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走进分子世界2

合集下载

物理八年级下册:7.1《走进分子世界》ppt课件(2)

物理八年级下册:7.1《走进分子世界》ppt课件(2)
• ③This could be the best chance you'll ever have;don't throw it away.
• 这很可能是你能得到的最好的机会,别白 白地错过了。
• 知识拓展
• throw light on/upon 阐明;使……显得清楚 • This find is very valuable,for it throws much
embarrassing. • 我不喜欢在公众面前讲话,太难为情了。 • ②Arthur seemed embarrassed by the question. • 亚瑟似乎被这个问题弄得有些窘迫。
• (2)embarrassment n.害羞,困窘,难堪 • much to one's embarrassment令人很不好意思
想一想 分子间存在吸引力,应该很容 易压缩任何物体,但为什么固 体和液体很难被压缩,这是为 什么?
大量的事实和研究证明,分子间不仅 存在吸引力,而且还存在排斥力。
读一读 用分子模型解释固体、液体、 气体的性质。
纳米陶瓷人工髋关节 纳米陶瓷骨骼
纳米颗粒 癌细胞爱吃
分析:为什么长期堆煤的墙角侧壁上用 小刀刮开,会看到里面有黑色的煤粒。
• ②not too...to...不太……还来得及,并非 太……而不能
• ⅰ.He is not too young to dress himself. • 他不是小的连衣服也不会穿。
• ⅱ.It is not too much to say that life without
• ③too...not to...太……不能不…… • ⅰ.You are too clever not to understand the

江苏省太仓市第二中学八年级物理下册 7.1 走近分子世界教案2 苏科版

江苏省太仓市第二中学八年级物理下册 7.1 走近分子世界教案2 苏科版
1、指导学生阅读:《用分子模型解释固体、液体、气体的性质》,能从分子的微观层面了解物质性质,进一步理解分子动理论的内容。
2、指导阅读:生活●物理●社会:《纳米材料――分子水平上的研制》。了解纳米材料的性质与特点、功效。了解最新的科技动态,感受新科技带来的变革和冲击。
3、问题研究1:试从分子运动的角度来解释蒸发现象。
回答并延伸问题。
阅读:《用分子模型解释固体、液体、气体的性质》,能从分子的微观层面了解物质性质,进一步理解分子动理论的内容。
阅读《纳米材料――分子水平上的研制》,了解纳米材料的性质与特点、功效。
解释蒸发现象。
教师活动内容、式
学生活动方式
备课札记
4、问题研究2:你认为分子的运动快慢程度与什么因素有关?能设计一个实验来验证你的猜想吗?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备课札记
教师活动内容、方式
学生活动方式
一、复习提问
1、物质是由什么组成的?分子有怎样的性质?分子的直径有多大?
2、哪些现象能证明分子在不停的做无规则的运动?请举例说明。你知道这种现象叫什么?
3、分子间存在怎样的作用力?这两种力是同时存在的吗?你能举些能证明分子间存在作用力的例子吗?
二、新课学习
7、胶水把邮票贴在信封上,等胶水干了以后就很难直接把邮票完整地从信封上揭下来,这是为什么?
三、小结本课
师生共同小结本课内容,指导学生阅读课文加深印象。
四、课堂练习
见作业纸
五、课外作业
课后实践练习
设计一个实验来验证想吗?
加深对分子运动的理解。
加深对分子作用力的理解。
加深对分子运动的理解。
小结本课。
课堂练习
5、问题研究3:“花香袭人知骤暖,鹊声穿树喜新晴”,这是南宋诗人陆游《村居树喜》中的两句诗,对于前一句,从物理学角度可以理解为:花朵分泌的芳香油分子加快,说明当时周边的气温突然

2019-2020学年八年级物理下册 走近分子世界(第2课时)教案 苏科版.doc

2019-2020学年八年级物理下册 走近分子世界(第2课时)教案 苏科版.doc

2019-2020学年八年级物理下册走近分子世界(第2课时)教案苏科版总课题第七章从粒子到宇宙总课时 4 第2课时课题一、走近分子世界课型新授教学目标1、通过活动与练习进一步理解分子动理论的基本内容。

