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决书与裁判文书的区别
中国裁判文书格式
![中国裁判文书格式](https://img.taocdn.com/s3/m/011e64237f21af45b307e87101f69e314332faf4.png)
中国裁判文书格式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中国裁判文书格式是我国司法机关在审理案件过程中制作的文书格式,是对案件审理和判决结果的记录和总结。
裁判文书是司法机关在案件审理过程中产生的重要文件,具有法律效力,对当事人的权益起到重要保障作用。
一、裁判文书的种类根据不同的审理程序和案件性质,中国裁判文书可以分为民事裁判文书、刑事裁判文书、行政裁定文书和执行文书等多种类型。
民事裁判文书主要是对民事案件审理过程和结果的记录和总结,包括判决书、裁定书等;刑事裁判文书主要是对刑事案件审理过程和结果的记录和总结,包括刑事判决书、刑事裁定书等;行政裁定文书主要是对行政行为争议案件审理过程和结果的记录和总结,包括行政裁定书、行政判决书等;执行文书是对执行程序中的结果和措施的记录和总结,包括执行裁定书、执行判决书等。
中国裁判文书一般包括标题、出处、审理程序、事实和理由、裁判结果等部分。
标题是对裁判文书性质和内容的概括,一般包括案号、案件类型、当事人信息等;出处是对裁判文书形成的基础和依据的概括,一般包括法院名称、审理程序等;审理程序是对案件审理过程和程序的记录和总结,包括立案、开庭、调查、辩论等;事实和理由是对案件事实和法理依据的记录和总结,包括当事人陈述、证据调查、法律适用等;裁判结果是对案件审理结果的记录和总结,包括判决、裁定等。
中国裁判文书一般采用书面形式,包括纸质文书和电子文书两种形式。
纸质文书一般由法院印制并加盖公章,具有法律效力;电子文书一般由法院在办案系统中生成和保存,具有电子签名和时间戳等技术保障,也具有法律效力。
裁判文书的格式一般包括纸张大小、字体样式、段落格式等方面的要求,以保证文书的整洁和规范。
中国裁判文书一般要求清晰、准确、全面、规范。
清晰是指要求文书表达语言清晰明了,便于当事人和第三人理解;准确是指要求文书所载事实和法理依据属实准确,不得有误导性;全面是指要求文书对案件审理过程和结果等方面进行全面记录和总结,确保审理实质公正;规范是指要求文书格式符合法律规定和法院规则,确保文书具有法律效力。
判决书与裁定书举例
![判决书与裁定书举例](https://img.taocdn.com/s3/m/d0ee9c7c5627a5e9856a561252d380eb629423b7.png)
判决书与裁定书举例判决书与裁定书是司法机关对案件进行审理后所作出的两种不同形式的文书。
它们用于记录法官或裁判员对案件事实、法律问题以及最终裁决结果的详细说明。
下面将以两种文书的示例来说明其具体内容和结构。
判决书是一种司法文书,用于记录法院对案件的审理结果以及判决结果。
判决书通常由法官或法庭成员撰写,包括以下几个主要部分:1.当事人信息:判决书首先列出当事人的姓名、地址等信息。
这涉及到原告和被告的姓名,以及其他有关当事人关系的信息。
2.案件事实:判决书接下来会详细描述案件的事实。
这包括双方当事人的主张、证据以及争议的事实。
法官或法庭成员会根据双方的陈述和提交的证据,对案件的事实进行分析和整理。
3.法律问题:在案件事实之后,判决书会讨论所涉及的法律问题。
法官或法庭成员会解释法律规定,并以此为基础来审查案件事实,进而衡量双方当事人的主张和证据的合法性。
4.判决结果:在对案件事实和法律问题进行分析后,判决书会明确给出裁决结果。
这包括对双方当事人各自的权益的判定,例如赔偿金额、合同效力、返还财产等。
示例:判决书案件信息:原告:张三被告:李四案号:2018-XXX案件事实:原告张三声称,被告李四未按照合同约定支付租金。
原告提供了相关的租赁合同以及支付凭证作为证据。
被告李四辩称,由于经济困难导致无法支付租金。
法律问题:法庭根据双方提出的证据和陈述,认为双方之间存在合同关系,并且被告李四有支付租金的责任。
判决结果:根据前述事实和法律规定,法庭裁定被告李四应支付原告张三欠付的租金共计人民币10000元,并在判决书生效后十日内偿付。
裁定书是另一种司法文书,用于记录裁判员对案件进行裁定的结果。
裁定书通常由裁判员或仲裁员撰写,包括以下几个主要部分:1.裁定事由:裁定书首先列出裁定的原因。
这涉及到案件的背景,以及当事人的主张和争议的事实。
2.引述法规:裁定书会引用相关的法律规定或仲裁协议,作为裁定的依据。
这是为了保证裁定结果的合法性和公正性。
判决和裁定是什么意思(裁定和判决的区别了解)
![判决和裁定是什么意思(裁定和判决的区别了解)](https://img.taocdn.com/s3/m/b3e316551fd9ad51f01dc281e53a580217fc5059.png)
判决和裁定是什么意思(裁定和判决的区别了解)『经常处理劳动争议的案子,对于争议的解决,调解是最前置的程序,最熟悉不过,执行是最后端的程序,也比较常见,所以仲裁或法院的文书,调解书和执行书最容易理解。
』但是,对于开庭审理之后出具的文书,裁决书、判决书(这两个常见也好理解)、裁定书、决定书(这两个比较少见)这四大文书往往不容易区分。
今天就带你一文搞懂,不再懵逼。
判决书判决书是人民法院制作的文书。
是对刑事、民事、行政诉讼实体法律关系进行一定裁判制作的文书。
裁定书,是对诉讼案件、其他案件进行法律程序上的认定,作出的裁判文书。
裁定书裁定书既解决实体问题,也解决程序问题。
适用裁定解决的实体问题,如在执行期间依法减刑、假释等;解决的程序问题,如驳回自诉,撤销原判,发回原审人民法院重新审判以及当事人耽误期限,人民法院对其提出的继续进行应当在期满以前完成的诉讼活动的申请是否准许时,可以适用裁定处理。
裁定书,对诉讼案件、其他案件进行法律程序上的认定,作出的裁判文书,例如中止诉讼、终结诉讼、驳回管辖异议、对起诉的不予受理、驳回起诉、不予执行、撤销仲裁裁决、先予执行、财产保全或者行为保全、确认或不确认人民法院国家赔偿、补正裁判文书的笔误、准予或者不准予撤回起诉/上诉、发回重审、驳回案外人异议……但是,有部分实体法律关系的处理也用裁定书,如刑事二审维持原判的,减刑、假释,死刑/死缓的复核。
【判决书与裁定书】1、在一个案件中,发生法律效力并被执行的判决只有一个,而发生法律效力的裁定可以有若干个。
2、判决必须用书面形式表现出来,而裁定既可用书面形式,又可用口头形式。
口头裁定作出后,记入笔录即可。
3、上诉、抗诉期限不同。
不服第一审刑事判决的上诉、抗诉期限为10日,而不服第一审裁定的上诉、抗诉期限为5日。
