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改进

合集下载

对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改进说课稿

对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改进说课稿

对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改进说课稿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验证电子能量守恒定律,使学生理解机械能守恒定律和电子能量守恒定律之间的理论联系,掌握利用实验方法验证电子能量守恒定律的基本实验技能。

二、实验原理在电场作用下,电子能够获得动能。

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和能量守恒定律,电子在经过加速电势差U时,其总能量应该守恒。

实验中,电子从电子枪出发,经过一段距离(长度为L,电势差为U),飞到荧光屏上,发生光子作用而使荧光屏发光。

由于整个过程中电子的能量守恒,我们可以通过测量电子的入射电压和测量荧光测量值,验证电子的动能转化为光能而守恒的原理。

三、实验步骤1.先打开电子枪的电源,预热10分钟;2.打开示波器电源,要求5kHz左右的矩形脉冲波频率;3.利用迷宫(类似于荧光屏的光源)确定电子束光路;4.调节电子枪,调至合适的电压;5.调节扫描电压,使电子束在荧光屏上扫描范围适中;6.通过改变电子枪的电压,测量不同电压下荧光的强度值,并记录测量数据;7.关闭电子枪电源和示波器电源,并将电子枪和示波器归位。

四、实验中的问题和改进措施在实验过程中,有时候荧光屏的荧光测量值会受到环境因素的干扰,故在实验前要选择一些相对稳定的环境来开展实验。

同时,在实验过程中,要注意对实验数据的质量控制。

可以在实验之前,通过模拟实验来识别可能影响数据的因素,找出数据偏离正常范围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

五、实验结果的分析和讨论经过实验,我们测出了电子在不同电压下的荧光强度值。

根据实验数据,我们可以得出电子的能量守恒定律成立的结论。

六、实验的意义和应用实验以电子能量守恒定律为基础,通过实验方法体现热力学中的基本原理。

通过实验,加深学生对能量守恒定律的理解,促进学生对实验原理和实验方法的掌握和应用,培养学生分析实验结果的能力。

此外,在电子技术、能源、光电子等领域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对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改进

对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改进

对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改进作者:彭婷来源:《新教育时代·学生版》2017年第08期摘要:《质量守恒定律》是中考重点考点之一,化学教材中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两个演示实验,笔者认为操作不够简便,容易引起误差,观察现象不明显。

这样对学生们正确理解《质量守恒定律》加大了难度。

对此,笔者进行了改进,尽可能提高实验的启发性、探究性。

关键词:质量守恒定律实验改进化学实验红磷燃烧《质量守恒定律》是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五单元第一节的内容,是中考重点考点之一,化学教材中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俩个演示实验,笔者认为操作不够简便,容易引起误差,观察现象不明显。

针对红磷燃烧前后质量的测定用玻璃棒引燃,容易引起误差,不能保证称量的准确性。

针对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前后的质量测定,此反应的速度很慢,用时较长,视觉冲击力不够。

对此,笔者进行了以下改进,尽可能提高实验的启发性、探究性。

实验改进后,操作简单,现象明显,学生容易理解,也提升了学生的创新思维。

一、红磷燃烧前后质量测定的实验1.实验原型不足:a.为了避免锥形瓶受热不均匀而炸裂需要在锥形瓶底部铺一层细沙,并根据玻璃管下端位置,将红磷放在细沙上,操作起来比较烦琐。

b.将红热的玻璃管插入锥形瓶时部分空气因受热而溢出锥形瓶,可能产生天平不平衡的现象,这样不能很好的说明问题(应当让学生充分认识到该反应前后瓶内的物质没有与外界发生物质交换)。

C.用热的玻璃管末端给红磷加热,既要准确接触红磷,又要让橡皮塞及时封闭锥形瓶瓶口,操作复杂,而且红磷不容易被点燃。

2.实验仪器和试剂:锥形瓶橡皮塞铁架台酒精灯天平大号注射器镊子石棉网红磷铜片3.实验改进:找一小块铜片,四周翘起形成一个凹槽,然后取一粒黄豆大小的红磷,放入铜片凹槽中,用镊子将它们放入锥形瓶中,在锥形瓶的橡皮塞上安装一个大号的注射器,将锥形瓶塞紧,放在托盘天平上称量记录质量。

然后将锥形瓶放在铁架台上,垫上石棉网,用酒精灯稍稍加热,不久就冒白烟发光放热,停止加热,待其冷却后,再次放在托盘天平上称量记录质量,两次称量结果相同。

质量守恒定律中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的实验改进

质量守恒定律中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的实验改进
杯, 且 在反 应 过 程 中不 从 天 平 上拿 下 。 实 验 开 始 时 将铁 丝浸 入 到 溶 液 中 , 反 应 一 段 时 间 后 溶 液 颜 色反 生 变化 , 观 察 天
化 学 是 一 门 以 实验 为 基 础 的 学 科 , 以
实验教学为基础是化学教学 的基本特征。 但是 我发现 中学 教材对 质量守 恒定律 的 课堂演示实验 中只提到将 3 O a r l 的硫酸铜 溶液 加入到 1 O O m l 的烧杯 中 ,其 中没 有 说 明硫酸铜溶液的浓度。 将几根铁钉打磨 干净 ,然后一 同放在托盘天平上称量 , 记 录称 量的质量 m 。将铁钉浸入 到硫酸铜 溶液 中 , 待一段 时间后 , 当溶液颜色 改变 时, 将盛有硫酸铜溶液和铁 钉的烧杯放在
或者太小都不利于现象的观 察 , 最利 于观
察 反 应 颜 色 变 化 的 硫酸 铜 浓 度 的 范 围 是 :
0 . 2 0 o t o 1 . ] ~ 0 . 3 0 m o 1 . 1 - 之间。
铁丝前后溶液颜色 变化 的对 比 , 确定最适 合观 察反 应颜 色变化 的溶液 浓度范围 ; 其 次 是将硫 酸铜溶 液与铁丝 在带塞 子的锥
液颜 色发 生 变 化 后 ,天 平 依 然 保 持 平 衡 ,
实验现象
几 乎 看 不 出溶 液 颜 色 有 变 化 , 由 于
溶液颜色太深看不 出铁丝变化。
儿半看 个出) 谷澈 颜 色 伺 笠 化 , 田 寸
即反应前后质量是相等的。
结果 与讨 论
0 . 5 0
0 . 4 0