2、通过活动和练习进一步认识分子的模型。

3、进一步理解分子是运动的,分子间存在引力和斥力。

教学重点理解分子动理论的基本内容。

教学难点进一步认识理解分子是运动的,分子间存在引力和斥力。

教学过程教学内容备课札记教师活动内容、方式学生活动方式一、复习提问1、物质是由什么组成的?分子有怎样的性质?分子的直径有多大?回答并延伸问题。

2、哪些现象能证明分子在不停的做无规则的运动?请举例说明。

你知道这种现象叫什么?3、分子间存在怎样的作用力?这两种力是同时存在的吗?你能举些能证明分子间存在作用力的例子吗?二、新课学习阅读:《用分子模型解释固体、液体、气体的性质》,能从分子的微观层面了解物质性质,进一步理解分子动理论的内容。

阅读《纳米材料――分子水平上的研制》,了解纳米材料的性质与特点、功效。

解释蒸发现象。

教师活动内容、式学生活动方式备课札记1、问题研究2:你认为分子的运动快慢程度与什么因素有关?能设计一个实验来验证你的猜想吗?2、问题研究3:“花香袭人知骤暖,鹊声穿树喜新晴”,这是南宋诗人陆游《村居树喜》中的两句诗,对于前一句,从物理学角度可以理解为:花朵分泌的芳香油分子加快,说明当时周边的气温突然,你发现了怎样的物理规律呢?试说说看。

6、问题研究4:把一块铅块砌成两段,然后在原处合上,再施以一定的压力,两段铅又能合在一起,为什么又有破镜不能重圆之说呢?7、胶水把邮票贴在信封上,等胶水干了以后就很难直接把邮票完整地从信封上揭下来,这是为什么?三、小结本课师生共同小结本课内容,指导学生阅读课文加深印象。

四、课堂练习见作业纸五、课外作业课后实践练习设计一个实验来验证猜想吗?加深对分子运动的理解。

加深对分子作用力的理解。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 走进分子世界教案2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 走进分子世界教案2

《一、走进分子世界》教案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通过活动了解人类在认识物质结构过程中采用的科学方法。

知道分子模型的主要内容,知道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单元,对分子大小有一定的感性认识,会用图形、文字、语言描述分子模型。

2、知道显微镜在拓展人们的视觉范围、探测微观粒子方面的重要作用。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验探究及生活中的现象,初步了解分子在做永不停息的运动,并能定性解释一些物理现象。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和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产生进一步探究物质微观结构的欲望,养成学以致用的良好习惯。

进一步体会生活、物理、社会之间密不可分的关系。

二、教学用具
粉笔、放大镜、水、高锰酸钾、酒精、玻璃管、铅块、钩码、烧杯、实物投影仪、各种不同物质的分子结构模型图片、模拟分子间作用力的课件。

三、教学重点
根据观察到的现象提出一种模型猜想,收集证据证实提出的猜想。

四、教学难点
建立分子结构模型。

五、教学过程。

走进分子世界教案2(八年级物理)AlnwUH

走进分子世界教案2(八年级物理)AlnwUH

教学内容教材版本苏科版教学课时共2课时第1 课时课型新授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
知道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分子间有空隙;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的运动;分子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2、过程和方法
⑴能从课堂内外的活动中猜想出物质的结构模型,并从中了解人类认识微观世界的过程和方法。

⑵知道分子的运动与宏观物体运动的区别;能用分子动理论解释固、液、气三态。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参与实验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教学重点能从课堂内外的活动中猜想出物质的结构模型,并从中了解人类认识微观世界的过程和方法。

教学难点知道分子的运动与宏观物体运动的区别;能用分子动理论解释固、液、气三态。

教学准备
教学过程修注栏。

八年级物理下册 7.1 走进分子世界教案二 苏科版

八年级物理下册 7.1 走进分子世界教案二 苏科版

7.1走进分子世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 通过活动了解分子模型的主要内容,知道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单元,对分子大小有一定的感性认识。

(2) 知道显微镜在拓展人们的视觉范围、探测微观粒子方面的重要作用。

(3) 通过实验探究初步了解分子在做永不停息的运动,体会分子世界的物理性质,并能定性解释一些物理现象。

2.过程与方法:了解科学家是如何探索微观世界奥秘的,初步体会探究微观物质结构的模型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对科学的热爱和对我们生存的空间探索的欲望。

【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及其教学策略:重点:分子模型的建立过程。

教学策略:通过猜想假设、实验探索、观察思考和实例分析来加深理解。

2.教学难点及其教学策略:难点:分子模型的深刻理解。

教学策略:通过动画手段帮助学生克服困难、达到掌握的目标【设计思路】:通过充分挖掘教材、练习的资源,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出发,通过充分利用科学探究的基本模式,利用多种教学手段,引导学生从浅入深,亦步亦趋的完成课题。

