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家族的四大礼仪

合集下载

土家族的四大礼仪

土家族的四大礼仪

土家族的四大礼仪土家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之一,土家族的文化底蕴丰厚,其中礼仪文化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土家族人民重视礼仪,注重人际关系,为了传承和弘扬土家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土家族形成了独特的四大礼仪。

一、过大年礼仪过大年是土家族最重要的节日之一,也是展示土家族礼仪文化的重要时刻。

在土家族的过大年仪式中,民众会穿上盛装,参加康巴夜市的活动。

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家家户户会以羊肉、鸡鸭、鱼虾等丰盛的食物招待亲友和远方来访的客人。

同时,民众还会挑选出一位品德高尚、声望较高的长者来主持这个仪式,称为“仆什”(土家语),他会带领大家进行祈福仪式,祈求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吉祥如意。

二、结婚礼仪土家族的结婚仪式历时三天三夜,吸引了村里的人们来观礼。

婚礼前,新郎需要探望新娘家,送上婚礼必备的“彩礼”(嫁妆)。

而后,新娘和新郎会穿上传统的土家族服装,进行盛大的婚礼。

新娘会穿着白色的汗衫、红色的法腰和土家寨的特色婚饰。

在仪式中,新娘会从新郎家接回一个装满“爱心和智慧”的“婚筐”,象征着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

同时,新郎新娘还会参加“抢红”,这是一项新娘亲友要拦截新郎的仪式,以展示新娘家庭的力量和新郎的决心。

结婚仪式结束后,亲友还会开展传统的婚宴,以表达对新婚夫妇的祝福和祈福。

三、葬礼礼仪土家族对待死者的葬礼十分重视,他们认为葬礼是人生最后的重要仪式。

在土家族的葬礼仪式中,亲友和村民会穿上黑色的衣服,披麻戴孝。

葬礼一般由父母或兄弟姐妹主持,他们会为死者叩头、哭丧、烧纸钱,以表达对逝者的哀思和缅怀之情。

葬礼期间,亲友还会举行祭祀仪式,祈求亡者安葬祥和、魂灵得到安宁。

四、过年庙礼仪每年农历春节期间,土家族会举行特殊的过年庙礼仪,这是土家族人们表达对祖先的尊敬和敬仰之情的方式。

在这个仪式中,村民们会穿上汗衫、法腰等传统服饰,以身份识别分层。

村长或族长会带领村民们前往土家族的祖庙或祠堂,供奉祖先。

在祭祀过程中,村民们会献上酒、食品和鲜花,同时进行祈福仪式,祈求祖先保佑土家族人们来年平安幸福、风调雨顺。

湘西土家族传统结婚礼仪习俗大全

湘西土家族传统结婚礼仪习俗大全

湘西土家族传统结婚礼仪习俗大全中国56个民族,可为泱泱大国,不同民族间有不同的礼仪风俗习惯,而且不同地域结婚礼仪习俗各具特色,以下是为你精心整理的湘西土家族传统结婚礼仪习俗大全,希望你喜欢。

土家族简介土家族作为中国人口数最多的少数民族之一,现主要分布在湘、鄂、黔、渝毗连的武陵山区,主要聚集地有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中的龙山、保靖、永顺、桑植、古丈、泸溪、吉首及张家界市,湖北省的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五峰土家族自治县、长阳土家族自治县,重庆市的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秀山苗族土家族自治县、石柱土家族自治县、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贵州省的铜仁市。

土家族自称为“比兹卡”、“比基卡”,其民族文化受巴文化、楚文化、汉文化等文化的影响较为深远,有着悠久的民族传统和民族文化,拥有自己独立的民族语言、传统的节日、古朴的歌舞、精美的艺术,其婚嫁习俗更是颇具民族特色,体现了土家族的生活习性和民族风情,展现了土家族传统文化的魅力。

湘西土家族传统结婚礼仪习俗与汉族相比较而言,虽然土家族也重视”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但总体而言婚姻还是自由的。

土家族未婚青年男女在摆手节、女儿会等大型节日和生产活动中相识、相恋,以对山歌、吹木叶表达爱情,在征得双方父母同意后便可结婚。

清代《乾隆永顺府志》记载了土家先民以山歌传情意的习俗:“凡耕作出入,男女通行,无拘亲疏。

道途相遇,不分男女,以歌声为奸淫之媒”。

土家族的婚姻习俗是是所有土家民俗中仪式最为复杂、程序最为完整、细节最为精致的民俗之一,其程序可分为五大部分:求肯(即求亲)、定亲、结婚、送亲、回门。

其中每一大部分又由许多小环节构成,程序极为完整,内涵颇为丰富。

一、求肯男女双方有意之后,男方会选着一位能说会道的媒人(通常为女性),带上一些男方准备的糖酒、腊肉等,去女方家求亲。

此时,媒人会极力撮合,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完成男方的托付。

若女方家长收下了礼物就表示默许了这桩姻缘,随后就是“通族”即女方家长向父老乡亲宣布自己女儿的婚讯。

土家族的礼节

土家族的礼节
以分 为 以下 几 种 :

不 着 ” “ 福 同 享 , 有 难 同 当 ” “ 穿 朋 , 有 , 宁
是 人 际 交 往 。 对 长 辈 和 老 年 人 必 须 称 友 的 衣 ,不 挨 朋 友 的 妻 ” , “ 头 打 架 ,船 尾 船
“ ”, 忌 讳 称 “你 ”, 对 平 等 和 下 辈 才 称 说 话 ” 等 等 。 您
并 不 因 为 市 场 经 济 大 潮 的 冲 击 而 丧 失 ,而 会

代 一代 地 传 下 去 !圜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永平腊 鹅 文叶 荫 /华
塞 ,用 以 催 膘 。 一 般 2 多 天 后 ,将 0 腊 鹅 是 大 理 白 族 自 治 州 永 平 县 传 统 的 名 俗 称 “ 鹅 ”
优 特 产 ,一 直 深 受 八 方 食 客 青 睐 ,主 产 于 银 鹅 育 壮 至 八 九 公 斤 ,便 可 宰 杀 。宰 杀 之 后 ,
些 走 。 谁 家 老 人 过 世 ,孝 子 给 你 叩 头 ,你 应 ”
家 有 事 家 家 帮 ”、 “ 死 众 家 丧 , 一 打 丧 人
鼓 二 帮 忙 ”、 “ 酒 要 酗 得 好 , 大 敬 小 ”, 喝 喝
迎 上 去扶 孝 子 起 来 ,还 应 说 一 声 : “ 的孝 你 心 敬 了 ! 因 而 俗 谚 里 有 “ 让 路 , 坐 让 席 ” ” 行 ,
江 河 畔 曲硐 古 镇 的 回族 村 寨 。
曲硐依 山傍 水 ,四季 如春 ,水肥 草 美 ,
褪 去 鹅 毛 ,除 去 内脏 ,晾 干 水 汽 , 由 内往 外 抹 上 食 盐 ,压 制 成 圆 饼 状 后 ,放 到 瓦 盆 中腌 渍 三 四 天 , 取 出 风 干 , 即 可 收 藏 或 食 用 。 当 然 ,随 着 冷 柜 和 现 代 加 工 工 艺 的 引 入 , 腊 鹅 已 随 时 可 以 腌 制 ,并 四 季 有 售 。 目 前 ,永 平 腊 鹅 的 售 价 在 当地 虽 近 4 0元 一 市 斤 , 但 购 者

土家族传统民俗节庆

土家族传统民俗节庆

土家族传统民俗节庆土家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之一,分布在湖南、湖北、重庆等地。

他们有着丰富多样的传统民俗节庆活动,这些活动不仅体现了土家族的习俗和文化,也是土家族人民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介绍土家族传统民俗节庆的特点和庆祝方式。