裁定书是裁定的书面形式。
其格式、写法和署名,与判决书基本相同,只是内容相对简单。
裁决书裁决书不是人民法院制作的文书,通常是行政机关、仲裁机构(包括民商事仲裁、劳动仲裁、人事仲裁机构)制作的一种文书,对一定法律权利义务进行一定的裁决。
行政诉讼中的裁判文书及其法律效力
![行政诉讼中的裁判文书及其法律效力](https://img.taocdn.com/s3/m/2e17ed65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7931157.png)
行政诉讼中的裁判文书及其法律效力作为一种特殊的文书形式,行政诉讼中的裁判文书具有独特的法律效力和表现形式。
本文将从裁判文书的概念、种类、法律效力以及书写要求等方面加以分析。
一、概念裁判文书是指行政机关和人民法院等司法机关就诉讼案件作出的、载明审判结果和理由的正式文书。
裁判文书是行政机关和人民法院行使审判职权的具体表现,是特定案件的审判结果的具体表现,涉及多个方面的法律事实和法律规定。
二、种类行政诉讼中的裁判文书包括判决书、裁定书、决定书、调解书等几种类型。
具体来说,判决书是指人民法院在行政诉讼案件中作出的判决结果,裁定书是人民法院对在审理诉讼过程中的某些程序性问题或临时性问题作出的裁定结果,决定书一般是指行政机关对某一具体事项作出的决定结果,调解书则是被视为一种起调解作用的文书。
三、法律效力裁判文书作为一种特殊文书形式,在行政诉讼中具有独特的法律效力。
一般来说,裁判文书作为行政诉讼的审判结果,具有很高的法律效力和司法权威。
具体来说,判决书的法律效力是最高的,它是具有终审性质的文书。
裁定书和决定书的法律效力则较低,且二者的法律效力受到一定的限制和特定情况下的变动。
调解书虽然不能作为一种具有独立法律效力的文书,但是在实际行政诉讼过程中,调解书对化解争议、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不能忽视其重要性。
四、书写要求裁判文书的书写是行政诉讼的一个重要环节,具有事关审理效率和司法公正的重要作用。
为了保证裁判文书的书写质量和效果,需要遵循以下书写要求:1.报告对象明确。
在书写裁判文书时,需要明确报告对象和文书类型,进行明确划分,以免出现混淆和错误。
2.文案内容完整。
裁判文书应包含所有合法的、重要的事实和法律规定,并在裁判结果中表述清晰,确保内容完整、客观、准确。
3.书写规范规矩。
书写裁判文书时,需注意书写规范,格式整洁,语句通顺,遵守规范化、标准化的写作方式,确保书写效果整齐、清晰。
4.使用当地语言。
裁决书与判决书的区别有哪些
![裁决书与判决书的区别有哪些](https://img.taocdn.com/s3/m/353d8701f08583d049649b6648d7c1c708a10b4b.png)
裁决书与判决书的区别有哪些 我们都听过判决书与裁定书吧,但是却有很多⼈不知道两者之间的区别吧。
以下是店铺为⼤家整理的裁决书与判决书的区别,希望你们喜欢。
裁决书与判决书的区别 1、判决中解决案件的实体问题,⽽裁定既解决实体问题,也解决程序问题。
2、在⼀个案件中,发⽣法律效⼒并被执⾏的判决只有⼀个,⽽发⽣法律效⼒的裁定可以有若⼲个。
3、判决必须⽤书⾯形式表现出来,⽽裁定既可⽤书⾯形式,⼜可⽤⼝头形式。
⼝头裁定作出后,记⼊笔录即可。
4、上诉、抗诉期限不同。
不服第⼀审刑事判决、裁定的上诉期,在民诉中分别为15⽇、10⽇,在刑诉中分别为10⽇、5⽇。
判决与裁定的区别 民事判决,是⼈民法院代表国家⾏使审判权,依照法律,对审理终结的诉讼案件或者⾮诉讼案件,就当事⼈民事实体权利义务的争议,或者就确认具有法律意义的事实作出的决定,民事判决的书⾯形式,就是民事判决书。
民事裁定,是指⼈民法院对案件程序问题作出的决定,影响的是当事⼈的诉讼权利,不涉及实体问题,如不予受理,驳回起诉,驳回上诉,撤销判决,财产保全等,对当事⼈的实体权利⽆影响,但直接影响了诉讼权利,在这种情况下,应该使⽤裁定。
民事裁定的书⾯形式,就是民事裁定书。
根据诉讼法第⼀百四⼗条规定裁定适⽤于下列范围: (⼀)不予受理; (⼆)对管辖权有异议的; (三)驳回起诉; (四)财产保全和先予执⾏; (五)准许或者不准许撤诉; (六)中⽌或者终结诉讼; (七)补正判决书中的笔误; (⼋)中⽌或者终结执⾏; (九)不予执⾏仲裁裁决; (⼗)不予执⾏公证机关赋予强制执⾏效⼒的债权⽂书; (⼗⼀)其他需要裁定解决的事项 民事裁定和民事判决,虽然都是⼈民法院在民事诉讼过程中作出的决定,都具有法律上的效⼒,但是,⼆者⼜不相同: 1、适⽤的事项不同。
裁定解决的是诉讼过程中的程序问题,⽬的是使法院有效地指挥诉讼,清除诉讼中的障碍,推进诉讼的进程。
民事裁定解决诉讼中的程序问题,⽽民事判决解决的则是诉讼中的实体问题。
法院裁定书和判决书有什么区别
![法院裁定书和判决书有什么区别](https://img.taocdn.com/s3/m/6b81363424c52cc58bd63186bceb19e8b9f6ec0b.png)
法院裁定书和判决书有什么区别关键信息项:1、定义与性质法院裁定书定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法院判决书定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裁定书性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判决书性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适用范围裁定书适用情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判决书适用情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内容侧重点裁定书内容重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判决书内容重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形式与格式裁定书形式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判决书形式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法律效力裁定书法律效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判决书法律效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上诉与再审裁定书上诉规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判决书上诉规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裁定书再审规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判决书再审规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 定义与性质111 法院裁定书是指人民法院在审理案件或者在判决执行过程中,就程序问题作出的书面决定。
