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教学大纲
《科学社会主义》课程教学大纲
科学社会主义》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二、课程目标(一)总体目标: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基本内容。
通过系统地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讲授和学习,使学生全面、系统地了解和掌握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理论,能够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
(二)课程目标:课程目标1:1.1了解学科对象、性质及其地位。
课程目标2:2.1了解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发展历史与科学社会主义诞生的历史必然性。
课程目标3:3.1了解社会主义革命理论与社会主义革命的历史进程,加强社会主义信念。
课程目标44.1了解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与现状,强化社会主义道路自信。
课程目标55.1拓展视野,了解科学社会主义之外的当代社会思潮和社会运动课程目标66.1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发展前景(三)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课程内容的对应关系三、教学内容导论科学社会主义研究对象和性质1.教学目标:学习和掌握科学社会主义的研究对象和学科性质;掌握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研究方法。
2.教学重难点:科学社会主义的内涵及其在马克思主义体重的地位。
3.教学内容:导论从总体上概述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研究对象及其历史发展,阐明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学科性质,指明学习和研究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方法。
4.教学方法:讲授法第一章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1.教学目标:学习并把握社会主义思想发展史的基本知识,理解科学社会主义诞生的历史必然性,把握科学社会主义创始人的基本理论观点。
2.教学重难点:科学社会主义诞生的历史必然性。
3.教学内容:空想社会主义的发展阶段及其理论贡献和评价;科学社会主义诞生的时代背景及其创立的过程和标志;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在马克思恩格斯时代的发展。
4.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第二章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1.教学目标:学习并把握社会主义思想发展史的基本知识,理解科学社会主义诞生的历史必然性,把握科学社会主义创始人的基本理论观点。
2.教学重难点:科学社会主义诞生的历史必然性。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教学大纲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教学大纲《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中文)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英文)Scientific solialism in Theory and Practice课程编码:13111A02课程类别:学科基础必修课适用专业:思想政治教育开课学期:9课程学时:总学时 48 学时(其中理论课 48 学时,实验课 0 学时)课程学分:3先修课程: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并修课程:无课程简介:《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属于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课。
这门课的主要内容是:在准确阐明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的基础上,系统地研究和阐述20世纪的社会主义实践,总结其成败得失,探讨其深层次原因和经验教训,研究和分析各个历史时期社会主义在理论上的丰富和发展,展望社会主义的发展前景并探析其主要特征。
本门课程具有理论性强、知识点多、覆盖面广、与现阶段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联系较为紧密的特点。
作为专业基础理论课,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学生进一步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坚定社会主义信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二、课程教育目标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基本原理和理论基石;通过了解社会主义理论在全世界的传播与实践、了解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开拓与发展,明确社会主义事业兴衰成败的关键在于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的原则,坚持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不断创新,不断探索适应时代、适合各国国情的发展道路。
注意培养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学生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阶级斗争的方法去分析和解决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中的重大理论热点问题,为今后走入社会,进行思想政治工作打下良好的政治素质基础。
三、课程教学内容、要求及学时安排章节章节名称学时安排导论 4第一章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和初步实践10第二章苏联模式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 10第三章当今社会主义国家对各具本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探索 10 第四章全球化浪潮下资本主义世界主要 8社会主义政党的新变化与新探索第五章科学社会主义在当代世界的命运 6导论【教学内容】1.科学社会主义是整个马克思主义的核心2.科学社会主义思想的来源;科学社会主义的三次飞跃;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客观条件和理论前提;学习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意义和方法;科学社会主义和空想社会主义的区别和联系3.科学社会主义的研究对象【教学要求】1.掌握:科学社会主义是整个马克思主义的核心;科学社会主义的研究对象2.熟悉: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体系及其精神实质;科学社会主义的三次飞跃3.了解: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条件、发展的线索【教学方法】课堂讲授、课堂讨论【学时】4学时第一章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和初步实践【教学内容】1. 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马克思恩格斯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经典作家论空想社会主义的历史局限性2. 空想社会主义产生的三个历史阶段及其特点;空想社会主义的合理成分和历史局限;马克思恩格斯的科学社会主义诞生的历史必然性3. 科学社会主义是一个开放的、发展的思想体系【教学要求】1.掌握:马克思恩格斯对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贡献和推动发展2.熟悉:空想社会主义的贡献与局限,工业革命对科学社会主义诞生的重要意义3.了解:空想社会主义对理想社会的美好追求,科学社会主义诞生的社会历史条件,社会主义的诸多理论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实践中的不断发展【教学方法】课堂讲授、课堂讨论【学时】10学时第二章苏联模式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教学内容】1.资本主义的垄断性发展与世界性危机;俄国“一国胜利”的理论创新与实践突破;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最初道路;分析苏联模式的成败得失;展示社会主义从一国到多国的胜利发展2.列宁的关于社会主义革命可能在不发达国家首先胜利的理论;列宁的新经济政策;社会主义苏联模式的形成与历史成就;苏联社会主义模式在政治、经济和文化上的特点;社会主义苏联模式在国际上的推广;如何认识和评价赫鲁晓夫的改革;如何认识和评价勃涅日涅夫的改革;如何认识和评价戈尔巴乔夫的改革【教学要求】1.