盖灭酒精灯;②将试管用试管夹夹好;③往试管中倒入不超过试管容积的1/3的食盐水;④盖好试剂瓶,放回原处;⑤点燃酒精灯加热。

正确的操作顺序是()A.②①③④⑤B.①②③④⑤ C. ③①②④⑤ D. ③④②⑤①11.下列操作或做法正确的是()A. 未经老师允许,擅自把实验室的药品带回家B. 用滴管滴加液体完毕,把它放在桌面上C. 在实验室中用尝味道的方法鉴别食盐和蔗糖D. 实验完毕,把仪器洗涤干净,并整理好实验桌12. 玻璃仪器洗涤干净的标志是()A. 容器内壁看不到污物,呈无色透明状B. 冲洗时倒出的水是无色透明的C. 仪器内壁的水既不成股流下也不聚滴D. 上述中的任意一种标志均表示仪器已经洗净13. 以下有关存放和取用药品的方法中,不合理的是()A. 锌粒存放于广口瓶中B.盐酸存放于细口瓶中C. 用滴管取用大量液体D.用药匙取用碳酸钠粉末14. 实验时若不慎碰翻酒精灯,洒出的酒精在桌上燃烧起来,应立刻采取的措施是()A. 用嘴吹灭B. 用书扇灭C. 用水浇灭D. 用湿抹布扑灭15. 下图所示的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加热液体B.倾倒药品C.称量药品D.过滤16. 下列能量的转化过程中,主要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A. 水力发电B.蜡烛照明C.太阳能供热 D. 电热器取暖17. 实验时,对剩余药品的处理方法,正确的是()A.倒入下水道B.原地抛弃C.倒回原瓶D.放入指定容器中18. 下列不能加热的仪器是()A.烧杯B.量筒C.试管D.蒸发皿19. 用推拉注射器活塞的方法可以检查如图装置的气密性.当缓缓推进活塞时,如果装置气密性良好,能观察到的现象是()A.有液体进入注射器内B.左侧玻璃管内液面上升C.左侧玻璃管口产生气泡D.左侧玻璃管内液面低于试管内液面20.下列有关仪器连接的描述错误的是()A.橡皮塞旋进容器口B.玻璃导管口附近沾水后旋进乳胶管C.容器放在桌上,把橡皮塞使劲塞进容器口,这样才会不漏气D.玻璃导管沾水后旋进橡皮塞孔中21. 观察酒精灯燃烧时,下列实验现象描述错误的是()A.火焰分三层,外层最亮B.罩在火焰上的烧杯内壁出现水珠C.生成二氧化碳和水D.将烧杯内壁用石灰水湿润罩在火焰上方,石灰水变浑浊22. 实验室取80mL的水,最合适的仪器是()A.100mL的量筒B.20mL的量筒C.天平(含砝码)D.10mL的量筒23. 实验室取用极少量的液体药品,最好用()A. 量筒B. 烧杯C. 滴管D. 试管24. 现有下列仪器:①试管②烧杯③酒精灯④试管夹⑤石棉网⑥铁架台加热50mL液体,应该选用的仪器有()A. ①③⑤B. ②③⑤⑥C. ①③④D. ①③⑤⑥25. 某学生用量筒量取液体时,读数方式如图所示,得到读数为7.6mL,则量筒内液体实际的体积可能是()A.等于7.6mL B.大于7.6mLC.小于7.6mL D.以上都有可能二、填空题。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测试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测试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测试试题(含答案)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测试题一、单选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一带一路”是跨越时空的宏伟构想。

古丝绸之路将中国的发明和技术传送到国外。

我国下列古代生产工艺中主要体现物理变化的是()A.稻草造纸B.使用火药C.蚕丝织布D.冶炼生铁2.下列物质的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A.干冰易升华 B.浓盐酸易挥发C.甲烷能燃烧 D.氢氧化钠固体易潮解3.化学仪器对应的名称书写正确的()A.A B.B C.C D.D4.某同学在化学课上提出,可用澄清石灰水来检验人呼出的气体是否含有二氧化碳,就这一过程而言,属于科学探究环节中的:()A.建立假设 B.收集证据 C.作出结论 D.设计实验5.下列俗语描述的事实中,一定包含化学变化的是()A.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B.赴汤蹈火,在所不辞C.破镜难以重圆 D.井越掏,水越清;事越摆,理越明6.下图所示实验的操作中正确的是()A.加热液体B.氧气验满C.读取液体的体积D.点燃酒精灯7.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 )①用托盘天平称取5.6g氧化铜粉末②用容积为10mL的试管盛5mL水在酒精灯上加热1/ 7③用排水集气法可得到比较纯净的氧气④用10mL的量筒量取8.2mL水A.只有①④B.①③④ C.①②④D.只有②③8.学习化学实验基本技能后,某同学进行归纳小结如下。

你认为正确的是()A.没有说明用量时,取用液体药品的体积一般约为5mLB.点燃氢气前,一定要先检验氢气的纯度C.用胶头滴管取液后,要平放或倒置,以防液体流出D.将易潮解的固体(如氢氧化钠)直接放在托盘天平的托盘的纸上称量9.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A.稀有气体可制成多种用途的电光源B.氧气作助燃剂C.氮气可以制造化肥D.过氧化氢用作医疗行业的消毒杀菌剂10.某化学小组按照如图所示探究蜡烛及其燃烧实验。

有下列实验现象或说法,其中正确的有()①实验I中c处最先变黑②实验II中若用干冷的烧杯,可以观察到烧杯内壁有水雾③实验II中能够观察到干燥烧杯内壁被熏黑④实验III中,若用火柴点燃导管另外一端,无火焰产生⑤实验IV中,蜡烛又被点燃是因为火柴直接将蜡烛点燃⑥蜡烛熄灭时产生的白烟不是二氧化碳和水蒸气A.2个 B.3个 C.4个 D.5个二、填空题11.量取液体体积时,量筒应放________,视线与____________________相平,然后读数,若仰视,读数会__________;若俯视,读数会__________。

人教版初三化学九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检测卷(含答案)

人教版初三化学九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检测卷(含答案)

