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煤质管理办法(新编版)
煤矿煤质管理办法范文
![煤矿煤质管理办法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61f33840e97101f69e3143323968011ca300f7af.png)
煤矿煤质管理办法范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根据《煤矿安全法》、《煤炭生产安全规程》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在我国境内生产煤炭的各类煤矿企业。
第三条煤矿企业应当建立健全煤质管理制度,加强对煤炭资源的管理和保护,提高煤炭质量,确保煤炭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第四条煤矿企业应当建立完善的煤质检测体系,对煤炭进行全面、科学的检测分析,并及时提供检测结果。
第五条煤矿企业应当根据国家相关标准,建立和完善煤炭质量控制标准,制定合理的煤炭质量要求。
第二章煤质管理与控制第六条煤矿企业应当加强对煤质管理与控制的监督,严格按照煤炭质量要求进行采矿、筛分、装车等环节的操作。
第七条煤炭质量控制应当包括煤炭采样、煤质分析、煤炭质量检测等内容,并制定相应的工作程序和要求。
第八条煤矿企业应当配备专业的煤质管理人员,进行煤炭质量的定期检测和评估,并及时提交相关报告。
第九条煤矿企业应当加强对煤炭贮存和运输过程中的煤炭质量管理,确保煤炭的质量不受污染和损坏。
第十条煤矿企业应当建立健全煤质档案管理制度,对煤炭质量的相关数据进行记录和保存,并按照规定的期限归档。
第十一条煤矿企业应当加强煤炭质量的监测和评估工作,通过科学、准确的手段对煤炭质量进行评定,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修复和改进。
第三章煤质信息公开和交流第十二条煤矿企业应当加强煤质信息的公开和交流,定期发布煤炭质量和产量等信息,提高煤炭市场的透明度和公平性。
第十三条煤矿企业应当定期召开煤炭质量管理会议,听取专家的建议和意见,改进煤质管理工作,提高煤炭质量和市场竞争力。
第十四条煤矿企业应当加强与相关单位的合作,共享煤炭质量信息,推动煤炭行业的协调发展。
第十五条煤矿企业应当加强对员工的培训和技能提升,提高煤质检测和评估工作的水平。
第四章罚则第十六条对于煤矿企业违反本办法的规定,造成煤炭质量严重不合格或影响安全生产的,责令限期整改,并依法给予相应的行政处罚。
第十七条对于煤矿企业重大违法犯罪行为,造成重大事故或导致人员伤亡的,将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并依法吊销相关许可证件。
矿井煤质管理办法
![矿井煤质管理办法](https://img.taocdn.com/s3/m/a11cb98484254b35eefd346d.png)
煤质管理办法公司各部门:为规范我公司生产各环节的煤炭质量控制,全面提高公司的煤质管理水平,确保煤炭产品质量稳定,促进煤质管理规范化,标准化,达到提质增效的目的,结合国家《商品煤质量管理暂行办法》、《关于加强商品煤质量管理有关意见的通知》以及山西省制定的《山西省煤炭生产煤质管理暂行办法》,结合我公司实际情况,特制定本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一、认真贯彻执行“质量第一,用户至上”的方针,坚持“以质量求生存,以质量求发展,以质量求效益”的原则,加强煤炭生产、运输全过程的煤质管理,确保原煤质量符合上级公司及用户要求。
二、贯彻落实国家、地方政府和上级公司有关煤质管理的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并负责组织实施。
三、计划管理部负责煤质的管理考核;选运部负责煤质的日常管理;洗煤厂负责煤质的洗选与加工;煤质化验中心负责煤质的通报;销售部负责煤质的信息反馈。
各部门按照要求严格把控,加强煤质管理。
四、各相关单位必须严格执行本煤质管理办法,认真落实各环节煤质标准、质量责任。
五、在地质、工程设计、采掘煤质预测等方面研究保证和提高煤质的措施。
指导矿井生产与接续。
通过优化工作面布置方式、合理选择回采方法等技术措施和手段,改善煤炭产品质量,满足公司及用户质量要求。
六、充分利用班前、班后会和集中学习等培训宣传手段,坚持不懈地开展煤炭质量的宣传教育,不断提高全员质量意识。
七、建立煤炭质量管理的“事前预测预报,事中过程控制,事后信息反馈”的运行机制,进一步完善科学的质量管理体系。
八、在日常检查中,煤质管理部门及人员有权对存在严重煤质问题或隐患的作业点停止其作业,并责令其整改。
第二章组织机构与职责公司成立煤质管理领导小组组长:副组长:成员:负责部门:煤质管理领导小组职责(一)负责公司煤质管理领导工作。
(二)负责贯彻落实国家、地方政府和上级公司有关煤质管理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并负责组织实施。
(四)保证煤质管理工作在人力、财力、物力方面的需要。
(五)审定公司煤质管理的奖罚和煤质考核指标。
煤矿煤质管理办法
![煤矿煤质管理办法](https://img.taocdn.com/s3/m/80865c9bb1717fd5360cba1aa8114431b90d8ee2.png)
煤矿煤质管理办法是为了保障煤矿生产过程中煤质的安全和优质,提高矿井煤矿的开采和生产效益,保护矿井煤层资源和环境,确保煤炭产品符合质量标准的一套管理规定。
下面来介绍具体内容,共2000字。
一、总则煤矿煤质管理办法的目的是科学合理管理和控制煤矿煤质,确保煤矿生产煤炭的质量和安全。
煤质管理的原则是科学严谨、规范有序、安全高效。
二、煤质管理的责任1. 煤矿生产煤质管理委员会负责煤质管理工作的组织、调度和协调。
2. 矿长负责煤质管理工作,具体负责煤质管理委员会的日常工作和决策。
3. 煤质管理人员负责具体的煤质管理工作,包括煤质监测、煤质分析、煤质评价和煤质改善等工作。
4. 采矿、选煤、运输等相关部门负责煤质的控制和监督。
三、煤矿煤质管理的具体内容1. 煤质监测煤矿应当配备煤质监测设备,并建立相应的监测体系,对煤矿井下和井上的煤质进行监测,及时了解煤质情况,掌握煤炭的品质。
2. 煤质分析煤矿应当根据监测结果进行煤质分析,并建立煤质分析报告,以便了解煤质的特点和变化趋势。
3. 煤质评价煤矿应当对煤炭进行煤质评价,根据评价结果,对煤炭进行分类和定级,并制定相应的销售标准。
