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认识电影

合集下载

电影艺术的基本类型

电影艺术的基本类型

电影艺术的基本类型影视艺术概论讲义(第一章到第五章)影视艺术概论电影艺术的产生揭开了人类文化历史新的一页。

电影引发了人类思维的一次革命——影像思维。

电影的发明意味着人类的艺术思维进入了一个新境界——影像阶段。

电影:作为艺术的理解电影是运用现代科技手段,以蒙太奇为主要表现手法,在银幕时空中塑造运动的视觉形象,以表现生活、传达思想情感。

电影是看见的世界电影是梦幻工厂电影是长以公里计的滚滚而流的视觉鸦片河电影是诗与画的特别组合第一章电影艺术特性视像性与运动性*真性与假定性综合性第一节视象性与运动性一、视像性“看见的世界”。

“肖似代码”,有意味的视觉符号,在视觉直感中获得满足。

视觉元素:色彩、光线、构图、人物等银幕造型。

色彩造型人物造型二、运动性( Moving picture)1客体运动:拍摄对象的运动2主体运动:摄影机的运动。

机位距离、角度、焦距的变化。

3主客体复合运动4蒙太奇运动:画面组接切换产生的运动三、运动性与视像性的关系空间状态与时间变化,运动中的造型和造型中的运动。

第二节*真性与假定性一、*真性——真实感、接近生活的自然形态。

直观的真实:形式与表象的真实内在本质的真实:故事的真实、情感的真实、符合生活的逻辑、艺术的逻辑。

二、假定性假定性——创造性、人为性、主观性。

非自然、非现实性形态。

“假定性是艺术家的伟大的同盟者。

”电影艺术的假定性:a 时空的假定性b 冲突的假定性c 造型构图的假定性d角色的假定性e 声音(音响)的假定性。

三、*真性与假定性的关系第三节电影艺术的综合性一、各种艺术门类手段与媒介的融合电影与文学电影与戏剧电影与绘画雕塑电影与音乐二、空间艺术与时间艺术的融合“视觉列车”。

造型与叙事艺术。

“摄影机捕捉瞬间,把瞬间从延续不断的时间过程中抽区和分离出来,强调意义,使之成为审美对象。

电影的本质特征是空间的动态化和时间的空间化。

”靠镜头画面叙事,具有画面的空间感和时间的连续性。

空间结构中的时间和时间链条中的空间。

认识电影读后感

认识电影读后感

认识电影读后感很多人都喜欢看电影,但喜欢看电影并不一定了解电影,想深入了解电影,我推荐《认识电影》。

想知道这本书的具体内容吗?我们看看下面的书评就知道了。

篇一我从小就喜欢翻箱倒柜,不仅折腾自己家,也折腾亲戚家。

折腾自己家的最大收获就是翻出来一堆连我爸自己都想不起来的他当年阅读过的书籍,比如《雁鸣湖畔》之类的阶级斗争小说。

我10岁的时候,找到一本疑似叫《当代青年生活指南》的书籍,里面分门别类教育当时的青年交际礼仪、锻炼身体、文艺常识等等,我很爱看。

当然,某些部分我特别爱看,比如有男女性高潮曲线插图的那部分,从中我学到了很多知识和道理。

因为过于专注的缘故,导致没有认真阅读文艺部分,这显然造成了我今天知识结构的残缺。

这本珍贵的书籍现在已经不见了踪影,很可能正在被另一个10岁的大好青年认真翻阅,所以我只能通过其他书籍的阅读来加以弥补。

比如,读这本焦雄屏大妈翻译的《认识电影》第11版。

作者?对不起,我忘了那个外国人名了。

这也是一本指南性的书籍。

不像某些宣称医治脚气的祖传秘方,拆开一个又一个小纸包后,就剩下一张小纸条,上书“挠挠”二字;也不像老袁家的老乞丐卖给阿星的《如来神掌》,看了之后真的能练成如来神掌。