裁定书的目的在于解决诉讼过程中的程序性事项,确保诉讼程序的顺利进行。
112 法院判决书则是人民法院对案件实体问题作出的书面结论,即对当事人的权利义务关系、案件的事实认定和法律适用等实体问题进行判定。
113 裁定书的性质主要是对诉讼程序的规范和指引,具有即时性和阶段性。
判决书和裁定书有什么区别
![判决书和裁定书有什么区别](https://img.taocdn.com/s3/m/b6ced104f8c75fbfc67db2b8.png)
判决书和裁定书有什么区别裁定书和判决书的区别主要有以下三点:(一)解决的问题的性质不同。
民事裁定书解决有关诉讼程序方面的问题;民事判决书解决当事人之间的民事权利义务关系即实体的问题。
(二)内容和格式不同。
民事裁定书的内容比较简单,一般不要求具体叙述案件的事实,在格式上也不要求有事实和理由的区分;民事判决书的内容则相对比较复杂,一般要求全面地分别叙述案件的事实和理由,在格式上也要求把事实和理由分开书写。
(三)关于上诉的规定不同。
民事裁定除法律明文规定准许当事人上诉的以外,一般不准许上诉,裁定书一经送达即发生法律效力;民事判决除法律明文规定一审终审的以外,一般都准许上诉,在上诉期内,民事判决书虽已送达,但还没有发生法律效力。
此外,民事裁定与民事判决的上诉期限也不同,民事裁定为十日,民事判决为十五日。
扩展资料:判决书,法律术语,是指法院根据判决写成的文书。
是法律界常用的一种应用写作文体,包括民事判决书、刑事判决书、行政判决书和刑事附带民事判决书。
裁定书,是人民法院在审理民事案件和经济纠纷案件的过程中,就诉讼程序方面的问题依法作出的书面决定。
判决书根本要求:判决书的制作,在实质上应当具备逻辑性和公正性的特点。
1、逻辑性司法裁判要辨别是非曲直,要解决互相对立的诉讼争议,要对案件事实予以揭示和证明,就必须使用一定的逻辑形式。
司法过程是一个自觉或不自觉地运用逻辑进行推理和判断的过程,逻辑是司法实践的基本工具。
2、公正性公正是司法判决的灵魂。
判决书的基本功能,在于为纠纷的解决提供一个合理的证明(在判例法国家还具有在可能的情况下为以后类似案件的裁判提供一种坐标的功能)。
肖扬院长指出“要加快裁判文书的改革步伐”,“做到裁判文书无懈可击”,“裁判文书叙述事实清楚,说理充分,引用法律条文准确无误,说服力强”,强调了司法判决公正性与论理性的重要性。
司法判决存在的基本价值在于体现利益分配的公正。
判决的公正性是第一位的,判决形式或实质的其他特点是第二位的、是对公正性的支持而不能替代公正本身。
刑事判决书刑事裁定书的区别
![刑事判决书刑事裁定书的区别](https://img.taocdn.com/s3/m/9d0345996429647d27284b73f242336c1eb9304d.png)
刑事判决书刑事裁定书的区别
裁定书是审判机关为处理诉讼程序问题或部分实体问题⽽依法制作的诉讼⽂书。
在我国,依法准许上诉、抗诉的裁定,应当制作裁定书。
那么刑事判决书刑事裁定书的区别是什么?店铺⼩编为您总结了相关知识,供您参考,希望下⽂中的知识可以帮助到您。
刑事判决书刑事裁定书的区别
⼆者内容不同、使⽤⽅法不同、上诉期限不同。
刑事裁定书是指⼈民法院在刑事案件审理或判决执⾏过程中,就程序问题和部分实体问题所做的书⾯决定。
刑事判决书,是⼈民法院依照刑事诉讼法规定的程序,对刑事案件审理终结,根据查明的事实和证据,依法对被告⼈定罪量刑的书⾯决定,是应⽤写作中常见的⼀种。
刑事判决书,根据我国现⾏法律,分为第⼀审刑事判决书和第⼆审刑事判决书。
刑事裁定书和刑事判决书虽然都属刑事审判⽂书,但⼆者有明显的不同:
(1)⼆者内容不同。
刑事裁定书是就案件程序和部分实体问题所作的书⾯结论,刑事判决书是就案件实体问题做出的书⾯结论;
(2)使⽤⽅法不同。
刑事裁定书在案件审理过程中和结案时都可以使⽤,⼀个刑事案件可以有⼀个以上⽣效的刑事裁定。
刑事判决书只能在案件结案时使⽤,⼀个案件只能有⼀个⽣效的判决书;
(3)上诉期限不同。
刑事裁定书中规定上诉期限为5天,刑事判决书则10天。
⼀审判决准许上诉,⼀审裁定有的可以上诉,有的不准上诉。
店铺⼩编提醒您,⼆者内容不同、使⽤⽅法不同、上诉期限不同。
以上就是为您总结的相关资料,希望可以帮助到您,本⽹站致⼒于打造优秀的法律咨询平台,如果您还有疑问,欢迎进⼊律师咨询。
判决书与裁判文书的区别
![判决书与裁判文书的区别](https://img.taocdn.com/s3/m/07a779f29fc3d5bbfd0a79563c1ec5da50e2d686.png)
判决书与裁判文书的区别第一篇:判决书与裁判文书的区别判决书与裁判文书的区别一、判决书判决书,法律术语,是指法院根据判决写成的文书。
是法律界常用的一种应用写作文体,包括民事判决书、刑事判决书、行政判决书和刑事附带民事判决书。
最高人民法院发布新规:法院生效的判决书从2014年1月1日起在互联网全面公布,除涉及国家机密、个人隐私、未成年犯罪以及不宜“晒”的4类判决书外,公众均可随时查阅。
判决书的制作,在形式上应当具备规范性、创新性、公开性、法律性和准确性的特点。
(一)规范性。
为了提高诉讼文书的质量,最高法院制订了规范、标准且实用的各类司法判决的文书样式。
因此,各类判决书的写作程式,应当符合最高法院关于制作判决书的规范要求。
简言之,司法判决必须符合技术规范和印制规范。
在技术规范上,一是要求文书字体规范,即法院名称应用2号宋体字,文书名称应用1号宋体字,案号及正文应用3号仿宋体字。
二是要求标点符号规范,即遵守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制定的《标点符号用法》的规定。
三是要求数字规范,即按照《关于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试行规定》的规定和司法文书的特点,正确使用汉字和阿拉伯数字。
