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学 总需求—总供给模型

合集下载

宏观经济学第十六章总需求总供给模型

宏观经济学第十六章总需求总供给模型
外债——构成真实负担。 若推迟外债归还会影响政府信誉,使用要更
为谨慎。
4.自动(内在)稳定器
自动稳定器 Automatic stabilizers:
财政工具具有一种自动调节、减少经济波动的机制。 繁荣时自动抑制通胀,萧条时自动增加需求。
调节经济波动 的第一道防线, 适用于轻微经 济波动。
税收自动 变化
每1元钱的货币创造=1/(1-0.8)=1/0.2=5
一般推导 D=存款总和,R=原始存款,rd=法定准备金率,则有:D=R/rd
货币创造乘数公式:k=1/rd
货币创造乘数公式成立的前提条件 第一,商业银行没有超额准备。商业银行得到的存款扣除法定准备金
后全部放贷出去,自己没有留下用以准备客户提取的现金。 第二,客户将一切货币收入存入银行,支付完全以支票形式进行。
(2)贴现政策。

通过增减贴现贷款数量和贴现利率,来影响货币供给量。
(3)法定准备金。
通过提高和降低准备金率来控制贷款量,增 减货币供给量。
直接货币政策 力度强、见效快
6.相机抉择的货币政策
货币政策的机制: 货币量 利率 总需求与总
供给
扩张货币政策。经济萧条,总需求<总供给。 放松银根,以增加货币供给量,降低利率。 刺激总需求,刺激经济发展。
工具:公开市场上买进有价证券;降低贴现率、 放松贴现条件;降低准备率。
紧缩货币政策。繁荣时期,总需求>总供给。 收紧银根,减少货币供给量,提高利率。 抑制总需求,降低物价,防止经济过度增长。
工具:公开市场上卖出有价证券;提高贴现率、严格贴现条件; 提高准备率。
四、宏观经济政策及理论的演变
1.前奏。
准确判断财政政策取向的预算标准:以充分就业作为目标来确定预算规模。 关注就业。

宏观经济学:总需求——总供给模型

宏观经济学:总需求——总供给模型

根据总产量曲线、劳动的供求曲 线与货币工资曲线可以推导出总供给曲 线。 由于西方经济学家在推导总供给 曲线时所依据的前提条件不同,导致了 总供给曲线具有不同的形状。
第四节 古典总供给曲线
古典总供给曲线是位于充分就业的产 量水平上的供给完全缺乏弹性的供给曲线。 由于该曲线所描述的是充分就业产量 下的总供给状态,而这种状态又是符合长 期经济发展趋势的,因此,又被称为长期 总供给曲线。
AD曲线斜率
其一,IS曲线的斜率。在LM曲线的斜率不变的 情况下,IS曲线的斜率的绝对值越大,则投资需求对 利率变动的反应程度越小,LM曲线移动对均衡收入和 支出所产生的影响越小,AD曲线斜率的绝对值越大; 反之,IS曲线斜率的绝对值越小,则AD曲线斜率的绝 对值越小。 其二,LM曲线的斜率。在IS曲线的斜率不变的 情况下,LM曲线的斜率越大,则货币需求对利率变动 的反应程度越小,LM曲线移动对均衡总支出影响越大, AD曲线的斜率越小;反之,LM曲线的斜率越小,则AD 曲线的斜率越大。
总需求曲线的斜率反映价格变动一定 幅度会使总需求水平变动多少。 当价格变化所导致的总需求量的变动 较大时,AD曲线往往较平缓;反之,当价格 变化所导致的总需求量的变动较小时,则AD 曲线较陡峭。
导致总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的原因主要有 两个方面: 第一,价格总水平上升时,人们需要更多的 货币从事交易活动,如果货币供给没有增加,货 币的交易需求增加时,必然导致利息率上升,并 引起投资和总需求量的下降。 第二,国内物价水平上升,本国居民购买外 国商品增加,外国居民购买本国商品减少,净出 口减少。上述两方面都表现出价格水平与总支出 水平反方向变动的影响关系,它们共同决定了总 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的趋势。
利率效应:
在宏观经济学中,将价格水平变动引起 利率同方向变动,进而使投资和产出水平反 方向变动的情况。 实际余额效应: 价格水平上升,使人们所持有的货币及 其他以货币衡量的具有固定价值的资产的实 际价值降低,人们会变得相对贫穷,于是人 们的消费水平就相应减少。

