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直流电路习题解答
《电工与电子技术》习题册习题解答
《电工与电子技术》习题册习题解答习题与解答电工电子教研室第一章:直流电路一、单项选择题1.如题1图,已知U=220V,I=-1A,则元件消耗的功率P为(C)A.220WB.0WC.-220WD.不能确定某2.直流电路如题2图所示,电流I应等于(A)A.7AB.4AC.3AD.1A某3.如题3图,Vi=3V,则点1的电位φ1为(B)A.-6VB.1.5VC.3VD.-1.5V某4.直流电路如题4图所示,Uab=(C)A.-1VB.0VC.1VD.2V5.理想电流源的外接电阻逐渐增大,则它的端电压(A)A.逐渐升高B.逐渐降低C.先升高后降低D.恒定不变6.设60W和100W的电灯在220V电压下工作时的电阻分别为R1和R2,则R1和R2的关系为(A)A.R1>R2B.R1=R2C.R1<R2D.不能确定某7.电路如题7图所示,开关S从断开状态合上以后,电路中物理量的变化情况是(A)A.I增加B.U下降C.I1减少D.I不变某8.题8图所示电路,如电阻R1增大,则电流表○A的读数(A)A.增大B.减小C.不变D.不定题8图2某9.一个由线性电阻构成的电器,从220V的电源吸取1000W的功率,若将此电器接到110V的电源上,则吸取的功率为(A)A.250WB.500WC.1000WD.2000W10.题10图示电路中,A、B端电压U=(A)A.-2VB.-1VC.2V题10图D.3V11.题11图中电流I为(C)A.1AB.2AC.-1AD.-2A题11图某12.直流电路如题12图所示,Uab等于(C)A.-2VB.-1VC.1VD.2V13.把题13图1所示的电路用题13图2所示的等效电压源代替,该等效电压源的参数为(B)。
A.E0=1V,R0=2ΩB.E0=2V,R0=1ΩC.E0=2V,R0=0.5ΩD.E0=1V,R0=1Ω题13图14.将题14图电路化简为一个电压源US和电阻RS串联的最简等效电路,其中US和RS分别为(D)=2V,RS=1Ω=1V,RS=2Ω=2V,RS=0.5Ω=1V,RS=0.5Ω题15图15.在题15图示电路中,已知:E=9V,Ik=6mA,当电压源E单独作用时,通过RL的电流是1mA,那么当电压源E和电流源Ik共同作用时,通过电阻RL的3电流IL是(A)。
第1章 直流电路习题参考答案
第1章 直流电路 习题参考答案一、 填空题:1. 任何一个完整的电路都必须有 电源 、 负载 和 中间环节 3个基本部分组成。
具有单一电磁特性的电路元件称为 理想 电路元件,由它们组成的电路称为 电路模型 。
电路的作用是对电能进行 传输 、 分配 和 转换 ;对电信号进行 传递 、 存储 和 处理 。
2. 反映实际电路器件耗能电磁特性的理想电路元件是 电阻 元件;反映实际电路器件储存磁场能量特性的理想电路元件是 电感 元件;反映实际电路器件储存电场能量特性的理想电路元件是 电容 元件,它们都是无源 二端 元件。
3. 电路有 通路 、 开路 和 短路 三种工作状态。
当电路中电流0R U I S 、端电压U =0时,此种状态称作 短路 ,这种情况下电源产生的功率全部消耗在 内阻 上。
4.从耗能的观点来讲,电阻元件为 耗能 元件;电感和电容元件为 储能 元件。
5. 电路图上标示的电流、电压方向称为 参考方向 ,假定某元件是负载时,该元件两端的电压和通过元件的电流方向应为 关联参考 方向。
二、 判断题:1. 理想电流源输出恒定的电流,其输出端电压由内电阻决定。
(错)2. 电阻、电流和电压都是电路中的基本物理量。
(错)3. 电压是产生电流的根本原因。
因此电路中有电压必有电流。
(错)4. 绝缘体两端的电压无论再高,都不可能通过电流。
(错)三、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 当元件两端电压与通过元件的电流取关联参考方向时,即为假设该元件(A )功率;当元件两端电压与通过电流取非关联参考方向时,即为假设该元件(B )功率。
A 、吸收;B 、发出。
2. 一个输出电压几乎不变的设备有载运行,当负载增大时,是指( C )A 、负载电阻增大;B 、负载电阻减小;C 、电源输出的电流增大。
3. 当电流源开路时,该电流源内部( C )A 、有电流,有功率损耗;B 、无电流,无功率损耗;C 、有电流,无功率损耗。
第1、2章 电路定律及分析方法习题解答
第1章 直流电路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图示电阻元件R 消耗电功率10W ,则电压U 为( )。
A )-5V B )5V C )20VU+题1图2.图示电路中,A 点的电位V A 为( )。
A )2 V B )-4 V C ) -2 V- 2 k 7 k ΩΩ题2图3.图示电路中,U 、I 的关系式正确的是( )。
A )U = (I S + I )R 0 B )U = (I S -I )R 0 C )U = (I - I S )R 0R L题3图I 2题4图4.图示电路中电流I 2为( )。
