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2018年11月历史学考试卷
2017-2018学年浙江省11月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试题
李冰石像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试题考生注意:1.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分别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答题时,请按照答题纸上“注意事项”的要求,在答题纸相应的位置上规范作答,在本试题卷上的作答一律无效。
选择题部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古代有学者论及中国早期国家的的政治制度,谓:“周之子孙,苟不狂惑者,莫不为天下之显诸侯。
”这反映了A .神权与王权相结合B .最高执政集团权力的高度集中C .血缘关系亲疏不再作为权力分配依据D .政治权力的分配采用分封制和宗法制2.在中国思想文化第一个枝繁叶茂期,有思想家针对“百家异说”局面,认为人的认识应当力避“私(偏爱)其所积,唯恐闻其恶也;倚其所私,以观异术,唯恐闻其美也”。
其观点旨在表达A .倡导独立思考精神B .不同学派应相互竞争C .吸收各家思想精华D .理论认识应格物致知3.水利是农业的命脉。
右图所示人物主持的水利工程闻名于世,历苍黄风雨,惠泽中华民族两千余载,堪称世界水利工程的典范。
这一水利工程是A .灵渠B .都江堰C .郑国渠D .白渠4.有学者认为,古代丝绸之路的意义不仅使中国的丝绸远销罗马为中心的地中海世界,更大的贡献还在于沟通了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
下列项中反映东西方交流的有 ①中国造纸术经丝路传到欧洲②美洲马铃薯、玉米传到欧洲 ③中国印刷术沿海上丝路传到日本 ④中国瓷器经丝路远销欧洲A .①③B .①④C .②③D .②④5.汉武帝时期,设立中央官学,培养《五经》博士,“自此以来,公聊大夫士吏彬彬多文学之士矣”。
中央官学的建立A.推动了儒家思想正统地位的确立B.结束了大富豪子嗣垄断官位的局面C.有利于学生思想创新和个性发展D.促进了百家争鸣局面的进一步发展6.韩愈谈到人生“喜怒窘穷,忧悲愉佚,怨恨思慕,酣醉无聊不平,有动于心”时,提到一些文人往往通过一种书体挥洒性情,某书法大家作品被其誉为“变动犹鬼神,不可端倪”,堪称一代法书。
浙江省2018年11月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试题
绝密★考试结束前2018年11月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试题2018.11.1 本试题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6页,满分7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考生注意:1.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分别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答题时,请按照答题纸上“注意事项”的要求,在答题纸相应的位置上规范作答,在本试题卷上的作答一律无效。
选择题部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马克思指出;“理论在一个国家实现的程度,总是取决于理论满足这个国家的需要的程度。
”在春秋战国国家走向统一的时代,讲求“耕战”,富国强兵,“满足”秦实现统一的理论是A.儒家思想B.道家思想C.法家思想D.墨家思想2.论及“汉承秦制”,有学者指出:“尽管表面上与秦及其制度划清了界限。
但汉朝实质上重建了秦的中央集权官僚政治。
”下列项中能够体现上述认识的是A.分封诸侯王,郡国并存B.划分监察区,建立十三部刺史C.限制相权,建立“中朝”决策机制D.设司隶校尉,加强对官吏的监督3.盛唐时代,可算得中国历史上“令人振奋”的一段时期,文学艺术达到鼎盛。
后人歌咏唐代灿烂文化星空中“双子星座”的典型诗文是A.“颜柳二公书尤多”B.“唐之文章称韩柳”C.“奔放雄杰有若苏辛”D.“李杜诗篇万口传”4.谈到宋代对外贸易情况,有论著谓:“海洋中的航线取代了沿着海岸的线路。
船只配备了密闭舱,航行不再完全依赖顺风,船舵的改进、指南针的运用以及对季风更深入的了解使这样的航行成为可能……中国港口城市建有阿拉伯人和波斯人的聚居区。
