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机械原理第九章齿轮机构

合集下载

机械原理_齿轮传动

机械原理_齿轮传动

齿轮机构及其设计 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的啮合传动 一对轮齿的啮合过程及连续传动条件
1 [ Z1(tg a1 tg ) Z 2 (tg a 2 tg )] 外啮合 2 1 [ Z1 (tg a1 tg ) Z 2 (tg a 2 tg )] 内啮合 2 2ha Z1 (tg a1 tg ) 齿轮齿条 2 sin 2 与m无关,随Z增大而增大,当Z 也增大到无
齿轮机构及其设计 渐开线标准齿轮的基本参数和几何尺寸 标准齿条的特点
1) 各同侧齿廓均为相互平行的直线,且齿廓上各 点压力角α相等,均等于齿形角 2) 不同线上的齿距相等,均为pi=p =πm,但 只有分度线上e=s
ha 、 h f 、h 、e 、s 、p 、c 等 仍用表10—2中有关公式计算
齿轮机构及其设计 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的啮合传动 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传动的 啮合过程 N1N2—理论上可能 的最长啮合线段, 特称为理论啮合线 N1、N2为啮合极限点 B1B2—实际啮合线
齿轮机构及其设计 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的啮合传动 一对轮齿的啮合过程及连续传动条件 齿轮齿条啮合传动
PB1不变, ha 2 ha m PB2 且 sin sin 2 h 1 a [ Z1 (tg a1 tg ) ] 2 sin cos 2ha Z1 (tg a1 tg ) 2 sin 2
m1 m2 m 正确啮合条件 1 2
齿轮机构及其设计 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的啮合传动 齿轮传动的中心距与啮合角
1 a (d 1 d 2 ) 2 m ( Z1 Z 2 ) 2
c
c c m
标准安装
1 d2 ) a (d 1 2

机械原理齿轮机构解析

机械原理齿轮机构解析
第60页/共89页
二、正确啮合条件
第61页/共89页
三、传动比及从动轮转向

时,
v v v
c2
c1
c 2c1
第62页/共89页
四、交错轴斜齿轮传动的优点
第55页/共89页
四、 斜齿轮的当量齿数
1) 原因 2) 研究对象 3) 方法 其长半轴 a=d/2cosβ 短半轴 b=d/2 椭圆在c点的曲率半径 当量齿数: a2 d
b 2cos2
Zv
2p mn
d mn cos2
mn z mn cos2
Z
cos3
第56页/共89页
五、斜齿轮的优缺点
法向模数mn和端面模数mt mn= mt cos β
第52页/共89页
法向(AOC平面)压力角an、端面 (AOB平面) 压力角at
法向(AOC平面)压力角an、 端面(AOB平面) 压力角at
tgan
OC OA
,
tgat
OB OA
及 OC=OBcosB 所以
tgan tgat cos
第53页/共89页
①可以减小齿轮机构的尺寸 ②可以改善齿轮的磨损情况 ③可以提高齿轮的承载能力 ④a’=a,可以成对替换标准齿轮和修复旧齿轮 ⑤必须成对设计、制造、使用,互换性差 ⑥εα略有减小 ⑦小齿轮正变位,齿顶易变尖
第39页/共89页
二、正传动(不等移距变位传动、角度变位传动)
(1)齿数条件:Z1+ Z2不受限制,α’>α,a’>a, y>0, △y >0
第9页/共89页
5-6 渐开线齿轮加工中的几个问题
1、齿厚计算与测量 2、 根切现象及原因 3、标准齿轮不发生根切的最少齿数 4、避免根切的最小变位系数xmin