掌握:苏联和东欧剧变的原因和历史教训;如何评析苏联社会主义模式2.熟悉:列宁的关于社会主义革命可能在不发达国家首先胜利的理论;列宁的新经济政策;苏联社会主义模式在政治、经济和文化上的特点;社会主义苏联模式在国际上的推广3.了解:列宁的帝国主义论;认识和评价赫鲁晓夫的改革;认识和评价勃涅日涅夫的改革;认识和评价戈尔巴乔夫的改革【教学方法】课堂讲授、课堂讨论【学时】10学时第三章当今社会主义国家对各具本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探索【教学内容】1.战后科技的迅速发展,剖析苏东改革及教训;中国特色成功经验与深入发展态势;分析越南、老挝、朝鲜、古巴的社会主义道路2.越南、老挝的社会主义革新与开放;朝鲜、古巴的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3. 邓小平对社会主义的重要贡献;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与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对社会主义认识的第三次历史性飞跃在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社会主义本质特征、社会主义所有制结构理论上的突破和发展【教学要求】1.掌握:越南、老挝的社会主义革新与开放;朝鲜、古巴的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教学大纲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学分:2
课内学时:
教学对象:MPA cc会计硕士
教师简介:
陆江兵,男,博士,教授,南京大学党委宣传部副部长,中共内蒙古阿拉善盟委党校兼职教授。
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公共管理学(公共组织与政府管理),开设课程“马克思主义哲学”、“西方马克思主义专题研究”、“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组织理论研究”等。
联系方式:
电话:************
主页:/App_pages/Content/TeacherDetail.aspx?id=156&teachertype=2
课程目标
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是教育部规定的高等学校硕士研究生公共政治理论必修课之一。
完成这门课程的学习之后,学生需要满足的要求包括:
1.准确科学地理解社会主义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树立科学的世界
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学习目标1、3)
2.坚定大学生社会主义事业必胜的信念、培养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合格的建设者和可靠
的接班人,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和政治意义。
(学习目标1、3)
课程内容和学时分配
教学方式
本课程以教师讲授为主,适当进行专题讨论。
本课程的考核形式为期末考试(课程
论文)与上课发言相结合,其中期末考试占80%,平时成绩占20%。
与学习目标相适应的评估方法
课程目标(LG=Learning Goals)
参考书目
童星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
科学社会主义大纲——厦大李莉老师
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总论问题(一)什么是科学社会主义?科学社会主义,又称为科学共产主义。
广义上的科学社会主义,是指整个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体系,由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个组成部分构成。
狭义上的科学社会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解放斗争的性质、条件和一般目的的学说。
是指导无产阶级解放斗争的理论武器。
它只是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之一,它和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一样,是一门独立的科学,由自己特点的研究对象。
问题(二)科学社会主义的重要性科学社会主义在马克思主义整个理论体系中占有核心的地位。
马克思主义哲学和政治经济学是论证无产阶级为什么能够获得解放的,而科学社会主义是论证无产阶级怎样获得解放的,因此可以说,科学社会主义是整个马克思主义的归宿和落脚点。
问题(三)学习科社的重要意义第一,学习科学社会主义是全面系统和完整准确地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需要。
第二,学习科学社会主义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需要。
第三,学习科学社会主义是世界无产阶级革命事业发展的需要。
第一讲空想社会主义社会主义作为一种批判和否定资本主义的思潮,起源于人类社会刚刚进入资本主义时代的16世纪。
它经历了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过程。
空想社会主义,也称“乌托邦”社会主义,是早期资本主义社会存在的反映,是现代无产阶级先驱者的独立运动的理论表现,同时也是一种不现实的改造人类社会的思想体系。
它产生于16世纪初,在19世纪中叶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产生后,逐步退出了历史舞台。
它从产生到终结,经历了300多年,大体上可以分为四个时期。
空想社会主义在其300多年的历史发展中,大致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1. 16和17世纪的空想社会主义阶段2. 18世纪的空想社会主义阶段3. 19世纪初期批判的空想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阶段4. 19世纪30-40年代的空想共产主义阶段1.16和17世纪的空想社会主义16和17世纪的空想社会主义,通常称为早期空想社会主义。
《科学社会主义常识》教学大纲
《科学社会主义常识》教学大纲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科学社会主义常识》社会主义相关政治知识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选修的一门政治课。
本课程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相关基本观点教育和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文化与社会建设常识教育。
其任务是使学生认同我国的经济、政治制度,了解所处的文化和社会环境,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积极投身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
二、课程教学总体目标引导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相关基本观点和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有关知识;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提高辨析社会现象、主动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及具体教学目标和要求(一)透视政治现象教学目标使学生透过常见的社会现象,掌握有关的政治知识,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及价值观,增强创新、诚信、效率、公平等意识,树立依法纳税的观念,提高参与经济生活的能力。
教学要求认知:了解有关空想社会主义知识、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第一国际及俄国十月革命的相关知识、毛泽东思想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情感观念:正确看待社会主义,历史兴衰、共产主义理想。
运用:正确辨析常见的社会现象,政治现象。
教学内容:1.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
(1)透视乌托邦,了解其产生的历史背景。
(2)了解科学社会主义诞生的历史背景。
2.社会主义从理想到现实的转变(1)列宁为俄国无产阶级革命的奋斗历程。
(2)俄国经历“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社会主义在俄国的诞生。
(3)俄国的社会主义建设过程。
3.社会主义是中国人民的历史性选择。
(1)资本主义在中国走不通。
(2)中国共产党的建立。
(3)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和实践。
(4)中国社会主义的基本确立。
