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1 岩体应力与围岩应力分布
《岩体力学》课后习题附答案
《岩体力学》课后习题附答案一、绪论岩体力学:研究岩体在各种力场作用下变形与破坏规律的科学。
.二、1.从工程的观点看,岩体力学的研究内容有哪几个方面?答:从工程观点出发,大致可归纳如下几方面的内容:1)岩体的地质特征及其工程分类。
2)岩体基本力学性质。
3)岩体力学的试验和测试技术。
4)岩体中的天然应力状态。
5)模型模拟试验和原型观测。
6)边坡岩体、岩基以及地下洞室围岩的变形和稳定性。
7)岩体工程性质的改善与加固。
2.岩体力学通常采用的研究方法有哪些?1)工程地质研究法。
2)试验法。
3)数学力学分析法。
4)综合分析法。
二、岩块和岩体的地质基础一、1、岩块:岩块是指不含显著结构面的岩石块体,是构成岩体的最小岩石单元体。
有些学者把岩块称为结构体、岩石材料及完整岩石等。
2、波速比k v:波速比是国标提出的用来评价岩的风化程度的指标之一,即风化岩块和新鲜岩块的纵波速度之比。
3、风化系数k f:风化系数是国标提出的用来评价岩的风化程度的指标之一,即风化岩块和新鲜岩块饱和单轴抗压强度之比。
4、结构面:其是指地质历史发展过程中,在岩体内形成的具有一定的延伸方向和长度、厚度相对较小的地质面或带。
它包括物质分异面和不连续面,如层面、不整合、节理面、断层、片理面等,国内外一些文献中又称为不连续面或节理。
5、节理密度:反映结构发育的密集程度,常用线密度表示,即单位长度内节理条数。
6、节理连续性:节理的连续性反映结构面贯通程度,常用线连续性系数表示,即单位长度内贯通部分的长度。
7、节理粗糙度系数JRC:表示结构面起伏和粗糙程度的指标,通常用纵刻面仪测出剖面轮廓线与标准曲线对比来获得。
8、节理壁抗压强度JCS:用施密特锤法(或回弹仪)测得的用来衡量节理壁抗压能力的指标。
9、节理张开度:指节理面两壁间的垂直距离。
10、岩体:岩体是指在地质历史过程中形成的,由岩块和结构面网络组成的,具有一定的结构,赋存于一定的天然应力状态和地下水等地质环境中的地质体。
岩体力学-4地下硐室的围岩应力计算及应力分布
•
• •
4.2 岩体的天然应力状态
• 4.2.1 天然应力场的成因及组成成分 • (1)自重应力 • 工程活动前,由于岩体自重所引起的应力为自重应力, 工程活动前,由于岩体自重所引起的应力为自重应力, 自重应力 自重应力场。 它在空间有规律的分布状态称为自重应力场 它在空间有规律的分布状态称为自重应力场。 • (2)构造应力场 • 构造应力场是指在一定区域内具有成生联系的各种构造 是指在一定区域内具有成生联系的 构造应力场是指在一定区域内具有成生联系的各种构造 形迹在不同部位应力状态的总体。 形迹在不同部位应力状态的总体。 • (3)变异应力 • (4)残余应力 • (5)温度梯度引起的应力 • 天然应力场此外,与地下水、石油、天然气等也有关系。 天然应力场此外,与地下水、石油、天然气等也有关系。
三、高地应力特征
• • • • (二)、高地应力现象 )、高地应力现象 岩芯饼化现象。 (1)岩芯饼化现象。 岩爆。 (2)岩爆。 探硐和地下隧道的洞壁产生剥离, (3)探硐和地下隧道的洞壁产生剥离,岩体锤击为 嘶哑声并有较大变形。 嘶哑声并有较大变形。 • (4)岩质基坑底部隆起、剥离以及回弹错动现象。 岩质基坑底部隆起、剥离以及回弹错动现象。 • (5)野外原位测试的岩体物理力学指标比实验室岩 块试验结果高。 块试验结果高。 岩爆是岩体的一种伴有突然释放大量潜能的剧烈的 岩爆是岩体的一种伴有突然释放大量潜能的剧烈的 脆性破坏。对于地下工程来说,岩爆是指处于高应力场 脆性破坏。对于地下工程来说,岩爆是指处于高应力场 条件下所产生的岩片(岩块)飞射抛撒, 条件下所产生的岩片(岩块)飞射抛撒,以及洞壁片状 剥落等现象。 剥落等现象。
三、高地应力特征
• (一)高地应力判别标准
•
岩石力学巷道围岩应力分布及其稳定性分析
基本假设: ①围岩为均质,各向同性、线弹性、无蠕变或粘性行为。 ②巷道长度远远大于巷道断面尺寸,符合平面变形条件。 ③巷道深度远远大于巷道断面尺寸,因此可忽略巷道围岩自 重。
1、圆形巷道次生应力分布
2 4 a2 1 1 a a r q p 1 2 q p 1 4 2 3 4 cos 2 r 2 2 r r 4 a2 1 1 a q p 1 2 q p 1 3 4 cos 2 r 2 2 r
r r 0
b m a