在印制规范上,一是要求文书用纸规范,即司法判决应采用国际标准A4型纸。
二是要求文书版式规范,即文书每页一般应为23-24行,每行28-30字,页边距天头大于地角,左空大于右空,在页脚居中或靠右位置标注页码。
三是要求装订规范,即司法判决正文为两页以上的,应使用在左空处粘贴的方法,不能用订书机装订。
规范严谨的司法判决必须符合上述标准。
(二)创新性。
各类案件之间、相同种类的具体案件之间千差万别,因此判决书不能拘泥习惯格式,不能千案一面,而应在规范的基础上不断创新。
所谓创新,指的是适应案件变化的特点,为强化司法判决的理性含量而在文书制作方法上所做的变革。
创新并不是对技术规范或印制规范的改变,也无现成的公式可以遵循。
当前司法判决的常见病是囿于官式的呆板格式,由于欠缺对具体案件特点的考量,对千差万别的案件套用固定的制作模式,固守传统的写作方法,使得本应无可非议的“查明”、“依据”、“裁决”的司法判决三段论模式,给当事人或公众留下了法院判决不讲理的印象。
裁判文书类型
![裁判文书类型](https://img.taocdn.com/s3/m/68d37234a9114431b90d6c85ec3a87c241288a5f.png)
裁判文书类型
裁判文书是司法机关作出判决、裁定、决定等法律文件的书面记录。
根据不同的审判程序和审判程序中不同的阶段,裁判文书可以分为不同类型。
1. 判决书:判决书是最常见的裁判文书类型。
它是法院在判案过程中作出的最终结果,包括对被告人的罪名认定、量刑和责任判定等内容。
2. 裁定书:裁定书是指法院在审判过程中作出的不构成判决的结果,如对举证证据的处理、管辖权异议的处理等。
3. 决定书:决定书是指法院在审判过程中作出的行政法律行为,如对诉讼保全措施的决定、对申请再审的决定等。
4. 调解书:调解书是指对当事人之间的纠纷进行调解后达成的协议书,具有强制力。
5. 判决书补正笔录:判决书补正笔录是指当判决书存在笔误或其他错误时,法院根据当事人申请或自行发现而作出的修正记录。
6. 裁定书补正笔录:裁定书补正笔录是指当裁定书存在笔误或其他错误时,法院根据当事人申请或自行发现而作出的修正记录。
7. 其他:包括通知书、传票、证据清单等其他与审判有关的文书。
- 1 -。
判决书与裁定书举例
![判决书与裁定书举例](https://img.taocdn.com/s3/m/47370b4ef68a6529647d27284b73f242326c3140.png)
判决书与裁定书举例
判决书和裁定书都是司法文件,用于记录法院对案件的决定和裁定。
它们在司法程序中起着不同的作用。
首先,让我们来看一下判决书。
判决书是法院对案件进行审理后作出的最终判决的书面记录。
它通常包括法院对案件的认定、对当事人的判决结果、法律依据以及相关的事实和理由。
例如,一份判决书可能包括对被告的有罪或无罪判决,对原告的请求是否被支持等内容。
判决书是对案件最终结果的正式确认,具有法律效力。
接下来,让我们来看一下裁定书。
裁定书是法院在审理案件过程中针对特定程序性问题或临时性决定所作出的书面记录。
与判决书不同,裁定书通常不涉及对案件本身的判决,而是针对案件审理过程中的程序性决定,比如对证据的采纳或排除、对诉讼请求的变更、对诉讼程序的暂时中止等。
裁定书具有较强的灵活性,可以根据案件审理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举例来说,一份判决书可能是对一起刑事案件的最终判决,确认被告的有罪或无罪,并作出相应的刑罚决定。
而一份裁定书可能是法院针对一起民事案件中一方当事人的证据申请所作出的决定,
决定是否允许该证据的使用。
总的来说,判决书和裁定书都是司法文件,但在内容和作用上有所不同。
判决书是对案件最终结果的确认,而裁定书则是针对案件审理过程中的临时性或程序性决定的记录。
刑事判决和裁定有什么区别
![刑事判决和裁定有什么区别](https://img.taocdn.com/s3/m/8108a208102de2bd97058827.png)
People cry throughout their lives, and laughter is learned later.同学互助一起进步(页眉可删)刑事判决和裁定有什么区别1、适用范围不同。
判决只解决案件的实体问题,而裁定既解决实体问题,也解决程序问题。
2、在同一案件中的数量不同。
3、形式不同。
判决必须用书面形式表现出来,而裁定既可用书面形式,也可采用口头形式,口头裁定作出后应记入笔录。
4、相应的上诉、抗诉期限不同。
5、形式和法律效力不同。
一、适用范围不同判决只解决案件的实体问题,而裁定既解决实体问题,也解决程序问题。
判决是对案件实体问题的处理,刑事诉讼中的判决即是根据案件事实和适用法律对被告人的定罪量刑问题作出的结论。
而裁定既适用于实体问题,也适用于程序问题的处理,比如裁定可以适用在执行期间依法减刑、假释等实体问题上,也可以适用在驳回自诉、撤销原判、发回原审人民法院重新审判等程序问题上。
二、在同一案件中的数量不同判决是一种解决案件实体问题的实体裁判,是案件经过审理后得出的处理结果,作出判决标志着案件审理过程的结束。
所以在一个案件中,发生法律效力并被执行的判决只有一个,而裁定可适用的范围包括案件的实体问题和程序问题,所以发生法律效力的裁定可以有若干个。
三、形式不同判决必须用书面形式表现出来,而裁定既可用书面形式,也可采用口头形式,口头裁定作出后应记入笔录。
裁定书是裁定的书面形式,其格式、写法和署名,与判决书基本相同,只是内容相对简单。
四、相应的上诉、抗诉期限不同判决书和裁定书都是可以上诉、抗诉的法律文书,但其相应的上诉、抗诉期限不同。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三十条:“不服判决的上诉和抗诉的期限为十日,不服裁定的上诉和抗诉的期限为五日,从接到判决书、裁定书的第二日起算。
”五、形式和法律效力不同。
裁定可以采取口头形式或者书面形式,而判决必须采取书面形式。
裁定只有不予受理、对管辖权有异议的和驳回起诉的裁定,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准许当事人在裁定后10日内上诉,其他裁定一经作出,立即生效。
判决书与裁定书的区别通俗理解
![判决书与裁定书的区别通俗理解](https://img.taocdn.com/s3/m/49c9ce8551e2524de518964bcf84b9d529ea2c67.png)
判决书与裁定书的区别通俗理解
嘿,朋友们!今天咱们来好好聊聊判决书和裁定书的区别,这可是很重要的哦!
