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城市公共体育设施规划布局
城市公共健身与体育设施规划
![城市公共健身与体育设施规划](https://img.taocdn.com/s3/m/ce39bb2d793e0912a21614791711cc7931b77808.png)
城市公共健身与体育设施规划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居民的生活节奏日益加快,工作压力也越来越大。
为了促进居民健康的生活方式,城市公共健身与体育设施规划成为了一个重要的任务。
本文将讨论城市公共健身与体育设施规划的目标、现状和展望,并提出一些建议。
一、目标城市公共健身与体育设施规划的主要目标是提供高质量的、便利的、多样化的公共健身与体育设施,以满足居民的健身需求。
此外,规划还应考虑城市人口结构和经济发展状况,为不同年龄、性别和收入层次的居民提供适合的健身设施。
二、现状目前,城市公共健身与体育设施的现状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一些城市缺乏足够的健身设施,导致居民健身难度加大。
其次,一些设施老化,维护不及时,影响了设施的使用寿命和使用体验。
再次,一些设施分布不均,某些地区健身设施过多,而某些地区则缺乏。
最后,一些设施缺乏专业指导和管理,无法提供高质量的服务。
三、展望未来的城市公共健身与体育设施规划应该致力于解决现有问题,并提供更好的健身环境。
首先,应该优化设施的布局,确保居民可以方便地接触到健身设施,避免设施过于集中或分散。
其次,应该提升设施的质量,包括设施的舒适度、安全性和功能性。
同时,设施的维护和管理也要做到及时、专业。
此外,规划还应考虑到城市居民的健身需求,包括不同年龄段的人群,为他们提供个性化的健身方案。
四、建议为了实现城市公共健身与体育设施规划的目标,我提出以下几点建议:1. 建立完善的规划体系。
通过制定长期规划,将城市公共健身与体育设施纳入城市建设的整体规划,确保设施的合理布局和协调发展。
2. 加强设施的建设和改造。
鼓励政府加大对城市公共健身与体育设施的投入,提供更多的设施,同时对老化设施进行及时的维护和改造。
3. 加强设施的管理和服务。
增加专业的管理团队,确保设施的安全与舒适,同时提供健身指导和教练服务,提升居民的健身体验。
4. 细化运营模式。
设立公共健身设施的使用时间和收费标准,提供不同形式的会员制度,以满足居民多样化的健身需求。
城市规划中的体育设施规划与设计
![城市规划中的体育设施规划与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42906544cd1755270722192e453610661ed95ae1.png)
城市规划中的体育设施规划与设计城市规划是指对城市发展进行全面、系统、协调的规划,其中体育设施规划与设计是城市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体育设施的规划与设计需要综合考虑城市的发展需求、人口结构、土地利用、交通等因素,旨在为居民提供良好的体育运动环境,促进身体健康和社交活动。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城市规划中的体育设施规划与设计。
一、城市规划与体育设施规划的关系城市规划与体育设施规划是相互关联、相辅相成的。
城市规划是对城市的空间布局进行规划和设计,而体育设施规划则是在城市规划的基础上,对体育场馆、游泳馆、体育公园等进行规划与设计。
城市规划要合理布局体育设施,提供足够的体育运动场所,而体育设施规划则要依据城市规划的发展方向和空间要求进行规划与设计。
二、体育设施规划的目标与原则体育设施规划的目标是为居民提供多样化、便利化、安全化的体育设施,促进居民的体育锻炼和健康生活。
在体育设施规划中,需要遵循以下原则:1. 公平原则:体育设施应该面向全体居民,不分年龄、性别、职业、身体条件,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
2. 分布均衡原则:体育设施的规划要考虑城市的地理分布,使得每个地区都能有足够的体育设施,方便居民进行体育活动。
3. 综合利用原则:在城市规划中,应该充分利用现有的场地和设施资源,通过改造和更新,提高利用率和效益。
4. 可持续发展原则:体育设施的规划要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目标相一致,考虑环境保护、节能减排等因素,合理利用资源。
三、体育设施规划的具体内容体育设施规划的具体内容包括场馆布局、功能设置、设施建设等方面。
1. 场馆布局:体育设施的规划要考虑城市的整体布局和交通便捷性,合理确定场馆的分布位置,使得各个区域都能够方便地到达体育设施。
2. 功能设置:根据城市的人口规模、活动需求和地域特点,规划不同类型的体育设施,包括室内场馆、室外场地、公共健身区等,满足各类体育运动的需求。
3. 设施建设:体育设施的规划要考虑设施的数量、规模、设备配置等,合理规划场馆的空间布局,提供舒适的观赛和运动条件。
城市规划中的体育设施规划与城市健康
![城市规划中的体育设施规划与城市健康](https://img.taocdn.com/s3/m/8b37687c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547a15c.png)
城市规划中的体育设施规划与城市健康城市规划在现代社会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不仅涉及到人们的居住环境和生活质量,还与人们的健康息息相关。
体育设施规划作为城市规划的一部分,对城市居民的身心健康有着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城市规划中的体育设施规划如何与城市健康相互关联。
首先,体育设施规划为城市居民提供了丰富多样的运动场所和设施,有助于改善城市居民的身体健康。
健康的城市需要有足够的公共运动场所,为人们提供参与各类体育活动的机会。
例如,公园、运动场、健身房等,这些设施为城市居民提供了一个锻炼身体的场所。
它们为人们进行户外运动,如跑步、骑自行车等提供了便利条件,有助于增强人们的体质。
此外,有研究表明,经常从事体育锻炼的人更容易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例如均衡饮食和规律作息,这对于预防慢性疾病和提高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其次,体育设施规划为城市居民提供了丰富多样的休闲活动选择,有助于改善心理健康。
城市生活节奏快,压力大,人们需要放松身心,缓解压力。
体育设施规划能够为人们提供丰富的休闲活动选择,例如进行集体运动、组织健身活动、参加体育比赛等。
这些活动不仅可以帮助人们锻炼身体,还能够促进社交交流,增进社区凝聚力。
研究发现,参与体育活动的人更容易感到快乐和满足,对抗焦虑和抑郁情绪,提高生活质量。
此外,体育设施规划对城市环境和公共空间的设计起到了重要的引导作用。
好的城市规划应该考虑到人们参与体育活动的需求,提供便利的配套设施。
例如,规划师可以在城市各个区域均匀地布置体育设施,确保居民无论身处何处都能够方便地参与体育活动。
此外,体育设施规划还应该注重公共空间的设计,使之更加友好和安全。
例如,在建筑设计中,应该考虑到交通便利性、绿化环境和设施设备的完善性,以创造一个舒适、安全和宜人的体育环境。
