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年高考诗歌鉴赏专题之形象(附答案)(可编辑修改word版)
近年诗歌鉴赏考题分考点汇编——形象
诗歌的形象07全国卷2:新晴野望王维新晴原野旷,极目无氛垢。
郭门临渡头,村树连溪口。
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
农月无闲人,倾家事南亩。
注:尘垢:尘埃。
(2)尾联描写了一幅什么样的图景?这样写有什么好处?答:尾联写了农忙时节,农人全家在农田里忙于耕作的景象。
作者这样写的好处是:再一次突出表现“新晴”这一诗题,因为“新晴”人才能看到农人们“倾家事南亩”的景象。
给前面所绘的一幅表态画面平添无限生机,使整修画面活了起来。
08广东卷: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7分)木芙蓉窗前木芙蓉吕本中范成大小池南畔木芙蓉,雨后霜前着意红。
辛苦孤花破小寒,花心应似客心酸。
犹胜无言旧桃李,一生开落任东风。
更凭青女①留连得,未作愁红怨绿看。
[注]①青女:传说中掌管霜雪的女神。
⑴这两首诗都描述了木芙蓉的什么自然属性?都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2分)答案:描述了木芙蓉开花的自然属性。
运用了拟人手法。
⑵两首诗中木芙蓉的形象有什么不同?(5分)答案:吕诗着重描写的是逍遥闲适,任由风吹雨打的形象;范诗写的木芙蓉孤苦、心酸,处境凄凉,但作者并没有把这花看作愁苦。
前者是闲适之士的豪迈与大度的形象,后者是在凄苦孤独的环境中的乐观者形象。
(2009年全国卷Ⅱ)1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8分)军城早秋严武[注]昨夜秋风入汉关,朔云边月满西山。
更催飞将追骄虏,莫遣沙场匹马还。
[注]严武(726-765):字季鹰,华阴(今属陕西)人。
曾任成都尹、剑南节度使,广德二年(764)秋率兵西征,击败吐蕃军队七万多人。
(1)诗的前两句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有什么寓意?答案:(1)(4分)夜晚、秋风、汉关、寒云、冷月、西山,诗的前两句描绘的是一幅初秋边关阴沉凝重的夜景。
寓意边境局势的紧张。
(2009年天津卷)13.阅读下面的诗,按要求作答。
(6分)严郑公宅同咏竹唐·杜甫绿竹半含箨,新梢才出墙。
色侵书帙晚,阴过酒樽凉。
雨洗涓涓净,风吹细细香。
2024届高考专题复习:古代诗歌鉴赏专题(2)形象情感题
(3)请指出词人借梅花寄托了怎样的理想人格。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形象与评价诗歌中作者的思想情感的能力。这首词首先 描写梅花在群芳中保持“真香纯白”,只有姑射山头的仙人能与之为伍,并说 梅花高洁,品质与生俱来,与风霜冰雪无关,写出了梅花的天性高洁;再写梅 花“真心自保,邈与尘缘隔”,为了保持自己的高洁本心,宁可远远离开尘世, 与那污浊的尘世保持距离,写出梅花的保持本心、不同流俗。然后用“俗李粗 桃”衬托梅花的高洁,那些俗艳的花朵争奇斗艳、招蜂引蝶,而梅花却在明月 的陪伴下、在清澈的溪水中映照芳姿,写出了梅花的保持本心、特立独行、不 同流俗。梅花的品格就是诗人的理想品格。
切分层次 是因为读自己仰慕的“楚客”屈原的《橘颂》引起了雅兴,而不是像三国时丹阳太守李衡那
样,想通过种橘来发家致富,给子孙留点财产。第三层,诗人从幼小的柑树,远想到它的开
花结实。第四层,尾联诗人仍以平缓的语调作达观语:“若教坐待成林日,滋味还堪养老
夫。”意思是说:如果让我等到柑树成林的时候,它的果实滋味还能够供养我这个老人的
诗歌的形象分为人物形象、景物形象、事物形象三类。 高考对形象的考查重点为分析形象的特点、品味形象的深刻内涵、体会作 者在具体形象中寄托的思想情感,以此为基础,进而概括形象的象征意义或社 会意义。
解题策略
借助诗题、正文、注释等信息,大致了解他是何人、有何事,为“解人”做铺垫。尤其 1.看标题注释 是诗歌标题,往往有极强的暗示性,对于形象、情感都有提示。如诗题中常见的“怀
即事 感怀诗
①忧国忧民②反映离乱③渴望建功立业④仕途失意⑤讴歌山河(注:即事感怀,指的是诗人就 某件事抒发自己的感慨,还有一类诗叫“即景感怀”,指诗人因所见景物而引起的某种感触的 一类诗歌。不论是即事感怀还是即景感怀,都没有严格的题材界定,许多其他题材的作品,如 赠友送别诗、羁旅思乡诗、边塞征战诗、山水田园诗等,都可能是即事感怀或即景感怀,一般 把那些无法归入以上类别的由眼前之事或眼前之景而触发感慨的作品归入即事感怀或即景感怀 之作。)
诗歌鉴赏之形象解答共58页文档
谢谢!