4. 煤质改善煤矿应当根据评价结果,对煤炭进行煤质改善,通过技术手段和管理措施,提高煤炭的品质和降低煤质的波动。
四、煤矿煤质管理的措施和要求1. 煤质监测和分析的设备和仪器应当符合国家标准要求,并定期进行检验和校准。
2. 煤质监测和分析的数据应当准确可靠,存档备查,以备对煤炭的质量进行追溯和管理。
3. 煤质评价应当公正客观,根据煤炭的特点和品质进行评估,评估结果应当真实可信。
4. 煤质改善应当根据煤质评价结果制定具体的改善方案,并组织实施,改善过程应当进行记录和监督。
五、煤矿煤质管理的考核和奖惩措施煤矿应当建立煤质管理考核体系,对相关人员和部门进行绩效考核,考核结果应当与薪酬挂钩。
煤矿应当建立煤质管理奖惩机制,对煤质管理工作优秀的个人和部门进行奖励,对煤质管理不合格的进行追责和处罚。
企业煤矿煤质管理办法
![企业煤矿煤质管理办法](https://img.taocdn.com/s3/m/929df035ba68a98271fe910ef12d2af90242a8f0.png)
企业煤矿煤质管理办法前言煤炭作为我国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而煤质作为煤炭的重要质量指标,对于煤炭采购、使用及燃烧产生的环境影响等方面都具有重要作用。
因此,煤质管理日益成为煤矿企业的一项重要工作。
本办法旨在规范企业煤矿煤质管理行为,提高煤质管理水平,保障煤炭采购、使用及燃烧等方面的质量和安全,促进煤炭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一、煤质管理的基本内容(一)煤样的采集与制备 1. 采集标准煤样的过程中,应使用合适的采样器具,确保样品的真实性和代表性; 2. 根据《煤炭标准样品制备方法》的规定,制备标准煤样; 3. 对于用于特定检测的煤样,应根据检测要求,采取合适的采集取样方式。
(二)煤质检测及评价方法 1. 按照相关国家标准或标准方法进行煤质检测; 2. 评价煤质指标是否符合国家及企业的要求; 3. 针对煤质指标出现异常的情况,及时分析原因并采取相应措施。
(三)煤质数据管理 1. 对于每次的煤质检测,应建立完整的检测报告,包括检测过程中的所有指标及结果; 2. 对检测报告进行存档管理,以备查询及资料保存;3. 对常规煤质指标、重点煤质指标和煤的物化指标等进行分析,形成各类煤质指标数据库,并建立制度,以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及时性和完整性。
二、煤质管理的实施要求与方法(一)煤质检测机构 1. 煤矿企业可自建或委托有资质的检测机构进行煤质检测;2. 煤质检测机构需要具有相关的资质和技术能力,能够进行全面、准确、可靠的煤质检测。
(二)煤质检测流程 1. 检测前,应对检测设备进行检查和校准,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2. 检测过程中应注意防止交叉污染,确保样品的安全性; 3. 对于检测结果存在异常的情况,应采取复检或其他相应措施,确保结果的可靠性。
(三)煤质管理的信息化建设 1. 建立煤质数据采集、管理和分析系统,实现煤质数据信息化管理; 2. 通过数据挖掘等技术,深度挖掘数据背后的信息,为企业生产经营决策提供支撑和参考; 3. 加强网络安全管理,保护企业数据安全和价格机密。
2024年煤矿煤质管理办法
![2024年煤矿煤质管理办法](https://img.taocdn.com/s3/m/8abaff8cd4bbfd0a79563c1ec5da50e2524dd19a.png)
2024年煤矿煤质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煤矿煤质管理,提高煤质质量,保障煤矿生产安全和环境保护,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煤矿安全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我国境内各类煤矿的煤质管理工作。
第三条煤矿煤质管理应坚持科学技术、安全高效、资源节约的原则。
第四条煤矿煤质管理应实行责任制,各相关部门和人员要依法履行管理职责,确保煤质质量符合国家标准和相关规定。
第五条煤矿煤质管理应注重综合治理,全面提高煤炭资源的利用效率、降低环境污染。
第二章煤矿煤质管理的基本要求第六条煤矿应根据国家标准和相关规定,组织有关人员,制定并实施煤矿煤质管理方案。
第七条煤矿煤质管理应加强煤质监测和检测工作,确保煤质数据真实准确。
第八条煤矿应建立健全煤质管理信息系统,加强煤质数据的采集、存储和分析。
第九条煤矿煤质管理应完善相应的制度和流程,确保煤质质量符合要求。
第十条煤矿应配备专业的煤质管理人员,提供培训和技术支持。
第三章煤矿煤质管理的具体措施第十一条煤矿应建立煤炭质量控制体系,制定并执行相应的技术规范和操作规程。
第十二条煤矿应定期对煤炭采样,确保采样过程标准化和采样结果准确可靠。
第十三条煤矿应建立煤炭质量监测体系,对采样得到的煤炭样品进行全面检测和分析。
第十四条煤矿应对煤炭进行分类和分级处理,提高煤炭品质和利用效率。
第十五条煤矿应加强煤炭储存和运输过程中的质量管理,防止煤炭质量变差。
第十六条煤矿应加强煤炭贮存和低品位煤精煤化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第十七条煤矿应加强煤炭矿山灰煤破碎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提高煤炭品质。
第十八条煤矿应加强煤炭尾矿的综合利用,减少环境污染。
第四章煤矿煤质管理的监督和管理第十九条煤矿煤质管理应受到政府有关部门的监督和管理。
第二十条煤矿应加强自我监督,建立煤矿煤质管理档案。
第二十一条煤矿应加强对煤炭质量监测和检测仪器设备的维护和管理。
第二十二条对于违反本办法规定的煤矿,应依法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处理,并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煤矿工程质量管理办法
![煤矿工程质量管理办法](https://img.taocdn.com/s3/m/b6e702d418e8b8f67c1cfad6195f312b3169ebf0.png)
煤矿工程质量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煤矿工程的质量管理,提高煤矿工程的质量水平,保障煤矿工程的安全可靠运行,根据《煤矿安全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煤矿工程的设计、施工、验收、运维、维修等全过程质量管理。
