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种子生产技术PPT课件
杂交水稻种子生产技术ppt课件
1、抽穗开花授粉期的安全气候条件
从始穗到终花期( 10~12天),气候条件影响父母本抽穗、开 花、授(受)粉、结实,决定制种产量的高低或成败。
安全气候条件的基本要求是: (1)不出现连续3天以上整天下雨天气; (2)日均温26~28℃,日最高温度不超过35℃,日最低温度
2、制种技术系统研究阶段(1996-2000)
主要问题:不同生态条件下制种产量和质量差异很大; 育性敏感期、抽穗开花期受气候条件影响大。
关键技术:(1)提出了两个安全期协调安排的原理, 确定了基地选择与季节安排的原则;(2)光温敏核 不育系技术鉴定标准;(3)核心种子生产原理与技 术。
效果:形成了两系杂交稻保纯制种技术体系,制种产 量和质量稳步上升。
❖ 三系法杂交稻制种
❖ 两系法杂交稻制种
三系配套法
A×B→A 不育系繁殖
BB 保持系繁殖
A × R → 杂交种 杂交制种
RR 恢复系繁殖
2021/1/25
湖南农业大学农学院
两系配套法
S 低温 短照
(可育 繁殖)
S
S系繁殖
S
×
R
高温、长照
(不育,作母本)
杂交种子
两系法杂交水稻制种
2021/1/25
4、制种季节安排
制种季节安排原则
根据杂交水稻制种的途径(三系法、两系法)。 根据杂交组合生育期类型(早、中、迟熟)。 根据制种基地的气候条件。
春制
具有双季稻生产气候条件区城,在早稻生 产季节的制种。
3、制种技术提升与推广阶段(1984-2009) 主要问题:实现多种技术配套条件下的高产、安全、 高效制种。 突破的关键技术: (1)制种基地选择与季节安排(良好的生态条件, 确保制种各时技术
水稻高产栽培技术PPTPPT课件
VS
管理要求
定期通风换气,保持仓库内外清洁,定期 检查稻谷温度、湿度及虫害情况,及时采 取措施防治。
加工利用途径和价值挖掘
加工利用途径
稻谷可加工成大米、米粉、米糕等食品,也可提取米糠油、米蛋白等副产品。
价值挖掘
通过深加工和综合利用,提高稻谷附加值,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例如,利用碎米生产米粉、米糕等,利用 米糠提取米糠油、植酸等有益成分。
播种量控制
根据品种分蘖力、秧龄长短和移栽方式来确定。分蘖力强的品 种可适当减少播种量,秧龄长的可适当增加播种量,机插秧的 播种量要高于手插秧。同时,要注意控制播种均匀度,避免出 现漏播或重播现象。
05 田间管理技术措 施
灌溉排水管理策略
01
02
03
灌溉原则
根据水稻生长阶段和土壤 墒情,合理安排灌溉时间 和水量,确保田间水分适 宜。
在保证高产的同时,注重提高 稻米品质,满足市场需求。
高效
通过科学管理和技术应用,实 现水稻生产的高效率。
生态
注重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实现水稻生产与生态环境的和
谐共生。
水稻高产栽培原则
良种良法
选用高产、优质、抗病的水稻 品种,结合科学的栽培方法, 实现良种良法的配套。
合理密植
根据地力、品种特性和栽培条 件,确定适宜的种植密度,构 建高产群体结构。
07 总结与展望
本次课程重点内容回顾
水稻品种选择与种子处理
稻田选择与整理
介绍稻田选择标准、土地整理方 法及稻田改良措施。
阐述优良品种选择原则、种子处 理方法及催芽技术。
播种与育秧
讲解播种时间、播种方法及育秧 技术要点。
水稻高产栽培技术概述
包括水稻生长习性、产量构成因 素及高产途径等。
