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CBP理论基础(透析膜材质、基础理论)剖析
CBP(连续血液净化治疗)
![CBP(连续血液净化治疗)](https://img.taocdn.com/s3/m/5b261542fd0a79563d1e72da.png)
血液淨化溶質清除的基本原理
➢ 吸附作用(Adsorption)吸附是通過正負電荷的相互作用或範德 華和透析膜表面的親水性基團選擇性吸附某些蛋白質、毒物及藥 物( 如補體/炎症介質、內毒素等)。膜吸附蛋白質後可使溶質的 擴散清除率降低。在血液透析過程中,血液中某些異常升高的蛋 白質、毒物和藥物等選擇性地吸附於透析膜表面,使這些致病物 質被清除,從而達到治療目的。
IHD
以彌散為主 250-350 無 3-4 低 一般 無 10-30 200-250
CBP
以對流為主 150-200 有 24h/d 高 好 有 根據病情調整 15-35
Page 27
CBP與IHD區別(生理效應)
IHD
血流動力學的穩定性
可出現低血壓
溶質濃度
可能出現反跳
清除中大分子的炎症介質 不能
➢ 超濾作用(Ultrafiltration) 利用膜兩側的壓力差使液體流動 (用於清除溶液),不能通過膜的溶質會產生膠體滲透壓。
Page 5
影響透析效果的因素
1、透析率:一定的血液流速條件下,透析器清除溶質的量,衡量透
析器效果的指標 影響因素:溶質分子量、濃度梯度、膜面積、通透性、血液流速、 透析液流速等
2、溶質的彌散:保持血液與透析液最大濃度差、血液與透析液流速、
紅細胞對溶質清除率的影響;
3、透析器效能:高效透析器膜薄、孔徑大、面積大、清除率高; 4、溶質分子量:分子量大,運動速度低,通過膜擴散量少; 5、再迴圈:動靜脈瘺導致心肺循環;雙腔導管靜脈血返回動脈孔導
致。
Page 6
影響濾過的因素
1.膜的特性 2.血液成分:血漿蛋白濃度、血細胞比容、血液粘滯度 3.液體動力學: 切變力、速度梯度 4.溫度: 與超濾率呈直線關係 5.溶液中蛋白質的含量 6.濾過膜的膜孔 7.溶質的電荷 8.前稀釋法與後稀釋法:後稀釋,濾器內蛋白質與血細胞比容迅速
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CBP)
![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CBP)](https://img.taocdn.com/s3/m/31759320c381e53a580216fc700abb68a982ad33.png)
XX市中心人民医院 重症医学科二区
目CONTENTS
录
01
概念
02
03
CVVH、CVVHD、CVVHDF及 其他净化模式
04
清除机制 抗凝技术
CBP的概念
• CBP是所有连续、缓慢清除水分和溶质,对脏器功能起支持作用的 各种血液净化技术的总称.主要目的是为了清除血液中有害物质及 过多的水分.
监测: 有效性:滤器后ACT140-180s APTT100-140s 安全性:体内血 APTT35-45s
1mg鱼精蛋白:100u普通肝
低分子肝素抗凝
• 首剂: 60~80 U /kg静脉注射
• 维持量:每4~6 h追加首剂量的1 /3~1 /2静脉注射
•
随CRRT时间延长减少追加剂量
• 监测: fXa活性,对凝血酶作用
• 结合CVVH的对流清除溶质和CVVHD的弥散清除溶质,通过超 滤清除液体,需要置换液和透析液.