』 一
鋈 鋈 鋈
质量守恒定律中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的实验改进

对“质量守恒定律”验证实验的增补与改进

对“质量守恒定律”验证实验的增补与改进

对“质量守恒定律”验证实验的增补与改进【实验目的】九年义务教育化学教材(人教版)第五单元课题1质量守恒定律中安排了两个演示实验:①密闭体系中白磷燃烧,由于反应后没有生成物逸散,反应前后物质质量总和相等;②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

也由于生成物没散失,反应前后物质质量总和相等。

教材又安排了后续实验盐酸与碳酸钠粉末反应。

由于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气体在敞口容器中扩散,反应后物质总质量反应前物质总质量。

设计改进实验装置,让产生的二氧气体不扩散出去而留存在容器中,反应前后物质质量总和应该相等。

但直接用橡皮塞生硬塞紧瓶口,可能由于气体的生成,气压增大,橡皮塞可能被冲开,实验失败且不安全;若橡皮塞上插入绑有气球的玻璃管,由于气体的生成,气球膨胀产生浮力,实验结果会出现偏差。

【实验原理】设计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小烧杯内碳酸钠粉末和注射器(不宜用分液漏斗)注入的稀盐酸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气体。

小烧杯、广口瓶内装入氢氧化钙和氢氧化钠混合溶液,用于吸收二氧化碳。

由于产生的气体被混合液吸收而没有逸散出容器,也不至于冲开橡皮塞或导致气体膨胀产生浮力。

称量反应前后整套装置及药品的总质量,发现反应前后物质量总和相等。

【改进优点】整套装置方案,简洁流畅,操作简便安全,干扰因素少,用电子秤显示读数便捷且可见度高。

氢氧化钙和氢氧化钠混合溶液用于吸收二氧化碳气体,吸收充分且现象明显。

可引导学生进一步定量体会和理解一切化学反应遵循的基本规律——质量守恒定律。

附1:【实验装置图】附2:【实验仪器药品】电子秤,电源线,广口瓶,小烧杯、橡皮塞,注射器,药匙,碳酸钠粉末,稀盐酸,氢氧化钙溶液,氢氧化钠溶液,镊子。

【设计意图】验证碳酸钠粉末和稀盐酸反应,若二氧化碳气体没有散出去,反应前后各物质质量总和相等。

【实验原理】碳酸钠粉末和稀盐酸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气体,氢氧化钙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二氧化碳气体,【实验用品】电子秤,电源线,广口瓶,小烧杯,橡皮塞,注射器,药匙,碳酸钠粉末,稀盐酸,氢氧化钙溶液,氢氧化钠溶液,镊子。

质量守恒定律中镁条燃烧的教学实验改进

质量守恒定律中镁条燃烧的教学实验改进

质量守恒定律中镁条燃烧的教学实验改进【关键词】质量守恒定律;镁条燃烧;实验改进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单元“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第92页实验5-2,在石棉网上方将镁条点燃,观察现象,然后将镁条燃烧后的产物与石棉网一起放在托盘天平上称量,比较反应前后的质量。

教材设计该实验的目的是通过镁燃烧后质量增大来引导学生正确理解质量守恒定律,但按照教材上的实验步骤进行操作,实验效果不是很理想。

由此,本文主要探讨质量守恒定律中镁条燃烧的教学实验改进。

一、教材原实验分析参考《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化学·九年级上册》,托盘天平的灵敏度较低,在实验时应注意使镁条有足够的长度,以保证天平的测量结果有明显变化。

有条件的学校可使用分析天平或电子天平进行称量。

我们选择精确度为0.01g的电子天平,按人教版教材中“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步骤,不做其他改进来做此实验。

改进前实验相关数据如表1。

实验前总质量包括的物品有镁条、石棉网、镊子、硬质垫板;实验后总质量包括的物品有镁条燃烧后的产物、石棉网、镊子、硬质垫板。

从实验结果来看,镁条用量较少时,反应后的固体总质量减小。

使用镁条质量增大到0.18g时,反应后固体的总质量没有明显变化;镁条质量增大到0.25g时,反应后总质量增加了0.01g;当镁条质量增大到0.33g时,反应后总质量没有发现明显变化,实验效果不理想。

之所以出现这样的结果,经分析主要是镁在燃烧过程中生成了大量的白烟逸散到空气中,而这白烟的主要成分是镁燃烧的产物氧化镁,逸散的氧化镁不能收集起来进行称量,因而反应后剩余物质的总质量减轻。

二、实验改进思路要解决教材中镁条燃烧实验结果偏小的問题,需要利用器皿将白烟罩住,尽量形成一个相对密封的环境,保证镁燃烧生成的产物不会逸散到空气中,而实验室中没有专用的仪器来完成这个实验。

在寻找实验材料的过程中我们首先用到了矿泉水瓶,将一个500mL矿泉水瓶拦腰剪开,留下下半部分,在实验中点燃镁条后将其迅速罩在白烟上方,发现矿泉水瓶能罩住一部分白烟,但因为镁条燃烧放出大量的热使矿泉水瓶迅速融化变形,还是有相当一部分产物逸散到空气中去了,实验最终称得的质量依然减轻,实验效果不理想。

质量守恒定律实验改进与创新

质量守恒定律实验改进与创新

质量守恒定律实验改进与创新〈方案一>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在底部铺有细纱的锥形瓶中,放入一小块火柴大小的白磷。

在锥形瓶口的橡皮塞上安装一根玻璃管,在其上端系牢一个小气球,并使长导管下端能与白磷接触。

将锥形瓶和玻璃管放在托盘天平上用砝码平衡.然后,取下锥形瓶.将橡皮塞上的玻璃管放在酒精灯上灼烧至红热后,迅速用橡皮塞将锥形瓶塞紧,并将白磷引燃。

待锥形瓶冷却后,重新放到托盘天平上,观察天平是否平衡。

磷+氧气---五氧化磷;该实验现象明显,白磷燃烧的产物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且磷与氧气的燃烧在前面的学习中学生已有接触,学生较熟悉;但是,该实验存在下列几个缺陷:①在使白磷燃烧的过程中,必须取下橡皮塞,给玻璃管加热,导致锥形瓶中的空气有所流动,造成实验结果不准确;②由于玻璃管深入瓶内太长,有可能瓶内的气体因白磷燃烧时放热而膨胀,却不能及时进入气球中,而将瓶塞冲开,导致实验失败;③给玻璃管加热到红热时,有可能会将玻璃管融化,把管口封闭;另在给白磷加热时,细沙有可能把融化的白磷包裹起来,使实验时间延长;改进实验-:实验装置如图(2)所示1、操作方法:取一小块铜片(1。