水稻高产栽培技术ppt课件完整版
水稻高产栽培技术ppt 课件完整版•水稻栽培概述•水稻高产栽培技术原理•水稻高产栽培技术实践•水稻病虫害防治技术目录•水稻机械化栽培技术•水稻高产栽培技术的未来展望水稻栽培概述01水稻起源于亚洲热带地区,包括中国南方、印度、东南亚等地。
亚洲起源全球分布主要产区目前,水稻已广泛分布于全球各大洲,包括亚洲、非洲、拉丁美洲、大洋洲和北美洲。
中国、印度、印度尼西亚、孟加拉国、越南、泰国等国家是全球主要的水稻产区。
030201水稻的起源与分布种子吸水膨胀,胚根突破种皮,形成幼苗。
种子萌发期幼苗经过分蘖、拔节等过程,形成健壮的植株,积累养分。
营养生长期包括孕穗、抽穗、开花、结实等过程,最终形成产量。
生殖生长期水稻的生长发育过程高产栽培技术通过选用优良品种、合理密植、科学施肥、水分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措施,提高水稻产量。
产量构成因素单位面积穗数、每穗粒数、结实率和千粒重是影响水稻产量的主要因素。
品质评价标准加工品质、外观品质、食味品质和营养品质是评价水稻品质的主要指标。
优质水稻品种应具有出米率高、垩白少、食味佳、营养丰富等特点。
水稻的产量与品质水稻高产栽培技术原02理光照与温度对水稻生长的影响光照强度光照强度直接影响水稻的光合作用,过弱或过强的光照都不利于水稻生长。
光照时间每天的光照时间对水稻的生长周期和产量有重要影响,长日照有利于水稻的生长和发育。
温度适宜的温度范围对水稻的生长至关重要,过高或过低的温度都会影响水稻的生长速度和产量。
合理的灌溉制度可以保证水稻生长所需的水分,避免干旱或水涝对水稻生长的不利影响。
灌溉制度良好的排水系统可以避免稻田积水,防止水稻根部病害的发生。
排水系统优质的水源对水稻生长至关重要,含有适量矿物质和微量元素的水质有利于水稻的生长和产量提高。
水质水分管理对水稻生长的影响1 2 3不同类型的土壤对水稻生长的影响不同,肥沃、疏松、排水良好的土壤有利于水稻的生长。
土壤类型适宜的土壤pH值对水稻的生长和养分吸收有重要作用,过酸或过碱的土壤都会影响水稻的生长。
水稻播种与育秧PPT课件
知识准备
三、育秧技术 5.两段育秧技术 水稻两段育秧的小苗秧田、寄秧田与大田面积之比为1:4:16;小苗秧田的
秧龄为3~4叶。 6.杂交晚稻露地培育多蘖壮秧技术 (1) 适期播种:根据当地水稻安全齐穗期和所选用的杂交组合从播种到齐穗所
需天数确定好适宜的播种期。 (2) 稀播匀播:一般每公顷秧田播种量为112.5~225.0kg。播种要分厢过秤,
一般消耗完毕,这一时期称为“离乳期”。
知识准备
二、水稻安全播种期、用种量及秧龄的确定 1. 水稻安全播种期 全国各稻作区一般以与当地历年旬平均气温稳定通过10℃和12℃,年保证率
在80%以上的开始日期分别作为粳稻(我省为3月底—4月中旬)和籼稻(我省为3 月下旬—4月上旬)品种露地育秧的安全播种期,对于塑料薄膜备
一、水稻幼苗的生长 1. “扎根扶针” 芽谷播种后,胚根下扎,胚芽鞘向上竖起,生产上叫“扎根扶针”。 2. 出苗与出苗期 不完全叶伸出芽鞘,称为出苗(也称现青)。全田有50%的芽谷出苗,即为
出苗期。 3. 幼苗期与“离乳期” 第三片完全叶以前的时期称为幼苗期。在水稻的三叶期,种子胚乳内的养分
性强的品种秧龄可长些。
知识准备
三、育秧技术 1. 早、中稻薄膜保温育秧技术 薄膜保温育秧的秧田整地、施肥、播种等技术与露地湿润育秧基本相同,当
前生产上盖膜的方式有两种: (1) 搭架盖膜育秧的秧田管理措施
知识准备
