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中的案例研究与课例研究

合集下载

课例研究案例活动方案

课例研究案例活动方案

课例研究案例活动方案一、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小学信息技术知识虽不难,但要上好这门课却不容易。

对于孩子们来说,操作枯燥,学生容易厌倦,所以在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尤为重要。

设计层层诱导的问题,由浅入深,由表及里,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尽量创设一个平等民主的和谐课堂气氛,使学生乐学、轻松学、愉快学。

二、教学实施案例【学习内容】管理小能手——文件的移动和删除【学习对象】四年级【学习目标】学生学会文件移动的方法学生学会文件删除的方法【学习重难点】文件的移动方法文件的删除方法【教学方法】直观演示、任务驱动、情境教学【教学安排】一课时【教学准备】准备课件课前开窗通风打开电脑,检查机器【教学过程】(一)导入师:老是想问大家一个问题,相信大家都有去超市购物的经历,那大家对超市的印象怎么样呢?生:干净……杂乱……(举手回答)师:同学们,今天老师再来带领大家一起到超市购物,我们先来看看第一家超市红三角超市。

(展示图片)大家觉得环境怎么样啊?会不会影响你购物的心情?生:杂乱……师:那我们换一家超市吧,一起看看大转盘超市。

(展示图片)这家超市的环境怎么样啊?大家愿意在这样的超市购物吗?生:干净整洁……(愿意)师:刚才啊,红三角超市的管理员打电话告诉老师,他今天有急事要外出,但是有一批货物还没来得及,问咱班有没有同学可以去帮忙呢?(大家举手同意)师:看来大家都很热心,那老师有个提议,咱们大家就比一比,看谁是最棒的管理小能手,好不好?(二)新课(1)小组合作师:大家的桌面上有两个文件夹,打开第一个文件夹任务一,先看商品管理条例,然后再进行货物。

三个人一小组可以互相讨论一下,该怎么操作。

……老师巡视(10分钟)(让做得快的同学帮助那些不太会的)(2)师生评价师:看大家的任务差不多都完成了,那谁愿意展示一下自己的成果展示同学们的屏幕,一起评价(5分钟)师:同学们用了什么样的操作方法?生:举手回答(复制、剪切、拖拉)谁能帮老师一下货物?找同学上来给大家演示操作步骤(边做边讲)(5分钟)师:这几位同学操作的既准确又熟练。

什么是课例研究

什么是课例研究

什么是课例研究一、课例研究的含义“课例研究” 通常意义上是关于一节课的研究,即以一节课的全程或片段作为案例进行解剖分析,找到成功之处或是不足之处,或者说是对课堂教学实践活动中特定教学问题的深刻反思及寻找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和技巧的过程。

例如:如何处理教材、设计教学方案才体现新课标教学理念?课堂探究活动如何组织才有效?各种类型的课如何上效果最佳?不同类型特征的教学班课堂教学如何组织?,, 。

课例研究起源于案例研究。

案例研究最早产生于医学领域,后来哈佛商学院将案例研究引入教学领域来培养和教育学生,每年每位哈佛商学院的学生都要研究300 多个案例,因此而获得巨大成功,并为其它领域所借鉴。

中小学教育教学借鉴案例的模式而形成今天的“课例研究”。

二、课例研究的操作模式1、基本操作模式:问题——设计——实践——反思——总结。

问题。

课例研究的问题产生于教育工作者的教学活动,包括教学任务的落实、教学活动的开展、学生的学习状态、教师的指导与点评等等产生的困惑与疑问。

问题通常就是进行课例研究的主题。

A 设计。

简单而言就是备课、写教案,即根据已有的实践经验和学习掌握的新教学理念,围绕需要解决的问题设计出具体详细的上课教学方案。

一般有两种方式:一是首先由一位教师进行设计,然后在小组会上介绍教学设想与意图,大家讨论研究,对设计方案进行修改和补充,完善教学设计;二是先进行小组集体讨论(集体备课),确定教学方案的框架结构和具体的教学处理细节,然后由上课教师写出教学实施方案。

B实践。

上课教师进行课堂教学实践,其它教师听课、观察、记录。

C反思。

召开反馈会议,对上课教师的教学过程进行反思,找出设计方案与要研究、解决的问题之间的差距,提出修改的方案和细节,形成第二次上课的教案。

对一个问题的研究、解决通常需要多次“设计——实践——反思”的循环往复。

D总结。

对研究的问题、解决的方法及其过程进行全面反思,并撰写出课例研究报告。

课例研究不仅着眼于简单的改进某一节课的活动,而且是一种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循环,是提升教师专业水平的重要方式。

课例和案例的区别

课例和案例的区别

课例和案例的区别一、基本概念的区别:教学案例,是关于教学的案例。

其内容可以是一节课中的一个问题;一节完整的课;一个单元;甚至是一个学科中的一类问题。

“课例”属于“案例”的范畴,是含有教学问题或教学疑难情境在内的一节典型课的实录,既可以展示一堂课、课中的片断,也可以是课的系列。

二者同属“教学研究”的范畴,是教师研究课堂教学的主要方式和成果形式。

二、在写作内容上的区别:案例至始至终是围绕特定的问题展开的,是以问题的发现、分析、解决、讨论为线索的;课例则是某节课或某些课的教学实际场景,虽然其中也包含着问题,但问题可能是多元的,没有明确的问题指向的,并且实际情境的叙述、师生对话的描述等常是列举式的,没有像案例那样的经过细致加工。

