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地形和地形图》
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科学《地形和地形图》PPT教学课件(第2课时)
A:风
B:流水 C:火山 D:冰川
3:黄山顶部的飞来石,主要受( D )
A:风的作用
B:流水的作用
C:火山的作用
D:冰川的作用
4:华北平原是由于地壳不断下沉和泥沙不断淤
积形成的,这说明地形的形成( D
)
A:内力作用是主要的 B:外力作用是主要的
C:地壳运动的结果
D:内力和外力共同塑造的结果
5:世界最大的峡谷是_雅__鲁_藏__布__大峡__谷__,它的形 成原因是_青_藏__高__原__不__断_的__抬__升_.和流水的冲刷
降水丰富的东部湿润地区 主要外力作用是流水作用
沿海地区 主要外力作用是波浪作用
南海诸岛
1:96 000 000
1.知道外力作用有哪些 2.了解外力作用对地形的影响 3.了解各地区在外力作用下形成的地形特点
例2、下列有关内、外力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D )
A、干旱地区的外力因素是冰川,湿润地区的外力因素主要是流水 B、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是在内力作用下形成的,因为内力作用使地表变得高低起伏 C、内力作用使高山削低、盆地填平,外力作用使地表高低起伏 D、珠江三角洲的形成是内、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
对地形的影响
使地表变得高低不平, 形成高山、盆地、深谷、高原等
削低高山,填平深谷, 使地表趋于平坦
谢谢观看!
复习回顾
1、海拔在500米以上,相对高度较大,坡度较 陡,峰峦高耸,沟谷幽深的地形是( C ) A:平原 B:高原 C:山地 D:盆地
•2、等高线从低处往高处凸出的地方是( D)
A:鞍部 B:峭壁 C:山脊 D:山谷
流水 泥沙 生物 侵蚀 堆积 因素 风力 冰川 海浪
来自地球外部的力将高 山削低、低谷填平,使 表面趋于平坦。使地球 表面处于平坦。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册3.7地形和地形图(共32张PPT)
考考你
1、沧海变桑田是什么作用的结果? 2、“海枯石烂”是什么作用的结 果?
可见,地球表面的形态是内力 和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
思考
那么,哪种力发挥了较大的作用呢?
外力作用:主要是削低高山,填平深
谷;使地表处于平坦。具有缓慢、持 久的影响。
内力作用:使地面形成高山,深谷,
高原;使地表起伏加大。影响是阶段 性的。
那么地形是怎样绘制 在地图上的呢?
表示地形起伏的地图
地形部位
等高线分布特点
等高线呈封闭状态,由外向内,海拔增高
两个山顶之间较低部分
山顶
鞍部
峭壁 山脊 山谷
等高线重叠处
等高线向海拔较低处凸出的地方
等高线向海拔较高处凸出的地方
想一想:我们浙江地区 有哪些地形? 山地:主要在浙南地区
丘陵:全省除嘉善、嘉兴、桐乡三县 市外都要丘陵分布 平原:在浙江杭州湾南北和浙东沿海 以及各大水系干支流的中下游 盆地:主要在浙中地区,如金衢盆地
地形的变化
流水沉积
沙漠
风的吹蚀与 沙的沉积
流水冲刷
流水沉积
风的吹蚀与 沙的沉积
风的侵蚀
流水冲刷
科罗拉多大峡谷
流水冲刷
冰川作用
角能 不能说出
引起地表形态变化的外力因素 主要有那些吗?
流水、风、冰川、海浪等。
说一说
在你的家乡,导致地形变化的 主要外力因素有哪些?
作业:作业本
第7节 地形和地形图
地形的类型
你知道多 少种地形? 认真读图,然后完 成一个地形比较的 表格!