三、育秧技术 1. 早、中稻薄膜保温育秧技术 薄膜保温育秧的秧田整地、施肥、播种等技术与露地湿润育秧基本相同,当
区或季节宜稀;多穗型品种可密,大穗型品种宜稀。 ② 水稻秧田面积与大田面积之比一般为1:(10~15)。
知识准备
二、水稻安全播种期、用种量及秧龄的确定 2. 水稻大田用种量、秧田播种量及秧龄 (3) 水稻秧龄的确定 ①小苗秧的叶龄少于3.0叶,中苗秧的叶龄为3.0~4.5叶,大苗秧的叶龄为4.5
《水稻栽培》幻灯片PPT
勤翻动,使种子枯燥度一致。 ❖ 晒种的目的:有效地提高种子的发芽率和发芽势,从而提高秧苗整齐
度。 ❖ 主要原因: ❖ 〔1〕晒种可促进种子的后熟和提高酶的活性。经过晒种,可以增强
种皮的通透性,使之在浸种时吸水呼吸作用一致均匀,增进酶的活性, 出芽较整齐。 ❖ 〔2〕晒种可促使氧气进入种子内部。 ❖ 〔3〕晒种可降低谷壳内胺A、谷壳内胺B、离层酸和香草酸等物质的 浓度,这些物质浓度高时对发芽有抑制作用。 ❖ 〔4〕太阳光谱中的短波光如紫外线具有杀菌能力,因此,晒种有一 定的杀菌作用。
行插秧机因行距宽,通风透光条件好平均每株分蘖在3—4 个,较八行插秧机多一个分蘖。那么每平方米有效成穗数 六行比八行多40—50穗。
themegallery
二 插秧
❖ 2 小苗移栽 ❖ 水稻属于禾本科作物,具有分蘖特性,且分蘖与主茎叶片
数存在n—3的数量关系,即水稻在第四片真叶抽出时,第 一个分蘖从分蘖节抽出。并且移栽时的叶龄越小,稻苗的 生长优势越强 ,返青越快。四叶一心以后,秧苗都带有分 蘖,返青时自身需要吸收的养分多,而根系受损,吸收率 下降那么返青慢,所以适宜的移栽的叶龄为三叶一心至四 叶一心时。
十三连科技之冬
之水稻高产栽培技术
LOGO th一 育秧 ❖ 1 种子准备 2 秧床准备 3 营养土计算 4 双膜育秧 5 秧床管
理 ❖ 二 插秧 ❖ 1 插秧机选择 2 小苗移栽 3 插秧后水层管理 4 芽前除草 ❖ 三 田间管理
themegallery
一 育秧
themegallery
一 育秧
❖ 4 双膜育秧 ❖ 双膜育秧可以提高棚内温度,保持湿度,预防霜冻,从而
《水稻栽培》PPT课件
光照
水稻是短日照作物,对光照条件有一
定的要求。在生长季节,需要保证充
足的光照时间,以促进光合作用和干
物质积累。
土壤条件
土壤类型
水稻适宜在肥沃、疏松、排水良 好的土壤中生长。壤土或砂壤土
是较为理想的土壤类型。
土壤酸碱度
水稻对土壤酸碱度有一定的适应性, 但以中性或微酸性土壤为宜。过酸 或过碱的土壤会影响水稻的生长和 产量。
06 水稻栽培中存在 的问题与对策
栽培管理不当问题及对策
播种量与密度不合理
应合理确定播种量,调整种植密度,确保水 稻生长空间充足。
施肥不当导致营养失衡
应科学施肥,注意氮、磷、钾等营养元素的 均衡供应。
水分管理不科学
应根据水稻生长阶段和土壤墒情,合理安排 灌溉时间和水量。
耕作层过浅影响根系发育
应加深耕作层,改善土壤结构,促进根系生 长。
适应性强,可在多种气候和土壤条 件下生长;高产稳产,具有较高的 经济价值。
水稻的起源与传播
起源
水稻起源于亚洲东南部地区,距今已 有约一万年的栽培历史。
传播
随着人类的迁徙和交流,水稻逐渐传播 到世界各地,成分类与品种
分类
根据形态特征、生长习性和遗传特点等,水稻可分为籼稻和粳稻两大类型。
出种皮。
根系生长
02
幼苗期水稻根系逐渐生长,形成较为发达的根系系统,为吸收
养分和水分打下基础。
叶片发育
03
随着幼苗的生长,叶片逐渐展开,进行光合作用,制造养分。
分蘖期
分蘖产生
水稻主茎基部节上长出分枝,称为分蘖。分蘖的 多少和生长情况直接影响水稻的产量。
根系扩展