(5)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4.成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1)中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3)社会主义的本质5.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1)“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教学大纲.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教学大纲.《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教学大纲课程代码:开课学期:学时:36学时学分:教学方式:专题讲授、集中讨论开课单位:经济与政法学院一、课程教学要求本课程为硕士研究生公共政治理论必修课。
通过对本门课程的学习,帮助学生了解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现实的发展历程,掌握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主要成果,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深入认识社会主义的本质和发展规律,并对社会主义在当代的新发展有一个清醒的认识,旨在提高硕士研究生的政治思想水平和理论思维能力,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建立在科学的理论基础之上。
本课程采取课堂讲授与集中讨论相结合的方式组织教学。
考核方式:卷面考试+学术小论文或讲课、讨论。
二、课程教学内容第一讲科学社会主义的几个基本问题本讲为该课程的一个绪论。
这部分从总体上介绍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涉及到的一些基本概念、研究对象、学科性质、发展历程及其意义方法。
教学时数:6学时。
教学重点:科学社会主义发展阶段及其主题转换。
教学难点:科学社会主义的研究对象主要内容:一、科学社会主义的研究对象和学科性质(2学时)1、“科学社会主义”一词的由来2、科学社会主义的研究对象3、科学社会主义的学科性质二、科学社会主义的发展阶段及其主题转换(3学时)1、科学社会主义发展的第一阶段及其主题转换和认识飞跃2、科学社会主义发展的第二阶段及其主题转换和认识飞跃3、科学社会主义发展的第三阶段及其主题转换和认识飞跃三、学习科学社会主义的意义和方法(1学时)1、意义2、方法第二讲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本讲主要介绍了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过程,对不同发展阶段的空想社会主义理论进行了比较分析,揭示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产生的历史必然性和主要内容。
教学时数:6学时。
讲授5学时,讨论1学时。
教学重点: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主义理论教学难点:马克思恩格斯晚年对社会主义理论的新发展主要内容:一、空想社会主义对理想社会的追求(2学时)1、16、17世纪空想社会主义2、18世纪空想平均共产主义3、19世纪初期批判的空想社会主义二、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3学时)1、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必然性2、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主义理论3、马克思恩格斯晚年对社会主义理论的新发展三、思考讨论:为什么美国没有社会主义?(1学时)第三讲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本讲介绍了列宁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丰富与发展,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形成与发展,苏东剧变及其教训。
科学社会主义课程大纲
贵州师范大学《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课程大纲〔2014级使用〕院〔部〕:__历史与政治学院编制人:李红军审核人:适用专业:思想政治教育专业2015年1月12日《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课程大纲课程编码:学分:2学分总学时:32学时课堂教学学时:32学时实践教学学时:4学时适用专业: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先修课程:一、课程的性质、目的与任务: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是我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本科生必修课。
本课程主要是在当代世界和当代中国背景下,介绍当前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中的重大问题,深化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习,进一步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
本课程的主要任务,一是讲解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与初步实践;二是讲解苏联模式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三是当今社会主义国家对各具本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探索;四是全球化浪潮下资本主义世界各类社会主义政党的新变化与新探索;五是讲述科学社会主义在当代世界的命运。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能够掌握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基本原理以及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基本出发点及其客观依据;结合当代社会主义特别是我国社会主义的实际,正确理解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关系,充分认识我国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实质及其重要意义,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和信念,从而自觉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教学进程安排:课外学习时数原则上按课堂教学时数1:1安排。
注:纯理论教学,实验〔上机〕学时标注为0。
三、教学内容与要求:绪论科学社会主义基本问题1.教学目标:从整体上把握什么是科学社会主义,怎样学习和研究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中的重大问题。
2.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理论问题,科学社会主义认识的三次飞跃和科学社会主义的三种形态。
3.教学内容和要求:第一节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基本问题一、科学社会主义是整个马克思主义的核心二、科学社会主义的研究对象和学科性质三、科学社会主义认识的三次飞跃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三种形态第二节学习与研究科学社会主义的意义和方法一、学习与研究科学社会主义的多方面意义二、学习与研究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方法4.教学过程与方法:讲授法5.课外阅读资料:《乌托邦》,莫尔,商务印书馆2008年版。
科学社会主义教案打印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课程教学大纲一、科学社会主义研究的对象(一)社会主义在现实社会中,社会主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社会主义包括所有批判资本主义,追求理想社会的思潮和运动,其共同特征是,批判资本主义,追求理想社会,使人从资本的奴役下解放出来,消灭剥削和压迫,实现真正的自由、平等和共同富裕。
狭义社会主义专指科学社会主义。
(二)科学社会主义科学社会主义是指以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为理论基础,从社会发展规律角度说明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必然性,主张通过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推翻资本主义,建立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制度,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理论和运动。
科学社会主义,也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科学社会主义就是指马克思主义。
狭义科学社会主义是指马克思主义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之一,与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相并列,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部分:1、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2、科学社会主义的研究对象:不仅仅是社会主义社会,还有资本主义社会;3、科学社会主义的三种存在形态: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科学社会主义运动和科学社会主义制度。