一、传统民俗节庆概述土家族的传统民俗节庆活动丰富多样,主要包括婚礼、葬礼、农历新年等。

这些活动在土家族人民中具有重要的意义,是他们传承和展示自己文化传统的重要方式。

1.婚礼节庆土家族的婚礼是一个十分隆重的仪式。

婚礼前,新郎会和他的家人准备一些礼品来拜访新娘的家人,以示诚意。

之后,双方家族会在一起商量婚礼的具体安排。

婚礼当天,新娘会穿上传统土家族的婚纱,新郎则会穿上华丽的服饰。

婚礼上,还会有丰盛的宴席和土家族的传统歌舞。

2.葬礼节庆在土家族人民的传统信仰中,人的灵魂会继续存在并保护着家庭。

因此,对于亡者的葬礼也是十分重视的。

土家族的葬礼庆典通常会持续多天,期间会进行祭祀、守夜、祈福等仪式。

亲友们会集体前往墓地祭拜,悼念逝者,并参与各种纪念活动。

3.农历新年农历新年是土家族最重要的传统节庆之一。

过年期间,土家族人民会进行多种庆祝活动,如赛龙舟、舞狮子、放鞭炮等。

人们还会穿上传统的节日服饰,家家户户张贴喜庆的对联和年画。

亲朋好友会相聚在一起,共同享受美食和传统表演,以此迎接新的一年。

二、土家族传统民俗节庆的特点土家族的传统民俗节庆活动有着鲜明的特点,体现了土家族文化的独特魅力。

首先,土家族的节庆活动注重人际关系和互动。

不论是婚礼、葬礼还是新年庆祝,人们都会邀请亲友们共同参与,加强彼此之间的感情交流。

其次,土家族的传统节庆活动保留着丰富的宗教信仰元素。

对于土家族人民来说,传统节庆不仅是庆祝和娱乐的方式,更是对祖先的敬意和尊重。

此外,土家族民俗节庆活动强调身份认同和文化自豪感。

通过传统服饰、音乐舞蹈等方式,土家族人民表达了对自己文化传统的热爱和自豪。

三、土家族传统民俗节庆庆祝方式土家族传统民俗节庆的庆祝方式多种多样,每个活动都有独特的庆祝仪式和活动形式。

土家文化与风俗

土家文化与风俗

土家族族源,尚无定论,目前处于诸说并存,其主要来源仍有以下几 说:一说是古代巴人后裔。认为土家族的自称与历史上巴人活动的有些地 名读音相近,巴人崇虎与土家族相同,巴人的一些姓氏与土家族的一些姓 氏相同等等。二说是土著先民的后裔。认为最早定居湘西的先民是土家族 的主要来源之一。从龙山里耶、大庸古人堤等地出土的新石器文化遗址证 明,湘西很早就有古人类活动,很多土家语地名至今犹存,说明这些地方 最早应该是土家族先民开辟和居住的。三说是唐代中叶由贵州迁入的乌蛮 的一部分。认为贵州境内称为“比跻”或“比际”的人与土家族自称相同, 而中唐以后,“越嶲”一带乌蛮入侵贵州,征服了当地一部分土著,就是 白罗罗称谓的起源,一部分与他们长期斗争,最后被迫迁入湘西和云南, 而土家族与彝族在语言、信仰、歌舞方面有相似之处,进而认为土家族是 乌蛮的一支。四说是来自江西彭氏的后裔。认为唐末五代初年,由彭王咸 率领的江西彭氏子孙及百艺工匠入主湘西后,披荆斩棘,开拓疆土,统治 湘西,在此繁衍生息起了巨大作用。以上诸说虽不完全一致,但有一点认 识是统一的,这就是发展到唐代末五代后,土家族已逐步形成为一个有共 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和共同文化心理素质的稳定的人们共同
霉豆腐
土家山寨的土家族人,一到冬春季节,最 喜欢作霉豆腐食用。其做法是,将白豆腐切 成2厘米见方的小坨,放入锅内用冷水煮至 水开,翻均匀后起锅滤干、再将豆腐坨置于 放入草把的木桶内,一层草把一层豆腐,最 上层用棉被或衣物遮盖保温,待豆腐长出寸 长的白霉后取出拌入食盐、辣椒粉、五香、 花椒粉,最后用冷开水浸泡一段时间后即可 食用。如果需长时间存放,则用白酒或植物 油浸泡,这样可以存放两三年。
土家族服饰的情感传达
图案是土家族服饰的重要组成部分,起着传情达意的作 用。土家族传统文化心态与其他民族一样,崇尚吉祥、喜 庆、圆满、幸福和稳定,这一理念反映在服饰图案上,则 表现为追求饱满、丰厚、完整、乐观向上、生生不息的情 感意愿,通过图案造型,向人们展示民俗文化理念的深层 底蕴和生命情感。如喜欢在作为嫁妆的鞋垫、肚兜上刺绣 鸳鸯戏水、喜鹊登梅、凤穿牡丹、富贵白头、并蒂莲、连 理枝、蝶恋花及双鱼等民俗图案,以隐喻的形式,将相亲 相爱、永结同心、白头到老的纯真爱情注入到形象化的视 觉语言之中,反映了朴素纯洁的民俗婚姻观。同时,对纹 样造型赋予生命的律动,表现大千世界芸芸众生的勃勃生 机。而方胜、如意纹、盘长等造型符号和纹样,则反映广 大劳动人民对幸福美好生活的执着追求和真诚期盼,表达 朴素纯真的审美情趣。