三、在写作目的上的区别:教学课例通常以某一具体的课为研究对象,重在对课本身的改进、优化和提高,主要目的是揭示“做什么”(教学目标和教学设计)、“怎么做”(教学策略)以及“做的如何”(教学评价与反思)。

主要涉及到本课中各类教学问题的解决,促进教师课堂教学能力的提高。

教学案例虽然也以课为研究载体,但它必须“以问题为中心”展开研究,而且直接指向新课程改革和教师专业能力发展中的带有共性的问题。

这些问题的解决不仅可以提高本课教学的质量,而且可以运用于本学科其他课的教学,甚至可以推广到其他学科的课程教学。

四、在文体结构上也有区别:案例的表达形式一般表现为背景+问题+问题解决+反思讨论;课例的表达形式一般表现为教学设计+教学实录+教学反思。

其中,“教学设计”是某节课或某些课的教学设计方案(教学预期);“教学实录”是实际教学场景(教学生成);“教学反思”则描述了“教学预期”的实现程度,也就是对教学的评价。

五、值得注意的是:教学案例的评析是在记叙基础上的分析,表明对案例所反映的主题和内容的看法和议论,以进一步揭示事件的意义和价值;教学课例的反思是对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得与失的剖析,致力于提出改进和优化课堂教学质量和水平的措施与办法。

课例研究,发现问题,采取措施解决问题

课例研究,发现问题,采取措施解决问题

课例研究,发现问题,采取措施解决问题课例研究是教育研究的一种重要方法,通过对特定课堂教学进行深入观察和分析,可以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合理的解决措施。

本文将结合一个实际的课例,探讨课例研究的方法和意义,分析发现的教学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一、课例研究的方法和意义课例研究是一种系统的教学研究方法,通过对特定课堂教学进行观察、记录和分析,来揭示教学中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方法。

它的方法主要包括观察、采访、问卷调查和资料分析等。

课例研究的意义在于可以深入了解教学实践中的问题,为改进教学提供科学依据。

通过课例研究,教师可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分析自己的教学方法是否得当,找出问题所在,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改进。

二、课例描述在一所中学的一次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进行了一次课例研究。

本次课的主题是《论语》中的“为政”一章,教师采用了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结合实际案例进行讲解,并安排了小组讨论和个人思考等活动。

三、发现的问题通过对这节课的观察和分析,教师发现了一些问题。

首先是学生的参与度不高,虽然课堂上有小组讨论和个人思考等活动,但学生们的积极性并不够,大部分学生都是被动接受知识。

其次是教师的讲解内容较为单一,多媒体课件的运用并不够灵活,学生们在课堂上的注意力难以集中。

四、解决措施针对上述问题,教师提出了一些解决措施。

首先,要调整教学方法,采用更加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比如小组合作、角色扮演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

其次,要加强师生互动,多问学生一些问题,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增加课堂上的互动性。

另外,要合理安排课堂时间,让学生的学习时间更加充分和有效。

五、实施效果在教师采取这些解决措施后,课堂教学出现了积极变化。

学生们的参与度明显增加,积极性也提高了不少。

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更加频繁,课堂氛围也变得更加活跃。

学生的学习效果也有了明显的提升。

在本次课例研究中,通过发现问题和采取相应的措施,教师成功地改进了教学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教学实践课例研究(3篇)

教学实践课例研究(3篇)

第1篇一、研究背景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课堂教学改革成为教育工作的重点。

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落实核心素养,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以小学语文《秋天的雨》为例,探讨如何在教学实践中落实核心素养,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教学设计《秋天的雨》是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作者通过描绘秋天的雨,展现了秋天的美丽和丰收的喜悦。

以下是本课的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1)认识“伞、洒、洒落”等10个生字,会写“阴、晴、阴天”等14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2自然段。

2. 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朗读、品味、感悟,体会作者描绘秋天的雨的细腻情感。

(2)学会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描绘景物。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感受秋天的美丽,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2)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体会作者描绘秋天的雨的细腻情感。

2. 教学难点:(1)学会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描绘景物。

(2)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出示秋天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感受秋天的美丽。

(2)教师提问:你们知道秋天有哪些特点吗?引出课题《秋天的雨》。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读课文,圈出生字词,查字典认识生字。

(2)学生朗读课文,找出自己喜欢的地方,与同桌交流。

3. 合作探究(1)教师引导学生朗读第2自然段,体会作者描绘秋天的雨的细腻情感。

(2)教师提问:作者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来描绘秋天的雨?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4. 拓展延伸(1)教师引导学生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描绘自己心中的秋天。