判决书就像是一场比赛的最终成绩单,比如说小明和小红因为财产纠纷打官司,法官经过详细审查、双方辩论等一系列过程后,最终做出的那个决断。
就好比你努力准备了一场考试,最后拿到的那张写满成绩和评语的纸,告诉你是赢了还是输了。
比如法官判定小明胜诉,要小红归还一定财产,这就是判决书的内容啦!
而裁定书呢,则像是比赛中的一些特别指示或者情况说明。
比如在诉讼过程中,发现有个证据不合法,法官就会做出一个裁定,对这个证据进行处理。
这就像在跑步比赛中,裁判突然说因为什么原因,某个选手要被罚时或者重新起跑一样。
比如说有人提出管辖权异议,法官决定案件该由哪个法院来审理,这就是裁定书的作用呀!
判决书通常更加全面和详细,像是一本厚厚的故事书,把整个案件的来龙去脉、各种证据、双方理由都给你一一呈现出来。
它是最终的定论,对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有着明确的规定!裁定书则相对简洁一些,像是一张便签纸,快速地指出一些具体问题和决定。
你想想看,如果判决书是一场盛大的晚宴,那裁定书可能就是晚宴前发的那些入场券或者特别说明。
判决书是对整个案件的总结和判决,具有终局性。
一旦判决书下来了,一般情况下就很难更改啦。
而裁定书可能在过程中会出现很多次,随时解决一些程序性的问题。
所以啊,判决书和裁定书虽然都是法院出具的文件,但是它们的作用和性质真的很不一样呢!
我的观点就是,判决书和裁定书是司法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两个部分,各自有着独特的重要性,它们共同保证着司法公正和有序进行啊!一定要搞清楚它们的区别哦,不然可就稀里糊涂啦!。
判决书与裁定书举例
![判决书与裁定书举例](https://img.taocdn.com/s3/m/110d51050812a21614791711cc7931b765ce7bf5.png)
判决书与裁定书一、引言判决书与裁定书是司法机关在审理案件后所作出的法律文书,用于表明法院对案件的处理结果及相关法律依据。
虽然判决书与裁定书在形式上有所区别,但它们的共同目的都是为了保障司法公正,维护社会秩序。
二、判决书的特点与作用2.1 特点•判决书是一种法律文书,具有法律效力。
•判决书是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事实依据作出的,具有客观性和公正性。
•判决书是对当事人权益的一种保护,具有保护性。
•判决书是司法机关对案件进行综合分析和评判的结果,具有权威性。
2.2 作用•判决书是司法机关对案件的最终裁决结果的书面表达,具有明确的法律效力。
•判决书的公示和公布可以增加司法透明度,保障司法公正。
•判决书可以为当事人提供法律依据,保护其合法权益。
•判决书可以作为判例,为类似案件的审理提供参考。
三、裁定书的特点与作用3.1 特点•裁定书是一种法律文书,具有法律效力。
•裁定书是对案件中特定事项作出的决定,具有针对性。
•裁定书是根据法律规定或法院自身职权作出的,具有灵活性。
•裁定书是对案件中一般性或程序性问题的解决,具有便捷性。
3.2 作用•裁定书是对案件中一些较为简单或程序性的问题作出的决定,可以提高审判效率。
•裁定书可以解决案件中的一些争议问题,保障案件的顺利进行。
•裁定书可以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确保其在诉讼中的权利得到保障。
•裁定书可以作为法律文书的一种形式,具有明确的法律效力。
四、判决书与裁定书的区别4.1 形式上的区别•判决书通常是在案件审理完毕后作出的,具有较高的法律效力。
•裁定书通常是在案件审理过程中作出的,具有相对较低的法律效力。
4.2 内容上的区别•判决书一般是对案件中争议性问题的最终解决,具有明确的结论和法律依据。
•裁定书一般是对案件中程序性或一般性问题的解决,具有相对较简单的内容。
五、判决书与裁定书的编写要求5.1 清晰明确判决书与裁定书应当表达清晰,逻辑严密,确保文义明确,避免产生歧义。
5.2 法律依据充分判决书与裁定书应当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事实依据作出,法律依据应当充分、准确。
裁决裁定判决的区别
![裁决裁定判决的区别](https://img.taocdn.com/s3/m/97d3349503d276a20029bd64783e0912a2167ca5.png)
裁决裁定判决的区别
在⼀个案件快要办完的时候,那么就会进⾏判决。
这个是有准备法院进⾏处理的,还有的是属于裁定。
那么关于裁定判决,裁决这些到底是怎样分别的?下⾯,为了帮助⼤家更好的了解相关法律知识,店铺⼩编整理了以下的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裁决裁定判决的区别
裁定是⼈民法院对程序性问题作出的处理结果。
判决是⼈民法院对实体性问题作出的处理结果。
裁决是对裁定和判决⼆者的统称。
裁判也是对裁定和判决⼆者的统称,不是⼀个专门的法律术语,有时也指仲裁机构作出的处理结果。
从法律上讲:
裁定和判决属于诉讼法的范畴。
判决是指⼈民法院审理案件完结之时,依据事实和法律对案件作出的权威性判定。
裁定是指⼈民法院对审判和执⾏程序中的问题以及个别实体问题作出的权威性判定。
两者主要不同在于判决重于处理实体问题,⽽裁定重于处理程序问题。
裁决则主要是⼀个⾏政法的概念,是指⾏政主体根据法律的授权,对平等主体之间特定的民事纠纷居间进⾏载断的⾏为。
裁决与法院的判决、裁定有明显不同,⽐如权⼒主体不同,权⼒来源不同,适⽤范围不同,适⽤程序不同,最后的效⼒不同等等。
