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5中外历史上的民主与法治建设

合集下载

中考历史复习 知识专题03 中外民主和法治建设课件

中考历史复习 知识专题03 中外民主和法治建设课件

土地法大纲》 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按照农村人口平均分配土地
知能要点整合
2.中国现代的民主和法治建设
主题 第一届中国 人民政治 协商会议
《中华 人民共和国
宪法》
具体内容
通过了具有临时宪法作用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中国人民政 治协商会议的成功召开,初步建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知能要点整合
以《权利法案》为基础,英国确立了议会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最高 英国 《权利法案》
地位,逐渐形成了君主立宪制
欧美资产
宣布人人生而平等,享有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宣告
阶级革命
《独立宣言》北美13个殖民地脱离英国而独立。它是第一个以国家名义明确表述资
和改革中
产阶级政治要求的纲领性文献,被称为“第一个人权宣言”
国共双方签署“双十协定”。双方同意以和平、民主、团结、统一为基础,长期合作,坚 重庆谈判
决避免内战,建立独立、自由和富强的新中国。戳穿蒋介石假和平、真内战的阴谋
重庆政治协 政治协商会议为中国实现民主统一、和平建国带来了一线曙光
商会议
《中国
1947年,中国共产党颁布《中国土地法大纲》,规定:没收地主土地,废除封建剥削的土
等基本原则
法国
体现了自由平等和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等原则。这部
《拿破仑法典》 法典经过多次修改,今天仍然在法国施行。后来,很多国家的
民法都以《拿破仑法典》为参照蓝本
俄国
废除农奴 制的法令
解放了农奴,推动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
知能要点整合
3.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进程
主题
具体内容
《共产党 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为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的纲领《共产党宣言》在伦敦正式出 宣言》 版,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中外民主法治建设

中外民主法治建设

专题二、中外民主法制建设(一)中国古代的法治思想和法律1.法治思想:①战国时期,韩非子主张治国“以法为本”,法治的对象是广大臣民,除国君以外,不论贵贱,一律受法的约束,“法不阿贵”。

这种思想对打击奴隶主贵族特权,有积极意义。

②明清时期思想家黄宗羲认为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提倡“法治”,反对“人治”。

顾炎武主张“以天下之权,寄天下之人”。

2.中国古代的法律文件①秦始皇颁布通行全国的秦律,对后世封建律令的制定有很大的影响。

②明太祖制定了《大明律》,条理分明,增加了经济立法,同时主张量刑“重其重罪,轻其轻罪”。

★封建社会的法律体现了地主阶级的意志。

(二)近代前期中国人民民主政治的追求1.农民阶级:洪仁玕最早提出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资政新篇》。

主张统一政令,以法治国。

2.对君主立宪的追求(1)19世纪六七十年代,早期维新派倡导学习西方的君主立宪制度,但他们的理论没有付诸实践。

(2)19世纪末,资产阶级维新派发起维新变法运动,由于顽固势力的阻挠和镇压,变法最终失败,君主立宪制没有建立。

说明资产阶级改良道路在中国行不通。

3.对民主共和的追求(1)20世纪初,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通过辛亥革命建立了中华民国,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确立了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还特别规定实行责任内阁制。

(2)1912年宋教仁将同盟会改组为国民党,希望通过议会选举,重组内阁,限制袁世凯,维护民主共和,结果宋教仁被刺杀。

(3)“宋案”发生后,孙中山为维护民主共和,先后发起“二次革命”、护国运动等革命运动,但均遭失败,说明资产阶级共和国道路在中国行不通。

4.新文化运动中,资产阶级的激进民主派提倡民主与科学,对封建思想进行猛烈批判。

(三)中国共产党为追求民主政治进行的努力1.1922年,中共“二大”制定的民主革命纲领中指出:打倒军阀,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2.1923年,中共“三大”确定国共合作的方针。

初中历史民主与法制建设

初中历史民主与法制建设

初中历史民主与法制建设
民主与法制建设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中国历史上,民主与法制建设经历了多次波折和尝试,特别是在20世纪初以来的百年里,中国人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为实现民主和法制奠定了坚
实基础。