(2)学生分享自己的作品,教师点评。

5. 总结全文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课文内容,体会秋天的美丽。

6. 布置作业(1)背诵第2自然段。

(2)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描绘自己心中的秋天。

教研活动中课例研究与课例分析

教研活动中课例研究与课例分析

反思式观课使教师看到了一个真实的 自我,促使教师重新审视和评估自己, 直面自我、反思自我,修正和完善自我。
(五)新课程背景下的课例研究 要突出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教学性。课堂的本质是教学,而 不是展示。教学重过程,展示重结果。教 学过程不仅是一个教师引导学生生掌握知 识、发展智力的认识过程,同时也是一个 师生情感共融、价值共享、共同创造、共 同成长、共同探索新知、共享生命体验的 完整的生活过程。
第二、研究性。课堂不仅是课程实施的 场所,更是进行课程发展与教学研究的实 验室,每一间教室都是独特的 “研究室”, 都是教师把教学方案加以落实、试验、验 证和修正的地方,因此,每一间教室都是 教师教学理论和方案的实验室。研究性意 味着课堂不仅要成为教师自我反思的对象, 同时也要成为教师同行或专家共同讨论的 领域。
(二) “课例”的性质


是叙事研究的一种 ,但不同于教育叙事。 课例则像电影作品,是写给所有学科的教 师看的一个接近真实的“过程”或“故 事”。 课堂研究是理论研究,重在回答“是什么”、 “为什么”;课例研究则是实践研究,重在 回答“做什么”、“怎么做”。
(三) 课例研究的相关概念
1.课堂研究、课例研究、案例研究 2.教学设计、教学实录、教学课例 3.说课、听课、评课
2.教学设计、教学实录与教学 课例
从研究成果表达形式来说,三者的关 系可简单概括为“教学课例=教学设计+教 学实录+教学反思”。 (1)教学设计:是教师对课堂教学活动的 规划和设想。“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教学设计犹如建筑之前的图纸,是教学活 动的直接依据。教学设计内含着 创新和研 究 因素,按照老传统或照搬他人经验,也 就无所谓设计了。
(3)评课:是继说课、听课之后教师之间业务的 进一步交流和研讨。 评课为教师的课堂教学提供了反馈与矫正的系 统,保证了课堂教学质量的改进和提高。 作为校本教研的活动形式,评课要致力于提出 问题、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措施,课例研究的 问题主要包括学科问题、教学法问题、认知水平问 题、情感态度问题与背景问题,高水平、针对性强 的问题是评课的关键,是搭建教师讨论与反思的平 台。

小学数学课例研究报告

小学数学课例研究报告

小学数学课例研究报告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究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实际案例,分析不同课例的教学效果,以期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学生数学学习的效果。

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观察法和问卷调查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通过对小学数学课堂的实际案例进行观察,收集教学情景、教师教学方法以及学生表现等数据。

同时,通过发放问卷调查学生对不同课例的学习效果的主观评价。

研究结果:通过观察和问卷调查,我们得出以下几个关键发现:1. 案例一:利用游戏化教学方法进行数学练习该课例中,教师采用了游戏化教学方法,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学生通过游戏的方式进行数学练习,提高了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问卷调查结果显示,绝大多数学生对这种教学方法持积极评价,认为能够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

2. 案例二:实际生活中的数学应用该课例中,教师通过引入实际生活中的数学应用,让学生了解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实际运用。

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和应用数学知识。

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对这种课例的学习效果表示满意,认为通过实际应用更好地理解了数学的重要性。

3. 案例三:合作学习促进数学思维能力该课例中,教师采用了合作学习的方式,在小组内让学生共同合作解决数学问题。

通过互助合作,学生能够相互启发,开发出更多的解题思路。

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对这种合作学习方式的评价较高,认为能够提高自己的数学思维能力。

结论:本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的数学课例对于学生的学习效果有着不同的影响。

游戏化教学方法、实际生活中的数学应用以及合作学习法都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效果。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灵活运用不同的课例,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的数学学习。

小学语文课例研究案例

小学语文课例研究案例

小学语文课例研究案例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课例的设计和研究是非常重要的。

一份好的语文课例,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掌握语文知识,还能够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和文学素养。

下面,我们就来研究一下一份优秀的小学语文课例。

这是一节三年级上册的《小蝌蚪找妈妈》的课例。

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是通过学习课文,使学生了解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情节,感受小蝌蚪的坚强和勇敢,培养学生的爱心和勇气。

首先,教师通过引入课文背景,让学生了解小蝌蚪和妈妈的故事。

然后,教师通过朗读课文,让学生感受小蝌蚪的孤独和害怕,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

接着,教师通过提问,引导学生分析小蝌蚪的行为,让学生认识到小蝌蚪的勇敢和坚强。

最后,教师设计了一些小组活动,让学生在小组中讨论小蝌蚪的故事,分享自己的感受,并且设计了一些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在扮演小蝌蚪的过程中感受小蝌蚪的心情。

通过这节课的教学,学生不仅仅了解了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情节,还培养了学生的爱心和勇气。