宏观经济学7总需求与总供给模型

宏观经济学7总需求与总供给模型

数。
联立总需求函数与总供给函数,就可以求出均衡的产出
和价格。
(二)认识的深化与局限
相对于IS-LM模型,AS-AD模 型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但还有不足
AE C+I+G
C+I
右图显示了三个宏观
经济模型的关系,总 r 供求模型包容性最大 r2
Y1 IS1
,是封闭经济的最后
完成模型。但是,产 r1
IS2 Y4
(四)长期 AS-AD Model
上述的萧条、过渡繁荣、滞胀状态 等只是在短期内存在
在长期,价格和工资水平具有伸缩 性,意味着经济能够自动恢复充分 就业的均衡状态
扩张的财政和货 币政策只能带来 物价的上涨,对 产量没有任何影 响。注意与古典 区别。
P
P AS
P2 P1
AD’ AD
y*
y
(古典总供求模型)
0
r
则: AD :
y
960 P
3640
A D 曲 线:
y
α P
β
P
y
α
P
β
O
y
(三)AD曲线的移动
y
α P
β
P
y
1. AD曲线的水平移动
如果价格水平不变,由其他原因导致总产出水平的变化,可 以看作是AD曲线在坐标内的水平移动
AD曲线水平移动的主要原因是政府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2. AD曲线的旋转移动
短期总供给曲线
劳动市场:
Nd
N
d(
W P
)
N s N s(W)
W W
生产函数: y f (N, K )
短期总供给曲 线具有正斜率, P 即它是一条向 右上方倾斜的 曲线。

宏观经济学第十五章总需求-总供给模型

宏观经济学第十五章总需求-总供给模型

价格水平与通货膨胀的关系
价格水平
总供给与总需求相等时的价格水平,反映了经济中的货币 价值。
通货膨胀
货币价值的下降,表现为商品和服务的普遍和持续的价格 上涨。
关系
当总需求超过总供给时,价格水平上升,可能导致通货膨 胀;反之,当总供给超过总需求时,价格水平下降,可能 导致通货紧缩。
政策实践中的总需求-总供给模型应用
04
政策含义与实践应用
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对总需求的影响
货币政策
通过调整货币供应量和利率水平,影响家庭和企业的消费和投资决 策,从而影响总需求。
财政政策
通过政府支出和税收政策,影响家庭和企业的可支配收入,进而影 响总需求。
政策效果
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效果取决于经济环境和政策工具的运用,例如 在经济衰退时期,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可以刺激总需求。
3
相反,资源短缺或政策限制可能导致总供给曲线 向左移动,即在同一价格水平下,总供给量减少。
03
总需求-总供给模型
模型的假设条件
01
假设价格水平是灵活变动的,即 价格水平能够迅速调整以适应供 求关系的变化。
02
假设货币供应量是外生变量,不 受经济系统内部因素的影响。
假设整个经济中的货币流通速度 保持稳定。
货币市场和商品市场均衡时,M=L 和 Y=C+I+G 相等,解这两个方程可 以得到总需求函数或总需求曲线。
总需求曲线的移动
总需求曲线移动的原因包括:政府购 买增加、税收减少、货币供应量增加 等。
总需求曲线向右移动表示经济社会在 更高价格水平下达到总需求量增加; 总需求曲线向左移动表示经济社会在 更低价格水平下达到总需求量减少。
中国

宏观经济学国民收入决定理论3——总需求—总供给模型

宏观经济学国民收入决定理论3——总需求—总供给模型

厂商对劳动需求的利润最大化原则:
Y
利润最大化的就业量
f(N,K0)
WN
• 劳动的边际 产品等于实 际工资。
Y0
利润
0
N
教材P585图17-4
劳动需求曲线:
W P
W P0 W P1 Nd 0 N0 N1 N
教材P585图17-5
劳动供给曲线:
W P Ns
• 劳动的供给 • ——表示劳 动的供给量 与实际工资 率之间的关 系。
一、总需求函数的含义及其特征
• 总需求[Aggregate Demand] • ——由消费需求、投资需求、政府需求和 国外需求构成。 • AD=C+I+G+(X-M) • 总需求函数[Aggregate Demand Function ] • ——表示社会总需求量与价格总水平之间 的关系。
第一节 总需求曲线
Y=f(N,K0)
Y0

0
N0
N
教材P583图17-3
二、劳动市场
劳动的需求
• 实际工资率[Real Wage Rate] • 货币工资率[Money Wage Rate] • 劳动的需求——表示劳动的需求量与实际工资率 之间的关系。 货币工资率 实际工资率= 100 物价指数 8.4元 例:实际工资率= 112 100=7.5元
r LM r1 r0 E1 E0

IS1
• 教材P582图17-2
0 P Y0 Y1
IS0
Y
P0
E0

E1

AD0 0 Y0 Y1
AD1 Y
货币供给量变动 对总需求曲线的影响:
r LM0 r0 r1 E0

总需求—总供给模型(宏观经济学)