A )7AB )3AC )-3A5.理想电流源的外接电阻越大,则它的端电压( )。
A )越高 B )越低 C )不能确定6.把图1所示的电路改为图2的电路,其负载电流I 1和I 2将( )。
A )增大B )不变C )减小221Ω2V 2A图 1图 2+题6图7.图示电路中,供出功率的电源是( )。
A )理想电压源 B )理想电流源 C )理想电压源与理想电流源8.在图示电路中,各电阻值和U S 值均已知。
欲用支路电流法求解流过电阻R G 的电流I G ,需列出独立的电流方程数和电压方程数分别为( )。
A )4和3 B )3和3 C )3和4I RU 2A 14VSS1Ω1Ω..+题7图R R R R R I U 1234GGS....+题8图9.在计算线性电阻电路的电压和电流时,用叠加原理。
在计算线性电阻电路的功率时,加原理( )。
A )可以用 B )不可以用 C )有条件地使用10.在图示电路中,已知U S =12V ,I S =2A 。
A 、B 两点间的电压U AB 为( )。
A )-18VB )18VC )-6VU I ABSSΩ3+题10图.-6V SA.1k 1k ΩΩ题11图11.在图示电路中,当开关S 闭合时A 点的电位V A ( )。
A ) -3V B )3V C )0V12.图示电路中,理想电流源I S1发出的电功率P 为( )。
第1章直流电路试题与答案汇总
第一章直流电路试题一、填空题:1、电路是由__ 、__________ 、________ 和三部分组成,以形成电流的闭合通路。
2、中间环节的作用是把_______ 和 _________ 连接起来,形成闭合回路,并对整个电路实行 _______ 、_______ 和________ 。
3、电源的功能是将_____ 能转换成 ______ 能。
4、负载的作用是将______ 能转换成的______ 能。
5、电路的种类繁多,一般可分为 ______ 电路和________ 电路两大类。
6、在一个完整的电路中, _______ 的电路称为内电路; _________ 的电路称为外电路。
7、___ 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电流的方向规定为____________ 的运动方向,与电子移动的方向 ______ 。
8如图所示的某段电路,测得电流为1A,若选择电流参考方向由af 则匸A9、如图所示的某段电路,测得电压为2V,若选择电流参考方向由a F,I=-1A,则U ab= V,该元件的作用是________ 电能。
10、电源电动势的方向规定为从____ 极指向_____ 极,它是 ____ 力克服_____ 力+F2=&n U=-13¥U=-6V移动电荷做功的结果11、 电压的方向规定为由 ____ 端指向 __ 端,是 _____ 力移动电荷做功,通过 负载把电能转换成其它形式的能。
12、 如图所示电路所标的参考方向,则电阻 R 两端的实际电位是—端高于—端盘R b Q ----------- 1 i -------------- o—a+3A13、 如图所示电路所标的参考方向,则灯泡 EL 的电流实际方向是从—端流向—端。
14、如图所示电路,电压表的读数为 5V,则E= V ,A 点电位V=」,O 点 电位Mo= V 。
15、如图所示电路中,未知电阻值或电流值应各为:R 1=— Q , I 2= A ;R=_ Q16、如图所示电路,直流电动机 M 正在运转,测得其端电压为24V 。
电工学第一章课后答案
电工学第一章课后答案【篇一:技校电工学第五版第一章答案】第一章直流电路1—1 电路及基本物理量一、填空题(将正确答案填写在横线上)1._电流流通的路径_为电路,由_直流电源_供电的电路称为直流电路。
2.电路一般由_电源_、_负载_、_导线_和_控制装置__四个部分组成。
3.电路最基本的作用:一是___进行电能的传输和转换__;二是_进行信息的传输和处理_。
4.电路通常有通路、开路、短路三种状态。
5.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电流用符号i表示,国际单位是安培(a),常用单位还有毫安(ma)和微安(ua)。
6.电流方向习惯上规定以正电荷移动的方向为电流的方向,因此,电流的方向实际上与自由电子和负离子移动的方向相反。
7.电压又称电位差,用字母u表示,国际单位是伏特(v)。
8.参考点的电位规定为零,低于参考点的电位为负值,高于参考点的电位为正值。
9.电路中某点的电位是指电路中该点与参考点之间的电压;电位与参考点的选择有关,电压与参考点的选择无关。
10.对于电源来说,既有电动势,又有端电压,电动势只存在于电源内部,其方向由负极指向正极;端电压只存在于电源的外部,只有当电源开路时,电源的端电压和电源的电动势才相等。
a.通过的电量越多,电流就越大b.通电时间越长,电流就越大 c.通电时间越短,电流就越大d.通过一定电量时,所需时间越短,电流就越大 2.图1-1所示为电流的波形图,其中(c)为脉动直流电。
