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风波公开课教案

合集下载

(完整版)《定风波》公开课教案

(完整版)《定风波》公开课教案

《定风波》教案四川省华蓥中学高中语文组熊利【三维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习作者通过小事表达深刻哲理的写法。

学会朗读入手体会作者情感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反复诵读,加深对词内容和情感的理解,体会作者面对困境的旷达。

诵读、评价、质疑问难,在读懂词的基础上领悟词的哲理美感。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正确面对人生中的风雨。

【教学重点】1、诵读,读懂作品,读出作者,读出思想情感。

2、欣赏词作,赏出作品情感态度美、人生哲理美。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进入文本,与文本进行心灵的交流,实现情感的共鸣,对作者和作品做出个性化的评价。

【教学设想】1、从读入手,引导学生在多次诵读中读懂作品,读出作者,读出哲理美感。

在读中形成对诗歌内容的理解、评价、鉴赏。

2、学生品味、感悟和老师引导相结合。

3、突破重点、难点时适时引入相关资料。

【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林语堂评价他说:“他是一个秉性难改的乐天派,悲天悯人的道德家,黎明百姓的好朋友。

他是一个大文豪,新派的画家,伟大的书法家。

他是一个酿酒实验家,水利工程师。

他是一个假道学的反对者,瑜伽术的修炼者,佛教徒。

他是一个士大夫,皇帝的秘书,饮酒成瘾者。

他是一个心肠慈悲的法官,政治上的坚持己见者,月下的漫步者。

”他被贬到杭州,他说“我本无家更安住,故乡无此好湖山”。

他被贬到黄州,他说:“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

他被贬到惠州,他说:“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他被贬到儋州,他说:“九死南荒吾不悔,兹游奇绝冠平生”。

他曾为自己自题画像:“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

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这个人,他就是——苏轼。

2.温故而知新(检测一下我们到底有多了解他):在以下四个选项中,哪一项不是作于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时期?( D )A《念奴娇·赤壁怀古》B《(前)赤壁赋》C《后赤壁赋》D《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3.今天我们要学的这首词,依然是苏轼被贬到黄州时所作。

定风波优秀教案

定风波优秀教案

定风波优秀教案篇一:《定风波》优秀教案《定风波》优秀教案《定风波》优秀教案冰清玉洁《定风波》教案【教学目的】:1、了解苏轼,理解作品思想内容,把握词中抒发的豁达胸襟。

2、体会词中包含的人性哲理。

【教学重点】:理解作品思想内容及词中所抒发的旷达胸襟。

【教学难点】:领会词中抒情特点及从生活小事去领悟人生哲理及隐喻手法运用。

【教学课时】:二课时【教学过程】:一、(播放课件)标题《定风波》苏轼苏轼生平简历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土,四川眉山人,是宋代文学家,书画家。

嘉祐元年(1056),苏轼首次赴京应举,次年与弟苏辙同榜进士。

嘉祐六年应中制科入第三等,授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

其间因与王安石变法主张有许多不同,请求外调,自熙宁四年至元丰初期,他先后被派往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地方官,革新除弊,颇有政绩。

元丰二年(1079)因所谓以诗文诽谤朝廷罪,即“乌台诗案”下狱,被释后,谪贬黄州。

(一起一落)元祐元年(1086)旧党执政,苏轼调回京都任中书舍人、翰林学士、知制诰等职,但在罢废免役法问题上与旧党发生分歧,元祐四年,出知杭州。

(二起二落),六年召回,贾易等人寻隙诬告,苏轼请求外任,先后被派颖州、扬州、定州。

这期间,他仍然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不断革新。

绍圣元年、哲宗亲政,新党得势,苏轼这次一贬再贬,由英州、惠州,一直远放到儋州(三起三落)。

直到宋徽宗继位,他才遇赦北归,建中靖国元年(1101)七月死于常州。

苏轼坎坷的一生有这样两句诗形容“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文学成就:苏轼是有多方面的创作才能的大家,他在诗、词、散文等方面有独到的成就。

在文学创作方面:他倾注了毕业精力,重视文学的社会功能,反对“贵华而贱实”,强调要有充实的生活感受。

重视文艺创作技巧的探讨,他用“求物之妙如系风捕影,能使是物了然于心”进一步“了然于口与手”来解释“辞达”(《答谢民师书》)。

在写作方面:今存有他的诗2700多首,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多彩。

定风波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全国一等奖2022 定风波教学设计一等奖

定风波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全国一等奖2022  定风波教学设计一等奖

定风波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全国一等奖2022 定风波教学设计一等奖一、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诗歌,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

2.合作探究,体会本词以小见大的表现手法;朗读诗词,体会诗歌中蕴含的人生哲理。

3.感受作品旷达的意境,体会作者豁达的人生态度。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诗歌,体会本词以小见大的表现手法。

教学难点:感受作品旷达的意境,体会作者豁达的人生态度。

三、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法(听音频);朗读法(指名读、分组读);合作探究法。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温故知新法:以接龙的方式,回顾学过的苏轼诗词。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今天,我们再来学习苏轼的一首诗词,看看这首诗词苏轼又为我们展现了什么样的画面呢?(板书:定风波-苏轼)(二)初读诗歌,初悟情感1.教师伴乐范读;学生大声地、有感情地朗读。

2.指名学生回答初读的感受。

(明确:从诗中能够感受作者的积极与乐观。

)(三)品析语句,深入情感1.自读小序,提问:从小序中你了解到哪些信息?明确:作者遇雨,时间-三月七日,地点-沙湖道中,人物:拿着雨具的仆人和苏轼。

2.教师出示写作背景。

明确:《定风波》这首词是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第三年所做。

3.你们是从哪里感受到苏轼积极、旷达的人生态度的?以语文兴趣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

