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通信系统作业
无线通信作业2
![无线通信作业2](https://img.taocdn.com/s3/m/0dea78115f0e7cd185253604.png)
作业2一.选择题(正确答案可能不只一个,可单选或复选)1、第三代蜂窝移动通信系统采用的多址接入技术有 A 。
A:TDMAB:FDMAC:CDMAD:SDMA2、由于附近建筑物或其他障碍物的反射造成某一点的信号的矢量和为零,我们把这种现象称为( B)。
A:路径损耗B:对数正态衰落C:瑞利衰落D:时间色散3、大尺度传播模型描述发射机和接收机之间 C A 长距离的上场强变化的模型。
A:几百米B:几千米C:几秒内D:几个波长4、多径信道参数包括 B A 。
A:时延扩展B:相干带宽C:多普勒扩展D:相干时间B5、无线通信系统的调制技术的主要性能指标有 B 。
A:功率有效性B:比特差错概率C:带宽有效性D:信道容量6、以下调制技术中,属于恒包络调制技术的有 C 。
A:BPSKB:GMSKC:BFSKD:DPSK7、以下是基于竞争的多址接入技术有 A D 。
A:TDMAB:AlohaC:CSMAD:CDMA8、全球移动系统GSM采用 B C 调制技术。
A:BPSKB:GMSKC:BFSKD:DPSK9、下列无线通信系统空中接口标准中,那些是TDMA体制的 A B C 。
A:GSMB:AMPSC:IS-95D:IS13610、下面哪种说法对GSM来说是错误的 D B C 。
A: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信道频率间隔为45MHZ。
B:一个时隙中有8个半速率用户。
C:GSM调制器的峰值频偏是GSM数据速率的整数倍D:GSM采用的恒包络调制11、CDMA系统采用的几种主要分集方式有? A B CA:时间分集B:频率分集C:空间分集D:相位分集。
无线通信原理作业习题(64学时)
![无线通信原理作业习题(64学时)](https://img.taocdn.com/s3/m/c458a4fd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77d94e4.png)
第一章1. 什么叫移动通信?移动通信有哪些特点?2. 单工通信与双工通信有何区别?各有何优缺点?3. 数字移动通信系统有哪些优点?4. 常用移动通信系统包括哪几种类型?5. 蜂窝通信系统采用了哪些技术?它与无线寻呼、无绳电话、集群系统的主要差别是什么?6. 集群的基本概念和方式是什么?它与常用的话音通信有何差别?7. 移动卫星通信的典型系统有哪些?它与地面蜂窝移动通信的差别是什么?8. 什么叫分组无线网?9. 移动通信包括哪些主要技术?各项技术的主要作用是什么?10. 移动通信系统由哪些功能实体组成?其无线接口包括哪几层的功能?第二章1. 移动通信中对调制解调技术的要求是什么?2. 已调信号的带宽是如何定义的? FM信号的带宽如何计算?3. 什么是调频信号解调时的门限效应? 它的形成机理如何?4. 试证明采用包络检测时,FSK的误比特率为e-r/2/2。
5. 试述MSK调制和FSK调制的区别和联系。
6. 设输入数据速率为16 k b/s,载频为32 kHz,若输入序列为{0010100011100110},试画出MSK信号的波形,并计算其空号和传号对应的频率。
7. 设输入序列为{00110010101111000001}。
试画出GMSK在B b T b=0.2时的相位轨迹,并与MSK的相位轨迹进行比较。
8. 与MSK相比,GMSK的功率谱为什么可以得到改善?9. 若GMSK利用鉴频器解调,其眼图与FSK的眼图有何异同?10. 试说明GMSK一比特延迟差分检测和二比特延迟差分检测的工作原理。
11. 试证明PSK相干解调的误比特率为。
12. QPSK、OQPSK和π/4-DQPSK的星座图和相位转移图有何异同?13. 试述π/4-DQPSK调制框图中差分相位编码的功能,以及输入输出信号的关系表达式。
14.试述π/4-DQPSK基带差分检测电路中解码电路的功能,以及输入输出信号的关系表达式。
15. 试说明π/4-DQPSK信号的基带差分检测和中频差分检测的原理。
无线移动通信系统第四版答案 曾庆安
![无线移动通信系统第四版答案 曾庆安](https://img.taocdn.com/s3/m/3170a19a6429647d27284b73f242336c1eb930da.png)
无线移动通信系统第四版答案曾庆安《移动通信》课后答案练习一一、填空题1、移动通信按工作方式分(单工)(双工)(半双工)。
2、移动通信按多址方式分(FDMA) (TDMA) (CDMA ) .3、移动通信按信号形式分(模拟网〉(数字网)4、移动通信按覆盖范围分(城域网)(局域网)(广域网)。
5、移动通信按业务类型分(PSTN),(DDN) ,(ISDN )6、移动通信按服务特性分(专用网),(公用网)。
7、移动通信按使用环境分(陆地通信),(海上通信),(空中通信)。
8、移动通信按使用对象分(民用系统),(军用系统)。
二、简答题1、什么叫移动通信?答:通信双方至少有一方处在移动情况下或临时静止的相互.信息传输和交换。
2、移动通信的特点。
答:1、移动通信必须利用无线电波进行信息传输2、移动通信是在复杂的干扰环境中运行的3、移动通信可以利用的频谱资源非常有限4、移动通信系统的网络结构多种多样,网络管理和控制必须有效5、移动台必须适合于在移动环境中使用3、移动通信的发展趋势。
答:1、开发更高频段2、有效利用频谱3、数字化4、向个人移动通信发展5、传输数据速率越来越高。
4、全球3G 的三大标准是什么﹖答:WCDMA . CDMA2000、TD-SCDMA 。
5、什么是基站?答:固定不动接发移动台的信号完成与交换中心相连,从而实现移动台信号的收发。
6、什么是移动台﹖答:接收发送无线信号并且可以移动的终端;包括:手机,车载台、无绳电话等。
7、什么是交换巾心?答:交换各种信息的中心,分为有线和无线。
无线交换中心为各个移动台所在的基站之间提供交换服务。
8、移动通信的发展目标是什么?答:就是向个人移动通信系统PCS发展:Whoever . Whenever . Wherever . Whomever .Whatever。
9、数字移动通信系统有哪些优点?答:频谱利用率高、容量大,同时可以自动漫游和自动切换,通信质量好,加上其业务种类多、易于加密、抗干扰能力强、用户设备小、成木低。
无线通信作业指导书
![无线通信作业指导书](https://img.taocdn.com/s3/m/f7bb6e9985254b35eefdc8d376eeaeaad1f316ac.png)
无线通信作业指导书1. 概述无线通信是一种通过无线电波传输信号进行信息传递的技术。
本作业指导书为学生提供了关于无线通信的介绍、基本原理、常见应用和实际操作的指导。
