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m箱梁预应力张拉计算书

合集下载

25m40m箱梁预应力张拉计算书

25m40m箱梁预应力张拉计算书

有关计算参数和计算公式:κ=0.0015,μ=0.17,X为压力值单位:KNY为油表读数单位:Mpa1一束根数:5钢绞线分段分段长度L (m )θ(rad )κL +μθe -(κL+μθ)终点力P Z (kN )P P 平均力(kN )伸长量ΔL (mm )AB 10.5530.0000.0160.984928.851936.24172.904BC 4.3630.0870.0210.979909.202918.99129.588CD 4.8370.0000.0070.993902.629905.91232.333锚外 4.65半段梁19.753134.82全梁总计39.375269.0加荷级别张拉力P (KN )324(MPa )(2#顶)508(MPa )(3#顶)516(MPa )(4#顶)0.2δk 188.73410.1 5.6 5.80.4δk 377.46819.012.212.1δk943.67145.732.231.2备注张拉端张拉力P=188.734*5=943.671KN 一束钢绞线截面积A=139*5=695mm 2锚固点距离跨中平距:40/2-0.292=19.708起弯点距离跨中平距:4.837m;起弯点距离跨中平距:4.837+T+T*COS(5*pi()/180)=9.195m;其中T=TAN(5*pi()/2/180)*5000=2.183m N1号钢绞线张拉理论伸长量计算表N1号钢绞线张拉时千斤顶读数2号千斤顶读数与压力表19033324的关系:Y=1.1667+0.0472X3号千斤顶读数与压力表4508的关系:Y=-1.0913+0.0353X4号千斤顶读数与压力表4516的关系:Y=-0.5891+0.0337X平均张拉力:P P =P[1-e -(κL+μθ)]/(κL+μθ)钢绞线张拉理论伸长量:ΔL=P P L/(AE)40m 边跨梁张拉计算书弹性模量E=195GPa ,钢绞线型号:φ15.24,绞线张拉控制应力δk=1860*0.73=1357.8MPa ,单根公称面积a=139mm 2,单根张拉力P=δk*a=188.734KN千斤顶作用长度65cm 计算:复核:。

25米预应力混凝土箱梁张拉计算

25米预应力混凝土箱梁张拉计算

四、张拉设备及检验1、张拉设备的选用设备能力计算:3束:P=1860*0.75*140*3/1000=585.9KN4束:P=1860*0.75*140*4/1000=781.2KN5束:P=1860*0.75*140*5/1000=976.5KN张拉采用两端对称张拉,选用两个YDC1500型穿心液压千斤顶,其张拉力150T.压力表的选用:压力表选用最大读数为60MPa,千斤顶同油压表的关系必须经省级计量单位标定.2、在下述情况下,应对油表、千斤顶进行配套校验.油泵、千斤顶、油表之中有一件是进场后修复过,第一次使用的;使用超过六个月或连续张拉200次以上的;在运输和张拉操作中出现异常时.五、张拉有关数量值计算张拉时应两端同时对称张拉,张拉控制以张拉力为主,伸长值为校核控制,实际伸长值与理论伸长值控制在±6%以内.锚下控制应力计算:σcon=1860mpa*0.75=1395mpa.预应力钢绞线张拉理论伸长量计算公式:ΔL=<P p L>/<A p E p> (1)式中:P p――预应力筋的平均张拉力<N>;当预应力筋为直线时P p=P;L――预应力筋的长度<mm>;A p――预应力筋的截面面积<mm2>;本工程采用每根A p=140mm2;E p――预应力筋的弹性模量<N/mm2>;本工程采用E p=197444mpa.预应力筋平均张拉应力按下式计算:P p=P<1-e-〕kx+μθ〔>/<kx+μθ> (2)式中:P p――预应力筋平均张拉力<N>;P――预应力筋张拉端的张拉力<N>;x――从张拉端至计算截面的孔道长度<m>;θ――从张拉端至计算截面曲线孔道部分切线的夹角之和<rad>;k――孔道每米局部偏差对摩擦的影响系数;由于本工程采用的是预埋金属螺旋管道,故采用0.0015;μ――预应力筋与孔道壁的摩擦系数;本工程采用0.25.六、张拉伸长量计算:<一>中跨半跨计算方法如下:1、N1#束:分为工作段长65cm+直线长789.2cm+曲线长349.1cm<5º>+直线90.7cm;2、N2#束:分为工作段长65cm+直线长628.5cm+曲线长349.1cm<5º>+直线252.9cm;3、N3#束:分为工作段长65cm+直线长467.8cm+曲线长349.1cm<5º>+直线415.1cm;4、N4#束:分为工作段长65cm+直线长106.6cm+曲线长73.3cm<1.4º>+直线1040.1cm;<二>边跨非连续端半跨计算方法如下:1、N1#束:分为工作段长65cm+直线长617.2cm+曲线长349.1cm<5º>+直线266.7cm;2、N2#束:分为工作段长65cm+直线长456.7cm+曲线长349.1cm<5º>+直线426.7cm;3、N3#束:分为工作段长65cm+直线长296.2cm+曲线长349.1cm<5º>+直线586.7cm;4、N4#束:分为工作段长65cm+直线长106.6cm+曲线长73.3cm<1.4º>+直线1050.1cm;<三>边跨连续端半跨N4计算方法如下:1、N4#束:分为工作段长65cm+直线长106.6cm+曲线长73.3cm<1.4º>+直线1040.1cm;七、张拉计算结构名称:长**河桥25米后张法预制箱梁<一>、中跨中梁半跨计算结果如下:1、N1束4股预应力钢绞线特性截面面积Ap〕mm2〔560,弹性模量Ep〕N/mm2〔195000,张拉控制力Pk<KN>781.2.伸长量计算2、N2束4股预应力钢绞线特性截面面积Ap〕mm2〔560弹性模量Ep〕N/ mm2〔195000张拉控制力Pk<KN>781.2.伸长量计算3、N3束4股预应力钢绞线特性截面面积Ap〕mm2〔560弹性模量Ep〕N/ mm2〔195000张拉控制力Pk<KN>781.2.伸长量计算4、N4束3股预应力钢绞线特性截面面积Ap〕mm2〔420弹性模量Ep〕N/ mm2〔195000张拉控制力Pk<KN>585.9.伸长量计算<二>、边跨非连续端半跨计算结果如下:1、N1束4股预应力钢绞线特性截面面积Ap〕mm2〔560,弹性模量Ep〕N/mm2〔195000,张拉控制力Pk<KN>781.2.伸长量计算2、N2束4股预应力钢绞线特性截面面积Ap〕mm2〔560弹性模量Ep〕N/ mm2〔195000张拉控制力Pk<KN>781.2.伸长量计算3、N3束4股预应力钢绞线特性截面面积Ap〕mm2〔560弹性模量Ep〕N/ mm2〔195000张拉控制力Pk<KN>781.2.伸长量计算4、N4束5股预应力钢绞线特性截面面积Ap〕mm2〔700弹性模量Ep〕N/ mm2〔195000张拉控制力Pk<KN>976.5.伸长量计算<三>、边跨连续端半跨N4计算结果如下:1、N4束5股预应力钢绞线特性截面面积Ap〕mm2〔700弹性模量Ep〕N/ mm2〔195000张拉控制力Pk<KN>976.5.伸长量计算八、25米箱梁预应力钢束材料数量及伸长量计算表。

25_米预制箱梁伸长值计算

25_米预制箱梁伸长值计算

25米先简支后连续预应力箱梁张拉数据计算书一、中跨梁理论伸长量计算1、计算公式△L=P·L/Ag·EgP——平均张应力(N)L——预应力钢绞线长度(cm)Eg——钢铰线的弹性模量(N/mm2)Ag——钢绞线的截面面积(mm2)P=P[1-e-(kx+μθ)]/K·X+μ·θP——张拉力(N)X——从张拉端至计算截面积的孔道长度(m)θ——从张拉端至计算截面曲线孔道部分切线的夹角之和(rad)K——孔道每米局部偏差对摩擦的影响系数。

