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福建省普通高中毕业班质量检查九大学科分析报告(历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年福建省普通高中毕业班质量检查测试

历史科质量分析报告

2019年福建省质检历史学科试题,贯彻落实深化高考考试内容改革和发展素质教育的考查要求,依托以“立德树人、服务选拔、引导教学”为核心的“一核四层四翼”评价体系,全面体现考核目标与要求,注重考查考生“在唯物史观指导下运用学科思维和学科方法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试题难度适中,较好实现了测量功能又贴近中学学情,体现了高考的选拨功能和对中学历史教学的引导作用。从试卷结构上看,按照国家考试中心《考试大纲·历史》的规定,试题的考查类型、呈现方式、排列顺序、分值比例与往年保持一致和稳定,相关的题型、题量等基本保持不变。总分为100分,其中选择题(第24-35题),以通史分类,考查内容分布比较稳定,呈现出“4+4+1+3”的格局,即中国古代史4题,中国近现代史4题,世界古代史1题,世界近现代史3题,共12小题48分;非选择题中必答题第41题25分,第42题12分;选答题第45、46、47三题由考生任选其一作答为15分,非选择题的题量、分值、设问结构也是一如继往。

从考査内容上看,近年来历史高考试题命制的基本范式是依托新材料,创设新情境并提出相关问题。试题覆盖了课程内容所要求的三个必修模块及相应的选修模块,延续了近年来的命题风格,以历史学科的主干知识为媒介引导学生感受时代的气息和历史演进的脉动,渗透主流意识形态,充分体现了历史学科“学以致用”的特点。试题的考查内容服从于能力和素养的要求,注重宏观的历史进程。

一.试题特点

1.聚焦立德树人,实现价值引领

试卷凸显“立德树人”的育人目标,重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国近现代革命史,中共党史、改革开放史以及人类文明史的考查,引导考生树立正确的国家观,民族观、文化观、历史观。如第25题以佛教目连救母的故事体现中华传统伦理,即讲究孝道的传统美德;第27题以清朝对西南的文化措施,展现清朝时期统一多民主国家的发展与巩固;第31题以抗美援朝中“志愿军”到“志愿军”称呼的变化,体现学以致用的家国情怀;33题以近代史11-13世纪城市自治运动,展现近代市民阶层壮大,反抗天主教廷的专制统治,近代民族、民主意识的觉醒与萌发;第34题以英国议会弹劾权的演变,反映近代期国家对文物的保护使中华文脉得以延续以及战略上为日后的抗战保存

实力等。选修第47题以毕昇墓被定位国家级保护文物,再次彰显对中华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视。第45题现代史中农村由统购统销向农产品价格的改革为切入点考查民主政治的完善;第41题选取了抗日战争期间文物、工业的西迁,反映在战争时改革开放这一重要事件,引导学生关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艰辛历程和成就,关注国家的发展。

2.体现“四层、四翼”的考核目标与考查要求

试卷考查考生在高中学习阶段中的必备历史学科知识、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重点考查的知识点有:分封制、主流文化、国家统一、近代中国经济结构变动、抗战精神、新中国对外关系、改革开放、西方民主政治、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经济全球化、史学理论等影响人类历史的重大事件、重大制度和重大现象。每道试题基本考查五种核心素养,但都侧重考查其中一二种。选择题通常侧重历史解释,而非选择题侧重于考查其他核心素养。

3.坚持“稳中求新,稳中求变”

第42题“历史进步潮流”综合考查五种学科核心素养,传承了“有限开放、自由选答”的风格,凸显自主提出、思考和解决问题的“问题意识”,题型类别、情境设置、问题视角,进一步拓展、创新。第47题“毕昇”以“史料实证”为形式体现考查要求,又能体现“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历史解释”和“家国情怀”的考查目标。设置了古人与今人对待毕昇及其成果不同态度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通过比较与思考,提升对历史与现实的认识水平。

4.呼应了2017年版新课标的若干理路

(1)课标规定高考命题以学业水平标准的第4个层次(可包括前3个层次)为基准。命题以该课标学业水平标准衡量的文件依据,利于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的对接。试题体现基础性与学术性的整合。

