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树的需水特性
茶园排蓄水系统建设要领
![茶园排蓄水系统建设要领](https://img.taocdn.com/s3/m/e672bd6424c52cc58bd63186bceb19e8b8f6ec4d.png)
茶园排蓄水系统建设要领排蓄水系统的建立,主要是根据茶树有既怕旱又怕涝的特性。
在茶树整个生长发育过程中,尤其在生长季节里,需要较多的水分和湿润的土壤,如果降雨少,常常造成茶叶减产。
而在山区和丘陵地区的茶园,遇多雨季节,如不能及时排水,常常会冲垮梯坎,水土流失,地势低洼处又会积水,造成茶树湿害。
因此,在开辟新茶园工作中,排蓄水系统的建立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
茶园的排蓄水系统主要指沟渠的设置,由渠道、主沟(纵沟)、支沟(横沟)、隔离沟和蓄水坑组成。
在规划设计中,要做到;“多雨能蓄,涝时能排,缺水能灌”,力求达到旱涝保收。
(1)渠道:茶园灌溉系统主要有水源、干渠、支渠等。
有条件的地方,可修建中、小型水库,以便自流灌溉;丘陵岗地茶园应选择水源方便、地势较高的地方设扬水站,干渠通向各生产区,支渠通向各地块茶园。
(2)主沟(纵沟):是茶园内连接渠道和支沟的纵沟,主要作用是在雨大时,能汇集支沟余水注入塘、池内,需水时引水到支沟。
其设置可按地势和坡向来定,如有自然山沟,整理后可利用;可沿茶园步道两侧修建,大小均以地形和排水量而定。
(3)支沟(横沟);与主沟垂直和茶行平行设置。
其作用主要是蓄积雨水浸润茶地,并排泄多余的水入纵沟。
坡地茶园每隔10行开一条支沟。
梯式茶园在每台梯地的内侧开一条支沟,沟深20厘米、宽33厘米左右。
在较长的支沟内,每隔3米-4米筑一小土埂或挖一个小坑,以便拦蓄部分雨水,使之渗入土中,供茶树吸收利用,并可减少表土随水流失,做到小雨不出园,大雨不泛滥。
(4)隔离沟:其作用是防止茶园上方积水直冲茶园,也可减少林草根系侵入茶园,沟的两端或一端要与主沟相通,大小一般,深、宽各70厘米-100厘米。
沟内每隔3米-5米留一土块,拦蓄雨水泥沙,减缓径流。
(5)蓄水坑(沉积坑):是指在纵沟内每隔3-5米深挖一个水坑,其作用沉沙走水,保土保肥。
茶园灌溉技术
![茶园灌溉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206443ecf8c75fbfc77db27f.png)
茶园灌溉技术茶树生长需要的水分,主要靠自然降水供给。
我国茶区虽多处在湿润与半湿润地区,但由于地域辽阔,自然地理因子复杂,雨水分布既有地区的差别,也有季节的不同,即使在同一个月中,分布也捉摸不定,时多时少,例如华南茶区,年降水量大多在1500毫米以上,多的可达2500毫米以上,对4-9月份雨量较集中,要占全年雨量的75%左右,但由于当地气温较高,常使年蒸发量接近或超过年降水量;另外,还经常出现强度大、次数多的暴雨,因此雨水地表径流与土壤蒸发较多,而能保存土壤供茶树吸收利用的水分相应减少,尤其在冬春雨水很少,茶园常有旱情,西南茶区也常有冬、春连旱现象。
但在长江中下游广大地区,春季雨水连绵,到7-9月,夏秋季又常出现间断性高温干旱,直接影响茶树生长和优质高的形成。
这种雨水的时间长空间分布匀,既分散又难以预料。
因此及时采取旱季茶园补充性灌溉措施,有利于实现稳定茶叶产量和品质。
实践证明,凡在干旱季节对茶园进行合理灌溉的,都能取得不同程度的增产提质效果。
(1)茶园灌溉时期茶园灌溉的效果高低,虽然与灌水次数与灌溉水量有关,但重要的还要看是否适时,也就是说要掌握好灌水落石的火候。
我国茶农历来灌溉有“三看”的经验;一看天气是否有旱性出现,或已有旱象,是否有发展趋势;二看泥土干燥缺水的程度;三看茶树芽叶生长与叶片形态是否缺水。
现在人们已在“三看”经验的基础上制定了茶园灌溉的技术措施,进行综合分析,从而科学地确定了茶园灌溉的适宜时期。
①茶园灌溉的生理指标茶树水分生理指标能在不同的土壤、气候等生态环境下。
直接反映出体内水分的实际水平。
例如细胞液浓度,新梢叶水势(可用兆帕斯卡MPa表示)等对外界水分供应很敏感,与土壤含水量和空气温度温度之间具有较高的相关性。
如果上午9时前测定,细胞浓度低于8-9%,叶水势高于-0.5MPa,表明茶树体内水分供应较正常,若细胞液浓度达到10%左右,叶水势低于-1.0MPa,表明树体水分亏缺,新梢生育将会受阻,这时茶园需要灌溉,及时给土壤补充水分。
保水剂在茶叶上的应用
![保水剂在茶叶上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ba9c3fd0050876323112124c.png)
保水剂在茶叶上的使用方法茶树生于亚热带,性喜温暖,一般昼夜均温10℃以上,有效积温在3500-4000度,年平均温度15~23℃,日平温度在15~30℃为宜,最低温可耐负15~17℃。
水分,要求相对湿度80~⏹土壤含水量以70~80%为宜,年降雨量1500~2000毫米为好。
土壤,茶树喜欢酸性的红黄壤土,PH值在4.5~6.5,超过6.5生长不良。
一般要求土层深厚,具有良好的排、蓄、通气、保肥等沙质壤土为好。
受全球温室效应影响,我国干旱十分严重,对于茶树所需的水分时有不足,在茶树种植和后期管护中施用保水剂不仅能满足茶树生长的水分需求,还能够吸收贮存部分肥料养分并缓慢释放供茶树吸收,起到节约茶树管护成本,提高茶叶产量和品质的作用。