总需求—总供给模型(宏观经济学)

r
亦反是。
r1
结论: 扩张性财政政策使AD r0
右移。反之亦反是。
引申: i、g、x使IS右移,y
增加,称为“注入”;相 P 反,s、t、m使IS左移,y P0
减少,称为“漏出”。
E1 E0
IS0 IS1
Y0 Y1
Y
E0
E1
AD0 AD1
20
货币政策(LM移动)导致AD移动
r
前提: P不变,M变动
∵假设货币工资(W)和价格水平(P)可以迅 速或立即自行调剂, 使得实际工资(W/P)总处 于充分就业所应有的水平。
实际工资(W/P)处于充分就业应有的水平。 ∵古典学派一般研究事物的长期状态, 而在长
期中, 货币工资和价格水平被认为是具有充分 的时间来进行调整的。
40
四、古典总供给曲线的含义
10
国际替代效应(蒙代尔-弗莱明效应):
当一国价格水平上升时,在其它国家生产的 产品就会变得相对便宜,本国居民就会用外国产 品来替代本国产品,增加对进口品的需求;而外 国居民则会用本国产品来替代外国产品,减少对 出口品的需求,因此,净出口需求量减少。
P↑→本国商品相对昂贵,外国商品相对
便宜 →出口↓,进口↑
企业将选择一个就业水平
N0, 使劳动的边际产出等 y
于实际工资, 此时, 利润最
大。
利润
企业就业低于N0时, 劳动
的边际产品就将超过实际
工资, 因而存在着增加利 润的机会。反之, 利润会
O N0
减少。
Pf (N,K )
工资 总额WN
N
29
宏观经济学中的劳动需求
W
Nd Nd (
表示劳动需求量

经济学第六章总需求总供给模型

经济学第六章总需求总供给模型

经济学第六章:总需求总供给模型1. 引言总需求总供给模型是经济学中重要的分析工具之一。

它用于研究宏观经济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帮助我们理解经济体整体的运行和调整机制。

本文将介绍总需求总供给模型的基本概念、假设、模型结构以及对经济政策的启示。

2. 总需求总供给模型的基本概念总需求总供给模型是指在宏观经济中,总需求和总供给两个相互作用的力量决定价格和产量水平的模型。

总需求包括个人消费、政府消费、投资和净出口等方面的需求。

总供给则由劳动力、资本、自然资源和技术等决定。

总需求总供给模型旨在分析这两者之间的平衡和调整过程。

3. 总需求总供给模型的假设总需求总供给模型基于一些简化的假设,以简化分析过程。

以下是总需求总供给模型的基本假设:•全面竞争市场:假设市场上不存在垄断或垄断竞争,所有价格都是由市场交互决定的;•稳定价格水平:假设在短期内价格是固定不变的,即不考虑通货膨胀对模型的影响;•外部条件不变:假设除了价格和产量之外的其他因素不发生变化,如技术水平、政府政策等;•供给弹性:假设生产者可以灵活调整产品数量以响应需求变化;•市场清算:假设市场可以实现所有商品和服务的完全清算。

4. 总需求总供给模型的结构总需求总供给模型可以分为短期总需求总供给模型和长期总需求总供给模型。

短期模型通常假设价格固定,重点分析经济波动对产量和就业的影响。

长期模型则考虑价格的灵活性,着重研究价格和产量水平的长期均衡。

4.1 短期总需求总供给模型短期总需求总供给模型主要由以下要素构成:•总需求曲线:表示不同价格水平下总需求的数量,通常呈现负斜率;•总供给曲线:表示不同价格水平下总供给的数量,通常呈现正斜率;•短期均衡点:总需求曲线与总供给曲线相交的点,决定了价格水平和产量水平的短期均衡。

4.2 长期总需求总供给模型长期总需求总供给模型相对复杂一些,主要由以下要素构成:•长期供给曲线:表示长期内总供给的数量,通常呈现正斜率;•长期需求曲线:表示长期内总需求的数量,通常呈现负斜率;•长期均衡点:长期供给曲线和长期需求曲线相交的点,决定了长期价格和产量水平的均衡。

总需求总供给模型

总需求总供给模型
提高生产效率是实现经济增长的重要途径之一,能够降低成本、增加附加值、提升 产业竞争力。
04 总需求总供给模型的应用
政策制定
政策制定者可以通过总需求总供 给模型分析经济运行状况,制定
相应的经济政策。
在经济过热时,政策制定者可以 通过提高利率、减少货币供应等 措施抑制总需求,防止通货膨胀。
在经济衰退时,政策制定者可以 通过降低利率、增加货币供应等 措施刺激总需求,促进经济增长。
经济预测
总需求总供给模型可以帮助经济学家预测未来经济走势。
根据模型分析,如果总供给曲线向右移动,表示生产能力 提高,经济增长潜力增强;如果总需求曲线向右移动,表 示消费和投资需求增加,经济增长速度加快。 通过比较不同时点的总需求总供给曲线,可以预测未来一 段时间内的经济增长率、物价水平等指标。
宏观调控
政府需求受到政府财政状况、政策目标、社会福 利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在总需求模型中,政府需求也是总需求的重要组 成部分,对经济增长起着一定的调节作用。
出口需求
01 出口需求是指企业在一定时期内,向国外市场销 售产品和劳务的需求总和。
02 出口需求受到国际市场需求、汇率水平、贸易政 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03
当前,总需求总供给模型仍然是宏观经济学研究的重要领域之
一,许多学者对该模型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讨。
02 总需求模型
消费需求
01
消费需求是指居民和企业在一定时期内,对各种最终产品和劳 务的需求总和。
02
消费需求受到居民收入水平、消费习惯、物价水平、利率等多
种因素的影响。
在总需求模型中,消费需求是总需求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经济
解决方案
政策制定者需要加强沟通与合作,建立有效的协调机制,确保政策的一致性和连 贯性。

