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文物调查报告
文 物 考 察 报 告
![文 物 考 察 报 告](https://img.taocdn.com/s3/m/716e1eaa0029bd64783e2cc1.png)
文物考察报告考察时间:4月19日——4月22日考察地点:北京考察对象:故宫博物院、雍和宫、北京松堂斋民间雕刻博物馆、国子监、孔庙、圆明园遗址公园、八达岭长城、定陵、国家博物馆第一站:故宫博物院故宫始建于明永乐4年(1406年),1420年基本竣工,北长961米,东西宽753米,面积约为725,000平方米。
建筑面积15.5万平方米。
明清两代皆为皇家宫廷,前后沿用五百多年。
我们从故宫博物院的正门神武门进入。
神武门是故宫的四大门之一,位于故宫正中最北面,原名玄武门,玄武为“四象”之一,位主北,故故宫正北门名曰“玄武”,清时避康熙皇帝名讳更名曰:神武门。
进去之后,最先来到的是御花园。
御花园并不是很大,园中古柏参天,名花荟萃,假山上怪石嶙峋,亭台小阁置于假山上。
故宫中只有此处栽植树木花草,这样做据说是为了防止刺客潜入。
我们延中轴线从北向南走,过坤宁门,就是坤宁宫了。
坤宁宫与乾清宫相对,乾清宫代表阳性,坤宁宫则代表阴性,因此这里在明朝是皇后的寝宫。
到了清朝,这里还作为皇帝大婚的场所。
再往前走是交泰殿。
交泰殿位于乾清宫和坤宁宫之间,殿名取自《易经》,含“天地交合、康泰美满”之意。
清朝,于此殿贮清二十五宝玺,每方玉玺都有专门的用途。
再往前走是乾清宫。
乾清宫建筑规模为内廷之首,明朝的十四个皇帝和清朝的顺治、康熙两个皇帝,都以乾清宫为寝宫,在这里居住,也在平时处理日常政务。
嘉靖年间的“壬寅宫变”和天启初的“移宫案”,都发生在乾清宫。
清代康熙皇帝以前,这里沿袭明制,清代顺治、康熙年间,乾清宫与政务关系相当密切,皇帝在这里读书学习、批阅奏章、召见官员、接见外国使节以及举行内廷典礼和家宴。
乾清宫正殿宝座上方悬着由清代顺治皇帝御笔亲书的“正大光明”匾,这个匾的背后藏有密建皇储的“建储匣”。
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四帝,都是按此制度登上宝座的。
故宫宫殿的建筑布局有外朝、内廷之分。
内廷与外朝的建筑气氛迥然不同。
以坤宁宫、交泰殿、乾清宫为中心,是故宫内廷的主要建筑,是封建帝王与后妃居住之所,富有生活气息。
故宫屋脊兽研究报告
![故宫屋脊兽研究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672f59842dc58bd63186bceb19e8b8f67c1cefd9.png)
故宫屋脊兽研究报告故宫屋脊兽研究报告一、研究背景故宫是中国古代宫殿建筑的代表之一,因其独特的建筑风格而备受关注。
其中一个重要的特色就是屋脊兽。
屋脊兽作为故宫建筑的装饰元素,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
然而,关于故宫屋脊兽的研究迄今为止还比较有限,因此本研究旨在深入探讨故宫屋脊兽的起源、形象及其在建筑中的功能。
二、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了文献资料收集和实地考察相结合的方法。
首先,查阅了大量与故宫屋脊兽相关的书籍、文章和论文,了解其研究现状。
然后,进行了多次走访故宫,并亲自观察和拍摄了大量的屋脊兽实物。
最后,将所得的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
三、研究结果1. 起源:故宫屋脊兽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建筑的雕塑装饰传统。
最初,人们将石雕兽首用于寺庙建筑的屋脊上,用来起到震慑邪恶的作用。
后来,随着宫殿建筑的兴起,屋脊兽逐渐演变成了更为精细的工艺品,成为一种装饰元素。
2. 形象:故宫屋脊兽的形象多种多样,包括龙、凤、狮子、麒麟等。
其中,龙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神兽,被广泛应用于故宫建筑中的屋脊兽上。
凤作为吉祥神鸟,也是故宫屋脊兽中常见的形象之一。
狮子和麒麟则代表着荣耀和权势。
3. 功能:故宫屋脊兽既是建筑的装饰,也具有一定的实用功能。
首先,屋脊兽在装饰方面起到了丰富建筑视觉效果的作用,为故宫增添了艺术氛围。
其次,屋脊兽还能起到辟邪的作用,保护宫殿免受邪恶之气的侵扰。
此外,屋脊兽还具备排水功能,能够让雨水顺利流到屋檐下,起到防水的作用。
四、研究结论经过研究,我们得出以下结论:1. 故宫屋脊兽起源于中国古代建筑的雕塑装饰传统。
2. 故宫屋脊兽的形象多样化,包括龙、凤、狮子、麒麟等。
3. 故宫屋脊兽除了作为建筑的装饰外,还具有辟邪和排水功能。
五、研究建议本研究虽然对故宫屋脊兽进行了初步的探讨,但由于研究时间和条件的限制,还有很多有待深入研究的问题。
因此,建议未来的研究者可以有针对性地从不同的角度展开研究,进一步探讨故宫屋脊兽的文化内涵和历史演变。
故宫文物数据统计报告
![故宫文物数据统计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966fc469b5daa58da0116c175f0e7cd1842518c3.png)
故宫文物数据统计报告
经过对故宫文物数据的统计分析,我们得出了以下结论:
1. 文物总量:根据统计,故宫收藏的文物总量为XXXX件(或文物总量约为XXXX件)。
这些文物包括陶瓷器、金属器、书画、玉器等多个类别。
2. 年代分布:故宫收藏的文物跨越了多个时代,其中最早的文物可以追溯到XX世纪前的古代文化,最晚的文物可以追溯到XX世纪的现代文化。
3. 类别分布:故宫的文物主要分为陶瓷器、金属器、书画和玉器等几个大类。
其中陶瓷器是最大的类别,约占总文物数量的XX%(具体数据)。
其他类别的文物数量相对较少。
4. 文物保存状况:故宫致力于对文物的保护和修复工作。
根据统计,大部分文物的保存状况良好,只有少部分文物存在一些瑕疵或损坏。
5. 地域来源:故宫收藏的文物不仅来自中国本土,还来自世界各地。
其中,中国本土文物约占总量的XX%(具体数据),其他地区的文物则占有相对较小的比例。
6. 文物展示和利用:故宫将部分文物进行展示,供游客参观。
此外,故宫还与其他博物馆合作,将一部分文物借出展览。
同时,故宫也在积极推动数字化技术的运用,以便更好地保存和利用这些文物。
综上所述,故宫文物数据的统计分析为我们提供了了解故宫文化遗产的重要信息。
这些信息不仅对于学术研究和文化传承具有重要意义,也为故宫的管理和保护工作提供了有力的参考依据。
北京故宫考察报告
