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家古代管理思想初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墨家古代管理思想初探
[摘要] 在春秋战国之际,墨家学派与儒家学派并立为“显学”。在当时有广泛的影响,“徒属弟子充满天下”,所以韩非说:“世之显学,儒、墨也。”兼爱、非攻、尚贤、尚同、节用、节葬、非乐、非命、尊天、事鬼等十大主张,构成了墨家古代管理思想的主要框架。墨家古代管理思想的理论基础是从“以天为法”出发的“兼爱天下之百姓”,墨子认为,只要明白了要顺从天意,遵照天意并广泛地推行于天下,那么就能实现“刑政得治,万民和谐,国家富强,财用充足,百姓都能吃饱穿暖,安宁没有忧愁”的理想社会了。[关键词】兼爱非攻、兼爱交利以天为法天下一家
从古至今,任何一种思想的形成都离不了理论基础。墨家古代管理思想的建立也不例外,它的理论基础可以归纳为:从以天为法“出发的兼爱天下之百姓”。墨子认为,天下无论从事什么工作的人,都不能没有法度,没有法度能把事情办成功是没有的。无论是身为将相的士人,还是从事各种职业的工匠,都要遵循一定的法则。天子、诸侯治理天下和国家更要有准则。那么,应当用什么作为治国的法则昵?墨子认为,“法不仁,不可以为法”。天下之父母、师长和国君虽很多,但仁爱的却很少,所以他们都不能作为治国的准则。因此墨子提出了“莫若法天”和“以天为法”。《墨子·法仪》中写道:“然则奚以为治法而可?故日莫若法天。天之行广而无私,其施厚而不德,其明久而不衰,故圣王法之。既以天为法,动作有为必度于天,天之所欲则为之,天所不欲则止。”因而,墨子认为,只要明白了要顺从天意,遵照天意并广泛地推行于天下,那么就能实现刑政得治,万民和谐,国家富强,财用充足,百姓都能吃饱穿暖,安宁没有忧愁的理想社会了。最后,墨子通过古代圣王“爱人利人”而得福、古代暴君“恶人贼人”而患祸之比较,提出了治理国家应该“兼爱天下之百姓”的思想。
一,治国模式
墨子,名翟,我国春秋战国时代的伟大思想家,是继孔子后又一位文化巨匠,他以其创立的墨家学派领一时风骚,在中华文明史上光彩夺目,熠熠生辉。墨子认为,动乱皆因没有统一的社会道德标准和缺少相应行政长官实施统一管理。除此之外,墨子特别讨论了提出“兼爱”的现实依据。他认为天下之害(饥而不得食,寒而不得衣,劳而不得息,乱而不得治)出现的原因有二:一是战争。墨子认为,那个诸侯争雄称霸、战争连绵不断、百姓生灵涂炭的时代,大小诸侯各霸一方,以强凌弱,以大攻小,以富欺贫现象比比皆是。
生活在社会底层的百姓不仅大批被驱向战争而死于非命,平时也因担负各种残酷剥削、压榨而生活悲惨。二是“自利”。墨子把尧舜禹和三代圣王时期当做理想国,这个时期虽有桀,纣暴君,但社会总体上可看做大治小乱。然而到了春秋战国,却出现了“子自爱不爱父,故亏父而自利弟自爱而不爱兄,故亏兄而自利;臣自爱而不爱君,故亏君而自利”;盗爱其室而不爱其异室,故窃异室以利其室;贼爱其身而不爱人,故贼人以利其身”:”大夫各爱其家不爱异家,故乱异家以利其家;诸侯各爱其国而不爱异国,故攻异国以利其国”(《墨子-兼爱上》)。战争与自利现象如此严重,墨子认为都应归结为人与人之间“不相爱”所致这就是“凡天下祸篡怨恨,其所以起者,以不相爱生也”(《墨子·兼爱中》)。怎样来解决呢?墨子提出了“兼爱”义政和“兼爱非攻、兼爱交利”治国模式。所谓“兼爱”就是平等地、无差别地爱所有人。它与儒家“仁爱”的“爱有差等”相对立,主张不分亲疏远近、上下尊卑地爱全天下之人,即上自天子、国君,下至民众都要相爱,要使人人做到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墨子-兼爱中》)这样,就不会有诸侯问的战争杀戮,就不会有士大夫之间的争权夺势和人民之间的伤残虐害,君臣,父子、兄弟之间必然和睦相处。墨子认为,若使天下兼相爱,国与国不相攻,家与家不相乱,盗贼无有,君臣父子皆能慈孝”(《墨子·兼爱上》),社会就可变成“强不执弱众
