颐和园教案

合集下载

《颐和园》教学设计

《颐和园》教学设计

《颐和园》教学设计《颐和园》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自学本课生字、新词,积累词语。

2、了解按总述、分述、总结的顺序连段成篇的方法。

3、了解颐和园的景物特点及其地位,产生热爱首都之情。

教学重点:了解全文主要内容教学难点:了解按总述、分述、总结的顺序连段成篇的方法。

教学设计思想:这篇课文是按照总分总的方式连段成篇的,在学生熟读课文的基础上理解2—6自然段,分别介绍了几处景点,引导学生自己去找,找出各景物的特点,可以让学生选择一两处景物,当一名导游,把自己了解的内容介绍给大家,在介绍当中积累词语。

教学媒体:课件课时安排:3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自学本课生字、新词,积累词语。

2、了解颐和园的景物特点及其地位,产生热爱首都之情。

教学重点:了解全文主要内容教学难点:了解按总述、分述、总结的顺序连段成篇的方法。

教学过程:媒体使用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设计意图复备课一、激趣导入:1、同学们都去过颐和园吧?说说那个景点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2、导语:在我国的首都北京西郊,有一个世界著名的皇家园林。

它就是颐和园,(板书课题)那里有著名的长廊、佛香阁、昆明湖、十七孔桥等人文景观。

今天就让我们寻着作者的足迹,一同来饱览颐和园的美景。

二、检查:全班交流:(1)生字:颐:颐和园休养,保养。

炉:鼎炉取暖、做饭或冶炼用的设备。

烛:烛光蜡烛,用线绳包上蜡油,点着取亮的东西。

封:封建古代帝王把土地或爵位给予亲属、臣属。

豁:豁然开朗开通,敞亮。

峦:重峦叠翠连着的山。

佛:佛香阁梵语“佛陀”的简称……典:古典引:标准,法则。

综:综观总合。

宏:宏伟广大。

罕:罕见稀少。

(2)区别多音字,形近字。

A、注音:处理()颐和园()缭绕()俯瞰()综观()谐趣园()摇曳()蒙上()B、读词语,结合课文想一想它们的意思。

选择自己喜欢的记下来。

变化无穷千姿百态数不胜数山泉绿竹栩栩如生美不胜收豁然开朗小桥流水碧波荡漾柳暗花明重峦叠翠湖光山色C、解决词义:豁然开朗:形容由狭窄昏暗一变而为开阔光亮。

2023年《颐和园》教案15篇

2023年《颐和园》教案15篇

2023年《颐和园》教案15篇《颐和园》教案1【学习目标】1.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感受颐和园美丽的景色和课文优美的语言,积累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3.学习作者按游览顺序有序观察,抓住景物特点准确描写的写作方法。

【重点难点】1.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

2.学习作者按游览顺序有序观察,抓住景物特点准确描写的写作方法。

【教学准备】1.学生课前收集颐和园相关资料。

2.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一、复习生字词听写“长廊、万寿山、昆明湖”等词,读词语纠正错误。

二、从游览顺序入手,了解__结构和课文内容。

(一)从词入手,了解课文描写的主要景点和游览顺序。

1.思考:为什么要按“长廊、万寿山、昆明湖”这样的顺序写?文中又是哪些句子说明了作者游览的顺序?2.学生自读课文,勾画文中表示游览顺序的句子。

(二)从句子入手,掌握__的结构,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1.学生自读中3—9段段首表示游览顺序的句子,从中感受移步换景的游览观察顺序。

2.给表示游览顺序的这几句话加上__的首尾段,学生自读感受课文总分总的结构形式,并根据段落提纲掌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三)师生共同根据板书概括课文主要内容并提出进一步的学习要求:这就是__的段落提纲,它能帮助我们更好地学习课文。

现在,我们就移步换景,依次游赏长廊、万寿山、昆明湖,去领略颐和园这个皇家园林的独特之美。

三、抓住重点词句边读边想象,从不同的观察角度欣赏颐和园美景的不同特点,体会颐和园是一个美丽的皇家园林的同时,学习作者简洁准确的表达方式。

(一)“游赏”长廊。

1.进了颐和园的大门,绕过大殿,就来到有名的长廊。

出示课文三、四段文字,试着从不同观察角度去欣赏长廊,发现长廊的特点并试着用自己的朗读把感受表达出来。

2.根据学生的自学情况,老师重点指导学生通过填词练习,边读边想象,理解“每一间的横槛上都有一幅五彩的画……”这个句子,体会长廊所包含的中华文明,感受作者抓住特点简洁表达的写法。

颐和园教案15篇

颐和园教案15篇

颐和园教案15篇颐和园教案15篇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

教案要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颐和园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颐和园教案1人教版第七册第二单元第十课《颐和园》描绘了北京颐和园的湖光山色、亭台楼阁、长廊石桥等景物,表达了作者对颐和园的赞美之情。

自1985年以来,笔者对《颐和园》三次执教公开课。

回想起来,历历在目,感受颇深。

现将三次教学策略试作阐述与说明,以求与大家共享。

一游《颐和园》,“纸上得来终觉浅”。

1985年,东市区举行第一届小学语文优质课比赛。

我执教《颐和园》,获得了一等奖。

教学过程如下:一、谈话引趣,导入新课。

二、初识课文,理清顺序。

1.范读课文。

2.理清游览的顺序并板书“长廊──万寿山──昆明湖及十七孔桥”。

3.分清段落。

提问:“描写长廊、万寿山、昆明湖及十七孔桥分别是哪几个自然段?” 用归并法分好段落。

三、逐段讲读课文,研读词句。

学习第二段,研读重点词句,了解景物特点。

重点学习三处景点:万寿山、昆明湖、十七孔桥的特点。

重点讲解“耸立”、“金碧辉煌”、“葱郁”、“远眺”、“隐隐约约”等词,比较“昆明湖静得像一面镜子,绿得像一块碧玉,游船、画舫在湖面慢慢地涌过,几乎不留一点儿痕迹”、“昆明湖水碧绿清澈,水面十分平静”等句,结合填空练习,从而使学生充分了景物的特点。