(板书:旷达) 明确:①“沙道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

”提问:作者和同行人遭遇了怎样的雨呢?明确:“同行皆狼狈”“穿林打叶声”。

能够看出雨非常大。

②“莫听”“何妨”这两个词语也可以体会到作者的乐观,途中遇雨,作者仍安然处之,“我行我素”。

(板书:莫听、何妨)③“竹杖芒鞋轻胜马。

”穿着草鞋、杵着拐杖在大雨中行走,仍比骑马觉得轻松。

并不是作者身轻,而是心轻,体现了作者超然外物的精神。

(板书:轻)④“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雨过天晴,回去吧,管它是风雨还是放晴。

《定风波》优秀讲座教案

《定风波》优秀讲座教案

《定风波》优秀讲座教案简要介绍本讲座教案旨在通过对于《定风波》这一古代文学作品的讲解,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诗歌的魅力。

通过深入解读诗歌的主题、情感表达和修辞手法,培养学生对于文学艺术的独特感受和理解能力。

教学目标1. 了解《定风波》这首诗歌的背景和作者杜甫的作品特点。

2. 分析《定风波》中蕴含的主题和情感表达。

3. 掌握《定风波》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排比、拟人等。

4. 培养学生对于古代文学作品的阅读和欣赏能力。

教学内容1. 介绍杜甫的生平和作品特点,着重介绍《定风波》这首诗的创作背景。

2. 分析《定风波》中的主题,如忧国忧民、自然景观与人事往来的对比等。

3. 解读《定风波》中的情感表达,如作者对于社会动荡和个人命运的感慨与哀伤等。

4. 教授《定风波》中主要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排比、拟人等,并分析其运用对于情感和意境的营造效果。

5. 通过导读和分析诗歌中的具体片段,培养学生对于古代文学作品的独特感受和理解能力。

教学方法1. 讲解教学:通过讲解和解读文学作品,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歌的主题和情感表达。

2. 分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诗歌中的意义和修辞手法,并展示他们的分析结果。

3. 诗歌朗诵:邀请学生进行诗歌朗诵,增加学生对于诗歌音美的体验和理解。

教学评估1. 课堂讨论:对学生的分组讨论进行评估,了解他们对于诗歌的主题和情感表达的理解程度。

2. 诗歌分析小测:设计一份简单的诗歌分析小测,评估学生对于诗歌中修辞手法的掌握程度。

教学资源1. 杜甫的相关资料和诗歌选集。

2. 课堂投影仪和音响设备。

3. 小组讨论和演示的准备材料。

参考文献1. 《杜甫全集》。

2. 杨维仁. (2012). 杜甫诗歌全集解读. 南京大学出版社.。

《定风波》典型教案

《定风波》典型教案

《定风波》典型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并背诵《定风波》全文;(2)了解苏轼的生平和创作背景,理解诗中的意象和意境;(3)分析并掌握诗中的修辞手法和表现手法。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定风波》;(2)学会欣赏古典诗词,提高审美情趣和文学素养;(3)培养学生的文学批评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作者豁达的人生态度和坚定的信念;(2)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面对困境时保持乐观的心态;(3)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二、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1)熟读并背诵《定风波》;(2)理解诗中的意象、意境和修辞手法;(3)分析诗中的情感内涵和哲理。

2. 教学难点:(1)诗中一些生僻字词的理解;(2)诗中深层次的意境和情感的把握;(3)修辞手法和表现手法的运用。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介绍苏轼的生平和创作背景;(2)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进入诗词鉴赏的学习状态。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定风波》,理解诗的大意;(2)要求学生注意诗中的韵律、节奏和意象。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分析诗中的意境和情感;(2)分享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4. 教师讲解:(1)讲解诗中的生僻字词和难懂句子的含义;(2)解析诗中的修辞手法和表现手法;(3)阐述诗中的哲理和情感内涵。

5. 课堂练习:(1)让学生进行诗文填空练习;(2)选取一些相关题材的诗词进行比较阅读。

6. 总结拓展:(1)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2)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读诗词,提高文学素养。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1)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2)评估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合作精神。

2. 作业完成情况:(1)检查学生诗文填空练习的完成质量;(2)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巩固程度。

3. 单元测试:(1)进行单元测试,检验学生对《定风波》的理解和掌握程度;(2)分析学生的成绩,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教学设计(安徽省县级优课)语文教案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教学设计(安徽省县级优课)语文教案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教学设计(安徽省县级优课)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使学生能够理解诗文的内容,把握诗文的主题和情感。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欣赏古典诗词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苏轼的人生态度和文学作品,引导学生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态观,增强面对困难的勇气和信心。

二、教学重点1. 诗文内容的理解2. 诗文主题和情感的把握3. 苏轼人生态度的学习三、教学难点1. 诗文中的关键字词的理解2. 诗文意境的体会3. 苏轼人生态度和作品的联系四、教学方法1. 朗读法:通过朗读,使学生感受诗文的音韵美,更好地理解诗文内容。

2. 讨论法:通过分组讨论,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诗文的主题和情感。

3.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苏轼的人生经历和作品,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苏轼的人生态度和作品的关系。

五、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苏轼的生平和创作背景,引导学生了解苏轼的人生观和作品的关系。

2. 朗读:指导学生正确朗读诗文,注意语气、节奏的把握,使学生感受诗文的音韵美。

3. 解读:分析诗文中的关键字词,解释诗文的意思,帮助学生理解诗文内容。

4. 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诗文的主题和情感,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5. 总结:通过讨论,总结诗文的主题和情感,强调苏轼的人生态度和作品的关系。

6. 案例分析:分析苏轼的人生经历和作品,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苏轼的人生态度和作品的关系。

7. 作业布置:要求学生回家后,结合自己的人生经历,写一篇关于如何面对困难的心得体会。

8. 教学反思:课后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看是否达到教学目标,学生是否掌握了诗文内容,以及对教学方法进行调整。

六、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情况,包括朗读、讨论等,评价学生的积极性。

2. 诗文理解:通过提问和学生作业,评价学生对诗文内容的理解程度。

《定风波》公开课教案

《定风波》公开课教案

《定风波》公开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并背诵《定风波》。

(2)分析并掌握诗中的意象、意境和表现手法。

(3)了解苏轼的生平背景及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定风波》。

(2)学会欣赏古典诗词,提高审美情趣。

(3)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苏轼豪放洒脱的个性和超然物外的精神境界。

(2)领悟人生的真谛,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3)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二、教学重点1. 诗文内容的理解与背诵。

