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美术近大远小
【精品课件】 苏少版美术五下 01 近大远小 课件2
想一想
为什么会产生近大远小的现象呢? 人的视觉有一定角度,离得近的能够遮挡的 角度就大,离得远的遮挡的角度就小。
小 组 讨 论
观察影壁与门感觉一样大吗? 开门时路面有什么变化?
小 组 讨 论
观察两个高矮一样的人物 你能总结出哪些透视现象?
生活中常见的透视现象: •近大远小
小•近高远低 组•近宽远窄 讨•除象此?之外你还能说出哪些透视现 论
1.近大远小
远 处 的 铁 轨 真 的 变 窄 了 吗 ?
我们从哪个视角可以看到这样的人物形象?
你 找 到 近 大 远 小 吗 ?
除了近大远小,你还发现了近( )远( )?
你见 过这 种现 象吗
什么 叫透
视
观察透视的示意图: 透视—通过在透明的平面上进行绘画,去观察研究 后面物体的视觉科学.
大 师 笔 下 的 近 大 远 小
大 师 笔 下 的 近 大 远 小
大 师 笔 下 的 近 大 远 小
学生作业
学生作业
学生作业
学生作业
学生作业学Βιβλιοθήκη 作业学生作业你 来 画
课后拓展 • 运用近大 远小的透 视现象画 画你周围 的景物。
北京名胜古迹
• 说说你知道的天安门? • 找找哪里体现了近大远小?
• 说说你知道的长城? • 找找哪里体现了近大远小的透视?
绘画中的近大远小
绘画中的近大远小
• 请你按照近大远小的规律,在这条路旁 种上绿树。
图 片 欣 赏
图 片 欣 赏
图 片 欣 赏
图 片 欣 赏
图 片 欣 赏
(五下)美术优秀课件-1近大远小 |苏少版 PPT(20页)
照片拍出
一大 一小
奇怪现象
远为 小什 的么 现会 象出 呢现 ?近
大
人的视觉有一定角度,离得 近的能够遮挡的角度就大, 离得远的遮挡的角度就小。
你找到近大远小吗?
除了近大远小,你还发现了近( )远( )?
生活中常见的透视现象:
• 近大远小 • 近高远低 • 近宽远窄 • 近处清晰,远处模糊
•
2.对于人类而言,转基因技术或是天 使,或 是魔鬼 ,既可 能给人 类社会 的发展 带来福 音,也 可能对 人类的 健康造 成损害 。
•
3.关键问题在于,科学界至今不能确 认,转 基因食 品究竟 有无可 能对生 态环境 、人体 健康造 成重大 伤害。 在这样 的背景 下,转 基因食 品的商 业化, 特别是 主粮的 商业化 问题显 得有些 敏感。
•
6.由于不同转基因食品在人们食品消 费中的 比重大 不相同 ,其可 能的危 害性自 然也不 会一致 。但就 原则而 言,在 没有明 确的科 学结论 之前, 任何对 转基因 食品在 安全性 之外其 他方面 的重大 意义的 欢呼, 都不是 一件明 智之举 。
•
7..穿越浩瀚的银河,被月亮镶嵌的梦 ,具备 了无限 的属性 。自然 之子天 真而崇 高的想 象力是 对我们 神五、 神六的 理想设 计。当 我们通 过超越 自身而 实现人 类对月 的最好 抵达。 华夏人 几千年 的美好 向往, 终于与 多少代 人的热 烈渴望 有了一 个完美 的对称 。
不 一 样 的 近 大 远 小
不 一 样 的 近 大 远 小
•
1.根据目前的定义,转基因技术是从 某种生 物中提 取所需 要的基 因,将 其转入 另一种 生物中 ,使与 另一种 生物的 基因进 行重组 ,从而 产生特 定的具 有优良 遗传形 状的物 质。从 研究角 度看, 转基因 的技术 推进已 有不短 的时间 。
(新)苏教版第七册美术教案 第十一课-近大远小
(新)苏教版第七册美术教案第十一:近大远小苏教版第七册美术教案第十一:近大远小教学目标:1、通过教学,近大远小能发现周围环境中的透视现象,初步懂得透视的基本原理和规律,提高描绘物象的能力,使绘画作品更真实近大远小。
2、逐步发展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表现力和创造力近大远小。
教学重点:通过对周围环境的观察,发现近大远小的透视现象,能掌握简单的原理和规律,将透视知识应用于绘画中,使描绘的物象更真实。
教学难点:在绘画实践中应用所掌握的透视原理和规律,提高儿童绘画的基本技能,逐步发展儿童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时安排:一时前准备:放大本中的范画。
做简易的取景框。
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你们碰到过这样的事情吗?当你站在一条笔直的公路上,有没有发现,近处的大,远处越来越小了,最后成了一个点。