总需求—总供给模型

总需求—总供给模型

(3)资源充分利用阶段。即C以上部分,这时总供给曲 线是一条垂线,这表示无论价格水平(P)如何上升,总供 给(Y)都不会增加。
这是因为从长期来讲,人类所拥有的资源总是有限的, 当资源已得到充分利用时,即经济中实现了充分就业(宏观 经济学中的充分就业是指包括资本、劳动和自然资源在内的 所有生产要素都得到充分利用的状态,而不仅仅只是劳动人 口的充分就业),此时,无论如何提高价格,总供给也不会 增加。从长期的角度来看,资源总是会实现充分就业的,因 此,这种垂直的总供给曲线又被称为“长期总供给曲线”。
在左图中,总需求增加,使 得总需求曲线从AD0移动到AD1 ,得到新的均衡点E1,对应的均 衡国民收入为Y1,均衡价格水平 为P0;总需求减少,使得总需求 曲线从AD0移动到AD2,得到新 的均衡点E2,对应的国民收入为 Y2,均衡价格水平为P0。
2.资源接近充分利用阶段
资源接近充分利用阶段的总供给曲线是向右上方倾斜的直 线,即短期总供给曲线。在这种情况下,总需求的变动引起 国民收入与价格水平的同方向变动。也就是说,总需求增加 会使国民收入增加,价格水平上升;总需求减少会使国民收 入减少,价格水平下降,如下图所示。
(2)资源接近充分利用阶段。即BC段,这时总供给曲线 是一条向右上方倾斜的线,它表示总供给(Y)的变动会引起 价格水平(P)的同方向变动。
这是因为在资源接近充分利用的情况下,产量增加会引起 生产要素价格的上升,从而生产成本增加,进而导致总价格水 平上升。这种情况在短期生产中比较常见,所以这种向右上方 倾斜的总供给曲线又被称为“短期总供给曲线”。
(二)总供给曲线的移动
在价格水平不变的情况下,其他因素(如生产技术的提 高)的变动会引起总供给的变动,表现在图形上,就是总 供给曲线的移动。总供给曲线的移动有两种情况,一是总 供给增加,引起总供给曲线向右下方移动,如下图中总供 给曲线从AS0移动到AS2;二是总供给减少,引起总供给曲 线向左上方移动,如下图中总供给曲线从AS0移动到AS1。

宏观经济学重点_总供给—总需求模型

宏观经济学重点_总供给—总需求模型

02
总供给曲线特性分析
长期总供给曲线形状及原因
长期总供给曲线形状
长期总供给曲线通常呈现为一条垂直于横轴的直线,表示在充分就业水平下,总产出不受价格水平的影响。
原因分析
长期内,生产要素(如劳动 较为缓慢,因此总供给能力相对稳定。此时,价格水平的变化主要影响总需求而非总供给,因此长期总供给曲线 呈现垂直形状。
短期总供给曲线变动因素
生产成本
包括原材料、工资、租金等成本。当这些成本上升时,企业会减少 生产,导致短期总供给减少。
预期价格水平
企业对未来价格水平的预期会影响其当前的生产决策。如果预期未 来价格上升,企业可能会增加当前的生产,从而增加短期总供给。
技术进步
新技术的出现可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从而增加短期总供给。
政策制定和执行难度
宏观经济政策制定和执行需要考虑多种因素,如国内外经 济形势、政治因素等,这使得政策制定和执行存在难度, 也考验着宏观经济学的实践指导作用。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微观基础与宏观经济的融合
未来宏观经济学研究将更加注重微观基础,探索微观主体行为与 宏观经济现象之间的联系,以更全面地理解经济运行规律。
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应用
随着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未来宏观经济学研究将更加依 赖这些技术,以提高数据获取和处理的效率和准确性。
国际合作与交流加强
面对全球化趋势和共同的经济问题,未来各国之间的宏观经济学研 究将加强合作与交流,共同推动理论创新和实践发展。
提高我国宏观经济学研究水平,服务国家战略需要
国际资本流动与金融市场稳定
全球化加速了国际资本流动,为企业融资提供了更广阔的渠道。然而,这也增加了金融 市场的波动性和风险性,需要各国加强金融监管和合作。