在城市发展中,政府及相关部门应该高度重视体育设施规划,将其与城市健康紧密结合。
针对不同城市不同群体的需求,制定出全面有效的规划和政策。
城市体育设施规划与建设方案
![城市体育设施规划与建设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f994dcae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1e76ef5.png)
城市体育设施规划与建设方案一、引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居民对于体育运动的需求也越来越高。
城市体育设施的规划与建设对于满足居民健康生活的需求,促进城市文化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探讨城市体育设施的规划与建设方案,从不同角度分析如何合理规划和建设城市体育设施,以满足居民的多样化需求。
二、城市体育设施规划的重要性城市体育设施规划是城市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首先,合理规划城市体育设施可以提供多样化的体育运动场地,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
例如,篮球场、足球场、网球场等可以满足集体运动的需求,而健身房、游泳馆、瑜伽馆等则可以满足个人健身的需求。
其次,城市体育设施规划可以促进社区的凝聚力和社交活动。
通过规划一些公共健身区域,居民可以在运动中相互交流,增进邻里关系。
最后,城市体育设施规划还可以提高城市形象和吸引力。
拥有完善的体育设施可以吸引更多的体育赛事和活动,提升城市的知名度和吸引力。
三、城市体育设施规划的原则在规划城市体育设施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首先,以人为本,满足居民的多样化需求。
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职业的人群对于体育设施的需求是不同的,因此规划应充分考虑到各类人群的需求,提供多样化的设施和服务。
其次,合理布局,便利居民的出行。
体育设施应该分布在城市各个区域,方便居民前往。
此外,体育设施的规划还应与城市交通规划相结合,确保居民能够便捷地到达。
最后,注重可持续发展,兼顾环境保护和经济效益。
在规划和建设过程中,应考虑到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的问题,采用可持续的建设方式,确保城市体育设施的长期可持续发展。
四、城市体育设施建设的具体方案1. 多功能体育中心的建设多功能体育中心是城市体育设施建设的核心。
它可以提供各类体育场馆、健身房、游泳馆、室内运动场等设施,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
在建设多功能体育中心时,应考虑到场馆的设计和功能布局,确保场馆的多样性和灵活性。
此外,还应考虑到设施的可持续性和节能性,采用环保材料和节能设备,减少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浅析城市新区规划中体育设施布局
![浅析城市新区规划中体育设施布局](https://img.taocdn.com/s3/m/69df674602d276a201292eb6.png)
浅析城市新区规划中体育设施布局摘要:城市新区作为城市功能的延伸区域,在其快速的发展过程中,市民对城市公共体育设施的需求和实际规划建设不足、或不合理的矛盾日益凸显。
公共体育设施的合理规划布局,是体现城市新区品质的重要内涵之一。
本文从体育设施选择、自然融合、设施结合方面研究布局原则,结合建设案例分析,归纳形成三种体育设施的布局模式:生态公园、体育专项公园、生态体育中心。
关键词:城市新区;布局;模式开展体育运动是实现全民健身的重要渠道,也是促使体育生活化的重要途径。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人口结构的变化和人民群众对体育活动需求的不断增加,对城市新区的体育设施规划提出了新的要求,而当前我国许多地区的体育设施发展水平还有很大的差距,所以在城市新区规划中需要加强体育设施布局的科学性,建设适应不同人群、具有当地特色的体育设施网络系统和人性化的服务体系,最大限度地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
1、城市新区规划中体育设施布局的重要性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全民对体育运动、健身的需求逐渐增加。
2014年10月,国务院提出要大力发展体育事业和体育产业,以满足人民群众多元化的体育需求,预计到2025年,体育产业总规模超过5万亿元,将成为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关键力量。
但我国很多城市特别是在城市新区建设中对体育设施规划建设长期严重不足,供需矛盾越来越大。
核心城区受土地资源和土地价格的制约,很难新增体育设施,而城市新区作为城市空间拓展、功能延伸的关键区域,自然成为公共体育设施增长的首选地。
因此,在城市新区规划中加快落实体育设施科学布局意义重大。
2、当前城市体育设施布局中存在的问题2.1体育设施严重不足当前城市建成区范围内人口密度相当大,土地资源非常紧张,公共服务设施建设难度越来越大,城市公共体育设施资源短缺。
据统计,我国人均体育场地面积只有1.46m2,而有些国家的人均体育场地面积是我国的十几倍甚至几十倍,可见我国体育设施人均水平不高,体育设施严重不足。
城市公共健身与体育设施规划
![城市公共健身与体育设施规划](https://img.taocdn.com/s3/m/7adc56193a3567ec102de2bd960590c69ec3d88d.png)
城市公共健身与体育设施规划随着城市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公共健身与体育设施的规划和建设变得越来越重要。
城市公共健身与体育设施不仅能够为居民提供方便的运动场所,还能促进健康生活方式的普及,提高城市居民的体质素质,增进社会和谐与凝聚力。
本文将讨论城市公共健身与体育设施规划的重要性以及规划的原则和方法。
一、城市公共健身与体育设施规划的重要性城市公共健身与体育设施规划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首先,合理的规划可以提供足够的场地和设施供市民进行运动和锻炼。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土地资源的有限,城市空地的分配变得愈加紧张,因此,仅靠市民的自愿行动无法满足需求。
其次,规划可以统筹利用城市空间,充分考虑居民的需求和生活习惯,确保设施的合理布局和方便可及性。
最后,规划可以提高公共健身与体育设施的使用率,避免设施建设后闲置或疏散的情况,确保公共资源的最大利用。
二、城市公共健身与体育设施规划的原则在制定城市公共健身与体育设施规划时,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以确保规划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1. 公平原则:规划应当以公平为基础,确保设施的建设和分布不偏袒任何特定群体。
