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廉·莫里斯与英国工艺美术运动
莫里斯与工艺美术运动
莫里斯与工艺美术运动莫里斯(William Morris)被誉为英国工艺美术运动的创始人之一,他对艺术与工艺的追求以及对社会问题的关注使他成为19世纪末最重要的设计师和作家之一。
莫里斯出生于1834年,是一个财富丰富的商人家庭的儿子。
他在牛津大学学习古典文学,并且热衷于古代文化和手工艺术。
莫里斯认为,工艺品的制作应该与艺术品一样值得尊重和赞美。
他厌倦了当时工业化和大量生产带来的低劣质量和缺乏个性的产品。
他决定通过创建一种新的艺术形式来改变这种状况。
工艺美术运动是19世纪后期欧洲艺术运动之一,旨在恢复手工艺品制造的价值和重要性。
这场运动反对市场上的大规模生产,并主张回归手工艺品和传统技艺的制作方式。
莫里斯是这一运动最有影响力的人物之一,他通过他自己的设计工作室“腓尼基斯”(The Firm)和他的出版公司“凯尔姆学校”(Kelmscott Press)成为了工艺美术运动的领导者。
莫里斯的设计作品注重手工制作和精巧的细节。
他的设计风格融合了中世纪和哥特式艺术的元素,如华丽的纹理,生动的颜色和复杂的图案。
他经常使用植物和动物的图案,以及传统的手工工具和材料,如织布机和天然纤维。
莫里斯相信,这种手工制作的产品能够为人们带来更多的快乐和满足感,而不仅仅是消费的象征。
莫里斯还非常注重社会问题,并认为艺术和社会有着密切的联系。
他呼吁通过改变社会结构和主张平等和公正来解决贫困和不平等问题。
他认为,工艺品不应仅仅是少数人的奢侈品,而应成为每个人都享有的美好事物。
他创办了一所工艺学校,以教授手工艺和设计技巧,使更多的人有机会学习和从事这门艺术形式。
莫里斯对工艺美术运动的影响是巨大的。
他的设计作品以及对艺术和社会的思考影响了整个时代的艺术家和设计师。
他的追随者继续发展并传承了他的理念,创造出更多独特、精美的艺术品。
工艺美术运动的精神也深深地影响了20世纪的现代设计和手工艺复兴运动。
莫里斯的贡献不仅体现在艺术和设计领域,他对社会和环境问题的关注也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遗产。
威廉莫里斯英国工艺美术运动的先驱者
威廉莫里斯英国工艺美术运动的先驱者威廉莫里斯(William Morris)是19世纪英国工艺美术运动的杰出代表,也是该运动的先驱者之一。
他以其对艺术与工艺相结合的倡导以及对传统手工艺技术的重视而闻名于世。
他的艺术理念和作品对后世的设计、艺术和工艺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威廉莫里斯生于1834年,他自小就对古典艺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在牛津大学进修期间,他对中世纪建筑和手工艺品深感着迷。
这次经历不仅加深了他对手工艺技术的热爱,也对他后来的创作和美学观念产生了重要影响。
工艺美术运动的核心理念是回归传统的手工艺技术,摒弃机械生产的大规模工业产品。
威廉莫里斯坚信,手工制品蕴含了艺术家的独特技能与创造力,能够为人们带来更加美好、深思熟虑的生活体验。
他反对当时的工业化生产方式,认为它破坏了艺术的原创性和个性化,使人们的生活变得单调乏味。
威廉莫里斯的工艺美术运动不仅关注艺术本身,更关注艺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他设计并制作了众多家居用品,如墙纸、家具、陶器等,以及图案设计,这些作品都以其精湛的手工艺和富有创意的图案著称。
他注重细节和材料的选择,力求将艺术与实用结合起来。
威廉莫里斯还积极倡导社会主义思想,并将其与工艺美术运动相结合。
他认为,艺术和美应该是人民共享的,而不是少数人的特权。
他设立了自己的公司,致力于推广和销售手工制品,旨在使更多的人能够拥有和欣赏到优质的艺术品。
他的努力为当时的艺术界带来了改变,并对现代设计与制造产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威廉莫里斯的影响不仅局限于英国,他的作品和理念也迅速传播到欧洲和美国。
他的手工艺品和设计成为了许多工艺美术学校的教材,并对后来的设计师和艺术家产生了重要影响。
他的艺术风格也成为了20世纪的艺术运动中的一个重要参考。
总结起来,威廉莫里斯是英国工艺美术运动的先驱者,他通过强调手工艺技术和对艺术与实用结合的追求,为后世的设计和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的理念和作品激发了人们对传统手工艺的兴趣,促使人们重新思考艺术与生活的关系。
英国艺术与手工艺运动的理解
英国艺术与手工艺运动的理解运动的领军人物,有个家伙叫威廉·莫里斯,听说他是个非常有魅力的人。
他不仅是个设计师,还是个诗人,甚至还是个社会活动家,真的是多才多艺。
他倡导“为每个人创造美”,这句口号听上去就像是在说,生活不应该只是一潭死水。
莫里斯想要让每个人都能享受到美,不管是家里的墙纸还是手上的餐具,他都希望它们都是艺术的体现。
他的设计风格简单却富有自然的元素,像是花草树木那种亲切的感觉,看到那些设计就像走进了一个童话世界。
再说说那会儿的手工艺人,个个都是能工巧匠啊。
有人做木工,有人织布,甚至有人做陶瓷。
每一件作品都是用心良苦,真的是“工匠精神”啊。
想象一下,一个工匠坐在工作坊里,专注地打磨每一块木头,那种专注的神情,就像是做爱做的事一样投入。
每一个细节都是他们倾注心血的结果,就算是小小的杯子,喝水的时候都能感受到那份心意。
要是你能把手工艺品放在桌子上,那真是生活的一种享受。
说到这场运动,当然不能忽视它对社会的影响。
那时候,工业革命刚刚起步,工厂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人们的生活变得忙碌而机械。
可是,手工艺运动提醒大家,不要忘了生活中的美好,艺术不应该只是高高在上的东西。
它应该融入我们的日常,像盐一样,给生活加点儿味儿。
想想你每天用的东西,它们要是能有点儿艺术气息,那生活就变得五彩斑斓了,不是吗?手工艺运动还和环保有点儿关系呢!那时候,大家开始意识到,过度的工业化其实对环境的影响可不小。