高原
丘陵
盆地
平原
高原
相对 高度
平原
小
山地
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科学3.7地形和地形图(37张PPT)
最大最全最精的教育资源网第四节地壳改动和火山地震班级:小组:姓名:【学习目标】1、知道地壳是改动的,并能用实例加以说明2、知道火山和地震时地壳运动的表现、掌握世界火山、地震的主要散布规律3、关注如何防震抗灾,提升抵抗各样自然灾祸的能力【要点难点】1、知道火山和地震时地壳运动的表现2、掌握世界火山、地震的主要散布规律【课前预习】一、地壳改动的证明地壳改动是时辰存在的,不过有些激烈,有些难以感知。
1、意大利那不勒斯海岸三根大理石柱的起落变化状况说了然什么?○1 建成时到十五世纪,地壳降落??????米。
○2 十五世纪到十八世纪,地壳上涨??????米。
○3 十八世纪到1955年,地壳降落??????米。
2、地球上山脉和谷地形成的原由?3、地壳改动有水平运动和起落运动。
地壳运动惹起地壳变形移位,水平岩层在地球内力的作用下,或发生曲折,或引起断裂,这是地球上________和________形成的最重要原由。
地壳的起落是致使__________________ 的重要原由。
4、议论:(1)惹起上述地壳改动的巨大能量主要来自哪处?( 2)还有哪些现象能够证明地壳是在不停运动?5、证明地壳改动的凭证有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等。
二、火山火山活动是一种壮观的自然现象,也是地壳激烈运动的表现形式。
(1) 火山由哪几部分构成,喷发物主要有哪些?(2) 火山喷出的岩浆来自哪处,它们是如何冲出地表的,岩浆冷却后变为什么?(3) 火山给人类带来的危害和好处有哪些?(4)依图 3-36 说出全世界的火山散布状况 ?(5)火山能够分为哪几类 ?全国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天量课件、教课设计、试卷、教案免费下载最大最全最精的教育资源网3、地震是地壳岩石在的作用下,发生或而惹起的震动现象。
4、世界上最高的喜马拉雅山,近几十年科学工作者在山上发现了好多海洋古代生物化石。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册《地形和地形图》PPT精品教学课件
对地形的影响
使地表变得高低不平, 形成高山、盆地、深谷、高原等
削低高山,填平深谷, 使地表趋于平坦
谢谢观看!
未定
国 界 省、自治区 直辖市界
:1 48 000 000
东南丘陵
辽东丘陵
山东丘陵
南1:9海6 诸000岛
000
海拔:一般在200米以下 地面广阔平坦,起伏很小
分布在大河两岸
东华长北江平中原下游平原
濒临海洋的地区
地球表面(岩石圈表面)相对长时期沉降的区域
四周高,中间低平
西伯利亚盆地
陆地地形主要有山地、高原、盆地、丘陵和平原五种类型
下列四幅基本地形类型图中,表示山地地形的是( C )
A
B
C
D
东
南
北
等高线地形图
在地图上,把海拔高度相同的各点连成的线,能表示地形起伏的地图
表示海拔和地势起伏的状况
各点的高度都是500m
同同闭图线合等等距高
地形图上相邻等高线之间 的高差称为等高距。
等高线稀疏的地方地 形比较平缓,是缓坡。 密集的地方比较陡峭, 是陡坡。
降水丰富的东部湿润地区 主要外力作用是流水作用
沿海地区 主要外力作用是波浪作用
南海诸岛
1:96 000 000
1.知道外力作用有哪些 2.了解外力作用对地形的影响 3.了解各地区在外力作用下形成的地形特点
例2、下列有关内、外力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D )
A、干旱地区的外力因素是冰川,湿润地区的外力因素主要是流水 B、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是在内力作用下形成的,因为内力作用使地表变得高低起伏 C、内力作用使高山削低、盆地填平,外力作用使地表高低起伏 D、珠江三角洲的形成是内、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
地形和地形图课件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完整版)23
雄伟的喜马拉雅山东段有一条深深的刻痕,即世界最大
的峡谷——雅鲁藏布大峡谷。你知道它是怎样形成的吗?
你知道它是怎样形成的吗?
原来地表的形态在不断的 变化,既受地球内力的影 响,也受外力作用的影响, 如流水的冲刷和溶蚀、风 的吹蚀、沙的沉积等。
原来地表的形态在不断的变 化,既受地球内力的影响, 也受外力作用的影响,如流 水的冲刷和溶蚀、风的吹蚀、 沙的沉积等。
比较各种不同地形的特点?