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单元测试一、单选题1.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 粉笔折断B. 棉纱织布C. 木材燃烧D. 汽油挥发2.下列关于催化剂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加入催化剂能使化学反应的速率加快B. 不使用催化剂物质就不能发生化学反应C. 使用催化剂可增加生成物的量D. 催化剂的化学性质及质量在化学反应前后保持不变3.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 牛奶变质B. 光合作用C. 海水晒盐D. 白磷燃烧4.小亮同学提出,可以用带火星的木条来检验某气体是否为氧气。

就这一过程而言,属于科学探究环节中的()A. 建立假设B. 收集证据C. 设计实验D. 做出结论5.下列有关物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凡是发生颜色变化的一定是化学变化B.凡是伴随着能量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C.物质种类改变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D.有光和热产生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6.下列仪器在进行实验时,不宜用作反应容器的是()A.烧杯B.烧瓶C.试管D.量筒7.家庭生活中处处都有物质变化,下列发生在家庭生活中的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鲜牛奶变质B.酵母粉发酵C.钢丝球刷碗D.洁厕精除垢8.以下是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操作,其步骤正确的顺序是()①把装置连接好②两手紧贴容器外壁③导管口有气泡冒出④把导管的一端浸入水中⑤如果装置不漏气,里面的空气受热会膨胀A.②④①③⑤B.③②①④⑤C.①③②④⑤D.①④②⑤③9.下列加热试管的操作中不正确的是()A.加热试管时,试管口不对着自己或他人B.试管底部要接触灯焰中温度最高的焰心C.加热试管时,先使试管均匀受热D.加热试管时,试管外壁要干燥10.以下生产过程中,不发生化学变化的是()A.石油化工B.古井酿酒C.有色冶金D.水力发电11.下列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钢铁生锈B.风力发电C.光合作用D.牛奶变质12.下列过程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甲烷燃烧B.干冰升华C.西瓜榨汁D.酒精挥发13.厨房中发生的下列现象都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食盐结块蜡烛熔化B.铁锅生锈煤气燃烧C.汽油燃烧滴水成冰D.菜被炒焦发黑牛奶变酸14.有关蜡烛性质和实验现象的叙述错误的是( )A.蜡烛燃烧后生成的气体可以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B.蜡烛燃烧的同时伴有熔化过程C.用火柴点燃蜡烛刚熄灭时产生的白烟,蜡烛能重新燃烧D.蜡烛在空气中燃烧产生白色火焰,放热并产生白烟二、填空题15.在实验室进行下列实验,请根据下列实验要求填空。

2022-2023学年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单元测试试卷(含答案详解版)

2022-2023学年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单元测试试卷(含答案详解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单元测试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化学教研组考生注意: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I卷(选择题 30分)一、单选题(1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1、下列过程主要发生化学变化的是A.用水银温度计测量体温B.教室和宿舍经常通风C.佩戴口罩预防疾病传染D.用石油为原料生产药物2、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气体膨胀B.食物的腐败C.金属的冶炼D.蜡烛的燃烧3、下列操作不正确...的是A.读出液体体积B.闻气体气味C.取固体粉末D.检查装置的气密性4、下图所示的化学实验基本操作中,正确的是A.称量固体B.倾倒液体C.检查气密性D.加热液体5、下图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B.C.D.6、基本的实验技能是学习化学和进行科学探究的基础和保证。

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B.C.D.7、下列物质的用途中,主要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A.氧气用于气焊B.氮气用作保护气C.干冰用于人工降雨D.白磷用作烟雾弹8、下列成语与化学反应无关的是A.火上浇油B.百炼成钢C.滴水成冰D.杯水车薪9、下列变化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A.河水结冰B.酒精挥发C.粮食酿酒D.石蜡熔化10、下列过程只发生物理变化的是A.烧制陶瓷B.火药爆炸C.粮食酿酒D.棉纱纺布第Ⅱ卷(非选择题 70分)二、填空题(5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20分)1、掌握常用仪器的特征、用途,有利于开展化学学习和研究。

(1)写出下列序号仪器名称:D______。

G______。

H______。

(2)仪器B的用途是______。

使用B仪器加热时注意事项______。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单元测试卷(含答案)01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单元测试卷(含答案)01

第一单元测试一、选择题(36分)1.下列有关庆祝活动的情景中,蕴含着化学变化的是()A.彩旗飘扬B.气球升空C.燃放烟花D.歌声嘹亮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新型半导体和有记忆功能的新材料的研制,都将得益于化学科学的发展B.化学只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科学,与新物质的合成毫无关系C.综合应用自然资源和保护环境,是目前化学的重要任务之一D.利用化学生产化肥、农药,可以有效地提高粮食的产量和质量3.二氧化氯是一种黄绿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11℃时液化成红棕色液体,易溶于水,见光易分解,下列描述属于二氧化氯化学性质的是()A.黄绿色B.有刺激性气味C.见光易分解D.易溶于水4.下列物质中,属于通过化学研究生产出来的新材料的是()①隔水透气的高分子薄膜;②用来制造破冰斧柄的玻璃纤维增强塑料;③具有超塑延展性的纳米铜;④医疗上用的人造骨骼。

A.①②B.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5.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

下列诗词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B.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C.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D.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6.如图所示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液体的倾倒B.液体的加热C.量取一定量的液体D.用滴管取液体7.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A.一氧化碳用作燃料B.金刚石用来裁玻璃C.铁粉用作食品保鲜吸氧剂D.氮气用作保护气8.人们通过化学变化改造物质世界并实现物质与能量的相互转化。

化学变化中生成的新物质是指()A.分子分成原子,生成新的元素B.原子重新组合,生成新的原子C.生成了组成或结构与原物质不同的物质D.生成了组成和结构与原物质相同的物质9.做化学实验要养成良好的整理习惯。

某同学在实验结束后,将仪器按如图所示放置,其中正确的是()A B C D10.小明在探究蜡烛燃烧的过程中,发现罩在火焰上方的烧杯内壁被熏黑。

他的以下做法你认为不合理的是()A.多次实验,并观察是否有相同的现象B.查找资料,了解石蜡的主要成分,探究生成的黑色物质是什么C.认为与本次实验目的无关,不予理踩D.询问老师、同学,讨论生成黑色物质的原因11.生活与能源息息相关。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测试卷及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测试卷及答案

