筏板基础设计与计算方法的讨论

合集下载

筏板基础计算方法和构造要求

筏板基础计算方法和构造要求

当地基承载力很低,建筑物荷载又很大时,宜采用筏基。

沉积土层不均匀,有软弱土的不规则夹层,或者有坚硬的石芽出露,亦或石灰岩层中有不规则溶洞、溶曹时,采用筏基调节不均匀沉降或者跨越溶洞。

即使地基土相对较均匀时,对不均匀沉降敏感的结构也常采用筏基。

筏基的形式:等厚,局部加厚,上部加肋梁,下部加肋梁。

构造要求筏板厚度一般不小于柱网最大跨度的1/20,并不小于200mm,且应按抗冲切验算。

设置肋梁时宜取200-400mm。

筏基可适当加设悬臂部分以扩大基底面积和调整基底形心与上部荷载重心尽可能一致。

悬臂部分宜沿建筑物宽度方向设置。

当梁肋不外伸时板挑出长度不宜大于2m。

砼不低于c20,垫层100mm厚。

钢筋保护层不小于35mm。

地下水位以下的地下室底板应考虑抗渗,并进行抗裂度验算。

筏板配筋率一般在0.5-1.0%为宜。

当板厚小于300mm时单层配置,大于300mm时双层布置。

受力钢筋最小直径8mm,一般不小于12mm,间距100-200mm;分布钢筋8-10mm,间距200-300mm。

筏板配筋除符合计算配筋外,纵横方向支座钢筋尚应有0.15%、0.10%(全部受拉钢筋的1/2-1/3)的配筋率连通;跨中则按实际配筋率全部贯通。

双向悬臂挑出但肋梁不外伸时宜在板底放射状布附加钢筋。

平板式筏板柱下板带和跨中板带的底部钢筋应有1/2-1/3全部拉通,且配筋率不应小于0.15%;顶部按实际全部拉通。

当板厚小于250mm时分布筋为圆8间距250,板厚大于250mm时分不筋圆10间距200。

计算方法:1.简化方法倒梁法和到楼盖法(相对刚度较大);上部结构较柔时可用静力分析法。

2.考虑地基基础共同作用的方法2.考虑上部结构地基基础共同作用的方法。

浅谈筏板基础设计

浅谈筏板基础设计

浅谈筏板基础设计摘要:筏板基础因具有埋深深、刚度大、整体型强、抗震能力好等优点而被广泛应用,鉴于关于筏板基础设计的理论不是太完整而存在许多设计不合理的地方,简要介绍了建筑基础选用筏形基础的优势,从筏板类型、厚度、地基计算模型、内力分析、构造要求等方面阐述了筏形基础结构设计,并对其在具体工程实例中的应用进行了说明,为类似项目的基础设计计算积累了一定经验。

关键词:筏板基础;建筑;设计引言随着现代产业化的发展,高层建筑如雨后春笋办涌现出来。

建筑物高度的增加,引起水平荷载产生的弯矩饿剪力迅速增大,导致倾覆力距成倍增长,甚至起着控制设计的作用。

因此,基础设计就显得至关重要,需要根据上部结构形式,建筑场地的工程地质条件、施工条件、材料供应条件及其他相关条件进行综合考虑。

筏板基础由整块钢筋混凝土平板或板与梁等组成。

这类基础,整体性好,抗弯刚度大,可调整和避免结构物局部发生显著的不均匀沉降。

筏板基础在许多结构类型中得到广泛应用,无论是多层还是高层建筑,也无论是住宅还是公建等商业建筑。

筏板基础刚度大,整体性好,根据上部结构形式分为板式和梁式。

在大型商业建筑中,因柱网较大,上部建筑荷载较大,常常采用梁式筏板;而小型公建或者低层住宅可以采用板式。

不同形式有不同的设计计算方法,规范也有相应的规定与构造。

笔者通过不同结构类型的筏板设计,简单介绍一下筏板基础的设计。

1.筏板基础的选择依据基础选型除了应满足现行规范允许的沉降量和沉降差的限制外,整体结构也应符合规范对强度、刚度和延性的要求,其中最主要的则是选型要安全可靠、经济合理。

筏板基础适用于低级很软弱,承载能力低,而上部结构传来的荷载又很大的情况,采用十字条形基础无法提供足够的底面积,而采用桩基又明显超过工程的实际需要。

一般的高层建筑,常需在地下设置车库、人防工程、设备用房和水池等地下室,并有其适用功能要求决定地下室的层高和层数,这就基本确定了基础底板的埋置深度,然后,在更加改深度结合建筑场地的岩土工程特点减小基础选型,研究选择筏板基础的可能性。

浅谈筏板基础设计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浅谈筏板基础设计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浅谈筏板基础设计的方法及注意事项摘要:建筑物地基土的类别和地基土层的分布情况决定了建筑物所采用哪一种类型的基础形式。

而筏板基础能很好的将地基承载力充分的发挥的同时,又能使沉降不均匀得到良好的调整,因此筏板基础被广泛应用于诸多的结构类型中。

本文就筏板基础设计的方法及筏板基础设计中的相关注意事项进行了一些浅析。

关键字:筏形基础;筏形基础设计;筏板;基础随着我们国家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近些年来,国家的建筑行业也蓬勃发展起来。

建筑设计的推陈出新和建筑使用性能的不断扩大,无论是从建筑的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对建筑行业提出了新的要求。