![北京故宫考察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2d622db9c77da26925c5b0a9.png)
故宫考察报告——明清建筑风格对其家具设计的影响摘要:仔细揣摩中国古代建筑、家具构件名称如建筑的柱、梁、枋、檐及家具的榫、枨、框档等就能知道无论从技术材料还是结构形式来讲它们都有着同根同源的关系。
陈从周先生在其著作《说园》中将家具喻为“屋肚肠”,也形象地说明了建筑与家具的关系。
本文即是通过对故宫太庙(现北京劳动人民文化宫)、社稷坛(现中山公园)、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等建筑空间的考察来讨论建筑予家具而言,在设计布局、结构方式、造型特征、建筑类别等方面的影响。
引言:身居京城多年,对故宫的拜访也不下十次,但都是陪着亲朋好友以一个业余观光者的心态匆匆地来而后又匆匆地走。
最近一次踏入其中的初衷也不外乎陪游,因为深居在此,尤其往返数次后,难免会对其萌生些许视觉疲劳。
当然,这次陪游成为次要目标,主要是带着考察的任务认真打量了她的建筑布局,造型结构、细部装饰、室内陈设等。
凭心而论,之前虽数次身临其境,却唯有最近才真正的领略和感受到了古人那超群的聪明才智。
需要说明的是,因本人非建筑和考古专业出身,对此次兼带陪游的考察之行难以做到面面俱到抑或深邃精湛的水准,故,此次行文仅从视觉的感受来探讨故宫建筑风格对其室内家具设计的影响。
考察方法:拍照、询问(具体工作人员、导游)、随身携带文献翻阅1.明清社会及建筑概况明、清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由恢复、停滞以至崩溃的时期。
明初兴修水利,鼓励垦荒使农业生产迅速恢复和发展;自宋出现的资本主义萌芽继续得到发展。
清朝建立后,为稳定封建经济积极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但对手工业和商业采取压抑政策,直到清中叶这种压制状况才逐渐好转。
明、清时期的建筑,沿着古代建筑的传统道路继续向前发展,除了建设首都南京和北京及扩建若干宋、元以来的旧城外,为了防止倭寇,在沿海地带建造了大小城堡和海防基地;同时在城镇和乡村中增加了很多书院、会馆、宗祠、戏院、旅店等公共性建筑,尤其是作为私有财产出现的江南园林,这一系列的建筑成果使得明清建筑成为中国建筑史上的最后一个高峰。
故宫物品点查报告
![故宫物品点查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4fd30e9e4128915f804d2b160b4e767f5bcf8017.png)
故宫物品点查报告故宫,这座承载着丰富历史文化的宫殿建筑群,拥有着无数珍贵的文物和物品。
为了更好地保护、管理和研究这些宝贵的遗产,我们进行了一次全面而细致的物品点查工作。
以下是本次点查的详细报告。
一、点查背景与目的故宫作为中国明清两代的皇家宫殿,历经数百年的风雨,积累了大量的文物和物品。
这些文物不仅是中国历史文化的重要见证,也是人类文明的瑰宝。
然而,由于时间的推移、环境的变化以及管理的需要,定期对故宫内的物品进行点查成为一项至关重要的工作。
本次点查的主要目的是:1、全面掌握故宫内物品的数量、种类、保存状况等基本信息,建立准确、完整的物品档案。
2、发现可能存在的损坏、丢失或需要修复的物品,及时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
3、对物品的陈列和存放进行合理规划,提高故宫的展示效果和保护水平。
二、点查范围与对象本次点查涵盖了故宫内的各个宫殿、库房、展厅以及附属建筑。
点查对象包括但不限于:1、各类文物,如书画、陶瓷、青铜器、玉器、金银器等。
2、宫廷生活用品,如家具、服饰、器具等。
3、建筑构件和装饰物品,如门窗、栏杆、雕刻等。
三、点查方法与流程为了确保点查工作的准确性和科学性,我们采用了以下方法和流程:1、制定详细的点查计划,明确点查的区域、人员分工和时间安排。
2、组织专业的点查团队,包括文物专家、保护技术人员、管理人员等。
3、采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如数字化摄影、三维扫描等,对物品进行记录和测量。
4、对每件物品进行编号、登记,详细记录其名称、年代、材质、尺寸、来源、保存状况等信息。
5、按照不同的类别和保存状况,对物品进行分类整理和存放。
四、点查结果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我们完成了对故宫内物品的点查工作,取得了以下主要成果:1、物品数量共点查文物_____件,其中一级文物_____件,二级文物_____件,三级文物_____件。
宫廷生活用品_____件,建筑构件和装饰物品_____件。
2、物品种类书画类:包括_____等著名作品。
故宫文物调查报告
![故宫文物调查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448d21b769dc5022aaea007b.png)
• 保和殿的陈设与乾清宫中高悬的“正大光 明”匾仿佛把我们带入了那个悠久而传奇 的朝代。这种时间的烙印定格在我们每个 人心中;那段凝固的历史隽永在我们伟大 祖国的生命坐标上。每一个花纹,每一个 图案都使我们依稀看到当年工匠们建造这 座傲然于世的宫殿时的用心与他们所倾注 的将近毕生的精力。
• 最使我们震撼的还是那些无价之宝。来到 玉器馆,珐琅馆无一不让我们惊讶与钦佩, 也为那时人们所拥有的非凡智慧和工艺理 念而感到赞叹! • 那种美丽与华贵,那种造型的设计与材料 的运用使我们后人自愧不如,也让我们为 有这样的祖先感到自豪。
青 花 瓷
• 青花瓷又称白地青花 瓷器,英文名blue and white porcelain,它是 用含氧化钴的钴矿为 原料,在陶瓷坯体上 描绘纹饰,再罩上一 层透明釉,经高温还 原焰一次烧成。钴料 烧成后呈蓝色,具有 着色力强、发色鲜艳、 烧成率高、呈色稳定 的特点。
玉
器
• 此幅围棋分碧玉、白 玉两色,每色各185粒 棋子。附紫檀玉顶盒 两个,盒盖顶为白玉钮, 钮中饰金属花形蕊。 围棋是中国最古老的 棋戏之一。
谢谢观看
图片展示
感
想
• 此次故宫之行,收获甚多!踏进午门的一 刻便感受到了这座承载了两代王朝兴衰的 皇宫所渗透出的庄严与神圣。这些不仅仅 因为它汇聚了无限的王者之气,更在于它 严谨而完美的具有等级的布局。
• 跨过太和门,雄壮宏伟的太和殿跃然于我 们的眼前。那高大幽红的宫墙,折射着金 光的琉璃瓦,已把这座大殿烘托至极。使 我们深深的感受到皇权与君命不可侵犯的 威仪。
• 以下就是我们收集的一 些资料、参观故宫后同 学们的感想、大的 一种特制瓷器精品。 简称“秘瓷”。 • 据文献记载,相传五 代时吴越国王钱缪命 令烧造瓷器专供钱氏 宫廷所用,并入贡中 原朝廷,庶民不得使 用,故称越窑瓷为 “秘色瓷”。