…○………………内………………○………………装………………○………………订………………○………………线………………○…………………○………………外………………○………………装………………○………………订………………○………………线………………○………………… 学校: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测试卷及答案(满分:100分 时间:60分钟)题号 一 二 总分 分数一、单选题。

本大题共17小题。

每小题3分,共51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10mL 的量筒内液体的液面如图所示,则所量取液体的体积为( )A .8mLB .6.5mLC .7.5mLD .7mL2.下列物质中不会造成空气污染的是( ) A .氧气B .可吸入颗粒物C .二氧化硫D .二氧化氮3.某同学欲量取10mL 某液体,它将量筒放平稳,从高处俯视量筒的刻度,则该同学量取实际液体量为( )A .大于10mLB .小于10mLC .等于10mLD .无法判断 4.某同学欲称量5.3克氯化钠,他在左边托盘上放了5克砝码,又把游码移动到0.3克处,然后在右边托盘上加氯化钠直到天平平衡为止,这时托盘上的氯化钠实际质量是( ) A .5.3克B .4.7克C .4.0克D .5.6克5.在化学实验探究过程中,要关注物质的性质,如颜色、状态、气味等,通过观察金属铜得出以下性质,其中属于金属铜的化学性质性质的是( )A .光亮的红色B .常温下为固体C .没有特殊气味D .在空气中加热表面会变黑6. 某同学在点燃蜡烛时,提出固体石蜡可能变成蒸气才能燃烧。

就此看法而言,应属于科学探究环节中的( )A .提出问题B .猜想与假设C .进行实验D .获得结论 7.“水是生命之源,氧气是生命之气”。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单元测试卷(有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单元测试卷(有答案)

九年级化学(上)第一单元测试题(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九年级化学(上)第一单元测试卷走进化学世界(时间:50分钟满分:6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4分)1.每年冬季,我国多地在抗击冰雪保交通过程中,采用了铲除冰雪、撒食盐融雪等方法。

某同学取一袋食盐从不同角度提出了如下问题,其中不属于化学研究领域的是(B)A.食盐是由什么成份组成B.食盐的产地在哪里C.食盐有什么性质和用途D.食盐粒子的结构如何2.“在通常状况下,氧气是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的气体”,这句话是指氧气的(A)A.物理性质B.物理变化C.化学性质D.化学变化3.(2018·德州)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

下列工艺中一定发生化学变化的是(D)A.刺绣B.织布C.剪纸D.酿酒4.下列化学仪器对应的名称正确的是(A)A.燃烧匙B.分液漏斗C.试管夹D.烧杯5.(2018·临沂)2018年6月5日世界环境日,我国的主题为“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强调尊重自然、自觉践行绿色生活。

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A)A.多开空调B.农业上提倡使用农家肥,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C.少开车,多坐公交D.用洗衣服的水冲厕所6.下列叙述错误的是(D)A.发光、发热不一定是化学变化B.化学变化的特征是有其他物质生成C.我国古代化学工艺在世界上享有盛名,如制火药、烧制瓷器D.观察物质变化时伴随的现象,就一定能判断有无化学变化发生7.下列常用仪器的操作方法正确的是(C)A.用酒精灯火焰直接加热烧杯B.打开试剂瓶取用试剂后没及时盖瓶塞C.给试管内固体加热,试管口略向下倾斜D.取用试剂后将滴管清洗再放回原滴瓶8.汽油在空气中燃烧时会伴随着下列实验现象,其中最能说明汽油燃烧是化学变化的现象是(D)A.产生火焰B.放出大量的热C.罩在火焰上方的烧杯壁有水生成D.将罩在火焰上方的烧杯迅速倒过来,倒入澄清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9.下列仪器装了液体药品后,能直接加热(不需垫石棉网)的是(C)①试管②烧瓶③烧杯④蒸发皿A.①和②B.①和③C.①和④D.②和④10.(2017·东营)你认为下列观点不正确的是(C)①千里冰封,万里雪飘②白玉为堂,金作马③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④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⑤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A.物质本身并无优劣之分,但应用的方法和目的却存在好与坏的差别B.“低碳”理念是为了引导全社会把二氧化碳的排放量设法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C.随着仿真实验室和数字处理技术的发展,研究的结论可不必通过实验来证明D.化学变化中所说的“新物质”就是在组成或结构上与变化前不同的物质11.(2018·宜昌)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D)A.取用块状固体B.读取液体体积C.点燃酒精灯D.检查装置气密性12.小刚在量取液体时,开始采用俯视读数为15 mL,倒出一定量液体后又仰视读数为5 mL,则该同学倒出的液体的体积(B)A.大于10 mL B.小于10 mL C.等于10 mL D.无法确定二、填空与简答题(每空1分,共27分)13.(1)下列描述属于物理变化的是③④;属于化学变化的是②⑤⑥;是物理性质的是⑧;是化学性质的是①⑦(填序号)。

