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地形和地形图》

合集下载

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科学《地形和地形图》PPT教学课件(第2课时)

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科学《地形和地形图》PPT教学课件(第2课时)

A:风
B:流水 C:火山 D:冰川
3:黄山顶部的飞来石,主要受( D )
A:风的作用
B:流水的作用
C:火山的作用
D:冰川的作用
4:华北平原是由于地壳不断下沉和泥沙不断淤
积形成的,这说明地形的形成( D

A:内力作用是主要的 B:外力作用是主要的
C:地壳运动的结果
D:内力和外力共同塑造的结果
5:世界最大的峡谷是_雅__鲁_藏__布__大峡__谷__,它的形 成原因是_青_藏__高__原__不__断_的__抬__升_.和流水的冲刷
降水丰富的东部湿润地区 主要外力作用是流水作用
沿海地区 主要外力作用是波浪作用
南海诸岛
1:96 000 000
1.知道外力作用有哪些 2.了解外力作用对地形的影响 3.了解各地区在外力作用下形成的地形特点
例2、下列有关内、外力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D )
A、干旱地区的外力因素是冰川,湿润地区的外力因素主要是流水 B、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是在内力作用下形成的,因为内力作用使地表变得高低起伏 C、内力作用使高山削低、盆地填平,外力作用使地表高低起伏 D、珠江三角洲的形成是内、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
对地形的影响
使地表变得高低不平, 形成高山、盆地、深谷、高原等
削低高山,填平深谷, 使地表趋于平坦
谢谢观看!
复习回顾
1、海拔在500米以上,相对高度较大,坡度较 陡,峰峦高耸,沟谷幽深的地形是( C ) A:平原 B:高原 C:山地 D:盆地
•2、等高线从低处往高处凸出的地方是( D)
A:鞍部 B:峭壁 C:山脊 D:山谷
流水 泥沙 生物 侵蚀 堆积 因素 风力 冰川 海浪
来自地球外部的力将高 山削低、低谷填平,使 表面趋于平坦。使地球 表面处于平坦。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册3.7地形和地形图(共32张PPT)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册3.7地形和地形图(共32张PPT)

考考你
1、沧海变桑田是什么作用的结果? 2、“海枯石烂”是什么作用的结 果?
可见,地球表面的形态是内力 和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
思考
那么,哪种力发挥了较大的作用呢?
外力作用:主要是削低高山,填平深
谷;使地表处于平坦。具有缓慢、持 久的影响。
内力作用:使地面形成高山,深谷,
高原;使地表起伏加大。影响是阶段 性的。
那么地形是怎样绘制 在地图上的呢?
表示地形起伏的地图
地形部位
等高线分布特点
等高线呈封闭状态,由外向内,海拔增高
两个山顶之间较低部分
山顶
鞍部
峭壁 山脊 山谷
等高线重叠处
等高线向海拔较低处凸出的地方
等高线向海拔较高处凸出的地方
想一想:我们浙江地区 有哪些地形? 山地:主要在浙南地区
丘陵:全省除嘉善、嘉兴、桐乡三县 市外都要丘陵分布 平原:在浙江杭州湾南北和浙东沿海 以及各大水系干支流的中下游 盆地:主要在浙中地区,如金衢盆地
地形的变化
流水沉积
沙漠
风的吹蚀与 沙的沉积
流水冲刷
流水沉积
风的吹蚀与 沙的沉积
风的侵蚀
流水冲刷
科罗拉多大峡谷
流水冲刷
冰川作用
角能 不能说出
引起地表形态变化的外力因素 主要有那些吗?
流水、风、冰川、海浪等。
说一说
在你的家乡,导致地形变化的 主要外力因素有哪些?