”下列项中与上述材料相对应的史实是①指南针对航海事业的发展意义重大②聚居区严格按坊市制度进行管理③宋代彻底放弃了唐代的海外贸易航线④瓷器成为“海上丝绸之路”重要的外销商品A.①④B.②③C.①②③D.②③④5.独具时代特色的历史信息在风云流转的时空中,是社会发展的一个个指示性坐标。
2018年11月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历史仿真模拟试题 B(解析版)
2018年11月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历史仿真模拟试卷B 解析版考生须知:1.本试题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 分。
其中加试题部分为30 分,用【加试题】标出。
2.考生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上。
3.选择题的答案须用2B 铅笔将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要改动,须将原填涂处用橡皮擦净。
4.非选择题的答案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写在答题纸上相应区域内,答案写在本试题卷上无效。
选择题部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 小题,每小题2 分,共60 分。
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周的政治体制中实权下放、虚权保留的模式,在彼此矛盾激化、亲情疏远的情况下,自然不再温情脉脉,春秋时代也便有且只有僭越频发的可能。
材料中评价的政治体制为A.分封制B.宗法制C.郡县制D.行省制度2.“这一派别对宇宙论、认识论或者个人伦理道德不感兴趣,这些谋略家只专注于对无序的状态提出政治解决的办法,推荐积累权力的技巧。
”以下观点中与该派别的思想主张一致的是A.厉行赏罚崇尚法治B.崇尚自然小国寡民C.仁者爱人尊君爱民D.崇尚贤能厉行节俭2.A【解析】法家注重权、势、术,材料“提出政治解决的办法,推荐积累权力的技巧”正是法家思想的体现,“厉行赏罚崇尚法治”符合法家思想,故A 项正确。
B 项“崇尚自然小国寡民”属于道家思想,排除;C 项“仁者爱人尊君爱民”属于儒家思想,排除;D 项“崇尚贤能厉行节俭”属于墨家思想,排除。
3.《后汉书·杜诗传》中记载:“(建武)七年,遇南阳太守……善于计略,省爱民役。
造作水排,铸为农器,用力少见功多,百姓便之。
”唐李贤注:“冶铁者为排以吹炭,今激水以鼓之也。
”由此无法得出的结论是水排A.发明于东汉时期B.主要用途是农业灌溉C.以水力作为其动力D.主要用途是鼓风冶铁3.B【解析】由材料信息“《后汉书•杜诗传》”可知,水排发明于东汉时期,故A 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由材料“今激水以鼓之也”可知水排的动力是水力,故C 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造作水排,铸为农器,用力少见功多,百姓便之”“冶铁者为排以吹炭,今激水以鼓之也”说明,水排的功能是鼓风冶铁,故D 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2018年11月浙江省学考选考科目考试历史仿真模拟试题二全解全析
浙江新高考资料群提供811176101考生须知:1.本试题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
其中加试题部分为30分,用【加试题】标出。
2.考生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上。
3.选择题的答案须用2B铅笔将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要改动,须将原填涂处用橡皮擦净。
4.非选择题的答案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写在答题纸上相应区域内,答案写在本试题卷上无效。
选择题部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周的政治体制中实权下放、虚权保留的模式,在彼此矛盾激化、亲情疏远的情况下,自然不再温情脉脉,春秋时代也便有且只有僭越频发的可能。
材料中评价的政治体制为A.分封制B.宗法制C.郡县制D.行省制度2.“这一派别对宇宙论、认识论或者个人伦理道德不感兴趣,这些谋略家只专注于对无序的状态提出政治解决的办法,推荐积累权力的技巧。
