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数学课堂教学飞扬论文
让学生灵性在数学课堂飞扬[论文]
让学生的灵性在数学课堂飞扬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正逐渐代替了传统意义上的教师讲解及学生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师生对话也正逐渐代替了教师满堂灌的教学方式。
它的改革顺应着时代发展的要求,同时提升了教师的教改理念、教改能力。
因此,促进对话、互动的课堂教学具有一定发展潜力,能有力地推进新课标的发展。
数学课堂对话情境一直以来,我们教师往往把教学过程预先设计得十分周密,生怕在课堂中出现意料之外的事情。
于是,在课堂中按照事先定好的模式领着学生一步一步往前走,走完了所有预定的步骤,这节课就算圆满地完成任务。
这一切看似有条不紊,其实一切都在教师掌握之中,不允许偏离教师这个“轴心”,不允许有任何发散;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发展,违背了现在的新课程标准的要求。
现今的“对话课堂”是建立在民主、平等、和谐的教学氛围基础上的教学模式,通过他们丰富了教学内容,求得新发现,以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
一、创设对话情境是对话的源泉创设愉悦性的对话情境,师生对话应是双方都感到愉悦的过程,这种愉悦来自双方对对话所涉知识的浓厚兴趣和相互欣赏。
对小学生而言,更为重要的还是他们从和老师的对话中感到了欣赏和鼓励,由于老师的欣赏,让学生可以更愿意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而不必小心翼翼地“揣摩”教师的想法;因为有了欣赏,师生的对话已经超越了知识的掌握,而同时获得了成就感和对学习的兴趣。
当学生表达创造性的发现时我们欣赏他们的才智,当学生提出不同意见时我们欣赏他们有自我主见,当学生不能很及时准确的说出自己的想法时,我们仍用欣赏的目光注视着他,给他们鼓励:“你行的,再好好想想!”也许,这种充满相互欣赏、闪耀着智慧火花的对话,就是我们期望的师生对话的最好境界吧!二、珍视课堂矛盾是顺应学生的学情在今天的课堂上,我们课前备课预设的不可能在课堂里一帆风顺地进行,总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矛盾。
对于“矛盾”,我认为教师不但要珍视矛盾,而且要顺应学生的学情,“逢山开路,遇水搭桥”,把暴露的教学矛盾视作最可宝贵的教学机遇,要善于把学生中的不同见解,适时引发为中心明确的矛盾冲突,力求在探讨、考虑、权衡的过程中,让师生对话产生智慧的碰撞。
数学课堂“有效”飞扬论文
数学课堂的“有效”飞扬新课程改革实验以来,大家越来越关注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我们的数学课堂也逐渐变得真实而生动,教学的设计朴实而又创新,学生学得扎实而又愉快。
针对新课标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垂直与平行》,部分教材是在学生学习了直线与角的知识的基础上教学的,也是认识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基础。
由于垂直与平行是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两种特殊的位置关系,对于小学四年级的孩子来说,他们应该都有这样的经验:哪些线是交叉的,哪些线是不交叉的。
因此我们在课中要做的就是让学生体验在同一平面内,不交叉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交叉里有一种特殊的叫做互相垂直,让学生的认识上升到思维的层面来。
针对本节课,我主要把握以下几点:1、准确把握教学起点,努力还学生一个“真实”的数学课堂。
在数学课中,应当注重发展学生的数感、符号意识、空间观念、几何直观等,本节课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从复习有关“直线”知识入手,唤起学生的回忆,为新知的探究学习做了较好的街接准备。
同时,逐步培养学生对数学研究的兴趣,用数学自身的魅力来吸引、感染学生。
2、课堂教学的方式、方法、教学手段朴实无华。
数学的真谛蕴涵在数学知识的形成、发展和应用的过程中,是数学知识和方法在更高层次上的抽象和慨括。
在课的开始阶段,我先让孩子们闭上眼睛想象:在一个很大的平面上出现了一条直线,接着,又出现了一条直线,那么这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会怎样?以空间想象为切入点,让学生闭上眼睛想象一下在无限大的平面内出现两条直线,并要求学生把想象出的两条直线画下来,直接进入纯数学研究的氛围,创设这样纯数学研究的问题情境,用数学自身的魅力来感染和吸引学生,并有利于学生展开研究,特别是为较深层的研究和探索打好基础,做好过渡,逐步培养学生对数学研究产生兴趣。
在处理教学难点“在同一平面内”时,利用课件出示一个长方体,在长方体的不同面上画两条不相交的直线,提问学生是否平行,帮助学生理解垂直与平行关系“必须在同一平面内”,直观到位。
初中数学让孩子的心灵在数学课堂中飞扬
安阳市2013年基础教育科研论文评选登记表2013年5月10日让孩子的心灵在数学课堂中飞扬论文摘要:新课改背景下的数学课堂是教师要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寓教于乐,使学生乐在其中,促进学生主动探求知识、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思维得以飞扬,灵感得到激发,通过我们灵巧的双手,创设一个有利于张扬学生个性的“场所”,让学生的个性在宽松、自然、愉悦的氛围中得到释放,展现生命的活力。
关键词:趣味激励探究张杨个性学习是一种个性化行为,作为教师,应当在课堂教学环境中创设一个有利于张扬学生个性的“场所”,让学生的个性在宽松、自然、愉悦的氛围中得到释放,展现生命的活力。
那么面对新课改的挑战,如何让孩子的心灵,在数学课堂中飞扬,如何让我们的数学课堂真正活起来呢?一、营造宽松的课堂气氛要想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发挥其主体地位,必须提高学生的主体意识,即学生对于自己学习主体地位、主体能力、主体价值的一种自觉意识。