作业:作业本
第7节 地形和地形图
地形的类型
你知道多 少种地形? 认真读图,然后完 成一个地形比较的 表格!
高原
丘陵
盆地
平原
高原
相对 高度
平原

山地

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科学3.7地形和地形图(37张PPT)

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科学3.7地形和地形图(37张PPT)

最大最全最精的教育资源网第四节地壳改动和火山地震班级:小组:姓名:【学习目标】1、知道地壳是改动的,并能用实例加以说明2、知道火山和地震时地壳运动的表现、掌握世界火山、地震的主要散布规律3、关注如何防震抗灾,提升抵抗各样自然灾祸的能力【要点难点】1、知道火山和地震时地壳运动的表现2、掌握世界火山、地震的主要散布规律【课前预习】一、地壳改动的证明地壳改动是时辰存在的,不过有些激烈,有些难以感知。

1、意大利那不勒斯海岸三根大理石柱的起落变化状况说了然什么?○1 建成时到十五世纪,地壳降落??????米。

○2 十五世纪到十八世纪,地壳上涨??????米。

○3 十八世纪到1955年,地壳降落??????米。

2、地球上山脉和谷地形成的原由?3、地壳改动有水平运动和起落运动。

地壳运动惹起地壳变形移位,水平岩层在地球内力的作用下,或发生曲折,或引起断裂,这是地球上________和________形成的最重要原由。

地壳的起落是致使__________________ 的重要原由。

4、议论:(1)惹起上述地壳改动的巨大能量主要来自哪处?( 2)还有哪些现象能够证明地壳是在不停运动?5、证明地壳改动的凭证有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等。

二、火山火山活动是一种壮观的自然现象,也是地壳激烈运动的表现形式。

(1) 火山由哪几部分构成,喷发物主要有哪些?(2) 火山喷出的岩浆来自哪处,它们是如何冲出地表的,岩浆冷却后变为什么?(3) 火山给人类带来的危害和好处有哪些?(4)依图 3-36 说出全世界的火山散布状况 ?(5)火山能够分为哪几类 ?全国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天量课件、教课设计、试卷、教案免费下载最大最全最精的教育资源网3、地震是地壳岩石在的作用下,发生或而惹起的震动现象。

4、世界上最高的喜马拉雅山,近几十年科学工作者在山上发现了好多海洋古代生物化石。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册《地形和地形图》PPT精品教学课件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册《地形和地形图》PPT精品教学课件

对地形的影响
使地表变得高低不平, 形成高山、盆地、深谷、高原等
削低高山,填平深谷, 使地表趋于平坦
谢谢观看!
未定
国 界 省、自治区 直辖市界
:1 48 000 000
东南丘陵
辽东丘陵
山东丘陵
南1:9海6 诸000岛
000
海拔:一般在200米以下 地面广阔平坦,起伏很小
分布在大河两岸
东华长北江平中原下游平原
濒临海洋的地区
地球表面(岩石圈表面)相对长时期沉降的区域
四周高,中间低平
西伯利亚盆地
陆地地形主要有山地、高原、盆地、丘陵和平原五种类型
下列四幅基本地形类型图中,表示山地地形的是( C )
A
B
C
D



等高线地形图
在地图上,把海拔高度相同的各点连成的线,能表示地形起伏的地图
表示海拔和地势起伏的状况
各点的高度都是500m
同同闭图线合等等距高
地形图上相邻等高线之间 的高差称为等高距。
等高线稀疏的地方地 形比较平缓,是缓坡。 密集的地方比较陡峭, 是陡坡。
降水丰富的东部湿润地区 主要外力作用是流水作用
沿海地区 主要外力作用是波浪作用
南海诸岛
1:96 000 000
1.知道外力作用有哪些 2.了解外力作用对地形的影响 3.了解各地区在外力作用下形成的地形特点
例2、下列有关内、外力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D )
A、干旱地区的外力因素是冰川,湿润地区的外力因素主要是流水 B、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是在内力作用下形成的,因为内力作用使地表变得高低起伏 C、内力作用使高山削低、盆地填平,外力作用使地表高低起伏 D、珠江三角洲的形成是内、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