做到了讲、读、练结合。

四、熟读课文,总结全文。

1.教师指导学生充满激情地朗读。

2.思考:颐和园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教师在总结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填空练习:本文描绘了北京颐和园的──—、────、────等美丽的景物,表达了作者对颐和园的────之情。

3.学习第一段,讲解第一句的作用?(总起)4.总结写作特点。

课后,评委老师的评价是:钻研教材深刻,课文讲解透彻,知识训练扎实等。

之所以这样教,是因为当时的特别强调:要在语文课上扎扎实实地进行语言文字训练,要把语文课上成语言文字的训练课,语文课要重视朗读训练等等。

《颐和园》教学设计(优秀11篇)

《颐和园》教学设计(优秀11篇)

《颐和园》教学设计(优秀11篇)颐和园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认识11个生字,学会其中的7个;正确读写“大殿、长廊、绿漆、栏杆、昆明湖、神清气爽、佛香阁、金壁辉煌、宫殿、朱红、痕迹、堤岸、雕刻、隐隐约约、玩赏”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3、学习课文写景状物的叙述顺序以及抓住特点描写景物的表达方法。

4、了解颐和园的美丽景色,培养学生的爱美情趣,增强民族自豪感。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学习生字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一、检查预习导入1、颐和园在什么地方?(在北京西郊。

)预习了课文,记住了颐和园的哪些景点?(学生自由发言,能说几个就说几个,互相补充。

)2、用生字生词卡检查生字读音:指导读准:平舌音(栽zāi葱cōng)翘舌音(朱zhū)前鼻音(殿diàn)后鼻音(廊láng爽shuǎng葱cōng)。

3、开火车朗读课文:每人读一个自然段。

读后适当评议,重点纠正读错字和读破句的地方。

二、初步理解课文内容1、默读课文:弄清作者游览颐和园的顺序和颐和园主要景点的方位;再看课文可以分成几段,分段的根据是什么?2、学生自学。

3、师生交流。

4、讨论分段,并指导概括段意,明确:按“总──分──总”的结构方式把全文分三段:第一段(第1自然段):写作者对颐和园总的印象。

第二段(第2至5自然段):分别介绍了长廊、万寿山、昆明湖的特点。

第三段(最后一个自然段):是全文的总结,和开头一段相呼应,表达了作者对颐和园的赞美之情。

三、学习词语1、指导分段朗读。

2、提出词语,讨论词义:⑴讲解词义:琉璃瓦、横槛、宫殿、画舫。

⑴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清爽:清洁,凉爽。

隐隐约约:看起来或听起来不清楚。

举目远眺:抬头向远处看。

葱绿:(草木)青翠。

金碧辉煌:形容建筑物异常华丽,光彩夺目。

形态各异:形状各不相同。

四、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五、布置作业1、抄写生字词。

《颐和园》教学设计(通用15篇)

《颐和园》教学设计(通用15篇)

《颐和园》教学设计(通用15篇)《颐和园》教学设计(通用15篇)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设计并实现学习目标的过程,它遵循学习效果最优的原则吗,是课件开发质量高低的关键所在。

那么应当如何写教学设计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颐和园》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颐和园》教学设计1一、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生字,理解新词。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颐和园》的特点及美景,激发热爱祖国的感情。

3、培养学生抓住特点,有序观察能力和按地点转换顺序,有序有重点描写见闻。

4、概括中心,体会作者怎样围绕中心进行表达。

二、教学准备1、《颐和园》多媒体课件2、组织学生搜集中国世界遗产资料3、世界遗产风景书签三、课时分配二课时四、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1、播放课件、师语导入:在我国的首都北东西郊,有一个世界著名的皇家园林。

它就是颐和园。

(板书课题)那里风景秀美。

是古代园林中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大花园。

今天老师作一回导游,寻着作者的足迹,带同学们去领略——颐和园的美丽风光。

2、简介颐和园。

(出示课件)感性认识颐和园的几个主要景观。

3、学习生字、新词。

(1)出示生字灯片,检查字音正误,区别字形,理解词义。

(2)让学生说说自己所认识的字、词,并回答认识理解这些字词的途径及方法。

让学生从中交流学习经验。

(二)整体感知1、听课文录音。

2、让学生说说作者按什么顺序介绍了颐和园的哪些景点?(长廊、万寿山、昆明湖)3、学生分组接力朗读课文,要求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读。

4、自由读并讨论、理清课文思路。

初步了解课文大意和记叙的游览顺序。

(三)合作学习1、小组交流:作者的游览顺序。

2、默读课文。

思考:哪几自然段分别介绍了颐和园的长廊、万寿山、昆明湖?1、欣赏长廊部分:(1)朗读训练:找出自己喜欢的自然段朗读。

(2)思考:长廊有什么特点?(3)出示课件,指导看图(长廊图)板书:长廊长、美、奇(4)在长廊中游赏,给人一种什么感觉,划出有关语句,把你的感受通过朗读把感情表达出来。

《颐和园》教学设计

《颐和园》教学设计

《颐和园》教学设计《颐和园》教学设计颐和园是以昆明湖、万寿山为基址,以杭州西湖为蓝本,汲取江南园林设计手法而建成的大型山水园林,是北京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皇家行宫御苑。