那些手工艺品,都是用天然材料制作的,既美观又环保,真是双赢的选择。
就像现在很多人提倡的“绿色生活”,其实早在那个年代就已经有这种意识了。
人们开始意识到,保护环境是多么重要,艺术也可以推动社会的进步。
每当想到这些,心里就觉得暖暖的。
还有一点,手工艺运动也是一种反叛。
当时的社会充满了工业化带来的单调和乏味,手工艺人们用自己的方式向这种趋势发起挑战。
就像一群叛逆的孩子,决定不走传统的老路。
这样的勇气让人敬佩,他们坚信,艺术可以改变生活。
莫里斯与工艺美术运动
莫里斯与工艺美术运动工艺美术运动是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的一场运动,起源于英国,被誉为现代设计运动的先驱。
而这场运动的核心人物之一就是威廉·莫里斯。
威廉·莫里斯是一位多产的英国艺术家、设计师和社会主义者。
他出生于1834年,早年在牛津大学学习神学和文学,并对中世纪的艺术和手工艺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他通过研究古代手工艺品和纺织品,发现了当时被认为是庸俗和低劣的现代工业制品所缺乏的传统美感和高品质。
莫里斯非常关注工业化对传统手工艺的破坏和人们日益追求盈利而忽视艺术价值的现象,他认为这种工业化带来的负面影响将导致人们生活质量的下降。
莫里斯开始了他的工艺美术运动,旨在恢复手工艺品的制作和消费,以提高人们对艺术和美的欣赏能力。
莫里斯的工艺美术运动主张回归传统的手工艺制作方法,倡导工匠精神和个性化的设计。
他成立了自己的工作室,雇佣了一批优秀的工匠来制作家具、纺织品和壁纸等物品。
他设计的作品以其独特的风格和精湛的工艺赢得了广泛的赞誉。
莫里斯还成立了“Morris & Co.”这个代表工艺美术运动的公司,该公司生产出许多受欢迎的设计品,例如华丽的壁纸、织物和家具。
他通过自己的设计作品和艺术书籍的出版物,向公众宣传工艺美术运动的理念和美学价值。
莫里斯的工艺美术运动在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的英国社会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它改变了当时的设计理念和审美标准,重新定义了人们对于艺术和美的追求。
工艺美术运动的核心理念在当今的设计界仍然具有重要的影响力,许多设计师仍然借鉴莫里斯的理念和设计风格。
莫里斯是工艺美术运动的重要代表人物,他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创造力,推动了工艺美术运动的发展并改变了当时的设计世界。
他的设计作品和理念至今仍然影响着我们的生活,让我们认识到艺术和美的重要性。
莫里斯与工艺美术运动
莫里斯与工艺美术运动19世纪末20世纪初,工艺美术运动(Arts and Crafts Movement)在欧洲和美国兴起,成为了当时的一个重要艺术运动。
这一运动以对工艺美术的重新关注和重视为核心,旨在回归传统工艺和设计的精神,反对工业时代的机械化和大规模生产。
而英国艺术家威廉·莫里斯(William Morris)则是工艺美术运动的主要发起者和领导者之一。
在莫里斯的倡导下,工艺美术运动对建筑、家具、纺织品等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了20世纪艺术设计史上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篇章。
莫里斯是一位多才多艺的艺术家,他既是诗人、建筑师、设计师,又是社会主义运动的领袖。
他出生于1834年,父亲是一名富有的银行家,因此莫里斯从小就接受了良好的教育。
在牛津大学就读期间,他结识了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共同对当时英国的政治和社会状况产生了极大的不满。
这段经历也成为了他后来社会主义信仰的基础。
1856年,莫里斯与一位名叫简·伯克斯的女子结婚,这段婚姻不仅使他融入了一家有着悠久传统的手工艺人家庭,也激发了他对工艺美术的热情。
莫里斯开始在建筑和室内设计方面进行探索,尝试使用手工制作的技艺和传统的装饰风格,推崇尊重材料和纹样的天然美感。
1861年,莫里斯创办了著名的装饰艺术公司Morris, Marshall, Faulkner & Co.(后来改名为Morris & Co.),这家公司成为了工艺美术运动的一面旗帜。
公司的宗旨是恢复手工艺和装饰艺术的传统,提倡对自然材料和手工技艺的尊重,同时反对工业生产的机械化和低劣品质。
在莫里斯的领导下,Morris & Co.生产了大量的精美家具、壁纸、织物、地毯等物品,他们独特的设计风格和高品质的手工制作技艺,成为了当时英国装饰艺术的代表之一。
莫里斯还亲自设计了许多著名的纺织品,包括《杨树》、《密花》等系列作品,这些作品以其自然主义的图案风格和精湛的手工技艺而著称,成为了工艺美术运动的代表作品之一。
工艺美术运动代表人物及思想
工艺美术运动代表人物及思想工艺美术运动是20世纪初兴起的一股重要的艺术运动,它在艺术领域掀起了一场新的革命,引领了当时世界艺术的潮流。
在这一运动中,有许多重要的代表人物和他们独特的思想。
威廉·莫里斯威廉·莫里斯是英国工艺美术运动的先驱之一,他是一位设计师、艺术家和作家。
莫里斯强调工艺美术的重要性,他认为设计和艺术应该渗透到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他提倡回归手工制作和传统的工艺技术,反对工业化带来的机械化和大规模生产。
莫里斯的思想对于当代工艺美术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的设计作品注重细节,强调材料与形式的和谐统一。
他倡导使用自然材料和传统工艺技术,强调人与自然的关系。
莫里斯的思想追求着艺术的终极目标——美的体验。
查尔斯·罗伯特·阿什比查尔斯·罗伯特·阿什比是美国工艺美术运动的代表人物之一。
他是一位艺术家、设计师和艺术教育家。
阿什比主张注重艺术教育和培养人们的审美能力。
他认为艺术不仅仅是为了装饰,更是为了提升人们的生活品质,培养人们对美的感知和欣赏能力。