5cm×1.5cm),制作成四周翘起的凹槽,放入小锥形瓶中,用镊子取一粒绿豆大小的白磷,放入铜片凹槽中,系上小气球,称量其质量;然后将锥形瓶放在铁架台上,垫上石棉网,加热,待到白磷燃烧完毕后,冷却,再次称量,两次称量的结果一样。

2、优点:①装置简单、易行,操作方便,现象明显,成功率100%。

两次质量的称量过程中,锥形瓶内外没有空气的流通,瓶内物质的质量没有损失,保证了称量的准确性。

②在瓶口接一气球,可以避免白磷燃烧时放热,而使气体膨胀把瓶塞冲开,导致实验失败。

③白磷燃烧前后,自始至终在密闭容器中进行,防止了燃烧产(P2O5)物对环境的污染。

④用铜片盛白磷,由于铜片具有良好的导热性能,加热时间非常短(一般20秒左右,相对给铺细沙的方式加热,缩短了10到15秒钟),而锥形瓶是属于可加热的仪器,由于有铜片的存在,白磷没有直接与瓶底接触,锥形瓶不会因为温度过高而炸裂。

质量守恒定律探究实验的改进

质量守恒定律探究实验的改进

与探 究 实验 的 补 充 。教 材 第9 页 图5 4 验现 象之 一 是 2 —实
引 燃 。 这样 有 两 个 不 足 之处 : ( ) 热 时 间 长 1加
在教 学 过 程 中 ,培 养 学 生 的 创 造 性 思 维 的 前提 是 学 生 主体 作
用 的 充分 发 挥 。 如 今 , 新 能 力 的培 养 显 得 越 来 越 重 要 , 创 它包 括 了 好 奇 心 探 究 兴 趣 , 知欲 : 新 旧事 物 的敏 感性 , 真 知 的 执 著 追 求 对 对
上 述不 足 之 处 . 具 有 以 下优 点 : 还
知 识 来 源 于实 践 , 对 无 数 次 实践 的总 是 结。 众所 周知 , 非英 语 母 语 国 家 的少 儿 , 习 学 英语 有 两 个 明 显 制约 因素 : 是 缺 乏 语言 环 一 境, 二是 语 言 复 现 率较 低 。 到 底 , 是要 培 说 就 养 学 生 用 的意 识 。 学 以 致 用也 很 简 单 , 需 只
的 探 索 , 心 设计 每 一 堂 课 , 学 生 对 学 习有 兴 趣 。 精 使 实践 告 诉 我 们 ,
使 学 生对 学 习材 料 感兴 趣 的 最 好 方 法 就 是 创 造 一种 贴 近学 生 日常 生 活 的环 境 。
二 、 维 能 力 的培 养 思
对 于学 生 每 天 学 到 的知 识 , 门仅 仅 是 第 一 步 , 何 让 孩 子 们 入 如
( ) 于操 作 过 程 的 震 动 , 热 后 的玻 璃 管不 一 定 2由 加
能 刚 好接 触 到 白磷 。 针对上述 问题 , 将 “ 可 白磷 燃 烧 前 后 质 量 的 测定 ”
学 生标 新 立 异 , 胆 创 新 。 时 , 师 也 要 改 变 自己 的身 份和 和 分析 问题 的能 力 : 养 培

质量守恒定律探究实验创新设计与改进

质量守恒定律探究实验创新设计与改进

3 创 新 设 计 与 改 进 的 实 验
根 据上 面 的设计 思 路 , 我 们 对 教 材 的 实验 进 行 了全 新 的设 计 与 改进 , 共 设 计 了五个 实 验 。用
本 课题 探究 的重点 是物 质质量 关 系 : 大于、 等
8号 橡皮塞 在小 的一 端凿一 个大 约 1 . 5 c m深 的小 洞, 插入 1 5×1 5 0规 格 的小试 管 及 5 0 m L小锥 形 作反 应容 器 ( 以下简 称“ 小试 管 ” ) , 实验 结果 表 现
除 可研究 电流热 效应 外 , 还 可做 电功 实验 、 电
功 率实验 。在 做 这两 个 实 验 时 , 需 将 两 电阻 丝并
联 在 电路 中 , 以在 电压相 等时 , 研究其 与 电流 间的 关 系 。此时 由于 外 电 阻很 小 , 应 接 至低 压 电源 的 “ 4 0 A 8 s ” 的强 电流输 出挡 。
再 用夹 子将 火柴 头部 紧压在 电阻丝上 。
不 断地点燃 火柴 , 而另 一 根 电阻丝 的温 度却 不 能
升 高到火 柴 的燃 点 。
5 反 思 与 拓 展
( 2 ) 配合外置导线 , 将上述装置 中电阻值不 同的
左右 电阻 丝 串联 后 接 入 低 压 电 源 中 ( 可 选 择 4~ I O V) , 则通过的电流相等 。数十秒钟后 , 压在 大电阻 值的电阻丝上 的火 柴先被 引燃 , 同时双面胶 或泡沫 块燃烧 , 出现明火并 冒浓 烟。学 生可直 观地 根据着 火先后 , 比较 出电流热效应与 电阻值间的关系。
1 问题 的 提 出
件容 易控 制 , 反 应速度 快 ; 三是使 用一 些学 生生 活