不管是南方或者北方,茶叶一般都种植在山区半山区,丘陵缓坡上面,干旱缺水,影响成活率,前期长势比较慢,为了降低新栽茶苗的死亡率,用了不少办法,但始终有部分茶苗不能成活,给茶农造成了不同程度的经济损失。
前三年小苗对水肥要求比较高,可十年九旱时有发生,特别是漫长的冬春干旱对茶叶生长的影响对大,苗子前三年恰恰对水肥要求严格,缺水缺肥都要影响成活率,长势不好,辛苦一年还要重新补栽,费力费钱,苗子还高低不齐,严重影响后期的收成!茶苗移栽过程中利用保水剂,不但可以提高茶苗的成活率,还可以提高土壤的含水量和改良土壤。
⏹利用保水剂绝对能提高茶苗的成活率,而且对生产有机茶无害⏹而使用保水剂就从根本上解决了这个问题。
⏹使用方法⏹新栽小苗可以把保水剂均匀撒进树坑后栽植,封土,浇水,即可。
每亩建议5公斤⏹处理生长期茶树,沿着树根周围挖条状沟,配合施肥是一起撒入坑内,填土,浇水。
⏹长效用一次,三到五年有效,反复吸水放水,保住珍贵的雨水,灌溉水及肥分缓慢释放不流失。
⏹用量少,成本低,新栽小苗建议用量5到10公斤保水剂,浇足定根水,可以管3个月不用浇水。
一般干旱时一年再浇一次水就可以了,大大提高了成活率。
(完整版)茶树栽培学考试试卷及参考答案
![(完整版)茶树栽培学考试试卷及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d7129d2aff8941ea76e58fafab069dc502247f3.png)
(完整版)茶树栽培学考试试卷及参考答案《茶树栽培学》考试试卷一、填空题(20分)1、茶树树冠形状因分枝角度别同分为、、三种类型。
2、茶树的叶分、、三种。
3、茶树插穗长普通厘米左右,要求是“一具、一片、一具”。
4、造成低产茶园的缘故可归结为、和__________________。
5、茶园耕作可分为和两种。
6、茶树总发育周期能够分为:、、、四个阶段。
7、因水分别脚而使茶树生育受到抑制或死亡的现象叫做。
8、我国一级茶区有四个华南茶区、西南茶区、江南茶区、江北茶区。
其中,西南茶区为最古老茶区,江南茶区为我国茶叶的主产区。
9、茶树的植物学分类地位为:植物界种子植物门被子植物亚门双子叶植物纲原始花被亚纲山茶目山茶科山茶亚科山茶族山茶属茶种。
茶树国际命名法的学名为:Camellia sinensis (L.)O.Kuntze.10、茶树根系由主根、侧根、汲取根和根毛组成。
按发生部位别同,根可分为定根和别定根。
根具有向胖性、向湿性、忌渍性和向阻力小方向生长四大特性。
11、茶树可分为乔木、小乔木和灌木三种类型。
茶树冠分为直立状、半开展状和开展状三种。
茶树分枝有单轴分枝和合轴分枝两种形式。
12、茶树叶片分鳞片、鱼叶和真叶三种。
13、茶树四个生物学年龄阶段,即幼苗期、幼年期、成年期和衰老期。
14、茶树无性生殖方式有:扦插、压条、嫁接和组织培养等。
15、目前,我国国家审定的茶树品种96个,其中有性系品种17个,无性系品种79个。
省级审定品种120个。
16、扦插时刻:从综合经济效益来看,挑选早秋扦插最为理想。
17、现代无公害茶园建设规划要求:茶区园林化、茶树良种化、茶园水利化、生产机械化、栽培科学化。
18、茶园土地治理包括耕作除草、水分治理、施胖、土壤覆盖和土壤改良等措施。
19、茶园土壤水散失的途径有:地面径流、地下水挪移、地面蒸发和蒸腾作用。
20、操纵土壤水分的散失途径有:地面覆盖、合理布置种植行、合理间作、耕锄保水、造林保水、合理运用其他治理措施和抗蒸腾剂。
普洱茶栽培技术要点浅谈
![普洱茶栽培技术要点浅谈](https://img.taocdn.com/s3/m/cd778cc705087632311212cf.png)
普洱茶栽培技术要点浅谈【摘要】普洱茶是我国历史悠久的传统名茶,文章介绍了普洱茶种植地块及品种选择、土壤管理、水肥管理、树枝修剪、病虫害防治、采摘方法等技术要点,以期为普洱茶的高产优质栽培提供参考。
【关键词】普洱茶;栽培技术普洱茶属于黑茶,因产地旧属云南普洱府(今普洱市),故得名。
现在泛指普洱茶区生产的茶,是以公认普洱茶区的云南大叶种晒青毛茶为原料,经过后发酵加工成的散茶和紧压茶。
外形色泽褐红,内质汤色红浓明亮,香气独特陈香,滋味醇厚回甘,叶底褐红。
有生茶和熟茶之分,生茶自然发酵,熟茶人工催熟。
“越陈越香”被公认为是普洱茶区别其他茶类的最大特点,“香陈九畹芳兰气,品尽千年普洱情”。
经国内外有关专家的临床试验证明,普洱茶具有降脂减肥、防癌抗癌、养胃暖胃、醒酒解毒、健齿护齿等多种功效。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对养生保健认知的提高,对普洱茶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开始向高产、优质、高效方向发展。
为促进普洱茶健康快速发展,现将普洱茶栽培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1.地块选择普洱茶是多年生木本植物,地块的选择应在建园初期就做好规划。
茶园应选择在远离工厂和生活区的地方,该区应水质纯净、空气清新、土壤未受污染,具有良好的生态环境。
在茶园与其他农业种植区之间最好有山川河流等天然的隔离带。
如果不具备这样的自然条件,可人工种植或是修葺植物隔离带。