本节内容较为抽象,所以课件就有了用武之地。

【教学资源】:1.学生实验器材:炭笔、报纸条、显微镜,高锰酸钾颗粒(放在烧杯中,配有药钥匙)、烧杯(内有适量的水),酒精、水(放在烧杯中)、一端开口的玻璃管(长60cm、内径5mm)、注射器(配有针头)2.教师器材:烧杯(内有水)、滴管,划有彩色笔迹的纸,手帕、香水。

3.多媒体教学设备一套:可供实物投影、放像、课件播放等。

【教学设计】:【教后感】本教学设计充分考虑三维目标,在关注知识技能的同时,立足与学生的长远发展,注意体现科学探究的过程,培养学生对科学的情感。

这节内容较为抽象,所以教学中充分利用了多媒体手段,拉近了时空,展示了抽象。

不足支出在于课件内容似乎过多,一节课完成教学任务较为困难。

八年级物理下册 走近分子世界(第2课时)教案 苏科版

八年级物理下册 走近分子世界(第2课时)教案 苏科版

走近分子世界(第2课时)总课题第七章从粒子到宇宙总课时 4 第2课时课题一、走近分子世界课型新授教学目标1、通过活动与练习进一步理解分子动理论的基本内容。

2、通过活动和练习进一步认识分子的模型。

3、进一步理解分子是运动的,分子间存在引力和斥力。

教学重点理解分子动理论的基本内容。

教学难点进一步认识理解分子是运动的,分子间存在引力和斥力。

教学过程教学内容备课札记教师活动内容、方式学生活动方式一、复习提问1、物质是由什么组成的?分子有怎样的性质?分子的直径有多大?2、哪些现象能证明分子在不停的做无规则的运动?请举例说明。

你知道这种现象叫什么?3、分子间存在怎样的作用力?这两种力是同时存在的吗?你能举些能证明分子间存在作用力的例子吗?二、新课学习回答并延伸问题。

阅读:《用分子模型解释固体、液体、气体的性质》,能从分子的微观层面了解物质性质,进一步理解分子动理论的内容。

阅读《纳米材料――分子水平上的研制》,了解纳米材料的性质与特点、功效。

解释蒸发现象。

教师活动内容、式学生活动方式备课札记1、问题研究2:你认为分子的运动快慢程度与什么因素有关?能设计一个实验来验证你的猜想吗?2、问题研究3:“花香袭人知骤暖,鹊声穿树喜新晴”,这是南宋诗人陆游《村居树喜》中的两句诗,对于前一句,从物理学角度可以理解为:花朵分泌的芳香油分子加快,说明当时周边的气温突然,你发现了怎样的物理规律呢?试说说看。

6、问题研究4:把一块铅块砌成两段,然后在原处合上,再施以一定的压力,两段铅又能合在一起,为什么又有破镜不能重圆之说呢?7、胶水把邮票贴在信封上,等胶水干了以后就很难直接把邮票完整地从信封上揭下来,这是为什么?三、小结本课师生共同小结本课内容,指导学生阅读课文加深印象。

四、课堂练习见作业纸五、课外作业课后实践练习设计一个实验来验证猜想吗?加深对分子运动的理解。

加深对分子作用力的理解。

加深对分子运动的理解。

小结本课。

课堂练习。

物理:7.1《走进分子世界》教案(2)(苏科版八年级下)

物理:7.1《走进分子世界》教案(2)(苏科版八年级下)

物理:7.1《走进分子世界》教案(2)(苏科版八年级下)[设计说明]通过对引言及图片的学习,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分析概括能力,激发他们学习物理的兴趣,产生进一步探索物质世界的愿望。

通过对常见物质的介绍,使学生对自然界的物质有初步的了解,从而引入物质的结构,让学生学会科学的研究方法——建立模型法,并通过活动亲身体会建立物质结构模型的过程,能自己从日常生活中收集证据来验证自己的猜想。

通过对课本其他基础知识的学习与基本技能的训练,让学生初步了解认识自然的基本方法和规律,学习基本的探究方法。

培养学生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良好习惯和科学实践能力。

使学生敢于质疑、勇于创新。

[教学目标]1、通过活动了解人类在认识物质结构过程中采用的科学方法。

知道分子模型的主要内容,知道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单元,对分子大小有一定的感性认识,会用图形、文字、语言描述分子模型。