齿轮机构PPT课件

齿轮机构PPT课件

THANKS
感谢观看
两齿轮的模数和压力角必须分别相等。
齿轮传动具有传动比准确、效率高、 结构紧凑、工作可靠、寿命长等优点。
齿轮啮合的过程
主动齿轮通过轮齿的推力作用,将动 力传递给从动齿轮。
齿轮传动的速度比
齿轮传动的速度比定义
主动齿轮转速与从动齿轮转速之比。
速度比的计算公式
i=n1/n2,其中n1为主动齿轮转速,n2为从动齿轮转速。
齿轮机构ppt课件
目录
• 齿轮机构概述 • 齿轮机构的基本原理 • 齿轮机构的类型与结构 • 齿轮机构的设计与计算 • 齿轮机构的制造工艺与装备 • 齿轮机构的维护与保养
01
齿轮机构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齿轮机构是由两个或多个齿轮组 成,通过齿轮间的啮合传递运动 和动力的机械传动装置。
分类
根据齿轮轴线相对位置的不同, 齿轮机构可分为平行轴齿轮机构 、相交轴齿轮机构和交错轴齿轮 机构。
06
齿轮机构的维护与保养
齿轮机构的润滑与密封
润滑方式
根据齿轮机构的工作条件和要求,选择合适的润滑方式,如油浴 润滑、喷油润滑、循环油润滑等。
润滑剂选择
根据齿轮机构的载荷、速度、温度等条件,选用合适的润滑剂,如 齿轮油、润滑脂等。
密封措施
采用有效的密封措施,防止润滑剂泄漏和外界杂质进入齿轮机构内 部,确保齿轮机构的正常工作。
斜齿圆锥齿轮机构
轮齿与圆锥母线呈一定角度,传动平稳,噪音小,但会产生轴向 力。
曲线齿圆锥齿轮机构
轮齿形状为曲线,传动效率高,噪音小,但制造和安装精度要求 较高。
蜗杆蜗轮机构
普通蜗杆蜗轮机构
传动比较大,结构紧凑,但效率较低,发热量大。

机械基础-齿轮机构

机械基础-齿轮机构

齿轮啮合几何
要考虑齿轮啮合的接触比例和角度。
齿轮材料
应选择合适的材料以满足承载和耐磨的要求。
润滑和冷却
确保齿轮运转时有适当的润滑和冷却。
结论和要点
• 齿轮机构是机械系统中常见的传动装置。 • 它们具有不同的种类和工作原理。 • 齿轮机构在许多领域中有广泛的应用。 • 优点包括高效能量传递和精确的动力转换。 • 设计时需要考虑参数和材料选择。
机械基础-齿轮机构
齿轮机构是机械系统中常见的传动装置,由一组齿轮组成。它们在各种机械 领域中起着重要作用,实现了精确的动力转换和传递。
齿轮机构的定义
齿轮机构是由相互啮合的齿轮组成的机械装置。它们通过齿廓的啮合传递运 动和力量。
齿轮机构的种类
直齿轮
最常见的类型,齿轮齿条是直的。
锥齿轮
齿轮轴倾斜,可实现角度传动。
2 机械制造
齿轮机构用于工厂设备和机械运行的传动系统。
3 航天工业
齿轮机构用于控制和导航飞行器,实现精确的运动控制。
齿轮机构的优缺点
优点
• 高效能量传递 • 精确的动力转换 • 可靠性和耐久性
缺点
• 噪音和振动 • 需要润滑和维护 • 有限的速度和扭矩范围
齿轮机构的设计考虑因素
齿轮模数
决定齿轮尺寸和啮合性能的参数。
斜齿轮
齿条倾斜,产生平滑的齿轮啮合。
行星齿轮
中心齿轮包围周围的行星齿轮,实现高速与低 速的转换。
齿轮机构的工作原理
1
啮合
齿轮通过齿廓的啮合,沿着相对方向旋转。
2
转速比
齿轮数量和直径确定了转速的比例。
3
传递力量
齿轮之间的啮合使能量和力量得以传递。
齿轮机构的应用领域

机械原理第九章齿轮机构

机械原理第九章齿轮机构

单位(弧度)
00346 02020 06091 13634 25731 04347 06797 10034 14174 19332 25628 33185 42126 52582 64686 07857 09439 11228 13240 15490
00420 02253 06573 14453 26978 04524 07035 10343 14563 19812 26208 33875 42938 53526 65773 07982 09580 11387 13418 15689
VK
*
cosi=rb/ri
n
K 1、单位为rad(弧度)
i
2、基圆上的压力角为零 r
i
i 3、任意圆半径与其上压力角 A rb O 余弦的乘积恒等于基圆半径
n
i
B
ricosi = rb
表 9-1 渐开线函数表
/ (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次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 0.0 0.0 0.0 0.0
第十章 齿轮机构
(Gear Mechanism)
第一节 概述
齿轮机构的类型和特点
齿轮机构是现代机械中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传动机构, 可以用来传递空间任意两轴间的运动和动力。传动准确、平 稳、机械效率高、寿命长、工作安全可靠。
CNC机的零件处理设备 自动化包装机器
自动化电子元件组合机
标签印刷机
自动化生产线的组件
00598 02771 07610 16189 29594 04892 07528 10980 15363 20795 27394 35285 44593 55448 67985 08234 09866 11709 13779 16092