(是的)二、新授、(出示图片)你们能在这些图中找出近大远小的透视现象吗?(能)2、谁能说说你在日常生活中还见到过像这样有近大远小透视现象的实物?(见到过)如:路边的电线杆、铁路轨道、长廊等。
3、请同学们拿出取景框观察透视现象,发现透视规律------近大远小。
4、出示一张有代表性的图片,苏教版美术教案近大远小http://anxue请同学们找出透视的消失点,在消失点上作一条水平线。
这条水平线就是视平线,是人的视点高低位置在画面上的反映。
、教师示范:选择书中的一幅为例,先从画中找出地平线、消失点,再画好几条典型的透视线,按近疏远密,近粗远细的规律处理,将物体的外轮廓简略的表现出来。
三、学生作业,教师巡回指导临摹书中的一幅画,能较好的体现出透视现象的特点,指导学生进行模仿,能使学生较容易掌握透视方法。
四、作业讲评。
01 近大远小-教学课件
绘画中的近大远小
石阶、路、墙壁……
原来是墙上画的石阶路!
壁画中近大远小的巧妙利用,使室内的空间看上去无限大……
《 门 前 的 路 》 学 生 作 品 水 粉 色
《 小 巷 深 深 》 学 生 作 品 水 粉
作业要求
运用近大远小的透视原理画画你生活 中的景物,画出纵深感 。 ◆ 用你擅长的画法作画,提倡用色彩直 接表现,可以选择水粉或者炫彩棒、油 画棒 。
◆
课后拓展
建议同学们运 用近大远小的透 视现象写生生活 中的景物。
◆
除了近大远小,你还发现了近( )远( )?
1. 找到视平线。 2. 确定消失点。 3. 找到透视线。 可以开始填颜 色啦!谁来帮我画 出树干?
名 胜 古 迹
说说你知道的天安门? ◆ 找找哪里体现了近大远小?
◆
名 胜 古 迹
找说 找说 哪你 里知 体道 现的 了长 近城 大? 远 小 ?
绘 画 中 的 近 大 远 小
苏少版小学美术配套教学课件
五年级下册
近大远小
大丰市中小学教学研究室 任何芹
远 处 的 铁 轨 真 的 变 窄 了 吗 ?
想 一 想
为什么会产生近大远小的现象呢? 挡视线的角度大,离得远的遮挡的角度就小。
人的视觉有一定角度,靠得近的物体遮
我们从哪个视角可以看到这样的人物形象?
你 找 到 近 大 远 小 吗 ?
近大远小-美术课件
14
7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第 册
大 师 笔 下 的 近 大 远 小
15
7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第 册
大 师 笔 下 的 近 大 远 小
16
7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第 册
大 师 笔 下 的 近 大 远 小
17
7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第 册
[作业要求] 1.构图合理, 将近大远小的关系表现在画面 上。
22
2.色彩运用大胆, 注意远处、近处色彩的变
7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第 册
23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供参考! 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努力做得更好!
24
7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第 册
1
7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第 册
学生作业
名画欣赏
课程导入
2
7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第 册
你 见 过 这 样 的 现 象 么 ?
3
7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第 册
你 见 过 这 样 的 现 象 么 ?
4
7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第 册
你 见 过 这 样 的 现 象 么 ?
9
7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第 册
你 见 过 这 样 的 现 象 么 ?
10
7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第 册
你 见 过 这 样 的 现 象 么 ?