一、近代中国的民主运动
19世纪末20世纪初,近代化运动兴起,各种思想流派相继涌现。


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封建专制政府,建立了中华民国。

但是,在国共内战胜利后,中国进入了新的困难时期。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二、新中国的法制建设
新中国成立后,政府开始着手进行法制建设。

1954年颁布《宪法》,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

1957年颁布《刑法》,规定了罪刑相当原则和犯罪责任年龄等内容。

三、改革开放以来的进展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加快了对民主与法制建设的推进步伐。

1982年,中国颁布新宪法,明确了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确立了宪法至上原则。

1996年,《刑法》进行了重大修订,加强了对经济犯罪的打击。

2004年,《物权法》正式颁布实施,保护公民和组织的财产权益。

2012年,《民事诉讼法》进行了重大修改,促进了人民群众的司法参与。

总之,在中国历史上,民主与法制建设是一个不断推进的过程。

虽然在这个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困难和阻力,但是我们相信,在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努力下,中国定能够实现更加完善的民主与法制建设。

专题六中外历史上的民主法制建设.docx

专题六中外历史上的民主法制建设.docx

专题六中外历史上的民主法制建设专题提升演练1.1912年,美国学者百森评论中国某一事件时说:“中国目前的局势正以一种系统、科学的方式向前发展,出现了带有西方理想的政治模式。

”他评论的这一事件()A.彻底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B.是共和制度在中国的实践C.实现了平均地权的革命纲领D.高举着民主与科学的大旗解析:根据时间1912年,可知该事件是辛亥革命。

辛亥革命后建立了中华民国,中华民国是共和制度在中国的实践。

故选B项。

答案:B2.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召开。

下列哪一项不属于该会议的内容()A.宣告中央人民政府成立B.制定并通过《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C.决定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D.将北平改名为北京答案:A3.1949年,中国共产党提出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建议;195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实施纲要》公布实施;1954年,《纲要》的内容被载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这一过程反映出()A.各地区的少数民族基本实现自治B.少数民族地区跨入社会主义社会C.民族区域自治成为一项基本国策D.民族区域自治是我国根本的政治制度答案:C4.在推进依法治国的进程中,我国已基本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框架,其核心是()A.婚姻法B.宪法C.教育法D.刑法答案:B5.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公元前5世纪后半期雅典奴隶制民主政治发展到古代世界最高峰B.伯里克利时代雅典经济文化空前繁荣C.公民大会是雅典城邦最高的权力机构D.雅典全体居民都可以参加最高权力机构解析:伯里克利统治时期,雅典全体成年男性公民都可以参加最高权力机构公民大会。

故选D项。

答案:D6.英国“光荣革命”后制定了《权利法案》,美国独立战争后制定了1787年宪法,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这些说明()A.新政权才需要法制建设B.民主需要以法制作保障C.三国法制建设十分完善D.法制建设必定带来民主解析:英国通过了《权利法案》,美国制定了1787年宪法,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这些都是用立法的形式来巩固革命的成果,说明民主需要以法制作保障。

专题三 中外历史上的民主与法制建设

专题三 中外历史上的民主与法制建设
专题知识 · 梳理 设问角度 · 预测
想的提出
中考新突破 · 历史(江西)
第二部分 专题综合强化
2
思想 维新变法思想 “三民主义” 思想
内容 以康有为、梁启超等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维新派主张兴民权,发展 资本主义,在中国实行君主立宪制 “民族、民权、民生” 1915年开始的新文化运动,前期宣传“民主、科学”思想。提倡 民主,反对专制;提倡科学,反对迷信;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 学;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专题知识 · 梳理
设问角度 · 预测
第二部分 专题综合强化
8
(二)世界史上的政治民主化实践
国家 名称 政治 时间 世纪 概况及影响 机构。使古代奴隶制民主政治达到最高峰 以人文主义为核心,突出人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肯 定人的价值和追求,是西方民主法制建设的基础 以法律的形式对国王权力进行限制,确立了君主立宪 1689年 的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制度。人类社会由专制转向民
“民主、科
学”思想
中考新突破 · 历史(江西)
专题知识 · 梳理
设问角度 · 预测
第二部分 专题综合强化
3
(二)中国史上的民主法治实践 时期 事件 戊戌 内容 影响
力图通过变法将封建专制 在社会上起到了思想启蒙作用,有利 制度改造成为资产阶级君 于资本主义的发展,是中国政治民主 主立宪的民主政治制度 推翻了清政府的统治,建 化的第一步 它既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也结束了 在中国存在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 制制度,建立了民主共和国,实现了 中国由帝制到共和的转变
美国
《1787年宪法》 1787年 立了比较民主的资产阶级政治体制,有利于资本主 义的发展 叛乱各州废除奴隶制,允许奴隶作为自由人参加北 1862年 方军队,给予了黑人最基本的人身自由权利,为黑 人提高政治地位奠定了基础