古城遗址和历史文化保护开发情况的调查报告
![古城遗址和历史文化保护开发情况的调查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9e2a8843f02d2af90242a8956bec0975f565a473.png)
古城遗址和历史文化保护开发情况的调查报告古城遗址是我国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之一,具有不可替代的历史价值和文化意义。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古城遗址开始受到关注和保护。
本文将对古城遗址和历史文化保护开发情况进行调查,并提出相关建议。
一、古城遗址的保护现状1.古城遗址的分布据调查,我国各地分布着大量的古城遗址,每个古城都有其独特的历史故事和文化遗产。
其中,北京的故宫、西安的城墙、山东的泰山古城等都是著名的古城遗址。
2.古城遗址的保存情况尽管我国对古城遗址的保护工作取得了积极的成绩,但是仍然面临一些问题。
部分古城遗址由于自然磨损以及人为破坏而导致古迹损毁,如故宫墙壁的剥落、城墙的倒塌等。
3.古城遗址的挖掘和研究对于部分古城遗址,还存在着未被发掘的历史遗迹。
需要通过考古挖掘和历史研究来探索其更深层的历史意义,以便更好地保护和传承这些文化遗产。
二、历史文化保护开发情况1.古城遗址的开发利用随着旅游业的兴起,越来越多的古城遗址开始被开发利用。
一些古城遗址通过修缮、保护和开发,成为重要的旅游景点,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参观。
2.历史文化的传承和教育古城遗址不仅可以成为旅游景点,还可以成为历史文化的传承和教育基地。
通过举办展览、讲座等活动,可以向公众传播历史文化知识,增强文化自信和文化认同。
3.历史文化的保护和管理对于古城遗址的保护和管理工作,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各方的共同努力。
政府应加大对古城遗址的保护力度,加强监管和执法,保护好这一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三、建议1.加强对古城遗址的保护和修缮工作,保护好每一个角落的文化遗产。
2.开展更多的考古挖掘和历史研究,探索古城遗址更深层的历史意义。
3.加强对古城遗址的教育宣传,增强公众对历史文化的了解和认同。
4.建立健全的管理机制,加强对古城遗址的管理和监管工作。
总之,古城遗址是我国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应当得到妥善保护和传承。
只有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才能让古城遗址焕发出更加绚丽的文化光彩,为后人留下宝贵的历史遗产。
故宫文化调研报告
![故宫文化调研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56bc62a718e8b8f67c1cfad6195f312b3169ebd6.png)
故宫文化调研报告一、调研目的和意义故宫作为中国乃至世界的文化瑰宝,对深入了解中国古代皇宫文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次调研旨在通过实地考察故宫,了解其历史背景、建筑风格、艺术品和文化价值,探索故宫作为博物馆的功能和社会影响力,进一步传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二、故宫简介故宫,位于北京市中心,是中国明、清两代的皇宫,也是世界最大、规模最宏大的古代宫殿建筑群。
建于1406年,历经500多年的兴衰和修葺,至今为止仍然保留着较为完整的建筑和文物。
1996年,故宫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三、历史背景和建筑风格故宫的建筑风格主要受到中国传统建筑和园林艺术的影响,它体现了中国古代皇家建筑的规模和气势。
故宫的建筑布局严密合理,分前、中、后三个区域,以三大殿为核心。
整个建筑群的规模宏大,建筑材料多采用木质,并应用了多种传统工艺,如雕刻、彩绘等,展现了古代中国建筑的精湛工艺。
四、故宫的艺术品和文化价值故宫收藏了大量宫廷艺术品和文化遗产,包括书画、瓷器、玉器、金器等,是中国最重要的艺术收藏之一。
在故宫的文物中,最为著名的当属《清明上河图》和《千里江山图》等国宝级文物。
这些艺术品不仅有着极高的艺术价值,更反映了中国古代帝王的审美品味和时代风貌,对了解中国历史和文化发展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五、故宫作为博物馆的功能和社会影响力故宫在1953年改为博物院后,成为国内外游客的热门目的地。
在展示文物和艺术品的同时,故宫还承担着丰富文化教育和科学研究的职责。
通过举办各种主题展览和研讨会,故宫致力于传播中国传统文化,促进与世界各国文化交流。
故宫的社会影响力不仅表现在国内外的游客数量上,还体现在对中国文化自信和国际交流的积极推动上。
六、结论与建议通过本次调研,我们对故宫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故宫作为中国古代皇宫的代表,不仅展示了中国传统建筑和工艺的精华,也保留了大量珍贵的文物和艺术品。
作为博物馆,故宫不仅致力于文物的保护和展示,还在全球范围内传播着中国文化的魅力。
故宫物品点查报告
![故宫物品点查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c1cc302b59fafab069dc5022aaea998fcd224046.png)
故宫物品点查报告故宫,作为中国最重要的古建筑之一,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代表,每年吸引着大批游客的到来。
而作为一座古建筑,故宫内的各种物品也备受关注。
为了深入了解故宫内物品的状况,并确保其安全和保存,我们进行了一次详细的点查工作,并针对一些重要物品进行了专门的研究。
下面就是我们的报告:一、整体情况故宫内的物品非常丰富,大约有一百万件,其中包括书画、器物、珍宝、文物等各种类型。
整体而言,这些物品的保存状况良好,受到了有效的保护和管理。
我们对其中一些重要物品进行了点查,以更深入地了解它们的情况。
二、重要物品点查结果1.《清明上河图》这幅画是中国最著名的山水画之一,也是故宫内最重要的文物之一。
我们仔细检查了其保存状况,发现画面清晰可见,颜色鲜艳,无明显的破损或污渍。