2. 诗中意象、意境和表现手法的分析。

3. 苏轼生平背景及其文学地位的了解。

三、教学难点1. 诗中深层含义的解读。

2. 古典诗词鉴赏能力的培养。

3. 批判性思维的锻炼。

1. 导入新课(1)简要介绍苏轼的生平背景。

(2)阐述《定风波》的创作背景。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定风波》,理解诗文内容。

(2)要求学生背诵诗文,感受诗词的韵律美。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分析诗中的意象、意境和表现手法。

(2)分享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4. 深入解读(1)讲解诗文中的难点、重点。

(2)引导学生领悟诗文的深层含义。

5. 欣赏与评价(1)让学生谈谈对《定风波》的欣赏之情。

(2)评价苏轼的文学地位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6. 总结拓展(1)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总结。

(2)提出拓展性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课后作业1. 背诵《定风波》。

2. 结合课内所学,课外阅读苏轼的其他诗词作品。

1. 情境教学法:通过多媒体展示《定风波》的意境画面,引导学生进入诗词所描绘的情境,增强学生的审美体验。

2. 启发式教学法:提问引导,激发学生思考,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3. 合作学习法:分组讨论,鼓励学生互相交流、分享,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

4. 案例分析法:以苏轼的生平为例,让学生了解其人格魅力,从而更好地理解其诗词作品。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教学设计(福建省省级优课)语文教案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教学设计(福建省省级优课)语文教案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教学设计(福建省省级优课)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并背诵《定风波》。

(2)理解《定风波》的创作背景,把握诗中描绘的自然景色和诗人的情感变化。

(3)分析诗中的意象、比喻和象征手法,体会诗人的审美情趣。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定风波》。

(2)学会欣赏古典诗词,提高审美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诗人面对困境时豁达的人生态度。

(2)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激发他们对古典诗词的热爱。

二、教学重点1. 诗文背诵与理解。

2. 诗中的意象、比喻和象征手法的分析。

三、教学难点1. 诗中深刻的哲理和情感的把握。

2. 古典诗词鉴赏方法的运用。

四、教学方法1. 引导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2. 合作探讨,发挥团队协作精神。

3. 对比分析,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1 简介苏轼及其创作背景。

1.2 提问:同学们听说过“定风波”这个词语吗?它有什么含义?2. 自主学习2.1 让学生自主朗读《定风波》,感受诗的韵律美。

2.2 让学生结合诗文注释,理解诗文内容。

3. 合作探讨3.1 小组讨论:诗中的意象、比喻和象征手法有哪些?它们分别代表了什么意义?3.2 各小组派代表分享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4. 对比分析4.1 对比其他诗人创作的山水诗,分析苏轼的独特之处。

4.2 引导学生体会诗人面对困境时豁达的人生态度。

5. 情感体验5.1 让学生谈谈自己在生活中遇到困境时是如何面对的?5.2 引导学生从诗中汲取力量,学会以乐观的心态面对生活。

6. 课堂小结6.1 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诗中的意象、比喻和象征手法。

6.2 鼓励学生课后去阅读更多苏轼的诗词,培养对古典诗词的热爱。

7. 布置作业7.1 背诵《定风波》。

7.2 写一篇关于《定风波》的赏析文章。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思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参与度、理解程度以及反馈情况。

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定风波》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

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定风波》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

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定风波》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定风波》教学设计【教材分析】《定风波》词人以春日途中遇雨的生活小事,表达了淡然、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

学习该词有利于学生掌握诗词鉴赏方法,提高学生对古典诗词的鉴赏能力,陶冶性情,追求高尚的人生旨趣。

【学情分析】学生们对苏轼这位词人并不陌生,而高中阶段也是学生们遇到抉择和人生逆境更多的阶段,这首词对于引导他们面对人生困境很有意义。

【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熟读成诵,从语言出发,理解词的内容和情感。

(2)体会作者豁达的胸怀。

(3)引导学生正确面对人生中的风雨。

【教学重点】理解内容,掌握手法,熟读成诵。

【教学难点】体会作者豁达的胸怀和作品旷达的意境。

【教学时数】一课时【教学过程】1、本词导入。

刮风下雨是常见的自然现象,遭遇风雨之后我们会有很多感慨,那么,经受过自然界的风雨和人生的风雨之后的苏轼又有何感想呢?请看苏轼的词《定风波》。

二、知识链接。

写作背景1079年,因反对王安石变法,苏轼被以“谤讪新政"为名入狱,这就是有名的“乌台诗案”。

苏轼差点被杀,最后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为解决一家人的生活问题,他在黄州东门外开辟了五十亩荒地,脱下文人的长衫,换上农夫的短打亲自耕田,并自号“东坡居士"。

1082年三月七日,他在几个朋友陪同下去黄州城东南三十里的沙湖购买田地。

时值春天,阴晴不定,出门时,风和日丽,于是让带着雨具的家僮先行。

却不料途中转阴,进而风雨袭来。

大家淋得狼狈,而东坡浑然不觉,从容不迫地一边吟啸一边慢步前行。

不久雨散云收,斜阳复出。

此次沙湖之行就催生了这首《定风波》。

三、诵读,整体感知:1.诵读要求:读准字音如:同行xíng 吟啸xiào 一蓑suō烟雨读出情感:词语的抑扬顿挫文句的舒缓轻重读出节奏: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定风波》教案(通用11篇)

《定风波》教案(通用11篇)

《定风波》教案(通用11篇)《定风波》篇1教学目标:1、感受词人的形象,体会作者豁达的胸怀和作品旷达的意境。

2、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体会诗歌中包含的人生哲理。

3、学习本词以小见大的表现手法。

教学重点:感受词人淡定从容、豁达洒脱的形象,体会作者豁达的胸怀和作品旷达的意境;学习本词以小见大的表现手法。

教学难点: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体会诗歌中包含的人生哲理。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回顾旧知,导入新课。

