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跨文化交际理论的发展研究

合集下载

中国跨文化交际研究的现状、问题与建议

中国跨文化交际研究的现状、问题与建议

中国跨文化交际研究的现状、问题与建议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元化的发展,跨文化交际越来越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跨文化交际研究的重要性也越来越受到关注。

本文将从现状、问题和建议三个方面来探讨中国跨文化交际研究的现状,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一些有益的思路和建议。

一、现状1. 研究领域广泛中国跨文化交际研究已经涉及到了包括语言、文化、教育、商务、政治等多个领域,研究的内容也非常丰富,包括语言交际、文化传播、跨文化教育、跨国企业管理、国际政治关系等方面,形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研究体系。

2. 学科门类齐全中国跨文化交际研究已经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学科门类,包括语言学、翻译学、应用语言学、社会学、心理学、教育学、国际关系学、管理学等多个学科门类,这些学科门类为跨文化交际研究提供了丰富的理论和研究方法。

3. 研究水平提高近年来,中国跨文化交际研究的水平得到了很大提高。

国内的一些高校和研究机构已经开展了很多跨文化交际方面的研究项目,发表了不少高水平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在国际上也开始得到了越来越多的认可。

二、问题1. 理论研究滞后与国外相比,中国跨文化交际研究的理论研究有些滞后。

尽管在研究领域广泛和学科门类齐全的基础上,中国跨文化交际研究已经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研究体系,但是在理论创新和深化方面还存在不足。

2. 方法论不够成熟中国跨文化交际研究的方法论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虽然学科门类齐全,但是在实践中,很多研究者对于研究方法的选择和运用还存在困惑和不足。

同时,中国跨文化交际研究的实证研究方法也需要进一步完善和拓展。

3. 研究的应用价值不足中国跨文化交际研究的研究成果在实践中的应用价值还不足。

很多研究成果只停留在学术界,缺乏对商务、政治、文化等实际应用领域的推广和应用。

这也导致了研究成果的实际价值不够充分体现。

三、建议1. 加强理论创新和深化在研究领域广泛和学科门类齐全的基础上,中国跨文化交际研究需要加强理论创新和深化,推动研究领域的不断拓展和深化。

跨文化交际理论

跨文化交际理论
理解能力是指理解和解读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交际信息的能力
• 提高理解能力有助于跨文化交际的顺利进行 • 提高理解能力减少跨文化交际中的误解和冲突
提高跨文化交际中的理解能力
• 学习和了解不同文化的特点和价值观 • 培养跨文化思维和跨文化视野 • 保持开放和包容的沟通心态
跨文化交际中的沟通策略与技巧
沟通策略与技巧包括明确沟通目的、选择合适的沟 通方式、调整沟通速度等
跨文化交际中的有效沟通技巧
跨文化交际中的有效沟通技巧
• 避免使用难以理解的俚语和习语 • 注意语言表达的礼貌和尊重 • 保持开放和包容的沟通心态
有效沟通技巧包括清晰表达、倾听、反馈、调整沟通方式等
• 有效沟通技巧有助于提高跨文化交际的沟通效率 • 有效沟通技巧减少跨文化交际中的误解和冲突
提高跨文化交际中的理解能力
文化冲突是指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交际双方在价值观、 信仰、习俗等方面产生的冲突
• 文化冲突可能导致沟通障碍和关系紧 张 • 文化冲突影响跨文化交际的顺利进行
解决文化冲突的方法
• 增强文化意识和文化敏感性 • 学习和了解不同文化的特点和价值观 • 寻求文化共识和建立和谐的跨文化关 系
文化适应与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 沟通策略与技巧有助于提高跨文化交 际的沟通效率 • 沟通策略与技巧减少跨文化交际中的 误解和冲突
跨文化交际中的沟通策略与技巧
• 根据文化背景和交际对象选择合适的 沟通方式 • 注意语言表达的礼貌和尊重 • 保持开放和包容的沟通心态
05
跨文化交际理论的未来发展趋势
跨文化交际理论的研究前景
跨文化交际理论将继续拓展研究领域和应用范围
非语言因素在 跨文化交际中
的影响
02
• 非语言因素差异导致误解和 冲突 • 非语言因素在跨文化交际中 的适应与学习

中国跨文化传播研究的发展历史与现状

中国跨文化传播研究的发展历史与现状

第一节跨文化传播学的诞生以及在国外的发展
一、跨文化传播学的诞生 跨文化传播实践的历史非常悠久,广义上来说,自有人类社会便有了跨文化传 播的实践,而将其作为一门学科进行专门的研究,则是晚近之事。目前我们一般认 为,跨文化传播学的诞生,始于爱德华・霍尔(Edward Hall)和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外
事学院”(Foreign
subject views.and
in these
studies,as the research
object。the
period of the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Study is
lack ofrelative integrality. Therefore,the thesis surmnarizes the background and the developing history of
Anthropology of Service
Institute)的建立。1955年,霍尔在《举止人类学》(The
Manners)一文中,提出了跨文化的范式。学界把霍尔的《无声的
语言》(The Silent Language,1959)视为跨文化研究的奠基之作。该书包含了我们理
解文化和传播的基本问题,如“什么是文化”、“文化就是传播”、“时间会说话”、“空 间会说话”等。霍尔在本书中很重视非言语传播问题,用了将近五分之一的篇章对 此加以讨论。 1958年,《丑陋的美国人》(The
论”。到了二十世纪,文化传播学家开始关注文化对社会的影响,进而关注传播对 文化的影响。此时,传播学开始登上历史舞台,拉斯韦尔(Harold D Lasswell)、拉 扎斯菲尔德(Paul Lazarsfeld)、卢因(Kurt Lewin)和霍夫兰(Carl Hovland)悉数 登场,直到五十年代的韦尔伯・施拉姆(Wilbur Schramm),传播学的研究已经初具 规模,相关的研究范式和理论业已初备。 一般来说,跨文化传播研究的学术传统,来自社会学、文化人类学、心理学、 修辞学、传播学等。至文化人类学下的传播学产生发展,到传播学作为一门独立学 科的成熟,跨文化传播研究的理论基础已经基本齐各。学术的关怀几乎无一例外源