相对高 度
海拔
特征
高原
小
平原 山地 丘陵 盆地
小 200米以上 100米以下
500米以上 200米以下 500米以上 200-500米
顶面较大,
地势起伏 地势起
小,平坦, 伏小,
但海拔高, 边缘陡峭。
平坦。
坡度较 陡,峰峦
地表起 周围为山 伏较小, 脉、高原
高耸,沟 坡度较 环绕,中
谷幽深。 缓。 部相对较
低平。
山地约占我国国土面积
的33%; 丘陵10%; 平原12%; 高原26% (世界屋脊-青藏高原); 盆地19%
地形的类型
3.你的家乡主要有哪些地形类型?
4.你能把山峰表示在地图上吗?
表示地形起伏的地图
等高线地形图 绘制方法:将不同高度的等高线投影到同一个平面上。
表示地形起伏的地图
A.流水的侵蚀作用 B.流水的搬运作用
C.风力的搬运作用 D.冰川的侵蚀作用
2.下列地形类型的形成与流水冲刷有关的是( C )
①珠江三角洲 ②雅鲁藏布大峡谷 ③冰斗谷 ④流动沙丘 ⑤黄土高原的破碎地表
⑥三峡
A.①②④
B.②④⑥
C.②⑤⑥
D.①③⑤
3.读下图等高线地形图,回答问题。 (1)图中C点的海拔大约是 _2_0_0__米,E点的海拔大 约是__4_0_0___米,B和E之 间的相对高度是__2_0_0__米。 (2)图上C点位于D点的_西__北__方向,A点位于 C点的_西__南__方向,D点位于F点的_东__南___方 向。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册地形和地形图
绘制地形剖面图的方法
如何读懂等高线地形图?
鞍部
山谷
2
1
峭壁
山顶
山脊(陡坡)
6 5
山脊
(缓坡)
4
3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规律: 很小封闭曲线 较密 陡坡 较疏 缓坡
250
山顶(中间高)
盆地(中间低)
1
2
3
智力快车
1、等高线从低处往高处凸出的地方是( D ) A:鞍部 B:峭壁 C:山脊 D:山谷
2、把地表高低起伏的特征反映在地图上时,通
常采用的方法是( B )
A.绘制平面图
B.绘制等高线图
C.绘制政区图
D.绘制旅游图
3、右图是某地形等高线图,读图并回答问题。
(1)写出下列字母所在位置地形名称: A___峭__壁_____, B___山__脊_____, C___山__顶_____, D___鞍__部_____。
(2)从图中可知 900米 C点的海拔是_-_1_0_0_0_米,
与最高峰的 海拔相差约_2_0_0__米_。
4、在下图等高线地形图上识别五种地形类形:
山地为__乙___ 平原为__甲___ 盆地为__戊___
高原为__丙___ 丘陵为__丁___
C点容易,因为 坡度较缓。
同学们想登鸡冠山走哪一条路好呢?
300
400 350 300
4
各种地形的等高线有什么特点?
等高线 呈封闭 状态, 由外向 内,海 拔增高
等高线 向海拔 较低处 凸出
等高线 向海拔 较高处 凸出
填P 116表3-3
七年级上科学_地形和地形图_ppt浙教版
第一课时 地形 地形图
地球表面高低起伏,有的平坦、有的陡峭、有 的高、有的低、有的一望无际、有的峰峦叠障,我们 把它们统称为地形。
你能说 出地形 的类型 吗?
一、地形的类型
海拔在500米以上,相对高度超 过200米,坡陡顶尖,连绵起伏。
海拔一般在500米以上,顶面平 坦宽广。
海拔在200米以下,地面宽广平坦,起伏很小。
等高线向海拔较低处凸出
相对高度不超过100米,地表起伏小,坡度平缓。
等高线呈封闭状态,内高外低 等高线向海拔较高处凸出
珠穆朗玛峰
活动:
1、用马铃薯块做一个山峰。 2、在山峰 不同的高度处按一定的高度差
(如1厘米)依次画上等高线。 3、把山峰放在白纸上。 4、俯视山峰,观察上面的 等高线所呈的形状。 5、将山峰上的等高线按原 来的位置绘到白纸上。
二、表示地形起伏的地图 等高线:在地图上,把陆地上海拔相同的各点连接成线。
3、把山峰放在白纸上。
思考:用什么方法能把山峰表示在地图上?