阿什比的作品注重实用性和美学的结合,他追求简约、纯粹的设计风格。
他崇尚自然和人文的理念,通过作品表达对自然环境的敬畏和对人类情感的关怀。
阿什比的思想引领了美国工艺美术运动的发展方向,对当代设计师和艺术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珍·黎瓦拉珍·黎瓦拉是芬兰工艺美术运动的重要代表人物。
她是一位设计师、艺术家和教育家。
黎瓦拉提倡独特而实用的设计风格,注重材料的特性和形式的创新。
她的作品融合了自然和现代的元素,展示了芬兰特有的自然美和民族文化。
黎瓦拉致力于设计教育和培养设计师的才能。
她强调设计的过程和实践的重要性,鼓励学生通过动手实践来培养自己的设计能力。
黎瓦拉的设计理念注重可持续发展和环保,她提倡使用可再生材料和循环利用的设计方法,致力于推动可持续设计的发展。
总结工艺美术运动代表人物的思想和作品对于当代艺术和设计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莫里斯与工艺美术运动
莫里斯与工艺美术运动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工艺美术运动在欧洲兴起,成为一股重要的艺术运动潮流,其核心理念是通过工艺美术来改善生活,强调自然和手工艺。
在这一运动中,英国艺术家威廉·莫里斯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他是工艺美术运动的领袖和先驱之一。
本文将介绍莫里斯与工艺美术运动的联系以及他在这一运动中的贡献。
威廉·莫里斯(William Morris,1834年-1896年)是英国著名的多面艺术家,他以其在工艺美术领域的杰出贡献而闻名于世。
莫里斯对工艺美术运动的影响是深远的,他不仅是一位杰出的设计师和制造商,同时还是一位著名的作家和社会主义者。
莫里斯对工艺美术运动的影响和贡献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莫里斯致力于恢复传统手工艺。
他认为在工业化和机械化的浪潮下,手工艺正逐渐失传,这对于人类的审美和精神生活是一种极大的损失。
莫里斯倡导并实践了恢复传统手工艺的工作,他鼓励工匠们重新学习和传承古老的手工艺技艺,以此来制作出符合自然之美的艺术品和生活用品。
莫里斯本人也亲自涉足手工艺制作,他设计了许多著名的纺织品、壁纸和家具,这些作品不仅在当时引起了轰动,如今仍然被人们所称颂。
可以说莫里斯在恢复传统手工艺方面具有重要的贡献。
莫里斯提倡艺术与工艺的结合。
他认为艺术和工艺是可以并存的,追求自然之美的作品同样可以具备实用性。
在他看来,工艺品不应仅仅局限于实用性的考量,而应该融入艺术的意蕴。
莫里斯在设计工艺品时注重造型美感和色彩搭配,使其既能胜任日常使用的功能性要求,又能展现出艺术品的魅力,这种艺术的实用主义观念对于后来的工艺美术运动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莫里斯的社会主义观念也深刻影响了工艺美术运动。
他主张工匠阶级和农民阶级的团结,并反对当时的资本主义制度,认为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商业化和工业化是对手工艺的破坏和贬低。
他希望通过工艺美术运动来改变现状,实现社会和谐与公平。
莫里斯通过自己的实际行动,如创办工艺美术公司和出版社,来实践自己的社会主义理想。
工艺美术运动代表人物及作品简述
工艺美术运动代表人物及作品简述工艺美术运动是20世纪初期兴起的一种艺术运动,它以批判现代工业化生产中的低质量和缺乏艺术性为出发点,提倡恢复手工艺的精神和传统技艺。
以下将介绍几位工艺美术运动的代表人物及其著名作品。
威廉·莫里斯(William Morris)威廉·莫里斯是工艺美术运动的创始人之一,他是一位英国作家、设计师和社会主义者。
他的设计风格注重手工制作和传统工艺,主张回归自然和艺术的完美结合。
莫里斯的代表作品之一是他设计的壁纸和纺织品,他运用了植物和动物的图案,以及富有民族特色的几何图案,传递出了浓厚的自然与民族情怀。
他还是一位优秀的书籍设计师,他的书籍封面经典而独特,采用了大量的装饰元素和手绘插图,展现出他对艺术的热爱和追求。
查尔斯·罗伯特·阿什比(Charles Robert Ashbee)查尔斯·罗伯特·阿什比是英国工艺美术运动的领军人物之一,他创建了哥特复兴手工艺协会,致力于传承和发展传统工艺。
阿什比的代表作品是他设计和制作的银器,其造型精致、细腻,经过细致的雕刻和融合了哥特式元素的设计,展现出独特的艺术风格。
他的作品注重工艺的精湛和细节的处理,每一件作品都是他亲自参与设计和制作的,体现了他对于工艺美术的追求和坚持。
彼得·贝伦斯(Peter Behrens)彼得·贝伦斯是德国工艺美术运动的先驱之一,他是一位建筑师和设计师,被誉为现代工商建筑的奠基人。
贝伦斯的代表作品有德国国家工艺品学院的建筑设计,该学院注重培养设计师和工艺师的综合能力,体现出工艺美术运动对于综合艺术教育的重视。
他在设计中注重功能性和美感的结合,提倡简约、对称和整洁的设计风格,对后来的现代主义设计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工艺美术运动的代表人物及其作品,以其独特的风格和理念,对工艺美术的发展和推动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他们通过对传统工艺的继承和创新,使工艺美术在现代社会中得以重视和发展。
莫里斯与工艺美术运动
莫里斯与工艺美术运动莫里斯(William Morris)是19世纪英国的一个文化艺术家、作家、设计师和社会主义者。
他将自己的生命精力奉献给了推动英国工艺美术运动的发展。
莫里斯的传统观念、反对工业化和重视手工制作的理念为英国的工艺美术运动开辟了新的方向。
19世纪中期,英国的工业革命带来了迅速的现代化,城市化和工厂化进程加速,但是随着大规模生产的商业化,艺术品的原创性和手工的价值渐渐被遗忘。
此外,简陋的工厂工作条件,低廉的工资和压迫性的雇佣制度也使工匠们失去了艺术的热情和技艺的传承。
这种情况激起了莫里斯对英国文化的忧虑,促使他开始探索一个新的艺术和文化理念。