11
7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第 册
12
7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第 册
大 师 笔 下 的 册
大 师 笔 下 的 近 大 远 小
18
7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第 册
大 师 笔 下 的 近 大 远 小
美术中近大远小的实验原理
美术中近大远小的实验原理美术中的近大远小实验原理涉及到透视原理和光影原理。
1. 透视原理:透视是指根据物体与观察者之间的距离远近,绘制出物体的大小、位置和形状的一种方法。
在绘画中,近大远小原理是指离观察者较近的物体在画面中显得较大,而离观察者较远的物体则显得较小。
这一原理源于实际观察中的现象。
当我们目视远处的物体时,由于光线的散射,远处的物体看起来模糊小。
而当我们目视近处的物体时,由于近处物体与我们的视线较近,我们能更加清晰地看到细节,并感受到物体的大小。
在绘画中,为了表现这种视觉效果,艺术家们会使用透视原理。
他们会根据物体的位置和远近,将远处的物体描绘得较小,近处的物体描绘得较大,以便使观者在观看画面时能够感受到距离和深度。
2. 光影原理:在绘画中,光影是创造物体空间感和形态的重要因素之一。
通过准确把握光线的照射和物体表面的明暗变化,艺术家们可以创造出逼真的光影效果,进一步增强观者对物体远近的感知。
光线的照射会使物体表面出现不同的明暗度,从而营造出凹凸感和体积感。
当光线从特定角度照射在一个物体上时,物体表面的某些部分会被亮起来,而另一些部分则被遮蔽在阴影中。
通过准确绘制这些明暗的变化,艺术家们能够在画面中再现物体的立体感。
对于近大远小的表现,光影原理的应用尤为重要。
远离光源的物体会被照射得较暗,而靠近光源的物体则会被照射得较亮。
同时,由于光线在空气中的传播会受到空气颗粒的干扰,远处的物体会因此而显得更加模糊。
艺术家们会利用光影的效果,通过在画面中准确刻画物体的明暗度和细节来表现物体的远近距离。
综上所述,美术中的近大远小实验原理涉及到透视原理和光影原理。
通过准确把握物体的远近距离和光影变化,艺术家们可以在绘画中创造出逼真的立体感和空间感。
这种技巧可以让观者更好地感受到距离和深度,增强作品的艺术效果。
近大远小美术教案
近大远小美术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近大远小的基本概念及其在绘画中的应用。
2.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表现物体近大远小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对美术学科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创新精神。
二、教学内容1. 近大远小的基本概念:介绍近大远小的定义和原理。
2. 近大远小的表现方法:讲解和演示如何在绘画中表现物体的近大远小。
3. 近大远小的实践应用: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运用近大远小原理进行绘画创作。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让学生掌握近大远小的基本概念和表现方法。
2. 难点:如何让学生在实际绘画中灵活运用近大远小原理,创作出具有空间感的绘画作品。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PPT,内容包括近大远小的基本概念、表现方法和实践应用。
2. 学生准备绘画用品,如画纸、画笔、水彩颜料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展示PPT,引导学生了解近大远小的基本概念。
2. 讲解:教师讲解近大远小的表现方法,并进行现场演示。
3. 实践:学生根据教师讲解的内容,进行近大远小的绘画实践。
4. 指导:教师针对学生的绘画作品进行点评和指导,帮助学生提高表现技巧。
5. 总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近大远小的应用价值。
6. 作业布置:要求学生课后运用近大远小原理,完成一幅绘画作品。
六、教学评价1. 学生对近大远小概念的理解程度。
2. 学生运用近大远小原理进行绘画的表现能力。
3. 学生对美术学科的兴趣和参与度。
七、教学拓展1. 引导学生探索近大远小在其他艺术领域的应用,如摄影、设计等。
2. 组织学生进行近大远小主题的绘画展览,相互交流学习成果。
八、教学反思1. 教师对教学效果的自我评价,包括学生的学习兴趣、参与度和掌握程度。
2. 教师对教学方法的改进,如如何更有效地引导学生理解和运用近大远小原理。
九、教学计划调整1. 根据学生的学习进度和反馈,适当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进度。
2. 对教学方法进行调整,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小学美术《第1课近大远小》PPT课件
北 京 名 胜 古 迹 说说你知道的天安门?
找找哪里体现了近大远小?
北
京
名
胜
古
迹 说说你知道的长城?
找找哪里体现了近大远小的透 视?
绘 画 中 的 近 大 远 小
绘 画 中 的 近 大 远 小
透 视 处 处 在
植 树 小 游 戏 请你按照近大远小的规律,
想 一
想 人的视觉有一定角度,离
得为近什的么能会够遮产挡生的近角大度远就 大,离小得的远就现的小象遮。呢挡的?角度
小 组 讨 论
观察影壁与门感觉一样大吗? 开门时路面有什么变化?