《认识电影》就像我当年阅读的《当代青年生活指南》,把很抽象的东西用图画表现给我看,让我一下子就明白了诸如高潮曲线需尽量重合方达到人生至高境界的道理。

苏东坡还是谁说过,从平淡至绚烂,再从绚烂回归平淡,这时候的平淡“非平淡也,乃绚烂之极也”。

简洁与深入浅出,不是那么简单的功夫。

长久以来,作为一个不停观看各种电影的爱好电影非专业人士而言,我有几个疑惑。

其中最让我纠结的是:第一,什么电影是好电影;第二,什么样的表演算是好表演,或者说,什么演员是好演员;第三,什么样的影评是好影评。

这三个问题如果被解决了,中文网络上关于电影的90%以上的口水就都可以省下了,浇浇花洗洗车或者解决黄河断流,乃至集体用力让海平面上升从而彻底收复台湾。

中国电影艺术史课程教案讲义

中国电影艺术史课程教案讲义

中国电影艺术史课程教案讲义第一章:中国电影艺术概述1.1 教学目标了解中国电影的发展历程及特点掌握中国电影史上的重要阶段和事件理解中国电影艺术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和影响1.2 教学内容中国电影的发展历程概述中国电影的特点和风格中国电影史上的重要阶段和事件中国电影艺术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和影响1.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中国电影的发展历程及特点互动法:引导学生讨论中国电影史上的重要阶段和事件展示法:播放经典中国电影片段,让学生直观感受中国电影的艺术风格1.4 教学评估课堂讨论:学生对中国电影艺术的发展历程及特点的见解课后作业:学生对中国电影史上的重要阶段和事件的分析报告第二章:中国电影艺术的早期发展(1905-1949)2.1 教学目标了解中国电影艺术的早期发展阶段掌握中国电影史上的一些早期经典作品及其特点理解中国电影艺术在早期发展中的影响和意义2.2 教学内容中国电影艺术的早期发展阶段概述早期经典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早期中国电影艺术的特点和影响2.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中国电影艺术的早期发展阶段及特点互动法:引导学生讨论早期中国电影艺术的影响和意义展示法:播放早期中国电影片段,让学生直观感受早期中国电影的艺术风格2.4 教学评估课堂讨论:学生对中国电影艺术的早期发展阶段的见解课后作业:学生对中国早期经典作品的分析报告第三章:新中国电影艺术(1949-1978)3.1 教学目标了解新中国电影艺术的发展阶段掌握新中国电影史上的一些经典作品及其特点理解新中国电影艺术在特定历史背景下的意义和影响3.2 教学内容-新中国电影艺术的发展阶段概述经典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新中国电影艺术的特点和影响3.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新中国电影艺术的发展阶段及特点互动法:引导学生讨论新中国电影艺术的意义和影响展示法:播放新中国电影片段,让学生直观感受新中国电影的艺术风格3.4 教学评估课堂讨论:学生对新中国电影艺术的见解课后作业:学生对新中国经典作品的分析报告第四章: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电影艺术(1978-至今)4.1 教学目标了解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电影艺术的发展阶段掌握改革开放以来一些经典作品及其特点理解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电影艺术的创新和变革4.2 教学内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电影艺术的发展阶段概述经典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电影艺术的特点和影响4.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改革开放以来电影艺术的发展阶段及特点互动法:引导学生讨论改革开放以来电影艺术的创新和变革展示法:播放改革开放以来电影片段,让学生直观感受电影的艺术风格4.4 教学评估课堂讨论:学生对改革开放以来电影艺术的见解课后作业:学生对改革开放以来经典作品的分析报告第五章:中国电影艺术的未来展望5.1 教学目标了解中国电影艺术当前的发展状况掌握中国电影艺术未来发展的趋势和可能性激发学生对中国电影艺术的创新和发展的思考5.2 教学内容中国电影艺术当前的发展状况概述中国电影艺术未来发展的趋势和可能性激发学生对中国电影艺术的创新和发展的思考5.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中国电影艺术当前的发展状况及未来发展趋势互动法:引导学生讨论中国电影艺术的创新和发展方向创意实践法:学生分组讨论并展示中国电影艺术的创新和发展项目5.4 教学评估课堂讨论:学生对中国电影艺术当前发展状况及未来发展趋势的见解课后作业:学生对中国电影艺术创新和发展项目的分析报告第六章:中国电影艺术的类型与风格6.1 教学目标了解中国电影的主要类型及其特点掌握中国电影艺术的多样化风格理解不同类型和风格对中国电影艺术发展的影响6.2 教学内容中国电影的主要类型:如武侠片、喜剧片、爱情片、纪录片等各类型的特点和代表作品中国电影艺术的多样化风格及其表现6.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中国电影的主要类型及其特点互动法:引导学生讨论不同类型和风格对中国电影艺术发展的影响案例分析法:播放各类型的代表作品片段,分析其艺术风格6.4 教学评估课堂讨论:学生对中国电影类型及其特点的理解课后作业:学生对中国电影艺术风格多样化的分析报告第七章:中国电影艺术的名导演与名演员7.1 教学目标了解中国电影界的名导演及其代表作品掌握中国电影界的名演员及其表演艺术理解名导演与名演员对中国电影艺术的贡献和影响7.2 教学内容中国电影界的名导演:如张艺谋、陈凯歌、王家卫等名导演的代表作品及其艺术特点中国电影界的名演员:如巩俐、张国荣、章子怡等名演员的表演艺术及其代表作品7.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中国电影界的名导演及其代表作品互动法:引导学生讨论名导演与名演员对中国电影艺术的贡献和影响案例分析法:播放名导演与名演员的代表作品片段,分析其艺术特点7.4 教学评估课堂讨论:学生对中国电影界的名导演与名演员的理解课后作业:学生对中国电影艺术中名导演与名演员贡献的分析报告第八章:中国电影艺术的传播与影响8.1 教学目标了解中国电影在国内外的传播渠道和方式掌握中国电影艺术在国际上的影响和地位理解中国电影艺术传播的意义和挑战8.2 教学内容中国电影在国内外的传播渠道:如电影院、电视、网络等中国电影艺术在国际上的影响:如国际电影节、海外发行等中国电影艺术传播的挑战与机遇8.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中国电影艺术的传播渠道及其影响互动法:引导学生讨论中国电影艺术在国际上的地位和影响案例分析法:分析中国电影艺术传播的成功案例及其经验8.4 教学评估课堂讨论:学生对中国电影艺术传播与影响的见解课后作业:学生对中国电影艺术传播挑战与机遇的分析报告第九章:中国电影艺术的国际交流与合作9.1 教学目标了解中国电影艺术与国际交流的现状与发展掌握中国电影艺术国际合作的重要项目和成果理解国际交流对中国电影艺术发展的意义和作用9.2 教学内容中国电影艺术与国际交流的现状与发展趋势中国电影艺术国际合作的重要项目和成果:如电影节、合拍片等国际交流对中国电影艺术发展的影响和作用9.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中国电影艺术与国际交流的现状与发展互动法:引导学生讨论国际合作对中国电影艺术的意义和作用案例分析法:分析中国电影艺术国际合作的重要项目和成果9.4 教学评估课堂讨论:学生对中国电影艺术国际交流与合作的见解课后作业:学生对中国电影艺术国际合作重要项目和成果的分析报告第十章:中国电影艺术的前沿话题与未来发展10.1 教学目标了解中国电影艺术当前的前沿话题及其讨论掌握中国电影艺术未来发展的趋势和可能性激发学生对中国电影艺术的创新和发展的思考10.2 教学内容中国电影艺术当前的前沿话题:如数字技术、网络电影等中国电影艺术未来发展的趋势和可能性激发学生对中国电影艺术的创新和发展的思考10.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中国电影艺术当前的前沿话题及其讨论互动法:引导学生讨论中国电影艺术未来发展的趋势和可能性创意实践法:学生分组讨论并展示中国电影艺术的创新和发展项目10.4 教学评估课堂讨论:学生对中国电影艺术当前前沿话题及其讨论的理解课后作业:学生对中国电影艺术创新和发展项目的分析报告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环节1:中国电影艺术的发展历程及特点需要重点关注的内容:中国电影的发展历程、特点和风格,以及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和影响。

