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四大区域
地理中国四大地区知识点
![地理中国四大地区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5b5e175468eae009581b6bd97f1922791688be37.png)
地理中国四⼤地区知识点 我国划分为四⼤地理区域,即北⽅地区、南⽅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
你都知道关于四⼤地理区域的相关知识点吗?下⾯店铺给你分享地理中国四⼤地区知识点,欢迎阅读。
地理中国四⼤地区⼯业知识点 北⽅地区 ⼯业发展条件: 农业基础-东北地区是我国最重要的商品粮、甜菜、⼤⾖、亚⿇⽣产基地,黄河流域棉区是我国最⼤的棉区。
交通运输-东北地区铁路⽹最稠密,以沈阳和哈尔滨为中⼼,滨洲、滨绥、哈⼤、京沈、沈丹五条铁路呈“不”字型分布;黄河中下游地区铁路以北京为中⼼呈放射状分布,主要⼲线有:京哈、京九、京沪、京⼴、京包、京通、京秦,以及⽯太、⽯德、太焦、焦柳、胶济、陇海、包兰、同蒲、⼤秦、神黄、焦⽯等。
著名海港:⼤连、秦皇岛、青岛、烟台、天津,新建黄骅港。
河港:哈尔滨。
资源配置-①矿产资源丰富,尤其是以煤炭、⽯油为代表的能源资源极其丰富。
著名的矿产地:煤矿:抚顺、⾩新、鸡西、鹤岗、开滦、⼤同、峰峰、阳泉、平顶⼭、焦作、兖州、平朔、神府。
油⽥:⼤庆、辽河、吉林、胜利、华北、中原。
海盐:长芦。
铁矿:鞍⼭、本溪、迁安、磁⼭。
②松花江上游、黄河中上游⽔能资源丰富,著名的⽔电站:⽩⼭、丰满、三门峡、⼩浪底、青铜峡、刘家峡。
③长⽩⼭地和兴安⼭地森林资源丰富。
资源主要缺陷为⽔资源不⾜,尤其是辽中南和京津唐两⼤⼯业区。
⼯业⽣产: 突出特点-⼯业基础好,重⼯业突出。
钢铁、⽯油、化⼯、电机、能源、造船、煤炭、机械、汽车、电⼦、纺织、制糖等⼯业在全国占重要地位。
重要⼯业城市和⼯业区-沈阳(东北最⼤⼯业中⼼、多种机械制造)、⼤连(造船、化⼯)、鞍⼭(钢铁)、长春(汽车)、吉林(化⼯)、哈尔滨(电机、制糖、⿇纺)、齐齐哈尔(机械)、⼤庆(⽯油、化⼯)、北京(钢铁、机械、化⼯、汽车、电⼦、家电、纺织)、天津(钢铁、化⼯、造船、电⼦、纺织)、⽯家庄(棉纺)、唐⼭(钢铁、煤炭、陶瓷)、青岛(棉纺、机械)、郑州(棉纺)、洛阳(拖拉机、棉纺)、西安(电⼦、棉纺、电机)、兰州(能源、化⼯、机械)、太原(钢铁、化⼯、能源)⼯业区:辽中南、京津唐、陇海-兰新线⼯业带东段、沿海⼯业带北段。
51中国四大地理区域划分
![51中国四大地理区域划分](https://img.taocdn.com/s3/m/c7afcef4fab069dc502201ca.png)
中国四大地理区域划分
导 入
我国幅员辽阔,地域差异显著。从东北林海雪
原,到海南岛热带风光;从河网密布的江南水乡,
到雪山连绵的青藏高原;从麦浪滚滚的华北平原、 牛羊成群的内蒙古高原,到浩瀚无垠的新疆沙漠、 戈壁滩……祖国大地姿态万千,风光无限。
我国地域辽阔。根据各地地理位置、自然条
件的不同和经济活动、人文地理景观的差异,
大体位于大兴安岭以西, 内蒙古、新疆、宁夏和 长城和昆仑山-阿尔金 甘肃西北部 山以北
位于横断山以西,喜马 拉雅山以北,昆仑山和 阿尔金山以南
西藏、青海和四川西部
秦岭-淮河一线
秦岭印象
秦岭是一条东西走向的山脉,横亘在东部季 风区的中部,犹如一道天然屏障,冬季阻挡减弱 了寒冷干燥的西北风南下,夏季阻挡减弱了温暖 湿润的东南风北上,对东部季风区南北的气候产 生了巨大影响。
• 1、我国西北地区与其他地区的分界线与 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界线大体一致。 • 2、我国西北地区与其他地区的分界线, 其形成的主导因素是看是否受夏季风的 影响,即季风因素的影响。
界线B大致与1月哪条等温线分布最接近?
0
800
界线B大致与多少mm等降水量线最接近?
我国的四大地理区域
C
青藏地区
西北地区
A
北方地区
B
南方地区
界线B的确定,主导因素是什么?
比较上面的几幅图片,我们可 以得出哪些结论呢
1、我国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分界线大 致与1月0°等温线,与我国800mm等降 水量线,以及秦岭—淮河一线相一致。 2、其主导因素与气温和降水相关,即气 候因素。
界线C的确定,主导因素是什么?
界 线 与 图 中 哪 两 级 阶 梯 的 分 界 线 基 本 吻 合 ?