因此深得文人墨客们的喜爱,下面就一起来看看《颐和园》这篇课文的教学设计吧!《颐和园》教学设计篇1《颐和园》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颐和园里长廊、万寿山佛香阁这几处景观的景色特点;陶冶学生的爱美情趣,增强民族自豪感。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试背课文第2、4两个自然段。

3、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感受颐和园美丽的景色和课文优美的语言,激发探究中国的“世界遗产”的兴趣。

4、学习作者按游览顺序有序观察,抓住景物特点写的方法。

教学重点:体会作者是如何抓住景物特点来写具体的。

教学难点:凭借课文内容,陶冶学生的爱美情趣,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课前交流:交流“风景秀丽”的旅游景点一、直接导入今天我们走进北京的颐和园,到那里去看一看。

板书课题:颐和园。

注意“颐”的写法,尤其是左边的笔顺,跟我边说边写。

二、听写字词,回顾课文主要内容这篇课文大家都已经学过了,下面咱们先来听写几组词。

咱们推荐三位上黑板前跟大家一起写。

长廊万寿山昆明湖神清气爽金碧辉煌姿态不一1、训练说话“昆明湖、姿态不一”刚刚前两组词,老师是把两个词说起来说了一句话。

最后一组,谁能像老师那样把两个词连起来说一说?2、“金碧辉煌”(1)点拨字形辉,光也。

——《说文》煌,火状。

——《广韵·唐韵》(2)图片理解瞧,在阳光的照射下,多么的装饰华丽,光彩夺目。

3、点拨“廊”、“ 态”的字形4、堂堂正正中国人,方方正正中国字,请大家对照自己这两个字,试着挑出一个,把字写得更美观一些。

5、概括课文内容一说主要内容,抓景点(1)师引导说清楚你看,这真是有山,有水,有建筑的一处皇家园林啊!谁能用自己的话把这三处景点连起来说一说课文的内容?你比如说:先讲了——然后——最后——。

《颐和园》教案及教学反思

《颐和园》教案及教学反思

《颐和园》教案及教学反思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课文《颐和园》的内容,感受作者对颐和园的赞美之情。

学习课文中的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掌握课文的基本结构,学习描写景物的技巧。

2.过程与方法:通过图片展示、小组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对颐和园的兴趣。

利用课文朗读、角色扮演等方法,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结合实地考察,增强学生对课文内容的体验。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自然景观的热爱之情。

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作者对颐和园的赞美之情。

学习课文中的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

掌握课文的基本结构,学习描写景物的技巧。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展示颐和园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图片中的景色。

(2)提问:你们对颐和园有什么了解?有哪些印象?2.课文阅读(1)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教师指导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的把握。

(3)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体验课文中的情感。

3.生字词学习(1)学生自学生字词,查阅字典或询问同学。

(2)教师选取重点生字词,解释词义,让学生造句。

4.课文解析(1)分析课文结构,理解课文主题。

(2)学习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

(3)讨论课文中的优美语句,感受作者对颐和园的赞美之情。

5.拓展活动(1)分组讨论:如果让你写一篇关于颐和园的作文,你会从哪些方面入手?(2)学生代表分享讨论成果。

6.课堂小结(2)强调课后作业的要求。

四、教学反思1.优点:(1)通过图片展示、角色扮演等方式,激发了学生对颐和园的兴趣,提高了课堂氛围。

(2)注重学生的朗读训练,培养了学生的语感。

(3)结合课后作业,让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不足:(1)课堂讲解中,部分学生注意力不集中,需要加强课堂管理。

(2)拓展活动中,部分学生的参与度不高,需要进一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颐和园》教案

《颐和园》教案

《颐和园》教案《颐和园》教案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下面是作者整理的《颐和园》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颐和园》教案1颐和园教学要求1.理解课文内容,使学生了解颐和园美丽的景色;培养学生的爱美情趣和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2.按照课文所记叙的游览顺序,给课文分段。

3.学会本课14个生字,会用带点的词语造句。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第2、4自然段。

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内容,陶冶爱美情趣,受到民族自豪感的教育。

2.练习给课文分段。

教学难点作者是按怎样的顺序介绍颐和园的;课文的.每个自然段主要讲的是什么;哪些自然段联系比较紧密。

教学时间3课时。

教学准备图、投影片、录音机。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同学们都知道颐和园吧,你们一定会很喜欢这个又大又美丽的公园。

今天我们学习的这篇课文就像展开的一幅画卷,把园内的湖光山色,亭台阁榭、长廊石桥等景物生动地描绘出来。

我们随着笔者一同前往中外闻名的颐和园,看看作者是按什么顺序介绍园内的美景?(教师板书课题。

)二、认真读文,理清脉络(一)学生出声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划出不懂的词语;标出本文共有几个自然段。

(二)请6名同学按自然段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思考:作者游览的顺序是什么?(三)说一说每个自然段的意思?这实际上也是作者游览的顺序。

第2自然段讲长廊的景色。

第3自然段讲在万寿山脚下看到的景色。

第4自然段讲登上万寿山看到的景色。

第5自然段讲在昆明湖畔看到的景色。

第1自然段讲对颐和园总的印象。

第6自然段和第1自然段相呼应,表达了作者赞美之情。

(四)试着给课文分段,讨论。

讨论结果:3、4自然段都是写在万寿山看到的景色,可以合并为一段。

(五).总结全文共分5段。

本文是按游览的顺序写出颐和园的美丽。

三、朗读课文,划句欣赏同学们,颐和园的风景美吗?你怎么知道的?(一)以开火车的形式,每人读一段课文。

四年级颐和园教案8篇

四年级颐和园教案8篇

四年级颐和园教案8篇四年级颐和园教案篇1【教材分析】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小学语文第七册第18课《颐和园》是一篇精读课文,课文按旅游顺序具体描写了颐和园的美丽景色,展示了我国园林艺术的辉煌成就和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能。