”以下观点中与该派别的思想主张一致的是A.厉行赏罚崇尚法治B.崇尚自然小国寡民C.仁者爱人尊君爱民D.崇尚贤能厉行节俭2.A【解析】法家注重权、势、术,材料“提出政治解决的办法,推荐积累权力的技巧”正是法家思想的体现,“厉行赏罚崇尚法治”符合法家思想,故A项正确。
B项“崇尚自然小国寡民”属于道家思想,排除;C项“仁者爱人尊君爱民”属于儒家思想,排除;D项“崇尚贤能厉行节俭”属于墨家思想,排除。
学^科网3.《后汉书·杜诗传》中记载:“(建武)七年,遇南阳太守……善于计略,省爱民役。
造作水排,铸为农器,用力少见功多,百姓便之。
”唐李贤注:“冶铁者为排以吹炭,今激水以鼓之也。
”由此无法得出的结论是水排A.发明于东汉时期B.主要用途是农业灌溉C.以水力作为其动力D.主要用途是鼓风冶铁3.B【解析】由材料信息“《后汉书•杜诗传》”可知,水排发明于东汉时期,故A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由材料“今激水以鼓之也”可知水排的动力是水力,故C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造作水排,铸为农器,用力少见功多,百姓便之”“冶铁者为排以吹炭,今激水以鼓之也”说明,水排的功能是鼓风冶铁,故D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浙江省普通高中2019学考选考(18年11月)历史试卷-答案
2018年下半年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历史答案解析1.【答案】C【解析】根据所学可知,法家思想主张奖励耕战、富国强兵,故C项正确;儒家思想主张德政,道家主张无为,墨家主张非攻,与材料主旨无关,排除ABD三项。
2.【答案】A【解析】“划清了界限……重建了秦的中央集权官僚政治”表明汉代与秦朝原有的体制已经不同,但实际上却又是对秦朝体制的重建,因此涉及于此的体制是郡国并行制,既有秦朝郡县制的内容,又有分封诸侯的内容,故A项正确;B项是汉代创新的,与题意不符合。
C项涉及的是君主专制,与材料强调中央集权不符。
对官吏的监督的体制秦朝也有,故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
3.【答案】D【解析】“李杜诗篇万口传”指的是李白与杜甫的诗,二人可以作为唐代诗歌发展的代表之一,故D项正确;“颜柳二公书尤多”是指颜真卿与柳公权的书法,不属于诗文,排除A项;“唐之文章称韩柳”是指韩愈、柳宗元,其主要成就是散文,与材料主旨无关,排除B项;“奔放雄杰有若苏辛”指苏轼、辛弃疾,二人是宋朝人物,与材料时间不符合,排除C项。
4.【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时间,以及“指南针的运用以及对季风更深入的了解使这样的航行成为可能”可得出指南针对航海事业的发展意义重大;宋朝对外贸易中,瓷器成为“海上丝绸之路”重要的外销商品。
故①④正确;宋朝的市已经突破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坊市制度已经被打破,②错误;③项“彻底放弃了”表述不符合史实;故A项正确,排除BCD三项。
5.【答案】B【解析】“微子受封”是西周的分封制内容;政事堂、越窑、夜市、“士大夫画”,都是唐宋时期的内容;“腹里”是元代行省制的内容之一;灵渠、小篆是秦朝的内容。
故①④②③正确,选择B 项;排除ACD三项。
6.【答案】D【解析】“慎思明辨,格物致知”强调要通过每日接触、了解事物,多思考,才能把握理而有所得,故强调日积月累与循序渐进,故D项正确;AB两项是心学的内容,C项是明朝李贽的思想,故排除ABC三项。
2018年11月浙江省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历史仿真模拟试卷A(解析版附后)
2018年11月浙江省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历史仿真模拟试卷A(解析版附后)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2017年11月,甲骨文顺利通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记忆工程国际咨询委员会的评审,成功入选《世界记忆名录》。
我们通过甲骨文可以A.了解商朝的社会历史B.研究书法发展的历程C.确定中华文明的源头D.印证汉字是最早文字2.观察下图,按照西周宗法制的规定,有资格继承王位的是A.①B.②C.③D.④3.司马迁在《史记》中把孔子写入“世家”(记载诸侯事迹),而把韩非子写入“列传”(记载大臣与其他人物生平)。
其背景是A.孔子出身诸侯B.韩非子思想在当时被统治者抛弃C.独尊儒术政策的实行D.韩非子出生晚于孔子4.秦始皇为统一岭南开凿灵渠;东汉政府治理黄河水害上有显著的成效;唐朝设置了专门管理水利的机关;明太祖时,兴修塘堰近五万处。