中国四大区域自然地理、人文地理比较
![中国四大区域自然地理、人文地理比较](https://img.taocdn.com/s3/m/79f4c4ab846a561252d380eb6294dd88d1d23d44.png)
中国四大区域自然地理、人文地理比较中国是一个地域广阔的国家,根据地理特征和人文特点,通常被划分为四个主要区域:北方、南方、西北和青藏地区。
以下是对这四大区域在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方面的比较。
一、自然地理比较1、北方地区:包括华北、东北和黄淮海平原等,气候以温带季风气候为主,地形多为平原和高原,植被以温带落叶阔叶林为主。
2、南方地区:包括华东、华南和岭南等地区,气候以亚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为主,地形多为低山丘陵和平原,植被以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和热带季雨林为主。
3、西北地区:包括新疆、甘肃、宁夏和内蒙古西部等地区,气候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地形多为高原和盆地,植被以草原和荒漠为主。
4、青藏地区:包括西藏、青海和四川西部等地区,气候以高原山地气候为主,地形多为高原和山地,植被以高山草甸和高寒荒漠为主。
二、人文地理比较1、北方地区:历史上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之一,文化底蕴深厚,包括儒家文化、道家文化等。
同时,北方也是中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之一,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
2、南方地区:南方地区人口稠密,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尤其是东部沿海地区。
南方地区的文化特色包括海派文化、岭南文化和侨乡文化等。
3、西北地区:西北地区是中国的少数民族聚居区,主要包括维吾尔族、回族等民族。
该地区的文化特色包括丝路文化、伊斯兰文化和黄土高原文化等。
4、青藏地区:青藏地区是中国的少数民族聚居区,主要包括藏族、羌族等民族。
该地区的文化特色包括藏传佛教文化、唐卡艺术等。
中国四大区域在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方面都各具特色。
北方地区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重要的政治地位而著称;南方地区以其发达的经济和丰富的文化特色而闻名;西北地区以其独特的民族文化和地理景观而引人注目;青藏地区以其神秘的高原山地文化和少数民族风情而令人向往。
这些区域的自然景观和人文风情共同构成了中国的多元文化和地理多样性。
中国,这个拥有着悠久历史和广阔地域的国家,其自然地理景观的多样性和独特性令人惊叹。
中国地图|三大自然分区与四大地理分区示意图
![中国地图|三大自然分区与四大地理分区示意图](https://img.taocdn.com/s3/m/3225dad0534de518964bcf84b9d528ea80c72f63.png)
中国地图|三大自然分区与四大地理分区示意图【四大地理区域】中国四大地理区域即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
其中,秦岭、淮河一线是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分界线。
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为北方地区和西北地区的分界线。
我国青藏地区和西北地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的分界线,大致以第一级阶梯和第二级阶梯的分界线。
北方地区:北方地区是指中国东部季风区的北部,主要是秦岭-淮河一线以北,大兴安岭、乌鞘岭以东的地区,东临渤海和黄海。
包括东北三省、黄河中下游五省二市的全部或大部分,以及甘肃东南部,内蒙古、江苏、安徽北部。
面积约占全国的20%,人口约占全国的40%,其中汉族占绝大多数,少数民族中人口较多的,有居住在东北的满族、朝鲜族等。
南方地区:南方地区是指中国东部季风区的南部,主要是秦岭-淮河一线以南的地区,西面为青藏高原,东与南面临东海和南海,大陆海岸线长度约占全国的2/3以上。
本区的范围包括长江中下游六省一市,南部沿海和西南四省、市大部分地区。
面积约占全国的25%,人口约占全国的55%,汉族占大多数。
区内的少数民族有30多个,其人数5000多万,主要分布在桂、云、贵、川、湘、琼等地,人数较多的为壮、苗、彝、土家、布依、侗、白、哈尼、傣、黎等族。
西北地区:西北地区深居内陆,位于大兴安岭以西,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和长城以北,包括内蒙古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和甘肃省的西北部。
这一地区国境线漫长,与俄罗斯、蒙古、哈萨克斯坦等国相邻。
本区面积广大,约占全国面积的30%,人口约占全国的4%,是地广人稀的地区。
西北地区是中国少数民族聚居地区之一,少数民族人口约占总人口的1/3,主要有蒙古族、回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等。
青藏地区:青藏地区位于中国西南部,横断山脉以西,喜马拉雅山以北,昆仑山和阿尔金山、祁连山以南,包括青海、西藏和四川西部。
面积约占全国的25%,人口不足全国的1%。
这里是中国藏族聚居的地区。
中国四大区域划分
![中国四大区域划分](https://img.taocdn.com/s3/m/4181b67e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11cf48a.png)
中国四大区域划分1、华东地区(包括山东、江苏、安徽、浙江、福建、上海);2、华南地区(包括广东、广西、海南);3、华中地区(包括湖北、湖南、河南、江西);4、华北地区(包括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5、西北地区(包括宁夏、新疆、青海、陕西、甘肃);6、西南地区(包括四川、云南、贵州、西藏、重庆);7、东北地区(包括辽宁、吉林、黑龙江);8、台港澳地区(包括台湾、香港、澳门)。
1、华东地区(包括山东、江苏、安徽、浙江、福建、上海);2、华南地区(包括广东、广西、海南);3、华中地区(包括湖北、湖南、河南、江西);4、华北地区(包括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5、西北地区(包括宁夏、新疆、青海、陕西、甘肃);6、西南地区(包括四川、云南、贵州、西藏、重庆);7、东北地区(包括辽宁、吉林、黑龙江);8、台港澳地区(包括台湾、香港、澳门)。
华北地区: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山西省,内蒙古自治区的一部分华中地区:中国中部地区的简称。