分蘖期水稻根系继续扩展,吸收能力增强。
水稻机械化高产栽培技术PPT课件-2024鲜版
水稻机械化高产栽培技术的发展历程
传统手工阶段
在过去,水稻的种植和收 割主要依赖人力和简单的 农具,生产效率低下。
2024/3/28
半机械化阶段
随着农业机械的发展,逐 渐出现了半机械化的水稻 种植和收割设备,但仍需 要较多的人力操作。
全面机械化阶段
近年来,随着农业科技的 进步,水稻机械化高产栽 培技术得到了快速发展, 实现了全程机械化生产。
5
国内外水稻机械化高产栽培技术研究现状
国内研究现状
我国在水稻机械化高产栽培技术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已经实现了全程机械化 生产。同时,还在不断研发新的技术和设备,以提高生产效率和产量。
国外研究现状
发达国家如日本、美国等在水稻机械化高产栽培技术方面也具有较高的水平。 他们注重农机与农艺的结合,通过精准农业技术实现高效、环保的水稻生产。
2024/3/28
25
THANKS
感谢观看
2024/3/28
26
2024/3/28
通过精准施肥和灌溉,可减少 土壤盐碱化和水资源浪费。
机械化高产栽培技术可促进农 业可持续发展,保护生态环境, 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双 赢。
20
05
CATALOGUE
水稻机械化高产栽培技术的推广与应用前 景
2024/3/28
21
加强政策扶持和资金投入
制定优惠政策
对采用水稻机械化高产栽培技术 的农户和企业给予财政补贴、税 收减免等优惠,提高其积极性和
13
播种与插秧
2024/3/28
播种
选用优质、高产、抗病的水稻品种,采用机械化精量播种技术,确保播种均匀、深 浅一致。播种前对种子进行浸种催芽处理,提高发芽率和整齐度。
《水稻常规育种》PPT课件
精选ppt
6
6. 90年初:
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水稻功能 基因的定位和克隆,出现了另一种高技术的 育种手段——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 (MAS)。
特点:对改良单一性状极为有效。
精选ppt
7
7. 进入本世纪:
随着越来越多的功能基因被克隆,通过基因 枪、农杆菌介导等方法将分离得到的外源基因导 入到水稻中,开始了分子生物学与细胞工程相结 合的新技术育种——转基因育种。
精选ppt
4
4. 70年代:杂交稻(Hybrid rice)培育成功 1973年 籼型三系配套成功 1974年 选出优势组合 1975年 制种技术初步成功 1976年 杂种稻开始推广 目前,年种植面积占水稻总面积的50%。
精选ppt
5
5. 80年代以来:
随着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和卫星、飞船回收技 术的成熟,于1987年开始利用卫星搭载植物种子, 开创了植物育种的新途径——航天育种(太空育 种)。新品种(组合)选育朝着高产、优质和多 抗相结合的方向发展。
精选ppt
3
3. 60年代:矮化育种取得成绩。
第一个系统选育而成的半矮秆品种是矮脚 南特(广东,来自南特16号,1965)。 第一 批杂交选育的半矮秆品种是广场矮、珍珠矮和 江南矮等(矮源:广西矮仔占;育成地:广东 农科院)。 矮秆品种的优点是解决了由于密植、中肥和自 然灾害引起的倒伏减产问题,大幅度提高了品 种的增产潜力。 如何进一步提高品种的增产潜力?