二、科学社会主义认识的三次飞跃1、社会主义认识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是社会主义由空想到科学的发展,其理论成果是马克思恩格斯的“科学社会主义”。
其主要标志是,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合著的《共产党宣言》的发表,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
2、社会主义认识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是社会主义由理论到实践,从苏联一国的社会主义实践到十几个国家的社会主义实践。
其主要标志是,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
3、社会主义认识的第三次历史性飞跃是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
其主要标志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越南、古巴、朝鲜、老挝等各具本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的形成。
三、学习科学社会主义的意义和方法(一)意义:1、认真学习和研究科学社会主义,是全面系统和完整准确地把握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的需要;2、认真学习和研究科学社会主义,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需要;3、认真学习和研究科学社会主义,是提高识别能力,划清科学与非科学社会主义界限的需要;4、认真学习和研究科学社会主义,是树立和巩固共产主义世界观的需要。
《科学社会主义》讲授大纲
《科学社会主义》讲授大纲《科学社会主义》(讲授大纲)主讲人尹平导论一、本课程的性质和意义这是一门研究生思想政治课。
这门课的功能在于宣传国家意志,灌输官方意识形态。
思政课不等于“洗脑课”。
只要大家怀着积极的态度去学习,一定会有所收获。
1、有助于深化我们对于中国社会的认识。
社会主义在中国已有数十年的历史,已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
我们需要了解这种不同于基督教、伊斯兰教和传统儒学之外的社会主义文化。
2、有助于扩大我们的理论视野,认清当今世界社会思潮的发展趋势,认清国际关系中许多问题的实质。
3、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
学一点“没用”的东西大有裨益。
二、“社会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的若干概念1.社会主义社会主义一词是由拉丁文Socialis引申的,意即社会的、公共的。
而社会主义的思想渊源可追溯到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理想国和大同思想》。
五四新文化运动中传入中国的社会主义流派之杂:……当今世界社会主义名目之多:……世界社会主义影响最为深远的有三大流派:〔1〕科学社会主义〔又称“共产主义”〕〔2〕民主社会主义〔又称“社会民主主义”〕〔3〕国家社会主义〔又称“纳粹主义”〕名目繁多的社会主义的共同点:平等主义,公平正义;公有制度,共同富裕;扶弱济贫,增强福利…..对贫富分化的痛恨,对公平和正义的追求,是人类久远的美好理想。
2.科学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狭义与广义的“科学社会主义”。
它研究的是改变资本主义世界、建设共产主义社会(社会主义是其初级阶段)的一般规律。
它既是一种理论、也是一种实践。
或者说既是思想理论体系,又是一种政治运动和社会制度。
社会主义认识史上经历了三次飞跃。
三、《科社》教学方式和学习方法主要采取课堂讲授的方法。
但同时安排3次专题片教学。
考试采取开卷方式。
考试不是目的,它只一种手段。
当然,考试通过也是硬道理……学习中应该注意几个原则:◆理论联系实际。
邓小平说:“要精,要管用”。
◆世界联系中国。
全球化时代的的背景。
(李祥兴)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提纲
(李祥兴)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提纲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专题
第一专题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问题
一、社会主义概念的基本内涵
二、科学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
三、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
四、学习科学社会主义的意义
五、学习科学社会主义的方法
第二专题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
一、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必然性
(理论渊源、历史条件、实践基础)
二、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
三、科学社会主义诞生的历史价值
四、科学社会主义的初步实践和发展
第三专题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主义观
一、西方先进国家实现社会主义的途径
二、东方落后国家通往社会主义的道路
三、马克思、恩格斯对未来共产主义的设想
第四专题列宁社会主义观的理论与实践
一、列宁的革命思想及实践
二、列宁的建设思想及实践
三、列宁社会主义观的评价
第五专题斯大林社会主义观的理论与实践
一、列宁的去世后党内的争论及斗争
二、斯大林与苏联社会主义模式形成
三、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特点和弊病
第六专题科学社会主义从一国走向世界
一、社会主义由一国走向十六国
二、东欧国家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的新探索
三、苏联强行推广自己的社会主义模式
四、南斯拉夫抵制苏联模式但未能超越第七专题苏联模式的失败及其教训
一、苏联模式的僵化及改革机遇的丧失
二、苏东巨变与苏联模式的失败
三、苏联社会主义模式失败的原因及教训。
《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教学大纲
《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教学大纲人文社科部社科教研室2008年9月编写说明1、“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课,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专题讲授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基本成果。
主要包括:科学社会主义的主要内容和基本原理、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社会主义从一国到多国、科学社会主义在苏联和东欧的命运、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发展、社会主义运动在世界各地的展开、当代资本主义的挑战和社会主义的前景等。
2、联系实际,注重理论性和知识性,以科学的理论和知识帮助大学生提高对科学社会主义的认识。
3、该课程为本科生的选修课,总课时28。
一、课程概况1、课程名称(中文):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2、课程名称(英文):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the scientific socialism3、预修课程:无4、修读对象:全校本科生5、课程教材:冯干文、蒋永甫编著《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科学出版社2004年5月版。
二、课程性质、地位和任务本门课程主要是帮助大学生了解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现实的发展历程,掌握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理论,并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深入地认识社会主义的本质和发展规律。
三、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和要求通过学习,要求学生对社会主义思潮的产生、科学社会主义的形成和发展以及其他社会主义流派的基本观点及其在实践中的运用情况有较好的把握,对社会主义改革的不同模式及其结果有全局性的了解并且能够做出判断。
四、教学模式1. 讲授。
运用多媒体教学课件。
2. 讨论。
提出问题,分组讨论。
五、教学进度本课程教学,共28课时,其中课堂教学28课时。
课时具体安排如下:第一讲科学社会主义的主要内容和基本原理【教学目的与要求】1、理解科学社会主义的研究对象和学科性质,2、掌握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教学重点】本讲的重点是科学社会主义的主要内容和基本原理【课时安排】课堂讲授:2课时【教学内容】第一节科学社会主义的学科性质和研究对象一、科学社会主义的学科性质二、科学社会主义的研究对象第二节、科学社会主义的主要内容和基本原理一、马列主义的基本原理二、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三、邓小平理论的科学体系第三节、学习科学社会主义的意义和方法一、学习科学社会主义的意义二、学习科学社会主义的方法【思考题】1. 科学社会主义的对象是什么?2. 如何理解学习科学社会主义的意义?第二讲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1)【教学目的与要求】1、理解空想社会主义的产生和发展的背景,2、理解空想社会主义的局限性和进步性。