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单元测试《第1单元走进化学世界》(解析版)含答案

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单元测试《第1单元走进化学世界》(解析版)含答案

《第1单元走进化学世界》一、选择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45分)1.下列四个短语,其原意一定包含化学变化的是()A.花香四溢 B.海市蜃楼 C.百炼成钢 D.木已成舟2.下列变化中,有一种变化和其他三种变化有着本质上的不同,它是()A.纸张燃烧 B.粮食酿酒 C.火药爆炸 D.洗衣服晾干3.在消防知识中有一个词叫做“物理性爆炸”,是指在没有发生化学反应的情况下发生的爆炸,下列各项描述中属于物理性爆炸的是()A.煤矿中因遇到明火而发生的瓦斯爆炸B.节日的烟花在空中爆炸C.高压锅因排气孔堵塞而爆炸D.厨房中因燃气泄漏而爆炸4.如图所示的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B.C.D.5.下列仪器能在酒精灯上直接加热的是()A.烧杯 B.试管 C.锥形瓶D.量筒6.实验时不小心打翻酒精灯着火了,最简便合理的灭火方法是()A.用水浇灭 B.用嘴吹灭 C.用湿抹布盖灭 D.用灭火器扑灭7.欲量取40mL的液体试剂.现有下列量程的置筒,最好选用()A.5mL B.10mL C.50mL D.100mL8.我国古代闻名世界的几大化学工艺是()A.烧陶瓷、指南针、造纸 B.烧陶瓷、冶铁、印刷、酿酒C.烧陶瓷、造纸、冶铁、制火药D.制火药、指南针、造纸、印刷9.利用化学不可以做到的是()A.冶炼钢铁 B.生产化肥 C.污水的处理D.进行物种分类10.在人教版化学教科书《绪言》最后一页中有一幅彩图,其内容是一只漂亮的金丝雀和水中的金鱼“生活在一起”,制作这个鸟笼的高分子薄膜必须具备的性质是()A.绝热 B.透气、隔水C.密度大D.导电11.生活中处处离不开化学,下列化学物质对人类有益的是()①使用加碘食盐②使用铝制炊具③食用含铁酱油④食用含磷洗衣粉⑤食用含钙麦片⑥使用氟利昂作制冷剂.A.①③⑤B.①②③⑤ C.③④⑥D.①②③④⑤⑥12.在下列有关纸张的描述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A.白色 B.不溶于水 C.易撕 D.可燃13.一元硬币外观是银白色金属光泽,与铁的颜色相似,为确定该硬币是否是铁币,有的同学拿磁铁来吸引,该作法属于科学探究中的()A.观察 B.实验 C.假设 D.推理14.用量筒量取25毫升盐酸,实际量取的液体比25毫升偏高的是()A.仰视 B.俯视 C.手拿量筒读数 D.平视15.某同学欲称11.5克食盐,将砝码与食盐位置放反了,则实际称得食盐的质量为()A.11.5克B.10.5克C.10.0克D.12.0克二、解答题(共4小题,满分0分)16.请指出如图过滤装置中的两处明显错误:(1)(2).17.如图是某同学设计的实验装置,请你回答下列问题:(1)装置甲中装的药品是(写名称);(2)若装置乙中装的是澄清石灰水,则反应中会出现的现象是,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3)若装置丙中装的是紫色石蕊试液,则反应中会出现的现象是,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4)若装置丁中放置的是高低不同的燃着的蜡烛,在反应中会出现的现象是,说明二氧化碳具有性质.18.如图是九年级化学中常见的部分仪器:写出图中你喜欢的三种仪器名称.、、.19.把银白色的金属钠用小刀轻轻切下一小块,放入盛水的烧杯中,观察到该金属能与水剧烈反应,并放出热量,本身熔化成银白色的小球,浮在水面上.根据以上叙述,推断出金属钠的物理性质有:①颜色,②状态,③硬度,④熔点,⑤密度.《第1单元走进化学世界》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45分)1.下列四个短语,其原意一定包含化学变化的是()A.花香四溢 B.海市蜃楼 C.百炼成钢 D.木已成舟【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专题】化学反应的分类思想;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确定.判断一个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要依据在变化过程中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生成其他物质的是化学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是物理变化.【解答】解:A、花香四溢是分子在不断运动的结果,属于物理变化,故A错;B、海市蜃楼是水中倒映的影子,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B错;C、百炼成钢是碳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属于化学变化,故C正确;D、木已成舟是木头制成船,只是形状的改变,属于物理变化,故D错.故选C.【点评】搞清楚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解答本类习题的关键.判断的标准是看在变化中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一般地,物理变化有物质的固、液、气三态变化和物质形状的变化.2.下列变化中,有一种变化和其他三种变化有着本质上的不同,它是()A.纸张燃烧 B.粮食酿酒 C.火药爆炸 D.洗衣服晾干【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解答】解:A、纸张燃烧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B、粮食酿酒过程中有新物质酒精生成,属于化学变化.C、火药爆炸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D、洗衣服晾干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3.在消防知识中有一个词叫做“物理性爆炸”,是指在没有发生化学反应的情况下发生的爆炸,下列各项描述中属于物理性爆炸的是()A.煤矿中因遇到明火而发生的瓦斯爆炸B.节日的烟花在空中爆炸C.高压锅因排气孔堵塞而爆炸D.厨房中因燃气泄漏而爆炸【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解答】解:A、煤矿中因遇到明火而发生的瓦斯爆炸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B、节日的烟花在空中爆炸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C、高压锅因排气孔堵塞而爆炸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D、厨房中因燃气泄漏而爆炸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4.如图所示的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B.C.D.【考点】加热器皿-酒精灯;测量容器-量筒;称量器-托盘天平;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A、根据酒精灯的正确使用方法进行分析;B、根据天平的精确度是0.1g进行分析;C、根据给试管内液体加热的正确操作进行分析;D、根据量筒量取液体的就近原则进行分析.【解答】解:A、绝对禁止用酒精灯引燃另一只酒精灯,而应用燃着的火柴或木条来引燃,故A错误;B、天平的精确度是0.1g,称量出的质量不会是10.05g,故B错误;C、加热时,应使试管倾斜并与桌面成45°左右,并不时地移动试管;使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故C正确;D、量筒量取液体的就近原则,量取9.5mL的液体,需要用10mL的量筒,故D错误.故选:C.【点评】正确实验才能确保实验安全,得出正确的结论,解题的关键是掌握相关实验操作.5.下列仪器能在酒精灯上直接加热的是()A.烧杯 B.试管 C.锥形瓶D.量筒【考点】用于加热的仪器.【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本题考查的是能够加热的仪器,通过我们学过的知识我们知道,能够直接加热的仪器有:试管、燃烧匙、蒸发皿和坩埚等;需要垫石棉网的是:烧杯、烧瓶、锥形瓶等.不能加热的仪器有:漏斗、量筒、集气瓶等.【解答】解:A、烧杯底面积比较大,加热需要垫石棉网,故错误;B、试管可以用于直接加热,故正确;C、锥形瓶底面积比较大,加热需要垫石棉网,故错误;D、量筒不能用于加热,故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可用于直接加热的实验仪器,这就要同学们了解常见仪器的名称、性质、作用.6.实验时不小心打翻酒精灯着火了,最简便合理的灭火方法是()A.用水浇灭 B.用嘴吹灭 C.用湿抹布盖灭 D.用灭火器扑灭【考点】灭火的原理和方法;常见的意外事故的处理方法.【分析】酒精灯用完后,应用灯帽盖灭,不用嘴吹灭.酒精灯打鄱洒出酒精着火了,最便捷的扑火方法是用湿抹布盖灭,这样既可以降低可燃物的温度,又可以隔绝空气而达到灭火的目的.当然在实验室一般都会备有沙子,也可以用沙子盖灭.【解答】解:灭火原理是破坏燃烧的一个条件使燃烧停止达到灭火的目的.上述ABCD中的四种方法从原理上都可以将火扑灭,但酒精灯打翻洒出酒精着火了最简单合理的应该是用湿抹布盖灭.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实验室突发安全事件的处理能力及灭火方法的选择.7.欲量取40mL的液体试剂.现有下列量程的置筒,最好选用()A.5mL B.10mL C.50mL D.100mL【考点】测量容器-量筒.【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压轴实验题.【分析】量取已知体积的液体,应选择比已知体积稍大的量筒,否则会造成误差过大.【解答】解:量筒是量度液体体积的工具,使用时应注意事项:量取已知体积的液体,应选择比已知体积稍大的量筒,否则会造成误差过大.如量取40mL的液体,应选用容量为50mL的量筒,不能选用容量为5mL、10mL 或100mL的量筒.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测量容器﹣﹣量筒.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掌握好量筒中量程的选择方法,方法选择需要的依据是如何才能减少实验的误差.8.我国古代闻名世界的几大化学工艺是()A.烧陶瓷、指南针、造纸 B.烧陶瓷、冶铁、印刷、酿酒C.烧陶瓷、造纸、冶铁、制火药D.制火药、指南针、造纸、印刷【考点】化学的历史发展过程.【专题】课本知识同类信息.【分析】属于化学工艺的,在变化过程中都有其他物质生成;本题的实质是对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判断,在熟知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的基础上,关键是知道其中的制作原理.【解答】解:烧制陶瓷的原理:瓷器是以粘土为主要原料以及各种天然矿物经过粉碎混炼、成型和煅烧制得的材料以及各种制品,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工艺.指南针的应用原理:指南针在地球的磁场中受磁场力的作用,所以会一端指南一端指北,不属于化学工艺.造纸,其中应用了将打碎的纤维浆漂白这一环节,有新物质生成,是我国古代在世界上享有盛名的三大化学工艺.酿酒的过程中有新物质酒精生成,属于我国古代化学工艺.冶铁,属于研究、制取的新物质,属于我国古代化学工艺.火药的主要成分有硫磺、木炭、硝酸钾等物质,其中的木炭是由木材隔绝空气加热制成,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工艺.印刷术只涉及到物理变化,不属于化学工艺.A、指南针不是我国古代闻名世界的几大化学工艺,故选项错误.B、印刷不属于化学工艺,故选项错误.C、烧陶瓷、造纸、冶铁、制火药均属于我国古代闻名世界的几大化学工艺,故选项正确.D、指南针不是我国古代闻名世界的几大化学工艺,故选项错误.故选C.【点评】了解我国古代化学工艺成就、化学研究的内容,才能利用化学知识服务于社会,造福于人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社会责任感.9.利用化学不可以做到的是()A.冶炼钢铁 B.生产化肥 C.污水的处理D.进行物种分类【考点】化学的用途.【专题】化学与生活.【分析】利用化学知识可以冶炼金属,可以生产化肥,可以处理污水,但是不能对物种进行分类.【解答】解:利用化学知识可以冶炼金属,可以生产化肥,可以处理污水,但是不能对物种进行分类,对物种进行分类属于生物学范畴.故选:D.【点评】化学是一门基础自然科学,对工农业生产、治理环境污染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要注意理解.10.