筏板基础也理所当然的成为人们关注的对象,越来越多的被人们所认识和研究。

筏板基础从传统的应用于大型高层的建筑开始,到现今在一些纷繁复杂的小型建筑中也得到重视,其地位和分量也不断增加,所以,我们非常有必要对筏板基础设计的方法进行探讨。

一、筏板基础由于建筑物的地基土的类别和地基土层的分布情况决定了建筑物所采用哪一种类型的基础形式。

而筏板基础不仅充分发挥了地基的承载力,也使沉降不均匀得到良好的校正,这也是筏板基础能够广泛应用于诸多结构类型之中的原因。

筏板基础刚度大,整体性好,根据上部结构形式划分,筏板基础的构造形式主要可分为两种:平板式筏板基础和肋梁式筏板基础。

在柱网相对较大的大型商业建筑施工中,往往建筑的上部所要承受的荷载最大,所以我们通常会选择肋梁式筏板基础。

而平板式筏板基础则被广泛的应用在小型公共建筑或者是低层住宅建筑。

而近些年来,平板式筏板基础因其施工简单的特点,在高层建筑中也得到广泛的应用。

高层建筑的地下室通常被拿来建造地下的车库,因为此,这样的建筑是不被允许过多的设置内墙的,从而对箱型基础,限制了其使用。

而筏板基础因其能满足停车库对空间的使用要求,而成为较理想的基础型式。

二、筏板基础埋深及承载力的确定在城市区域,基础筏板的预埋深度取决于所需建造的建筑物地下室的层数多少和每层的高度。

平板式筏板基础计算

平板式筏板基础计算

平板式筏板基础计算
平板式筏板基础是一种常见的浅基础结构,其主要特点是基础承载的面积较大,具有较好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平板式筏板基础的计算方法如下:
1. 确定基础的设计荷载:根据建筑物结构的重量、使用性质等因素,确定平板式筏板基础的设计荷载。

2. 计算基础的面积:根据设计荷载和土壤的承载力,计算出所需的基础面积。

可以采用公式:A = Q/σ,其中,A为基础的面积,Q 为设计荷载,σ为基础土壤的承载力。

3. 计算基础的厚度:根据基础面积和所选材料的强度,计算出所需的基础厚度。

一般来说,基础的厚度应当超过土壤水平对筏板的作用荷载分配高度的一半。

4. 考虑基础的边界限制:考虑设计荷载和土壤的承载力,制定适当的边界限制,以确保基础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5. 确定筏板的钢筋配置:根据基础设计荷载和所选材料的强度,以及所需的基础厚度,设计合适的钢筋配置方案。

6. 计算平板式筏板基础的总成本:计算所需的材料、人力和时间成本,以确定平板式筏板基础的总成本。

论筏板基础的设计

论筏板基础的设计

论筏板基础的设计
并给出了筏板基础的计算例题,为筏板基础的设计提供了丰富的资料。

关键词:筏板基础刚性板法弹性板法
1 筏板基础的形式
1.1 平板式筏基这种筏基是一块放在地基上的钢筋混凝土大板。

柱子和剪力墙就布置在这块大板上。

根据柱底内力或剪力墙底内力按冲切要求算出板厚,当不满足要求时可在柱下或剪力墙下局部增加板厚,形成墩式筏基。

1.2 肋梁式筏基肋梁式筏基也叫梁板式筏基。

肋梁可以正设(梁在筏板下),也可以反设(梁在筏板上)。

肋梁式筏基比平板式筏基刚度大,且对调整不均匀沉降更有利。

1.3 空心式筏基对于软弱地基上的筏基,应把筏板厚度增加,但这时柱或剪力墙周围的材料能充分发挥作用,而离此较远处的内力减少,为了降低材料消耗,将厚板挖空形成类式箱基的空心式筏基。

空心筏基中的空间基本上不能利用。

2 筏板基础的计算公式
2.1 刚性板法
刚性板法的假定条件是:地基土较均匀;基础是绝对刚性的;板与地基的接触压力呈直线分布;上部结构刚度较好;地基土压缩模量Es=4Mpa,可按地基反力直线分布计算内力并进行抗裂验算。