21、要知道对好事的称颂过于夸大,也会招来人们的反感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蔑和嫉妒。——培根 22、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23、一切节省,归根到底都归结为时间的节省。——马克思 24、意志命运往往背道而驰,决心到最后会全部推倒。——莎士比亚
诗歌鉴赏之形象解答
11、获得的成功越大,就越令人高兴 。野心 是使人 勤奋的 原因, 节制使 人枯萎 。 12、不问收获,只问耕耘。如同种树 ,先有 根茎, 再有枝 叶,尔 后花实 ,好好 劳动, 不要想 太多, 那样只 会使人 胆孝懒 惰,因 为不实 践,甚 至不接 触社会 ,难道 你是野 人。(名 言网) 13、不怕,不悔(虽然只有四个字,但 常看常 新。 14、我在心里默默地为每一个人祝福 。我爱 自己, 我用清 洁与节 制来珍 惜我的 身体, 我用智 慧和知 识充实 我的头 脑。 15、这世上的一切都借希望而完成。 农夫不 会播下 一粒玉 米,如 果他不 曾希望 它长成 种籽; 单身汉 不会娶 妻,如 果他不 曾希望 有小孩 ;商人 或手艺 人不会 工作, 如果他 不曾希 望因此 而有收 益。-- 马钉路 德。
高三高考语文复习专题《鉴赏古代诗歌的人物形象》试题汇编(附答案解析)
高三高考语文复习专题《鉴赏古代诗歌的人物形象》试题汇编(附答案解析)1.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始闻秋风刘禹锡昔看黄菊与君别,今听玄蝉我却回。
五夜飕飕枕前觉,一年颜状镜中来。
马思边草拳毛动,雕盼青云睡眼开。
天地肃清堪四望,为君扶病上高台。
前人称刘禹锡“英迈之气,老而不衰”,三、四两联是如何表现诗人这一特点的?请简要分析。
详细分析:题干要求即是提示,从三、四两联发掘英迈之气,主要从意象的选择来看,从骏马、青云都可以看出作者的豪情。
答案:①骏马思念边塞秋草而抖动拳曲的毛,大雕顾盼万里青云而睁开双眼,诗人笔下的骏马和大雕蕴含着生气和力量。
②诗人就是抱病也要登上高台放眼四望,身老有病却豪情不减。
2.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西江月秋兴程馞①尽日荷锄治圃,有时捉杖寻泉。
山翁招我坐桥边,笑指菊花开遍。
隔岸重重竹树,近溪点点潭烟。
滩头流下小渔船,转过芦花不见。
【注】①程馞(bó):字墨仙,明朝休宁人。
结合上阕词句,简要分析作者通过“山翁”的形象寄托的思想情感。
详细分析:首先通过诗歌中的字句概括山翁的形象,可见他是一个隐者,有着高雅的情趣。
作者和他坐一起说明比较熟,由此可具体答题。
答案:①从“治圃”、“寻泉”、一“招”一“笑”,可见山翁是一个有生活情趣、恬然自得的人。
②作者通过山翁这一形象,寄托了自己向往山水田园的思想情感。
3.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回答问题。
长信秋词(其三)王昌龄奉帚平明金殿开,且将团扇共徘徊。
玉颜不及寒鸦色,犹带昭阳①日影来。
秋夕杜牧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注】①昭阳:汉代宫殿,泛指后妃所住的宫殿。
两首诗都刻画了宫女形象,但所传达的情感略有不同,不同在哪里?请结合诗句分析。
详细分析:从描写的角度分析人物形象,王诗主要是写了宫女的劳动场景,杜诗从动作描写入手,特别是“坐看牵牛织女星”透露了宫女的情感。
答案:王诗中宫女寂寞中天色方晓就从事打扫,刻板的工作和生活使得自己倍感孤寂无聊。
高考古代诗歌鉴赏分项专练:形象分析题(附答案详解)
高考古代诗歌鉴赏分项专练:形象分析题(附答案详解)一、阅读下面这首明诗,完成1~2题。
(9分)闻武均州报已复西京①陆游白发将军亦壮哉,西京昨夜捷书来。
胡儿敢作千年计,天意宁知一日回。
列圣仁恩深雨露,中兴赦令疾风雷。
悬知寒食朝陵使②,驿路梨花处处开。
【注】①这是诗人得悉均州的武矩报捷官军收复西京洛阳而作的。
当时武钜知均州,故诗人称其武均州。
②朝陵使:朝祭陵墓的使者。
北宋皇帝陵墓在洛阳。
1.下列关于这首诗的赏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3分)()A. 颔联用“千年计”和“一日回”进行对比,强调天道正义在南宋一方,金主想千年统治中原的计谋终成迷梦,一朝破灭。
B. 诗中描绘了王师获胜、金军败退、赦令颁布、使者朝祭的景象。
C. 本诗和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的感情同中有异,相同的是都有收复失地的快意,不同的是本诗含有自己功业无成的伤感。
D. 这首诗写诗人听到捷报传来后不能自已的欢欣鼓舞之情,表现了诗人对国事的关心。
【答案】C;【解析】C项,错在“对自己功业无成的伤感”。
从全诗看,诗人写这首诗时的情绪是乐观的,毫无伤感可言。
这首诗写诗人听到捷报传来后不能自已的欢欣鼓舞之情,表现了诗人对国事的关心。
故选C。
2.这首诗的最后一句描写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6分)【答案详解】2.①尾句描写寒食节时朝陵驿道上处处盛开的梨花,通过联想方式,想象朝陵驿道上使者奔驰的热烈欢快的场面;(3分)②以景结情,表达诗人对故土收复、皇陵得以朝祭的欢愉之情,寄寓着国家中兴的的美好愿景。
(3分)二、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2题。
(9分)胡无人①(节选)陆游丈夫出门无万里,风云之会立可乘。
追奔露宿青海月,夺城夜踏黄河冰。
铁衣度碛雨飒飒,战鼓上陇雷凭凭。
三更穷虏送降款。
天明积甲如丘陵。
中华初识汗血马,东夷再贡霜毛鹰。
【注】①胡无人,古乐府篇名,多表现边塞生活。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前两句写大丈夫驰骋疆场,正赶上边塞战机,“立可乘”表现其求战心切,斗志旺盛。
2024届高考专题复习:古代诗歌形象鉴赏
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
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苏。
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
试分析诗歌中的人物形象?