跨文化交际研究现状分析

跨文化交际研究现状分析

跨文化交际研究现状分析摘要:在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之下,大大推动了跨文化交际的发展和进步,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重视和关注。

加强跨文化交际已经成为国际事务工作中的重中之重,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本文主要针对跨文化交际研究的现状与相关问题阐述进行深入的分析,并根据其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提出几点针对性的对策、策略,以供相关人士的借鉴。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研究现状;相关问题;不足之处;对策“跨文化交际”主要是指本族语者与非本族语者之间的交际,也代指任何在语言和文化背景方面有差异的人们之间的交际。

在跨文化交际研究中,其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比较多,不容忽视,急需采取切实可行的应对措施和解决办法来予以治理。

不断促进交际与文化的交流与融合,缩小与国际上的差距,致力于为跨文化交际提供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

一、跨文化交际研究的相关论述(一)跨文化交际研究的目的1.研究对象主要来自于不同文化集团的成员,在相互交流过程中,通过各自的文化价值与人际间行为的各种关系。

简言之,就是研究文化与人际交流行为之间的相互影响,侧重于跨文化环境下的交际行为。

2.研究文化与社会行为之间的关系。

跨文化交际研究需要解决一系列相关的问题,主要涵盖语言方面和非语言方面的内容。

其中,非语言方面要解决的问题更为广泛,例如:家庭关系、跨国婚姻、宗教信仰、网络传播以及社会体制等等方面。

(二)跨文化交际研究的可行性因素有利于促进跨国企业管理和组织效率的提升,保证不同文化之间成员之间的人际交流质量,不断降低或减轻因文化差异而产生的障碍和误差。

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跨文化交际已经成为了一门热点的学科。

最早出现在美国,主要是由于美国当时的经济、政治以及军事的发展需要,以便于当地美国政府更好地处理国际事务。

(三)跨文化交际研究的应用跨文化交际主要应用在外交、贸易、国际商务、对外汉语文化教学、人力资源管理以及企业管理、市场营销、公共关系等等方面。

例如:1.我国外交部长与外国领导人之间的谈判;2.与外国留教师和留学生之间的交往和沟通,设计语言方面的教学;3.对于进出口公司来说,与外国商人做交易、谈生意。

《跨文化交际的理论与实践》

《跨文化交际的理论与实践》

《跨文化交际的理论与实践》跨文化交际的理论与实践随着全球化的加速,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交流、合作和交往活动日益频繁,跨文化交际也因此成为一门十分重要的学科。

跨文化交际研究的对象是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之间的互动和交往,包括口头和非口头语言传达、行为习惯、价值观念、社会习俗等多个方面。

跨文化交际的理论与实践涉及到语言学、社会学、认知心理学等多个学科,其研究成果可以有效指导人们在跨文化交际中规避误解和冲突,促进文化交流和合作,为全球化的进程提供重要的智力支持。

跨文化交际理论的发展历程跨文化交际理论的发展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当时人们开始重视跨文化交往中的语言和文化差异,认为跨文化交往中的失误和冲突主要是由于语言和文化的差异所导致的。

在此基础上,语言学家弗朗西斯·霍奇森(Hall)、爱德华·塔勒(Taylor)等学者先后提出了“高低语境文化”、“文化差异”等概念,来描述跨文化交际中的语言和文化差异。

这些概念为跨文化交际的理论构建奠定了基础。

20世纪60年代以后,跨文化交际理论逐步发展成为集语言、文化、心理等多方面知识于一体的学科。

美国语言学家萨姆·华兹(Hudson)发表了《跨文化交际研究理论框架的建立》一文,强调跨文化交际不仅仅是语言和文化的问题,还涉及许多其他因素,如情感、人际关系等。

英国古典语言学家约翰·加尔弗兰(Garfinkel)则提出了“文化话语分析”(CA),认为人们的行为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文化环境所约束的。

这些理论对跨文化交际的研究和实践产生了重要影响。

跨文化交际理论的重要概念1、高低语境文化高低语境文化是跨文化交际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是美国语言学家霍奇森提出的。

高低语境文化主要来自于对文化中信息表达方式的不同理解。

在低语境文化中,信息表达以直白、准确、直接为主,它以清楚明确的文字语言为主要传播方式;而在高语境文化中,信息表达方式则依赖于身份、关系、文化等诸多因素的复杂交织,语言的隐喻、暗示、表情等非语言因素也更多地发挥作用。

跨文化交际学

跨文化交际学

第二节跨文化交际学一、跨文化交际学的历史1、跨文化交际学兴起于美国原因:跨文化交际学的兴起与美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国际上的地位和外交政策有紧密的联系。