同时,这节课也激发了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

总的来说,这是一节很成功的小学语文课例。

教师通过精心设计,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了解了课文内容,培养了学生的情感和品格,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

这样的课例设计,值得我们去学习和借鉴。

课例研究与案例研究的区别修改

课例研究与案例研究的区别修改
四、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案:在有效教学理念的支持下,提出解决问题的假设和方案,寻找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和方法,筛选、确定最佳方案。
五、实施解决问题的方案:案例教研的参与者将其解决问题的方案付诸实践,得出结论。
六、反思总结:反思问题解决了没有,哪些设计是有效的,哪些是无效的。通过案例把形成的共识和见解进行概括、总结、提炼,提升学术水平和能力,指导教学实践。
研究目的
课例研究是实践研究,重在回答“做什么”、“怎么做”。课例研究重在对课本身的改进和提高。
案例研究则重在对案例的搜集和开发。从课堂到课例再到案例,这是校本研究实践的基本环节。
研究流程
1、选题
与任何一项研究一样,课例研究也要有一个研究的主题。
2、选课
有了研究主题,接着是选课。
3、设计
要思考在教学设计中,如何依据新课程理念和我对这节课的理解设计教学?如何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设计理念和设计思路)
一、研究前的准备:印发案例文本,要使参与者明确案例研究的目标,进行资料的收集与整理,提出探讨的问题
二、组织者作简短的辅导报告:讲明必须的科学理论、学科知识背景和注意事项,巧妙地将案例引入。
三、讨论案例:人人参与、互动,分析案例中的教师行为和对策的合理性,鼓励参与者主动通过自己的思考、感悟、理解不断提出新的设想、新的思路。
课例研究与案例研究的区别
课例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案例
含义
课例是含有教学问题或教学疑难情境在内的一节典型课的实录。教学课例除教学设计和教学实录之外,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因素,即教学反思。它包括任课教师的反思、专家的点评、同伴的建议。“课例”属于“案例”的范畴。
案例是含有问题或疑难情境在内的真实发生的典型事件。案例最大特点就是有明确的问题意识,是围绕问题来展开的。论述要讲明问题是怎样发生的?问题是什么?问题产生的原因有哪些?它可以是:一节课中的一个问题;一节完整的课;一个单元;甚至是一个学科中的一类问题。

课例研究名词解释

课例研究名词解释

课例研究名词解释课例研究是一种研究方法,用于探究特定课程或教学环境中的实际问题和现象。

在课例研究中,研究者通常会对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进行深入探究,以更好地理解课程的本质和意义。

以下是课例研究的几个名词解释:1. 课例研究:指对某一具体课程或教学环境的探究和研究。

2. 教学案例:指在教学过程中实际发生的、与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相关的情境和事件,包括教师和学生的具体行为和表现。

3. 教学目标:指在教学过程中所要达成的具体目标,包括知识目标、技能目标、情感目标等。

4. 教学内容:指在教学过程中所要教授的具体知识点和技能。

5. 教学方法:指在教学过程中所采用的具体的教学策略和手段,包括讲授、讨论、实践、游戏等。

6. 教学评价:指在教学过程中所采用的具体的教学评价方法和工具,包括分数、考试、作业、项目等。

通过课例研究,研究者可以更好地理解课程的本质和意义,了解教师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行为和表现,从而更好地改进和优化课程设计和教学效果。

因此,课例研究在教育教学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和重要性。

正文部分,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1. 研究背景和目的:介绍研究的背景和目的,说明为什么对某一具体课程或教学环境进行探究和研究。

2. 课程设计和教学背景:介绍课程设计和教学的背景,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的制定和实现情况。

3. 研究问题和方法:介绍研究的问题和方法,即研究的具体内容和目的,以及使用的研究工具和手段。

4. 课程分析和评估:介绍对课程的分析评估,包括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进行具体解读和评估。

5. 研究结果:介绍研究的最终成果,包括对课程的分析和评估结果,以及对教师和学生的启示和建议。

6. 研究结论和展望:总结研究的结论和成果,展望未来的研究方向和实际应用价值。

拓展部分,可以针对研究过程中发现的具体问题和现象,进行分析和讨论,说明其影响和意义。

此外,也可以结合具体的实践案例,说明课例研究在教育实践中的具体应用和效果。

体育教学案例分析—课例研究【教学研究】

体育教学案例分析—课例研究【教学研究】

体育教学案例分析新课标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重视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根据小学生低段的生理和心理特点选择模仿小动物跃跳为教学内容,通过模仿小动物的跳跃,发展学生的灵巧性和跳跃能力,增强学生的下肢力量控制身体平衡的能力。

在以往的跳跃教学中,由教学手段单一,枯燥,学生的兴趣和学习积极性不高,本案例采用情境教学模式,将游戏教学引入课堂,进行跳跃教学,采用比赛手段,游戏形式和自主学习方式,让学生有兴趣,学有所乐,学有所获。

案例描述:在一节跳跃课中,我将情境教学和游戏教学引入到教学中,创设情境为,我们来到了大森林,林中的小动物们要开一个运动会,请同学们扮演小动物进行比赛,首先请学生来演示自己在生活中看到的小动物是怎样跳的,最后教师确定兔跳、袋鼠跳,小青蛙跳为比赛项目,采用比赛手段进行教学。

