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求极值的六种方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物理-求极值的六种方法
一、临界条件法
对物理情景和物理过程进行分析,利用临界条件和关系建立方程组求解,这是高中物理中最常用的方法.
(2014·高考安徽卷)如图所示,一倾斜的
匀质圆盘绕垂直于盘面的固定对称轴以恒定角速度ω转动,盘面上离转轴距离2.5 m 处有一小物体与圆盘始终保持相对静止.物体与盘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3
2
(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盘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30°,g 取10 m/s
2.则ω的最大值是( )
A. 5 rad/s
B. 3 rad/s C .1.0 rad/s D .0.5 rad/s
[解析] 当物体转到最低点时,恰好不滑动的临界条件为:物体受到静摩擦力达到最大值,即F f =F fm ,此时转盘的角速度最大,受力如图所示(其中O 为对称轴位
置).
由沿斜面的合力提供向心力,有
F fm -mg sin 30°=mω2R
由题意知:F fm =F f =μmg cos 30° 解得:ω=
g
4R
=1.0 rad/s ,C 正确. [答案] C
二、二次函数极值法 对于二次函数
y =ax 2+bx +c ,当
a >0时,y 有最小值y min =4ac -
b 24a ,当a <0时,y 有最大值y max =4a
c -b 2
4a
.
也可以采取配方法求解.
(2016·临沂模拟)如图所示,在粗糙
水平台阶上静止放置一质量m =0.5 kg 的小物块,它与水平台阶表面的动摩擦因数μ=0.5,且与台阶边缘O 点的
距离s =5 m .在台阶右侧固定了一个1/4圆弧挡板,圆弧半径R =1 m ,圆弧的圆心也在O 点.今以O 点为坐标原点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现用F =5 N 的水平恒力拉动小物块,一段时间后撤去拉力,小物块最终水平抛出并击中挡板.
(1)若小物块恰能击中挡板上的P 点(OP 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37°),求其离开O 点时的速度大小;
(2)为使小物块击中挡板,求拉力F 作用的最短时间;
(3)改变拉力F 的作用时间,使小物块击中挡板的不同位置,求击中挡板时小物块动能的最小值. [解析] (1)小物块从O 点运动到P 点,做平抛运动 水平方向:R cos 37°=v 0t ,竖直方向:R sin 37°=1
2
gt 2
解得:v 0=4
3
3 m/s.
(2)为使小物块击中挡板,小物块必须能运动到O 点 小物块在水平台阶表面上运动,
由动能定理得:Fx 0-μmgs =ΔE k =0, 解得:x 0=2.5 m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 -μmg =ma ,解得:a =5 m/s 2 由运动学公式得:x 0=1
2at 2,解得:t =1 s.
(3)设小物块击中挡板任意点的坐标为(x ,y ),则 x =vt ,y =1
2
gt 2
再由动能定理得:mgy =E k -1
2mv 2
又1/4圆弧挡板方程为:x 2+y 2=R 2 化简得:E k =mgR 24y +3mgy
4
当mgR 24y =3mgy 4,即y =33R 时,动能E k 取最小值,
E kmin =
5
2
3 J. [答案] (1)43 3 m/s (2)1 s (3)5
2 3 J
三、三角函数法
某些物理量之间存在着三角函数关系,可根据三角函数知识求解极值.
如图甲所示,一物体以一定的速度v 0沿足够长斜面向上运动,
此物体在斜面上的最大位移与斜面倾角的关系如图乙中的曲线所示.运动过程中物体的动摩擦因数不变,g =10
m/s 2.
(1)求物体的初速度大小和物体与斜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
(2)若物体的质量为m ,初速度大小为v ,当斜面倾角为α时,物体上滑位移为s ,求物体上滑过程中克服摩擦力做的功;
(3)θ为多大时,x 值最小,最小值为多少?