如茶园为坡地种植,坡度应控制在25°以下,且沿等高线种植,挖凿防护沟,以减少水土肥料的流失。
2.品种选择普洱茶为云南大叶种茶,主要包括勐海大叶茶、凤庆大叶种、景东大叶茶、景谷大白茶等有性繁殖系品种和云抗10号、云抗14号、云抗43号、云选9号等无性系地方良种。
目前生产上以勐海大叶茶、景谷大白茶、云抗10号等作为主要推广种植的普洱茶种,一般采取灌木茶园生产管理。
一般来说,茶树较不抗寒,在生产时,应考虑种植区域与茶种原产地的生态相似性,即地理位置、纬度和海拔尽可能相似,以保证茶叶的品质。
茶叶环境影响报告
![茶叶环境影响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4c39a862492fb4daa58da0116c175f0e7cd119f5.png)
茶叶环境影响报告茶叶是世界上最受欢迎的饮品之一,它不仅具有独特的口感和香气,还富含抗氧化物和其他对人体有益的成分。
然而,茶叶的种植和加工过程对环境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本报告将探讨茶叶种植和加工对环境的影响,并提出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一、茶叶种植对环境的影响1. 土壤侵蚀:茶叶通常种植在山区,茶园的开垦和种植会导致土壤的暴露,增加了土壤侵蚀的风险。
土壤流失不仅影响了茶树的生长,还导致了土壤中养分和微生物的丧失,对生态系统的平衡造成负面影响。
2. 水资源消耗:茶树对水分的需求较大,特别是在干旱地区,茶叶种植可能对当地的水资源造成竞争压力。
过度使用地下水或大量抽取河水用于灌溉茶园可能导致当地水资源的枯竭,影响农田灌溉和居民用水等重要需求。
3. 农药和化肥的使用:为了增加产量和保护茶树免受害虫和病菌的侵害,许多茶叶种植者使用农药和化肥。
农药的滥用会对土壤和水源造成污染,使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受到威胁。
此外,农药和化肥的过度使用还可能导致土壤质量下降,对植物和动物的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二、茶叶加工对环境的影响1. 能源消耗:茶叶加工是一个繁琐的过程,包括采摘、萎凋、炒青、揉捻、干燥等。
其中,揉捻和干燥是能源消耗最大的环节。
一些传统的茶叶加工方式使用传统的燃料,如木材和煤炭,对森林资源造成压力并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排放。
2. 废水处理:茶叶加工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废水,其中含有茶叶渣和一些化学物质。
这些废水如果没有正确处理,可能会对水体造成污染,影响水生生物的生存。
因此,茶叶加工厂应当采取适当的废水处理措施,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三、可持续发展的建议1. 环境友好的耕作:茶叶种植者应采用环境友好的耕作方式,如有机耕作和生物农药的使用,减少对土壤和水源的污染风险。
选择适合当地环境的茶叶品种,并合理管理茶园,保护土壤和植被。
2. 水资源管理:茶叶种植者应合理使用水资源,采用节水灌溉技术,减少对当地水源的压力。
此外,茶叶种植者可以考虑收集雨水用于灌溉茶园,以减少对地下水和河水的依赖。
[整理版]茶树生长和水分的关系
![[整理版]茶树生长和水分的关系](https://img.taocdn.com/s3/m/8b8fe1a768dc5022aaea998fcc22bcd126ff42dd.png)
茶树由于长期适应于温暖湿润的环境条件,同时又是常年供人们以采收幼嫩芽为主的叶用作物,因此在生长季节对水分的要求较高,耗水量较大。
茶树耗水量随着气候条件、土壤水分状况、茶树品种、生育时期、树龄大小、采摘方法及培育管理水平等不同而不同。
据测定,一般高产茶园在生长季节每生产一斤干茶,约需消耗1.5吨水分,亩产300斤干茶的茶园,每年在生长期间需要合理供给每亩茶园土壤水分450吨左右(即675毫米左右水量)。
水分是茶树生物体生长发育不可缺少的生活要素。
首先,水是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的原料。
在茶树体内水分充足的情况下,物质代谢趋向于合成,有利于体内干物质的积累。
而在缺水时,光合作用受到抑制,呼吸作用加强,物质代谢趋向分解,以致体内干物质的积累减少。
同时茶树体内代谢过程需要以水分为介质,各种生物化学作用必须在溶质状态下才能顺利进行。
茶树对所需要养料的吸收和运转,都要以水为溶液媒。
因此,只有在适宜的土壤水分状况下,肥料才能分解,一切矿质营养元素才能被茶树根系吸收利用。
水分状况不仅可以左右茶树体内新陈代谢的强度,而且也常影响茶叶内化学物质的组成与含量的变化。
在生长季节,茶树体内水分含量一般约占全株重量的60%左右。
在旺盛生长期间,幼嫩芽叶的含水率可达80%左右。
其中除部分为细胞原生质束缚外,大部分呈自由态充满于细胞壁及细胞间隙之中,使茶树植株挺直,枝叶开张。
在土壤水分正常状态下,茶树通过叶片的蒸腾作用,水分沿着土壤根茎叶大气的传导方向散失,同时使茶树吸收的无机物质运送到叶内,并可维持茶树的体温,增强抗御外界不良环境的能力。