而要唤醒和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必须营造平等、民主和和谐的课堂气氛。
一个良好的课堂气氛,能促进师生双方交往互动,分享彼此的思考、见解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观念与理念,最大限度地把时间与空间还给学生,让学生在主动探究、独立学习中逐渐地形成创新能力。
能真正把教师转变为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把学生转变为真正学习的主人。
营造宽松的课堂气氛,必须用“情感”为教学开道。
夏丐尊曾经说过:“教育之没有感情,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成其为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所以教师首先要爱生,这种爱是多方位的。
既有生活上关怀学生的冷暖、喜恶之爱,更有学习上了解学习情况,填补知识缺陷,挖掘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多鼓励,而不轻易否定,恰当指引,想学生所想,急学生所急。
这样才能让学生真正感到老师既是良师,更是益友。
二、挖掘教学知识点,展示数学的趣味性和奇异美在教学中要紧扣教材,多设计或引用与教学内容有关的新颖有趣而富于思考的问题,使课堂教学生动、活泼、富有吸引力。
给我的数学课堂插上飞翔的“翅膀”
给我的数学课堂插上飞翔的“翅膀”1. 引言1.1 文章背景数统计等等。
以下为文章背景的内容:数学一直被很多学生视为一门难以理解和枯燥的学科,许多学生对数学课堂缺乏兴趣,甚至出现了“数学恐惧症”的情况。
在传统的数学教学中,学生往往只是被passively 接受知识,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
如何给数学课堂插上飞翔的“翅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能力,成为了当前数学教育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
为此,本文将探讨如何通过创新的教学方式和方法,给数学课堂带来新的活力,让学生对数学产生兴趣和热爱,从而提高学习效果和成绩。
1.2 写作目的写作目的:本文旨在探讨如何通过创新的方法和实践经验,为数学课堂注入新的活力和灵感,使学生在数学学习中能够更加主动、积极参与,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和兴趣。
通过深入分析数学课堂存在的需求和问题,以及探讨如何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和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他们对数学的兴趣和思维能力。
希望通过本文的探讨和分享,能够给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和借鉴,引领他们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创新,为数学教育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让数学课堂真正成为学生心灵飞翔的“翅膀”。
2. 正文2.1 数学课堂需求数学课堂需求是学生在学习数学课程过程中所面临的具体问题和困难的总称。
在数学课堂中,学生可能会遇到数学概念理解困难、数学题目解题困难、数学思维能力欠缺等问题。
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时往往会觉得数学概念比较抽象难以理解,尤其是对于一些抽象且抽象的概念,如向量、三角函数等,学生很难通过传统的教学方法对这些概念有深入的理解。
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一些难题,对于一些复杂的数学问题学生往往缺乏解题的思路和方法,导致解题过程困难。
由于数学涉及到逻辑推理和数学思维,学生在数学课堂中可能会感觉思维能力不足,无法很好地应对数学问题。
数学课堂急需一种新的教学方法来解决这些问题,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和能力。
给我的数学课堂插上飞翔的“翅膀”
给我的数学课堂插上飞翔的“翅膀”数学课堂并不是所有学生都喜欢的地方,很多学生觉得数学难以理解,乏味枯燥。
如果数学课堂能够插上飞翔的“翅膀”,让学生能够轻松愉快地学习数学,那将是一件多么美好的事情啊!今天,我们就来探讨一下,如何给数学课堂插上飞翔的“翅膀”,让数学变得有趣又易懂。
要给数学课堂插上飞翔的“翅膀”,老师们需要注重教学方法的改革。
传统的数学教学往往是枯燥的,老师在黑板上讲解公式、定理,学生们则死记硬背,这样的教学方式很容易让学生产生畏惧情绪,从而对数学失去兴趣。
而现代的数学教学更注重启发式教学,老师以解决问题或者发现问题为引导,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讨论和思考来学习数学知识。
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学生们能够更加主动地去探索数学的奥秘,增强他们的学习兴趣。
为了给数学课堂插上飞翔的“翅膀”,我们还需要注重数学教学资源的丰富。
传统的数学教学资源往往只有教科书和黑板,而现代的数学教学资源更加丰富多样,比如数学教学软件、数学实验器材等等。
通过这些教学资源,老师们可以设计更加生动有趣的数学教学内容,让学生们在实践中感受数学的乐趣,从而激发他们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为了给数学课堂插上飞翔的“翅膀”,我们还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数学是一门抽象的学科,需要学生具备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数学建模能力。