2. 无线通信的基本原理无线通信基于电磁波的传输原理。
通过调制要传输的信息信号,将其转化成无线电波,并通过天线进行发射。
接收端的天线收集到无线电波后,经过解调将其转化为原始信息信号。
基本原理包括调制解调技术、编码解码技术等。
3. 无线通信的分类无线通信可以根据不同的特征进行分类。
常见的分类包括:- 媒介分类:无线电通信、红外线通信、激光通信等;- 传播方式分类:广播、卫星通信、移动通信等;- 覆盖范围分类:个人通信、局域网通信、广域网通信等。
4. 常见无线通信技术与应用4.1 无线电通信技术无线电通信技术是最常见的无线通信技术之一。
常见的应用包括广播、对讲机、移动通信、无线局域网等。
4.2 红外线通信技术红外线通信技术通过红外线传输信号,用于遥控、红外线数据传输等场景。
4.3 激光通信技术激光通信技术利用激光传输数据,具有高带宽、高传输速率等优势,常应用于卫星通信、光纤通信等领域。
5. 无线通信的实际操作本节将介绍一些无线通信的实际操作,旨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无线通信的实际应用。
5.1 无线局域网的搭建学生可以使用无线路由器、电脑等设备,通过设置无线网络参数建立自己的无线局域网。
5.2 手机的数据传输学生可以使用手机蓝牙、Wi-Fi等功能进行数据传输,如文件传输、照片分享等。
6. 实验项目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无线通信技术,我们提供以下实验项目供学生参考:6.1 无线电通信的实验学生可以选择一个具体的无线电通信设备,进行其功能和原理的研究与分析。
6.2 红外线通信的实验学生可以设计红外线通信方案,并实现基本的红外线通信传输。
6.3 激光通信的实验学生可以使用激光器和光探测器,搭建基本的激光通信传输系统,通过实验验证激光通信的可行性。
7. 实验步骤与注意事项在进行无线通信实验时,学生应遵循以下步骤和注意事项:7.1 实验步骤:- 制定实验计划;- 搭建实验所需的设备和环境;- 进行实验操作;- 收集实验数据;- 分析实验结果;- 撰写实验报告。
无线通信系统实验实验报告
![无线通信系统实验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1112c639dcccda38376baf1ffc4ffe473368fdda.png)
无线通信系统实验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次无线通信系统实验的主要目的是深入了解无线通信的基本原理和技术,通过实际操作和测量,掌握无线信号的传输、调制解调、编码解码等关键环节,提高对无线通信系统的认识和实践能力。
二、实验设备本次实验所使用的设备包括:信号发生器、频谱分析仪、无线收发模块、示波器、计算机等。
三、实验原理(一)无线信号的传输无线通信是通过电磁波在空间中传播来实现信息传递的。
电磁波的频率和波长决定了其传播特性和适用场景。
(二)调制解调调制是将原始信号加载到高频载波上,以便在无线信道中传输。
常见的调制方式有幅度调制(AM)、频率调制(FM)和相位调制(PM)等。
解调则是从接收到的已调信号中恢复出原始信号。
(三)编码解码为了提高通信的可靠性和有效性,通常需要对原始数据进行编码处理,如纠错编码、压缩编码等。
在接收端,再进行相应的解码操作。
四、实验内容与步骤(一)无线信号的发射与接收1、设置信号发生器产生特定频率和幅度的正弦波信号。
2、将该信号输入到无线发射模块,通过天线发射出去。
3、使用无线接收模块接收信号,并通过示波器观察接收到的信号波形。
(二)调制实验1、分别进行 AM、FM 和 PM 调制实验,观察调制前后信号的频谱变化。
2、调整调制参数,如调制深度、频率偏移等,分析其对调制效果的影响。
(三)编码解码实验1、采用某种纠错编码算法对原始数据进行编码。
2、在接收端进行解码,并计算误码率,评估编码的性能。
五、实验数据记录与分析(一)无线信号发射与接收记录发射信号和接收信号的频率、幅度等参数,分析信号在传输过程中的衰减和失真情况。
(二)调制实验绘制调制前后信号的频谱图,对比不同调制方式下频谱的特点,以及调制参数对频谱的影响。
(三)编码解码实验记录不同编码方式下的误码率数据,分析编码的纠错能力和效率。
六、实验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一)信号干扰在实验过程中,由于周围环境中的其他无线信号干扰,导致接收信号不稳定。
《通信原理》作业答案
![《通信原理》作业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51ac05bbe1e650e52ea9931.png)
《通信原理(C)》作业解答1-1.以无线广播和电视为例,说明下图所示模型中,信息源、受信者及信道包含的具体内容是什么?答:(一)信息源的作用是将各种可能的消息转换成原始电信号。
(1)在无线广播中,信息源中包含的具体内容就是从声音等各种消息转换而成的原始电信号。
(2)在无线电视中,信息源中包含的具体内容就是从声音、图像等消息转换而成的原始电信号。
(二)受信者的作用就是将复原的原始电信号转换成相应的消息。
(1)在无线广播中,受信者中包括的具体内容就是从复原的原始电信号转换成的声音等消息。
(2)在无线电视中,受信者中包括的具体内容就是从复原的原始电信号转换而成的声音、图像等消息。
(三)信道的作用就是传送由原始电信号转换而来的信号。
在无线广播和电视中,信道中包括的具体内容就是无线电波,其中以某种方式表示原始电信号。
1-2.何谓数字信号?何谓模拟信号?两者的根本区别是什么?答:(1)数字信号:如果电信号的参量仅可能取有限个值,则称之为数字信号。
(2)模拟信号:如果电信号的参量取值连续(不可数、无穷多),则称之为模拟信号。
(3)两者的根本区别在于:电信号的参量取值是有限个值还是连续的。
1-3. 何谓数字通信?数字通信有哪些优缺点?答:数字通信即通过数字信号传输的通信,相对模拟通信,数字通信具有以下特点:(1)传输的信号是离散式的或数字的。
(2)强调已调参数与基带信号之间的一一对应。
(3)抗干扰能力强,因为数字信号可以再生,从而消除噪声积累。
(4)传输差错可以控制。
(5)便于使用现代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对数字信号进行处理。
(6)便于加密,可靠性高。
(7)便于实现各种信息的综合传输。
1-5. 按调制方式,通信系统如何分类?答:根据是否采用调制,可将通信系统分为基带传输和频带(调制)传输。
(1)基带传输是将末经调制的信号直接传送,如音频市内电话。
(2)频带传输是对各种信号调制后传输的总称。