1.2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 教案 2023-2024学年高中思想政治统编版必修1.doc
1.2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空想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背景、发展过程和形成影响。
2、识记科学社会主义的产生两大历史条件:空想社会主义的形成、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工人运动的发展理解马克思、恩格斯的历史成就对后世产生的重要影响。
3、运用《共产党宣言》的相关知识4、理解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从一国到多国的发展过程。
【核心素养】政治认同:通过学习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来源、历史前提和理论基石,强化“资本主义终究要被社会主义所取代,虽然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但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这一认知,树立“四个自信”,坚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科学精神:知道科学社会主义的发展不是一蹴而就的;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揭示了资本主义运行的特殊规律,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奠定了理论基石,使社会主义实现了由空想到科学的伟大飞跃,能狗合理阐述科学社会主义的科学性。
公共参与:了解科学社会主义发展过程中经历的曲折,深刻的体会我国社会主义成果的来之不易。
尊重社会发展的规律,践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理论,做合格的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教学重点】空想社会主义的进步性和局限性;科学社会主义诞生的历史条件、理论基石和标志;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的历史意义;科学社会主义的实践。
【教学难点】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的历史意义;科学社会主义的实践。
【教学方法】合作探究法与讲授分析法相结合【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托马斯莫尔在《乌托邦》中写道:“任何地方私有制存在,所有的人凭现金价值衡量所有的事物,那么,一个国家就难以有正义和繁荣....我深信,如不彻底废除私有制,产品不可能公平分配,人类不可能获得幸福。
私有制存在一天,人类中绝大一部分,也是最优秀的一部分将始终背上沉重而甩不掉的贫困灾难担子。
思考:空想社会主义对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产生了哪些影响?让我们一起走进今天的课堂。
新课讲授:第一幕:科学社会主义产生历史条件——最初的梦想议题一:1、什么是空想社会主义?以上三个时期的空想社会主义分别有哪些特点?2、空想社会主义形成的历史背景是什么?如何形成?3.空想社会主义的历史地位是什么?议学情境一:出示图片《三个阶段的代表》议学问题:请从三个阶段代表人物思想的表达采取的方式中尝过总结三个时期空想社会主义呈现的特点及发展趋势。
科学社会主义课本大纲
导论第一节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一“社会主义”概念的历史演变1 社会主义被理解为对人的社会属性的强调2 社会主义被赋予社会本位的含义3 社会主义就是人们追求的理想4 社会主义是人们追求的未来美好的社会制度二马克思主义及其三个组成部分1 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2 基础:唯物史观剩余价值学说3 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1)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实质及其主要问题看。
马克思主义的主要问题和实质,就是无产阶级革命和全人类解放,而哲学与政治经济学都是从理论和方法论上进行说明。
(2)从马克思主义理论对社会主义的革命与建设的指导意义看一方面科学社会主义是无产阶级革命斗争与运动的理论表现,是指导无产阶级解放的行动科学,它是无产阶级革命斗争;联系最直接、最密切。
另一方面在社会主义革命后进行的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同样需要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并在社会主义建设中进一步发展它。
三科学社会主义是无产阶级和全人类和全人类解放的科学主要讲述科学社会主义作为一门学科的研究对象1 研究无产阶级解放运动的性质2 研究无产阶级解放的条件3 研究无产阶级解放的一般目的是实现共产主义第二节科学社会主义是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的科学一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主要讲述马克思主义创立科学社会主义的条件二科学社会主义从理想发展成现实列宁——斯大林——毛泽东三社会主义从传统体制发展到现代体制东欧各国的改革行动中国的改革开放内容(1)在社会主义的发展问题上,强调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2)在社会主义的发展阶段上,提出了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论断(3)在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问题上,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达到共同富裕。
(4)在社会主义的发展的动力上,强调改革也是一场革命,也是解放生产力。
(5)在社会主义的发展目标上,提出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全面发展(6)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外部条件的问题上,指出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教学大纲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编号:英文名称:Scientific Socialism Theory Practice授课对象:硕士研究生开课学期:第一学期学时:20与相关课程的衔接: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教学方式:讲授、课堂讨论。
考核方式:开卷,百分制(平时20%,期末80%)。
教材:高放主编,《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第4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
课程简介:本课程是研究生必修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课。
本课程以对社会主义思想认识的三次历史性飞跃为线索,帮助研究生了解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现实的发展历程,并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深入地认识社会主义的本质和发展规律。
二、课程教学目的和要求:本课程主要是通过对社会主义思想认识的三次历史性飞跃即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从一国实践到多国实践的发展历程的学习,掌握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理论,总结社会主义实践中的经验和教训,深化对科学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水平。
三、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第一讲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发展历程(2学时)一、什么是社会主义二、什么是科学社会主义三、科学社会主义的三次飞跃第二讲马克思主义的经典社会主义理论(2学时)一、马克思恩格斯生平及代表著作二、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必然性三、社会主义如何代替资本主义四、马克思恩格期谈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特征第三讲形形色色社会主义介绍(2学时)一、民主社会主义二、民族社会主义三、科学社会主义与民主社会主义与民族社会主义的区别第四讲苏联模式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4学时)一、列宁的社会理论与实践二、斯大林模式三、苏共亡党的历史轨迹四、苏联解体的原因五、苏联解体的历史教训第五讲全球化及其实质(4学时)一、全球化的发展历程二、全球化的内涵三、全球化的实质四、反全球化第六讲资本主义的发展历程(3学时)一、资本主义的发展历程二、资本主义的历史贡献三、资本主义的历史局限四、资本主义的当代变化五、资本主义的未来命运第七讲、社会主义的发展历程(3学时)一、苏东剧变之后的社会主义国家二、中国社会主义道路的曲折历程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四、加强和改善党的执政能力五、构建和谐社会:从“效率优先”到“公平优先”六、社会主义的当代命运:历史往何处去?五、参考资料:《六个为什么》,中共中央宣传部理论局,学习出版社,2009年版。
