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乡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的家乡戏
“戏曲是以歌舞演故事。”
——王国维“蓝脸的窦尔敦,盗御马;红脸的关公战长沙;黄脸的典韦,白脸的曹操,黑脸的张飞,叫喳喳。”这是我小时候最为熟悉的一句经典。在漫长的岁月中,戏曲在历史的长河中穿行,它将所谓的历史“颠覆”,而以崭新而奇特的姿态和面貌出现在时代的舞台中。因此,它又成为了一个时代的缩影。
我的家乡是四川。自然,我也受到了四川文化的熏陶。谈到川剧,我印象最深的还是其中的“胡琴腔”,那一声声铿锵有力的“天语”,一式式精妙绝伦的动作。曾经,我有幸在天青苑川剧演义中心观赏过一段川剧(节选)——穆桂英献宝救夫。“穆桂英那隆重而华丽的装束,丑角儿那诡异而奇特的花脸,官员那滑稽而风趣的行头”无不令我留恋。说实话,我最感兴趣的还是演员们的唱词。虽然,我并非完全能听懂剧中人物所唱的唱词,但是,每当我听到那一声声抑扬顿挫的唱腔时,心中总是无比激动。那语言中所保有的情感似乎随着一阵阵“咚咚锵”的锣鼓声,在我的脑海里蹁跹起舞,盘旋上升。我想,此时舞台上的演员们也不是他们自己了吧!他们化身成了时间的纽带,延续了自己所扮演的角色的生命。或许,他们并没有觉得。
记得,我的外公告诉我,“如果说川剧是我国戏曲宝库中的一颗光彩照人的明珠,那么,胡琴腔就是明珠的‘光芒’。它历史悠久,而且浸透了四川特有的文化。”虽然,我不知道胡琴腔到底经历了怎样的“风吹雨打”,但是,我能肯定四川人在用自己的方式和情感传承着对胡琴腔的执着。因为我感受过,我也曾为之而澎湃。其实,我觉得“胡琴腔”这一类的戏曲的曲风很幽默。就“穆桂英献宝救夫”来说,在表演的过程中,演员有时竟像平时“摆龙门阵”一样,将戏曲的丰富而又隐晦的含义以更贴近生活的方式变现出来。这完全超出了我对戏曲那种正式和神圣的形象的想象。不过,这样也甚好。如果川剧不融入四川人民的感情和精神,那就不能算是川剧了吧!
据我所了解,川剧是由高腔、昆腔、胡琴腔、弱腔等四大声腔加一种本省民间灯戏组成的。这五个种类除灯戏外,都是从明朝末年到清朝中叶,先后由外省的戏班传入四川。而我说观赏过的“穆桂英献宝救夫”就属于其中的胡琴腔,又被称为“二黄腔”。自2000年以来,戏剧就不被热捧。时至今日,我也许久没有再享受过那样的视觉和听觉的盛宴了。不过,川剧早已是国家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了,想必,我与胡琴腔的再次相逢也不会太远了。只不过,深觉遗憾的是我已不能再与当年的原班人马邂逅了。这还真是“桃花依旧在,人面已非昨”啊!
纵观历史,戏曲可谓“中华之瑰宝”。众所周知,戏曲源于民间,根在民间。在以前,如此之艺术可以与人民的生活紧密相连。从田间地里到农家小院,从春种秋收到夏炎冬寒,都可以感受到戏曲的“靓影”,似乎,它就在每个人的身旁。然而,现在越来越多的人们与戏曲的距离越来越远。巡回演出的戏团几近“灰飞烟灭”,似乎仅有寥寥无几的剧院在上演着被现代人遗忘的艺术财富。我终究不明白——是现代人不屑如此之财富吗?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戏曲作为其中的一部分,也同样具有不可磨灭的地位。国人常说,“对于传统文化,理应‘取其精华,弃其糟粕’。”但是,本身不主动地接受文化,又哪里来的“精华”与“糟粕”一说呢!虽说,国家正在激励挽救这样的优秀文化,但是如果没有人民的积极参与,所有的“救援行动”都将徒劳。
简单的“胡琴腔”,简单的“戏曲”,简单的家乡戏,简单的中华文化。文化的救援,其实很简单,我们只需要听、看、享受、陶醉;事实很艰难,我们还要选、学、传承、宏扬。如此的话,可能不久吧,我就能再次在街边听到“五方六万”的激扬。
我能做的就是:我永远爱你,我的“胡琴腔”;我永远爱你,我的家乡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