探究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改进与创新

探究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改进与创新
察现象;
⑤待溶液颜色改变后,称量反应后仪器、药品的
总质量,记录质量 m2。
(3)改进后的优点
①反应速率快,实验现象明显;
②节约药品。用试管代替锥形瓶,反应物用量
少,而且实验结束后剪去下端参加反应的钢丝棉,上
端可回收再利用。
3.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前后质量的测定
图 5 钢丝棉
(1)实验用品和试剂
钢丝棉、质量分数 4%的硫酸铜溶液、试管、橡胶
图4
火柴燃烧前后质量的测定
④待试管冷却后,再放入烧杯中,用电子天平称
量,
记录质量 m2。
(3)改进后的优点
①用火柴燃烧代替红磷燃烧,去繁就简;
②装置始终密闭,
实验成功率高;
③培养学生的实验创新意识。
2.钢丝棉与硫酸铜溶液反应前后质量的测定
该实验的改进目的是提高反应速率,一分钟或两
分钟内就出现理想的现象,从而节省宝贵的课堂时
塞、烧杯、电子天平
(2)实验步骤
①在试管中加入适量硫酸铜溶液,塞好橡胶塞,
观察溶液的颜色;
②取适量钢丝棉,轻轻拧成比试管稍长的条状,
便于反应后将钢丝棉提离液面,观察钢丝棉表面的变
化以及溶液颜色的变化。钢丝棉浸入硫酸铜溶液的
一端稍大,以增加反应物的量(这步可由教师课前准
— 90 —
稍作分析,学生不难发现,反应后没有称量到二
氧化碳的质量,可顺势引导学生对实验进行改进与创
新,设计密闭体系的实验装置。然后由学生对各小组
设计的装置进行评价、改进,最后选择合理的装置(如
图 7),
小组合作再次实验。
(1)实验用品和试剂
碳酸钠粉末、稀盐酸、锥形瓶、气球、试管、单孔橡
胶塞、注射器、矿泉水瓶、电子天平

红磷燃烧前后质量测定实验的改进

红磷燃烧前后质量测定实验的改进

红磷燃烧前后质量测定实验的改进摘要:初三化学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中,通过测量红磷在密闭体系中反应前后的质量变化来进行验证。

但该实验装置成功率较低,红磷不易燃烧且经常出现气球破裂的情况。

文中通过巧妙的改进,使实验操作简单,成功率大大提高。

关健词:红磷质量守恒定律实验改进一、课本实验1.原实验器材:锥形瓶、玻璃管、气球、托盘天平、红磷、锥形瓶、细沙。

2.原实验目的:通过将玻璃管的下端加热后引燃红磷,验证红磷燃烧前后质量守恒,气球可以起到一个缓冲的作用。

3.原实验的不足:(1)红磷的着火点比较高,通过红热的玻璃管点燃红磷成功率极低。

因为玻璃管接触红磷的面积较小,达不到红磷燃烧的温度。

(2)红磷燃烧放出的热量和产生的高温白烟很容易通过导管进入气球,将气球烧坏。

(3)玻璃管很容易被细沙堵塞或被红磷堵塞,加热时容易在空气中点燃。

二、改进后的实验1.实验器材锥形瓶、玻璃棒、直角玻璃管、气球、托盘天平、红磷、细沙锥形瓶(见图3)。

仪器的制作:将玻璃管一端用酒精喷灯烧成图4的形状,玻璃管弯成如图2所示的直角形状,玻璃管一端接上气球。

将玻璃棒和玻璃管接入双孔橡胶塞,如图3所示。

2.实验步骤(1)在底部铺有细沙的锥形瓶中放入一小堆干燥的红磷。

(2)在锥形瓶口的双孔橡胶塞上,一边安装一个改进过的玻璃棒(玻璃棒末端能接触到红磷),一边安装一根玻璃弯管,弯管末端系牢一个小气球。

(3)将锥形瓶整体放在托盘天平上用砝码平衡,记录所称的质量M1。

(4)取下锥形瓶,将橡胶塞上的玻璃棒放到酒精灯上加热至红热后,迅速用橡胶塞塞紧锥形瓶,引燃红磷。

待锥形瓶冷却后,重新放到托盘天平上,记录所称的质量M2。

3.实验改进方案的选择以及优缺点方案一:由于红磷较难点燃,许多老师在做实验时尝试过用白磷代替红磷,装置仍用课本中的装置(如图1)。

白磷确实很容易点燃,但这一改进的缺点也很突出,白磷有毒,而且燃烧剧烈很容易烧坏气球,成功率较低。

方案二:于是笔者也曾尝试将玻璃直管换成玻璃弯管,将红磷换成白磷,装置采用图2装置图,用热水加热锥形瓶使白磷点燃。

对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改进说课稿资料讲解

对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改进说课稿资料讲解

三、教 学 过 程
(一)课前预习、引入新课 (二)实验探究、得出结论 (三)概念分析、拓展提高
三、教学过程--课前预习,引入新课
波义耳在一只敞口的 容器中加热金属,结 果发现反应后容器中 物质的质量增加了。
拉瓦锡研究氧化汞在密封容器 内分解与合成中各物质质量之 间的关系,结果发现反应前后 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相等。
反应后 各物质的 质量总和
参加化学反 应的各物质 的质量总和
反应后生成的 各物质的质
量总和
三、教学过程--概念分析,拓展提高
①“质量关系”:质量守恒定律探讨的是物质 质量而不是体积。 预②计“可化能学反应”:质量守恒定律是关于化学反应 出的现普的遍实规律,其运用范围是化学变化而不是物 验理装变置化。 ③“参加”:是指实际反应了的物质的质量,没 有参加反应的物质或者剩余的物质不包括在内。
四、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中,对知识本身的掌 预计握可我能 没有过分强调,而侧重让学生获得自 出现主的探实 究的体验,学会分享。我相信,这种 验装方置法将使我的学生受益无穷。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仅供参考! 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努力做得更好!谢谢
三、教学过程--实验探究,得出结论 质量守恒定律探究之旅:
•提出问题
•作出猜想
•小组实验
•演 示 实 验
•数据分析
•实验改进 •得出结论
三、教学过程--实验探究,得出结论 •提出问题
物质在发生化学变化时,反应 物的质量总和与生成物的质量 总和之间存在什么关系呢?
三、教学过程--实验探究,得出结论 •作出猜想
各组交流讨论,找原因 改进实验装置
三、教学过程--实验探究,得出结论 •实验改进
2 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