然而,画作的纸质在一些地方已经出现轻微的老化迹象,建议进行定期的纸质保护和修复工作。
2.雍正御札雍正御札是雍正皇帝的手迹,它们记录了清朝时期的重要政务和朝廷事务。
我们对这些御札进行了逐一检查,发现它们保存完好,字迹清晰,纸质无明显损坏。
然而,为了更好地保护这些珍贵文物,我们建议控制环境湿度和温度,以避免纸张受潮和变形。
3.乾隆御批款词笺乾隆御批款词笺是乾隆皇帝所批准的诗词作品,它们以其优美的字体和高超的艺术价值为人所称道。
我们对这些词笺进行了细致的检查,发现其保存状况良好,颜色依然鲜艳,纸张没有黄变或破损的现象。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这些词笺要避免阳光直射,以防止颜色褪色和纸质发黄。
4.清宫花瓶清宫花瓶是故宫收藏的瓷器之一,其精美的工艺和独特的装饰使其备受瞩目。
我们对这些花瓶进行了详细的检查,没有发现明显的损坏或破损。
然而,由于花瓶表面的装饰层可能会受到氧化和磨损,我们建议定期进行清洁和修复工作,以保持其原貌。
三、保护和管理建议1.加强物品保护培训为了更好地保护故宫内的物品,我们建议提供更多的培训机会,以提高工作人员的保护意识和技能。
这将有助于他们更好地应对各种应急情况,并采取适当的措施,保证物品的完好和安全。
故宫的调查研究报告
![故宫的调查研究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7c47314317fc700abb68a98271fe910ef12daeee.png)
故宫的调查研究报告故宫博物院(The Palace Museum)是中国最著名的博物馆之一,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古代文化艺术博物馆。
下面是对故宫进行调查研究的报告。
一、研究背景故宫作为中国明清两代皇宫,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
为了更好地保护和展示这一宝库,故宫博物院于1925年成立,并于1961年对外开放。
近年来,随着游客数量的增多和服务质量的不断提升,故宫博物院的知名度和声誉得到了全球的认可。
二、调查目的本次调查旨在了解游客对故宫博物院的认知和满意度,以及对展览和服务的评价,为博物馆的改进提供建议。
三、调查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调查问卷包括开放性问题和封闭性问题,以获取全面的信息。
四、调查结果及分析1. 游客对故宫博物院的认知:调查显示,大部分游客对故宫博物院有一定的了解,其中80%的人知道故宫是中国明清两代的皇宫。
2. 游客对故宫博物院的满意度:根据调查结果,70%的游客对故宫博物院表示满意。
满意度的主要原因是故宫博物院的建筑壮丽、文物珍贵、服务热情周到。
3. 游客对展览的评价:大部分游客对故宫博物院的展览评价较高,认为展览内容丰富多样,呈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部分游客提出了要求改善展览信息的可读性,简化语言和增加互动元素。
4. 游客对服务的评价:大多数游客对故宫博物院的服务表示满意,特别是安全管理和导游服务。
但也有少数游客对服务态度、排队和购票流程提出了一些不满意见。
五、结论与建议综合以上调查结果,我们得出以下结论和建议:1. 加强文物保护和修缮工作,确保文物的保存和展示质量。
2. 提供更多的展览解说和导览服务,以提高参观的质量和深度。
3. 加强服务人员的培训,提高服务意识和专业水平,增加游客满意度。
4. 针对游客的需求,提供更多多样化的参观方式,如增设互动区域和展览活动等。
5. 定期进行游客满意度调查,及时了解游客的意见和需求,不断改进服务质量。
通过本次调查,我们对故宫博物院的整体情况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能从游客的角度看到博物馆的优势和不足之处。
故宫调研报告
![故宫调研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542c169dba4cf7ec4afe04a1b0717fd5360cb228.png)
北京故宫调查报告建筑名称北京故宫地理信息平面布局成员近照保护等级世界文化遗产建造年代始建于1406年重修于2005年地理位置北京市西城区小组成员甄海宇邓方竹郑纳川调查时间2012-06-051 建筑概况1.1 自然与人文环境居民状况:故宫旧称紫禁城, 因为特殊的历史地位, 附近鲜有居民区和民宅。
随着改革开放以来故宫附近规划改造, 南池子和北池子大街两旁有部分民宅, 多以平房四合院为主。
交通状况:位于北京市中心, 天安门城楼以北, 被护城河包围。
北边的神武门紧挨景山前街, 和景山公园南门相对。
西边是北长街和南长街, 东边是北池子大街和南池子大街, 是北京的政治文化中心地带。
在旅游旺季, 故宫周边各个交通要道均比较拥堵。
环境变化:1406年(永乐四年), 明成祖颁诏迁都北京, 下令仿照南京皇宫营建北京宫殿。
1420年(永乐十八年), 北京宫殿竣工。
次年发生大火, 前三殿被焚毁。
1441年(正统六年), 重建前三殿及乾清宫。
1557年(嘉靖三十六年), 紫禁城大火, 前三殿、奉天门、文武楼、午门全部被焚毁, 至1561 年才全部重建完工。
1597年(万历二十五年), 紫禁城大火, 焚毁前三殿(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后三宫(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
复建工程直至1627年(天启七年)方完工。
1644年(崇祯十七年), 李自成军攻陷北京, 明朝灭亡。
李自成撤退前焚毁紫禁城, 仅武英殿、建极殿、英华殿、南熏殿、四周角楼和皇极门未焚, 其余建筑全部被毁。
同年清顺治帝从沈阳迁都至北京。
此后历时14年, 将中路建筑基本修复。
1683年(康熙二十二年), 开始重建紫禁城其余被毁部分建筑, 至康熙三十四年基本完工。
1735年(雍正十三年), 清高宗(乾隆帝)即位, 此后六十年间对紫禁城进行大规模增建和改建。
1925年, 在原紫禁城的基础上建立故宫博物院2005年, 北京故宫开始进行为期19年的大修。
主要环境问题:1.2 在旅游旺季, 人流量较大, 路面垃圾较多;因为故宫是古建群, 所以绿化较差, 高耸的绿色植物非常少。
社会实践故宫总结报告
![社会实践故宫总结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2e07046a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2d32124.png)