文章按总—分—总的结构,以游览的路线为线索,把各个景点的不同特点写得具体生动,给人一种美的享受。

【学情分析】1、四年级学生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能够抓重点词句而理解感悟文章的思想感情。

2、在第一单元的“自然景观”的教学中,学会了边读边展开想象的方法,能够把描述的内容在头脑中形成画面。

3、具备了对资料进行搜集的能力,但对搜集到的资料整理能力还有待培养4、在写游记类的文章,能够按照游览的顺序进行描写,但是在具体观察某一具体景物的方法上层次性还不够,对于这一方法的指导还应加强。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课文内容的优美。

2.技能目标①通过对词句的理解,读懂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讲述课文主要内容,训练学生语言的概括能力,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②借助课外资料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搜集信息的能力。

3.情感目标:体会优美的语言,从中得到陶冶,激发学生探究中国“世界遗产”的兴趣。

【教学重点】⑴引导学生感受颐和园中景物的特点。

⑴学习本课的观察和描写景物的方法。

【教学难点】学习本课的观察和描写景物的方法。

【教学过程】一、交流导入,进入学习1、同学们,暑假的时候,老师去了一趟北京,来到了一处历史悠久,景色优美的地方。

(出示照片)这是哪里?(颐和园)今天我们就去看一看。

注意看老师板书课题。

颐字的左边里面是个口,左右要写匀称,其他两字也要写得方正。

请同学们齐读课题。

(生齐读)不要拖音再读一次。

2、课前,同学们已经预习了课文,谁来说一说你对颐和园有哪些了解?(指生说)同学们,自己读书能知道这些真不简单。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过渡:通过刚才的回答,老师知道同学们对颐和园都有一定的了解。

1、听课文朗读,画出课文中的生字和新词,给课文标上自然段。

小学四年级语文《颐和园》教案

小学四年级语文《颐和园》教案

小学四年级语文《颐和园》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1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2理解课文内容,把握课文结构,感受颐和园的美。

1.3学会生字词,积累好词好句。

2.过程与方法:2.1通过观察图片,激发学生对颐和园的兴趣。

2.2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3.1培养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3.2培养学生保护文物、爱护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1.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2理解课文内容,把握课文结构。

2.教学难点:1.1体会课文中所表达的情感。

1.2学会生字词,积累好词好句。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1教师出示颐和园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提问: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吗?这里有什么特点?2.自主学习2.1学生自主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

2.2学生边读边圈出生字词,查字典或询问同学,理解字词意思。

3.课堂讨论3.1教师提问:课文描绘了颐和园的哪些景点?这些景点有什么特点?4.课文解析4.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结构,分为几个部分,每个部分讲述了什么内容。

4.2教师重点讲解课文中的生字词和好词好句,让学生学会运用。

5.情感体验5.1教师提问:课文中的哪些地方让你感受到了颐和园的美?你是如何体会到的?6.课堂小结6.2学生分享自己在课堂上的收获。

7.课后作业7.1家庭作业:熟读课文,背诵课文中的好词好句。

7.2小练笔:以《颐和园》为题,写一篇短文,介绍颐和园的美。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图片、自主学习、课堂讨论等方式,让学生充分感受颐和园的美,理解课文内容。

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和情感体验,使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但需要注意的是,在讲解课文时,要把握好节奏,避免讲解过快,让学生充分吸收知识。

同时,在课堂小结环节,要引导学生主动分享自己的收获,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表达能力。

重难点补充:1.教学重点补充:1.1在学生自主朗读课文时,教师可以适时指导学生注意语气、节奏,如读到“昆明湖静得像一面镜子”时,可以让学生用柔和、缓慢的语调来朗读,以表现湖面的宁静。

颐和园教案(优秀7篇)

颐和园教案(优秀7篇)

颐和园教案(优秀7篇)《颐和园》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熟悉7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

正确读写“长廊、柱子、神清气爽、建筑、佛香阁、金碧辉煌、宫殿、葱郁、掩映、朱红、隐模糊约、堤岸、雕刻、狮子、姿势不一”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爱的部分。

3、感受颐和园漂亮的景色和课文美丽的语言,激发探究中国的“世界遗产”的爱好。

4、学习按巡游挨次抓住景物特点写的方法。

教学重点:1、让同学感受颐和园的漂亮景色,感受古代劳动人民的才智和才能,激发民族骄傲感。

2、学习本课根据巡游的挨次记叙,抓住特点描写景物的表达方法。

教学难点:学习按巡游挨次抓住景物特点写的方法。

课前预备:1、颐和园风光图或录象片。

2、同学课前查阅有关颐和园的资料。

课时支配: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老师激情引入,导入新课:她,构思奇妙,建筑精致,全国各地出名的园林都能在此看到影子,有“皇家园林博物馆”之称;她,被誉为“世界几大文明的有力象征”,是中国的“世界遗产”之一,园内的长廊还被列入“吉尼斯世界记录”之中。

她,就是北京的颐和园。

今日,我们一起来细细游赏这个漂亮的大公园。

板书课题,读课题,认读“颐”字。

二、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先请你们自己跟随课文去巡游颐和园。

(老师要求同学们带着问题去欣赏美景,既巡游了美景,又自己解决了问题。

)1、请生自己提出自学的要求,师归纳总结:(1)自由朗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2)标诞生字在文中的位置,理解词语意思并想方法记住生字。