椭圆形巷道周边次生应力分布随轴比的变化(λ =1/4)
轴比m=b/a
应力
5
1.15p 1.75p
4
1.25p 1.25p
3
1.42p 0.75p
2
1.75p 0.25p1Fra bibliotek2.75p
1/2
4.75p
1/3
6.75p
两帮中央 顶底板中央
-0.25p -0.50p -0.58p
三、相邻巷道间的相互影响规律
相邻巷道间的相互影响规律: ①、当巷道断面相同时,其相互影响的距离可定为巷道最大尺寸 的3—5倍,当受爆破影响时,可增大为4—6倍。 ②、当相邻巷道中心连线与最大主应力垂直时,巷道间岩柱的应 力集中程度增加;当连线与最大主应力一致时,应力集中程度降 低巷道可相互起到屏蔽作用。
3、矩形巷道次生应力分 布
4、直壁拱形巷道次生应力分布
弹性区围岩应力分布规律: ①、围岩应力中,其决定作用的因素是:原岩应力、侧压系数、 断面以及a/r等。 ②、形状对围岩应力的影响往往比断面大小更明显。 ③、不论何种形状的巷道,其围岩应力均随着远离孔边急剧下降, 而且应力集中程度越高,下降幅度越明显。 ④、圆形巷道应力集中程度最低,平直周边容易出现拉应力,拐 角处容易产生高剪应力。 ⑤、巷道的高宽比对围岩应力分布有重大影响,断面的尺寸应尽 量与最大来压方向一致。
原岩应力及其分布
③
岩体中的构造应力具有明显的方向性,最大
水平主应力和最小水平主应力之值一般相差较大。
④ 构造应力在坚硬岩层中出现一般比较普遍,
在软岩中贮存构造应力很少。
正断层
逆断层
平推断层
岩脉
褶皱
由地质特征推断构造应力方向的平面图
2 1 1 2 2 2 H 2 3E 1
由以上两式可知,岩体中积聚的弹性能与应力 状态有关,并随着开采深度的增加,与开采深度的 平方成正比关系增长。
应当指出,采矿活动破坏原岩应力状态,在岩
硐周围岩体内形成应力集中,应力集中系数k=3~5,
高应力导致岩体内积聚的弹性能增长数倍。这种大 量能量的突然释放,将产生矿山动压现象。
(四)讨论
由上述关系式可得以下几个主要结论:
①在双向等压应力场中,圆孔周边全处于压缩应力状态。
②应力大小与弹性常数E、μ 无关。
③ σ t、σ r的分布和角度无关,皆为主应力,即切向和径向平 面均为主平面。 ④双向等压应力场中孔周边的切向应力为最大应力,其最大应 力集中系数K=2,且与孔径的大小无关。当σt=2γH超过孔周 边围岩的弹性限时,围岩将进入塑性状态。
岩石的泊松比为0.2~0.3, =0.25~0.43。 1 2、静水应力状态假说:在埋藏较深条件下,垂直压 应力相当大,岩石呈现明显的塑性 = 1.0 H
1
1
z
x
y
二.构造应力
构造应力是由于地壳构造运动在岩体中引 起的应力,岩体构造应力可以分为现代构造应 力和地质构造残余应力。前者是指正在经受地
2、3.矿山岩体的原岩应力及其重新分布
39
3.3.2 直接顶厚度
直接顶初次垮落后,杂乱堆积,岩体碎胀,碎胀堆积高度大于 直接顶岩层原来的厚度。它与老顶之间留下的空隙Δ 为:
h M K p h M h K p 1
当冒落的直接顶将充满采空区时,Δ =0,忽略老顶的弯曲下沉。
h M Kp 1
27
压力拱假说解释:工作面前后的支承压力、回 采工作空间处于减压范围,仍然是经典的解释。
没有分析:拱的特性,岩层变形、移动和破坏 的发展过程,支架与围岩的相互作用。
28
3.1.2 悬臂梁假说
此假说认为,顶板可视为一端固定于煤壁前方岩 体内,另一端处于悬伸状态的梁,悬臂梁弯曲下沉 后,受到已垮落岩石的支撑,当悬伸长度很大时, 发生有规律的周期性折断,从而引起周期来压。
31
3.1.4 砌体梁假说
“砌体梁”结构是基于采动岩体移动的如下特征而提出的:
Ⅰ-垮落带,Ⅱ-裂缝带,Ⅲ-弯曲下 沉带,A-煤壁支承区,B-离层区,C -重新压实区
(1) 采动上覆岩层的岩体结构的 骨架是覆岩中的坚硬岩层。可 将上覆岩层划分为若干组,每 组以坚硬岩层为底层,其上部 的软弱岩层可视为直接作用于 骨架上的载荷。
16
图 2-13 矩形孔 周围应力分布图
a—最大、最小正 应力; b—切向应力 c—周围切向应力
17
3 采场顶板活动规律
3.1 几个概念 3.2 有关采场上覆岩层“大结构”的假说 3.3 直接顶的垮落 3.4 老顶的断裂形式 3.5 老顶的初次断裂步距 3.6 老顶断裂后的“砌体梁”结构及其S-R
(5) 表土冲积层可视为 均布载荷作用。
33
3.1.5 传递岩梁假说
H
m2 m1 m2
围岩应力的重分布
洞 室 围 岩 应 力 重 分 布 对 比 图
.
The End
.