[解析] (1)当斜面倾角θ为90°时,物体做竖直上抛运动,v 20=2gh ,由题图乙可知,上升的最大位移h =5
4 m
解得:v 0=5 m/s ①
当斜面倾角θ为0°时,物体沿水平面运动,运动的位移x 0=5
4 3 m ,则物体运动中必受到摩擦阻力的作用,
设动摩擦因数为μ,此时摩擦力大小为f =μmg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 =ma 加速度大小为a =μg ②
对物体在水平面的运动,由运动学方程:v 20=2ax 0③ 联立①②③,解得:μ=
3
3
. (2)当斜面倾角为α时,设物体上滑过程中克服摩擦力做的功为W f ,由动能定理得, -mgs sin α-W f =0-1
2mv 2
解得:W f =1
2
mv 2-mgs sin α.
(3)对于斜面倾角θ为任意一角度,利用动能定理可得 -mgx sin θ-μmgx cos θ=0-12
mv 2
0.
解得:x =v 20
2g (sin θ+μcos θ)=h sin θ+μcos θ.
设μ=tan φ,上式可化为:x =h
1+μ2sin(θ+φ)
当θ=90°-φ=90°-arctan 3
3
=60°时,x 为最小值 最小值:x =
h 1+μ2=3
2
h =1.08 m. [答案] (1)5 m/s 33 (2)1
2
mv 2-mgs sin α (3)60° 1.08 m
四、图解法
此种方法一般适用于求矢量极值问题,如动态平衡问题、运动的合成问题,都是应用点到直线的距离最短求最小值.
质量为m 的物体与水
平地面间的动摩
擦因数为μ,用图解法求维持物体做匀速运动的最小拉力.
[解析] 由F f
F N =μ知,不论F f 、F N 为何值,其比值恒定
由图知F f
F N
=μ=tan α,即
F ′的方向是确定的.
由平衡条件推论可知:mg 、F ′、F 构成闭合三角形. 显然,当F ⊥F ′时,F 最小.
F min =mg sin α=mg tan α
1+tan 2 α=μmg 1+μ2.
(说明:此题也可用三角函数法求解.)
物体受力分析如图. 由平衡条件得: F ·cos θ=F f ① F ·sin θ+F N =mg ② 又F f =μF N ③
联立①②③得:F =μmg
cos θ+μsin θ
令sin α=
1
1+μ2,cos α=μ1+μ2 则F =μmg
1+μ2 sin(α+θ)
当sin(α+θ)=1时,F min =μmg
1+μ2
.
[答案] μmg
1+μ
2 五、均值不等式法
任意两个正整数a 、b ,若a +b =恒量,当a =b 时,其乘积 a ·b 最大;若a ·b =恒量,当a =b 时,其和a
+b 最小.
小明站在水平地
面上,手握不可伸
长的轻绳一端,绳的另一端系有质量为m 的小球,甩动手腕,使球在竖直平面内做圆周运动.当球某次运动到最低点时,绳突然断掉,球飞行水平距离d 后落地,如图所示.已知握绳的手离地面高度为d ,手与球之间的绳长为3
4
d ,重力加速度为g .忽略手的运动半径和空气阻力. (1)求绳断时球的速度大小v 1和球落地时的速度大小v 2;
(2)问绳能承受的最大拉力多大?
(3)改变绳长,使球重复上述运动,若绳仍在球运动到最低点时断掉,要使球抛出的水平距离最大,绳长应为多少?最大水平距离为多少?
[解析] (1)设绳断后球飞行时间为t ,由平抛运动规律,有竖直方向14d =1
2gt 2,水平方向d =v 1t
解得v 1=2gd
由机械能守恒定律有12mv 22=12mv 21+mg ⎝⎛⎭⎫d -34d 得v 2=
5
2
gd . (2)设绳能承受的最大拉力大小为F T ,这也是球受到绳的最大拉力大小 球做圆周运动的半径为R =3
4
d
由圆周运动向心力公式,有F T -mg =mv 21
R
得F T =11
3
mg .