中考历史课件 完善民主 依法治国——中外历史上的民主法治

中考历史课件 完善民主 依法治国——中外历史上的民主法治
全面 决定》,提出要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 有利于党和国家决
深化 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 策的科学化、民主
改革 治理能力现代化,并对经济、政治、 化,有利于加快社
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和党 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的建设制度改革进行了全面部署
阶段
社会 主义 建设 新时

名称
内容
意义
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 有利于国家政权
(1)1861年改革:1861年,亚历山大二世颁布了废除农奴制的法 令。法令规定:农奴获得人身自由,可以改变身份,自由转换 职业;农奴在获得解放的同时,可以获得一份土地,但是必须 出钱赎买,所出的价钱高出当时的地价 俄国 (2)十月革命:1917年列宁领导俄国十月革命取得胜利,建立了 (苏联) 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由理论变成了现实。俄 国十月革命以后,颁布了《和平法令》,退出了第一次世界大 战 (3)1936年苏联新宪法:1936年,苏联公布了新宪法,规定苏联 是工农社会主义国家。新宪法也标志着苏联模式的形成
1934年,卡德纳斯当选为墨西哥总统。为改变墨西哥的落后状 墨西哥 况,保证宪法的实施,卡德纳斯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其中包括 的卡德 打击寡头势力,确立中央集权的资产阶级民主政治体制。改革 纳斯改革 巩固了墨西哥资产阶级革命的成果,为墨西哥社会、经济的发
护国运动、护法运动等斗争

1915年陈独秀等高举民主与科学的口号,掀起新文化运
新文化 动,动摇了封建道德礼教的统治地位,使中国人民接受
运动 了一次民主与科学的洗礼,为随后爆发的五四运动起了
思想宣传和铺垫的作用
无产 阶级
中共在抗日根据地建立抗日民主政权,实行民主选举; 抗日
实行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的土地政策,开展大 民主

复习课件:中考历史复习11——中外历史上的民主与法制建设

复习课件:中考历史复习11——中外历史上的民主与法制建设

推翻了清王朝的 反动统治,结束 了我国两千多年 的君主专制制度, 建立了中华民国, 使民主共和观念 深入人心,极大 推动了中华民族 的思想解放,打 开了中国进步潮
流的闸门。
考点2:中国近代民主法制进程
背景
民主、自由、平等、博爱等西方思想传入中国; 袁世凯的倒行逆施,中华民国的政治陷入混乱局面
影响
开始时间
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 巩固和社
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标志着中国共 会的稳定,
产党在指导思想上的拨乱反正胜利完成
有利于党
和国家决
策的科学
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 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要完善和发展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 代化,并对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体制 改革和党的建设制度改革进行了全面部署
考点2:中国近代民主法制进程
辛亥革命
背景
民族危机不断加深,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 西方民主思想在中国进一步传播
影响
开始时间
1911年
目标或口号
民主共和制; “三民”主义(民族、民权、民生)
人物
资产阶级革命派 孙中山等
经过或内容
1911年10月10日,发动武昌起义; 1912年1月1日,建立南京临时政府; 1912年3月11日,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秦始皇为了加强其君主专制统治,奉行严刑峻法,在统一过程中为巩 固统一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后来由于秦始皇滥用民力,法家思想过 于严酷导致国家灭亡。
考点2:中国近代民主法制进程
背景 开始时间
民族危机不断加深,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西方民主思想在中国传播; 先进知识分子群体的发展壮大