在人教版化学教科书《绪言》最后一页中有一幅彩图,其内容是一只漂亮的金丝雀和水中的金鱼“生活在一起”,制作这个鸟笼的高分子薄膜必须具备的性质是()A.绝热 B.透气、隔水C.密度大D.导电【考点】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专题】物质的性质与用途;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根据题意,高分子薄膜材料可制成水中的鸟笼子,鸟不能生活在水中,需要空气中的氧气,据此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由这种高分子薄膜材料可制作鸟笼子,不能确定它是否有绝热性,故选项错误.B、这种高分子薄膜材料可制作鸟笼子,鸟不能生活在水中,呼吸需要空气中的氧气,可知它应具有隔水、透气性,故选项正确.C、由这种高分子薄膜材料可制作鸟笼子,不能确定它的密度大小,故选项错误.D、由这种高分子薄膜材料可制作鸟笼子,不能确定它是否导电,故选项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并灵活运用物质的性质与用途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11.生活中处处离不开化学,下列化学物质对人类有益的是()①使用加碘食盐②使用铝制炊具③食用含铁酱油④食用含磷洗衣粉⑤食用含钙麦片⑥使用氟利昂作制冷剂.A.①③⑤B.①②③⑤ C.③④⑥D.①②③④⑤⑥【考点】化学的用途.【专题】化学与生活.【分析】加碘食盐可以为人体提供碘元素,含铁酱油可以为人体提供铁元素,含钙麦片可以为人体提供钙元素.【解答】解:使用铝制炊具容易导致人体中的铝过量,人体中的铝稍多就会影响健康,含磷洗衣粉的使用会污染水体,用氟利昂作制冷剂会破坏臭氧层;加碘食盐可以为人体提供碘元素,含铁酱油可以为人体提供铁元素,含钙麦片可以为人体提供钙元素,因此食用加碘食盐、含铁酱油、含钙麦片对人类有益.故选:A.【点评】化学来源于生产生活,也必须服务于生产生活,所以与人类生产生活相关的化学知识也是重要的中考热点之一.12.在下列有关纸张的描述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A.白色 B.不溶于水 C.易撕 D.可燃【考点】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物质的化学性质是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的性质,物理性质是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包括物质的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密度、溶解性等,化学性质一般包括可燃性、氧化性、稳定性、还原性等.【解答】解:A、白色,描述的是颜色、状态,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B、不溶于水,描述的是溶解性,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C、易撕,描述的是硬度,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D、可燃,需要通过化学反应才能表现出来,属于化学性质,故选项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区分物质的性质属于物理性质还是化学性质,关键是看这条性质是否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13.一元硬币外观是银白色金属光泽,与铁的颜色相似,为确定该硬币是否是铁币,有的同学拿磁铁来吸引,该作法属于科学探究中的()A.观察 B.实验 C.假设 D.推理【考点】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专题】课本知识同类信息.【分析】科学探究的主要环节有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或设计方案)→进行实验→收集证据→解释与结论→反思与评价→拓展与迁移,据此结合题意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根据题意,有的同学拿磁铁来吸引是一个具体的操作实验过程,在观察、实验、假设、推理等基本环节中应属实验的环节.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的是科学探究方法,是研究初中化学问题的重要方法,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14.用量筒量取25毫升盐酸,实际量取的液体比25毫升偏高的是()A.仰视 B.俯视 C.手拿量筒读数 D.平视【考点】测量容器-量筒.【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用量筒量取液体时,量筒要放平,读数时视线应与凹液面最低处相平;如果仰视液面,读数比实际偏低,若俯视液面,读数比实际偏高.【解答】解:由题意实际量取的液体比要量取的体积偏高,说明读数时是仰视读数.故答案为A.【点评】本题考查量筒的使用,用量筒量取液体时,视线要与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俯视读数大,实际则偏小,仰视读数小,实际则偏大.15.某同学欲称11.5克食盐,将砝码与食盐位置放反了,则实际称得食盐的质量为()A.11.5克B.10.5克C.10.0克D.12.0克【考点】称量器-托盘天平.【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根据托盘天平平衡的原理:左物右码,左物质量=右码质量+游码质量,如果位置放反了,则有左码质量=右物质量+游码质量,据此列式计算即可.【解答】解:用托盘天平称量药品的质量时,要把药品放在左盘,砝码放在右盘,此时药品的质量=砝码质量+游码质量;如果将药品与砝码的位置放颠倒了,此时药品的质量=砝码质量﹣游码质量;1克以下移动了游码.所以游码质量为0.5g,砝码质量为11g;如果将药品与砝码的位置放反了,所以药品的质量为11g﹣0.5g=10.5g.故答案为:B.【点评】托盘天平的使用是中考热点之一,掌握左盘质量=右盘质量+游码质量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二、解答题(共4小题,满分0分)16.请指出如图过滤装置中的两处明显错误:(1)未用玻璃棒引流(2)漏斗的下端管口没有紧靠烧杯内壁.【考点】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过滤是一种将不溶或难溶性固体与液体分离开的基本操作,操作时要注意做好“一贴二低三靠”: 一贴:滤纸紧贴漏斗内壁;二低:滤纸边缘低于漏斗边缘;过滤液边缘低于滤纸边缘;三靠:玻璃棒一端紧靠滤纸三层处;烧杯嘴部紧靠玻璃棒;漏斗末端尖嘴紧靠烧杯内壁.【解答】解:为了防止滤纸被直接倾倒的液体冲破,要求液体应沿玻璃棒流下,图中倾倒液体时没按要求进行;过滤后的液体顺着壁流下,否则可能会溅起水花,造成滤液损失,要求漏斗末端尖嘴紧靠烧杯内壁,图中此点没有做到;故答案为:(1)未用玻璃棒引流;(2)液面高于滤纸边缘;漏斗的下端管口没有紧靠烧杯内壁.【点评】本题主要考查过滤等方面的知识,解答时要充分理解过滤时的操作方法.17.如图是某同学设计的实验装置,请你回答下列问题:(1)装置甲中装的药品是 稀盐酸 (写名称);(2)若装置乙中装的是澄清石灰水,则反应中会出现的现象是 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CO 2+Ca (OH )2═CaCO 3↓+H 2O ;(3)若装置丙中装的是紫色石蕊试液,则反应中会出现的现象是 CO 2+Ca (OH )2═CaCO 3↓+H 2O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CO 2+H 2O ═H 2CO 3 ;(4)若装置丁中放置的是高低不同的燃着的蜡烛,在反应中会出现的现象是 燃着的蜡烛自下而上熄灭 ,说明二氧化碳具有 不能燃烧、不能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的大 性质.【考点】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书写化学方程式.【专题】碳单质与含碳化合物的性质与用途;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检验、干燥与净化.【分析】(1)根据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药品,进行分析解答.(2)根据二氧化碳与石灰水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进行分析解答.(3)根据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进行分析解答.(4)根据通入二氧化碳,燃着的蜡烛自下而上熄灭,由蜡烛熄灭的顺序,进行分析解答.【解答】解:(1)实验室中制取二氧化碳常用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来制取,装置甲中装的药品是稀盐酸.(2)二氧化碳与石灰水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若装置乙中装的是澄清石灰水,则反应中会出现的现象是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O 2+Ca (OH )2═CaCO 3↓+H 2O .(3)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色,则反应中会出现的现象是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O 2+H 2O ═H 2CO 3.(4)通入二氧化碳,燃着的蜡烛自下而上熄灭,说明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是不能燃烧,不能支持燃烧;蜡烛自下而上依次熄灭,说明了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的大.故答案为:(1)稀盐酸;(2)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CO 2+Ca (OH )2═CaCO 3↓+H 2O ;(3)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色;CO 2+H 2O ═H 2CO 3;(4)燃着的蜡烛自下而上熄灭;不能燃烧、不能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的大.【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是中考的重要考点之一,熟练掌握实验室中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18.如图是九年级化学中常见的部分仪器:写出图中你喜欢的三种仪器名称. 玻璃棒 、 烧杯 、 量筒 .【考点】常用仪器的名称和选用.【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根据实验装置图和常用仪器的名称进行分析解答.【解答】解:由实验装置图可知仪器的名称为:烧杯、玻璃棒、广口瓶、托盘天平、量筒.故填:玻璃棒;烧杯;量筒(五种仪器任选三种填空).【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常用仪器的认识情况,掌握常见仪器的名称和使用方法是解题的关键.19.把银白色的金属钠用小刀轻轻切下一小块,放入盛水的烧杯中,观察到该金属能与水剧烈反应,并放出热量,本身熔化成银白色的小球,浮在水面上.根据以上叙述,推断出金属钠的物理性质有:①颜色 银白色 ,②状态 固体 ,③硬度 很软 ,④熔点 较低 ,⑤密度 较小(小于水的密度) .【考点】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物质的化学性质是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的性质,物理性质是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分析题给的信息可知钠的物理性质.【解答】可以用小刀切下说明钠的质软(硬度小);能浮在水面上,说明钠的密度比水小;钠与水剧烈反应放出的热量能使其熔化说明钠的熔点低;熔化成银白色小球,说明钠的颜色为银白色,属于固体.故答案为:①银白色;②固体;③很软;④较低;⑤较小(小于水的密度).【点评】本题难度不大,区分物质的性质属于物理性质还是化学性质,关键是看这条性质是否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单元测试卷一.选择题(共10小题)1.小梅家有一批盆栽的郁金香,过去一直开红色花,现在却开出了紫花,有人认为这是土壤中缺水引起的,但小梅经过一段时间补充水分后,还是开紫花。