3.通过一个导体的电流是5a,经过4min,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量是(c)。
a.20c.b.50cc.1200cd.2000c 4.电源电动势是衡量(c)做功本领大小的物理量。
a.电场力b.外力c.电源力5.电路中任意两点电位的差值称为(b)。
a.电动势b.电压c.电位6.电路中任意两点的电压高,则(b)。
a.这两点的电位都高 b.这两点的电位差大 c.这两点的电位都大于零*7.在电路计算时与参考点有关的物理量是(b)。
直流电路复习练习题及答案
第1、2章复习题一、填空题:1、电路的基本组成有电源、负载、中间环节三个部分。
2、20Ω的电阻与80Ω电阻相串联时的等效电阻为100 Ω,相并联时的等效电阻为16 Ω。
3、戴维南定理指出:任何一个有源二端线性网络都可以用一个等效的电压源来表示。
4.一个实际的电源可以用电压源来表示,也可用电流源来表示。
5.电感元件不消耗能量,它是储存磁场能量的元件。
6.电容元件不消耗能量,它是储存电场能量的元件。
7.通常所说负载的增加是指负载的功率增加。
8.电源就是将其它形式的能量转换成电能的装置。
9.如果电流的大小和方向均不随时间变化,就称为直流。
10.负载就是所有用电设备,即是把电能转换成其它形式能量的设备。
11.电路就是电流流过的闭全路径。
12.把单位时间内通过某一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定义为电流强度....(简称电流),用I来表示。
13.戴维南定理可以把任一有源二端网络等效为一个电压源。
14.叠加原理只适用于线性电路,而不适用于非线性电路。
15.某点的电位就是该点到参考点的电压。
16.任意意两点间的电压就是这两点的电位差。
17.电气设备工作时高于额定电压称为过载。
18.电气设备工作时低于额定电压称为欠载。
19.电气设备工作时等于额定电压称为满载。
20.为防止电源出现短路故障,通常在电路中安装熔断器。
21.电源开路时,电源两端的电压就等于电源的电动势。
二、选择题1. 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当电阻R2增加时,电流I将______。
A. 增加B. 减小C. 不变2. 二只白炽灯的额定电压为220V,额定功率分别为100W和25W,下面结论正确的是__________。
A. 25W白炽灯的灯丝电阻较大B. 100W白炽灯的灯丝电阻较大C. 25W白炽灯的灯丝电阻较小3.常用电容器的两项主要数据是电容量和耐压值。
电容器的这个耐压值是根据加在它上面的电压_________来规定的A. 最大值;B.平均值;C. 有效值;D.瞬时值。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电路与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第4版)习题解答完整版
第1章直流电路习题解答1.1 求图1.1中各元件的功率,并指出每个元件起电源作用还是负载作用。
图1.1 习题1.1电路图解 W 5.45.131=×=P (吸收);W 5.15.032=×=P (吸收) W 15353−=×−=P (产生);W 5154=×=P (吸收); W 4225=×=P (吸收);元件1、2、4和5起负载作用,元件3起电源作用。
1.2 求图1.2中的电流I 、电压U 及电压源和电流源的功率。
图1.2 习题1.2电路图解 A 2=I ;V 13335=+−=I I U电流源功率:W 2621−=⋅−=U P (产生),即电流源产生功率6W 2。
电压源功率:W 632−=⋅−=I P (产生),即电压源产生功率W 6。
1.3 求图1.3电路中的电流1I 、2I 及3I 。
图1.3 习题1.3电路图解 A 1231=−=I ;A 1322−=−=I由1R 、2R 和3R 构成的闭合面求得:A 1223=+=I I 1.4 试求图1.4所示电路的ab U 。
图1.4 习题1.4电路图解 V 8.13966518ab −=×+++×−=U 1.5 求图1.5中的I 及S U 。
图1.5 习题1.5电路图解 A 7152)32(232=×+−×+−=IV 221021425)32(22S =+−=×+−×+=I U1.6 试求图1.6中的I 、X I 、U 及X U 。
图1.6 习题1.6电路图解 A 213=−=I ;A 31X −=−−=I I ; V 155X −=⋅=I UV 253245X X −=×−−⋅=I U1.7 电路如图1.7所示:(1)求图(a)中的ab 端等效电阻;(2)求图(b)中电阻R 。
图1.7 习题1.7电路图解 (1) Ω=+=+++×+×+×+=1046418666661866666ab R (2) Ω=−−=712432383R1.8 电路如图1.8所示:(1)求图(a)中的电压S U 和U ;(2)求图(b)中V 2=U 时的电压S U 。
电路分析课后习题答案第一章
则可列两个方程:
联解方程可得:
1.14题1.14图示电路为计算机加法原理电路,已知 , , , , , ,求ab两端的开路电压 。
解:电源 回路的电流为:
电源 回路的电流为:
可得:
1.15题1.15图示电路,当
(1)开关S打开时,求电压 。
(2)开关S闭合时,求电流 。
解:(1)列回路电压方程,有:
解得:
(2)列电压方程,有:
消去 ,可得:
(3)流过2Ω电阻的电流为:
而从回路可知: 可得:
则得:
1.23 (1)题1.23图(a)电路,已知 , , ,求电流 。
(2)题1.23图(b)电路,已知电阻上消耗功率 ,求电阻 。
解:(a)从a点对受控源部分进行电压源等效如图所示:
(c)开路电压为: 等效电阻为:
短路电流为: 等效电阻为:
(d)开路电压为: 等效电阻为:
短路电流为: 等效电阻为:
1.19 (1)若题1.19图(a)中电流I=0,求电阻R。
(2)若题1.19图(b)中 ,求电源 。
解:(1)由于I=0,则有:
解得:
(2)由回路电流,可列方程为:
将 代入,解得:
1.20题1.20图示电路,求电流 。
(c)开路时,8Ω电阻的电压为
2Ω电阻的电压为
可得:
1.7求题1.7图示各电路的电流I。
解:(a)
(b)
(c)将电压源等效为电流源,如右图示
显然
(d)电压源供出的总电流为:
根据分流关系,流过3Ω电阻的电流为
流过12Ω电阻的电流为
可得:
1.8求题1.8图示各电路的电压U。
第1章-直流电路习题及答案
任
+
何
US_ R
电
路
(a)
R
任任
ISS
何何
电电
((bb)) 路路
解:[对解电]路(对a)电,路因(为b凡)与,理因想电为压凡源与并理联想的元电件流其源两串端联电压的均元等 于件理其想电电流压均源等的电于压理,想故电改流变R源不的会电影响流虚,线故部改分变电路R的不电会压影,而响虚 线虚部线分部电分路电结路构一的定电,流故,亦而不会虚影线响部其分电电流。路R结的构变化一仅定影,响故其亦本身 的不电会流影及响理其想电电压压源。的R电的流变。 化仅影响其本身的电压及理想 电流源的电压。
+
US _ IS1
R3 I4
IS2
R4
R2
返回
上一页
下一页
第1章 直流电路
1.7.1 用支路电流法求图中各
I1
I2
I3
支路电流,并说明 US1 和 US2 是起
R1
R2
电源作用还是起负载作用。图中
+
+
R3
US1=12 V ,US2=15 V ,R1=3 ,
U_ S1
U_ S2
R2=1.5 , R3=9 。
返回练习题集
上一题
下一题
第1章 直流电路
1.6.1 图示电路中,已知 US =6 V,IS=2 A ,R1=2 ,R2 =1 。求开关 S 断开时开关两 端的电压 U 和开关 S 闭合时通过 R1 开关的电流 I(不必用支路电流 法)。
R2 I2
+
_ US
IS
S+ U
I_
[解] 设通过 R2 的电流为 I2 。
第1章 直流电路
U R总
10 64
10V
6
5A
I
4
1( A)
电流源 单独作用
R总 I
''
R 1R 2 R1 R 2 U
6 4 64
2.4()
5 2.4 4
R4
(A) 保留! 3 内阻
I I I 1 3 4( A)
' ''
10V
6
I
'
6
P UI
P 0吸收功率 P 0发出功率。
+ U –
I
R
练习:P21,1-8
直流电流:大小和方向不随时间变化而变化的电流。 直流电压:大小和方向不随时间变化而变化的电压。
U、I o
+
i u R
欧姆定律
t
u iR
在直流电路中因 流无变化,故相当 于短路!
p u i i R U
3
i5
i1 i2 i3 i4 i5 0
i1 i2 i3 0 i3 i2 i1 1 2 1( A)
练习:P21,1-7
KVL:在任一瞬间,沿任一回路绕行方向,回路中各段电压的代数和 恒等于零。 【规定顺时针方向为正】
u 0
KVL的实质反映了电路遵从能量守恒定律; KVL是对回路中的支路电压加的约束,与回路各支路上接的是什么元件无关,与 电路是线性还是非线性无关; KVL方程是按电压参考方向列写,与电压实际方向无关。
特点:电流及电源 的功率由外电 路确定,输出 电压不随外电 路变化。 特点:电源的端电 压及电源的功 率由外电路确 定, 输出电流 不随外电路变 化。
第1章直流电路-1.4支路电流法
1.4 支路电流法
1.4支路电流法
内容:以支路电流为待求量,利用基尔霍夫两定条律,列出电路的方程式,从而解出支路电流的方法。
例题从1例:题电可路得如支图路所电示流,法已的知解R1题=R步2=骤1Ω:,R3=4Ω,US1=12V, US2=6V,求I1、I2和I3。
解:(①1)由设前定面各分支析路知电道流的参考方向和网孔(回路)的绕行方向;
— The End —
②根据KCL、KVL分别列出节点a和网孔Ⅰ、Ⅱ、Ⅲ方程组
I1−I2−I3−I4=0 R3I3=US2
R1I1 +R3I3=US1 R2I2=US2 −US1
③将数据代入得
I1−I2−I3−I4=0 4I3=2
I1 +2I3=4 I2=2−2.8 = −0.8
④联立求解方程组得
I1=2A I2=−0.8A I3=1A I4=1.8A