1-7. 按传送信号的复用方式,通信系统如何分类?答:传送多路信号有三种复用方式,即为频分复用(FDM)、时分复用(TDM)和码分复用(CDM)。
无线通信实验报告
![无线通信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f3d74e45e97101f69e3143323968011ca300f784.png)
无线通信实验报告《无线通信实验报告》无线通信技术是当今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的发展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也推动了整个社会的进步。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无线通信技术,我们进行了一次无线通信实验,以下是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通过实验,了解无线通信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应用,掌握无线通信系统的搭建和调试方法,提高对无线通信技术的理论和实践操作能力。
实验内容:1. 了解无线通信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应用;2. 学习无线通信系统的搭建和调试方法;3. 进行无线通信系统的实际操作,观察和记录实验现象;4. 分析实验结果,总结无线通信技术的特点和应用场景。
实验步骤:1. 阅读相关无线通信技术的理论知识,了解无线通信系统的基本原理和应用;2. 按照实验指导书的要求,搭建无线通信系统实验平台;3. 进行无线通信系统的调试和操作,观察和记录实验现象;4. 分析实验结果,总结无线通信技术的特点和应用场景。
实验结果:通过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无线通信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应用,掌握了无线通信系统的搭建和调试方法,提高了对无线通信技术的理论和实践操作能力。
同时,我们也发现无线通信技术具有广泛的应用场景,可以在移动通信、物联网、航空航天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结论:无线通信技术是一项重要的技术,它的发展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也推动了整个社会的进步。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无线通信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应用,掌握了无线通信系统的搭建和调试方法,提高了对无线通信技术的理论和实践操作能力。
希望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实践,我们能够更好地应用无线通信技术,为社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无线通信系统实习报告
![无线通信系统实习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8b67363fae1ffc4ffe4733687e21af45b307fee2.png)
无线通信系统实习报告一、实习背景与目的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无线通信系统在各个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为了更好地了解无线通信技术及其应用,提高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力,我参加了本次无线通信系统实习。
本次实习的主要目的是学习无线通信系统的原理、组成及其应用,掌握无线通信系统的调试和优化方法,培养自己的实际工程实践能力。
二、实习内容与过程1. 实习前的准备在实习开始前,我首先了解了无线通信系统的基本原理、主要技术指标和分类。
同时,学习了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关键模块,如调制解调器、射频前端、基带处理等。
此外,我还熟悉了无线通信系统的相关设备,如无线网卡、天线、功率放大器等。
2. 实习过程(1)无线通信系统搭建在实习的第一周,我参与了无线通信系统的搭建。
我们小组采用了Zigbee技术,搭建了一个基于Zigbee的无线电阻值检测系统。
该系统主要由Zigbee模块、STC12单片机、高精度参考电阻、被测电阻等组成。
通过STC12内部高8位AD采集电压,利用高精度参考电阻测量分压,计算出被测电阻值。
(2)无线通信系统调试与优化在实习的第二周,我们开始了无线通信系统的调试与优化工作。
首先,我们测试了系统的通信距离,发现其在开阔地带的通信距离可达100米。
然后,我们对系统的信号强度、误码率等性能指标进行了测试,并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优化。
通过调整发射功率、优化天线布局等方式,提高了系统的通信质量和稳定性。
(3)无线通信系统应用实践在实习的第三周,我们开始探讨无线通信系统在实际应用中的可能性。
我们小组将无线通信技术应用于智能家居系统,实现了远程控制家电、实时监控家居环境等功能。
此外,我们还探讨了无线通信技术在工业自动化、智能交通等领域的应用前景。
三、实习收获与体会通过本次实习,我对无线通信系统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掌握了无线通信系统的原理、组成及其应用。
在实际操作中,我学会了无线通信系统的调试和优化方法,提高了自己的实际工程实践能力。
无线通信系统实验实验报告
![无线通信系统实验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cc53c825f011f18583d049649b6648d7c1c708ac.png)
⽆线通信系统实验实验报告⽆线通信系统(图像传输)实验报告⼀、实验⽬的1、掌握⽆线通信(图像传输)收发系统的⼯作原理;2、了解各电路模块在系统中的作⽤。