宏观经济学__总需求—总供给模型

宏观经济学__总需求—总供给模型

yf
常规总供给曲线(非线性的)
y
第七节
总需求总供给模型对现实的解释
一、宏观经济目标:充分就业和物价稳定。
当总供给AS与总需求AD相等时,经济达到充分就业, 此时国民收入为yf 对应的物价水平为P0 但一国经济体是复杂的, 经济达到均衡是相对的。
P
AS
短期中,现实经济会出现波动, 1.总需求的变动 2.总供给的变动 会偏离充分就业或出现通货膨胀。
所以今天 才像黄金般值得珍惜
P0
AD0 AD1
y1
yf
Y
凯恩斯总供给曲线的政策含义
第六节
常规总供给曲线
1.常规总供给曲线 常规下,短期总供给曲线位于两个极端(古典主义、凯恩斯主义)之间。
P
AA:古典总供给曲线 BB:凯恩斯总供给曲线
A B E C
C B
CC:常规总供给曲线
常规总供给曲线CC位于两个极端之间。
AD=C+I+G+NX
P0 E1
E0 AD0
此外, 消费C减少、 政府购买G减少、 净出口NX减少, 都会使AD曲线左移。
P1
AD1
y1
yf
y
总需求的移动(不利移动)
总需求曲线移动的后果(二)
设经济最初取于均衡状态, 若投资I增加, AD右移。
B.经济过热
AS P
P1
E1 E0
• • •
物价水平上涨。 表明:经济过热,物价水平上升。 严重时出现通货膨胀。
P0
AD1
AD0
yf 总需求的移动
y
三、总供给曲线移动的后果
短期总供给曲线AS产生不利移动:
自然灾害和战争等;发生自然灾害和战争,AS向左移。 进口商品价格的变化。如进口石油价格上升,AS向左移。

宏观经济学第6章 总需求-总供给模型

宏观经济学第6章 总需求-总供给模型

Y
Yf
Y = f(N、K)
Y0
0
N0
Nf
N:就业量
Yf:潜在产量:Yf=Y(Nf、K);Nf:潜在就业量。
潜在产量:也叫充分就业的产量。是指在潜在就 业量和现有资本存量下所能达到的产量。
潜在产量用生产函数表示: Y*=Y(N*,K)
其中:Y*为潜在产量,N*为潜在就业量。 潜在就业量和潜在产量不受价格水平或其它 宏观变量影响,它表明一个社会达到潜在就业量 或潜在产量时,生产资源全部得到利用。
劳动市场包括劳动的需求与供给。西方理论 认为,劳动需求量是由实际工资决定。
劳动需求函数:Nd=Nd(W/P)。 其中:N为劳动需求,W/P为实际工资。 劳动的供给量也是由实际工资决定。 劳动供给函数:Ns=Ns(W/P)。
当劳动市场上劳动供给等于劳动
需求时,就实现了均衡。
如图,E点表明劳动市场实现均衡。
总供给曲线:是总供给函数的几何表示,表明 当产品市场与货币市场同时达到均衡时总供给 与价格水平之间关系的曲线。
要了解总供给函数和总供给曲线, 还必须 首先认识宏观生产函数与潜在产量概念。
西方经济理论认为,一定技术条件下资源对 总产量的约束,主要通过价格水平来影响的, 而价格水平对总产量影响又主要是通过劳动的价 格即工资水平来影响的。
业产出量的垂直线。
长期总供给曲线推导
P P1 a图 P0 P2
0 N
P B
A C
W1 W0 W2
W0/P1 W0/P0 W0/P2
Ns
W/P 0 N
b图 N0
0
E Nf
Nd
W0/P1 W0/P0 W0/P2
W/P 0
AS
B
A

宏观经济学--第六章总需求-总供给模型

宏观经济学--第六章总需求-总供给模型

O
N0
N*
N
当资本存量一定时,总产量水平随就业量的增加而 增加,但增加的速率递减,原因是存在劳动的边际报酬 递减规律。而就业量N取决于劳动市场的均衡。
山东理工大学 经济学院 17
劳动市场均衡
w = W/P
W P1
Nd
Ns
W P0
E
O
N1 N0
N2Biblioteka N山东理工大学 经济学院
18
价格水平影响总产量的基本过程
四、凯恩斯总供给曲线
——短期总供给曲线
凯恩斯认为,货币工资和价格均具有刚
性,在短期内工资和价格没有足够的时间进
行调整。产量和国民收入增加时,价格和工
资不会发生变化。
凯恩斯的总供给曲线是一条水平线。达
到充分就业以后,总供给价格成为一条垂线。
山东理工大学 经济学院
24
凯恩斯总供给曲线
潜在的产量
P
ASS
山东理工大学 经济学院 14
二、短期与长期宏观生产函数
宏观生产函数又称总量生产函数,是 指整个国民经济的生产函数,表示总量投 入和产出之间的关系。 y = f (N,K)


y 为总产出,
N为整个社会的就业水平,
K为整个社会的资本存量,
技术水平没有被明确的表示出来。
15
山东理工大学 经济学院
素发生变动都会引起总需求曲线位置的移动。
导致总需求曲线位置移动的具体因素很多,
其中政府支出和货币供给量的变动是主要考虑的 因素,或者说,我们主要考虑财政政策和货币政 策对总需求曲线位置的影响。
山东理工大学 经济学院
11
r
LM
r1 r0 IS