影视视听语言(传媒大学版)

影视视听语言(传媒大学版)

(1)、定义:近景是表现成年人胸部以上或者
与此相当的景物局部的电影画面。
(2)、作用:它所表现的已不是人物的形体动
作,而是透露人物心理活动的面部表
情和细微动作,使观众仿佛置身于剧
情之中,产生与剧中人的感情交流。
第一章 画面造型语言 第一节 景 别
(五) 特写:
(1)、定义:特写是表现成年人肩部以上
第一章 画面造型语言 第一节 景 别
(三) 中景:
(1)、定义:显示成年人膝盖以上部分形象
或场景局部的镜头。
(2)、作用:中景镜头将银幕空间和整体降
到了次要地位,它重视情节和动作,
往往表现成年人膝盖以上或场景的局
部,重在表现人物的形体动作和情绪
交流。
第一章 画面造型语言 第一节 景 别
(四) 近景:
绪论
四、课程相关性和课程目的 视听语言是一门学科基础课,也是一门专业
概论课。 学习视听语言的目的是掌握影视创作中声画
系统的基本概念和重要规律;建立起影视编导专 业学习的脉络和结构,了解各门专业课程间的内 在联系;最为重要的是建立起视听思维,能运用 视听语言方式进行表达。
五、课程内容框架
第一章 画面造型语言 第一节 景 别
角度:摄影角度、镜头角度、拍摄角度、 机位角度
第一章 画面造型语言 第三节 角 度
二、镜头的角度 按照摄影机和被摄主体在垂直方向的位置 关系可将角度划分为: 俯瞰、俯角、平视、仰角、倾斜。 常见角度为:平角度、仰角度、俯角度三种。
1、平角度 平角度,又称为平摄或平拍镜头,是指摄影机 处于与人眼水平视线等高的位置所拍摄的镜头。 这是电影电视中最常见的镜头。
第一章 画面造型语言 第三节 角 度

电影学导论

电影学导论

印象派电影
F:\电影\电子相册.avi
其兴起的原因有二
一是好莱坞电影占领了欧洲的电影市场,使欧洲电影艺术上停止不前,二是19世纪 末现代主义文艺思潮的发展,先锋派电影便应运而生了。其主要流派包括未来主义、 达达主义、超现实主义、构成主义、表现主义、抽象主义、立体主义、印象主义等。 他们的艺术主张是:①.反对商业电影,否定电影的大众化性质,使之成为供少数人 玩赏、无功利目的的艺术品;②.搬用现代派文艺的各种主张和手法,并创造了诸如 纯电影、绝对电影等术语,反映了逃避现实的抽象化、潜意识化倾向;具体的说可 归结为四点:①.反对叙事,将情节纠葛和性格刻画列为电影的“敌对元素”,要求 以抽象和空洞的抒情作为影片的全部内容,主张“非情节化”、“非戏剧化”;②. 鼓吹通过联想的绝对自由达到“电影诗”的境界,排斥任何真实、任何理性的含义; ③.描写梦幻的世界,即一个充满了潜意识活动的非理性世界;④.万物有灵论,把 表现物放在比表现人更重要的位置上,排斥含义和逻辑。先锋派的代表人物及其理 论代表著作有德吕克的《上镜头性》、杜拉克的《完整电影》以及爱浦斯坦、慕西
电影学导论
第一章电影理论 考试内容: 外国电影理论发展史(重点) 电影理论 中国电影理论发展史 电派电影思潮
1.法国印象派——先锋派电影思潮 (德)抽象电影 抽象电影 (法)纯电影 (法)印象派电影 (法)先锋派电影 达达主义电影 超现实主义电影法国20年代 (1917——1928)的这场艺术运动的前期和后期有明显的不同。前期的理论探索和 艺术实践主要集中于对光的认识;而1925年以后,则倾向于抽象化。所以将1925年 以前的法国电影艺术运动称为“印象派”,而将1925年以后的法国学派成为先锋派。 不过,印象派电影一般被视为先锋派电影的前奏,甚至有人干脆把它归入先锋派,视 为该运动的第一阶段。20年代的先锋派电影运动是世界电影史上的第一次电影运动。

影视鉴赏课件

影视鉴赏课件

第三节柏林电影节—金熊奖作品鉴赏 柏林电影节——金熊奖作品鉴赏 第三节 作品欣赏
片名: 《理智与情感》 /Senseand Sensibility 国家: 美国 /英国
导演: 李安 片长: 136min 主演: 凯特· 温斯莱特/艾玛· 汤 普森/詹姆斯· 弗雷特 类型: 剧情 爱情 喜剧
上映时间: 1995年12月13日
第三节 柏林电影节——金熊奖作品鉴赏
柏林电影节奖项设置
• 主奖有“金熊奖”和“银熊 奖”。 • “金熊奖”授予最佳故事片、 纪录片、科教片、美术片; • “银熊奖”授予最佳导演、男 女演员、编剧、音乐、摄影、 美工、青年作品或有特别成就 的故事片等。 • 此外,还有国际评论奖、评委 会特别奖等。
第三节 柏林电影节——金熊奖作品鉴赏
以《英雄》为例,看其剧组阵容:
第一章 影视艺术综论
《英雄》(2002年,中国)剧组阵容 导 编 主 摄 录 服 作 制 出 发 演:张艺谋 剧:李冯 影:杜可风 装:和田惠美 曲:谭 盾 片:William kong 品:北京新画面影业有限公司、银都机构有限公司、精英娱乐有限公司 行:中国电影集团公司、北京新画面影业有限公司联合发行 张艺谋 侯咏 演:李连杰 梁朝伟 张曼玉 陈道明 章子怡 甄子丹 音:陶经武术指导:程小东
柏林电影节的诞生与发展
柏林电影节(Berlin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原名西柏林国 际电影节,欧洲第一流的国际电影节之一。20世纪50年代初由阿尔弗 莱德·鲍尔发起筹划。 1951年6月底至7月初在西柏林举行第一届,后为与戛纳国际电影节竞 争,提前至 每年2~3 月间举行,为期两周。 1956年被国际电影制片人协会(FIAPF)接纳为国际A类电影节 。 20世纪60年代中期进入明显的停滞时期。1971年,在传统的影片竞赛 之外创立了新电影国际论坛。1974年,柏林电影节重新定位,淡化政 治和意识形态的差异,面向所有国家开放 。

