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经典课件】专题一 先秦时期-2020年高考历史二轮通史复习备课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 化
萌芽
商朝
约BC1600
汉字成熟 甲骨文
土地私有制 铁犁牛耕 小农经济形成
个体农耕 重农抑商政策 (男耕女织)
西周 春秋 战国
BC1046
BC770 B社C4会75转B型C221
“百家争鸣”
金文
《诗经》楚辞
帛画、
司南
阶段特征
时代特征
夏商周
阶段特征
春秋战国
政治 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西周建立了以血缘为纽带的政治制度— 王室衰微,诸侯争霸,各国变法;分封制、宗法
链 井田制是西周分封制实行的经济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私田出现,
接 基础,分封制是建立在井田制之 井田制遭到破坏,土地私有制
点
上的政治制度。宗法分封制的实 确立,分封制随之瓦解,礼乐制 行有利于形成“天下一家”的文 度崩溃,思想上出现了“百家
化心理认同
争鸣”的局面
高考第24题十年题型分布特图征概览示(依 据下面试题统计得出)
析错点:禅让制强调选贤举能;王位世袭与君主寿命无关;材料中的“兄终弟及”和父 子相传都是体现血缘,说明血缘纽带关系是强化,而非弱化。
【答案试解】 B
Leabharlann Baidu 链接高考
(2018课标Ⅱ卷·24)据《史记》记载,商汤见野外有人捕猎鸟兽,张 设的罗网四面密实,认为这样便将鸟兽杀绝了,“乃去其三面”,因 此获得诸侯的拥护,最终推翻夏桀,创立商朝。这一记载意在说明 A.商汤成功缘于他的仁德之心 B.捕猎是夏商时主要经济活动
第1讲 中华文明的奠基时期时空—坐标 —先秦 (远古——前221年)
时空坐标
通 史 构 架
时空坐标 先秦(远古——BC221年):是中华文明的勃兴阶段
政 治
禅让制
王位世袭制
宗法制、 分封制
商鞅变法 中央集权制
经 土地公有制 济 刀耕火种
井田制 耒耜锄耕
集体耕作
时 原始社会 夏朝
期
约BC2070
链接高考
(2013课标Ⅰ,24,0.214)在周代分封制下,墓葬有严格的等级
规定。考古显示,战国时期,秦国地区君王墓葬规模宏大,其余
墓葬无明显等级差别;在经济发达的东方六国地区,君王、卿
大夫、士的墓葬等级差别明显。这表明
A.经济发展是分封制度得以维系的关键 B.分封制中的等级规定凸显了君主集权
C
C.秦国率先消除分封体制走向集权统治
链接高考
【真题典例】
1.命题点:商周王位继承方式的变化
(2019·高考全国卷Ⅰ,T24)据学者考订,商朝产生了 17 代 30 位王,多为兄终弟及;而西
周产生了 11 代 12 位王。这反映出( )
A.禅让制度的长期影响
B.王位继承方式的变化
C.君主寿命的时代差异
D.血缘纽带关系的弱化
[满分秘籍] 扣题眼:紧扣材料信息可知,西周王位更替时间相比商朝较长,从西周王位继承与宗法 制关系的角度思考。
通过上面饼状图发现,说明、体特征现概览类选择题, 即设问词多为反映出、反映了、说明了、表明 等的试题 在24题中所占比重最多,“表明”、 “说明”类试题也是现象-本质题中的本质 题。”表明”是指表示清楚,比较确切地指 出;”说明”是用简明扼要的语言,把事物的 实际情况,恰如其分地表述出来。表明、说明 的含义相似,但也有所不同,“表明”多含有 求答历史现象本质之意,“说明”含有分析、 阐述之意。
区长期领先为特点的经济格局
地私有制确立,以小农经济为主体的农耕经济开始形成
文化 中华文明的勃兴时期,独具特色的中国 礼乐制度崩溃,形成了“百家争鸣”局面——中国历
传统文化开始形成,为中国文化奠定基
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奠定了中国文化的基础;在 天文、医学、文学、艺术等领域取得一系列成就;教
础
育领域,由学在官府到学在民间
儒学发展成为诸子百家中的蔚然大宗。
(2)文学艺术: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楚辞体的《离骚》。
(3)科技:战国时期发明了指南仪器——司南;编出了世界上最早的
星表;出现算筹。
核心提炼
考向探究
考向探究
思 维 导 图
考点深化
一、中国古代农业经济 考向探究
1.小农经济的特点和影响
(1)特点
①分散性: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一家一户分散经营。
核心提炼
(1)农业:耕作技术经历了从刀耕火种到使用青铜农具的演变;
夏商周实行井田制。
(2)手工业:夏商周手工业完全官营,商周时期青铜铸造技艺高超。
(3)商业:商朝时职业商人产生;
周朝商人由官府统一管理(工商食官制度)。
3.文化: 商代汉字形成完整体系,甲骨文是中国已知最早的成熟文字。
拓展延伸
一、分封制与“封建”P3
1.先秦“封建”的含义? 封土建制、分邦建国 ——分封制
2. “封建社会”在古代指的是哪一历史时期? “封建社会”一词现代又是指哪一历史时期?