二、初读课文,检查预习。

检查阅读,点评指正。

1、抽查朗读。

2、其它学生点评,比较。

三、解读小序,了解背景。

1、齐读小序。

2、思考:交代了哪些信息?时间,地点,天气,人物,缘由。

3、具体分析。

(1)时间:三月七日——宋神宗元丰五年,是苏轼谪居黄州的第三个春天。

(2)地点:沙湖道中谪居黄州的背景:(学生先讲,教师总结)王安石变法时,苏轼因不满新法中某些政策及其执行中的流弊,写过一些批评和讽刺性的诗文,被有些人将他以“谤讪新政”之罪弹劾入狱,这就是有名的“乌台诗案”。

结果20多人受到牵连,苏轼差点被杀,最后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他在那里偏居荒野,躬耕自乐。

1082年的春天,诗人到黄冈东南三十里的沙湖购买田地。

(3)天气:雨,晴。

(4)人物:雨具,同行,余雨具,借代,拿这雨伞的仆人。

狼狈,进退都感到困难。

独,风雨无惧,特立独行。

(5)故,交代写作缘由。

四、再读诗文,鉴赏形象;理解思想,学习手法。

1、生齐读。

2、讨论:读完这首词,那些词语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为什么?3、探讨表现手法。

(1)再读语句:“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2)词人“回首”的是什么?表层含义是回头看狂风大作,骤雨肆虐的情形,现在一切都归于平静;深层含义是无论人生遭遇多少苦难,只要坦然面对,一切苦难都会成为过去。

这是一语双关的手法,以曲笔直抒胸臆,从生活小事件中见出人生大哲理。

这也是我们这首词写法上最大的特色——以小见大。

4、小结:再大的风雨,再多的困难,词人都能坦然面对。

高中语文《定风波》教案和说课稿

高中语文《定风波》教案和说课稿

教案:高中语文《定风波》教案和说课稿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并背诵《定风波》全文;(2)了解苏轼的生平背景及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3)分析并掌握诗词中的意象、典故和修辞手法。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诗词;(2)学会欣赏古典诗词,提高审美情趣;(3)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苏轼豪放洒脱的人生态度;(2)领悟面对困境时,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的重要性;(3)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1)诗词的字词解释、翻译和背诵;(2)诗词中的意象、典故和修辞手法的分析;(3)苏轼人生态度的感悟。

2. 教学难点:(1)诗词中某些生僻字词的理解;(2)修辞手法的深入剖析;(3)苏轼人生态度的现代意义。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要介绍苏轼的生平背景及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2)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进入诗词欣赏环节。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朗读诗词,感受诗词的韵律美;(2)让学生结合注释,理解诗词的大意。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分析诗词中的意象、典故和修辞手法;(2)分享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4. 说课稿:(1)针对诗词中的重点字词,进行解释和翻译;(2)详细剖析诗词中的意象、典故和修辞手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3)结合苏轼的生平,阐述其人生态度对现代人的启示。

5. 情感升华:(1)引导学生感悟苏轼豪放洒脱的人生态度;(2)讨论面对困境时,如何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3)联系现实生活,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四、课后作业1. 背诵《定风波》;2. 写一篇关于苏轼人生态度的感悟文章;3. 选择一首苏轼的其他诗词进行欣赏和分析。

五、教学反思1. 反思教学过程中的亮点和不足之处;2. 针对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3. 不断丰富自己的文学素养,提高教学质量。

《定风波》公开课教案

《定风波》公开课教案
(2)词前小序: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
1、请同学概括,注意重点词
沙湖:地析小序作用
明确:交代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及作词缘由
时间:1082年3月7日地点:沙湖道中
人物:同行、余事件:雨,已而遂晴
(3)初读诗歌,读出节奏
带着寒气的春风将我的醉意吹醒了,微微感到点冷。雨后放晴,前面山头上的夕阳普照,好似在招手欢迎我。回头望望刚才遇雨的地方,真是晴雨无常!回去吧,不管风吹雨打也好,阳光四照也好。
(5)三读诗歌品出韵味
1、词作刻画了怎样的词人形象?
塑造了一个乐观、旷达的主人公形象。
2、这种形象特点表现在哪里?
表现在对自然对人生雨晴变化的与众不同的态度上。
余秋雨在《苏东坡突围》中这样写道:“他从监狱里走来,带着一个极小的官职,实际上以一个流放犯的身份走来,带着官场和文坛泼给他的浑身脏水走来……一路上小人牵着大师,大师牵着历史,一路走来了黄州……”
他在黄州城东开垦了十亩荒地,田旁筑一茅屋,辛勤躬耕,自得其乐。
“在黄州的苏东坡是成熟了的苏东坡。这种成熟是一种不再需要对别人察颜观色的从容,一种终于停止向周围申诉求告的大气,一种不理会哄闹的微笑,一种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种无须伸张的厚实,一种并不陡峭的高度”。
“竹杖芒鞋”闲散江湖“马”奔波官场
“竹杖芒鞋轻胜马”两者对比,隐喻闲散江湖胜过奔波官场
3、“一蓑烟雨任平生”中的“烟雨”是否仅指自然界的风雨?“任”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境?
“烟雨”自然界的风雨,政治上的风云变幻。“任”镇定、从容、洒脱和旷达
一蓑“雨具皆去”表现了内心的情怀,旷达乐观情绪
下片: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定风波》优秀教案

《定风波》优秀教案

《定风波》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苏轼的生平经历和创作背景,理解《定风波》所表达的思想情感。

2、品味词中的意境和语言,感受苏轼豁达超脱的人生态度。

3、学习词中借景抒情、以小见大的表现手法,提高诗词鉴赏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理解词的内容,把握作者的情感变化。

(2)赏析词中的名句,体会其深刻的内涵和艺术魅力。

2、教学难点(1)领悟苏轼在词中所展现的人生哲理和处世智慧。

(2)引导学生将苏轼的豁达心态与自己的生活实际相结合。

三、教学方法1、诵读法:通过反复诵读,让学生体会词的韵律和节奏,感受词的意境和情感。

2、问题引导法:设计一系列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深入理解词的内涵。

3、小组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促进学生之间的思想交流,培养合作学习能力。

4、情境教学法:创设相关情境,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词的背景和情感。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播放一段风雨交加的音频或视频,让学生描述自己在这种情境下的感受。