本诗塑造了一个漂泊异乡、孤苦无依、年老多病然不忘报
国思用的儒士形象。诗人不但用“片云”“孤月”写自己孤独 漂泊之苦,还用“落日”喻自己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尾联用 “老马识途”的典故表明还可为国家效力,也含有对朝廷的怨 愤。作者借这一形象抒发了怀才见弃的不平之气和虽已晚年仍 报国思用的慷慨情思。
(偏重写景的诗歌)
诗 歌 鉴 人赏 物之 形 象
高考设题方式:
1.分析诗中描写了诗人怎样的形象。 2.诗(词)塑造了什么样的人物形 象? 3.或者诗中的人物具有怎样的特点? 请做简要分析。
考点精讲
鉴赏诗歌中的人物形象,就是分析诗中 诗人所塑造的人物的行为、神态、性格、 情感、观点、处境等内容,把握人物形象 的个性特征。
▪ 步骤二:析特点,设意境
▪ 抓住描写景物的关键性词语,把握景物的自身特征及特殊内涵,找到多 个景物的共同特征,进而概括出意境的特色。概括时一般用两个双音节 词即可,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注意要能准 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
▪ 步骤三:表情感,明作用
▪ 根据意境氛围的特点来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或景物暗含的寓意。答案要 具体,切忌空洞,答题时应尽量点出描绘的意象和意境所表达的感情, 点明其在创设背景、表情达意、表现人物性格方面的作用。比如只答“ 表达了作者感伤的情怀”是不行的,应答出“为什么感伤”。
鉴赏人物形象常用到的重要词语
不慕权贵、豪放洒脱、傲岸不羁、心忧天下、 忧国忧民、寄情山水、归隐田园、怀才不遇、 壮志难酬、慷慨愤世、矢志报国、报国无门、 建功立业、友人送别、思念故乡、献身边塞、 反对征伐、爱恨情长、悯农怜农、热爱山川、 哀叹昔盛今衰等。
高考复习之诗歌鉴赏(1)艺术形象(附练习及答案)
高考诗歌鉴赏之一——艺术形象考纲解读鉴赏诗歌的形象是鉴赏诗歌的基础。
鉴赏诗歌的形象,要求感受、理解诗中的形象,进而准确概括形象所寓含的感情。
诗中的形象可以是景,也可以是人,还可以是物。
而人物形象既可以是诗人自己,也可以是别人;但无论是别人,还是景或物,形象的背后一定有诗人站在那里,诗中刻画的形象只不过是诗人的感情寄托而已。
诗歌的形象包括人物形象、事物形象和景物形象。
高考考查鉴赏这三种形象的试题都出现过。
考纲梳理题型一鉴赏人物形象诗歌中的人物形象包括抒情主人公即诗人本身的形象,也包括诗人之外的人物形象,是作者塑造的人物形象。
前者例如《登高》中杜甫的形象,后者例如《观猎》中的将军的形象。
古典诗词中的人物形象往往以片段的形式表现出来,它可以是人物的一个眼神、一个笑容、一个动作、一个微妙的心理变化,或一组人物的语言、声音,或是一个典型的细节。
因此,鉴赏人物形象应以人物(肖像、行动、语言、神态、心理)、环境(自然环境、社会环境)、情节为依据,以所写人物的身份、性格、思想感情,以及作者对所写人物的态度为角度进行。
解题指津1.思路点拨。
(1)区分诗中人物形象是抒情主人公还是诗人之外的形象。
(2)注意作者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一般来说作者在塑造人物时往往综合运用描写手法,如语言、动作、肖像,特别是细节描写,还有正面、侧面描写。
(3)要结合作者对于人物的描写,概括出人物的特点。
(4)注意分析作者塑造人物的意义。
(5)对于诗人自身的分析要注意结合作者的处境、写作背景,要知人论世。
2.答题步骤。
(1)什么形象;(2)形象的基本特征;(3)形象的意义.【例1】,简析下面这首宋词的人物形象.诉衷情陆游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注:沧洲,水边,古时隐者所居之地.陆游晚年居于绍兴镜湖边的三山.【提示】分析诗歌形象要把握作者经历,写作背景以及人物外貌、动作、神态、心理等,深入理解诗歌,挖掘内涵,概括出形象的特征和意义。
高三诗歌鉴赏之形象专题训练参考答案
参考答案:1、孤桐天生枝叶繁茂,虽孤独却树干笔直,高耸入云;深深扎根于大地;越老越壮,越暴晒越是茁壮。
本诗用托物言志的手法,表达了诗人正直向上、坚强不屈、虚心的人生态度及关心百姓疾苦,甘愿为解决百姓疾苦而献身的思想感情。
注释天质:天生的性质。
森森:形容树木茂盛繁密。
寻:古代度量单位,八尺为一寻。
凌霄:形容桐树长得高,接近了云霄。
弥:更加。
明时:政治清明的时代。
愠:怨恨。
斫:砍,斩。
五弦琴:桐木是造琴的上好材料。
据《孔子家语》记载:帝舜曾一面弹着五弦琴,一面唱“南风之熏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
译文梧桐树天生就能长得茂盛繁密,岿然屹立,拔地高达几百寻。
穿越了云霄,也不屈服,这是由于深深扎根大地的缘故。
岁月越久根越壮实,太阳越炽烈叶子越浓密。
政治清明时,时时想着解决民间疾苦(像帝舜抚琴唱的那样),愿被砍伐制作成五弦琴。
赏析王安石任北宋神宗的宰相,力主改革,推行新法,虽遭遇到很大的阻力,仍然锐意改革,毫不犹豫,坚决推行新法。
在这种背景下,王安石写了这首诗。