“封建社会”在古代大致指商周到春秋战国; “封建社会”在现代指战国到清前期
3.从先秦“封建”的含义到现代“封建社会”概念的形成, 你看到了影响历史解释的因素有哪些? 最初的渊源;历史的演变;西学东渐(外来文明的影响); 时代政治的影响;重要历史人物的理论;历史史观的影响等
【文献史料的主观性】司马迁编写的《史记》属于典型的文献史料。这类史料 具有一定的主观性,反映作者对历史现象的历史解释。阅读此类史料时, 要理解 作者在这段史料所要表达的真实意图。
链接高考
(2014·新课标Ⅱ卷·24)周代分封制下,各封国贵族按“周礼-”27-
行事,学说统一的“雅言”,促进了各地文化的整合。周代的
享受生前所有的物质和精神生活。“秦国地区君王墓葬规模宏大,其余墓葬无明 显等级差别”意味着秦国率先消除分封体制,走向集权统治。
二、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770—前221年) 核心提炼 1.政治:宗法制、分封制走向崩溃;
形成诸侯混战、社会变革的局面;秦国进行商鞅变法。 2.经济 (1)农业:井田制遭到破坏,土地私有制确立。
土重迁思想,阻碍了社会分工和商品经济的发展。
②明清时期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影响了中国由古
代社会向近代社会的转型。
考点深化
考向探究
2.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1)耕作方式:铁犁牛耕是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2)土地制度: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是封建社会土地制度
的主要形式。
(3)经营方式:以个体家庭为单位,一家一户,分散经营。
“雅言”最早应起源于现在的
A.河南 B.河北
C.陕西
D.山东
C
【解析】选C。本题考查周代的分封制,涉及西周的历史地理知 识。解答的关键是判断出“雅言”乃周代的官方语言,应源于周 人的统治中心区域。周代实行的分封制是在王畿以外的广大地 区封邦建国,受封的诸侯国在政治上服从周王室。由题干可知, 诸侯国在文化上,如礼仪和语言方面,也与中央政府保持一致。 周王室和中央政府在“王畿”地区,即周人的统治中心区域,西 周的统治中心即都城是镐京,今陕西西安,故选C。
分封制
“封诸侯, 建藩卫。”
——即 封土封侯制
性质
含义
古代的封建 政治名词 分封土地、人民,建立国家
现代的“封 经济与社会 前资本主义社会的名称
建”
形态名词
相对的概念
郡县(制)
奴隶社会、 资本主义社会
理解宗法制的几个要点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1.夏、商、周三代文明对后世的影响 (1)政治与思想:商周的宗法观念是皇权政治与家族宗亲观念的源头。 ①宗法制是利用血缘关系亲疏来维护政治上尊卑贵贱的政治制度。嫡长子继承制原则、 “家国同治”的统治理念对后世皇权政治和宗亲观念影响深远,宗法观念成为中国的传 统思想,形成中华民族的亲情之爱。 ②分封制形成的等级观念:分封制所造成的等级秩序,不仅体现在政治层面,而且贯穿 在社会生活和思想观念之中。即便是经历了春秋战国社会大变革的激烈冲击,由分封制 强化的贵族等级秩序及其意识仍旧存在。
要点突破
核心提炼
先秦(远古—公元前221年)是中华文明的勃兴阶段:
一、夏、商、西周时期(约公元前2070—前771年)
1.政治
(1)商周实行王位世袭制,
西周实行以王族为主体的分封制,周王成为“天下共主”;
(2)西周实行以血缘为纽带、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的宗法制,
形成“家国一体”的政治结构。
2.经济
D.东方六国仍严格遵行西周的分封制度
【解析】 材料表明,战国时期的秦国率先打破了分封制对墓葬等级的规定,形成 君王墓葬独大的局面,这说明秦国率先由分封体制向集权统治演变,故C项符合题意 。A、B两项表述错误;战国时期分封制已经遭到破坏,D项错误。
【知识拓展】 古代中国,存在着“视死如生”的丧葬观念,即人死后应该继续
A C.商朝已经注重生态环境保护 D.资源争夺是夏商更替的主因