土家族的四大礼仪

土家族的四大礼仪

土家族的四大礼仪土家族是一个讲究礼仪之风的民族,在社交活动与家庭生活中,特别重情尚义,讲究礼尚往来和文明礼行;土家族这种古朴淳厚的礼仪之风,不但充分表现了中华民族举世闻名的礼仪之邦风范,而且还世代相传,不断地发扬光大,具有丰富的人文价值;深入地研究这一问题,对于弘扬中华民族以及土家族的优良道德传统,对于今天公民“明礼诚信”等道德建设,无疑具有重要的人文和实践意义;一、土家族的四大礼仪所谓礼仪,即社会生活中由于风俗习惯而形成的为大家共同遵守的仪式,如婚礼、葬礼等;土家族人在一生的生活和社交活动中礼仪较多,但最重要的只有四大礼,即诞生礼、婚礼和成年簪冠礼、寿礼、葬礼;这四大礼是土家族礼仪之风的集中体现,既有社会特征,又有信仰特征,它们把土家族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吉凶祸福交织在一起,形成复杂多样的民俗样式,而且长期地支配着土家人的社会生活和精神生活;1.诞生礼诞生礼,是人生的开端礼;土家人相当注重为婴儿举行诞生礼,它既含有为新生命祝福,祈祷长命富贵之意,也有为产妇驱邪避祸之意,在礼仪中带有一定的神秘色彩;虽然土家人最看重的是诞生礼中的“打三朝”即婴儿生下3天后要进行全身沐浴和“满月酒”,但实际上,土家人的诞生礼包含了一个漫长的过程;妇女怀孕后,俗称“有喜”,要请土老司行法事“安胎”、驱邪,祈求祖先保佑,并在堂屋门上挂上筛子、艾蒿草,称“金钟神罩”,护住孕妇之屋;分娩,一般要请“接生婆”,接生婆进产房后,要敬祭土家族的生育女神巴山婆婆;婴儿下地,接生婆用白线结扎脐带,若是男孩,就用父亲的衣服包裹;若是女孩,则用母亲的衣裙包裹;给婴儿洗澡的水严禁任意外泼,以免污秽神灵;婴儿降生后,父亲要怀抱“报喜鸡”去岳母家报喜,男孩用公鸡报喜,女孩则用母鸡报喜;岳母家则按婴儿性别置办“三朝礼”和“满月酒”;三天后,岳母家以及亲友们挑着礼品前来贺喜,即“打三朝”;酒宴上,产妇家要请婴儿的外公或舅父取名,俗称“命名礼”;满月那天,岳母家要来给婴儿“放脚”因为婴儿出生的第一个月脚手都是包裹着的,满月之后才解开包裹,正式穿上衣裤,俗称“放脚”,并送来放脚需要的一切衣物,这一天俗称“满月酒”或“祝米酒”;婴儿诞生后,第一个来产妇家的人,俗称“踩生”,“女踩男,福寿全”,“男踩女,要中举”,产妇家要格外热情地招待踩生人,使之多说些吉利话;在当代,土家族诞生礼中最重要的是“打三朝”,实际上很多地方的土家族都是把“打三朝”与“满月酒”祝米酒合二为一的,统称“打三朝”;随着医疗条件的改善和科学知识的普及,诞生礼中很多带迷信色彩的陋习都被土家人自觉地抛弃了;2.婚礼和成年簪冠礼在漫长的封建时代,土家族逐渐形成了婚姻制度中的多层次礼仪,这些礼仪是十分复杂和隆重的,它是一个完整的礼仪过程,但在整个礼仪过程中,最重要的是婚期这一天举行的男、女冠礼和一系列其它礼仪活动;如“打样”,即媒人撮合男、女双方进行第一次见面,俗称“瞧样子”,双方满意后再正式提亲;“求婚”,打样之后,男方正式请媒人去女家求婚;“讨红庚”,俗称“合八字”,男方委托媒人讨来姑娘的生辰年月日时,写在“红庚贴”上,并请土老司或算命先生按阴阳五行推论,看是否相合或相克;“定亲”,俗称“插茅香”,合了八字,就成了“天作之和”,男、女双方即择吉日,举办酒席,邀请双方亲戚到场正式定亲,实际上是向社会公开这桩婚事,取得社会承认;“拜年”,定婚后,男方每逢新年都要去女家拜年,但拜第一个新年最为隆重;“看期”,到了结婚年龄,男、女双方同意后即请土老司或算命先生择吉日结婚“;冠礼”与“婚礼”,婚期到后,男、女双方即举行非常隆重的冠礼和婚礼,新娘则要按出嫁礼仪进行哭嫁;成年簪冠礼和婚礼,土家族是将其一并举行的,并且最为隆重;男冠礼和女冠礼都是在结婚前一天举行;清长阳县志卷三记载:“古冠婚为二事,长邑则合而为一;于嫁娶前一二日,女家束发合笄,曰‘上头’;设席醮女,请幼女九人,合女而十,曰‘陪十姊妹’;男家命字,亲友合钱为金匾,鼓乐导送,登堂称贺,曰‘贺号’,不谓字也;是日设二宴席,其一,子弟九人,合新郎而十,曰‘陪十兄弟’,又曰‘坐十友’”;冠婚礼并行和礼仪中的“陪十姊妹”、“陪十兄弟”的“双陪”活动,在整个土家族地区都有这种习俗,并且至今遗风犹存;举行了冠礼,就表示男、女已进入了成年,可以在社会上进行单独交际,独立地创家立业了;“发轿”,女方举行完冠礼和婚礼后,即按照土老司择定的时辰启轿,土老司要作法封轿避煞等;“敬土司王”,土司时代,土司王享有“初夜权”即土司王先要与新娘睡一夜或三夜,后被人在行使初夜权时杀死,传说他阴魂不散,经常作崇使新婚夫妇不和,因此要敬奉他;“安床”,即男方安好新婚床位,边安放边行法事,祈求新婚夫妇和顺美满;“拦轿”,当男方迎亲队伍热热闹闹地来到女家村寨门口时,女家亲友们将迎亲队伍拦住,佯做阻拦之状,迎亲与拦轿的双方相互对歌、取笑甚至打闹,实际上这是土家族早期“抢亲”习俗的遗存;“找摸米”,“摸米”即新郎代理人,俗称“押轿娃”,前去抬轿的小伙子都装成“摸米”,新娘的姊妹们一时难辩真假,就在小伙子中任意寻找,相互嬉戏,甚至往小伙脸上抹锅灰,实际上是借此机会暗中选择意中人,明显地带有远古土家人对偶婚的遗俗;“茅宴席”和“赶脚酒”,发轿上路后,新娘的亲属们还在一些路口佯装拦截,这时,男家早在这些地方摆好酒宴,拦轿的人即吃起了“茅宴席”,也有男家直接把酒席送到女家堂中的,名曰“赶脚酒”;“搬帐子”,当迎亲队伍快到男家时,“摸米”放快脚步,先将帐子搬到男家,举行挂帐仪式,边挂边唱,颇有风味;“迎轿”,即新娘的花轿到男家后,男家要举行一系列迎轿仪式,直到拜堂、入洞房为止;“上马酒”,即新娘进男家这一天,男家要专门为送亲的嫂子、伴嫁的姑娘和新娘的兄弟舅爷等在堂屋中央摆下丰盛的酒席,名曰“上马酒”,之后才给其他亲戚朋友开席;“闹新房”,即新郎、新娘的同辈亲戚朋友在新房里为祝福新婚而进行的娱乐活动,土家族闹新房往往还由伴嫁去的姑娘和陪新郎的小伙对歌,他们借机选择意中人,这是土家族以歌为媒的古婚俗的再现;“回门”,婚后的第二天,新娘要偕同新郎回娘家,当天去当天回,俗称“回门”;至此,土家族的整个婚礼就告结束;3.寿礼寿礼是土家族人的重大礼仪之一;土家人祝寿,对小孩子称为“长尾巴”,成年人叫“过生日”,50岁后方称“祝寿”;但若父母健在,即使年龄再高也不能称“祝寿”,“尊亲在不敢言老”;土家族为老人祝寿要献鱼,上长寿面,敬寿桃,满60花甲的寿礼最为隆重;土家族祝老人健康长寿,堪称民族美德;4.葬礼葬礼,几乎是任何一个民族都具有的悼亡仪式和祭祀活动;土家族俗称葬礼为“白喜”、“白会”、“老龙归山”等,一般要跳唱丧鼓歌;湖北省清江流域的土家人在举行葬礼时,其主要活动是跳丧,即跳唱非常神奇和隆重的“撒尔嗬”;这是土家人悼念死者的一种祭祀性歌舞,且歌且舞,似剧非剧,风格异常古朴和别致;舞姿非常优美,时而绕臂穿肘,形似凤凰展翅;时而相对击掌,犹如幺姑筛锣;时而扭肩擦背,好比水牛擦痒;时而嘴唇触地,恰似春燕衔泥;时而相互嬉戏,犹如牧童戏水等等;土家人跳丧为何称其为“撒尔嗬”呢其实,这是因跳唱时多用衬词“撒尔嗬”而得名;明代巴东县志载:“旧俗,殁之日,其家置酒食,邀亲友,鸣金伐鼓,歌舞达旦,或一夕,或三、五夕;”人死后,左邻右舍听到阵阵报信的鞭炮声,都自动赶到死者家里来,为死者跳撒尔嗬;土家人常说:“人死众人哀,不请自己来”,“人死众家丧,一打丧鼓二帮忙”,“半夜听到丧鼓响,脚板心底就发痒”;入夜,只听灵堂门外几声炮响,跳丧者们闻声而至;一位德高望重之人掌鼓指挥,三声重鼓,一声高唱:“我打起鼓来,你出台哟,撒尔嗬里”众人齐声答和;跳丧者或两人一对,或三人一伙,迅速踏鼓跳唱,脚踏鼓,鼓跟脚,跳丧者头、手、肩、腰、臀一起扭动,舞姿变化多端;唱着古朴粗犷、诙谐有趣的极富浓郁山乡气息的词曲,从入夜到鸡鸣,或一夜,或二夜,或三夜等,通霄达旦;撒尔嗬有一定的程式,一般由待师、跳丧、哭丧等构成;或曰开歌场、奠酒、收歌场等;撒尔嗬唱词变化多端,四言、五言、七言随情而变;除开那些少年夭亡者,不论是男是女,也不分高低贵贱,只要人死了,乡邻们总要跳唱“撒尔嗬”;实际上,早在元、明、清时代,撒尔嗬在清江流域土家人的跳丧中,就已完全成熟了;至于撒尔嗬的历史渊源,今天已无法精确查考,有说起源于庄周“鼓盆而歌”的,也有说起源于八月十五杀鞑子的等;尽管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撒尔嗬是土家先民巫术、祭祀礼仪和歌舞艺术三者有机结合的产物,这确是无可质疑的;二、土家族四大礼仪的人文价值土家族的四大礼仪,是土家族人民礼仪文化的集中体现;同时,这四大礼仪也充分表现了土家族人民乐观旷达的人生观和生死观,表现了土家族人民孝顺父母的传统美德,表现了土家族是一个具有崇高社会责任感的民族;1.土家族的诞生礼,既是在祝福新生命的同时,对民族开天辟地、发祥繁衍的历史进行回顾和纪念,又充分体现了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在土家族传说中,远祖是蛋生的;古时世界处于混沌之中,一片黑烟,无天无地,昼夜不分;突然一阵狂风将黑烟吹散,随之飘来一朵白云,白云里裹着一个硕大的蛋,蛋白如天,蛋黄似地,随着天崩地裂一声巨响,蛋裂开了,跳出一个亭亭玉立的姑娘,她名叫卵玉,她就是土家族的祖先;卵玉喝虎奶,吃铁铊,她见天地相互粘连,就用箭射开,才有了世界的开端;所以,土家族崇敬蛋,认为蛋是人类之种;土家族在举行诞生礼“打三朝”和“满月酒”时,最看重的食品就是醪糟荷包蛋,凡是前来贺喜的人,每人都得吃一碗醪糟荷包蛋,这实际上就包含有纪念土家族祖先开天辟地、发祥繁衍的含义;当土家姑娘出嫁时,男方总要给女方送两个煮熟的红鸡蛋,姑娘在出嫁前夜就用此蛋在脸上滚三下,名曰“开脸”,象征获得生育的蛋种,预示后代的繁衍和民族的生生不息;可见,土家人认为,人的生命是来之不易的,每一个人来到世上,就要对得起自己的生命,就要有所作为,不能虚度光阴;在土家族诞生礼中,还有“抓周”的习俗,即婴儿满周岁时,在桌子上放置书、笔、算盘、纸张等物件,让婴儿自己去抓,土家人认为婴儿最先抓住什么,就预示着这个小孩今后干什么;土家人总是望子成龙的,既希望子女为国家作出贡献,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材,又希望光宗耀祖,为家族争光,这种积极向上的人生观是值得肯定的;2.土家族的婚礼和成年簪冠礼,标志着土家族是一个具有高度的民族自觉意识以及社会责任感的民族;土家族的婚礼与成年簪冠礼是一并举行的,实际上表明这是土家族青年男女走向成年的一个标志,即走完了自己的孩提时代,意味着“人生的第二次断奶”,因此,要肩负起社会责任和家庭责任,要有个体的自觉意识;首先,土家族的婚礼和成年簪冠礼有严格的礼仪程序,通过这种严格礼仪程序的锻炼,从而给土家族青年男女上了人生的第一课;结婚后,新娘要离开父母,告别家乡,要开始独立的人生旅行,要创造性地设计自己的未来;在土家族中,男孩结婚后,也往往要与父母分家过日子,“树要分丫,儿要分家”,“树不分不长,家不分不发”;这对于长期依赖父母的年轻人来说,无疑是一个痛苦而又必须的过程;然而,正是在这个过程中,土家族青年男女将学会自立自强,学会承担责任,变得成熟起来;青年男女的责任,从宏观上看是社会责任,要为国家为社会作出贡献;从微观上看是家庭责任,要使自己的家庭幸福美满;经过婚礼和成年簪冠礼,土家族青年男女就会自觉地承担起这些社会责任和家庭责任;其次,土家族的成年簪冠礼是用“陪十兄弟”和“陪十姊妹”的方法集体举行的,因此,既可以增强新郎、新娘个体自我意识中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也可以教育其他未婚的土家族青年男女;自尊心是民族自我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讲自尊心就要尊重自身的人格、荣誉,不容别人歧视侮辱,维护自尊是一种自我情感体验;一个人如果缺乏自尊心,则其它任何评价都起不了作用;有了自尊心,这个人就不会依附于其他人,就会自立自强;自信心也是民族自我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自信心是一个人成长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心理素质,一个人如果自卑,看不到自己的力量,久而久之就会形成一种固定的自卑心理定势,这对于民族的发展和个体的成长无疑会带来很多消极的影响;土家族青年男女通过集体性的簪冠礼之后,个体的自我意识以及自尊心、自信心就会油然而生,从而为勇于承担社会责任和家庭责任打下坚实的心理基础;3.土家族的寿礼,充分体现了孝顺父母的优良传统伦理道德;在土家族的寿礼中,举行得最为隆重的是父母的寿礼,寿礼就是为父母尽孝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土家族特别重视父母与子女的关系,即所谓“父慈子孝”、“孝顺父母”、“抚养子女”等,这既是中华民族传统人伦关系中的重要方面,也是土家族的优良传统伦理道德;“孝”被称为一切道德的根本,是所有“教化”的出发点;孝经曰:“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因此,要想成为一个有道德的人,就必须在“孝”这一根本上下功夫;“孝”就是善事父母,就是要对父母尽养育之恩;孔子认为,对父母不但要“养”,而且要“敬”;孔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只有从深爱和孝敬出发,才能使父母和颜悦色;如果父母有过,应当谏诤,但要注意态度;土家人认为,父母子女关系是社会中的一种最基本的关系,从一个人对自己父母的态度,可以推断出他对他人、对国家、对社会的态度;只有对自己父母尽孝的人,才能对国家尽忠;反之,一个人如果不能对自己的父母尽孝,他也决不可能对国家尽忠,“求忠臣于孝子门下”;土家人特别认为,在所有的伦理道德关系中,“以孝为上”,孝顺父母是第一位的,是至高无上的道德;家庭成员中不论个人的行为如何,都要孝敬父母,否则,就会遭到全家人的唾弃和社会的谴责;在封建社会,土家人将父视为天,将母视为地,“天大地大,不如父母恩情大”,不管自己年纪多大,只要父母健在,就必须孝顺父母;对父母一要孝敬,二要顺心;对父母要打不还手,骂不还口,有理必从,无理不辩,有问必答,有求必应,病痛常问,有愁劝解,说话谨慎,不伤其心等等;土家人还将孝顺父母的各项行为准则列入族规、家规,凡出现不赡养或虐待父母的逆子恶媳,在家庭中不能解决,就由家族按族规惩处;轻者被人骂为“报应崽”,家族要忠告逆子,限期悔过,或当众向父母赔罪,并请人具保不再犯;重者,按其情节或罚其苦役,或裁其部分财产归父母享用,或受肉体惩罚;特别严重者,如将父母致残和致死者,定要给父母偿命祭坟,偿命的方式通常是“沉水”即在身上绑上石头,沉入深潭毙命;这种从严处治不孝之子的族规,甚至连当地政府都予认可,不作干预;应该认为,只要我们剔除土家族孝顺父母这一传统伦理道德中的一些封建因素,将其进行扬弃,批判地继承,即使在今天看来,尊老爱幼、孝顺父母仍然具有积极的社会价值;4.土家族的葬礼,充分体现了乐观旷达的生死观;土家人认为,人有生就有死,生死是辩证统一的,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因此,土家人既为生祝福,也为死高兴,老人死了是走“顺头路”,是“老龙归山”,所以,土家人用跳撒尔嗬的方式举行“白会”;撒尔嗬悲中有喜,悲喜相交,以喜为主;透过土家跳丧——撒尔嗬,我们完全可以窥见土家人的悲哀与欢乐、颂亡与慰生、肃穆与热闹奇妙结合的心理世界,撒尔嗬充分体现了土家人乐观旷达的生死观;我们从撒尔嗬的唱词看,有唱祖先的,有唱生产生活的,有唱风土人情的,有唱谈情说爱的,时而打情骂俏,时而如诉如泣,真可谓人老死亡,天地自然;日吉时良,热闹非凡;从撒尔嗬的动作看,完全沉醉于纯粹的感觉虚幻世界,迷漫着“歇斯底里”的狂热和无拘无束的享乐;其实,综合起来看,撒尔嗬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和人文价值,它曾被国外学者誉为“东方迪斯科”;撒尔嗬的悼亡,是生者对亡灵的最后陪伴,生者要高度兴兴地送走亡灵,这是对人生价值的肯定,是土家族乐观旷达人生观的再现;撒尔嗬既可增强民族的凝聚力,又是民族文化传承的载体;撒尔嗬还是生者的一种娱乐艺术,土家人从中得到了美的享受;5.土家族的四大礼仪,对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明礼诚信等思想道德建设,具有重要的人文价值和现实意义;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思想道德建设,就是要努力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如果我们对土家族的四大礼仪进行扬弃,它就可以对市场经济下的思想道德建设和人伦价值的提高起到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首先,从社会看,四大礼仪有利于社会、家庭的稳定与和谐;在土家族中,社会、家庭、个人三者构成了一种独特的社会结构,家庭既是这三者的中介,又是核心,上连社会,下连个人;四大礼仪好比润滑剂一样,渗透到社会、家庭和个人的社会结构之中四大礼仪是一种家庭美德,它是每个公民在家庭生活中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涵盖了夫妻、长幼、邻里之间的相互关系;家庭生活与社会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正确对待和处理家庭关系,共同培养和发展长幼亲情、夫妻爱情和邻里友情,不仅关系到每个家庭的美满幸福,也有利于社会的安定和谐;要大力倡导四大礼仪中的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等家庭美德,鼓励人们在家庭里做一个好成员;可以认为,抓住了社会、家庭、个人的三者关系,也就抓住了中国社会关系的根本,并且通过诸如土家族四大礼仪等润滑剂的作用,整个社会的稳定也就有了可靠的基础;作为中华民族这一礼仪之邦,任何时候都需要处理好社会、家庭和个人的三者关系,这是社会稳定与和谐的一个基本框架,而四大礼仪则是保持这一框架稳定的基本途径和方法;其次,从个体看,四大礼仪有利于提高人伦价值和增强人们的道德义务以及道德责任感;在今天,“明礼诚信”已成了我国社会大力倡导的基本道德规范之一,一个人只有“明礼”,才会具有“诚信”,明礼是诚信的基础;一个人如果不知礼仪,我行我素,那么,这个人不但无诚信可言,甚至在社会立足都很难;要明礼,就要开展必要的礼仪、礼节、礼貌活动,这对规范人们的言行举止有着重要作用;尤如在重要场所和重大活动中要升国旗、唱国歌、举行各种形式的礼节一样,在家庭生活和社交活动中,适当地提倡诸如土家族的四大礼仪,以此引导公民增强礼仪、礼节、礼貌意识,增强道德义务和道德责任感,告别不文明言行,不断提高自身的人伦价值和道德修养;最后,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虽然四大礼仪是土家族优良的传统美德,是土家族礼仪之风的外在表现,但是,我们还必须把批判地继承传统道德与弘扬时代精神有机地结合起来,要自觉地克服四大礼仪中的一些封建迷信和不良因素,以及由于很多繁琐礼节而带来的大操大办和铺张浪费等;土家族人民应该继承和发扬的是长期培育起来的重情尚义的优良道德传统,以及真诚而适度的文明礼行;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推陈出新;。