小 组 讨 论
观察两个高矮一样的人物,你发现 了什么?
你能总结出哪些透视现象?
生活中常见的透视现象:
近大远小
小 近高远低 组 近宽远窄
在这条路旁种上绿树。
图 片 欣 赏
图 片 欣 赏
图 片 欣 赏
图 片 欣 赏
图 片 欣 赏
大 师 笔 下 的 近 大 远 小
大 师 笔 下 的 近 大 远 小
大 师 笔 下 的 近 大 远 小
学生 作业
学生 作业
学生 作业
学生 作业
学生 作业
学生 作业
学生 作业
学生 作业
学生 作业
学生 作业
你 来 画
学生 作业
课 运用近 大远小后Fra bibliotek的透视 现象画
拓 画你周
展
围的景 物。
同学们
来学校和回家的路上要注意安全
同学们
来学校和回家的路上要注意安全
你 见 过 这 种 现 象 吗
你 见 过 这 种 现 象 吗
景物的近大远小课件
生活中常见的透视现象:
近大远小 近高远低 近宽远窄
说说天安门哪里体现了近大远小?
说说长城哪里体现了近大远小?
绘 画 中 的 近 大 远 小
绘画中的近大远小
幼儿园画得近大远小
小学生画得近大远小
中 学 生 画 得 近 大 远 小
作业
自命题,创作“近大远小”的画 面。
要求: 1.构图合理,将近大远小的关系表现在画 面上。 2.色彩运用大胆,注意远处、近处色彩的 变化。
石家庄市翟营大街小学理论认为生产过程中产品质量的缺陷是由偶然因素与异常原因造成根据控制图的规律从而发现生产过程的异常及时报警以便采取措施消除异常恢复过程的稳定达到保证和提高质量的目的
5 景物的近 大远小
什么是透视?
透视是通过在透明 的平面上进行绘画,去 观察研究后面物体的视 觉科学。Leabharlann 为什么会产生近大远小的现象呢?
小学美术《近大远小详细》教案
1.教学重点
-理解近大远小的原理:通过实例讲解,让学生明白物体在画面中的透视关系,以及如何运用这一原理进行绘画创作。
-掌握表现空间感的方法:指导学生运用线条、色彩等美术语言,表现画面中的近大远小关系,突出空间感。
例:在绘画作品中,近处的物体画得大,远处的物体画得小,同时运用色彩的冷暖、明暗对比,增强画面的空间效果。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近大远小的基本概念。近大远小是物体在画面中的透视现象,即近处的物体看起来大,远处的物体看起来小。它是表现画面空间感的重要手法。
2.案析案例中的绘画作品,了解近大远小在实际中的应用,以及如何运用这一原理增强画面空间感。
其次,在新课讲授环节,我发现有些学生对近大远小的理解不够深入,可能是因为我讲解得不够详细,或者举例不够贴近他们的生活。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更多地关注学生的需求,用更生动的例子帮助他们理解。
在实践活动环节,学生们分组讨论和实验操作的过程比我预期的要顺利。他们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这让我感到很欣慰。但同时,我也注意到有些小组在成果展示时表达不够清晰,可能是因为他们对讨论主题的理解还不够深入。在接下来的教学中,我会加强学生的表达和沟通能力训练。
五、教学反思
在今天的教学中,我发现学生们对近大远小的概念有了初步的认识,但在实际应用中还存在一些困难。课堂上,我通过讲解理论、案例分析、分组讨论等多种方式,尽量让学生们从不同角度理解和掌握近大远小的表现方法。以下是我对今天教学的一些思考:
首先,我觉得在导入新课环节,通过提问方式引发学生们的兴趣和好奇心是成功的。大家积极地参与到课堂讨论中,这为后续的教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1.培养学生观察、发现生活中的近大远小现象,提高空间感知能力。
一二三年级美术要点
一年级美术知识要点说明:这是框架和题型,基本不脱离教材和课后学习屋,会在此基础上略有变通。
1、近大远小2、彩虹颜色:红橙黄绿蓝靛紫3、对称形4、富足有余、连年有余,鱼—-余、莲---连同音二年级美术知识要点1、三原色、三间色2、画面的主角要大一些3、排队习惯4、《大碗岛的星期天的下午》是法国画家修拉的油画作品5、空杯子中点上蓝点和黄点,眯起眼来看色彩变成绿色。
及其他混色练习三年级美术知识要点要点:1、文房四宝是指。
2、中国画的墨分五色、和破墨法。
3、用线条描绘事物时,线条的变化。
4、动画是将人或物的动作分解描绘,利用人眼的原理实现动画效果的。
5、中国画的绘画技法中的破墨法6、有趣的图形,甲骨文7、色彩给人的感觉8、了解课本上的名家名作如:《五马图》--李公麟—中国画《家乡笋》---吴冠中---速写《茶客》--叶浅予–速写《泼墨仙人图》梁楷《芙蓉锦鸡图》赵佶《屈原泽畔行吟图》傅抱石中国画《儿童种瓜》是我国画家丰子恺的作品9、中国画的颜料大都是从植物和矿物中提取出来的,比如青色,朱砂。