【解析】商汤见猎人所设罗网四面密实,认为这样会将鸟兽杀绝,“乃去其三面” ,显示了他的仁德之心,他从而得到诸侯拥护,并最终取得天下。《史记》中的这 一记载意在说明商汤成功缘于他的仁德之心,故A项正确。农业生产是夏商时期 的主要经济活动,B项错误。材料主要强调的是商汤的仁德之心,而非注重生态环 境保护,C项错误。材料强调统治者的治国理念是夏商更替的主因,D项错误。
小农经济形成,重农政策开始出现。 (2)手工业:官营、私营和家庭手工业三种经营形态并存,
但以官营手工业为主。 (3)商业:官府控制商业的局面被打破,开始实行抑商政策。
3.文化
核心提炼
(1)思想: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推动了我国古代思想文化的大发展;
春秋末期的孔子开创儒家学派,经过孟子、荀子的发展,战国后期
②封闭性: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男耕女织,自给自足,除盐铁
外,一般不外求。
③落后性:狭小生产规模和简单的性别分工,很难扩大再生产。
④脆弱性:统治者的过度剥削和压榨、天灾战乱等,多数农民就
会陷入贫困,失去土地或破产流亡)。
⑤保守性:相对简单的生产工具,长期不变的生产技术和容易满足
的社会心理观念。
考点深化
举例:(2020年茂名市高三一模文特综征概历览 史)
24.“西周以前所传的,只有后世认为共主之
国一个国家的历史……东周以后则不然,斯
时所传者,以各强国和文化较发达的地方的
事迹为多,所谓天子之国,转若在无足重轻
之列。”这一变化反映了
A.分封宗法制趋向衰落
B.周王室力量弱化 C.诸侯国力量强大
A
D.确立了贵族世袭特权
—宗法制、分封制,将政治隶属关系与血缘关系相结合,带有浓 厚的宗族色彩,对古代中华民族的政治观以及伦理观产生了深刻
制逐渐崩溃,开始出现郡县制,形成中央集权
影响;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
的雏形;国家由分裂走向统一
经济 农业在各部门中的主导地位确立,形成以中原地 铁器、牛耕使用,生产力飞跃,社会经济发展;井田制瓦解,土
从历年全国卷高考试题来看,此类特征试概览题中的题 干与题肢之间的逻辑关系存在三种情况:一是题干 与题肢之间是因果关系,二是题干与题肢之间是现 象与本质的关系,三是题干与题肢之间是判断关系。 高考试题中“反映”、“表明”是有一定的区别。 “反映”一般指的是表面背后的东西,是一个可深 可浅,深触及本质、浅可接近表面,但不是纯表象, 具体要看题的要求。 “表明”一般指的是表象, 一般来讲,考查的程度比“反映”低。具体的也要 根据题意决定,不是僵化的。
(2)文化 ①文字的出现对文明传承的意义重大。甲骨文、钟鼎文是语言符号,它们的出现使记录 历史、传承文明得以实现,使文明发展不至于中断,使华夏文明自成一系。 ②婚姻礼仪:宗法制使一妻多妾制成为宗周社会婚姻的基本形态,并使聘娶婚成为婚姻 的合法程序。宗法制婚姻满足了宗法政治的需要,使婚姻政治化。 ③姓氏方面:中国姓氏的产生是建立在血缘关系基础上以父权和族权为象征的,是带有 阶级等级的宗法制的反映。如宋、路、郑、陈等。
④信仰、观念:宗法制调节人际关系、规范伦理道德,导致中国文化成为伦理型文化。 影响认祖归宗、祭祖扫墓、编订家谱、建立宗庙等社会风俗的形成。 ⑤分封制影响了中国的地名简称,如山东省简称鲁、山西省简称晋等。 (3)经济:夏、商、周三代逐渐形成的经商观念深刻影响后世,由于三代生产力发展水平 的限制,经商以地域间相邻的侯国为主。分封制推动了各地经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 “工商食官”一直影响着国家对一些产业的垄断。
1.小农经济的特点和影响
考向探究
(1)特点
(2)影响:
积极:①农民人身相对自由,拥有一定的土地、农具或耕畜等
生产资料,生活相对稳定,生产主动性、积极性高;
②自耕农是国家赋税徭役的主要承担者;农民在有限的
土地上努力提高耕作技术,为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
形成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消极: ①小农经济的脆弱性、封闭性、落后性等弊端,农民有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