不仅要注重学生的数学知识掌握,还要注重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
通过启发式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去发现数学规律,并且通过适当的引导和训练,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这样学生们将能够更加轻松自如地应对数学学习。
要给数学课堂插上飞翔的“翅膀”,我们需要从教学方法、教学资源、学生思维能力和趣味性等多个方面着手。
只有通过全方位的改革和创新,我们才能让数学课堂变得更加有趣和易懂,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下迸发出数学的光芒。
希望未来的数学课堂都能够插上飞翔的“翅膀”,让数学变得更加精彩美好!。
让数学课堂个性飞扬
让数学课堂个性飞扬做为一名新时代的教师,仅仅有爱心、责任感是不够的,还应该有渊博的知识、精良的业务能力、过硬的教育技能、高远的追求。
要成为专家型教师,还要提升科研意识,参与课题研究,不断地在实践中探索、研究、总结,这样才能“守道、精业、成家。
”在教学活动中,学生不是消极被动的受教育者,而是自觉的积极的参加者,是学习活动的主体。
教师只有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特征与水平状况,创造符合和适应学生学习的情境,才能使学生积极参与,培养学生的学习情感,主动去获取知识,自觉地训练技能,以达到教学的目的。
下面就结合多年数学教学的实践,谈谈我的体会。
1 让学生在“玩”中学习数学许多学生认为数学是枯燥的、乏味的,很多学生怕学数学甚至讨厌数学。
因此,著名数学家陈省身于2002年提出“数学好玩”的新概念。
的确,只要善于探索数学规律,并在实际生活中发现数学,就能发现“玩”数学的乐趣,在“玩”中学习数学。
比如:我在教学《时、分、秒》一课时,让学生从身边的生活入手,收集关于“时、分、秒”的图片或知识。
在新授课时学生已对它有了一定的了解,纷纷举手,踊跃发言,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将陌生、难理解的知识转化为乐趣占为己有,成为自己莫大的财富。
通过这种看似平淡的游戏,往往我们会从其中发现不少的奥秘,不信你也来试试,体验一下学生在“玩”中学习数学的乐趣。
2 让学生在故事中品味数学为使学生有题可思,有物可索,教师必须创设巧妙、恰当的情景,让学生细细思考。
“活动”是儿童感知世界、认识世界的主要方式,是儿童社会交往的最初方式。
数学本身是一种活动,这种活动与游戏是和孩子学自行车一样,不经过亲身体验,仅从看书本、听讲解、观察他人的结果是学不会的。
因此在教学活动中创设活动情境,组织学生经历一个学习活动是非常必要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能够产生兴趣就是成功的一半。
在教《最小公倍数》一课中,让学生先通过短片欣赏有关聪明机智的阿凡提的故事引出课题,通过故事吸引学生学习的兴趣。
让数学课堂绽放“高效教学”之花优秀获奖科研论文
让数学课堂绽放“高效教学”之花优秀获奖科研论文摘要:课堂是学生接受知识的主阵地。
作为教师,应当把课堂创设成一个有利于张扬学生个性的“场所”,让学生的个性在宽松、自然、愉悦的氛围中得到释放,展现生命的活力。
关键词:初中数学学习兴趣全程参与提高效率新课程标准要求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学生的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和实践创新,要促使学生做数学学习的主人。
面对新课改的挑战,如何提高课堂效率,让课堂真正活起来呢?这是一线教师的首要任务。
在本文中作者就多年的教学实践谈几点做法和体会。
一、教师精于备课,诱发学习兴趣布鲁纳说过:“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兴趣。
”学生如果能对数学产生兴趣,就会形成较强的求知欲,就能积极主动地去学习。
例如,作者在讲解柱体、锥体、球体的识别时,要求每个学生带一件生活中经常接触到的物体。
结果学生带来了乒乓球、篮球、易拉罐、魔方、底面呈多边形的茶叶筒等,五花八门,种类繁多,学生们相互对照、比较、识别,感觉它们的异同、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关系,感知数学来源于生活,而生活离不开数学的道理,慢慢地接受和亲近数学这门学科,从而对数学产生兴趣。
二、学生自主学习,成为课堂的主人1.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参与热情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可见,一堂新课有一个好的开端,对一节课的成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因此,众多数学教师无不在导入的设计上倾注更多的精力。
例如,在“圆与直线的位置关系”新课导入时,作者播放课件——海上日出的三个美丽的场景。
启发学生把太阳看成是一个圆,而把海平面抽象成一条直线,则圆与直线的相交、相切、相离三种位置关系清晰呈现,新课引入轻松自然,较好地突出了本节的重点。
又如,在讲授“平面直角坐标系”第一节时,作者先介绍了数学家欧拉发明坐标系的过程:欧拉躺在床上静静地思考如何确定事物的位置时,突然发现一只苍蝇粘在了蜘蛛网上,蜘蛛迅速地爬过去把它捉住。
欧拉恍然大悟:“啊!可以像蜘蛛一样用网格来确定事物的位置啊。
”然后引入正题——怎样用网格来表示位置。
研究性学习让数学课堂飞扬精彩论文
研究性学习让数学课堂飞扬精彩【摘要】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在课堂上,引导学生主动求知,学会学习、学会发现、学会创新,形成一种问题意识和科学精神,从而开发和张扬学生的创新潜能和实践能力,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和终身发展打下基础。
在数学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能有效地改善学生学习数学的单一方式,使数学课堂更加精彩。