P8美国有重要的社会文化背景:美国是个移民国家,文化多元化是它突出的特点;美国作为世界上教育和经济最为发达的国家之一,国际交流非常频繁。

2、跨文化交际学的创立1959年,霍尔出版了《无声的语言》一书,标志着跨文化交际学的诞生。

3、跨文化交际学的确立20世纪70年代。

主要表现为跨文化交际课程的开设,跨文化交际专著的出现,专业协会的成立和跨文化交际研究专业期刊的创刊。

4、跨文化交际学的成熟20世纪80年代。

其标志是各种理论模式的诞生和研究方法的探索。

二、跨文化交际学的理论基础人类学、心理学、语言学、传播学、社会学P10三、跨文化交际学的主要内容文化与交际、价值观与文化模式、语言交际、非语言交际、文化身份/认同、文化适应、跨文化交际的心理因素、不同领域的跨文化交际、跨文化交际能力、跨文化交际训练四、跨文化交际的研究1、跨文化交际的研究方法P142、中国的跨文化交际研究20世纪80年代跨文化交际学被引入中国。

中国的跨文化交际研究重要集中在以下方面(1)语言与交际的关系(2)非语言交际(3)中西习俗对比(4)中西经营管理模式比较(5)国民性研究(6)价值观研究中国的跨文化交际研究起步晚,历史比较短,研究范围还比较窄,重要集中在外语教育和对外汉语教学领域,研究的成果是跨文化语用学。

中国的跨文化交际研究一般性探讨比较多,而基于大量数据的实证研究还比较缺乏。

第三节跨文化交际与汉语国际教育一、汉语教师学习跨文化交际的必要性1、更好地理解中国文化2、建立更敏锐的跨文化意识3、提高文化适应的能力4、建立开放宽容尊重的文化态度5、提高在不同文化环境中进行汉语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6、掌握培养学习者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方法和策略。

二、汉语教师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分两种:(1)汉语教师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一种与文化语言不同的的人们惊醒有效而得体的交往所需的综合能力。

中德外语学习文化的跨文化协同研究

中德外语学习文化的跨文化协同研究

中德外语学习文化的跨文化协同研究随着全球化的推进,外语学习已经成为越来越多人的选择。

中德两国在外语学习方面有着各自独特的文化和传统,而跨文化协同研究旨在探讨两国在外语学习文化方面的异同点及其影响因素。

本文将围绕中德外语学习文化的跨文化协同研究这一主题,阐述相关背景、研究方法、结果与讨论以及结论。

近年来,国内外研究者对外语学习文化进行了大量研究。

研究表明,外语学习文化对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策略以及学习效果产生重要影响。

中德两国在外语学习文化方面有着明显的差异,例如中国学生更注重语法和词汇学习,而德国学生更注重语言的应用和实践。

因此,对中德外语学习文化进行深入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采用了文献综述、案例分析和问卷调查等多种研究方法。

通过对中德两国外语学习文化的相关文献进行梳理,总结两国在外语学习文化方面的异同点。

结合实际案例,对中德外语学习的跨文化协同进行深入分析。

通过问卷调查,了解中德两国大学生对外语学习的态度和看法,以便更好地分析两国在外语学习文化方面的差异及其影响因素。

通过文献综述和案例分析,我们发现中德外语学习文化在以下几个方面存在差异:学习动机:中国学生倾向于把外语学习当作是提高考试成绩和就业竞争力的手段,而德国学生则更注重通过外语学习了解其他国家和文化。

学习策略:中国学生倾向于采用传统的语法翻译法,注重词汇和语法的学习,而德国学生更倾向于使用交际法,注重语言的实际应用。

学习环境:中国以外语教学为主的学校相对较少,大多数学科都把外语作为一门辅助性课程,而德国很多学校把外语学习作为必修课程,并提供了更为丰富的学习资源。

问卷调查结果表明,中德两国大学生在外语学习态度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

中国大学生对外语学习的态度更为积极,大多认为外语对自己的未来职业发展非常重要,而德国大学生则更注重外语的实际应用,认为外语只是一种交流工具,不一定需要达到很高的水平。

中德外语学习文化存在一定的差异,这些差异主要表现在学习动机、学习策略和学习环境等方面。

国际跨文化能力研究:现状与展望

国际跨文化能力研究:现状与展望

国际跨文化能力研究:现状与展望目录一、内容概要 (2)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3)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4)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6)1.4 论文结构安排 (7)二、国际跨文化能力的理论框架 (8)2.1 跨文化能力的定义与构成要素 (9)2.2 跨文化能力的理论基础 (10)2.3 跨文化能力的测量工具与方法 (12)三、国际跨文化能力的现状分析 (14)3.1 不同国家间的跨文化能力差异 (15)3.2 不同行业或领域的跨文化能力特点 (16)3.3 跨文化能力与企业国际化战略的关系 (18)3.4 跨文化能力与国际合作项目的影响 (19)四、国际跨文化能力的发展趋势与挑战 (20)4.1 全球化背景下跨文化能力的发展趋势 (21)4.2 新兴技术对跨文化能力的影响 (22)4.3 文化冲突与融合中的跨文化能力挑战 (23)4.4 跨文化能力培养的政策建议与实践案例 (24)五、未来展望与建议 (26)5.1 加强跨文化能力教育的国际合作与交流 (27)5.2 提升企业跨文化管理能力与创新能力 (28)5.3 利用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技术优化跨文化能力评估与培养策略305.4 培养具备全球视野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跨文化能力人才 (31)一、内容概要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日益频繁,跨文化能力已成为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个人素质。

国际跨文化能力研究旨在探讨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之间的沟通、理解与协作的能力,以及如何有效地在全球范围内实现多元文化的共存与发展。