μ——预应力钢筋与孔道壁的摩擦系数。

2、各参数的确定XX1=24.38m X2=24.41m X3=24.44m X4=24.16m (2)Eg由图纸所给:弹性模量Eg=1.95*105Mpa(3)Ag截面面积4束Ag=139*4=556(mm2)3束Ag=139*3=417(mm2)(4)P张拉力考虑锚圈口摩阻损失,损失采用2.5%4束:P4=1860*106*0.75*139mm2*4*/106mm2*1.025=N=795.01( KN)3束:P3=1860*106*0.75*139mm2*3*/106mm2*1.025=N=596.257(KN)(5)θ值N1最大夹角为10.0°合计为θ1=10.0*π/180=0.175(rad)N2最大夹角为10.0°合计为θ2=10.0*π/180=0.175(rad)N3最大夹角为10.0°合计为θ3=10.0*π/180=0.175(rad)N4最大夹角为2.8°合计为θ4=2.8*π/180=0.049(rad) (6):K值由图纸说明给出K=0.0015(7)μ值由图纸说明给出μ=0.203:伸长量的计算(1):N1伸长量PN1(4束)=P4[1-e-(kxN1+μθN1)]/kx N1+μθN1=795.01KNx[1-e-(0.0015x24.38+0.20x0.175)]/(0.0015x24.38+0.20x0.175)=767.227(KN)ΔL N1=P N1.L N1/AgEg=767.227x24.38/556x1.95=17.25(cm)(2):N2伸长量PN2(4束)=P4[1-e-(0.0015x24.41+0.20x0.175)]/0.0015x24.41+0.20x0.175=767.21(KN)ΔL N2=P N2L N2/AgEg=767.21x24.41/556x1.95=17.27(cm)(3)N3伸长量PN3(3束)=P3[1-e-(0.0015x24.44+0.20x0.175)]/0.0015x24.44+0.20x0.175=575.394(KN)ΔL N3(3束)=P N3(束)L N3/AgEg=561.091x24.44/417x1.95=17.29(cm)(4)N4伸长量PN4(3束)=P4[1-e-(0.0015x24.16+0.20x0.049)]/0.0015x24.16+0.20x0.049=582.739(KN)ΔL N4(3束)=P N4(束)L N4/AgEg=582.739x24.16/417x1.95=17.31(cm) 最后经过计算得出:N1理论伸长量:17.25(cm)N2理论伸长量:17.27(cm)N3理论伸长量:17.29(cm)N4理论伸长量:17.31(cm)二、边跨梁理论伸长量计算(1)各参数的确定XX1=24.49m X2=24.50m X3=24.51m X4=24.35m (2)Eg由图纸所给:弹性模量Eg=1.95*105Mpa(3)Ag截面面积4束Ag=139*4=556(mm2)3束Ag=139*3=417(mm2)(4)P张拉力考虑锚圈口摩阻损失,损失采用2.5%4束:P4=1860*106*0.75*139mm2*4*/106mm2*1.025=N=795.01(K N)3束:P3=1860*106*0.75*139mm2*3*/106mm2*1.025=N=596.257(KN)(5)θ值N1最大夹角为10.0°合计为θ1=10.0*π/180=0.175(rad)N2最大夹角为10.0°合计为θ2=10.0*π/180=0.175(rad)N3最大夹角为10.0°合计为θ3=10.0*π/180=0.175(rad)N4最大夹角为2.8°合计为θ4=2.8*π/180=0.049(rad)(6)K值由图纸说明给出K=0.0015(7)μ值由图纸说明给出μ=0.203:伸长量的计算(1)N1伸长量PN1(4束)=P4[1-e-(kxN1+μθN1)]/kx N1+μθN1=795.01KNx[1-e-(0.0015x24.49+0.20x0.175)]/(0.0015x24.49+0.20x0.175)=767.165(KN)ΔL N1=P N1.L N1/AgEg=767.165x24.49/556x1.95=17.32(cm) (2)N2伸长量PN2(4束)=P4[1-e-(0.0015x24.50+0.20x0.175)]/0.0015x24.50+0.20x0.175=767.159(KN)ΔL N2=P N2L N2/AgEg=767.159x24.50/556x1.95=17.33(cm)(3)N3伸长量PN3(4束)=P3[1-e-(0.0015x24.51+0.20x0.175)]/0.0015x24.51+0.20x0.175=767.153(KN)ΔL N3(4束)=P N3(束)L N3/AgEg=767.153x24.51/556x1.95=17.34(cm)(4)N4伸长量PN4(4束)=P4[1-e-(0.0015x24.35+0.20x0.049)]/0.0015x24.35+0.20x0.049=776.877(KN)ΔL N4(4束)=P N4(束)L N4/AgEg=776.877x24.35/556x1.95=17.44(cm) 最后经过计算得出:N1理论伸长量:17.32(cm)N2理论伸长量:17.33(cm)N3理论伸长量:17.34(cm)N4理论伸长量:17.44(cm)三、箱梁顶板负弯矩钢束理论伸长量计算(1)各参数的确定XT1=7.0m T2=14.0m(2)Eg由图纸所给:弹性模量Eg=1.95*105Mpa(3)Ag截面面积5束Ag=139*5=695(mm2)(4)P张拉力考虑锚圈口摩阻损失,损失采用2.5%5束:P5=1860*106*0.75*139mm2*5*/106mm2*1.025=N=993.763( KN)(5)θ值T1最大夹角为0°T2最大夹角为0°(6)K值由图纸说明给出K=0.0015(7)μ值由图纸说明给出μ=0.203:伸长量的计算(1):T1伸长量PT1(5束)=P5[1-e-(kxT1+μθT1)]/kx N1+μθN1=993.763KNx[1-e-(0.0015x7.0+0.20x0)]/(0.0015x7.0+0.20x0)=988.563(KN)ΔL T1=P T1.L T1/AgEg=988.53x7.0/695x1.95=5.1(cm) (2):T2伸长量PT2(5束)=P5[1-e-(0.0015x14.0+0.20x0)]/0.0015x14.0+0.20x0 =983.401(KN)ΔL T2=P T2L T2/AgEg=983.401x14.0/695x1.95=10.15(cm) T1理论伸长量:5.1(cm)T2理论伸长量:10.15(cm)计算:复核:监理工程师:。

预应力张拉计算(25m)

预应力张拉计算(25m)

2、钢束中的各分段长度计算: 使用公式:L=2π R×θ /2π =θ R 钢束 编号 N1 分段名称 L L 3、摩擦影响参数计算: 钢束 编号 T1 T2 θ (角度) 0 0 θ (弧度) 0.000000 0.000000 R 0 0 分段长度 (cm) 357.0 707.0 总长度 (cm) 357.0 707
中跨箱梁后张法预应力钢束伸长量计算
1、参与预应力分配的有效钢束长度计算: 使用公式:中跨箱梁N1、N2、N3钢束的计算长度为从张拉端至跨中的长度,即:Li=设计钢束 长度/2-一端工作长度+一端千斤顶长度31cm+一端锚垫板厚度7cm 中跨箱梁参与预应力分配的有效钢束长度计算: 钢束 编号 N1 N2 设计钢束长度 一端工作长度 (cm) (cm) 760.0 1460.0 30.0 30.0 一端千斤顶长度 (cm) 0.0 0.0 一端锚垫板厚度 钢束计算长度(cm) (cm) 7.0 7.0 357.0 707.0
分段名称 L L
θ (角度) 0 0
θ (弧度) 0.000000 0.000000
kx+μ θ 0.005355 0.010605
1-e-(kx+μ θ ) 0.005341 0.010549
4、钢束理论伸Βιβλιοθήκη 值计算:使用公式: 钢束 编号 N1
ΔL =
PP·L
(1-e-(kx+μθ))
×
Ay·Eg
kx+μθ
总伸长量Δ L(cm) 5.09 10.06
分段名称 L1 L2
分段伸长量Δ Li(cm) 2.55 5.03
5、钢束伸长值允许波动范围(±6%):
钢束 编号 T1 T2
伸长值下限Δ lmin (cm) 4.79 9.46

25m箱梁预应力张拉计算书

25m箱梁预应力张拉计算书

25m箱梁预应力张拉计算书附件:1. 图纸:包括箱梁钢筋布置图、预应力钢束布置图等。

2. 材料明细表:列出箱梁使用的各种材料及其数量。

3. 张拉记录表:记录了预应力张拉的具体参数和操作过程。

法律名词及注释:1. 预应力:利用预先施加于结构构件的张拉应力来抵消结构在使用荷载下可能产生的应力。

2. 箱梁:一种横断面呈矩形的梁,主要用于大跨度桥梁等工程中。

3. 张拉计算:根据箱梁的设计条件和预应力张拉的要求,计算出预应力钢束的张拉力。

------------------------25m 箱梁预应力张拉计算书1. 引言本文档旨在对一根25m长的箱梁进行预应力张拉计算,以确保其在使用荷载下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这个箱梁将被用于X大桥的建设项目中,项目承包商为Y公司。