思考:用什么方法能把山峰表示在地图上? 海拔一般在500米以上,顶面平坦宽广。
地球表面高低起伏,有的平坦、有的陡峭、有的高、有的低、有的一望无际、有的峰峦叠障,我们把它们统称为地形。
峭壁
等高线重叠处
山脊
等高线向海拔较低处凸出
山谷
等高线向海拔较高处凸出
11:30
山顶 山脊 山谷 鞍部
陡崖
等高线呈 等高线
封闭状态, 向海拔
由外向内 海拔增高。
较低处 凸出
等高线向 两个山顶 海拔较高 间的平坦 处凸出 区域
等高 线重 叠处
表示起伏地形的另一种地图:分层设色地图
11:20
七年级上科学_地形和地形图_ppt实用课件浙教版
各种不同地形的特点:
小
很小
大
较小
500米以上 200米以下 500米以上 500米以下
顶面较大,地势起 地势起伏 伏小, 小,平坦 平坦
坡度较陡, 峰峦高耸, 沟谷幽深
地表起 周围为山 伏 坡较 度小 较,脉环部、绕相高,对原中低
缓
平
1、地形类型:
山地:海拔高,相对高度(起伏)大 高原:海拔高,相对高度(起伏)小 盆地:四周高,中间低平 丘陵:海拔有高有低,相对高度(起伏)较小 平原:海拔和相对高度(起伏)小
第1课时
板块构造学说的主要观点:
1.地球的岩石圈是由六大板块拼合而成.
2.六大板块是不断运动的,在板块与板块 交界处,地壳运动较活跃,多火山地震.
3.板块“漂浮”在软流层上,不断地发生: 碰撞 形成山脉和海沟
张裂
形成裂谷和海洋
思考: 地球板块的碰撞和张裂,结果会使 地球表面出现什么样的形状呢?
海拔:是指地面某个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 相对高度:表示地面某个地点高出另一个地点的
内力:地壳变动
外力:风、流水、冰川、波浪、生物等
(2)内力作用:使地面形成高山、深谷、高原、 山脉,使地表起伏加大。
外力作用:主要是削低高山,填平深谷, 使地表趋于平坦。
(3)全球而言,主要因素是内力作用;局部地区, 外力作用也可能居于主导地位。
1.石灰岩地区形成溶洞的原因是 ( B )
A.火的作用
冰蚀作用
B.
将“山体”块根据编号重新摆成“山体”形状。
等高线向海拔较低处凸出
把地表高低起伏的特征反映在地图上时,通常采
如果你的家乡在平原地区,它平坦的地形是如何形成的?如果你的家乡在山区,山上的沟谷是如何形成的?
七年级上科学_地形和地形图_ppt优质课件浙教版
诗画浙江
舟山群岛Leabharlann 一、地形的类型海拔
相对 高度
山地 高500 米以上
大
特征
坡度较陡 ,峰峦高 耸,沟谷 幽深。
丘陵
较低200 米或以上
平原
很低200 米以下
小
小
盆地 高度 不等
——
地面起伏 较小,坡 度较缓
地面广阔 平坦,起 伏很小
周围山脉 围绕,四 周高,中 间低。
衢州总的地势特征为南、北高,中部低,西部高,东部低, 中部为浙江省最大的内陆盆地——金衢盆地的西半部,自西 向东逐渐展宽。境内平原占15% ,丘陵占36%,山地占49%。
(1)主要受内力作用而形成的地貌景观是( )
风力
作用 作用 衢州总的地势特征为南、北高,中部低,西部高,东部低,中部为浙江省最大的内陆盆地——金衢盆地的西半部,自西向东逐渐展宽。
地势由西南向东北倾斜,大致可分为浙北平原、浙西丘陵、浙东丘陵、中部金衢盆地、浙南山地、东南沿海平原及滨海岛屿等六个地
形区。
第1课时 地形和外力对地形的影响
诗画浙江
浙江地形复杂,山地和丘陵占70.4%, 平原和盆地占23.2%,河流和湖泊占6.4%, 耕地面积仅208.17万公顷,故有"七山一水 两分田"之说。地势由西南向东北倾斜,大 致可分为浙北平原、浙西丘陵、浙东丘陵、 中部金衢盆地、浙南山地、东南沿海平原 及滨海岛屿等六个地形区。
二、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
冰川移动
二、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
海浪侵蚀
植物加快岩石风化 千里之堤毁于蚁穴
人类活动
二、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
地势由西南向东北倾斜,大致可分为浙北平原、浙西丘陵、浙东丘陵、中部金衢盆地、浙南山地、东南沿海平原及滨海岛屿等六个地
3.7《地形和地形图》教案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科学
《地形和地形图》教学方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识别并描述不同地形的特征。
学生能够理解地形图的基本要素,包括等高线、比例尺和图例。
2.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和分析地形图,学会如何从中获取信息。