⼆、实验内容a)测试发射机的⼯作状态;b)测试接收机的⼯作状态;c)测试图像传输系统的⼯作状态;d)通过改变系统内部连接⽅式造成对图像信号质量的影响来了解各电路模块的作⽤.⼆、⽆线图像传输系统的基本⼯作原理发射设备和接收设备是通信设备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作⽤是将已调波经过某些处理(如放⼤、变频)之后,送给天馈系统,发向对⽅或转发中继站;接收系统再将空间传播的信号通过天线接收进来,经过某些处理(如放⼤、变频)之后,送到后级进⾏解调、编码等.还原出基带信息送给⽤户终端.为了使发射系统和接收系统同时⼯作,并且了解各电路模块在系统中的作⽤,通过实验箱中的天线模块和摄像头及显⽰器,使得发射和接收系统⾃闭环,通过图像质量来验证通信系统的⼯作状态,及各个电路模块的作⽤和连接变化时对通信或图像质量的影响。
以原理框图为例,简单介绍⼀下各部分的功能与作⽤。
摄像头采集的信号送⼊调制器进频率调制,再经过⼀次变频后、滤波(滤去变频产⽣的谐波、杂波等)、放⼤、通过天线发射出去。
经过空间传播,接收天线将信号接收进来,再经过低噪声放⼤、滤波(滤去空间同时接收到的其它杂波)、下变频到480MHz,再经中频滤波,滤去谐波和杂波、经视频解调器,解调后输出到显⽰器还原图像信号。
三、实验仪器信号源、频谱分析仪等。
四、测试⽅法与实验步骤(⼀)发射机测试图1原理框图基带信号送⼊调制器,进⾏调制(调幅或调频等调制),调制后根据频率要求进⾏上变频,变换到所需微波频率,并应有⼀定带宽,然后功率放⼤,通过天线发射或其它⽅式传播。
每次变频后,会相应产⽣谐波和杂波,⼀般变频后加响应频段的滤波器,以滤除谐波和杂波。
保证发射信号的质量或频率稳定度。
另外调制器或变频器本振信号的稳定度也直接影响发射信号的好坏,因⽽,对本振信号的质量也有严格的要求。
KT133型无线通信系统在煤矿生产作业中的设计与应用
![KT133型无线通信系统在煤矿生产作业中的设计与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9b76f000bb68a98271fefa90.png)
2 中国煤炭进 出口集 团公 司,北京 1 0 2 ) . 0 1 0
摘 要 : 国 是 世 界 最 大 的煤 炭 生 产 国 和消 费 国 ,我 国 煤 炭 生 产 主要 为 地 下 作 业 ,加 强 煤 矿 企 业 安 我
Ke y wor s:K T1 iee sc d 33 w r ls omm unia in y t m ;PH S;w iee s c c to s s e r ls omm u c to nia in;c 1m i oa ne
2 Chn t n lC a I o ta d Ex o tC r o ain,Be ig 1 0 2 , Chn ) . iaNai a o l mp r n p r o p rto o in 0 1 0 j ia
Ab ta t s r c :Chi st op o o t y ofc lir r d to a o u pto i h o l Si c he nai he t ne c un r o le y p o uc in nd c ns m in n t e w rd. n e t m o toft e c le y pr uc in oc s e r ond t d und r r s h olir od to pr e s sa ec uc e e g oun d,i i m p r a o e a et a e y i t si o t ntt nh nc hes f t n t o c i o e s s o o l r r du ton e e prs s,e pe ily t nh nc he i o ma i n tc ol y he pr du ton pr c s e fc li y p o c i nt r ie e s ca l o e a et nf r to e hn og i t r du ton pr e s T h n he p o c i oc s . e KT 1 3 wiee sc m m un c in s t m ,t e ne g ne a i m a tph e f r r ls o 3 iato ys e h w e r ton s r on o
铁路线路作业有/无线通信系统
![铁路线路作业有/无线通信系统](https://img.taocdn.com/s3/m/45e49e340912a2161479298e.png)
2 3 劳 动安 全语 音预 报器 .
包 括单 片机 、语音 芯 片 、信 号 采集器 、电源等
电路 。单片 机根 据信 号采 集器 采集 到关键 继 电器 的 动作 情 况 ,提取 预先 录制 的语 音段 ,从 音频 输 出 口 输 出 。信号 采集 器 采用光 电检 测方 式 ,为延 长光 电 管 的使 用 寿命 ,只在单 片机 检测 时对 其供 电 。语 音 芯 片采 用 ID1 2 ,录制 有 8 劳动 安全 提示 语 音 S 40 种
无线分 机发 送 DT MF码 B号 ,单 片机接 收后 挂 机 ;
或对方 挂 机 ,单 片机 判 断到忙 音信 号后 挂机 。
语 音方 式 自动 预报 给现 场作业 人员 ,极 大地 满足 了 现场作 业 的需 要 。
1 .采用 运算 放 大 器 等 实 现 语 音 信 号 的相 加 或
隔离 ,再 辅 以音控 断路 电路 ,保 证 了通 信各 方 的语
音互 通且 不 自激 。
1 系统 组成
系统 由程 控 电话 网 ( 有 ) 既 、有 / 无线 转 接 器 、 总机 、有线 分机 、无线 分机 、劳 动安全 信息 预报 器 组成 。系统组 成框 图见 图 1 。
电话 线 ,而 I 1 A 和 I 1 : 的信 号 波 形 是 反 相 C1 : C 1B
的 ,相加 到 I lC将 抵 消 一 部 分 ,如 果 幅度 相 同 C1 :
即可完 全抵 消 ,调节 电位 器 W 可 以使侧 音 最小 。
宦外
图 2 消 侧 音 电路 原 理 图 图 1 铁 路 线 路 作 业 有 / 线 通 信 系 统 组 成框 图 无
( 可根 据站 场情 况增 减 ) 。
河南城建学院(无线通信部分习题答案)必考点!!!
![河南城建学院(无线通信部分习题答案)必考点!!!](https://img.taocdn.com/s3/m/522d02b1f121dd36a32d821d.png)
2d TX d RX d TX d RX
F d
hobs hTX hobs hRX d arctan arctan d d TX RX 40 20 40 1.5 arctan arctan 0.76 200 50
F d
2d TX d RX d 15.49 11.7 d TX d RX
P43
Fresnel参数 νF的计算。
图2-15 刃形障碍物绕射损耗分析的几何关系图 Fresnel参数νF的表达式为 F d
hobs hTX 式中: d arctan d TX
2-8
:发射机和接收机均为单位增益天线,发射机的功率为50W,载 频为900MHz。 求自由空间中距离天线100m和10Km处的接收功率为 多少dBm?