2. 环境参数2.1 温度:根据工程地理位置及气候条件进行确认。

2.2 湿度:根据工程地理位置及气候条件进行确认。

2.3 风荷载:根据设计要求及气象数据进行计算确认。

3. 箱梁几何参数3.1 长度:25m3.2 宽度:根据设计要求确定。

3.3 高度:根据设计要求确定。

4. 材料参数4.1 混凝土:按设计要求控制混凝土的配合比及抗压强度等参数。

4.2 钢筋:按设计要求确定钢筋的型号、数量及布置。

4.3 预应力钢束:按设计要求确定预应力钢束的型号、数量及布置。

5. 张拉力计算5.1 预应力钢束数量及布置根据工程设计要求,计算出所需的预应力钢束数量及其布置。

5.2 预应力力计算根据箱梁的几何参数、材料参数及工程要求,计算出预应力力的大小。

5.3 张拉计算根据预应力力及预应力钢束数量,确定每一个预应力钢束所需的张拉力大小。

计算出张拉力的施加位置、顺序及方法。

6. 张拉方案6.1 钢筋安装根据设计要求及图纸,进行钢筋的预埋安装。

6.2 钢束固定根据预应力计算结果,安装和固定预应力钢束。

6.3 张拉工序按照张拉计算结果及工程要求,按顺序进行预应力钢束的张拉工作。

25m箱梁张拉方案

25m箱梁张拉方案

后张法25米箱梁梁张拉计算书一、钢束理论伸长值计算公式:1、预应力平均张拉力计算公式及参数:Pp=P(1-e-(κχ+μθ))/(κχ+μθ)式中:Pp—预应力筋平均张拉力(N)P—预应力筋张拉端的张拉力(N)X—从张拉端至计算截面的孔道长度(m)θ—从张拉端至计算截面的曲线孔道部分切线的夹角之和(rad)k—孔道每米局部偏差对摩檫的影响系数,取0.0015μ—预应力筋与孔道壁的摩檫系数,取0.252、预应力筋的理论伸长值计算公式及参数:ΔL=P P L/A P E P式中:Pp—预应力筋平均张拉力(N)L—预应力筋的长度(mm)Ap—预应力筋的截面面积(mm2),取140mm2Ep—预应力筋的弹性模量(N/ mm2),取1.95×105N/mm2二、材料与设备(一)材料:钢绞线,标准强度Ry b=1860Mpa,d=15.2mm,Ep=1.95×105N/ mm2。

每批材料均要送检,要有试验检验证书,其结果要达到设计标准。

锚具采用15-3型和15-4型系列锚具及其配件;波纹管采用金属波纹管,波纹管钢带壁厚0.35mm。

(二)设备使用两台150T千斤顶,编号703013#,油压表编号5255#,及编号703012#,油压表编号5277#。

千斤顶使用前送有资职单位标定,经合肥工大共达工程检测试验有限公司标定结果:千斤顶编号703013#,油压表编号5255#回归方程为y =1.31+0.0341x千斤顶编号703012#,油压表编号5277#回归方程为y =2.04+0.03393x三、钢束理论伸长值计算1、计算参数钢绞线弹性模量Ep=1.95×105N/ mm2,钢绞线截面积A=140mm2,金属波纹管摩阻系数μ=0.25,偏差系数k=0.0015,抗拉强度标准值fpk=1860MP。

一根钢绞线最大控制张拉力:P1=0.75×fpk×A=0.75×1860×140=195300N。

箱梁预应力张拉力和理论伸长量计算

箱梁预应力张拉力和理论伸长量计算

25m箱梁预应力张拉和理论伸长量计算一、张拉力计算〔校核图纸〕1、钢绞线参数Øj钢绞线截面积:A=140mm2,标准强度:R b y=1860Mpa,弹性模量E y=1.95×105Mpa2、张拉力计算a、单根钢绞线张拉力P=5 R b y×A=5×1860×106×140×10-6Knb、每束张拉力(中跨梁)N1~N2〔4索〕:P总=1×4=Kn〔标准〕*1.02= KnN3~N4〔3索〕:P总=1×3=Kn〔标准〕= Knc、每束张拉力(边跨梁)N1~N4〔4索〕:P总=1×4=Kn〔标准〕Kn二、设计图纸中钢绞线中有直线和曲线分布,且有故P≠P P(1)中跨箱梁1.1:N1钢绞线经查表:k=0.0015 μ5根据图纸计算角度θ187〔为弧度〕竖弯和平弯N1:理论计算值〔根据设计〕1.2:N2钢绞线经查表:k=0.0015 μ5根据图纸计算角度θ187〔为弧度〕竖弯和平弯N2:理论计算值〔根据设计〕1.3:N3钢绞线经查表:k=0.0015 μ5根据图纸计算角度θ187〔为弧度〕竖弯和平弯1.4:N4钢绞线经查表:k=0.0015 μ5根据图纸计算角度θ〔为弧度〕竖弯和平弯N4:理论计算值〔根据设计〕〔2〕、边跨箱梁1.1:N1钢绞线经查表:k=0.0015 μ5根据图纸计算角度θ187〔为弧度〕竖弯和平弯N1:理论计算值〔根据设计〕1.2:N2钢绞线经查表:k=0.0015 μ5根据图纸计算角度θ187〔为弧度〕竖弯和平弯N2:理论计算值〔根据设计〕1.3:N3钢绞线经查表:k=0.0015 μ5根据图纸计算角度θ187〔为弧度〕竖弯和平弯1.4:N4钢绞线经查表:k=0.0015 μ5根据图纸计算角度θ〔为弧度〕竖弯和平弯N4:理论计算值〔根据设计〕备注:以上终点力P P〔KN〕、ΔL〔mm〕伸长量根据以下公式计算P〔1- e-(kx+μθ)〕〔1〕、P P= kx+μθP P L〔2〕、ΔL= A P E P35m箱梁预应力张拉和理论伸长量计算一、张拉力计算〔校核图纸〕1、钢绞线参数Øj钢绞线截面积:A=140mm2,标准强度:R b y=1860Mpa,弹性模量E y=1.95×105Mpa2、张拉力计算a、单根钢绞线张拉力P=5 R b y×A=5×1860×106×140×10-6Knb、每束张拉力(中跨梁)N1~N5〔4索〕:P总=1×4=Kn〔标准〕*1.02= Knc、每束张拉力(边跨梁)N1、N5〔4索〕:P总=1×4=Kn〔标准〕*1.02= KnN2~N4〔5索〕:P总=1×5=Kn〔标准〕*1.02= Kn二、设计图纸中钢绞线中有直线和曲线分布,且有故P≠P P〔1〕、中跨箱梁1.1:N1钢绞线经查表:k=0.0015 μ5根据图纸计算角度θ100〔为弧度〕竖弯和平弯N1:理论计算值〔根据设计〕1.2:N2钢绞线经查表:k=0.0015 μ5根据图纸计算角度θ100〔为弧度〕竖弯和平弯N2:理论计算值〔根据设计〕1.3:N3钢绞线经查表:k=0.0015 μ5根据图纸计算角度θ100〔为弧度〕竖弯和平弯1.4:N4钢绞线经查表:k=0.0015 μ5根据图纸计算角度θ〔为弧度〕竖弯和平弯N4:理论计算值〔根据设计〕1.5:N5钢绞线经查表:k=0.0015 μ5根据图纸计算角度θ〔为弧度〕竖弯和平弯N5:理论计算值〔根据设计〕〔2〕、边跨箱梁1.1:N1钢绞线经查表:k=0.0015 μ5根据图纸计算角度θ100〔为弧度〕竖弯和平弯N1:理论计算值〔根据设计〕1.2:N2钢绞线经查表:k=0.0015 μ5根据图纸计算角度θ100〔为弧度〕竖弯和平弯1.3:N3钢绞线经查表:k=0.0015 μ5根据图纸计算角度θ100〔为弧度〕竖弯和平弯N3:理论计算值〔根据设计〕1.4:N4钢绞线经查表:k=0.0015 μ5根据图纸计算角度θ〔为弧度〕竖弯和平弯N4:理论计算值〔根据设计〕1.5:N5钢绞线经查表:k=0.0015 μ5根据图纸计算角度θ〔为弧度〕竖弯和平弯N5:理论计算值〔根据设计〕备注:以上终点力P P〔KN〕、ΔL〔mm〕伸长量根据以下公式计算P〔1- e-(kx+μθ)〕〔1〕、P P= kx+μθP P L〔2〕、ΔL= A P E P。

预应力张拉计算书(例范本)

预应力张拉计算书(例范本)

预应力张拉计算书(例范本)本合同段采用国标φs15.24(GB/T5224-2003)的预应力钢绞线,标准强度为Rby=1860MPa,低松驰。

跨度为30m的T梁和25m的箱梁均采用Φs15.24mm钢绞线。

预应力筋张拉采用千斤顶油压标示张拉力和伸长值双控施工。

预应力钢绞线的张拉在预制梁的预应力损失参数方面,纵向预应力钢绞线波纹管摩阻系数为0.26,孔道偏差系数为0.003,钢束松弛预应力损失根据张拉预应力为1302MPa取为△=0.025,锚具变形与钢束回缩值(一端)为6mm;横向预应力钢绞线波纹管摩阻系数为0.26,孔道偏差系数为0.003,钢束松弛预应力损失为△=0.025,锚具变形与钢束回缩值(一端)为6mm;竖向预应力钢绞线波纹管摩阻系数为0.35,孔道偏差系数为0.003,钢束松弛预应力损失为△=0.05,锚具变形与钢束回缩值(一端)为1mm。