现在,来分析一下这首诗可能的思考写作过程,从中体会一下如何写诗。
写诗,首先要立意。
按照当时的情形,这首诗的立意是什么呢?当然应该表达作者的情怀和意志。
这就要描写自己的形象、正直的品格、推行新法的坚定的决心和意志,表现自己要通过变法革新帮助皇帝消除民众的不满情绪,创造一个较为和谐安定的社会的愿望和理想。
其次是构思。
依据立意构思,要考虑取象、全诗的整体结构、意脉、韵味、表现手法,等等,在头脑中绘出这首诗的蓝图。
构思中,首先是取象。
作者经过思考,认为自己与“孤桐”很相像,于是决定以“孤桐”为象,来写这首诗。
当然也要考虑到表现手法、全诗的结构。
由于取象孤桐,是物象,就须考虑运用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并兼及抒情;其次是结构,就得是描写与抒情相结合,各用几句几联,这样,一首诗的大体情形就定下来了。
按照这样的构思,开篇就得描写孤桐。
所以诗的开篇这样写道:“天质自森森,孤高几百寻。
2021高考语文一轮精品复习之鉴赏诗歌形象Word版含答案
鉴赏诗歌形象考点分析诗歌的形象指诗人借以表达思想感情的物象和画面。
它经常是抒情诗的抒情仆人公,如《春夜洛城闻笛》中的李白的形象;也指诗歌所塑造的人物形象,如贾岛的《题李凝幽居》中的隐者形象;更多的则是指诗歌中所描写的自然景物或物象,陆游的《咏梅》中梅的形象。
有时抒情仆人公的形象和诗歌塑造的形象是同一的。
而这些形象往往是熔铸了作者思想感情的事物,所以它们往往被叫做“意象”。
有的诗歌有一种意象,如柳宗元的《江雪》中的渔翁,有的诗歌有多种意象,如白居易的《琵琶行》开头为了渲染一种离别前“醉不成欢惨将别”的凄清的意境,分别用了“夜”“秋”“枫叶荻花”等意象。
诗人的思想感情与诗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有机融合而形成一种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就是“意境”。
意与境的交融有三种不同的方式:一是情随境生,是诗人生活中遇到某种物境,忽有所悟,产生思绪,于是借对物境的描写把自己的情意表达出来,达到意与境的交融。
如王昌龄的《闺怨》:“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这少妇的愁是由陌头柳色触发的,又是与陌头柳色交织在一起的。
这是诗中人物的随境生情,诗人自己随境生情,达到意境一体的效果。
二是移情入境,诗人带着猛烈的主观感情接触物境,把自己的感情注入其中,又借对物境的描写表达出来,客观的物境也带上了诗人的主观情感。
杜甫的诗《春望》:“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诗人带着“战斗给人民带来的灾难”这一主观感受,看到“花”和“鸟”,便用它们表达了出来,形成了一种水乳交融的意境。
三是物我情融,诗人内心的某种主观感情与所看到的客观事物自身的、人们公认的情意恰相吻合,于是物情与我情融合起来,达到了某种有机的整体的意境。
陶渊明的“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杜甫的“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都是这种“物我情融”例子。
了解了以上关于意象与意境的相关学问,再看高考对诗歌形象与意境的考查,就感觉有据可依了。
高考一般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查诗歌的形象:⑴分析诗歌中用了什么形象;⑵说出形象的基本特征;⑶形象的意义。
历年高考诗歌鉴赏专题之形象(附答案)
诗歌鉴赏—形象分析粤秀峰晚望同黄香石诸子二首(其一)谭敬昭江上青山山外红,远帆片片点归艭①。
横空老鹤南飞去,带得钟声到海幢②。
【注】①艭:小船。
②海幢,即海幢寺。
1. 诗中哪些意象体现了题目中的“晚望”?请分别从“晚”、“望”两个方面回答。
丹阳送韦参军严维丹阳郭里送行舟,一别心知两地秋。
日晚江南望江北,寒鸦飞尽水悠悠。
暮春浐水送别韩琮绿暗红稀出凤城①,暮云楼阁古今情。
行人莫听宫前水,流尽年光是此声。
【注】①凤城:京城。
2.两首送别诗都写到的“水”,各有什么寓意?请作简要说明。
海棠(宋)苏轼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
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
【注】崇光:美艳的光彩。
3.苏轼《海棠》诗的前二句描写了海棠花的哪些特点?后二句抒写情感时使用了什么手法?小斋即事刘一止①怜琴为弦直,爱棋因局②方。
未用较得失,那能记宫商?我老世愈疏,一拙万事妨。
虽此二物随,不系有兴亡。
【注】①刘一止:宋徽宗宣和三年(1121)进士。
曾任监察御史等职,有记载说他曾因“忤秦桧”而被罢官。
②局:指棋盘。
4.作者为什么要写琴棋二物?他想借琴棋抒发一种什么样的情怀?溪亭林景熙清秋有馀思,日暮尚溪亭。
高树月初白,微风酒半醒。
独行穿落叶,闲坐数流萤。
何处渔歌起?孤灯隔远汀。
5.诗人运用了哪些反映时间变化的意象来表现其情感?题李世南画扇①蔡肇②野水潺潺平落涧,秋风瑟瑟细吹林。