莫里斯认为,一个艺术品的真正价值来源于它本身的美感和艺术价值。
他反对通过商业化大规模生产的标准化制造法,同时主张通过手工制作去增加艺术品的价值,让工匠们重归自己的技艺和热情。
他认为工艺美术家应该把手工艺的精神和价值注入到艺术品中,并将艺术从以前只属于贵族和富人的蒙昧中解放出来,通过博物馆的展览和中产阶级的消费来让艺术走向广泛流传。
莫里斯早期的一个工艺美术项目就是Red House,这是一座位于贝尔维多尔的房子,莫里斯和一些他的同事合作手工制作了许多内饰和家具。
设计师们用他们的创意和技巧设计家具、窗帘、壁纸、地毯和装饰品,目的是要强调这些家具的朴实、自然和真实的质地。
莫里斯对工艺美术的追求最终导致了成立英国工艺美术运动。
这个运动旨在改变英国工业向标准化生产向理想化、美学化和文化化生产方式的转变。
莫里斯和他的同事们在设计和制作许多美丽的家具、织物和纸张时,倡导着工艺美术的概念。
这些产品强调设计中的材料、手工制作和独特的审美价值。
同时,莫里斯也倡导着英国手工制造业向新型产业制造过渡。
工艺美术运动标志着英国审美理想的变革,同时也反应了工业化对手工制造业的威胁。
莫里斯的追求导致了一种新型的、赋有人类情感的设计语言的复兴。
他的应用美学比起是一种反抗式的理论,强调身份认同,家庭观念,人类工具使用和互惠关系。
莫里斯与工艺美术运动
莫里斯与工艺美术运动19世纪末,欧洲的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不仅给人们带来了物质上的丰富和便利,也带来了许多社会和文化上的问题。
在这样的背景下,工艺美术运动应运而生,为推动手工艺制品的复兴和保护传统工艺艺术而努力。
而莫里斯则是工艺美术运动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他的思想和实践对于工艺美术运动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莫里斯(William Morris,1834-1896年),英国杰出的艺术家、设计师和社会主义者,被誉为英国工艺美术运动的创始人之一。
他的一生一直致力于推动工艺美术的发展,提倡“艺术与生活的融合”,并通过自己的实践和思想影响了许多人。
莫里斯对于工艺美术的贡献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其一,他提倡复古风格的设计,倡导手工制作工艺品,反对工业生产的商品化和低劣品质;其二,他提出“艺术与生活的融合”的理念,主张将艺术融入日常生活,提高生活质量;其三,他关注工匠的地位和待遇,提倡人文主义的工艺生产方式;其四,他参与的工艺美术运动组织和学校的创立,为工艺美术的教育和传播做出了重要贡献。
莫里斯的设计理念受到了古代中世纪手工艺品的影响,他认为这些古老的工艺产品具有纯粹的美感和高质量。
他倡导将这种复古风格的设计理念运用到当代的工艺制品之中,以此来反对工业时代的商品化和低劣品质。
他主张所有的设计都应该是经过精心设计和制作的,以此来体现手工制品的独特魅力和价值,同时也是对工厂制品的一种抗议。
莫里斯还非常关注工匠的地位和待遇。
在19世纪的工业化浪潮中,工匠们的地位逐渐被削弱,许多手工艺匠人失业或生活困难。
莫里斯把目光投向这些工匠,他认为工匠们是传承民族文化的重要力量,应该得到尊重和保护。
他倡导人文主义的工艺生产方式,主张工匠应该得到公平的报酬,同时也应该得到培训和关爱,以此来保持传统工艺的传承。
在实践方面,莫里斯参与了许多工艺美术运动的组织和学校,为工艺美术的教育和传播做出了重要贡献。
他创办了莫里斯公司,旨在推动手工艺品的生产和销售,同时也为年轻的艺术家提供了一个施展才华的舞台。
莫里斯与工艺美术运动
莫里斯与工艺美术运动莫里斯(William Morris,1834-1896)是英国工艺美术运动的重要人物,他以其独特的艺术造诣和社会理念,对工艺美术运动产生了深远影响。
工艺美术运动是19世纪末期英国兴起的一场艺术运动,通过手工艺术创作,强调技艺和美学的结合,倡导“艺术应融入生活”的理念。
在这场运动中,莫里斯的思想和实践对工艺美术运动产生了深远影响。
莫里斯一生致力于工艺美术的发展和推广,他将自己的才华和热情投入到了纺织、墙纸、家具等领域,成为了一位杰出的设计师和工艺美术家。
他对传统手工艺术的热爱和对美学的追求,使他的作品充满了生命力和独特的艺术魅力。
莫里斯的作品强调材料的质感和手工艺的精湛技艺,他深信艺术和手工艺应该成为生活的一部分,而不是高高在上的存在。
他的作品不仅在当时引起了轰动,也为后世的工艺美术发展指明了方向。
与此莫里斯的社会理念也对工艺美术运动产生了深远影响。
他反对工业化带来的劳动分工和机械化生产,认为这种生产方式破坏了工匠的技艺和产品的质量。
他主张通过传统的手工艺生产方式,保持技艺的传承和产品的品质,以此实现社会和谐。
莫里斯的社会主义思想和对工艺美术的热爱相互交融,使他成为了一位拥有深远影响的知识分子和社会改革者。
莫里斯与工艺美术运动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
他的作品不仅为工艺美术运动注入了新的生命力,也通过他的理念和实践,加速了工艺美术运动的发展和壮大。
他追求高品质的手工艺术作品,并将这种追求贯穿于自己的设计和创作之中,通过他的实践,为工艺美术运动树立了榜样和楷模。
他强调了工艺美术与社会生活的紧密联系,提出艺术应融入生活的理念,为工艺美术运动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在他的影响下,工艺美术运动不仅仅是一场艺术革命,更是一场社会改革。
莫里斯与工艺美术运动是一体的,他既是运动的参与者,也是运动的推动者。
莫里斯的影响不仅仅局限在其作品和理念上,他的学生和追随者继续发扬他的精神,推动了工艺美术运动的发展。
工艺美术运动的例子
工艺美术运动的例子工艺美术运动是20世纪初期兴起的一场艺术革新,它强调手工艺制作和美的结合,注重设计的实用性和美感。
工艺美术运动的兴起对当时的艺术界产生了深远影响,并为现代设计奠定了基础。
下面将介绍几个工艺美术运动的典型例子。
威廉·莫里斯的艺术与工艺结合威廉·莫里斯是英国工艺美术运动的奠基人之一,他强调艺术与工艺的结合。