预应力材料方面,纵横向预应力束采用公称直径为Φ=15.24(7Φ5),抗拉标准强度f=1860MPa的高强度低松弛钢绞线;柔性吊杆采用27根Φ15.2环氧喷涂钢绞线组成,fpk=1860MPa;竖向预应力采用Φ25高强精扎螺纹粗钢筋。

锚具方面,纵向预应力采用OVM15-9型锚具锚固,横向预应力束采用OVMBM15-3(BM15-3P)、OVMBM15-4(BM15-4P)型锚具,竖向预应力采用JLM-25型锚具锚固;吊杆采用GJ15-27型锚具。

在设计伸长量方面,预应力平均张拉力的计算公式为Pp=(p1-e)/(kx+μθ),其中Pp为预应力筋平均张拉力,p为预应力筋张拉端的张拉力,x为从张拉端至计算截面的孔道长度,θ为从张拉端至计算截面的曲线孔道部分切线的夹角之和,k为孔道每米局部偏差对摩檫的影响系数,取0.002,μ为预应力筋与孔道壁的摩檫系数,取0.14.预应力筋的理论伸长值计算公式为Δl=ppl/(AEp),其中Δl为预应力筋的理论伸长值,l为预应力筋的长度,A为预应力筋的截面积,Ep为预应力筋的弹性模量。

25-40m箱梁张拉计算书

25-40m箱梁张拉计算书

25-40m箱梁张拉计算书箱梁及预应力盖梁张拉计算书第一章:25m预制箱梁张拉计算一、概况1、设计要求(1)预应力钢束:采用高强度底松弛7丝捻制的预应力钢绞线,公称直径15.2mm,公称面积140mm2,标准强度f pk=1860Mpa,弹性模量E p=1.95*105Mpa,1000h后应力松弛不大于2.5%。

(2)箱梁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的85%,且混凝土龄期不小于7d,方科张拉。

(3)施加预应力应采用张拉力与引伸量双控,当预应力钢束张拉达到设计张拉力时,实际引伸值与理论引伸值的误差应控制在6%以内。

(4)锚下控制力为:0.75pk二、计算数据汇总1、公称面积(mm2):As=140 mm2;2、标准强度(Mpa):f pk=1860Mpa;3、预埋金属螺旋管道每延米影响系数:K=0.0015;4、预埋金属螺旋管道每延米摩擦系数:u=0.25;5、张拉根数(个):n=2;6、超张系数:b=1.0三:计算式1、理论伸长值(mm):ΔL=P p*L/(A s*E s)2、预应力平均张拉控制力(N):P p=P*[1-ε-(K*X+ u*θ)]/( K*L+ u*θ)三、预制箱梁中跨计算步骤1、钢绞线长度计算本项目梁板钢绞线共8束,每束2根,张拉时从张拉端至计算截面孔道长度(L)mm,见下表(表1-1)张拉端至计算截面孔道长度表1-12、弧度根据设计图纸,N1-----N6切线角换算为弧度,其数值见下表(表1-2)切线角换算弧度值表1-23、钢绞线有效长度根据设计图纸钢绞线圆弧半径及对应切线角,计算钢绞线有效长度,经计算,其数值见下表(表1-3)钢绞线有效长度表1-34、1-ε-(K*X+ u*θ)经计算,其具体数值见表1-4。

1-ε-(K*X+ u*θ)值表1-45、锚下张拉控制力控制张拉应力(0.75*1860)*钢绞线截面面积(140m㎡)*张拉根数(4)*超张系数(1.0)】/根数/1000。

工程25m箱梁预应力张拉伸长量计算

工程25m箱梁预应力张拉伸长量计算

工程25m箱梁预应力张拉伸长量计算1 工程概况1跨径25m的预应力混凝土简支连续箱梁;梁体高度1.4m;宽度2.4m;采用C50混凝土;2钢绞线规格:采用高强低松驰钢绞线Φs15.2规格;标准抗拉强度fbk=1860Mpa;公称截面面积140mm2;弹性模量根据试验检测报告要求取Ep=1.93×105Mpa..钢束编号从上到下依次为N1、N2、N3、N4;其中:中跨梁:N1为4Φs15.2;N2、N3、N4为3Φs15.2;边跨梁:N1、N2、 N3为4Φs15.2; N4为3Φs15.2;3 根据施工设计图钢绞线张拉控制应力按75%控制;即σcon=1860×75%=1395Mpa;单股钢绞线张拉吨位为:P=1395×140=195.3KN;3股钢绞线张拉吨位为:F=195.3×3=585.9KN;4股钢绞线张拉吨位为:F=195.3×4=781.2KN;采用两端张拉;夹片锚固..4 箱梁砼强度达到90%以上且养护时间不少于7d时方可张拉;张拉顺序N1、N3、N2、N4钢束..5 根据规范要求结合现场施工经验;为了有效控制张拉过程中出现异常情况;分级进行张拉:0~15%测延伸量~30%测延伸量~100%测延伸量并核对~持荷2分钟;以消除夹片锚固回缩的预应力损失~锚固观测回缩..2 油压表读数计算1根据千斤顶的技术性能参数;结合合肥工大共达工程检测试验有限公司检定证书检定结果所提供的线性方程;计算实际张拉时的压力表示值Pu:千斤顶型号:YC150型编号:1 油压表编号:yw08007229 回归方程:Y=0.03377X+1.18千斤顶型号:YC150型编号:2 油压表编号:yw05049806 回归方程:Y=0.03335X+0.51千斤顶型号:YC150型编号:3 油压表编号:yw07023650 回归方程:Y=0.03358X+0.84千斤顶型号:YC150型编号:4 油压表编号:yw05049788 回归方程:Y=0.03367X+0.012 钢束为3股钢绞线张拉至10%控制应力时油压表读数计算:1千斤顶;yw08007229油压表读数:Pu=0.03377X+1.18=0.03377×585.9*10%+1.18=3.2Mpa 2千斤顶;yw05049806油压表读数:Pu=0.03335X+0.51=0.03335×585.9*10%+0.51=2.5Mpa 3千斤顶;yw07023650油压表读数:Pu=0.03358X+0.84=0.03358×585.9*10%+0.84=2.8Mpa 4千斤顶;yw05049788油压表读数:Pu=0.03367X+0.01=0.03367×585.9*10%+0.01=2.0Mpa张拉至20%控制应力时油压表读数计算:1千斤顶;yw08007229油压表读数:Pu=0.03377X+1.18=0.03377×585.9*20%+1.18=5.1Mpa 2千斤顶;yw05049806油压表读数:Pu=0.03335X+0.51=0.03335×585.9*20%+0.51=4.4Mpa3千斤顶;yw07023650油压表读数:Pu=0.03358X+0.84=0.03358×585.9*20%+0.84=4.8Mpa 4千斤顶;yw05049788油压表读数:Pu=0.03367X+0.01=0.03367×585.9*20%+0.01=4.0Mpa张拉至100%控制应力时油压表读数计算:1千斤顶;yw08007229油压表读数:Pu=0.03377X+1.18=0.03377×585.9*100%+1.18=21.0Mpa 2千斤顶;yw05049806油压表读数:Pu=0.03335X+0.51=0.03335×585.9*100%+0.51=20.0Mpa 3千斤顶;yw07023650油压表读数:Pu=0.03358X+0.84=0.03358×585.9*100%+0.84=20.5Mpa 4千斤顶;yw05049788油压表读数:Pu=0.03367X+0.01=0.03367×585.9*100%+0.01=19.7Mpa 3 钢束为4股钢绞线张拉至10%控制应力时油压表读数计算:1千斤顶;yw08007229油压表读数:Pu=0.03377X+1.18=0.03377×781.2*10%+1.18=3.8Mpa 2千斤顶;yw05049806油压表读数:Pu=0.03335X+0.51=0.03335×781.2*10%+0.51=3.1Mpa 3千斤顶;yw07023650油压表读数:Pu=0.03358X+0.84=0.03358×781.2*10%+0.84=3.5Mpa 4千斤顶;yw05049788油压表读数:Pu=0.03367X+0.01=0.03367×781.2*10%+0.01=2.6Mpa张拉至20%控制应力时油压表读数计算:1千斤顶;yw08007229油压表读数:Pu=0.03377X+1.18=0.03377×781.2*20%+1.18=6.5Mpa 2千斤顶;yw05049806油压表读数:Pu=0.03335X+0.51=0.03335×781.2*20%+0.51=5.7Mpa 3千斤顶;yw07023650油压表读数:Pu=0.03358X+0.84=0.03358×781.2*20%+0.84=6.1Mpa 4千斤顶;yw05049788油压表读数:Pu=0.03367X+0.01=0.03367×781.2*20%+0.01=5.3Mpa 张拉至100%控制应力时油压表读数计算:1千斤顶;yw08007229油压表读数:Pu=0.03377X+1.18=0.03377×781.2*100%+1.18=27.6Mpa 2千斤顶;yw05049806油压表读数:Pu=0.03335X+0.51=0.03335×781.2*100%+0.51=26.6Mpa 3千斤顶;yw07023650油压表读数:Pu=0.03358X+0.84=0.03358×781.2*100%+0.84=27.1Mpa 4千斤顶;yw05049788油压表读数:Pu=0.03367X+0.01=0.03367×781.2*100%+0.01=26.3Mpa 3 伸长量计算(1)预应力筋的理论伸长△Lmm按下式计算:L=式中:Pp-预力筋的平均张拉力为N;直线筋取张拉端的拉力;两端张拉的曲线筋;计算方法见曲线段预应力筋平均张拉力:L=预应力筋的长度mmAp=预应力筋的截面面积mm2:取140Ep=预应力筋的弹性模量N/mm2..取EP=1.977×105Mpa曲线段预应力筋平均张拉力按下式计算:Pp=P1-e-kx+μθ/k x +μθ式中:Pp-预应力筋平均张拉力N;P-预应力筋张拉端的张拉力N;x-从张拉端至计算截面的孔道长度m;θ-从张拉端至计算截面曲线孔道部分切线的夹角之和rad;k-孔道每米局部偏差对磨擦的影响系数;取0.0015;μ-预应力筋与孔道管壁的磨擦系数;取0.25注:预应力筋为直线时Pp=P2 伸长量采用分段终点力计算方法:例如AB段;A端的力为PA;则B端的力为PB=2×PA× 1-e-kx+μθ/k x +μθ-PA;分段伸长量计算△L方法:例如AB 段;A端的力为PA;B端的力为PB;则AB端的分段伸长量计算△L=PA+ PB/2×L/Ep×Ap×N;其中N为钢绞线的根数..箱梁中跨中N1钢束计算伸长量:N1 第一段AB=8.391m 第二段BC=5/180×40000π=3.491m第三段CD=0.907m θ=5ON1 第一段张拉端张拉力P=1860×140×4×0.75=781.2KNθ=0x=8.341mkx+μθ=0.0125865e-kx+μθ=0.987492Pp=781.2×1-0.987492/0.0125865×2-781.2=771.46KN△L1=771.46+781.2/2×1000000×8.341/140×1.93×105×4=59.92mm N1 第二段θ=5×π/180=0.08726646radx=3.491mkx+μθ=0. 027053e-kx+μθ=0.9733097Pp=771.46×2×1-0.9733097/0.027053-771.46=750.77KN△L2=750.77+771.46/2×1000000×3.491/140×1.93×105*4=24.58mmN1第三段θ=0x=0.907mkx+μθ=0.0013605e-kx+μθ=0.9986404Pp=750.77×2×1-0.9986404/ 0.0013605-750.77=749.78KN△L3=749.78+750.77/2×1000000×0.907/140×4×1.93×105=6.30mmN1理论伸长量为△L1+△L2+△L3×2=59.92+24.58+6.3*2=181.6mm附:N1、N2、N3、N4钢束详细计算表4 张拉控制预应力筋采用应力控制方法张拉时;应以伸长量进行校核实际伸长量与理论伸长量的差值应符合设计要求;设计无规定时;实际伸长量与理论伸长值的差值应控制在6%以内;否则应暂停张拉;查明原因并采取措施予以调整后;方可继续张拉..预应力筋张拉时;应先调整到初应力σ;该初应力为张拉控制应力σcon 的10%;伸长量从初应力时开始测量..预应力筋的实际伸长值除量测的伸长之外;必须加上初应力以下的推算伸长值..。