应当根据市民的需求和人口密度等因素,合理规划设施的数量和分布,让更多的人能够受益。
2. 安全原则:规划应当确保设施的安全性,确保市民在使用设施时不受伤害。
设施的建设应当符合相应的安全要求,同时,加强设施的维护和管理,及时修复损坏,保持设施的良好状态。
3. 可持续原则:规划应当以可持续性为目标,充分利用和保护现有资源。
在设施的建设和使用过程中,应当注重节约能源、减少污染,鼓励使用环保材料,提倡低碳和可再生能源的使用。
4. 多样性原则:规划应当满足不同人群的运动需求,提供多样化的运动场所和设施。
不同年龄、性别、兴趣爱好的市民都应该能够找到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和场所。
规划应当考虑到市民的多样性,提供足够且质量好的设施。
三、城市公共健身与体育设施规划的方法城市公共健身与体育设施规划的方法包括市民参与、数据分析和专业评估等。
城市规划中的城市运动场所布局策略
![城市规划中的城市运动场所布局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200a3473842458fb770bf78a6529647d2628344a.png)
城市规划中的城市运动场所布局策略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们对健康生活的追求,城市运动场所的布局策略成为城市规划中的重要议题。
城市运动场所的合理布局不仅能够满足市民的体育需求,还能够促进社交交流、提升城市形象和增加城市的经济价值。
本文将探讨城市规划中的城市运动场所布局策略,并提出一些建议。
1. 城市运动场所的类型和功能城市运动场所的类型和功能多种多样,包括体育馆、游泳馆、健身房、运动公园等。
不同类型的运动场所具有不同的特点和功能,因此在城市规划中需要根据实际需求进行合理的布局。
首先,体育馆是城市运动场所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用于举办各类体育比赛和文化活动。
体育馆的布局应该考虑到交通便利性和场馆容量,以满足大型体育赛事和文化演出的需求。
其次,游泳馆是城市运动场所中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可以提供游泳、水上运动和健身等服务。
游泳馆的布局应该考虑到水质安全、设施完善和环境舒适,以吸引更多市民参与水上运动。
此外,健身房和运动公园也是城市运动场所中的重要部分。
健身房可以提供各种健身器材和健身课程,满足市民的健身需求。
运动公园则可以提供开放式的运动场地,供市民进行户外运动和休闲活动。
2. 城市运动场所的布局原则在城市规划中布局城市运动场所时,需要遵循一些原则,以确保布局的科学合理。
首先,城市运动场所的布局应该与城市的交通网络相结合。
运动场所应该位于交通便利的位置,方便市民的出行。
此外,运动场所周边应该有足够的停车位和公共交通设施,以方便市民前往。
其次,城市运动场所的布局应该充分考虑市民的需求和偏好。
不同年龄、不同兴趣爱好的市民对运动场所的需求有所不同,因此在布局时应该考虑到多样化的需求,提供多样化的运动场所。
此外,城市运动场所的布局还应该考虑到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运动场所应该与周边环境相协调,减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
同时,运动场所的建设和运营应该注重节能减排,以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3. 城市运动场所布局的挑战和解决方案在城市规划中布局城市运动场所时,面临着一些挑战,如土地紧张、资金不足和社会反对等。
体育公共设施的建设与规划
![体育公共设施的建设与规划](https://img.taocdn.com/s3/m/26250a5015791711cc7931b765ce05087632752c.png)
体育公共设施的建设与规划体育是人们日常生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改善居民生活质量和促进身体健康的重要方面。
为了满足公众对体育场馆的需求,体育公共设施的建设与规划变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探讨体育公共设施的建设与规划,以期对如何提供更好的运动环境和服务有所启示。
一、建设背景和重要性体育公共设施的建设具有多方面的背景和重要性。
首先,体育公共设施的建设是促进全民健身和体育运动普及的重要举措。
通过建设更多的体育场馆、健身房以及运动场地,可以让更多的市民参与到体育锻炼中来,并提高全民的体质水平。
其次,体育公共设施的建设也是提高城市形象和吸引人才的关键项目。
现代社会人们对居住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拥有完善的体育公共设施是一个城市吸引人才的重要因素之一。
同时,举办各类体育赛事也能够提升城市知名度和影响力。
最后,体育公共设施的建设还可以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经济增长。
体育产业在近年来的发展迅猛,从体育用品制造到体育旅游等多个领域都有巨大的市场潜力。
因此,通过建设体育公共设施,可以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和经济效益。
二、规划原则和考虑因素体育公共设施的建设与规划需要遵循一些原则和考虑一些因素。
首先,要根据人口分布和需求确定建设地点和规模。
需要考虑到市民的居住区域以及其对体育设施的需求程度,将体育设施布局在离居民较为便利的地点,以方便市民参与运动。
其次,要充分考虑场地的功能性和可持续性。
体育场馆的设计应该充分考虑到不同运动项目的要求,并且能够在多个层次和时间段满足市民的需求。
同时,在建设过程中要注重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采用可持续的设计理念。
此外,体育公共设施的建设还需要考虑相关政策和法律法规的要求。
例如,要符合国家和地方有关体育设施建设的规定和标准,确保建设过程的合法性和质量。
三、建设与改造的路径体育公共设施的建设与改造可以通过几个途径来实现。
首先,可以通过政府投资来建设新的体育场馆和设施。
政府在体育设施建设方面起着核心作用,可以通过拨款和项目计划来推动体育场馆的建设。
城市规划原理与设计中的体育与运动设施规划
![城市规划原理与设计中的体育与运动设施规划](https://img.taocdn.com/s3/m/02f85a4f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a16875d.png)
城市规划原理与设计中的体育与运动设施规划城市规划是为了提高城市的可持续性、社会功能和居民生活质量而进行的一项综合性工作。
而体育与运动设施规划作为城市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供居民的体育锻炼和娱乐需求、促进健康生活方式以及增进社区凝聚力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城市规划原理与设计中的体育与运动设施规划以及其重要性。
整体规划原则与目标城市规划的整体目标是为城市提供一个舒适、安全、健康和活力的居住环境。
体育与运动设施规划的目标就是为居民提供便捷和多样化的运动场地和设施,以满足他们的运动和休闲需求。