(新教材)统编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1)第1课第二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说课稿
(新教材)统编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1)第1课第二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说课稿今天我要说课的内容是高中思想政治必修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第1课第二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
第1课讲授“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
分两框展开:第一框“原始社会的解体和阶级社会的演进";第二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
两框的逻辑关系是:先依次阐述人类社会发展的前四种社会形态,这是科学社会主义诞生前人类社会发展历程;而科学社会主义是人类社会继续向更高阶段的发展,社会主义社会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
人类终将经过社会主义进入共产主义社会,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
通过本框的教学,引导学生认识科学社会主义创立的条件、创立的过程和内容,认识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到现实的历史,探究资本主义社会终将被社会主义社会代替的发展规律,从而明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
本框承载着实现本课教学目标的任务。
为了更好地落实教学目标,下面我从课程标准、教材分析、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学情分析、板书设计等方面进行说课。
一、说课程标准。
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内容要求1.2分析资本主义社会的历史地位,概述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现实的历史教迹,阐明人类社会发展的趋势。
”二、教材分析。
本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由一个“探究与分享”导入,讲述了空想社会主义的产生和不足,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前提;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科学社会主义的过程、创立标志、内容;社会主义从一国到多国的实践。
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角度阐述从资本主义社会到社会主义社会,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包括之目:“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条件”、“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社会主义从一国到多国的实践”。
第一目阐述两层意思:空想社会主义的产生及不足;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前提。
第二目阐述两层意思:科学社会主义创立的理论基石;科学社会主义诞生的标志和《共产党宣言》的主要内容。
《科学社会主义》讲义
第一讲关于科学社会主义的几个基本问题一.科学社会主义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的地位1.什么是科学社会主义?✓广义上:科学社会主义就是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马克思、恩格斯所创立的关于无产阶级和全人类解放的科学✓狭义上: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三个基本组成部分之一2.马克思主义的组成部分及其内在联系✓马克思主义是一门综合学科。
包括了哲学、经济学、政治学、文化学、社会学、历史学、军事学、教育学、人类学和社会主义成部分✓其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哲学——唯物史观政治经济学——剩余价值✓科学社会主义二.科学社会主义的学科性质和研究对象1.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学✓“科学社会主义,也只是为了与空想社会主义相对应时才使用”——马克思2.科学社会主义是研究改变资本主义世界、建设社会主义世界的一般规律的科学3.科学社会主义是一门综合性科学✓科学社会主义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和对外关系四大系统三.社会主义思想认识的三次飞跃1.社会主义思想认识的三次飞跃✓第一次飞跃: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第二次飞跃: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到现实的进程✓第三次飞跃:科学社会主义从一种模式到多种模式的实践2.空想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先驱社会主义思潮源远流长:古希腊柏拉图《理想国》、古代中国《礼记·礼运》近代欧洲空想社会主义产生的标志:✓ 1516年(英)托马斯·莫尔—《乌托邦》一书的发表✓空想社会主义虽然不是理想的社会形态,但却是科学社会主义的先驱✓“他们天才地预见了我们现在已经科学地证明了其正确的无数真理”《礼记·礼运》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弃养。
男有份,女有归。
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不闭,是谓大同。
3.社会主义思想的第一次飞跃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标志:✓ 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共同起草的《共产党宣言》发表★科学社会主义与空想社会主义既有继承关系又有根本区别✓(1)空想社会主义是对资本主义感性认识的产物;科学社会主义是对资本主义理性认识的结晶✓(2)空想社会主义凭个人天才的猜测来虚构未来社会的情景;科学社会主义依据社会发展的趋势预见未来社会的原则✓(3)空想社会主义是潜科学;科学社会主义是显科学★社会主义国家屡屡出现“空想”的理论或受“空想”干扰的原因✓(1)社会根源:经济文化落后国家的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强烈愿望与落后生产力之间的矛盾✓(2)历史根源:各个民族传统中乌托邦文化的影响✓(3)理论根源:教条主义对待前人论断✓(4)认识论根源:夸大主观能动作用4.科学社会主义思想的第二次飞跃苏联模式社会主义的形成✓社会主义从理论发展到社会制度标志:1917年,十月革命胜利后,苏联一国建成社会主义经济文化落后的俄国建设社会主义的条件✓经济条件: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现代工业落后✓政治条件:300年的沙皇君主专制制度✓文化条件:文盲占人口的75%✓对外关系:长期对外扩张侵略,形成大国沙文主义✓国际条件:处于资本主义的包围之中★在特殊历史条件下形成的“苏联模式”社会主义的历史评价✓(1)有些方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例如消灭剥削制度✓(2)有些方面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例如公有制采取全面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3)有些方面教条式照搬了科学社会主义,例如在不发达国家急于消灭商品经济✓(4)有些方面背离科学社会主义,例如分配中的平均主义,政治上的个人集权5.科学社会主义思想的第三次飞跃社会主义在改革中发展完善✓科学社会主义第三次历史性飞跃开始于20世纪50年代南斯拉夫的改革✓第三次飞跃的重要标志:中国改革取得初步成功★不发达国家建设社会主义取得的新认识✓(1)必须彻底铲除封建主义的影响✓(2)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3)大力发展生产力和市场经济✓(4)不能把公有制等同于国有经济✓(5)必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6)在文化上要不断解放思想✓(7)在对外关系上要从封闭走向开放第二讲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历史的进程从哪里开始,思想的进程就从哪里开始”——马克思一.