(3)在文中标出描写了颐和园的哪些景色。

(4)有不理解的地方画出来,多读几遍课文,联系上下文,争取通过自己的努力将它弄懂。

2、指名朗读课文,检查自学状况。

3、指名小组合作学习。

(1)议议是按什么挨次介绍颐和园的?(2)仔细读每个自然段,想想抓住了每个景点的什么特点来向大家介绍?(3)议议自学中不理解的地方。

4、小组汇报学习状况。

师:说说按什么挨次介绍颐和园的?(生说,师板书:长廊--万寿山脚下--佛香阁前--昆明湖)你怎么知道的?师小结:文中四个自然段的第一句话都写出要巡游的地方,因此这篇课文是根据的巡游挨次来介绍颐和园的。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颐和园》教案三篇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颐和园》教案三篇

篇一 一、教材分析: 课文《颐和园》选自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五组十八课。

作者移步换景,按照游览的顺序描绘了北京颐和园的美丽景观,全文层次清楚,首尾呼应,语言生动优美、具体形象,处处洋溢着作者对颐和园的赞美之情。

二、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

正确读写“神清气爽、金碧辉煌、隐隐约约、姿态不一、葱郁、掩映”等词语。

2、按作者的游览顺序理清课文线索,学习课文第2自然段,欣赏长廊的美丽景色,感受课文优美的语言,能有感情地朗读这个自然段。

3、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增强民族自豪感,激发探究中国的“世界遗产”的兴趣。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引导学生从语言文字中感受颐和园的优美景色,受到情感的熏陶。

四、设计理念 阅读教学承载着培养学生倾听、表达、交流等多种能力,是师生、生生、生本等一个多元互动、交际的过程。

本课的设计力图把口语交际和阅读教学有机整合起来,让学生在阅读中交际,在交际中促进对课文的学习和理解。

五、教学流程: 一、*导入,检查预习。

1、教师*引入: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的旅游景点不胜枚举。

截止2003年7月,我国已有29处景观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今天我们要一起去游览和欣赏的颐和园就是其中一处。

2、板书课题。

请你用心记住这个“颐”字,让我们响亮地叫出她的名字 颐和园。

3、认读词语:长廊柱子建筑宫殿葱郁掩映朱红堤岸雕刻狮子佛香阁金碧辉煌神清气爽隐隐约约姿态不一颐和园 [词语教学是语文学习之本,虽然到了四年级字词教学已不是学习的重点,但在新课伊始让学生读一读新词还是很有必要的。

]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一读课文,说感受 1、这到底是一座怎么样的大公园呢?请你打开书大声地读读课文,读完后请你用一个词语或成语来形容你眼中的颐和园。

板书:()的颐和园 2、学生读文、交流,并上台板书词语。

[让学生读文后说说自己眼中的颐和园,并让学生上台板书词语,这一设计,充分尊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并在说、写的的过程中丰富了学生的词汇,颐和园的美景在学生的心目中留下了初步的印象。

《颐和园》语文教案

《颐和园》语文教案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颐和园》这篇课文。

(2)理解课文中的生词和难点,了解颐和园的历史背景和建筑特点。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课文中的描写手法和表达方式。

(2)学会欣赏古典园林的美,培养审美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和自豪感。

(2)培养学生保护文物的意识,提高他们对历史文化的尊重。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和背诵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生词和难点。

(3)分析课文中的描写手法和表达方式。

2. 教学难点:(1)课文中的生词和难点的理解。

(2)对颐和园历史背景和建筑特点的掌握。

(3)欣赏古典园林的美,培养审美能力。

三、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料,为学生营造一个真实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课文内容,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

3. 合作探讨法:分组讨论,让学生在合作中交流思想,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4. 启发式教学法: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四、教学准备:1. 课文:《颐和园》2. 教学课件:包括颐和园的图片、视频等资料。

3. 生词和难点讲解资料。

4. 学习任务单。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展示颐和园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这座古建筑。

(2)简要介绍颐和园的历史背景和建筑特点。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注意生词和难点的理解。

(2)学生自主朗读课文,体会课文中的描写手法和表达方式。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让学生在合作中交流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2)各小组分享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4. 课堂讲解:(1)讲解课文中的生词和难点。

(2)详细讲解颐和园的历史背景和建筑特点。

5. 课堂练习:(1)让学生朗读课文,巩固学习成果。

(2)进行颐和园相关知识的问答环节,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

颐和园的教案7篇

颐和园的教案7篇

颐和园的教案7篇教案的设计应注重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培养,教案中的情景模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下面是本店铺为您分享的颐和园的教案7篇,感谢您的参阅。

颐和园的教案篇1教学目的:一、学生了解颐和园的美丽景色,培养学生的爱美情趣,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二、能按照课文所浏览顺序,练习给课文分段。

三、学会本课的14个生字。

理解词句,会用耸立和隐隐约约2个词语造句。

四、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第2、4自然段。

教学重难点:理解课文内容,按照浏览顺序给课文分段。

教学准备:幻灯片、录音机教学课时:三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要求:一、初社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二、学会本课14个生字和12个新词。

三、练习按作者的浏览顺序给课文分段教学重难点:一、学会全课14个生字和12个新词。

二、练习用不同的方法给课文分段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导语:在我国的首都北京西郊,有一个世界著名的皇家园林。