CRRT常用模式特点
CRRT常用模式特点
模式
CVVH
原理
对流
CVVHD 弥散
CVVHDF
对流
+ 弥散
血流量
150-250 ml/min
置换液速率 透析液速率
特点
>35(ml/kg.h)
无
血流动力学稳定、
(ml/kg.h) 有效清除溶质与
水分
150-250 ml/min
150-250 ml/min
无(ml/kg.h) 35(ml/kg.h)
10-20 (ml/kg.h)
20-40 (ml/kg.h)
中分子溶质清除 效率低
中、小分子溶质 清除效率高
CBP在ICU的应用
![CBP在ICU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1c49639cdd88d0d233d46aaf.png)
(6) 药物过量: CRRT对药物的清除效率与下列因素有关, ① 药物的血 浆浓度;② 药物的亲水性;③ 药物的蛋白结合率。 (7)高热: 重症感染,中枢神经系统病变或体温调节机制紊乱导 致的高热,传统降温方法效果差者,可应用正常体温或低 温的透析液(或置换液)进行CRRT治疗。
主要内容
1 2 3
目前而言,在认识CBP时应强调以下三点
CBP的应用指征显 然不局限于肾脏 疾病,研究的思 维也不应被框在 肾脏的生理功能 范围之内
CBP的作用机制 不仅仅是清除, 另一个重要环节 是能调节机体内 稳状态
CBP的治疗必须强调 “连续性”
强调内容
主要内容
1 2 3
CBP的概念及发展史 CBP的基本原理 CBP的适应症 CBP的优势与不足 临床疗效(病例)
血液灌流以吸附清除为主。
CBP治疗时各种溶质的清除机制
代 表 物 质 小分子溶质
(MW<300)
清 除 机 制 弥散(CVVHD) 对流(CVVH) 对流 对流 吸附 对流
尿素氮、肌酐、氨基酸 vitB12、万古霉素 炎性介质 白蛋白
中分子溶质
(MW500~5000)
小分子蛋白
(MW 5000~50000)
4. 多肽与短链蛋白质的丢失:目前所用血液滤过膜的截留 分子量大多在20,000-40,000Da,因此,小分子蛋白,如 多肽类激素(胰岛素、儿茶酚氨)以及细胞因子可被超滤 清除。CRRT对儿茶酚胺有较高的清除率,但这并不影响血 浆中儿茶酚胺的浓度,也不会影响心血管系统的稳定性; 同样,胰岛素也易通过血滤膜,CRRT治疗不影响机体对糖 的耐受能力及增加机体对外源胰岛素的需求,因为这两种 激素在体内有很高的更新率,体外循环对它们的清除效率 远低于机体内源性的清除率。在进行持续血液滤过治疗时 ,每升超滤液丢失蛋白约60mg,持续血液透析时,每升透 析液丢失蛋白27mg,因此每日丢失蛋白约为1.2-7.5克。
CBP在急危重病人的应用
![CBP在急危重病人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701ed42d763231126edb11f0.png)
CBP的模式
CBP的模式
• • • • 血流量(ml/min) 透析液流量(ml/min) 清除率(L/24h) SCUF 50~100 - CVVH 50~200 - 12~36 CVVHD 50~200 10~20 14~36 CVVHDF 50~200 10~20 20~40
•
• •
超滤率(ml/min)
血液净化的分类
溶质清除
高通透析器 透析器
滤器
灌流器
HF+HP HF 吸附
HD 弥散 500
对流
5000
50000
调节及维持患者血液中的水分,电解质,酸硷及游离状态的溶质等的平衡, 清除部分对身体有害的成分的体外血液净化治疗
CRRT →CBP
• 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
(CRRT) 采用每天连续 24h或接近 24h的连续性血液净化 技术清除溶质,以替代受损肾功能(以及对脏器 功能起保护支持作用)的一种治疗方法 • 连续性血液净化 Continuous Blood purification (CBP) 所有连续、缓慢清除水分和溶质的治疗方式的 总称
CBP的模式
• 连续模式VS间歇模式 - 存活率没有差别 - 血液动力学不稳定的病人,间歇性肾替代不易耐 受 • 延长间歇性肾替代与连续性肾替代的耐受性相当 - 连续每日透析(extended daily dialysys ,EDD),缓慢低效率透析(slow lowefficiency dialysys,SLED)
AKI/ARF的RIFLE分级诊断标准
改良的RIFLE分级
J Himmelfarb. Kidney International (2007) 71, 971–976.