(2)列当a点电K路C有L 个n节点时,则I1+列I2出=(I3 n-1)个节点的KCL电流方程;
(3)列当网电孔路Ⅰ有KV个Lm个网孔时R,1I则1 +列R出3I3m=个U网S1 孔的KVL电压方程;
列网孔ⅡKVL
− R3I3 − R2I2=− US2
(②4)代联入立已求知解条方件程得组,得出I1各+I支2=路I3电流。
I2=−0.8A说明实际电流方向为由b流向a。
小结
①支路电流法是分析和计算电路的基本方法。它是以电路中的支路电流为未知量,应用基 尔霍夫定律列出电路方程,通过解方程组得到各支路电流。
②应用支路电流法时,首先要假定电路中各支路电流的参考方向。求得的电流为正值时, 电流的实际方向与参考方向一致,否则相反。对于具有n个结点、b条支路的电路可列出(n -1)个独立的结点电流方程和[b-(n-1)]个独立的回路电压方程。
电路分析课后习题答案解析第一章
第一章习题1.1 题1.1图示一段电路N ,电流、电压参考方向如图所标。
(1) 若1t t =时1()1i t A =,1()3u t V =,求1t t =时N 吸收的功率1()N P t 。
(2) 若2t t =时2()1i t A =-,2()4u t V =,求2t t =时N()P t 解:(1) 111()()()313N P t ut i t W ==⨯= (2) 222()()()414N P t u t i t W ==⨯-=-1.2 题1.2图示一段直流电路N ,电流参考方向如图中所示,电压表内阻对测试电路的影响忽略不计,已知直流电压表读数为5V ,电流I 。
解: 1025P I A V -===-1.3 题1.3图示一个3A 的理想电流源与不同的外电路相接,求3A 电流源三种情况下供出的功率。
解:(a) 223218s P I R W ==⨯= 电流源输出功率 (b) 3515s P I V W ==⨯= 电流源输出功率(c) 31030s P I V W ==⨯-=- 电流源吸收功率1.4 题1.4图示某电路的部分电路,各已知的电流及元件值已标出在图中,求I 、s U 、R 。
解:流过3Ω电阻的电流为 12A+6A=18A 流过12Ω电阻的电流为 18A-15A=3A 流过电阻R 的电流为 3A-12A-5A=-14A 可得: I=-14A+15A=1A 18331290S U V =⨯+⨯= 1511231.514R ⨯-⨯==Ω-1.5 题1.5图示电路,已知U=28V ,求电阻R 。
解:根据电源等效,从电阻R 两端 可等效为如下图等效电路。
有: '41515442I A =⨯=+ '448R =Ω+Ω=Ω可得: '287152828U R U I R ===Ω--1.6 求题1.6图示各电路的开路电压。
解:(a) 2010530OC U V A V =-⨯Ω=-(b) 开路时,流过8Ω电阻的电流为 931189A ⨯=+ 流过6Ω电阻的电流为 1832189A ⨯=+可得: 26184OC U V =⨯-⨯=(c) 开路时,8Ω电阻的电压为 8208128V ⨯=+ 2Ω电阻的电压为 5210A V ⨯Ω= 可得: 82100OC U V V V V =+-=1.7 求题1.7图示各电路的电流解:(a) 6242I A +== (b) 201610221I A --==-+(c) 将电压源等效为电流源,如右图示 显然 0I =(d) 电压源供出的总电流为: 2121313//612//6124I A ===++++根据分流关系,流过3Ω电阻的电流为 63236A ⨯=+流过12Ω电阻的电流为 631126A ⨯=+可得: 211I A A A =-=1.8求题1.8图示各电路的电压U 。
电工电子技术 第1章习题 直流电路
2A
2A
2A
R2
2V
IS
US
2A
1
R1
1
答案:
(c)
9、在下图的电路中,当开关S打开时,A 点的电位UA为( c )。 a) -3 V b) -6V c) -9V
15V
5K
3K
解答:
A
2K
15 15 VA 2 15 53 2 9V
S
I
答案:(c)
15V
10、在下图的电路中,当开关S闭合时,A 点的电位UA为( b )。 a) -3 V b) -6V c) -9V
15V
5K
2K
I
A
3K
S
15V
答案:
(b)
11、电 路 及 其 对 应 的 欧 姆 定 律 表 达 式 分 别 如 下图1、图 2、图 3 所 示,表 达 式 错 误 的 是 ( )。 A、 图 1 B、 图 3 C、 图 2
A
1
B
IS
1
US
3、在下图电路中,已知 U S 12V , I S 2 A。
A、B两点间的电压UAB为( a )。 a) -18V b) 18V c) -6V
US
C
(a)
3
A
IS
B
答案:Βιβλιοθήκη 4、已知图1中的U S 1 4V , I S 1 2 A。
用图2所示的等效理想电流源代替图1所示的 电路,该等效电流源的参数为( c )。 a) 6A b) 2A
u 2(V ) ia 60( A) i 30( A) b
联立求解得:
例
求:Va,Vb,Vc,Vd? Uab,Uac,Uad, Ubc,Ubd,Ucd?