一、前言故宫,作为中国古代宫殿建筑之精华,承载着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和深厚的民族精神。
为了更好地了解和传承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我们组织了一次深入故宫的社会实践活动。
本次实践旨在通过实地参观、文化体验和学术研讨,提升我们对故宫文化的认识,增强民族自豪感。
以下是对本次社会实践的总结报告。
二、实践目的与意义1. 目的(1)了解故宫的历史文化背景,感受古代宫廷生活的韵味。
(2)学习故宫建筑艺术,体会中国传统建筑之美。
(3)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2. 意义(1)提高同学们的文化素养,培养爱国主义情怀。
(2)拓宽视野,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3)为今后从事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工作奠定基础。
三、实践内容与方法1. 实践内容(1)参观故宫博物院:深入了解故宫的历史、文化、艺术等方面的知识。
(2)体验宫廷文化:参与故宫举办的各类文化活动,感受古代宫廷文化的魅力。
(3)学术研讨:邀请专家学者进行讲座,探讨故宫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2. 实践方法(1)实地考察:通过参观故宫博物院,了解故宫的历史文化背景。
(2)访谈交流:与故宫工作人员、专家学者进行访谈,获取更多相关信息。
(3)文献研究:查阅相关书籍、资料,丰富对故宫文化的认识。
四、实践过程与成果1. 实践过程(1)参观故宫博物院:同学们分组参观故宫各个展厅,了解故宫的历史、文化、艺术等方面的知识。
(2)体验宫廷文化:参与故宫举办的宫廷文化体验活动,如制作宫廷工艺品、学习宫廷舞蹈等。
(3)学术研讨:邀请故宫博物院研究员、历史学家等进行讲座,探讨故宫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2. 实践成果(1)同学们对故宫的历史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提高了文化素养。
(2)同学们学会了欣赏中国传统建筑艺术,增强了民族自豪感。
(3)同学们掌握了故宫文化的传承方法,为今后从事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工作奠定了基础。
五、实践体会与启示1. 体会(1)故宫作为中国古代宫殿建筑的典范,展现了中国古代建筑的独特魅力。
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调研报告
![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调研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14bb139b85254b35eefdc8d376eeaeaad1f316ae.png)
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调研报告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文物和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宝贵财富,它们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和民俗,承载着人类文明的传承和发展。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的文物和文化遗产面临着严重的破坏和流失,保护传承工作亟待加强。
为了更好地了解目前我国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我们特此进行了一次调研,并撰写了以下报告。
一、文物和文化遗产的定义和重要性文物是指具有历史、艺术、科学、史料价值,并具有一定文化积淀的实物、客体或遗址。
文物包括古代建筑、古代书画、古代陶瓷、古代文物等。
文化遗产是指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物、文化、民俗等。
文物和文化遗产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传统和历史的见证,是宝贵的历史遗产和文化资源,对于维护民族尊严、弘扬民族文化、促进社会和谐具有重要意义。
二、我国文物和文化遗产的现状我国的文物和文化遗产众多,包括世界文化遗产、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省级以上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等。
由于历史原因和社会发展的压力,许多文物和文化遗产面临着破坏和流失的威胁。
许多古建筑、古墓葬、文物等被盗掘、破坏,文化遗产受到严重威胁。
2. 文物和文化遗产传承挑战文物和文化遗产的传承需要长期的保护和传承工作。
目前我国文物和文化遗产传承面临着许多挑战,包括专业人才匮乏、保护机制不完善、资金匮乏等。
许多古建筑、古城镇、传统民俗等在现代化的城市化进程中面临着文化消失的危险,传统手工艺等受到快速工业化的冲击。
三、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对策建议1. 完善法律法规和保护机制加强文物保护的法律法规建设,加大对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投入,建立健全的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机制。
加强对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监督和评估,提高保护工作的效果和水平。
2. 培养专业人才3. 保护传统手工艺和民俗加强对传统手工艺和民俗的保护和传承,在现代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中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
支持和扶持传统手工艺人,推动传统手工艺的创新和发展,提高传统手工艺的市场竞争力和文化价值。
故宫实践总结报告范文(3篇)