土家族的结婚婚俗有什么

土家族的结婚婚俗有什么

土家族的结婚婚俗有什么土家族的结婚婚俗有什么土家族是中国历史悠久的一个民族,至今传承着一些传统婚嫁的习俗,那么,土家族的结婚婚俗有什么呢?下面是店铺为你搜集到的相关内容,希望可以帮助到你。

土家族的结婚婚俗一、定婚前的礼仪官府文告规定“百姓男女年纪相当,又无亲属制服,而男女父母情愿结姻者,必先央媒约,通知明白,……一有不愿,即止。

”民间也演渐成俗。

男方托媒人,提亲讨口气;女方放话看人家。

这个过程完全是由媒人牵线搭桥,在双方父母主持下进行。

二、行聘订婚。

女方“看人家”允许之后,男方择期备台盒,即备绢帛,簪环,果酒等物,书写有第几男、姓名、某年、月、日出生的男家庚书生,礼物男用红全开具,后写姻眷弟某率男某顿首拜。

请媒人随同到女家。

女家收聘,用相同格式写好女子庚书,中帖红签上写“领谢”二字,交付媒人回复男家。

举行定婚仪式之后,男方所送聘礼称之为打发。

此后,男女双方即可走动,但主要是逢年过节时男方到女家拜年。

三、择选婚期,预置衣饰,办置嫁奁。

择期的讲究是按照男女双方“八字”找推定吉日,如女家许约,即行定期,定期之后,由男家用名帖开具婚礼单,另以红全开明迎亲日期,先告祖先,由媒人送往女家之后,男家开始制备衣饰,布帛,果饼等物,果饼称“茶食”,严格按照女家亲族辈分准备,不得差错。

早期,男家置办的礼物和女家置办的嫁奁都是在正式婚期前送往对方,以后演变为迎亲出嫁的当天随带,这就增添了婚期的喜庆色彩,而且双方都可以在亲朋族友面前显示体面。

四、喜期。

有的地方称“过期”。

举行婚礼,历时三四天,有许多仪式,显得十分繁杂和格外热闹,其间有:1、上头:女了出嫁前一日,择族戚夫妻双全有德行的人,以两条线互相绞合勒去鬓边短发,拔去汗毛,曰“开脸”,亦曰“上头”,为分梳,此时始挽成高髻,又称“粑粑纂”。

2、陪十姊妹:女儿出嫁前一日晚上,设素宴,请未婚女子九人和新娘围席而坐,称为“陪十姊妹”,又谓之“带花酒”。

由两个陪姑娘先围席作四十八个揖之后,请新娘坐席中间,牵亲者挨其左右而坐,其余按长幼而坐,由歌师傅或新娘自已开台“陪十姊妹歌”。

土族礼仪浅析

土族礼仪浅析

土族在长期生活和生产实践中,形成了独特的民族文化,成为中华文化宝库中的一朵奇葩。

土族礼仪文化,根植于土族的日常生活中,并影响、约束和规范着土族人民的生活、生产和人际交往,体现着土民族美好的社会理想,反映着土族社会的良好风尚,发挥着重要的社会功能,蕴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本文拟对土族礼仪文化作初步探讨。

土族礼仪习俗土族礼仪习俗主要包括生活礼仪、生产礼仪和人生礼仪三个方面。

生活礼仪生活礼仪是土族在人际、族际交往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人们确立和调整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一种行为准则。

土族在与人见面时有一定的礼仪规范。

若路遇长者,年少者都会自觉地站在路边,让年长者先走过;骑马碰上老人时,要下鞍牵马过,并问安,俗称“下马礼”,以示尊重。

土族也有请对方吸烟的见面礼,凡集一处,在问安时互相递烟,以示友好。

人际交往免不了互相赠送物品,或表示庆贺,或表示友好,或表示尊敬。

土族的待客礼仪也丰富多样,土族人十分好客,凡贵客临门,都以“都拉斯”(即美酒) 迎送,这就是土族“进门三碗酒”之礼。

给客人敬酒时,土族人习惯用双手把酒杯递给客人,客人以长幼次序依次接过酒杯之后,要按土族习俗先用无名指尖醮点酒,对着天空弹三下,表示敬天地。

在婚礼中,男方家向送亲喜客敬酒,要拉一只白羊,表示敬重。

土族的这些人际交往礼仪和待客礼仪,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个民族的文明程度、文化素养和社会风尚,而且也体现了个人的素质、道德和精神风貌。

人生礼仪人生礼仪是人一生中每一阶段的标志性礼仪。

土族婴儿出生后,要做一盆子“卓阔”(用青油把面炒熟,配放许多调料的香味食品) 送给亲戚朋友,他们自然领会到此家又添人丁了。

而“踩生”是土族民间流行的相当普遍的一种礼仪。

婴儿出生后,第一个来到婴儿家的外人,即为“踩生人”。

通常生孩子的人家都希望这位踩生人品、行、才、貌俱佳,因为民间相信,婴儿长大成人后的性情、品行以及容貌都会像“踩生人”。

婴儿出生一个月后要举行规模隆重的满月礼。

土家族的风俗习惯

土家族的风俗习惯

土家族的风俗习惯关于土家族的风俗习惯土家族主要从事农业。

织绣艺术是土家族妇女的传统工艺。

土家族的传统工艺还有雕刻、绘画、剪纸、蜡染等。

土家织锦又称“西兰卡普”,是中国三大名锦之一。

下面是店铺为您整理的土家族的风俗习惯,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土家族的风俗习惯土家族的传统节日有:吃新节,舍巴日,赶年,牛王节,花朝节,洗神节等。