这反映A.从秦以后,兴修水利工程已制度化B.兴修水利工程是为了满足统治者私欲C.兴修水利工程有促进全国统一的作用D.兴修水利工程是历代朝廷的重要职能5.唐制,每事先经由中书省,中书做定将上,得旨,再下中书。
中书付门下,若事可行,门下即下尚书省。
尚书省但主书填“奉行”而已。
据此,下列关于三省六部制的说法正确的是A.中书省负责草拟,下辖六部B.门下省地位最高,掌握决策权C.尚书省地位低下,没有权力D.三省长官皆宰相,相权被分散6.“天理”在朱熹的哲学思想中包含道理,规律、秩序、准则、规定性,“天理”既是天之大理,又是物之小理,还是人之道理的观念系统。
现在有人做了坏事,仍被称之为“伤天害理”或“天理难容”。
朱熹认为要想知道“天理”何在,必须A.内心反省B.考察事物C.消灭私欲D.遵守三纲五常7.有学者将中国古代“城”和“市”的关系演变概括为5个阶段:有城无市,城中有市,城区即市区,城在市中和有市无城。
2018版浙江《学业水平考试》历史-通史现代史阶段检测含答案
通史·现代史阶段检测(时间:60分钟满分:7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将卢梭“主权在民”的理论和马克思提出“国家一切权力归属于广大劳动人民”的观点付诸实践,作为我国政权建设根本原则的成功运用是( )A.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B.建立多党合作的政协制度C.建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D.建立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2.“既有利于实现在共同政治基础上的精诚团结、合作共事,又有利于减少因缺乏监督机制而造成不必要的损失或失误。
"材料所体现的政治制度是()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B.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D.基层民主选举制度3.把“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写入宪法的会议是( )A.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B.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C.中共十五大D.九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4.实现祖国统一,是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
下列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②《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的通过③两岸“三通"终于变成了现实④通过“九二共识”A.②①④③B.①②④③C.①②③④D.①④③②5.“这个会议的召开,反映了最近时期以来在世界的这个地区所发生的巨大变化,也反映了亚非各国要把自己的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同时以平等的地位同世界上其他国家友好合作的日益坚强的愿望。
”这个会议是指( ) A.日内瓦会议B.万隆会议C.亚太经合组织会议D.第26届联合国大会6.1971年10月25日,美国代表布什说:“这是联合国历史上的转折点,反西方国家在美国威信动摇时第一次击败了美国。
”他哀叹,那些表决后欢声雷动的代表们“就是要踢山姆大叔一脚”.布什所说的历史事件是() A.万隆会议圆满成功B.第三世界国家加入联合国C.中国复关谈判胜利D.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7.“越顶外交”一词出现于20世纪70年代,日本媒体将当时世界一大国绕过日本率先访问另一国家的外交举动称为“越顶外交”。
2018年11月浙江省学考选考历史考试
2018年11月浙江省学考选考历史考试————————————————————————————————作者:————————————————————————————————日期:2018年11月浙江省学考选考试卷历史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每小题列出的4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马克思指出:“理论在一个国家实现的程度,总是取决于理论满足这个国家的需要的程度。