第三条煤矿工程质量管理应坚持“安全第一、质量为上、标准严格、监管有力”的原则。
第四条煤矿工程质量管理应遵循科学、规范、系统、全面、持续的原则,强化质量管理责任,完善质量管理制度,加强质量管理技术支撑。
第五条煤矿工程质量管理应结合煤矿工程的特点和实际情况,采用适用的质量管理方法和技术手段。
第二章质量管理责任第六条煤矿企业应建立健全煤矿工程质量管理机构,明确质量管理职责,明确各级质量管理人员的岗位职责和权限。
第七条煤矿企业应建立质量管理制度,包括质量管理手册、程序文件、标准文件等。
第八条煤矿企业应建立质量管理绩效评估制度,定期评估煤矿工程的质量管理情况。
第九条设计单位应根据煤矿工程的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设计方案,明确设计要求和设计标准。
第十条施工单位应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制定施工组织设计、施工计划和施工方案。
第三章设计质量管理第十一条设计单位应按照煤矿工程的设计要求,进行设计计算,编制设计文件。
第十二条设计文件应包含煤矿工程的平面布置图、工艺流程图、设备布置图、管线布置图等。
第十三条设计文件应经专业审核,满足煤矿工程的要求,符合相关的设计标准和规范要求。
第十四条设计变更应经有关部门的批准,并在实施前进行评估和验证。
第四章施工质量管理第十五条施工单位应严格按照设计文件的要求进行施工,确保施工质量。
第十六条施工单位应按照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方案进行施工,保障施工进度和施工质量。
第十七条施工现场应按照质量验收标准进行自检,确保施工质量。
第十八条施工过程中出现的质量问题应及时报告和处理。
第五章质量验收管理第十九条煤矿工程的各个阶段都应进行质量验收,包括设计验收、施工验收、竣工验收等。
煤矿煤质管理办法
![煤矿煤质管理办法](https://img.taocdn.com/s3/m/b51dd533f02d2af90242a8956bec0975f565a470.png)
煤矿煤质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对煤矿煤质的管理,保证煤矿生产安全和矿工健康,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所有国内煤矿,包括地下煤矿和露天煤矿。
第三条煤矿应按照国家标准和规定要求,进行煤炭测量、抽样、检验、贮存和销售。
第四条煤矿应建立相应的煤质管理制度,并定期对煤质进行监控和评估。
第二章煤质标准第五条煤矿应按照国家标准的要求制定煤质标准,并向矿工和监管部门公示。
第六条煤矿煤质标准应包括以下几项内容:灰分含量、硫分含量、挥发分含量、发热量、水分含量、粘结指数等。
第七条煤矿的煤质标准应根据不同的煤种和用途进行区分。
第八条煤矿应确保煤质达到或超过国家标准的要求。
第三章煤炭测量第九条煤矿应购买合格的煤炭测量设备,并对设备进行定期检测和校准。
第十条煤矿煤炭测量应按照国家标准的要求进行,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第十一条煤矿应每日清点和记录煤炭库存,确保库存数量的准确性。
第四章煤炭抽样第十二条煤矿应购买合格的煤炭抽样设备,并对设备进行定期检测和校准。
第十三条煤矿煤炭抽样应按照国家标准的要求进行,同时应保证抽样的代表性。
第十四条煤矿应每批次抽取煤炭样品进行监测和测试,确保煤炭质量达标。
第五章煤质检验第十五条煤矿应购买合格的煤质检验设备,并对设备进行定期检测和校准。
第十六条煤矿煤质检验应按照国家标准的要求进行,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第十七条煤矿应委托有资质的检验机构进行煤质检验,确保煤质达标。
第六章煤质贮存第十八条煤矿应建立相应的煤炭贮存设施,并严格按照煤种和质量进行分类贮存。
第十九条煤矿煤炭贮存设施应具备防火、防爆、防渗透等安全性能。
第二十条煤矿应定期对贮存煤炭进行检测和管理,确保质量不受影响。
第二十一条煤矿应对贮存煤炭进行定期清理和维护,确保设施的正常运行。
第七章煤质销售第二十二条煤矿应建立健全的煤质销售制度,确保煤质与货物相符。
第二十三条煤矿应建立与购买方签订的煤炭交付合同,并按合同约定的标准交付。
2024年煤矿煤质管理办法(三篇)
![2024年煤矿煤质管理办法(三篇)](https://img.taocdn.com/s3/m/c561df9b09a1284ac850ad02de80d4d8d05a0143.png)
2024年煤矿煤质管理办法为了认真贯彻执行两级公司有关煤质管理工作的指示精神,树立“质量是企业的生命,安全是企业的效益”意识。
进一步稳定我矿原煤生产质量,提高商品煤煤质,巩固“神华煤”品牌形象,建立煤质管理制度,健全煤质管理体系,对煤炭生产进行全过程监控,狠抓煤质管理不放松,加强对生产各环节的质量控制,使我矿的煤炭产品能够适应市场的需求。
根据神东煤炭分公司《煤质管理考核办法》和《煤质管理实施细则》的具体要求,结合我矿生产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一、煤质管理机构建立煤质行政管理、煤质监督检查和煤质管理实施体系,形成从工作面、生产、运输、入仓全过程的煤质管理网络,成立矿、科队、班组三级煤质管理机构。
(一)成立矿煤质管理领导小组:组长:田小明副组长:孟永兵李锋成员:杨纯伟李小元刘民强秦琳张悦高来维刘栓和徐忠周党文杨建林白子君王开慧刘忠陈元良左云祁平生石彬雁吴景红王俊祥(二)设立煤质监督检查机构:生产指挥中心质量管理组负责全矿煤质的日常管理、监督、检查工作。
(三)成立煤质管理实施机构:各队成立煤质管理小组,队长任小组组长,副职及技术主管为小组成员,班组长兼任煤质员。
负责生产过程中的原煤质量。
各班组为煤质措施的执行机构,相应成立煤质活动小组,并在生产过程中开展全面煤炭质量管理活动。
二、管理职责与权限(一)煤质管理领导小组的职责与权限:1、负责贯彻落实两级公司有关煤质方面的规章制度,并组织实施。
2、负责全矿的煤质管理行政领导工作,领导煤质管理机构进行全过程、全方位的煤质管理。
3、指导煤质管理工作,协调解决管理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
4、负责推广先进的生产工艺、设备和检测手段,并根据煤质情况进行技术研究,优化工艺流程,满足煤质指标。