齿轮机械原理课件

齿轮机械原理课件

G2
b a
K1K3 K1'K3'
齿轮机械原理课件
• 问题2:G1、G3为同一基圆上所生成的两条反向渐
开线,试问 k1k 2 和 k '1 k 2 '有何关系?
k1 K2’
K1’
k2
齿轮机械原理课件
• 问题2:G1、G3为同一基圆上所生成的两条反向渐
开线,试问 k1k 2 和 k '1 k 2 '有何关系?
齿轮机械原理课件
齿轮传动机构的特点 (1)直接接触的啮合传动;可传递空间任意两轴之
间的运动和动力; (2)功率范围大,速比范围大,效率高,精度高; (3)传动比稳定,工作可靠,结构紧凑; (4)改变运动方向; (5)制造安装精度要求高,不适于大中心距,成本
较高,且高速运转时噪声较大。
齿轮机械原理课件
,齿条的齿距均相等.
斜角(齿形角)。
(3) 分度线至 齿顶线的 高 度为齿顶高 ,分
度线至齿 根线的高 度 为齿根高
齿轮机械原理课件
标准安装
N1
B1
01
C
02
N2
B1点进入啮合瞬时
齿轮机械原理课件
标准安装
N1
r b1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01
B1
C
r r ,
2
2
02
r r ,
1
1
B2
r b2
, N2
B2点脱离啮合瞬时
齿轮机械原理课件
设计:潘存云
m=4 z=16 m=2 z=16
齿轮机械原理课件
m=1 z=16
rb rk c o k s rc os Vk
F
k

机械原理考研讲义九(齿轮机构及其设计)

机械原理考研讲义九(齿轮机构及其设计)

第十章齿轮机构及其设计10.1本章知识点串讲本章的重点有:齿轮的齿廓曲线;渐开线齿廓啮合传动的特点;渐开线各局部的名称、符号及标准齿轮几何尺寸的计算;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的啮合传动的条件;变位齿轮传动的根本理论及设计计算;斜齿轮﹑蜗轮蜗杆及圆锥齿轮传动的重点是它的啮合传动及设计计算的特殊点等。

【知识点1】齿轮的齿廓曲线一、渐开线的形成二、渐开线的性质当一直线沿半径为rb的圆作纯滚动时,该直线上任一点K的轨迹称为该圆的渐开线,该圆称为渐开线的基圆,直线x-x称为渐开线的发生线,角θK 称为渐开线AK段的展角。

a.发生线在基圆上滚过的线段长度KN 等于基圆上被滚过的圆弧长度AN,即KN = AN。

b.渐开线上任一点的法线切于基圆。

c.切点N为渐开线上在点K处的曲率中心,NK为K点处的曲率半径。

d.基圆以内没有渐开线。

e.渐开线的形状仅取决于其基圆的大小。

f.同一基圆上任意两条渐开线间的法向距离相等。

【知识点2】渐开线齿廓啮合传动的特点Prr bωωOOKr 2 ′′r 1 NNK ′渐开线齿廓能保证定传动比i O P O Pr r 12122121===ωω渐开线齿廓传动的特点:1.啮合线为定直线,啮合点的轨迹线——内公切线线、公法线三线合一2.啮合角为常数,啮合角:啮合线与过节点P 处两内公切线之所夹锐角。

——它等于两齿轮在节圆上角。

3.可分性【知识点3】渐开线各局部的名称、符号及标准齿轮几何尺寸的计算 一、齿轮各局部的名称及符号二、渐开线标准直齿圆柱齿轮的几何尺寸1.渐开线齿轮的五个根本参数:齿数(z),模数(m),分度圆压力角(齿形角),齿顶高系数ha *,径向间隙系数c *——亦称顶隙系数。

〔1〕齿数(z)齿数根据设计需要确定,如:传动比、中心距要求、接触强度等。

〔2〕模数(m)a. 定义:模数的定义为齿距P 与π的比值,即m= P/πb. 模数的意义确定模数m 实际上就是确定周节p ,也就是确定齿厚和齿槽宽e 。

2024年机械设计基础课件!齿轮机构H

2024年机械设计基础课件!齿轮机构H

机械设计基础课件!齿轮机构H机械设计基础课件:齿轮机构一、引言齿轮机构是机械设计中应用最广泛的一种传动机构,其结构简单、传动效率高、可靠性好,广泛应用于各种机械设备中。