我将学生男女混合编为人数相等,男女比例相同的四组,在一个设有四条跑道的20米长的场地进行比赛,第一轮为模仿兔跳,比赛开始了,听到信号后,各组的第一组同学从起点出发,模仿小兔跳到标志筒返回到起点,同本组的第二位同学击掌后,第二名同学可出发。

“加油、加油”助威声此起彼伏,学生们个个争先,为本组同学加油,我此时以裁判的身份,提醒同学们注意规则:刚完成任务的同学好像忘记了疲劳,给未参加比赛的同学提醒注意事项和介绍经验。

第一轮比赛结束,有的为取得胜利手舞足蹈,有的为失败沮丧不已,我抓住这一时机,让学生们总结经验找出失败的原因,找出存在的问题。

然后,我对学生们提出了几个建议,让学生们思考一下,准备第二轮比赛。

第二轮模仿袋鼠进行比赛,比赛开始了,气氛比第一轮更加激烈,各组也重新调整了同学们的参赛顺序,学生们都有了第一轮的经验和技巧,各组实力相当,不像第一轮实力相差那么大,学生们个个都在体验成功的乐趣,课堂气氛非常活跃。

第三轮模仿青蛙跳,比赛时学生们已很累了,我抓住时机对学生们用语言进行鼓励,来激发学生克服困难,发挥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比赛结束,最后教师表扬和鼓励学生,表扬学生们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鼓励个别存在差异的学生坚持就是胜利,此时,同学们都露出了洋洋自得的神情,最后让同学们用掌声鼓励自己的成功,结束本课。

什么是课例

什么是课例

什么是课例鉴于与教师常常混淆的几个相关概念,有必要首先在几个名称中划出边界。

我们可以用“负的方法”(即不是什么)与“正的方法”(即是什么)相结合的方式对课例内涵进行阐释。

(1)课例不等于案例研究或教学案例课例研究与案例研究的指导思想与方法论都是一致的,皆为行动研究的形式,重视解决实践中的问题,改进教育实践。

区别主要表现在研究内容与对象方面,案例研究关注的是教育中的实际问题,包括教育教学问题、管理问题、德育问题,学生的学校适应问题、学习问题、生活问题,师生的关系等等;而课例研究范围更窄,关注师生的学科教学现象与问题。

(2)课例研究不是“教案”或“教案设计”课例研究不是教案与教学设计,而是真实教学过程的观察与分析。

它生动、具体地描述了课堂上教师创造的欢乐与两难的困惑,记录教学观念与行为转变的心路历程,并从多角度作出理性的阐释。

总的来看案例研究均是围绕一个具体的对象(即问题)展开的;课例研究的呈现方式也是多样的,可以是课堂实录式的,也可以是一事一议式的,与教案相比有了很多的区别。

它反映的是教师的一种实践,它是教师自己在做中学习提高的过程;与一般的教案相比,课例更注重研究问题的典型性和研究策略的适切性。

一句话,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学习与发展。

因此,课例研究是发展性和生成性的研究,而不是教师预设的“教案”。

(3)课例是一种教师课堂教学的实际例子课例研究是展示教师对一节课改进与发展的活动过程;课例是研究的载体和主要内容,是一个实际的教学例子。

这个实例中包括教师团队围绕一节课的课前、课中、课后所做一系列研讨,以及对教学问题和教学策略的再现与反思。

这里的“课”不是只有短短的三四十分钟,而是围绕三四十分钟进行的一系列研究活动。

说“课例”是一个实际的教学例子,是对一个教学问题和教学决定的再现和描述,即“讲述教学背后的故事”。

这里之所以称“教学背后”,其实是指为何这样进行教学的研究思路,也就是说课例不仅仅是最后的课堂教学实录,还要交代之所以这样教学的理由和认识,要有研究的成分在其中。

教学案例与案例研究

教学案例与案例研究

一、为什么要研究教学案例教师教学工作的最大特点加拿大迈克富兰:《变革的力量》——教学情境的不确定性——教学对象的复杂性和差异性——教学决策的不可预见和不可复制●教师专业需要实践的智慧需要提高教师观察决断的能力和随机应变的能力知识的冰山模型美知识在线公司荣杨(RonYang)明确知识存于书本,可编码(逻辑性)(是什么,为什么)可传递(共享性)可反思(批判性)主要是事实和原理的知识智慧之果默会知识存在于个人经验(个体化)(怎么想,怎么做)嵌于实践活动(情境性)本质是的理解力和领悟智慧之根匈牙利裔英国哲学家波兰尼PoLang(1956):“人们所知道的远远胜过可言说的。

”亚太经合组织(0ECD)1996年强调默会知识在新经济时代重要意义重建知识与教学的概念①言传明确知识明确知识①言传:讲授记忆听讲为主③内化②意会:实践感悟在做中学③内化:实践反思④外显融会贯通④外显:深度访谈默会知识默会知识逐步清晰②意会四种学习方式:听中学,做中学,听懂了说出来,会做的写出来。