5、结合生产实际情况,制定煤质管理措施,完成公司下达的月度煤质指标。
6、组织召开煤质分析会,制定提高和改进煤质的措施,落实对各生产单位的煤质考核指标。
7、负责制定和修改煤质管理办法,并组织实施。
煤矿煤质管理办法范本(2篇)
![煤矿煤质管理办法范本(2篇)](https://img.taocdn.com/s3/m/6ad5f28b5ebfc77da26925c52cc58bd6318693d6.png)
煤矿煤质管理办法范本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煤矿煤质管理,保障矿山安全生产,提高煤矿经济效益,根据《煤矿安全规程》和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国内煤矿的煤质管理,包括选煤、储煤、运煤等环节。
第三条煤矿煤质管理应遵循科学性、规范性、可操作性、可追溯性的原则。
第四条煤矿应建立完善的煤质管理机构,明确煤质管理人员的职责和权限。
第五条煤矿应定期进行煤质检测和监测,确保煤矿生产的煤质符合国家标准和用户需求。
第六条煤矿应制定煤质管理制度,明确各项管理措施和操作规程。
第二章煤质检测与评价第七条煤矿应建立煤质检测实验室,配备必要的检测设备和仪器,确保检测结果准确可靠。
第八条煤矿应按照国家标准进行煤质检测,包括热值、灰分、硫分、挥发分等指标的检测。
第九条煤矿应对每批煤矿进行抽样,确保样品的代表性。
第十条煤矿应建立煤质评价体系,根据煤质指标进行分级评价。
第三章煤质控制与调整第十一条煤矿应根据煤质评价结果,合理设置煤矿生产参数,保证煤的质量稳定。
第十二条煤矿应制定合理的煤炭选矿措施,提高煤质的合格率。
第十三条煤矿应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减少灰分、硫分等有害元素的含量。
第十四条煤矿应加强煤炭的堆存管理,防止煤的老化和质量下降。
第十五条煤矿应加强煤炭运输过程的管理,确保煤质的不变性。
第四章煤质信息管理与应用第十六条煤矿应建立煤质信息管理系统,对煤炭的产地、入矿、出矿、销售等环节进行信息记录和管理。
第十七条煤矿应将煤质信息与矿山追溯系统相结合,实现对煤炭的追溯管理。
第十八条煤矿可以通过建立煤质数据库,对煤质信息进行统计分析,提供科学依据。
第五章煤质管理的监督与评估第十九条煤矿煤质管理工作应接受监督,接受国家、行业的检查和评估。
第二十条煤矿煤质管理工作应制定考核制度,对煤质管理人员进行绩效评估。
第二十一条监督部门应定期对煤矿的煤质管理工作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第六章附则第二十二条本办法未尽事宜,可由煤矿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补充和调整。
煤矿井下煤炭质量管理办法
![煤矿井下煤炭质量管理办法](https://img.taocdn.com/s3/m/e76a380d640e52ea551810a6f524ccbff121ca6f.png)
煤矿井下煤炭质量管理办法一、组织机构(一)煤炭质量管理是矿井生产经营的一项长期重要工作,涉及面广, 必须强化领导,加大管理考核。
为此,矿成立以生产副矿长为组长,以生产副总为副组长,以生产调度指挥中心、安全监察处、生产技术科、生产服务中心(综机)、机电管理科、防冲中心、地质测量科、通防科、选煤中心等单位主要领导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生产调度指挥中心。
(二)职责划分1.生产调度指挥中心牵头负责矿井原煤生产质量管理监督检查、及组织采煤队生产,做到生产配采、配仓、配提,稳控毛煤产量和质量,月度考核评比。
2.生产技术科要根据煤层厚度变化情况,在满足安全生产的前提下,明确工作面采高区间,最大限度减少割顶割底对煤质影响;负责各工作面锚杆刷漆监督考核工作,制定出颜色执行。
3.地质测量科负责矿井地质预测预报工作,及时提供对煤质有影响的地质情况,并制定出相应的措施,将煤质影响减少到最低;探明各工作面煤厚,确定放顶标准兼顾好含阡率及回收率;及时将矿井地质预报、地质剖面图发放至相关单位及领导;每周提供各工作面煤壁实测剖面图,遇对煤质影响严重的地质构造时每日现场测量。
4.安全监察处负责井下所跑头面、煤流系统的煤质动态管理的监督检查, 负责对安监员日常煤质检查情况进行考核管理。
5.采掘生产区队具体负责生产过程的煤质管理,采、掘过程中要加强工作面现场的顶底板管理,不断提高回采工艺,提高支护质量,避免大块阡石(2400X400nini)、脏杂物混入煤流中。
采煤工作面严格按底板推进,不得任意截割顶底阡石。
综采工作面在煤厚小于采高时应按支架最小支撑高度进行,不得任意加大采高。
煤流系统单位抓好外来水、外来杂物管控。
各单位必须有完善的煤质管理奖罚考核制度,明确各种作业岗位人员的煤质管理责任,提高原煤生产质量。
二、煤质管理规定L采煤工作面过断层、薄煤带等影响煤质的地质构造时,在确保采煤机正常运行及支架最小支撑高度的原则下严格控制割秆量。
煤矿煤质管理办法
![煤矿煤质管理办法](https://img.taocdn.com/s3/m/27d4e0b0ed3a87c24028915f804d2b160a4e865e.png)
煤矿煤质管理办法煤矿煤质管理办法是为了规范煤矿煤质管理,提高生产效率和保障矿工安全而制定的。
下面是一份的煤矿煤质管理办法建议。
一、煤质分类根据煤的化学成分、热值等指标,将煤分为不同等级。
在煤质管理中,应按照等级进行分类,并制定相应的质量标准和控制要求。
二、煤质检测煤质检测应该是煤矿煤质管理的基础。
请安排专门的煤质检测部门,建立完善的检测机构和检测标准,对煤质进行全面、准确的检测。
三、煤质控制(1)优化采煤工艺,提高采出煤质量。
(2)严格控制煤岩混带率,保证采出煤的质量。
(3)在运输过程中,加强质量控制,保证不混入杂质和泥土。
(4)煤质控制过程中还应重点关注煤的灰分含量,合理调整燃烧参数,提高炉效率。
四、煤质分析煤质分析是煤矿煤质管理的重要环节,应该加强分析工作。
通过分析,找出存在的问题,并实施改进措施。
五、健全管理制度为了保证煤矿煤质管理顺利进行,在制定管理制度时,应考虑以下方面:(1)建立完善的煤质档案。
(2)建立质量反馈机制,及时收集反馈信息并进行整理分析。
(3)制定严格的质量验收制度,建立任何人不得修改的质量问题记录。
(4)煤质管理应该贯穿全流程,从采矿到销售全程实施,确保管理质量的一致性和连贯性。
六、加强人员培训煤矿煤质管理必须依靠专业人员的技术支持,因此在人员招聘时,要求专职煤质管理人员的教育背景和工作经验等。
在招聘专业人员和进行业务培训的同时,还要加强安全和环保培训,建设安全、绿色矿山。