质量守恒定律实验的改进

质量守恒定律实验的改进

向学生讲述事件中物质的变化,然后在用相关的化学知识来解释这种现象的产生.问题的提出不仅仅是为了让学生用理论知识来进行简单的解答,而是为了进行化学实验而进行前期准备工作,因此,问题的选定一定要符合教学进度,并且要涉及到教学内容中的化学知识.在利用理论知识对问题进行解答的过程中,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得到了充分的锻炼,为下一步的探究式教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2.引导学生进行化学实验针对教师提出的问题,学生可以在教师的引导下独立完成实验方案的撰写,并通过小组配合完成整个实验过程.在进行化学实验的过程中,教师首先要教会学生关于各种仪器的使用方法,并向学生介绍每个仪器的具体用途.学生在撰写实验方案的时候也可以查阅相关实验的注意事项以及实验方法,确定实验过程中所需要用到的仪器,并根据教学内容明确实验目的.学生在化学实验过程中,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在小组内部或者小组之间进行讨论,最终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论证,得到正确的实验结论.作为对学生实践动手能力要求较高的学科之一,将探究式教学方法应用于学生的化学实验教学过程中将有利于加深学生对化学学科的理解,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随着时代的进步,传统的化学教育模式已经不能满足高中化学教育的发展要求,探究式教学方法的应用正好可解决传统教育方法存在的不足,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探究式教学方法应用于高中化学课堂教学既可以提高学生对基础化学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又可培养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自主探究能力,有利于化学教学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1]满德日花.新课程理念下的高中化学探究式课堂教学初探[J ].中国培训,2015(06):106.[2]章顺芝,沈阿平.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五环节”探究性教学策略的实践研究[J ].赤子(中旬),2014(02):194-195.[3]李隆武.高中化学课堂实验探究式教学的尝试[J ].传奇.传记文学选刊(教学研究),2013(05):59.[4]杨宏伟,侯千金.高中化学实验探究式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施[J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2(08):150-153.[责任编辑:季春阳]质量守恒定律实验的改进许凌仙(苏州市平江中学校,江苏 苏州 215021)摘 要:质量守恒定律是指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对这个概念的理解最需要强调的是气体.教材的两个实验证明了质量守恒,第二个实验虽然涉及到了气体,但不能通过现象直观观察到,所以本文做了一些改进,并设计了两个新的实验弥补不足.关键词:质量守恒定律;气体;实验改进;实验设计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333(2017)27-0071-02收稿日期:2017-07-01作者简介:许凌仙(1983.4-),女,江苏吴县人,中学一级,本科,从事利用实验创新使教学减负增效,开发探究性实验、学生实验激发兴趣,提高效率的研究. 质量守恒定律是物质的化学变化一级主题下的二级主题,这一定律是方程式书写、计算的基础,能帮助学生从微观角度理解化学反应本质.理解、掌握并能灵活运用这一定律,是学生融会贯通知识的关键.新的课程标准要求教师高度重视和加强实验教学,充分发挥实验的教育功能,科学理论要从实验中感知,所以实验的设计就显得尤为重要.怎样用简单易行、涵盖知识面广并突出重点的实验来帮助学生理解这一定律,就是我们要努力的目标.—17—All Rights Reserved.本文分析了教材上两个实验的优缺点,在此基础上加以改进,并设计了两个新的实验,以下分两部分内容来阐述. 一、剖析教材实验,改进深化1.硫酸铜和氢氧化钠图1第一个实验是硫酸铜和氢氧化钠在密闭容器中反应(如图1).书本上是用托盘天平做的,如果用电子天平做精度更大,操作也更方便.这一反应并不是重点,但它的反应物、产物均没有气体,反应现象也很明显,所以便于学生初步的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符合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这是它的优点.但教材对这一实验的挖掘仅止于此,建议再增加一步,实验完成后把瓶塞打开,发现质量依然不变.这是一个铺垫,可让学生与石灰石和稀盐酸的反应做对比,找出原因,加深对定律的理解.2.石灰石和稀盐酸第二个实验是石灰石和稀盐酸在密闭容器中反应(如图2).该实验比起第一个,复杂在有一种产物是气体,容易逃逸,初学者不易注意到,所以在密闭容器中得出的结论是质量不变.同样建议实验完后将橡皮塞打开,学生看到电子天平示数变小,由此切身感受到气体是有质量的.这时回过头比较硫酸铜和氢氧化钠的实验,为什么瓶塞打不打开质量都不变呢,两个实验有什么区别?学生对比、探讨,理解了第二个实验有气体生成,二氧化碳也是产物的一部分,要计算在内,由此强化了反应前后所有物质的质量总和相等,特别是气体也包括在内.图2石灰石和盐酸反应的实验有两处不足,一是稀盐酸的注入和二氧化碳的生成会使瓶内压强增大,可能导致瓶塞弹开实验失败;二是仅仅验证了反应后有气体生成的情况,质量守恒是指反应前后所有的物质质量不变,当然包括参与反应的气体,气体反应比气体生成更容易忽略.所以为了验证气体反应也符合质量守恒,挖掘实验的深度,以下设计了两个实验. 二、精心设计实验,拓展创新1.铁钉生锈第一个实验很简单,事先准备两枚质量相等的新铁钉,一枚在干燥环境中放置,一枚在潮湿环境中放置.一星期后,学生观察两枚铁钉,发现后者生锈了.分别称它们的质量,发现生锈的铁钉质量变重.这是一个很好的思考机会,为什么铁钉变重了,增加的质量是什么,这个反应是否符合质量守恒定律?学生积极思考,结合生活经验,结合质量守恒定律,能想到是反应前的氧气和水蒸气没有一起称量,增加的质量就来自于氧气和水蒸气.这个实验简单易行,能充分说明问题,可惜气体的参与不能直观感觉到,所以设计了第二个实验.2.白磷燃烧第二个实验是白磷的燃烧.取一塑料瓶,瓶盖用橡皮塞代替,橡皮塞上装一燃烧匙,燃烧匙中放一小粒白磷,与瓶壁悬空.称量总质量为59.52g.白磷着火点低,所以用热水捂的方法点燃白磷,这个装置始终密封.在点燃的过程中,由于瓶内空气受热膨胀压强变大,要注意紧紧的按住瓶塞,以免弹飞.白磷很快被点燃,我们观察到白磷燃烧,生成大量白烟,一段时间后,燃烧停止.称量反应后的质量,与之前的59.52g 是一样的,说明了反应前后质量是守恒的.这个实验的优势在于,燃烧停止后,待瓶子自然冷却,瓶子会变扁,学生能直接感受到,氧气是参与了反应的.为了强调气体是有质量的,可以再把瓶塞打开(打开时缝隙小一点,以免白烟逸出),瓶子恢复原样,质量变大,增重了0.03g.这个实验弥补了书本上只能用数据说话的不足,学生从瓶子的形变感受到了气体也是参与反应的,是质量守恒的一部分. 三、让实验来说话,事半功倍实验是化学的灵魂,演示实验作为教学的重要手段,将定律、概念化抽象为形象,化枯燥为生动,结合教师的讲授,学生的思考,比起单纯文字性的讲述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让实验来说话,是激发学生兴趣,掌握知识技能的重要方法,更是培养和发展学生思维能力、创造能力的重要方法.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要明确实验目的,了解实验原理,勇于创新勇于拓展,如何让实验更感性,更生动,就是我们努力的方向. 参考文献:[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化学课程标准[M ].(2011年版).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34-35).[责任编辑:季春阳]—27—All Rights Reserved.。