包括:河南省,湖北省,湖南省。
华东地区:中国东部地区的简称。
“华东六省一市”包括:山东省,江苏省,安徽省,浙江省,江西省,福建省(台湾省)和上海市。
华南地区:中国南部地区的简称。
华南三省(区)包括:广东省,海南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
广义上的华南地区还包括福建省中南部,台湾、香港、澳门。
西南地区:中国西南地区包括中国西南部的广大腹地,地理上包括青藏高原东南部,四川盆地和云贵高原大部。
西南四省(区)一市包括:四川省、云南省、贵州省、西藏自治区和重庆市。
西北地区:中国西北地区是中国西北内陆的一个区域,地理上包括黄土高原西部,渭河平原,河西走廊青藏高原北部内蒙古高原西部,柴达木盆地,和新疆大部的广大区域。
通常简称“西北”。
西北五省区包括:陕西省、甘肃省、青海省、宁夏回族自治区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高二地理我国四大区域划分及特征与十大口诀
![高二地理我国四大区域划分及特征与十大口诀](https://img.taocdn.com/s3/m/2dc4c13cf56527d3240c844769eae009581ba223.png)
高二地理:我国四大区域划分及特征与十大口诀
一、我国四大区域划分及特征
1. 东部沿海地区
•特征:东部沿海地区位于中国的东部沿海地带,包括辽宁、河北、天津、山东、江苏、上海、浙江、福建和广东等省份。
这一地区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经济发达的城市。
其特征是经济发展水平高,科技创新成果丰富,对外开放程度高,是中国经济的重要引擎和对外交往的窗口。
2. 中部地区
•特征:中部地区包括河南、湖北、湖南、江西和安徽等省份。
这一地区位于中国的中部地带,地势平坦,交通便利。
中部地区具有丰富的农业资源和工业基础,是中国的粮食生产基地和重要的工业中心。
3. 西部地区
•特征:西部地区包括四川、重庆、云南、贵州、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和宁夏等省份。
这一地区地势高原和山地居多,自然资源丰富,包括矿产资源和水资源。
西部地区经济相对较为落后,但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在国家的扶持下,西部大开发战略得到了大力推进。
4. 西南地区
•特征:西南地区包括四川、贵州、云南和西藏等省份。
这一地区地势复杂多样,有高山、高原和盆地等地貌类型。
西南地区气候条件适宜,云雾弥漫,植被丰富。
这一地区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和生物资源,如草药和特色农产品。
西南地区还是中国重要的旅游区域,有着美丽的风景和独特的民俗文化。
二、我国四大区域划分的十大口诀
1.。
中国地理的四大自然区划
![中国地理的四大自然区划](https://img.taocdn.com/s3/m/968e4fab6394dd88d0d233d4b14e852458fb39cf.png)
中国地理的四大自然区划中国地理的四大自然区划是指中国国土范围内的东北平原、黄土高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和青藏高原四个主要地理区域。
这四大自然区划分布于中国不同的地理位置,具有各自独特的地貌、气候、生态以及资源分布特点。
下面将详细介绍每个自然区划的特点。
一、东北平原东北平原位于中国的东北部,是中国最大的农业生产区和重要的资源能源基地。
该地区地势平坦,土壤肥沃,适宜农作物种植。
东北平原气候寒冷,降水充沛,农业以小麦、玉米、大豆等为主。
此外,东北平原地下资源丰富,包括煤炭、铁矿石、石油等。
这些资源的开发利用对中国国民经济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二、黄土高原黄土高原位于中国的中部,主要分布在陕西、甘肃和山西等省区。
这片地区以其独特的黄土地貌而闻名,因为其由长期风蚀和水蚀形成的黄色土壤而得名。
黄土高原多山丘、峡谷,地势较高,而且缺乏表层水。
由于地貌和气候的影响,黄土高原地区降水稀少,土地肥力较差。
然而,这片地区仍然在农牧业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特别是以种植小麦、玉米、马铃薯等作物为主。
此外,黄土高原也是中国古代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之一,充满着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
三、长江中下游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位于中国的东部,沿长江两岸分布,是中国最重要的农业生产区和经济发展区。
这片地区地势平坦,土地肥沃,适宜农作物种植和渔业发展。
长江中下游平原气候温暖湿润,降水充沛,季风盛行。
该地区农作物种植以水稻、小麦、蔬菜等为主,并且也是中国重要的水产品生产基地。
此外,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工商业发达,人口密集,成为国内外投资和贸易的热点地区。
四、青藏高原青藏高原位于中国的西南部,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也是全球最大的冰雪储量区。
该地区地势崇山峻岭,气候寒冷干燥。
青藏高原地区水资源丰富,以地下水和高山湖泊为主要水源。
青藏高原不仅具有独特的地理景观,如珠穆朗玛峰、扎什伦布寺等,还是多个大江大河的发源地,如长江、黄河等。
青藏高原地区植被覆盖度高,生态资源丰富,被誉为“世界屋脊”。
中国的地理之四大区域知识概括
![中国的地理之四大区域知识概括](https://img.taocdn.com/s3/m/f5e359263169a4517723a3cf.png)
中国的地理之四大区域知识概括一、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地理区域不仅可以划分为多种类型(自然区域、经济区域、行政区域),而且同一类型的区域,还可以划分出不同尺度或不同级别的区域(如:行政区域:省、县、乡;再如:温度带:热带、亚热带、温带(暖温带、中温带、寒温带))。
我国疆域辽阔,不同地区的地理环境差异很大。
根据各地的地理位置、自然和人文地理特点的不同,可以将我国划分为四大地理区域:北方地区、南方地区、青藏地区、西北地区。
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分界线是秦岭——淮河一线。
北方地区与西北地区分界线是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青藏地区与西北地区分界线是青藏高原边界。
青藏地区与南方地区分界线是青藏高原边界。
二、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在学习地理的过程中,地理区域和地理界限是非常重要的。