(2)体现课标描述的学科核心素养。形式上表现为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实质上以具体的能力、方法和思维来测量。

5.关注核心素养与学科关键能力

试题借助材料, 依托考生对学科主干知识的理解运用,考查学科素养和学习潜力,注重考查在唯物史观指导下运用学科思维和学科方法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检测考生综合运用历史思维的多种能力解决问题,着眼学生终身发展。

如第26考查史料的运用与解读方法,体现了对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中学科方法之史料实证能力的考查。如第30、33、34题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学科关键能力和在

历史唯物史观分析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的历史学科素养。即运用已有知识,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下,认识和理解新的历史事物和历史现象,并分析和说明问题;

第42题的开放性试题综合考查了考生对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等学科素养的掌握和运用;第46题以苏联对日中立到对题宣战的变化及其产生的国际背景,考查考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说明历史现象、准确掌握历史时序,以及运用归纳、概括,比较等历史学科思维方法分析问题和正确解释历史事物的能力。

二.存在问题

(一)试卷分析

表1:各分数段统计

表2:各题得分情况

(二)学生答题情况

41题(1)问:得分率极低,作为非选择题的第一答,设问较简单,背景类题目也是学生较为熟悉的题型,但学生的平均分只有2分左右,空白卷及有作答不得分的卷占有相当比例,突出反映了复习迎考中存在的薄弱点。表现为:

1.时空紊乱:抗日战争是教材主干知识,十四年抗战亦为近年热点,但通过实测,我们发现学生的知识结构存在致命缺陷,主要表现在时间和史实不符,如八国联军侵华,清政府抗日,1933年日本全面侵华,1931年开始全面抗战,1939年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和发展,等等。

2.审题不清:一是时间界定错误,“故宫文物迁移”的时间点大体上应是1933至1939年,学生答题涉及的内容在时间上大大超过这个时间范围。二是概念模糊,“时局”指的是当前的政治局势,对应到我们的复习教学中,具体为政治力量的对比情况或主要矛盾的表现,由于概念不清,学生作答没有一个明确的方向,答题内容五花八门。概念模糊还表现在学生对历史名词、术语的掌握较差,不能准确写出诸如“抗日战争”、“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全民族抗战”的同学不在少数。三是对作答要求的漠视,针对题目要求——“变化",其答题模式应当是“从……到……"或“由……到……",而且是要在概括总结的基础上进行回答,但学生采用罗列事件展示内容,没有使用体现变化的句式表达,失分严重;相应地学生的概括能力明显不足。

41题(2)问:很大部分同学照搬材料原句,缺乏简单的归纳概括;由于审题不清,甚至出现漏答情况,“理由”和“困难”只有其一;学生答题不规范:杂糅在一起不知所云、缺乏必要的答题提示语、没有序号化、要点化等;学生没有根据分值大小预判答案要点,即没有体现多答原则,从而导致失分;“理由”中“国民政府的指令”几乎无人答出,“困难”答卷中,围绕同一角度重复罗列;

41题第(3)问:“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抗战时期大西迁的历史意义。”本题属于“影响意义类”设问,要求考生对总体材料的把握,是对前面问题的升华。本小题相对难度适中,平均得分4.83(含零),答题情况相对较好,大都能答到“保护文化遗产、培养人才、促进西南地区经济的发展、为持久抗战提供保证”。但在改卷过程中也发现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思维缺乏大局观、长远观,在考生的答题中较少见到“改善工业布局、为新中国的西部建设提供借鉴”。

2.核心素养的缺失,考生答案中未能体现对核心素养的渗透,缺乏精神层面的回答,没有见到“保留中华文脉”的答案,较少出现“鼓舞士气、弘扬不屈不挠的抗战精神”等答案。

3.答题欠规范,部分考生未能做到要点化、序号化,不能正确使用学科语言,照抄材料中原话,如“保存抗战时期的重要科研力量,培养了一大批卓有成就的人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