本论文首先回顾了国际跨文化能力研究的起源与发展历程,梳理了国内外在这一领域的研究成果与理论框架。

通过实证研究的方法,分析了不同文化背景下个体的跨文化能力差异,以及这些差异对个人在国际舞台上的表现所产生的影响。

本文还探讨了培养国际跨文化能力的有效途径和方法,包括语言学习、文化教育、跨文化交际技巧培训等。

国际跨文化能力研究将面临更多的挑战与机遇,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交通工具的发展,人们跨越国界的频率越来越高,跨文化交往变得更加便捷;另一方面,全球化进程中的文化冲突与融合问题也日益凸显,对国际跨文化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中国跨文化交际研究的现状、问题与建议

中国跨文化交际研究的现状、问题与建议

中国跨文化交际研究的现状、问题与建议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跨文化交际研究变得越来越重要。

中国作为一个多民族、多语言、多文化的国家,跨文化交际研究对于我们更是至关重要。

本文旨在探讨中国跨文化交际研究的现状、问题与建议。

一、现状目前,中国跨文化交际研究已有相当成果,但整体水平还有待提高。

中国的跨文化交际研究主要集中在三个领域:教育、外交和商务。

在教育领域,跨文化交际研究主要关注语言和文化教学的融合;在外交领域,跨文化交际研究主要关注国际关系和文化交流;在商务领域,跨文化交际研究主要关注国际商务和企业文化。

但是,这些研究往往局限于对跨文化交际的表面现象的认识,缺少深入的理论研究。

二、问题中国跨文化交际研究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研究视角狭窄。

由于缺乏深入的理论研究,研究者常常把跨文化交际仅仅看作不同文化之间的语言和礼仪交流,而忽视了文化心理和价值观的重要性。

其次,研究方法单一。

目前,大多数研究仍然采用问卷调查和个案研究等传统方法,数据采集和分析方法缺乏多样性和创新性。

最后,跨学科研究不足。

跨文化交际研究需要跨学科的交叉融合,但中国的跨文化交际研究往往局限于单一领域的研究,跨学科的交叉研究还有待发展。

三、建议为了进一步提高中国跨文化交际研究的水平,应该采取以下措施。

首先,要加强理论研究。

研究者应该从文化心理和价值观的角度出发,深入挖掘跨文化交际现象的本质和规律。

其次,应该拓展研究方法。

研究者可以使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如实验研究、网络研究和文献分析等。

最后,要鼓励跨学科研究。

研究者应该积极参与跨学科研究,如跨文化心理学、跨文化交际学、人类学、社会心理学等。

综上所述,中国跨文化交际研究存在一定问题,但是通过加强理论研究、拓展研究方法和鼓励跨学科研究,可以进一步提升其研究水平,促进跨文化交际的发展。

外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理论和实践模型探究

外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理论和实践模型探究

一、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教学理论模型在外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不仅需提高学生的目的语言能力,同时还应关注本土化,关注文化的多元性特征以及动态性特征,在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培养文化认同感[1]。

(一)理论模型的结构1.态度维度在跨文化交际能力框架中,态度维度是由多个内容所组成的,包括全球化意识、语言意识、文化意识以及语言交流动机。

其中,全球化意识是十分重要的宏观维度,本研究认为,对于全球化意识,可将其作为意识形态中的某一方面,因此,可将其纳入态度维度中[2]。

在社会经济全球化以及文化多元化时代,全世界范围内所有人均可相互连接、相互依赖,交际者应培养自身的全球化意识,其不仅需保持自我身份意识,同时还应形成民族文化意识以及文化的相对意识。

具体而言,交流者处于社会环境中,应明确社会位置、社会角色、个人义务,提升对于人际交往的理解程度,清楚地理解自己的身份有利于在交际过程中更加理性、客观,形成文化自觉。

文化自觉指的是人应明确文化的来源、形成过程以及发展趋势[3]。

这个因素在中国的跨文化教育中有着关键意义,它鼓舞了中国学生对本我、自我与超我的深入思考,避免出现“文化失语”现象,使得不同民族之间能够促进文化的融合,保证文化传承效果,同时促进民族文化创新和发展。

在学习国家、社会的各类文化后,要求学生能够形成文化相对意识,对于文化能够保持相对主义的态度,同时充分尊重不同文化,坚持文化平等。

另外,语言和文化意识指的是语言与文化之间相互关系的意识。

文化的价值理念以及特性,均能够对语言意义的形成、语言结构形式的选择、修辞手法的应用以及交际模式的创建策略产生规范以及制约作用。

因此,在外语教学中,应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化意识,使得学生能够接受两种语言以及两种文化,促进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提升[4]。

除此以外,交际动机指的是在交际过程中,交流者与交流对象进行沟通交流,主动了解和学习外国文化的各项心理因素,具体包括开放的心态、调整个人身份的意图以及交际的意向。

跨文化交际的理论探索与实践方法

跨文化交际的理论探索与实践方法

跨文化交际的理论探索与实践方法一、引言跨文化交际是在全球化背景下日益重要的研究领域之一。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样化的加速发展,不同国家、地区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互动日益频繁。

在这样的背景下,跨文化交际的理论探索和实践方法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围绕跨文化交际的理论与实践展开探讨,深入分析其重要性和影响,并提出相关的实践方法。

二、跨文化交际理论的发展2.1 文化观念和认知理论文化观念和认知理论是跨文化交际理论的基石之一。

它强调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对于事物的不同认知和理解方式。

文化观念和认知理论认为,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会根据自己的文化传统和社会背景来理解和解释事物,产生差异性。

这为跨文化交际的实践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持,要求人们在交际过程中充分理解对方的文化观念和认知方式,避免产生误解和冲突。

2.2 语用学理论语用学理论是跨文化交际中的重要理论之一。

它研究语言在特定语境中的使用规则和意义传达。

语用学理论认为,语言的使用需要考虑到社会文化因素的影响,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使用语言的方式和含义会有所不同。