1.华南湿热双季稻作区:地处热带亚热带气候,光、温
、水等自然资源丰富,但台风和病虫等自然灾害较多。 双季籼稻连作为主。
2.华中湿润单双季稻作区:是我国最大的稻作地带,我
杂交水稻制种的基本原理及主要技术措施ppt课件
22.5—24.0℃,光照13h左右;
• 两系不育系敏感点漂移; • 两系不育系割茬再生的敏感性问题。
10
两系杂交水稻的亲本关系示意图
低
不
温
不育系S
育
短 日
系
表现可育,自花授粉繁殖后 代,后代保持温光敏感特性
繁
殖
不育系S X 恢复系R
高
不育系表现不育,接收恢复
16
杂交水稻制种的主要技术措施
1、基地选择、地点、时间 2、制种隔离 3、播差期、父本分期播种 4、合理的行比 5、花遇检查及调整 6、育性监控 7、割叶、“920”应用 8、赶花粉 9、去杂保纯 10、其他管理措施:水、肥、药
17
一、基地、地点、时间选择
1、抽穗扬花期天气及气候风险; 2、两系杂交稻制种不育系育性转换的气候风险。
位,其次是调整花遇、增加活性; ⑴、一般每亩总用量15-20克,不同组合差异较大;
⑵、正常见穗5-10%至见穗30%,不宜过早过迟; ⑶、分2-3次,“前轻、中重、后补”,父本适当加量
,保证父本穗位高于母本15-20cm.
24
25
26
八、赶花粉
1、全过程中每天3-4次,有粉赶到无粉; 2、开花时间不同亲本、天气有差异; 3、原则上前期看母不看父,中后期看父不看母; 3、每次间隔20-30分钟; 4、阴雨天。
• 杂交稻(人为或自然的不同品种杂交)的基因是杂 合的,杂交稻再生长,产生的后代基因分离,长势 长相混杂、所以杂交稻不能留种再种。
2
基本知识
• 生物界存在杂种优势,两个遗传背景不同的品种杂 交后代有生长优势;
• 两个水稻品种要实现大规模杂交,必须有一个品种 雄性功能丧失而雌性功能正常[雄性不育系(母本 )],由另一个品种(雌、雄性功能均正常)帮助其 授粉受精让其产生后代。
2024版《水稻高产栽培技术》全套PPT课件
通过增施有机肥、种植绿肥等措施,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 土壤结构。
育秧方式与秧田管理
育秧方式
主要有水育秧、旱育秧和湿润育 秧三种方式,各地可根据实际情
况选择。
秧田准备
选择背风向阳、排灌方便、土壤 肥沃的田块作为秧田,提前进行 耕整和施肥。
播种与覆膜
根据品种特性和当地气候条件, 确定适宜的播种期和播种量,播 种后覆盖薄膜以保温保湿。
秧田管理
包括温度管理、水分管理、施肥 管理和病虫害防治等,以确保秧
苗健壮生长。
04
插秧与田间管理技术
插秧技术要点
选用优质秧苗
选择健壮、无病虫害的 秧苗,保证插秧后能够
快速生长。
适时插秧
合理密植
插秧深度
根据当地气候和土壤条 件,选择适宜的插秧时 间,避免过早或过晚。
根据品种特性和土壤肥 力,确定合适的株行距,
分布
目前,水稻已广泛分布于亚洲、非 洲、拉丁美洲等地区,成为全球最 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
水稻的生长发育过程
种子萌发期
分蘖期
种子吸水膨胀,胚根突破种皮,形成 幼苗。
幼苗长出分蘖,增加地上部叶面积和 地下部根系。
幼苗期
幼苗生长迅速,形成根系和茎叶,开 始光合作用。
水稻的生长发育过程
拔节期
分蘖生长加快,节间伸长,株高 增加。
纹枯病
观察病斑形状、颜色,掌握发生条件,采取农业 措施、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相结合。
白叶枯病