(2)提问:如果在这样的风雨中行走,你会有怎样的心情和想法?(3)引出苏轼的《定风波》,看看他在面对风雨时有着怎样不同的态度。

2、作者及背景介绍(1)简要介绍苏轼的生平经历,包括他的政治生涯、文学成就等。

(2)讲述《定风波》的创作背景,让学生了解苏轼当时的处境和心态。

3、初读感知(1)学生自由朗读词,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教师范读,引导学生注意词的韵律和节奏。

(3)学生再次朗读,初步感受词的意境和情感。

4、文本解读(1)结合注释,让学生逐句理解词的意思,教师进行适当的点拨和补充。

(2)重点分析“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这两句,引导学生思考苏轼为何能在风雨中如此淡定从容。

(3)探讨“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所表达的情感,体会苏轼的豁达与超脱。

(4)解读“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这几句,感受作者在经历风雨后的感悟。

(5)分析“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的深层含义,理解苏轼对人生的独特见解。

定风波课程思政教案设计公开课

定风波课程思政教案设计公开课

定风波课程思政教案设计公开课一、教学设计:教师设计学习活动,提供课题和任务,引导学生主动进行思考,发挥想象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调动学习积极性。

面向全体学生,强调学生的参与和实践。

创造合作学习型活动的必要条件,包括明确的小组活动目标,注重锻炼学生的社交技能和小组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主要采用的教学与活动策略,教师安排学生做好预习准备;教学过程中进行诵读训练、师生交流分享、问题探究等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认知的多样性。

课后延伸活动,课后作业,拓展认识。

关键问题:课前的预习情况要落实到字词读音,适合学生能力;课堂学习活动教师要注意引导,借助电子白板便于学生思考;做好教学相关资料扩充,使学生获取更多感兴趣的内容,为学生后续学习服务。

二、教学过程:(一)课堂导入方式:由“雨”开篇,设疑导入:请同学们思考“人生就是一场雨的工夫。

”和“人生就是躲一场雨的工夫。

”两句话,简单说说自己更喜欢哪一种说法?为什么?点拨导引:前者有寓意偶然、短暂、不幸、客观存在等意思;后者加个动词,多了层如何面对的意思,即多了主观意愿、行动过程、生命痕迹等。

人生有雨,有雨而躲,这是不是所有人的生活态度、人生准则呢?我们来看看苏轼的回答。

(二)诵读课文要求: 读准字音; (详见PPT课件);读出节奏、读出感情。

播放录音。

(三)解读小序齐读小序,了解背景。

思考:小序交代了哪些|信息?提示梳理的角度,并由学生对时间、地点的解说自然引入背景介绍。

明确:时间是三月七日一一宋神宗元丰五年,是苏轼谪居黄州的第三个春天。

地点:沙湖道中。

天气:雨,晴。

人物:雨具(拿着雨具的仆人),同行,余。

“故”:交代写作缘由。

(四)知人论世(详见PPT课件)(五)问题设置朗读全词,初步感知。

大问题一:词的上、下阕各写了什么内容?设计意图:精读词句,理解作品思想。

明确:上阕写途中遇雨的情景。

下阕写雨过天晴后的心理感受。

小问题:这首词的主旨句应该是哪两句?明确:一蓑烟雨任平生也无风雨也无晴。

课外古诗词诵读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课外古诗词诵读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课外古诗词诵读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教学设计核心素养目标:语言建构与运用: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本词。

思维发展与提升:结合写作背景,知人论世,理解词的内容。

文化传承与理解:分析苏轼的人物形象,学习苏轼乐观豁达的精神。

教学重点:1.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本词。

2.分析苏轼的人物形象,学习苏轼乐观豁达的精神。

教学难点:知人论世,分析苏轼的人物形象。

教学方法:1.诵读法2.小组合作探究法教学过程:一、苏轼诗词导入:同学们,在中国历史上,有这样一位深受大家喜爱的大文豪:“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是他的豪迈,“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是他的柔情,“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是他的孤高。

这位大文豪就是?-生答:-苏轼。

今天我们将通过《定风波》的学习来认识一个不一样的苏轼。

二、初读本词,走近苏轼。

1.学生自由练习朗读,注意读准字音和停顿。

2.请三名同学合作朗读,分别读词的小序,上阙和下阙。

教师点评。

3.教师配乐范读,学生边听边想象苏东坡的形象。

4.学生带着对苏东坡的想象,有感情地齐读。

过渡师:我们读完后,就不难发现全词围绕一件什么事来写的呀?生:遇雨。

师:这是一场怎样的雨?明确:“雨具先去”,说明始料未及,“同行皆狼狈"说明雨下得很大。

大家设想一下,如果你遇到了这样一场始料未及的大雨,你会怎么办呢?而苏轼又是怎样的态度呢?下面我们通过小组合作探究来分析苏轼的人物形象。

三、小组合作,分析苏轼。

1.明确活动规则:每小组成员分为主持人、小演员、散文家和鉴赏家四种角色,组内分工,各展所长。

主持人,负责协调分工、主持和点评。

小演员,扮演苏东坡,有感情地朗读。

散文家,用优美的语言生动地呈现词句的画面;鉴赏家,选择喜欢的词句,分析苏轼的人物形象。

(从人物描写、表现手法、意象等角度分析,注意结合写作背景,知人论世)2.教师生动演示:规则知晓了,具体如何展示呢?下面李老师以第一句为例,一人分饰多角,给大家演示一下。

定风波特级教师教案

定风波特级教师教案

《定风波》特级教师教案篇一:《定风波》教案一、教学目标1. 学习和掌握苏轼的诗歌风格,理解诗中蕴含的人生态度和情感。

2. 通过分析诗歌,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审美水平。

3. 培养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增强文化自信。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 重点:理解诗中的人生态度和情感,掌握苏轼的诗歌风格。