洞室开挖后围岩的稳定性,取决于二次应力与围 岩强度之间的关系。
如果洞周边应力小于岩体的强度,围岩稳定。 否则,周边岩石将产生破坏或较大的塑性变形。 围岩一旦松动,如不加支护,则会向深部发展, 形成具有一定范围的应力松弛区,称为塑性松动圈。 在松动圈形成过程中,原来周边集中的高应力逐 渐向深处转移,形成新的应力增高区,该区岩体被挤 压紧密,称为承载圈。此圈之外为初始应力区。
第一节 围岩应力的重分布
地下洞室开挖前,岩体内的应力状态称为初 始应力状态。
开挖后,由于洞室周围岩体失去了原有的支 撑,破坏了原来的受力平衡状态,围岩将向洞内 产生松胀位移,从而引起洞周围一定范围内岩体 的应力重新调整,形成新的应力状态。该应力称 重分布应力、二次应力或围岩应力。
直接影响围岩稳定的是二次应力状态,它与 岩体的初始应力状态、洞室断面形状及岩体特性 等因素有关。
.
一力计 算简 图
.
洞室周边围岩应力弹性重分布计算公式
.
用弹 性理 论计 算圆 形洞 室周 边应 力重 分布
.
地下洞室围岩应力(弹性、弹塑性)重分布
.
各种 断面 形状 的洞 体应 力状 态比 较
.
二、开挖后围岩中出现塑性圈时的重分布应力
构造地质学05第五章岩石力学性质
τmax= τ0 …(1)
τ0为抗剪强度极限
理论上,破裂面应沿最大剪应力面产生,形成棋 盘格式构造。剪裂角< 450?
库伦解释是岩石抗剪强度与剪应力和正应力有 关,因此将(1)式改为:
De/dt 常量
撤出应力
t0 t1 t2
t3
时间
永久应变
t4 t5
松弛——保持应变不变,应力随时间而减小。 (相当于降低了岩石的弹性极限) (1)、应力随时间减小,松弛速度急剧下降。 (2)、应力经很长时间后可趋于一极限值
实践证明:在地质上岩石能否在很长时间的极 小差异应力下不断变形,需要一定的温度和压 力条件,因为它一般发生在地壳深层或它具备 有利于蠕变之条件的地方,如某些强变形带中。
剪切 脆性
挠曲
压扁
流动 温度
韧性
熔融 围 压
岩石随P-T条件的变化而呈现 变形习性及相应的主要变形机制
显理 示想 了的 各地 构壳 造一 层段 次剖 构面 造, 样剖 式面
三.岩石变形的时间因素
在地质条件下,岩石变形是长期的,通常要 以百万年为单位,因此评价时间因素对岩石变 形的效应具有关键意义。
σy=0
完全塑性材料。没
有载荷,变形继续
增大。
如果超过屈服点,继 续塑性变形,需施加 更大的应力超过屈服 应力,这个过程称应 变硬化或加工硬化。 经过一段应变硬化的 塑性变形后卸载,应 力-应变曲线回到e2 表明总的永久变形。
应变硬化
σy>0 σy=0
如果将同样应力继续 加上去,应力-应变 曲线则沿以前路径回 到塑性变形P位置上 ,好像增大了弹性范 围和增高了屈服应力 (σy/)。因此应变 硬化可以看作屈服强 度随递进变形而连续 升高。
第五章岩石地下工程
设原岩垂直应力为p,水平应力为q,作用在围岩边 界,忽略围岩自重的影响,按弹性理论中的基尔西公式 计算围岩中任一点A(r,θ)的应力:
p
q
q p
q p
p q a 2 q p a 2 a 4 r2(1 r2)2(1 4 r2 3 r4)c2 os
p q a 2 qp a 4 2(1 r2)2(1 3r4)c2 os
γ——围岩重度(kN/m3)。
在矿山法施工的条件下,ⅠⅡ类围岩取Hp=2.5hq ;ⅣⅤ类围岩 取Hp=2.0hq 。
3、地下工程按用途可分为: 交通地下工程(如公路及铁路隧道、水底隧道、
地下铁道、航运隧道、人行隧道等) 水工地下工程(如引水及尾水隧洞、导流隧洞、
排沙隧洞等) 市政地下工程(如给排水隧道、人防洞室等) 矿山地下工程。
3
当θ=0,π时, p(3)
当θ= 3π/2 ,π/2时, p(31)
不同的λ下,坑道周边切向应力σθ 的分布:
λ
θ=0,π θ=π/2, 3π/2
4
-p
11p
3
0
8p
2
p
5p
1
2p
2p
1/2
2.5p
0.5p
1/3
2.67p
0p
1/4
2.75p
-0.25p
不同的λ下,坑道周边切向应力σθ 的分布:
(5-1)
rq 2p(12a r2 23a r4 4)si2 n
(2)当r=a时,即坑道周边的应力为:
r r0
(5-3)
p ( 1 2 c2 o ) q ( 1 s 2 c2 o ) s
或:
p ( 1 ) 2 ( 1 ) c 2 o (5s -4)
岩体工程地质性质
散介质的岩体结构,一般是工程清
挖的对象。
三、岩体的工程地质质量分类
作为工程建筑的地基、围岩或是材料的岩体,因为
其岩石质量不同,岩体结构类型不同,岩体结构面类型也
有差异,再加上水的参与,风化作用的影响等等,使岩体
质量的评定因素十分复杂。但为了满足工程建设的实际需
要必须对岩体的工程地质质量进行分类。
1.岩石质量指标(R、Q、D—Rock, quality designation)分类
一、岩体结构面类型
指切割岩石的所有地质界面,如岩层面、断层面、节理面等。 依据结构面成因将其分为三种类型。 1.原生结构面:与岩石同时形成,如层面、片理,收缩裂隙。
2.次生结构面:岩石形成后叠加形成的,节理面,断层面等。
3.软弱结构面:是一类特殊的结构面,特指岩体中具有一定
厚度的结构面。它可以是原生的,也可以是次生的,工程地质 勘察中应予以特别重视。如砂岩中的泥岩夹层,花岗岩中的裂 隙风化带等。
弹塑性变形 --褶皱
弹脆性变形 --断层
(1)微裂隙压密阶段:岩石中微裂隙 在荷重下压密,此阶段δ 变化小而ε 变 化大 (2)弹性变形阶段:裂隙进一步密合, 不产生新裂隙,δ 、ε 近乎同步增加(曲 线外切线近45°),最高点称弹性极限抗
δ
屈服点
ε
压强度,亦称屈服点。
(3)裂隙发展和破坏阶段:新裂隙产生并发展,δ 增加不 多,而ε 快速增加,直至最高点,岩石发生整体破坏,此点的 δ 值称单轴极限抗压强度。 (4)峰值后阶段:岩石大变形,δ 下降至稳定。
(1)整体结构:即完整岩体,强度高、力学性质稳定。 (2)块状结构:整体强度高、