梁场25m小箱梁预应力张拉计算书

梁场25m小箱梁预应力张拉计算书

河恵莞高速公路龙川至紫荆TJ1合同段(-K0+000~K6+800)2#梁场25米小箱梁预应力张拉计算书计算:复核:审核:核工业华南建设工程集团有限公司河恵莞高速公路龙川至紫荆TJ1合同段项目经理部二〇一七年九月十日1#梁场25米小箱梁后张法预应力钢绞线张拉伸长值计算桥梁预应力施工时,采用张拉应力和伸长值双控,实际伸长值与理论伸长值误差不得超过6%,所以伸长值的计算就相当重要,结合实际施工过程,通过对后张法现浇预应力小箱梁预应力钢绞线张拉伸长值的计算,适用于现场施工的伸长值计算方法。

一、工程概况本标共398片梁,其中2#梁场主要预制25m 小箱梁共168片;1#梁场预制40mT 梁计230片。

1#预制场位于主线K5+800 处,为线内梁场。

二、张拉工艺要求预应力的张拉应在混凝土强度达到强度设计值的85%以后方可进行,张拉时施加预应力应采用张拉力与引伸量双控。

预制梁内正弯矩钢束锚下张拉控制应力为0.75 pk f =1860*0.75=1395Mpa ,预应力张拉时还需考虑钢束与锚圈口之间的摩擦损失,锚口摩阻损失采用厂家及施工单位常年积累的数据按3%考虑,即钢束锚外张拉控制应力为1395 Mpa ,当预应力钢束张拉达到设计张拉力时,实际引伸量值与理论引伸量值的误差应控制在±6%以内。

实际引伸量值扣除钢束的非弹性变形影响。

主梁预应力钢束采用两端同时张拉,以对称于构件截面的中轴线、上下左右均衡为原则,同时考虑不使构件的上、下缘混凝土应力超过容许值。

主梁正弯矩钢束张拉顺序为N1→N3→N2→N5→N4。

预应力施工应采用自动智能控制张拉系统。

预应力筋张拉后,孔道应及早压浆,一般应在24小时内灌浆完毕。

三、后张法预应力钢绞线材料规定预应力体系:预应力砼箱梁预应力钢束采用Φs 15.2钢绞线,采用高强度低松驰7丝捻制的预应力钢绞线,公称直径为15.20mm ,公称面积140mm 2,标准强度f pk =1860Mpa ,弹性模量E p =1.95×105MPa ,1000h 后应力松驰率不大于3%,其技术性能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 5224-2003)《预应力筋用钢绞线》的规定。

25m简支小箱梁预应力张拉计算书

25m简支小箱梁预应力张拉计算书

箱梁预应力张拉计算书一、张拉计算所用常量:预应力钢绞线弹性模量 Eg=1.95×105Mpa=1.95×105N/mm 2 预应力单数钢绞线截面面积 Ag=140mm 2 预应力钢绞线标准强度 ƒpk =1860Mpa 孔道每米局部偏差对摩擦的影响系数 k=0.0015 预应力钢绞线与孔道壁的摩擦系数 μ=0.23设计图纸要求:锚下张拉控制应力σcon =0.75 ƒpk =1395MPa 二、计算所用公式: 1、P 的计算:P=σcon ×Ag ×n ×10001×b (KN) (1) 式中:σcom  ̄ ̄预应力钢绞线的锚下张拉控制应力(MPa); Ag  ̄ ̄预应力单束钢筋截面面积(mm 2);― n  ̄ ̄同时张拉预应力筋的根数(根); b  ̄ ̄超张拉系数,不超张拉取1.0。

2、p 的计算:p =μθμθ+-+-kl e p kl ))(1( (KN ) (2) 其中:P  ̄ ̄预应力钢筋张拉端的拉力(N ); l  ̄ ̄从张拉端至计算截面的孔道长(m );θ ̄ ̄从张拉端至计算截面曲线孔道部分切线的夹角之和(Rad );k  ̄ ̄孔道每米局部偏差对摩擦的影响系数; μ ̄ ̄预应力钢绞线与孔道壁的摩擦系数。

3、预应力钢绞线张拉时理论伸长值的计算:ΔL=EgAy Lp ⨯⨯ (3) 其中:p  ̄ ̄预应力钢绞线的平均张拉力(N );L  ̄ ̄预应力钢绞线长度(cm ); Ay  ̄ ̄预应力钢绞线截面面积(mm 2); Eg  ̄ ̄预应力钢绞线弹性模量(N/mm 2)。

三、计算过程 1、P 的计算:本标段采用φj 15.2钢绞线作为预应力钢绞线,依据施工图纸,刚束的组成形式一共有两种:5φj 15.2对应的张拉控制力为:1395×5×140=976.500 KN 4φj 15.2对应的张拉控制力为:1395×4×140=781.200 KN 2、ΔL 的计算:(1) 钢绞线计算长度统计表:钢绞线在张拉时伸长量要分为直线部分和曲线部分计算,然后进行叠加,故先须计算预应力钢绞线的平均张拉力。