地形和地形图课件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完整版)23

地形和地形图课件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完整版)23

雄伟的喜马拉雅山东段有一条深深的刻痕,即世界最大
的峡谷——雅鲁藏布大峡谷。你知道它是怎样形成的吗?
你知道它是怎样形成的吗?
原来地表的形态在不断的 变化,既受地球内力的影 响,也受外力作用的影响, 如流水的冲刷和溶蚀、风 的吹蚀、沙的沉积等。
原来地表的形态在不断的变 化,既受地球内力的影响, 也受外力作用的影响,如流 水的冲刷和溶蚀、风的吹蚀、 沙的沉积等。
比较各种不同地形的特点?
相对高 度
海拔
特征
高原

平原 山地 丘陵 盆地
小 200米以上 100米以下
500米以上 200米以下 500米以上 200-500米
顶面较大,
地势起伏 地势起
小,平坦, 伏小,
但海拔高, 边缘陡峭。
平坦。
坡度较 陡,峰峦
地表起 周围为山 伏较小, 脉、高原
高耸,沟 坡度较 环绕,中
谷幽深。 缓。 部相对较
低平。
山地约占我国国土面积
的33%; 丘陵10%; 平原12%; 高原26% (世界屋脊-青藏高原); 盆地19%
地形的类型
3.你的家乡主要有哪些地形类型?
4.你能把山峰表示在地图上吗?
表示地形起伏的地图
等高线地形图 绘制方法:将不同高度的等高线投影到同一个平面上。
表示地形起伏的地图
A.流水的侵蚀作用 B.流水的搬运作用
C.风力的搬运作用 D.冰川的侵蚀作用
2.下列地形类型的形成与流水冲刷有关的是( C )
①珠江三角洲 ②雅鲁藏布大峡谷 ③冰斗谷 ④流动沙丘 ⑤黄土高原的破碎地表
⑥三峡
A.①②④
B.②④⑥
C.②⑤⑥
D.①③⑤
3.读下图等高线地形图,回答问题。 (1)图中C点的海拔大约是 _2_0_0__米,E点的海拔大 约是__4_0_0___米,B和E之 间的相对高度是__2_0_0__米。 (2)图上C点位于D点的_西__北__方向,A点位于 C点的_西__南__方向,D点位于F点的_东__南___方 向。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册地形和地形图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册地形和地形图
等高线地形图: 实际上是将不同 高度的等高线投 影到同一个平面 上来表示地面高 低起伏的地形。
绘制地形剖面图的方法
如何读懂等高线地形图?
鞍部
山谷
2
1
峭壁
山顶
山脊(陡坡)
6 5
山脊
(缓坡)
4
3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规律: 很小封闭曲线 较密 陡坡 较疏 缓坡
250
山顶(中间高)
盆地(中间低)
1
2
3
智力快车
1、等高线从低处往高处凸出的地方是( D ) A:鞍部 B:峭壁 C:山脊 D:山谷
2、把地表高低起伏的特征反映在地图上时,通
常采用的方法是( B )
A.绘制平面图
B.绘制等高线图
C.绘制政区图
D.绘制旅游图
3、右图是某地形等高线图,读图并回答问题。
(1)写出下列字母所在位置地形名称: A___峭__壁_____, B___山__脊_____, C___山__顶_____, D___鞍__部_____。
(2)从图中可知 900米 C点的海拔是_-_1_0_0_0_米,
与最高峰的 海拔相差约_2_0_0__米_。
4、在下图等高线地形图上识别五种地形类形:
山地为__乙___ 平原为__甲___ 盆地为__戊___
高原为__丙___ 丘陵为__丁___
C点容易,因为 坡度较缓。
同学们想登鸡冠山走哪一条路好呢?
300
400 350 300
4
各种地形的等高线有什么特点?
等高线 呈封闭 状态, 由外向 内,海 拔增高
等高线 向海拔 较低处 凸出
等高线 向海拔 较高处 凸出
填P 116表3-3