他以其设计的壁纸和家具而闻名,这些作品充满了自然的元素,如花卉、动物和几何图案。
莫里斯坚持使用手工制作的方式,以保持作品的独特性和精致度。
他的作品不仅在当时取得了巨大成功,而且对后来的工艺美术运动产生了深远影响。
匠人运动的兴起除了莫里斯,工艺美术运动还催生了许多其他的艺术家和设计师。
在英国,匠人运动兴起,强调手工艺的重要性。
匠人运动的代表人物约翰·拉斯金(John Ruskin)和威廉·莫里斯,在他们的著作中强调了艺术的品质和工匠的技艺。
匠人运动的信仰带动了工匠社群的发展,并在英国推动了一波工艺美术的复兴。
巴伦西亚壁纸的传世之美工艺美术运动不仅在英国引起了轰动,它也在国际范围内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以巴伦西亚的壁纸设计为例,其独特的风格和细致的制作工艺成为了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
巴伦西亚的壁纸以其精细的刺绣和丰富的图案而著称,手工制作的过程需要经过多个环节,从设计到刺绣,每一步都需要匠人的精心和耐心。
这些壁纸作品至今仍保留在巴伦西亚的博物馆中,展示了工艺美术运动的精髓。
北欧的玻璃艺术除了壁纸,玻璃艺术也在工艺美术运动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北欧地区的艺术家和设计师们运用玻璃的特性,以创造出独特的艺术形式。
瑞典的奥菲拉·伊萨克逊(Orrefors)和芬兰的图奥莱·伊托拉哈蒂(Tapio Wirkkala)等艺术家运用玻璃制作了许多神奇的作品,这些作品将传统的玻璃制作技艺与现代设计理念相结合,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北欧风格。
继承与创新的结合工艺美术运动以传统技艺的继承和创新为核心,既重视过去的艺术遗产,又积极追求对艺术形式的创新。
威廉.莫里斯与工艺美术运动
“水晶宫”
国际工业博览会
水晶宫”位于伦敦海德公园内,是英国工业 革命时期的代表性建筑。建筑面积约7.4万平 方米,宽408英尺(约124.4米),长1851 英尺(约564米),共5垮,高三层,由英 国园艺师J·帕克斯顿按照当时建造的植物园 温室和铁路站棚的方式设计,大部分为铁结 构,外墙和屋面均为玻璃,整个建筑通体透 明,宽敞明亮,故被誉为“水晶宫” 。“水 晶宫”共用去铁柱3300根,铁梁2300根, 玻璃9.3万平方米,从1850年8月到1851年5 月,总共施工不到九个月时间。1852-1854 年, 水晶宫被移至肯特郡的塞登哈姆,重新组 装时,将中央通廊部分原来的阶梯形改为筒 性拱顶,与原来纵向拱顶一起组成了交叉拱 顶的外形。1936年,整个建筑毁于火灾。
2.反维多利亚及其他古典、传统的复兴风格。 3.提倡哥特风格。 4.讲究朴实诚恳。 5.装饰上推崇自然主义,东方装饰和东方艺术
特点。 原则:设计大众化,团队协作。 意义: 创造了新的设计风格。
工艺美术运动 引发世界共鸣
1、莫里斯的新设计思想的第一次尝试 “红屋” 2、纽西兰奥克兰的麦尔斯自由幼儿园 3、美国伊利诺斯州俄勒冈的公共图书馆是一个工艺美术运动的 代表作
小结
工艺美术运动是一次设计的改良运 动,其出发点是很好的,也是一次大胆 的创新,我们的现代设计也应当打破固 有的盲目的借鉴西方现代设计的模式, 大胆的创新走符合自己设计特色的路子, 真正到古代传中去挖掘符合自身发展的 元素、理念。我国的现代设计是一个新 兴课题,但是我们的所谓的“设计” (古代称造物)却有着悠久的历史,中 国五千年的文明史,为我们的现代设计 提供了丰富营养,等着我们去发掘去汲 取。
与
工威
艺廉
·
美 术 运 动
浅谈英国工艺美术运动——莫里斯的设计
浅谈英国工艺美术运动——莫里斯的设计英国工艺美术运动起源于19世纪末期,主张设计的艺术性和实用性相结合,旨在改善社会工业生产与人类文化艺术之间的关系,并提高生产的品质和效率。
本文将要对英国工艺美术运动的莫里斯的设计进行分析和研究,讨论他对该运动的贡献和影响。
1. 莫里斯的生平及其对工艺美术运动的贡献威廉·莫里斯(William Morris, 1834-1896)是英国工艺美术运动的奠基人之一。
他出生于伦敦一个中产家庭,接受了良好的教育,年轻时就表现出与众不同的文学才华。
随着年龄的增长,他开始对艺术及其与社会生活的联系产生浓厚的兴趣。
他意识到现代工业化与日俱增,传统的工艺艺术正在逐渐消失,这让他感到非常担忧,因此他开始致力于将人类手工艺术和工业生产结合起来,创造出优美的设计和实用的产品。
莫里斯认为,一种产品的价值应该视其制造过程中是否有艺术性而定,他呼吁消费者关注产品的质量而不是数量,以此来改变当时人们对于物品价值的看法。
他也反对机械化生产,认为这样只会使工人变得枯燥无味,丧失乐趣。
因此,他提倡回归手工艺术,鼓励人们保护传统手工艺术,不断改进,使之更加适应现代需求。
除了他的理论贡献,莫里斯也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设计师。
他将自己所创造的艺术思想应用于自己的设计工作中,曾经设计过各种产品,比如纺织品、家具、壁纸、玻璃器皿等等。
这些产品不仅具有艺术性,而且非常实用,深受人们的喜爱。
他所设计的产品具有古风又不失时尚感,转化了中世纪文化的元素,使之适应了当时的风格,这让他成为了英国工艺美术运动的代表人物之一。
2. 莫里斯的主要设计风格和特点莫里斯所设计的产品具有鲜明的风格和特点。
首先,他强调了产品的手工制作,反对机械化生产,因此他的产品表现出一种独特的粗糙感,这正是手工艺术的魅力所在。
其次,他对纹样和色彩的运用非常独特,他喜欢使用古老的材料和技术,并将它们和当代风格相结合,创造出了一种新的艺术形式。
莫里斯与工艺美术运动
莫里斯与工艺美术运动莫里斯(William Morris)是19世纪末英国著名的作家、设计师和社会主义者,他对于工艺美术运动的贡献深远。
工艺美术运动,也被称为艺术与工艺运动,是一股追求美术与手工艺术的结合,反对工业机械化生产的运动。
莫里斯在19世纪末的英国,目睹了工业革命带来的工业化生产与大规模制造,他对于工艺品的粗制滥造感到愤怒。
他认为,工业化生产破坏了艺术与手工艺术的精神,使得人们失去了对于美和创造力的追求。