二、CBP在急危重病人的临床应用
透析膜材料的基本原理和研究进展
![透析膜材料的基本原理和研究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9946229408a1284ac85043e0.png)
高通量聚砜膜: 内毒素截留能力
透析液侧
血侧
从透析液侧到血侧无内毒素的转移: 透析液侧泡沫状膜,血液侧膜光滑、表面大 吸附能力强 仅有 1/百万单位的内毒素能跨过膜 !!!
100 %
透析器膜应用情况:
高通量/低通量 合成膜
13 %
60 %
低通量 纤维素膜
87%
高通量 合成膜
低通量 合成膜
低通量 纤维素膜
• 低通量(LOW FLUX)-Kuf <20ml/hr.mmHg
Cuprophan, Hemophan, Cellulose Acetate, LF Polysulfone, LF PMMA, EVAL, LF PES
Hemodialyser Plasma Therapy Products
Leukocyte Reduction Filter
Tight pore size in the inside (blood contact)
非对称膜的主要阻力是最内层 膜的壁厚度,其余的膜是起到 支撑的作用
因此当膜的形状接近标准的圆 形,膜的本身阻力就非常小
亲水-疏水微区域限制了血液中蛋白质 细胞与膜表面的相互作用
疏水性和表面电荷使其能吸附炎症介质
Symmetric membrane structure
对称膜壁薄
为了减少膜 的阻力
会导致膜形 状变成 ‘ 非圆型’
溶质通过半透膜需要克服自身的 阻力
对称膜有着均一的膜孔大小,因 此降低阻力的唯一办法就是使得 膜壁变薄或者增加膜孔的数量
非对称膜
Open pore size on the outside
生物相容性与膜表面性质有关 控制膜表面的粗糙程度
高倍镜下的膜表面对比
CBP课件
![CBP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e6e12d67f1922791688e880.png)
新 鲜 血 浆
废 液 桶
血浆置换
CBP治疗模式
CVVHD CVVH CVVHDF PE
HP
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透析
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
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透析滤过
血浆置换
血液灌流
血液灌流
• 血液灌流技术是将血液从体内引到体 外循环系统内,通过灌流器中吸附剂 的吸附作用清除外源性和内源性毒物 ,达到血液净化的目的。
血液滤过 CVVH
体液过多和心力衰竭 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 尿毒症神经病变
心血管功能不稳定、多脏器衰竭
血液滤过
血液滤过
中心静脉导管
血 滤 管 路
血滤器
血 滤 液
废 液 袋
血液滤过
CBP治疗模式
CVVHD CVVH CVVHDF PE
HP
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透析
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
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透析滤过
血浆置换
血液灌流
血浆置换
• 血浆置换(plasma exchange,PE)是 一种用来清除血液中大分子物质的血 液净化疗法。
单重血浆置换 分类{ 双重血浆置换
适应症
消化系统疾病 风湿经系统疾病 血液系统疾病 肾脏疾病,器官移植
药物中毒
血浆置换
血浆置换
穿刺针
血 浆 分 离 器 血 线
HP
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透析
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
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透析滤过
血浆置换
血液灌流
血液滤过
• 血液滤过(HF)模仿正常人肾小球滤 过和肾小管重吸收原理,以对流方式 清除体内过多的水分和毒素。
• 与血液透析相比,血液滤过具有对血
液动力学影响小,中分子物质清除率 高等优点。
CBP
![CBP](https://img.taocdn.com/s3/m/e2eb24da240c844769eaee92.png)
股静脉、锁骨下静脉、颈内静脉插管比较
股静脉 保留时间 活动受限 透析地点 2周 受限 住院 锁骨下静脉 ? (数周) 不受限 可门诊 颈内静脉 6周 不受限 可门诊
技术难度 并发症 感染率 血流量
易 轻、少 高 低
难 严重、血气胸 低 较高
中等 较轻、血气胸 低 高
导管结构与特点
双腔导管 1.Double -D 2.Double-O 双导管 1.Dual-Catheter 2.Split-Catheter
CBP: 技术发展和临床应用
安徽省立医院急救中心ICU 刘宝
历史回顾
1977年 1981年 1988年 1994年 1998年 1998年 CAVH CVVH CVVHD CVVHDF CHFD CPFA
---------------以上统称 CRRT
定义
CRRT is any extracorpreal blood purificattion therapy intended to substitute for impaired renal function over an extended period of time and applied for or aimed at being applied for 24 hours/day.