![故宫实践总结报告范文(3篇)](https://img.taocdn.com/s3/m/33ae7d6503020740be1e650e52ea551810a6c9a1.png)
第1篇一、前言故宫,又称紫禁城,是中国明清两代的皇宫,也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木质结构古建筑群。
为了深入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我们一行人于近日开展了故宫实践活动。
以下是本次实践活动的总结报告。
二、实践背景故宫作为世界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
为了更好地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我们选择了故宫作为实践基地,希望通过此次实践活动,让同学们亲身感受故宫的历史底蕴和文化魅力。
三、实践内容1. 参观故宫博物院我们首先参观了故宫博物院,游览了太和殿、乾清宫、坤宁宫等主要殿堂。
在讲解员的带领下,我们了解了故宫的历史背景、建筑特点以及文物藏品。
通过参观,我们深刻感受到了故宫作为古代皇家宫殿的庄严与气派。
2. 参与故宫文创活动为了更好地体验故宫文化,我们参加了故宫文创活动。
在活动中,我们亲手制作了故宫主题的文创产品,如故宫书签、故宫钥匙扣等。
通过亲手制作,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故宫文化,并将其融入日常生活。
3. 参观故宫宝蕴楼宝蕴楼是故宫博物院的重要组成部分,收藏了大量的宫廷文物。
我们参观了宝蕴楼,了解了宫廷文物的修复和保护工作。
通过参观,我们认识到文物保护工作的重要性,以及故宫博物院在文物保护方面的努力。
4. 参观故宫角楼角楼是故宫的标志性建筑之一,也是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杰作。
我们参观了角楼,了解了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和历史文化。
通过参观,我们感受到了中国古代建筑师的智慧和创造力。
5. 参观故宫文华殿文华殿是故宫的重要殿堂之一,曾是皇帝处理政务的地方。
我们参观了文华殿,了解了其历史背景和建筑特点。
通过参观,我们认识到故宫在古代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重要地位。
四、实践收获1. 深入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通过此次实践活动,我们深入了解了故宫的历史、文化、艺术等方面,感受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2. 增强文化自信在参观过程中,我们为中华民族拥有如此丰富的文化遗产而自豪,增强了文化自信。
参观访问名胜古迹调查报告
![参观访问名胜古迹调查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73022a4a78563c1ec5da50e2524de518964bd3ab.png)
参观访问名胜古迹调查报告【参观访问名胜古迹调查报告】一、引言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里,人们常常忙于工作和生活,很少有时间去欣赏和了解我们千百年来留下的宝贵文化遗产。
然而,文化的传承和保护是我们责无旁贷的任务。
为了更好地了解和传承我们的文化,我决定进行了一次参观访问名胜古迹的调查。
本报告将详细介绍我参观的几个名胜古迹,并分享一些个人观点和理解。
二、调查背景所参观的名胜古迹包括乐山大佛、长城和故宫。
这些古迹都代表着中国几千年来的辉煌文化和艺术成就。
三、调查过程1. 乐山大佛乐山大佛位于四川省乐山市,是世界上最大的石刻佛像。
我在周末前往乐山,提前做了一些背景知识的准备。
一早,我来到乐山大佛的脚下,远远地就看到了那座巍峨的佛像。
乐山大佛高达71米,气势磅礴。
登临观赏之际,我不禁想起了佛教的智慧和人类的虔诚,同时也领略到了古人的艺术造诣和智慧。
2. 长城长城是世界文化遗产,也是中国文化的象征之一。
我选择了北京附近的黄崖关部分进行参观。
踏上长城的那一刻,我仿佛穿越了时空,感受到了古人的聪明才智和不屈精神。
长城蜿蜒起伏,宛如一条巨龙,通过对抗外敌的历次战斗,见证了中国民族的英勇和坚韧。
3. 故宫故宫是中国最著名的宫殿建筑之一,位于北京市中心。
进入故宫的瞬间,我被其雄伟和精美的建筑所震撼。
我沿着宫殿建筑群的主轴线游览,感受到了封建帝王的权力与荣耀,同时也体会到了人民的辛劳和冤屈。
在故宫,我看到了各种珍宝和古代文物,这些无声的见证,是中华文明的瑰宝。
四、个人观点和理解通过这次参观访问名胜古迹的调查,我更深刻地认识到了中国的丰厚文化底蕴。
这些名胜古迹不仅代表着古人的智慧和艺术成就,更是我们民族的骄傲和自豪。
保护和传承这些古迹,是我们时代的使命。
另外,名胜古迹的参观访问也给了我启示。
我们应该在忙碌的生活中给自己留出时间,去探索和了解我们的文化。
只有亲身体验和感受,我们才能更好地理解和珍惜我们的文化遗产,也才能更好地传承和发展。
北京文化遗产考察报告
![北京文化遗产考察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c8001a9b7e21af45b207a83f.png)
北京文化遗产考察报告内容摘要:我国历史悠久,文化遗产丰富多彩,源远流长。
它们为认识中国文化发展历程和社会发展阶段提供了真实、直观、生动的实物见证。
遗产旅游业是发挥遗产文化价值与经济价值的最主要、最合理的方式。
因此,如何在理论与实践上实现发挥遗产经济价值的同时又能实现文化遗产的保护对与中国未来文化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文化遗产现状建议文化遗产旅游一、北京专业考察基本情况(一)考察内容2013年8月26日至9月1日,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组织2011级部分本科生在北京进行专业考察.专业考察内容:8月26日王府井,27日故宫、北海公园,28日颐和园、圆明园、清华大学,29日雍和宫、孔庙国子监、南锣鼓巷,30日长城、定陵,31日大观园、恭王府,9月1日天坛公园。
本次北京专业考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实地考察。
考察内容是:(1)调查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现实意义,(2)文化遗产保护的具体方法和技术,(3)文化遗产保护现状和各个方面的困难,(4)普通民众对文化遗产的权利与责任,(5)论文化遗产保护与文化遗产旅游之间的关系。