他认为手工艺与艺术是人类精神的表达,是一种对于自然和美的敬畏。
莫里斯提倡恢复手工艺和艺术的价值,重建人们对于美的追求和创造力的回归。
工艺美术运动的核心理念是“艺术造物”(Art Crafts),意味着将艺术与手工艺结合起来,创造出优雅、精美的生活用品。
莫里斯和他的追随者们相信,艺术不应该只是为富人所享受,而应该普及到每个人的日常生活中。
他们致力于设计和制作能够满足人们实际需要的家具、纺织品和装饰品等。
莫里斯还积极推广了手工艺的技术和传统。
他成立了一家名为莫里斯和公司的工作室,组织设计师和工艺师共同合作,创造出许多精美的作品,包括墙纸、家具、陶瓷器等。
这些作品都以其独特的风格和优雅的工艺赢得了广泛的赞誉。
莫里斯还出版了一本名为《工艺美术运动》的书,介绍了工艺美术运动的理念和方法,并影响了许多后来的设计师。
莫里斯的工艺美术运动掀起了一股对于艺术与手工艺的热潮,深刻影响了当时的艺术和设计界。
他的理念和作品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了许多后来的设计师和艺术家,包括爱德华·伯恩·琼斯、查尔斯·罗宾逊和约翰·鲁斯金等。
他们纷纷效法莫里斯的例子,推崇手工艺和艺术的结合,致力于创造出独一无二、精致美观的作品。
莫里斯和工艺美术运动为当时的艺术界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创造力,引领了现代设计的发展方向。
他们的理念与价值观在当代依然有着重要的意义,提醒着我们要追求美、回归手工艺和独创性的精神。
现代设计意识的萌芽——英国“工艺美术”运
现代设计意识的萌芽——英国“工艺美术”运现代设计意识的萌芽——英国“工艺美术”运动00一、威廉•莫里斯及其追随者如果说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始,资产阶级思想的传播,以及资产阶级革命的进行,在建筑设计领域率先对传统进行了挑战的话,那么,在包括机械制品在内的工业设计领域,其新观念的确立要来得迟缓,以至在工业革命发生以后的一段时间里,包括英国在内的国家的机械制品丑陋不堪,设计低劣,同时过分装饰、矫饰做作的维多利之风,在设计中的日渐蔓延,使传统的装饰艺术因失去了造型基础,而成了一个为装饰而装饰、画蛇添足的东西。
这种状态的日趋严重,终于导致在工业革命最早的发生地英国发生了工艺美术运动。
所谓工艺美术运动是起源于英国19世纪下半叶的一场设计运动。
以追求自然纹样和哥特式风格为特征,旨在提高产品质量,复兴手工艺品的设计传统。
这场设计运动由诗人兼文学家、设计师,被人誉称为“工业设计之父”的威廉•莫里斯倡导宣传和身体力行。
英国的文艺批评家和作家罗斯金提出了某些理论指导。
威廉•莫里斯(William Morris,1834—1896)出生于沃尔瑟姆斯托一个富有家庭,曾就读于牛津大学,后受过建筑师和画家的训练。
1851年,当伦敦举办“万国博览会”(Great Exhibition)时,年仅17岁的莫里斯随母亲前去参观,据说一进水晶宫展厅,他就大喊一声:“好可怕的怪物!”(图2-4)于是再也不肯去看那些粗劣外观造型的产品。
这件事使他立志投身于设计事业。
从他的一生来看,他早年酷爱欧洲中世纪的文明和建筑艺术风格,曾携同学游历法国,为法国庄严宏伟的哥特式建筑所折服,立志做一名推广哥特式建筑风格的建筑师。
后来他受到主张忠实于自然新画风的拉斐尔前派艺术家的影响,决定改变初衷,做一名拉斐尔前派的画家。
真正使他投身于设计事业则是始于1859年。
1857年,为了结婚,莫里斯请设计师菲利蒲•韦伯设计以红砖瓦构成的“红房子”(Ked House)(图2-5),这幢房子充分体现了工艺美术运动在建筑设计方面的思想,创立了建筑设计的四条基本原则。
莫里斯与工艺美术运动
莫里斯与工艺美术运动莫里斯(William Morris)是19世纪英国著名的设计师、作家和社会主义者,他是工艺美术运动的重要领袖之一。
工艺美术运动是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欧洲兴起的一场艺术运动,其目标是通过提倡手工制作和追求自然之美来反对工业化和机械化的影响。
莫里斯在工艺美术运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他的作品和理念对后世的设计师和艺术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莫里斯于1834年出生在英国沃尔瑟姆斯托将军镇,他从小就对艺术和手工艺非常感兴趣。
他在牛津大学学习期间结识了艺术家丽泽·博克斯和爱德华·伯恩·琼斯,这两位艺术家对他的影响非常深远。
他们的作品和思想启发了莫里斯对工艺美术的追求,也塑造了他的审美观和艺术理念。
莫里斯在1859年创立了自己的公司Morris, Marshall, Faulkner & Co(后改名为Morris & Company),这是一家以手工制作艺术品和工艺品为主的公司,致力于将艺术融入日常生活之中。
公司的成立标志着莫里斯开始了他的工艺美术运动之旅,他的作品包括了各种家具、壁纸、瓷器、玻璃器皿、挂毯等。
莫里斯的设计理念主张“回归自然”,他强调手工制作和传统工艺的重要性,反对机械化和大规模生产。
在他看来,工艺美术应该是艺术家和手工艺人共同合作的产物,每件作品都应该带有艺术家的个人风格和精神内涵。
他认为,艺术不应该成为商品的工具,而应该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与人们的生活紧密相连。
莫里斯在设计中注重对自然的描绘和表达,他常常以植物、花卉和动物为题材,通过线条和色彩的运用,来展现自然之美和生命力。
他的设计风格简洁、纯粹,但又充满了生动和活力。
他提倡使用天然材料和天然染料,强调色彩的明亮和纯净。
他的设计作品通常都是以对称的布局和流畅的线条为特点,展现出一种和谐、平衡的美感。
在莫里斯的引领下,工艺美术运动逐渐在英国乃至全世界范围内影响深远。
莫里斯的公司成为了工艺美术运动的中心,吸引了许多优秀的设计师和艺术家加入进来。
莫里斯与工艺美术运动