置换液的输入:前稀释
前稀释(predilution):置换液输入点在滤器前的动脉 管路。 优点是减少滤器凝血,超滤率大; 缺点是经过滤器的血液被稀释,置换液用量需增 加15%。前稀释适用于以下情况:
UFR大于10ml/min 需要大量超滤和高容量血液滤过时。 可以减少及预防血液浓缩而导致的滤器凝血。 病人红细胞压积大于40%。 出血倾向的病人,减少抗凝剂用量。
公共基础知识透析基础知识概述
![公共基础知识透析基础知识概述](https://img.taocdn.com/s3/m/2609893a1fd9ad51f01dc281e53a580216fc50ca.png)
《透析基础知识综合性概述》一、基本概念透析是一种用于治疗肾脏疾病的重要医疗手段。
当肾脏功能严重受损,无法正常排泄体内代谢废物和多余水分时,透析可以替代肾脏的部分功能,维持身体内环境的稳定。
透析主要分为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两种方式。
血液透析是将患者的血液引出体外,通过透析器与透析液进行物质交换,清除血液中的代谢废物和多余水分,然后将净化后的血液回输到患者体内。
腹膜透析则是利用患者自身的腹膜作为透析膜,通过向腹腔内注入透析液,使体内的代谢废物和多余水分通过腹膜进入透析液中,然后排出体外。
二、发展历程透析技术的发展经历了漫长的过程。
20 世纪初期,人们开始尝试用透析的方法治疗急性肾衰竭。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透析设备和透析液的质量不断提高,透析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也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在血液透析方面,早期的透析器体积庞大、效率低下,而且操作复杂。
经过多年的发展,现代的血液透析器已经变得更加小巧、高效,并且操作更加简便。
同时,血液透析的技术也在不断创新,如高通量透析、血液滤过、血液透析滤过等技术的出现,为患者提供了更多的治疗选择。
腹膜透析的发展也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早期的腹膜透析主要采用间歇性腹膜透析的方式,患者需要每天多次进行透析操作,非常不方便。
随着持续不卧床腹膜透析(CAPD)和自动化腹膜透析(APD)技术的出现,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三、核心理论1. 透析原理透析的核心原理是利用半透膜的特性,使血液中的代谢废物和多余水分通过半透膜进入透析液中,而血液中的血细胞、蛋白质等大分子物质则不能通过半透膜。
透析液中的成分与正常人体细胞外液的成分相似,可以维持血液中的电解质平衡和酸碱平衡。
在血液透析中,透析器中的半透膜通常由纤维素、合成聚合物等材料制成,具有良好的通透性和生物相容性。
透析液的成分包括钠离子、钾离子、钙离子、镁离子、氯离子、碳酸氢根离子等电解质,以及葡萄糖等物质。
透析过程中,血液和透析液在透析器中反向流动,通过扩散、对流和超滤等作用,实现物质交换。
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CBP)
![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CBP)](https://img.taocdn.com/s3/m/7a26e256767f5acfa1c7cd4c.png)
弥散与对流的比较
• 透析对小分子溶质清除效果好于滤过,应用高通量透析膜后,血液滤
过对小分子溶质清除接近透析方式
• 透析无法达到对中大分子溶质的清除效果
• 血液滤过为等渗脱水,血流动力学稳定,因此,临床中多使用血液滤 过模式
抗凝
普通肝素 • 激活抗凝血酶 III
低分子肝素 • 抑制凝血因子 Xa的活性
枸橼酸 • 络合钙离子
肝素抗凝
首剂: 20~40 U /kg,静脉端加入 维持量:5~15 U / ( h· kg),持续推注 监测: 有效性:滤器后ACT140-180s APTT100-140s 安全性:体内血 APTT35-45s
无 血流动力学稳定、 (ml/kg.h) 有效清除溶质与 水分 10-20 (ml/kg.h) 20-40 (ml/kg.h) 中分子溶质清除 效率低 中、小分子溶质 清除效率高
CVVHD CVVHDF
弥散 对流 + 弥散
150-250 ml/min 150-250 ml/min
无(ml/kg.h) 35(ml/kg.h)
4%的枸橼酸钠输入速度200ml/h 5%酸氢钠泵入速度25ml/h
枸橼酸每加10ml,碳酸氢钠相应每减5ml;反之枸橼酸每减10ml,
碳酸氢钠相应每加5ml。总之,滤后钙维持在0.2-0.4mmol/L,外周钙不低于0.9mmol/L.