识别叶片病斑、枯死症状,选用抗病品种、加强 肥水管理、及时喷药保护。
常见虫害识别与防治方法
稻飞虱
识别成虫、若虫形态,了解发生规律,采取农业措施、生物防治和 化学防治相结合。
2024版水稻超高产精确栽培的关键技术ppt课件
养分吸收与利用
水稻生长需要吸收大量养分,如氮、 磷、钾等,通过根系吸收并转运到地 上部,供给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
精确农业与智能农业技术
精确农业技术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智能化装备, 实现农业生产全过程的精确化、数 字化管理,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农 产品产量与品质。
智能农业技术
应用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 技术,构建农业生产智能化管理系 统,实现农业生产环境的实时监测、 智能决策和精准作业。
技术交流
定期组织国内外专家进行技术交流和研讨,共同探讨超高产栽 培技术的发展趋势和前沿问题,提高我国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和 话语权。
THANKS
感谢观看
单位面积产量。
提高稻米品质
优化灌溉、施肥等栽培技术,可 以改善稻米的外观、口感和营养
品质。
增强抗逆性
精确栽培可以增强水稻的抗逆性, 减少病虫害的发生,从而提高产
量和品质。
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
节约水资源
通过精确灌溉技术,可以减少水资源的浪费,提高水资源利用效 率。
减少化肥和农药使用
精确施肥和病虫害防治技术可以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量,降低 对环境的污染。
根据水稻需水规律和土壤墒情制定灌 溉方案
推广稻田综合种养模式,提高经济效 益和生态效益
病虫害防治技术
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 原则
加强病虫害监测预警,及时掌握 发生动态
推广生物防治和物理防治技术, 减少化学农药用量
加强统防统治和绿色防控,保障 农产品质量安全
04 水稻超高产精确 栽培的实践应用
智能化
利用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实现水稻生长环境的智能监测和调控, 提高栽培管理的精准度和效率。
机械化
水稻种子生产技术(PPT50张)
一、水稻开花授粉生物学基础 二、常规水稻种子生产 三、三系杂交稻制种技术 四、二系水稻制种技术
原种生产种 常规水稻 种子生产 水稻种 子生产 良种生产种 三系杂交 稻制种
杂交水稻 种子生产
两系杂交 稻制种
一、水稻开花授粉生物学基础
(一)花序类型
水稻的花序为 复总状花序,又 称圆锥花序,由 主轴、一次枝梗、 二次枝梗和小穗 组成。 一次 枝梗 二次 枝梗
3 株系圃
3.1 将上年当选的各株行区种子分区种植, 建立株系圃。 3.2 各株系区的面积、栽插密度均须一致, 并采取单本栽插,每隔9个株系区设一个 对照区。其他要求同株行圃。 3.3 田间观察记载项目和评选同株行圃 。 当选株系须具备本品种的典型性、株系 间的一致性,整齐度高、丰产性好。各 当选株系混合收割、脱粒、收贮。
制种田周围100 m以内 ,除父本外不能种植 其他任何水稻品种;在风力较大的平原地区需 隔离 200 m。