影视鉴赏 第一章_认识电影

影视鉴赏 第一章_认识电影

B:外国影片: 1、 一个国家的诞生 2、摩登时代 3、公民凯恩 4、 乱世佳人 5、雨中曲 6、毕业生 7、欲望号街车 8、现代启示录 9、猎鹿人 10、克莱默夫妇 11、 性· 谎言· 录相带 12、后窗 13、正午 14、宾虚 15、 美国往事 16、辛德勒名单 17、紫色 18、苏菲的世 界 19、教父 20、七宗罪 21、邦尼和克莱德 22、 天生杀人狂 23、低俗小说 24、侏罗纪公园 25、黑 客帝国 26、偷自行车的人 27、美丽人生 28、天堂电影院 29、 放大 30、红色沙漠 31、巴黎最后的探戈 32、四百击 33、精疲力尽 34、广岛之恋 35、去年 在马里昂巴德 36、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 37、最后一 班地铁 38、37 度 2 39、杀手里昂
电影诞生期
《火车到站》 《渔船出港》 《工厂大门》
卢米埃尔兄弟和他们的电影
水浇园丁
工厂大门
婴儿午餐
拆墙工人
第一节
再谈一谈电影的原理
视觉残留?
电影诞生期
每个动作时间为0.25秒
第一节
再谈一谈电影的原理
电影诞生期
第一节
再谈一谈电影的原理
电影诞生期
第一节
再谈一谈电影的原理
电影诞生期
第一节 格式塔心理学
105部必看的电影片目: A:中国影片: 1、神女 2、马路天使 3、渔光曲 4、小城之春 5、 冰山上的来客 6、小兵张嘎 7、城南旧事 8、青春祭 9、芙蓉镇 10、黄土地 11、霸王别姬 12、红高粱 13、 秋菊打官司 14、活着 15、蓝风筝 16、站直喽, 别趴下 17、那山 那人 那狗 18、甲方乙方 19、阳光 灿烂的日子 20、鬼子来了 21、站台 22、苏州河 23、十七岁的单车 24、悲情城市 25、童年往事 26、轱岭街少年杀人事 件 27、 一 一 28、洞 29、喜宴 30、重庆森林 31、东邪西毒 32、阮玲玉 33、英雄本色 34、新龙 门客栈 35、英雄本色

《电影赏析》课程教学大纲

《电影赏析》课程教学大纲

《电影赏析》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电影赏析计划学时:32计划学分:2课程类别:人文社会科学类课程性质:公共选修课授课对象:大学本科在校生开设学期:第二至第八学期制订人:郑皓星一、课程的性质、任务《电影赏析》课程是研究性以及人文素质培训课程方面的系列课程之一,是基础理论、基本实践课程相结合的课程。

本课程面向全校各专业开设,旨在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美学素养,使学生建立起电影赏析的基本理论框架。

二、课程教学目标(一)知识教学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电影美学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以此分析电影的艺术形式和价值内涵,掌握影视论文的写作技能。

(二)能力培养目标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掌握电影美学的基本理论,有效提升学生的艺术感知力,同时使学生清晰认识到当代中国电影的文化语境和产业生态,并对中国电影艺术的发展做出相应的思考。

使学生树立正确的艺术观和社会观。

能够理性、准确地解读一部电影中的人物、叙事、风格、内涵等方面的文本特征,能够运用相关理论,写出条理清晰、语言通顺、言之有物的影视批评,提升学生的论文写作能力。

四、课程内容及要求第一章绪论(2学时)教学目的和要求:1.系统的认识电影;了解电影美学的发展脉络,电影研究的主要学派,电影批评的形式要点等。

2.树立正确的艺术观和价值观。

教学内容:理论:电影发展概述、电影美学概论、艺术片与商业片的界定。

第二章电影艺术思潮(4学时)教学目的和要求:1.理解并掌握当代电影史上的几次著名艺术思潮。

2.通过欣赏相关电影代表作片段,解析几次电影艺术思潮的创作观念。

教学内容:理论:现实主义、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

实践:欣赏影视代表作片段,结合理论进行解读。

第三章动作电影的形式与风格(6学时)教学目的和要求:1.理解电影艺术的相关概念界定,掌握电影文本形式与风格的内涵。

2.通过欣赏一部经典动作电影,分析电影的人物、叙事、结构、视听语言、价值内涵等。

教学内容:理论:形式与风格。

中国电影史

中国电影史

中国电影史第一章电影拓荒期第一节中国电影的诞生•电影在中国放映的第一次记录:1896年8月11日,上海徐园主人徐凌云“西洋影戏”。

1905年,北京丰泰照相馆老板任庆泰主持拍摄,京剧演员谭鑫培主演了第一部无声影片《定军山》。

1913年,郑正秋编剧、张石川联合导演中国第一部短故事片《难夫难妻》。

1921年,第一部长故事片《阎瑞生》由中国影戏研究社拍摄完成。

1913 年,香港第一部短故事片是黎民伟以华美影片公司的名义拍摄的《庄子试妻》。

严姗姗成为中国电影史上第一位女演员。

黎民伟被称为“ 香港电影之父” 。

1922 年,明星影片公司创办我国第一所电影学校“ 明星影戏学校” 。

《孤儿救祖记》1923 年,郑正秋编剧,张石川导演。

成就与影响:开创了中国有电影以来的最高票房纪录,而且在艺术上确立了国产无声片的基本模式,是中国第一部在商业和艺术上获得巨大双重成功的国产片,同时它还标志着民族电影业草创阶段的结束和初盛时期的到来。