块度均匀,与完整岩体相近。 (3)镶嵌结构:块度具有显著两分性,但整体强度仍较高。
简明石油工程岩石力学
简明石油工程岩石力学(讲义)金衍陈勉中国石油大学(北京)2007年8月目 录绪论-------------------------------------------------------------------------------------------------------------------1 第一章岩石的基本性质和变形特征----------------------------------------------------------------------5 §1.1 岩石力学性质室内试验-----------------------------------------------------------------------------6 §1.2 岩石的变形与强度-----------------------------------------------------------------------------------16 第二章弹性理论-----------------------------------------------------------------------------------------------25 §2.1 应力分析-----------------------------------------------------------------------------------------------25 §2.2 应变分析---------------------------------------------------------------------------------------------42 §2.3 弹性模型-----------------------------------------------------------------------------------------------49 第三章岩石中的流固耦合问题--------------------------------------------------------------------------51 §3.1 孔隙度和渗透率------------------------------------------------------------------------------------51 §3.2 通过孔隙介质流体的流动------------------------------------------------------------------------52 §3.3 体积变形---------------------------------------------------------------------------------------------54 §3.4 Biot静态孔隙弹性理论---------------------------------------------------------------------------54 §3.5 有效应力的概念------------------------------------------------------------------------------------58 第四章井壁围岩的应力状态-----------------------------------------------------------------------------60 §4.1 垂井井壁围岩应力分布---------------------------------------------------------------------------60 §4.2 大斜度井、水平井的井壁围岩应力分布------------------------------------------------------62 第五章油田地应力及确定方法--------------------------------------------------------------------------66 §5.1 地应力的概念---------------------------------------------------------------------------------------66 §5.2 水力压裂法测地应力-------------------------------------------------------------------------------68 §5.3 分层地应力解释方法------------------------------------------------------------------------------71 第六章钻井过程中的井壁稳定问题--------------------------------------------------------------------74 §6.1 井壁力学失稳的形式与原因---------------------------------------------------------------------74 §6.2 井壁坍塌剥落---------------------------------------------------------------------------------------75 §6.3 井壁破裂---------------------------------------------------------------------------------------------80 §6.4 安全钻井液密度窗口------------------------------------------------------------------------------81 