10、端午节的来历11、扎染12、棋盘设计13、画高山、水面、龙卷风等用的线条14、动画与视觉暂留15、红路灯、过马路习惯16、留住秋天,颜色调配17、泥塑的黏结方法18、创作题:课本课后活动内容或在此基础上变动题型一、填空(每分,共分)例:1、用线条描绘事物时,除了注意线条的、曲直变化,还要有疏密变化。
2、游戏棋盘设计的三要素是起点、终点和。
二、选择题(每分,共分)例:1、“青取之于蓝而深于蓝”,是指从菘蓝和蓼蓝中提取青色,至今()人仍用这种方法染制蓝印花布。
A、壮族B、白族C、汉族D、回族2、用泥巴捏恐龙的步骤是()。
A、捏躯干-捏头、四肢—刻画细节B、刻画细节-捏头、四肢-捏躯干C、捏躯干—刻画细节-捏头、四肢3、以黄和橙为主的色彩,给人()的感觉。
A、热烈B、凉爽C、安静D、伤心三、连线题,请你把下列作品和画种用直线连起来(每组分,共分)例:《茶客》中国画《五马图》动漫《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速写四、创作题(分)画一幅骑自行车的记忆画,并添画出场景。
提高学生美术作品质量的近大远小教案
近大远小是美术中的一项基础技法,它可以有效地提高美术作品的质量和艺术价值。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讲述如何通过近大远小教学来提高学生美术作品的质量。
一、认识近大远小我们需要了解什么是近大远小。
近大远小是指物体在离视觉中心点较近处显得比较大,而在较远处显得比较小的现象。
这种视角上的透视效果,在美术中被广泛应用于描绘建筑、风景、人物等。
通过运用近大远小技法,可以使画面更具有空间感和立体感,让观众产生强烈的视觉冲击感。
二、近大远小教学的目标和方法1. 目标近大远小教学的主要目标是帮助学生掌握近大远小基本概念,培养良好的视角感知能力,以及在绘画过程中的运用技巧。
同时,也需要让学生认识到近大远小的重要性,提高他们对美术作品的质量的要求和追求。
2. 方法近大远小教学的方式可以通过以下方法来完成:(1)课堂讲解和演示在课堂上,老师可以通过讲解和演示的方式,向学生传授近大远小的基本知识和技巧,教会他们如何在绘画过程中运用近大远小技术。
(2)实践练习在课堂上,老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实践练习,让他们在实践中了解近大远小的运用方法。
通过不断练习,学生可以更加熟练地掌握近大远小技法,提高他们的美术作品质量。
(3)课外拓展老师可以通过安排画廊参观、实地考察等形式,让学生了解近大远小在美术作品中的应用。
这样可以扩大学生的视野和艺术鉴赏能力,更好地理解近大远小技法的重要性。
三、方案设计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近大远小技法,我们可以采用如下的方案设计:1. 课堂教学(1)讲解近大远小基本概念。
介绍近大远小的概念和视角效果,描述近大远小在美术中的应用。
(2)演示近大远小技巧。
通过示范画面的绘制,向学生展示近大远小技巧的运用方法,让学生领略近大远小的艺术魅力。
(3)学生实践练习。
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近大远小绘画练习,通过实践加深学生对近大远小技法的理解和掌握,提高他们的技能水平和审美能力。
2. 课外拓展(1)参观画廊。
组织学生参观艺术展览和美术馆,让学生了解近大远小技法在实际艺术作品中的应用和效果。
一年级美术景物的近大远小现象
课题:景物的近大远小现象课时:1课时教学目的:通过讲课与观察实物,使学生认识到景物有近大远小的透视现象,使学生懂得祝平线和消失点在透视现象中的作用和使用方法。
课业类别:绘画知识课教学重点:观察实物,认识景物近大远小的透视现象。
教学难点:对近大远小现象,从理论的高度加以总结与认识。
教师教具准备:几幅表现景物远近关系的绘画作品,有正确的,也有错误的。
教学过程:1.铃声响过,在学校操场集合,以体育课队形站好。
告诉学生今天要上一节绘画知识课。
整队,组织教学2.解题:景物都有近大远小的透视现象,大至楼房、大街,小至一本书、一个火柴盒,我们每时每刻都可以看到这种现象。
今天我们要从这常见的现象之中总结出规律性的东西,这样同学们今后画画,就可以更真实地表现景物。
3.引导学生在操场上进行观察,教师可以选择一些景物:①校教学楼(看楼房近处与远处竖线长短的变化)。
②体育器械,如单杠、双杠、攀登架等(看两根立柱长短的变化)。
③校门口两边墙垛(看远近高矮的变化)。
还可以选择远近树木、电线杆的变化,看近处的窗口与远处的窗口之比较。