因此,在跨文化交际中,人们需要充分了解对方的语境和文化背景,避免因语言差异而产生误解和障碍。

2.3 社会认同和身份理论社会认同和身份理论是跨文化交际的另一个重要理论基础。

它研究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的社会认同和身份认同,强调个体在跨文化交际中的文化认同和身份构建的重要性。

社会认同和身份理论认为,个体的文化认同和身份认同会影响其在跨文化交际中的行为和态度。

因此,在跨文化交际的实践中,人们需要重视对方的文化认同和身份认同,尊重和理解他们的文化差异和个体差异。

三、跨文化交际实践方法的探讨3.1 跨文化教育和培训跨文化教育和培训是一种重要的跨文化交际实践方法。

它通过为个体提供关于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交际规则、文化价值观和行为准则的培训,帮助个体增强对不同文化的理解和适应能力。

跨文化教育和培训可以通过各种方式进行,如学习不同文化的语言、参与跨文化交际活动等。

跨文化交际的理论与实践

跨文化交际的理论与实践

跨文化交际的理论与实践第一章绪论跨文化交际是指在不同文化背景下,通过各种交际方式构建互动关系的一种交际形式。

由于全球化的冲击,越来越多的人涉足跨文化交际,跨文化交际已不再是某些人的特权,而成为了人人必须掌握的能力。

本文将从理论和实践两个角度,阐述跨文化交际的重要性和方法。

第二章跨文化交际的理论2.1 文化维度理论文化维度理论是跨文化交际中最基本的理论之一。

该理论认为,不同国家的文化背景中存在着一系列的文化维度,这些维度包括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权利距离、不确定性规避、男性至上等。

通过研究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这些维度,可帮助人们理解彼此的差异,从而更好地进行跨文化交际。

2.2 社会语境理论社会语境理论认为,语言不是独立的存在,而是与社会环境相互关联的。

在不同的社会语境中,语言使用者要根据实际情况和交际对象的身份、地位、背景等因素,适时地使用恰当的语言形式。

在跨文化交际中,了解不同文化的社会语境是十分必要的。

2.3 文化认知理论文化认知理论认为,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对同一事物的理解和认知是不同的。

了解和尊重不同文化的认知方式,可以更好地促进跨文化交流。

例如,东亚文化中,沉默寡言被视为一种修养,而在西方文化中,沉默则可能被误解为无礼或者不感兴趣。

第三章跨文化交际的实践3.1 掌握基本交际技巧在跨文化交际中,合适的交际技巧是很关键的。

比如礼貌用语的运用、尊重对方文化习惯、避免敏感话题等都能让跨文化交际更加成功。

3.2 建立良好的跨文化关系建立良好的跨文化关系需要建立互信。

交流双方需要建立起互相尊重、理解的基础上,才能有效地进行跨文化交流。

同时,了解对方的文化背景,尊重其价值观念,可以成为建立互信关系的基础。

3.3 学习不同文化的礼仪习惯礼仪习惯是文化背景中不可忽略的一部分。

在跨文化交际中,不同的礼仪习惯可能会带来不同的效果,甚至影响双方的交流。

因此,学习不同文化的礼仪习惯,避免因文化差异而误解双方交流的意图,是跨文化交际中不可忽略的一环。

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理论综述

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理论综述

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理论综述摘要: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跨文化交际逐渐进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

地球村的发展,使世界各国的人们开始频繁交流。

跨国公司的增多、外国留学生的涌现、外国移民的加入、国际会议与大型国际活动的开展、国际都市的出现等等都使得跨文化交际学科越来越重要。

而人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也应得到提高以适应新的发展。

本文就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理论做了综述,梳理国内外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各类研究,以带动跨文化交际学科的发展。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能力;理论综述引言世界上的文化丰富多样,各具特色。

文化是一个涵义极其广泛的概念,包含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许多学者给文化下过各种定义,其中广泛使用的是泰勒的文化定义,他认为所谓文化和文明乃是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以及包括作为社会成员的个人而获得的任何能力、习惯在内的一种综合体。

20世纪人类的科学技术有了突破性的发展,这极大地改变了世界的格局和人类的生活方式,尤其是电脑的普及和国际互联网的诞生,突破了以往生活功能空间的限制,人和人之间的时间、空间距离被拉近了,巨大的地球被压缩成一个小小的“地球村”。

与此同步,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也日益加速,国家、民族、地区之间在政治、文化、科技、贸易等方面的交往日益频繁。

尽管现代科技的发展拉近了人们之间的时间和空间距离,却无法拉近人们之间的心理距离。

不同的国家、民族由于不同的历史渊源、不同的社会习俗,形成了特定的文化背景,特定的文化背景又形成了不同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社会规范、语用规则,这些因素给跨文化交际带来的潜在的障碍、低效率的沟通、相互间的误解以及可能导致的文化冲突,都会给人类带来不必要的灾难。

“跨文化交际”的英语名称是“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或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它指本族语者与非本族语者之间的交际,也指任何在语言和文化背景方面有差异的人们之间的交际。