计算方法:先根据地基承载力估算筏板底面积:。

筏板基础的简化计算方法简介

筏板基础的简化计算方法简介

1.悬臂法方法概述——就是传统的墙下钢混条基计算法。

计算特点——假定基底土反力为均匀分布,为了减小基底压力使之满足软弱地基承载力的要求而将基底加宽到互相连通的程度,但不作为连续的整板去分析。

方法缺点——基础宽度加大后,基底土的反力分布实际上是不均匀的。

计算时,基底已经连成了一体却不考虑其连续性,因此很不合理,计算的结果是不经济的。

2.倒楼盖法方法概述——假定筏板为一块倒置于地基上的连续板,由纵横墙支承。

计算特点——假定基底土反力为均匀分布,按普通的楼盖计算。

方法缺点——考虑了筏板的整体性,计算结果较悬臂法经济。

但此法仍然没有考虑到基底土的反力分布实际上是不均匀的,所以各墙支座处所算得的负弯矩偏小,甚至出现小于实际弯矩而偏于不安全。

3.柔性基础简化计算法方法概述——将在柱荷载作用下的十字交叉条形基础简化为各条单向连续条形基础的计算方法。

计算特点——将柱荷载的总值先按两个方向交叉连续的条形基础(板)的刚度比值进行分配以作为各向的柱荷载,然后分别按单向连续条形基础(板)计算。

方法缺点——此方法的一般假定为基底反力是按线性分布的,柱下最大,跨中最小,计算结果较倒楼盖法还要经济。

但该方法只适用于柱下十字交叉条形基础和柱下筏板基础的简化计算,不适用于横墙承重的筏板基础。

4.弹簧地基梁法方法概述——假定筏板沿横向被截分为单位宽的条板,置于文克尔假设的弹簧低级上,并假定板底面任一点的单位压力p与地基沉降S成正比,即p=kS。

计算特点——条板按受有一组横墙集中荷载作用的无限长梁计算。

由于地基沉降S与基础挠度y接触协调相等,有p(x)=kS=ky.方法缺点——同文克尔弹簧地基法假设。

5.弹性理论截条法方法概述——将筏板横向截分为单位宽的条板并置于均质半空间弹性地基上。

计算特点——由于积分上的困难,基底地基反力与沉降之间的关系很难用解析函数表达。

目前是利用郭尔布诺夫-波萨多夫的《弹性地基上结构物的计算》中的计算表格来简化计算。

高层住宅楼筏板基础的设计

高层住宅楼筏板基础的设计

高层住宅楼筏板基础的设计在现代城市的建设中,高层住宅楼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

而作为支撑这些高楼大厦的重要基础结构,筏板基础的设计至关重要。

筏板基础具有整体性好、能有效调整不均匀沉降等优点,在高层住宅楼的建设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一、筏板基础的概念与特点筏板基础,简单来说,就是一块像筏子一样的钢筋混凝土板,将整个建筑物的底面积全部覆盖,把建筑物的荷载均匀地传递到地基上。

其主要特点包括:1、整体性好:筏板基础能够将上部结构的荷载均匀地分布到整个基础底面,有效地减少了不均匀沉降的发生。

2、稳定性高:由于基础面积大,对地基土的承载力要求相对较低,能够适应较软弱的地基条件。

3、抗渗性能强:对于地下水位较高的地区,筏板基础可以有效地抵抗地下水的渗透,保证建筑物的安全性。

二、高层住宅楼筏板基础设计的考虑因素在设计高层住宅楼的筏板基础时,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以确保基础的安全性、经济性和合理性。

1、上部结构的荷载准确计算上部结构传递到基础的竖向荷载和水平荷载是设计的关键。

这包括建筑物的自重、使用活荷载、风荷载、地震作用等。

不同的荷载组合会对筏板基础的尺寸和配筋产生重要影响。

2、地质条件地质勘察报告提供的地基土的物理力学性质、承载力特征值、地下水位等信息是设计的基础。

根据地质条件,选择合适的基础持力层,并确定地基的处理方式。

3、沉降控制高层住宅楼由于高度较大,荷载较重,对沉降的要求较为严格。

设计时需要通过合理的基础尺寸和配筋,控制建筑物的沉降量和差异沉降,避免因不均匀沉降导致结构开裂和损坏。

4、抗浮设计在地下水位较高的地区,建筑物可能会受到地下水的浮力作用。

此时,需要进行抗浮设计,确保筏板基础能够抵抗地下水的浮力,保证建筑物的稳定性。

5、温度应力由于筏板基础的混凝土体积较大,在施工过程中会产生较大的温度应力。

设计时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如设置后浇带、添加膨胀剂等,减少温度裂缝的产生。

三、筏板基础的设计计算1、地基承载力计算根据地质勘察报告提供的地基土参数,按照相关规范和公式,计算地基的承载力。

筏板基础设计方法讨论

筏板基础设计方法讨论

筏板基础设计方法讨论作者:郭振勇刘开康来源:《装饰装修天地》2016年第08期摘要:介绍了筏板基础不考虑共同作用的计算方法、考虑地基与基础相互作用的方法、考虑上部结构和地基基础三者共同作用的方法三种设计方法的思路,以便合理地选择筏板基础的设计方法。

关键词:筏板基础;共同作用筏板基础具有刚度大、整体性强、抗震能力好等诸多优点,不仅能充分发挥地基承载力,减小基础沉降量,调整地基不均匀沉降,而且可以满足地下大空间(如地下停车场、地下仓库、地下商场等)的要求。

因此,筏板基础作为建筑结构首选的基础方案,应用越来越广泛。

[1]。

文中对筏板基础三种设计方法思路进行了阐述。

一、不考虑共同作用的计算方法采用结构力学的方法,将上部结构、基础和地基三部分构成的一个完整的静力平衡系统分割成三个部分,进行独立求解。

以框架结构为例,首先假定上部结构的柱嵌固在基础上,按结构力学的方法求出上部结构的内力;然后将底层柱的轴力、柱脚处的弯矩反向作用在基础板上,基础板同时承受地基反力,地基反力与上部结构荷载(包括基础自重及其悬挑部分以上的土重)满足静力平衡,并假定其按直线分布(即认为基础是绝对刚性的),再按结构力学的方法求解基础板内力;最后又把基础看作是柔性的,按总荷载求出基底平均反力计算地基变形。

显然,简化计算方法的假定与整个结构系统的工作状态不符,它仅满足了总荷载与总反力的静力平衡条件,而忽视了上部结构与基础之间以及基础与地基之间的变形连续(协调)条件,因而上部结构传给基础的荷载及地,由此也必然造成基础板内力计算的偏差和地基计算的偏差[2]。

1.刚性法将整体结构分为上部结构,地基,基础三部分,各自按照静力平衡的方法计算最常用的简化计算方法是静定分析法,该计算方法先将柱端视为固端,在上部结构分析完毕后得到的固端荷载。

假定基底反力按直线分布,即把梁视为绝对刚性梁,按静力平衡条件可求得基底反力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然后逐个控制截面取隔离体,按静力平衡求出梁的内力。