解:
100m处的 接收功率为
c 3 108 0.33 m 8 f 9 10
Pr (100 m )
Gt Gr 2 0.332 P 50W 2 2 t 2 (4 ) d (4 3.14 100) 3.5 106 W 3.5 103 mW.
频移为0 Hz:接收机运动方向与发射机发射信号方向成直角 频移为f d max:接收机朝着发射机发射信号的方向运动 频移为-f d max:接收机背着发射机发射信号的方向运动 0.5f d max :接收机运动方向与发射机发射信号方向成60°夹角
【无线通信课后习题】
![【无线通信课后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bd2a120dec630b1c59eef8c75fbfc77da26997b0.png)
【无线通信课后习题】习题2.61、 W-CDMA 保证对GSM、IS-136、PDC、TDMA技术以及多种2.5G TDMA技术的后向兼容。
它保存了网络构造和比特级的GSM数据封装通过新的CDMA空中接口标准提供了更强的网络才能和带宽。
2、W-CDMA支持的速率到达每用户 2.048Mbps,用户可以获得高质量数据、多媒体、流媒体音频和视频以及播送业务。
将来的W-CDMA将为静态用户提供8Mbps以上的速率,并且提供公共网络和私有网络的特性,支持视频会议和虚拟归属环境。
3、如今W-CDMA标准已经成为3GPP世界组织的研究重点,而且全球范围内的其他3GPP组织中的制造商、运营商、工程师以及政府都在研究W-CDMA。
4、 W-CDMA标准需要完全更换基站的射频设备,其部署是一个渐进的、长期的过程,在其部署完成之后就不在需要后向兼容GSM/GPRS、IS-136、PDC 以及EDGE5、3G W-CDMA的空中接口是“永远在线”的,计算机、娱乐设备、可以共用同一个无线网络,在任何时间地点接Inter.无线通信原理及应用第三章课后作业3.6题 (a).簇的大小为N,位于效劳小区边缘的挪动台与第一层同频小区的间隔 R N=1时,有i=1,j=0,R=(2R+2R*2+2*(25R) (R)222)/67+3)/3=1.88RD=N*R=1.732R第一层有6个同频小区 N=3时,有i=1,j=1,R=(4R+2R+2*(3R353R)2+2+2*(R)2+(R)2)/6 2222=(3R+R+R)/3=3.08RD=N*R=3R 第1层有6个同频小区N=4时,有i=2,j=0,R23372*〕+(3R)2+2*R2+(23R)2+2*(3R)2+(R)22222 R=6=7++R=3.54R3D=N*R=3.46R 第1层有6个同频小区N=7时,有i=2,j=1,R=1123275172R〕+(R)+2*(23R)2+(R)2+2*(3R)2+(R)2+(R)2+(R)2222222 6=4.62RD=N*R=4.58R 第1层有6个同频小区N=12时,有i=2,j=2,7R+5R+2*(3R)2+(4R)2+(2R)2+(3R)2R==6.04R6D=N*R=6R 第1层有6个同频小区综上比拟均有R》D(b) 第二层同频小区数位12个,第三层为18个 (c) n=4只考虑第一层的情况,i0=6S(N)nIi0S(N)n=13.5dB N=3时,= Ii0S(N)n=24dB N=4时,=Ii0S(N)n=73.5dB N=7时,= Ii0S(N)n=216dB N=12时,= Ii0考虑第二层,i0=12 S(N)n=0.75dB N=1时,= Ii0S(N)n=6.75dB N=3时,= Ii0S(N)n=12dB N=4时,=Ii0S(N)n=36.75dB N=7时,= Ii0S(N)nIi0S1S第m层有m=ImI主观测试说明,当S/I大于等于18dB时就可以提供足够好的话音质量故,N=1,3时,m=1,其外层的同频小区对挪动台干扰的影响就可以忽略不计; N=4时,m=2,其外层的同频小区对挪动台干扰的影响就可以忽略不计; N=7时,m=5,其外层的同频小区对挪动台干扰的影响就可以忽略不计; N=12时,m=12,其外层的同频小区对挪动台干扰的影响就可以忽略不计。
无线通信技术习题集
![无线通信技术习题集](https://img.taocdn.com/s3/m/755e4fd8fd0a79563d1e7204.png)
填空题1.无线电波在自由空间中的传播速度与光速一样,都是大约3*108 m/s 。
2.无线电波以横向电磁波的形式在空间中传播。
3.全球第三代数字通信(3G)包括的主流技术有WCDMA 、cdma2000 和TD-SCDMA 。
4.在QPSK方式下,每个符号用 2 个比特表示,并且比特率是波特率的2倍,这叫做四进制系统。
5.信源编码是为提高数字信号有效性而采取的编码技术,其宗旨是尽可能压缩冗余度。
6.信道编码是通过增加码字,利用冗余来提高抗干扰能力的。
亦即是以降低信息传输速率为代价减少错误。
7.PCM是模拟信号数字化的一种具体方法,它包括取样、和量化、编码三个步骤。
8.常用的差错控制方式主要有3种:前向纠错(FEC)、检错重发(ARQ)和混合纠错(HEC)。