这不仅可以改善居民的生活质量,还可以促进城市社区的发展和凝聚力。
空间分配和布局在城市规划设计中,体育与运动设施的空间分配和布局起着关键作用。
它们应该便于居民的到达和使用,并且要尽量分布均衡,不同地区都能够享受到尽可能平等的体育与运动设施。
此外,为了提供多样化的运动方式,需要规划和设计不同类型的设施,如室内体育馆、室外运动场、公园和运动健身中心等,以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
绿化与景观设计体育与运动设施规划不仅关注设施本身的布局和功能,还应该注重与周围环境的协调和融合。
绿化和景观设计在此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合理的绿化设计可以提供舒适的运动环境,增加空气质量和城市美感。
景观设计则可以为居民提供视觉享受和休闲场所,进一步增进城市的宜居性。
可持续性和创新性在城市规划原理与设计中,体育与运动设施规划也需要考虑可持续性和创新性。
可持续性包括节约能源、环保设计和资源合理利用等方面,以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创新性则包括采用新技术和新概念,以满足不断变化的城市体育需求。
例如,结合智能技术,提供在线预约和信息查询服务,以方便居民使用和管理运动设施。
社区参与和合作最后,体育与运动设施规划应该强调社区参与和合作。
在规划和设计过程中,应该征求和吸纳居民和其他利益相关者的意见和建议。
这样可以增加规划的有效性和针对性,并且提高居民对规划决策的认同感和满意度。
浅析城市公共体育设施规划布局——以莱州市为例
![浅析城市公共体育设施规划布局——以莱州市为例](https://img.taocdn.com/s3/m/e8bcd52308a1284ac950434a.png)
浅析城市公共体育设施规划布局——以莱州市为例作者:刘晔来源:《中国房地产业》 2018年第11期文 / 刘晔烟台市建筑设计研究股份有限公司山东烟台 264000【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公共体育的需求日趋多元化,城市公共体育设施的建设水平与人民群众的体育需求息息相关,本文结合莱州市公共体育设施的实际情况,对城市公共体育设施规划布局进行初步探讨,仅供读者参考。
【关键词】公共体育设施;规划布局;莱州市莱州市位于山东半岛西北部,渤海莱州湾之滨,近年来莱州的政治、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均取得了长足发展,是全国百强县和山东省十强县之一。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公共体育设施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经济发展为公共体育设施建设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当前,国家、山东省相继做出了加快体育建设,推进体育产业大发展大繁荣的政策决定,将体育产业发展作为推动地区和城市发展的基础性战略和主导性战略,为莱州市体育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政策环境。
1、公共体育设施现状莱州市现有竞技体育学校 1 所,中华武校 1所,东方奥体健身广场 1 处,大专学校及中学附属体育设施40处;各社区都建有群众体育设施,但大部分社区是附设的活动室和健身点;海水浴场 1 处;高尔夫球场 1 处。
通过分析莱州市体育设施现状,存在体育设施建设不足、体育设施布点不均衡、设施使用率低等问题,其原因主要有三个:一是体育设施建设与莱州市城市发展建设不协调,处于滞后状态;二是设施建设主体不清,导致体育设施得不到建设和管理;三是没有形成多元化的投入机制,体育设施缺乏后期维护;四是城市规划中对体育设施配建指标控制不足。
2、规划内容体育设施分为竞技训练体育设施、群众体育设施、休闲体育设施三类。
规划中竞技训练体育设施主要包括市级、片区级体育设施。
群众体育设施主要包括居住区级、居住小区级体育设施。
休闲体育设施主要包括水上运动,陆地休闲等休闲体育设施。
在研究范围内,对城市各类体育设施按照莱州市体育发展需求进行优化配置,合理布局。
城市体育设施的规划与布局研究
![城市体育设施的规划与布局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efdf54878ad63186bceb19e8b8f67c1cfad6ee0c.png)
城市体育设施的规划与布局研究随着城市化的进程不断推进和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城市体育设施的规划与布局越来越受到重视。
城市体育设施是城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体育文化发展的基础设施。
合理规划和布局城市体育设施,不仅能满足人们的运动需求,促进城市文化的繁荣和发展,还能提高城市形象和品质,提升人们的身体素质和生活质量。
一、城市体育设施规划的基础与原则城市体育设施规划是城市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设人们健康城市的基础。
在城市体育设施规划中,需遵循以下原则:1.满足人民群众的基本运动需求。
城市体育设施规划需根据当地居民的基本运动需求来合理规划和布局体育设施。
2.因地制宜,适度超前。
城市体育设施规划需注重体育设施与当地自然环境、社会经济环境的相互关系,充分考虑未来城市发展的趋势和需求。
3.保障可持续发展。
城市体育设施规划需注重设施的良性发展和完善,注重环境和资源的保护与利用,做到可持续发展。
4.注重运动文化价值的传承。
城市体育设施规划需注重运动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兼顾体育赛事、体育教育、运动健身等多个方面的需求。
5.运动场馆与城市公共空间的融合。
城市体育设施规划需注重运动场馆与城市公共空间的融合,做到运动场馆与自然环境的融合,使城市公共空间更加丰富多彩。
二、城市体育设施规划和布局的方法在城市体育设施规划和布局的过程中,应采取科学、有效的方法,以确保规划和布局的合理性和准确性。
1.征求民意。
城市体育设施规划和布局前,应征求市民意见,确保规划和布局的科学性、民主性和完善性。
2.依靠专家。
在规划和布局的过程中,应依靠专家的意见和建议,确保规划和布局的科学性和实用性。
3.调研分析。
在规划和布局过程中,应结合实际状况,做好分析调研工作,了解当地居民的运动需求和运动文化的传承情况。
4.综合考虑。
在规划和布局过程中,应综合考虑运动场馆的使用效率、运动场地资源、地理位置和周边环境等方面的因素,确保规划和布局的合理性和实用性。
体育设施规划中的场地布局与功能配套
![体育设施规划中的场地布局与功能配套](https://img.taocdn.com/s3/m/465dcf73777f5acfa1c7aa00b52acfc789eb9fd8.png)
体育设施规划中的场地布局与功能配套一、引言体育设施规划是城市规划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关乎着城市居民的身心健康和体育活动的发展。
而在体育设施规划中,场地布局与功能配套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