齿轮机构由齿轮副组成,包括齿轮、轴、轴承等零部件。

本课件将介绍齿轮机构的基本原理、分类、传动比计算、齿轮啮合条件、齿轮强度计算等内容。

二、齿轮机构的基本原理齿轮机构是利用齿轮的啮合来实现两轴之间的运动和动力传递的装置。

当两个齿轮啮合时,主动齿轮转动,通过齿轮啮合将动力传递给从动齿轮,从而实现运动的传递。

齿轮的啮合原理是基于齿廓曲线的几何关系,齿廓曲线是齿轮啮合的基础。

三、齿轮机构的分类齿轮机构根据齿轮的形状和布置方式可以分为多种类型,常见的有直齿轮机构、斜齿轮机构、蜗轮蜗杆机构等。

1.直齿轮机构:直齿轮机构是齿轮齿面与轴线垂直的齿轮机构,其传动平稳、噪音低,但承载能力相对较小。

2.斜齿轮机构:斜齿轮机构是齿轮齿面与轴线呈一定角度的齿轮机构,其传动效率高、承载能力强,但噪音相对较大。

3.蜗轮蜗杆机构:蜗轮蜗杆机构是利用蜗杆和蜗轮的啮合来实现传动的,其传动比大、传动平稳,但效率相对较低。

四、齿轮机构的传动比计算齿轮机构的传动比是指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转速的比值。

传动比的计算公式为:传动比=从动齿轮齿数/主动齿轮齿数在实际应用中,根据工作需求确定传动比,然后根据传动比选择合适的齿轮齿数,以满足设计要求。

五、齿轮啮合条件1.齿廓重合条件:齿轮啮合时,齿廓必须保持连续接触,避免齿廓间的冲击和滑动。

2.齿顶隙条件:齿轮啮合时,齿顶之间应保持一定的间隙,以避免齿顶干涉。

3.齿根隙条件:齿轮啮合时,齿根之间应保持一定的间隙,以避免齿根干涉。

4.齿侧隙条件:齿轮啮合时,齿侧之间应保持一定的间隙,以允许润滑油的进入和排出。

六、齿轮强度计算齿轮强度计算是齿轮设计的重要环节,主要包括齿面接触强度计算和齿根弯曲强度计算。

1.齿面接触强度计算:齿面接触强度计算是确定齿轮齿面接触应力是否满足材料屈服极限的要求。

机械原理第九章 轮系.ppt

机械原理第九章 轮系.ppt

定轴轮系的传动比计算
轮系的传动比
i1 k
1 k
✓ 传动比的大小 ✓ 输入、输出轴的转向关系
定轴轮系的传动比计算
一、传动比的大小
i15
1 5
?
i1
2
1 2
z2 z1
i23 32
z3 z2
i34
3 4
z4 z3
i45
4 5
z5 z4
i1 5 1 i1i1 52 i23 i3 4i4 51 2 3 4
2、输入、输出轮的轴线相互平行 画箭头方法确定,可在传动比大小前加正或负号
3、输入、输出齿轮的轴线不平行 画箭头方法确定,且不能在传动比大小前加正或负号
§9.3 周转轮系的传动比计算
定轴轮系传动比计算公式
周转轮系传动比计算
?
反转法原理,将周转 轮系转化为定轴轮系
周转轮系的传动比计算
一、周转轮系传动比计算的基本思路
5
2345
z2z3z4z5 z1z2 z3 z4
所有从动轮齿数的乘积 所有主动轮齿数的乘积
二、传动比转向的确定
定轴轮系的传动比计算
1、平面定轴轮系(各齿轮轴线相互平行)
i15
1 5
(1)3 z2 z3 z4 z5 z1z2 z3 z4
z2z3z4z5 z1z2 z3 z4
惰轮
i1k
1 k
i1H 1i1HK
如果给定另外两个基本构件的角速度1、H中的任意一
个,可以计算出另外一个,从而可以计算周转轮系的传 动比。
周转轮系的传动比计算
三、使用转化轮系传动比公式时的注意事项
1、转化轮系的1轮、k轮和系杆H的轴线需平行
i1H3 1 3 H H(1)2Z Z1 2Z Z23