七年级上科学_地形和地形图_ppt浙教版

七年级上科学_地形和地形图_ppt浙教版
第7节 地形和地形图
第一课时 地形 地形图
地球表面高低起伏,有的平坦、有的陡峭、有 的高、有的低、有的一望无际、有的峰峦叠障,我们 把它们统称为地形。
你能说 出地形 的类型 吗?
一、地形的类型
海拔在500米以上,相对高度超 过200米,坡陡顶尖,连绵起伏。
海拔一般在500米以上,顶面平 坦宽广。
海拔在200米以下,地面宽广平坦,起伏很小。
等高线向海拔较低处凸出
相对高度不超过100米,地表起伏小,坡度平缓。
等高线呈封闭状态,内高外低 等高线向海拔较高处凸出
珠穆朗玛峰
活动:
1、用马铃薯块做一个山峰。 2、在山峰 不同的高度处按一定的高度差
(如1厘米)依次画上等高线。 3、把山峰放在白纸上。 4、俯视山峰,观察上面的 等高线所呈的形状。 5、将山峰上的等高线按原 来的位置绘到白纸上。
二、表示地形起伏的地图 等高线:在地图上,把陆地上海拔相同的各点连接成线。
3、把山峰放在白纸上。
思考:用什么方法能把山峰表示在地图上?
思考:用什么方法能把山峰表示在地图上? 海拔一般在500米以上,顶面平坦宽广。
地球表面高低起伏,有的平坦、有的陡峭、有的高、有的低、有的一望无际、有的峰峦叠障,我们把它们统称为地形。
峭壁
等高线重叠处
山脊
等高线向海拔较低处凸出
山谷
等高线向海拔较高处凸出
11:30
山顶 山脊 山谷 鞍部
陡崖
等高线呈 等高线
封闭状态, 向海拔
由外向内 海拔增高。
较低处 凸出
等高线向 两个山顶 海拔较高 间的平坦 处凸出 区域
等高 线重 叠处
表示起伏地形的另一种地图:分层设色地图
11:20

七年级上科学_地形和地形图_ppt实用课件浙教版

七年级上科学_地形和地形图_ppt实用课件浙教版

各种不同地形的特点:

很小

较小
500米以上 200米以下 500米以上 500米以下
顶面较大,地势起 地势起伏 伏小, 小,平坦 平坦
坡度较陡, 峰峦高耸, 沟谷幽深
地表起 周围为山 伏 坡较 度小 较,脉环部、绕相高,对原中低


1、地形类型:
山地:海拔高,相对高度(起伏)大 高原:海拔高,相对高度(起伏)小 盆地:四周高,中间低平 丘陵:海拔有高有低,相对高度(起伏)较小 平原:海拔和相对高度(起伏)小
第1课时
板块构造学说的主要观点:
1.地球的岩石圈是由六大板块拼合而成.
2.六大板块是不断运动的,在板块与板块 交界处,地壳运动较活跃,多火山地震.
3.板块“漂浮”在软流层上,不断地发生: 碰撞 形成山脉和海沟
张裂
形成裂谷和海洋
思考: 地球板块的碰撞和张裂,结果会使 地球表面出现什么样的形状呢?
海拔:是指地面某个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 相对高度:表示地面某个地点高出另一个地点的
内力:地壳变动
外力:风、流水、冰川、波浪、生物等
(2)内力作用:使地面形成高山、深谷、高原、 山脉,使地表起伏加大。
外力作用:主要是削低高山,填平深谷, 使地表趋于平坦。
(3)全球而言,主要因素是内力作用;局部地区, 外力作用也可能居于主导地位。
1.石灰岩地区形成溶洞的原因是 ( B )
A.火的作用
冰蚀作用
B.
将“山体”块根据编号重新摆成“山体”形状。
等高线向海拔较低处凸出
把地表高低起伏的特征反映在地图上时,通常采
如果你的家乡在平原地区,它平坦的地形是如何形成的?如果你的家乡在山区,山上的沟谷是如何形成的?