它就是颐和园,(板书课题)那里有著名的长廊、佛香阁、昆明湖、十七孔桥等人文景观。

今天就让我们寻着作者的足迹,一同来饱览颐和园的美景。

二、出示幻灯片,认识颐和园的几个著名,从直观入手,对颐和园的美景先有一个感性的认识。

(有条件的可以给学生播放有关颐和园的风景教学录相片。

或出示一组有关颐和园名胜风光图片。

)三、学生轻声读课文,用笔标出课文有几个自然段;划出本课的生字和新词。

四、学习生字新词。

1、学习生字:识字教学的要求是读准字音、记清字形、了解字义。

会给生字组词。

(1)利用汉语拼音,读准字音。

重点指导:栽、爽、葱、朱、赏的读音。

(2)用多种方法记忆字形。

拆合法:殿、昆、爽、葱、郁、堤、雕;形声字:阁、煌、廊、葱;数笔画:漆、朱;突出强调:殿、廊、葱、爽、漆。

(3)借助字典理解字义、词义;也可以帮助学生识字教师要重视培养学生使用工具书的这种能力。

2、解释词语:神清气爽:形容人头脑清醒,精神爽快。

金碧辉煌:形容建筑物异常华丽,光彩夺目。

姿态不一、样子各不相同。

小学生阅读《颐和园》的教案

小学生阅读《颐和园》的教案

小学生阅读《颐和园》的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颐和园》的基本信息,包括作者、成书时间、内容梗概等。

(2)通过阅读,掌握颐和园的历史背景、建筑特点、园林景观等知识。

(3)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能够概括文章大意,分析作者观点。

2. 过程与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自主探究。

(2)运用图像资料,直观展示颐和园的美景,增强学生的感官体验。

(3)组织课堂讨论,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

(2)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欣赏古典园林的美。

(3)培养学生关注历史,珍惜美好生活的情怀。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掌握《颐和园》的基本信息。

(2)了解颐和园的历史背景、建筑特点、园林景观。

(3)提高阅读理解能力,能够概括文章大意,分析作者观点。

2. 教学难点:(1)颐和园相关历史知识的理解。

(2)对文章中细节部分的把握。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1)熟悉《颐和园》的内容,了解颐和园的历史背景、建筑特点、园林景观等。

(2)收集与颐和园相关的图像资料、视频资料等。

(3)设计课堂讨论问题,准备教学反思。

2. 学生准备:(1)预习《颐和园》,了解文章大意。

(2)查阅相关资料,了解颐和园的历史背景、建筑特点、园林景观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利用图像资料,展示颐和园的美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简要介绍颐和园的基本信息,引发学生对课文的好奇心。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阅读课文,了解颐和园的历史背景、建筑特点、园林景观等。

(2)学生提出问题,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

3. 课堂讲解(1)教师针对学生的疑问,进行解答。

(2)详细讲解颐和园的历史背景、建筑特点、园林景观等,引导学生深入理解。

4. 课堂讨论(1)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

(2)引导学生关注历史,珍惜美好生活。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颐和园教案优秀7篇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颐和园教案优秀7篇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颐和园教案优秀7篇《颐和园》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认识七个生字,会写十一个生字,正确读写“长廊、柱子、神情气爽、建筑、佛香阁、金碧辉煌、宫殿、葱郁、掩映、朱红、隐隐约约、堤岸、雕刻、狮子、姿态不一”等词语。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感受颐和园美丽的景色和课文优美的语言,激发探究中国的世界遗产的兴趣。

3、学习按游览顺序抓住景物特点写的方法。

教学重点:1、让学生感受颐和园的美丽景色,感受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激发民族自豪感。

2、学习本课按照游览的顺序抓住景物特点写的方法。

课前准备:1、学生课前查阅有关《颐和园》的资料。

2、《颐和园》的风光图片教学过程:一、教师激情引入,导入新课。

在长城一课中,我们领略了中国建筑的雄伟壮观,它包容一切的博大气势令我们震撼。

同样,在中国还有一种建筑艺术也另世人瞩目。

她集建筑艺术精华于一身,精雕细琢、雍容华贵,这就是已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中国皇家园林———《颐和园》。

板书课题,你对《颐和园》知多少?把你搜集的《颐和园》的资料介绍给大家;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领略《颐和园》美丽的景观吧!二、初读课文,了解内容,感受风景美。

1、大声朗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不准的字音和带生字的词要多读几遍。

2、把不理解的词句画出来,多读几遍,联系上下文加以理解。

3、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师:课件出示词语。

长廓、柱子、建筑、宫殿、葱郁、掩映、朱红、堤岸、雕刻、狮子、佛香阁、姿态不一、隐隐约约、神情气爽、金碧辉煌。

4、检查自学生词情况:(1)指名朗读词语、(2)齐读、(3)联系前后文内容解释带点词语、(4)课文主要写了什么?5、摘录课文的首尾句。

课件出示:北京的颐和园是个美丽的大公园。

颐和园到处有美的景色,说也说不尽,希望你有机会去细细游赏。

师:自由读读这两句话,读着读着,你发现了什么?生:我发现了这两句话都是写颐和园美丽的。

我发现这两句话是课文的起始句和总结句。

师小结:开头结尾互相照应,让我们感受到文章结构的严谨,表达了作者对《颐和园》的赞美。

《颐和园》教学设计(合集15篇)

《颐和园》教学设计(合集15篇)

《颐和园》教学设计《颐和园》教学设计(合集15篇)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时常需要准备好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怎样写教学设计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颐和园》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颐和园》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讲读全文,感受颐和园的美,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数学过程】一、情境导入,整体感知师:今天真是个好天气,大家想不想出去散散心啊?那还等什么呢?我们一起去游览《颐和园》吧!板书课题:颐和园注意“颐”字左边的笔顺、大家齐读课题(生读课题)。

师:颐和园坐落在北京的西部,从前是皇家园林,如今已成为中外游览的风景区。

下面老师就和同学们一起去游览一下那拥山抱水、景色秀丽的颐和园,好不好?(播放录相,全文朗读)师:看完这段录相,谁来说说:你有什么感受?生:我觉得颐和园是个美丽的大花园。