学生通过小组活动,学习如何合作制作简单的地形模型。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地理学的兴趣,培养空间认知能力。
提升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地形的分类和特征,地形图的解读。
难点:等高线的理解和应用,地形图的综合分析。
三、教学准备地形图样本地形模型制作材料(如沙土、石膏、水等)练习题目纸张投影仪或多媒体设备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首先,展示一片广阔的草原照片,提问学生:“同学们,你们看看这张照片,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地形吗?它有什么特点?”引导学生观察并分享他们的看法。
接着,展示一座高耸入云的山脉照片,提问学生:“你们知道这座山是什么山脉吗?它有哪些特点?”引导学生讨论并分享他们的观察结果。
然后,展示一片波光粼粼的湖泊照片,提问学生:“你们觉得这张照片展示的是什么地形?它有哪些特点?”引导学生思考并分享他们的见解。
再次,展示一片茂密的森林照片,提问学生:“你们知道这片森林所在的地形是什么吗?它有哪些特点?”引导学生观察并分享他们的观察结果。
最后,总结同学们的讨论:“同学们,刚才我们讨论了草原、山脉、湖泊和森林这四种地形,它们各自有各自的特点。
草原广阔无垠,山脉高耸险峻,湖泊宁静美丽,森林茂密繁盛。
我国地形丰富多样,让我们一起去探索更多未知的地形吧!”通过这样的教学活动,学生们不仅能了解到不同地形的特点,还能激发他们对地理知识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同时,这种互动式的教学方法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2. 新课内容讲解(10分钟)在地球上,地形丰富多样,根据其特征可以分为山地、高原、平原、盆地等。
每种地形都有其独特的风貌和地理特征。
接下来,我们将分别介绍这四种主要地形的特征。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册《地形和地形图》PPT课件
1.海拔与相对高度地球表面高低起伏,差别很大。这种差别通常用海拔和相对高度来表示。
(1)海拔: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例如,下图中A地的海拔为500米,B地的海拔为290米。
(2)相对高度:某个地点高出另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例如,上图中A、B两地的相对高度为500米 米 米。
1.内力作用
能量
内力作用的能量来源于地球内部的热量
特点
能使地表起伏加大,具有阶段性
表现形式
地壳运动
褶皱—隆起→高山或高原
断层—凹陷→盆地或低地
火山、地震
是地球内部能量的强烈释放,能在短时间内使局部地形发生急剧变化
2.外力作用
外力的表现形式还有波浪、生物等
特别提醒不同地区,外力的作用是不同的
降水比较丰富的湿润地区
地表崎岖不平
丘陵
较低(一般在200—500米)
地面起伏和坡度都较缓,相对高度一般在100米以下
盆地
四周高,中间低平
巧学妙记
歌诀记忆地形的类型及特征海拔五百上高原,面大外陡内和缓。周高中低盆地看,五百下上分丘山。起伏较大丘陵圆,山峰陡坡山地占。二百以下平原观,地面宽广又平坦。
典例1 我国的五种地形中,下图中未体现出来的是( )
A. 圆锥状的火山锥
B. 沙漠中的风蚀蘑菇
C. 河口的三角洲
D. 迷人的溶洞
A
[解析] 风蚀蘑菇是由风力作用形成的,河口的三角洲是由流水的沉积作用形成的,溶洞是由流水的溶蚀作用形成的,火山锥是火山喷出物堆积而形成的。其中风力作用、流水作用都属于外力作用。
题型1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典例4 读等高线地形图(单位:米),完成下列问题。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册第三章 第7节地形和地形图课件(共21张PPT)
小 到 大 、 从 弱到强 、从幼 稚 到 成 熟 ,不 断 发
地形和表示地形的地图
执教:
杭州地区的地形(一)
鞍部
山谷
峭壁
பைடு நூலகம்
山脊(陡坡)
山顶 山脊
(缓坡)
等高线形成的基本过程
动手做一做等高线: 1.将模拟山峰置
于水槽中;
2.用红粉笔 画好等高线
动手做一做等高线:
3.用刀沿等
高线切开
4.用笔沿下 沿画线
我的作品一 我的作品二
等高线的投影原理
▲你能利用细铁丝,做这个实验? ▲从模型上方看一看! ▲归纳各种等高线地形的特点?