与美国卡内基教学促进基金会互访的启示(1999、6——2000、3)●寻找中间地带:重视本土经验,扎根自身实践,相互借鉴,取长补短,执其两端而取其中。

●舒而曼“研究的主题”——学生研究性学习、教师研究性学习、管理者研究性学习、依托高新技术的支持。

●职初教师—经验教师—专家教师专业成长知识结构的变化:一般原理知识典型案例知识恰当运用原理于案例的策略。

●从重视宏观政策、规划研究→重视微观课程教学、教师发展实证研究(国际教育规划局哈拉克)。

●重视案例研究:理论诠释是可以发展变化的,事实是永存的,可以历史对比,可以跨文化比较,可以内省反思,理论联系实际的中介研究(斯丁格勒TMS项目)。

教师“专业化”的两种范式“技术熟练者”范式“反思性实践者”范式technicalexpertveflectivepractitioney●教师进修课程●教师进修课程有关学科内容的知以实践性研究(行动研识、教育学、心理学的究、科学原理与技术的熟练个案研究)为中心运用“不确凿”性方向(个性化“确凿性”方向教师教育两种模式比较比较项目传统讲授模式实践反思模式目的。

主题教研 课例研究

主题教研 课例研究

主题教研课例研究主题教研:深入探讨课例研究在教育教学工作中,主题教研和课例研究是提高教师教学水平、促进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手段。

本文将围绕这一主题,详细阐述课例研究的内涵、方法及其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

一、课例研究的内涵课例研究是指以一堂课或一组课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教学实践进行深入分析、反思和总结,以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的一种研究方法。

课例研究强调在教学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注重教师之间的合作与交流,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二、课例研究的方法1.选择研究对象:选取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的课例进行研究,可以是一堂成功的课,也可以是一堂存在问题的课。

2.收集资料:通过课堂观察、访谈、问卷调查等方式,收集与课例相关的教学设计、教学过程、教学评价等资料。

3.分析与反思: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深入分析,找出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结合教育教学理论进行反思。

4.总结与提升:在分析与反思的基础上,总结经验教训,提出改进措施,促进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

5.撰写研究报告:将研究过程和成果进行整理,撰写成研究报告,以便交流和推广。

三、课例研究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1.促进教师专业成长:课例研究有助于教师发现自己在教学中的不足,通过反思和总结,提高教学水平。

2.推动教育教学改革:课例研究可以揭示教育教学中的问题,为教育教学改革提供实践基础。

3.提高教学质量:通过课例研究,教师可以学习他人的成功经验,借鉴优秀教学策略,提高教学质量。

4.增强教师团队协作:课例研究要求教师共同参与,共同分析、讨论和解决问题,有利于增强教师之间的团队协作。

5.丰富教育教学资源:课例研究可以积累丰富的教育教学案例,为教师提供教学参考和借鉴。

总结:课例研究作为一种深入探讨教学实践的研究方法,对于提高教师教学水平、推动教育教学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基于“课例研究”的教学方法改进及案例分析

基于“课例研究”的教学方法改进及案例分析

创造性使用 。 具体来说 ,“ 增” 加了 “ 社戏的野外风致 ” 与“ 罗 汉 豆”两段 文字 , 拓 宽学生 的视野 , 增进对文 本的深入 理解 ;
“ 删”除 了文 中与 本节 课主题几乎无 关的大量篇 幅 ,留出更
多的时间来精读重 点情节 ; “ 调 ”出了船头看戏 中最无 聊的
这 种设 计本身充满情 趣 ,与学生 的年 龄特点非常 吻合 。从 笔 者 的教学实践可 以看 出 ,在教学 中学 生 自主学 习的积极 性很
了 “ 教学 预期”的实现程度 ,也就是对教 学的评价 。中小学 教研活 动中最常用 的形式 与课例研究 的三个 部分相对应 。教 研活动 中的 “ 集体备课 ”与 “ 说课”——教学 预期解决 问题
级 的学生 .如何 准确 选择 切入点 ,通过本课主 旨问题 的引领 , 促进学生 主动阅读 ,深悟文章主 旨。 针对第 一个 问题 ,基于学生学 习能力 、需要 以及文 本特
但 是在 赏析景物这一环节 , 学生的 阅读体验还是流 于浅层次 。
笔者在这一环节 设计 了静谧 的阅读 情境 ,让学生 听读想象 ,
内容的合理选择 ,找准切入点 ,设置 主 旨问题 ,引领学 生主
动 阅读 ,最终形 成 自己独特 的阅读体 验。课堂上 ,笔 者在很 多环节非常注 意对学生 的问题 引领 ,如模拟动作 .在 比较 中 追 问 ;揣摩性格 ,在演读 中追 问;找出矛盾 ,在细节 中追 问。
的问题 是 :如何提升教 师依 据学生学 习能力和需要 以及 文本 特点科 学合理地选择合 宜的教学 内容 的能力 ;面对初 中低 年
基础上 ,关 注新的教学理念 和学生的行为 ,不 断改进 已有 的
教学方式 方法。课例研究在教学 实践最后 帮助 教师学会怎样 去做 ,达到 提高教师学科专 业水 平的 目的 ,引导更 多的教师 掌握并运用这种方法 ,改进常态教学 的质量 。 二、课 例研 究的三个组成部分