土家族礼仪主要有:见面要互相问候,家有来客,必盛情款待。

若有是逢年节到土家人家里做客,主人还会拿出雪白的糍粑去烤,待烤得两面金黄开花时,吹拍干净,往里灌白糖或蜂蜜,双手捧给客人。

有的地方给客人吃糍粑还有些讲究,即把烤好的糍粑给客人后,客人不得吹拍火灰,要接过就咬,这时主人会抢回去吹打拍净,蘸上糖再给客人。

饮食习惯土家族日常主食除米饭外,以包谷饭最为常见,包谷饭是以包谷面为主,适量地掺一些大米用鼎罐煮,或用木甑蒸而成。

有时也吃豆饭,即将绿豆、豌豆等与大米合煮成饭食用,粑粑和团馓也是土家族季节性的包谷饭主食,有的甚至一直吃到栽秧时,过去红苕在许多地区一直被当成主食,现仍是一些地区入冬后的常备食品。

土家族菜肴以酸辣为其主要特点。

民间家家都有酸菜缸,用以腌泡酸菜,几乎餐餐不离酸菜,酸辣椒炒肉视为美味,辣椒不仅是一种菜肴,也是每餐不离的调味品。

如插秧季节,早晨要加一顿“过早”,“过早”大都是糯米做的汤圆或绿豆粉一类的小吃。

据说“过早”餐吃汤圆有五谷丰登、吉祥如意之意。

土家族还喜食油茶汤。

节庆食俗土家族民间十分注重传统节日,尤其以过年最为隆重。

届时家家户户都要杀年猪,染成红、绿色,晾干而成,做绿豆粉、煮米酒或咂酒等。

猪肉合菜是土家族民间过年、过节必不可少的大菜。

每年农历二月二日称为社日,届时要吃社饭。

端阳节吃粽子。

糯米粑粑是土家族民间最受欢迎的食品之一。

重阳节打粑粑,女儿“坐月”送粑粑,修房上梁抛粑粑。

节日里馈赠亲友,一般也都是互送粑粑。

除糯米粑粑外,还有高梁粑粑、小米粑粑、包谷粑粑等。

腊肉是土家族的上等大菜。

土家婚俗

土家婚俗

土家族传统结婚习俗详细介绍[导读] 土家族是中国具有悠久历史的一个民族,至今传承着一些传统婚嫁的习俗,下面就请跟着小久久一起详细的了解下吧。

土家族是中国具有悠久历史的一个民族,至今传承着一些传统婚嫁的习俗,今天我们要来了解的就是土家族传统结婚习俗的相关一些内容,想知道吗?那就跟着久久一起来看看吧。

土家族结婚习俗土家族简介:土家族作为中国人口数最多的少数民族之一,现主要分布在湘、鄂、黔、渝毗连的武陵山区,主要聚集地有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中的龙山、保靖、永顺、桑植、古丈、泸溪、吉首及张家界市,湖北省的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五峰土家族自治县、长阳土家族自治县,重庆市的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秀山苗族土家族自治县、石柱土家族自治县、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贵州省的铜仁市。

与汉族相比较而言,虽然土家族也重视”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但总体而言婚姻还是自由的。

土家族未婚青年男女在摆手节、女儿会等大型节日和生产活动中相识、相恋,以对山歌、吹木叶表达爱情,在征得双方父母同意后便可结婚。

土家族的婚姻习俗是是所有土家民俗中仪式最为复杂、程序最为完整、细节最为精致的民俗之一,其程序可分为五大部分:求肯(即求亲)、定亲、结婚、送亲、回门。

其中每一大部分又由许多小环节构成,程序极为完整,内涵颇为丰富。

土家族传统结婚习俗一、求肯(即求亲)男女双方有意之后,男方会选着一位能说会道的媒人(通常为女性),带上一些男方准备的糖酒、腊肉等,去女方家求亲。

此时,媒人会极力撮合,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完成男方的托付。

若女方家长收下了礼物就表示默许了这桩姻缘,随后就是“通族”即女方家长向父老乡亲宣布自己女儿的婚讯。

“通族”分为两种,一种是口头上的即女方父母挨家挨户告诉他人女儿的婚讯,另一种是女方办一场酒席(酒席所需的物品一律由男方提供),请父老乡亲吃一顿饭,在酒席上宣布女儿的婚讯,这顿饭是不能收父老乡亲的礼金的。

土家族传统结婚习俗二、定亲求肯成功以后就是定亲,俗称“写八字”、“吃耳朵酒”。

你知道土族的有哪些礼仪和禁忌吗

你知道土族的有哪些礼仪和禁忌吗

你知道土族的有哪些礼仪和禁忌吗随着土族社会经济的发展,科学文化知识的普及和提高,土族的禁忌也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有的被保留,有的被扬弃,那么你知道土族有哪些礼仪禁忌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土族的礼仪和禁忌介绍,希望你会喜欢!土族的礼仪和禁忌介绍土族的礼节土族人民有重礼仪的传统,尤其尊敬长者,如路遇相识的老人,要下马问候。

土族民间有“客来了,福来了”的说法。

有客人来访,他们首先请客人在铺有大红羊毛毡的炕上坐定,然后敬一杯加青盐的浓茯茶,再端上西瓜般大小的“孔锅馍”。

招待贵客时,桌上摆一个“西买日”(即插着酥油花的炒面盒),端上木盘大的肥肉块,上插一把五寸刀子,酒壶上系一撮白羊毛,以表示吉祥如意,土族认为这是对贵宾最尊敬的招待。

喝酒时,主人先向客人敬酒三杯,叫做“上马三杯酒”。

不能喝酒的人,用中指蘸三滴,对空弹三下即可免喝。

饮酒时,土族有边饮边歌的习惯,以畅饮酣醉为快。

土族人招待客人用中国西北盛行的盖碗茶。

他们把茶碗放在一个小碟中,在碗内放入茶叶、枸杞、红枣、桂元、冰糖,用开水冲开后盖上碗盖。

这样冲泡出的茶水,香甜可口,营养丰富。

土族的禁忌朋友,当你去青海观光旅游’你同样会对那里的风俗民情感兴趣。

尊老敬长,在路上遇到相识的老人要下马问好’对朋友忠实守信;热情好客,对来访和登门投宿的客人都热情招待,会常说:"客来人,福来了!“客人临门,主人要先敬酒三杯,叫"临门三杯酒";席上,主人要向客人先敬酒三杯,叫"吉祥如意三杯酒";客人告别起程时’主人在门口还要向客人敬三杯酒,叫做"上马三杯酒"。

如果客人不能喝酒,只要用中指蘸酒三滴’ 对空弹三下,稍稍喝一点即可。

对贵客来访,主人还在席上加摆一个插着酥油花的炒面盆,端上大盘手抓肉块,上插一把五寸刀子,酒壶上系一撮白羊毛’表示尊敬。

土族人忌食圆蹄牲畜的肉;忌讳用有裂缝的碗给客人倒茶; 不能问客人"吃饭没有"或"吃不吃饭“等话,不能在客人面前吵架或打骂孩子;如果院门上贴有一方红纸,插一柏树枝或在门旁煨一堆火,表示家里有产妇或病人,外人不得入内。

【传统文化】土家族文化礼仪 土家族的四大礼仪介绍

【传统文化】土家族文化礼仪  土家族的四大礼仪介绍

【传统文化】土家族文化礼仪土家族的四大礼仪介绍【传统文化】土家族文化礼仪土家族的四大礼仪介绍礼仪是一种美德,它是这个文明社会的见证和基础。

讲究礼仪,也是讲究道德义务和责任感。

更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的发展,土家族作为一个重礼节,讲友好,尚文明的民族,礼仪在土家族文化中是必不可少的一环。

土家族礼仪土家族很注重礼仪,见面要互相问侯,家有来客,必盛情款待。

土家族平时粗茶淡饭,若有客至,夏天先喝一碗糯米甜酒,冬天就先吃一碗开水泡团馓,然后再以美酒佳肴待客。

一般说请客人吃茶是指吃油茶、阴米或汤圆、荷包蛋等。

无论婚丧嫁娶、修房造屋等红白喜事都必须添置酒席,通常惯于每桌九碗菜、七碗或一碗菜,但并无八碗桌、十碗桌。

因为八碗桌被表示勺喝花子席,十碗的十与石同音,都被视作对客人不尊像,故正视八和十。

土家族人,在社交活动中,重情节、礼行,讲友好,尚文明,并形成了人生的四大礼仪;土家族是山地民族,形成了一套山的习俗。

情礼文明在社会上,土家族与人交往,都很讲情礼文明,注重和珍惜民族声誉。

对人称谓,无论亲友长幼,“敬重”二字为重。

在土家社会中,亲戚往来非常紧密,礼仪不少,且当官社会阶层,不论长幼。

土家族存有句谚语,“亲戚象把梭,往来脚跟脚”。

土家族不仅亲族往来,存有优良的道德风尚,就是与通常人往来,也很讲究社交道德。

一切都讲究文明礼貌,维系民族传统道德。

人生四礼土家族在人的一生生活中,礼仪较多,但归结起来,只有四大礼仪,即诞生礼,成年簪冠礼、婚礼、葬礼。

现将人生四大礼仪,分别记述之。

问世礼,就是人生的开端礼。

土家人相当著重为婴儿举办问世礼,它既所含为新生命祝福,祷告长命富贵之意,也存有为产妇避邪自保之意,在礼仪中具有一定的神秘色彩。

在漫长的封建时代,土家族逐渐构成了婚姻制度中的多层次礼仪,这些礼仪就是十分复杂和盛大的,它就是一个完备的礼仪过程,但在整个礼仪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婚期这一天举办的男、女冠礼和一系列其它礼仪活动。

寿礼是土家族人的重大礼仪之一。

土家风俗总结报告范文(3篇)

土家风俗总结报告范文(3篇)

一、引言土家族,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世居在湘、鄂、渝、黔的武陵山地区,是我国55个少数民族之一。