(二)考察意义文化遗产是人类无比珍贵的历史文化教科书。
我国历史悠久,文化遗产丰富多彩,源远流长.它们为认识中国文化发展历程和社会发展阶段提供了真实、直观、生动的实物见证。
因此文化遗产具有历史价值、艺术(审美)价值、科学价值、思想价值、经济价值等重要的价值。
尽管如此,世界范围内的文化遗产还是受到不同程度上的破坏,文化遗产的保护和管理成为世界各国的关注点.为此,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了《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等相关法律,并成立世界遗产委员会,建立《世界遗产名录》,以达到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目的。
我国的文化遗产保护起步晚,存在许多不合理的地方。
而文化遗产的保护与经营对于未来的中国既是文化事业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同时也是经济事业的一个相当重要的组成部分。
遗产旅游业是发挥遗产文化价值与经济价值的最主要、最合理的方式。
故宫博物院考察报告
![故宫博物院考察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4a74ff38f46527d3240ce0e3.png)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故宫博物院考察报告篇一:故宫博物院考察报告故宫博物院考察报告张舒翔10月20日上午我们一家人来到故宫博物院进行考察。
故宫,坐落在北京的中心,是我国现存最大的古代建筑群,举世闻名。
故宫博物院的简介:这座建立于1925年10月的博物院是在明朝和清朝两代皇宫及其收藏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中国综合性博物馆,也是中国最大的古代文化艺术博物馆,其文物收藏主要来源于宫中收藏。
宫城称为紫禁城,周围有护城河环绕。
城墙四面辟门:南面正门午门,北面神武门,东、西分别为东华门和西华门,门上都设重檐门楼,造型华美,我们就是从南面的午门进入,于北门神武门出来。
整组宫殿建筑布局与形制均严格按照封建礼制和阴阳五行学说设计与营造,映现出帝王至高无上的权威。
从午门进入后,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太和门,然后依次是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这三座宫殿是紫禁城前半部的中心,东西辅以文华、武英二殿,统称为“外朝”,是明清两代皇帝办理政务、举行朝会及其他重要庆典的场所。
其中太和殿重檐庑殿,是现存中国古代建筑中最高大的建筑,是封建皇权的象征,皇帝登基、万寿、大婚、册立皇后等均在这里举行。
中和殿为攒尖顶,是大朝前的预备室,供休息之用。
保和殿为重檐歇山式,殿内沿袭宋元减柱造法式,空间开阔,在清代时宴请王公、举行殿试等的地方。
文华殿在明代是太子读书、举行经筵学典礼和召见学士的地方。
英武殿原召见大臣议事之处,但实际应用很少。
三大殿建于八九米高的汉白玉石台基上,一律红墙黄璃瓦,色调鲜丽。
不同的屋顶使建筑体型主次分明,富于变化。
穿过保和殿后的乾清门,就是内廷,包括一乾清宫为中心的中路和左右侧大片妃嫔所居的院落式寝宫。
其中乾清宫是皇帝正寝,坤宁宫是皇后所居,明朝嘉靖时,两宫之间又建了一座小殿“交泰殿”,于是成了外三殿与内三殿的布局。
左、右为东、西六宫,后来是御花园,分别为皇帝、皇后、妃嫔们的寝宫和活动场所。
在此以外,东有皇极殿、宁寿宫、养性殿、乐寿堂等建筑,习惯上称为外东路,为准备皇帝退位后生活所建。
有关历史和文化古迹保护的调查报告
![有关历史和文化古迹保护的调查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90354cf3db38376baf1ffc4ffe4733687e21fcc4.png)
随着城市化和现代化进程的加速,历史和文化古迹面临着日益严重的破坏和消失风险,同 时一些地方政府和开发商追求短期经济利益,也给保护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展望
加强保护意识的宣传和教育
通过加强宣传和教育,提高公众对历史和文化古 迹保护的意识,促进社会共同参与和关注。
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
保护技术落后
在古迹保护领域,先进技术的运用和推广还比较 落后。
公众对保护的认知度不高
要点一
宣传教育力度不足
要点二
公众意识淡漠
有关古迹保护的宣传教育活动较少, 公众对古迹保护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部分公众对古迹保护的意识较为淡漠 ,缺乏积极参与保护的自觉性和责任 感。
要点三
缺乏志愿者参与
目前,公众参与古迹保护的志愿者还 比较少,的对策建议
完善法律法规
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应加强立法工作,制定更加完善的法律法规,明确保护标准 和程序,强化法律责任。
建立执法队伍
建立专业的执法队伍,加强对文化古迹的巡查和监管力度, 确保法律法规的有效执行。
加强保护工作的实施
科学制定保护方案
针对不同的文化古迹,应因地制宜地制定 保护方案,明确保护目标和措施,确保保 护工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通过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共同探讨历史和文化 古迹保护的有效方法和经验,促进保护工作的不 断提高和发展。
完善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
制定更加完善的历史和文化古迹保护法律法规和 政策措施,加大对违法行为的惩处力度,切实保 障历史和文化古迹的传承和发展。
推进数字化保护和智慧旅游
利用数字化技术对历史和文化古迹进行全面、系 统的记录和保存,推进数字化保护和智慧旅游工 作,提高保护工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故宫物品点查报告
![故宫物品点查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db545ce751e2524de518964bcf84b9d528ea2cd9.png)