逢人抱瓮知村近③,隔坞闻钟觉寺深④。
【注】①李世南:北宋著名画家,擅画山水。
②蔡肇(?—1119):字天启,丹阳(今属江苏)人。
曾任吏部员外郎、中书舍人等职。
③瓮:这里指水瓮。
④坞:地势周围高而中央低的地方。
这里指山坞。
5.请简单描述一下李世南画的扇面中应有的景物。
这样一幅画面呈现出什么样的气氛?小孤山①[宋]谢枋得②人言此是海门关,海眼③无涯骇众观。
天地偶然留砥柱,江山有此障狂澜。
坚如猛士敌场立,危似孤臣末世难。
明日登峰须造极,渺观宇宙我心宽。
【注】①小孤山:位于安徽宿松县城南65公里的长江之中,四无依傍,地势险要,是南宋军事要地。
高考古诗鉴赏人物形象专题训练与答案(参考)
高考古诗鉴赏人物形象专题训练与答案古代诗歌鉴赏:形象鉴赏一、鉴赏诗歌的人物形象(一)怎么分析人物形象1、知人论世,结合背景。
2、把握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情、心理等细节描写。
3、注意景物、典故、修辞等对人物情感的丰富性。
(二)诗词中常见的几种人物形象以人物自身分类1、女孩形象:或直率、大胆、泼辣,或娇羞、腼腆、怯弱,或可爱、天真、青纯,或灵巧、聪明、智巧。
情感:对爱情的执着追求、热切憧憬,对爱情浮现时的惊喜、欢跃,羞怯、腼腆,迟疑、担心。
2、思妇形象:老公远游或出征,自个儿独守空房,正逢春花秋月之时,看到眼前之景,想到自个儿美好的青春年华,想到身在外地的老公,登楼凭栏,感慨诸多。
情感:对老公的思念、牵挂,嗔怪埋怨,自个儿的孤独寂寞,春光难留、青春易逝的伤心;战争对百姓的损害,希翼家人团聚,憧憬和平幸福。
3、客居者形象:宦游在外、贬谪他乡或远游异地者,春秋季节或传统节日,怀乡思远,对景伤情。
情感:对故乡及亲人的思念,旅途的艰辛凄苦,客居的孤独寂寞;怀才别遇,壮志难酬,仕途坎坷的感叹;关注民生,担忧国事,心系朝廷;随遇而安,闲适淡然,旷达别拘。
4、军旅者形象:身处军营的将士或取道边塞的诗人,看到环境恶劣的险水高山,雄浑悲壮、凄凉肃杀的战场,或开赴前线的浩荡军队,心有所感者。
情感:身处边关者对故乡及亲人的思念,戍边日子的枯燥艰辛,战场的悲壮,战争的残酷;黩武恃强的别满,将军贪功无能,只知享乐,别知体恤的怨愤;盛赞高昂的士气,隆重的军容,勇猛无敌,杀敌报国,保卫国家,建功立业者。
5、隐居闲适者形象:多为谪居离职、悠游闲居、仕途绝望或别屑为官者。
情感:喜欢自然山水、自然真趣,憧憬和平宁静、闲适自得的隐居日子;体现了遗世独立、乐观旷达、与世无争、潇洒飘逸的情怀;歌颂劳动日子,质朴勤劳的百姓及与百姓的深厚情谊;对腐朽现实的别满,黑暗腐败官场的厌恶;自个儿怀才别遇,壮志难酬,深受排挤的苦闷愤恨。
6、登高者形象:以思妇、少年志士和仕途别畅者(被贬或别仕的中老年者)情感:思妇———(见上2)少年———远大抱负、以才自许、建功立业、报效国家中老年———壮志难酬、抱负别展、备受排挤、老而无成、知音缺少、针砭时弊、思乡怀远。
18+鉴赏诗歌的形象-高考语文之高频考点+Word版含解析.doc
【调研1】(2017年高考课标全国Ⅱ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送子由使契丹苏轼云海相望寄此身,那因远适更沾巾。
不辞驿骑凌风雪,要使天骄识凤麟。
沙漠回看清禁月①,湖山应梦武林春②。
单于若问君家世,莫道中朝第一人③。
【注】①清禁:皇宫。
苏辙时任翰林学士,常出入宫禁。
②武林:杭州的别称。
苏轼时知杭州。
③唐代李揆被皇帝誉为“门地、人物、文学皆当世第一”。
后来入吐蕃会盟,酋长问他:“闻唐有第一人李揆,公是否?”李揆怕被扣留,骗他说:“彼李揆,安肯来邪?”本诗首联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性格?请加以分析。
【答案】表现了诗人旷达的性格,苏轼兄弟情谊深重,但诗人远在杭州,与在京城的苏辙已是天各一方。
这次虽是远别,诗人表示也不会作儿女之态,悲伤落泪。
【调研2】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少年行四首(其二)令狐楚家本清河住五城,须凭弓箭得功名。
等闲飞鞚①秋原上,独向寒云试射声。
少年行施肩吾醉骑白马走空衢,恶少皆称电不如。
五凤街头闲勒辔,半垂衫袖揖金吾②。
【注】①飞鞚(kòng):策马飞驰。
②金吾:古官名。
这两首诗分别刻画了怎样的人物形象?请简要分析。
【答案】令狐诗中的主人公是一个苦练骑射技能,渴望凭借高超本领建功立业的英雄少年。
施诗中的主人公是一个醉酒纵马,横行乡里,视百姓安危如草芥,而对当朝权贵却毕恭毕敬的街头恶少。
【调研3】阅读下面这首清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海上吊吴野人【注】墓【清】于震日落平原海气昏,一坟萧瑟对空村。
纵教大业留天壤,到底虚名误子孙。
岸拆蛟龙移墓道,潮来风雨吊诗魂。
当年冠盖应俱在,独认残碑剔藓痕。
【注】吴野人:明末清初著名诗人吴嘉纪,号野人;明覆亡后,隐居故里泰州,卒后葬于海滨。
这首诗的首联通过哪些意象营造了怎样的意境?【答案】诗歌的首联通过描写平原落日、海上水汽、萧瑟孤坟、寂寞空村等意象,营造了一种萧瑟、苍茫、迷蒙、孤寂、伤感的意境。
误区警示1.不能联系诗歌创作背景。
诗歌是特定时代背景下的产物,赏析诗歌中的人物形象要把握诗歌创作的背景。