本文将从场地布局和功能配套两个方面来探讨体育设施规划的重要性和影响。
二、场地布局的重要性1. 提供多样化的运动场地体育设施规划中的场地布局需要考虑到不同运动项目的需求,以提供多样化的运动场地。
比如,足球场、篮球场、网球场等不同类型的场地都需要有合理的布局,以满足不同层次和不同需求的运动爱好者。
只有提供多样化的运动场地,才能更好地促进体育运动的普及和发展。
2. 增加场地的可利用率合理的场地布局可以增加场地的可利用率,提高体育设施的使用效率。
通过科学规划场地的位置和数量,可以避免场地之间的冲突和浪费。
同时,合理的场地布局还可以降低场地之间的距离,方便居民进行体育活动,提高居民的运动积极性。
3. 促进社区的互动和交流体育设施规划中的场地布局还可以促进社区的互动和交流。
通过将场地布置在社区中心或公共空地上,可以方便居民进行体育活动,并且增加社区的凝聚力。
此外,合理的场地布局还可以为社区举办体育赛事和活动提供便利条件,进一步促进社区的发展和繁荣。
三、功能配套的重要性1. 提供完善的设施和服务体育设施规划中的功能配套需要考虑到场地周边的设施和服务。
比如,场地周边应该有足够的停车位、更衣室、洗手间等基础设施,以方便运动者的使用。
同时,还需要提供相关的服务,如教练员培训、器材租借等,以满足运动者的需求。
只有提供完善的设施和服务,才能吸引更多的人参与体育活动。
2. 保障体育设施的可持续发展功能配套还包括对体育设施的管理和维护。
合理的功能配套可以保障体育设施的可持续发展,延长设施的使用寿命。
比如,定期维护和保养设施,及时更新设备和器材,提高设施的使用效率。
同时,还需要建立健全的管理机制,加强对设施的监管和维护,以确保设施的正常运营。
建设规划中的体育设施布局与发展
![建设规划中的体育设施布局与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c0ba505ecbaedd3383c4bb4cf7ec4afe04a1b128.png)
建设规划中的体育设施布局与发展引言在现代社会中,体育不仅仅是一种娱乐活动,更是一种促进身心健康、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培养公民素质的重要手段。
因此,建设规划中的体育设施布局与发展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探讨体育设施布局与发展的必要性和影响。
一、城市规划中的体育设施布局城市规划中的体育设施布局是一项综合性的工作,需要考虑到城市的整体发展规划、人口分布、交通便利性等多个因素。
首先,体育设施应该分布均匀,以满足不同地区居民的需求。
其次,体育设施的规模和功能应该与城市的发展规划相适应。
最后,体育设施应该与其他基础设施相互配合,形成一个完整的城市体育系统。
二、体育设施对城市发展的影响1. 促进经济发展体育设施的建设和发展可以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如体育用品制造业、体育旅游业等。
同时,举办大型体育赛事也可以吸引大量的游客和媒体关注,提升城市的知名度和形象,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
2. 提升居民生活质量体育设施的建设可以为居民提供丰富多样的体育活动场所,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
体育活动不仅可以提高居民的身体素质,还可以增强社交交流和减轻生活压力,提升居民的生活质量。
3. 培养青少年体育意识体育设施的建设和发展可以为青少年提供更多的体育锻炼机会,培养他们的体育意识和兴趣爱好。
通过参与体育活动,青少年可以学会团队合作、竞争意识和自我管理能力,对他们的成长和未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三、体育设施布局的挑战与对策1. 土地资源有限城市的土地资源有限,如何合理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来布局体育设施是一个重要的挑战。
可以通过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合理规划用地功能等方式来解决这一问题。
2. 经费投入不足体育设施的建设和发展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然而,很多城市在体育设施建设上的经费投入相对较少。
政府可以加大对体育设施建设的投入,同时也可以引入社会资本,通过公私合作的方式来解决经费不足的问题。
3. 设施管理与维护体育设施的管理与维护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工作。
城市公共服务设施规划中的空间布局
![城市公共服务设施规划中的空间布局](https://img.taocdn.com/s3/m/4b9da6b585868762caaedd3383c4bb4cf6ecb773.png)
城市公共服务设施规划中的空间布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公共服务设施的规划和建设成为了城市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城市公共服务设施包括但不限于教育、卫生、交通、文化、体育等方面的设施,它们的空间布局对于城市的发展和居民的生活质量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城市公共服务设施规划中的空间布局问题。
一、城市公共服务设施规划的背景和意义城市公共服务设施规划是指对城市公共服务设施的发展方向、布局范围、功能定位等进行科学规划和合理布局的过程。
城市公共服务设施的规划和布局直接关系到城市的发展水平和居民的生活质量。
合理的规划和布局可以提高城市的整体竞争力和吸引力,优化资源配置,提高服务效率,改善居民生活条件,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二、城市公共服务设施规划中的空间布局原则1.均衡性原则城市公共服务设施的规划和布局应该遵循均衡性原则,即在城市各个区域均匀分布,避免资源过度集中或过度分散。
这样可以提高公共服务设施的覆盖范围,减少居民的出行成本,增加公共服务设施的利用率,促进城市各个区域的协调发展。
2.便捷性原则城市公共服务设施的规划和布局应该遵循便捷性原则,即尽量靠近居民居住区,方便居民的出行和使用。
这样可以减少居民的出行距离和时间,提高出行效率,降低交通拥堵和环境污染,提升居民的生活质量。
3.适度规模原则城市公共服务设施的规划和布局应该遵循适度规模原则,即根据城市的规模和居民的需求合理确定设施的规模和数量。
过大的规模和数量可能造成资源浪费,过小的规模和数量可能无法满足居民的需求,因此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科学规划和合理布局。
4.多功能性原则城市公共服务设施的规划和布局应该遵循多功能性原则,即一个设施可以满足多种需求。
例如,一个学校可以不仅提供教育服务,还可以提供文化、体育等其他服务。
这样可以提高设施的利用效率,节约资源,增加城市的综合功能。
三、城市公共服务设施规划中的空间布局实践1.教育设施教育设施是城市公共服务设施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它关系到城市的未来发展和人才培养。
体育设施事业单位的场地规划与布局优化