筏板基础设计和计算

筏板基础设计和计算

4.4 筏形基础板分析的有限单元法
有限元法先将基础板和地基离散,建立板的刚度矩阵和地基 的刚度矩阵,然后将其集合形成总刚度矩阵,根据变形协调和 静力平衡条件求解矩阵方程,得到各界点的位移,最后由节点 位移求得基底反力和基础内力。 1、矩形薄板单元的刚度矩阵
1)节点力和节点位移
2)位移函数
第4章 筏 形 基 础
4.1 筏形基础的设计原则与构造要求 一、基本类型
二、设计要求
1、设计内容:底面尺寸、筏板厚度、筏板内力与配筋
2、设计要求 3、构造要求
4.2筏形基础基地反力和内力的简化计算 一、刚性板法 假设筏板基础刚度与地基 刚度比较被认为是绝对刚性
的,基础变形后基地仍保持
一平面,基底反力线形分部。 可用板带法将筏板划分为 相互垂直的板带,各板带的 分界线是相临柱间的中线。 假定各板带为互不影响的 独立基础梁,内力计算可作为刚性截条来计算,也可作为弹性 地基梁计算。
2)在板的边缘处施加方向相反、大小相等的弯矩和剪力,按 照弹性地基梁的方法计算出该点的位移和内力。 3)叠加上述两个结果,得到该点差分方程代替弹性地基上薄板的偏微分方程作数学上 的近似。对于等厚的矩形板,当计算网格划分较细时,计算精 度较好。 一、地基上板的挠曲微分方程
二、基础板内力的差分公式
三、节点挠度的差分方程
1、节点分类 2、节点挠度差分方程组 由基础板的挠曲微分方程, 将挠度的偏导用差分式代替 可得:
4、基础板内力计算
按照5-34式求得节点挠度以后,可由内力的差分表达式求 的节点处的内力。同样对①~⑤类节点会涉及到板外虚节点, 按照挠度求解相同的方法消除虚节点,形成内力差分样板,便 于计算。
基础梁的计算
可以按照以下方法:

土建筏板基础计算方法 -回复

土建筏板基础计算方法 -回复

土建筏板基础计算方法 -回复
土建筏板基础计算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确定场地土质:
首先需要了解场地土质的类型和性质,例如承载力、压缩性、渗透性等,可以通过实地勘测和室内土质试验来获取相关数据。

2. 计算荷载:
根据建筑物的类型、结构形式、使用情况等,确定适用的荷载标准,并结合场地土质数据计算出荷载的作用面积、大小和分布情况。

3. 确定基础尺寸:
基于荷载数据和土质数据,通过基础工程知识和经验,选择适当的基础尺寸和形式,在满足预期承载能力和稳定性的前提下,尽量减小基础面积。

4. 进行基础计算:
基于选定的基础尺寸,利用土力学原理和基础工程的计算方法,对基础的承载能力和沉降进行计算分析,包括承载力计算、抗拔计算、稳定性计算等,得出满足要求的结果。