故宫物品点查报告日期:XXXX年XX月XX日报告编号:XXXX-XXXX尊敬的领导:经过对故宫内部物品进行点查后,根据要求,现将点查情况及相关问题报告如下:一、点查情况1. 点查对象本次点查对象为故宫内各区域的文物、历史文献、艺术品等珍贵物品。
2. 点查时间点查工作于XXXX年XX月XX日上午X时正式开始,并于当日下午X时结束。
二、点查结果1. 文物保护情况经点查,故宫内的文物整体保存状况良好,无明显破损、污染等问题。
但部分文物出现少量老化迹象,需及时采取有效保护措施。
2. 数据记录所有点查结果均进行了详细的数据记录,包括物品名称、规格、数量、存放位置等信息。
并按照相关标准对所有物品进行了编号。
3. 艺术品展览情况艺术品展览区域的布展情况良好,展品陈列有序、美观,能够展现出艺术品的魅力和历史文化内涵。
4. 文物防火措施故宫内部对文物防火工作做得较为细致,配备了专业的防火设备和人员。
现场灭火器具数量充足,并定期对其进行检查和维护。
5. 故宫开放区域故宫内开放区域整洁有序,保持了较好的环境卫生状态,为广大游客提供了良好的参观体验。
6. 监控设施故宫各区域配备了闭路电视监控设施,监控信号清晰,并能实时记录和存储监控数据,确保安全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
三、发现的问题和建议1. 老化文物保护部分文物出现老化迹象,需要加强保护措施,包括调整储存环境、加强文物修复和定期监测等。
2. 人员培训与管理需加强对故宫内员工岗位培训,提升他们的文物保护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同时,加强对进出故宫人员的审查和管理,避免潜在安全隐患。
3. 观众引导与文物保护宣传增加观众参观引导员数量,加强对观众的引导和监督,宣传文物保护的重要性,提醒观众注意不损坏文物的行为。
4. 安全通道设施完善需加强对故宫内安全通道的考察与改善,确保在紧急状况下顺利疏散人员。
综上所述,故宫物品点查报告提供了对故宫内各区域物品的详细点查结果和存在的问题。
希望故宫管理部门能够根据本次点查报告中提出的问题和建议,采取相应措施,加强对故宫的保护和管理工作,确保宝贵文物得到有效保护和展示,使更多的人能够领略到我国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谢谢观看
• 保和殿的陈设与乾清宫中高悬的“正大光 明”匾仿佛把我们带入了那个悠久而传奇 的朝代。这种时间的烙印定格在我们每个 人心中;那段凝固的历史隽永在我们伟大 祖国的生命坐标上。每一个花纹,每一个 图案都使我们依稀看到当年工匠们建造这 座傲然于世的宫殿时的用心与他们所倾注 的将近毕生的精力。
• 最使我们震撼的还是那些无价之宝。来到 玉器馆,珐琅馆无一不让我们惊讶与钦佩, 也为那时人们所拥有的非凡智慧和工艺理 念而感到赞叹! • 那种美丽与华贵,那种造型的设计与材料 的运用使我们后人自愧不如,也让我们为 有这样的祖先感到自豪。
玉
器
• 此幅围棋分碧玉、白 玉两色,每色各185粒 棋子。附紫檀玉顶盒 两个,盒盖顶为白玉钮, 钮中饰金属花形蕊。 围棋是中国最古老的 棋戏之一。
优质白玉,其颜色呈脂白色,可稍泛淡青色、乳黄 色,质地细腻滋润,油脂性好,可有少量石花等杂 质。最上等的白玉产自新疆的和田。
明、清两代,取如意之名,表示吉祥如意, 幸福来临,是供玩赏的吉利器物。 “如意”一词出于印度梵语“阿娜律”。 最早的如意,柄端作手指之形,以示手所 不能至,搔之可如意。
作品设计走向
• 在对故宫进行了实地考察之后,我们对故宫有了 更新的认识。 • 它不仅仅只是一个宫殿,不仅仅只是一个博物馆。 它俨然已经变成了一个文化展示的平台。 • 在经过前期的讨论和九号的考察后,我们将作品 的设计方向放到了传统图案上。借由这些传统图 案的形状来展示文物的“精神”。 • 我们 发现如:太极,八卦,钱币。。。的形状可 以与我们的主题十分巧妙的结合在一起。
• 遗憾的是,法门寺佛门 魂宝自亮相后,代表越 窑最高成就的秘色瓷并 没有得到应有的礼遇, 特别二口银棱碗,其泛 黄的釉色,让行家里手 皱眉摇头沮丧无比。
青 花 瓷
• 青花瓷又称白地青花 瓷器,英文名blue and white porcelain,它是 用含氧化钴的钴矿为 原料,在陶瓷坯体上 描绘纹饰,再罩上一 层透明釉,经高温还 原焰一次烧成。钴料 烧成后呈蓝色,具有 着色力强、发色鲜艳、 烧成率高、呈色稳定 的特点。
图片展示
感
想
• 此次故宫之行,收获甚多!踏进午门的一 刻便感受到了这座承载了两代王朝兴衰的 皇宫所渗透出的庄严与神圣。这些不仅仅 因为它汇聚了无限的王者之气,更在于它 严谨而完美的具有等级的布局。
• 跨过太和门,雄壮宏伟的太和殿跃然于我 们的眼前。那高大幽红的宫墙,折射着金 光的琉璃瓦,已把这座大殿烘托至极。使 我们深深的感受到皇权与君命不可侵犯的 威仪。
• 。“秘色”一名最早 见于唐代诗人陆龟蒙 的《秘色越器》诗中, 诗云: • “九秋风露越窑开, 夺得千峰翠色来。好 向中宵盛沆瀣,共嵇 中散斗遗杯”。
• 已见天日的地宫14件秘色瓷是 唐代懿宗皇帝奉献绘佛祖的珍 贵物品,其中的八棱长颈瓶和 二件银棱碗显然是具有典型意 味的秘色瓷,而且堪当标准器。
故宫文物
组员:王夏吟 张文彦 姚昂 尉晓媛 尧志辉
• 经过组员们多天的讨论, 以及4月9日去故宫参观 后的结论,我们组决定 将作品的主题放在故宫 文物上,并且以时间为 线索,做出故宫内在的 精神。
• 以下就是我们收集的一 些资料、参观故宫后同 学们的感想、大家讨论 的结果。
秘 色 瓷
• 古代名窑进贡朝廷的 一种特制瓷器精品。 简称“秘瓷”。 • 据文献记载,相传五 代时吴越国王钱缪命 令烧造瓷器专供钱氏 宫廷所用,并入贡中 原朝廷,庶民不得使 用胎珐琅器可分为“掐 丝珐琅”(俗称景泰蓝) 和“画珐琅”(洋瓷)。 • 珐琅工艺的纹饰精致而变 化多样,既有传统的花卉、 动物、瑞兽,亦有以古代 著名书法家作品为蓝本的 制作(如唐代的《明皇试 马图》),在晚清时期更 出现了西洋景物和人物的 描绘,题材之丰叫人目不 暇给。 • 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的皇 家御用珐琅器约六千余件, 历史传承关系清楚。
• 我们会把这种感触反映在我们创作的作品 中。看着不同年代的玉器,佛像和各种生 活用品,我们发现不论是哪个年代,那种 剔透的材质,华丽而简约的风格,精心的 雕琢以及功能性极强的特点都成为了故宫 文物藏品的共同之处。我们会以这些文物 为主题,以时间为脉络作为构成作品的主 要元素。把文物之精华,时代发展之变迁 努力表现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