什么是课例研究

什么是课例研究

什么是课例研究 IMB standardization office【IMB 5AB- IMBK 08- IMB 2C】什么是课例研究一、课例研究的含义“课例研究”通常意义上是关于一节课的研究,即以一节课的全程或片段作为案例进行解剖分析,找到成功之处或是不足之处,或者说是对课堂教学实践活动中特定教学问题的深刻反思及寻找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和技巧的过程。

例如:如何处理教材、设计教学方案才体现新课标教学理念课堂探究活动如何组织才有效各种类型的课如何上效果最佳不同类型特征的教学班课堂教学如何组织……。

课例研究起源于案例研究。

案例研究最早产生于医学领域,后来哈佛商学院将案例研究引入教学领域来培养和教育学生,每年每位哈佛商学院的学生都要研究300多个案例,因此而获得巨大成功,并为其它领域所借鉴。

中小学教育教学借鉴案例的模式而形成今天的“课例研究”。

二、课例研究的操作模式1、基本操作模式:问题——设计——实践——反思——总结。

问题。

课例研究的问题产生于教育工作者的教学活动,包括教学任务的落实、教学活动的开展、学生的学习状态、教师的指导与点评等等产生的困惑与疑问。

问题通常就是进行课例研究的主题。

A设计。

简单而言就是备课、写教案,即根据已有的实践经验和学习掌握的新教学理念,围绕需要解决的问题设计出具体详细的上课教学方案。

一般有两种方式:一是首先由一位教师进行设计,然后在小组会上介绍教学设想与意图,大家讨论研究,对设计方案进行修改和补充,完善教学设计;二是先进行小组集体讨论(集体备课),确定教学方案的框架结构和具体的教学处理细节,然后由上课教师写出教学实施方案。

B实践。

上课教师进行课堂教学实践,其它教师听课、观察、记录。

C反思。

召开反馈会议,对上课教师的教学过程进行反思,找出设计方案与要研究、解决的问题之间的差距,提出修改的方案和细节,形成第二次上课的教案。

对一个问题的研究、解决通常需要多次“设计——实践——反思”的循环往复。

中综合实践教研教学案例(3篇)

中综合实践教研教学案例(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越来越受到重视。

作为中学教师,如何有效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

本案例以某中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为例,探讨如何通过教研教学活动,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二、案例主题本案例主题为“基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研教学策略研究”,旨在通过教研教学活动,提高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三、案例目标1. 提高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2. 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研能力。

3. 构建有效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体系,为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展提供参考。

四、案例实施过程(一)教研准备阶段1. 成立教研小组:由学校领导、教研组长、教师代表组成,负责统筹规划、组织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研活动。

2. 收集资料:收集国内外关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优秀案例、教学资源,为教研活动提供参考。

3. 确定教研主题: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和学生需求,确定本次教研主题为“基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研教学策略研究”。

(二)教研实施阶段1. 专题讲座:邀请相关专家进行专题讲座,介绍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理论基础、教学策略等。

2. 课堂教学观摩:组织教师观摩优秀教师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学习其教学方法和经验。

3. 教学研讨:教师针对观摩课进行研讨,分析优点和不足,提出改进措施。

4. 教学设计:教师根据研讨结果,结合自身教学实际,设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学方案。

5. 课例研究:教师开展课例研究,针对教学中的重点、难点进行深入研究,提高教学效果。

(三)教学实施阶段1. 组织学生参加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确保课程顺利进行。

2. 教师根据教学方案,开展教学活动,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3. 定期开展教学反思,总结教学经验,改进教学方法。