2、知道显微镜在拓展人们的视觉范围、探测微观粒子方面的重要作用。

3、通过实验探究及生活中的现象,初步了解分子在做永不停息的运动,并能定性解释一些物理现象。

4、了解科学家是如何探索微观世界奥秘的,初步体会探究微观物质结构的模型方法。

5、了解纳米科学技术的初步内容,知道纳米材料的一些奇特性质及潜在的重要应用前景。

6、通过学习和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产生进一步探究物质微观结构的欲望,养成学以致用的良好习惯。

进一步体会生活、物理、社会之间密不可分的关系。

[教具学具]粉笔、放大镜、水、高锰酸钾、酒精、玻璃管、铅块、钩码、烧杯、实物投影仪、各种不同物质的分子结构模型图片、模拟分子间作用力的课件[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根据观察到的现象提出一种模型猜想,收集证据证实提出的猜想。

2、难点:建立分子结构模型。

[课前研究(学习)的问题]1、组织学生在网上及生活中自己收集的有关分子运动的资料。

2、组织学生留心生活中常见的有关分子运动及能体现分子间存在作用力的现象。

(新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7.1《走进分子世界》ppt课件

(新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7.1《走进分子世界》ppt课件

度较大的二氧化氮气体向上运动到装有空气的瓶子里,空气也运动到装有二氧化
氮气体的瓶子中,说明组成物质的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问题1:分子处在____________________运动中。
问题2:扩散现象不仅证明了分子处在______________中,也证明了分子间
存在着_______,没有_______就不可能发生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 永不停息的无规则 空隙
一、 走进分子世界
类型二
分子的运动
例2 劣质的板材、涂料、胶粘剂等材料含有较多的甲醛 、苯、二甲苯等有毒有机物,用来装修房屋,会造成室内环境 扩散 污染,这是因为有毒有机物向室内空气中慢慢____________ 。 这种现象在夏天特别严重,因为__________ 越高, 温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子无规则运动(或分子的热运动) 越剧烈。
位置时,吸引力_______ 等于 排斥力。分子间的吸引力和排斥力随
分子间距离的增大而________ ,也随分子间距离的减小而 减小 增大 。当分子间的距离大于分子直径_______ _______ 倍时,分子 10 间的作用力变得十分微弱,可以忽略不计。
一、 走进分子世界
应 用 示 例
类型一 分子模型 ) 例1 下列关于分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用眼睛可以直接观察到分子 B.没有生命的物体不是由分子组成的 C.分子是不能再分割的最小微粒 D.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 [解析] D 分子是很小的,需要用电子显微镜才能观察到;无论是否有生命, 物体都是由分子组成的。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对分子的认识。常见的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分子是 保持物质化学性质不变的最小微粒,分子很小,人用肉眼无法直接观察到它。

苏科版物理八下《走进分子世界》ppt课件2

苏科版物理八下《走进分子世界》ppt课件2

1.由于肉眼无法直接观察物质的内部结构, 这给人们探究物质结构带来了困难,科学家 们是怎样解决的呢( ) A、凭自己的想象来定义物质的内部结构
B、把物质不断地分小,分到肉眼看不到为止 C、根据观察到的现象提出一种结构模型的猜 想,再收集证据来证实自己的猜想 D、利用数学公式和物理理论来推理得出
为什么会闻 到美味佳肴 的香味呢 ?
气态
分子动理论的基本内容:
1.物质是由大量的分子组成的,分子间有空隙
2.分子一直处在永不停息的运动中
3.分子间不仅存在吸引力,而且还存在排 斥力
走进分子世界
河西中学初二物理组 朱敏健
2012.3.2
科学家的研究方法:
观察现象 验证猜想 提出猜想 得到结论
结构模型:物质有许多微粒组成,微 粒之间有空隙
一、分子 1.定义:能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 最小微粒 2.特点:分子很小, (一般分子直 径的数量级为10-10 m) 3.结论:物质是由大量分子构成, 分子间有空隙
问题2: 既然分子之间有间隙,为什 么铅块没有被我压扁? ☆ 分子之间存在斥力
三. 分子间的作用力
1、铁棒很难被压缩,也很难被拉伸,原因 是( ) A、分子间的距离小 B、固体分子不能做无规则运动 C、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 D、分子间同时存在相互作用的斥力和引力
2.下列现象不能说明分子间存在着作用 力的是( ) A.液体很难被压缩 B.用很大的力才能把铅丝折断 C.两滴水银靠近时能自动结合成较大 的 一滴水银 D.磁铁能吸引铁钉
分子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
二. 分子的运动
1、糖块放在水里,水会变甜。
2、湿衣服会慢慢变干 3、只要有一个人吸烟,一会儿房间里就充满了烟 味
大量实验证明:墙内开花墙外香”主要涉及的物 理知识是: 分子处在永不停息的运动中 。 2、把铅板和金板压在一起,几年过 后,金板中渗入一些铅,铅板中渗入 一些金这个现象说明了 。