诗歌鉴赏之形象答案
鉴赏诗歌的形象专题训练 (一)讲前先练参考答案1、《诉衷情》参考答案:诗歌描写了一个被闲置不用的抗金英雄形象。
诗中人物曾经金戈铁马,驰骋疆场,现在虽被弃置不用,但仍胸怀报国之志,心系抗金前线。
诗歌通过这一形象的塑造,表达了自己壮志未酬、报国无门的感慨。
2、《江雪》参考答案:本诗塑造了一个清高孤傲的渔翁形象。
在这样一个寒冷寂静的环境里,那渔翁不怕天冷雪大,忘掉一切,专心钓鱼,形体虽然孤独,性格却显得清高孤傲,甚至有点凛然不可侵犯似的。
这个被幻化了、美化了的渔翁形象,实际上正是诗人摆脱世俗、超然物外的清高孤傲思想感情的寄托和写照。
3、《鹧鸪天代人赋》参考答案:词的上阕①描绘了初春时乡村一派春意盎然,恬淡闲适的景象。
②田间桑树萌发出新芽,东邻家蚕卵已孵出幼蚕;平缓的山坡上长着细嫩的青草,黄色的牛犊在那儿鸣叫;夕阳斜照着初春傍晚的树林,晚归的乌鸦散落在那儿栖息。
这是一首热爱田园生活的颂歌,③表达了作者解官归居后鄙弃城市官场的思想感情。
4、《晚泊岳阳》参考答案:第三句写明月“来”悬空江,表现作者人在旅途,只有明月为伴;第五句用拟人方法呈现静夜“月弄清辉”的画面,也为下句渔人归家作引;第六句写月光引领水上人伴着歌声飞去归家,带出作者一丝思乡之情。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触景而生的思乡之情。
5、《严郑公宅同咏竹》[参考答案](1)形象:嫩竹新出,竹影阴凉,雨洗竹净,风送竹香。
(2)这首诗借咏竹告诉我们:示例一:要尊重天性,顺应自然。
示例二:要呵护人才,不要摧残人才。
示例三:期待得到提携,使自己有所作为。
6、《木芙蓉》参考答案:吕诗着重描写的是逍遥闲适,任由风吹雨打的形象;范诗写的木芙蓉孤苦、心酸,处境凄凉,但作者并没有把这花看做愁苦。
前者是闲适之士的豪迈与大度的形象,后者是在凄苦孤独的环境中的乐观者形象。
7、《孤雁》参考答案:在这首诗里,作者托物言志,寄寓了自己的情感:颔联用对比(反衬)手法,“一片影”形容其形单影只,“万重云”形容路途辽远,突出了孤雁的执著和勇敢;尾联用对比(反衬)手法,以野鸦的平庸鸣噪衬托出孤雁的高远追求。
高考语文实战考点试题演练含答案解析——鉴赏诗歌的形象(可编辑修改word版)
第二部分专题七考点一题组一1.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题。
遣悲怀①[唐]元稹谢公最小偏怜女,自嫁黔娄百事乖。
顾我无衣搜荩箧,泥他沽酒拔金钗。
野蔬充膳甘长藿,落叶添薪仰古槐。
今日俸钱过十万,与君营奠复营斋。
【注】①元稹的原配夫人韦氏病逝后,元稹写了不少悼亡诗,此为其中一首。
颔联和颈联刻画了一个怎样的妻子形象?请结合诗句分析。
【答案】诗人笔下的妻子是一位能关心体贴丈夫、安于贫苦的贤淑的女性形象。
颔联借写妻子为自己翻箱寻衣、卖钗沽酒,表现妻子对自己的关心体贴;颈联借写妻子甘于以野菜充饥、以槐树落叶为柴,表现其安于贫苦的美好品德。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古代诗歌的人物形象:①用高度概括的语言来概括诗歌塑造了什么样的形象。
②结合诗句中相关的语句具体分析这一形象的特征,概括时应忠于原文,不可臆造。
“沽酒拔金钗”表现妻子对自己的关心体贴,“野蔬充膳,落叶添薪”表现其安于贫苦。
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
梅雨①[唐]柳宗元梅实迎时雨,苍茫值晚春。
愁深楚猿夜,梦断越鸡晨。
②海雾连南极,江云暗北津③。
素衣④今尽化,非为帝京尘。
【注】①梅雨:江南一带在杨梅成熟时,常阴雨连绵,这段时间,就称作梅雨季节。
② 楚、越:指江南的永州,作者当时被贬谪于此。
③北津:北去回乡的渡口。
④素衣:本句是陆机诗“京洛多风尘,素衣化为缁”的化用。
本诗的颔联塑造了一个怎样的诗人形象?请结合诗句分析。
【答案】塑造了一个被贬谪于江南、深夜难眠、满腹忧愁的诗人形象。
诗人被贬于永州,内心压抑,字面上说猿啼鸡鸣扰人清梦,实质上是因为自己内心烦忧。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古代诗歌的人物形象。
首先要结合诗歌的颔联及注释“作者当时被贬谪于此”,用高度概括的语言来概括诗歌塑造了什么样的形象。
然后结合颔联诗句中相关的语句具体分析。
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
乌夜啼[唐]李白黄云城边乌欲栖,归飞哑哑枝上啼。
机中织锦秦川女①,碧纱如烟隔窗语。
停梭怅然忆远人,独宿孤房泪如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诗歌鉴赏—形象分析粤秀峰晚望同黄香石诸子二首(其一)谭敬昭江上青ftft外红,远帆片片点归艭①。
横空老鹤南飞去,带得钟声到海幢②。
【注】①艭:小船。
②海幢,即海幢寺。
1.诗中哪些意象体现了题目中的“晚望”?请分别从“晚”、“望”两个方面回答。
丹阳送韦参军严维丹阳郭里送行舟,一别心知两地秋。
日晚江南望江北,寒鸦飞尽水悠悠。
暮春浐水送别韩琮绿暗红稀出凤城①,暮云楼阁古今情。
行人莫听宫前水,流尽年光是此声。
【注】①凤城:京城。