5. 设计施工方案:
根据计算结果,设计合理的施工方案,确定施工工艺和施工过程中的控制要点,以确保基础施工质量。

需要注意的是,土建筏板基础计算方法的具体步骤和细节可能
会根据不同的设计要求和土质条件而有所差异,因此在实际设计中,需要结合具体情况进行综合考虑和处理。

所以,在进行土建筏板基础设计时,建议寻求专业的土建工程师进行综合设计和评估。

筏板基础设计计算及相关问题

筏板基础设计计算及相关问题

筏板基础设计计算及相关问题1、筏板基础埋深及承载力的确定天然筏板基础属于补偿性基础,因此地基的确定有两种方法. 一是地基承载力设计值的直接确定法. 它是根据地基承载力标准值按照有关规范通过深度和宽度的修正得到承载力设计值,并采用原位试验(如标惯试验、压板试验等)与室内土工试验相结合的综合判断法来确定岩土的特性. 二是按照补偿性基础分析地基承载力. 例如:某栋地上28 层、地下2 层(底板埋深10m )的高层建筑,由于将原地面下10m 厚的原土挖去建造地下室,则卸土土压力达180kpa,约相当于11 层楼的荷载重量;如果地下水位为地面下2m ,则水的浮托力为80kpa,约相当于5 层楼的荷载重量,因此实际需要的地基承载力为14 层楼的荷载. 即当地基承载力标准值f ≥ 250kpa 时就能满足设计要求,如果筏基底板适当向外挑出,则有更大的可靠度.2、天然筏板基础的变形计算地基的验算应包括地基承载力和变形两个方面,尤其对于高层或超高层建筑,变形往往起着决定性的控制作用. 目前的理论水平可以说对地基变形的精确计算还比较困难,计算结果误差较大,往往使工程设计人员难以把握,有时由于计算沉降量偏大,导致原来可以采用天然地基的高层建筑,不适当地采用了桩基础,使基础设计过于保守,造价变状态不相一致;(1)公式中S = 7S6 z iAi- z i- 1Ai- 1ES i[ 2 ]采用的计算参数系室内有侧限固结试验测得的压缩模量ESi ,试验条件与基础底面压缩层不同深度处的实际侧限条件不同;提高,造成浪费.采用各向同性均质线性变形体计算模型,用分层总和法计算出的自由沉降量往往同实测的地基变形量不同,这是受多种因素的影响造成的.(2)利用公式计算的建筑物沉降量只与基础尺寸有关,而实测沉降量已受到上部结构与基础刚度的调整.采用箱型基础或筏板基础的高层建筑物,由于其荷载大、基础宽,因而压缩层深度大,与一般多层建筑物不同,地基不是均一持力层. 因此在地基变形计算的公式中引入了一个沉降计算经验系数7S. 通过实际沉降观测与计算沉降量的比较,适应高层建筑物箱型基础与筏板基础的沉降计算经验系数,主要与压力和地层条件相关,尤其与附加压力和主要压缩层中(0. 5 倍基础宽度的深度以内)砂、卵石所占的百分比密切相关. 由于该系数7S 仅用于对附加压力产生的地基固结沉降变形部分进行调整,所以《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规定可根据地区沉降观测资料及经验确定.计算高层建筑的地基变形时,由于基坑开挖较深,卸土较厚往往引起地基的回弹变形而使地基微量隆起. 在实际施工中回弹再压缩模量较难测定和计算,从经验上回弹量约为公式计算变形量10%~30% ,因此高层建筑的实际沉降观测结果将是上述计算值的1. 1~1. 3 倍左右. 应该指出高层建筑基础由于埋置太深,地基回弹再压缩变形往往在总沉降中占重要地位,有些高层建筑若设置3~ 4 层(甚至更多层)地下室时,总荷载有可能等于或小于卸土荷载重量,这样的高层建筑地基沉降变形将仅由地基回弹再压缩变形决定. 由此看来,对于高层建筑在计算地基沉降变形中,地基回弹再压缩变形不但不應忽略,而应予以重视和考虑.高层建筑箱型基础与筏板基础的计算与一般中小型建筑的基础有所不同,如前所述,高层建筑除具有基础面积大、埋置深,尚有地基回弹等影响. 有时将基础做成补偿基础,在这种情况下,将附加压力视为很小或等于零,这与实际不符. 由于基坑面积大,基坑开挖造成坑底回弹,建筑物荷重增加到一定程度时,基础仍然有沉降变形,即回弹再压缩变形. 为了使沉降计算与实际变形接近,采用总荷载作为地基沉降计算压力比用附加压力P 0 计算更趋合理,且对大基础是适宜的. 这一方面近似考虑了深埋基础(或补偿基础)计算中的复杂问题,另一方面也解决了大面积开挖基坑坑底的回弹再压缩问题. 因此《高层建筑箱形与筏形基础技术规范》除规定采用室内压缩模量ES 计算沉降量外,又规定了按压缩模量E 0 (采用野外载荷试验资料算得压缩模量E 0,基本上解决了试验土样扰动的问题,土中应力状态在载荷板下与实际情况比较接近)计算沉降量的方法. 设计人员可以根据工程的具体情况选择其中一种方法进行沉降计算.按平面布置规则,立面沿高度大体一致的单幢建筑物,当基底压缩土层范围内沿竖向和水平方向土层较均匀时,基础的纵向挠曲曲线的形状呈盆状形,即“∪”状. 在研究建筑物荷载的水平分布规律时:对于筏板基础,可将筏板划分为许多小单元,如果不考虑各小单元之间的相互影响,单位面积承受的荷载重量(基底应力曲线)与基础的纵向挠曲曲线的形状相吻合,即也呈“∪”状. 这说明建筑物四周各点沉降量受到其它各点荷载的影响较小,中部各点沉降量受到其它各点荷载的影响较大;若将基础设计成整片筏板基础,势必造成在相同的地基承载力下,中部沉降量大,而四周沉降量较小,基底土变形不相协调.试验表明3、筏板基础的结构设计筏板基础的主要结构形式有平板式筏基和肋梁式筏基,包括等厚度或变厚度底板和纵横向肋梁. 一般情况下宜将基础肋梁置于底板上面,如果地基不均匀或有使用要求时,可将肋梁置于板下,框架柱位于肋梁交点处. 在具体筏基设计时应着重考虑如下问题:(1)应尽量使上部结构的荷载合力重心与筏基形心相重合,从而确定底板的形状和尺寸.当需要将底板设计成悬挑板时,要综合考虑上述多方面因素以减小基础端部基底反力过大而对基础弯距的影响;(2)底板厚度由抗冲切和抗剪强度验算确定. 柱网间距较大时可在柱间设置加强板带(暗梁加配箍筋)来提高抗冲切强度以减少板厚,也可采用后张预应力钢筋法来减少混凝土用量和造价. 决定板厚的关键因素是冲切,应对筏基进行详细的冲切验算;4、裙房基础的设计由于裙房的单柱荷载与高层主楼相比要小的多,因此无需采用厚筏基础,采用薄板配柱下独立扩展基础即可. 这里需要强调的是,裙楼独立柱基的沉降与主楼筏板基础的沉降要相协调,即控制沉降差在允许值范围内. 应根据公式计算主楼沉降量S ,再按各柱的荷载N 值和S值反算出各独立柱基础的面积A (尚应验选地基承载力).5、结束语高层建筑基础选型是整个结构设计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工程造价、施工难度和工期,因此应认真研究场地岩土性质和上部结构特点,通过综合技术经济比较确定.高层建筑的基础选型应因地制宜,除基础应满足现行规范允许的沉降量和沉降差的限值外,整体结构应符合规范对强度、刚度和延性的要求,选用桩基或筏基都不是绝对的,而安全可靠、经济合理才是基础选型的标准。

高层建筑平板式筏板基础设计计算分析

高层建筑平板式筏板基础设计计算分析

高层建筑平板式筏板基础设计计算分析摘要:筏板基础的埋置深度较深,整体性与抗震能力都非常强,同时其刚度也较大,所以被普遍应用在高层建筑工程中,但在对高层建筑平板式筏板基础进行设计的过程中,因为设计理念不同,设计人员所采用的设计计算方式中也存在一定不足,会对建筑工程产生一定的不良影响。