土壤水分是茶树生育过程中所需水分的主要来源。
茶园土壤水分状况的变化将直接影响茶树生育与茶叶产量品质。
在生长季节,当茶树根系集中的土层含水率达到占田间持水量的90%左右时,茶树生育旺盛:当含水率下降到80%左右时,土壤已经缺水,这时茶树芽叶生长缓慢,叶形变小,节间缩短,大量出现对夹叶,甚至停止生长。
茶树水分生理知识
![茶树水分生理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ff5ab954d4d8d15abf234e29.png)
茶树水分生理知识茶树各器官中的含水量及其变化在茶树生命活动中,水的生理功能,大致可归纳为以下四个方面:①水是原生质的主要组成成分;②水是气体、盐类和其他溶质出入于细胞和从一器官到另一器官之间的溶剂;③水是光合作用和许多水解过程中的反应物;④水是保持植株膨胀状态所必需的。
1.茶树各器官中的含水量及其变化由于茶树各器官内部组织的差异,再受外界不同条件的影响,各器官之间水分分布有很大差别。
由薄壁细胞组成的组织与分生组织,一般含水量较高,常在90%以上。
而厚壁细胞及含有大量贮藏物质的细胞含水量则低。
幼叶细胞含原生质丰富,含水量也较高。
叶片定型后,水分大减。
凡是年龄较幼、生理机能较活跃的部位,或处于水分较充足的条件下,含水量便较高。
通常,地上部含水量比地下部高,叶片比枝干的含水量高,幼嫩叶比粗老叶含水量高,幼茎比老茎含水量高。
同一器官在生长活动时期的含水量比休止期为高。
茶树叶片含水量的昼夜变化也很大,一般叶子由早晨开始含水量即逐渐减低,到午后2~4时达最低点,此后又逐渐上升,到夜间12点达最高点。
2.茶树吸收水分的机理茶树的大部分水分是由根的活细胞吸收的。
细胞吸水能力的机理,可分为两种:一为吸胀作用;二是渗透作用。
根系吸水一般可分为主动吸水和被动吸水两种方式。
主动吸收是由本身生命活动引起的吸收,这主要靠渗透作用。
茶树根细胞的内侧,大部分被一个大液泡所占据,这个大液泡,其中充满含有不能通过液泡膜壁的大分子溶液,如糖、盐类和酸等。
细胞壁和液泡之间为细胞质,它具有半透膜的性质。
因此,根生长在土壤中,根细胞与土壤溶液之间成了一个渗透系统。
水从液泡外侧通过多孔的膜向内侧移动,这个过程是渗透作用。
细胞液和土壤溶液之间浓度不一致,二者渗透压不相等,吸水力有差别,水分便通过细胞质发生渗透。
一般细胞液浓度较高,渗透压和吸水力较大,土壤中的水能不断地向根细胞内渗透,把水吸进去。
如土壤溶液的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水便向外渗透,引起细胞收缩,脱离了细胞壁,发生质壁分离现象。
茶树的生物学特性
![茶树的生物学特性](https://img.taocdn.com/s3/m/3511222d793e0912a21614791711cc7931b778d0.png)
茶树的生物学特性(二)引言概述:正文内容:一、茶树的种植习性1.适宜的生长温度范围:茶树的生长适宜温度一般在1030摄氏度之间,不同品种的茶树对温度的要求有所差异。
2.光照要求:茶树对光照的要求较高,日照时间越长,光合作用越充分,茶树生长得越好。
3.土壤要求:茶树喜欢松软、肥沃、透气性良好的土壤,对土壤酸碱度的适应性较强,但对排水不良的土壤不适应。
4.需要一定的湿度:茶树对湿度要求较高,较适宜的相对湿度为6080%。
二、茶树的生长环境的适应性1.海拔适应性:茶树的生长适应性较广,可以在海拔3002000米的地区生长,但不同品种对海拔的适应能力有所不同。
2.气候适应性:茶树对气候的适应性较强,能够适应多样的气候条件,但对寒冷和干旱的抵抗力相对较弱。
3.地理分布范围:茶树最初起源于中国,现已广泛分布于亚洲的许多国家和地区,如印度、斯里兰卡、等。
三、茶树的生殖方式1.有性繁殖:茶树可以通过有性繁殖,包括自交和异交两种方式,实现种子的形成和繁殖后代。
2.无性繁殖:茶树还可以通过无性繁殖,如扦插、嫁接等方法,进行繁殖,这种方式能够保持品种的纯度和特性。
四、茶树的遗传变异1.基因型的变异:茶树的基因型在不同品种和个体之间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变异,这种变异是茶树遗传多样性的基础。
2.表型的变异:茶树的表型特征也会因环境的差异和基因型的不同而发生变异,这些变异包括茶叶的形状、颜色、味道等方面。
五、茶树的病虫害防治1.常见的病害:茶树在生长过程中容易受到一些病害的侵袭,如茶叶炭疽病、茶叶锈病等,对茶叶的产量和品质造成一定的影响。
2.常见的虫害:茶树也容易受到一些虫害的侵袭,如茶小绿叶蝉、茶叶蚜等,这些虫害会严重影响茶树的生长和茶叶的产量。
总结:茶树作为一种重要的经济作物和茶叶的主要来源,具有独特的生物学特性。
它对生长环境适应性强,能够在不同的气候和土壤条件下生长,具有较高的抗逆性。
茶树的繁殖方式多样,能够通过有性和无性繁殖方式进行繁衍。
6 茶园土壤管理
![6 茶园土壤管理](https://img.taocdn.com/s3/m/d0d0db403186bceb19e8bba9.png)
第一节 茶园耕作 第二节 茶园水分管理 第三节 茶园施肥 第四节 茶园土壤肥力培育与维护
茶园土壤管理:
