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经论人2阴阳者,血气之男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内经论人之二

阴阳者,血气之男女也

阴阳,是《黄帝内经》的总纲。《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特地直接以黄帝口气曰:“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

人的阴阳首分男女,“阴阳者,血气之男女也。”(《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男女大不同,男女有别,《黄帝内经》缺乏性别差异的解剖学论述,而是从生命过程中生理周期的“七八”不同作为男女性别的最主要差异。

1.七八男女

《素问·上古天真论》:“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三七肾气平均,故真牙生而长极;四七筋骨坚,发长极,身体盛壮;五七阳明脉衰,面始焦,发始堕;六七三阳脉衰于上,面皆焦,发始白;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丈夫八岁,肾气实,发长齿更;二八肾气盛,天癸至,精气溢泻,阴阳和,故能有子;三八肾气平均,筋骨劲强,故真牙生而长极;四八筋骨隆盛,肌肉满壮;五八肾气衰,发堕齿槁;六八阳气衰竭于上,面焦,发鬓颁白;七八肝气衰,筋不能动,天癸竭,精少,肾脏衰,形体皆极;八八则齿发去。”这一千古经文至今仍有重要意义,明确指出男子以八八为节,女子以七七为节的生、长、壮、老、已的生命发展过程,这一规律虽逾千年,而对于男女生长发育的实际规律的概括基本相符,不能不敬服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奥。

对于“七”和“八”,是古人长期生活和实践的观察,并在此基础上的概括和升发,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数”,更是一个“象”,是易学象数结合在中医应用的典范。对于女七男八,唐代王冰注曰:“老阳之数极于九,少阳之数次于七,女子为少阴之气,故以少阳之数偶之,明阴阳气和乃能生成其形,故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老阴之数极于十,少阴之数次于八,男子为少阳之气,故以少阴数合之。《易》系辞曰‘天九地十,则其数也’”。明张介宾《类经·脏象类》中解释说:“七为少阳数,女本阴体而得阳数者,阴中有阳也……。愚按:男子属阳,当合阳数;女子属阴,当合阴数。而今女反而合七,男反合八,何也?盖天地万物之道,惟阴阳二气而已。阴阳作合,原不相离,所以阳中必有阴,阴中必有阳,儒家谓之互根,道家谓之颠倒,皆所以发明此理也。”此说颇有一定道理。自然界中万事万物都是阴阳互根的,人也不能例外,故亦是阳中涵阴,阴中涵阳。所以有国外学者认为从《内经》角度性别分化之前的“黄帝的身体”乃阴阳同体。以七、八为周期作为对男女性别的区别主要是以生殖能力为标志,“女子月事以时下”,男子“精气溢泻,阴阳和,故能有子”,男女都有着相同的经脉、脏腑、气血等人体组织,但男女之所以不同,正是建立在这些相同生理构造的性别差异,差异之目的在于“阴阳和,故能有子”。

男精女血,“男子以精为主,女子以血为主”作为男女生理病理体质的主要差异。男女性别差异之目的在于生殖,如果没有了生殖能力,没有了性,便没有了男女的差异。这一点体现在《内经》曾以胡须有无来分辨男女性别。《灵枢·五音五味》:“黄帝曰:妇人无须者,无血气乎?岐伯曰:冲脉、任脉皆起于胞中,上循背里,为经络之海,其浮而外者,循腹右上行,会于咽喉,别而络唇口,血气盛则充肤热肉,血独盛者澹渗皮肤,生毫毛。今妇人之生,有余于气,不足于血,以其数脱血也,冲任之脉,不荣口唇,故须不生焉。黄帝曰:士人有伤于阴,阴气绝而不起,阴不用,然其须不去,其故何也?宦者独去何也?愿闻其故。岐

伯曰:宦者去其宗筋,伤其冲脉,血泻不复,皮肤内结,唇口内荣故须不生。黄帝曰:其有天宦者,未尝被伤,不脱于血,然其须不生其故何也?岐伯曰:此天之所不足也,其任冲不盛、宗筋不成,有气无血,唇口不荣,故须不生。”