空想社会主义是特定时代的产物1.资本主义发展历史与空想社会主义思想进程的一致性资本主义最初的萌芽和发展由手工工场、圈地运动和海外殖民扩张三条线索相互关联、相互促进资本主义的历史进程:(1)16—17世纪,资本原始积累和资产阶级开始形成时期(2)17—18世纪,资产阶级革命和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确立时期,为生产力的发展扫清道路(3)19世纪,工业革命完成,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经营方式和政治统治进一步得到加强和扩展空想社会主义的思想进程(1)16—17世纪,早期空想社会主义主要代表:托马斯·莫尔《乌托邦》康帕内拉《太阳城》主要特点:ⅰ.批判资本主义的原始积累ⅱ.借鉴古希腊柏拉图思想、早期基督教平等思想和正在兴起的人文主义思潮ⅲ.第一次社会主义理想ⅳ.以虚幻的文学游记形式表达自己的思想ⅴ. 带有明显的小生产者思想的烙印(2)17—18世纪中期平均的空想社会主义主要代表:摩莱里《自然法典》、马布利《论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巴贝夫《平民宣言》主要特点:ⅰ.用理性论批判刚建立的资本主义制度ⅱ.把社会主义建立在自然法学说基础上ⅲ.“已经有直接共产主义的理论”条文的形式规定未来社会原则ⅴ.带有明显的平均主义和禁欲主义特征(3)19世纪晚期批判的空想社会主义主要代表:圣西门《论实业体系》、傅立叶《四种运动论》、欧文《人类思想和实践中的革命》主要特点:ⅰ.批判矛头直接对准资本主义社会的全部基础ⅱ.理论直接来源于法国的启蒙学说ⅲ.对未来社会设想含有历史唯物素ⅳ.着重于理论论证的形式阐述未来社会原则ⅴ.以机器大生产、生产力高度发达为基本前提2.空想社会主义的发展进程是一个不断减少空想色彩,增加现实主义因素和科学成分的过程▲就对资本主义的批判而言越来越深刻、越来越全面早期批判资本主义的原始积累和私有制中期批判刚刚建立的资本主义制度和资产阶级共和国晚期批判的矛头直接对准资产阶级和资本主义,对准资本主义社会的全部经济基础和全部上层建筑就对未来社会的设想而言,越来越趋于合理早期原始地、粗线条地在小生产基础上构想未来社会的轮廓中期把社会主义建立在自然法学说与理性论基础之上,现实感大大增加晚期对未来理想社会的描绘基本上建立在唯物主义的自然观和一系列包含历史唯物主义因素的社会历史观理论基础上。
1.2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说课稿高一政治上学期(统编版必修1)
(1)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2)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心和自豪感。
(3)培养团结协作、奋发向上的精神品质。
(三)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发展历程以及在我国的应用和实践。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正确理解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以及如何将理论联系实际,指导学生投身社会主义事业。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掌握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发展历程以及在我国的应用和实践,了解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历程和取得的伟大成就。
具体目标如下:
(1)了解空想社会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和发展过程。
(2)掌握《共产党宣言》的主要内容,理解其在我国社会主义事业中的指导地位。
(3)了解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历程,包括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改革开放以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三)学习动机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我将采取以下策略或活动:首先,通过引入现实生活中的案例,如我国改革开放取得的成就,让学生感受到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实践意义;其次,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鼓励他们发表自己的看法,培养他们的参与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再次,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如视频、图片等,增加课堂的趣味性和直观性;最后,设置一些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或任务,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使他们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深化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理解。通过这些策略和活动,旨在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学习动机,从而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1.2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说课稿高一政治上学期(统编版必修1)
一、教材分析
(一)内容概述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它是高中政治上学期(统编版必修1)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位于第一章《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的第二节。本节课主要介绍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发展历程以及在我国的应用和实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中文)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英文) Scientific solialism in Theory and Practice
课程编码:13111A02
课程类别:学科基础必修课
适用专业:思想政治教育
开课学期:9
课程学时:总学时 48 学时(其中理论课 48 学时,实验课 0 学时)
课程学分:3
先修课程: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并修课程:无
课程简介:《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属于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课。
这门课的主要内容是:在准确阐明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的基础上,系统地研究和阐述20世纪的社会主义实践,总结其成败得失,探讨其深层次原因和经验教训,研究和分析各个历史时期社会主义在理论上的丰富和发展,展望社会主义的发展前景并探析其主要特征。
本门课程具有理论性强、知识点多、覆盖面广、与现阶段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联系较为紧密的特点。
作为专业基础理论课,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学生进一步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坚定社会主义信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二、课程教育目标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基本原理和理论基石;通过了解社会主义理论在全世界的传播与实践、了解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开拓与发展,明确社会主义事业兴衰成败的关键在于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的原则,坚持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不断创新,不断探索适应时代、适合各国国情的发展道路。
注意培养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学生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阶级斗争的方法去分析和解决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中的重大理论热点问题,为今后走入社会,进行思想政治工作打下良好的政治素质基础。
三、课程教学内容、要求及学时安排
章节章节名称学时安排
导论 4
第一章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和初步实践10
第二章苏联模式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 10