(3)设绳长为l ,绳断时球的速度大小为v 3,绳承受的最大拉力不变,有F T -mg =m v 23
l 得v 3=
83
gl 绳断后球做平抛运动,竖直位移为d -l ,水平位移为x ,时间为t 1有d -l =1
2gt 21
,x =v 3t 1
得x =4
l (d -l )
3
当l
=d 2时,x 有最大值,x max =233 d.
[答案] 见解析
六、判别式法
一元二次方程的判别式Δ=b 2-4ac ≥0时有实数根,取等号时为极值,在列出的方程数少于未知量个数时,求解极值问题常用这种方法.
(原创题)如图所示,顶
角为2θ的光滑绝
缘圆锥,置于竖直向上的匀强磁场中,磁感应强度为B ,现有质量为m 、带电量为-q 的小球,沿圆锥面在水平面内做圆周运动,求小球做圆周运动的最小半径.
[解析] 小球受力如图,设小球做圆周运动的速率为v ,轨道半径为R .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水平方向:qvB -F N cos θ=mv 2
R
竖直方向:F N sin θ-mg =0 两式联立得: mv 2
R
-qvB +mg cot θ=0 因为速率v 为实数,故Δ≥0 即(qB )2-4⎝⎛⎭⎫
m R mg cot θ≥0 解得:R ≥4m 2g cot θq 2B 2
故最小半径为:R min =4m 2g cot θ
q 2B 2.
[答案] 4m 2g cot θ
q 2B 2
1.(2016·广州模拟)如图所示,船在A 处开出后沿直线AB 到达对岸,若AB 与河岸成
37°角,水流速度为4 m/s ,则船从A 点开出的最小速度为( )
A .2 m/s
B .2.4 m/s
C .3 m/s
D .3.5 m/s
解析:选B.AB 方向为合速度方向,由图可知,当v 船⊥AB 时最小,
即v 船=v 水·sin 37°=2.4 m/s ,B 正确.
2.(原创题)如图,有几个底边长度均为L 、倾角不同的光滑斜面,将一物体从斜面顶端
由静止释放滑到底端,当倾角α为多少时用时最短?最短时间为多少?
解析:斜面长度为s =L
cos α.
物体的加速度为a =g sin α. 由s =1
2
at 2得:t =
2L
g sin αcos α

4L
g sin 2α
当α=45°时,t 最小, t min =2
L g
. 答案:45° 2
L g
3.一质量为m 的小球在光滑的水平面上以速度v 0匀速运动,从t =0时刻开始小球受到恒力F 作
用,F 与v 0之间的夹角如图所示.求:
(1)小球速度的最小值;
(2)小球速度最小时的位移的大小.
解析:(1)如图,将v 0分解为平行于F 方向的v 0sin θ和垂直于F 方向的
v 0cos θ,因小球在
垂直于F 方向的速度不变,当平行于F 方向的分速度为0时v 最小,则v min =v 0cos θ.
(2)小球从t =0时刻到速度达到最小值的过程可看做初速度为v 0cos θ的反方向的类平抛运动过程,则小球的加速度大小为a =F
m
所用时间t =v 0sin θ
a
小球在垂直于F 方向的位移为x =v 0cos θ·t 平行于F 方向的位移为y =1
2at 2
故总位移为l =x 2+y 2
解得l =mv 20sin θ3cos 2
θ+1
2F
.
答案:见解析
4.(原创题)一人在距公路垂直距离为h 的B 点(垂足为A ),公路上有一辆以速度v 1匀速行驶的汽车向A 点行驶,当汽车距A 点距离为L 时,人立即匀速跑向公路拦截汽车,求
人能拦截住汽车的最小速度.
解析:法一:设人以速度v 2沿图示方向恰好在C 点拦住汽车,用时为t .
则L +h tan α=v 1t ① h
cos α=v 2t ② 整理得:v 2=hv 1
L cos α+h sin α

hv 1
L 2+h 2⎝ ⎛⎭


L L 2+h 2cos α+h L 2+h 2sin α
由数学知识知:v 2min =hv 1
L 2+h 2
. 法二:
选取汽车为参照物.
人正对汽车运动即可拦住汽车,即人的合速度方向指向汽车.