小箱梁—25m箱梁预应力张拉计算书

小箱梁—25m箱梁预应力张拉计算书

小箱梁—25m箱梁预应力张拉计算书[模板1]一、概要本文档旨在对25m小箱梁的预应力张拉进行详细计算,并提供相关测量和检验要求,以确保其施工和使用的安全性。

以下是具体的章节内容:二、结构设计2.1 箱梁尺寸和材料要求2.2 预应力张拉方案设计2.3 张拉钢筋布置和张拉力大小计算三、预应力计算3.1 预应力损失计算3.2 预应力力和应力计算3.3 预应力锚具设计3.4 预应力张拉控制和调整四、测量和检验要求4.1 箱梁尺寸测量4.2 预应力力测量4.3 测量设备和方法要求4.4 张拉过程检验要求五、安全措施5.1 现场安全措施5.2 预应力张拉过程的安全须知六、附件文档涉及的附件包括:附件1:箱梁结构图纸附件2:预应力张拉方案设计图纸附件3:预应力张拉计算表格七、法律名词及注释1. 张拉力:指在预应力张拉过程中施加的拉力,用于调整箱梁的内力状态。

2. 预应力损失:指在预应力张拉过程中由于各种因素导致的张拉力的减少现象。

3. 预应力锚具:用于将张拉钢筋固定在箱梁上的装置,保证预应力的传递。

[模板2]一、概述本文档详细介绍了25m小箱梁的预应力张拉计算过程。

旨在确保箱梁的施工和使用的安全性。

以下是各章节的详细内容:二、结构设计2.1 箱梁尺寸和材料要求在此章节中,将详细说明小箱梁的尺寸要求以及选择的材料要求,确保其结构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

2.2 预应力张拉方案设计在本章节中,将和说明预应力张拉方案的设计过程,包括预应力钢筋的布置、预应力力的大小和位置。

2.3 张拉钢筋布置和张拉力大小计算在此章节中,将详细说明钢筋的布置方式及张拉力大小的计算方法和公式,确保预应力力的合理施加。

三、预应力计算3.1 预应力损失计算此章节将详细介绍预应力损失的计算方法,包括锚固损失、摩擦损失和弯曲损失等。

3.2 预应力力和应力计算在本章节中,将和说明预应力力和应力的计算方法,以确保预应力力和应力的合理设计。

3.3 预应力锚具设计在此章节中,将介绍预应力锚具的设计要求和选择方法,确保预应力力的传递和锚固安全可靠。

梁场25m小箱梁预应力张拉计算书 ()

梁场25m小箱梁预应力张拉计算书 ()

河恵莞高速公路龙川至紫荆T J1合同段(-K0+000~K6+800)2#梁场25米小箱梁预应力张拉计算书计算:复核:审核:核工业华南建设工程集团有限公司河恵莞高速公路龙川至紫荆TJ1合同段项目经理部二〇一七年九月十日1#梁场25米小箱梁后张法预应力钢绞线张拉伸长值计算桥梁预应力施工时,采用张拉应力和伸长值双控,实际伸长值与理论伸长值误差不得超过6%,所以伸长值的计算就相当重要,结合实际施工过程,通过对后张法现浇预应力小箱梁预应力钢绞线张拉伸长值的计算,适用于现场施工的伸长值计算方法。

一、工程概况本标共398片梁,其中2#梁场主要预制25m小箱梁共168片;1#梁场预制40mT梁计230片。

1#预制场位于主线K5+800 处,为线内梁场。

二、张拉工艺要求预应力的张拉应在混凝土强度达到强度设计值的85%以后方可进行,张拉时施加预应力应采用张拉力与引伸量双控。

预制梁内正弯矩钢束锚下张拉控制应力为0.75 pk f =1860*0.75=1395Mpa,预应力张拉时还需考虑钢束与锚圈口之间的摩擦损失,锚口摩阻损失采用厂家及施工单位常年积累的数据按3%考虑,即钢束锚外张拉控制应力为1395 Mpa,当预应力钢束张拉达到设计张拉力时,实际引伸量值与理论引伸量值的误差应控制在±6%以内。

实际引伸量值扣除钢束的非弹性变形影响。

钢束引伸量一览表单位:mm主梁预应力钢束采用两端同时张拉,以对称于构件截面的中轴线、上下左右均衡为原则,同时考虑不使构件的上、下缘混凝土应力超过容许值。

主梁正弯矩钢束张拉顺序为N1→N3→N2→N5→N4。

预应力施工应采用自动智能控制张拉系统。

预应力筋张拉后,孔道应及早压浆,一般应在24小时内灌浆完毕。

三、后张法预应力钢绞线材料规定预应力体系:预应力砼箱梁预应力钢束采用Φs15.2钢绞线,采用高强度低松驰7丝捻制的预应力钢绞线,公称直径为15.20mm,公称面积140mm2,标准强度f pk =1860Mpa,弹性模量Ep=1.95×105MPa,1000h后应力松驰率不大于3%,其技术性能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 5224-2003)《预应力筋用钢绞线》的规定。

25m箱梁预应力张拉计算书

25m箱梁预应力张拉计算书

25m箱梁预应力张拉计算书25m箱梁预应力张拉计算书1、工程概况杏树凹大桥左线桥中心桩号为ZK9+875,上部构造采用16×25m 预制预应力混凝土小箱梁,先简支后连续.全桥分4联,桥长406m,,右线中心桩号为YK9+782、5,上部构造采用15×25m预制预应力混凝土小箱梁,先简支后连续。

全桥分4联,桥长381m.本桥左线位于R-3600左偏圆曲线上,右线位于R—3400左偏圆曲线上。

每跨横桥面由4片预制安装小箱梁构成。

25m预制箱梁为单箱单室构造,箱梁高度为140厘米, 跨中断面腹板、底板厚度为18厘米,支点断面腹板、底板厚度为25厘米,顶板一般厚度为18厘米,箱梁底宽为100厘米,中梁翼缘顶宽为240厘米,边梁翼缘顶宽为284、5厘米。

本桥共有C50预应力混凝土箱梁124片.各梁得预应力筋分布情况如下表所示:预应力筋均为纵向,分布在底板、腹板及顶板,其中底板4束,腹板4束,顶板5束,对称于梁横断方向中线布置。

预应力钢绞线采用抗拉强度标准值fpk=1860 MP、公称直径d=15、2mm得低松驰高强度,其力学性能符合《预应力混凝土用钢绞线》(GB/T5224-2003)得规定,公称截面积Ap=139mm2,弹性模量Ep=1、95*105MPa,松驰系数:0、3。

试验检测得钢绞线弹性模量Ep=1、95*105MPa。

预应力管道采用金属波纹管,腹板及底板为圆孔,所配锚具为M15-3及M15-4,顶板为长圆孔,所配锚具为BM15—4及BM15-5.2、后张法钢绞线理论伸长值计算公式及参数后张法预应力钢绞线在张拉过程中,主要受到两方面得因素影响:一就是管道弯曲影响引起得摩擦力,二就是管道偏差影响引起得摩擦力。

导致钢绞线张拉时,锚下控制应力沿着管壁向梁跨中逐渐减小,因而每一段得钢绞线得伸长值也就是不相同得。

2、1、力学指标及计算参数预应力筋力学性能指标及相关计算参数如下:※弹性模量:Ep=1、91*105 MPa※标准强度:f=1860MPapk=1395MPa※张拉控制应力:σcon=0、75fpk※钢绞线松驰系数:0、3※孔道偏差系数:κ=0、0015※孔道摩阻系数:μ=0、15※锚具变形及钢束回缩每端按6mm计2、2、理论伸长值得计算根据《公路桥梁施工技术规范》(JTJ 041-2000),关于预应筋伸长值得计算按如下公式进行:(公式1)式中:ΔL——各分段预应力筋得理论伸长值(mm);Pp——预应力筋得平均张拉力(N);L—-预应力筋得长度(mm);Ap——预应力筋得截面面积(mm2);Ep——预应力筋得弹性模量(Mpa).预应力筋得平均张拉力Pp按如下公式计算:(公式2)上式中:P——预应力筋张拉端得张拉力(KN);θ——从张拉端至计算截面曲线孔道部分切线得夹角之与(rad);x-—从张拉端至计算截面得孔道长度,整个分段计算时x等于L (m);k——孔道每米局部偏差对摩擦得影响系数(1/m),;μ-—预应力筋与孔道壁之间得磨擦系数。

25m箱梁预应力张拉伸长量计算详细

25m箱梁预应力张拉伸长量计算详细

K32+189.6大桥25m 中跨箱梁伸长量计算书根据图纸将半个预应力筋分为四段如下图所示.X 1段为锚外端X 2为直线段X 3段为曲线段X 4为直线段.根据△L=PL/AyEg [1-e -(kl+μθ)/kL+μθ]或△L=PL/AyEgP=P*[1-e-(kl+μθ)/kL+μθ]P=&k*Ag*n*1/1000*b N 1钢绞线由图可知N 1为3股,所以A y =3×140=420mm 2;查表得K=0.0015;μ=0.225。