9.模拟调制主要的基本形式有幅度调制(AM)、频率调制(FM)和相位调制(PM)。
10.通信系统根据通信双方信息传输的方向可以分为单工通信和双工通信。
11.GSM系统基站子系统由基站收发信机(BTS)和基站控制器(BSC)两大部分组成。
12.微波中继通信是利用微波作为载波并采用中继方式在地面上进行的无线电通信。
13.微波中继通信系统内部干扰主要包括和旁瓣干扰。
14.卫星上的通信分系统又称为转发器,通常分为透明转发器和处理转发器两类。
15.IEEE 802.11定义了3种接入控制机制,分别是分布式协调功能(DCF)中的CSMA/CA协议、RTS/CTS机制和点协调功能(PCF)机制。
16.IEEE 802.11的侦听机制既有实际的物理操作,也有虚拟的逻辑操作,对应于两种载波侦听方式:物理载波侦听方式和虚拟载波侦听方式。
17.IEEE 802.16工作组的主要工作都围绕空中接口展开,空中接口主要由物理层和MAC层组成。
18.IEEE 802.16的MAC层的主要功能是通过公共部分子层(CPS)来实现的。
单项选择题1.超短波VHF频段的频率范围为(B )。
北理工《无线网络与无线局域网》在线作业题目
![北理工《无线网络与无线局域网》在线作业题目](https://img.taocdn.com/s3/m/7434165c360cba1aa811daca.png)
B.频带较宽
C.频率较高
D.频率较低
3.无线网络是指将地理位置上分散的计算机通过()连接起来实现数据通信和资源共享的网络。
A.无线电技术
B.同轴电缆
C.光纤通信技术
D.双绞线
4.第一代移动通信系统的特点是()。
A.提供数据业务
B.安全性低
C.通信质量高
D.业务量大
25.ATM技术采用较小的信元长度,简化信头功能的目的是提高信头处理速度,减小处理时延。()
26.LTE-Advanced采用载波聚合技术实现系统带宽的扩展。()
27.广域网物理层描述了DTE和DCE之间的接口。()
28.AdHoc网络的平面结构的最大缺点是网络规模受限,可扩展性较差。()
14.硬切换的规划原则()
A.小心规划切换带,尽量避开大话务量地区,将切换带放在话务量稀少地区;
B.小心设置同频硬切换的触发门限。
C.在规划同频硬切换时尽量选择两基站间信号有阻挡的基站进行同频硬切换,以降低同频干扰提高硬切换成功率。
D.尽量选择两个距离比较远的基站作硬切换关系。
15.关于切换描述正确的是:()
A.时间分集技术通过检错纠错编码、块交织等方式实现;
B.空间分集技术通过采用多天线、应用RAKE接收机等方式实现;
C.CDMA系统本身就是频率分集系统,将整个信号扩展在整个1.23M的带宽上;
D.由于CDMA系统是在同一时间,同一频点上通过编码方式实现的多址技术,因此CDMA系统没有频率分集。
5.无线电频谱资源是()。
A.我国可以独享
B.可以随意使用
C.我国不能使用
D.国家稀缺的战略资源
无线通信网安全技术大作业
![无线通信网安全技术大作业](https://img.taocdn.com/s3/m/6836bdfe9b89680203d825cc.png)
无线通信网安全技术大作业题目
作业题目:
1、LTE Advanced安全机制分析
2、蓝牙4.0安全机制分析
3、无线自组网安全机制分析
4、ZIGBEE安全机制分析
主要内容:
1、系统组成:分析各种无线网络的系统构成。
2、安全体系:分析安全域、所受的安全攻击及相应的安全技术方案。
3、关键技术:对采用主要安全技术方案、如密钥协商、加密、认证、签名等算
法进行分析。
4、改进:安全机制中可能存在的漏洞,解决方案。
完成要求:
1)选题(学号尾数对应题目序号)独立完成。
2)要求学生独立完成,严禁同学间或从网络上直接抄袭,发现有此类现象者将记0分。
3)提交论文、程序运行说明文档、并参加答辩。
4)第18、19周期间为设计、编程、调试及撰写文档阶段,第20周周二提交作业。
由学习委员将文档、代码打包提交,过期不交者将按0分记。
宽带无线通信作业及答案
![宽带无线通信作业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6174a4b783e0912a2162a6b.png)
答:频谱效率是指单位频带内传输的数据率,它表征的是频带的利用率。
因为频谱资源非常有限,而用户的要求不断增加,所以我们要提高频谱利用率,才可以实现在有限的频谱资源内高速的传输数据。
目前,有三种技术可以提高频谱利用率:正交频分复用、空时结构和超宽带通信。
根据空时结构技术,采用MIMO系统,接收端用V-BLAST算法将空间中已混合的信号分离出来,然后每一路单独解调,当信噪比20到34dB的条件下,频谱利用率可达20bps/Hz。
2.1如果在我校新科技楼上架一个20m高的基站天线,传输信号的载频为900MHz,一个移动用户在钟楼附近行走,则基站和移动台之间的传输损耗是多少?
对于一个同小区多址干扰都被抑制的理想系统中,全部干扰就剩下I =fIMAI。由于用户数量大致和干扰成比例,最大容量增益因子是(1 +f)/f。蜂窝系统中f的典型值是0.55;换算成最大容量增益因子为2.8。