通过提升员工技能,提高企业的整体竞争力和核心竞争力。
七、安全保障加强煤矿煤质管理安全保障工作。
定期进行安全培训,加强现场管理,突出安全意识,确保煤炭生产过程中不发生事故。
同时,建立应急预案,做好灾害防控工作,保证安全生产。
煤矿煤质管理办法.doc
![煤矿煤质管理办法.doc](https://img.taocdn.com/s3/m/03b951de7e21af45b207a8b0.png)
煤矿煤炭质量管理办法为加强对我矿煤炭质量的管理,争取市场优势,提升产品的竞争力、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根据公司煤质管理的要求,结合我矿煤质管理现状,特制定本办法。
一、设立管理机构(一)矿煤质管理领导小组组长:副组长:成员:(二)煤质管理办公室办公室设在调度室主任:陈祖政(负责煤炭质量管理)(三)设专职煤质检查员一名:(四)煤质管理领导组责任负责全矿井的煤质管理工作,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和考核办法,并及时予以修订,指导监督各基层单位的煤质管理工作,推广煤质管理新技术、新方法,制定适应现场煤炭质量管理措施,不断提高煤炭质量。
二、明确各部门煤质管理职责三、煤质管理细则(1)采、掘工作面控制质量措施1、对生产的毛煤质量负直接责任,对采煤工序中影响煤质的因素,要及时解决。
2、遇到地质变化必须坚持煤、矸分流。
3、工作面遇断层、薄煤带时,必须控制采高,做到分采、分运,并采取措施防止顶板冒落或破碎矸石进入煤流中。
4、采、掘过程中遇到断层时,要对煤岩分装、分运、分储;采取措施,减少伪顶脱落。
因特殊原因不能实现分装、分运或分储的,区队要制定保证煤质的措施。
5、工作面运煤巷遇到顶板淋水、底板涌水、采空区出水时,必须采取措施,架设挡雨棚或挖水窝引水,将水分离到煤流之外,防止淋水进入煤流。
6、井下排水严禁使用溜煤眼,更不准用水冲刷溜煤眼,否则,对有关责任人进行处罚。
7、因管理不善,造成水进入煤仓的,对有关责任人进行处罚。
(2)装运原煤控制质量措施1、对原煤要仔细鉴别,严禁不经挑拣矸石进行装车,加强运输转载环节手工除杂、拣矸力度,确保原煤无杂物。
2、运输队要加强现场管理,发现煤矸混装和水煤车应落实责任单位并及时报调度室、煤质办。
3、及时清理矿车中的杂物及厚车底。
4、在工作面装煤时,不能有超过100㎜的矸石。
(3)煤场管理职责1、煤场管理人员经常巡视煤场,发现煤堆周围有木头、矸石块等杂物要及时清拣,出现积水采取措施及时处理。
2、严把煤炭质量关卡,严格执行质量标准,对质量不达要求的坚决进行扣质扣量的处罚。
煤矿煤质管理办法
![煤矿煤质管理办法](https://img.taocdn.com/s3/m/3e42b85bcd7931b765ce0508763231126edb77d4.png)
煤矿煤质管理办法
是指针对煤矿生产中的煤质问题,制定的管理措施和规定。
煤质是指煤矿生产的煤炭的物理性质、化学成分、燃烧特性等方面的指标。
煤质管理办法旨在对煤矿生产中的煤炭质量进行监管和管理,确保煤矿生产的煤炭符合国家和行业标准要求,保障煤炭的质量和安全。
煤矿煤质管理办法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 煤质监测:规定煤矿应当建立健全煤质监测体系,对每批煤炭进行质量监测,包括采煤工艺、洗选工艺等各个环节。
2. 煤质评价:制定评价方法和标准,对煤炭进行质量评价,包括物理性质、化学成分、燃烧特性等指标。
3. 煤质分类:根据煤炭的不同特性,将煤炭进行分类管理,进行合理配置和利用。
4. 煤质调整:针对煤质不合格或者不符合需求的情况,制定相应的调整措施,对煤炭进行处理、改进或淘汰。
5. 煤质追溯:建立煤炭的追溯机制,对原始煤炭的来源、加工过程、运输等进行记录和追踪,保证煤炭质量的可追溯性。
6. 煤质信息公开:提倡煤矿主动公开煤炭质量信息,加强与用户的沟通和交流,确保用户了解并满意煤炭的质量。
以上是一般情况下煤矿煤质管理办法的主要内容,具体的办法和措施还需根据不同的煤矿条件和要求进行制定。
第 1 页共 1 页。
煤炭质量管理办法
![煤炭质量管理办法](https://img.taocdn.com/s3/m/d2bd7245cfc789eb162dc828.png)
潞安矿业集团煤炭质量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适应煤炭市场形势,进一步加强煤炭质量管理,调动各方面积极因素,提高煤炭产品质量,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各矿要以《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为大纲,不断提高职工的质量意识,提高煤炭产品质量,优化产品结构,加强产品质量的监督管理,明确产品质量责任,依法维护公司和消费者合法权益。
第三条各矿矿长是煤炭产品质量的第一责任人,同时要指定一名行政负责人分管煤质工作。
各矿的总工程师是煤质技术工作负责人。
第二章生产矿井毛煤质量管理第四条开拓设计及计划质量管理。
各矿在开拓设计、采区和工作面布置及安排生产计划时,应有煤质部门参与。
应根据煤层自然条件及地质条件,合理布置采区和工作面,选择合适的采煤工艺。
在制定年度和月度生产计划时,应合理安排工作面接续,做到不同质量、不同条件的煤层和工作面合理配采,使矿井毛煤质量保持稳定。
第五条每一个采煤工作面和掘进工作面的作业规程中都应制定提高煤质的相应措施,并由煤质管理部门会审签字。
第六条煤质管理措施1 回采工作面煤质管理1.1 要进行合理分层:开采煤层构造复杂的中厚煤层时,应根据全层的煤层柱状图,按夹石层的赋存特点,合理划分界限及各层的厚度。
应尽量利用夹石层作为分层的界限,做到既保证煤质,又考虑到开采工艺的合理。
1.2 顶板管理:要根据顶板岩石性质,采取措施防止顶板冒落和采空区矸石混入煤中,加强顶板支护管理,采取措施防止伪顶、破碎的直接顶及人工假顶冒落混入煤中,分层开采时,要进一步提高再生顶板和人工假顶质量。
1.3 普通机采工作面要根据工作面地质条件、煤层硬度和开采厚度合理选择采煤机组及滚筒直径。
滚筒直径大小应与开采煤层厚度相适应,使之不割顶及底板,要合理操作采煤机组,在采煤机割顶、底板后要及时调整采高,减少破矸,遇断层、褶曲或其它特殊条件时,应超前处理,所处理的矸石应攉入老塘,同时在机组工作面上下缺口时要严格操作,做到煤岩分攉,把矸石攉入老塘。
2024煤矿煤质管理实施细则范文