专题5中外历史上的民主与法治建设

专题5中外历史上的民主与法治建设

专题5中外历史上的民主与法治建设——(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三甲午战争后,国人积极寻求救亡图存之路,一时间,“知与不知,莫不争言变法”。

维新派则看得更远,走得更快。

他们力图推动统治者进行全面的制度变革。

——新岳麓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请回答:(1)材料一体现了商鞅变法的哪项措施?这项措施产生了什么作用?奖励耕战,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对有军功者授予爵位并赏赐土地;军队的战斗力不断加强。

(2)材料二叙述了日本学习东西方文明的哪两件大事?大化改新;明治维新。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写出一位湖南籍维新派代表人物。

维新派力图推动怎样的“制度变革”?这场“制度变革”的结果给了我们什么启示?谭嗣同;建立君主立宪制政体;要有先进思想的指导,坚持党的领导,实事求是,从中国国情出发。

(4)今年是我国改革开放40周年,40年来,各项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请结合以上材料,为我国进一步深化改革提一条合理化建议。

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提高国家的综合国力;进一步解放人们的思想,实事求是。

2.日本历史的发展走过一段不寻常的道路,对世界历史影响深远。

结合所学知识,探究下列问题:【小国追梦】材料一日本历史的改革(1)图二是反映了日本明治维新的哪项重大举措?请从历史影响的角度比较一下两次改革有何共同点?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改变了社会性质,促进了日本历史的发展。

【军国迷梦】材料二“昨天对夏威夷岛的进攻给美国海陆军部队造成了严重的损害。

我遗憾地告诉各位,很多美国人丧失了生命。

此外,据报,美国船只在旧金山和火奴鲁鲁之间的公海上也遭到了鱼雷袭击。

”——罗斯福(2)“昨天对夏威夷岛的进攻”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这一事件对第二次世界大战有何影响?日本偷袭珍珠港;标志着二战达到最大规模(进一步扩大),美国的参战,加速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进程。

(言之有理即可)【大国崛起】材料三1972年,日本外相大平正芳说:“日本跟着美国脚步走的时代已经过去了。

中外民主与法制的进步历程

中外民主与法制的进步历程

C.《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9、活动主题:感受“民主与法治”
步骤一:回顾西方民主政治制度的确立
近代社会的一个重要特征是以民主代替专制、以法治代替人 治、以法律为标志的国家权力代替以君主为代表的贵族特权。
(1)1689年,英国颁布了《权利法案》,确立了_君__主_立__宪__制 的资本主义制度,走上了资产阶级政治民主化的道路。
复习目的
民主与法制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的 政治主题, 成为近年来各地中考复 习的的热点,往往与时政热点紧密结 合 。(选择题、材料题)
复习线索
古代的民 主政治
西方民主政治
中外结合
中国近代民主政治
英国 法国 美国 俄国 日本
中国资产阶级
无产阶级
中国现代民主政治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规律:
我们知道古今民主都是建立在一定的经济基础 之上的,不管是雅典的民主政治,还是西方民主政 治,以及中国的民主政治,民主政治的建立与发展 都与各国的经济发展密不可分,经济发展才能促进 民主政治的建设,反过来民主政治的建设是本国的 经济发展的有利保障。这一规律贯穿整个专题。
君主立宪制、共和制、联邦制
2、资产阶级反对封建专制的法律性文件: 英国《 权利法案 》 法国《人权宣言》、《 法典》
考点链接:中国近代的民主法制进程
(一)中国资产阶级争取民主政治的斗争 (二)无产阶级争取民主政治的斗争
(一)中国资产阶级争取民主政治的斗争 (重点) 都是向西方学习
具体事件:
君主立宪制 1、 戊戌变法 ——— 开启了近代中国政治上的民主化
宣告美利坚合众国诞生 确立“三权分立”的资产阶级政 治体制 开创民主制度的先河 进一步完善民主制度