3.7 PIC和SIC之间的区别是什么?
SIC与PIC的主要区别在于两者在剥离每个用户的方式不同,以及对用户间干扰的处理方式不同:SIC每次剥离一个用户信号,并消除这个用户对其他用户带来的干扰;PIC并行对每个用户直接提取其他用户对本用户的干扰,消除该干扰,并同时剥离所有用户。
解:
根据Hata模型,城市地区中等路径损耗标准公式
L(dB)=69.55+26.16logfc-13.82loghte-a(hre)+(44.9-6.55loghte)logd
因为西安属于中等城市,所以移动天线的修正因子为a(hre)(dB)=(1.1lgfc-0.7)hre-(1.56lgfc-0.8)
无线通信原理作业
![无线通信原理作业](https://img.taocdn.com/s3/m/61413fd3551810a6f524868d.png)
《现代无线通信原理》作业题第一部分1、某公司想在两栋楼之间建一个4GHz的微波链路,楼高分别为100m和50m,相距3km。
在视距内和两栋楼中途有一栋高70m的楼房,试问在两栋楼之间能否视距传输?解释原因2、一个广义平稳非相关信道的多普勒扩展为f d=50Hz,多径时延扩展为στ=0.05ms,信号传输的通带信道的总带宽为Bs=200kHz,为减少符号间干扰的影响,信号设计时选用数据速率为Rs=270.833kb/s(1)确定相关带宽和相干时间。
(2)该信道是否具有频率选择性的衰落?做出解释。
(3)该信道表现为慢衰落还是快衰落?做出解释。
3、IEEE无线局域网中5GHz无线业务必须发射200mW(23dBm)或者更少的功率,假设在一个没有墙壁的开放办公室,收发信机处于一个楼层54Mb/s业务获得误比特率所需的,噪声密度为-164dBm/Hz,问54Mb/s业务可达到的最大覆盖范围为多大?4、选择式合并器的平均信噪比20dB,当接收天线个数为1、2、3个时,分别计算瞬时信噪比低于门限的概率,并对结果加以说明。
5、GSM组网,基站采用3个120度扇区覆盖,载频配置是3/2/2,若要求呼损率为B=2%,每用户忙时平均话务量为0.025Erl/户,计算 (1) 该基站容纳的总用户数。
(2)每个扇区的信道利用率。
第二部分写3000字左右的论文,从以下题目中任选一个。
要求论文写作顺序为:题目、作者、中文摘要、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在正文中标注)。
1、无线信道的抗衰落技术2、HSDPA关键技术的分析3、无线通信发展中的新技术4、正交频分复用(OFDM)的关键技术5、LTE技术发展研究。
无线通信系统的基本工作原理
![无线通信系统的基本工作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63771c790622192e453610661ed9ad51f01d54ef.png)
(波长λ旳1/10~1),信号才干被天线有效旳
辐射出去。对于音频范围20Hz~20kHz来说,
这么旳天线不可能实现。
2) 信号选择
假如直接发射,多家电台旳发射信号频率范 围大致相同,接受机无法区别。
2、发送设备旳基本原理和构成
问题旳处理——调制 1) 什么是调制? 2) 把待传送信号“装载”到高频振荡信号上旳
信号之间旳相互转换 3) 发射机:把电信号转换成高频振荡信号并由天
线发射出去 4) 传播媒质:信息旳传送通道(自由空间) 5) 接受机:把高频振荡信号转换成原始电信号 6) 受信人:信息旳最终接受者
2、发送设备旳基本原理和构成
信号在空间直接发送存在旳问题
1) 天线尺寸
2)
天线尺寸与被辐射信号旳波长相比拟时
3Hale Waihona Puke 接受设备旳基本原理和构成经典接受设备旳构成框图
4、无线电波旳基本特点
无线电波是一种电磁波,其传播速度与光速相 同,且有λ=c/f。
无线电波具有直射、绕射、反射与折射等现象。 无线电波旳三种传播途径(如图):
4、无线电波旳基本特点
无线电波旳波段划分表:
波段名称 波长范围 频段名称
频率范围
过程。 2) 三种信号
调制信号、载波信号和已调信号 3) 三种方式
调幅(AM)、调频(FM)和调相(PM)
2、发送设备旳基本原理和构成
经典发送设备旳构成框图
3、接受设备旳基本原理和构成
信号旳“卸载”——解调 1) 什么是解调?
从高频已调波信号中“取出”调制信号旳过程。 2) 解调旳三种方式 3) ①对调幅波旳解调——检波 4) ②对调频波旳解调——鉴频 5) ③对调相波旳解调——鉴相
无线通信系统的基本工作原理
![无线通信系统的基本工作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4f60de0ecaaedd3382c4d356.png)
前言:无线通信(Wireless communication)是利用电磁波信号可以在自由空间中传播的特性进行信息交换的一种通信方式,近些年信息通信领域中,发展最快、应用最广的就是无线通信技术。
在移动中实现的无线通信又通称为移动通信,人们把二者合称为无线移动通信。
无线通信主要包括微波通信和卫星通信。
微波是一种无线电波,它传送的距离一般只有几十千米。
但微波的频带很宽,通信容量很大。
微波通信每隔几十千米要建一个微波中继站。
卫星通信是利用通信卫星作为中继站在地面上两个或多个地球站之间或移动体之间建立微波通信联系。
一、无线通信系统的类型二、按照无线通信系统中关键部分的不同特性, 有以下一些类型:三、1、按照工作频段或传输手段分类, 有中波通信、短波通信、超短波通信、微波通信和卫星通信等。
所谓工作频率, 主要指发射与接收的射频(RF)频率。
射频实际上就是“高频”的广义语, 它是指适合无线电发射和传播的频率。
无线通信的一个发展方向就是开辟更高的频段。
四、2、按照通信方式来分类, 主要有(全)双工、半双工和单工方式。
五、3、按照调制方式的不同来划分, 有调幅、调频、调相以及混合调制等。
六、4、按照传送的消息的类型分类, 有模拟通信和数字通信, 也可以分为话音通信、图像通信、数据通信和多媒体通信等。
七、各种不同类型的通信系统, 其系统组成和设备的复杂程度都有很大不同。
但是组成设备的基本电路及其原理都是相同的, 遵从同样的规律。
本书将以模拟通信为重点来研究这些基本电路, 认识其规律。
这些电路和规律完全可以推广应用到其它类型的通信系统。
八、无线通信系统的基本工作原理无线通信系统组成框图各部分作用:1信息源:提供需要传送的信息2变换器:待传送的信息(图像、声音等)与电信号之间的互相转换3发射机:把电信号转换成高频振荡信号并由天线发射出去4传输媒质:信息的传送通道(自由空间)5接收机:把高频振荡信号转换成原始电信号6受信人:信息的最终接受者九、发送设备的基本原理和组成1. 无线通信存在的问题信号直接以电磁波形式从天线辐射出去,存在以下问题:1)无法制造合适尺寸的天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在模拟和数字通信系统中,其可靠性和有效性指标分别是什么?
模拟通信系统中,有效性用给定的频带内传送话路数的多少来衡量;可靠性用输出信噪比来衡量。
数字通信系统中,有效性用以给定信道内单位时间传输信息的多少来衡量。
用频带利用率η来表示。
可靠性用比特或符号的错误概率来衡量。
用误信率或误码率表示。
2.某系统在125µs内传输256个二进制码元,计算信息传输速率;若该系统在长期工作中,平均每2s传输时间产生3个错误码元,试问其误码率是多少。
Rb=256÷(125×10-6)=2.048Mbit/s Peb=3/4.096=7.3*10-7
3.写出无线电通信的定义、优缺点。
无线电通信是指利用无线电波传播信息的通信方式.