宏观经济学之总需求-总供给模型(精品PPT课件共40页)

宏观经济学之总需求-总供给模型(精品PPT课件共40页)

Y

Y

v
1 va
P

P e
即: Y Y P Pe
25
第四节 常规总供给曲线的移动
一、总供给曲线移动的影响因素
Y Y P Pe
P Pe
1

Y Y
方程告诉我们,当预期价格确定后,价格高
于(或低于)预期价格时,企业的供给量就
石油价格变动 9.4% 25.4% 47.8% 44.4% -8.7%
通货膨胀率 7.7% 11.3% 13.5% 10.3% 6.1%
失业率 6.1% 5.8% 7% 7.5% 9.5%
36
20世纪80年代中期,阿拉伯国家之间的政治 动乱削弱了欧佩克限制石油供给的能力。石 油价格下降,扭转了70年代和80年代初的滞 涨。
P
AS1 P3=Pe3 P2 AD2
AD1 经济的波动
工资、原料上 涨,期望价格 AS2 高于实际价格, 减少产量
AS1
AD2 AD1
Y1=
Y2
Y
Y3=
Y2
Y
30
第六节 总供给曲线与非利普斯曲线
菲利普斯曲线(Phillips Curve)的现代表达 式认为通货膨胀率与三种力量有关:期 望的通货膨胀率,周期性失业率,供给 冲击。期望的通胀率越高,通胀率越高 ,周期性失业率越高,通胀率越低。冲 击越大,通胀率越大。菲利普斯方程表 示为
P
P
SRAS Y
SRAS
AD1 AD2
Y
14
从短期到长期
P
LRAS
P
SRAS AD
Y
LRAS SRAS AD1
AD2 Y

(宏观经济学课件)第七讲 总需求—总供给模型

(宏观经济学课件)第七讲 总需求—总供给模型
宏观经济学 Macroeconomics
第七讲
总需求—总供给模型
7.1 总需求(AD)曲线
7.1.1总需求概念 7.1.2AD曲线的导出 7.1.3AD曲线移动
7.1.1 总需求AD概念
AD——是指经济社会对产品和劳务的需 求总量
在四部门条件下,通常有
AD=AE=C+I+G+ (X-M)
YP Mskk hiP Mskhk0AdkhKYd
Y(
MKd1 k Khd)P(
A0K h k Khd)
Y
α P
β
例如
已知 IS : Y7004080i
LM:
Y
2
0 P
0
05
2
0
i
则:
AD :
Y
96 P
0
3
6
4
0
A D 曲:线 Y α P β
P
Y
α
β
P
O
Y
AD曲线的移动 Y α PβPY
1. AD曲线的水平移动
如果价格水平不变,由其他原因导致总产出水平的变化, 可以看作是AD曲线在坐标内的水平移动
AD曲线水平移动的主要原因是政府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2. AD曲线的旋转移动
AD曲线的旋转移动涉及AD曲线的斜率
Y(
MKd1 k Khd)P(
A0K h k Khd)
扩张的财政政策与AD线移动
昂贵,使进口增加和出口下降NX AE (蒙德尔—弗莱明汇率效应)
AD曲线的推导(450线模型)
AE
P P1 P2
E2 E1
Y1
Y2
AE2 AE1
Y
AD