土家族拥有独特的风俗习惯、文化传统和民族精神,这些传统不仅丰富了中华民族的多元文化,也为世界民族文化的宝库增添了宝贵的财富。

本文旨在总结土家族的风俗习惯,以期为更多的人了解和传承这一独特的民族文化提供参考。

二、土家族概况1. 民族起源与分布土家族起源于古代巴人,后逐渐与汉族、苗族等民族融合,形成今天独特的土家族。

土家族主要分布在湖南、湖北、重庆、贵州四省市交界处的武陵山区。

2. 语言与文字土家族有自己的语言,但大多数人通用汉语。

目前,只有少数聚居区还保留着土家语。

土家族没有本民族文字,通用汉文。

3. 宗教信仰土家族崇拜祖先,信仰多神。

他们崇拜自然,如土地、岩石、山、河、水等;崇拜动植物,如牛、羊、狗等;崇拜图腾,如鹰、白虎等。

特别是以白虎为祖先神,各地都有白虎庙,立有白虎神位,经常祭祀。

三、土家族风俗习惯1. 服饰土家族服饰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

男子通常包头巾,穿对襟短衫收腰裤,白布裹围脚穿草鞋。

女子则盘发,穿短裙绣花鞋。

女装上衣矮领右衽,领上镶嵌三条花边,胸前钩花,袖口和衣襟上饰以小条花边。

已婚妇女袖口较大,便于哺乳。

2. 饮食土家族饮食以酸辣为主,尤喜将黄豆磨细,浆渣不分,煮沸澄清,加菜叶煮熟,制成合渣。

其他特色食物还有粑粑、腊肉、油茶、合菜、团馓等。

土家族喜欢饮酒,其中常见的是用糯米、高粱酿制的甜酒和咂酒。

土家族居住在依山傍水的村寨中,房屋多为吊脚楼,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

4. 节日与习俗(1)摆手节:土家族的传统节日,每年农历正月初一至十五举行。

节日期间,土家族人民载歌载舞,庆祝丰收,祈求来年风调雨顺。

(2)赶仗:土家族的一种狩猎活动,通常在集体劳动中举行。

人们围山打猎,收获颇丰。

(3)哭嫁:土家族女子出嫁时,要跳花鼓子哭嫁。

这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是对亲人的依依不舍。

(4)丧葬:土家族丧葬习俗独特。

土家族的传统婚姻仪式中有哪些需要亲友帮助的环节?

土家族的传统婚姻仪式中有哪些需要亲友帮助的环节?

土家族的传统婚姻仪式中有哪些需要亲友帮助的环节?一、收福礼土家族婚姻仪式中的第一个环节是收福礼。

在土家族的传统观念中,福礼的收取与祝福、吉庆密不可分。

新娘子嫁入新家时,需要由亲友帮助搬运大量的福礼。

这些福礼一般由大红包、米糕、糖果、水果等组成,象征着新娘子的吉祥和幸福。

在收福礼的过程中,亲友们会争相参与,共同搬运,以表达对新娘子的祝福和喜庆之情。

二、陪伴闺房传统土家族的婚姻习俗中,新娘子嫁入新家后的第一个晚上,亲友会陪伴她入洞房。

亲友通常会事先收拾好新房,布置得温馨而浪漫。

在新娘入洞房之际,伴娘或其他亲友会敲锣打鼓,喧闹热闹地引导新郎进洞房。

而新娘则会依次向亲友们敬茶,表示感谢和敬意。

这个环节需要亲友们帮助引导、唱和、壮声助威等,以增加喜庆气氛,也让新娘子感受到亲友们的关爱。

三、割蓝带土家族传统婚姻仪式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割蓝带。

新娘子嫁入新家后,由岳父岳母为新娘子割下额前系有青蓝带的发髻。

青蓝带为新娘子身份的象征,其割下意味着新娘子完全融入新家庭。

在这个环节中,亲友们会在一旁目睹、见证和为新娘子加油助威,以增添更多的庆祝和祝福气氛。

四、送新娘子入洞房在土家族传统的婚姻仪式中,送新娘子入洞房是一个集体行动。

亲友们会争相竞逐,希望能够有幸送新娘子入洞房。

送新娘子的队伍中会有乐队、舞者,以及一众喜气洋洋的亲友。

整个队伍会载歌载舞地走向新房,为新娘子送上美好的祝福。

这个环节需要亲友们密切配合,共同参与,以展现土家族人民的团结和友爱精神。

以上所述仅是土家族传统婚姻仪式中需要亲友帮助的几个环节。

然而,土家族的传统婚姻仪式还有许多其他环节,如敲锣打鼓、喊口号、唱歌跳舞等,每一个环节都必不可少地需要亲友们的协助和参与。

可以说,亲友的融入使整个婚礼更加热闹、喜庆,也更加加深了新娘子对亲友们的情感纽带。

在传承和发扬土家族文化的同时,这种亲友友谊的体现也为族群间的情感交流搭建了桥梁,彰显了家庭和睦、社会和谐的价值观。

土家族的禁忌

土家族的禁忌

土家族的禁忌一、交际禁忌土家人对外族人忌用土家语,忌用粗话、鄙话和不礼貌语言;晚辈对长辈忌直呼姓名、平辈呼叫姓名忌不带姓,男女之间忌呼“逮、喂”;晚辈对长辈忌呼“逮、喂”;忌长声呼叫,如“啊——”;有病人忌说“不高、不长、死、亡、完了”等语;有人去世,忌直说“死亡”,而改用“作古”、“归天”、“走了”等替代,对生意人忌说“折、亏、损、耗”等字。

忌男女同坐一条板凳或相对坐视,忌男人触及女人腰部。

忌遇见别人时或当总别人面吐口水。

忌留胡子。

婚嫁喜庆之际,不准说“分开、分离”之类的话,更不能谈丧葬之事,否则,认为会带来灾祸。

二、出行忌讳旅行忌七、九日出门,忌八日起程归家,建间称“七不出门八不归,逢九出门惹是非”。

土家人还认为,农历一月、四月、七月、十月的蛇日,冬月的鸡日,三月、六月、九月的牛日,均为“红煞日”,忌出远门。

有“出门遇红煞,一去不归家”之说。

人们出门走亲访友或办事,最忌讳遇到的第一个人是妇女,若是遇见,则不宜出门,等至第二天再出门。

若第一个遇见是男性,第二个是女性,则不忌。

三、摸头禁忌土家族男子严禁别人触摸自己的头,无论善意的或其他什么原因。

唯自己祖父母、父母除外。

谚云“男儿头、女儿腰,只许看,不许挠。

”俗信,摸男子头,是侵犯男子汉的尊严,再好的朋友,也必须严守这一禁忌,否则会使友谊化为仇怨。

四、饮食禁忌1、剩饭忌倒与狗吃。

土家族认为人的剩饭里也附着人的灵魂,如果把剩饭倒给狗吃,就意味着人的灵魂也被狗吃掉,这样就必然对人的记忆力乃至生命带来极大的危害。

2、忌非父亲或非最年长的人吃鸡头、鱼头。

土家族人们认为鸡头、鱼头具有引导终生权威和超常的神力,只有父亲或最年长的人才可食用。

3、忌抛洒饭粒。

土家族人们认为饮食由雷神掌管,谁肆意浪费必然要惹怒雷神而遭雷击,这是中国极为普遍的雷神信仰的反应。

4、忌食母鸡、母猪肉。

土家族人们认为这两类动物肉是不洁的,食用它们,必然会因为它们的不洁而导致食用者的污秽不洁,甚至因此招来灾难。

土家族文化礼仪 土家族的四大礼仪介绍

土家族文化礼仪 土家族的四大礼仪介绍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土家族文化礼仪土家族的四大礼仪介绍
导语:礼仪是一种美德,它是这个文明社会的见证和基础。

讲究礼仪,也是讲究道德义务和责任感。

更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的发展,土家族作为一个重礼节
礼仪是一种美德,它是这个文明社会的见证和基础。

讲究礼仪,也是讲究道德义务和责任感。

更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的发展,土家族作为一个重礼节,讲友好,尚文明的民族,礼仪在土家族文化中是必不可少的一环。

土家族礼仪
土家族很注重礼仪,见面要互相问侯,家有来客,必盛情款待。

土家族平时粗茶淡饭,若有客至,夏天先喝一碗糯米甜酒,冬天就先吃一碗开水泡团馓,然后再以美酒佳肴待客。

一般说请客人吃茶是指吃油茶、阴米或汤圆、荷包蛋等。

无论婚丧嫁娶、修房造屋等红白喜事都要置办酒席,一般习惯于每桌九碗菜、七碗或一碗菜,但无八碗桌、十碗桌。

因为八碗桌被称勺吃花子席,十碗的十与石同音,都被视为对客人不尊,故回避八和十。

土家族人,在社交活动中,重情节、礼行,讲友好,尚文明,并形成了人生的四大礼仪;土家族是山地民族,形成了一套山的习俗。

情礼文明在社会上,土家族与人交往,都很讲情礼文明,注重和珍惜民族声誉。

对人称呼,无论亲友长幼,“尊敬”二字为先。

在土家社会中,亲戚来往非常密切,礼仪不少,且不问贫富,不论亲疏。

土家族有句谚语,“亲戚象把梭,往来脚跟脚”。

土家族不仅亲族往来,有优良的道德风尚,就是与一般人往来,也很讲究社交道德。

一切都讲究文明礼貌,维系民族传统道德。

人生四礼土家族在人的
生活常识分享。

土家族的传统习俗

土家族的传统习俗

土家族的传统习俗土家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之一,其传统习俗丰富多样,反映了土家族人民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和文化传承。