Ep=195×105Mpa 。

(1) 根据锚具的工作长度,按经验得:锚外段 X 1=45cm ;θ1=0rad 。

故P=0.75×1860×420=585.9KN , 所以ΔL 1=PX 1/AgEg=3.129mm 。

(2) 由图纸算出X 2=350.8cm ;θ2=0rad 。

P 1=585.9KN ,由公式得P 平均=P[1-e -(k X2+μθ)]/( k X 2+μθ)=584.36KNP 2=582.82KN所以ΔL 2=25.030mm 。

(3) 图纸算出X 3=610.9cm ;θ3=0.123rad 。

X 1X 2 X 3X 4P1=582.82KN,由公式得P平均 =572.22KNP2=561.62 KN所以ΔL3=42.68mm(4)图纸算出X4=267.3cm;θ4=0rad。

P1=561.62KN,由公式得P平均 =560.50KNP2=559.38KN所以ΔL4=18.29mm∑ΔL=ΔL1+ΔL2+ΔL3+ΔL4=89.22mm×2=178.44mm。

N2钢绞线由图可知N2为4股,所以A y=4×140=560mm2;查表得K=0.0015;μ=0.225。

Ep=195×105Mpa。

(1)据锚具的工作长度,按经验得:锚外段 X1=45cm;θ1=0rad。

25m箱梁预应力张拉计算书模板

25m箱梁预应力张拉计算书模板

25m箱梁预应力张拉计算书1、工程概况杏树凹大桥左线桥中心桩号为ZK9+875,上部构造采用16×25m预制预应力混凝土小箱梁,先简支后连续。

全桥分4联,桥长406m,,右线中心桩号为YK9+782.5,上部构造采用15×25m预制预应力混凝土小箱梁,先简支后连续。

全桥分4联,桥长381m。

本桥左线位于R-3600左偏圆曲线上,右线位于R-3400左偏圆曲线上。

每跨横桥面由4片预制安装小箱梁构成。

25m预制箱梁为单箱单室构造,箱梁高度为140厘米, 跨中断面腹板、底板厚度为18厘米,支点断面腹板、底板厚度为25厘米,顶板一般厚度为18厘米,箱梁底宽为100厘米,中梁翼缘顶宽为240厘米,边梁翼缘顶宽为284.5厘米。

本桥共有C50预应力混凝土箱梁124片。

各梁的预应力筋分布情况如下表所示:预应力筋均为纵向,分布在底板、腹板及顶板,其中底板4束,腹板4束,顶板5束,对称于梁横断方向中线布置。

预应力钢绞线采用抗拉强度标准值f=1860 MP、公称直径d=15.2mm的低松驰高强度,其力学性能符合《预应pk力混凝土用钢绞线》(GB/T5224-2003)的规定,公称截面积Ap=139mm2,弹性模量Ep=1.95*105MPa,松驰系数:0.3。

试验检测的钢绞线弹性模量Ep=1.95*105 MPa。

预应力管道采用金属波纹管,腹板及底板为圆孔,所配锚具为M15-3及M15-4,顶板为长圆孔,所配锚具为BM15-4及BM15-5。

2、后张法钢绞线理论伸长值计算公式及参数后张法预应力钢绞线在张拉过程中,主要受到两方面的因素影响:一是管道弯曲影响引起的摩擦力,二是管道偏差影响引起的摩擦力。

导致钢绞线张拉时,锚下控制应力沿着管壁向梁跨中逐渐减小,因而每一段的钢绞线的伸长值也是不相同的。

2.1、力学指标及计算参数预应力筋力学性能指标及相关计算参数如下:※弹性模量:Ep=1.91*105 MPa※标准强度:f=1860MPapk=1395MPa※张拉控制应力:σcon=0.75fpk※钢绞线松驰系数:0.3※孔道偏差系数:κ=0.0015※孔道摩阻系数:μ=0.15※锚具变形及钢束回缩每端按6mm计2.2、理论伸长值的计算根据《公路桥梁施工技术规范》(JTJ 041-2000),关于预应筋伸长值的计算按如下公式进行:(公式1)式中:ΔL——各分段预应力筋的理论伸长值(mm);Pp——预应力筋的平均张拉力(N);L——预应力筋的长度(mm);Ap——预应力筋的截面面积(mm2);Ep——预应力筋的弹性模量(Mpa)。

25m箱梁后张法计算书

25m箱梁后张法计算书

307国道绥德北国境线项目25m箱梁后张法张拉计算书中铁十五局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307国道绥德北国境线项目LJ-4标项目经理部二〇一五年六月25m箱梁后张法张拉计算书根据设计要求采用国家标准GB/5224-2003高强低松弛钢绞线,其抗拉强度标准值f pk=1860MPa,选用天津预应力有限公司提供的该规格的钢绞线,公称直径Φj=15.2mm,钢绞线截面积Ag=140mm2,强度等级R y b=1860MPa,弹性模量E p=1.95×105MPa。

张拉控制应力δcom=1395Mpa,单根钢绞线张拉力Ng=δcom× Ag=195.3KN,最大张拉力Ny=4根×Ng=781.2KN,一、张拉设备的选用(1) 张拉设备需要的张拉力正弯矩整体张拉选用YCD1200A型千斤顶,公称张拉力为1200KN> 781.2KN,保证了张拉工作的可靠性。

(2)张拉设备需要的行程张拉一端伸长值估算:△L=δkb/Eg×L/2=8.46cm,YDC1200A型千斤顶的行程为18cm>8.46cm,故可以满足要求。

(3)压力表的选用:Pu=42.1MPa选用压力表最小量程为60MPa可以满足使用要求。

(4)油泵的选用ZB2—50型电动高速油泵与YCD2500A型千斤顶配套使用。

(5)锚具的选用选用开封市中桥预应力设备有限公司生产的YJM系列锚具及配套夹片。

(6)压浆设备的选用选用开封中豫预应力设备有限公司生产的HB—3型活塞式灌浆泵及JW180型灰浆搅拌机。

二、张拉设备的校验张拉设备已在榆林市计量测试所检验标定合格,证书附后。

张拉过程中各阶段的控制油表读数,根据检定证书提供的回归校准方程公式计算(附后)。

当发生下列几种情况时,应对液压系统重新标定:1、千斤顶经过拆卸、修理;2、放置六个月后重新使用;3、压力表出现失灵,不回位现象或受到碰撞;4、张拉超过300片;5、张拉过程中,预应力筋突然发生成束破断; 三、张拉梁体强度达到设计90%以上且混凝土龄期不小于7天时可进行张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5m箱梁预应力张拉计算书1、工程概况杏树凹大桥左线桥中心桩号为ZK9+875,上部构造采用16×25m预制预应力混凝土小箱梁,先简支后连续。

全桥分4联,桥长406m,,右线中心桩号为YK9+782.5,上部构造采用15×25m预制预应力混凝土小箱梁,先简支后连续。

全桥分4联,桥长381m。

本桥左线位于R-3600左偏圆曲线上,右线位于R-3400左偏圆曲线上。

每跨横桥面由4片预制安装小箱梁构成。

25m预制箱梁为单箱单室构造,箱梁高度为140厘米, 跨中断面腹板、底板厚度为18厘米,支点断面腹板、底板厚度为25厘米,顶板一般厚度为18厘米,箱梁底宽为100厘米,中梁翼缘顶宽为240厘米,边梁翼缘顶宽为284.5厘米。

本桥共有C50预应力混凝土箱梁124片。

各梁的预应力筋分布情况如下表所示:箱梁名称数量(片)腹板N1、N2 底板N3、N4 顶板T1 顶板T2波纹管钢绞线波纹管钢绞线波纹管钢绞线波纹管钢绞线中跨中梁30 φ内55 4φs15.2 φ内50 3φs15.2 φ内90*25 5φs15.2 φ内70*25 4φs15.2 中跨边梁30 φ内55 4φs15.2 φ内50 3φs15.2 φ内90*25 5φs15.2 φ内70*25 4φs15.2 边跨中梁32 φ内55 4φs15.2 φ内55 4φs15.2 φ内90*25 5φs15.2 φ内70*25 4φs15.2 边跨边梁32 φ内55 4φs15.2 φ内55 4φs15.2 φ内90*25 5φs15.2 φ内70*25 4φs15.2 预应力筋均为纵向,分布在底板、腹板及顶板,其中底板4束,腹板4束,顶板5束,对称于梁横断方向中线布置。

预应力钢绞线采用抗拉强度标准值fpk=1860 MP、公称直径d=15.2mm的低松驰高强度,其力学性能符合《预应力混凝土用钢绞线》(GB/T5224-2003)的规定,公称截面积Ap=139mm2,弹性模量Ep=1.95*105MPa,松驰系数:0.3。