宏观经济学三个基本模型

宏观经济学三个基本模型

1-b (1 - t) IS曲线的斜率= -—————— d
⑵三部门经济
其中:
IS曲线与LM曲线相交于E点,决定了均衡的利率为ro,均衡的国民收入水平yo,这时产品市场与货币市场同时处于均衡状态,即在产品市场上有I=S,在货币市场上有L=M。
当IS曲线与LM曲线的交点正好是均衡的利率与国民收入水平时,两个市场同时实现了均衡。但如果均衡的利率与国民收入不是这一交点时,两个市场就无法同时达到均衡。换句话说,就是除了IS 曲线和LM曲线的交点所表示的组合外,所有不在这个交点上的组合都是失衡点。
均衡模型: L=m L=L1(y)+L2(r)=k y – h r m=M/P =m1+ m2
㈡LM曲线
01
04
02
03
均衡利率:
m+hr y = —————— k
LM曲线的特征:dy/dr>0
货币市场均衡下,随着利息率的上升国民收入将 不断增加,即LM曲线向右上方倾斜。
经济解释:r ↑ L2 ↓ L1↑ ye↑
01
r ↓ L2 ↑ L1↓ ye ↓
02
凯恩斯区域(萧条区域):LM曲线上斜率为0或与横轴平行在此区域,货币政策无效,财政政策有效。 中间区域:LM曲线上斜率为正的区域。在此区域,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都有效。 古典区域:LM曲线上斜率为无穷大的区域。在此区域财政政策无效而货币政策有效。另外,在此区域货币的投机需求为0,由于古典学派认为,人们只有货币的交易需求而无投机需求,所以被称作古典区域。
AD-AS模型
总需求是指经济社会在一定价格水平时所愿意并且能够购买的产品和服务的总量。 总需求由消费、企业投资、政府购买和净出口组成 即 AD=C+I+G+(X—M) 而总需求函数是指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达到均衡时的一般价格水平P与国民收入Y之间的依存关系 以价格水平为纵坐标、产出水平为横坐标的坐标系中,总需求函数的几何图形就是总需求曲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
凯恩斯著名的格言:
AS
在长期中我们都将死去。
所以今天 才像黄金般值得珍惜
P0
AD0 AD1
y1
yf
Y
凯恩斯总供给曲线的政策含义
第六节
常规总供给曲线
1.常规总供给曲线 常规下,短期总供给曲线位于两个极端(古典主义、凯恩斯主义)之间。
P
AA:古典总供给曲线 BB:凯恩斯总供给曲线
A
C B E
B C
CC:常规总供给曲线
常规总供给曲线CC位于两个极端之间。
A yf
常规总供给曲线(线性的)
y
常规总供给曲线 (宏观解释)
价格水平P↑→实际工资(W/P)↓ (在一个工资合同期内)
→原有企业增产,吸引新的厂商投资
→就业增加↑→产出水平↑ →总供给增加↑
P P1
AS
E1
P0 由于存在大量失业,厂商可以在现行工 资下,获得所需要的任意多的劳动。 其平均生产成本不随产出的变化而变化。 于是就可以按照现行价格水平,提供所 要求的产量。
E0
y1
凯恩斯总供给曲线
yf
y
经济大萧条
1933年,存款者在银行前等待兑现。 从1929至1933年初,美国已有半数银行倒闭。
yf
N*
W/P Ns
NS ( W W ) ND ( ) P P
N
(W/P)0
Nd N* N
第三节
长期和短期在国民收入决定中的特殊含义
• 长期是指资本、人口、生产技术和一切生产要素都可以改变的情况; • 短期是除了可变的生产要素(劳动)以外,其它的因素(资本、人口、生 产技术)均保持不变。 • 宏观经济学的长期所意味的时间要长于微观经济学的长期。 在微观经济学中,短期是指资本规模相对不变的时间区间. 在宏观经济学中,短期主要是指合同期,即名义工资相对固定的时间区间。 长期主要是指名义工资或物价可以调整的相对时间区间。
r r1 r2
E1 E2
LM(P1) LM(P2)
价格水平为P1时,经济均衡: 总需求=总产出=y1
价格水平为P2时,经济均衡: 总需求=总产出=y2
IS
y1
y2 D1 D2
y
P P1
P2


两点连线,得到总需求曲线。 解释,为什么?
y1
y2
y
对上述图形的解释:价格水平下降,为什么总需求增加?
在引入价格后,如果名义货币供给量M不变、价格水平P下降
经济大萧条
1936年,华盛顿,
• 失业者在施舍处 接受救济。
经济大萧条
1935年,新泽西州卡姆登,失业者游行。
经济大萧条