对研究质量守恒定律两个实验的改进

对研究质量守恒定律两个实验的改进

翌堕堡箜!!塑壅竺苎兰量堡堡厂if甄_菱可对研究质量守恒≮律两个实验幻砍总余一文安徽浦来安县新安中学(239200)初中化学课本中研究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有两个。

[实验4-1]:在底部铺有细砂的锥形瓶中,放人一粒火柴头大小的白磷。

在锥形瓶口的橡皮塞上安装一根玻璃棒,并使玻璃棒能与白磷接触。

将锥形瓶放在托盘天平上,用砝码平衡。

然后,取下锥形瓶。

将橡皮塞上的玻璃棒放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至红热后,迅速用橡皮塞将锥形瓶塞紧.并将自磷引燃。

待锥形瓶冷却后,重新放到托盘天平上,观察天平是否平衡。

该实验在实际操作中有几点不足:①操作与要求高:因为玻璃棒灼烧至红热后应迅速插人到傩形瓶中,还要能使玻璃棒与瓶中的白磷接触(自磷必须放在瓶中间,玻璃棒长短要恰当)。

⑦当自磷燃烧时要放出较多热量,这些热量会使瓶内气体受热膨胀,产生较大压强,从而可能把橡皮塞顶开造成瓶内气体逸出而影响实验效果或者虽然逸出的少量气体不会影响实验结果,但学生看来,这是一个不严密的实验。

⑨该实验在白磷点燃前用砝码使天平平衡,然后将橡皮塞上的玻璃棒灼热后再塞到锥形瓶上,容易使学生形成一种疑问,橡皮塞再塞上后,瓶内气体还是原来的吗?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我在演示时作了如下改进,方法是l在底部铺有细沙的锥形瓶中,放人一粒火柴头大小的白磷.用一只气球紧套在锥形瓶口,将锥形瓶放在天平上用砝码平衡.然后取下锥形瓶,放人一只盛有80℃左右热水的烧杯中,待锥形瓶内白磷发生燃烧时,取出锥形瓶,学生观察白磷燃烧现象,等燃烧结束,锥形瓶冷却至室温,擦干瓶外壁的水,放回到天平上,观察天平是否平衡。

改进后的实验操作与原操作相比有如下优点:①本实验操作简单,可以从容地完成。

②本实验中锥形瓶口套气球,反应放热气体膨胀时,气球会鼓起,待冷却后,气球又会因瓶内氧气消耗压强减小而被吸人瓶内,整个操作过程中瓶内外物质无交换,得出结论准确,令人信服。

③用水浴法加热使白磷发生燃烧,一可证明白磷的着火点低,二是可使学生进一步理解燃烧条件中在与氧气接触的情况下,使温度达到着火点,即可使可燃物发生燃烧的事实,同时可消除使物质发生燃烧都要点燃的错误认识。

对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改进说课稿

对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改进说课稿

对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改进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本人今天要为大家讲解的是一份实验改进的说课稿,实验题目是《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质量守恒定律是自然科学中最基本的定律之一,也是物理学和化学学科中重要的基础理论。

其含义是在任何物理、化学变化中,物质总的质量都保持不变。

在学生学习物理和化学课程时,质量守恒定律常常是学生容易出错的内容。

因此,本次实验的目的就是通过实验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同时加深学生对这一定律的理解。

在过去的实验中,我们通常使用化学反应或物理实验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然而这些实验有一些局限性,比如化学反应需要较多的化学试剂,过程会产生大量热能和其他物质,而物理实验则需要较为精密的仪器和设备,增加了实验难度。

在对这些局限性进行分析和思考后,我们对实验进行了改进。

我们采用了简单的实验装置和易于操作的物品:两个相同大小的塑料瓶和塑料橡皮泥。

首先,让学生在一个瓶子里装上一定量的塑料橡皮泥,并称量其质量;然后,让学生将另一个瓶子放在天平上,并在瓶子上标注“空瓶”,记录其质量;接着,将橡皮泥瓶倒扣放在另一个瓶子上,并再次称量其质量。

这个实验的过程是非常简单的,让学生很容易理解实验的目的,并做到了资源和物品的节约。

为了引导学生更好地完成本次实验,我们提供以下实验操作指南:1. 在实验过程中,请严格按照实验步骤进行。

每个操作必须始终保持准确的记录。

2. 称量设备应该保持干燥和正确的清洁状态,避免使用毛手套和指纹等影响实验结果的因素。

3. 学生在取得实验数据后,应及时整理数据并进行数据分析,这些因素是实验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并且将在实验操作中扮演关键的角色。

4. 在实验结束后,学生需要对每个步骤进行详细的实验报告,并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讨论,以进行结论。

通过上述实验步骤,我们相信学生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质量守恒定律,并在实验中通过自己的感性认识来加深对这一定律的理解。

同时,这次实验也没有过多使用繁杂的化学试剂和精密的实验设备,使得学生在简单有趣的实验中学到科学知识,提高了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也增强了学生对科学实验教学的兴趣和热情。

课题1《质量守恒定律》实验改进集锦

课题1《质量守恒定律》实验改进集锦

碳酸钠与盐酸反应实验改进在教学“质量守恒定律”一节时,需做多个探究实验,其中在“探究碳酸钠与盐酸反应前后质量的变化”时,我们可以看到在开放体系(烧杯、试管等)中,反应后质量减少了,进而能引发学生对“定律”的质疑,对实验的深入分析。