(三)确保花期相遇 1 安排好“三期”
“三期”是指正确的播种期、适时的插 秧期和最佳的抽穗扬花期。
1.1 选择最佳的抽穗扬花期
杂交水稻制种要注意把抽穗扬花期安排在 气温、湿度适宜、雨水较少的季节,一般要 选择没有连续3天以上的雨季。
1.4 选择数量:依原种圃面积而定。田间初选数 应比决选数增加一倍。 1.5 室内考种:先目测,剔除明显不合格单株, 再逐株考查株高、穗粒数、结实率、千粒重、 单株籽粒重,并计算株高的平均数、穗粒数的 平均数。 1.6 考种决选:当选单株的株高应在平均数±1cm 范围内,穗粒数不低于平均数,然后按单株籽 粒重择优选留。 1.7 当选单株分别编号、脱粒、装袋、复晒、收 藏。
(二)常规水稻良种生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 4 季,不育系原种圃。当选的不育 系株系混系繁殖,用保持系原原种 作为回交亲本。 见P41图1-8。
(二) 杂种一代的种子生产(制种) 1 制种田的选择。凡是能长杂交稻的 地方都能制种。要求水肥条件好, 阳光充足,病虫害少,无检疫对象。 2 隔离条件。 (1) 空间隔离:200米以上。在水旱 兼作区,可用旱作物隔离。特别要 注意籼粳隔离,防止产生大青棵。
何谓原种? 原种是指用原原种直接繁育 出来的,或推广品种经提 纯后达到原种质量标准的 种子。
原种如何生产? 1 由原原种直接繁殖,防杂保纯。 2 按原种生产技术操作规程进行 生产。
谁来生产原种?
一般由地、市原种场生产原种。
原种的质量和数量直接影响到 良种种子质量和数量。
何谓良种? 良种是指用原种再繁殖一、 二代的种子。就是提供给 农户种植的生产用种。
Collaboration between China and IRRI on Hybrid Rice
第八节 水稻种子生产 一、常规品种(纯系)的种子 生产 经审定合格的新品种,必须加 速繁殖并保持纯度,使新品 种在种子数量和质量上能满 足生产的需要。
1.常规品种种子生产程序: 原原种
原种
良种
(一)三系原种生产的方法和 程序 1 三系七圃法。 生产程序:单株选择、分系比 较、混系繁殖。不育系设株 行、株系、原种三个圃;保 持系、恢复系各设株行、株 系二个圃,共七个圃。
第 1 季,单株选择。保持系、恢复系 各选 100-120 株,不育系选 150-200 株。 第 2 季,株行圃。按常规稻提纯法建 立 保 持 系 和 恢 复 系 株 行 圃 各 100120 个株行。恢复系每个株行种植 500株。保持系每个株行种植200株 (上年保持系单株种子分为2份,1 份提前种在保持系株行圃,另 1 份 用作不育系株行圃的父本)。
在江浦汕优 63 组合制种,叶龄差 为 9.5 叶,即第一期父本主茎为 9.5 叶时,就是母本的播种适期 (实际操作时,要提前 1-2 天种 在同一地区 , 即使播期不同 , 播种到 抽穗的有效积温是相对稳定的 . 一般 以 12 度作为生物学下限温度 ,27 度作 为生物学上限温度 . 计算有效积温的 公式是 : A=Σ(T-H-L). 式中 : A— 某 一生育阶段的有效积温 ( 度 );T— 日 平 均 气 温 ;H— 高 于 上 限 温 度 的 度 数 ;L— 下限温度 ; Σ-- 某一生育阶 段的起止累计。
② 叶龄法。水稻品种的主茎叶片数与 出叶速度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利用 主茎叶龄推算父母本播差期的方法 叫叶龄法。具体做法是: 1 )定株观 察 10 株以上; 2 )记载叶龄,每 3 天 记 1 次,以第一期父本为准,取平均 数为依据;3)记载标准用简便的 ‘ 3 分法’,即叶片现心未展开时为 0.2 叶 , 叶片展开 , 但尚未完全展开时 为 0.5 叶 , 叶片全展为 0.8 叶。从主茎 第一片完全叶算起。