4. 组织学生进行成果展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教学与管理 》
21年 1 2 02 月 0日
Hale Waihona Puke 教 育 中的案例 研 究 与课例 研 究
◎江苏盐城 师 范学院 杨 玉琴
随着教育研究范式 的转变 以及 “ 教师即研究者”J 对课例研究 的浓厚兴趣 , 在世界范围内亦产 生 了广泛
理念的深入,案例研究”“ “ 、 课例研究”等质性研究方 1 响 , 影 许多国家的学校和教师对课 例研 究投以极大 的 法逐渐走进一线教师及教育研究者的视野, 成为教育 l 。 热情
是用来 揭示 和反 映事 物的普遍性 与一般性 。 这是案例 维。 这一结果 引起 了美 国学者 的关注 。19 年 , 99 美国 I 学者斯迪格勒 (a e W.ie)和黑巴特 ( m sl Jm s Sg r tl J e a 研究不同于其他类型研究 的一些重 要特 点。 Hi at出版 了《 e r) b 教学 的差距 : 为改进课 堂教 学来 自世 : 所谓课 例研究 , 是指教师系统地合作研究课堂 中 界教师的精彩观 点》一书 。该 书报告 了 TM S 日 J IS 对 的教与学行为 , 从而改善教师的教学经验和学生 的学 习经验 的综 合过程 。通 常意义上是 关于一 节课 的研 本 、 国和德 国八 年级数学 的录像研究 , 日 学生 f 美 把 本 的学习成就归因于 日本教 师广泛开展 的课例研究 ( I , 译 聚焦于促进 学生 的真 实发展 , 究 重点解决课 中存 在 的某些 问题 , 把研究融入备课 、 说课 、 上课 、 观课 、 评课 为 L so td ) 。该 书一经 出版 , esn Su y幽 立刻引起 美 国人 1
究人员开始走进学校和教师一起研究教育教学问题 。l , 并依 此提 出有价值 的教育改进 措施 , 律 完善研 究对
在此背景下 , 案例研 究成为教 育研 究领域 的新宠 。 象 发展 的方法 。 案例研究在不脱离现实生活背景的情 境 使用多种证据 课 例研究是 从 日文术语 i yk n y u o ek n直译 而来 。i 下研 究当前 正在发 生的事件 或现象 , g 来 源收集资 料 ; 视站在参 与者 的角度 , 重 去理解 当事 jgo ek n由两个字组 成 : uyk n y 一个是 jgo 意思 是课 ; uy ,
法学专业教育 。此后一百年间 , 案例分析作为专业教 量能把情境 、 与者与情境 实体做平衡 与多重面向观 参
育的基本方法在医学、 法学、 管理学等领域获得广泛 1 的呈现翻 郑金洲用 描述 的方法对案例进行 了界定 : 点 。 应用 , 其有效性也早已得到公认。2 世纪 7 年代, 案例在其内容上有这样 几个 鲜明的特征 :一是发生 0 0 l “
进教育研究 的规范性 。


源 起
1 例是一种描述 性 的研 究文件 (eerh dc m n) 案 rsac ou et , l 乃是对一个特定学校 、 特定教室或某一个教师所遭遇
l 世纪 7 年代 , 9 0 哈佛大学法学院第一任院长克 I 到的特殊状况 、 处境 、 难题 、 事件 或冲突等 , 以一 种叙 里斯托弗・ 兰德格尔(.. ndl 把案例分析引入 l 文体 (art e 方式来描 述真实 的学校生 活 , C L ge ) Ca 1 事 nr i ) av 且尽
另一个是kny , ekn意思是研究。 课例研究在日本有着 l 人对 自身行 为的看法 , 注重 事件发生的 “ 过程 ” 而不 , 较 为悠 久的历史 , 但在世界范 围内的兴起则缘于第三 l 是仅仅关注事件的“ 结果” 把理论建立在大量经验材 ; 届数学 与科学课程 国际研究 (IS ) TM S 的结果 : 本学 ! 的基础上 ,注重对经验材 料的整体 把握与 归纳建 日 料 构 而不 生 在数学测试 中成绩卓越 ,表现 出更深 刻 的数 学思 I , 重在揭示单个 事物存在 的特殊性与个别 性 ,
的事 件 ; 是事件 中包 含有问题或疑 难在 内 ; 是事 二 三 “ 案例分析” 作为教师教育的方法引人教育领域。 美国 I 卡 内基教育基金会 1 8 9 6年出版的报告 《 准备就绪 的 : 件具有典 型性 ; 四是事件是真实发生的。 闱 ” 由此 , 我们
可把案例概述为 : 以叙事方式呈现的教育教学 中的典 国家 1 纪的教 师》 中明确指 出 ,( 师教育 } 世 “教 中 ) 当采用 的方法 , 在法学和管理学 得到充 分 1 应 就是 型事件 ,其 中蕴含着疑难 问题及其推 演和解决 的过 发展 、 但在教师教育 中却几乎陌生的案 例分 析。提示 l 。教育 中的案例研究 ( aeSu y , 程 C s td ) 则指选定 典型 了大量教学 问题 的‘ 案例 ’ 教育 , 当作 为讲授 的主要 l 应 的个人 、 教育事件 、 教育机构或 团体为研究对象 , 以其 焦点加 以开发 。I ”1 1 案例教学对案例的需 要催 生 了以案 I 化 、 展过程为研究 内容 , 变 发 搜集大量 与研究对 象有 例描述、 分析与讨论为核心的案例研究。 与此同时, l 的资料 , 教 关 进行全 面 、 深人 、 细致 的分析研究 , 索造 探 育研究领域开始注重“ 自下而上” 的定性研究方法 , - 研 成某种 特殊状况 的原 因 , 从中揭示发展变化的基本规
研究 的热门领域 。但 在实际应 用中 , 由于对“ 例 ” 课 、一
二 、 念 界 定 概
“ 案例” 等的模糊认识, 往往会出现二者混用且研究不 I 界定 “ 案例研究” 首先必须讨 论其核心词“ , 案例 ” 规范的情形。所以有必要廓清二者之间的区别, 以促 l 的涵义 。 高熏芳认为 , 人们对案例 的最普遍 的定义 为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