河海大学电路习题册_直流部分(答案)
G22 G32 G42
G23 G33 G43
G24 G34 G44
⎥ ⎥
⎢⎢U
⎥⎢U
⎥ ⎦
⎣⎢U
2 3 4
⎥ ⎥ ⎥ ⎥ ⎦
=
⎢ ⎢
I
22
⎢ ⎢ ⎣
I I
33 44
⎥ ⎥ ⎥ ⎥ ⎦
现将节点 1 与 2 短路,节点 3 与 4 间接电流源 IS 如图 (b) 所示,试列出变化后所得新网
络的节点方程。
解:上述方程对应的电路结构之一如下图所示: 1S
0.5S 2 0.1S
1
3
0.1S 10V
1S 2S
6、一个具有 5 个节点的电阻性网络 N 如图 (a) 所示,
°1
1
N
°2
N
°3
2 3
IS
°4
4
(a)
(b)
若已知其节点电压方程为
⎡G11 G12 G13 G14 ⎤⎡U1 ⎤ ⎡ I11 ⎤
⎢⎢G21 ⎣⎢⎢GG3411
A. 电阻吸收 1 W 功率, 电流源供出 1 W 功率; B. 电阻吸收 1 W 功率, 电压源供 1 W 出功率; C. 电阻与电压源共吸收 1 W 功率,电流源供出 1 W 功率; D. 电阻与电流源共吸收 1 W 功率, 电压源供出 1 W 功率;
1V 1Ω 1A
3、将一个 25kΩ、10W 的电阻接于直流电路,则该电阻所允许的最大电流与最大电压分别
°
图(a): i = is ;图(b): u = us ;图(c): u = u2 ;图(d): i = −i2 ;
5、已知图示电路中U AB = 5 V,求US 。
A
2Ω
5V
电工基础 第1章 课后习题
A: 220/n
B: 220/nR
C: 220/R
D: 220R/n 答案: C 9 已知A、B两点的电位分别为5伏和-5伏,则两点间的电压UAB为 伏。
A: 0
B: 10
C: -10
D: 15 答案: B 10 已知电路中A点的电位为5伏,AB两点的电压UAB ---10V,则B点电位为____.伏
A: 20
B: 10
C: 5
D: 40 答案:
C 7 n个相同阻值的电阻R,串联后接入电压为220V的电路中,则电阻R上的电压为 伏。
A: 220/n
B: 220/R
C: 2.20,/nR
D: 220R/n 答案: A 8 n个相同阻值的电阻R,并联接到电压为220V的电源上,则流过电阻R的电流为一一一安。 A, 220/n B、220/nR C, 220/R D, 220R/n
答案: 正确 19 在并联电路中,电阻的阻值越小,消耗的功率越小。
答案: 错误 20 在串联电路中,电阻的阻值越小,消耗的功率越小。
答案: 正确 21 电灯泡的灯丝断后,再搭上使用,灯泡反而更亮,其原因是灯丝电阻变小而功率增大了。
答案: 正确
22 扩大直流电流表量程的方法是在表头上串联电阻分流。 答案: 错误
A: 负电荷定向 B: 电子定向 C: 正电荷定向 D:
答案: C 25 Rl=lQ,R2 =3Q的两只电阻,并联接在相同电压下,则电流的比值为———。
A: 1:1 B: 3:1 C: 1:3 D: 4:1
答案: 26 R1 =2Q,R2 =3Q的两只电阻,串联接在20V的电压下,则R1上电压为 V。
A: 电源 B: 负载
C: 连接导线
D: 开关
(完整版)《电工基础》第一章直流电路的基本概念测试卷及参考答案
《电工基础》第一章电路的基本物理量考试卷(含参考答案)姓名: 班级: 学号: 得分:一、选择题 (每题3分,共24分)1、下列设备中,一定是电源的为(D )A 、蓄电池B 、白炽灯C 、冰箱D 、发电机2、通过一个电阻的电流是5A ,经过4min ,通过该电阻截面的电荷量是(B )A 、20CB 、1200C C 、50CD 、2000C3、一般金属导体具有正温度系数,当环境温度升高时,电阻值将(A)A 、增大B 、减小C 、不变D 、不能确定4、相同材料制成的两个均匀导体,长度之比为3:5,截面之比为4:1,则其电阻之比为(C )A 、12:5B 、7:6C 、3:20D 、20:35、某导体两端电压为100V,通过的电流为2A ;当两端的电压降为50V 时,导体的电阻应为(C )A 、100ΩB 、25ΩC 、50Ω D 、0 6、一电阻元件,当其电流减为原来的一半时,其功率为原来的(A )A 、1/4B 、1/2C 、2倍D 、4倍7、有一根阻值为1Ω的电阻丝,将它均匀拉长为原来的3倍,拉长后电阻丝阻值为(D )A 、1ΩB 、3ΩC 、6ΩD 、9Ω 8、220V 、40W 的白炽灯正常发光(B),消耗的电能为1Kw ·h.A 、20hB 、25hC 、40hD 、45h二、判断题 (每题2分,共16分)( × )1、电路图是根据电气元件的实际位置和实际连线连接起来的。
( × )2、直流电路中,有电压的元件一定有电流.(× )3、电阻值大的导体,电阻率一定大。
( ×)4、欧姆定律适用于任何电路和任何元件. ( √)5、额定电压为220V 的白炽灯接在110V 的电源上,白炽灯消耗的功率为原来的1/4。
( √)6、在纯电阻电路中,电流通过电阻所做的功与产生的热量相等。
( ×)7、RIU中的R 是元件参数,它的值是电压和电流的大小决定.( ×)8、公式P=UI=I 2R=U 2/R 在任何条件下都是成立的。
第一章 直流电路及其分析方法
《电工与电子技术基础》自测题第1章直流电路及其分析方法判断题1.1 电路的基本概念1.电路中各物理量的正方向不能任意选取。
[ ]答案:X2.电路中各物理量的正方向不能任意选取。
[ ]答案:X3.某电路图中,已知电流I=-3A,则说明图中电流实际方向与所标电流方向相同。
答案:X4.某电路图中,已知电流I=-3A,则说明图中电流实际方向与所标电流方向相反。
答案:V5.电路中各物理量的正方向都可以任意选取。
[ ]答案:V6.某电路图中,已知电压U=-30V,则说明图中电压实际方向与所标电压方向相反。
答案:V7.组成电路的最基本部件是:电源、负载和中间环节[ ]答案:V8.电源就是将其它形式的能量转换成电能的装置。