( 2 ) 确定父母本播种差期的方 法:有生育期法、叶龄法和有 效积温法三种,均以第一期父 本为准进行计算(父本一般分 2 期或 3 期播种,每期隔 5-7 天, 以满足母本在整个花期有较多 的花粉可授)。
① 生育期法。根据历年分期播种 的生育期资料,找出父本和母 本播种至始穗相差之天数,以 确定当年父母本播种的日期。 例如汕优 63 组合,父母本播始 历期相差 47-49 天,就是说第一 期父本播种( 5 月 10日以前)后 47-49天,再播母本。
在江淮地区,适宜花期安排在 8 月上、 中旬;在四川,花期安排在 7 月下 旬较适宜。 4 确保花期相遇。不育系靠异花传粉 结实,父母本花期相遇与否是制种 成败的关键。
( 1 ) 花期相遇的标准:不育系和恢 复系同一天始穗,或者不育系比恢 复系早 1-2 天始穗,或者恢复系比不 育系早 1-2 天始穗,都算花期相遇。 但哪一种最理想,还必须根据父母 本的抽穗速度和集中程度等具体条 件 而 定 。 以 汕 优 63 制 种 为 例 , 珍 汕 97A 从始穗到终穗需要 9 天左右,恢 复系明恢 63 需要 10 天左右 , 它们配组 时 , 第一期恢复系应比不育系提早 12天始穗为好。
(2) 时间隔离:制种田周围 200米以内的其它品种应比不育 系提早或延迟 20 天以上抽穗扬 花。 (3 ) 屏障隔离:利用地形(如 两山夹一冲)地物(如河流、 林带、村庄)或人工屏障将制 种田与其它水稻品种隔开。
3
最佳的抽穗扬花期。“三系”正 常开花的条件是: (1) 日平均温度24-28摄氏度。 (2) 相对湿度70-80%。 (3) 昼夜温差8-10度。 ( 4 ) 阳光充足,开花期旬雨日小 于 3 天,如果达不到,连续阴雨不 能超过3天。 (5) 有微风(大风不利)。
不育系的株行圃共 150-200 个株行, 每个株行种植 250 株。通过花粉育 性、典型性鉴定,初选株行。父本 用保持系单株的另 1 半种子。开花 前,对应保持系株行圃入选的株行 留作回交父本,其余父本割掉。
第 3 季,株系圃。初选的保持系、恢 复系株行升入株系圃。根据鉴定结 果,确定典型的株系为原原种。初 选的不育系株行进入株系圃,用保 持系当选株系作为回交亲本。通过 育性和典型性鉴定,确定入选不育 系株系。
良种如何生产? 就是由原种直接繁殖,防杂保 纯。
谁来生产良种?
一般由县级良种场生产良种。
原种和良种繁殖田地, 不 应是水稻的秧田或前一季 种植水稻的田地, 以保证 不发生机械混杂和生物学 混杂。
二、杂种稻的种子生产 杂种稻的种子生产包括两个环 节。 1 是亲本繁殖, 2 是杂种 一代种子生产。 亲本种子的纯度直接影响杂种 一代种子的纯度,因此必须 对亲本进行原种生产。
何谓原原种? 原原种是育种单位提供的最原 始的一批种子。
原原种如何生产? 由育种单位选择单穗或单株,种 成穗行或株行;根据品种的典 型特性将整齐一致的典型穗行 或株行混收即为原原种。在混 收原原种之前,可从中选择单 穗或单株供次年种植穗行或株 行,以生产次年的原原种种子。
原原种的生产除了鉴定农艺性 状外,还应鉴定稻米品质和 种子质量、检疫性病害等。 谁来生产原原种? 由育种单位,或由育种单位特 约单位生产。特约单位一般 为地、市原种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