”在春秋战国国家走向统一的时代,讲求“耕战”,富国强兵,“满足”秦实现统一的理论是A.儒家思想B.道家思想C.法家思想D.墨家思想2.论及“汉承秦制”,有学者指出:“尽管表面上与秦及其制度划清了界限,但汉朝实质上重建了秦的中央集权官僚政治。
”下列项中能够体现上述认识的是A.分封诸侯王,郡国并存B.划分监察区,建立十三部刺史C.限制相权,建立“中朝”决策机制D.设司隶校尉,加强对官吏的监督3.盛唐时代,可算得中国历史上“令人振奋”的一段时期,文学艺术达到鼎盛。
后人歌咏唐代灿烂文化星空中“双子星座”的典型诗文是A.“颜柳二公书尤多”B.“唐之文章称韩柳”C.“奔放雄杰有若苏辛”D.“李杜诗篇万口传”4.谈到宋代对外贸易情况,有论著谓:“海洋中的航线取代了沿着海岸的线路。
船只配备了密闭舱,航行不再完全依赖顺风,船舵的改进、指南针的运用以及对季风更深入的了解使这样的航行成为可能……中国港口城市建有阿拉伯人和波斯人的聚居区。
”下列项中与上述材料相对应的史实是①指南针对航海事业的发展意义重大②聚居区严格按坊市制度进行管理③宋代彻底放弃了唐代的海外贸易航线④瓷器成为“海上丝绸之路”重要的外销商品A.①④B.②③C.①②③D.②③④5.独具时代特色的历史信息在风云流转的时空中,是社会发展的一个个指示性坐标。
下表所列信息,按朝代(周、秦、唐、元)先后排列正确的是A.①②④③B.①④②③C.③②①④D.④②①③6.古代理学家所提倡的“慎思明辨,格物致知”,旨在强调A.知行合一B.本心即天理C.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D.日积月累与循序渐进7.说到某项举措实施的原委,史载:“盖以国家事务殷繁,人情弊端种种,诸臣有陈奏之心,或有不便显言之处,故令……密陈朕前……欲以众人之耳目,为朕之耳目,使民隐得闻,万事就理”。
【历史】2018年11月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试题(解析版)
2018年11月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历史试题一、选择题1.马克思指出:“理论在一个国家实现的程度,总是取决于理论满足这个国家的需要的程度。
”在春秋战国国家走向统一的时代,讲求“耕战”,富国强兵,“满足”秦实现统一的理论是() A.儒家思想B.道家思想C.法家思想D.墨家思想【答案】 C【解析】根据材料“讲求‘耕战’,富国强兵”并“‘满足’秦实现统一的理论”可判定为法家思想的奖励耕战和集权思想,故选C项;儒家讲求“德治”,道家主张无为,墨家倡导“兼爱”“尚贤”“非攻”,都不是秦国实现富国强兵的治国理论,故可排除A、B、D三项。
2.论及“汉承秦制”,有学者指出:“尽管表面上与秦及其制度划清了界限,但汉朝实质上重建了秦的中央集权官僚政治。
”下列项中能够体现上述认识的是()A.分封诸侯王,郡国并存B.划分监察区,建立十三部刺史C.限制相权,建立“中朝”决策机制D.设司隶校尉,加强对官吏的监督【答案】 A【解析】根据材料“划清界限”说明变革了原有制度,“实质上重建”说明从根本上是对原有制度的继承,汉代实行郡国并行制符合这一特征,故A项正确;B、C、D三项都无从体现“划清界限”,都是对原有制度的完善。
3.盛唐时代,可算得中国历史上“令人振奋”的一段时期,文学艺术达到鼎盛。
后人歌咏唐代灿烂文化星空中“双子星座”的典型诗文是()A.“颜柳二公书尤多” B.“唐之文章称韩柳”C.“奔放雄杰有若苏辛” D.“李杜诗篇万口传”【答案】 D【解析】根据材料中“唐代”可排除C项,“苏辛”为宋代;根据材料唐代文学艺术达到鼎盛的代表是唐诗,而不是书法和文章,可排除A、B两项,正确答案选D项。
4.谈到宋代对外贸易情况,有论著谓:“海洋中的航线取代了沿着海岸的线路。
船只配备了密闭舱,航行不再完全依赖顺风,船舵的改进、指南针的运用以及对季风更深入的了解使这样的航行成为可能……中国港口城市建有阿拉伯人和波斯人的聚居区。
”下列项中与上述材料相对应的史实是()①指南针对航海事业的发展意义重大②聚居区严格按坊市制度进行管理③宋代彻底放弃了唐代的海外贸易航线④瓷器成为“海上丝绸之路”重要的外销商品A.①④ B.②③C.①②③ D.②③④【答案】 A【解析】根据材料“指南针的运用”可推断①符合史实;宋代坊市界限已被打破,与②中严格按坊市制度管理不符;③中“彻底放弃”表述过于绝对化,与史实不符;宋代制瓷业兴盛,瓷器成为对外贸易的大宗商品,与④中史实相符。
2018版浙江《学业水平考试》历史-学考专题特训(六)含答案
学考专题特训(六)一、选择题1.在古代中国以及今天农村的许多地方,每当久旱不雨时,人们就用许多美食祭拜龙王,希望它能够行云布雨,广洒甘霖。
形成这一风俗的主要因素是( )A.宗教习俗B.农业生产C.祭祀祖先D.纪念庆典2.“其制两柄上弯,高可三尺……其所盛种粒,各下通足窍,仍旁挟两辕,可容一牛,用一人牵,傍一人执耧,且行且摇,种乃自下。