机械原理齿轮机构

机械原理齿轮机构

机械原理齿轮机构齿轮机构是机械原理中常见的传动装置,它通过齿轮的啮合来实现转动的传动。

齿轮机构广泛应用于各种机械设备中,如汽车、机床、自行车等。

齿轮机构由两个或多个齿轮组成,它们通过啮合传递转矩和转速。

最简单的齿轮机构是由两个齿轮组成的齿轮副,其中一个齿轮称为主动齿轮,另一个称为从动齿轮。

主动齿轮通过驱动装置提供的动力产生转动,从动齿轮则通过啮合传递这个转动。

根据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的齿数,可以计算出齿轮机构的传动比。

齿轮机构有多种类型,常见的有直齿轮、斜齿轮、圆柱齿轮、锥齿轮等。

不同类型的齿轮根据其齿数、齿形、啮合方式等特点,在不同的应用场景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直齿轮是最常见的齿轮类型,其齿面与轴线平行。

直齿轮的优点是结构简单、制造成本较低,缺点是噪音和振动较大。

斜齿轮则是在直齿轮的基础上加入了齿根与轴线之间一定的倾角,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小噪音和振动。

圆柱齿轮是直齿轮的一种特殊形式,其齿面为圆柱面。

圆柱齿轮的优点是能够实现精确的啮合,传动效率较高,缺点是制造难度较大。

锥齿轮则是用于传递轴线不平行的情况,其齿面为锥面。

锥齿轮常用于汽车差速器、机床传动等领域。

齿轮机构的主要原理是通过齿轮的啮合来实现转动传动。

当主动齿轮转动时,齿轮的齿与从动齿轮的齿进行啮合,从而产生一定的外部力矩,将从动齿轮带动转动。

这种转动传动的优点是传递效率高、传动可靠,同时还可以实现不同转速的传动。

为了保证齿轮机构的稳定性和可靠性,齿轮的制造和装配要求较高,需要考虑轮齿的齿面精度、齿轮的配合间隙等因素。

除了基本的齿轮啮合传动外,齿轮机构还可以通过不同组合和变速方式实现不同的传动效果。

例如,多级齿轮机构可以通过多组齿轮的配合来实现更大的传动比,以适应不同转速需求。

而同轴齿轮机构则是将多个齿轮安装在同一轴上,通过齿轮的不同大小来实现步进变速。

总之,齿轮机构作为一种常见的传动装置,具有传动效率高、传动可靠等优点,在各种机械设备中得到广泛应用。

机械原理第九章齿轮机构讲解

机械原理第九章齿轮机构讲解

齿轮齿条机构
(2)斜齿圆柱齿轮(helical gear)
外啮合齿轮机构 内啮合齿轮机构
齿轮齿条机构
(3)人字齿轮(double-helical gear)
由螺旋角相反、大小 相等的两个斜齿圆柱 齿轮拼接而成。
二、空间齿轮机构
两齿轮的轴线不平行 相对运动为空间运动
(1)圆锥齿轮机构(bevel gear mechanism)
节曲线是齿轮的动瞬心线,齿轮的啮 合传动相当于其两节曲线作无滑动的 纯滚动。
点P为节点
分析:
K1 K
K2
P
O1
O2
i12
1 2
O2 P O1P
(1)节点P为中心线上的一个固定点的情况
(2)节点P在中心线上按一定规律移动的情况
二、共轭齿廓的形成
凡能满足齿廓啮合基本定律的一对齿廓称为共轭齿廓。
共轭齿廓啮合时,两齿廓在啮合点相切,其啮合点的公 法线通过节点P。理论上,只要给定一齿轮的齿廓曲线, 并给定中心距和传动比i12,就可以求出与之共轭的另一 齿轮的齿廓曲线。 共轭齿廓可以用包络线法、齿廓法线法或动瞬心线法等 方法求得。
k
inv K
=
tan K
K
为使用方便,有些书将不同压力角的渐开线函数
invK=tanK-K 以表格的形式给出,K以度为单位,而 θK=invK 的单位为弧度。
一、渐开线的形成
发生线(generationg line) KB
B
K
A O
rb
基圆(base circle)
K A
rb
K A
rb
K A rb
B
O rb
*1)KB=AB
n