第七章水力压裂--------------------------------------------------------------------------------------------83 §7.1 裂缝几何形状---------------------------------------------------------------------------------------83 §7.2 裂缝延伸模型---------------------------------------------------------------------------------------84 第八章出砂问题--------------------------------------------------------------------------------------------92 §8.1 固相产出---------------------------------------------------------------------------------------------92 §8.2 防砂方法的分类------------------------------------------------------------------------------------93 §8.3 预测出砂机理---------------------------------------------------------------------------------------95 §8.4 数学模型---------------------------------------------------------------------------------------------97 第九章油藏固结问题-------------------------------------------------------------------------------------101第十章岩石动力学与应用----------------------------------------------------------------------------111 §10.1 弹性介质中的纵、横波------------------------------------------------------------------------111 §10.2 利用声波测井确定岩石的弹性和强度参数------------------------------------------------112 §10.3 声波测井在石油工程中的应用---------------------------------------------------------------117 §10.4 地震资料的工程预测理论---------------------------------------------------------------------121绪论1绪论一、岩石力学及其发展历史岩石力学是力学的一个分支。
1 岩体中的原岩应力概述
(4)根据测定,岩体在构造应力作用下存在以下规 律:
σHmax σHmin σv
式中 H max —最大水平应力;
(1—8)
H min —最小水平应力;
v —垂直应力。
水平构造应力可能比自重造成的水平应力大几倍 到几十倍,而且往往浅部的倍数比深部大,因此在 浅部开采时,构造应力比自重应力更为重要。 (5)构造应力在坚硬岩层中出现较普遍,而在软岩 中储存构造应力很少。
(4)平均水平应力与铅直应力的比值随深度增 加而减小。 平均水平应力与铅直应力的比值是表征地区原 岩应力场特征的指标,该值随深度增加而减小。但 在不同地区,变化的速度不相同。比值的变化范围:
h,av 1500 100 0.3 0.5 H z H
式中 H为深度,单位为m。
从已有的资料看,在浅部值比较分散,随着深度增加, 的离散变小并向 1附近集中。这说明地壳深部可能出现 静水压力状态。 (5)最大水平主应力和最小水平主应力一般相差较大。
1.3 原岩应力分布规律
通过理论研究、地质调查和大量的地应力 测量资料,原岩应力分布的主要规律归纳如 下: (1)原岩应力主要有自重应力和构造应力 组成,自重应力是永恒存在的,而构造应力 主要受地质构造运动的影响,因地而异。 (2)实测铅直应力基本上等于上覆岩层重 量 (3)水平应力普遍大于铅直应力
1
岩体中的原岩应力
地壳中没有受到人类工程活动(如矿井中开掘的巷道等) 影响的岩体称为原岩体,简称原岩。 存在于地层中未受工程扰动的天然应力称为原岩应力,也 称岩体初始应力、绝对应力或地应力。 天然存在于原岩内而与人为因素无关的应力场称为原岩应 力场。 在原岩应力场内开掘巷道及形成采煤工作空间,破坏了岩 体原来的应力分布状态,引起岩体内的应力重新分布及应力对 围岩的作用,这是产生一系列矿山压力现象的根源。
岩体力学习题
第一章 概述习题1、 岩石力学的定义:2、 岩石力学研究内容3、岩石力学的研究方法第二章 岩石的物理性质习题习题2-1 已知岩样的容重γ=24.5kN/m 3,比重85.2=s G ,天然含水量(同土力学概念)%80=ω,试计算该岩样的孔隙率n ,干容重d γ及饱和容重m γ。
习题2-2 有一长2.0m 、截面积0.5m 2的大理岩柱体,求在环境温度骤然下降40℃条件下,岩柱散失的热量及因温差引起的变形大小?(已知大理岩石比热C g J c/85.0=,线膨胀系数C/1105.15-⨯=α)。
习题2-3 在由中粒花岗岩构成的工程岩体中,有三组原生节理互成直角相交,各组节理的间距分别为20cm 、30cm 和40cm ,试计算裂隙频率和结构体的大小,并判断该岩体属于哪种结构类型。