以上内容就是相关的回答,判决这个是⼈民法院对于实体性的问题做出的结果,裁定是对于程序性的问题的结果,裁决是裁定和判决的统称。
所以说最主要的就是这个裁定和判决的区别。
如果您还有其他法律问题的可以咨询店铺相关律师。
判决书与裁定书举例
![判决书与裁定书举例](https://img.taocdn.com/s3/m/8aaffa0de418964bcf84b9d528ea81c758f52edf.png)
判决书与裁定书举例判决书和裁定书是司法机关对争议案件进行裁决的正式文件,用以表明法官或仲裁人的判决结果和理由。
虽然判决书和裁定书在性质和用途上有所区别,但它们都是对案件的结论和裁决做出书面记录。
以下是两个例子,分别是一份判决书和一份裁定书。
1.判决书案号:xxx原告:张三被告:李四案件:纠纷起诉本案是原告张三诉被告李四的纠纷案件,经本院审理,现根据以下事实和法律,作出如下判决:事实查明:1.原告张三于2021年1月1日与被告李四签订了一份房屋租赁合同,约定租期为一年;2.合同约定原告支付租金1000元/月,并在合同终止后返还押金。
争议焦点:1.原告张三主张合同有效,要求被告按约定支付租金并返还押金;2.被告李四主张合同无效,因原告未按时支付租金且损坏房屋。
理由:合同属于法律保护的自由意思自治的一种效果,合同自始生效。
合同终止后,双方应履行相应义务,包括租金支付和押金返还。
根据证据显示,原告已履行租金支付义务,被告未能提供充分证据证明原告损坏了房屋。
判决结果:1.被告李四应支付给原告张三已到期的租金,共计6000元;2.被告李四应返还给原告张三押金,共计1000元。
如不服本判决,可以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10日内向本院提起上诉。
审判长:xxx审判员:xxx日期:xxxx年xx月xx日2.裁定书案号:xxx申请人:王五被申请人:赵六案件:财产保全申请本案是申请人王五向本院申请对被申请人赵六的财产采取保全措施,经本院审理,现根据以下事实和法律规定,作出如下裁定:事实查明:1.申请人王五提供了相关证据,证明被申请人赵六存在财产转移的迹象;2.经调查,被申请人赵六的财产确实存在移动的可能性。
裁定结果:根据法律规定,在保证申请人权益的前提下,特予以财产保全措施,具体如下:1.冻结被申请人赵六名下的银行账户,限制其对账户内资金的支配;2.禁止被申请人赵六进行任何对名下不动产的处分或转移。
本裁定立即生效,并通知被申请人赵六于5日内履行裁定措施。
民事诉讼中的判决书与裁定书对比
![民事诉讼中的判决书与裁定书对比](https://img.taocdn.com/s3/m/480c132c24c52cc58bd63186bceb19e8b8f6ece6.png)
民事诉讼中的判决书与裁定书对比一、引言在民事诉讼过程中,判决书和裁定书是法院根据审理结果作出的不同形式的文书。
判决书和裁定书之间存在一些区别,本文将对这两种文书的特点和用途进行比较。
二、判决书的特点和用途判决书是法院根据对案件事实和适用法律的认定,对诉讼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做出具有法律效力的决定性文书。
判决书的主要特点如下:1. 结构完整:判决书通常包括标题、引言、事实、理由、判决、诉讼费用等几个部分。
它们有机地连接在一起,呈现出一篇完整的法律文书。
2. 决定权利义务:判决书是法院根据审理结果对案件进行评判,裁决涉案方的权利和义务。
它对当事人的权益具有约束力。
3. 法律效力:判决书具有法律效力,即判决书的内容必须被执行。
被判决方如不服判决,可以根据民事诉讼法提起上诉。
4. 附带意义:判决书不仅具有解决具体案件的功能,还对未来类似案件具有借鉴和指导作用。
它对于法院、当事人和社会大众都有示范效应和教育意义。
三、裁定书的特点和用途裁定书是法院对案件中一些程序性、辅助性问题进行决定的文书。
裁定书的主要特点如下:1. 简明扼要:相对于判决书而言,裁定书通常比较简短,主要列举决定事项而无需详细阐述事实和理由。
2. 程序性强:裁定书主要用于处理案件中的程序问题,如管辖权异议、证据排除申请等。
它根据事实和法律进行相对简单的决定,以维护案件的正常进行。
3. 可上诉性:一般情况下,裁定书可以被上诉,当事人可以根据民诉法规定的条件和程序提起上诉。
4. 临时决定性:裁定书往往是临时决定,而非最终决定。
例如,法院可能会在案件之中根据需要作出一系列裁定,最终通过判决书做出最终决定。
四、判决书与裁定书的联系与区别判决书和裁定书在性质和用途上有所区别,但同时也存在联系和相互影响。
下面是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1. 内容不同:判决书主要对案件的实体问题进行决定,而裁定书则以程序问题为主要决定内容。
2. 法律效力不同:判决书具有法律效力,对当事人的权益具有约束力,裁定书的法律效力相对较弱。
法院裁定书和判决书有什么区别
![法院裁定书和判决书有什么区别](https://img.taocdn.com/s3/m/eaa1fa6de3bd960590c69ec3d5bbfd0a7956d5df.png)
法院裁定书和判决书有什么区别法院裁定书和判决书是司法机关出具的两种不同类型的文书。
尽管它们都是在法律案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在其性质、作用和适用范围上存在一些区别。
本文将探讨法院裁定书和判决书的区别。
一、性质和定义法院裁定书是由法院根据特定法律规定或程序而作出的具有强制力的书面决定。
它通常在一审及其他特定案件中使用,以便针对案件中的特定问题做出解决或决策。
法院裁定书的性质可以是终局裁决,也可以是临时性的决定,具体取决于案件的性质和要求。