【关键词】研究性学习数学课堂苏霍姆林斯基指出:“人的内心里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总想感到自己是发现者、研究者、探寻者。
”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在课堂上,引导学生主动求知,学会学习、学会发现、学会创新,形成一种问题意识和科学精神,从而开发和张扬学生的创新潜能和实践能力,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和终身发展打下基础。
一、让学生在主动参与中成为研究活动的主体研究性学习以知识为载体,学生在教师的激发诱导下,积极主动的探求新知,在课堂上,教师必须把学习的自由还给学生,把学习的空间还给学生,把学习的权力还给学生,让他们真正做学习的主人,课堂的主人,使课堂成为充满生命活力的学堂。
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应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习成为学生的强烈需求。
如教学九年级代数中的“函数”为学生创设参与的情景,教学时关键是让学生“对于x 的每一个值,y都有唯一值与它对应”,有一个明晰直观的印象。
运用多媒体的直观特性,分别显示解析式y=x+1,《数学用表》中的平方表,天气昼夜变化图像,用声音、动画等形式直观地显示“对于x的每一个值,y都有唯一值与它对应”,最后播放三峡大坝一期蓄水时的录像,引导学生把水位设为y,时间设为x,就形成了y与x 的函数关系。
通过这一情景不仅能引起学生的自豪感,而且让学生对函数概念理解的非常透彻。
二、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中学会研究的方法当今世界,许多发明创造都是多人合作共同研究的,是集体智慧的结晶。
研究性学习适应时代发展对人才的要求,大力提倡在个体独立探索的基础上,让学生进行合作交流,充分展示自己的思维方法及过程。
让数学课堂趣味飞扬
让数学课堂趣味飞扬摘要:数学课堂,教师巧妙导入,以趣激之,学生则乐在开头;创设情境,点缀趣味,学生则乐在其中;引导探索,深入浅出,学生则乐在其后。
关键词:兴趣盎然乐在其中数学韵味攀登之乐易学之乐“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可见,趣味教学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理念,而传统模式却”忽视”了这一点,不少教师仅把学生视为接受知识的容器,一味地讲解、灌输,课堂简单机械、沉闷乏味,毫无趣味可言,更谈不上以学为乐,必然导致部分学生厌学,中途辍学。
于是我们探索教学模式的改革,进而寓教于乐,让学生能乐在其中,产生渴求探索知识的内动力,不断步入新境界,获得愉悦的享受,美的陶冶。
对此我谈一下教学中的一点心得,希望大家一起共勉。
一、巧妙导入,让学生兴趣盎然导入语是一节课开始时教师为引入新课所说的话。
它的设计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关键一步,决定整个教学过程的基调。
要求教师在备课时,必须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特征精心设计,运用形象化的语言叙述和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启迪学生的思维,达到”课伊始趣亦生”的境界。
同时还要把它与教材的重点、难点等因素联系起来考虑,让学生的思维在老师的开场白中迅速定向,进入对教材重点的探求。
当老师的话语,像潺潺的小溪一样流进学生心田时,就会拨动学生的心弦,鼓起他们学习的风帆。
比如讲勾股定理一节时,别简单的直接切入定理,可以借用2002年国际数学会的会徽,或是数学课本的封面图形等引出对它的探究,让学生感觉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的道理,感受数学并不是枯燥空洞的。
二、创造情境,让学生乐在其中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以亲切的态度来设置问题的情境,以期待的心情等待学生去思考面临的问题,以热情帮助的态度给予学生以点拨和启迪,以饱满的情绪去讲解新的科学知识,以关切信任的态度去聆听学生的回答,从而引起师生的共鸣,达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比如,还是勾股定理这一节的教学,可以让学生置身于定理被发现时的情境,使学生在新异的学习氛围中激起思考、讨论的兴趣,适时加以引导的前提下,让他们自己去探索,去发现,去总结,去验证,这时知识打上了学生的个人烙印,学生乐在其中的同时获得成就感,建立起自信,激发了学习的兴致。
给我的数学课堂插上飞翔的“翅膀”
给我的数学课堂插上飞翔的“翅膀”数学,对很多学生来说可能是一门让人头疼的学科,复杂的公式、抽象的概念,让很多人望而生畏。
如果数学课堂能够插上飞翔的“翅膀”,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那么数学将不再是一座高不可攀的山峰,而是一片充满乐趣的海洋。
下面,我将分享一下我对如何给数学课堂插上飞翔的“翅膀”的一些看法。
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和方法来丰富数学课堂的教学内容,使数学变得更加生动有趣。
以前,数学课上往往是老师在黑板上一遍遍地讲解数学知识,学生们就坐在座位上听讲,这种教学方式很容易让学生感到枯燥乏味,也难以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而现在,我们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实验教学等各种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来丰富数学课堂的教学内容,比如利用视频、动画、游戏等形式来展示数学知识,或者组织数学实验、数学竞赛等活动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这样一来,学生在数学课堂上不仅可以听到老师的讲解,还可以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来感受数学的魅力,这样就能够给数学课堂插上飞翔的“翅膀”,让学生像飞翔的小鸟一样自由自在地学习数学。