其中一分速度大小为v 1,另一分速度为v 2,当v 2与合速度v 垂直时,v 2最小,由相似三角形知识可得: v 2v 1=h
L 2+h 2 v 2=
hv 1
L 2+h 2
. 答案:
hv 1
L 2+h 2
5.甲、乙两车在平直公路上比赛,某一时刻,乙车在甲车前方L 1=11 m 处,乙车速度v 乙=60 m/s ,甲车速度v 甲=50 m/s ,此时乙车离终点线尚有L 2=600 m ,如图所示.若甲车加速运动,加速度a =2 m/s 2,乙车速度不变,不计车长.求:
(1)经过多长时间甲、乙两车间距离最大,最大距离是多少? (2)到达终点时甲车能否超过乙车?
解析:(1)当甲、乙两车速度相等时,两车间距离最大, 即v 甲+at 1=v 乙,
得t 1=v 乙-v 甲a =60-502 s =5 s
甲车位移x 甲=v 甲t 1+1
2at 21=275 m
乙车位移x 乙=v 乙t 1=60×5 m =300 m 此时两车间距离Δx =x 乙+L 1-x 甲=36 m. (2)甲车追上乙车时,位移关系x ′甲=x ′乙+L 1 甲车位移x ′甲=v 甲t 2+1
2at 22,
乙车位移x ′乙=v 乙t 2,
将x ′甲、x ′乙代入位移关系, 得v 甲t 2+1
2at 22
=v 乙t 2+L 1,
代入数值并整理得t 22-10t 2-11=0, 解得t 2=-1 s(舍去)或t 2=11 s , 此时乙车位移x ′乙=v 乙t 2=660 m >L 2 故到达终点时甲车不能超过乙车. 答案:见解析
6.(原创题)如图所示,电动势为E 、内阻为r 的电源给一可变电阻供电,已知可变电阻
变化范围为0~R m ,且R m >r .当R 为何值时功率最大,最大功率为多少?
解析:设可变电阻为R , 则I =E
R +r
P =I 2R =
E 2
(R +r )2
·R ① 配方法:P =E 2
(R -r )2
R
+4r
显然,当R =r 时,功率最大,P max =E 2
4r .
判别式法:将①式整理成关于R 的二次方程 PR 2+(2Pr -E 2)R +Pr 2=0 由于R 为实数,故Δ≥0 即(2Pr -E 2)2-4P 2r 2≥0 解得:P ≤E 2
4r
最大值为P max =E 2
4r
,代入①式得R =r .
答案:见解析
7.质量分别为M 、m 的斜面体A 、B 叠放在光滑水平面上,斜面
体倾角为α,两者
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μ<tan α),今用水平外力F 推B ,使两者不发生滑动,求F 的取值范围,假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已知:m =3 kg ,M =8 kg ,μ=0.5,α=37°)
解析:B 恰好不向下滑动时,所需F 最小,此时B 受到最大静摩擦力沿斜面向上.如图甲所示. 设两者共同的加速度为a 1,对整体有: F min =(M +m )a 1① 对B 有:
⎩⎪⎨⎪
⎧F min +F f1cos α-F N1sin α=ma 1F f1sin α+F N1cos α=mg F f1=μ·F N1
②③④
联立解得: F min =
m (M +m )(sin α-μcos α)
M (cos α+μsin α)
g =7.5 N
B 恰好不上滑时所需F 最大,此时B 受最大静摩擦力沿斜面向下.如图乙所示. 设共同加速度为a 2,对整体有: F max =(M +m )a 2⑤ 对B 有:
⎩⎪⎨⎪
⎧F max -F f2cos α-F N2sin α=ma 2F N2cos α=mg +F f2sin α
F f2=μF N2
⑥⑦⑧ 联立解得: F max =
m (M +m )(sin α+μcos α)
M (cos α-μsin α)
g =82.5 N
故取值范围为7.5 N ≤F ≤82.5 N. 答案:7.5 N ≤F ≤82.5 N。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