泛指一切与茶园土壤有关的栽培活动,其目 的和作用主要是加强营养元素的供应,提高 土壤肥力,加强水土保持,为茶树根系生长 提供良好的条件。
第一节 茶园耕作
一、耕作效应
1、耕作对土壤肥力的影响
减少土壤板结,增加土壤通透性 增加土壤孔隙度,加速雨水渗透,提高土壤含水量 土壤耕作对茶园水土流失影响很大,深耕结合茶园 铺草,可有效地防止茶园水土流失。
第一节 茶园耕作
一、耕作效应
2、对茶树根系生长的影响
耕作会造成断根现象,给茶树生长带来不利影响。 耕作深度越深,幅度越宽,伤根量越大。 根系断根再生能力最强是在8月,其次是秋季10月 和春季3月,冬季12月断根再生能力最差。
中下旬进行,耕作深度为10cm,除去杂草的根系 3)夏茶后浅耕 一般在6月下旬7月中旬进行,耕作深度为7-
8cm
第一节 茶园耕作
二、茶园耕作技术
2、非生产季节的耕作-深耕
1)深耕的作用 改善土壤物理性状 提高土壤肥力
2)深耕方法 耕作深度为10-25cm
第一节 茶园耕作
二、茶园耕作技术
3、深翻改土 在秋茶采摘结束后(10—11月份)进行,耕作深度 17—25cm,结合施有机肥,应尽量少伤根系。
第三节 茶园施肥
一、茶树对矿质营养的需求特性 4、低氯性 含量:茶树老叶含氯量一般低于0.5%,芽叶低于 0.2%。当老叶含氯量超过0.8%,芽叶低于0.4%时, 就会表现出氯害症状。 氯害形成原因:在茶园中施用过量的含氯化肥容易 造成“氯害”。 幼年茶树对氯离子极为敏感,最易发生氯害。 肥料施用:在茶园特别是幼年茶园施肥时,应尽量 选择不含氯离子的肥料。
茶园灌溉技术
![茶园灌溉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626f940590c69ec3d5bb75d7.png)
茶园灌溉技术茶树生长需要的水分,在自然条件下主要靠降水供给。
我国茶区辽阔,自然地理因素复杂,降水量随地区不同而有很大差异少的年份降水量只有600毫米,多的则达到6000毫米以上,相差十倍左右。
降水量的月份分布也不平衡,在茶树生育期间常常都有一个少雨缺水的干旱季节,例如广东省的一些产茶区,年降水量大多在1400毫米以上,多的达到2600毫米以上,以四月到九月分雨量较集中,约占全年雨量的75%左右,但由于当地气温较高,以致年蒸发量往往接近或超过年降水量。
同时还常出现强度大、次数多的暴雨,雨水常为径流损失,使得能够保存土壤中供给茶树吸收的水相应减少。
长江中下游广大茶区,春茶雨水较多。
但在七月至九月夏为茶期间,常出现高温干旱,这就直接影响茶树生育和夏秋茶产量的形成。
因此,在年降水量较少、月降水分布不均匀的地区,当茶园土壤水分不足又继续干旱的情况下,必须及时灌溉予以补水,满足茶树对水分的需要。
近年来,随着农田基本建设和水利建设事业的发展,我国茶区的灌溉面积不断扩大,除了原来的广泛采用的地面自流灌溉(沟灌、漫灌等)外,新的灌溉技术-喷灌、滴灌也正在由点到面地推广开来。
实践证明,凡是干旱季节对茶园进行合理灌溉的,都取得了显著的增产效果。
1、茶园灌溉的适宜时期和灌水量茶树一般在旺盛生长期和采摘季节需水较多,在幼龄阶段,植株根系浅,耐旱力弱,需水迫切。
如果遇到高温干旱的气候条件,则耗水量更大,更应及时灌溉补水。
只有正确地掌握茶园的灌溉技术,才能及时适量地满足茶树各生育阶段对水分的要求,达到经济用水、提高茶园单产的目的。
一般地说,旱季茶园灌溉其产量的高低、虽与灌水次数和灌溉总额有关,但更重要的还要看是否适时适量。
因此在灌水之前,必须掌握灌溉指标和灌水定额。
(1)茶园灌溉的适宜时期确定茶园灌溉的适宜时期,应由茶树各生育阶段和生长时期的生理(包括细胞液浓度、细胞吸水力、气孔开张度等)状况、土壤湿度以及气象要素变化等情况进行综合分析来决定开灌时期。
茶树肥水管理制度
![茶树肥水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505458a718e8b8f67c1cfad6195f312b3069eb4e.png)
茶树肥水管理制度一、引言茶树是一种耐寒、喜温、喜湿、怕热的植物,对生长环境的要求比较严格。
茶树的肥水管理对茶叶的产量和质量有着直接的影响,因此建立科学的茶树肥水管理制度对于茶园的健康生长和产量提高非常重要。
二、茶树肥水管理的原则1、科学施肥。
茶树需要的养分有氮、磷、钾、钙、镁等,根据不同生长期的需求合理选择肥料进行施用,保证茶树的生长发育。
2、合理浇水。
茶树需要充足的水分才能保证正常的生长,但是过多的水分会导致根系吸收养分不足,影响茶叶的品质。
3、定期施肥。
根据茶树的生长周期和不同的生长期,制定合理的施肥计划,保证茶树养分的平衡。
4、注意生态环境。
合理管理茶园周围的环境,保持土壤的肥力,减少水污染。
5、定期检测。
定期检测土壤和茶树的养分含量,根据检测结果调整施肥方案。
三、茶树肥水管理的具体措施1、发育期施肥。
茶树的生长发育需要大量的氮元素,因此在春季茶树发育期要增加氮肥的施用量,促进茶树的生长。
2、开花期施肥。
在茶树的开花期,要适量施用磷肥,增加茶树的抗逆能力,保证茶花的质量。
3、结果期施肥。
在茶树结果期要适量施用钾肥,增加茶树的产量和品质。
4、水肥结合。
茶树在生长过程中需要充足的水分来吸收养分,因此要注意保持土壤的湿润度,通过浇水来帮助茶树吸收养分。
5、施肥技术。
分布式施肥:将肥料均匀撒在整个茶园的表面,然后用土壤覆盖。
方法就是从内向外,从深到浅,先撒后埋。