习题2-4 据现场观测,中粒花岗岩体中节理均呈微张开(宽度小于1mm),节理面有轻度风化,但保持潮湿状态,又实测点荷载指数为7.5,如按最有利的条件开凿直径5m 的隧洞,试估算无支护条件下的洞壁最长稳定时间。
第三章 岩石强度 习题习题3-1 将一个岩石试件进行单轴试验,当压应力达到120MPa 时即发生破坏,破坏面与大主应力平面的夹角(即破坏所在面与水平面的仰角)为60°,假定抗剪强度随正应力呈线性变化(即遵循莫尔库伦破坏准则),试计算:1)内摩擦角。
2)在正应力等于零的那个平面上的抗剪强度。
3)在上述试验中与最大主应力平面成30°夹角的那个平面上的抗剪强度。
4)破坏面上的正应力和剪应力。
5)预计一下单轴拉伸试验中的抗拉强度。
6)岩石在垂直荷载等于零的直接剪切试验中发生破坏,试画出这时的莫尔圆。
7)假若岩石的抗拉强度等于其抗压强度的10%,你如何改变莫尔包络线去代替那种直线型的破坏包络线。
8)假若将一个直径为8cm 的圆柱形试件进行扭转试验,试预计一下要用多大的扭矩才能使它破坏?习题3-2 将直径为3cm 的岩心切成厚度为0.7cm 的薄岩片,然后进行劈裂试验,当荷载达到10000N 时,岩片即发生开裂破坏,试计算试件的抗拉强度。
5.1围岩的应力场与支护结构
s
2P0
sr
r0
P0 r
(图中P0=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c)
王丽琴主讲
从上面的曲线得出规律:
1. 随着向岩体内部的深入,应力变化幅度减小,最后接近 于初始应力状态。如r=6r0处,其变化只有3%左右,因此 可以大致认为在此范围以外的岩体不受工程的影响;
2. 孔壁部位变化最大,法向正应力 sr 从 Hc 变到 0 ,而切向 正应力s从Hc变到2Hc ,而且呈单向受压状态。当该值 大于岩体的单轴抗压强度Rc,就可能出现破坏。 Hc/ Rc 就成为反映岩体状态的一个指标。
f
2 1 2 2
式中的R1、R2是根据围岩的物理力学特性所确定的某些特定指标。
王丽琴主讲
4
设置支护结构后围岩的应力状态,亦称围岩的三次应力状
态{s}3和位移场{u}3 ,以及支护结构的内力{M}和位移{d}。 5 判断支护结构安全度的准则,一般可写成:
f1 M , K1 0 F2 d , K2 0
王丽琴主讲
三、无支护坑道的稳定性及其破坏
坑道稳定性是指隧道围岩在开挖过程中, 在不设任何支护情况下所具有的稳定程度。
无支护坑道围岩的失稳破坏有三种形式:
王丽琴主讲
①局部崩坍
原因:破碎岩体的自重超过了岩体阻力。
发生部位:多数发生在顶部,少数在侧壁处。
②拱形崩坍 原因:岩体强度不足,即强度破坏(脆性破坏) 发生在脆性岩体中,侧壁先开始出现破坏(压裂、剪切 破坏)。 ③变形崩坍:发生在塑性岩体中 原因:变形过度而导致崩坍。
式中的K1、K2是支护结构材料的物理力学参数。
王丽琴主讲
第二节
围岩的二次应力场和位移场
在隧道开挖以前,围岩处于初始应力状态,也称为初始应 力场{s}0,它通常总是稳定的。与其相适应的位移场{u}0 。 隧道开挖后,地应力自我调整,出现相应位移,称为二 次应力场及位移场( {s}2 及 {u}2 ),如果围岩的一部分出现 塑性以至松弛,就在适时修筑支护,给围岩以反力并约束其 自由位移,这样两者结合成一个体系,应力再次调整,围岩 出现三次应力场及位移场({s}3及{u}3)。
重大岩石力学第四版-许明土木工程岩石力学课程复复习重点课后习题以及解答
1.1解释岩石与岩体的概念,指出二者的主要区别与联系。
答:岩石是具有一定结构构造的矿物(含结晶和非结晶)的集合体。
岩体是只在地质历史过程中形成的,有岩石单元体(或称眼快)和结构面网络组成的,具有一定的结构并附存在一定的天然的应力状态和地下水等地质环境中的地质体。
岩石与岩体的重要区别就是岩体包含若干不连续面,由于不连续面的存在岩体的强度远远低于岩石强度。
1.2岩体的力学特征是什么?变形特征:有弹性;流变特征:蠕变;强度特征:由岩块岩石强度和结构强度共同表现。
结构完整,结构面不发育,岩石强度可替代岩体强度;岩体沿某一结构面产生整体华东,岩体强度受结构面强度控制。
1.3自然界中的岩石按地质成因分类可分为几大类,各有什么特点?答:按地质成因分类,自然界中岩石可分为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三大类。
岩浆岩按照岩浆冷凝成岩的地质环境不同又可分为深成岩、浅成岩和喷出岩。
其中深成岩常形成巨大的侵入体,有巨型岩体,大的如岩盘、岩基,其形成环境都处在高温高压之下,形成过程中由于岩浆有充分的分异作用,常常形成基性岩、超基性岩、中性岩及酸性、碱性岩等,其岩性较均一,变化较小,岩体结构呈典型的块状结构,结构多为六面体和八面体,岩体颗粒均匀,多为粗-中粒结构。
沉积岩是地面即成岩石在外力的作用下,经过风华,搬运,沉积固结等沉积而成。
其主要特征是1、层理构造显著。
2、沉积岩中常含古代生物遗迹,经过石化作用即形成化石,有的具有干裂、空隙、结核等。
变质岩岩性紧密,岩石重结晶明显;具有一定结构和构造,即为矿物颗粒定向排列2.1 名词解释:孔隙比、孔隙率、吸水率、渗透性、抗冻性、扩容、蠕变、松弛、弹性后效、长期强度、岩石的三向抗压强度孔隙比:孔隙比是土体中的孔隙体积与其固体颗粒体积之比空隙率:土体中空隙体积与土总体积之比,以百分率表示吸水率:是指岩石在大气压力和室温条件下吸水的质量与岩石固体颗粒质量之比的百分数之比-Wa渗透性:岩石在水压力作用下,岩石的空隙和裂隙通过水的能力。
岩体应力测试ppt
n特点 Ø 发展时间最长 Ø 技术上比较成熟的一种地应力测量方法 Ø 在适用性和可靠性方面,目前最好
6.2.1 基本原理
基本原理图
Ø 单元体从岩体中分离出来:人为将岩体单元和周围的岩体分离, 岩体单元上所受的力将被解除,单元体的几何尺寸将产生弹性 恢复
Ø 测量变形量:通过仪器测定弹性恢复的应变值或变形值 Ø 基本假设: 岩体是均质、连续、完全弹性体 Ø 计算原岩应力 :根据变形数据,借助弹性理论的解答计算岩
6 岩体应力测试
本章内容