![2024煤矿煤质管理实施细则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50ca659f7e192279168884868762caaedc33ba46.png)
2024煤矿煤质管理实施细则范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根据《煤矿安全规程》和《煤矿煤质管理制度》,制定本细则,规范煤矿煤质管理工作,确保煤质达到国家标准要求,保证生产安全和环境保护。
第二条本细则适用于所有煤矿企业,包括开采、洗选、储运等环节的煤质管理工作。
第三条煤矿企业应建立健全煤质管理机构和人员培训制度,确保煤质管理工作的有效运行。
第四条煤矿企业应定期进行煤质监测和分析,并建立相应的记录和档案,及时发现和处理煤质问题。
第五条煤矿企业应建立煤质评价体系,对采购的煤炭进行质量评估,确保煤源的合理选择和供应质量。
第六条煤矿企业应定期组织煤质管理培训,提升员工的煤质管理水平和技能。
第二章煤质管理工作的责任与义务第七条煤矿企业应指定专人负责煤质管理工作,明确工作职责和权力。
第八条煤矿企业应建立煤质管理责任制,明确各级管理人员的煤质管理责任,并进行考核。
第九条煤矿企业应建立煤质管理奖惩制度,对煤质管理工作成绩进行评价,并进行奖励和惩罚。
第十条煤矿企业应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协作,共同参与煤质管理工作,确保煤质质量。
第三章煤质管理的具体内容和要求第十一条煤矿企业应建立煤炭质量监测体系,包括原煤、洗煤、再燃等环节的煤质检测,确保煤质符合国家标准和合同要求。
第十二条煤矿企业应建立储存煤质档案,包括煤矿煤质监测报告、煤质问题处理记录等。
第十三条煤矿企业应严禁使用不合格的煤炭,并对不合格煤炭进行返厂或退货处理。
第十四条煤矿企业应加强煤质变化监测,及时调整生产工艺和设备参数,确保产品质量。
第十五条煤矿企业应建立煤炭调整措施,对煤炭进行加工和改善,提高产品适用性和附加值。
第四章监督检查与处理第十六条煤矿煤质管理工作应接受煤监部门的监督检查,如有违规行为,将依法追究责任。
第十七条对煤质问题的处理应本着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和处理办法。
第十八条违反煤质管理工作要求的单位或个人,将根据情节轻重给予相应的责任追究和处罚。
最新-某某某煤矿公司煤质管理办法 精品
![最新-某某某煤矿公司煤质管理办法 精品](https://img.taocdn.com/s3/m/295f2202e2bd960590c677e7.png)
xxx煤矿公司煤质管理办法一、目的、目标为了全面加强我矿煤质管理工作,建立健全煤质管理体系,实现产品质量优良,确保完成公司下达的年度煤质考核指标。
二、组织机构及职责 1、成立煤质管理领导小组组长:矿长副组长:副矿长成员:调度室主任、生产科长等设煤质管理办公室,办公室设在调度室。
2、煤质管理责任体系 1矿长 1)承担煤炭质量管理工作的全面领导责任 2)负责协调煤质管理工作中出现的涉及全矿性的问题。
2总工程师 1)对煤炭产品质量负全面技术责任。
2)负责对设计、生产、计划、作业规程等技术文件中关于保证和提高煤炭产品质量措施的审批。
3)全矿高、低灰分煤的配采负直接责任。
3生产副矿长 1)对采煤工作面毛煤质量负直接领导责任 2)负责组织采煤工作面提高煤质的技术措施和规章制度的落实。
4掘进副矿长 1)对掘进工作面毛煤质量负直接领导责任 2)负责半煤岩巷掘进的分掘、分装、分运措施和制度落实。
5机、运副矿长 1)对运输过程中的毛煤质量负直接领导责任。
2)负责提高运输途中煤质设施的健全、完善及管理工作。
三、职能科室责任 1生产科 1)对采煤、掘进、开拓工作面设计中关于保证和提高煤炭质量的技术措施负直接责任。
2)负责向矿领导和有关部门提供准确的采掘工作面的地质情况。
3)出现因设计原因导致矸石大量入煤流,对科长、分管负责人分别处罚200元、100元。
2安检科 1)监督好冒顶矸石混入煤流。
2)监督防尘雾化,要求既要起到降尘又减少常流水的作用,在煤量少或无煤时,不允许使用喷雾防尘。
煤流系统发现大量矸石(原因冒顶导致矸石)或喷雾使用不当的,除对责任单位或责任人进行处罚外,对当班安检员、分管科长、科长分别处罚150元、100元、50元。
3调度室 1)在组织生产中要严格监督、执行毛、原煤质量保证措施和各项煤质管理制度的落实。
2)负责全矿毛煤质量管理工作。
增加煤质检查、监测透明度,对各采、掘工作面加强监测力度、次数,当天在矿局域公布煤质及处罚情况。
煤矿煤质管理办法(2021版)
![煤矿煤质管理办法(2021版)](https://img.taocdn.com/s3/m/2c8a0c4bcfc789eb172dc8e9.png)
( 安全管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煤矿煤质管理办法(2021版)Safety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production management. Safety and production are inthe implementation process煤矿煤质管理办法(2021版)为了认真贯彻执行两级公司有关煤质管理工作的指示精神,树立“质量是企业的生命,安全是企业的效益”意识。
进一步稳定我矿原煤生产质量,提高商品煤煤质,巩固“神华煤”品牌形象,建立煤质管理制度,健全煤质管理体系,对煤炭生产进行全过程监控,狠抓煤质管理不放松,加强对生产各环节的质量控制,使我矿的煤炭产品能够适应市场的需求。
根据神东煤炭分公司《煤质管理考核办法》和《煤质管理实施细则》的具体要求,结合我矿生产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一、煤质管理机构建立煤质行政管理、煤质监督检查和煤质管理实施体系,形成从工作面、生产、运输、入仓全过程的煤质管理网络,成立矿、科队、班组三级煤质管理机构。
(一)成立矿煤质管理领导小组:组长:田小明副组长:孟永兵李锋成员:杨纯伟李小元刘民强秦琳张悦高来维刘栓和徐忠周党文杨建林白子君王开慧刘忠陈元良左云祁平生石彬雁吴景红王俊祥(二)设立煤质监督检查机构:生产指挥中心质量管理组负责全矿煤质的日常管理、监督、检查工作。
(三)成立煤质管理实施机构:各队成立煤质管理小组,队长任小组组长,副职及技术主管为小组成员,班组长兼任煤质员。
负责生产过程中的原煤质量。
各班组为煤质措施的执行机构,相应成立煤质活动小组,并在生产过程中开展全面煤炭质量管理活动。
二、管理职责与权限(一)煤质管理领导小组的职责与权限:1、负责贯彻落实两级公司有关煤质方面的规章制度,并组织实施。
煤矿煤质管理办法