地理区域体现了区域内部的地理相似性,地理界线反映出区域之间的差异性。
秦岭与淮河是我国东部重要的地理界线。
在该界线的南北两侧,自然环境、地理景观和居民的生产方式、生活习惯有显著的差异。
北方地区:概述:北方地区指我国秦岭——淮河以北的地区。
区内的东北平原、华北平原、汾渭平原为我国重要的农业地区。
文化:北方地区历史文化悠久,名胜古迹众多,人文旅游资源极为丰富。
农作物:春小麦、玉米、高粱、大豆、马铃薯、甜菜等。
温带水果:苹果、梨、桃、杏、柿、枣、葡萄等。
矿产:煤、铁、油等南方地区:指我国秦岭——淮河以南的、青藏高原以东的地区,包括长江中下游平原。
本区西部分布有30多个少数民族,云南省是我国少数民族最多的省份。
地势:本地区地势西高东低,地形为平原、盆地与高原、丘陵交错。
平原地区河湖众多,水网纵横,具有典型的南国水乡特色。
农作物:水稻、生猪、柑桔、茶叶、桑蚕、甘蔗、水产和热带作物。
矿产:铜矿、钨矿、汞矿、锡矿、锑矿、铅锌矿。
三、青藏地区和西北地区1、“高寒”的青藏地区:主要包括西藏自治区、青海省和四川省的西部。
青藏地区的主体是由“世界屋脊”之称的青藏高原。
中国四大地理区域知识点总结
![中国四大地理区域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b8c1ae38f02d2af90242a8956bec0975f465a427.png)
中国四大地理区域知识点总结中国地理区域分为东部沿海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以下是四大地理区域的知识点总结:一、东部沿海地区1. 地理位置:东部沿海地区位于中国东南部,从辽宁省到广东省,沿海线长达1.8万公里。
2. 自然条件:气候温和湿润,四季分明;地势平坦,多低丘和平原;水资源丰富,农业发展潜力大;港口和航道发达,交通便捷。
3. 经济特点:工业化程度高,经济发展快速;外向型经济比重高,对外贸易占据重要地位;人口密集,城市化进程快速。
二、中部地区1. 地理位置:中部地区位于长江和黄河之间,包括江苏、安徽、山东、河南、湖北、湖南等省份。
2. 自然条件:地形复杂,包括平原、丘陵、山地;气候以暖温带为主,年降雨量较多;水资源丰富,流域面积广;地理位置优越,交通发达。
3. 经济特点:以农业为主,农产品丰富;工业基础较好,制造业比重高;旅游资源丰富,文化底蕴深厚。
三、西部地区1. 地理位置:西部地区包括西藏、新疆、青海、云南、贵州、四川等省份,位于中国的西南和西北边陲。
2. 自然条件:地形高原、山地、盆地相间,气候干旱或多雨;资源丰富,包括能源、矿产、水资源等;地震、泥石流等自然灾害频发。
3. 经济特点:生态环境脆弱,可持续发展不易;资源开发利用潜力大,但需要加强保护;适宜发展生态旅游和文化旅游。
四、东北地区1. 地理位置:东北地区包括辽宁、吉林、黑龙江三个省份,位于中国的东北边陲。
2. 自然条件:气候寒冷,冰雪覆盖时间长;地形以平原和丘陵为主,有少量山地;森林资源丰富,农业发展受限。
3. 经济特点:曾是中国的工业基地,重工业比重高;近年来转型升级,发展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旅游资源丰富,冬季滑雪、温泉等项目备受欢迎。
中国四大地理区域
![中国四大地理区域](https://img.taocdn.com/s3/m/f3bc5a526ad97f192279168884868762caaebbaf.png)
水利资源
青藏地区河流湖泊众多,水利资源 丰富,是中国的重要水源地。
02
西北地区
地理环境特点
地形地貌
西北地区以高原、山地和盆地为主, 其中黄土高原是其主要特征之一。
河流与湖泊
自然资源
西北地区拥有丰富的煤炭、石油、天 然气等矿产资源,同时还有丰富的风 能和太阳能资源。
自然资源
煤炭资源丰富
北方地区拥有丰富的煤炭资源,如山西、陕西和内蒙古等地的煤炭 储量巨大。
石油和天然气资源
北方地区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也较为丰富,主要分布在东北和华北 地区。
农业资源
北方地区是中国的粮食主产区之一,主要种植小麦、玉米、大豆等作 物。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土壤肥沃
03
北方地区的土壤类型以黄土、黑土和红壤为主,这些土壤肥沃,
适宜种植各种农作物。
气候特点
四季分明
北方地区的气候四季分 明,冬季寒冷干燥,夏 季炎热多雨。
温差大
北方地区的温差较大, 夏季最高气温可达35℃ 以上,冬季最低气温可 降至零下30℃以下。
降水偏少
北方地区的年降水量在 500毫米左右,降水主 要集中在夏季,春季和 秋季较为干燥。
风能和太阳能资源
西北地区地广人稀,风能和太阳能资源极为丰富,发展清洁能源的 条件得天独厚牧业基地,拥有大量的草原和 草场,对于发展畜牧业具有很大的潜力。
03
南方地区
地理环境特点
地形多样
南方地区地形复杂多样,包括山地、丘陵、盆地 和平原等。
河流众多
南方地区拥有许多大江大河,如长江、珠江等, 水系发达。
西北地区河流多为内流河,湖泊多为 咸水湖。
四大地理区域范围
![四大地理区域范围](https://img.taocdn.com/s3/m/8ec1f1b91a37f111f1855bab.png)
四大地理区域范围:(1)北方地区:位于大兴安岭、乌鞘岭以东,秦岭——淮河以北,东临渤海、黄海。
(2)南方地区:位于秦岭——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东,东南部临东海、南海。
(3)西北地区:位于大兴安岭以西,长城和昆仑山——阿尔金山以北。
(4)位于横断山脉以西,喜马拉雅山以北,昆仑山——阿尔金山以南。
四大地理区域的界线:(1)北与南:秦岭——淮河一线。
(2)青与其他:昆仑山——祁连山脉——横断山脉。
(3)北与西北: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
秦岭淮河一线的意义:(1)1月0摄氏度等温线经过的地方。
(2)800ml等降水量线经过的地方。
(3)亚热带与暖温带的分界线。
(4)湿润地区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
(5)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的分界线。
(6)长江水系与黄河水系的分水岭。
(7)水田与旱田的分界线。
南北方地区差异:西北地区自然特征和景观:特征:干旱景观:地形以高原和盆地为主,东部高原以草原、荒漠景观为主;西部盆地中有大面积的沙漠,只有盆地边缘出现星星点点的绿洲。
西北地区很少河流,且多为内流河。
(1)我国面积最大的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2)我国最长内流河:塔里木河(3)由风力作用形成的雅丹地貌(4)由西到东的景观分布:荒漠——荒漠草原——草原青藏地区自然特征和地理现象:特征:高寒(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现象:许多山峰终年积雪,冰川广布(由于海拔高,多高山,随之而来的就是寒)湖泊众多,大河源头(由于多雪山,多冰川,随之而来的冰雪融水多,最终汇集于一起)青藏高原的居民常见食物:青稞和小麦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主要牧区及畜种:(1)内蒙古主要是温带草原牧场;新疆主要是山地牧场;青海和西藏主要是高寒牧场。