§钻孔应力解除法 Ø 孔底应力解除法、孔径变形法、孔壁应变法 §水压致裂法 §应力恢复法
岩体应力测试
2
6.1 概 述
6.1.1 定义和目的 n 岩体应力(in-site stress) Ø 岩体内部存在的应力,它包括原岩应力和围岩应力 Ø 原岩应力大小及分布规律主要取决于覆盖岩层自重、地质构造、
2
E 2R [(u0
u90 )
1 2
(u0 u45 )2 (u45 u90 )2 ]
tan 2 2u45 u0 u90
u0 u90
cos 2 0
u0 u90
cos 2 0
u0 u90
α为u0与σ1之间的夹角 α为u0与σ2之间的夹角
p为提高测量精度,可进行不同直径方向进行多于3点位移测量,然后进行最小二乘法平差计算
利用孔底应力解除法求岩体应力须经两个步骤:
a、由孔底应变计算出孔底平面应力 b、利用孔底应力与岩体应力之间的关系计算出岩体应力分量
计算模型 1, 2, 3 E,
x , y , z , xy
1)直角坐标中孔底应变计算
n 应用任意方向线应变 与应变 x , y , xy x cos2 y sin2 xy sin cos
第五章岩体天然应力与洞室围岩的应力分布-精品
布朗和霍克根据全球资料的统计结果,其中侧压力系
数的变化范围为: 上限: 15000.5 ;
Z
下限: 1000.3
Z
(4)两水平应力之间的比例
表 两个水平应力分量之间的关系
两个水平应力σx,σy,一般比值为 y/x0.2~0.8,
而大多数为0.4~0.7。
第三节 高地应力地区的主要岩石力学问题
1.一般情况下岩体的天然应力场多数是三向不等的空间应力场,最大水平应 力大于垂直应力,最小水平应力的数值则变化较大。
2.天然应力的影响因素:地质构造,岩性,地形地貌等。
(1)天然应力的大小,方向与地质构造有密切关系。位于活动断裂的拐弯或 交叉处的断裂构造,产生较大的应力集中,其它部位应力释放。
(2)坚硬完整的岩体内,可积聚大量的应变能形成较高的天然应力,软弱破 碎的岩体应力较低。在地质构造基本相同条件下,天然应力的量级与岩体的 力学性质直接相关。
ε1
ε3
εmin
ε1
等角应变花
直角应变花
应变元件布置示意图
2.基本理论及计算 设ε1, ε2, ε3为分别沿1,2,3三个方向的应变值。 以弹性理论为基础,视岩体为一无限大的均质、连续、各向同性的线弹性 介质,且认为在加卸载过程中应力,应变间有相同的关系。大小主应变可 由下式计算:
m m i an 1 3 x (1 2 3 ) 3 2(1 2 ) 2 (2 3 ) 2 (3 1 ) 2
对于埋深较浅的所谓浅埋洞室,目前只能在洞形比较简 单的情况下获得围岩应力的解析表达式;对于复杂洞形, 则采用有限元和边界元等数值分析方法进行计算。
下面以深埋洞室的围岩应力计算为例: (埋深大于洞室高度的3倍以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章岩体应力与围岩应力分布岩石变形和破坏都是在应力作用下的结果。
岩体中的应力有多大,又是怎样分布的呢?地下洞室开挖及建筑物作用,又会使岩体中的应力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呢?因此,对岩体的稳定性分析,首先要掌握岩体中的应力状态和分布规律。
一、岩体应力种类和分布1.岩体应力种类1).自重应力由岩体的自重所引起的应力称为岩体的自重应力。
2).构造应力由地壳构造运动在岩体中所引起的应力称为构造应力3).温度应力由岩体内地温梯度的影响而产生的应力称温度应力4).成岩应力岩石生成过程中在成岩作用下所产生的应力。
如结晶作用,变质作用,沉积作用,固结作用,脱水作用等。
5).渗流荷载地下水在岩体中运动所产生的荷载。
渗流荷载一般作为外荷载6).附加应力由建筑物在岩基中所引起的应力。
7).围岩应力①应力重分布:地下洞室开挖后,使岩体中原来的应力发生改变,把应力的这种变化称为应力重分布。
②围岩:把应力重分布影响范围内的岩体称为围岩。
③围岩应力:围岩内的应力叫围岩应力。
围 岩2、地应力概念1). 地应力岩体中各种应力的总称(一般不包括渗流荷载)2). 应力场应力在空间有规律的分布状态称为应力场。
如自重应力场,构造应力场。
3). 天然应力(或初始应力)指工程施工前就存在于岩体中的应力,如自重应力、构造应力、温度应力、渗流荷载。
在天然应力中,成岩应力仅在岩石生成过程中起作用,温度应力在地表浅部作用较小,所以,岩体中天然应力主要是构造应力和自重应力,两者构成了天然应力场的主要部分。
岩体在长期的地质作用过程中,已处于一种天然的平衡状态,但在工程建设中,不仅会施加附加应力,还会引起应力重分布,正是由于工程建筑,岩体的天然稳定状态将随之改变。
3、天然地应力分布岩体中的天然应力状态:非常复杂。
影响因素:地质构造、岩性、地形、地貌等。
岩体中的天然应力大小及分布规律的认识仍是初步的。
到目前为止,对天然应力还缺乏完整的系统理论,还无法进行较完善的理论计算,只能由实测来确定。
这就给天然应力场的确定造成很大困难。
1).岩体应力分布的本构模型设岩体为均质各向同性的弹性体,则按弹性力学原理有下列定解问题。
(1)平衡方程⎪⎪⎪⎩⎪⎪⎪⎨⎧=+∂∂+∂∂+∂∂=+∂∂+∂∂+∂∂=+∂∂+∂∂+∂∂000z z y x y z y xx z y x z yz xz zy y xy zx yx x στττστττσ, (x 、y 、z 是体积力),可推出0][1=+F H σ(2)应变与位移方程x u x ∂∂==ε,yu x v xy ∂∂+∂∂=γ y u y ∂∂==ε,z v y w yz ∂∂+∂∂=γ , 可推出{}{}u H ][1=ε z u z ∂∂==ε,xw z u zx ∂∂+∂∂=γ(3)物理方程(应力与应变关系式){}[]{}εσD =(或{}{}σε][C =)(a)位移边界条件:{u}={u0}(b)应力边界条件:{Pn}=[σij]{α}或{σ}={σ0}解法:①位移解法;②应力解法特殊形状规则条件简单可得解析解。