各种地形等高线的特点
地形部位
等高线分布特点
山顶 等高线呈封闭状态,由外向内。海拔增高 鞍部 两条等高线的凸出部分相对应处 峭壁 等高线重叠处 山脊 等高线向海拔较低处凸出 山谷 等高线向海拔较高处凸出的地方 洼地 等高线呈封闭状态,由外向内。海拔降低 (盆地)
等
你知道下面是什么地形吗?
高
线
地
形
公 司 职 员 入 党申请 书范文 5000字 _1 公 司 职 员 入 党申请 书5000字
入 党 申 请 书 频道《 公司职 员入党 申请书 5000字 》,供大 家阅读 参考。 敬 爱 的 党 组 织:
我 志 愿 加 入 中国共 产党,愿 意为共 产主义 事业奋 斗终身 。我衷 心地热 爱党,她是中国 工 人 阶 级 的 先锋队 ,是中国 各族人 民利益 的忠实 代表,是 中国社 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 心 。 中 国 共 产党以 实现共 产主义 的社会 制度为 最终目 标,以马 克思列 宁主义 、毛泽 东 思 想 、 邓 小平理 论为行 动指南 ,是用先 进理论 武装起 来的党 ,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 务 的 党 ,是 有 能力领 导全国 人民进 一步走 向繁荣 富强的 党。她 始终代 表中国 先进生 产 力 的 发 展 要求,代 表中国 先进文 化的前 进方向 ,代表中 国最广 大人民 的根本 利益, 并 通 过 制 定 正确的 路线方 针政策 ,为实现 国家和 人民的 根本利 益而不 懈奋斗 。我之 所 以 要 加 入 中国共 产党,是 因为中 国共产 党是有 着光荣 历史的 党,是使亿万中国人在 世 界 面 前 站 起来的 党,是带 领中国 人民摆 脱贫困 落后,实 现社会 主义现 代化的 党,是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册:3.7地形和地形图课件(共60张PPT)
平原
特点: 海拔较低,地面宽广,相对高度小
高原
特点: 海拔较高,顶面较大,相对高度(起伏)较小
山地 山地
特点: 海拔较高,相对高度大
丘陵
特点: 有高有低,海拔较低,相对高度不大,
地表起伏和坡度都较小
盆地
特点: 周围为山脉、高原环绕,中部相对较低
高原 平原 山地 丘陵 盆地
海拔200米以下,起伏小,平坦 海拔500米以上,坡度较陡 相对高度100米以下,起伏较小,坡度较缓 周围为山脉、高原环绕,课本140页
你的家乡有哪些地形类型?这 样的地形特点对当地的经济发展有 什么影响?
交通、旅游、特产
三、地形的变化
地形变化的力量从哪里来?
来自地球内部的巨大能量形成了雄伟 的喜马拉雅山脉
1. 内力作用改变了地表形态
而在它的东段有一条深深的刻痕,即 世界最大的峡谷——雅鲁藏布大峡谷。你 知道它是怎样形成的吗?
陆地表面高低起伏,有的平
坦,有的高峻,有的一望无际, 有的层峦叠障,我们把它们统称 作什么呢?
地球表面高低起伏的形态:
地形
一、地形的类型
1.地形的概念 地表各种各样的形态总称地形。
2.海拔和相对高度 地面某一地点高出海平面的
垂直距离,叫海拔。 地面某个地点高出另一个地
点的垂直距离,即两个地点之间 的高度差叫相对高度。
地面高度计算.swf
你知道地球表面有 哪几种地形吗?
盆地
世界面积最大的
盆地是:
刚果盆地
高原
世界最高的高原是:
青藏高原
平原
世界最大的平原是:
亚马逊平原
山地
自 古 华 山 一 条 路
丘陵
中国最大的丘陵区是 江南丘陵区
浙教版科学七上:地形和地形图(课件40张)
江河携带的泥沙在河流的中下游 和河口沉积会形成平原和三角洲
冰川移动的作用下会形成角峰和 冰沙的沉积会形成风蚀城堡和沙丘
26
思考与讨论
引起地表形态变化的因素主要有哪些?