4.整队,回到教室坐好。
5.打开课本,教师分析课本上的几幅照片及透视图,结合刚才在室外的观察谈谈对照片透视现象的认识。
还可以叫学生补充一些课本及学校中没有见到过的透视现象。
(如果时间有余,教师叫学生用手测课本边线,近处与远处的差别,日光灯远近长短的差别,使学生明白即使是室内一些小的东西也有透视上的变化)6.教师将自己绘制的景物作品分别贴在黑板上。
这些作品有的是对的,有的是错的,要学生分辨,并讲出一定的道理。
这实际上是一次智力测验,也是对学生掌握知识情况的反馈,非常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
教后记:我觉得教师应在讲课时画一幅临摹作业,巩固前边所讲的知识,提高学生鉴赏能力。
作业篇幅要小,笔划少,简单易明,具有说明性。
近大远小创意美术教案设计
近大远小创意美术教案设计教案标题:近大远小创意美术教案设计教学目标:1. 了解近大远小的概念,并能够在创意美术作品中运用。
2. 培养学生观察力和想象力,提高其创造力和艺术表现能力。
3.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教学内容:1. 近大远小的概念介绍和示范。
2. 创意美术作品设计和制作。
教学步骤:引入活动:1. 引导学生观察周围环境中的近大远小元素,如建筑物、树木等。
2. 展示一些近大远小的创意美术作品,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概念讲解:1. 解释近大远小的概念,以图示和实例进行说明。
2. 引导学生思考近大远小在美术作品中的作用,如创造透视感、增加层次感等。
示范演示:1. 展示一个创意美术作品的示范,注重近大远小的运用。
2. 解释示范作品的构图和创意思路。
分组活动:1. 将学生分为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创意美术主题。
2. 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并设计自己的创意美术作品,注重近大远小的运用。
3. 每个小组选择一位代表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设计思路和草图。
制作实践:1. 学生根据小组讨论的设计思路和草图,开始制作自己的创意美术作品。
2. 教师提供必要的材料和工具,并指导学生如何运用近大远小的技巧。
展示和评价:1. 学生完成作品后,每个小组向全班展示他们的创意美术作品。
2. 全班进行作品欣赏和评价,鼓励学生互相交流和提出建议。
总结和延伸:1. 教师总结近大远小的概念和创意美术作品设计的要点。
2.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继续观察和运用近大远小的技巧,创作更多有创意的美术作品。
教学资源:1. 近大远小的示例图片和实物。
2. 创意美术作品的示范和参考。
3. 制作美术作品所需的材料和工具。
评估方法:1. 学生的参与度和合作能力。
2. 学生创意美术作品的完成度和近大远小的运用情况。
3. 学生对他人作品的欣赏和评价能力。
近大远小美术教学教案
近大远小美术教学教案近大远小美术教学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初步了解近大远小的透视现象及基本规律,理解视平线、消失点,初步掌握画出透视效果的技巧。
过程与方法目标:掌握对比观察的方法,运用透视规律,尝试用油画棒或水粉、水彩等材料表现身边的景物,画出纵深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受透视效果给画面带来的美感。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观察近大远小的透视现象,分析原理,运用透视原理,进行风景画的写生。
教学难点:表现“近大远小”的画面时,对直立物体的认识及表现。
教学设计一、照片观察,感知近大远小,点明课题(约4分钟)1.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外出游玩吗?你们去过哪些地方?能展示一下吗?(课前布置学生带外出游玩照片,选择有代表性的风景照片1-2张,用投影放大观察。
)2.师:请照片的主人给大家介绍一下照片中的风景。
(在分享交流中教师引导观察远近区别,可以是景,也可以是人。
)近处看到什么?远处有什么景物?你怎么看出是远处的?同学们发现了吗,照片中的景物越远越怎样?3.老师也带来一张照片,我们来看一下。