通过增加数学课堂的互动性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在数学课堂上,我们可以通过增加课堂讨论、小组合作、学生提问等形式来增加数学课堂的互动性,让学生在课堂上不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能够积极参与到数学教学中去。
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展示自己的数学解题方法,或者让学生结合实际问题来讨论数学知识,通过与同学们的互动来增进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又如,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分成小组进行数学问题的讨论和解答,这样可以让学生在交流中互相促进,从而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积极性。
这样一来,学生就能够通过课堂的互动性来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样就能够给数学课堂插上飞翔的“翅膀”,让学生在积极互动的氛围中学习数学。
给数学课堂插上飞翔的“翅膀”,既需要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和方法来丰富数学课堂的教学内容,又需要通过开展寓教于乐的数学活动来增强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还需要通过增加数学课堂的互动性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另外还需要通过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来提高数学课堂的教学质量。
让数学课堂激情飞扬论文
让数学课堂激情飞扬曾听过几次语文观摩课,感触很深,在这些课上,语文老师用饱满的热情,抑扬顿挫的声音吸引、感染着每个学生。
学生的分角色朗读使整个课堂关系融洽,气氛活跃,学生的分角色表演,让课堂充满激情。
事后,我就在想,我们的数学课堂能否像语文课这样有声有色、激情飞扬呢?答案是肯定的。
那么如何让数学课堂激情飞扬呢?我认为,点燃激情,关键在于老师。
作为教师的我们,要让课堂充满激情。
首先,就得认真备课,耐心阅读文本,读懂,吃透教材。
然后创新教学的各个环节,设计出有创造意识的教学案例,并及时进行反思,让课堂变得鲜活。
曾听过教育专家黄爱华老师作过的一次专题报道,在这个报道里,黄老师给我们介绍了美国教育的特点,在美国孩子眼中:“数学课堂温馨自由,充满活力,教室像家一样温馨、随意,师生关系融洽,课堂气氛活跃,学生身心自由,教师把每个学生当作个体,实施差异优化教学。
”而在我们学生的眼里,觉得数学是“抽象的、枯燥的、难学的”数学老师是呆板的、严肃的,教学课堂是泛味的。
自从听了黄老师的讲座后,我就想做些改变。
于是,我就试着在自己的课堂教学中做出一些尝试。
一、用饱满的热情感染每个学生。
在每次上课前我都是充满热情,面带微笑地走进教室,与学生一起唱歌,一起挥手打节奏,让学生放松心情,觉得老师不再威严,像自己的朋友,从而喜欢上我的课,在我的课堂上敢想敢说,畅所欲言,激情四射。
二、让课堂温馨自由,充满活力。
为了有利于学生自由地学习、交流,我在座位的编排上根据教学内容,不局限于两人一桌面向讲台端端正正的单一坐法,而是让学生觉得自己怎样舒服就怎样,想跟谁坐就跟谁坐,也可采取4人或多人围坐。
让学生觉得课堂温馨自由,如在教学“圆柱的表面积”时,在课前,我就安排学生自主选择合作伙伴,在探究“圆柱的侧面积”时,由于学生是与自己喜爱的小伙伴一起合作学习,学生的积极性很高,探讨的非常热烈,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学生利用自己的学具用“卷、滚、剪、按……”等多种方法,推导出了圆柱侧面积的计算方法。
让数学课堂因“生命化”而激情飞扬
6 - = 4还 可 以得 出 7 -7 6 06 5 0 = 3,七 九 六 十 三 。
有联 系的场景 、实例 、新 闻等生 活现象 ,瞄准 数学 内容与 学生生 活的最佳 联结 点 ,化 “ 冷 ”为 “ 冰 火 热” ,让学生体验到身边 “ 熟悉 的风景” 中蕴 涵着数 学知识 ,感受 到数 学 内容 的 “ 活化 ” 例如 在教 生 。
谭衽 免
E C 鼗 } W {狂 { {i } S A; { { £ { 鼓 }
毒 =
:
让数学课堂因 生 “
而激情飞扬
◇ 浙 江 黄 岩 区北 洋 镇 潮 济 小 学 董 江 霞
[ 摘
要】学生是 充满生机与活 力的人 ,不是知识 的容器 ,是课 堂教 学的真 正主体 。数学课 堂不仅仅要 体
现知识 的授 受、智慧的开启 ,还有对学生身心的点化 和人格 的润泽。 由师生所构建 的数 学课 堂应该充满生命的
灵性、智慧的 火花 、情感的流动和价值 的体现 。本文从 注入 情感 ,营造 和谐的生命化课 堂 ;体验数 学生活化 , 构建生命化教 学 内容和尊重个性差异 。倡导生命化学习方式等三方面探讨 了生命化数 学课 堂构建的 问题。 【 关键词】小学数 学 生命化课 堂 构建途径
乐 、亦思 、亦 惑……新课标 指 出 :人人学有价 值 的 数学 ,人人都 能获得必需 的数学 ,不同 的人在 数学 上得到不 同的发展 。这 正是生 命化数 学教育 的最好
注 解 。数 学 课 堂 作 为 学 生 成 长 的 重 要 平 台 ,应 该 融
教师是数学学 习的组织者 、引导者 、合作者 ” ,在 民 主的课堂里 。师生都是课程资源 的享用者和开发者 ,
让数学课堂更精彩论文
让数学课堂更精彩【摘要】知识经济一体化、全球化已成为当今的主旋律,这样必然要带来课堂教学的变革,不言而喻,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自然要变。
教师的角色要作出相应的改变;更重要的是创造新型的学习方式和教学方式;要想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就要不断更新教学观念,树立先进的教学理念,而且让学生充分从事探究学习活动,发挥他们的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关键词】数学课堂创造新型学习方式教学方式我们正处在一个突飞猛进、翻天覆地的信息时代,知识经济一体化、全球化已成为当今的主旋律。