然而,天然岩体并非理想的弹性体,一般用有限元。
2)、自重应力场在讨论岩体自重应力时假定:岩体为均质,各向同性的连续介质,这样可按弹性力学原理求解自重应力。
对于平面问题,若体积力为重力,则有⎪⎪⎪⎩⎪⎪⎪⎨⎧=+∇=-∂∂+∂∂=∂∂+∂∂0)(002y x xzz zxx x z z x σσγτστσ (a ) 式中γ为岩石的容重。
对于没有承受荷载的水平地表,由(a )得z z ⋅=γσ,0=xz τ均质各向同性介质体取z 轴重直向下,x 、y 面与地表一致的半无限体,在深度z 处的垂直应力z z ⋅=γσγ-岩体的容重(KN/m 3)在水平方向上,有y x σσ=,y x εε=考虑半无限体中的任一单元体都不可能产生侧向变形, 则 0==y x εε按广义虎克定律:有0=--z y xEuE u E σσσ z z y x K uuσσσσ01=-== μμ-=10K 为岩石的静止侧压力系数,μ-泊松比特点:①垂直和水平应力都是压应力。
②在近地表浅部,或具有垂直张裂隙的岩体,在自重应力下,侧向变形不受限制,则有y x σσ==0,z z ⋅=γσ,即K 0=0。
③一般情况,岩石的实验室测定的μ=0.2~0.3,则K 0=0.25~0.4即z y x σσσ31≈=,水平应力约为垂直应力1/3。
④在地下深部,由于岩体处于塑性状态μ≈0.5,则z y x σσσ==,即天然自重应力场是静水压力状态,这就是著名的海姆假设。
非均质各向异性介质 (1)水平成层的岩体∑=⋅=ni ii z h r 1σ,z y x E E σμμσσ⊥⋅-==//1由广义虎克定律:0////=--⊥z y xE E E σμσμσ//E ——平行层理方向的弹模 ⊥E ——垂直层理方向的弹模(2)铅直成层的岩体z z ⋅=γσz x E E σμμσ⊥⋅-=//1 z y σμμσ-=13).构造应力场构造应力量由多种地壳构造运动而产生的应力,其特点是多以水平应力为主,即σh>σv水平应力大于垂直应力构造应力只能由实测获得。
4).天然应力场的分布规律①地应力场属于非稳定应力场一般情况下,地应力场是一个三向不等压的空间应力场,其主应力的大小和方向是随时间和空间而变化的。
②垂直应力随深度的变化垂直应力随深度而增大,且多呈线性增大,经统计,大概相当于平均容重为27KN/m3计算出来的重力γz。
③水平应力随深度的变化经各国实测统计结果,水平应力随深度增加呈线性关系,增大是普遍规律。
④水平应力与垂直应力关系经大量实测统计,水平应力增加的梯度小于垂直应力的梯度,即σh ~z 斜率小于σv ~h的斜率,则地表以下某一深度h 0有:当h>h 0时,有: 当 h>h 0时,σv >σhh<h 0时,σv <σhh 0=500~1000m 有的达2000mσh /σv =λ为侧压力系数,其变化范围介于下列不等式为:5.015003.0100+≤≤+HH λH ——实测应力深度(m ) 关于两个水平应力,也不相等8.0~2.0/=H x H y σσ当构造简单,地层平缓的地区,两个水平应力可相等。
⑤岩石力学性质对岩体天然应力的影响岩体内天然应力是能量积累和释放的结果,从能量的积累观点来看,岩体应力上限必然要受到岩体强度的限制。
如果应力超过岩体强度,光体破坏,应力就释放。
因此,岩动学性质对天然应力的影响十分明显。
一般,①弹性模量较大的岩体有利于天然应力的积累;②而塑性岩体易产生变形,不利用于应力积累;③对于软硬相间的岩石,由于变形不均匀,将会产生附加应力。
二、高地应力问题岩体中的应力积累达到单轴强度时,就是高地应力。
高地应力表现特征,首先是地震,在工程上。
①岩爆、剥离由于高地应力的存在,在地下洞室开挖中,会出现岩石的脆性破裂,积聚在岩石中的应变能由于突然释放而产生岩爆或剥离。
在开挖前,岩石处于天向应力状态,岩石强度相对较离,当开挖后,侧向应力减小至零,而岩石中的应力积累已超过岩石单轴强度,则当应力超过值较小时,出现岩石剥离,应力大时出现岩爆。
②岩坡错动边坡开挖中,由于高地应力卸荷后,发生岩坡错动。
有两种形式:③洞室缩径当洞壁应力超过岩石强度时,岩石向洞内变形。
这是软岩强流变成柔性剪切破坏的结果。
缩径多发生在矿山工程中(地下深部巷道)。
三、岩体渗流荷载分析1.等效连续介质渗流把裂隙岩体视为等效连续介质(如同土体一样),假定地下水渗流为层流(符合达西定律),则渗流微分方程为:Q z H K z y H K y x H K x z x x =⎪⎭⎫⎝⎛∂∂∂∂+⎪⎪⎭⎫⎝⎛∂∂∂∂+⎪⎭⎫ ⎝⎛∂∂∂∂式中K x 、K y 、K z ——主渗方向上渗透系数(m/d )H (x,y,z )——任一点水头。
Q (x,y,z )——任一点的补、排量边界条件:H =H 0,(x ,y ,z1Γ∈(已知水头边界) 0q nH K n =∂∂,(x ,y ,z )1Γ∈(已知补、排量边界) n — 2Γ上任一点的外法线方向。
对上述是解问题求解可得岩体中渗流场分布。
一般只能用数值解法。
2、离散介质渗流按岩体中的结构面所构成的空阀网络系统(即三维裂隙网络),假定每一条裂隙中的渗流为层流,符合单裂隙中的渗流方程,即布西涅斯基定律J K J b r V ⋅=⋅=μ122对于离散介质渗流,只能建立离散的数值方程。
⎪⎪⎪⎪⎩⎪⎪⎪⎪⎨⎧=⋅⋅⋅=∑∑==n m j n j nj m j j j F H T F H T 11111四、岩体应力的现场量测:工程上常用的应力解除法和应力恢复法1、应力解除法应力解除法既可量测洞室周围较强部分的岩体应力,又可量测岩体深部的应力。
(一)应力解除法的基本原理现在就以测定洞室边培岩体深部的应力为例,说明应力解除法的基本原理。
根据材料力学的原理,大小主应变可由下式计算:(二)岩体的三向应力量测1.共面三钻孔法确定三维应力2.孔壁应变测试:孔壁上的这些应力可以通过钻孔前岩体中的六个应力分量表示如下:(二)应力恢复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