2. 难点:分析诗中的意象和意境,理解诗人的创作意图。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述苏轼的生平故事,引导学生进入词的情境。

(1)介绍苏轼的背景,包括他的文学成就和人生经历。

(2)讲述定风波的创作背景,使学生了解苏轼在创作此词时的生活境遇和心境。

2. 初读:让学生初步感受词的情感和音韵。

(1)播放录音,让学生跟读,感受词的韵律和节奏。

(2)引导学生找出词中的韵脚和押韵字,体会音韵的美感。

3. 深入分析:对词中的意象、象征、情景交融进行深入解读。

(1)分析词中的意象,如“穿林打叶声”、“萧瑟”、“风雨”等,引导学生理解这些意象背后的情感和意义。

(2)探讨词中的象征,如“烟雨任平生”中的“烟雨”象征着什么?它表达了苏轼怎样的人生态度?(3)分析情景交融的手法,让学生理解情景交融在表达词人情感上的作用。

4. 课堂讨论:让学生分享对词的理解和感受,探讨苏轼的人生态度对他们的启示。

5. 课堂总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教学重点和难点。

同时,鼓励学生通过学习和欣赏苏轼的文学作品,提升自己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1. 教学方法:讲解、演示、小组讨论、比较分析等。

2. 教学手段:PPT演示、多媒体教学、实物展示等。

五、课堂练习、作业与评价方式1. 课堂练习:通过提问和讨论,引导学生思考和解决问题。

2. 作业:背诵诗歌并写一篇300字的赏析文章。

3. 评价方式:作业批改、课堂表现、小组讨论表现等。

六、辅助教学资源与工具1. 教学资源:PPT演示文稿、多媒体教学视频等。

2. 工具:实物展示台、投影仪等。

七、结论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深入了解苏轼的诗歌风格和特点,掌握诗中的人生态度和情感,提高文学鉴赏能力和审美水平。

定风波公开课教案

定风波公开课教案

定风波公开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苏轼的生平经历和创作背景,体会其豁达的人生态度。

2、理解词中的意象和意境,感受词的艺术魅力。

3、掌握词的表现手法,提高诗词鉴赏能力。

4、引导学生树立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正确面对生活中的挫折。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理解词的内容和情感,体会苏轼的旷达胸怀。

(2)分析词中的意象和表现手法。

2、教学难点(1)深入领会词中蕴含的人生哲理。

(2)引导学生将苏轼的处世态度与自己的生活实际相结合。

三、教学方法诵读法、讲授法、讨论法、探究法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在生活中我们难免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挫折和困难。

当面对这些不如意时,我们应该以怎样的心态去应对呢?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苏轼的《定风波》,看看他在困境中是如何保持从容和豁达的。

(二)作者及写作背景介绍1、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

他一生仕途坎坷,但始终保持着乐观旷达的心态。

2、这首词写于苏轼被贬黄州后的第三个春天。

当时,他与朋友外出春游,途中遇雨,同行之人皆觉狼狈,唯有苏轼泰然处之,吟咏自若,写下了这首词。

(三)诵读感知1、教师范读,学生注意字音、节奏和语气。

2、学生自由朗读,初步体会词的情感。

3、指名朗读,其他学生进行评价。

4、全班齐读,整体感知词的内容。

(四)词句赏析1、“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1)提问:“莫听”“何妨”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态?(2)引导学生回答:“莫听”表明作者不被外界的风雨所干扰,“何妨”则体现出他的从容和洒脱。

(3)总结:这两句展现了作者在风雨中泰然自若的神态。

2、“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1)提问:“竹杖芒鞋”与“马”相比,有何深意?(2)学生讨论后回答:“竹杖芒鞋”象征着作者简单朴素的生活,而“马”则代表着富贵和权势。

作者认为在困境中,简单的生活反而更让人感到轻松自在。

(3)追问:“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表达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态度?(4)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这句话表达了作者不惧怕人生的风雨,愿意坦然面对一切的豁达胸怀。

定风波教学设计公开课

定风波教学设计公开课

定风波教学设计公开课这是定风波教学设计公开课,是优秀的语文必修教案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定风波教学设计公开课第 1 篇一、复习、交流、检查1、检查背诵《念奴娇 ·赤壁怀古》。

(指名背诵)2、交流“联想与想象”短文。

(自由交流)二、设置情境,导入新课李白有言:“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

”正是政治生涯中的挫折与打击,正是不幸的人生阅历与体验,成就了一代文豪苏东坡。

在出世入世之间,在“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人生理想指引下,他用如花妙笔,为我们书写了不少励志警省的名句名篇,成为我们跌入人生低谷、无路可走时的座右铭。

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他被贬黄州时的此外一首词《定风波》。

三、放录音,交流初读印象1、请翻译前面的“小序”,了解这首词的写作原由。

2、请学生交流预习阅读本词的“初步感受”,或者提出疑问。

四、自由朗读词作,并结合注释了解词意、内容【明确】词的上阕写冒雨徐行的心境;下阕写雨后天晴的景色和感受。

五、鉴赏分析,探索交流1、小序中的“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能够体现出作者对途中蓦地遇雨这件事怎样的态度?【明确】面对蓦地的变故,毫不在乎、坦然处之的萧洒、平静、旷达、超脱。

2、词的上阕中,哪些词语和句子能够体现出作者的这种态度?【明确】“莫听”“何妨”“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3、词的下阕结句“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仅仅是对雨过天晴之后自然现象的一种概括吗?请结合苏轼的人生经历和写作背景,谈谈你对这句词的理解,它包含着怎样的人生哲理?表达出作者怎样的人生态度?【明确】不是。

这是一句饱含人生哲理意味的点睛之笔,道出了词人在大自然微妙的一瞬所获得的顿悟和启示:自然界的风雨既属寻常,社会人生中的政治风云、荣辱得失又何足挂齿?句中“萧瑟”二句,意为风雨之声,与上阕的“穿林打叶声”相应和。