![煤矿煤质管理办法](https://img.taocdn.com/s3/m/f471aff86037ee06eff9aef8941ea76e58fa4aed.png)
煤矿煤质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煤矿煤质管理,确保煤矿安全生产和产品质量,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所有煤矿企业,包括国有煤矿、民营煤矿、合资煤矿等。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煤质,是指煤矿生产中所产出的煤炭的质量特征,包括煤种、灰分、硫分、挥发分、发热量等指标。
第四条煤矿企业应当建立健全煤质管理体系,统一组织、监督和管理煤质事务。
第五条煤矿企业应当设立专门部门负责煤矿煤质管理工作,并配备相应的专业技术人员。
第六条煤矿企业应当按照国家相关标准和规定,对生产出的煤炭进行质量检测和评价。
第七条煤矿企业应当加强与煤矿安全监管部门的沟通和合作,做好煤质安全管理工作。
第八条煤矿企业应当加强员工培训,提高员工的煤质管理能力。
第二章煤矿煤质检测第九条煤矿企业应当建立健全煤质检测实验室,配备必要的仪器设备和技术人员。
第十条煤矿企业应当按照国家相关标准和规定,对生产出的煤炭进行定期检测,确保煤质符合要求。
第十一条煤矿企业应当制定煤质检测标准和方法,确保检测结果准确可靠。
第十二条煤矿企业应当定期组织煤质检测实验室进行内部质量检查,确保检测工作的质量。
第十三条煤矿煤质检测实验室应当参加国家组织的煤质检测能力评估活动,提高实验室的检测水平。
第十四条煤矿煤质检测实验室应当及时向煤矿企业和相关部门报告检测结果,为决策提供参考。
第三章煤矿煤质评价第十五条煤矿企业应当按照国家相关标准和规定,对生产出的煤炭进行质量评价。
第十六条煤矿企业应当制定煤质评价标准和方法,确保评价结果客观公正。
第十七条煤矿企业应当定期组织煤质评价工作,对煤炭质量进行分析和评估。
第十八条煤矿企业应当根据煤质评价结果,对生产工艺进行调整和改进,提高煤炭质量。
第十九条煤矿企业应当将煤质评价结果及时向煤矿企业和相关部门报告,为决策提供参考。
第四章煤矿煤质管理第二十条煤矿企业应当建立健全煤质管理制度和规范,明确煤质管理职责和权限。
第二十一条煤矿企业应当建立健全煤质档案,记录煤炭的生产和销售情况,并保存至少五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When the lives of employees or national property are endangered, production activities are stopped to rectify and eliminate dangerous factors.(安全管理)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煤矿煤质管理办法(新编版)煤矿煤质管理办法(新编版)导语:生产有了安全保障,才能持续、稳定发展。
生产活动中事故层出不穷,生产势必陷于混乱、甚至瘫痪状态。
当生产与安全发生矛盾、危及职工生命或国家财产时,生产活动停下来整治、消除危险因素以后,生产形势会变得更好。
"安全第一"的提法,决非把安全摆到生产之上;忽视安全自然是一种错误。
为了认真贯彻执行两级公司有关煤质管理工作的指示精神,树立“质量是企业的生命,安全是企业的效益”意识。
进一步稳定我矿原煤生产质量,提高商品煤煤质,巩固“神华煤”品牌形象,建立煤质管理制度,健全煤质管理体系,对煤炭生产进行全过程监控,狠抓煤质管理不放松,加强对生产各环节的质量控制,使我矿的煤炭产品能够适应市场的需求。
根据神东煤炭分公司《煤质管理考核办法》和《煤质管理实施细则》的具体要求,结合我矿生产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一、煤质管理机构建立煤质行政管理、煤质监督检查和煤质管理实施体系,形成从工作面、生产、运输、入仓全过程的煤质管理网络,成立矿、科队、班组三级煤质管理机构。
(一)成立矿煤质管理领导小组:组长:田小明副组长:孟永兵李锋成员:杨纯伟李小元刘民强秦琳张悦高来维刘栓和徐忠周党文杨建林白子君王开慧刘忠陈元良左云祁平生石彬雁吴景红王俊祥(二)设立煤质监督检查机构:生产指挥中心质量管理组负责全矿煤质的日常管理、监督、检查工作。
(三)成立煤质管理实施机构:各队成立煤质管理小组,队长任小组组长,副职及技术主管为小组成员,班组长兼任煤质员。
负责生产过程中的原煤质量。
各班组为煤质措施的执行机构,相应成立煤质活动小组,并在生产过程中开展全面煤炭质量管理活动。
二、管理职责与权限(一)煤质管理领导小组的职责与权限:1、负责贯彻落实两级公司有关煤质方面的规章制度,并组织实施。
2、负责全矿的煤质管理行政领导工作,领导煤质管理机构进行全过程、全方位的煤质管理。
3、指导煤质管理工作,协调解决管理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
4、负责推广先进的生产工艺、设备和检测手段,并根据煤质情况进行技术研究,优化工艺流程,满足煤质指标。
5、结合生产实际情况,制定煤质管理措施,完成公司下达的月度煤质指标。
6、组织召开煤质分析会,制定提高和改进煤质的措施,落实对各生产单位的煤质考核指标。
7、负责制定和修改煤质管理办法,并组织实施。
8、对违反煤质管理有关规定和煤质管理出现问题的单位或个人进行处罚。
(二)矿级领导的职责与权限:1、矿长为煤炭产品生产质量管理的第一责任者,全面负责煤质管理工作。
2、生产副矿长负责生产过程中的煤质管理工作,协调解决生产过程中存在的煤质问题;负责煤质管理办法的组织实施和对各单位的考核工作,对产品质量负直接责任。
3、总工程师负责产品生产全过程的技术管理和质量检验工作,组织制定提高煤质的技术措施,并根据公司下达的煤质指标组织编制煤质计划和进行煤质预测预报工作。
4、其他矿领导按职责分管范围开展煤质管理工作。
(三)职能部门的职责与权限:1、质量管理组煤质管理职责与权限:(1)在煤质管理领导小组的指导下,落实各项煤质管理制度。
(2)负责煤质中、长期规划的编制和进行采掘工作面的煤质预测预报工作,并按时上报。
(3)根据公司下达的煤质考核指标,负责编制月度原煤质量计划,把指标分解到各队,并严格进行考核。
(4)负责研究煤层和煤质变化规律,制定提高煤质的措施。
当生产过程中煤质发生变化时,及时向矿领导和上级有关部门汇报影响煤质的因素。
(5)负责从生产到入仓全过程的煤质管理工作,得到影响煤质的信息,及时落实责任单位进行整改。
有权对违反煤质管理办法的单位或个人按规定进行处罚。