板书:美丽的大花园(彩色笔)二、初读课文,理清顺序师:刚才我们通过录像直观地感受到了颐和园的美,现在我们打开书,看看文中的作者是怎样用优美的语言,恰当的词汇来描述颐和园的美景的。

出示自学提示,请同学们默读课文。

学生默读思考后,交流讨论问题1、2。

生1:课文主要描写了颐和园的长廊、佛香阁、昆明湖和十七孔桥这四个地方?生2:课文是按照游览参观顺序写的。

师:你是从哪些词语发现的?三、细读课文,感受特点师:通过录相,你觉得长廊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生:我们看看课文是怎样具体写长廊的特点?一位同学读,其他同学边听边划出相关的语句。

生1:我从“一眼望不到头”这句话看出长廊很长。

生2:我从“长廊有700多米长,分成273间”这些数字看出长廊长。

师:700多米长有多少呢?举个例子:我们学校的操场大不大?生:大。

师:升旗时能容得下20多个班级,课间操时10个班能同时做操,可它从东到西也不过30米长,长廊有700多米长,是我们学校操场长度的20几倍,你们说长廊长不长?生:长。

师板书:长师:长廊仅仅是长的特点吗?它还有吸引你的地方吗?生:我从“每一间横槛上都有五彩的画,画着人物、花草、风景。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颐和园》原文及教案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颐和园》原文及教案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颐和园》原文及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理解课文内容,把握课文描绘的颐和园的景色特点。

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过程与方法:通过图片展示、问题引导,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颐和园的美丽景色,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

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教学难点:把握课文描绘的颐和园的景色特点。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教师出示颐和园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图片中的景物。

2.朗读课文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词义。

教师指导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和情感的表达。

3.学习生字词学生自学生字词,查字典或询问同学。

教师检查学生的生字词学习情况,对难点进行讲解。

4.分析课文内容教师提问:课文描绘了哪些景物?它们有什么特点?5.感悟颐和园之美学生分组讨论:你觉得颐和园最美的地方在哪里?为什么?6.拓展延伸学生举例介绍其他著名的旅游景点,分享自己的旅游经历。

7.课堂小结8.课后作业学生完成课后练习题。

家长签字确认,监督孩子完成作业。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朗读、分析、讨论等方式,让学生了解了颐和园的美丽景色,激发了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引导他们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他们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使他们在课堂上充分展示自己。

课后作业的布置要合理,确保学生能够巩固所学知识。

在今后的教学中,要不断优化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重难点补充:教学重点:教学重点在于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深入感受课文中颐和园的美。

例如,教师可以这样引导:“同学们,请你们闭上眼睛,听我读课文,想象自己就在颐和园中漫步,你能感受到什么?”教学难点:教学过程补充:1.导入新课教师出示颐和园的图片,问:“你们知道这是哪里吗?有没有同学去过?”学生回答后,教师继续问:“谁能用语言描述一下你看到的颐和园?”2.朗读课文教师读课文第一段,学生边听边想象画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颐和园教案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16、颐和园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在阅读中自主识字若干个,重点体会“滑、几乎、也”等词语的正确
含义。

2、默读课文,根据过渡句了解并能介绍作者游览路线。

3、学习对课文中不理解的语句、内容等提出问题,并试着解答。

4、通过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北京颐和园的景色优美,从而激发学
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与难点:
1、通过过渡句的学习来了解作者的游览顺序,能说清楚游览的路线及所看到的
景点特征。

2、学习对课文中不理解的语句、内容等提出问题,并试着解答。

教师准备: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1、师:我们的祖国历史悠久,文化璀璨,数不清的名胜古迹向人们述说着华夏五千年的历史。

北京的颐和园就是其中之一。

(出示颐和园图片,配合音乐。

让学生感受颐和园的美景。


师:颐和园是清代的皇家花园和行宫,1900年,颐和园曾遭八国联军严重破坏,1902年再次修复。

它是我国现存建筑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文化价值最高的,被誉为皇家园林。

2、师:今天我们要学习第16课,跟随着作者的脚步去游赏颐和园的美丽景色。

出示课题,读题。

读准“颐”。

3、请同学们举起右手跟着老师书空“颐”的左半部分。

(“口”用红粉笔强调)
4、再读课题。

5、师:我们已经预习过课文了,结合刚才看到的图片,请你用一句话说说颐和园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二、初读课文,理清路线。

1.师:课文中也有两句话对颐和园的景色进行了概括。

出示开头和结尾。

2.师:文章开头说颐和园是个美丽的大公园,(把开头句子中的“美丽”两字泛红)结尾又说颐和园到处有美丽的景色(再把结尾处的“美丽”两字泛红),这样的写法叫……首尾呼应,(在两个句子的下面出示:首尾呼应)这使文章的结构非常完整。