反过来,如果再进一步把此实验设计成在一个比较合理的封闭体系中进行的过程,体现质量总和确实前后不变,形成对“定律”的有力支持,也是一个很值得思考的问题。

如果采用锥形瓶绑气球的形式,往往因气球胀大,所受浮力增大,而使实验失败。

若改用饮料瓶作为反应容器,先加碳酸钠粉末,再把盛盐酸的小试管放入瓶中(药品的量要少),拧紧瓶盖后,把瓶子稍稍捏瘪一点儿,然后再把瓶子放到天平上称量。

反应后,瓶子虽然也会有所膨胀,但因瓶壁较硬,形状变化很小,对天平的平衡影响不大,可以作为一个比较理想的实验方案。

质量守恒定律中“镁条燃烧”的实验安排确当吗很多教师对第五单元课题一质量守恒定律中“镁条燃烧”的实验提出质疑:第五单元课题1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设计从开放体系到密闭体系,“镁条燃烧”的实验生成物氧化镁的质量大于被燃烧的镁条的质量,但由于燃烧过程中生成的氧化镁部分以白烟的形式扩散到空气中,使得到的现象是白色粉末氧化镁的质量小于被燃烧的镁条的质量,容易引起学生思维的混乱,这个实验安排在这里确当吗?问题一经抛出,大家立即热议,提出了很多自己的观点。

有老师认为本实验安排在这里不恰当,让学生的思维更加混乱;有的老师认为此是没有一个合适典型“质量变大”实验,所以只有这样凑一下数;有的老师认为此试验没有在密闭容器中进行不合适;有老师认为此实验虽然没有问题,但要讲解清楚非常麻烦,建议删去。

但有更多的老师认为此试验安排在这里是合理的,是对质量守恒定律的一个补充。

正如牛俊臣老师总结的"天平可以不平衡,质量一定要守恒;气体参加或生成,装置密封才成功"是对这个实验的完美诠释。

还有老师认为此实验非常恰当。

甚至对这个实验情况进行了分析,本实验导致三个结果:变小,不变,变大。

《质量守恒定律》实验改进

《质量守恒定律》实验改进

《质量守恒定律》实验改进作者:陈小霞来源:《中学教学参考·理科版》2012年第07期一、实验目的1.《质量守恒定律》是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五单元第一节的内容,对课本上的实验进行改进,尽可能提高实验的启发性、探究性。

实验改进后,操作简单,现象明显,学生容易理解,也提升了学生的创新思维。

2.实验的改进和创新能促进教育改革的发展,也培养了学生的各种能力。

二、实验仪器及药品1.实验仪器:托盘天平、锥形瓶、双孔塞、注射器、导气管(带止水夹)、气球。

2.实验药品:稀盐酸、碳酸钠溶液。

三、实验装置实验装置如右图所示(天平未画出)。

四、实验步骤及说明1.实验步骤(1)在锥形瓶里装溶液,注射器里装稀HCl,针头一端插入到双孔塞上和锥形瓶相通,气球绑在玻璃管上,固定在双孔塞上,关闭止水夹k,把装置放在天平上称量。

(2)把注射器中的盐酸注入锥形瓶中。

(3)打开止水夹k,生成的气体导出,天平不平衡,分析不平衡的原因,突破难点。

2.实验现象步骤(1)中,天平平衡,指针在分度盘的中间。

步骤(2)中,气球涨起,但天平仍然平衡。

步骤(3)中气球变扁,天平不平衡,指针偏右。

3.实验现象分析首先称量的是发生化学反应之前的各物质的质量,当气球涨起,有新物质生成,说明确实发生了化学变化,但天平仍然平衡,让学生从客观上知道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守恒。

但当打开止水夹放出生成的气体时,气球变扁,天平指针右偏。

同一实验前后现象不同,学生思维产生碰撞,从而在比较中突破本节课的难点。

五、装置设计意图《质量守恒定律》的演示实验,课本上设计了两个,以证明质量守恒,但对有气体生成的这类反应,学生很难从直观上掌握。

笔者对操作前后天平平衡和不平衡的原因进行分析比较,引导学生从实验比较中认识矛盾、解决矛盾,让学生懂得有气体生成的化学反应测量质量守恒时必须在密闭体系中进行的原理。

这套装置前后现象不同仅用止水夹操作就可实现,操作简单。

这个实验能把抽象问题具体化,复杂问题简单化。

中考化学实验突破《质量守恒定律的验证》

中考化学实验突破《质量守恒定律的验证》

中考化学实验突破《质量守恒定律的验证》【特别提醒】(1)须反应——必须参加化学反应(2)如果有气体参加或生成,则必须在密闭容器中进行方案一:红磷燃烧前后质量的测定1.实验装置2.反应原理:4P+5O24P2O5(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3.实验现象: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发光、放热,开始小气球__鼓起___,冷却后小气球_变瘪___,反应前后天平指针位置___平衡__。

4.实验结论: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生成物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1)锥形瓶底部要铺一层细沙的目的是:防止锥形瓶炸裂。

(2)气球的作用:①调节锥形瓶内的压强,起缓冲作用;②起密封作用,防止实验时锥形瓶内外的物质发生交换。

(3)天平的使用应遵循左物右码,且称量前后在左右托盘中各放一张相同的纸(4)红磷燃烧的操作不能再天平上进行,原因是:①会烫坏天平;②红磷燃烧时气球膨胀变大,气球因受到空气浮力而导致测量不准。

方案二:铁钉与硫酸铜溶液反应前后质量的测定1.实验装置图:2.反应原理:Fe+CuSO4====Cu+FeSO4(用化学方程式表示)3.实验现象:铁钉表面覆盖一层红色固体,溶液由蓝色变为浅绿色。

反应前后天平的指针位置不变。

4.实验的结论: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生成物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1)实验前应将铁钉表面用砂纸打磨干净,以除去铁钉表面的氧化物和污物。

(2)实验室配制的硫酸铜溶液常显酸性,若将装置中的橡胶塞去掉,能否验证质量守恒定律?不能,因为硫酸铜溶液常显酸性,可与铁反应生成氢气,而逸出,导致天平不平衡。

方案三:稀盐酸与碳酸钠固体反应前后质量的测定1.实验装置图:2.反应原理:2HCl+Na2CO3=2NaCl+CO2↑ + H2O(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3.实验现象:有气泡产生,固体逐渐减少,反应后天平指针位置向右偏。