中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专题8中外民主和法治建设课件

中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专题8中外民主和法治建设课件

知能要点整合
2. 中国近代民主和法治
事件
具体内容
1898年的戊戌变法,资产阶级维新派企图通过改良的方式,改封建制度为资产阶级君主立宪的民主政治制度,在 戊戌变法
社会上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
1911年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
新文化运 20世纪初,陈独秀、李大钊等人领导的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封建道德礼教的统治地位,使中国人民接受了一次民 动 主与科学的洗礼,为随后爆发的五四运动起了思想宣传和铺垫的作用
知能要点整合
3. 中国现代民主和法治 主题
具体内容
《中华人民 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制定了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 共和国宪法》 型的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欧美资产 阶级革命 和改革中 颁布的法
律文献
法国 俄国
由、分权、平等和保护私有财产等基本原则 (2)《拿破仑法典》:体现了自由平等和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等原则
1861年,亚历山大二世颁布了废除农奴制的法令。法令规定:农奴获得人身自由, 可以改变身份,自由转换职业;农奴在获得解放的同时,可以获得一份土地,但是必须 出钱赎买,所出的价钱高出当时的地价。改革废除了农奴制度,促使社会的各个方面 出现了新的气象,推动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是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
辛亥革命 结,建立了中华民国,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它开创了完全意义
辛亥革命
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极大地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
《中华民国 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它肯定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和 临时约法》 民主自由原则,是辛亥革命的重要成果

中考历史复习专题十一中外历史上的民主与法治建设课件

中考历史复习专题十一中外历史上的民主与法治建设课件
专题十一 中外历史上的民主与法治建设
命题点一 世界民主法治建设的历程 (一)世界古代的民主法治建设
(二)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民主法治建设
【关联提醒】 对英、美、法三国民主法治建设的认识 (1)在英、美、法三国资产阶级革命中,资产阶级颁布
的重要法律文献,维护了资产阶级的统治,促进了资本主义 的发展。
2019/5/26
最新中小学教学课件
18
谢谢欣赏!
2019/5/26
最新中小学教学课件
19
到法治,从专制到民主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只有中国共 产党才能领导中国人民实现真正的民主平等。
【热点速递】 热点 《中国法治建设年度报告(2017)》正式发布
2018年6月,由中国法学会组织撰写的《中国法治建设 年度报告(2017)》日前正式发布,报告包括依法行政、司法 体制改革、知识产权保护等12个部分。这是我国连续第10年 发布关于中国法治建设的年度报告。报告说,2018年是全面
全的人,主要是担心漏掉重要内容,影响以后的复习与思考.,这样不仅失去了做笔记的意义,也将课堂“听”与“记”的关系本末倒置了﹙太忙于记录, 便无暇紧跟老师的思路﹚。 如果只是零星记下一些突出的短语或使你感兴趣的内容,那你的笔记就可能显得有些凌乱。 做提纲式笔记因不是自始至终全都埋头做笔记,故可在听课时把时间更多地用于理解所听到的内容.事实上,理解正是做好提纲式笔记的关键。 课堂笔记要注意这五种方法:一是简明扼要,纲目清楚,首先要记下所讲章节的标题、副标题,按要点进行分段;二是要选择笔记语句,利用短语、数 字、图表、缩写或符号进行速记;三是英语、语文课的重点词汇、句型可直接记在书页边,这样便于复习时查找﹙当然也可以记在笔记本上,前提是你 能听懂﹚;四是数理化生等,主要记老师解题的新思路、补充的定义、定理、公式及例题;五是政治、历史等,着重记下老师对问题的综合阐述。