(2)内蒙古呼伦贝尔草原的三河马、三河牛;新疆的细毛羊;青藏的牦牛、藏绵羊;宁夏的滩羊。
(3)西北的河套平原、宁夏平原、河西走廊和天山山麓,利用河水和高山冰雪融雪发展灌溉农业;青藏地区的藏南谷地、湟水谷地等海拔较低的地方,发展河谷农业。
中国四大地理区域
![中国四大地理区域](https://img.taocdn.com/s3/m/0fc34f76ac02de80d4d8d15abe23482fb4da02fe.png)
中国四大地理区域1、东北省东北地区总面积约为万平方公里,包括了黑龙江省、吉林省、辽宁省,或说东北四省区(包括内蒙古东部),简称“黑吉辽”。
2、华东华东地区总面积约为79.83万平方公里,包括了山东省、江苏省、上海市、浙江省、安徽省、江西省、福建省和台湾省,简称“苏沪鲁赣浙皖闽台”共8个省市。
华东地区是中国省区市最多、综合技术水平最高、经济文化最发达地区。
3、华北华北地区总面积约为87万平方公里,包括了河北省、北京市、天津市、山西省和内蒙古自治区的部分地区(一般指内蒙古中偏东部分),简称“晋冀蒙京津”。
其土壤皆为河流冲积黄色旱作类型,是中国小麦的主产区。
4、华中华中地区总面积约为56万平方公里,包括了河南省、湖北省、湖南省,华中地区的区域中心城市为武汉,简称“豫湘鄂”。
华中地区历史文化厚重,矿产资源丰富,工业基础雄厚,水陆交通便利,是全国经济较发达的地区,中国工农业的'心脏和交通中心。
5、华南华南地区的总面积约为61.3万平方公里广东省、广西省、海南省、香港和澳门特区,也有包括福建一说,简称“琼粤桂港澳”。
华南地区有着“插支筷子能发芽”的独特气候环境,并拼接着毗邻港澳和东南亚的区位优势,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独占鳌头。
6、西南西南地区的总面积为.1万平方公里,包括了四川省、云南省、贵州省、重庆市、西藏自治区的大部以及陕西省南部,简称“渝贵滇川藏”。
西南地区是中国21世纪以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要发展区域之一,也是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发展和战略储备的重要基地。
7、西北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青海省、陕西省、甘肃省五省之地(简称“陕甘宁青新”)。
西北地区深居内陆,距海遥远,再加上高原、山地地形较高对湿润气流的阻挡,导致本区降水稀少,气候干旱,形成沙漠广袤和戈壁沙滩的景观。
中国四大区域板块名词解释
![中国四大区域板块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05014849591b6bd97f192279168884868662b87d.png)
中国四大区域板块名词解释中国的四大区域板块是指“东北地区板块”、“华北地区板块”、“华东地区板块”和“华南地区板块”,这四个区域可以说是中国经济发展和地理特点的代表。
下面将对这四个区域板块进行详细解释。
一、东北地区板块东北地区位于中国的东北部,由辽宁、吉林、黑龙江三个省份组成。
这个地区是中国重要的工业基地和物资质料的主要供应地。
东北地区板块的经济发展以工业为主,尤其是重工业。
这里拥有丰富的煤炭、石油、天然气和铁矿石等资源,是中国重要的能源和原材料基地。
东北地区板块的工业部门以钢铁、石油化工、机械制造为主,曾经是中国重要的工业基地,在中国经济发展的初期发挥了重要作用。
然而,由于经济结构不合理和资源枯竭等问题,东北地区的经济发展相对滞后,近年来面临着转型升级的挑战。
二、华北地区板块华北地区位于中国的北部,由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四个省市组成。
作为中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华北地区板块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
这里是中国的首都北京所在地,也是中国最大的直辖市天津的所在地。
华北地区板块的经济以服务业和制造业为主,拥有着发达的金融、科技、文化等行业。
此外,华北地区也是中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区,拥有优质的农田和适宜的气候条件,使得这里成为了中国粮食供应的重要区域。
三、华东地区板块华东地区位于中国的东部,由山东、江苏、浙江、安徽、福建、上海六个省份组成。
华东地区板块是中国最发达的地区之一,也是中国经济最活跃的区域之一。
这里地理位置优越,紧邻海洋,拥有着众多的港口和沿海城市。
华东地区板块的经济以制造业和服务业为主,尤其是信息技术、金融、物流等行业发达。
这个地区产业链较为完整,从原材料采购到生产加工再到产品销售,形成了一个相对完整的产业链。
华东地区板块的经济中心是中国最大的城市上海,这里拥有发达的金融机构和国际化的商业氛围。
四、华南地区板块华南地区位于中国的南部,由广东、广西、海南三个省份组成。
这个地区是中国最繁荣的地区之一,也是中国对外经济合作最活跃的地方之一。
我国四大地理区域比较
![我国四大地理区域比较](https://img.taocdn.com/s3/m/fced4a612f3f5727a5e9856a561252d381eb2059.png)
我国四大地理区域比较中国可大致划分为四大地理区:东部沿海,中部山地,西部平原,北部草原。
1、东部沿海区东部沿海区是我国的经济发达地区,也是中国的重要的工业集群地区,包括江浙沪、珠江三角洲、福建闽江三角洲地区以及东部沿海其他地区。
江浙沪三省一市是我国经济发达最早、发展最快、规模最大的地区,其经济总量占全国的1/3以上。
其冬少夏多的气候季节比较适宜人类居住,而且地势较低,大部分地区是沿海平原、沿江地带或造山带,土壤储蓄充足,水源丰富,极具发展价值。
2、中部山地区中部山地是我国山水秀丽的地方,主要分布在长江中游、云南、西藏等地区。
这里地势为丘陵复杂,急峻起伏,高山苍茫,溪流险要,峡谷流淌。
茶园和果园、竹林时而装饰深山,森林时而披山头,云雾缭绕,历史遗迹纵横,百态秀丽,气势磅礴。
中部山地气候温和,山水景色优美,主要是农田和草地,物产丰富,森林资源可观。
由于地势险要,交通不发达,地区经济相对欠发达。
3、西部平原区西部平原区是我国西部平原地区,包括塞尔维亚、黄河河谷、川渝地区等。
这里地势较低,地形特点是大片特大平原,气候较温和,水、土壤肥沃,古老的河流,为西部数千年的文明史提供了宝贵的资源,如蜀汉、新疆乌鲁木齐盆地。
西部平原地区经济发达,土壤肥沃,适合种植各种农作物,是我国重要的农业生产基地和旅游区。
4、北部草原区北部草原区是我国三大草原地区之一,主要分布在内蒙古、青海、宁夏、新疆、甘肃和西北其他地区。
温和的气候,行季雨富饶的土壤,坝子地区的开阔草原景致绚丽,形成了草原文化。
北部草原区有春泥、草原草鱼、兽皮等受欢迎的特产,也是重要的牧业区,驯马、养牲畜比较发达,且有大片的森林资源和景观,是休闲度假旅游胜地。