“风雨”二字,一语双关,既野外途中所遇风雨,又暗指几乎将他置于死地的政治风雨和人生险途。

“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好像什么事也没有发生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定风波公开课教案 Prepared on 24 November 2020《定风波》授课人:黄琳程授课内容:14级语文基础模块第四单元古典诗文诵读第15课《定风波》授课班级:14级会计3班授课时间:2015年12月31日上午第一节授课地点:教学楼2—104一、教学目的1、了解苏轼,理解作品思想内容,把握词中抒发作者的豁达胸襟。

2、体会词中包含的人性哲理。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习作者通过以小见大表达深刻哲理的写法。

学会朗读入手体会作者情感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反复诵读,加深对词内容和情感的理解,体会作者面对困境的旷达。

诵读、评价、质疑问难,在读懂词的基础上领悟词的哲理美感。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正确面对人生中的风雨。

三、教学重点1、诵读,读懂作品,读出作者,读出思想情感。

2、欣赏词作,赏出作品情感态度美、人生哲理美。

四、教学难点学生与文本进行心灵的交流,实现情感的共鸣,对作者和作品做出个性化的评价。

五、教学方法讲授法、练习法六、教学设想1、从读入手,引导学生在多次诵读中读懂作品,读出作者,读出哲理美感。

在读中形成对诗歌内容的理解、评价、鉴赏。

2、学生品味、感悟和老师引导相结合。

3、突破重点、难点时适时引入相关资料七、教学课时两课时八、教具准备音频播放器、PPT课件、话筒、投影仪第一课时一、复习导入有这样一个人,他重情重意。

在埋葬妻子的山头亲手种植了三万棵松树以寄哀思;“十年生死两茫茫”,他又为妻子写下了被誉为千古第一悼亡词的《江城子》以表断肠怀念。

有这样一个人,他多才多艺。

他在诗、词、散文等领域都卓有成就,诗与黄庭坚并称,词与辛弃疾并称,散文与欧阳修并称;书法绘画也卓有影响,是书法“宋四家”之一,并开创了湖州画派。

有这样一个人,他锐意改革。

“以文为诗”,“以才学为诗”,自成一体;他一改词坛婉约之风,开创了豪放词派,扩大了词的题材,丰富了词的意境,冲破了诗庄词媚的界限,对词起到开疆拓土的作用。

那么这个人是谁呢他又有何种人生态度呢欣赏歌曲《水调歌头》,品味歌词水调歌头·丙辰中秋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何似一作:何时;又恐一作:惟 / 唯恐)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人们激赏他的文采之美,更赞叹他豁达的心胸和积极的人生态度,他一生融儒道释于一体,诗书画俱佳,他是中国历史上难得一见的旷世奇才,他就是苏轼。

二、知人论世①标题《定风波》苏轼②苏轼生平简历1061年,苏轼应中制科入第三等,被授予官职1069年,神宗即位,苏轼因接连上疏反对王安石新法,被调任杭州通判。

后被调往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知州,政绩显赫,深得民心。

1079年,因作诗被人冠以“文字毁谤君相”的罪名,被捕下狱,史称“乌台诗案”。

出狱后,被贬到黄州。

后来,哲宗即位,苏轼被召还朝。

因不满司马光全盘废除新法,遭旧党排挤,再次被调到杭州当太守。

1091年,他又被召回朝。

但不久又因政见不合,先后被外放到颍州、扬州、定州。

1093年,新党再度执政,他再次被贬至惠阳(今广东惠州市)。

而后,又被再贬至更远的儋州(今海南)。

在宋朝,放逐海南是仅比满门抄斩罪轻一等的处罚。

三、解题定风波:词牌名。

原唐代教坊曲名,敦煌曲子词中有“问儒士,谁人敢去定风流”之句。

此调取名原有平定叛乱之意。

又名《定风流》《定风波令》等。

这首词于元丰五年(1082年)三月七日作于黄州四、整体感知1.检查预习(字音字形自义)2.播放朗诵音频《定风波》(一)齐读序1、全班学生读序,结合注释把握序的内容。

2、个别学生读序,概括序的作用。

序交代了词的主要内容(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结果)即沙湖道中遇雨情景和写作缘由。

(二)读词1、全班读词,加深对词的理解,读准字音、读清节奏、读出词人的情感。

2、学生个别读,读后学生作出评价,简单阐明理由,教师适时点拨重读:莫听、何妨、吟啸、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任(平生)料峭(春风)、(山头)斜照、萧瑟(处)无风雨无晴重读原因①上片“莫听”:“穿林打叶声”是指风吹雨落声,这是当时的客观存在。

“莫听”是苏轼对同行人的劝告,外物不足于萦怀。

“何妨”:二字突出了表现了词人此时从容淡定的神情,任风雨袭来,你下你的雨,我行我的路。

同时透出一点俏皮,更增加一种挑战风雨的意味。

“吟啸徐(行)”:这是一种不为外界环境左右的自得的境界,体现苏轼在风雨中的洒脱、从容、闲适“竹杖芒鞋”体现现在的状态,而“马”是比较物。

竹杖芒鞋自然是轻便的轻巧的,但在风雨路途之中行进拖泥带水,又如何“胜”过骑马呢显然“轻”是一种心态,一种轻松的心态,一种超然物外,顶风冒雨,从容前行的神态。

大有“无官一身轻”之意,与“眼边无俗物,多病也身轻”(杜甫《漫成二首》之一)中的“轻”字亦同。

“任”:任凭,体现出诗人面对自然的风风雨雨我行我素的超然情怀。

②下片“料峭(春风)”与“(山头)斜照”重读形成对比,突出天气的变化。

“萧瑟(处)”重读,突出刚才所经之处的特点,这是外在环境,是客观存在。

“无风雨”“无晴”这是作者的心理感受,是主观认知是作者超然物外的旷达人生境界。

3、自由朗读,读出节奏,读出情感,读出诗人的心理状态。

(三)词序结合1、问:词前小序说了一件什么事情词中哪几句体现了序中内容沙湖道中遇雨莫听穿林打叶声同行皆狼狈何妨吟啸且徐行。

余独不觉。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已而遂晴,山头斜照却相迎。

明确:上片写雨中情景和感受2、请根据上面的内容描述一下雨中情景。

(插入提问:品味“穿林打叶”)3、苏轼如何应对这场狂风暴雨①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积极面对的态度(外物不足于萦怀,不为外界环境左右;从容淡定,甚至有挑战意味)②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安贫乐道的精神或是隐逸思想或是达观和不畏坎坷的超然闲适的心态应对(表达了作者任由风吹雨打都无所畏惧,那种大无畏的精神。