中外历史上的民主与法治建设

中外历史上的民主与法治建设

思维导图
基础突破
一、古代民主与法制进程
1.中国古代法家思想:战国末期的韩非是法家的代表人物,他主张改革, 反对空谈仁义,提倡法治;提出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2.古巴比伦《汉谟拉比法典》:《汉谟拉比法典》是一部维护奴隶主阶 级利益的法典,是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
3.雅典民主政治:公元前5世纪后半期,伯利克里当政期间,雅典达到全 盛,经济繁荣,文化昌盛,全体成年男性公民都可以参加最高权力机构公 民大会,奴隶主民主政治发展到古代世界的高峰。 4、古罗 Nhomakorabea法学系统
(4)“文化大革命”期间:国家的政治建设举步维艰,我国的民主法制遭 到严重践踏。 (5)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经过“文化大革命”,人们更加认识到 民主和法制的重要性,全国人大加紧立法工作。1979年,颁布了《中华人 民共和国刑法》。1982年,颁布了第四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是 新时期一部比较完善的宪法。1986年,又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 则》。此后,全国人大又通过了《义务教育法》《劳动和社会保障法》 《环境保护法》等一系列法律。广大人民群众的法制观念不断提高,依法 办事逐渐成为了人们的共识,我国正在向依法治国的道路迈进。1999年, 九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将“依法治国”方略写入宪法。
(3)法国:1789年,资产阶级通过《人权宣言》,它宣称人们生来自由,权利 平等,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体现了反对君主专制和封建等级制度的思想; 1804年的《拿破仑法典》,确立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立法规范。
(4)俄国:1861年,沙皇亚历山大二世在维护地主阶级利益的前提下,被迫 签署了废除农奴制的法令。农奴制的废除,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使俄国 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

中考历史 知识专题探究五 中外民主与法治

中考历史 知识专题探究五 中外民主与法治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革命实现“第一步”的标志性 事件是什么?“第二步”在我国是如何实现的?
标志性事件:新中国的成立。实现途径:通过三大改造,把生产资料私 有制变成了社会主义公有制。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这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在 哪一次会议上诞生的?并指出这部宪法的性质。
法典》构成,奠定了欧洲民法的基础
(1)英国:1689 年,英国议会颁布《权利法案》,英国逐步 建立起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政治体制 (2)美国:①1787 年宪法:确立美国为联邦制国家,体现了 资本主 三权分立的原则,总统、国会、最高法院相互制衡,开创了 义性质 美国民主政治的先河。②《解放黑人奴隶宣言》:1862 年颁 布,解放了美国黑人奴隶。③《全国工业复兴法》:1933 年 颁布,加强了政府对经济的干预。④《社会保障法》:建立 社会保障制度
材料二 1953 年 1 月,中央人民政府决定成立以毛泽东为主席的中华人 民共和国宪法起草委员会。宪法起草委员会经过一年多的努力,完成了 宪法草案初稿,在此基础上又进行了历时 3 个月、上亿民众参加的讨论 和修改。1954 年 9 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诞生。 ——摘编自郭大钧《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1)1848 年,马克思、恩格斯发表《共产党宣言》,标志着科学 社会主义诞生 社会主 (2)1917 年,苏联颁布《和平法令》,宣布成立苏维埃政府 义性质 (3)1936 年苏联颁布新宪法,标志着苏联成为工农社会主义国 家
角度一:关系类 1.民主与法治同经济建设之间有什么关系? 相互依存、相互统一。民主与法治是经济建设的有力保障,经济建设反 过来也会促进民主与法治的发展和完善。
角度二:影响类 2.结合历史上各国的民主与法治建设实践,谈谈民主与法治建设有何影 响? (1)民主法治是维护社会秩序、促进社会发展的重要保障。 (2)民主法治建设是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维护社会 和谐稳定的根本要求。 (3)民主与法治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和保障人民利益和需求的必然要 求。