[ ]答案:V9.如果电流的大小和方向均不随时间变化,就称为直流。
[ ]答案:V10.电场力是使正电荷从高电位移向低电位。
[ ]答案:V11.电场力是使正电荷从低电位移向高电位。
[ ]答案:X1.2 电路基础知识1.所求电路中的电流(或电压)为+。
说明元件的电流(或电压)的实际方向与参考方向一致;若为-,则实际方向与参考方向相反。
[ ]答案:V2.阻值不同的几个电阻相并联,阻值小的电阻消耗功率小。
[ ]答案:X4.电路就是电流通过的路径。
[ ]答案:V5.电路中选取各物理量的正方向,应尽量选择它的实际方向。
[ ]答案:V6.电路中电流的实际方向总是和任意选取的正方向相同。
[ ]答案:X7.电阻是用来表示电流通过导体时所受到阻碍作用大小的物理量。
[ ]答案:V8.导体的电阻不仅与其材料有关,还与其尺寸有关。
[ ]答案:V9.导体的电阻只与其材料有关,而与其尺寸无关。
[ ]答案:X10.导体的电阻与其材料无关,而只与其尺寸有关。
[ ]答案:X11.电阻中电流I的大小与加在电阻两端的电压U成正比,与其电阻值成反比。
[ ]答案:V12.电阻中电流I的大小与加在电阻两端的电压U成反比,与其电阻值成正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章 直流电路及其分析方法习题解答习 题1.1 题1.1图所示电路由4个元件组成,电压电流的参考方向如图中所示。
已知U 1= –5V ,U 2=15V ,I 1=2A ,I 2=3A ,I 3= –1A 。
试计算各元件的电功率,并说明哪些元件是电源?哪些元件是负载?题1.1图解:1元件:102)5(111-=⨯-==I U P (W )是电源。
2元件:40315222=⨯==I U P (W )是负载。
3元件:15)1(15323-=-⨯==I U P (W )是电源。
4元件:202)155(14-=⨯+--=-=UI P (W )是电源。
1.2 求题1.2图所示各元件的端电压或通过的电流。
题1.2图解:(a)10101-=⨯-=-=IR U (V) (b)155-=-==R U I (A) (c)1010)1(-=⨯-==IR U (V) 1.3 有一电感元件L =0.1H ,通过此电感的电流i 随时间变化的波形如题1.3图所示,若电压u L 与电流i 的参考方向一致,试画出电压的波形。
题1.3图第1章 直流电路及其分析方法习题解答2 解:t=0~4ms 时,5.2410==dt di 25.05.21.0=⨯==dt di L u L (V ) t=4~6ms 时,54610-=--=dt di 5.0)5(1.0-=-⨯==dtdi L u L (V )1.4 有一电容元件C =10µF ,其端电压u 的波形题1.4图所示。
若电流i C 与电压u 的参考方向一致,试画出流过电容的电流i C 的波形。
题1.4图解:t=0~2ms 时,331021024⨯=⨯=-dt du 02.010*******=⨯⨯⨯==-dtdu C i C (mA ) t=2~4ms 时,010203=⨯=-dt du 0010106=⨯⨯==-dtdu C i C (mA ) t=4~6ms 时,331021024⨯=⨯=-dt du 02.010*******=⨯⨯⨯==-dtdu C i C (mA ) t=6~10ms 时,010403=⨯=-dt du 0010106=⨯⨯==-dtdu C i C (mA ) t=10~12ms 时,331021024⨯-=⨯-=-dt du 02.0)102(101036-=⨯-⨯⨯==-dtdu C i C (mA ) t=12~14ms 时,010203=⨯=-dt du 0010106=⨯⨯==-dt du C i C (mA )第1章 直流电路及其分析方法习题解答 3t=14~16ms 时,331021024⨯-=⨯-=-dt du 02.0)102(101036-=⨯-⨯⨯==-dtdu C i C (mA )1.5 已知电路如题1.5图(a )和(b )所示,试计算a 、b 两端的电阻。
解:(a)由图可知,电阻的串并联关系可等效为下图所示:则710//10210//]6)12//6[(2=+=++=ab R (Ω)(b)由图可知,电阻的串并联关系可等效为下图所示:则4.54.236//46//6=+=+=ab R (Ω)1.6 在题1.6图中,R 1=R 2=R 3=R 4=300Ω,R 5=600Ω,试求开关S 断开和闭合时a 、b 之间的等效电阻。
题1.5图 题1.6图 解:S 断开时的电阻联接如图所示。
则 200600//600//600)//()//(31425==++=R R R R R R ab (Ω)第1章 直流电路及其分析方法习题解答 4S 闭合时的电阻联接如图所示。
则 200)150150//(600]//////[34125=+=+=R R R R R R ab (Ω)1.7 题1.7图所示的电路是一衰减电路,共有四挡。
当输入电压U 1=16V 时,试计算各档输出电压U 2。
解:a 档:U 2a =U 1=16Vb 档:由末级看,先求等效电阻R ‘[如图(c)和(b)] 55.552755.5)55.4(5.5)545(==++⨯+='R (Ω) 同理可得=''R 5(Ω)于是由图(a)可求U 2b ,即 6.155016554512=⨯=⨯+=U U b (V ) c 档:由图(b )可求U 2c ,即第1章 直流电路及其分析方法习题解答 516.05506.1554522=⨯=⨯+=b c U U (V ) d 档:由图(c )可求U 2d ,即 016.055016.0554522=⨯=⨯+=c d U U (V ) 1.8 题1.8图所示的电路是由电位器组成的分压电路,电位器的电阻R p =270Ω,两边的串联电阻R 1=350Ω,R 2=550Ω。