管路安装
CVVH
CVVHD
CVVHDF
谢谢大家
THANK YOU
CVVHDF治疗原理:对流+弥散,血流量:150250ml/min,置换液速率:35(ml/kg.h),透析液速率: 20-40(ml/kg.h),特点:中、小分子溶质清除效率高
CBP在危重病中的运用(何新华)
![CBP在危重病中的运用(何新华)](https://img.taocdn.com/s3/m/44d29b58852458fb770b5619.png)
连续性血液净化在危重症的应用何新华首都医科大学急诊医学系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急诊科连续性血液净化(continuous blood purification,CBP)是指所有连续、缓慢清除水分和溶质的治疗方式的总称。
1995年,在美国圣地亚哥召开的第一届国际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会议将这一技术命名为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ontinuous renal replacement therapy,CRRT),CRRT 的定义是采用每天连续24h或接近24h的一种连续性血液净化疗法以替代受损肾脏功能。
近年来,CRRT技术日趋成熟,临床疗效评价日益肯定,其临床应用范围远远超过了肾脏替代治疗领域,已经扩展到各种临床上常见危重病的急救,已超出肾脏替代治疗的局限性,CRRT这一名词似乎尚不能完全概括此项技术的实际内容,目前多数学者认为将CRRT系列技术改为“CBP”更符合临床实际内容,更有利于这一技术的发展。
2005年,国内专家共识,将CRRT正式更名为连续性血液净化(CBP),由此,CBP涵盖了原有CRRT包括的CVVH、CVVHD、SCUF、HVHF等治疗模式外,还包括了血浆置换(PE)、血浆分离吸附(CPFA)、体外肺膜(ECMO)、分子吸附循环系统(MARS)、血液灌流(HP)等等。
CBP作为一种新技术,在重症急性肾功能衰竭(acute renal failure,ARF)、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systemic inflammatory response syndrome,SIRS)、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MODS)和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等危重病的救治中已经和正在发挥其独特的优势,是抢救危重病患者的主要措施之一。
《CBP在ICU的应用》课件
![《CBP在ICU的应用》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7e502504531b90d6c85ec3a87c24028905f8510.png)
本课件将为您介绍CBP在ICU中的应用。CBP是什么?它有哪些优势和缺陷?在 ICU中如何应用CBP?走进本课件,探索其中奥秘。
CBP的原理
1
循环辅助系统
CBP通过循环辅助系统,将血液引出体外,通过氧合器和CO2清除器清除二氧化 碳和增加氧气含量,再回输到体内。
2
静脉回路和动脉回路
2 成本较高
CBP使用的医疗器械、药物等综合成本较高,病人的财务状况将成为一个问题。
CBP在ICU中的应用
应用场景
心肺疾病、失血和其它严重 虚弱情况下的心脏支持和肺 功能支持如ARDS等,以及体 外循环(ECLS)和急性肺损 伤(ALI)。
操作流程
准备工作,连接干预设备, 一步步进行干预治疗,密切 观察治疗效果。
相关案例
相关案例:SARS病毒爆发期 间,CBP的使用为许多患者 的康复提供了重要的支持。
总结
CBP在ICU中的应用具有优势和缺陷,而随着技术不断更新和完善,未来CBP的 应用前景不可限量。 参考文献:1. Dayspring 2007;2. Hagau 2011;3. Peeling 2011。
CBP静脉回路从右房经肺动脉支至肺动脉成圆锥形,再由氧合模块返回左心房; 动脉回路从主动脉经降主动脉至股动脉,再由回输线返回氧合模块。
3
肺氧合和CO2移除