莫里斯与工艺美术运动“莫里斯与工艺美术运动”莫里斯·莫里斯(William Morris,1834年-1896年)是19世纪英国最杰出的工艺美术家之一,也是欧洲工艺美术运动的先驱者之一。
他的生平与作品极大地影响了当时的工艺美术运动,以及后来的现代设计运动。
莫里斯出生在英国牛津郡的一个富裕的家庭,他早年曾在牛津大学学习古典文学和中古世纪历史,也曾在伦敦读法律。
他始终对文学和艺术更感兴趣。
在1855年,他与一些艺术家和作家一起成立了普雷拉菲特协会,宣称反对当时流行的工业化和商品化的社会现象,主张复兴中世纪的手工艺术精神。
这一时期,他开始尝试设计和制作各种手工艺品,并在1858年成立了莫里斯和公司(Morris & Co.)。
莫里斯与工艺美术运动的理念深深植根于他对英国传统手工艺术的热爱和对工业时代的不满。
他认为工业革命给传统手工艺带来了致命的打击,机械化生产和商品化使工艺品失去了其原本的纯粹性和美感。
他的愿景是恢复手工艺的尊严和品质,让人们重新意识到手工艺品的美和独特性。
他的创作理念是“美术工艺是建立在美的基础上,不能为了经济学而牺牲其本质的美。
”在莫里斯的影响下,英国的工艺美术开始逐渐复兴起来。
他的作品涉及多个领域,包括纺织品、壁纸、家具、陶瓷、玻璃器皿等。
他的设计风格也大胆创新,融合了古代的装饰艺术和民间传统的元素,充分展现了他对自然、生活和艺术的独特理解和感悟。
他的作品注重线条的流畅和色彩的和谐,以及对传统手工艺技艺的传承和发展。
莫里斯的工艺美术思想不仅体现在他的作品中,更重要的是他对工艺美术教育和产业的推动。
他积极倡导工艺美术与工业结合,提倡合作制作,鼓励匠人利用传统手工艺技术生产高质量的产品,以此来对抗工业品的低劣与廉价。
他也创建了众多的工艺美术学校,致力于培养和传承手工艺技术与美术理论,使这种理念得到广泛的传播和推广。
莫里斯对工艺美术运动的贡献不仅在于他的作品和理念,更在于他对当时社会的影响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工艺美术运动』代表人物威廉·莫里斯工艺美术运动(the Arts & Crafts Movement)是起源于19世纪下半叶英国的一场设计改良运动。
其起因是针对装饰艺术、家具、室内产品、建筑等,因为工业革命的批量生产所带来设计水平下降而开始的设计改良运动。
运动的理论指导是约翰·拉斯金,运动的主要成员是威廉·莫里斯。
莫里斯的设计不仅包括平面设计,也有室内设计、纺织品设计等等。
以莫里斯为首的工艺美术运动设计家创造了许多以后设计家广泛运用的编排构图方式,比较典型的有将文字和曲线花纹拥挤地结合在一起,将各种几何图形插入和分隔画面等等。
由莫里斯设计,莱恩插图《呼啸平原的故事》一书的扉页。
英国工艺美术运动建筑代表作莫里斯红屋英国工艺美术运动建筑代表作莫里斯的“红屋”的建成和在设计界所引起的广泛兴趣与称颂,使莫里斯感到社会上对于好的设计、为大众的设计的广泛需求。
因而他放弃了原来做画家或者建筑家的想法,开设了自己设计事物所,为顾客提供新的设计。
莫里斯设计事物所设计的金属工艺品、家具、彩色玻璃镶嵌、墙纸、毛毯、室内装饰品等等,都具有非常鲜明的特征,也是后来被称为”工艺美术风格特征。
英国工艺美术运动但是,由于工业革命初期人们对工业化的意识认识不足,加上当时英国盛行浪漫主义的文化思潮,英国工艺美术的代表人物始终站在工业生产的对立面,进入20世纪,英国工艺美术转向形式主义的美术装潢,追求表面效果,结果使英国的设计革命未能顺利发展,反而落后于其他工业革命稍迟的国家。
而欧美一些国家从英国工艺美术运动得到启示,又从其缺失之处得到他出生于一个富有的家族,受过高等教育,在以设计哥特式风格闻名的斯特里德建筑设计事务所从事过建筑设计,后来加入拉斐尔前派的行列,准备从事绘画。
由于建立画室和以后的新婚居室,使他又一次改变了想法转而从事起建筑及产品设计来。
1859年,他与菲利普·韦珀(Phillip Webb,1831-1915)合作设计建造了“红屋”,内部的家具、壁毯、地毯、窗帘织物等,均由莫里斯自己设计。
它们实用、合理的结构,以及追求自然的装饰体现了浓郁的田园特色和乡村别墅的风格。
从此,他开设了十几个工厂并于1861年成立了独立的设计事务所,把包括建筑、家具、灯具、室内织物、器皿、园林、雕塑等等构成居住环境的所有项目纳入业务之中,并以典雅的色调,精美自然的图案备受青睐。
莫里斯的理论与实践在英国产生了很大影响,一些年轻的艺术家和建筑师纷纷效仿,进行设计的革新,从而在1880—1910年间形成了一个设计革命的高潮,这就是所谓的“工艺美术运动”。
这个运动以英国为中心,波及到了不少欧美国家,并对后世的现代设计运动产生了深远影响。
工艺美术运动产生于所谓的“良心危机”,艺术家们对于不负责任地粗制滥造的产品以及其对自然环境的破坏感到痛心疾首,并力图为产品及生产者建立或者恢复标准。
在设计上,工艺美术运动从手工艺品的“忠实于材料”、“合适于目的性”等价值中获取灵感,并把源于自然的简洁和忠实的装饰作为其活动的基础。
工艺美术运动不是一种特定的风格,而是多种风格并存,从本质上来说,它是通过艺术和设计来改造社会,并建立起以手工艺为主导的生产模式的试验。
工艺美术运动范围十分广泛,它包括了一批类似莫里斯商行的设计行会组织,并成为工艺美术运动的活动中心。
行会原本是中世纪手工艺人的行业组织,莫里斯及其追随者借用行会这种组织形式,以反抗工业化的商业组织。
最有影响的设计行会有:1882年由马克穆多(Arthur Mackmurdo,1851—1942)组建的“世纪行会”和1888年由阿什比(Charles R.Ashbee,1863—1942)组建的“手工艺行会”等。
值的一提的是,1885年由一批技师、艺术家组成了英国工艺美术展览协会,并从此开始定期举办国际展览会,因而吸引了大批外国艺术家、建筑师到英国参观,这对于传播英国工艺美术运动的精神起了重要作用。
工艺美术运动的主要人物大都受过建筑师的训练,但他们以莫里斯为楷模,转向了室内、家具、染织和小装饰品设计。
马克穆多本人是建筑师出身,他的“世纪行会”集合了一批设计师、装饰匠人和雕塑家,其目的是为了打破艺术与手工艺之间的界线,工艺美术运动的名称“Arts and Crafts”的意义即在于此。
用他自己的话来说,为了拯救设计于商业化的渊薮,“必须将各行各业的手工艺人纳入艺术家的殿堂”。
编辑本段阿什比的“手工艺行会”阿什比的命运是整个工艺美术运动命运的一个缩影。