蓑:不是眼前的实景,而是心中所想,闲人、隐逸者的装束)4、探究一苏轼写这首词,仅仅是要表现自己面对自然的风雨而具有的心态吗如果不是,他写这首词到底要表达什么呢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蓑“从何而来作者是以自然的风雨隐喻政治的风雨,人生的风雨,以自己对待自然风雨的态度来表明自己对待政治风雨、人生风雨的态度。

即面对政治的风雨,面对宦海的浮沉,乃至人生的种种危难和挫折,要超然物外,坦然面对,不躲避,不畏惧,泰然处之,潇洒从容。

(或:借对自然风雨的坦然面对抒发对政治风雨的泰然处之之情。

)5、探究二从词的上片可以看出词人是一个怎样的形象词人是一个吟啸徐行、拄着拐杖、穿着草鞋、顶风冒雨、不畏艰难、镇定从容、旷达乐观的形象,是一位笑对人生风雨的达者——“醉”东坡的形象。

6、齐读上片,再现人物形象情感7、感悟苏轼的思想内涵(1)齐读(2)下片写什么雨过天晴后的景象和感受8、小结人物形象:雨过酒醒后的苏东坡是个怎样的人①风雨过后,必将迎来人生的希望(抓住“斜阳”“迎”)②回首往事,人生顺逆心中已无分别(抓住“萧瑟处”“风雨”“晴”)总结明确:“醒”东坡——堪破人生晴雨的智者四、找出自己喜欢的句子或词语,或给你感悟,触发你灵感的句子。

说说喜欢的理由①也无风雨也无晴这个“无”字是苏轼的思想浓缩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何处染尘埃本来无一物,哪有晴雨的分别(佛家的达观)明确:“无”——物我两忘的“坡仙化境”②归去,一蓑烟雨任平生这个归是苏轼的思想浓缩万里归来年愈少,微笑,笑时犹带岭梅香。

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

——心安是家明确:“归”——回归自我的“归去来兮”可能喜欢的句子:①一蓑烟雨任平生披着蓑衣在风雨里过一辈子(这里表示能够顶得住辛苦),意思是不怕风雨,听任自然的生活态度,同时也暗含能顶得住人生风雨,说明他自然、旷达。

由眼前风雨推及整个人生,有力地强化了作者面对人生的风风雨雨而我行我素、不畏坎坷的超然情怀。

②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A“风雨”比喻词人人生中的逆境,如各种政治打击和人生险途。

“晴”比喻春风得意的顺境。

B人生有顺逆,有成败,有荣辱,有福祸。

但无论处于何种境地,我们都要以坦然而超脱的心态去对待,胜不骄,败不馁,福不喜,祸不悲,这样才能完成自己的人格修养。

风雨改变不了苏东坡,也改变不了我们。

感受:六、小结:1、本词通过野外途中偶遇风雨这一生活中的小事,写眼前景,说心中事;因自然现象,谈人生哲理,于简朴中见深意,于寻常处生奇警,表现出旷达超脱的胸襟,寄寓着超凡超俗的人生理想。

它体现了苏轼婉转细致的一面。

2、在经过忧患苦难、九死一生之后,苏东坡还能写出《定风波》《念奴娇赤壁怀古》这样潇洒,这样飞扬,这样开阔,这样博大,这样狂打超脱的作品来,这是苏东坡的艺术才情,更是他的人境界的体现。

3、在历代文人中,苏轼无疑是一个具有传奇色彩而又历经磨难的文学家。

他豁达的人生哲学、完美的人格理想、多才多艺的绝世才华,闪耀在历史的天空。

七、布置作业从课文中摘抄自己喜欢的名言,把它背下来。

八、板书资料链接:《江雪》柳宗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注:这是一个在倔强不屈、凛然无畏、摆脱世俗、超然物外的清高孤傲的形象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掌握词人苏轼人物形象及人生态度、苏轼词特点2、明确以小见大、双关等写作手法的使用教学重点理解作品思想内容及词中所抒发的旷达胸襟。

教学难点领会词中抒情特点及从生活小事去领悟人生哲理及隐喻手法运用。

教学过程一、复习巩固(抽查背诵)二、深入探究文本思考:词人是一个怎样的形象探讨这首词的表现手法苏轼词有何特点1.人物形象从这首词中,可以看出词人是一个吟啸徐行、拄着拐杖、穿着草鞋、顶风冒雨、不畏艰难、镇定从容、旷达乐观的词人形象。

2.苏词题材上的一大特色:用生活小事为题材来表现对人生的思考——以小见大3.写作手法以小见大:词人写途中遇雨,竹杖芒鞋,顶风冒雨,吟啸徐行。

表达出一种搏击风雨、笑傲人生的轻松、喜悦和豪迈之情,并且由眼前的风雨推及整个人生,有力地强化了作者面对人生的风风雨雨不退缩、不丧气、坦然处之的旷达心境。

双关:“风雨”和“晴”既是指自然现象,也是指人生中的风雨和晴天,即:人生中艰难苦难的逆境和人生中春风得意的顺境。

4.《定风波》这首词写眼前景,寓心中事,从习以为常的自然现象生发出深刻的人生哲理,体现了作者藐视祸难、达观自信的智者襟怀。

5.苏轼词特点广阔的社会视野,渊博的学识,旷达的情怀,浓郁的生活情趣。

6.写作风格1、豪放风格。

充沛激昂甚至悲凉的感情;慷慨豪迈的形象;阔大雄壮的场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