使肥料和土壤颗粒能均匀分布,对肥料要求不需要太高。
灌溉肥法:在地块周界挖沟,将水稻、蔬菜残根、青草、树叶等生物质堆积入沟并浇水,发酵时将农药残余、细菌、病毒沿水流全部冲走,利用菜园内下沟多余雨水浇水,根据水流逐渐靠进作物后,将其化为有机风化水肥进行浇灌施肥。
滴施肥法:将肥液通过管道直通到树的根部,直接施用在植物根群周围。
这种施肥方法有利于减少肥料的浪费,可以最大限度地提供给植物所需的养分。
四、茶树肥水管理制度的检查和评价1、定期检查。
茶园管理人员要定期检查茶树的生长情况和土壤肥力,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解决。
茶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生
![茶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生](https://img.taocdn.com/s3/m/4f36c619bf23482fb4daa58da0116c175e0e1e60.png)
茶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生茶,作为世界上最古老的饮品之一,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生密不可分。
茶叶的种植和制作都依赖于大自然的恩赐,而人类对茶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也需要保护自然环境。
本文将探讨茶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和谐共生关系。
一、自然环境对茶的影响茶叶的品质与生长环境息息相关。
首先,气候是影响茶叶生长的重要因素之一。
不同的茶树品种适应不同的气候条件,如绿茶适合温暖湿润的气候,红茶适合温暖而富含阳光的气候。
其次,土壤质量也对茶叶品质有直接影响。
优质的土壤提供了充足的营养,使茶树生长茂盛,茶叶口感更佳。
最后,自然环境中的空气质量、水质和光照等因素也对茶叶的品质产生影响。
茶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生之道茶以自然的方式生长并被采摘,人类需要在这个过程中保持谨慎和尊重。
以下是茶与自然环境和谐共生的几个关键点:1. 绿色茶园管理:茶农应当采用有机种植方法,避免使用化学农药和肥料。
有机茶叶更加天然纯净,对环境友好。
2. 水源保护:茶叶的种植需要大量的水资源,茶农应当保护水源,避免水污染和过度使用水资源。
合理管理灌溉系统,减少水的浪费。
3. 保护生态系统:茶园应当保护周围的生态环境,保留自然栖息地,维持生物多样性。
合理利用土地,避免过度开发和森林破坏。
4. 茶废弃物的利用:茶叶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如茶渣和茶叶杆,可以回收利用。
茶渣可以用作肥料或者制作茶叶皂,茶叶杆可以用来加工茶叶筒等。
保护自然环境的重要性保护自然环境对于茶叶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首先,保护自然环境可以保证茶树的品质和产量。
健康的自然环境有利于茶树的生长和养分吸收,使茶叶更加优质。
其次,自然环境的破坏会导致水源污染、土地退化和生物灭绝等问题,从而威胁到人类的生存和健康。
最后,茶文化的传承和发展需要一个和谐的自然环境作为支撑,只有保护好自然才能传承茶文化。
结语茶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生是一个相互依存的关系。
保护自然环境、采用可持续发展的茶叶种植和制作方式,是实现茶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生的基本要求。
茶树种植的条件
![茶树种植的条件](https://img.taocdn.com/s3/m/f0c63f5430b765ce0508763231126edb6e1a7654.png)
茶树种植的条件茶树是一种常见的经济作物,在中国广泛种植。
茶树可以分为红茶、绿茶、乌龙茶、白茶等多个品种,每个品种都有其特有的特点。
茶树的种植需要具备一定的条件,以下是茶树种植的条件的详细介绍。
一、地理条件厦门的气候条件非常适合茶树的种植,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1、气候条件:厦门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具有温暖湿润、日照充足的特点,这种气候条件非常适合茶树的生长和生产。
茶树的生长温度一般在10℃-30℃之间,降雨量大于1000毫米,厦门的气候条件非常符合这些条件。
2、土壤条件:厦门的土壤以红壤、黄壤为主要类型,这种土壤适合茶树的生长。
但是,它的貌似优势也带来了当地部分地区盐碱肥问题,会对茶树的生长产生不良影响,给茶树的生长带来一些困难。
因此,选择生长条件较好的茶树,加大土壤改良力度,对于保证茶叶的品质和产量具有重要意义。
二、水资源条件茶树对土壤和水资源的要求比较高,良好的水资源条件是茶树种植的重要保障。