"这段话描述的农具是()3.范仲淹在一篇赋中写道:“器以象制,水以轮济,假一毂(ɡǔ)汲引之利,为万顷生成之惠。
”他所描述的工具是()A.翻车B.筒车C.水排D.风力水车4.(2017·浙江名校学考押题交流)画像砖源于战国时期,盛于两汉。
它主要用于宫殿、庙宇祠堂及墓室的建筑装饰,生动反映了当时生活和社会发展的状况。
下图砖画体现了古代自然经济的一个特点,这一特点是( )A.粗放经营B.男耕女织C.集体协作D.农耕为主5.有学者认为中国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人工育蚕技术。
下列各项中最能支持该观点的是()A.甲骨文中出现象形字“丝”和“蚕”B.《诗经》里对人工育蚕进行了描写C.钱山漾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中出土的含有家蚕丝的绢片D.山西夏县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中出土的半个茧壳6.古代制瓷业中出现了釉下彩绘技术,并把绘画和诗文用于瓷器装饰,使图案与器形相映成趣。
这种技术最早出现于( )A.汉代B.唐代C.宋代D.清代7.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语汇。
以下各项反映秦汉时期我国手工业较全面的一组是( )A.青瓷、丝路、水排、黄道婆B.青瓷、丝路、水排、用煤冶铁C.青瓷、丝路、灌钢、曲辕犁D.青瓷、水排、缂丝、海禁闭关8.读下图,我国北宋商业活动与唐代相比所发生的重大变化是( )A.洛阳成为国际性的大都市B.“草市”和集镇开始出现C.“市”突破了原先空间和时间上的限制D.开始设立专门管理“市"的机构9.明、清皇帝每年春都要举行一种祭祀仪式。
读下图,从中透析出的核心信息是( )A.皇室祭祀的隆重排场B.专制君主的权威至上C.以农为本的立国理念D.统一国家的繁荣昌盛10.清代定制,如有洋商人等将官银私运出口,或内地商人交易时找给外商货价使用官银者,一经查出,无论银数多少,全部充公,仍照私运例治罪。
最新浙江省历史学考试卷
月生活费人数(频率)百分比
大学生购买力有限,即决定了要求商品能价廉物美,但更注重的还是在购买过程中对精神文化爱好的追求,满足心理需求。
【历史答案】2018年11月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考试选考科目考试
2018年11月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考试选考科目考试历史方向性模拟试题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12345678910B D B B B B D BC D11121314151617181920D C C B D B B c B D21222324252627282930D A C C B B B A A B此卷由浙江新高考资料群提供8111761011.B【解析】宗法制是由父系家长制发展而来。
所以A不正确;商代贵族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实行宗法制,各个宗族都是政治实体。
从材料信息“启母贱,不得嗣……少子辛,辛母正后,辛为嗣。
”得知辛是其母成为正妻后才立为天子的继承人,这体现出嫡长子继承制在商朝已经出现。
商朝被周朝取代的原因主要是纣王的暴政。
材料涉及的是在商朝时候,政治权力由“传贤”演化为“传子”始于启。
【考点】分封制和宗法制的基本内容2.D【解析】老子对人类社会的发展抱着消极悲观的态度,幻想回到“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的“小国寡民”的社会。
墨家推崇夏朝的政治,学习大禹刻苦俭朴的精神,具有“赴火蹈刃”、“以自苦为极”的苦干和自我牺牲精神。
儒家主张在人人道德自觉的基础之上建立一个礼乐文明的社会,理想的蓝图是回到西周“小康社会”。
法家中商鞅提出“治世不一道,便国不必法古”,韩非子认为“不期修古,不法常可”,“事异则备变",都持历史进化观。
【考点】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观点3.B【解析】《江城送别图》、《天工开物》、董其昌是明代;《汴路即事》、《玄秘塔碑》、巧儿是唐朝;《感天动地窦娥冤》、赵孟頫、“腹里”是元朝;《四民月令》、盐铁官营、表彰六经是在汉代。
【考点】古代中国的丝织业;汉字的起源与书法的发展;元杂剧著名作家关汉卿;元朝行省制度;商周青铜器的铸造和汉代冶铁技术的进步;罢黜百家,倡导儒学。
4.答案为B【解析】由材料信息“坊巷桥门及隐僻去处,俱是铺席买卖”可知当时市坊已经不在分开,应该在北宋或以后,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写的是北宋都城汴京的盛况,其位于现在的开封。