2.两首送别诗都写到的“水”,各有什么寓意?请作简要说明。
海棠(宋)苏轼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
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
【注】崇光:美艳的光彩。
3.苏轼《海棠》诗的前二句描写了海棠花的哪些特点?后二句抒写情感时使用了什么手法?小斋即事刘一止①怜琴为弦直,爱棋因局②方。
未用较得失,那能记宫商?我老世愈疏,一拙万事妨。
虽此二物随,不系有兴亡。
【注】①刘一止:宋徽宗宣和三年(1121)进士。
曾任监察御史等职,有记载说他曾因“忤秦桧”而被罢官。
②局:指棋盘。
4.作者为什么要写琴棋二物?他想借琴棋抒发一种什么样的情怀?溪亭林景熙清秋有馀思,日暮尚溪亭。
高树月初白,微风酒半醒。
独行穿落叶,闲坐数流萤。
何处渔歌起?孤灯隔远汀。
5.诗人运用了哪些反映时间变化的意象来表现其情感?题李世南画扇①蔡肇②野水潺潺平落涧,秋风瑟瑟细吹林。
逢人抱瓮知村近③,隔坞闻钟觉寺深④。
【注】①李世南:北宋著名画家,擅画ft水。
②蔡肇(?—1119):字天启,丹阳(今属江苏)人。
曾任吏部员外郎、中书舍人等职。
③瓮:这里指水瓮。
④坞:地势周围高而中央低的地方。
这里指ft坞。
5. 请简单描述一下李世南画的扇面中应有的景物。
这样一幅画面呈现出什么样的气氛?小孤ft①[宋]谢枋得②人言此是海门关,海眼③无涯骇众观。
天地偶然留砥柱,江ft有此障狂澜。
坚如猛士敌场立,危似孤臣末世难。
明日登峰须造极,渺观宇宙我心宽。
【注】①小孤ft:位于安徽宿松县城南65 公里的长江之中,四无依傍,地势险要,是南宋军事要地。
②谢枋得:宋弋阳(今属江西)人,以忠义自任,曾率军抗元。
兵败后隐居福建一带,后被元人胁迫至燕京,绝食而死。
③海眼:急流遇阻所形成的大漩涡。
7.诗中小孤ft的形象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木芙蓉吕本中小池南畔木芙蓉,雨后霜前着意红。
犹胜无言旧桃李,一生开落任东风。
窗前木芙蓉范成大辛苦孤花破小寒,花心应似客心酸。
更凭青女①留连得,未作愁红怨绿看。
【注】①青女:传说中掌管霜雪的女神。
8.两首诗中木芙蓉的形象有什么不同次石湖书扇韵①姜夔②桥西一曲水通村,岸阁浮萍绿有痕。
家住石湖人不到,藕花多处别开门。
【注】①石湖:南宋诗人范成大(1126—1193)晚年去职归隐石湖(在今江苏苏州),自号石湖居士。
②姜夔(1155—1221?):字尧章,号白石道人,饶州鄱阳(今江西波阳)人,浪迹地方,终生不仕。
淳熙十四年(1187)夏,曾去拜见范成大,这首诗约作于此时。
9.这首诗描绘了一副什么样的画面?是由哪些景物构成的?请简要叙述。
军城早秋严武昨夜秋风入汉关,朔云边月满西ft。
更催飞将追骄虏,莫遣沙场匹马还。
【注】严武(726-765):字季鹰,华州华阴(今属陕西)人。
曾任成都尹、剑南节度使,广德二年(764)秋率兵西征,击败吐蕃军队七万多人。
10.诗的前两句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有什么寓意?严郑公宅同咏竹唐•杜甫绿竹半含箨,新梢才出墙。
色侵书帙晚,阴过酒樽凉。
雨洗涓涓净,风吹细细香。
但令无剪伐,会见拂云长。
【注】严郑公,即严武,受封郑公。
箨(tuò),笋壳。
帙,包书的布套。
11.本诗前三联描写出竹子怎样的形象?咏怀八十二首(其七十九)阮籍林中有奇鸟。
自言是凤凰。
清朝饮醴泉。
日夕栖ft冈。
高鸣彻九州。
延颈望八荒。
适逢商风①起。
羽翼自摧藏。
一去昆仑西。
何时复回翔。
但恨②处非位。
怆恨使心伤。
[注]①商风:秋风。
②怆恨(liàng):悲伤。
12.诗中“清朝饮醴泉,日夕栖ft冈。
高鸣彻九州。
延颈望八荒”四句体现了“凤凰”怎样的品性?(2011 四川卷)阅读下面的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怀天经、智老,因访之陈与义今年二月冻初融,睡起苕溪绿向东。
客子光阴诗卷里,杏花消息雨声中。
西庵禅伯还多病,北栅儒先只固穷。
忽忆轻舟寻二子,纶巾鹤氅试春风。
(选自《陈与义集校笺》)【注】天经,姓叶,名德;智老,即大圆洪智和尚。
诗中“禅伯”指大圆洪智,“儒先”指叶天经。
13.请简要概括诗中诗人的形象特点。
(3 分)(2011 湖南卷)阅读下面的古代诗歌,完成题目。
(4 分)春暮西园高启绿池芳草满晴波,春色都从雨里过。
知是人家花落尽,菜畦今日蝶来多。
14.请任选一个角度赏析本诗。
(这一复习环节要求从形象的角度做分析)咏ft泉储光羲ft中有流水,借问不知名。
映地为天色,飞空作雨声。
转来深涧满,分出小池平。
恬澹无人见,年年长自清。
15.这首诗中的“ft泉”具有什么品格?诗人借咏ft泉表现了怎样的情怀?琅琊溪【宋】欧阳修空ft雪消溪水涨,游客渡溪横古槎②。
不知溪源来远近,但见流出ft中花。
[注] ①此诗写于作者被贬滁州(今安徽省境内)期间。
琅琊溪在滁州狼牙ft。
②槎(ch á):这里指拼扎而成的简易木桥。
16 这首诗围绕溪水描绘了哪几幅画面?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4 分)春暮西园高启绿池芳草满晴波,春色都从雨里过。