厦门的水资源非常丰富,水质清洁、适量的供水能够满足茶树生长的需要,并能够满足茶树饮用水的需求。
三、光照条件茶树在生长过程中需要充足的阳光照射,太阳光照越充足,茶叶质量越高,光照不足会影响茶叶的营养和成分。
厦门阳光充足,气候温暖,光照充足,是茶叶生长和质量提高的重要条件之一。
四、病虫害防治茶树的生长过程中存在许多病虫害,这些害虫会给茶叶生产带来一定的危害,使生产成本增加。
厦门要做好茶叶的病虫害防治工作,可以采取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和化学防治等多种方式,对茶叶进行有效的保护。
良好的人力资源是茶叶种植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人力资源的充分利用可以提高茶叶生产的效率,加大茶叶质量的提高。
良好的人力资源包括劳务人员、工程师、管理人员等,通过合理安排和有效使用,可以极大地促进茶叶生产的发展。
通过以上的介绍,我们可以看出,茶树种植需要具备一系列的条件,其中包括地理条件、水资源条件、光照条件、病虫害防治和人力资源条件等。
只有满足这些条件,才能够保证茶叶生产的收益和质量。
茶树种植方法和管理
![茶树种植方法和管理](https://img.taocdn.com/s3/m/cf88246d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447a1f0.png)
茶树种植方法和管理
茶叶是世界上最受欢迎的饮料之一,而茶树是生产茶叶的基础。
以下是茶树种植和管理方面的一些基本知识。
1. 土壤选择:茶树喜欢排水良好、肥沃而偏酸的土壤。
最好的土壤是深厚、富含腐殖质且排水良好的壤土。
2. 种植时间:茶树最好在春季或秋季种植,这可以确保它们在成长过程中获得足够的水和营养。
3. 植株间距离:茶树应种植在间距为1-1.5米的行间,行距也应相同以确保茶树生长的空间。
4. 水灌溉:茶树需要充足的水来生长和发芽,但是过度的灌溉会导致根部腐烂和病害。
最好的时间是在早晨或傍晚浇水,每周一次。
5. 施肥:茶树需要充足的肥料来生长和繁殖。
最好的肥料是有机肥料和化学肥料的混合物,每个月施一次。
6. 病虫害管理:茶树容易被各种病害和害虫侵袭,如红蚜、茶毒蛾和白粉病等。
定期喷洒杀虫剂和杀菌剂可以有效防止这些问题的出现。
7. 采摘:茶树的采摘时间应该在茶叶的最佳采摘时间,这可以确保茶叶的品质和口感。
一般来说,新茶叶的采摘时间是在春季和夏季。
总之,茶树的种植和管理需要注意土壤选择、植株间距、水灌溉、施肥、病虫害管理和采摘等方面。
只有正确管理,才能获得高质量的茶叶。
茶树种植的适宜温度
![茶树种植的适宜温度](https://img.taocdn.com/s3/m/8ace2471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66fc1ef.png)
茶树种植的适宜温度
茶树生长最适温度是18-25℃之间,若在此范围之内,则茶梢加速生长,每天平均可伸长1-2厘米以上。
茶树并非何时何地都能生长,它受温、光、水所左右。
因此,气候因素是决定茶叶品质优劣的关键。
一般年均气温在13℃以上,全年大于10℃的积温3000℃~4500℃以上,年最低气温多年均值在-10℃以上的地区,可以种植。
通常日均气温稳定过10℃时,茶树开始萌发,当气温在20℃~30℃,茶树生长旺盛。
气温大于35℃,则新梢生长缓慢,若空气湿度很低时,茶树停长,这种高温低温天气连续几天,会灼伤嫩枝叶。
秋季当气温下降至10℃以下,秋梢将停长。
在有水分供应下,大于10℃年活动积温愈高,年采茶次数多,产量越高。
茶树在不同生态环境中形成各种变种,具有不同的气候适应性。
中国小叶种最耐寒,在气温-10℃时开始受冻,-l2℃至-l3℃嫩悄、叶芽受冻,叶缘发红变枯,春茶减产。
云南大叶种的印度阿萨姆变种最不耐寒,在气温低于0℃时,受冻害。
茶园排水技术与方法
![茶园排水技术与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8db7193fc850ad02de80418e.png)
茶园排水技术与方法
茶树喜欢湿润的生态环境,要求有充沛的雨量,保证土壤有一定的含水量和适宜的空气湿度。
但是,适宜茶树生长的土壤一般要求固、液、气三相比例要适当。
土壤水分比率增大,空气比率缩小,根系的呼吸受阻,茶树就会遭受湿害,如果茶园排水不畅,积水时间长,也会发生湿害。
轻者会影响茶树根系的吸收能力与生长发育,严重者根系窒息而死,导致整个植株死亡。
其次,茶园土壤过湿时,土壤下层呈嫌气反应,尤其是腐败性的嫌气细菌活跃,造成茶树根脱皮、坏死、腐烂。
土地不平整的茶园,低洼处易发生湿害。
有的茶园表土层有不透水层,耕作层浅,下部是死僵土和母岩,隔层不透雨水,久之会造成湿害。
山地坡脚茶园,由于道路的基土阻隔或水位侧压,使山坡流水向下流动受阻而在茶园中滞留,造成茶树生长不良。
原为凹塘或稻田填土改为茶园,改园时又未彻底深耕,填土层内积水,茶树易受湿害。
另外,坎下或塘基下的茶园,由于堤坝修建时夯实不够或其他原因而导致透水,使得下方茶园土壤中地下水位高,引起湿害。
排除湿害的根本方法是排水。
根据不同湿害的茶园,采取不同的排水措施。
对于因隔层造成的湿害,首先要进行土壤深翻,打破隔水层。