七年级上科学_地形和地形图_ppt优质课件浙教版

七年级上科学_地形和地形图_ppt优质课件浙教版

诗画浙江
舟山群岛Leabharlann 一、地形的类型海拔
相对 高度
山地 高500 米以上

特征
坡度较陡 ,峰峦高 耸,沟谷 幽深。
丘陵
较低200 米或以上
平原
很低200 米以下


盆地 高度 不等
——
地面起伏 较小,坡 度较缓
地面广阔 平坦,起 伏很小
周围山脉 围绕,四 周高,中 间低。
衢州总的地势特征为南、北高,中部低,西部高,东部低, 中部为浙江省最大的内陆盆地——金衢盆地的西半部,自西 向东逐渐展宽。境内平原占15% ,丘陵占36%,山地占49%。
(1)主要受内力作用而形成的地貌景观是( )
风力
作用 作用 衢州总的地势特征为南、北高,中部低,西部高,东部低,中部为浙江省最大的内陆盆地——金衢盆地的西半部,自西向东逐渐展宽。
地势由西南向东北倾斜,大致可分为浙北平原、浙西丘陵、浙东丘陵、中部金衢盆地、浙南山地、东南沿海平原及滨海岛屿等六个地
形区。
第1课时 地形和外力对地形的影响
诗画浙江
浙江地形复杂,山地和丘陵占70.4%, 平原和盆地占23.2%,河流和湖泊占6.4%, 耕地面积仅208.17万公顷,故有"七山一水 两分田"之说。地势由西南向东北倾斜,大 致可分为浙北平原、浙西丘陵、浙东丘陵、 中部金衢盆地、浙南山地、东南沿海平原 及滨海岛屿等六个地形区。
二、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
冰川移动
二、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
海浪侵蚀
植物加快岩石风化 千里之堤毁于蚁穴
人类活动
二、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
地势由西南向东北倾斜,大致可分为浙北平原、浙西丘陵、浙东丘陵、中部金衢盆地、浙南山地、东南沿海平原及滨海岛屿等六个地

3.7《地形和地形图》教案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科学

3.7《地形和地形图》教案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科学

《地形和地形图》教学方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识别并描述不同地形的特征。

学生能够理解地形图的基本要素,包括等高线、比例尺和图例。

2.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和分析地形图,学会如何从中获取信息。

学生通过小组活动,学习如何合作制作简单的地形模型。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地理学的兴趣,培养空间认知能力。

提升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地形的分类和特征,地形图的解读。

难点:等高线的理解和应用,地形图的综合分析。

三、教学准备地形图样本地形模型制作材料(如沙土、石膏、水等)练习题目纸张投影仪或多媒体设备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首先,展示一片广阔的草原照片,提问学生:“同学们,你们看看这张照片,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地形吗?它有什么特点?”引导学生观察并分享他们的看法。

接着,展示一座高耸入云的山脉照片,提问学生:“你们知道这座山是什么山脉吗?它有哪些特点?”引导学生讨论并分享他们的观察结果。

然后,展示一片波光粼粼的湖泊照片,提问学生:“你们觉得这张照片展示的是什么地形?它有哪些特点?”引导学生思考并分享他们的见解。

再次,展示一片茂密的森林照片,提问学生:“你们知道这片森林所在的地形是什么吗?它有哪些特点?”引导学生观察并分享他们的观察结果。

最后,总结同学们的讨论:“同学们,刚才我们讨论了草原、山脉、湖泊和森林这四种地形,它们各自有各自的特点。

草原广阔无垠,山脉高耸险峻,湖泊宁静美丽,森林茂密繁盛。

我国地形丰富多样,让我们一起去探索更多未知的地形吧!”通过这样的教学活动,学生们不仅能了解到不同地形的特点,还能激发他们对地理知识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同时,这种互动式的教学方法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2. 新课内容讲解(10分钟)在地球上,地形丰富多样,根据其特征可以分为山地、高原、平原、盆地等。