第三章当今社会主义国家对各具本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探索 10
第四章全球化浪潮下资本主义世界主要 8
社会主义政党的新变化与新探索
第五章科学社会主义在当代世界的命运 6
导论
【教学内容】
1.科学社会主义是整个马克思主义的核心
2.科学社会主义思想的来源;科学社会主义的三次飞跃;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客观条件和理论前提;学习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意义和方法;科学社会主义和空想社会主义的区别和联系
3.科学社会主义的研究对象
【教学要求】
1.掌握:科学社会主义是整个马克思主义的核心;科学社会主义的研究对象
2.熟悉: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体系及其精神实质;科学社会主义的三次飞跃
3.了解: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条件、发展的线索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课堂讨论
【学时】4学时
第一章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和初步实践
【教学内容】
1. 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马克思恩格斯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丰富和发展;马克
思主义的经典作家论空想社会主义的历史局限性
2. 空想社会主义产生的三个历史阶段及其特点;空想社会主义的合理成分和历史局限;
马克思恩格斯的科学社会主义诞生的历史必然性
3. 科学社会主义是一个开放的、发展的思想体系
【教学要求】
1.掌握:马克思恩格斯对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贡献和推动发展
2.熟悉:空想社会主义的贡献与局限,工业革命对科学社会主义诞生的重要意义
3.了解:空想社会主义对理想社会的美好追求,科学社会主义诞生的社会历史条件,社会主义的诸多理论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实践中的不断发展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课堂讨论
【学时】10学时
第二章苏联模式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
【教学内容】
1.资本主义的垄断性发展与世界性危机;俄国“一国胜利”的理论创新与实践突破;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最初道路;分析苏联模式的成败得失;展示社会主义从一国到多国的胜利发展
2.列宁的关于社会主义革命可能在不发达国家首先胜利的理论;列宁的新经济政策;社会主义苏联模式的形成与历史成就;苏联社会主义模式在政治、经济和文化上的特点;社会主义苏联模式在国际上的推广;如何认识和评价赫鲁晓夫的改革;如何认识和评价勃涅日涅夫的改革;如何认识和评价戈尔巴乔夫的改革
【教学要求】
1.掌握:苏联和东欧剧变的原因和历史教训;如何评析苏联社会主义模式
2.熟悉:列宁的关于社会主义革命可能在不发达国家首先胜利的理论;列宁的新经济政策;苏联社会主义模式在政治、经济和文化上的特点;社会主义苏联模式在国际上的推广
3.了解:列宁的帝国主义论;认识和评价赫鲁晓夫的改革;认识和评价勃涅日涅夫的改革;认识和评价戈尔巴乔夫的改革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课堂讨论
【学时】10学时
第三章当今社会主义国家对各具本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探索
【教学内容】
1.战后科技的迅速发展,剖析苏东改革及教训;中国特色成功经验与深入发展态势;分析越南、老挝、朝鲜、古巴的社会主义道路
2.越南、老挝的社会主义革新与开放;朝鲜、古巴的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3. 邓小平对社会主义的重要贡献;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与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对社会主义认识的第三次历史性飞跃在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社会主义本质特征、社会主义所有制结构理论上的突破和发展
【教学要求】
1.掌握:越南、老挝的社会主义革新与开放;朝鲜、古巴的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2.熟悉:苏联改革的历史教训,重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经验。
3.了解: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道路和经验;社会主义在当代与时俱进的无比重要性。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课堂讨论
【学时】10学时
第四章全球化浪潮下资本主义世界主要社会主义政党的新变化与新探索【教学内容】
1.分析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通过分析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新变化,结合马克思的“两个必然”和“两个决不会”的理论,深刻认识虽然在科技革命的推动、资本主义的自我调节和资本扩张,促进了战后资本主义的发展和资本主义的新变化,但资本主义的矛盾仍然存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进行的自我调节,并没有改变资本主义制度的性质,也没有解决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因而就无法改变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历史命运
2.介绍当今世界社会主义流派
【教学要求】
1.掌握:结合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如何看待“两个必然”和“两个绝不会”。
2.熟悉: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没有改变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历史规律。
3.了解:全球化及其基本特征;冷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的主要共产党对科学社会主义的探索;资本主义世界其他有较大影响的社会主义流派;原苏联东欧地区的新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课堂讨论
【学时】8学时
第五章科学社会主义在当代世界的命运
【教学内容】
科学社会主义在当代世界面临的两大挑战,世界社会主义新战略的要点
【教学要求】
1.掌握:科学社会主义面临的两大挑战
2.熟悉:马克思主义长盛不衰的原因
3.了解:世界社会主义新战略的要点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课堂讨论
【学时】6学时
四、考核及成绩评定
(一)命题原则与思想:以教学内容为考核依据,难度中等偏易,要求学生掌握和熟悉的内容为考核重点
(二)考试范围:对课程教学内容进行考核
(三)考核要求:考核重点为教学要求中要求掌握的内容,在试卷中大致占60%左右的比例,要求熟悉的内容在试卷中大致占30%左右的比例,要求了解的内容在试卷中大致占10%左右的比例。
(四)考核类型:平时考核形式为作业、论文;期末考试主要是闭卷考试
(五)试题类型:不定项选择题、判断、简答、论述、材料分析题
(六)试卷结构:不定项选择共 20 题,每题 2 分,共 40 分;判断题共 10 题,每题1分,共10 分;简答题,共3题,每题6分,共 18 分;论述题共1题,18分;
材料分析1题,共14分
(七)成绩评定:平时成绩占30%,期末考试占70%,平时成绩以考勤、课堂纪律、作业、课堂参与讨论的情况记分
五、其它说明
建议教材:《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高放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第五版六、参考资料
陈波、刘俊哲等.《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四川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高放、冯秀珍等.《社会主义发展史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靳辉明等.《社会主义历史、理论与现实》.安徽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于洪君.《丰碑与警示---20世纪的社会主义》.中央党校出版社,2002年版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1-4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
《列宁选集》1-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毛泽东选集》1-4卷.广陵书社,1998年
《邓小平文选》1-3卷.人民出版社,2002年
课程负责人:施福昆
教研室负责人:赵才
学院领导:杨运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