试验检测的钢绞线弹性模量Ep=1.95*105MPa。

预应力管道采用金属波纹管,腹板及底板为圆孔,所配锚具为M15-3及M15-4,顶板为长圆孔,所配锚具为BM15-4及BM15-5。

2、后张法钢绞线理论伸长值计算公式及参数后张法预应力钢绞线在张拉过程中,主要受到两方面的因素影响:一是管道弯曲影响引起的摩擦力,二是管道偏差影响引起的摩擦力。

导致钢绞线张拉时,锚下控制应力沿着管壁向梁跨中逐渐减小,因而每一段的钢绞线的伸长值也是不相同的。

2.1、力学指标及计算参数预应力筋力学性能指标及相关计算参数如下:※弹性模量:Ep=1.91*105 MPa※标准强度:f=1860MPapk=1395MPa※张拉控制应力:σcon=0.75fpk※钢绞线松驰系数:0.3※孔道偏差系数:κ=0.0015※孔道摩阻系数:μ=0.15※锚具变形及钢束回缩每端按6mm计2.2、理论伸长值的计算根据《公路桥梁施工技术规范》(JTJ 041-2000),关于预应筋伸长值的计算按如下公式进行:(公式1)式中:ΔL——各分段预应力筋的理论伸长值(mm);Pp——预应力筋的平均张拉力(N);L——预应力筋的长度(mm);Ap——预应力筋的截面面积(mm2);Ep——预应力筋的弹性模量(Mpa)。

预应力筋的平均张拉力Pp按如下公式计算:(公式2)上式中:P——预应力筋张拉端的张拉力(KN);θ——从张拉端至计算截面曲线孔道部分切线的夹角之和(rad);x——从张拉端至计算截面的孔道长度,整个分段计算时x等于L(m);k——孔道每米局部偏差对摩擦的影响系数(1/m),;μ——预应力筋与孔道壁之间的磨擦系数。

上式中的k值在管道弯曲及直线部分全长均应考虑该影响,μ值只在管道弯曲部分考虑该系数的影响。

预应力张拉端的张拉力P值按如下公式计算:(公式3)上式中:P——预应力筋的张拉力(KN);σcon——预应力筋的张拉控制力(MPa);Ap——每根预应力筋的截面面积(mm2);n——同时张拉预应力筋的根数;b——超张拉系数,不超张拉时为1.0。

2.3、实际伸长值的量测及计算预应力筋在张拉之前,要先调整到初应力σ,一般取控制应力σcon的=0.1σcon=139.5MPa,张拉到初应力后再开始张拉10%~15%),本桥取10%,即σ和量测伸长值。

实测伸长值除张拉时量测的伸长值外,还应加上初应力时的推算伸长值,实际伸长值总量△L的计算公式如下:(公式4)上式中:△L 1——从初应力至最大张拉力间的实测伸长值(mm);△L2——初应力σ0时推算伸长值(mm);C——混凝土构件在张拉过程中的弹性压缩值(mm),一般情况下可忽略不计。

按下式计算:上式中△L2(公式5)式中各符号的含义与上述相同。

3、设计对预应力工艺的有关要求3.1、对混凝土强度、龄期的要求箱梁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85%,且混凝土龄期不小于7d时,方可张拉预应力钢束。

3.2、对张拉力的要求预制梁内正弯矩钢束及墩顶连续段处的负弯矩钢束均采用两端同时张拉,锚=1395MPa。

施加的预应力采用张拉力与伸长值双控。

下控制力为0.75 fpk3.3、对伸长值的要求当预应力张拉到设计张拉力时,实际伸长值与理论伸长值的误差应控制在6%以内,实际伸长值应扣除钢束的非弹性变形的影响,各钢束伸长值(两端之和)详下表:钢束理论伸长值一览表(设计图)单位:mm 项目N1 N2 N3 N4 T1 T2 中跨173 173 173 17250 100边跨174 173 173 1733.4、对压浆工艺的要求孔道压浆采用智能真空辅助压浆,孔道压浆采用M50水泥浆,要求压浆饱满。

水泥浆强度达到40MPa时,箱梁方可吊装。

4、后张法预应力钢绞线理论伸长值的计算本桥箱梁预应力筋既有平弯又有竖弯,直线段与曲线段交错分布,故进行分段计算,靠近张拉端第一段的终点力即为第二段的起点力,每段的终点力与起点力的关系如下式:(公式6)(公式7)上式中:Pp——分段的平均张拉力(KN);P z——分段的终点张拉力(KN);P q——分段的起点张拉力(KN);其余符号的意义同上。

其它各段的起终点力可以从张拉端开始进行逐步的计算。

中跨及边跨各钢束仅计算半边钢绞线的伸长量,中跨按计算的伸长量乘以2为总的伸长量,边跨按计算的半边的伸长量加中跨半边的伸长量为总的伸长量。

顶板束为直线,不需分计算钢束的伸长量时还应考虑千斤顶的计算长度及工具锚的长度,张拉端还应考虑千斤顶及工具锚的长度。

千斤顶的计算长度为0.345m,工具锚的长度为0.05m。

一根钢绞线张拉端的张拉力:=1395*139*1*0.001*1=193.905KN预制箱梁区分中跨及边跨及不同的钢束分段进行理论伸长量的计算,中跨的两端伸长量按半边梁乘2计,边跨的两端伸长量按非连续端半边梁加中跨半边梁计,其计算表见附表1“25m预制箱梁预应力筋理论伸长量计算表”,计算结果如下表:钢束理论伸长值一览表(计算结果)单位:mm 项目N1 N2 N3 N4 T1 T2 中跨179 179 178 178边跨179 179 178 1785、千斤顶张拉力与对应油表读数的计算5.1、钢绞线张拉控制应力的计算根据设计图提供的数据,张拉控制应力σcon=0.75*R y b =1395MPa,截面积Ap=139mm2,低松驰预应力筋不考虑超张拉,则按“公式3”计算得各预应力张拉端的张拉力P值如下表所示:预应力张拉端的张拉力单位:KN 钢束规格1φs15.2 4φs15.2 3φs15.2 锚下张拉力193.905 775.620 581.715本工程使用的油压千斤顶的型号为YDC1500,是预应力穿心式通用万能型千斤顶,与M15型锚具配套使用,其公称张拉力1684KN,张拉行程200mm。

千斤顶共2套,编号分别为130428、130429,130428#千斤顶配套使用的油压表编号为413050603,130429#千斤顶配套使用的油压表编号为413050604。

油表的检测结130428#千斤顶油表检测结果压力值F(KN) 油表读数P(MPa) 回归方程计算的油表读数(MPa)油表偏差(%)0 --- --- ---166 5.0 5.1005 0.1005325 10.0 10.0772 0.0772474 15.0 14.7409 -0.2591643 20.0 20.0306 0.0306813 25.0 25.3516 0.3516953 30.0 29.7336 -0.2664 1124 35.0 35.0859 0.08591285 40.0 40.1252 0.12521435 45.0 44.8202 -0.1798 回归方程:P=0.0313F-0.0953 相关系数:r=0.9999130429#千斤顶油表检测结果压力值F(KN) 油表读数P(MPa) 回归方程计算的油表读数(MPa)油表偏差(%)0 --- --- ---162 5.0 4.9058 -0.0942324 10.0 10.0574 0.0574486 15.0 15.209 0.209644 20.0 20.2334 0.2334792 25.0 24.9398 -0.0602953 30.0 30.0596 0.05961106 35.0 34.925 -0.0751255 40.0 39.6632 -0.3368 1422 45.0 44.9738 -0.0262 回归方程:P=0.0318F-0.2458 相关系数:r=0.99995.3、油表读数的计算按不同的钢束区分使用不同的油压千斤顶按回归方程式分别计算10%σcon、20%σcon、100%σcon的油表读数,,计算结果如下表:130428#千斤顶张拉时各阶段的油表读数单位:MPa130429#千斤顶张拉时各阶段的油表读数单位:MPa6、实际伸长值的计算及量测6.1、实际伸长值的计算预应力筋张拉前,应先调整到初应力,即10%σcon,再开始张拉和量测伸长值,初应力时的伸长值是推算值。

实测伸长值的计算详“公式4”,初应力时的伸长值推算按“公式5”计算,不考虑混凝土构件在张拉过程中的弹性压缩值。

初应力σ0=10%σcon=139.5MPa,预应力筋长度L值区分非连续端及连续端取值,即区分中跨及边跨的半边梁取值,Ep=1.95*105 MPa。

则计算结果如下表:钢束初应力伸长值表(一端) 单位:mm本桥的初应力时的推算伸长值也可取10%σ~20%σ的伸长值,两个值可相互复核。

6.2、实际伸长值的量测实际伸长值的量测方法多种多样,目前使用较多的是直接测量张拉端千斤顶活塞伸出量的方法,但这样的测量方法存在一定的误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