每种地形都有其独特的风貌和地理特征。

接下来,我们将分别介绍这四种主要地形的特征。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册《地形和地形图》PPT课件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册《地形和地形图》PPT课件
知识点1 地形的类型重点
1.海拔与相对高度地球表面高低起伏,差别很大。这种差别通常用海拔和相对高度来表示。
(1)海拔: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例如,下图中A地的海拔为500米,B地的海拔为290米。
(2)相对高度:某个地点高出另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例如,上图中A、B两地的相对高度为500米 米 米。
1.内力作用
能量
内力作用的能量来源于地球内部的热量
特点
能使地表起伏加大,具有阶段性
表现形式
地壳运动
褶皱—隆起→高山或高原
断层—凹陷→盆地或低地
火山、地震
是地球内部能量的强烈释放,能在短时间内使局部地形发生急剧变化
2.外力作用
外力的表现形式还有波浪、生物等
特别提醒不同地区,外力的作用是不同的
降水比较丰富的湿润地区
地表崎岖不平
丘陵
较低(一般在200—500米)
地面起伏和坡度都较缓,相对高度一般在100米以下
盆地
四周高,中间低平
巧学妙记
歌诀记忆地形的类型及特征海拔五百上高原,面大外陡内和缓。周高中低盆地看,五百下上分丘山。起伏较大丘陵圆,山峰陡坡山地占。二百以下平原观,地面宽广又平坦。
典例1 我国的五种地形中,下图中未体现出来的是( )
A. 圆锥状的火山锥
B. 沙漠中的风蚀蘑菇
C. 河口的三角洲
D. 迷人的溶洞
A
[解析] 风蚀蘑菇是由风力作用形成的,河口的三角洲是由流水的沉积作用形成的,溶洞是由流水的溶蚀作用形成的,火山锥是火山喷出物堆积而形成的。其中风力作用、流水作用都属于外力作用。
题型1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典例4 读等高线地形图(单位:米),完成下列问题。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册第三章 第7节地形和地形图课件(共21张PPT)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册第三章 第7节地形和地形图课件(共21张PPT)
坚 持 真 理 、 实事求 是的党 ,更是时 刻为人 民服务 ,危急时 刻能挺 身而出 的党。 自 1921年 建 党 至 今 ,我们党 已经走 过了近 84年的 光辉道 路。这 几十年 ,中国共产党从
小 到 大 、 从 弱到强 、从幼 稚 到 成 熟 ,不 断 发
地形和表示地形的地图
执教:
杭州地区的地形(一)
鞍部
山谷
峭壁
பைடு நூலகம்
山脊(陡坡)
山顶 山脊
(缓坡)
等高线形成的基本过程
动手做一做等高线: 1.将模拟山峰置
于水槽中;
2.用红粉笔 画好等高线
动手做一做等高线:
3.用刀沿等
高线切开
4.用笔沿下 沿画线
我的作品一 我的作品二
等高线的投影原理
▲你能利用细铁丝,做这个实验? ▲从模型上方看一看! ▲归纳各种等高线地形的特点?
各种地形等高线的特点
地形部位
等高线分布特点
山顶 等高线呈封闭状态,由外向内。海拔增高 鞍部 两条等高线的凸出部分相对应处 峭壁 等高线重叠处 山脊 等高线向海拔较低处凸出 山谷 等高线向海拔较高处凸出的地方 洼地 等高线呈封闭状态,由外向内。海拔降低 (盆地)

你知道下面是什么地形吗?