![体育设施事业单位的场地规划与布局优化](https://img.taocdn.com/s3/m/411ec8132bf90242a8956bec0975f46527d3a71e.png)
体育设施事业单位的场地规划与布局优化在进行体育设施事业单位的场地规划与布局优化时,需要考虑到多方面因素,如场地规划的合理性、场地功能的完善性以及场地布局的灵活性等。
本文将从这三个方面,详细探讨体育设施事业单位场地规划与布局优化的相关内容。
1. 场地规划的合理性体育设施事业单位的场地规划应该基于合理性的原则,即按照实际需求和规模适应的原则进行规划。
首先,需要考虑到场地的面积和地理位置。
选址要尽量靠近人口密集的地区,以方便市民的参与和使用。
其次,需要合理安排不同类别的场地,如足球场、篮球场、游泳馆等,以满足不同体育项目的需求。
此外,还需考虑到道路交通、供电供水等基础设施的配套,以确保场地的正常运行和使用。
2. 场地功能的完善性体育设施事业单位的场地功能应当完善,以提供多种参与体育运动的机会。
首先,应设置专业场地,以满足专业运动员的需求。
这些场地应具备专业标准的尺寸和专业设备,以保证训练和比赛的质量。
其次,应设置公共场地,以满足市民健身的需求。
这些场地应开放给市民免费使用,并设置适宜的健身设备,如健身步道、休闲广场等。
最后,还可以考虑设置多功能场地,既能进行体育运动,又能进行社区文化活动,以充分利用场地资源。
3. 场地布局的灵活性体育设施事业单位的场地布局要具备一定的灵活性,以应对不同需求的变化。
首先,需要将场地划分为不同的功能区域,如训练区、比赛区、观众区等。
这样可以更好地满足不同活动的需求,并保证各项活动的安全进行。
其次,需要合理设置设施的位置和连接通道,以方便人员的出入和活动的顺畅进行。
此外,还可考虑使用可移动设施,如可拆卸看台、可移动篮球架等,以便根据需要进行场地的布局调整。
综上所述,体育设施事业单位的场地规划与布局优化是一个综合性的工作,需要兼顾合理性、功能性和灵活性等多个因素。
只有在考虑到这些因素的前提下,才能打造出满足市民需求并能够适应不同场合和活动的体育场地。
希望本文对于相关人士能够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城市规划中的城市公共服务设施规划与布局
![城市规划中的城市公共服务设施规划与布局](https://img.taocdn.com/s3/m/c5f49a3826284b73f242336c1eb91a37f0113272.png)
城市规划中的城市公共服务设施规划与布局城市规划是现代城市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城市公共服务设施的规划和布局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城市公共服务设施包括教育、医疗、交通、文化、体育等方面,这些设施的规划和布局关系到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本文将从规划的角度探讨城市公共服务设施的规划与布局。
一、城市公共服务设施规划的重要性城市公共服务设施规划是城市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城市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合理规划和布局城市公共服务设施可以满足居民的生活需求,提高城市的居住品质。
例如,教育设施的规划和布局要考虑到各个区域的学生数量,学校的种类和层次,以及学校与居民居住区的距离等因素。
医疗设施的规划和布局要考虑到医院的床位数量、医生和护士的配备情况,以及医院的区域分布等因素。
通过合理的规划和布局,可以提高城市公共服务设施的利用率,提供更好的服务。
二、城市公共服务设施规划与人口分布的关系城市公共服务设施的规划与城市人口分布有着密切的关系。
人口密集的区域需要更多的公共服务设施,而人口稀少的区域可以适度减少公共服务设施的配置。
因此,在城市规划中需要根据不同区域的人口分布情况来进行公共服务设施的规划和布局。
例如,人口密集的商业中心区应该配置更多的交通设施和商业设施,以方便居民的出行和购物。
而人口稀少的城市边缘区域则可以适度减少这些设施的配置,以避免资源浪费。
三、城市公共服务设施规划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城市公共服务设施的规划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
合理规划和布局城市公共服务设施可以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消耗,保护环境。
例如,在交通设施的规划和布局中,可以优先考虑使用公共交通工具,而不是私家车,以减少交通拥堵和空气污染。
在教育设施的规划和布局中,可以提倡绿色校园的建设,以减少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通过这些措施,可以使城市公共服务设施的规划与布局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目标相一致。
四、城市公共服务设施规划的挑战与对策城市公共服务设施规划中存在一些挑战,需要采取相应的对策。
特大城市公共体育设施布局规划研究
![特大城市公共体育设施布局规划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48e464755627a5e9856a561252d380eb629423a3.png)
四、结果与讨论通过研究发现,中等城市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布局存 在以下问题:
1、公共服务设施分布不均:部分区域公共服务设施过于集中,而部分区域则 缺乏设施,影响了居民的日常生活。
四、结果与讨论通过研究发现,中等城市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布局存 在以下问题:
2、服务水平不高:部分公共服务设施的服务质量不高,不能满足居民的需求, 降低了居民的满意度。
概述
体规划,导致不同区域之间的体育设施发展不均衡。
理论分析
理论分析
特大城市公共体育设施布局规划的理论基础主要包括公共物品理论、福利经 济学原理等。公共物品理论认为,公共体育设施作为公共物品的一种,应由政府 提供,以保障市民的基本体育权利。福利经济学原理则强调,政府应通过优化资 源配置,
理论分析
四、结果与讨论通过研究发现,中等城市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布局存 在以下问题:
3、居民满意度低:由于上述问题,居民对公共服务设施的满意度普遍较低。
五、结论本次演示对中等城市公 共服务设施规划布局进行了深入 研究
参考内容二
内容摘要
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公共设施的规划与建设成为了城市发展的重要组成 部分。为了满足市民对公共设施的需求,提高城市的生活质量,我们必须制定一 套科学、合理的城市公共设施规划规范。
三、规划方法
4、时序安排:根据公共设施的建设周期和市民的需求,制定合理的建设时序。 5、评估调整:对规划方案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进行调整,确保规划方案 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四、实施措施