跨文化交际现状与思考

跨文化交际现状与思考

二、中国跨文化交际研究的困境
3、研究团队建设不够健全:虽然中国已经建立了一些专业的跨文化交际研究 团队,但总体上仍存在人才匮乏、团队建设不够健全的问题。这限制了研究的深 度和广度,影响了研究的水平和质量。
二、中国跨文化交际研究的困境
4、缺乏实践应用:尽管一些研究成果已经应用于商业和教育等领域,但总体 上仍存在实践应用不足的问题。这可能是因为研究成果与实际需求的衔接不够紧 密,或者是因为研究成果的可操作性不够强。
在研究内容方面,中国跨文化交际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跨文化交际理论:主要探讨跨文化交际的基本概念、原则、框架和方法论 等问题。
一、中国跨文化交际研究的现状
2、跨文化语言交际:主要研究语言与文化之间的关系,涉及语言交际、言语 行为、语用学等领域。
一、中国跨文化交际研究的现状
3、跨文化非语言交际:主要研究非语言交际行为,如肢体语言、面部表情、 服饰、空间利用等。
一、中国跨文化交际研究的现状
4、跨文化商务交际:主要研究在商务环境下的跨文化交际问题,包括国际商 务谈判、商务礼仪、营销策略等。
一、中国跨文化交际研究的现状
5、跨文化传播与国际关系:主要探讨跨文化传播在国际关系中的作用,包括 外交关系、国际合作与竞争等。
二、中国跨文化交际研究的困境
二、中国跨文化交际研究的困境
四、思考与展望
四、思考与展望
中国跨文化交际研究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未 来,我们需要进一步加强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4、加强基础理论研究
4、加强基础理论研究
目前,中国跨文化交际研究的基础理论研究还比较薄弱。未来,我们需要进 一步加强基础理论研究,为实践应用提供更加科学、完善的理论基础。

中国跨文化传播研究的发展历史与现状

中国跨文化传播研究的发展历史与现状

中国跨文化传播研究的发展历史与现状一、本文概述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跨文化传播已经成为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其跨文化传播研究的发展历程与现状具有深远的意义。

本文旨在全面梳理中国跨文化传播研究的发展历程,深入剖析当前的研究现状,以期对未来的研究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启示。

我们将回顾中国跨文化传播研究的起源,探讨其在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历程,特别是进入21世纪后的快速发展。

我们将关注研究主题的演变,从最初的对外宣传、文化交流,到后来的跨文化交流、传播策略等。

同时,我们还将关注研究方法的进步,包括量化研究、质性研究、案例研究等多种方法的运用。

在现状分析部分,我们将重点关注中国跨文化传播研究的主要成果和贡献,包括理论创新、实践应用等方面。

同时,我们也将指出存在的问题和挑战,如研究方法的局限性、理论体系的不足等。

我们将展望未来的研究方向和趋势,探讨如何在全球化背景下深化跨文化传播研究,推动中国文化的国际传播,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

通过本文的梳理和分析,我们希望能够为中国跨文化传播研究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启示,推动该领域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不断向前发展。

二、中国跨文化传播研究的发展历史中国的跨文化传播研究经历了从初步探索到深入发展的历程。

改革开放初期,随着国门逐渐打开,西方文化和传播理论开始进入中国学者的视野。

在这个阶段,跨文化传播研究主要以介绍和引进西方的理论和研究成果为主,为中国的跨文化传播研究奠定了基础。

进入21世纪,随着全球化的加速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中国跨文化传播研究开始进入快速发展阶段。

学者们开始更加关注跨文化传播的实践应用,探讨如何在全球化的背景下进行跨文化交流,提升中国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同时,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和国际地位的提升,中国的跨文化传播研究也逐渐走向世界舞台,与国际学术界展开了广泛的交流与合作。

近年来,中国跨文化传播研究在理论深度和广度上都有了显著的提升。

跨文化交际理论从欧洲中心到多中心演进探析

跨文化交际理论从欧洲中心到多中心演进探析

经 典 理 论 。 跨 文 化 交 际 理论 首 先 针 对 的 是 最 为根 本 、 尖 锐 的 文 化 差 异 问题 . 然后 延 伸 到 调 整 、 能 力 、 价 值 、
身份 与 意 义等 方 面 。 长期 以 来 , 以 欧 洲 为 中心 的 范 式一 直主 导 着跨 文 化 交 际研 究 。 最近 . 学 者 们 开 始 对 欧 洲
Sl t a g ae 中首 先运 用跨 文 化交 际概 念 ,并 对非 言语 交 际行 为做 了理论 分 析 .本 书 因此 成 为跨 文 i n n u g ) e L 化 交际学 的开 山之作 。2 世 纪 6 0 0年代 之后 ,更 多学者 加入研 究行 列 ,进行 全 面 、深 入 的探 讨 。历 经 5 O 年 积淀 ,跨 文化 交际学 的架 构渐渐 清晰 ,其 内涵 日益 丰满 。逐 步成 为一 门新兴 的学 科 。社会 科学 理论 的
[ 中图分类号]G [ 15 文献标识码]A [ l 文章编号] 10 — 3 6 ( 1 )0 — 17 1 00 72 2 303— 0 01
跨 文 化 交 际 学 至 今 已 经 走 过 半 个 世 纪 的 旅 程 。 15 9 9年 ,爱 德 华 ・ 尔 在 其 力 作 《 声 的 语 言 》 T e 演进探析
戴晓东
[ 摘 要 】跨 文 化 交 际 学滥 觞 于 2 0世 纪 5 0年 代 末 。在 半 个 世 纪 的发 展 过 程 中 ,跨 文化 交 际 理 论 经 过 6 — 0
7 0年 代 局 部 、 零 散 的 研 究 以 及 8 一 0年 代 的拓 展 与 整 合 .现 已具 备 较 高 的 系统 性 . 出现 了 一 些 影 响 广 泛 的 O9
化 ,它通 过外 部环境 或 内化 于人 们心 中的价值 观 与规范等 来表 达大 部分 意义 ,而用 语 言符号 明确 传达 的