综上,中国各地区在地理位置、气候环境、资源禀赋、交通建设以及经济发展等方面各有特色,是一个具有丰富多样性的地理区域。
中国四大区域
![中国四大区域](https://img.taocdn.com/s3/m/b85cc235eefdc8d376ee327c.png)
北方地区大体位于大兴安岭、乌鞘岭以东、秦岭—淮河以北,东临渤海、黄海包括东北三省、黄河中下游各省的全部或大部,以及甘肃省东南部和江苏、安徽的北部是我国季风气候区的北部地区,1月0℃等温线和800毫米等降水量线以北北方地区:概述:北方地区指我国东北秦岭-淮河以北的地区,面积约占全国的20%,人口约占全国的40%。
区内的东北平原、华北平原、汾渭平原为我国重要的农业地区。
文化:北方地区历史文化悠久,名胜古迹众多,人文旅游资源极为丰富。
农作物:春小麦、玉米、高粱、大豆、马铃薯、甜菜等。
温带水果:苹果、梨、桃、杏、柿、枣、葡萄等。
矿产:煤、铁、油等南方地区位于秦岭—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东,东南部临东海、南海包括长江中下游、南部沿海和西南各省(市、自治区)是我国季风气候区的南部地区,1月0℃等温线和800毫米等降水量线以南南方地区:指我国秦岭??淮河以南的、青藏高原以东的地区,包括长江中下游平原。
南部沿海地区和西南地区三大不凡。
面积约占全国的1/4,人口约占全国的55%。
本区西部分布有30多个少数民族,云南省是我国少数民族最多的省份。
地势:本地区地势西高东低,地形为平原、盆地与高原、丘陵交错。
平原地区河湖众多,水网纵横,具有典型的南国水乡特色。
农作物:水稻、生猪、柑桔、茶叶、桑蚕、甘蔗、水产和热带作物。
矿产:铜矿、钨矿、汞矿、锡矿、锑矿、铅锌矿。
西北地区大体位于大兴安岭以西,长城和昆仑山—阿尔金山以北包括内蒙古、新疆、宁夏和甘肃西北部非季风气候区,深居内陆,400毫米等降水量线以西西北地区:位于长城-祁连山脉-阿尔金山脉-昆仑山脉一线以北,面积约占全国的30%,人口约占全国总数的4%。
少数民族:蒙古族、回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等;牧区作物:肉、奶、皮、毛等;矿产资源:稀土矿、镍矿、煤、石油、褐煤。
青藏地区位于横断山以西,喜马拉雅山以北,昆仑山和阿尔金山以南。
包括西藏、青海和四川的西部是一个独特的地理单元。
海拔高,气候寒冷四大地理区域:北方地区、南方地区、青藏地区、西北地区。
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特点
![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特点](https://img.taocdn.com/s3/m/9223e7f6d4bbfd0a79563c1ec5da50e2534dd14b.png)
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特点作为一个拥有广袤领土的国家,中国具有丰富的地理景观和文化。
其地域特点也十分的鲜明,大致可分为四个大区域:东部沿海地区、华北平原、西北高原和西南山地。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这四个大区域的特点。
一、东部沿海地区东部沿海地区是我国最发达的地区之一。
其较长的海岸线使得东部沿海地区成为我国经济最为发达的地方之一。
东部河流也非常的众多,其中最重要的要算是黄河和长江了。
此地区的地形以平原为主,沿海地带呈现海滨平原,内陆地区多为河套平原和黄土丘陵。
由于此地区雨量充沛,气候温暖,土地肥沃,海岸线众多、开阔,因此此地区适宜发展农业和渔业。
二、华北平原华北平原位于我国黄河流域中下游地区,其东到山海关,西至武威市,南起太行山,北楼海河。
此地区地形平坦,土地肥沃,水资源较为丰富,适宜发展农业和林业。
由于其地理位置优越,历史上人口众多,文化底蕴丰厚。
华北平原区域内的气候以暖温带季风气候为主,四季分明,天气多变,气温低于南方地区,降水集中在夏季,含沙量较高,黄河发源于此区,河流阶梯众多造就了丰富的水资源。
三、西北高原西北高原指的是我国西北地区的黄土高原和青藏高原,位于我国西北和西南边缘,其地势高峻,大致呈海拔4000-5000米。
其地理环境极为恶劣,缺水少河,气候干燥,荒漠化现象突出,地质构造复杂,矿藏资源丰富。
此地区被认为是我国的粮仓和能源基地。
其中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最大的高原,也是我国的珍贵生态环境。
此地区有独特的草地和冰川景观,大量珍稀物种生活在这里。
四、西南山地西南山地是中国的山区世界,由于地形优势,该地区有丰富的水利资源,以及各种珍贵的植物和动物资源。
西南山地包括云南高原、贵州三台山地、四川盆地和滇池等。
该地区地势高峻,形成多样性的气候,气候特征明显:云量较高,有雨雪时令。
西南山地地区人民饮食以食用辣椒为特色,成为中国烹饪文化的一个重要元素。
总体上,中国四个大地理区域有着各自独特的地貌和形成于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化底蕴。
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位置范围、主要省区和划分依据
![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位置范围、主要省区和划分依据](https://img.taocdn.com/s3/m/d083d9e50b4c2e3f5627636a.png)
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位置范围、主要省区和划分依据1、北方地区:(1)位置范围:大体位于大兴安岭、乌鞘岭以东,秦岭—淮河以北,东临渤海、黄海。
(2)主要省区:包括东北三省、黄河中下游各省的全部或大部,以及甘肃省东南部和江苏、安徽的北部。
(3)划分依据:是我国季风气候区的北部地区,位于1月0℃等温线和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以北。
(4)主要特征:A、面积占全国的20%,人口占全国的40%,人口密度大,汉族占绝大多数,主要少数民族为朝鲜族和满族。
B、平原广阔,主要有东北平原和华北平原。
农产品丰富,以旱作作物为主,如冬小麦、棉花、花生、玉米、大豆、高粱、甜菜。
C、矿产资源丰富,有丰富的煤、铁、石油。
2、南方地区:(1)位置范围:位于秦岭—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东,东部、南部临东海、南海。
(2)主要省区:主要包括长江中下游、南部沿海和西南各省(市、自治区)的全部或大部。
(3)划分依据:是我国季风气候区的南部地区,位于1月0℃等温线和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以南。
(4)主要特征:A、面积占全国的25%,人口占全国的55%,人口密度大,汉族占大多数。
B、平原、丘陵交错分布,东部有长江中下游平原和东南丘陵,西部有四川盆地和云贵高原。
C、农作物主要是水稻,盛产淡水鱼、亚热带和热带经济作物,如蚕丝、甘蔗、柑橘等。
D、矿产资源种类多,有色金属和水能资源丰富。