气体交换的载体是经过一个或多个氧合器后的血液,通过氧合器使静脉血氧合和 恢复二氧化碳含量。
CBP的优势
快速、高效的氧合和CO2 清除
CBP通过氧合器进行气体交换, 速度快,对血气的调节更加灵活。
同时支持ECMO和IABP
可以在ECMO和IABP支持下同时 进行肺、心支持,改善术后心肺 功能,大大降低了心肺手术的并 发症率。
重症CBP理论基础(透析膜材质、基础理论)剖析
![重症CBP理论基础(透析膜材质、基础理论)剖析](https://img.taocdn.com/s3/m/c2addb4e0066f5335a8121d3.png)
▪ 清除率:
▪ 指单位时间内自血液中清除的某种溶质量除以透析器血流入口处该溶质的血 液浓度, 常用如尿素、肌酐、β2-微球蛋白等作为评价透析器清除率的指标。
▪ 超滤系数(Kuf):
▪ 每小时在每毫米汞柱的跨膜压下,液体通过透析膜的毫升数,是衡量透析膜 对水的通透性能(通量)的一个指标。
▪ 生物相容性:
▪ 生物人工肾(Bioartificial kidney,BAK); ▪ 生物人工肾小球装置; ▪ 生物人工肾小管装置(Renal tubule assistance device,RAD); ▪ RAD已应用于临床。 ▪ 2004年,经FDA批准,Humes等完成了10例RAD治疗; ▪ 2008年,Tumlin开展了一项II期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纳入58例AKI患者,40
0
13 A
平均孔尺寸
0
25 A
低渗透性膜
高渗透性膜
最大孔尺寸
0
肌肝
维生素 B12 菊粉
Beta-2 微球蛋白
Molecular weight 0 1A = 0.1nm
白蛋白
基于通透性的膜的分类
• 高通量(HIGH FLUX):KUF>15 ml/hr.mmHg – 用于HDF/HF 和HIGH FLUX HD。CTA/TRICEA, AN69, Nephral ST, Polyflux, DIAPES, Xenium, Polysulfone, PMMA.
聚醚膜(新材料)
高 通 量
通中
量
通 量
超滤系数>15 ml/h•mmHg
大孔径透 析膜
超滤系数在5~15 ml/h•mmHg
高效能
低
低孔径透
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8
CRRT概念的进化
圣地亚哥会议对
CRRT进行定义 和统一命名
黎磊石将CRRT 更名为连续性血 液净化(CBP)
Ronco 提出多器 官功能支持治疗 概念(MOST)
Scrihner提出 CRRT最初的概 念:缓慢、连续
1995年
▪ 透析膜是透析器的重要构成部分, 其理化特性决定透析 效果。
膜 材 料
醋 酸Βιβλιοθήκη 未修饰的纤维素膜:铜仿膜纤
维
再生纤维素膜: 二醋酸纤维素膜(亲水性好)
素
膜
改良纤维素膜:三醋酸纤维素膜
聚丙烯晴(Asahi,PAN-DX)
合
聚砜膜(Fresenius,PS400)
成
膜
聚甲基丙烯酸甲脂膜(Toray,PMMA)
分子粘附在膜的表面或深层
1.溶质吸附在滤器的表面、或滤器 中的活性炭及吸附树脂上。 2.应用于血液灌流等模式中。
血液净化
• 不同治疗模式理论基础不同
血液透析以弥散清除为主 血液滤过以对流清除为主,弥散和吸附为辅 血液灌流以吸附清除为主 血浆置换以置换清除为主
溶质清除
透析器
HD 弥散
500
血滤器
CRRT 机器演变
BM 25
Aquarius
Accura
Dipact
Prisma
Prismaflex Multifiltrate
HD
B
D
HF
B mmHg
HDF
B mmHg
D
high-flux low-flux
D B
mmHg
F B
mmHg
D B
1、弥散原理
溶质移动 – 从较高浓度区域扩散/移动到较低浓度区域
RONCON ,BELLOMO (Int J Artitf Organs 2002)
Adjunctive/Supportive Therapy
Ensuring perfusion of vital organs Ensuring adequacy of gas exchange
Renal support Nutritional support (Secondary) infection control
HF 对流
血滤器