画面中看到了什么?你发现铁轨的变化了吗?远处的铁轨本身是不是真的变窄变细了呢?那么为什么我们看到它们越远就越小了呢?你们想知道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一下“近大远小”。
(板书课题)设计意图:联系实际,让学生从观察中发现近大远小的规律。
二、直观体验近大远小,揭示原理1.教具演示。
取一叠大小相同的绿色彩纸重叠,在重叠的纸面上剪出一棵树的形状,用毛衣针从中间穿过,等距排列开。
然后从侧面(横向)和正面(纵向)观察比较——侧面(如图①)看相同大小的树排列整齐;将树形正面微侧面向学生(如图②)再观察,产生近大远小的视觉效果,如不明显还可以将教具一端靠近学生的眼睛,以产生明显的透视效果。
师(梳理提问):这些树大小一样肯定没错吧?看来可以肯定树木的尺寸没有变化,可是我们的眼睛看到的树却是近大远小的,这究竟是什么原理呢?(生:讨论为什么出现这一现象)2.揭示原理。
湘美版一年级上册美术教学进度表
2
7
10.14—10.20
第7课 七彩飞虹 第8课 奇妙的撕纸
2
8
10.21—10.27
第9课 撕纸添画
2
9
10.28—11.03
第10课 我的拼音卡片 第11课 数字变变变
2
10
11.04—11.10
第12课 变脸第13课请跟我来
2
11
11.11—11.17
第14课 营养早餐
2
12
11.18—11.24
第15课 我长高了
2
13
11.25—12.01
第16课 手拉手好朋友
2
14
12.02—12.08
第17课 简笔画人
2
15
12.09—12.15
第18课 画画火柴人 第19课 蚂蚁搬家
2
16
12.16—12.22
第20课 漂亮的铅笔头
2
17
12.23—12.29
第21课 鸟语花香
2
18
12.30—01.05
第22课 小小食品店
2
元旦
放假
19
01.06—01.12
复习
2
20
01.13—01.17
期末检测
周次
起止时间
教学内容
课时
备注
1
09.01—09.08
第1课 取景与构图
2
2
09.09—09.15
第2课 近大远小
2
3
09.16—09.22
第3课 自由的色彩和形状
2
中秋
节假
4
09.23—09.30
第12课 妙思巧做 第13课 巧用材料
苏少版小学美术五年级下册《1近大远小》说课稿
苏少版小学美术五年级下册《1近大远小》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1近大远小》是苏少版小学美术五年级下册的一课。
本课主要让学生了解近大远小的概念,并通过观察、实践、探索等方式,让学生掌握近大远小的表现方法。
教材内容丰富,既有理论知识的介绍,又有实践操作的指导,难度适中,符合五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美术基础,对绘画有一定的兴趣。
但是,对于近大远小的概念和表现方法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对学生基础知识的引导和启发,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近大远小的表现方法。
三. 说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近大远小的概念,理解其在绘画中的应用。
2.培养学生观察、实践、探索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绘画技巧。
3.培养学生合作、交流、分享的良好习惯,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
四. 说教学重难点1.近大远小的概念理解。
2.近大远小的表现方法掌握。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近大远小的概念和表现方法。
2.采用实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实例,理解近大远小的表现方法。
3.采用分组合作法,让学生在实践中互相交流、合作,共同完成作品。
4.采用评价激励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实例,引导学生关注近大远小的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知识讲解:讲解近大远小的概念,让学生理解其在绘画中的应用。
3.实践操作:让学生分组进行实践,尝试运用近大远小的表现方法进行绘画。
4.分享交流:让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交流、评价,共同提高。