2018版浙江《学业水平考试》历史-通史古代史阶段检测含答案
通史·古代史阶段检测(时间:60分钟满分:7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分封制又叫“分土封侯制”,是古代中国帝王分封诸侯的制度。
由此可推断( )A.分封制产生于东周B.古代历朝都实行分封制C.分封的核心是土地D.封侯有义务保护周天子2.姓名是一个人的符号,中国人的姓总是位于名字之前,而不像西方那样,位于名字之后.中国人重视姓氏的现象体现了( )A.男尊女卑思想B.专制王权的影响C.个人主义心理D.家族宗法观念3.《汉书·地理志》言:“秦并兼四海,以为周制微弱,终为诸侯所丧,故不立尺土之封,分天下为郡县。
”材料表明秦朝采取的措施是( )A.郡县制代替分封制B.实行郡国并行制C.推行三公九卿制D.推广行省制度4.有学者指出,“古来帝王,由秦始皇至清代宣统,正统偏安者共二百余人,真正懂得国家政体并善以此治国,王而不藩者,不过秦皇、汉武、宋太祖、清圣祖(康熙)四人而已"。
这里的“国家政体”是指()A.王位世袭制B.宗法分封制C.郡县制D.中央集权制5.唐朝元和年间,中书省丞相皇甫鎛奏请减少内外官俸钱,门下省官员崔祐认为此法不妥,封还诏书,皇帝采纳了崔祐的意见,皇甫鎛的建议作罢。
由此可见()A.唐朝时期的丞相权力大于皇权B.唐朝三省制有相互制衡和分散相权的作用C.唐朝门下省权限高于中书省D.唐朝的中枢机构具备君主立宪制特征6.中国古代皇帝与丞相的关系可以用拔河来形容。
皇帝和大臣分别在绳子的一头向着自己的方向拉,在这种博弈中两者的权力达到了平衡。
下列皇帝彻底打破了这一规则的是()A.秦始皇B.唐太宗C.宋太祖D.明太祖7.明朝的内阁距离皇帝寝宫1000米,清朝的军机处距离皇帝寝宫只有50米,政务中心逐步靠近皇帝寝宫的这一过程,从本质上体现了( )A.皇宫建筑布局愈益合理B.政府的行政效能不断提高C.中央集权的不断加强D.君主专制的不断强化8.“今是土之生五谷也,人善治之,则亩益数盆,一岁而再获之。
2018版浙江《学业水平考试》历史-学考专题特训(七)含答案
学考专题特训(七)一、选择题1.下表反映了当时中国( )1956年国民经济中公私经济成分比较表AB.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C.人民公社化运动的推进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2.下图是根据湖南某地上报的水稻亩产量数据制作的柱形图。
对此解释最为合理的选项是()A.1949~1955年亩产量不高是由于建国初期国民经济未能恢复B.1958年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已经完成,并由于改进了农业技术和设施,再加上风调雨顺,所以该年实现了大丰收C.1961年亩产量与1958年相比大幅下降,主要是因为反右派斗争扩大化所致D.1958年的数据不可信3.(2017·台州新高考押题交流)下图是新中国某一历史时期的宣传画,它反映的重大历史事件是()A.“一五”计划B.三大改造C.“大跃进”运动D.人民公社化运动4.“凤阳地多不打粮,碾子一住就逃荒。
只见凤阳女出嫁,不见新娘进凤阳.”“1979年凤阳全县粮食产量比1978年增长49%,卖给国家粮食4450万千克。
”出现这种变化的原因是()A.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B.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C.实行人民公社化运动D.“大跃进”运动5.右图是《人民日报》刊发的公报,这次会议标志着( ) A.市场经济体制建立B.“左”倾错误彻底肃清C.工作重心发生转移D.政治改革全面启动6.1984年以后,我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其中心环节是()A.增加农民生产和分配的自主权B.增强企业活力,把企业搞活C.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D.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7.1984年邓小平讲到:“除现在的特区之外,可以考虑再开放几个港口城市,如大连、青岛。
这些地方不叫特区,但可以实行特区的某些政策。
"与此相关的重大决策是( )A.设立沿海开放城市B.设立沿海经济开放区C.设立海南经济特区D.开发开放上海浦东8.(2017·台州新高考押题交流)下图反映了中国市场化指数的变化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