他是一位有天分和创造性的银匠,主要设计金属器皿。
这些器皿一般用榔头锻打成形,并饰以宝石,能反映出手工艺金属制品的共同特点。
在他的设计中,采用了各种纤细、起伏的线条,被认为是新艺术的先声。
阿什比的“手工艺行会”最早被设在伦敦东区,在闹市还有零售部。
1902年他为了解决“良心危机”问题,决意将行会迁至农村以逃避现代工业城市的喧嚣,并按中世纪模式建立了一个社区,在那里不仅生产珠宝、金属器皿等手工艺品,而且完全实现了莫里斯早期所描绘的理想化社会生活方式。
正如阿什比所说:“当一群人学会在工场中共同工作、互相尊重、互相切磋、了解彼此的不足,他们的合作就会是创造性的。
”这场试验比其他设计行会在追求中世纪精神方面都要激进,影响很大。
但阿什比却忽略了这样一个事实,即中世纪所有关键性的创造和发展均发生于城市。
由于行会远离城市也就切断了它与市场的联系,并且手工艺也难于与大工业竞争,这次试验终于在1908年以失败而告终。
沃赛(Charles F.A.Voysey,1857—1941)虽不属于任何设计行会,但他却是工艺美术运动的中心人物,在19世纪最后20年间,他的设计很有影响。
沃赛受过建筑师的训练,喜爱墙纸及染织设计,与莫里斯、马克穆多等人交往甚密。
沃赛的平面设计偏爱卷草线条的自然图案,以至人们常常将他与后来的新艺术运动联系起来,尽管他本人并不喜欢新艺术,并否认与其有任何联系。
沃赛的家具设计多选用典型的工艺美术运动材料——英国橡木,而不是诸如桃花芯木一类珍贵的传统材料。
他的作品造型简练、结实大方并略带哥特式意味。
从1893年起,他花了大量精力出版《工作室》杂志。
这份杂志成了英国工艺美术运动的喉舌,许多工艺美术运动的设计语言都出自沃赛的创造,如心形、郁金香形图案,都可以在他的橡木家具和铜制品中找到。
沃赛的作品不但继承了拉斯金、莫里斯提倡美术与技术结合,以及向哥特式和自然学习的精神,并使之更简洁、大方,成为英国工艺美术运动设计的范例。
英国的工艺美术运动随着展览与杂志的介绍,很快传到海外,并首先在美国得到反响。
因此,美国的工艺美术运动在时间上大体与英国平行。
尽管美国长期受法国学院派的影响,但仍有许多重要的英派设计师。
一些工艺美术运动的著名人物如阿什比等先后访问过美国,有的还为美国进行了设计,他们向美国设计师传播了拉斯金和莫里斯的思想。
在英国的影响下,美国在19世纪末成立了许多工艺美术协会,如1897年成立的波士顿工艺美术协会等。
美国工艺美术运动的杰出代表是斯蒂克利(Gustar Stickley)。
斯蒂克利受到沃赛作品的启发,于1898年立了以自己姓氏命名的公司,并着手设计制作家具,还出版了较有影响的杂志《手工艺人》。
他的设计基于英国工艺美术运动的风格,但采用了有力的直线,使家具更为简朴实用,是美国实用主义与英国设计运动思想结合的产物。
工艺美术运动对于设计改革的贡献是重要的,1、它首先提出了“美与技术结合”的原则,主张美术家从事设计,反对“纯艺术”。
2、工艺美术运动的设计强调“师承自然”、忠实于材料和适应使用目的,从而创造出了一些朴素而适用的作品。
3、但工艺美术运动也有其先天的局限,它将手工艺推向了工业化的对立面,这无疑是违背历史发展潮流的,由此使英国设计走了弯路。
英国是最早工业化和最早意识到设计重要性的国家,但却未能最先建立起现代工业设计体系,原因正在于此。
工艺美术运动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现代设计运动,因为威廉ž莫里斯所推崇的是复兴手工艺,反对大工业生产,虽然威廉ž莫里斯也看到了机器生产的发展趋势,在他后期的演说中承认我们应该尝试成为“机器的主人”,把它用作“改善我们生活条件的一项工具”。
他一生致力的工艺美术运动却是反对工业文明的。
但他提出的真正的艺术必须是“为人民所创造,又为人民服务的,对于创造者和使用者来说都是一种乐趣。
”及“美术与技术相结合”的设计理念正是现代设计思想的精神内涵,后来的包豪斯和现代设计运动就是秉承这一思想而发展的。
1888 年,一批英国的设计家在莫里斯的精神感召下,组织了英国工艺美术展览协会(The Artsand crarts Exhibition Society),从而有计划地举办外国设计展览,以促进英国本身的设计水准。
这些展览吸引了大批外国设计家、建筑家参加,对于促进英国的设计起到重要的作用。
他们还出版了一本刊物《工作室》(the studio) ,作为宣传“工艺美术”运动精神的言论阵地,刊物上发表了包括拉斯金、莫里斯和其它“工艺美术”运动代表人物的文章,广泛地宣传了这个设计运动的宗旨和内容。
1896 年,威廉?莫里斯去世,设计家阿瑟?本森接手莫里斯设计事务所的工作,他与另外一个非常杰出的英国设计家克里斯多夫?德莱赛(Christopher Dresser ) 一起,振兴莫里斯的事业,继续发展“工艺美术”运动,起到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
莫里斯公司在他去世以后还存在了相当一个时期,这应该说与本森和德莱赛的努力是分不开的。
我们提及了英国“工艺美术”运动主要由几个号称行会的设计公司组成,这些公司设计、生产工艺美术风格的产品,设计的内容非常繁杂。
但是,如果从设计内容来看,英国的“工艺美术”运动又可以简单分成以下几个组合,或者几批设计家来:l )家具设计:以查尔斯?沃赛、巴里? 斯各特(Baillie Scott)、查尔斯?阿什比(Charles Robert Ashbee)、威廉?里萨比为主要代表人物。
2 )建筑与室内设计:以飞利浦?威柏(PhiliP webb)、诺尔曼?萧(Norman Shaw)等人为代表。
3 )日用陶瓷设计:以克里斯多夫?德莱赛?威廉?穆克罗夫特(william Moororort)、查尔斯?科克斯(charles cox)等为代表。
英国的“工艺美术”运动家具设计的主要人物为查尔斯?沃赛、巴里? 斯各特、查尔斯? 阿什比、威廉? 里萨比等人,在美国则是古斯塔夫?斯提格利。
他们设计的家具都非常简朴、结实、简洁、大方,装饰部分从来不会压倒功能性,家具上没有多余的、不必要的装饰细节,并且非常注意材料,特别是木材的选择和不同种类材料的搭配。
沃赛是建筑师出身,长期从事室内与家具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