文章对筏板基础承载力的确定方式以及基础变形量计算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并论述了高层建筑平板式筏板基础设计中需要注意的计算问题,以供相关人员参考。

关键词:高层建筑;平板式筏板;基础设计计算;承载力;变形量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各个城市都在持续扩大城市规模,为了缓解城市建设用地资源的紧张局面,高层建筑成为当前城市建筑的主流。

但高层建筑的竖向荷载非常大,这就导致其倾覆力也相应大幅度增加,对建筑控制方面有非常大的影响。

所以,建筑工程设计人员必须加强基础设计工作,充分考虑建筑工程的地质环境、基础结构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从而尽可能满足高层建筑基础设计的实际需要。

1.合理确定筏板基础埋深和承载力一般情况下,高层建筑会建造地下车库或地下人防工程,以此来节约用地面积,同时从具体使用功能出发来确定地下室的层数和高度,进而确定筏板基础底板的埋设深度。

然后结合建筑区域的岩土特性进行基础选型,对天然筏板基础的可能性进行研究。

天然筏板基础是一种补偿性基础,在确定地基承载力的过程中,要根据相关标准修正基宽与基深,以此获得地基承载力设计值,同时还应合理分析补偿性基础,并据此确定地基承载力。

从建筑荷载水平分布规律来看,将筏板基础科学划分成多个小单元,其单位面积内所承受的荷载重量与基础纵向挠曲曲线的形状相一致,这就表明建筑四周各点沉降量几乎不受其他点的荷载影响,中部各点沉降量则受到较大影响。

如果把基础设计为整片筏板基础,必然会导致在一样的地基承载力的情况下,四周沉降量很小,而中部沉降量则相对较大,基地土变形不均衡[1]。

若地基底层分布较为复杂而造成筏板基础的上部结构荷载也不能均匀分布,将会出现很大的沉降差异,设计人员可考虑利用下面几个措施来解决上述问题。

建筑结构设计中对筏板基础应用的思考

建筑结构设计中对筏板基础应用的思考

建筑结构设计中对筏板基础应用的思考
基础设计对于结构工程师来说是最难的问题之一。

筏板基础作为常见的基础形式之一,主要应用于高层建筑,适用于地基土质差,或建筑物要求基础有足够的刚度来调节不均匀沉降。

目前高层建筑越来越多,筏板基础作为一种普遍使用的基础形式,还需要我们不断研究和探讨,以便在安全的基础上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

一、当前筏板基础设计存在的常见问题。

1、设计人员对筏板设计影响因素考虑不足。

如地基变形的影响、地下水浮力的影响、基坑开挖引起的土自重应力补偿等等。

这些问题考虑不足,往往影响工程造价,本来使用天然地基筏板基础就能满足要求而却不恰当地使用了桩筏基础。

2、对筏板厚度计算偏于保守。

一是把上部结构和基础作为两个独立的单元分别考虑,在上部荷载作用下求得上部结构内力和基础反力,然后把反力作用在弹性地基上计算基础的内力,这种设计方法没有考虑上部结构刚度对基础的作用,从而导致基础设计偏于保守;二是传统上凭经验假定,然后再进行冲切验算,这实际上说明目前在筏板厚度确定的问题上,并没有什么方法,由此难免造成当前在高层建筑中,不少超过1.5米厚的,个别的厚度竟达4米。

二、筏板基础设计分析
1、基础埋深的确定
高层建筑一般均设有地下室,所以筏板基础的埋置深度往往取决于建筑高度、地下室层数及层高。

如果建筑物的抗倾覆力能满足要求,就。

平板式筏板基础设计计算

平板式筏板基础设计计算

平板式筏板基础设计计算引言平板式筏板基础是一种常见的基础形式,在建筑结构中起到了重要的承载和分布荷载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平板式筏板基础的设计计算方法,包括荷载计算、单筏板面积计算、基础厚度计算等重要内容。

荷载计算在进行平板式筏板基础设计之前,首先需要进行荷载计算。

荷载通常分为静载荷和动载荷两种类型。

静载荷主要包括建筑自重、人员活动荷载、设备荷载等。

动载荷则包括风荷载、地震荷载等。

根据实际情况,可以采用《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等相关规范的要求,计算所需的荷载。

单筏板面积计算在完成荷载计算后,需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单筏板面积计算。

单筏板面积的计算是决定基础尺寸参数的关键因素之一。

根据荷载计算结果,结合土壤承载力等因素,可采用公式进行计算:A = Q / (S × C)其中,A代表单筏板面积,Q为总荷载,S为土壤承载力,C为安全系数。

基础厚度计算通过单筏板面积计算之后,接下来需要进行基础厚度的计算。

基础厚度的计算直接关系到基础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根据设计规范要求,可以使用以下公式进行计算:H = (q × S) / (K × γ)其中,H代表基础厚度,q为均布荷载,S为基础面积,K 为土壤承载力系数,γ为土壤重度。

筏板梁设计在完成基础厚度计算之后,还需要进行筏板梁的设计。

筏板梁是筏板基础中的核心组成部分,负责传递和分散荷载。

在筏板梁设计中,需要考虑筏板梁的横向和纵向受力情况,以及筏板梁与筏板之间的联系。

可以采用弯矩法等方法进行筏板梁的设计计算。

结论平板式筏板基础设计计算是一项复杂而重要的任务,需要综合考虑荷载计算、单筏板面积计算、基础厚度计算和筏板梁设计等多个因素。

通过合理的设计计算,可以确保基础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为建筑结构的承载提供坚实的基础。