作为一个电影事件,它所产生的最直接的影响,便是促成了一个前所未有的“ 国产电影运动” 。

第二节“ 古装片” 、“ 武侠片”从1926 年下半年开始的四年多时间里,中国影坛相继形成了“ 古装片” 、“ 武侠片” 、“ 神怪片” 等商业电影创作热潮。

第三节南国电影剧社1926 年,我国著名的现代戏剧奠基者田汉创办了南国电影剧社。

1928 年南国电影剧社改组为“ 南国社” ,除电影部外另有文学、绘画、音乐、戏剧部,其宗旨定为“ 团结与时代共痛痒之有为青年,作艺术上之革命运动” 。

田汉早期的电影活动对中国电影的贡献:1,在多以营利为目的的电影圈中,田汉高举电影运动的旗帜,强调电影不再是单纯的盈利工具,而是相当有社会教育功能和崇高的艺术价值,他本着纯真的态度和艰苦奋斗的精神,“在中国电影史上写下了光荣的第一页”。

他的作品《到民间去》被有些史论家称为“中国电影史上第一个有进步意识的电影”。

2、他是新文艺界中国文学艺术家中第一个尝试拍电影的人,也是把新文艺界思想引入电影界的第一人,从而结束了我国电影长期游离于新文艺运动的历史,为而后的“左翼电影”运动的开展作了铺垫。

电影理论

电影理论

北京电影学院的一份电影理论考试复习提纲第一章电影理论考试内容:外国电影理论发展史(重点)电影理论中国电影理论发展史电影本体论一.外国电影理论发展史经典电影理论部分(一).法国印象派——先锋派电影思潮1.法国印象派——先锋派电影思潮(德)抽象电影抽象电影(法)纯电影(法)印象派电影(法)先锋派电影达达主义电影超现实主义电影法国20年代(1917——1928)的这场艺术运动的前期和后期有明显的不同。

前期的理论探索和艺术实践主要集中于对光的认识;而1925年以后,则倾向于抽象化。

所以将1925年以前的法国电影艺术运动称为“印象派”,而将1925年以后的法国学派成为先锋派。

不过,印象派电影一般被视为先锋派电影的前奏,甚至有人干脆把它归入先锋派,视为该运动的第一阶段。

20年代的先锋派电影运动是世界电影史上的第一次电影运动。

【名词解释:先锋派电影】不以营利为目的、不叙说故事、而主要对默片纯视觉形式的美学形态和表现功能进行各具风格的实验和探索的影片。

这种影片一般由创作者独立拍摄,大多为短片。

拍片活动开始于20世纪10年代末,于20年代进入鼎盛时期,在有声电影发明后,先锋电影趋于衰微,代之而起的是在拍片方式和艺术主张上大同小异的实验电影。

20年代的先锋派电影活动的中心是德国和法国;然而,以“复兴法国电影”为起点的这场先锋艺术运动,几乎从一开始就超越了民族电影的命题,而成为对电影艺术的表现潜能的多方面的论证。

其兴起的原因有二:一是好莱坞电影占领了欧洲的电影市场,使欧洲电影艺术上停止不前,商业化倾向严重,这使得欧洲的电影艺术家产生了振兴民族电影的愿望;二是一战带来的精神危机加速了19世纪末现代主义文艺思潮的发展,先锋派电影便应运而生了。

其主要流派包括未来主义、达达主义、超现实主义、构成主义、表现主义、抽象主义、立体主义、印象主义等。

他们的艺术主张是:①.反对商业电影,否定电影的大众化性质,使之成为供少数人玩赏、无功利目的的艺术品;②.搬用现代派文艺的各种主张和手法,并创造了诸如纯电影、绝对电影等术语,反映了逃避现实的抽象化、潜意识化倾向;具体的说可归结为四点:①.反对叙事,将情节纠葛和性格刻画列为电影的“敌对元素”,要求以抽象和空洞的抒情作为影片的全部内容,主张“非情节化”、“非戏剧化”;②.鼓吹通过联想的绝对自由达到“电影诗”的境界,排斥任何真实、任何理性的含义;③.描写梦幻的世界,即一个充满了潜意识活动的非理性世界;④.万物有灵论,把表现物放在比表现人更重要的位置上,排斥含义和逻辑。

1、影片分析之叙事分析

1、影片分析之叙事分析
影视 赏析
第三节 案例分析
评价:
科恩兄弟凭借《老无所依》获得第80届奥斯卡最佳影 片等四大奖项,该片改编自马克•麦卡锡发具有深刻社会 价值和独特思考的同名小说,科恩兄弟秉承一贯的黑色幽 默和血腥暴力把这部苍浑有力的小说改编得机智细腻、扣 人心弦。
影视 赏析
此片被定义为一部动作片,但也可被视为西部片的时代变奏之作 ,它几乎涵盖了西部片类型的全部形式元素:
影视 赏析
第三章
电影大师作品分析
影视 赏析
第三节 案例分析
一.从《老无所依》看西部类型片的时代变奏
二.《美国往事》:一部格调不俗的“犯罪片”
三.美国电影《教父》经典镜头的视听语言读解
四.《音乐之声》——留给世人永恒的“真、善、美”
五.精湛的表演 无言的控诉——评卓别林的《摩登时代》
影视 赏析
第三节 案例分析
影视 赏析
6、分析影片中的人物关系表现方式 影片中人物设置的目的是为了刻画和交代人物关系 ,形成影片叙事中的矛盾冲突。对于人物关系的分析最终 会指向影片的内容核心。
影片中的人物关系可以分为群像性和个体性。
例:影片《可可西里》中,塑造了为保护藏羚羊而 拥有共同个性的一群人的整体形象。
影视 赏析
(五)细节
占为己有,想以此改变自己的生活,谁知却遭到冷血杀手 Chigurh( Javier Bardem 饰)的跟踪和追杀,陷入了逃亡的险境。
同时,当地治安官Bell(Tommy Lee Jones 饰)也在对一连串的
杀人事件进行调查,并努力保护Moss的安全。但是,让Bell感到无力 绝望的是,他使劲浑身解数也无法追踪到冷血杀手,Moss的生命安全 受到严重的威胁,Bell一边缅怀父辈们的光荣岁月,一边深感现实中 老无所依的悲哀。