对于其他湿害,要摸清土壤水流的来龙去脉,选择合适的位置开排水沟,或加深原有的排水沟,使积水排除。
坡脚茶园的排水方法有两种:一是拦水排法,即根据水流径流的方向,
1。
茶树浇水的正确方法
![茶树浇水的正确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85851ca26037ee06eff9aef8941ea76e58fa4abf.png)
茶树浇水的正确方法嘿,朋友们!咱今天就来聊聊茶树浇水这档子事儿。
你可别小瞧了浇水,这里头的学问大着呢!就好像人每天得喝适量的水一样,茶树对水也有它的讲究。
你想想看,茶树那可是娇贵的“植物宝贝”呀!要是水浇得不合适,那它可不乐意了,不是长得不精神,就是闹脾气给你看呢!那怎么浇水才对呢?首先啊,得观察土壤的干湿情况。
就像咱口渴了会找水喝一样,土壤干了就是茶树在喊“我渴啦”!这时候你就得赶紧给它来点水。
但可别一股脑儿地猛浇,那可不行,会把茶树给淹着的。
这就好比人喝水也不能一下子灌太多,不然肚子还不得胀得难受呀!然后呢,浇水的时间也有讲究。
大中午太阳火辣辣的时候可别浇,你想想,那时候茶树正热得不行呢,突然来一盆凉水,它能受得了吗?就跟人刚跑完步满身大汗,你给他浇一盆冷水似的,不得生病呀!所以呀,最好是在早晨或者傍晚,那时候茶树也比较舒服,能好好吸收水分。
还有啊,浇水的方式也得注意。
不能就那么随便一泼,得慢慢地浇,让水均匀地渗到土里去。
就像给小孩子喂饭一样,得慢慢地、细心地喂,不然他怎么能吃得好呢?要是浇水不匀,有的地方干有的地方湿,茶树能长得好吗?再说说浇水量。
这可不能马虎,多了少了都不行。
浇少了,茶树喝不饱,没力气长呀;浇多了,根都泡在水里,那不就烂掉啦!这就像人吃饭,吃少了会饿,吃多了又会撑得难受。
哎呀,给茶树浇水真的就跟照顾小孩子似的,得小心翼翼、精心呵护。
你得时刻关注着它,看它需要什么,什么时候需要。
你对它好,它才能长得好,给你长出又绿又嫩的叶子,到时候泡出来的茶那才叫一个香呢!咱可不能偷懒,不能随随便便就给茶树浇水。
得把它当成宝贝一样对待,认真地去照顾它。
你想想,要是你精心照顾的茶树长得枝繁叶茂,那得多有成就感呀!到时候喝着自己种出来的茶,那滋味,别提多棒啦!所以呀,朋友们,给茶树浇水一定要用心,要掌握好方法。
别嫌麻烦,这可是关乎咱能不能喝到好茶的大事儿呢!就这么简单的浇水,都有这么多学问在里面,咱可不能马虎对待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茶树的需水特性
茶树生育对温湿度的要求较高,它喜欢生长在温暖湿润的环境中,需水量较大,且要求水的分布与茶树各阶段的需水量相适应。
据研究,茶树每生产1克干物质,需要蒸腾水量300~385克,一秀要比其他木本植物需水量大;茶树经济产量的耗水量更大,据统计,每生产1公斤鲜叶量,需要耗水近800~1000公斤。
例如,在杭州亩产200公斤干茶的茶园,全年就需要降水量近960~1200毫米。
但由于受气候条件、土壤肥力等生态环境与生育阶段以及田间栽培技术措施的影响,茶树的需水量差异也较大。
一般具有以下一些特点与规律:茶树需水量和当地的气象因素的关系较密切。
一般成龄茶园的需水量总是随着气温和蒸发量的提高而提高的。
这和茶树自身在一年中各阶段的生育进程及其机体天理代谢功能,也是基本一致的。
茶树需水量随茶树树冠覆盖度增加而提高。
覆盖度大,虽然土壤的蒸发量减少了,但茶树根深叶茂,蒸腾强度提高,产量增加,根系层的土壤水消耗量也增加,特别是在高温干旱季节表现更为突出。
茶树需水量与土壤湿度成正相关。
在田间正常持水量范围内,土壤含水量多,土壤水势高,有利于促进茶树水分代射,增加土壤表面的蒸发能力,使茶园日平均耗水量增加,这在旱季中灌溉茶园表现最为明显。
土壤水分是茶树生理与生态需水的主要来源,又是土壤肥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茶树生育关系密切。
茶树的芽叶生长强度、叶片形态结构及其内含物的生化成分等指标,均以土壤相对含水率
80~90%为最佳,而根系生长则以65~80%为好。
在适宜的土壤湿度下,茶树生长旺盛,体内含水量一般约占全侏重量的60%左右,幼嫩芽叶含水率可达80%左右,光合作用等生理代谢功能增强,物质代谢趋向合成,有利于体内干物质的积累,使芽叶萌发快,数量多,嫩度好,内含丰富。
特别是鲜叶中氨基酸与多酚类物质的增加,对形成香浓味醇的红绿茶品质都较有利。
但如果在旱季,当根系层土壤含水率降到田间持水量的60%左右,并伴有高温与干燥的空气时,茶树体内水分代谢很易失调,叶细胞容易产生质壁分离,破坏细胞透性,叶绿体失去正常生理功能,光合作用受到抑制,物质代谢趋向分解,体内干物质的形成与积累减少,导致芽叶萌发生长受阻,鲜叶产量与品质均要下降。
实践证明,凡旱季灌溉,使土壤湿度保持在田间持水量的70~90%的茶园,无论是鲜叶还是加工后的成品茶,茶品质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有的甚至比对照提高一个级。
产量增加更显著,一般可比对照增加30%以上,经济效益较镐。
但茶园土壤水分过多同样有害,会使土壤物理性状变劣,土壤空气减少,削弱茶树根系呼吸和吸肥、吸水能力。
时间稍长,茶树新梢生长受到抑制,结果形成茶树湿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