因此教师的权威已经受到了挑战,这样必然要带来课堂教学的变革,不言而喻,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自然要变。
一、教师的角色要作出相应的改变《标准》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
”就是说教师要从一个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发展的促进者;要从教师空间支配者的权威地位,向数学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的角色转换。
1.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
传统意义的教学,就是老师讲,学生学,让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
这样,阻碍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
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组织学生在和谐、民主的课堂氛围中学习。
2.教师是学习活动的引导者。
教师是课程和学生联系的纽带,是促进两者沟通的桥梁。
教师要站在学生的立场上,用学生的眼光,从学生角度,缩短教材与学生之间距离,引导学生走向教材,再由教材走向社会。
如在教学《认识图形》一课时,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老师让学生把自己从家带来的盒子当成积木搭成不同的作品,然后从组成积木的盒子中寻找图形的形状,让学生动手摸一摸图形,感受图形。
从这一例子中可以看到,正是教师的引导性工作,缩短了学生与教材的距离,从而不仅使学生尽快的学习知识,发现规律,而且也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培养了动手操作能力。
3.教师是学习活动的合作者。
在教学过程中,充分体现师生平等关系,师生互动、合作中学到知识。
给我的数学课堂插上飞翔的“翅膀”
给我的数学课堂插上飞翔的“翅膀”数学课堂是许多学生最害怕的课程之一,因为它被认为是枯燥乏味的。
如果我们能够给数学课堂插上飞翔的“翅膀”,让学生们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也能感受到乐趣和挑战,那么这门学科将会变得更加有趣和吸引人。
本文将探讨如何给数学课堂注入新的活力,让它不再枯燥无味,而是充满创意和乐趣。
要让数学课堂插上飞翔的“翅膀”,教师需要采用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传统的数学教学往往局限于课本和习题,而现代的数学教学则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互动式教学、案例教学等手段,让数学课堂变得更加生动有趣。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有趣的数学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数学知识;还可以组织数学竞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参与到一些实际的数学问题中去,让他们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数学的魅力。
要让数学课堂插上飞翔的“翅膀”,学生们也需要改变对数学的看法和态度。
很多学生对数学课堂抱有排斥和畏惧的态度,觉得数学很难,很枯燥,所以不愿意主动去学习。
如果我们能够让学生们认识到数学的乐趣和创意,让他们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感受到满足和成就,那么他们对数学的态度也会发生改变。
教师可以利用一些有趣的数学案例和实例,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让他们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找到乐趣;学校也可以组织一些数学活动和数学竞赛,让学生在参与其中的过程中感受到数学的魅力和魔力。
要让数学课堂插上飞翔的“翅膀”,我们还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数学是一门极具创造性和启发性的学科,它让学生在思考和探索中培养了创新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数学课堂上,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让他们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能够主动思考和探索,而不是被 passively 接受知识。
要让数学课堂插上飞翔的“翅膀”,我们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
教师可以采用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让数学课堂变得更加生动有趣;而学生也需要改变对数学的看法和态度,认识到数学的乐趣和创意。
让数学课堂兴致盎然激情飞扬
让数学课堂兴致盎然激情飞扬摘要:学生能否自觉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是教学活动的一个难题,要解决这一难题,在教学活动中首先要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本文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来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营造氛围,激发兴趣;创设情境,诱发兴趣;注重操作,调动兴趣;联系实际,培植兴趣;开展竞赛,提高兴趣。