八年级物理走进分子世界2

八年级物理走进分子世界2

最大 最小
除碰撞外 作匀速直线 运动 无
一定的形状
一定的体积



生活.物理.社会
• 纳米材料:
生活.物理.社会
• 纳米技术与材料 • (1)、纳米技术:是指在纳米尺度 (1nm=10-9m)内的科学技术。 • (2)、纳米材料特点:具有许多鲜为 人知的奇异特性!
练 习
• 1、物质是由______组成的,分子间__间 隙; • 2、分子一直处在________________; • 3、分子间存在_____________。 • 4、向装有清水的杯子里滴一滴红墨水,过 一会儿整杯水都变成了紫红色,这是因为 分子在不停地无规则运动 ___________________.
活动1:观察炭笔. 观察到的现象:笔迹是由许多不连续的炭粒组成的! 活动2:将高锰酸钾放入水中 观察到的现象: 活动3:水和酒精的混合 观察到的现象: 从刚才的几个有趣现象中,你认为哪种模 型能够解释刚才的有趣现象?
分 子
• 1.定义:能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 • 2.特点:分子很小,(一般分子的直径的 数量级为10-10m) • 分子很小—小到什么程度! • 1、2500万个水分子一个挨一个地排成一行, 长约1cm! • 2、若把水分子与乒乓球相比,就好像乒乓 球与地球相比! 3.物质由大量分子组成,分子间有空隙
• 作业: • 1、上网查有关纳米材料工纳米技术的有关 资料。交一篇有关资料。 • 2、查有关宇宙结构或宇宙发展等有关资料。 • 3、完成《新课程》本节练习。 • 4、完成《轻巧》本节《强化提高题、课外 延伸题》 • 5.课本P29第一题,第三题.
; / 最新电影下载 ;
争の.""那一些恶灵修为很高?"屠苏问.老族长摇头道:"修为并

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册7.1走进分子世界 教案2(苏科版八年级下新)

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册7.1走进分子世界 教案2(苏科版八年级下新)

第一节走进分子世界1、通过活动了解分子模型的主要内容,知道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单元,对分子大小有一定的感性认识,会用图形、文字、语言描述分子模型。

2、了解显微镜在拓展人们的视觉范围、探测微观粒子方面的重要作用,知道显微镜制造技术的进步对科学发现的巨大推动力。

3、通过实验探究及生活中的现象,初步了解分子在做永不停息的运动,并能定性解释一些物理现象。

4、了解科学家是如何探索微观世界奥秘的,初步体会探究微观物质结构的模型方法。

5、了解纳米科学技术的初步内容,知道纳米材料的一些奇特性质及潜在的重要应用前景。

6、通过学习和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产生进一步探究物质微观结构的欲望,养成学以致用的良好习惯。

进一步体会生活、物理、社会之间密不可分的关系。

粉笔、放大镜、水、高锰酸钾、酒精、玻璃管、铅块、钩码、烧杯1、重点:根据观察到的现象提出一种模型猜想,收集证据证实提出的猜想。

2、难点:建立分子结构模型。

同学们都知道,人类生活的世界是由各种各样的物质组成的。

有许多物质人们可以用眼睛直接看到,如:山脉、桥梁、大海、森林、高楼等。

有一些物质我们虽然看不见,但却可以通过别的器官感觉到它的存在,如空气虽然看不见,但我们在呼吸时便可体会到空气的存在。

但是还有一些物质,我们即看不见、摸不到,也无法通过其他的器官感觉到它的存在,那我们又如何来认识和研究这些物质呢?是不是就没有办法的呢?科学家们采用了一种间接研究的方法,十分有效。