以上是针对平板式筏板基础设计计算的一个简要介绍,如有需要,还可进一步深化研究和计算,并参考相关的设计规范和技术文献,以得到更精准和可靠的设计结果。

筏板基础设计要点及计算示例

筏板基础设计要点及计算示例

筏板基础设计要点及计算示例
一、筏板基础设计要点
1、材料和结构:根据建筑物的使用性质,湿法筏板基础可选用钢筋混凝土组合桩作为结构材料,其中混凝土的强度等级由长期使用要求来确定。

结构厚度、网络布置等应符合国家标准的要求。

2、环境条件:筏板基础的承载力受多种因素影响,如地质、水位、温度等。

因此,对于不同环境条件,应通过地质勘查、湿度测定、电阻率测定等手段,建立筏板基础的环境参数,以确保建筑物的安全使用。

3、设计及施工:筏板基础的施工应按照国家标准给出的要求进行,结构设计应满足工程实际要求,结构的厚度、网络布置等要求应符合国家标准。

施工前,应进行现场施工前设计,并根据现场施工条件,采取必要的施工措施,以保证施工的质量,确保建筑物的安全使用。

二、计算示例:
1、确定筏板基础中心距:
根据规范要求,筏板基础中心距应不小于基础宽度1/4、也就是说,对于一个宽为2m的筏板基础,其中心距不应小于500mm。

2、确定抗拔承载力:
根据国家规范要求,组合桩的抗拔承载力可以建立如下的计算公式:Q=AφKs-Bp(φ-P)
其中,A和B是规定的系数。

筏板基础设计与计算方法研究

筏板基础设计与计算方法研究

筏板基础设计与计算方法研究作者:赵冬林田燕霞来源:《人间》2016年第30期摘要:筏板基础设计与应用,重点在于从基础板理论分析与作用效果分析上,来优化计算思路,提升筏板基础设计有效性,降低基础沉降变化,增强地基承载力和稳定性。

关键词:筏板基础;设计方法;计算优化;方法研究中图分类号:TU2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864X(2016)10-0 182 -01筏板基础设计关系到建筑工程基础的稳定性优劣,特别是在提升基础整体性、增强基础刚度和抗震性上具有突出优势。

由于筏板基础受力机理复杂,在对不同建筑结构基础承载力的影响分析上,还具有多样性。

因此,为了提升建筑基础稳定性,减少不均匀沉降可能带来的安全隐患问题,很有必要通过筏板基础计算分析方法的对比,来优化筏板基础设计方能,提升筏板基础的应用水平。

当然,在筏板基础设计方法上,一种是简化处理法,一种是理论分析法,还有共同作用分析法。

本文将针对三种计算方法展开探讨,并对其优劣势进行归纳,为相关技术人员提供参考和借鉴。

一、筏板基础简化设计法从筏板基础结构来看,由于地基、基础、上部结构三者在受力上的多变性,在简化算法中将之作为整体来进行静力计算,并完成对工程设计的运用。

由于基础底板条件具有差异性,不同筏板基础设计方法,对其基底反力作业分析也不同。

以框架结构为例,对于上部结构中的柱嵌结构,按照结构力学要求可以得出其上部内力,而对于底层轴力、柱脚处弯矩反向作用力,主要是有基础板来承受,并与上部结构荷载形成共同承受地基反力。

可见,在对框架结构筏板基础进行简化计算时,需要从基础自重、地基土重及静力结构平衡上,假设基础是刚性的,其受力结构是垂直分布的,然后依照结构力学方法来求解基础板内力,最后再将基础比作柔性的,以荷载方式来求解平均反力带来的地基变形。

因此,从简化方法来看,其假设与整个结构应力状态存在不符合,主要适宜总荷载与总反力平衡条件,而未对基础与上部结构之间,以及基础与地基之间的作用力进行考虑,从而难以避免上部结构带来的给地基基础的荷载,带来与实际应力分布的偏差。

土建筏板基础计算方法 -回复

土建筏板基础计算方法 -回复

土建筏板基础计算方法 -回复1.土建筏板基础计算方法是通过分析土壤的承载能力和结构的力学特性来确定基础的尺寸和形式。

2.首先,需要进行地质勘察和土壤力学试验,以确定土壤的类型、承载能力和变形特性。

3.接下来,根据建筑物的荷载和土壤的承载能力计算基础的尺寸和布置方式。

4.在计算中,需要考虑建筑物的重力和水平荷载、地震荷载、风荷载等多种荷载情况。

5.根据土壤的类型和工程的要求,可以选择不同类型的筏板基础,如单层筏板、厚度变化筏板等。

6.在设计中需要考虑土壤的沉降和侧向承载能力,以确保基础的稳定性。

7.筏板基础的计算方法包括静力计算方法和有限元分析方法。

8.静力计算方法是通过对土壤和基础进行平衡计算,确定基础的尺寸和深度。

9.有限元分析方法可以模拟土壤和基础的应力分布,对基础的性能进行更精细的分析和评估。

10.在计算中还需要考虑土壤的不均匀沉降和基础的变形情况,以确保建筑物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11.筏板基础的设计还需要考虑地下水位、土壤的渗透性和抗浮性等因素。