机械原理课程教案—齿轮机构及其运动设计

机械原理课程教案—齿轮机构及其运动设计

机械原理课程教案—齿轮机构及其运动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理解齿轮机构的定义、分类和应用;(2)掌握齿轮的基本参数和计算方法;(3)学会分析齿轮机构的运动特性;(4)能够设计简单的齿轮传动系统。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例分析,掌握齿轮机构的结构特点;(2)利用图表和计算公式,分析齿轮机构的运动规律;(3)运用设计软件或手绘,完成齿轮传动系统的设计。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机械原理学科的兴趣和热爱;(2)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3)使学生认识到齿轮机构在工程中的重要性。

二、教学内容:1. 齿轮机构的定义、分类和应用;2. 齿轮的基本参数和计算方法;3. 齿轮机构的运动特性分析;4. 齿轮传动系统的设计方法。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齿轮机构的特点、应用、基本参数计算、运动特性分析、设计方法。

2. 教学难点:齿轮机构的运动特性分析,齿轮传动系统的设计方法。

四、教学准备:1. 教学材料:教材、课件、模型、设计软件等;2. 教学工具:投影仪、计算机、绘图板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实例图片,引导学生了解齿轮机构的应用,激发学生兴趣。

2. 知识讲解:讲解齿轮机构的定义、分类和应用,引导学生掌握齿轮机构的基本概念。

3. 参数计算:讲解齿轮的基本参数和计算方法,让学生学会如何计算齿轮的参数。

4. 运动分析:分析齿轮机构的运动特性,让学生理解齿轮机构的运动规律。

5. 设计实践:运用设计软件或手绘,让学生完成齿轮传动系统的设计。

6. 课堂讨论:引导学生探讨齿轮机构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六、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方式检查学生对齿轮机构基本概念的理解程度。