相比之下,判决书是根据事实和法律对案件争议进行综合分析和裁决后的书面文书。
它是以司法机关的名义发布的最终决定,用于解决双方当事人在诉讼中提出的权益主张。
判决书通常在一审、二审或上诉程序中使用,以决定案件的胜负和赔偿金额,并具有强制执行效力。
二、作用法院裁定书和判决书在案件处理过程中有不同的作用。
法院裁定书的主要作用是解决案件中的特定问题或程序上的争议。
它可以用于对证据的采信与排除、合法性的确认、诉讼程序的指导等方面做出决策。
裁定书可以是针对案件中的临时性问题,如保全、证据保全申请等。
裁定书通常具有强制执行效力,能够促使相关的行政机关或个人实施法院的决定。
判决书则是裁定案件胜负和确定权益的最终决定。
它对当事人的权益和义务进行了具体而终局性的裁决。
通过判决书,法院可以判决被告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规范当事人之间的关系,并发出执行令以确保判决得到执行。
三、适用范围法院裁定书的适用范围通常局限于案件中特定问题的解决。
它可以涉及案件的程序事项、证据的采信与排除、保全申请等。
裁定书通常直接适用于案件中涉及的特定问题,并具有强制执行效力。
判决书则适用于更广泛的案件范围。
它是对案件争议的事实和法律问题进行综合考虑后作出的最终裁决。
判决书可以有多个级别,包括一审、二审和上诉等阶段。
最高法院的判决书对整个国家范围内的类似案件都具有指导意义和约束力。
总结起来,法院裁定书和判决书是司法机关在法律案件中作出的两种不同类型的文书。
判决书和裁定书区别通俗理解
![判决书和裁定书区别通俗理解](https://img.taocdn.com/s3/m/218e3f773a3567ec102de2bd960590c69ec3d8a1.png)
判决书和裁定书区别通俗理解
判决书和裁定书都是法院发出的文书,为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民事诉讼法,判决书和裁定书作为最终的裁决文书,具有法律效力,用以书写衡平双方当事人的权利义务关系,判决书和裁定书也因此形成了民事诉讼法仲裁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那么,两者有何不同呢?下面就从通俗的角度来看一下判决书和裁定书的具体区别吧。
首先,从裁审的角度来看,判决书是由法院判定权重、支配性的,而裁定书是由法院仲裁委员会审理权重、支配性的。
由于判决书为衡平当事人权利义务关系的最终证明,因此它受到严格的审查程序,判决书的发布必须依法,而裁定书却不需要经过如此繁杂的审稿程序,可以使用更短的时间,更快地判断当事人权利义务关系。
其次,从文书的种类上来看,判决书是民事诉讼法仲裁程序中的最终裁判文书,是普通的民事诉讼的最终解决方案,而裁定书是民事诉讼法仲裁程序中的最终仲裁文书,是特殊的民事纠纷的解决方案,它包括案件的主体纠纷、附带纠纷以及当事人的损害赔偿问题五项事项,所以裁定书的规模更大,处理的案件范围更广、深入。
再次,从可撤回性角度来看,判决书是不可撤回的,一旦法院发布判决书,具有不可撤销的法律效力,而裁定书则是可以撤回的,其可撤回性受到民事诉讼法规定的限制,只有极少数情况下,如当事人存在重大误解,发现重大新情况等,裁定书才可以撤回。
最后,从反撤销时限上来看,判决书的反撤销时限为二年,而裁
定书的反撤销时限为半年。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判决书和裁定书有着很多不同之处,其中包括裁审权限、文书种类、可撤回性,以及反撤销时限等等。
每一种类型的文书,都有其独特的使用场景,因此只有正确的理解和使用相应的文书,才能保护当事人的正当权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判决书与裁判文书的区别
一、判决书
判决书,法律术语,是指法院根据判决写成的文书。
是法律界常用的一种应用写作文体,包括民事判决书、刑事判决书、行政判决书和刑事附带民事判决书。
最高人民法院发布新规:法院生效的判决书从2014年1月1日起在互联网全面公布,除涉及国家机密、个人隐私、未成年犯罪以及不宜“晒”的4类判决书外,公众均可随时查阅。
判决书的制作,在形式上应当具备规范性、创新性、公开性、法律性和准确性的特点。
(一)规范性。
为了提高诉讼文书的质量,最高法院制订了规范、标准且实用的各类司法判决的文书样式。
因此,各类判决书的写作程式,应当符合最高法院关于制作判决书的规范要求。
简言之,司法判决必须符合技术规范和印制规范。
在技术规范上,一是要求文书字体规范,即法院名称应用2号宋体字,文书名称应用1号宋体字,案号及正文应用3号仿宋体字。
二是要求标点符号规范,即遵守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制定的《标点符号用法》的规定。
三是要求数字规范,即按照《关于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试行规定》的规定和司法文书的特点,正确使用汉字和阿拉伯数字。
在印制规范上,一是要求文书用纸规范,即司法判决应采用国际标准A4型纸。
二是要求文书版式规范,即文书每页一般应为23-24行,每行28-30字,页边距天头大于地角,左空大于右空,在页脚居中或靠右位置标注页码。
三是要求装订规范,即司法判决正文为两页以上的,应使用在左空处粘贴的方法,不能用订书机装订。
规范严谨的司法判决必须符合上述标准。
(二)创新性。
各类案件之间、相同种类的具体案件之间千差万别,因此判决书不能拘泥习惯格式,不能千案一面,而应在规范的基础上不断创新。