12.根据土壤的水分含量和流动性,可以选择合适的防渗措施和排水系统。

13.在计算基础的承载能力时,需要考虑基础的受力区域和土层的强度特性。

14.在筏板基础设计中,还需要考虑基础的变形和裂缝控制措施,以确保建筑物的正常使用。

15.筏板基础的计算还需要考虑建筑物的结构形式和竖向荷载特性。

16.在计算中需要考虑筏板基础的变形和刚度特性,以满足建筑物的变形限制。

17.土建筏板基础计算方法还可以采用专业软件进行分析和设计。

18.在计算中需要考虑土壤的孔隙水压力和渗流特性,以确保基础的稳定性。

19.土建筏板基础计算方法还需根据当地的工程实践和标准进行调整和优化。

20.在计算基础的尺寸时,需要综合考虑土壤的类型、建筑物的荷载和变形限制等因素。

21.筏板基础的设计还需要考虑基础的施工方法和施工工艺,以保证基础的质量和可靠性。

22.在计算中需要进行多次校核和验证,以确保基础设计符合工程要求和安全规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D I: .9 9 ji n1 7 —6 9 .0 . 10 O 1 5 6 /.s. 6 1 5 62 1 0 . 1 o s 1 4
D ic s i n o h f ou d to sg nd Ca c l to e h s u s o n t e Ra t F n a i n De i n a l u a i n M t od
m eh d to
筏 板 基 础 具 有 刚 度 大 、 整 体 性 强 、抗 震 能 力好 等诸 多
优 点 ,不 仅 能充 分 发 挥地 基 承 载 力 ,减 小 基 础 沉 降量 , 调
变 形 连 续 ( 调 ) 条 件 ,因 而 上 部 结 构 传 给 基 础 的 荷 载 及 地 协
厂 垄 堕 _ ]
筏板基础设计与计算方法的讨论
原 冬 霞
( 北工程 大学 ,河北 邯郸 06 5 ) 河 5 0 8

要:从 筏板基础 设计方 法的发展 阶段 出发,阐述 了简化计算 方法 、基 础板理论 分析法 、共 同作 用分析方 法三 种设计
方 法 的 思路 ,并 介 绍 了共 同作 用 择 筏 板 基 础 的 设 计 方 法 。 关 键 词 : 筏 板 基 础 ; 简化 计 算 方 法 ;基 础 板 理 论 分析 法 ;共 同作 用 分 析 方 法
YUAN n ・ i Do g x a
( b i ie s yo n ie r g Ha d n He e 0 6 3 ) He e Un v r i f gn e i , n a , b i 5 0 8 t E n
Ab ta tStre t h e eo m e to a o nd t n’ Sd sg eh d t i p p r iu ta e h o c p ft r e sr c : a td wih t e d v lp n fr f f u a i t o e i n m t o ,hs a e l srt d te c n e to h e l d sg eh d ssmp ie ac lt n m eh db s — lt h o eia n lssm eho nd it r cin a ay i t o e i n m t o sa i l id c luai t o ,a e pae t e r t la ay i t d a n e a t n lssmeh d f o c o whc se p t td. u , a e s n bys lc ed sg t o fr f f u d to ih wa x ai e Th swec n r a o a l ee tt e in me h do a t o n a in. a h Ke r sRa t o nd to S mp i e c lu ain m eh d; s — lt t e r t a n lss y wo d : f fu ain; i l d ac lto t o Ba e pa e h o ei la ay i i f c meho :n e a to a ay i t dI tr ci n n lss
基 反 力 的 分 布 状 态 与 实 际 状 态 有 偏 差 , 由此 也 必 然 造 成基 础 板 内力 计算 的偏 差 和 地 基 计 算 的偏 差 。
整 地 基 不 均 匀 沉 降 ,而 且 可 以满 足 地 下 大 空 间 ( 地 下 停 如 车 场 、地 下 仓 库 、地 下 商场 等 ) 的 要 求 ,在 工 程 中其 应 用 也 越 来 越 多 。但 由于 人 们 对 筏 基 的 受 力 机 理 不 十 分 清 楚 , 致 使 不 同 设 计 人 员 设 计 的 筏 基 ( 厚 度 、 配 筋 等 ) 相 差 悬 如 殊 。 本 文 通 过 对 筏 板 基 础 三 种 设 计 方 法 一 一 简 化 计 算 方 法 、基 础 板 理 论 分 析 法 ( 义 称 为 弹 性 地 基 板 理 论 ) 和 共 狭 同 作 用 的分 析 方 法 思 路 的 阐述 , 并 着 重 介 绍 相 对 较 精 确 合
中 的地 基 反 力 项 ,得 到 基 础 板 的 基 本 挠 曲微 分 方 程 。 ( ) 4
变形协 调条件 ,然后经过几何 上和物理上的简化 ,用数学 、
力 学 方 法 求 解 基 础 内力 和 地 基 变 形 。 基 础 板 理 论 分 析 法 的基 本 思 路 可 以归 纳 为 : ( )根 据 1
不 同 的地基 模型建 立地 基压 力与 沉 降关系 的数 学表达 式 。 ( )写 出 基 础 板 的 一 般 挠 曲微 分 方 程 ,其 中 的 挠 度 和 反 力 2 项 是 欲 求 解 的 未 知 函 数 。 ( )根 据 变 形 协 调 和 静 力 平 衡 条 3 件 ,基 础 板 的挠 度 即 为 地 基 的沉 降 ,基 础 板 受 到 的 地 基 反 力 与 板 给 予 地 基 的 压 力 等 值 ,将 ( ) 中的 地 基 雎 力 代 入 ( ) 1 2
理 的共 同作 用 分 析 方 法 来 为 结 构 设 计 人 员 提 供 一 定 的 参 考。
2 基础板理论分析方法
基 础 板 理 论 将 基 础 板 和 地 基 作 为 一 个 整 体 来 研 究 ,把 它 与 上 部 结 构 分 离 ,上 部 结 构 仅 仅 作 为 一 种 荷 载 作 用 在 基 础 板 上 ,基 础底 面 和 地 基 表 面 不 仅 满足 静 力 平 衡 条 件 ,而 且满 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