3、西北地区:(1)位置范围:大体位于大兴安岭以西,长城和昆仑山—阿尔金山以北。
(2)主要省区:主要包括内蒙古大部、宁夏北部和甘肃西北部。
(3)划分依据:是我国的非季风区,深居内陆,位于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以西。
(4)主要特征:A、面积占全国的30%,人口占全国的4%,其中汉族占2/3。
B、地形以高原、盆地、山脉为主。
有大兴安岭、天山、昆仑山、内蒙古高原、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
C、降水量少,以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
这里是全国重要的畜牧业基地,以灌溉农业为主,作物有小麦、水稻、棉花、瓜果、甜菜、长绒棉等。
中国地理四大区域
![中国地理四大区域](https://img.taocdn.com/s3/m/e2645c51f08583d049649b6648d7c1c708a10bc5.png)
中国地理四大区域中国地理四大区域是指华北、华东、华南和西南四个地理区域。
这四个地理区域在面积、地形、气候、经济发展等方面都有明显的差异,是中国地理特点的重要体现。
本文将对这四个区域进行详细的描述和分析。
一、华北地理特点华北地理区域位于中国北方,包括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等省份。
华北地区地势相对平坦,地形以平原和丘陵为主。
这里气候寒冷,冬季寒冷干燥,夏季炎热多雨。
华北地区是中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拥有众多的大城市和重要的交通枢纽。
华北地区是中国的粮食基地,拥有肥沃的农田和丰富的水资源。
同时,华北地区也是中国的重要工业基地,有着丰富的煤炭和铁矿资源。
这里的城市发达,经济发展较快,人口密度较高。
二、华东地理特点华东地理区域位于中国东部,包括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山东等省份。
华东地区地势较为平坦,地形以平原和沿海地带为主。
这里的气候温和,四季分明,降雨充沛。
华东地区拥有长江三角洲和黄河三角洲等重要的经济区域。
华东地区是中国最发达的地区之一,经济总量居全国首位。
这里拥有众多的大城市,如上海、南京、杭州等,是中国的金融、商业和科技中心。
华东地区的工业发展比较发达,尤以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为主要特点。
三、华南地理特点华南地理区域位于中国南部,包括广东、广西、海南等省份。
华南地区地形以山地和丘陵为主,沿海地带地势复杂。
这里气候温暖湿润,四季如春,降雨充沛。
华南地区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和热带农业资源。
华南地区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地区之一,经济发展较快。
这里的港口和经济特区如深圳等对外开放程度较高,吸引了大量的国内外投资。
华南地区也是中国主要的出口加工区,制造业发达。
四、西南地理特点西南地理区域位于中国西南部,包括云南、贵州、四川、重庆等省份。
西南地区地形复杂多样,包括高山、高原、盆地等。
这里气候多样,西南地区地势较高,气温较低。
西南地区是中国的重要农业基地,盛产水稻、玉米、辣椒等农产品。
同时,这里也是中国重要的能源和矿产资源基地,有着丰富的水力资源和煤炭、天然气等能源资源。
中国四大地理区域
![中国四大地理区域](https://img.taocdn.com/s3/m/82f624e70129bd64783e0912a216147917117e38.png)
中国四大地理区域
一、中国的四大地理区域
中国四大地理区域是指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
其中,秦岭、淮河一线是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地理分界线。
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为北方地区和西北地区的分界线。
昆仑山-祁连山-青藏高原东缘界线为西北地区与青藏地区的分界线。
二、各个地理区域的特点
1.北方地区:北方地区地势以平原和高原为主,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冬季寒
冷,夏季炎热,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
北方地区是中国的重要农业生产基地,主要种植小麦、玉米、高粱等粮食作物,同时也有棉花、大豆等经济作物。
2.南方地区:南方地区地势以低山丘陵和平原为主,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
四季分明,降水丰沛。
南方地区主要种植水稻、油菜等作物,同时也有茶叶、蚕丝等经济作物。
南方地区也是中国的重要工业基地之一,主要发展轻工业和食品加工业。
3.西北地区:西北地区地势以高原和山地为主,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
较少,气候干燥。
西北地区主要种植小麦、玉米、棉花等作物,同时也有畜牧业和灌溉农业。
西北地区也是中国的重要能源基地之一,主要发展石油、煤炭等产业。
4.青藏地区:青藏地区地势以高原为主,属于高原山地气候,气温较低,降
水较少。
青藏地区主要种植青稞、小麦等作物,同时也有畜牧业和旅游业。
青藏地区也是中国的重要生态保护基地之一,拥有丰富的野生动植物资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的三大气候区和四大区域(下)
一、国土的划分
1、区域划分的依据
我国的国土幅员辽阔,陆地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居世界第三位。
因纬度位置、海拔高度和海陆分布等自然地理因素不同,造成地区之间自然差异。
在不同的自然环境下,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也会有不同程度的差异。
由于自然环境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显著,在中国漫长的农业社会历史中,各地形成了适合当地自然环境的农业生产形式。
所以,根据自然条件和农业生产类型的不同,我国大致可划分为四大区域: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
2、四大区域的名称
见“四大区域示意图”,从大体上认识四大区域的地理位置。
思考,与自然地理上的哪幅地图相似,与“中国三大气候区”一样,看出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在气候上同属东部季风区。
二、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
1、分界线