设输入电压U 1=12V ,试求输出电压U 2的变化范围。
题1.7图 题1.8图 解:三个电阻中的电流为01.055027035012=++=I (A ) 当滑动触点移到下方时 64.5125502703505502=⨯++=U (V ) 当滑动触点移到下方时 41.8125502703502705502=⨯+++=U (V ) 因此,输出电压U 2的变化范围是5.64V-8.41V 。
1.9 题1.9图所示电路是电源有载工作的电路。
电源的电动势E =220V ,内阻R o =0.2Ω;负载电阻R 1=10Ω,R 2=6.67Ω;线路电阻R L =0.1Ω。
试求负载电阻R 2并联前后:(1)电路中的电流I ;(2)电源端电压U 1和负载端电压U 2;(3)负载功率P 。
解:[1] 负载电阻R 2并联前负载电阻为:110R R ==(Ω)(1)电路中的电流为:022021.1520.220.110L E I R R R ===+++⨯+(A ) (2)电源端电压:1022021.150.2215.77U E IR =-=-⨯=(V ) 负载端电压:221.1510211.5U IR ==⨯=(V )(3)负载功率为2221.15104622.5P I R ==⨯=(W )第1章 直流电路及其分析方法习题解答6 [2] 负载电阻R 2并联后 负载电阻为:467.61067.6102121=+⨯=+=R R R R R (Ω) (1)电路中的电流为:02205020.220.14L E I R R R ===+++⨯+(A ) (2)电源端电压:10220500.2210U E IR =-=-⨯=(V )负载端电压:2504200U IR ==⨯=(V ) (3)负载功率为2250410P I R ==⨯=(KW )1.10 题1.10图所示电路中,已知I 1=0.01A ,I 2=0.3A ,I 5=9.61A ,试求电流 I 3、I 4、I 6。
解:由KCL :321I I I =+ 543I I I =+ 246I I I +=所以:31.03.001.0213=+=+=I I I (A )3.931.061.9354=-=-=I I I (A )6.93.03.9246=+=+=I I I (A )题1.9图 题1.10图1.11 根据基尔霍夫定律求题1.11图所示电路中的电流I 1和I 2。
解:由KCL 得:8531=+=I (A ) 6822-=-=I (A )题1.11图 题1.12图 1.12 根据基尔霍夫定律求题1.12图所示电路中的电压U 1、U 2和U 3。
解:由KVL 得:74251-=-+-=U (V )3252-=+-=U (V )9254103-=+-+-=U (V )1.13 已知电路如图1.27所示,其中U 1=15V ,U 2=65V ,R 1=5Ω,R 2=R 3=10Ω。
试用支路电流法,求R 1、R 2和R 3三个电阻上的电压。
解:应用KCL 和KVL 列方程如下第1章 直流电路及其分析方法习题解答 7123I I I +=11331+=I R I R E22332+=I R I R E代入已知数据得1230+-=I I I1363690+=I I23123660+=I I解方程可得I 1=3(A ),I 2= –1(A ),I 3=2(A )。
186311=⨯==IR U R (V )12121222-=⨯-==R I U R (V )72362333=⨯==R I U R (V )1.14 试用支路电流法,求题1.14图所示电路中的电流I 1、I 2、I 3、I 4和I 5(只列方程,不求解)。
解:由KCL 列两个方程351I I I =+ 542I I I =+由KVL 列三个方程(绕行方向分别按顺时针、逆时针、逆时针)13311U R I R I =+ 24422U R I R I =+ 0554433=+-R I R I R I1.15 试用支路电流法,求图1.45(a )电路中的电流I 3。
解:由KCL 和KVL 得:321I I I =+ 2461213=+I I 由于 52=I A所以 33=I (A ) 21-=I (A )1.16 在题1.16图所示的电路中,求各理想电流源的端电压、功率及各电阻上消耗的功率。
题1.14图 题1.16图 解:112123=-=-=I I I (A ) 20201331=⨯==R I U (V )4010220122132=⨯+⨯=+=R I R I U (V )第1章 直流电路及其分析方法习题解答8 20201111=⨯==U I P (W )(消耗) 80402222=⨯==U I P (W )(产生) 2020121231=⨯==R I P R (W )(消耗) 4010222222=⨯==R I P R (W )(消耗) 1.17 求题1.17图所示电路中的电压U 、电流I 。
题1.17图解:(a)10=U (V) 5210===R U I (A) (b) 5=I (A) 50105=⨯==IR U (V) 1.18 试用电压源与电流源等效变换的方法,求题1.18图所示电路中的电流I 3。
解:将电流源转换成电压源,如图所示。
所以2.15.023=+=I (A ) 6.02.121213=⨯==I I (A )题1.18图题1.19图 1.19 试用电压源与电流源等效变换的方法,求题1.19图所示电路中的电流I 。
解:化简步骤如下。
第1章 直流电路及其分析方法习题解答 9由分流公式可得:I =5⨯86.213434=+(A)1.20 运用电压源与电流源等效变换的方法,化简题1.20图所示的各电路。
题1.20图解:化简步骤和结果如下。
1.21 试用电压源与电流源等效变换的方法,求题1.21图所示电路中2Ω电阻中的电流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