Removed_怎么欣赏电影31

Removed_怎么欣赏电影31

电影的读解 这是一门关于电影的课程。

但它并不是一门严密的、系统的关于电影艺术的概论,更不是一门电影美学课程,我更愿意把它看作是一门电影艺术的入门课程。

第一章导论:电影读解和欣赏 一、认识电影: 电影自从静止到运动,从黑白到彩色,从无声到有声,它所发展出来的正是还原生活的能力,与生活真实的距离正在缩小仍至消失。

但是电影的魅力除了直观性之外,一般人却不大注意到电影作为一种文化仪式对观众的潜在影响。

除了故事的层面之外,在电影院里看电影还是一种文化的参与,一种仪式的参与。

这就意味着,作为放映电影的场所--电影院,对于电影成为一种艺术而言绝不是可有可无的。

所以看电影都会有一种失去自己的感觉,用一个心理学的概念就叫做“感觉剥夺”。

看电影的过程一方面是因为参与了仪式而暂时丧失了个人的意识,另一方面是在个人的自主状态受到极大约束的情况下,欣赏者又必须强化个人的意识,把看电影当作是自己的心智活动。

二、看电影和欣赏电影: 故事毕竟是电影最有诱惑力的方面。

看电影总是不知不觉地会被故事所吸引,跟着故事走。

如此一来,试图有意识地超越故事,也便成了和自身的一种斗争。

它要求有不同于看电影的接受心理状态,在读解中去思索、联想、分析。

从某种意义上说,欣赏也是等价交换:付出得越多,收获也就越多。

因为付出的不同,所以得到的审美愉悦也不同。

它需要欣赏者更主动、更积极的介入,而是否可能又完全取决于自己各方面的准备。

这又是另一个意义上的等价交换--谁准备得越充分,谁就能获得更大的审美满足。

这种准备状态的不同极大地影响着对一部影片的读解。

三、进入电影的方式: 意大利的卡斯特尔维罗屈在《亚里斯多德〖诗学〗的诠释》中说:“对艺术的欣赏就是对克服了的困难的欣赏。

”他的观点至少说明两点:其一,欣赏不是被动地接受,而是主动的介入;欣赏是需要克服困难的,其中的关键便是媒介形式的超越。

其二,欣赏既是对克服困难的欣赏,但克服困难的是谁呢?是自己。

那么,欣赏电影又要克服什么困难呢?电影是一种综合性的艺术,包容了文学、美术、音乐、音响、摄影、表演、导演、剪辑等艺术门类,而每个门类都有它们各自的方式、手段和技巧。

外国电影史重点

外国电影史重点

第一章电影的诞生◆1895年12月28日,电影在法国里昂卢米埃尔兄弟手里诞生了。

◆路易·卢米埃尔所拍摄的作品中,就题材和内容大致可以区分为1.劳动和工作的生活场景《工厂大门》(世界电影史上第一部影片)2.家庭生活情趣的记录《儿童吵架》3。

政治、文化、新闻实录《耶路撒冷教堂》4。

自然风光和街头实景的拍摄《出港的船》、《火车进站》◆乔治·梅里爱的影片可大致分为:1。

魔术片《贵妇人的失踪》2。

排演的新闻片《哈瓦那湾战舰梅茵号的爆炸》3。

神话故事片《灰姑娘》4。

科幻探险片《月球旅行记》◆埃德温·鲍特《一个美国消防队员的生活》、《火车大劫案》交叉剪辑、创造性地发展了电影叙事的流畅性和连贯性、发展了卢米埃尔的户外真实的表现方法◆大卫·格里菲斯《一个国家的诞生》(技术的革命性和内容的反动性)、《党同伐异》(历史的事实、生动的形象、宏大的场面,其象征意义明确无误地适用于整个人类)大卫·格里菲斯的观念体系:1。

电影的叙事形式:强调以情节结构作为影片叙事的基础,将不同冲突的元素加以并列、积累,直接把戏剧性空间解构,然后重新加以组合以适应观众的思维与情感的参与2.电影的叙事时间:超越实际叙事时间,扩大影片叙事的心理时间3.电影的叙事空间:加强视觉画面的空间对比,冲破叙事空间的束缚和冲破画框的束缚4。

电影的叙事语言:对特写镜头和远景镜头的运用,确立了“以镜头作为电影时空结构的基本构成单位”的原则。

注重电影叙事节奏的表现,强调演员的作用,总是情感的表现,物体的象征◆美国默片“喜剧片”叙事(麦克·塞纳特、巴斯特·基顿、哈罗德·劳埃德、查理斯·卓别林)◆卓别林的电影戏剧观念和特色:1.人物形象的塑造:夏尔洛,失业流浪汉,饱含辛酸,处境艰难,但机智幽默、乐观倔强,以弱小的身躯与强大的恶势力之间进行的斗争,使观众获得喜悦的时候获得一种正义的快感2。

《红星照耀中国》每章每节的概括

《红星照耀中国》每章每节的概括

《红星照耀中国》每章每节的概括红星照耀中国,是一本以红色经典影片《红星照耀中国》为主题的图书。

该书共分为八章,每章包含若干节,全书重点描述了该影片的制作背景、故事情节、人物形象等方面的内容。

每章概括字数不少于6000字以上。

第一章介绍了影片的制作背景。

从影片筹备、剧本创作、角色定位等各个方面,详细阐述了红色经典影片《红星照耀中国》的诞生过程,以及当时中国电影产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第二章主要讲述了影片的故事情节。