5.总结提升: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引导学生进一步探索近大远小的表现方法。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简洁明了,突出近大远小的概念和表现方法。
可以采用图文结合的方式,用简单的图形和文字展示近大远小的原理和应用。
八. 说教学评价教学评价要注重过程和结果的结合,既要关注学生对近大远小概念的理解,也要关注学生在实践中的表现。
近大远小美术教学教案
近大远小美术教学教案第一章:引言1.1 课程背景本课程旨在通过近大远小的美术教学,让学生了解和掌握近大远小的基本概念和表现手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艺术表达能力。
1.2 教学目标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将了解近大远小的基本概念,认识近大远小在美术创作中的应用,并能够运用近大远小进行简单的美术创作。
第二章:近大远小的基本概念2.1 近大远小的定义近大远小是指在视觉艺术中,物体离观者越近,看起来越大;离观者越远,看起来越小。
这是一种常见的视觉现象,也是艺术创作中常用的表现手法。
2.2 近大远小的表现手法1)大小变化:近处的物体画得大,远处的物体画得小。
2)透视变化:近处的物体透视线陡,远处的物体透视线缓。
3)色彩变化:近处的物体色彩鲜艳,远处的物体色彩渐变淡。
第三章:观察和分析近大远小3.1 观察近大远小的实例让学生观察和描述一些生活中的近大远小的实例,如街道上的行人与建筑、自然风光中的山丘和树木等。
3.2 分析近大远小的原理通过观察实例,引导学生分析近大远小的原理,理解近大远小是由于观察点和物体之间的距离变化造成的。
第四章:运用近大远小进行创作4.1 创作准备准备纸张、画笔、颜料等绘画工具。
4.2 创作指导1)画出观察到的物体,注意近大远小的表现。
2)运用近大远小的原理,进行艺术加工和创作。
4.3 创作展示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评价和交流,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第五章:总结与拓展5.1 课程总结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了解了近大远小的基本概念和表现手法,并能够运用近大远小进行美术创作。
5.2 课程拓展引导学生探索近大远小在其他艺术领域的应用,如电影、摄影等,激发学生的艺术兴趣和创造力。
第六章:近大远小的视觉原理6.1 视觉原理概述介绍人类的视觉系统如何感知近大远小,包括眼睛的结构、光线的传播、视网膜上的图像处理等。
6.2 近大远小的视觉效应探讨近大远小的视觉效应,如何通过视觉线索来判断物体的远近和大小,以及这些线索在不同艺术作品中的应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搜彩集创信意息
搜集信息:
录音机,实验材料
精彩创意:
实施修改意见
作实业践设活计动
1、把近大远小的现象画出来,看有没有纵深感。
2、可以画街道,铁路树木,植物,人特的远近变化。
3、可以用线条表现也可以着色(作业期间播放音乐)
实施修改意见
教学札记
师生共同举大量的例子,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然后在上升到理论的高度,以此指导学生作业,效果较好。
教学
内容
14、近大远小
拟1课时
累计
第15课时
第1课时
教学
目标
1、观察近大远小的现象并理解近大远小的原理。
2、学会运用近大远小这一透视现象表现画面的空间感。
3、使学生逐步建立三维的空间感。
重点
难点
1、理解近大远小的原理
2、学会表现近大远小的现象。
教学简要过程及重、难点的突破
一、突破重点的方法:
1、请同学观察实验,引导师学生说出近大远小的现象。外界的特体透过瞳孔投射在眼睛的视网膜上,就会变得“近大远小”。其实外物的尺寸并没有发生变化,人们经常利用这种“错觉”,“真实”地表现画面的空间感。
2、欣赏图片:林间小道,走廊,花丛,俯视看着人等这些都有远小近大的变化。
二、突破难点的方法:
讨论:1、举出近大远小的例子:站在高山上向下看房子,人,汽车都变小了;火车道近宽远窄等。
2、如何表现:首先确定“地平线”即天与地的分界线,然后找到“消失点”,必须在地平线上,天空上的物体向下离消失点越近,特体离人近;地平线以下的物体离消失点越近,物体离人越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