中考历史专题复习专题九中外历史上的民主与法治建设课件五四制

中考历史专题复习专题九中外历史上的民主与法治建设课件五四制

编后语
• 常常可见到这样的同学,他们在下课前几分钟就开始看表、收拾课本文具,下课铃一响,就迫不及待地“逃离”教室。实际上,每节课刚下课时的几分 钟是我们对上课内容查漏补缺的好时机。善于学习的同学往往懂得抓好课后的“黄金两分钟”。那么,课后的“黄金时间”可以用来做什么呢?
• 一、释疑难 • 对课堂上老师讲到的内容自己想不通卡壳的问题,应该在课堂上标出来,下课时,在老师还未离开教室的时候,要主动请老师讲解清楚。如果老师已
发布关于中国法治建设的年度报告。报告说,2018年是全面 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我国将进一步加强和保障 宪法实施和监督工作,加快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 法制度,提高全民族法治素养。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命题链接】 中国的法治建设成就。
【开放设问】 一、认识(启示)类 1.结合我国民主与法治建设的进程,谈谈你对民主与法 治的认识。 (1)民主与法治的建设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随着时代进步 不断发展完善的;民主是法治的基石,法治是民主的保障。
(5)启蒙思想:促进了中国的思想解放。在启蒙思想的影响 下,中国出现了三次思想解放潮流,即戊戌变法期间的思想 解放运动;辛亥革命期间的思想解放运动;新文化运动时期 的思想解放。
三、做法类 3.在依法治国进程中,应如何利用传统文化中的法治思想 助推中国梦的实现? 将传统文化中的法治思想与今天的依法治国方略相联系;对 传统的法治思想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将法治建设与道德建 设、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紧密结合;坚持立足国情,具体问 题具体分析。
2019/5/26
最新中小学教学课件
thank
you!
2019/5/26
最新中小学教学课件
2.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民主法治建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5中外历史上的民主与法治建设
1.[2019·岳阳]人类的文明史也是一部改革史。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

……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
身(免除其徭役)。

宗室(国君家族)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列入家
族名册)。


——《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二由于日本有向伟大的中国文化借用某些东西的悠久传统,因而19世纪再同样地借用西方世界的东西时,发生的冲突较少,痛苦较小。

过去,日本以“日本精神,中国知识”为口号,适应了经
过挑选的中国文化的某些东西。

现在,日本又以“东方道德,西方技艺”为口号,向西方借用了它所盼望的东西。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甲午战争后,国人积极寻求救亡图存之路,一时间,“知与不知,莫不争言变法”。

维新派则看得更远,走得更快。

他们
力图推动统治者进行全面的制度变革。

——新岳麓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请回答:
(1)材料一体现了商鞅变法的哪项措施?这项措施产生了什么作用?
奖励耕战,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对有军功者授予爵位并赏赐土地;军队的战斗力不断加强。

(2)材料二叙述了日本学习东西方文明的哪两件大事?
大化改新;明治维新。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写出一位湖南籍维新派代表人物。

维新派力图推动怎样的“制度变革”?这场“制度变革”的结果给了我们什么启示?
谭嗣同;建立君主立宪制政体;要有先进思想的指导,坚持党的领导,实事求是,从中国国情出发。

(4)今年是我国改革开放40周年,40年来,各项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请结合以上材料,为我国进一步深化改革提一条合理化建议。

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提高国家的综合国力;进一步解放人们的思想,实事求是。

2.日本历史的发展走过一段不寻常的道路,对世界历史影响深远。

结合所学知识,探究下列问题:
【小国追梦】
材料一日本历史的改革
(1)图二是反映了日本明治维新的哪项重大举措?请从历史影响
的角度比较一下两次改革有何共同点?
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改变了社会性质,促进了日本历史
的发展。

课本、报刊杂志中的成语、名言警句等俯首皆是,但学生写作文
运用到文章中的甚少,即使运用也很难做到恰如其分。

为什么?还是
没有彻底“记死”的缘故。

要解决这个问题,方法很简单,每天花3-5分
钟左右的时间记一条成语、一则名言警句即可。

可以写在后黑板的“积累专栏”上每日一换,可以在每天课前的3分钟让学生轮流讲解,也
可让学生个人搜集,每天往笔记本上抄写,教师定期检查等等。

这样,
一年就可记300多条成语、300多则名言警句,日积月累,终究会成为
一笔不小的财富。

这些成语典故“贮藏”在学生脑中,自然会出口成章,
写作时便会随心所欲地“提取”出来,使文章增色添辉。

【军国迷梦】材料二“昨天对夏威夷岛的进攻给美国海陆军部队造成了严重
的损害。

我遗憾地告诉各位,很多美国人丧失了生命。

此外,据报,美国船只在旧金山和火奴鲁鲁之间的公海上也遭到了鱼雷袭击。


——罗斯福
(2)“昨天对夏威夷岛的进攻”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这一事件对
第二次世界大战有何影响?
日本偷袭珍珠港;标志着二战达到最大规模(进一步扩大),美
国的参战,加速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进程。