四、实施措施
1、加强政策引导:政府应出台相关政策,鼓励和支持公共设施的建设和发展。 2、资金保障:政府应加大对公共设施建设的投入,确保项目的顺利实施。
4、便捷性原则:公共设施的布局应便于市民使用,减少市民的出行距离和时 间。
城市体育设施的规划与建设
![城市体育设施的规划与建设](https://img.taocdn.com/s3/m/2c361b38cd1755270722192e453610661fd95a57.png)
城市体育设施的规划与建设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居民对于体育健身的需求也日益增长。
城市体育设施的规划与建设成为了城市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探讨城市体育设施的规划与建设对于城市居民身心健康的重要性,并分析现有的问题和解决方案。
一、城市体育设施的规划与建设对城市居民身心健康的重要性城市体育设施的规划与建设对于城市居民身心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体育运动可以促进身体健康。
现代城市生活节奏快,工作压力大,人们往往缺乏锻炼的时间和机会。
规划和建设体育设施可以为城市居民提供方便的锻炼场所,鼓励人们积极参与体育运动,增强体质,预防疾病。
其次,体育运动可以促进心理健康。
城市生活的压力常常导致人们情绪低落、焦虑和抑郁。
而体育运动可以释放压力,提升心情,增强自信心和自尊心。
规划和建设体育设施可以为城市居民提供一个放松心情、愉悦身心的场所。
最后,体育运动可以促进社交交流。
城市生活中,人们往往缺乏与他人的互动和交流。
而体育运动可以为人们提供一个共同的兴趣爱好,促进社交关系的建立和加强。
规划和建设体育设施可以为城市居民提供一个交流的平台,增加社区凝聚力。
二、现有问题与解决方案然而,目前城市体育设施的规划与建设仍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城市体育设施的数量不足。
由于城市土地资源有限,很多地区的体育设施建设相对滞后,无法满足居民的需求。
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案是加大对体育设施的投入,优化土地利用,合理规划体育设施的布局。
同时,可以鼓励社区和企业参与体育设施的建设,形成多方合作的模式。
其次,城市体育设施的质量不高。
一些城市体育设施的建设质量不过关,设施老化、设备陈旧,无法提供良好的运动环境。
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案是加强对体育设施的维护和更新,引入先进的设备和技术,提升设施的品质。
同时,可以加强对体育设施的监管,确保设施的正常运营和维护。
再次,城市体育设施的使用率不高。
一些城市体育设施存在使用率低的问题,很多设施闲置或者被个别人群占用,无法充分发挥作用。
城市公共健身与体育设施规划
![城市公共健身与体育设施规划](https://img.taocdn.com/s3/m/dc7b8b21dcccda38376baf1ffc4ffe473368fdcb.png)
城市公共健身与体育设施规划如今,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康意识的增强,城市公共健身与体育设施规划变得越来越重要。
建立健康活力的城市,需要科学规划和布局各类公共健身与体育设施,使居民能够方便、安全地参与体育锻炼,提高整体的身体素质。
本文将探讨城市公共健身与体育设施规划的重要性、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
一、城市公共健身与体育设施规划的重要性城市公共健身与体育设施规划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首先,规划合理的健身与体育设施可以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从而促进整个城市居民的健康生活方式。
例如,老年人可以通过晨练广场等设施进行体育活动,提升身体素质,延缓衰老;青少年可以利用学校的体育场馆进行全面的锻炼,培养健康的兴趣爱好;职业人士可以在工作地点周边的健身房、游泳馆等设施中放松身心,缓解工作压力。
其次,规划合理的公共健身与体育设施还能够增强社区凝聚力和社交效应。
人们可以通过一起参与体育活动,加强彼此间的交流与互动,提升社区的整体发展水平。
此外,公共健身与体育设施还能够提供丰富的文化娱乐活动,为居民提供良好的休闲享受,促进城市的文化建设。
最后,城市公共健身与体育设施规划对于提升城市形象和吸引人才也具有重要作用。
一个有完善健身与体育设施的城市,必然会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和投资。
公共健身与体育设施成为城市软实力的体现,提升了城市的国际化程度,增强了城市的竞争力。
二、城市公共健身与体育设施规划的现状目前,城市公共健身与体育设施规划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不同区域的设施分布不均衡。
一些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公共健身与体育设施相对较少,居民缺乏便利的健身环境和条件,影响了健康的发展。
其次,部分城市公共健身与体育设施管理机制不健全,设施维护和管理不到位,导致一些设施存在损坏或者无法正常使用的情况。
此外,一些公共健身与体育设施存在功能单一,缺乏多样性与创新性,无法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
三、城市公共健身与体育设施规划的未来发展趋势为了解决现有问题,并满足人们不断提高的健身与体育需求,城市公共健身与体育设施规划需要朝着以下几个方向发展。
城市体育设施发展与规划
![城市体育设施发展与规划](https://img.taocdn.com/s3/m/b049d22411a6f524ccbff121dd36a32d7375c7b1.png)
城市体育设施发展与规划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城市体育设施的发展与规划成为了一个热门话题。
本文将探讨城市体育设施的现状、需求和规划,以及如何促进城市体育设施的可持续发展。
一、城市体育设施的现状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加,城市体育设施的需求日益迫切。
然而,目前许多城市的体育设施严重不足。
人们在追求健康生活的同时,也要面对缺乏足够场地和设备的问题。
尤其是在一些拥挤的城市中,体育设施的不足更加明显,给居民的日常锻炼带来了困扰。
二、城市体育设施的需求城市体育设施的需求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群众性体育设施的需求,二是专业性体育设施的需求。
对于群众性体育设施而言,城市需要提供足够数量和质量的健身房、公园、游泳馆、篮球场等设施,以满足居民日常锻炼的需求。
这些设施应该便利、舒适,并提供各种体育活动的场地和设备。
对于专业性体育设施而言,城市需要建设更多的体育场馆、综合训练基地等设施,为专业运动员和体育赛事提供场地和支持设施。