关键词:数学;兴趣;培养目前,学生能否自觉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成为教学活动的一个难题。
要解决这一难题,在教学活动中首先要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兴趣的学习,无异与一种苦役;没有兴趣的地方,就没有智慧和灵感”。
作为教师,要善于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下面结合中学数学学科,谈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进行学习兴趣的激发和培养。
一、营造氛围,激发兴趣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能够充分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能扳紧面孔,使学生心理上感觉压抑、精神上感到疲惫,要力求创设一个和谐轻松的环境。
在上课时,教师要面带微笑,以教师良好的情绪使学生形成一种良好的心理定势,以教师的乐教促进学生的乐学。
另外,数学知识有些抽象,单用语言是难于讲述清楚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用一些有趣的自然现象和生活常识,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创设情境,诱发兴趣古人说:“学起于思,思源于疑。
”学生的积极思维往往是从疑开始的。
在教学中,教师要围绕教学内容,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唤起他们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教学“有理数”时,创设这样一问题情境:“一辆汽车从车站出发,沿公路向东行驶10千米,接着掉转车头向北行驶10千米,问这辆汽车在什么位置?”对于这个简单问题,学生当然不难作出回答,但问及如何用数学式来表达这辆汽车的位置变化过程时,学生就感到茫然了。
这时就趁学生构成急于求知的心理状态的时机切人新课课题,“为了满足实际需要,我们必须把已经学习过的算术数扩充到有理数”。
又如:在教学“线段的垂直平分线”时,设计课前提问:“a、b、c三村(呈三角形分布)合建一所学校,校址应选在何处,才能使三个村到学校的距离相等?由于学生带着这个悬念学习这部分知识,所以学习兴趣浓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让数学课堂教学飞扬
【摘要】创设情景,激发学习兴趣,让学生享受实验成功的喜悦。
发挥教师情感教育和人格魅力的威力。
【关键词】情景创设:试验成功:情感纽带
教育学家说“课堂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
那么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呢?促使学生产生猎奇心理,创设情境,设置悬念(为教学
重点内容精心设疑),鼓励、引发学生问题的产生,激发学生探索知识的欲望。
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好方法。
我认为,课堂教学成功与否,关键是“情景与气氛,实验与成功,情感与纽带”等方面,要紧贴实际,要与时俱进,要有时代信息,能让课堂教学飞扬起来。
一、情景与气氛
第一,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很久的课堂教学模式,早在60年代,外国已有试验和应用,但它又是新鲜的,在我国只是近几年才流行。
在激发学生数学兴趣上,在发动学生积极性方面,功不可没。
“小组合作学习”在引发学生学习干劲上,起到四商拨千斤的妙用,由“兵”教“兵”中,优生的兴趣自然高,后进生由于“一对一”,容易拉近距离,效果显著,而且学生暴露出来的问题或错误又可以在这训练
过程中发现,或自行解决,或教师引导学生解决,让会的学生教不会的学生,让会的学生得到巩固和提升。
洋思学习参观,见证了事实,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给予学生大量表现的机会,会的教不会的;一知半解的,在“偷师”后,很想露一手;聪明才智高的,兴致勃勃地充当军师;……或上台板演,或发表“高见”,学生忙得快快乐乐。
(在这
里也需要技巧,要量体裁衣,让学生跳起来“摘果”,要让学生能体面地、自豪地享受成功的喜悦。
在平时练习、课堂作业、考试中,要给大多数学生成功的机会,保护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帮一”,“兵”教“兵”活动不但能解决“困难生”问题,也能促进优生的学习能力、表达能力、分析能力的提高,优生既能把自己理解的东西表达出来,又能在学习上形成你追我赶紧迫感,这本身就是一种提高,这就是“兵”教“兵”的魅力。
第二,情境设置是教师最喜欢,也是用的最多的:在上“三角形”第一节课,可置疑:为什么用三根木棍扎在一起支撑起来,能搭起一个稳固的架子(如军人把几支枪的上部撑在一起,帐篷的搭建等)?为什么拉铁闸,轻轻一推就收拢了(这是平行四边形的不稳定性造成的)?为什么车轮是圆的?多媒体可让学生体会到最佳效果,因为是第一节课,教师不用说“同圆的半径相等”,当车轮在平地上滚动时,轮轴始终处于同一高度的平面上,可用”乘坐的人不会有上下颠簸的感觉,很舒服”作为吸引学生的力量。
“物体滚动比在地面上拖着走省劲多了,这是因为滚动摩擦阻力比滑动摩擦阻力小的缘故”,它是物理学知识,可说明数理化有相通之处,让学生更重视数学的学习。
但不用说明它的来龙去脉,这些生活上,熟见又不明其理的事情,引起学生的震撼,这样,学习热情怎会不高涨?
第三,情境中的悬念是激发学习兴趣最高境界,例如,在初三学习反证法时,为了引起学生的注意和兴趣,可设置类似如下的悬念问题:“王戎与苦李”。
小学学习时。
学生已知这一故事,我们上课时
轻驾轻就熟,现在作为“引子”,作为激发课堂气氛的手段。
问:“小王戎为什么知道这李子是苦的?”
学生会很兴奋地说出“答案”,我们要的就是这种热烈的气氛。
这时教师再话锋一转:小王戎用的是一种间接的证明方法,叫“反证法”,小小王戎,他是怎么推理得出李子是苦的?你们知道吗?