(6)负责井下原煤生产检查样的采取,组织做好煤层煤样和生产煤样的采集、送验、汇总工作,根据需要及时向矿领导和有关部门提供化验分析资料。
(7)参与《作业规程》的会审,落实保证煤质的具体措施,协助有关部门做好煤质技术管理工作。
(8)负责收集、整理矿井煤质资料,建立相关的煤质图表和台帐。
(9)负责煤炭生产全过程的调度指挥和组织实施,协调解决生产单位煤质管理工作出现的问题。
有权对产品质量事故进行追查和对责任单位进行处罚。
(10)参与日常煤质管理工作,煤质检查员负责井下原煤生产、运输过程各环节的煤质监督检查,发现违反煤质管理措施的现象或煤质管理存在问题,现场落实责任单位纠正解决。
有权对违反煤质管理办法的单位或个人按规定进行处罚。
2、生产办煤质管理职责与权限:(1)负责从矿井生产技术管理、生产计划安排及组织实施,到矿井技术改造,实行全过程的煤质技术管理。
(2)在保证提高经济效益的前提下,在技术设计、工艺流程、煤层配采、采煤工艺、等方面提出提高煤质的建议,对影响煤质的技术方案和措施进行修改和完善。
(3)在工作面开采设计、采煤方法、顶板管理、操作技术等几方面充分考虑影响煤质的因素,积极采取提高煤质的有效措施。
(4)采掘工作面《作业规程》的编制,要根据煤层煤质情况制定降水、降灰措施。
采掘工作面排水系统必须完善,配备足够的排水设备和人员,保证煤水分离。
(5)加强采掘工作面的顶板管理,提高支护质量,避免漏矸。
半煤岩掘进工作面实行分掘、分装、分运、打排矸硐等措施。
(6)协助煤质管理机构进行日常的煤质管理工作,有权对违反煤质制度的单位或个人进行处罚。
3、经营办煤质管理职责与权限:负责煤炭经营计划的编制和成本管理,有权检查煤质计划的落实和完成情况,同时依据煤质管理办法进行奖罚兑现。
4、综合办煤质管理职责与权限:负责对全矿员工的煤质教育工作,对本矿的产品质量和煤质管理工作进行宣传与报道。
5、生产指挥中心煤质管理职责与权限:负责全矿原煤入洗、商品煤外运和生产一线的协调等工作。
(四)各队煤质管理职责范围:各队队长是全队煤质管理第一责任人。
1、负责本单位全面的煤质管理工作。
贯彻执行矿煤质管理措施,并负责组织实施。
2、负责将煤质指标分解到班组,煤质管理责任落实到每一个岗位,并严格管理,认真检查与考核。
3、对本单位煤质管理存在的问题,要积极组织整改落实,并制定煤质保证措施,信息及时反馈到质量管理组。
4、班前会要安排落实保证煤质的具体措施。
5、对本单位的煤质管理工作负直接责任。
三、煤质管理制度1、煤质预测预报制度:(1)根据地质资料和煤层煤样化验结果,对采掘工作面的煤质情况提前进行预测预报,为矿领导、生产单位和上级有关业务部门的煤质管理提供参考依据。
(2)煤质预测预报工作由质量管理组进行编制,并经生产矿长或总工程师审阅、签批。
(3)年度预测预报根据生产接续计划进行编制,完成后及时上报公司煤质处,为公司制定下一年度煤质计划提供相关资料;月度煤质预测预报工作要每月16日前完成,并按要求及时上报公司煤质处,月底前发到各生产单位。
(4)按公司《生产矿井煤层样采取实施细则》的要求及时采取煤层煤样,并送交化验中心进行化验。
新工作面形成后,及时向公司业务部门提供采样点图和地质素描等资料,做出主要煤质指标等值线图,为煤质预测预报提供可靠依据。
(5)煤质预测预报工作要全面、详细、科学地反映采掘工作面的煤质情况,对地质变化区域或回采期内有影响煤质的因素,提出保证煤质的预防措施,并组织实施,起到指导生产的作用。
2、日常监督检查工作制度:(1)日常管理实行三班检查制。
煤质管理人员要对井下原煤生产、运输环节的煤质管理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现场解决生产单位在煤质管理上存在的问题,保证煤质措施落实到位。
(2)每天进行一次全面、细致的煤质检查,查找问题,指出不足之处,下发限期整改通知书。
(3)煤质检查人员工作中必须严格、认真,对查出的煤质问题,要坚持“四不”原则,即:不迁就、不照顾、不讲客观、不搞下不为例,对责任单位或责任人一律按规定给予从严处罚。
(4)煤质管理部门要及时编制、上报和下达年度、月度煤质计划,加强各生产环节的检查,查出的问题要及时处理并做好记录。
按要求分类建立和保存煤质管理资料。
(5)当生产和煤质发生矛盾时,生产必须服从煤质。
不符合煤质要求,立即采取措施,否则,绝不允许生产。
3、月度煤质活动分析会制度:(1)每月定期组织召开一次煤质活动分析会,提出各单位煤质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原因,制定改进措施,落实解决。
(2)公布全矿上月煤质指标完成情况及各单位煤质管理考核评分情况。
(3)安排、布置本月煤质管理工作。
管理部门有年、月煤质工作计划,并按计划开展工作。
(4)对煤质管理工作提出质量改进意见,使质量管理体系有效运行四、煤质管理日常处罚办法为了不断提高和稳定我矿的产品质量,以取得最佳的经济效益,采取重奖重罚的原则,提高煤质管理人员和各生产单位抓好煤质的积极性和责任心。
1、由于管理不到位或工作失误,严重影响原煤质量或造成质量事故,一次性处罚责任单位1000-5000元,责任人100-500元。
2、综采面无构造影响等原因人为割顶、割底,长度10m以上,厚度0.1m,发现一次处罚责任人200-500元。
3、连采面无构造影响等原因人为割顶、割底,长度5m以上,厚度0.1m以上,每处处罚责任人200-500元。
掘进中出现大面积割顶、割底,长度50m、厚度0.2m,处罚责任单位5000-10000元,责任人200-1000元。
4、综采面因移架不及时、支架接顶不严密造成架前连续漏矸,每次处罚责任人100-500元。
5、连采面出现漏矸或冒顶时,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煤和矸石要单独处理,否则发现一次处罚责任人100-500元。
6、采掘工作面漏顶或遇地质构造带,矸石必须单独处理,如进入运输系统,视情节轻重,每发现一次对责任人罚款200-500元。
7、综、连采面过地质构造对煤质影响较大时,要制定专项措施。
未制定专项措施,处罚责任人400元;有措施未报煤质管理部门处罚责任人300元;措施未落实到位,处罚责任人200元。
8、生产时,综采面刮板机、连采面给料破碎机和皮带上有积水,处罚责任人100-500元,积水淹皮带底托辊、刮板机,处罚责任人200-1000元。
9、综、连采面出现长3m、深150mm以上积水,并且抽排不及时,处罚责任人200元。
10、采掘工作面有积水但没有排水设备,每发现一次处罚队长200元,如有排水设备而未排水,处罚带班队长100元,处罚水泵工2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