3.再读两句话,读出感情(同时板书:首尾呼应)。

4. (出示)按要求朗读课文。

①轻声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理解词语。

②想一想:课文写了颐和园的哪些主要景点请你用“。

”。

标出。

5.交流:
(1)师:我们先来看一看课文中的一些专用名词。

出示专用名词。

长廊佛香阁画舫横槛琉璃瓦宫殿(同时出示图片)
重点教学:槛(这个字有几个读音,课文中选哪个读音老师出示图片和解释条请学生读准字音。


(2)朗读词语。

(3)学生交流课文写了颐和园的哪些主要景点,教师板书。

板书:长廊万寿山佛香阁排云殿昆明湖十七孔桥
(4)师小结:作者主要写了三个景点:长廊、万寿山和昆明湖。

佛香阁和排云殿位于万寿山上。

而十七孔桥飞跨于昆明湖的东堤和南湖岛之间。

6.找找是文中哪些句子将这些景点连接起来的
(1)学生读读划划。

(2)学生交流。

出示:走进大门,绕过大殿,就来到有名的长廊。

走完长廊,就来到了万寿山脚下。

登上万寿山,站在佛香阁的前面向下望,颐和园的景色大半收在眼底。

从万寿山下来,就是昆明湖。

师:(动词泛红)这些动词告诉了我们作者的游览路线。

(3)出示地图。

师:(老师根据地图复述过渡句,一定要说清楚)
师:走进颐和园,步步是景,景景相连,学着老师的样子用上这些过渡句(老师板书:过渡句)谁也来说清楚作者的游览路线。

然后请2个学生讲清楚。

三、研读课文,学习表达。

1、学习第二小节
师过渡:颐和园的美丽景色都是由长廊连接起来的,让我们一起来走进颐和园的着名景点长廊。

(1)读读描写长廊的句子(出示),想一想:这是一条怎样的长廊你从哪里感受到的。

板书:长(点击)
(2)补充长廊:世界上最长的走廊,载入世界吉尼斯大全
朗读:我们请男同学来把这句话读一下。

(师指导)再女生读。

(3)师:这条长廊还有什么特点
板书: 多奇(点击)
(4)师:我们来欣赏一下其中的几幅画。

(出示图片配以简单介绍)
(5)朗读指导。

(先自读再齐读)
(6)师:在这一小节中作者先写了长廊的中间,后写了两边,把长廊的美丽景色清楚地呈现在我们的眼前。

2、学习第三小节
(1)师过渡:沿着长廊,我们欣赏着各不相同的精美图片,不知不觉来到了万寿山脚下,抬头向上看,看到的是佛香阁和排云殿。

(2)出示句子
“一座八角宝塔形的三层建筑耸立在半山腰,黄色的琉璃瓦闪闪发光,那就是佛香阁。


“下面的一排排金碧辉煌的宫殿,就是排云殿。


(3)指导朗读句子。

先齐读,把“耸立、闪闪发光、金碧辉煌”这些词语读好,再齐读。

3、学习第四小节
过渡:登上万寿山,站在佛香阁前向下望,你远看到了什么
(学生回答)
(1)师:和老师一起来读读这一节,我来读过渡句和表示方位的词语,你们就读看到的景象。

(出示)
(2)重点学习“昆明湖”
①出示句子“正前面,昆明湖静得像一面镜子,绿得像一块碧玉。


师:这是一句……(比喻句)。

作者把昆明湖比作……(镜子),又比作……(碧玉)。

也就是告诉了我们(出示“昆明湖像镜子一样,像碧玉一样。


这写出了昆明湖的湖面……(静),湖水……(绿)
(板书:平、绿)
②师:昆明湖就是这样静这样美。

出示“游船、画舫在湖面静静地滑过,几乎不留一点痕迹。


齐读两句话。

③出示:游船、画舫在湖面慢慢地滑过,几乎不留一点儿痕迹。

游船、画舫在湖面慢慢地划过,不留一点儿痕迹。

比较两句话,心中有什么疑问试着提提问题。

小组讨论解决提出的问题。

④师:谁来说说自己提了什么问题
(“滑”能不能换成“划”,为什么
这两个“滑”“划”有何区别
“几乎”可不可以删去为什么
“几乎”放在句子中有什么作用)
解决问题。

⑤有感情地朗读两句话。

(出示)
先同桌读,把昆明湖的静和美读出来。

再请一个学生读。

齐读
4、学习第五小节
过渡:从万寿山下来,看到的还是昆明湖,近看昆明湖又有哪些景点呈现在你的眼前
(1)学生交流。

(2)根据标点符号理清是三个景点。

(3)师:张老师找到了堤岸的特点是(长长的),(出示)你能照着我的样子来介绍其他景物的特点吗
(式样不同的石桥、数不清的杨柳、葱绿的小岛、长长的十七孔桥)
过渡:昆明湖上最有特点的景点是十七孔桥。

(出示)你喜欢十七孔桥吗为什么
(板书:长多奇)
(4)出示:这么多的狮子,姿态不一,也没有哪两只是相同的。

师:读了这句话有什么疑问(为什么这句话要加上“也”这个词)
“也”表示同样,在前文找找有没有同样的情况。

联系第二小节。

(点击)师:长廊上这么多各不相同的画;十七孔桥上这么多姿态不一的狮子,这些都是谁的杰作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
(古代劳动人民。

体会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
四、总结全文。

1、师:颐和园的景色真是太美了!我们再来把文章读一读,感受一下这美丽的景色。

老师来读过渡句。

(出示:课文重点语句)
教师引读。

2、结合板书小结:今天,我们跟随着作者的笔端,去颐和园游赏了一番。

我们走过了色彩鲜艳、绘画奇特的长廊;登上万寿山远眺了昆明湖,也从近处感受到了十七孔桥的与众不同。

我们更是从颐和园的美丽和壮观中感受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

有机会我们一定要去细细游赏。

五、布置作业
出示:颐和园到处有美丽的景色,说也说不尽,希望你有机会去细细游赏。

师:颐和园的美景有很多,说也说不尽。

那为什么作者只选了我们课文中的这些景点请同学们回家思考一下。

六、板书
长廊长廊长色彩多绘画奇
佛香阁
16 颐和园万寿山首尾呼应
(美、大)过渡句
排云殿
昆明湖湖面静湖水绿
十七孔桥桥身长桥孔多石狮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