该章节通过对影片各个重要情节的分析,揭示了故事的起伏、情节的渲染和转折的处理等方面的技巧。

同时还对影片中涉及的一些重要历史事件进行了解读,展示了影片所传递的主题和思想内涵。

第三章详细介绍了影片中的主要人物形象。

从主要人物的扮演者、外貌特征、性格塑造等方面入手,全面而深入地剖析了人物形象的刻画手法,以及角色在电影中所起到的作用和影响。

第四章分析了影片的拍摄技术。

章节中对影片的摄影、灯光、布景、道具等各个方面的拍摄技术进行了细致的剖析,揭示了影片所具备的艺术风格和审美特点,同时也展现了导演在影片制作过程中的创新和突破。

第五章探讨了影片所蕴含的社会意义。

通过对影片所反映的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的分析,阐述了影片在社会观念、道德观念和价值观念等方面的独特价值,并探讨了其对当时社会的影响和启示。

第六章研究了影片所体现的艺术风格。

通过对影片的表现手法、叙事结构、美术风格等方面的评述,展示了影片所具备的艺术风格和艺术魅力,同时也对导演和其他艺术家的艺术追求和创新进行了探索和赞美。

第七章讨论了影片的社会反响。

从影片上映后的票房成绩、观众反馈、评论评价等各个方面入手,探究了影片在社会上的影响和广泛传播,揭示了作为一部重要红色经典电影,它对社会产生的深远影响。

第八章总结了全书内容,对影片的制作背景、故事情节、人物形象、拍摄技术、社会意义、艺术风格和社会反响等方面进行了全面回顾和总结,强调了《红星照耀中国》作为一部红色经典电影的独特价值和意义,使读者对该影片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5
• 电影商业性和艺术性的关系: • 1、电影本身是具有艺术性的产品。 • 2、电影的生产需要巨大的经济投入。 • 3、电影的艺术性需要通过其商业性得以实现。 • 4、电影的商业性又需要艺术性的保障。
16
3
• 升格与降格
• • 电影的标准拍摄速度,是每秒钟24画格。 当电影的拍摄速度超过了24画格/秒时,我们便称之 为升格拍摄。升格拍摄的画面,到了银幕上以正常速度放 映,自然也就造成了电影时空上的延展放大,这便是我们 口中摄即为降格摄影。 可以根据不同需要降到每秒16格、8格、2格,甚至几 小时、几十小时拍一格,放映时仍以每秒24格频率不变, 画面上的物体将显示不同的快速运动视觉效果。 • 降格摄影同升格摄影一样,富于艺术的表现力,如造 成某种喜剧性效果,也可用作科研的形象化手段。
5
• • • •
信息80%来自视觉, ≤19%来自听觉, ≥1%来自别的感觉器官。 20世纪20年代苏联黑白影片《战舰波将金号》,利用 胶片填色。导演爱森斯坦,蒙太奇学派创始人。
• 2)彩色电影的出现: • 1935年美国影片《浮华世界》,是世界上第一部真正 意义上的彩色电影。它标志着世界电影由黑白时代进入彩 色时代的第二次重大革命 • 数字化多媒体制作方式,是电影的又一重大的技术革 命。
2
• 3、“视觉滞留”原理的发现
• 1829年,比利时科学家约瑟夫·普拉托,发现物体在 人的视网膜上形成的物象,不会因为物体移开而马上消失, 而是会继续滞留0.1至0.4秒的时间。由此提出了“视觉滞 留”原理。这是电影发明的科学原理。 • 普拉托因此被称为“电影的祖父” • 照相术的发明,是电影诞生的一个必要条件。胶片24 格,磁带25帧。
8
二、电影与艺术
• 1910年,意大利导演卡努杜发表《第七艺术宣言》, 宣称电影是继建筑、音乐、绘画、雕塑、诗、舞蹈之后的 “第七艺术”。 • 什么是艺术?艺术概念很难界定。《现代汉语词典》 解释为:“用形象来反映现实,但比现实有典型性的意识 形态。” • 电影的艺术审美特性:
• 1、高度逼真性: • 真实地反映生活,是对一切艺术的共同的基本的要求。 真实性是一切艺术的生命。真实性虽不能与逼真性划等号, 但它们是相通的。所以,一切艺术也都在追求逼真性的内 在走向。 •
7
• •
胶片、磁带的区别 一般来说,胶片的画面效果在画质、色彩饱和度、透 视度等多个方面都要优于磁带;当然成本也高于磁带,主 要是因为:胶片拍摄曝光之后,不可以重复使用。 • 磁带是可以重复录制的;胶片拍摄完后,在进行剪辑 时,要经过冲洗、胶转磁等环节,而磁带拍摄不需要经过 这些环节,可以直接进行剪辑,因此胶片广告的制作周期 也要长于磁带。选择胶片进行拍摄还是选择磁带进行拍摄, 实质问题是“你想要什么样子的结果”。 • 我国第一部胶片电视剧《我们无处安放的青春》
1
二、电影的发展
• 1、电影的诞生 • 1895年12月28日,法国卢米埃尔兄弟在巴黎一家咖啡 馆,公开售票放映电影短片,是电影正式诞生的时间。 • 五个短片:《水浇园丁》《工厂大门》《火车进站》 等。 • 2、电影的原理 • 电影的发展与物理学、机械学、光学、声学、化学、 电学、计算机科学发展有关。
9
• 2、假定性: • 电影的假定性指电影的超现实特性。主要表现在如下 方面: • 首先,它展现在欣赏者面前的只是人与景物的影像, 而不是人与景物本身,而这种影像又由于拍摄的不同角度、 景别、运动以及光影色彩的处理,有着不同的视觉效果; • 其次,电影的声音是通过录音机械转播的,可以是 夸大的主观的,音乐往往是外加的; • 再则,不同镜头经过分解组合的蒙太奇手段──包括 画面的、声音的、画面与声音的─构成电影的特殊时空, 产生特定的节奏与含义。 • 此外,电影还通过画外音、闪现等手段使人物心理形 象化主观化。真实性与假定性的辩证统一产生电影艺术的 魅力。
10
• 3、综合性: • 多种艺术有机融合。 • 时间与空间的综合性。 • 视觉与听觉的综合性。 • 电影的表现手段: • 造型 音响 表演 蒙太奇 • 电影手法的发展: • 1)原始记录:现实生活 舞台剧——固定场景 固定 镜头。 • 2)梅里爱发现停机再拍技巧,多次曝光技巧。
11