这说明实验结果与原来的假说是不符合的,最好的处理方法是()A.实验不成功,停止探究 B.修改实验过程,使之与假说相符C.修改结果,使之与假说相符D.修改假说,重新实验2.小军同学做实验时,向热的大米粥中加了碘酒,发现未变蓝.面对“异常”现象,他不应该采取的做法是()A.向老师请教B.认为自己做错了,继续做其他实验C.反复做实验,并观察是否有相同现象D.查找相关资料,探究原因3.有一次上课时,小明觉得很闷,呼吸不畅.他认为可能是教室里二氧化碳的含量较高的缘故,应该用澄清的石灰水来检验一下.就“可能是教室里二氧化碳的含量较高”而言,属于科学探究中的()A.实验B.假设或猜想C.观察D.得出结论4.下列可以用酒精灯直接加热的玻璃仪器是()A.漏斗B.燃烧匙C.试管D.烧杯5.正确量取15mL液体,应选用的一组仪器是()①100mL量筒②10mL量筒③20mL量筒④胶头滴管.A.③④B.①④C.②④D.①②④6.判断镁条在空气中燃烧是化学变化的主要依据是()A.燃烧时发出耀眼的白光B.燃烧后生成白色粉末C.燃烧中放出大量的热D.燃烧后镁条变短了7.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根本区别是()A.发光、发热B.有气体或沉淀产生C.物质的颜色发生改变D.有没有新物质生成8.中华民族的发明创造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巨大贡献。