教师“趁热打铁”,要求学生把生活中经历过,应用过说出来,以“小组讨论。
再全班分享”的形式进行。
“我爸爸说,市场上如果多人买东西的店铺,说明是信得过的,可去那里买东西。
”
“没人去买的,人气不高的店铺,说明他们的信誉不好,或东西差。
”
“警察破案时,也可使用反证法,排除一些嫌疑人。
”
“……”
“对,这样的证明方法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反证法》的应用实例,同学们很聪明,不但见识了反证法,还能用于生活。
我们这节课就是要学习这种证明的方法和思维技巧,同学们,有信心吗?”教师在这一有利气氛中,不失时机地引入新课的要求,并说明原理,以及方法。
以达到完成教学任务的目的。
二、动手(活动)与动脑相映成趣。
虽说游戏是一种较低级的学习乐趣,但在游戏中进行学习,对于初中生(尤其是初一学生)学数学却能化腐朽为神奇。
1、学以致用的乐趣,“把数学知识用于生活实践”,如学习相似
三角形时,让学生想办法测量升旗台上旗杆的高度——(在此之前,这是不可想象的事情)学习上的悬念,学生在初二学习全等三角形后,已能测量某些物体的高(长或宽)度,但是,学习了相似三角知识后,就掌握了新的方法,要激励学生,大胆运用新知识(摩拳擦掌,想试验一下),走出教室,利用所学知识测量教学楼的高(或树高,或塔楼高度或旗杆高度等),通过活动,学生的学习热情高涨,这样,通过让学生亲自动手,自行(以小组的形式)进行测量创作活动,使学生
体验到数学知识的内在力量,尝到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乐趣。
2、课堂活动形式多样,其中表演式训练能赋予枯燥乏味的数学以生命,学生通过表演式训练,会在行为中去想象、去琢磨,能激发学习兴趣,对锻炼思维也是非常重要的,这对教师驾驭课堂教学提出
了更严格的要求。
例如:如七年级学生刚接触有理数时是又惊又喜,喜的是知识增多,知道有理数是这样表达的,惊的是原来减号又变
成了负号,世界是这样的奇妙,规定了某种量是正的,相反的量就是负的。
很多学生对这一概念和相关的知识掌握有困难,只是一知半解。
我让学生在“同一直线上”朝不同方向行走,让学生自己确定正负的方向,每个同学由移动距离的多少,说出结果如何表达(+3米,一2米等)。
如果由两同学同时移动后,这时他们之间的距离怎么表述,是加还是减?如何写出表达式子?
又如“相遇应用题”:“甲乙两人在相距100米的两地同时相向而行,甲乙两人的速度分别是3米和5米,相遇时需要多少时间?”
教师在这教学难点,应如何操作?如何进行设计,是让学生主动参与活动中,进行相关的演示,并认真思考,还是观看课件。
直观了解事件?或是两者综合起来运用?这都要教师作出“艰难”选择,因为,学生的实际情况,场地,教师的调控能力等都要认真考虑,我认为,应
把两者综合起来运用,先让学生作出分析。
再观看动画,得出结论,再参与到活动中,检验结果,最后总结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我总觉得,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热情,是不能忽略的。
三、充分发挥教师渗透情感的教育和人格魅力
“亲其师信其道”——这是教学艺术渗透情感教育的巨大威力,学生最感兴趣的是他最喜欢的老师所教的学科,这是所有教师都明白的基本知识。
现在的教师,还有谁说自己不爱学生呢?问题是你的爱,学生是否体会得到,对你的关心是否领情?怎样才能实现师生关系融洽?“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这里指的是师生之情)呢?
其中,对成绩好的学生,教师很容易让学生敬爱你——只要你有
足够的料:学识渊博,口若悬河,当然还要抓住青少年的争强好胜的年龄特征,把他们吸引住,在班级开展形式多样的学习竞赛活动,,
在学生中形成一种“比学赶帮超”的风气,提高同学的学习积极性。
其次,对一些兴趣不高的同学,要利用课外、家访之便跟他们谈我们生活和数学的密不可分的事例,讲数学的重要性,跟他们讲一些
有关生活中用数学的趣事,用数学方法解决生活中的技巧与能力等问题,提高他们的兴趣。
关爱之中显真情,你是真的想帮助他。
让学生知道数学真的很有用,生活不可缺少,而且是妙趣横生。
然后,做好分层目标,减少他们学习的困惑,并且一有进步,即使很小,很微不足道,要及时地表扬他们,赞赏他们,充分运用成功教育的魅力,渗透情感教育的巨大威力。
变教师教,学生学,为师生互动、变纯知识传授为知能并重,善待每一个学生,实现师生和谐发展。
就这样,经过一段时间,学生不但对你有感情,还养成了爱动动脑,爱思考的好习惯。
还有,一些常规做法,也是细微之处见功夫,第一,备课要认真,不但备学生,而且备教材、备教法,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的实际,设计课的类型,拟定采用的教学方法,并对教学过程的程序及可能出现的情况都作了详细的设计和安排,并制作各种有利于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有趣而又实用的教具。
总之,“路路通罗马”,每个教师的风格不尽相同,但是,通过创设悬念情景、解决实际问题情景等,让学生在丰富的活动中学习,在学习体验中成长,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同时渗透情感教育,诱发他们积极主动的学习热情,是提高数学教学艺术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新课标——同步伴读》广东教育出版社
[2]《初中数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等
[3]中国教师报,2008,12.2
[4]刘德林《学习高手》,光明日报出版社2009年4月
[5]薛金星《中学教材全解》,20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