跨文化交际的理论与实践

跨文化交际的理论与实践

跨文化交际的理论与实践跨文化交际是指不同文化间的交流与互动,涉及到语言、价值观、信仰、社会行为等方面的差异。

了解跨文化交际的理论和实践对于促进不同文化间的理解和合作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跨文化交际的理论和实践,并提供一些建议以提高跨文化交际的效果。

跨文化交际的理论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不同文化间的差异以及如何应对这些差异。

霍夫斯特德提出的文化维度理论是一种常用的跨文化交际理论。

该理论将不同文化按照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权力距离、不确定性规避、男性气质与女性气质、长期导向与短期导向等维度进行分类,帮助人们了解不同文化的特点和差异。

此外,霍尔的高、低语境理论也是一个重要的跨文化交际理论。

该理论指出,一些文化倾向于使用高语境的语言,这意味着他们通过非言语方式来传达信息,比如通过上下文和暗示来理解意思。

而另一些文化倾向于使用低语境的语言,这意味着他们更直接地表达自己的意思,注重文字本身的含义。

在实践方面,提高跨文化交际的能力需要一些具体的技巧和策略。

首先,我们需要保持开放的心态和尊重的态度。

了解并尊重他人的文化背景,包括他们的价值观、信仰和生活方式,是建立良好跨文化交际的基础。

其次,跨文化交际中的语言使用也是一个重要的方面。

我们需要注意语言差异,并尽量避免使用有可能被误解的词汇或口头禅。

尽量使用简单明了的语言,避免使用太多的俚语或隐喻,以确保对方能够理解我们的意思。

此外,非言语交流也是跨文化交际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在交流过程中,我们需要注意姿态、表情和眼神的使用。

不同文化对于这些非言语信号的理解和解读可能存在差异,我们应该尽量去了解并适应对方的习惯和要求。

最后,进行跨文化交际时,理解文化差异的意义也是非常重要的。

文化差异不仅仅是表面上的差异,也包括人们在不同文化中形成的思考方式、行为模式和价值观念。

通过理解这些差异,我们可以更好地与他人进行交流,并且从中学习和成长。

综上所述,跨文化交际的理论与实践对于促进不同文化的理解和合作至关重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内外跨文化交际理论的发展研究摘要: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跨文化交际逐渐进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

地球村的发展,使世界各国的人们开始频繁交流。

跨国公司的增多、外国留学生的涌现、外国移民的加入、国际会议与大型国际活动的开展、国际都市的出现等等都使得跨文化交际学科越来越重要。

而人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也应得到提高以适应新的发展。

本文就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理论和实践做了综述,梳理国内外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各类研究,以带动跨文化交际学科的发展。

1. 国外研究1956年,Chomsky在其文章《Aspects of the Theory of Syntax》中,首次提出了“语言能力”的概念,并将其定义为“an ideal user’s knowledge of his language”,强调了语言使用规则。

然而,语言的使用离不开社会文化。

1967年,美国社会语言学家Hymes首先采用了“交际能力”,对Chomsky进行了批判,他认为Chomsky关于“能力”的定义存在局限性。

Hymes(1972)提出交际能力的四个组成部分:可能性、可行性、得体性和表现性。

其中,得体性强调了语言使用应符合特定的社会文化语境。

1959年,Hall首先运用跨文化交际概念,并对言语交际行为作了深入分析,此书因此成为了跨文化交际的开山之作(戴晓东, 2011)。

随后众多学者在该领域继续探索,跨文化交际历经半个世纪的旅程,理论框架也越来越清晰丰满,逐渐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Ruben(1989)提出了Behavior-skill Approach模型,将跨文化交际能力看作是一系列的交际行为。

Gudykunst等人(1977)从心理角度来解释交际行为,提出了焦虑性和不确定性管理理论。

他指出,成功的跨文化交际者,不是用其文化准则而是以第三者的视角来解释其行为模式。

Ting-Toomey(1988)提出了身份协商理论,该理论围绕跨文化交际中的身份冲突问题,分析了面子的行为与策略。

Bennett(1986, 1993)创建了跨文化交际敏感度发展模型,来解释人们对文化差异的反应。

根据观察和别人对跨文化经历的叙述,该模型主要关注民族优越感(Bennett, 1993)(自身文化的世界观占据主要地位)和民族相对主义(坦然接受众多标准和习俗,并在跨文化场景中自觉调整行为和判断标准)的构建(Bennett & Bennett, 2004)。

然而,该理论的前提是:民族相对主义世界观更能有效培养成功的跨文化交际以及适应陌生环境所需要的态度、知识和行为(Kim, 2005)。

Deardorff (2006)创建了金字塔模型。

该模型主要用来评估学习结果,并进一步发展可测量的学习结果,根据跨文化交际能力所包含的具体态度、知识和技能,来关注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内在和外在结果。

Spitzberg (2010)认为“能力”应该被认为是对各种行为的社会评价,并强调了跨文化交际能力社会评价的两个主要标准:有效性和得体性。

Spitzberg & Cupach(1984)认为大多现存的跨文化交际理论模型(ICC)都不全面,主要包括了一些文献综述,并就此陈列出了相关的技能、能力和态度等。

因此,他们建议发展出一套综合性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模型,该模型不仅包含理论和实践综述,还应该能预测具体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行为。

Spitzberg & Cupach的Cross-Cultural Attitude Approach包含一系列成分,可划分三个层次进行分析:个体系统、片段系统和关系系统。

2. 国内研究我国的跨文化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

中国实行改革开放之后,跨文化交际渐渐成为显要的话题 (戴晓东, 2011)。

何道宽(1983)正式把跨文化交际学引入中国外语学界。

此后10年里。

中国的跨文化研究也逐渐展开。

何道宽和阎庄(1986)提出文化差异往往造成两种类型的失误:第一是语言本身的失误,第二是社交语用的失误。

林大津(1996)根据D. Hymes的理论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他认为,可以从行为、知识结构和道德伦理三个层面来解释跨文化交际能力。