优点:与有线通信方式相比,无线电通信具有通信建立迅速、通信距离远、机动灵活和组网容易等优点。
缺点:衰落严重,易受天电等外界干扰,容易被截获和窃听等。
4.对应写出无线通信常用频段的频段名称、频率范围及波段名称。
5.已知八进制数字信号的码元传输速率为1600Baud,试问它的信息传输速率是多少?Rb=RB×log28=1600×3=4800bit/s
6、信号按其时间上是否连续分为连续信号
与离散信号。
信号按其随消息而变化的参数取值是否连续,又可分为模拟信号与数字信号。
7、信源编码具有哪些作用?
一是完成模拟信号向数字信号的转换,二是实现数字信号的压缩编码,提高系统传输的有效性。
8、常用的差错控制方式有检错重发、前向纠错及混合纠错
9、通信按照消息传送的方向和时间可分为单向通信和双向通信,其中双向通信又可分为单工、半双工和双工工作方式。
10、无线电波主要的传播方式有地波传播、天波传播、直接波传播、散射传播。
11、短波和超短波主要采用什么传播形式?
短波通信主要依靠天波和地波两种传播方式。
超短波主要传播方式为直线视距传播。
12、大气层分为哪几个层次?
对流层:离地面约12公里以内的空间
平流层:离地面约12~60公里左右的空间电离层:离地面约60~450公里的空间
13.写出电离层各分层距地球表面的距离范围和特性。
围绕地球的电离层,由低到高可分为D、E、F1和F2四个导电层。
D层: D层不能反射短波电磁波,只对电磁波进行吸收和损耗,所以D层又称为吸收层。
E层:白天能对短波中较低频率的电波起反射作用,夜间失去对短波的反射作用。
有时在E层120公里处还会出现电子密度很高的薄层,称为Es层,能反射较高的频率,但是Es层不稳定,只是偶尔出现。
F层:电子密度最大,对短波有良好的反射作用,也称反射层。
F层又分为F1层和F2层。
F1夜晚基本失去对电磁波的反射。
F2层夜间电子密度较白天降低一个数量级,但对短波仍有一定的反射作用。
14.分别写出根据持续时间不同和产生原因的不同衰落的分类。
根据持续时间长短:衰落有快衰落和慢衰落之分。
根据衰落产生的原因:衰落分为干涉衰落、
吸收衰落、极化衰落。
16.干涉衰落和吸收衰落具有哪些明显的区别?
(1)吸收衰落对短波整个频段的影响程度是相同的(不存在频率选择性)
(2)吸收衰落属于慢衰落。
干涉衰落是一种快衰落
(3) 在短波线路上广泛采用分集接收技术、时频调制技术以及差错控制技术来对抗干涉衰落,克服吸收衰落只能靠留功率余量来补偿电离层吸收的增大。
17.一系统保证50%的可通率,需要发射功率为125W ,若将可通率提高到90%,需要将功率余量增加到10dB ,问:发射功率增加了多少?
解:10lg %%T50T90P P =10
P T50%=125W
P T90%=1250W
所以发射功率增加了1250-125=1125W
18.短波通信系统中抗电台干扰的措施主要有哪些?
1)采用实时选频技术
2)提高系统的频率稳定度,压缩接收机的通频带。
3)采用定向天线或自适应调零天线
4)采用抗干扰能力强的调制制度
5)采用跳频技术。
19.写出短波数据传输系统的抗多径和抗衰落的措施。
(1)高频自适应技术;
(2)抗衰落性能良好的调制键控技术
(3)分集接收技术;
(4)差错控制技术
21、差错控制编码的基本思想是什么?
通过加入冗余码,增加码长,达到差错控制,减小误码率的目的。
22、若某编码具有纠正3位误码的能力,则要求其最小码距为多少?
解:7
23、若某编码能纠正3位误码,并同时能检测4位误码,要求其最小码距为多少?
8
24、常见简单信道错码及其编码规则?(1)奇偶监督码
编码规则:首先将要传输的信息分成组,然后将各位二元信息及附加监督位用模2和相加。
选择正确的监督位,保证模2和结果为0(偶校验)或1(奇校验)。
(2)行列监督码
编码方法:是将若干个要传送的码编成一个方阵,方阵中每一行为一个码组,每行的最后加一位监督码元,进行奇偶监督。
在每一列的最后也加上一个监督码元,进行奇偶监督。
(3)恒比码
编码方法:从某确定码长的码组中挑选那些1和0的比例为恒定值的码组作为许用码组,其它码组为禁用码组。
线性分组码
25、一码长n=15的汉明码,监督位r应
为多少?编码效率为多少?
2r-1≥15
r≥4
r=4
k/n=11/15=0.733=73.3%
26、
解:由H知:
a2=a6+a5+a4
a1=a6+a5+a3
a0=a6+a4+a3
27、[a6a5a4a3a2a1a0]=[a6a5a4]G
1 0 0 1 1 1 0 0 1 0 0 1 1 1 0 0 1 1 1 0 1
a3=a6+a4
a2=a6+a5+a4
a1=a6+a5
a0=a5+a4
H =
28、卷积码(3,2,3)码中的“3”“2”“3”各代表什么含义?
29、已知卷积码(3,1,3)的函数生成器的矢量描述是g1g2g3=(5,6,7)8,试画出编码器的方框图。
30、卷积码(3,1,3)的函数生成器方框图如图所示,试写出函数生成器的的矢量描述式。
若输入码序列为10100,试求出输出序列。
g1=101 g2=110 g3=100或g1g2g3=(5,6,4)8
输出序列:111 010 011 010 100
31.写出微波中继通信的定义。
32.简述利用微波进行远距离通信时,为什么要采用中间站转发的方式。
33.根据接力站在线路中的位置和作用不同,写出接力线路中各接力站的分类及功用。
34.常用的中间站转发方式有哪些?各有哪些优缺点?
35、卫星通信的优缺点
36、卫星通信系统的组成
37、通信卫星的组成
38、解释星蚀现象和日凌现象
39、卫星的分类(离地面的最大高度、与赤道平面的夹角、与地球表面的相对位置关系)
40、简述通信卫星天线分系统的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