2. 练习题:布置相关练习题,检查学生对齿轮参数计算和运动分析的掌握情况。

3. 设计作业:评估学生对齿轮传动系统设计方法的掌握,通过评阅设计方案和计算过程进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两两轴相交
直齿圆锥齿轮机构
曲齿圆锥齿轮机构 (spiral bevel geare mechanism )
(2)交错轴斜齿轮机构
(crossed helical gear mechanism)
两轴空间交错
(3)蜗杆蜗轮机构 ( worm and worm wheel mechanism)
两轴垂直交错
典型的齿轮传动
齿轮机构是现代机械中应 用最广泛的一种传动机构,与 其它传动机构相比,齿轮机构 的优点是:结构紧凑,工作可 靠,效率高,寿命长,能保证 恒定的传动比,而且其传递的 功率与适用的速度范围大。但 是其制造安装费用较高,低精 度齿轮传动的振动噪声较大。
齿轮机构是通过一对对齿面的依次啮合来传递两轴之
K A
rb
K A
rb
K
A rb
K
A rb
*发生线KB在基圆上纯滚动时,发生线 上K点的轨迹——渐开线(involute)
渐开线在起始
点A的向径
K
ri
A i
O rb
渐开线在K点的向径
*展角 (evolving angle)
B i—渐开线起始点A与
K点两向径间的夹角
二、渐开线的特性
K
ri
A
2、缺点: 加工成本高、不适宜远距离传动。
齿轮机构的优点
功率大 效率高 传动比准确
寿命长
结构紧凑
齿轮机构的缺点
对制造和安装的 精度要求高
价格较其他传 动型式昂贵
齿轮机构的类型与功能
根据两齿轮啮合传动时其相对运动是平面运动还是空间运 动,可将其分为平面齿轮机构和空间齿轮机构两类。 1.平面齿轮机构——用于传递两平行轴之间的运动和动力 平面齿轮机构又可分为:
机械原理第九章齿轮机构
第一节 概述
齿轮机构的类型和特点
齿轮机构是现代机械中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传动机构, 可以用来传递空间任意两轴间的运动和动力。传动准确、平 稳、机械效率高、寿命长、工作安全可靠。
CNC机的零件处理设备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自动化包装机器
自动化电子元件组合机
标签印刷机
自动化生产线的组件
各 种 车 辆 的 驱 动 系 统
1)直齿圆柱齿轮机构 2)平行轴斜齿圆柱齿轮机构 3)人字齿轮机构
2.空间齿轮机构——用于传递两不平行轴之间的运动和动力 1)圆锥齿轮机构 2)交错轴斜齿轮机构 3)蜗杆蜗轮机构
(1)直齿圆柱齿轮(spur gear)
两齿轮的轴线互相平行
外啮合齿轮机构
两齿轮之间的相对运动 为平面运动
内啮合齿轮机构
k
inv K
=
tan K
K
为使用方便,有些书将不同压力角的渐开线函数
invK=tanK-K 以表格的形式给出,K以度为单位,而 θK=invK 的单位为弧度。
一、渐开线的形成
发生线(generationg line) KB
B
K
A O
rb
基圆(base circle)
K A
rb
K A
rb
K A rb
B
O rb
*1)KB=AB
n
1
VK
ri
2 A
B(p12)
O
*2)渐开线在任意rb 点的法线恒法切线于基圆
n
1 nK
ri 2
A
O rb
K点的曲率半径
i
瞬心
B(p12)
法线
n
Ki
k
ri
i
A
B
*3)渐开线离O 基圆越近其曲率半径越小
齿轮齿条机构
(2)斜齿圆柱齿轮(helical gear)
外啮合齿轮机构 内啮合齿轮机构
齿轮齿条机构
(3)人字齿轮(double-helical gear)
由螺旋角相反、大小 相等的两个斜齿圆柱 齿轮拼接而成。
二、空间齿轮机构
两齿轮的轴线不平行 相对运动为空间运动
(1)圆锥齿轮机构(bevel gear mechanism)
节曲线是齿轮的动瞬心线,齿轮的啮 合传动相当于其两节曲线作无滑动的 纯滚动。
点P为节点
分析:
K1 K
K2
P
O1
O2
i12
1 2
O2 P O1P
(1)节点P为中心线上的一个固定点的情况
(2)节点P在中心线上按一定规律移动的情况
二、共轭齿廓的形成
凡能满足齿廓啮合基本定律的一对齿廓称为共轭齿廓。
共轭齿廓啮合时,两齿廓在啮合点相切,其啮合点的公 法线通过节点P。理论上,只要给定一齿轮的齿廓曲线, 并给定中心距和传动比i12,就可以求出与之共轭的另一 齿轮的齿廓曲线。 共轭齿廓可以用包络线法、齿廓法线法或动瞬心线法等 方法求得。
间的运动和动力的,根据一对齿轮实现传动比的情况,它 可以分为定传动比和变传动比齿轮机构。
本章仅讨论实现定传动比的圆形齿轮机构。
用于传递空间任意两轴之间的运 动和动力
突出优点
传动准确可靠
效率高
齿廓曲线
渐开线
摆线
圆弧
二、齿轮机构的特点 1、优点: ①传动比准确、传动平稳。 ②圆周速度大,高达300 m/s。 ③传动功率范围大,从几瓦到10万千瓦。 ④效率高(η→0.99)、使用寿命长、工作安全可靠。
2) 渐开线上任一点的法线切于基圆。
3) 基圆以内没有渐开线。
4) 渐开线的形状仅取决于其基圆的大小。基圆越小,渐开 线越弯曲,基圆越大,渐开线越平直,当基圆半径为无穷 大时,渐开线就变成一条直线。
三.渐开线方程 如右图所示,以OA为极坐标轴,渐开 线上的任一点K可用向径rK和展角θK来 确定。根据渐开线的性质,有
齿廓啮合基本定律及渐开线齿形
一、齿廓啮合基本定律
任意齿廓的两齿轮啮合时, 其瞬时角速度的比值等于齿 廓接触点公法线将其中心距 分成两段长度的反比。
i12
1 2
O2 P O1P
节点与节圆的概念
在齿轮机构中,相对速度瞬心P 称为
啮合节点,简称节点。
两齿轮啮合传动时,节点P在两轮
各自运动平面内的轨迹分别称为齿 轮1和齿轮2的节曲线。当该节曲线 为圆时,称其为齿轮的节圆。
渐开线齿廓
一、渐开线齿廓的形成
当直线x-x沿半径为rb的圆作纯 滚动时,该直线上任一点K的轨 迹称为该圆的渐开线,该圆称 为渐开线的基圆,直线x-x称为 渐开线的发生线,角θK 称为渐 开线AK段的展角。
二、渐开线的特性
1) 发生线在基圆上滚过的线段长度KN 等于基圆上被滚过的圆弧长度 AN,
即 KN AN。
r b(k +k)=AN=KN=rb tank
故 K = tan K - K
式中K称为渐开线在K点的压力角,它是K点作用力F的方
向(K点渐开线的法线方向)与该点速度VK方向的夹角。
展角θK称为压力角K的渐开线函数,工程上常用invK表示。
综上所述,可得渐开线的极坐标参数方程为
rK = rb/ cosK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