那就是先根据一些已有的现象和经验,提出一种结构模型的猜想,然后进行各种实验去收集证据证实这种猜想,从而弄清物质的内部结构。

下面就让我们按照科学家的这种思路来认识物质的结构。

今天我们学习新的一章:第七章:从粒子到宇宙。

一、走进分子世界。

:1分子是保持物质_____________的最小微粒. 一般分子的直径大小为 _____ 。

2. 物质是由大量分子构成的,分子间有。

3. 大量实验证明:分子一直处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

江苏省太仓市第二中学八年级物理下册 7.1 走近分子世界教案2 苏科版

江苏省太仓市第二中学八年级物理下册 7.1 走近分子世界教案2 苏科版

从粒子到宇宙总课题第七章从粒子到宇宙总课4 第2课时时课题课型新授教学目标1、通过活动与练习进一步理解分子动理论的基本内容。

2、通过活动和练习进一步认识分子的模型。

3、进一步理解分子是运动的,分子间存在引力和斥力。

教学重点理解分子动理论的基本内容。

教学难点进一步认识理解分子是运动的,分子间存在引力和斥力。

教学过程教学内容备课札记教师活动内容、方式学生活动方式一、复习提问1、物质是由什么组成的?分子有怎样的性质?分子的直径有多大?2、哪些现象能证明分子在不停的做无规则的运动?请举例说明。

你知道这种现象叫什么?3、分子间存在怎样的作用力?这两种力是同时存在的吗?你能举些能证明分子间存在作用力的例子吗?二、新课学习1、指导学生阅读:《用分子模型解释固体、液体、气体的性质》,能从分子的微观层面了解物质性质,进一步理解分子动理论的内容。

2、指导阅读:生活●物理●社会:《纳米材料――分子水平上的研制》。

了解纳米材料的性质与特点、功效。

了解最新的科技动态,感受新科技带来的变革和冲击。

3、问题研究1:试从分子运动的角度来解释蒸发现象。

回答并延伸问题。

阅读:《用分子模型解释固体、液体、气体的性质》,能从分子的微观层面了解物质性质,进一步理解分子动理论的内容。

阅读《纳米材料――分子水平上的研制》,了解纳米材料的性质与特点、功效。

解释蒸发现象。

教师活动内容、式学生活动方式备课札记4、问题研究2:你认为分子的运动快慢程度与什么因素有关?能设计一个实验来验证你的猜想吗?5、问题研究3:“花香袭人知骤暖,鹊声穿树喜新晴”,这是南宋诗人陆游《村居树喜》中的两句诗,对于前一句,从物理学角度可以理解为:花朵分泌的芳香油分子加快,说明当时周边的气温突然,你发现了怎样的物理规律呢?试说说看。

6、问题研究4:把一块铅块砌成两段,然后在原处合上,再施以一定的压力,两段铅又能合在一起,为什么又有破镜不能重圆之说呢?7、胶水把邮票贴在信封上,等胶水干了以后就很难直接把邮票完整地从信封上揭下来,这是为什么?三、小结本课师生共同小结本课内容,指导学生阅读课文加深印象。