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的分界线是秦岭—淮河一线。
秦岭横亘我国中部,西起甘肃、青海两省边境,东到河南省中部,全长1500千米。
淮河源出河南省桐柏山,主流东去,下游分成两支,分别注入长江和黄海,全长1000千米。
(见“南方与北方的地理分界线”)
秦岭—淮河一线附近,还有两条重要的自然地理分界线,一条是一月0摄氏度等温线,它是亚热带和暖温带的分界;另一条是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它是湿润和半湿润地区的分界。
(这三条线大致重合)在三线的南北,自然环境明显差异,人们的生活和生产方式也不同。
“大家谈”:你知道我国北方和南方地区的自然环境、人们的生活和农业生产活动有什么不同吗?结合两幅自然景观图片,请同学回答,教师总结介绍。
2、北方地区
北方地区地势坦荡,耕地以旱地为主,多种植小麦、玉米等农作物,所以人们主食以面食为主。
东北和华北平原是我国北方地区的重要的粮食作物和油料作物产区。
3、南方地区
南方地区耕地以水田为主,气候较温暖,降水丰沛,为发展种植业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长江中下游平原和四川盆地是我国重要的粮棉产区,水稻是本区的主要粮食作物,所以人们主食以米饭为主。
南方还有很多河流、湖泊、鱼塘等水域,盛产淡水鱼等水产品。
因此,南方地区有很多的鱼米之乡。
三、西北地区
1、与北方地区的分界线
西北地区与北方地区的分界线自大兴安岭西坡向南至张家口,再延伸到兰州。
这条分界线主要根据年降水量确定。
这条线以西、以北地区为干旱地区,以东、以南地区为湿润地区。
完成“活动区”:对照两幅图,找出西北地区与北方地区的分界线大致与哪条年等降水量线重合?——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2、西北地区
西北地区的农业发展受水资源的制约,在具有灌溉条件的河流附近和绿洲,可以发展种植业和栽培业(如宁夏平原和河套平原是著名的“塞外江南”)。
而多数地区由于降水少,只能发展牧业。
西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牧场分布地。
(见“内蒙古草原”和“西北地区的大田灌溉”照片)
四、青藏地区
青藏地区位于我国西南部,它和其它地区的分界线是中国地势第一、第二级阶梯的分界: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一线。
该地的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
青藏地区的农业以牧业为主,这里分布着世界上最大的高寒牧场。
主要牲畜是世界上其他地区没有的牦牛、藏绵羊、藏山羊。
在青藏地区的一些谷地,分布着一些种植业。
那里的特色作物为青稞,它是当地居民传统食品糌粑的原料。
小结:
中国四大区域虽然是依据自然条件划分的,但是经过长期的历史发展,各区域都形成了富有地区特色的文化。
这些文化成为各区域人们共同的精神财富。
作业:完成填图册部分题目11:50 | 添加评论 | 发送消息 | 固定链接 | 引用通告 (0) | 写入博客
4月24日
中国的三大气候区和四大区域(上)
我国疆域辽阔,南北纬度跨度大。
大部分在北温带,春暖、夏热、秋凉、冬寒,四季分明。
南部一小部分在热带,长夏无冬,四时暖湿。
我国具有山地、丘陵、高原、盆地、平原等多种地貌类型,是一个多山国家,山地、高原和丘陵约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86%。
根据我国综合自然条件的重大差异,《中国自然区划》将我国的自然区域分为①东部季风地区、②西北干旱地区、③青藏高寒地区。
我国东西距海远近不一。
东部近海地区受夏季风影响,夏季多雨,降水充沛。
西北内陆地区,降水稀少,气候干旱。
青藏高原地区,是地高天寒的高寒气候。
一、东部季风气候
(一)夏季风
我国位于世界上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的东南部,太平洋的西岸(距离印度洋也比较近)。
由于海陆之间热力差异等原因,夏季,大陆的气温高于海洋,而大陆的气压低于海洋,形成从海洋吹向大陆的夏季风,来自海洋上的夏季风,给我国东部近海地区带来了丰富的水气。
(发源于太平洋海面的东南季风和赤道附近印度洋上的西南季风把温暖湿润的空气吹送到中国大陆上,成为我国夏季降水的主要水汽来源。
通常夏季风在3月初影响中国华南沿海,然后以渐进和急进两种方式向北推进, 4、5月暖湿的夏季风推进到南岭及其以南的地区。
广东、广西、海南等省区进入雨季,降水量增多;6月夏季风推进到长江中下游,秦岭—淮河以南的广大地区进入雨季。
这时,江淮地区阴雨连绵,由于正是梅子黄熟时节,故称这种天气为梅雨天气; 7、8月夏季风推进到秦岭—淮河以北地区,华东、东北等地进入雨季,降水明显增多;9月间,北方冷空气的势力增强,暖湿的夏季风开始由北向南撤退,北方雨季结束;10月,夏季风从中国大陆上退出,南方的雨季也随之结束。
)
(二)冬季风
冬季大陆的气温比海洋低,而气压比海洋高,形成从亚洲大陆吹向海洋的偏北风,干冷的冬季风给我国带来严寒和干燥。
(在秋冬季节,来自蒙古、西伯利亚的冷空气不断南下,冷空气特别强烈时,气温骤降,出现寒潮。
寒潮可造成低温、大风、沙暴、霜冻等灾害。
)
我国东部广大地区,背陆面海,夏季受来自低纬度的海洋季风(夏季风)的影响,普遍高温多雨,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
冬季受来自高纬度的大陆季风(冬季风)的影响,大部分地区寒冷少雨。
(三)北方和南方的差异
我国东部季风区跨纬度广,南北气温差异显著。
(东部季风区域的最南点—南沙群岛南缘的曾母暗沙,位于北纬3度58分,而最北点—漠河附近的黑龙江主航道,位于北纬53度31分,南北跨纬度近50度,直线距离5500公里,是世界上跨度最大的国家之一)。
1、农业和自然景象
南方纬度低,四季山清水秀,常年田野翠绿,河网纵横交织,湖泊星如棋布。
农作物可全年生长,一年二熟到三熟,是水稻的主要产区。
北方纬度较高,自然景色随季节而变化明显。
冬季,千里冰封。
万里雪飘;春季,冰雪消融,
农田翻耕播种;夏季,炎热多雨,庄稼茂盛,大地披上绿装;秋季,满山红叶,庄稼黄熟,棉絮吐白,硕果累累,是多彩的丰收季节。
2、气候和衣食住行(知识窗)
二、西北干旱气候
我国西北部,位于亚欧大陆内部,远离海洋,又受山地高原阻挡(大兴安岭、太行山、黄土高原等),湿润的夏季风难以到达,降水稀少,气候干旱,日照充足。
冬寒夏热,气温的年变化、日变化都大。
(新疆“早穿皮袄午穿纱”的故事)
三、青藏高原高寒气候
我国西南部的青藏高原,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地高天寒,形成世界上中、低纬度大面积的高寒气候。
这里地势高,空气稀薄,日照强烈,降水稀少,气温低而变化大,形成特殊的高寒气候。
河谷地带地势较低,气候较为温暖,是主要的农业区,人口较多。
(青藏高原和西部高山地区,地高天寒,长冬无夏。
如藏北高原7 月平均气温低于8℃,五道梁7月平均气温为5.5℃,是全国最低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