知是人家花落尽,菜畦今日蝶来多。
【注释】菜畦:指菜地,有土埂围着的一块块排列整齐的种蔬菜的田。
清阮元《江定甫梦游益都冯相国佳ft堂作诗一首余曾游其地因和其韵》:“宰相荒园半菜畦,石屏风外是沙堤。
” 洪深《劫后桃花》三:“园的那一头,大洋屋旁边,还有小小的一个菜畦。
”17.请任选一个角度赏析本诗。
吴松道中二首(其二)晁补之晓路雨萧萧,江乡叶正飘。
天寒雁声急,岁晚客程遥。
鸟避征帆却,鱼惊荡桨跳。
孤舟宿何许?霜月系枫桥。
注:吴松:即吴淞,江名。
18(1)开头两句描写了怎样的景色?营造了怎样的氛围?(3 分)(2)请结合全诗分析“孤舟”这一意象的作用。
(5 分)最爱东ft晴后雪①[宋]杨万里只知逐胜忽忘寒,小立春风夕照间。
只爱东ft晴后雪,软红光里涌银ft。
[注]①本诗为《雪后晚睛,四ft皆青,惟东ft全白,赋<最爱东ft晴后雪>二绝句》中的一首。
19.请简要分析这首诗中诗人的形象。
(4 分)答:落叶修睦注雨过闲田地,重重落叶红。
翻思向春日,肯信有秋风。
几处随流水,河边乱暮空。
只应松自立,二不与君同。
[注]修睦:晚唐诗人。
20.本诗最后一联为什么要写松?请简要分析。
答:送邹明府游灵武唐贾岛曾宰西畿县,三年马不肥。
债多凭剑与,官满载书归。
边雪藏行径,林风透卧衣。
灵州听晓角,客馆未开扉。
【注】明府:对县令的尊称。
灵武:即灵州(治所在今宁夏灵武县)。
21.请概括邹明府这个人物形象的主要特点,并作简要分析。
(4 分)度破讷沙①(其二)李益破讷沙头雁正飞,鸊鹈泉②上战初归。
平明日出东南地,满碛寒光生铁衣。
【注】①破讷沙:沙漠名。
②鸊鹈泉:泉水名。
22.请从意境营造的角度,赏析全诗。
(6 分)梦江南温庭筠千万恨,恨极在天涯。
ft月不知心里事,水风空落眼前花。
摇曳碧云斜。
23.词中三、四两句刻画了一位什么样的主人公形象?请简要分析。
(4 分)野菊【宋】杨万里未与骚人当糗粮①,况随流俗作重阳。
政②缘在野有幽色,肯为无人减妙香?已晚相逢半ft碧,便忙也折一枝黄。
花应冷笑东篱族,犹向陶翁觅宠光。
【注】①糗粮:干粮。
首句典出屈原《离骚》“夕餐秋菊之落英”句。
②政:通“正”24.颔联描绘了怎样的野菊形象?(2 分)1.晚:归艭、钟声望:江、青ft、远帆、老鹤2.上一首用“水悠悠”象征离别的惆怅和友情的悠长。
下一首借“宫前水”的不断流淌来抒发对人生、历史以及社会的感慨。
3.前二句描写了光彩正艳、香气正浓的海棠花在春风中、月色下的朦胧美;后二句用了拟人手法,以花比人。
4.作者写琴棋二物是托物言志。
他以琴棋二物的“品”,来写自己的“志”;直——正直、方——有棱角。
正因为自己的方直之品不变,结果到头来“世愈疏”、“万事妨”,只落得小斋独处,无关乎国家的兴亡了。
这些都抒发了作者对个人遭遇的感慨,对世事讥讽的情怀。
5.清秋、日暮、月初白、落叶、流萤、孤灯。
6.画面中应有小溪、ft(ft坞)、树林(落叶)、人、瓮、寺庙等六种景物。
画面呈现出的是乡村野外恬静、安详的气氛。
7.此诗托小孤ft以言志,表达了诗人尽管身为孤臣,身处末世,也要勇猛坚毅、杀敌报国的壮烈情怀,以及自己能够力挽狂澜、取得抗元胜利的坚定信念。
8.吕诗着重描写的是逍遥闲适,任由风吹雨打的形象;范诗写的木芙蓉孤苦、心酸,处境凄凉,但作者并没有把这花看作愁苦。
前者是闲适之士的豪迈与大度的形象,后者是在凄苦孤独的环境中的乐观者形象。
9.诗歌描绘了一幅江南水张清幽恬静的画面。
写了小桥、流水、村庄、绿岸、浮萍、荷花、人家、庭院等景物。
10.晚秋、秋风、汉关、寒云、冷月、西ft,诗的前两句描绘的是一幅初秋边关阴沉凝重的夜景。
寓意边境局势的紧张。
11.嫩竹新出,竹影阴凉,雨洗竹净,风送竹香。
12.品行高洁,志向远大,才能出众。
13.考点:鉴赏诗歌人物形象答案:诗人客居他乡,在吟诗作赋中淡泊度日,情趣高雅(1 分);在杏花春雨时荡舟寻访“病”“穷”老友,珍视友情(1 分);在二月春风时头戴纶巾,身披鹤氅,风流俊逸(1 分)。
解析:“光阴诗卷”,生活情趣;寻“多病”“固穷”二子,重友情;“试春风”,飘逸。
14.【答案角度提示】从语言的角度:可分析总体语言风格;也可抓住“满、过、知”等字分析炼字的精彩。
从形象的角度:可联系诗中意象作具体分析,也可以联系写景状物分析虚实相生,动静皆备的特色。
从表达技巧的角度:可分析白描渲染衬托等艺术手法,也可在句法上分析承接的特点。
从评价作品思想内容的角度:可分析作者对春暮的态度,也可评价末句暗点西园的用意。
如答案不在以上角度内,但言之成理也可。
【答案示例1】这是一首写景诗,在写景状物上具备动静皆备,虚实相生的特点。
(2 分)首句从视觉和嗅觉两个角度描绘了绿水盈盈、芳草萋萋的西园春景,在阳光照耀之下,西园美丽而平静;而结句写到蜂来蝶往,给平静的西园增添了几分灵动和活力。
可谓动静结合。
(2 分)第三句“知是人家花落尽”,“花落尽”进一步说明已是暮春时节,“知”字表明“花落尽”只是作者的推测,是虚写,而结句则为作者的眼前实景,也是作者做出推测的理由和依据。
可谓虚实结合。
(2 分)全诗意象动静皆备,写景虚实相生,形象地表现了作者对美好的田园生活的喜爱之情。
(1 分)【答案示例2】全诗语言清新自然,通畅流转,用词精当,其中尤以“满、过、知”三字最为精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