失业人员在政府部门登记 备案,要求政府解决工作。
凯恩斯总供给曲线的政策含义:
在到达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前,国家可以通 过增加需求的政策,使总需求从AD1向右移动 到AD0,使国民收入达到充分就业的产量。 在达到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yf之后, 不论价格水平高到何种程度,国民 收入不会增长。
一、短期与长期宏观生产函数 宏观生产函数:整个国民经济中,总量投入和总产出之间的关系。
在既定技术水平下,(土地、企业家才能同时也被假定固定不变)。
考虑使用总量意义的劳动和资本两种要素:
y=f(N,K)
N为整个经济的就业水平,就业量。
K为整个社会的资本存量。
短期宏观生产函数
经济在短期中: 一个国家的资本存量很大,新的投资流量在短期内对于资本 存量的影响很有限。可把资本存量作为外生变量处理,将K作为常数处理。 产出量
P↑---(W/P)↓--- NS↓和 ND ↑---W↑
调整结果: (W/P) 不变 N*不变, yf不变
实际工资 (W/P) 能完全调整,使劳动市场达均衡。
就业量N,始终处于充分就业状态N*。
产量yf,位于潜在产量、或者充分就业的产量水平上, 不受价格水平P影响。
yf
y
古典总供给曲线的政策含义:
政府通过增加需求的政策,不能增加产出,只能导致物价上涨,甚至 通货膨胀。
P P1
古典经济学是一种以 自由放任为中心的经济学体系。 “政府充当‘守夜人’角色”
E1 E0
AS
P0
AD1 AD0
yf
y
古典总供给曲线的政策含义
第五节
凯恩斯总供给曲线
(《通论》出版于1936年,其背景是经济大萧条)P611
凯恩斯总供给曲线:表示产出与物价水平的关系,由垂直和水平线组成的“反L”曲线。 •假设:短期中,货币工资W和价格水平P 不能进行调整。 •经济萧条时,劳动力和资本设备大量闲 置。当产出(收入)增长,货币工资和 物价水平保持不变。
P
总需求曲线的移动 (P不变、其它因素变化) 注意:是线的移动
总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
(P本身的变化)
注意:是点的移动
p1
AD = I+G+NX
● ● ●
p0
AD
y0 y1
AD’
y
总需求曲线与微观意义的需求曲线基本相同。 总需求与一般物价水平反方向变动。 在某个价格水平上,社会需要多高水平的产量(物品和劳务)。
例如已知: s(y)= -1000+0.5y i(r)= 2500-240r
1000 0.5 y 260 r P
求该经济的总需求函数。
2500 240r 1000 0.5 y 1000 0.5 y 260r p
方程组联立,消去利率r
960 得到总需求函数 : y 3640 P
短期中:
y
一定技术水平和资本存量下,
经济社会的产出取决于就业量。 y1 y0 总产出随着就业量的增加而增加, 但是随着总就业量的增加, 总产出按照递减的比率增加。
y f (N, K )
N0
N1 宏观生产函数
N
劳动量
宏观生产函数
y
充分就业的产出(潜在产出): 在现有资本和技术的条件下, 经济社会的充分就业量所能生产的产量。
古典经济学:从17世纪中期—19世纪70 年代。 1776 年,斯密 出版的《国富论》,建立了以自由放任为中心的经济学体系。
古典总供给曲线:位于经济潜在产量或充分就业产量水平上的垂直线。
设经济最初取于劳动充分就业的状态, y f f ( N , K )
*
若经济出现一次波动,物价水平P变动
古典总供给曲线 P P2 P1
第17章
总需求—总供给模型
(AD—AS模型)
第一节 第二节
总需求曲线
AD曲线
总供给的一般说明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第六节 第七节
长、短期在国民收入中的特殊含义
古典总供给曲线 凯恩斯总供给曲线 常规总供给曲线 总需求总供给模型对现实的解释
AD—AS模型 AS曲线
本章习题与重点
第一节
总需求曲线
在前面的章节中,我们假设总供给与价格水平P是既定的。 总需求分析在理论上是必要的,作为对30年代大危机时期和总需求不 足情况下宏观经济运行的分析,这种总需求分析也有其现实意义。 在现实中,总供给并不是不变的,价格也不是一种既定的外生变量, 如世界石油市场价格对总供给的冲击,以及通货膨胀的影响,都说明宏
P1 P0
税收效应。 价格水平上升,导致人们的名义收入上升,进入更高的 纳税档次,税负增加,可支配收入减少,消费水平下降。
y1
y0
y
4. 总需求AD曲线的推导—①代数法
AD的来源: IS-LM模型
总需求函数:反映国民收入y 与价格P水平之间的关系
IS曲线:s ( y ) i (r ) M LM曲线 : ky hr P
W/P
Nd Nd (
W ) P
Ns Ns (
W ) P
(W/P)2
E0
(W/P)0
N1’
N0
N2’
N
劳动市场均衡
劳动市场均衡 与潜在产出
y
y f (N *, K )
在有伸缩性的价格和工资下, 实际工资调整到劳动供求相等的水平, 从而使劳动市场总是处于均衡状态, 即劳动充分就业状态。 因此,经济中的产出等于潜在产出。
宏观经济学的总供给曲线涉及到的时间因素主要为: 货币工资(W)、价格水平(P)的调整所需要的时间长短。
第四节
总供给曲线
AS
(Aggregate supply)
总供给函数:价格水平P与总产量Y之间的关系。
不同经济状况时,货币工资W与价格水平P的调整速度不同, 根据W与P进行调整所需要的时间的长短,分为三种总供给曲线: 凯恩斯总供给曲线、常规总供给曲线、古典总供给曲线。 ①凯恩斯总供给曲线
货币供给 : m
货币需求 :
M P
L ky hr
P
m
r
i
AD
价格水平P的下降,使得实际货币供给量增加,从而利率水平下降,利 率的下降会增加投资,从而使得总需求AD增加。
5.扩张性财政政策对AD的影响
AD曲线的移动:由P之外的因素的变化而使AD产生的变化
如实行扩张性财政政策: 增加政府购买G,IS右移。 利率升高,收入增加。 在既定的价格水平P下, 收入增加,AD曲线右移。
r r2
r1
E ●
E’ ●
LM(P0)
IS’ IS
扩张性财政政策,使AD曲线右移。
y1 P
P0 ●
y2
y
g tr , t AD曲线右移
同理,扩张性货币政策, 使AD曲线右移。
E
E’ ●
AD’ AD
M↑→LM右移(利率r↓) →投资i↑→Y↑,→AD曲线右移。
y1
y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