下列古代发明及应用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陶瓷烧制B.火药使用C.粮食酿酒D.甲骨刻字9.下列物质的用途与其化学性质相关的是()A.镁粉可以于制造照明弹B.木材可制成桌椅C.混凝土可以建造房屋 D.钢铁可以用于制作工具、刀具等1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新型半导体和有记忆功能的新材料的研制,都将得益于化学科学的发展B.化学只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科学,与新物质的合成毫无关系C.综合应用自然资源和保护环境,是目前化学的重要任务之一D.利用化学生产化肥、农药,可以有效地提高粮食的产量和质量二.多选题(共5小题)11.天文学家在研究星系运动方式时发现,人们所观察到的星系其内部的引力仅占“物质”引力总量的1%~l0%,其他是大量的非星系内部引力.这一现象表明,有些“物质”是不可见的,原因是它们不发光也不反射光,因此科学家称这些可能存在的物质为“暗物质”.然而,直到现在人类仍没有探索到“暗物质”存在的任何证据,对此,你认为下列观点不可取的是()A.“暗物质”是人类虚构出来的,事实上,宇宙中根本就不存在B.“暗物质”可能存在,人类应不断地进行探索,一旦发现它存在的证据,将为人类重新认识宇宙开辟一个全新的视角C.“暗物质”可能存在距地球十分遥远的地方,科学家可能通过探索“暗物质”产生的粒子的存在而间接证明“暗物质”的存在D.人类探索至今,仍未发现“暗物质”,说明“暗物质”是不存在的12.科学的假设与猜想是探究的先导和价值所在.下列假设引导下的探究肯定没有意义的是()A.探究二氧化碳和水反应可能有硫酸生成B.探究钠与水的反应产生的气体可能是氢气C.探究镁条表面灰黑色的物质可能只是氧化镁D.探究铜丝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时出现的黑色物质可能是炭黑13.下列不能用于直接加热的仪器是()A.烧杯 B.燃烧匙 C.试管D.烧瓶或锥形瓶14.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酒精燃烧B.酒精挥发C.锅炉爆炸D.矿石粉碎15.初三课本有一幅彩图,其内容是一只漂亮的金丝雀和水中的金鱼生活“在一起”,制作这个鸟笼的高分子薄膜必须具备的性质是()A.绝热B.透气C.导电D.隔水三.填空题(共5小题)16.如图是摄影师在印尼婆罗洲的卡加岛拍摄到的一幅有趣照片。

研究人员猜测。

猩猩可能是看到当地渔民用长矛捕鱼,于是学会了用树枝刺鱼的捕猎方式。

(1)猩猩的这种行为属于反射。

(填“条件”或“非条件”)(2)猩猩看到的鱼的位置比实际位置要(填“深”或“浅”)。

17.如图所示,试管中盛有固体物质A,向试管中加入一种液体物质B后,观察到有气泡产生.请你依据上述实验现象,对A和B的组合至少做出三种猜想(要求三种组合中的固体A 分别属于不同类别的物质):18.根据要求选择适当仪器的序号填空。