所谓创新,指的是适应案件变化的特点,为强化司法判决的理性含量而在文书制作方法上所做的变革。
创新并不是对技术规范或印制规范的改变,也无现成的公式可以遵循。
当前司法判决的常见病是囿于官式的呆板格式,由于欠缺对具体案件特点的考量,对千差万别的案件套用固定的制作模式,固守传统的写作方法,使得本应无可非议的“查明”、“依据”、“裁决”的司法判决三段论模式,给当事人或公众留下了法院判决不讲理的印象。
产生这种不良印象的根源,在于千篇一律的司法判决制作方法割裂了具体案件的裁决文书中各构成部分之间的有机联系,具体表现为引述证据的缺失、认定事实的突兀、说理的贫乏、前后表述的矛盾、作出结论的武断、援用法律的随意等。
这种缺乏创新性的司法判决严重损害了法院裁决的权威性,也对法官公正司法的形象造成了负面的影响。
行政和民商案件常见的创新体例是:
1、在当事人诉辩称之前,简要叙述争议事项;
2、在阐述当事人的诉辩意见之后,列明原、被告双方提交的证据及拟证明的事实;
3、详细记载法院质证及认证的经过;
4、在充分质证认证的基础上,以居中的语言陈述查明的案件事实;
5、通过分段递进式的论理,得出裁决结果。
此种文书格式一改判决书的惯常模式,改革创新的韵味浓厚,使司法判决的各个构成要素之间相辅相成、有机联系形成了统一整体,使司法判决真正成为向社会公众展示法院文明、公正司法形象的载体。
(三)公开性。
公开审判是宪法原则,作为审判活动的最终载体,司法判决当然应当体现公开审判的原则。
司法判决是对诉讼当事人双方权利义务关系结论即裁判结果的证明,是对结论产生的合法性、正确性的证明,也是对审判程序正确性、公正性的证明。
为此,司法判决必须具备公开性的特点。
除法定不能公开的情形之外,判决书应当公开表述案件的审判过程;公开表述案件审理过程中当事人的举证、质证和法院认证情况;公开表述法院对争议事项的认定意见;公开表述法院对所审理事项适用法律的意见。
缺乏公开性的司法判决必然会导致公众对审判活动“暗箱操作”的合理怀疑。
符合公开审判原则的司法判决,应当摒弃以往抽象地机械适用“查明”、“依据”、“裁决”的司法判决三段论模式,通过创新的体例,将争议的起因、当事人的攻防武器、法律规则的应用过程等内容展示于公众之前,使公众可明确知悉受诉法院审判活动的程序性工作及工作效能,增强司法审
判的透明度,达到公示案件审判过程的目的。
(四)法律性。
司法判决是法官书写的具有很强法律性的专业性文书,是法院依照法定职权按照法定程序制作的法律文书。
因此,判决书的语言必须是规范性的法律用语,即通常所说的“法言法语”。
司法审判不同于道德评价或一般的社会评论,法官要用专业知识在司法判决中进行法律概念和规则的阐述。
司法审判是各种纷争的最终解决方式,这就要求法官运用法律术语进行观察、思考和判断。
要求法官对于各种纷争,不论其为宏观或微观,亦不论其为抽象或具体,都要运用法言法语将其转化为法律问题进行分析判断。
如此,才能将社会性、经济性甚至是政治性纷争在司法判决中转化为明确的权利义务关系,使之成为法律问题最终通过司法来裁断。
法律职业者通常认为,法官会应用法律术语进行思考,会将法律问题、社会问题、经济问题乃至政治问题转化为法律术语或概念进行表达,是法官从事其职业工作的基本要求,不懂得运用法律术语者则不配为法官。
当然,司法判决中法言法语的应用以社会普通公众的理解认知为限度,超越此限则是司法判决领域法律性极端化的表现,反而会对司法判决的公信度产生消极的影响。
司法实践中,素养较高的法官擅于在判决书中将各项争议转化为具体的法律问题,并运用法言法语对涉案的法律概念和术语进行精确的阐述,最终以能为公众所理解的法律语言构建一篇内涵丰富的司法判决,这是值得肯定和借鉴的。
(五)准确性。
准确性是针对司法判决用语而言。
司法判决的准确性含义有四:一是遣词用句严谨,不生歧义;
二是用词客观持中,不使用形容词,不能淡化或夸张涉案情节;
三是语言简练精确,无赘语病句;四是语句规范,无俚语方言或攻击性词语。
中国古代的司法判决通常以骈骊行文,左旋右抽,文采飞扬,辞章华丽,对仗工稳,琅琅上口,铿锵之至,似乎是准确妙判之典范。
但从现代法学角度出发,如此注重句式、对仗、音韵的司法判决,法官如何得以进行法律概念和规则的阐释?公众何以通过司法去了解法律?白话文运动解除了司法判决上的语言禁锢,但摆脱了文言文束缚的司法判决也出现了失去对个性与文采追求的倾向。
以细密严格的语言对案件所涉及的法律概念和法律关系加以阐述的司法判决并不多见。
长期以来,由于一些适用于不同类型案件的不同判决的套语的漫延,司法判决愈发变得整齐划一和单调枯燥。
改变这一现状就必须倡导司法判决的准确性,以准确而不失个性的司法判决扩大司法和法律在公众中的影响。
严谨地法官所制作的范例性的司法判决,应当通篇无赘语病句;判决书在陈述和分析过程中应使用中性、客观的文句和语气,无倾向性和带感情色彩的语言,也不追求词藻华丽和修饰效果;在叙述当事人的诉辩意见时,应完整反映当事人的意见,无断章取义之嫌;在质证认证、查明事实及分析法律适用时,应言简意赅,用词精当;遣词用句应清晰准确,叙述全面客观,以给阅读者留下严肃持中、清新悦目的深刻印象。
二、裁判文书
裁判文书是记载人民法院审理过程和结果,它是诉讼活动结果的载体,也是人民法院确定和分配当事人实体权利义务的惟一凭证。
一份结构完整、要素齐全、逻辑严谨的裁判文书,既是当事人享有权利和负担义务的凭证,也是上级人民法院监督下级人民法院民事审判活动的重要依据。
2013年7月3日,一批裁判文书首次在中国裁判文书网集中公布。
由此,我们不难看出,判决书与裁判文书是两种不同性质的文书,一则用于庭审后的裁定,一则适用于诉讼活动的记载。
欢迎您的下载,
资料仅供参考!
致力为企业和个人提供合同协议,策划案计划书,学习资料等等
打造全网一站式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