灌流器
HF+HP
吸附
5000
50000
小分子 vs.大分子的清除
各种溶质的分子量(molecular weight)和适合的治
疗模式
血液滤过 血液透析
双重滤过血浆置换 血浆置换
交换输血 血浆成分
小分子量
中分子量
大分子量
血细胞 细胞成分
▪ 透析器主要由支撑结构和透析膜组成; ▪ 平板型(Kiil); ▪ 蟠管型(Coil); ▪ 空心纤维型(Hollow fiber);
1.分子由高浓度一侧转运至低浓 度一侧,以达到相同的浓度。 2.应用于透析(dialysis)中。 3.清除率与分子大小、膜孔通透 性及膜两侧物质浓度差有关。
4.对小分子物质清除效果好。
溶质随水流移动, “溶剂拖移”
1.在跨膜压(TMP)的作用下,液体 从压力高的一侧通过半透膜向压力低 的一侧移动,液体中的溶质也随之通 过半透膜。 2.人的肾小球以对流清除溶质和水分 3.应用于血液滤过(hemofiltration)
随着中心静脉双腔导管在临床中的普及,又衍生出了静脉静脉缓慢连续性超 滤(VVSCUF)、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透析滤过(CVVHDF)等等。
1995年,在美国圣地亚哥召开的首届国际性CRRT学术会议上,CRRT被正式定 义。
至 2000年,随着新的CRRT理念的形成, CRRT已从单纯的肾脏替代治疗发展 为多器官功能的支持,我国黎磊石院士首次提出以连续性血液净化(CBP)的命 名更为合适。
聚醚膜(新材料)
高 通 量
通中
量
通 量
超滤系数>15 ml/h•mmHg
大孔径透 析膜
超滤系数在5~15 ml/h•mmHg
高效能
低
低孔径透
通
超滤系数<5ml/h•mmHg
析膜
量
通量:透析器对水的清除能力,一般用超滤系数(Kuf)表示。
海洋石油总医院 苏海华
▪ 概念和发展概况 ▪ 基本原理 ▪ 滤器的结构、参数以及发展趋势 ▪ 治疗模式的选择
CRRT的定义
▪ 1995年,在美国圣地亚哥召开的首届国际性CRRT学术会议 上CRRT被正式定义为: 所有能够连续性清除溶质, 并对脏器功能起支持作用的血液净化技术。
▪ 1912年,首次活体动物弥散实验——John Jacob Abel,美国; ▪ 1913年,火棉胶管状透析器——John Jacob Abel,美国; ▪ 1945年,转鼓式人工肾——Willem Johan Kolff,荷兰; ▪ 1960年,“连续性血液净化”概念的提出——Scrihner,美国; ▪ 1977年,CAVH,连续性动脉静脉血液滤过,Kramer,德国; ▪ 1979年,CVVH,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Bamauer-Bichoff; ▪ 1982年,美国FDA正式批准CAVH进入ICU病房; ▪ 1983年,Lauer系统分析了CAVH的治疗机制。
1985 年 Geronemus further develops continuous arterio-venous hemodialysis (CAVHD)
1987 年 Uldall introduces continuous veno-venous hemodialysis (CVVHD)
2000年
2002年
1960年
ACUTE RENAL FAILURE AND 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IN THE ICU
from renal replacement therapy (RRT) to multiple organ support therapy(MOST) The proper goal of extracorporeal blood purification in ICU should be MOST
正压
负压
因压力梯度差形成的液体移动 不能通过膜的溶质形 成胶体渗透压
1.对流时对溶剂的清除—超滤。 2.透析膜两侧的压力差使血液的水分 从压力高的一侧通过半透膜向压力低 的一侧移动。
有些膜材料带有吸附特性: (例如AN69膜) ■ 发生在膜表面的吸附 ■ 如果分子能通过膜表面,更大
规模的吸附发生在膜的深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