江苏省丹阳市八年级物理下册《走进分子世界》课件2 苏教

江苏省丹阳市八年级物理下册《走进分子世界》课件2 苏教

一、走进分子世界
(一)物质微观结构模型 物质是由微小的颗粒组成的,
微粒模型 颗粒之间有空隙。 最小(仍能保持物质化学性质)
分子 模型 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 分子间有空隙。
1.分子很小,一般分子直径的数量级仅为10-10m。 2.物体中含有的分子数目非常多。
算一算
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边长为1cm的 正方体盒子里,充满了空气,其中的分子 数约为2.7×1019个。设想把它封装起来, 开一个小孔,并使每秒内有1亿个气体分 子向外跑出,要使盒子里的所有气体分子 全部跑出来,需要多少时间?
9000年!
(二)分子的运动
气体 液体 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固体 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分子运动快慢程度跟温度有关 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
(三)课堂小结 ①物体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
分子很小,一般分子直径的数量级 为10-10m.
②分子间存在着空隙
③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四)课堂练习
物质结构
观察 猜想 结构 证实 收集
现象
模型
证据
一、走进分子世界 物质微观结构的三种模型: 模型1 物质是由微小的颗粒组成的,各个 颗粒紧靠在一起,形成了我们所看到的连 续体;
模型2 物质是由微小的颗粒组成的,颗粒 之间有空隙;
模型3 固体是由微小颗粒组成的,液体是 连成一片的,固体微粒可以挤进液体中。
1.在开水里放入一勺咖啡,过一会儿嗅一 下开水面的味道并尝一下水,发觉_有__香__气_ _且__有__味__道____,这个现象说明了__分__子__在___ __不__停__地__运__动___及___分_子__间__有__空__隙____。
2.我国交通法规定不准酒后驾车,司机如 果是酒后驾车,一般警察只要一靠近司机 就能够知道,这是根据__分__子__不__停_地__运__动___ 的原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天文学家最近发现了位于银河系边界的“戒指” 天文学家最近发现了位于银河系边界的“戒指”状的星 科学家们表示该星云周围大约分布着0.5亿至 亿至1 云。科学家们表示该星云周围大约分布着0.5亿至1亿颗 大小不一的星星。 大小不一的星星。这一发现将有助于科学家们研究银河 系的诞生时间。 系的诞生时间。
用分子模型解释固体、液体、 用分子模型解释固体、液体、气体的性质
固体 分子间距 分子间 作用力 分子 运动 一定的形状 一定的体积
液体
气体
最小 最大
在某点附 近振动 有 有
较小 较大
在某一范 围内运动 无 有
最大 最小
除碰撞外 作匀速直线 运动 无 无
生活.物理. 生活.物理.社会
纳米材料:
生活.物理. 生活.物理.社会
纳米技术与材料 (1)、纳米技术:是指在纳米尺度 )、纳米技术 纳米技术: 内的科学技术。 (1nm=10-9m)内的科学技术。 (2)、纳米材料特点:具有许多鲜为 )、纳米材料特点 纳米材料特点: 人知的奇异特性! 人知的奇异特性!
练 习
1、物质是由______组成的,分子间 间 、物质是由 组成的, 组成的 分子间__间 隙; 2、分子一直处在 、分子一直处在________________; ; 3、分子间存在 、分子间存在_____________。 。 4、向装有清水的杯子里滴一滴红墨水,过 、向装有清水的杯子里滴一滴红墨水, 一会儿整杯水都变成了紫红色, 一会儿整杯水都变成了紫红色,这是因为 分子在不停地无规则运动 ___________________.
宇宙由物质构成,物质由什么构成呢? 宇宙由物质构成,物质由什么构成呢? 物质的内部结构是怎样的? 物质的内部结构是怎样的?
科学家采用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科学家采用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 ------根据观察到的现象提出结构模型 根据观察到的现象提出结构模型 的猜想再收集证据来证实自己的猜想, 的猜想再收集证据来证实自己的猜想, 从而弄清物质的内部结构! 从而弄清物质的内部结构!--------让我 让我 们借用科学家的这种方法来认识物质 的结构! 的结构
分子间的作用
问题:既然分子间有间隙,而且分子又是运动的, 问题 既然分子间有间隙,而且分子又是运动的,那 既然分子间有间隙 么为什么我们看到的许多物体却不是散沙一盘? 么为什么我们看到的许多物体却不是散沙一盘? 你的猜想: 你的猜想 活动: 活动:分子间有引力 现象: 现象: 结论: 结论: 生活中还有哪些现象可以证实分子间有吸引力? 生活中还有哪些现象可以证实分子间有吸引力?
分 子
1.定义 能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 定义:能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 定义 能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 2.特点:分子很小,(一般分子的直径的 ,(一般分子的直径的 2.特点:分子很小,( 特点 数量级为10 数量级为10-10m) 分子很小 小到什么程度! 分子很小—小到什么程度 小到什么程度! 1、2500万个水分子一个挨一个地排成一行, 万个水分子一个挨一个地排成一行, 、 万个水分子一个挨一个地排成一行 长约1cm! 长约 ! 2、若把水分子与乒乓球相比,就好像乒乓 、若把水分子与乒乓球相比,就好像乒乓 球与地球相比! 球与地球相比! 3.物质由大量分子组成 分子间有空隙 物质由大量分子组成,分子间有空隙 物质由大量分子组成