一个成功的交际者应该具有得体、有效的行为,相关的语言、文化与收集信息的知识和过硬的心理素质,并应该具有尊重对方、乐于接受文化差异的道德观。

高一虹(1998)以中国文化中的“道”与“器”来解读跨文化交际的内涵,并批评了以“功效”为中心进行研究的缺陷。

她认为应该以“人”为中心,从“涵盖健全人格与能产生交际意向”的“道”,以及“文化知识、交际技巧与功效”的“器”两个层面来解读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合理性。

她还指出,“器”得于“道”,“道”寓于“器”,两者相互依存。

许力生(1997, 2000)认为,就语言层面而言,交际能力包括语法、社会语言、语篇和策略的四个方面的能力;在跨文化交际中,语法和策略能力有突出的重要性,因为它们比其他两种能力更具有跨文化性。

高永晨(2003, 2005)指出,在跨文化交际能力要素中文化移情能力是最重要的成分;文化移情应该遵循适度原则。

胡庚申(2004)提出“日常交际”、“专业交流”和“谈判交涉”语境三分假说;他认为,语境对话语有制约和释义作业;在国际交流者,对语用失误的处理应该根据语境和交流,分别采取“酌情”、“忽略”和“补救”的原则。

戴晓东(2009)认为,向独特性与普遍性两个方向扩展文化认同,使其实现最大限度的本体开放,不断积累文化共识,是构建跨文化认同的有效途径。

贾玉新(2009)指出,全球化是当今跨文化交际关键因素,意味着文化的多元化;在这个语境下人们应该以“和而不同”的理念进行对话;对话的前提是倾听而不是说服。

高永晨(2014)基于三大理论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理论模型,分别是陈国明(2010)的跨文化交际思维模型、Byram的跨文化交际理论模型、Deardorff (2006)的金字塔模型。

该跨文化交际评价模型包含两套跨文化交际系统:知识系统(knowledge system)和表现系统(performance system)。

除了理论以外,中外学者还进行了众多实际调查研究,为跨文化交际学科的发展做出了贡献,但在本文中并不加以阐述。

3. 总结跨文化交际是现代生活的重要一面。

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使得人与人之间的联系也更为紧密。

尤其是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在一起交流时,文化背景差异会成为交流的障碍。

跨文化交际学科理论的发展也为提高人们跨文化交际能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Bennett J. M. (2004). Becoming Interculturally Competent. Toward Multiculturalism: A Reader in Multicultural (2nd ed, p. 62-77). Newton, MA: Intercultural Resource Corporation.Bennett J. M. (1986). A Developmental Approach to Training for Intercultural Sensitivity.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tercultural Relations, 10(2), 179-196.Canale M, & Swain M. (1980). Theoretical Bases of Communicative Approaches to Second Language Teaching and Testing. Applied Linguistics, 1(1), 1-47.Chamberlain P. Steven, Guerra L. Patricia, & Garcia B. Shernaz. (1999).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in the Classroom.Chen M. G., & Starosta W. (1996).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Competence: A Synthesis. Communication Yearbook (19), 353-383.Deardorff K. D. (2006). Identification and Assessment of Intercultural Competence as a Student Outcome of Internationalization. Journal of Studies in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10(3), 241-266.Gudykunst B., Hammer, M. R., Wiseman, R. L.W. (1977). An analysis of an integrated approach to cross-cultural training.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tercultural Relations, 1(2), 99-110.Hymes D. (1972). On Communicative Competence. Sociolinguistics (In J.B. Pride and J.vHolmes ed.). Harmondsworth: Penguin.Jackson J. (2011). Host Language Proficiency, Intercultural Sensitivity, and Study Abroad. Frontiers: The Interdisciplinary Journal of Study Abroad (21), 167-188.Kim Y. Y. (2005). Adapting to a new culture. Theorizing about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375-400.Spitzberg H. B., & Cupach R. W. (1984).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vol. 4). London: SAGE Publications, Incorporated.Spitzberg H. Brian. (2010). A Model of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competence.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A Reader (9), 375-387.Ting-Toomey S. (1988). Intercultural conflict: A Face-negotiation Theory. Y. Y. Kim, W.B.Gudykunst, Theories in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p. 213-235). Newbury Park: Sage publications.陈国明. (2010). “跨文化传播”术语与学科的生成与发展. 载安然, & 崔淑惠, 文化对话:汉语文化与跨文化传播.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戴晓东. (2011). 跨文化交际理论从欧洲中心到多中心演进探析. 学术研究(3), 137-146.高一虹. (1998). 跨文化交际的“道”和“器”. 语言教学与研究(3), 39-53.高永晨. (2003). 跨文化交际中移情适度的原则. 外语与外语教学(8), 29-32.高永晨. (2005). 跨文化交际中移情能力的价值与培养. 外语与外语教学(12), 17-20.胡庚申. (2004). 出处国际交流语用学——从实践到理论.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贾玉新. (2009). 文化全球化与跨文化对话:全球视野下的跨文化交际研究. 跨文化交际研究(1), 3-15.林大津. (1996). 跨文化交际能力新探. 福建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3), 58-62.许力生. (1997). 交际能力与跨文化交际. 浙江大学学报(11), 105-110.许力生. (2000). 跨文化的交际能力探讨. 外语与外语教学(7), 17-21.阎庄,何道宽. (1986). 中国学生在英语交际中的语用失误. 外语教学与研究(3), 52-5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