不动寡,富不侮贫,贵不敖贱,诈不欺愚”(《墨子·兼爱中》)的那种太平盛世。因此,墨子不仅把“兼爱”当做人人所应遵守的道德标准与行为准则,更将其作为“圣王”必须奉行的治国之义政。上述关于“兼爱”的解释,己经涉及到墨家治国之道的另一个重要内容——非攻。“非”指非议、谴责,“攻”则指非正义的侵略战争与争斗。墨子把战争分为两类,像禹伐有苗,汤伐桀、武王伐纣等讨伐暴君的战争,他称其为“诛”并极力支持,而对于大国攻打小国、强国欺凌弱国的不正义侵略战争,则称为“攻”,他非议与谴责之。《墨子·非攻上》中写道:“当若繁为攻伐,此实天下之巨害也”。所以,他告诫当时的王公大人和士君子,“今欲为仁义求为上士,尚欲中圣王之道,下欲中国家百姓之利,故当若非攻之为说而将不可不察者此也”(《墨子·非攻下》)。墨子的“兼爱”与交利”紧密相连。《墨子·兼爱中》写道:既以非之,何以易之?子墨子言曰:以兼相爱交相利之法易之。这是说,既然已反对不相爱那又用什么来改变它呢?墨子提出的是,用彼此相爱、大家互利的办法来改变它。“交”是相互之间的意思,从墨家反对“自爱”、“自利—而提倡“兼相爱交相利”可以看出,墨家所追求的“交利”,不是谋取一己之“私利”,而是谋求社会之“公利”《墨子》中谈论公利之处很多,观点鲜明分析透辟如爱利万民兼而爱之从而利之 (《墨子·尚贤中》)。众利之所自生此胡自生f,Jk爱人利人生。(《墨子·兼爱下》) 爱人者人必从而爱之利人者人必从而利之。(《墨子·兼爱中》)“天必欲人之相爱相利。 (《墨子法仪》)”仁人之事者,必务求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墨子·兼爱下》)墨家以公利作为义之标准,利于人就是义,否则为不义。墨子还把义”视为“可以利民”的“良宝”,只有以义作为治国的指导思想,才能使人民得“利”,才能达到人民必众,刑政必治社稷必安”的理想局面。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提倡兼爱之义政构成了墨家古代管理思想的核心内容。中国古代管理思想既包含有政治管理,又包含有经济管理成分。所以,讨论兼爱时特别重视其与非攻”、“交利”的关系。巫宝三在《先秦经济思想史中所谈“兼爱”、“非攻”是墨家政冶主张的核心,而“兼爱”、“交利”则是墨家经济思想的核心。由此,我们不妨把墨家的治国模式分开讨论
兼爱非攻⋯一平等地无差别地彼此相爱,反对不义之战争与争斗。反对诸侯之间的战争杀戮,反对±大夫之间的争权夺利,反对人民之间的伤残虐害,实现君臣、父子、兄弟的和睦相处及建立全天下的太平盛世,
经济治国模式
兼爱交利——平等地、无差别地彼此相爱,提倡大家互利。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实现“人民必众刑政必洽、社稷必安”之天下一家社会理想。与巫宝三把“兼爱非攻”与“兼爱交利”分别看做墨家政治主张与经济思想之核心相类似,刘泽华的《中国政治思想史(先秦卷)》一书,在“墨子的兼爱论与尚同二元政治论”标题下写道,“墨子认为有两个矛盾在社会政治生活中起着巨大作用。其一,一人一义的自爱本性与社会秩序的矛盾。其二,君主的好坏决定着政治局面的好坏。一人一义造成的混乱,需要由圣人出来拯救和治理,圣人一出,万乱皆休,但是,如果暴主乱君当权,人的自爱和坚持己义的本性犹如出笼的鸟,满天乱飞,造成天下大乱。
刘泽华认为,墨子开列的治国方略也是以上述矛盾为出发点的。把中国古代社会管理看做一种实现社会组织功能的手段,在综合上述两作者的意见后,我们便可借助政治组织方式与经济组织方式来讨论墨家古代管理思想,
二、政治组织方式
墨子认为,“一人一义是祸乱之源而如果有了天下同一之义”祸乱就会被消除。凡属“自爱”而不爱人、“自利”而不利人,甚至损人的“义”就是墨子批判与否定的“一人一义之义”。墨子所寻求的“天下同一之义”,本质是一整套治国秩序,其既是政治主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