这些设施的建设不仅可以提升城市的体育形象,还可以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城市经济的增长。
三、城市体育设施的规划城市体育设施的规划是确保城市体育设施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
在规划过程中,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 市场需求:规划者需要了解市场对体育设施的需求,并确定合适的设施类型和数量。
这需要充分调研和分析,确保规划的准确性和可行性。
2. 土地利用:规划者需要合理安排体育设施的用地,确保设施的分布合理、空间利用率高。
同时,还需要考虑设施与周边环境的协调性,确保设施的功能性和美观性兼顾。
3. 设施结构:规划者需要根据市场需求和土地利用情况,确定体育设施的结构和功能布局。
不同类型的设施应该有明确的功能定位,同时要考虑设施之间的联系和协作,以提高设施的整体效能。
4. 可持续发展:规划者需要注重城市体育设施的可持续发展。
这包括设施建设的经济性、环境友好性以及社会效益。
为了确保长期运营和维护,需要考虑设施的经费来源和管理机制,以及设施与社区的互动和共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城市公共体育设施规划布局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公共体育的需求日趋多元化,城市公共体育设施的建设水平与人民群众的体育需求息息相关,本文结合莱州市公共体育设施的实际情况,对城市公共体育设施规划布局进行初步探讨,仅供读者参考。
标签:公共体育设施;规划布局;莱州市
莱州市位于山东半岛西北部,渤海莱州湾之滨,近年来莱州的政治、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均取得了长足发展,是全国百强县和山东省十强县之一。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公共体育设施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经济发展为公共体育设施建设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当前,国家、山东省相继做出了加快体育建设,推进体育产业大发展大繁荣的政策决定,将体育产业发展作为推动地区和城市发展的基础性战略和主导性战略,为莱州市体育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政策环境。
1、公共体育设施现状
莱州市现有竞技体育学校1所,中华武校1所,东方奥体健身广场1处,大专学校及中学附属体育设施40处;各社区都建有群众体育设施,但大部分社区是附设的活动室和健身点;海水浴场1处;高尔夫球场1处。
通过分析莱州市体育设施现状,存在体育设施建设不足、体育设施布点不均衡、设施使用率低等问题,其原因主要有三个:一是体育设施建设与莱州市城市发展建设不协调,处于滞后状态;二是设施建设主体不清,导致体育设施得不到建设和管理;三是没有形成多元化的投入机制,体育设施缺乏后期维护;四是城市规划中对体育设施配建指标控制不足。
2、规划内容
体育设施分为竞技训练体育设施、群众体育设施、休闲体育设施三类。
规划中竞技训练体育设施主要包括市级、片区级体育设施。
群众体育设施主要包括居住区级、居住小区级体育设施。
休闲体育设施主要包括水上运动,陆地休闲等休闲体育设施。
在研究范围内,对城市各类体育设施按照莱州市体育发展需求进行优化配置,合理布局。
规划重点以市级、片区级体育设施为主,对居住区级体育设施提出布局及指标要求,对居住小区级体育设施建设提出配置指标。
3、规划策略
(1)加强完善公共体育设施体系规划建设
落实国家、山东省相关政策及规划,结合莱州市相关规划,健全各级各类公
共体育设施,形成完善的公共体育设施体系,满足人们的公共体育活动需求,促进城市经济、社会、文化大发展。
(2)强调公共体育设施先导战略
对于重点发展区或新建区,通过政府调配公共资源,引导建设一批大型公共体育设施,可以优化城市结构,加快城市建设发展。
(3)合理制定规范标准,预留各类公共体育设施用地
规划应对公共体育设施进行合理分级,采用适合莱州市发展的指标体系。
尤其要重视基础性体育设施的配建指标,规划要严格控制,作为强制性内容提前预留。
4、规划结构
规划形成“一廊、一区、两轴、四主、两副、多点”的体育设施规划结构。
一廊:滨海健身长廊;主要结合沿海分布的公园、广场、海水浴场等设置健身设施,打造滨海健身带。
一区:山林休闲健身区;主要结合云峰山、大基山等建设登山步道等健身设施,打造山林休闲健身区。
两轴:以城港路-莱州路为体育发展主轴,将城市南北两个城区的体育设施串联起来;以北苑路为体育发展次轴,串联掖城东西两个片区的体育设施,同时沟通山海休闲健身带,形成系统的体育设施网络。
四主:在掖城城区结合体育公园和全民健身中心,形成市级公共体育中心;在三山岛城区结合竞技体校、足球学校等形成市级竞技体育中心;在滨海旅游度假区结合黄金海岸形成市级休闲体育中心;在山林休闲健身区结合观音山体育休闲公园形成山林休闲健身中心。
两副:掖城西片区、三山岛片区各规划1处片区级体育中心。
多点:结合居住区级体育设施的建设,形成多个居住区级体育活动中心。
5、公共体育设施规划
规划对城市体育设施规划按照“市级-片区级-居住区级-居住小区级”四级进行配置。
(1)市级
规划确定市级体育设施人均用地面积指标按照0.8-1.0平方米。
确定市级公共体育中心1处;市级竞技体育中心1处。
(2)片区级
规划确定片区级体育设施人均用地面积指标按照0.6-0.7平方米,规划在三山岛片区、掖城西片区各设一个片区级体育中心,根据片区规模综合确定片区级体育中心的配置规模和内容。
(3)休閑体育设施规划
规划结合公园、海水浴场等设置健身设施,打造滨海健身带;结合水系廊道、城市游园、广场规划慢行绿道;结合水上运动中心、高尔夫球场等布置体育活动设施及项目,以丰富人们的休闲体育运动。
(4)居住区、居住小区级
规划根据莱州市城市总体规划和城区控规,将城区居住用地划分为16个居住区。
居住区级体育活动中心按照服务人口为3万人-5万人,人均用地面积指标按照0.4-0.5平方米,服务半径按照1000-1500米进行设置。
(5)居住小区级
规划按照服务人口规模达到0.5-1.5万人,服务半径在200-500米的居住小区,或者人口达到3000人以上的相对独立的居住小区,结合小区绿地或公共服务设施建小区健身点一处,人均用地面积指标按照0.3-0.4平方米配置。
6、规划实施措施
(1)加强规划宣传,发挥人大监督、舆论监督、公众监督的作用,严格执行规划;
(2)加强规划管理,严格控制公共体育设施规划用地,保证体育设施建设用地落实;
(3)加大政府财政对公共体育设施的投资力度,鼓励民营资本投入;
(4)将公共体育设施布局规划作为下一步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的法定依据,并落实到规划管理之中。
参考文献:
[1]城乡建设部,国家体委.城市公共体育运动设施用地定额指标暂行规定[EB/OL].
[2]王华淳.重庆社区级体育设施配建规划策略研究[J].山西建筑,2010(13):7-8.
[3]王智明,邓志明.大城市公共体育设施规划布局初探[J].华中建筑,2011(7):120-123.
[4]王兴平,胡畔,沈思思,等.基于社会分异的城市公共服务设施空间布局特征研究[J].规划师,2014,3(5):1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