本文将介绍土家族的传统婚嫁、葬礼、节日等习俗,并分析其背后的文化寓意。

一、土家族的传统婚嫁习俗土家族的传统婚嫁习俗独具特色,以其庄重而民俗色彩浓厚的仪式而闻名。

在土家族的传统婚礼中,通常会有一系列的环节,比如彩礼交换、迎亲队伍等。

彩礼交换是土家族婚礼中的重要程序,新郎需要准备一笔丰厚的彩礼来送给新娘的家人,以示尊重和感激。

在迎亲队伍中,新娘通常会坐在装饰华丽的花轿上,由众多亲朋好友护送到新郎家中。

整个过程庄重而热闹,充满了喜庆的氛围。

二、土家族的传统葬礼习俗土家族的葬礼习俗注重尊重和纪念逝者,体现了对死者的崇敬和对生死的思考。

土家族葬礼中,亲友们通常会举行隆重的送葬仪式,以表达对逝者的哀思和怀念。

葬礼期间,还会有一系列的仪式和活动,比如撒地、撒尘、挂笺等。

撒地是指丧家人在出殡时将一些土壤洒在路上,象征着祭奠亡灵并祈求亡灵的归属。

撒尘则是为了避邪和祓除不祥,具有驱邪的意义。

挂笺则是亲友们在逝者的墓前悬挂纸条,用以表达对逝者的思念和祝福。

三、土家族的传统节日习俗土家族有许多丰富多彩的传统节日,如清明节、中秋节、火把节等,这些节日都有独特的习俗和庆祝方式。

其中,火把节是土家族最具代表性的节日之一。

每年的农历十一月二十四日,土家族群众会点燃火把,载歌载舞,沿街行进,庆祝丰收和祈福。

火把节不仅是土家族人民展示自己的热情和喜庆的时刻,也是人们祈求吉祥和幸福的重要渠道。

此外,火把节还有丰富多彩的民间艺术表演,比如土家族舞蹈、歌曲等,充分展示了土家族的文化魅力。

土家族的传统习俗体现了他们的劳动精神、家族观念和对生活的热爱。

这些习俗也是土家族文化传承的重要一环,通过代代相传的方式,使土家族人民对自己的文化更加自信和自豪。

正是这些传统习俗,使土家族的文化得以延续和传承,并且丰富了中国多元文化的面貌。

希望土家族的传统习俗能够得到更多的关注和保护,为中华民族的多样性做出更大的贡献。

土家族祭祀

土家族祭祀

谢谢观赏!
每逢过年过节,男女老少都要聚 集在一起,祈求天神保佑,人畜兴 旺,五谷丰登,免祸消灾。 祭祀会犹如外国的狂欢节,信男 信女们在巫师带领下抬着各种祭祀 的物品,列队而出。 巫师用陈酿的米酒,祭天祭地, 祈念咒语,保佑丰年人畜平安。接 着信徒敲起威风锣鼓,吹起牛角狂 欢,抬起生猪,剖开猪肚祭祀。 信男信女们在巫师的带领下,载 歌载舞尽情地狂欢。信女们欢快的 跳起了土家族的“摆手舞”。
撒尔嗬
土家撒尔嗬,汉族称“跳丧”,又叫 “打丧鼓”。是土家族民间悼念死者的一种 隆重的送葬仪式。撒尔嗬作为清江流域土家 人的一种丧仪习俗,它的奇特之处就是丧事 当作喜事办。土家人有 “一死众家丧,一打 丧鼓二帮忙”的说法。四山五岭、左邻右舍 的乡亲聚集在孝家堂屋里,在亡人的灵柩前, 人们踏着鼓点载歌载舞,场面气氛欢快热烈, 通宵达旦。
土家族是一个讲究礼仪之风的民族, 在社交活动与家庭生活中,特别重情尚 义,讲究礼尚往来和文明礼行。土家族 这种古朴淳厚的礼仪之风,不但充分表 现了中华民族举世闻名的礼仪之邦风范, 而且还世代相传,不断地发扬光大,具 有丰富的人文价值。深入地研究这一问 题,对于弘扬中华民族以及土家族的优 良道德传统,对于今天公民“明礼诚信” 等道德建设,无疑具有重要的人文和实 践意义。
据有关史料记载:“家有亲丧,乡邻来吊,至夜 不去,日伴亡。于枢旁击鼓,唱俚歌哀词”。这种祭 祀歌舞,在古代巴人之后裔土家族的聚居区,世代沿 袭,千古不绝。无论哪家死了老人,村民们闻讯而至, 通宵达旦。这叫做“人死众家丧,一打丧鼓二帮忙。 打不起豆腐送不起情,跳一夜丧鼓陪亡人”。
透过土家跳丧——撒尔嗬,我们完全可以窥见土家人的悲哀与 欢乐、颂亡与慰生、肃穆与热闹奇妙结合的心理世界,撒尔嗬 充分体现了土家人乐观旷达的生死观。我们从撒尔嗬的唱词看, 有唱祖先的,有唱生产生活的,有唱风土人情的,有唱谈情说 爱的,时而打情骂俏,时而如诉如泣,真可谓人老死亡,天地 自然;日吉时良,热闹非凡。从撒尔嗬的动作看,完全沉醉于 纯粹的感觉虚幻世界,迷漫着“歇斯底里”的狂热和无拘无束 的享乐。 撒尔嗬的悼亡,是生者对亡灵的最后陪伴,生者要高度 兴兴地送走亡灵,这是对人生价值的肯定,是土家族乐观旷达 人生观的再现;撒尔嗬既可增强民族的凝聚力,又是民族文化 传承的载体;撒尔嗬还是生者的一种娱乐艺术,土家人从中得 到了美的享受。

关于土家族的风俗

关于土家族的风俗

关于土家族的风俗土家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湖北、湖南、重庆、贵州、四川等地。

土家族的风俗习惯丰富多样,反映了他们独特的文化传统。

一、土家族的婚姻习俗土家族的婚姻习俗非常独特,婚礼通常分为三个阶段:纳彩、娶亲和娶妻。

在纳彩阶段,男方要送一些彩礼给女方,并与女方的家人商量婚事。

娶亲阶段是婚礼的重头戏,男方要带着一支锣鼓队和舞狮队,高歌助兴,热闹非凡。

娶妻阶段是男方正式将新娘接回家中,并举行隆重的迎亲仪式。

二、土家族的服饰习俗土家族的传统服饰非常华丽多彩,男女装束各有特点。

男子通常穿着黑色长袍和白色长裤,头戴蓝色布帽,腰间系上一条红色腰带。

女子则穿着色彩斑斓的对襟蓝色上衣和白色长裙,头上戴着精美的银饰,如银花、银耳环等。

土家族的服饰充满了浓郁的民族特色,给人一种独特的视觉享受。

三、土家族的节日习俗土家族有许多传统的节日,其中最重要的是土家族的新年——“吃新节”。

在这一天,土家族人会合家团聚,共同享用美食,如酸汤鱼、酸白菜等。

同时,人们还会举行祭拜祖先的仪式,并进行民俗游戏和舞蹈表演,庆祝新年的到来。

除了新年,土家族还有丰收节、花山节等重要的传统节日。

四、土家族的民俗习惯土家族有许多独特的民俗习惯,例如“拜堂”、“吃酒”等。

拜堂是土家族婚礼上的重要环节,新郎新娘要在堂前向天地、祖先行拜礼,以示对神灵和祖先的敬意。

吃酒则是土家族人们在庆祝喜事时的常见习俗,人们相互敬酒,祝福对方健康幸福。

此外,土家族还有丰富多样的歌舞文化,如锣鼓舞、花鼓舞等,充分展示了他们的热情和豪放的性格。

五、土家族的信仰习俗土家族的信仰习俗非常丰富,主要信奉巫教和道教。

土家族人相信祖先和自然神灵,认为他们能保佑人们平安顺利。

每逢重要的节日或喜庆活动,土家族人都会举行祭祀仪式,向神灵祈福。

此外,土家族还有一种独特的信仰形式——土司信仰,土司是土家族的领袖,人们对土司寄予了极高的崇敬和信任。

土家族的风俗习惯丰富多样,反映了他们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土家族的四大礼仪土家族是一个讲究礼仪之风的民族,在社交活动与家庭生活中,特别重情尚义,讲究礼尚往来和文明礼行。

土家族这种古朴淳厚的礼仪之风,不但充分表现了中华民族举世闻名的礼仪之邦风范,而且还世代相传,不断地发扬光大,具有丰富的人文价值。

深入地研究这一问题,对于弘扬中华民族以及土家族的优良道德传统,对于今天公民“明礼诚信”等道德建设,无疑具有重要的人文和实践意义。

一、土家族的四大礼仪所谓礼仪,即社会生活中由于风俗习惯而形成的为大家共同遵守的仪式,如婚礼、葬礼等。

土家族人在一生的生活和社交活动中礼仪较多,但最重要的只有四大礼,即诞生礼、婚礼和成年簪冠礼、寿礼、葬礼。

这四大礼是土家族礼仪之风的集中体现,既有社会特征,又有信仰特征,它们把土家族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吉凶祸福交织在一起,形成复杂多样的民俗样式,而且长期地支配着土家人的社会生活和精神生活。

1.诞生礼诞生礼,是人生的开端礼。

土家人相当注重为婴儿举行诞生礼,它既含有为新生命祝福,祈祷长命富贵之意,也有为产妇驱邪避祸之意,在礼仪中带有一定的神秘色彩。

虽然土家人最看重的是诞生礼中的“打三朝”(即婴儿生下3天后要进行全身沐浴)和“满月酒”,但实际上,土家人的诞生礼包含了一个漫长的过程。

妇女怀孕后,俗称“有喜”,要请土老司行法事“安胎”、驱邪,祈求祖先保佑,并在堂屋门上挂上筛子、艾蒿草,称“金钟神罩”,护住孕妇之屋。

分娩,一般要请“接生婆”,接生婆进产房后,要敬祭土家族的生育女神巴山婆婆。

婴儿下地,接生婆用白线结扎脐带,若是男孩,就用父亲的衣服包裹;若是女孩,则用母亲的衣裙包裹。

给婴儿洗澡的水严禁任意外泼,以免污秽神灵。

婴儿降生后,父亲要怀抱“报喜鸡”去岳母家报喜,男孩用公鸡报喜,女孩则用母鸡报喜。

岳母家则按婴儿性别置办“三朝礼”和“满月酒”。

三天后,岳母家以及亲友们挑着礼品前来贺喜,即“打三朝”。

酒宴上,产妇家要请婴儿的外公或舅父取名,俗称“命名礼”。

满月那天,岳母家要来给婴儿“放脚”(因为婴儿出生的第一个月脚手都是包裹着的,满月之后才解开包裹,正式穿上衣裤,俗称“放脚”),并送来放脚需要的一切衣物,这一天俗称“满月酒”或“祝米酒”。

婴儿诞生后,第一个来产妇家的人,俗称“踩生”,“女踩男,福寿全”,“男踩女,要中举”,产妇家要格外热情地招待踩生人,使之多说些吉利话。

在当代,土家族诞生礼中最重要的是“打三朝”,实际上很多地方的土家族都是把“打三朝”与“满月酒”(祝米酒)合二为一的,统称“打三朝”。

随着医疗条件的改善和科学知识的普及,诞生礼中很多带迷信色彩的陋习都被土家人自觉地抛弃了。

2.婚礼和成年簪冠礼在漫长的封建时代,土家族逐渐形成了婚姻制度中的多层次礼仪,这些礼仪是十分复杂和隆重的,它是一个完整的礼仪过程,但在整个礼仪过程中,最重要的是婚期这一天举行的男、女冠礼和一系列其它礼仪活动。