线


公 司 职 员 入 党申请 书范文 5000字 _1 公 司 职 员 入 党申请 书5000字
入 党 申 请 书 频道《 公司职 员入党 申请书 5000字 》,供大 家阅读 参考。 敬 爱 的 党 组 织:
我 志 愿 加 入 中国共 产党,愿 意为共 产主义 事业奋 斗终身 。我衷 心地热 爱党,她是中国 工 人 阶 级 的 先锋队 ,是中国 各族人 民利益 的忠实 代表,是 中国社 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 心 。 中 国 共 产党以 实现共 产主义 的社会 制度为 最终目 标,以马 克思列 宁主义 、毛泽 东 思 想 、 邓 小平理 论为行 动指南 ,是用先 进理论 武装起 来的党 ,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 务 的 党 ,是 有 能力领 导全国 人民进 一步走 向繁荣 富强的 党。她 始终代 表中国 先进生 产 力 的 发 展 要求,代 表中国 先进文 化的前 进方向 ,代表中 国最广 大人民 的根本 利益, 并 通 过 制 定 正确的 路线方 针政策 ,为实现 国家和 人民的 根本利 益而不 懈奋斗 。我之 所 以 要 加 入 中国共 产党,是 因为中 国共产 党是有 着光荣 历史的 党,是使亿万中国人在 世 界 面 前 站 起来的 党,是带 领中国 人民摆 脱贫困 落后,实 现社会 主义现 代化的 党,是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册:3.7地形和地形图课件(共60张PPT)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册:3.7地形和地形图课件(共60张PPT)

平原
特点: 海拔较低,地面宽广,相对高度小
高原
特点: 海拔较高,顶面较大,相对高度(起伏)较小
山地 山地
特点: 海拔较高,相对高度大
丘陵
特点: 有高有低,海拔较低,相对高度不大,
地表起伏和坡度都较小
盆地
特点: 周围为山脉、高原环绕,中部相对较低
高原 平原 山地 丘陵 盆地
海拔200米以下,起伏小,平坦 海拔500米以上,坡度较陡 相对高度100米以下,起伏较小,坡度较缓 周围为山脉、高原环绕,课本140页
你的家乡有哪些地形类型?这 样的地形特点对当地的经济发展有 什么影响?
交通、旅游、特产
三、地形的变化
地形变化的力量从哪里来?
来自地球内部的巨大能量形成了雄伟 的喜马拉雅山脉
1. 内力作用改变了地表形态
而在它的东段有一条深深的刻痕,即 世界最大的峡谷——雅鲁藏布大峡谷。你 知道它是怎样形成的吗?
陆地表面高低起伏,有的平
坦,有的高峻,有的一望无际, 有的层峦叠障,我们把它们统称 作什么呢?
地球表面高低起伏的形态:
地形
一、地形的类型
1.地形的概念 地表各种各样的形态总称地形。
2.海拔和相对高度 地面某一地点高出海平面的
垂直距离,叫海拔。 地面某个地点高出另一个地
点的垂直距离,即两个地点之间 的高度差叫相对高度。
地面高度计算.swf
你知道地球表面有 哪几种地形吗?
盆地
世界面积最大的
盆地是:
刚果盆地
高原
世界最高的高原是:
青藏高原
平原
世界最大的平原是:
亚马逊平原
山地
自 古 华 山 一 条 路
丘陵
中国最大的丘陵区是 江南丘陵区

浙教版科学七上:地形和地形图(课件40张)

浙教版科学七上:地形和地形图(课件40张)