A.酒精灯 B.镊子 C.胶头滴管 D.细口瓶①液体药品存放在②给药品加热的仪器③取块状的固体药品④取用少量液体药品19.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是,在这个过程中常常产生、、、等现象.20.下列属于物理变化的有,因为在这些变化过程里,都没有;属于化学变化的有,因为在这些变化过程里,都.①干冰升华;②钢铁生锈;③食物腐败;④蔗糖溶于水;⑤动物呼吸;⑥石蜡熔化;⑦米酒发酸;⑧植物的光合作用.四.解答题(共3小题)21.著名化学家罗伯特•波义尔在一次实验中,不小心将盐酸溅到紫罗兰花瓣上,过一会儿,他惊奇地发现,紫色的花瓣上出现了红点.波义尔对这一意外的发现,做出了各种假设,经过多次实验验证,探究普遍规律,终于获得了成功.从波义尔获得该成功的过程中,你得到了什么启示?22.下列仪器中,能在酒精灯火焰上直接加热的是A.集气瓶 B.烧杯 C. D.蒸发皿、试管等.23.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会伴随产生发光、放热、变色、放出气体或出现沉淀等现象,这些现象可以帮助我们判断是不是发生了化学变化,如表中的观点是错误的,请你用熟悉的生活实例来否定下列观点.九上化学《走进化学世界》单元测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10小题)1.小梅家有一批盆栽的郁金香,过去一直开红色花,现在却开出了紫花,有人认为这是土壤中缺水引起的,但小梅经过一段时间补充水分后,还是开紫花。

这说明实验结果与原来的假说是不符合的,最好的处理方法是()A.实验不成功,停止探究B.修改实验过程,使之与假说相符C.修改结果,使之与假说相符D.修改假说,重新实验【分析】实验是研究化学的主要工具,在实验时,要引导学生质疑、调查和探究,当实验结果与原来的猜想不符时,说明猜想是错的,应该变自己的猜想,重新实验进行验证。

【解答】解:当实验结果与原来的假说不符时,应修改猜想,再进行实验论证,故A错误、D正确;我们在做实验时应尊重实验结论(实验事实),猜想有可能是错误的,不能为了猜想而修改过程和实验结果,故B、C错误;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猜想与实验结论的关系,通过解答本题提醒学生在实验时要尊重实验结论、尊重事实,当实验结果与原来的假说不符时,要重新设计再实验。

2.小军同学做实验时,向热的大米粥中加了碘酒,发现未变蓝.面对“异常”现象,他不应该采取的做法是()A.向老师请教B.认为自己做错了,继续做其他实验C.反复做实验,并观察是否有相同现象D.查找相关资料,探究原因【分析】小军同学在家做家庭小实验时,发现向热的大米粥中加入碘酒未变蓝色.实际上受热时大米中的淀粉结构发生了变化,看不到蓝色了.小军应该反复实验、查阅相关资料或者请教老师,而不应该不自信、随便放弃.【解答】解:A、向老师请教也是一种好的学习方法,间接经验也很重要。

故正确;B、认为自己做错了,不予理睬是错误的,没有探究精神。

故B错误;C、第一次实验失败了,还要反复试验,看是不是普遍情况。

故正确;D、可以查找相关资料,探究原因。

故正确;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方法很多,但是实验探究中的态度必须严谨.3.有一次上课时,小明觉得很闷,呼吸不畅.他认为可能是教室里二氧化碳的含量较高的缘故,应该用澄清的石灰水来检验一下.就“可能是教室里二氧化碳的含量较高”而言,属于科学探究中的()A.实验B.假设或猜想C.观察D.得出结论【分析】根据一般来说在化学里面做研究实验分四步﹣﹣假设、实验、观察、做结论,进行解答.【解答】解:A、实验是根据你所要探究的问题或者假设选好器材并有针对性的做实验。

B、假设是根据你所探究的问题做出一个假设的结论。

注意:这个结论不一定是真的。

(它只是给后面的实验确定一个大概的方向)。

C、观察是有针对性的观察反应物正在反应或完全反应后的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并与你的假设联系起来。

(如果观察到的现象与假设满足化学知识则成立)。

D、结论就是确定你所假设为正确结果。

由此可知:可能是教室里二氧化碳的含量较多的缘故”而言,属于科学探究中的假设;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科学探究的各个环节的理解,并能在解题中应用.4.下列可以用酒精灯直接加热的玻璃仪器是()A.漏斗B.燃烧匙C.试管D.烧杯【分析】根据常见的用于加热的仪器进行分析解答,可直接加热的仪器有:试管、燃烧匙、蒸发皿、坩埚等.【解答】解:通过我们学过的知识可知能够直接加热的仪器有:试管、燃烧匙、蒸发皿和坩埚等;需要垫石棉网的是:烧杯、烧瓶、锥形瓶等;不能加热的仪器有:漏斗、量筒、集气瓶等。

A、漏斗不能进行加热,故选项错误。

B、燃烧匙能进行直接加热,但不是玻璃仪器,故选项错误。

C、试管能进行直接加热,且是玻璃仪器,故选项正确。

D、烧杯能进行加热,但需要垫石棉网,故选项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很简单,考查可用于直接加热的仪器,了解常见仪器的名称、用途、注意事项等是解答本题的关键.5.正确量取15mL液体,应选用的一组仪器是()①100mL量筒②10mL量筒③20mL量筒④胶头滴管.A.③④B.①④C.②④D.①②④【分析】量筒量液时要注意量程的选择,应选择略大于量取液体体积的量程;选取的量程太大,会因管径越粗而造成精确度小,由视线的误差造成的读数误差也就越大;选取的量程太小,多次量取误差较大.【解答】解:用量筒量取15mL液体时先要向量筒中倾倒液体药品,当接近刻度线时要改用胶头滴管滴加至刻度线,故要同时选择量筒和滴管;量筒量程选择的依据有两点:一是保证量取一次,二是量程与液体的取用量最接近,量取15mL液体,20mL量筒能保证量取一次,且量程与液体的取用量最接近,所以误差最小。

故正确量取15mL液体,应选用的合适仪器有③20mL量筒、④胶头滴管。

故选:A。

【点评】量筒的使用是中考热点之一,掌握量筒的使用方法、量程的选择方法、注意事项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6.判断镁条在空气中燃烧是化学变化的主要依据是()A.燃烧时发出耀眼的白光B.燃烧后生成白色粉末C.燃烧中放出大量的热D.燃烧后镁条变短了【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解答】解:发光、放热、形状变化等能够帮助判断一个变化是否属于化学变化,但是不是判断化学变化的依据,判断化学变化的依据是由新物质生成,燃烧后生成白色粉末,说明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