(言之有理即可) 【大国崛起】
材料三1972年,日本外相大平正芳说:“日本跟着美国脚步走的时代已经过去了。

”1983年,日本首相中曾根康弘宣称:“要在世
界政治中加强日本的发言权,不仅增加日本作为经济大国的力量,
而且要增加日本作为政治大国的分量。


(3)阅读材料三,日本外相大平正芳宣称“日本跟着美国脚步走的时代已经过去了”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日本首相中曾根康弘的言论
反映出日本怎样的政治欲望?
20世纪70年代初,日本经济迅速发展,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第二经济大国;日本积极谋求政治大国地位。

“师”之概念,大体是从先秦时期的“师长、师傅、先生”而来。

其中“师傅”更早则意指春秋时国君的老师。

《说文解字》中有注曰:“师教人以道者之称也”。

“师”之含义,现在泛指从事教
育工作或是传授知识技术也或是某方面有特长值得学习者。

“老师”的原意并非由“老”而形容“师”。

“老”在旧语义中也是一种尊称,隐喻年长且学识渊博者。

“老”“师”连用最初见于《史记》,有“荀卿最为老师”之说法。

慢慢“老师”之说也不再有年龄的限制,老少皆可适用。

只是司马迁笔下的“老师”当然不是今日意义
上的“教师”,其只是“老”和“师”的复合构词,所表达的含义多指对知识渊博者的一种尊称,虽能从其身上学以“道”,但其不一定是知识的传播者。

今天看来,“教师”的必要条件不光是拥有知识,更重于传播知识。

与当今“教师”一称最接近的“老师”概念,最早也要追溯至宋元
时期。

金代元好问《示侄孙伯安》诗云:“伯安入小学,颖悟非凡貌,属句有夙性,说字惊老师。

”于是看,宋元时期小学教师被称为“老师”有案可稽。

清代称主考官也为“老师”,而一般学堂里的先生则称为“教师”或“教习”。

可见,“教师”一说是比较晚的事了。

如今体会,“教师”的含义比之“老师”一说,具有资历和学识程度上较低一些的
差别。

辛亥革命后,教师与其他官员一样依法令任命,故又称“教师”为“教员”。

【反思前行】
(4)综合日本历史发展的轨迹,你有哪些感悟?(两点即可)
我国古代的读书人,从上学之日起,就日诵不辍,一般在几年内就
能识记几千个汉字,熟记几百篇文章,写出的诗文也是字斟句酌,琅琅
上口,成为满腹经纶的文人。

为什么在现代化教学的今天,我们念了十几年书的高中毕业生甚至大学生,竟提起作文就头疼,写不出像样的文章呢?吕叔湘先生早在1978年就尖锐地提出:“中小学语文教学效果差,中学语文毕业生语文水平低,……十几年上课总时数是9160课时,语文是2749课时,恰好是30%,十年的时间,二千七百多课时,用来学本国语文,却是大多数不过关,岂非咄咄怪事!”寻根究底,其主要原因就是腹
中无物。

特别是写议论文,初中水平以上的学生都知道议论文的“三要素”是论点、论据、论证,也通晓议论文的基本结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但真正动起笔来就犯难了。

知道“是这样”,就是讲不出“为什么”。

根本原因还是无“米”下“锅”。

于是便翻开作文集锦之类的书大段抄起来,抄人家的名言警句,抄人家的事例,不参考作文书就很难写出像样的文章。

所以,词汇贫乏、内容空洞、千篇一律便成了中学生作文的通病。

要解决这个问题,不能单在布局谋篇等写作技方面下功夫,必须认识到“死记硬背”的重要性,让学生积累足够的“米”。

改革是社会前进的动力;注重科技与教育发展,增强综合国力;反思历史,与周边国家和平相处;多行不义必自毙等。

(两点即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