3、1902年,美国人鲍特《一个消防队员的生活》, 将原始素材和补拍演员表演剪接在一起 • 4、1915年,美国导演格里菲斯《一个国家的诞生》 使用交叉蒙太奇,产生了电视史上“最后一分钟营救”的 著名手法,标志着电影蒙太奇叙事形式的出现。 • 5、20世纪20年代,苏联电影人库里肖夫、普多夫金、 爱森斯坦,使蒙太奇理论走向系统化和完善,建立蒙太奇 学派。 • 20世纪电影成为一门最具影响力的独立艺术 。
第一章
认识电影
• 一、电影的定义 • 1919年法国著名导演路易·德吕克在《电影与其他》 中指出:电影“既是技术的产物,又是人类精神的产物”, 技术是艺术的物质存在基础,艺术又是技术的创造和升华。 • 电影的定义,需从从物质技术和美学艺术两个方面来界 定。 • 1、从物质技术方面界定: • 电影就是根据“视觉滞留”原理,运用摄影和录音手段, 把外界事物的影像和声音摄录在胶片上(数字电影除外), 通过放映以及还原技术在银幕上,形成能表达一定内容的活 动影像和声音的一种技术。 • 2、从美学艺术方面界定: • 电影就是以电影技术为手段,以画面和声音为媒介,在 银幕上运动的时间和空间里创造形象,再现和反映生活的一 门艺术。
14
• 三、电影与商业
• 电影具有浓郁的商业性: • 1、从世界电影诞生时开始切入——公开售票 卢米埃 尔 梅里爱 • 电影的拍摄制作,商品发行放映,后产品开发 • 2、电影由浩大的社会群体创作,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 人力和物力 。 • 3、电影生产在现代工业生产的背景下,具有现代企 业的特征,并且快速完善的进入电影文化产业的阶段。 • 电影的制片、发行、放映三大部门,既分立又合作的产 业结构模式。 • 电影的消费和需求、供需和价格体系、运作模式和分配 比例,形成了比较统一的运行机制和经济规律 。 •
6
• 3)数字电影的出现: • 美国导演乔治·卢卡斯的《星球大战》,用计算机模 拟太空运动镜头,掀起了电脑特技热。 • 90年代数字电影出现。 • 1994年《狮子王》标志着电脑生成图像技术进入了高 速发展阶段。 • 1995年《玩具总动员》,从电影拍摄,到制作,再到 发行放映,均采用数字化技术,这标志着完全意义上的数 字电影正式诞生。 • 数字电影,是指以数字技术和设备摄制、制作存储, 并通过卫星、光纤、磁盘、光盘等物理媒体传送,将数字 信号还原成符合电影技术标准的影像与声音,放映在银幕 上的影视作品。
4
• 4、电影技术的发展 • 默片、黑白——彩色有声。 • 录音技术的发明,给世界电影带来了第一次重大革命。 • 1)有声电影的出现 • 1927年美国影片《爵士歌王》影片中添加了对白,成 为人类历史上第一部有声电影。标志着电影从纯视觉的无 声电影,进化到了视听结合的有声电影时代。 • 声音的分类:语言、音乐、音响 • 语言——节目语言:解说 同期 • 角色语言——台词:对白 独白 旁白 群杂 • 独白和旁白的区别——独白是第一人称,内心情感的 抒发,旁白是第三人称,对叙事的补充。 • 音响——环境音响:不同于噪音、大环境。 • 音乐——乐音的运动形式。
12
• 审美的基本观点
• 要解决这个问题,首先应该明确什么是美。美是能够使 人们感到愉悦的一切事物,它包括客观存在和主观存在。但 是,认为美是能够使人们感到愉悦的一切事物,不准确,不 应该是”使人们感到愉悦的一切事物“,只应该是其中的一 部份事物。 所以,美是事物促进和谐发展的客观属性与功能激发出 来的主观感受,是这种客观实际与主观感受的具体统一。 事物具有促进和谐发展的属性与功能是自然美。 加工事物使它形成促进和谐发展的属性与功能是创造美。 促进和谐发展的思想与情感是心灵美。 创造和谐发展的行为与实践是行为美。 追求和谐发展的精神是内在美。 有利于和谐发展的仪表是外在美。
13
• • • • • • •

要努力开发自然美、积极创造美、宏扬心灵美、实践 行为美、培养内在美、修饰外在美。 • 人的审美追求,在于提高人的精神境界、促进与实现 人的发展,在于促进和谐发展、创建和谐世界,在于使这 世界因为有我而变得更加美好。这是和谐审美观的基本观 点。 • 其次,我们应该明确,审是人们对一切事物的美丑作 出评判的一个过程。由此可见,审美即对事物的美作出评 判的过程。它是一种主观的心理活动的过程,是人们根据 自身对某事物的要求所作出的一种对事物的看法,因此具 有很大的偶然性。 • 它同时也受制于客观因素,尤其是人们所处的时代背 景会对人们的评判标准起到很大的影响。以文革为例,当 时的许多行为在今天的人们看来是极端丑恶的,而在当时 的人们心中则是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人民的表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