思考与讨论
引起地表形态变化的因素主要有哪些? 1.内力作用:地壳运动、火山、地震 内力作用使地面形成高山、深谷、高原,使地面起伏大。 2.外力作用:外力、流水、冰川、波浪、生物等 外力作用主要是削低高山,填平深谷,使地表趋于平坦。
38
课后检测
• 7.海拔一般在500米以上,地面起伏大的是( )
• A.平原
B.高原
C.山地
D.丘陵
• 8.下列表示盆地的是( )
39
课后检测
• 9.读“世界板块构造散布图”和“世界火山地震散布图”,联系板块构造学说的相关知识, 解释下列现象。
(1)印度尼西是个著名的“火山国” (2)日本是个著名的地震国 (3)红海面积不断扩张
,如果
在此处形成小河,则小河的流向是从
流
向
。
(4)如果进行攀岩运动合适在 处。
35
NO.9 课后检测
36
课后检测
• 选择题每题2分,填空题每空1分,解答题2分一问,限时10分钟, 共计26分。
• 1.德国地球物理学家根据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两岸大陆轮 廓的可拼合性,提出了____________ 学说。
A.山谷 B.山脊 C.鞍部 D.峭壁
6.石灰岩溶洞形成的原因是( )
A.风力作用 B.流水作用
C.冰川作用
D.海浪腐蚀
32
课堂练习
• 7.下列关于地形类型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平原与高原的共同特点是地面起伏较小 • B.山地与丘陵的共同特点是海拔多在500米以上 • C.盆地四周多被山地或高原环绕,中部一定是平原 • D.相对高度小,而绝对高度大的地形是平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等高线地形图
绘制方法:将不同高度的等高线投影到同一 个平面上。
活动:制作等高线地形图
步骤一:画等高线
1:把马铃薯想象成一个山峰 2:以一定的高度差在山峰的 不同高度处依次画上等高线 如果俯视观察等高线, 呈什么形状?
闭合曲线
步骤二:投影
1,将马铃薯沿等高线切成片(刀刃朝下),并
按原样叠放在泡沫板上 2,用两根回形针分两端固定马铃薯,并刺穿泡沫 板 3,从下往上分别把马铃薯片的轮廓(等高线)画在 泡沫板上,并标上高度
相对高度越大,地面起伏越大
平原
特点: 海拔200m以下,地面广阔平坦,起伏小
高原
•
特点:海拔较高,顶面较大,起伏较小(相对高度小)
山地
特点: 海拔较高,地面起伏较大(相对高度大)
丘陵
特点:
有高有低,海拔较低,相对高度不大( 100m以下),地表,中间低平
连连看 高原 平原 山地 丘陵 盆地
海拔200米以下,地表平坦,起伏不大 海拔较高,坡度较陡,起伏较大 相对高度100米以下,起伏较小,坡缓顶圆 周围为山脉环绕,中部相对较低 海拔500米以上,起伏不大,
等高线地形图
——表示地形起伏的地图
等高线:
经过实地测量各地的高度,把高度相 同的点用平滑的曲线连接起来,这样 的线条叫等高线.
陡坡:等高线较密处 缓坡:等高线较疏处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 《地形和地形图》
2020/9/22
地形和地形图
地球表面高低起伏的形态: 地形
地形的类型
平原
盆地
山地
山地
高原
丘陵
丘陵
五种基本的地形
山地
盆地
丘陵
高原
平原
如何来描述地形的特点呢?
海拔:高出海平面的高度(绝对高度)
A
B
海拔:500m
海拔:300m
相对高度:一点比另一点高出的距离
温馨提示:
小心小刀和回形针,避免伤人
说一说:
结合自制 的等高线地形 图,说说山顶 、鞍部、峭壁 、山脊、山谷 等地形部位的 等高线有何特 点。
等高线呈封闭状态, 由外向内,海拔增高
山顶之间的平坦 区域
等高线相交、 重叠处
又称峭壁
等高线向海拔 等高线向海拔高
低处凸出的地 处凸出的地方(
方
能发育成河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