如“打样”,即媒人撮合男、女双方进行第一次见面,俗称“瞧样子”,双方满意后再正式提亲。

“求婚”,打样之后,男方正式请媒人去女家求婚。

“讨红庚”,俗称“合八字”,男方委托媒人讨来姑娘的生辰年月日时,写在“红庚贴”上,并请土老司或算命先生按阴阳五行推论,看是否相合或相克。

“定亲”,俗称“插茅香”,合了八字,就成了“天作之和”,男、女双方即择吉日,举办酒席,邀请双方亲戚到场正式定亲,实际上是向社会公开这桩婚事,取得社会承认。

“拜年”,定婚后,男方每逢新年都要去女家拜年,但拜第一个新年最为隆重。

“看期”,到了结婚年龄,男、女双方同意后即请土老司或算命先生择吉日结婚“。

冠礼”与“婚礼”,婚期到后,男、女双方即举行非常隆重的冠礼和婚礼,新娘则要按出嫁礼仪进行哭嫁。

成年簪冠礼和婚礼,土家族是将其一并举行的,并且最为隆重。

男冠礼和女冠礼都是在结婚前一天举行。

清《长阳县志》卷三记载:“古冠婚为二事,长邑则合而为一。

于嫁娶前一二日,女家束发合笄,曰‘上头’。

设席醮女,请幼女九人,合女而十,曰‘陪十姊妹’;男家命字,亲友合钱为金匾,鼓乐导送,登堂称贺,曰‘贺号’,不谓字也。

是日设二(宴)席,其一,子弟九人,合新郎而十,曰‘陪十兄弟’,又曰‘坐十友’”。

冠婚礼并行和礼仪中的“陪十姊妹”、“陪十兄弟”的“双陪”活动,在整个土家族地区都有这种习俗,并且至今遗风犹存。

举行了冠礼,就表示男、女已进入了成年,可以在社会上进行单独交际,独立地创家立业了。

“发轿”,女方举行完冠礼和婚礼后,即按照土老司择定的时辰启轿,土老司要作法封轿避煞等。

“敬土司王”,土司时代,土司王享有“初夜权”(即土司王先要与新娘睡一夜或三夜),后被人在行使初夜权时杀死,传说他阴魂不散,经常作崇使新婚夫妇不和,因此要敬奉他。

“安床”,即男方安好新婚床位,边安放边行法事,祈求新婚夫妇和顺美满。

“拦轿”,当男方迎亲队伍热热闹闹地来到女家村寨门口时,女家亲友们将迎亲队伍拦住,佯做阻拦之状,迎亲与拦轿的双方相互对歌、取笑甚至打闹,实际上这是土家族早期“抢亲”习俗的遗存。

“找摸米”,“摸米”即新郎代理人,俗称“押轿娃”,前去抬轿的小伙子都装成“摸米”,新娘的姊妹们一时难辩真假,就在小伙子中任意寻找,相互嬉戏,甚至往小伙脸上抹锅灰,实际上是借此机会暗中选择意中人,明显地带有远古土家人对偶婚的遗俗。

“茅宴席”和“赶脚酒”,发轿上路后,新娘的亲属们还在一些路口佯装拦截,这时,男家早在这些地方摆好酒宴,拦轿的人即吃起了“茅宴席”,也有男家直接把酒席送到女家堂中的,名曰“赶脚酒”。

“搬帐子”,当迎亲队伍快到男家时,“摸米”放快脚步,先将帐子搬到男家,举行挂帐仪式,边挂边唱,颇有风味。

“迎轿”,即新娘的花轿到男家后,男家要举行一系列迎轿仪式,直到拜堂、入洞房为止。

“上马酒”,即新娘进男家这一天,男家要专门为送亲的嫂子、伴嫁的姑娘和新娘的兄弟(舅爷)等在堂屋中央摆下丰盛的酒席,名曰“上马酒”,之后才给其他亲戚朋友开席。

“闹新房”,即新郎、新娘的同辈亲戚朋友在新房里为祝福新婚而进行的娱乐活动,土家族闹新房往往还由伴嫁去的姑娘和陪新郎的小伙对歌,他们借机选择意中人,这是土家族以歌为媒的古婚俗的再现。

“回门”,婚后的第二天,新娘要偕同新郎回娘家,当天去当天回,俗称“回门”。

至此,土家族的整个婚礼就告结束。

3.寿礼寿礼是土家族人的重大礼仪之一。

土家人祝寿,对小孩子称为“长尾巴”,成年人叫“过生日”,50岁后方称“祝寿”。

但若父母健在,即使年龄再高也不能称“祝寿”,“尊亲在不敢言老”。

土家族为老人祝寿要献鱼,上长寿面,敬寿桃,满60花甲的寿礼最为隆重。

土家族祝老人健康长寿,堪称民族美德。

4.葬礼葬礼,几乎是任何一个民族都具有的悼亡仪式和祭祀活动。

土家族俗称葬礼为“白喜”、“白会”、“老龙归山”等,一般要跳唱丧鼓歌。

湖北省清江流域的土家人在举行葬礼时,其主要活动是跳丧,即跳唱非常神奇和隆重的“撒尔嗬”。

这是土家人悼念死者的一种祭祀性歌舞,且歌且舞,似剧非剧,风格异常古朴和别致。

舞姿非常优美,时而绕臂穿肘,形似凤凰展翅;时而相对击掌,犹如幺姑筛锣;时而扭肩擦背,好比水牛擦痒;时而嘴唇触地,恰似春燕衔泥;时而相互嬉戏,犹如牧童戏水等等。

土家人跳丧为何称其为“撒尔嗬”呢?其实,这是因跳唱时多用衬词“撒尔嗬”而得名。

明代《巴东县志》载:“旧俗,殁之日,其家置酒食,邀亲友,鸣金伐鼓,歌舞达旦,或一夕,或三、五夕。

”人死后,左邻右舍听到阵阵报信的鞭炮声,都自动赶到死者家里来,为死者跳撒尔嗬。

土家人常说:“人死众人哀,不请自己来”,“人死众家丧,一打丧鼓二帮忙”,“半夜听到丧鼓响,脚板心底就发痒”。

入夜,只听灵堂门外几声炮响,跳丧者们闻声而至。

一位德高望重之人掌鼓指挥,三声重鼓,一声高唱:“我打起鼓来,你出台哟,撒尔嗬里!”众人齐声答和。

跳丧者或两人一对,或三人一伙,迅速踏鼓跳唱,脚踏鼓,鼓跟脚,跳丧者头、手、肩、腰、臀一起扭动,舞姿变化多端;唱着古朴粗犷、诙谐有趣的极富浓郁山乡气息的词曲,从入夜到鸡鸣,或一夜,或二夜,或三夜等,通霄达旦。

撒尔嗬有一定的程式,一般由待师、跳丧、哭丧等构成。

或曰开歌场、奠酒、收歌场等。

撒尔嗬唱词变化多端,四言、五言、七言随情而变。

除开那些少年夭亡者,不论是男是女,也不分高低贵贱,只要人死了,乡邻们总要跳唱“撒尔嗬”。

实际上,早在元、明、清时代,撒尔嗬在清江流域土家人的跳丧中,就已完全成熟了。

至于撒尔嗬的历史渊源,今天已无法精确查考,有说起源于庄周“鼓盆而歌”的,也有说起源于八月十五杀鞑子的等。

尽管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撒尔嗬是土家先民巫术、祭祀礼仪和歌舞艺术三者有机结合的产物,这确是无可质疑的。

二、土家族四大礼仪的人文价值土家族的四大礼仪,是土家族人民礼仪文化的集中体现。

同时,这四大礼仪也充分表现了土家族人民乐观旷达的人生观和生死观,表现了土家族人民孝顺父母的传统美德,表现了土家族是一个具有崇高社会责任感的民族。

1.土家族的诞生礼,既是在祝福新生命的同时,对民族开天辟地、发祥繁衍的历史进行回顾和纪念,又充分体现了积极向上的人生观。

在土家族传说中,远祖是蛋生的。

古时世界处于混沌之中,一片黑烟,无天无地,昼夜不分。

突然一阵狂风将黑烟吹散,随之飘来一朵白云,白云里裹着一个硕大的蛋,蛋白如天,蛋黄似地,随着天崩地裂一声巨响,蛋裂开了,跳出一个亭亭玉立的姑娘,她名叫卵玉,她就是土家族的祖先。

卵玉喝虎奶,吃铁铊,她见天地相互粘连,就用箭射开,才有了世界的开端。

所以,土家族崇敬蛋,认为蛋是人类之种。

土家族在举行诞生礼“打三朝”和“满月酒”时,最看重的食品就是醪糟荷包蛋,凡是前来贺喜的人,每人都得吃一碗醪糟荷包蛋,这实际上就包含有纪念土家族祖先开天辟地、发祥繁衍的含义。

当土家姑娘出嫁时,男方总要给女方送两个煮熟的红鸡蛋,姑娘在出嫁前夜就用此蛋在脸上滚三下,名曰“开脸”,象征获得生育的蛋种,预示后代的繁衍和民族的生生不息。

可见,土家人认为,人的生命是来之不易的,每一个人来到世上,就要对得起自己的生命,就要有所作为,不能虚度光阴。

在土家族诞生礼中,还有“抓周”的习俗,即婴儿满周岁时,在桌子上放置书、笔、算盘、纸张等物件,让婴儿自己去抓,土家人认为婴儿最先抓住什么,就预示着这个小孩今后干什么。

土家人总是望子成龙的,既希望子女为国家作出贡献,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材,又希望光宗耀祖,为家族争光,这种积极向上的人生观是值得肯定的。

2.土家族的婚礼和成年簪冠礼,标志着土家族是一个具有高度的民族自觉意识以及社会责任感的民族。

土家族的婚礼与成年簪冠礼是一并举行的,实际上表明这是土家族青年男女走向成年的一个标志,即走完了自己的孩提时代,意味着“人生的第二次断奶”,因此,要肩负起社会责任和家庭责任,要有个体的自觉意识。

首先,土家族的婚礼和成年簪冠礼有严格的礼仪程序,通过这种严格礼仪程序的锻炼,从而给土家族青年男女上了人生的第一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