4.实验结论及分析由于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逸散到空气中,造成左边质量减少,天平指针偏向右边。

【装置改进】同学们为了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对甲组实验装置进行了如下三种改进。

碳酸钠粉末与稀盐酸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实验改进

碳酸钠粉末与稀盐酸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实验改进

碳酸钠粉末与稀盐酸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实验改进《质量守恒定律》一课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实验是:碳酸钠与盐酸的反应。

它要求反应后剩余物质的质量比参加反应的物质的质量轻,从而强调说明在化学反应中如果生成了气体,不能疏忽了气体的质量。

我对其改进作以说明。

一、实验原型及不足1、实验原型操作:把盛有盐酸的小试管小心地放入装有碳酸钠粉末的小烧杯中,将小烧杯放在托盘天平上用砝码平衡,取下小烧杯并将其倾斜,使小试管中的盐酸与小烧杯中的碳酸钠粉末反应,一段时间后,再把小烧杯放在托盘天平上,观察天平是否平衡。

2、不足按教材上的操作方法,我们观察到天平不再平衡,只能从理论分析是因为二氧化碳逸散到空气中,但没有用实验证明。

同时由于小试管的容积小,所盛盐酸很少,产生的气体的质量小,天平指针偏转不明显。

二、实验改进1、实验装置2、仪器用品托盘天平、可乐瓶、碳酸钠粉末、稀盐酸、小试管、3、实验操作(1)在可乐瓶中加入适量的碳酸钠粉末,在小试管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盐酸,并将试管放入可乐瓶中,拧紧瓶盖。

(2)称量可乐瓶及其内物质的总质量,使天平平衡。

(3)倾斜试管,让试管中的稀盐酸流入可乐瓶中,使碳酸钠和稀盐酸反应,这时可以看到有气泡产生。

(4)充分反应后,将可乐瓶放回天平的左盘,这时可以看到天平仍然平衡。

学生可以很直观地观察到反应前后的总质量相等。

(5)拧开瓶盖,能听到“呯”的一声响,这是因为二氧化碳逸散到空气中了。

(6)再将可乐瓶放到左盘上,发现天平不平衡了,这时问学生天平为什么不平衡呢?学生很容易地回答是气体逸散到空气中了。

4、反思与评价(1)本实验采用了对比实验,先使碳酸钠与稀盐酸在密闭容器中反应后天平仍然保持平衡,使学生直观地看到有气体生成的反应,但气体没有逸出时,反应前后的各物质质量总和相等。

然后打开瓶盖后,天平失去平衡,通过直观地对比,能加深学生对质量守恒定律的认识,使学生能灵活地运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日常生活、生产中有气体参与或有气体生成的反应,突破了教学难点。

质量守恒定律镁条的燃烧实验改进

质量守恒定律镁条的燃烧实验改进

实验步骤:取一根用砂纸打磨过的长约10厘米的镁条放在石棉网上,上边扣上一个烧杯,烧杯的尖嘴处放一团棉花,将其质量一起放在托盘天平上称量,记录所称的质量。

然后点燃镁条,迅速罩住烧杯,待镁条熄灭后,冷却到室温,再将石棉网及其烧杯一起放在天平上称量,比较反应前后的质量。

在尖嘴处放一团棉花不但不会使生成的氧化镁逸散,更重要的是可以使镁条燃烧时进行气体交换,也就是有充足的氧气支持镁条燃烧。

如果用密闭的装置就会使反应前后质量相等,失去了教材中设计的意图。

本实验注意的问题:一是镁条不能太短,如果太短天平的变化不明显,通过实验发现,镁条的长度至少大于0.3克,天平的指针才会有明显的偏转,因为天平只进行粗劣的称量,不像电子天平那么灵敏。

二是待镁条燃烧后冷却到室温在称量,避免因温度对实验造成误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碳酸钠与盐酸的反应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实验改进
这个实验也可以在吸滤瓶中进行,在抽气口上套一个气球,反应开始后气球膨胀,但天平保持平衡。


如图所示,在吸滤瓶中加入适量的碳酸钠粉末,在小试管中加入盐酸。

将小试管放入吸滤瓶中,并用止水夹夹住支管处的橡皮管。

整个装置放入托盘天平中,并用砝码平衡,记录读数。

取出吸滤瓶,倾斜,使小试管中的盐酸倾倒入瓶中,与碳酸钠粉末反应。

可观察到瓶中有大量气泡出现,气球胀大,如图2。

将装置再次放入托盘天平中称量,记录读数。

将两次结果相比较。

如此测得的两次数值真的完全相等吗?理论上当然没问题。

但我们必须考虑到气球体积增大而产生的浮力,只要气球体积足够大,天平的感量足够灵敏。

这种浮力所造成的读数减小是足以表现出来的。

初中实验室所用的托盘天平的灵敏度都比较上,一般的感量都在0.2g左右,是无法测出因浮力所造成的读数减小。

但我们不能因为测不出来,就以错误的理论出发,再导致错误的结论。

图1 图2
碳酸钠与盐酸反应实验改进
在教学“质量守恒定律”一节时,需做多个探究实验,其中在“探究碳酸钠与盐酸反应前后质量的变化”时,我们可以看到在开放体系(烧杯、试管等)中,反应后质量减少了,进而能引发学生对“定律”的质疑,对实验的深入分析。

反过来,如果再进一步把此实验设计成在一个比较合理的封闭体系中进行的过程,体现质量总和确实前后不变,形成对“定律”的有力支持,也是一个很值得思考的问题。

如果采用锥形瓶绑气球的形式,往往因气球胀大,所受浮力增大,而使实验失败。

若改用饮料瓶作为反应容器,先加碳酸钠粉末,再把盛盐酸的小试管放入瓶中(药品的量要少),拧紧瓶盖后,把瓶子稍稍捏瘪一点儿,然后再把瓶子放到天平上称量。

反应后,瓶子虽然也会有所膨胀,但因瓶壁较硬,形状变化很小,对天平的平衡影响不大,可以作为一个比较理想的实验方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