江河携带的泥沙在河流的中下游 和河口沉积会形成平原和三角洲
冰川移动的作用下会形成角峰和 冰沙的沉积会形成风蚀城堡和沙丘
26
思考与讨论
引起地表形态变化的因素主要有哪些?
思考与讨论
引起地表形态变化的因素主要有哪些? 1.内力作用:地壳运动、火山、地震 内力作用使地面形成高山、深谷、高原,使地面起伏大。 2.外力作用:外力、流水、冰川、波浪、生物等 外力作用主要是削低高山,填平深谷,使地表趋于平坦。
38
课后检测
• 7.海拔一般在500米以上,地面起伏大的是( )
• A.平原
B.高原
C.山地
D.丘陵
• 8.下列表示盆地的是( )
39
课后检测
• 9.读“世界板块构造散布图”和“世界火山地震散布图”,联系板块构造学说的相关知识, 解释下列现象。
(1)印度尼西是个著名的“火山国” (2)日本是个著名的地震国 (3)红海面积不断扩张
,如果
在此处形成小河,则小河的流向是从



(4)如果进行攀岩运动合适在 处。
35
NO.9 课后检测
36
课后检测
• 选择题每题2分,填空题每空1分,解答题2分一问,限时10分钟, 共计26分。
• 1.德国地球物理学家根据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两岸大陆轮 廓的可拼合性,提出了____________ 学说。
A.山谷 B.山脊 C.鞍部 D.峭壁
6.石灰岩溶洞形成的原因是( )
A.风力作用 B.流水作用
C.冰川作用
D.海浪腐蚀
32
课堂练习
• 7.下列关于地形类型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平原与高原的共同特点是地面起伏较小 • B.山地与丘陵的共同特点是海拔多在500米以上 • C.盆地四周多被山地或高原环绕,中部一定是平原 • D.相对高度小,而绝对高度大的地形是平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等高线地形图
绘制方法:将不同高度的等高线投影到同一 个平面上。
活动:制作等高线地形图
步骤一:画等高线
1:把马铃薯想象成一个山峰 2:以一定的高度差在山峰的 不同高度处依次画上等高线 如果俯视观察等高线, 呈什么形状?
闭合曲线
步骤二:投影
1,将马铃薯沿等高线切成片(刀刃朝下),并
按原样叠放在泡沫板上 2,用两根回形针分两端固定马铃薯,并刺穿泡沫 板 3,从下往上分别把马铃薯片的轮廓(等高线)画在 泡沫板上,并标上高度
相对高度越大,地面起伏越大
平原
特点: 海拔200m以下,地面广阔平坦,起伏小
高原

特点:海拔较高,顶面较大,起伏较小(相对高度小)
山地
特点: 海拔较高,地面起伏较大(相对高度大)
丘陵
特点:
有高有低,海拔较低,相对高度不大( 100m以下),地表,中间低平
连连看 高原 平原 山地 丘陵 盆地
海拔200米以下,地表平坦,起伏不大 海拔较高,坡度较陡,起伏较大 相对高度100米以下,起伏较小,坡缓顶圆 周围为山脉环绕,中部相对较低 海拔500米以上,起伏不大,
等高线地形图
——表示地形起伏的地图
等高线:
经过实地测量各地的高度,把高度相 同的点用平滑的曲线连接起来,这样 的线条叫等高线.
陡坡:等高线较密处 缓坡:等高线较疏处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 《地形和地形图》
2020/9/22
地形和地形图
地球表面高低起伏的形态: 地形
地形的类型
平原
盆地
山地
山地
高原
丘陵
丘陵
五种基本的地形
山地
盆地
丘陵
高原
平原
如何来描述地形的特点呢?
海拔:高出海平面的高度(绝对高度)
A
B
海拔:500m
海拔:300m
相对高度:一点比另一点高出的距离
温馨提示:
小心小刀和回形针,避免伤人
说一说:
结合自制 的等高线地形 图,说说山顶 、鞍部、峭壁 、山脊、山谷 等地形部位的 等高线有何特 点。
等高线呈封闭状态, 由外向内,海拔增高
山顶之间的平坦 区域
等高线相交、 重叠处
又称峭壁
等高线向海拔 等高线向海拔高
低处凸出的地 处凸出的地方(

能发育成河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