练 习
5、下列现象中,能从分子运动的角度进行解释的 下列现象中, 是( ) A、春天柳絮飞扬 秋天, B、秋天,桂花飘香 C、秋天黄沙扑面 冬天、 D、冬天、雪花飘飘 6、气体分子很容易被压缩的原因( 气体分子很容易被压缩的原因( ) A、分子间有相互吸引力 B、分子间有相互排斥力 C、分子间有较大的空隙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分 子
一.分子 分子 1.定义 能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 定义:能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 定义 能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 2.特点:分子很小,(一般分子的直径的 特点: 2.特点 分子很小,(一般分子的直径的 ,( 数量级为10 数量级为10-10m) 二.分子模型 3.物质由大量分子组成 分子间有空隙 物质由大量分子组成,分子间有空隙 物质由大量分子组成 4.分子一直处在永不停息的无规则运动中. 分子一直处在永不停息的无规则运动中. 分子一直处在永不停息的无规则运动中
活动: 活动:选择一种模型
活动1:观察炭笔. 活动1:观察炭笔. 1:观察炭笔 观察到的现象:笔迹是由许多不连续的炭粒组成的! 观察到的现象:笔迹是由许多不连续的炭粒组成的! 活动2 活动2:将高锰酸钾放入水中 观察到的现象: 观察到的现象: 活动3 活动3:水和酒精的混合 观察到的现象: 观察到的现象: 从刚才的几个有趣现象中, 从刚才的几个有趣现象中,你认为哪种模 型能够解释刚才的有趣现象? 型能够解释刚才的有趣现象?
8、液体和固体中的分子不会散开,而保持 液体和固体中的分子不会散开,
作业: 作业: 1、上网查有关纳米材料工纳米技术的有关 、 资料。交一篇有关资料。 资料。交一篇有关资料。 2、查有关宇宙结构或宇宙发展等有关资料。 、查有关宇宙结构或宇宙发展等有关资料。 3、完成《新课程》本节练习。 、完成《新课程》本节练习。 4、完成《轻巧》本节《强化提高题、课外 、完成《轻巧》本节《强化提高题、 延伸题》 延伸题》 5.课本 课本P29第一题 第三题 第一题,第三题 课本 第一题 第三题.
疑问 分子间有空隙,且分子间有引力, 疑问----分子间有空隙,且分子间有引力, 分子间有空隙 那么物体应该很容易被压缩。 那么物体应该很容易被压缩。
结论:分子间存在引力和斥力. 结论:分子间存在引力和斥力.
分子模型
2、分子模型 、 (1)、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分子间 )、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 )、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 有间隙; 有间隙; (2)、分子一直处在永不停息的运动中; )、分子一直处在永不停息的运动中 )、分子一直处在永不停息的运动中; (3)、分子间存在引力和斥力。 )、分子间存在引力和斥力 )、分子间存在引力和斥力。
练 习
7、关于分子之间的作用里,下面几种 关于分子之间的作用里, 说法中正确的是( 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只有引力 B、只有斥力 C、既有引力又有斥力
练 习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一定的体积,这是因为分子间存在_______ 一定的体积,这是因为分子间存在_______ 的缘故,压缩液体很困难, 的缘故,压缩液体很困难,这是因为分子 之间还存在着______的缘故。 ______的缘故 之间还存在着______的缘故。 9“破镜不能重圆”是因为将破镜合起来时, 9“破镜不能重圆 是因为将破镜合起来时, 破镜不能重圆” 镜子断裂处的绝大多数分子之间距离____, 镜子断裂处的绝大多数分子之间距离____, 分子间几乎没有____ 作用。 分子间几乎没有____ 作用。 10、气体、液体、固体分子间的距离由小 10、气体、液体、 到大的顺序是: 到大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 11、纳米技术是指纳米尺度内的科学技术, 11、纳米技术是指纳米尺度内的科学技术, 它是现代科学技术的前沿,纳米是很小的 它是现代科学技术的前沿, 长度单位,1nm=_____,一张纸的厚度大约 长度单位,1nm=_____,一张纸的厚度大约 只有0.1mm 0.1mm, 只有0.1mm,合_____nm.
走进分子世界
银 河 系 银河系,地球和太阳所在的恒星系统。银河系呈盘状, 银河系,地球和太阳所在的恒星系统。银河系呈盘状, 银盘的直径约10万光年 光年相当子950亿公里 , 万光年(1光年相当子 亿公里), 银盘的直径约 万光年 光年相当子 亿公里 厚度约为1万光年 银盘由四条巨大的旋臂环绕组成, 万光年。 厚度约为 万光年。银盘由四条巨大的旋臂环绕组成, 太阳就位于人马座旋臂和英仙座旋臂之间的猎户座旋臂 太阳就位于人马座旋臂和英仙座旋臂之间的猎户座旋臂 离银河系中心约3万光年 上,离银河系中心约 万光年
苯酚的分子结构
蛋白质的分子
乙醇的分子结构
分子模型
分子是否会运动? 分子是否会运动 你的猜想: 你的猜想 活动:收集分子运动的证据 活动 收集分子运动的证据 1.将红墨水滴在水中 将红墨水滴在水中 现象: 现象 结论: 结论 2.生活 中还有哪些证据支持你的猜想 生活 中还有哪些证据支持你的猜想? 结论: 结论: 分子一直处在永不停息的无规则运动中. 分子一直处在永不停息的无规则运动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