2.七损八益

“七损八益”一词见于《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原文云:“帝曰:法阴阳奈何?岐伯曰:阳胜则身热,腠理闭,喘粗为之俯仰,汗不出而热,齿干以烦冤腹满死,能冬不能夏。阴胜则身寒,汗出,身常清,数栗而寒,寒则厥,厥则腹满死,能夏不能冬。此阴阳更胜之变,病之形能也。帝曰:调此二者奈何?岐伯曰:能知七损八益,则二者可调,不知用此,则早衰之节也。”

对于经文中“七损八益”一词的解释,历代注家见解不一,综其大意,约有六说:(1)张景岳、李中梓等认为,七为阳数,八为阴数。损即消,益即长。阳消阴长为早衰之由,摄生之道宜扶阳抑阴。如张景岳说:“七损者,言阳消之渐,八益者言阴长之由也……生从乎阳,阳不宜消也;死从乎阴,阴不宜长也。”(2)与上说相反,认为阳宜损而阴宜益,如张志聪说:“七损八益者,言阳常有余而阴常不足也。然阳气生于阴精,知阴精之不足,而无使其亏损,则二者可调。”(3)王冰认为,七损者,女子月事贵于时下;八益者,男子精气贵于充满。反此则病;(4)丹波元简根据《上古天真论》男女的生长发育过程,认为凡成长阶段为益,衰老阶段为损。(5)杨上善承上文阴阳更胜之变,把七损八益作症状解,如“阳胜八益为实,阴胜七损为虚”,“阴阳相胜,遂有七损八益”。(6)方药中先生认为“七损八益”这一问题与养生有关。损应理解为制,益作滋生解。七是奇数属阳,八是偶数属阴,此七八两数代称阴阳。所以七损八益即扶阳益阴的意义,此亦古人养生强调保养元阴的精神”。各家意见不能得到一致,对“七损八益”的争论,遂成中医学术上一千古悬案。1973年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竹简《天下至道谈》中谈到了“七损八益”。《天下至道谈》中的“七损”是指在房室生活中七种对人体有损害的做法。“八益”是讲在房室生活中对人体有补益作用的八种做法。自此之后,人们对“七损八益”的解释都以《天下至道谈》为据,指为房中术语了。例如1984年出版的全国统编《内经讲义》教材谓:“七损八益,历来注释不一。近据马王堆出土竹简《养生方·天下至道谈》的记载,属于古代的房中术。”有学者谓:以《天下至道谈》所论为依据,用来解释《内经》所论‘七损八益’,无不丝丝入扣,着着吻合。这样,就使一个长期争论不休的学术悬案,终于得到了圆满解决”。“七损八益”为房中术语,似乎己成定论。“七损八益”仅仅是房中术语吗?顾植山教授就提出了质疑,《黄帝内经》不是讲房中的著作,“阴阳应象大论”是讨论阴阳五行的大道理的。相比之下,房中术是小道。所以,如果将《内经》中的“七损八益”理解为《天下至道谈》中之房中术,不仅不合《内经》旨意,也局限和贬低了“七损八益”的重要意义[3]。的确,从文献考据角度将“七损八益”释为房中术是一种阐述方法,但房中术的核心还是调和阴阳。综观古代医家对“七损八益”的注释。认为“七损八益”是调和阴阳大法的基本精神还是一致的。七、八、损、益四字皆见于易,兹从易象角度对“七损八益”进行解释。

七八对于“七”和“八”,不能看成一般数字,“七损八益”的“七”、“八”是象数,主要表达的是“象”而不是数。《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的命名,就是因为该篇主旨强调的是自然界的阴阳与人体阴阳之“象”的对应,人体的一切活动需要与自然界的阴阳气化之“象”保持一致,马莳说:“此篇以天地之阴阳,万物之阴阳,合于人身之阴阳,其象相应,故名篇。”所以凡是拘泥于以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