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亚钧微观经济学第4版知识点笔记课后答案
《微观经济学》(第四版)(全面)
三、庸俗经济学:现代西方经济学的理论渊源 产生背景:以私人产权制度为基础的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发展, 财富总量迅速增大,收入分配的两级化也迅速拉大。资产阶级急 需要代言人对资本主义制度进行辩护。 主要思想:商品的价值不是由生产商品的劳动所创造的,而是 决定于商品的效用,决定于生产商品所耗费的生产费用,决定于 商品的稀缺性,决定于商品的供给与需求。
(3)资源利用:是指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以节约资源,作到 人尽其材、物尽其用、地尽其力,也就是资源利用的充分性。
(4)资源配置与利用的层次与方式
两个层次:宏观层次;
微观层次
两种方式:市场机制方式
计划机制方式
两种配置方式各有相应假设条件、优劣之分
6
三、为什么要研究资源配置与利用问题?
(1)人的欲望(需要)的无限性。
(2)资源的稀缺(有限)性。 Scarcity
相对于人们无穷的欲望而言,资源是稀少短缺的
稀缺性是经济物品(economic goods)的显著特征之一。 稀缺性并不意味着稀少,而主要指不可以免费得到。 要得到经济物品,必须用其他经济物品来交换。 稀缺的原因:一定时期内 物品本身是有限的 利用物品进行生产的技术条件是有限的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
18
第六节 本教材的特点
一、一般教材体系
《西方经济学导 论》(梁小民)
《经济数 学基础》
《西方经济 学》(高鸿业)
《高级宏观经济学 教程(上、下)》
(梁小民)
《中级微观经济学》 (叶德磊)
《高级宏观经济学》 《动态最优化基础》(蒋中一) (戴维.罗默)
《高级微观经济学》 (邹薇)
《运筹学》(李庆高)
西方经济学的理论体系,不是某一个人的独创,它是在长期的 历史过程中,不断丰富和完善起来的,基于探索如何创造更多财 富的目标,它的发展,经历了以下几个重要的阶段。
黄亚钧《宏观经济学》(第4版)配套题库【课后习题】 第二篇 宏观经济的短期模型【圣才出品】
2 / 59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曲线 AD 和短期总供给曲线 SAS1 的交点 B 正好在长期总供给曲线上,因此 B 点不仅是短期 均衡点,也是长期均衡点。这意味着宏观经济在达到短期均衡的同时也达到了长期均衡,此 时均衡价格水平为 P1,均衡产量就是长期潜在产量。在长期均衡下,整个社会的生产资源 得到了充分利用,失业率等于自然失业率。
1 / 59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2.请简述宏观经济中短期均衡和长期均衡的区分。在什么情况下两者达到一致,在什 么情况下两者又会偏离?
答:(1)宏观经济的短期均衡由总需求曲线和短期总供给曲线的交点决定,而长期均 衡由总需求曲线和长期总供给曲线的交点决定。一个经济短期总供给受价格因素的影响,随 着价格水平的上升,企业所愿意提供的产品和服务总量不断增加,所以短期总供给曲线向右 上方倾斜;而一个经济长期总供给由这个经济充分就业的潜在产出水平决定,与价格无关, 因此长期总供给曲线是一条垂直于横轴的直线。
Y 均衡价格水平为 P2,低于原先的长期水平 P0,但均衡总产量保持不变,仍为潜在产量 。
4 / 59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图 7-4 需求冲击的短期和长期影响 4.假定中央银行 A 和中央银行 B 有不同的目标偏好。中央银行 A 关注价格水平的稳 定,而中央银行 B 则关注如何使产出和就业水平保持在自然率的水平上。现假定经济面临 不同的外生冲击因素: (1)外国收入减少; (2)石油价格上升。 请分析中央银行 A 和中央银行 B 在不同的目标偏好下会有怎样不同的政策选择。 答:(1)外国收入减少会降低对本国商品的需求,总需求曲线向左移动,价格水平下 降,短期均衡产量低于自然率的水平。中央银行 A 会增加货币供给量以扩大总需求,总需 求曲线向右移动,价格水平上升,最终达到长期均衡的水平;中央银行 B 也会增加货币供 给量以扩大总需求,总需求曲线向右移动,总产量上升,就业水平提高,最终回到自然率水 平。
微观经济学课后题答案
第十一章 市场失灵和微观经济政策◎ <该章的基本要求与基本知识点>◎ <教学重点与难点>◎ <第一节 垄断>◎ <第二节 外部影响>◎ <第三节 公共物品和公共资源>◎ <第四节 信息的不完全和不对称>◎ <本章小结>※<该章的基本要求与基本知识点>(1)掌握垄断如何产生了低效率;(2)了解对垄断的公共管制;(3)掌握外部影响及其分类;(4)了解有关外部影响的政策,重点掌握科斯定理;(5)了解什么是私人物品和公共物品,怎样确定私人物品和公共物品的最优数量,会用成本—收益分析公共物品的生产。
※<教学重点与难点>四种市场失灵情况;科斯定理※<第一节 垄断>一、垄断与低效率某代表性的垄断厂商的利润最大化情况,如图所示。
图中横轴表示产量,纵轴表示价格。
曲线D和MR分别为该厂商的需求曲线和边际收益曲线。
上述垄断厂商利润最大化状况并没有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
使经济运行于低效率之中,要解决这个问题,有两种解决方法,但是在实际中解决起来比较困难。
二、寻租理论为获得和维持垄断地位而付出的代价完全是一种‘叫非生产性的寻利活动”。
这种非生产性的寻利活动被概括为所谓的“寻租”活动:为获得和维持垄断地位从而得到垄断利润(亦即垄断租金)的活动。
寻租活动的经济损失的大小,就单个的寻租者而言,他愿意花费在寻租活动上的代价不会超过垄断地位可能给他带来的好处;否则就不值得了。
三、对垄断的公共管制垄断常常导致资源配置缺乏效率。
此外,垄断利润通常也被看成是不公平的。
这就使得有必要对垄断进行政府干预。
政府对垄断的干预是多种多样的。
本节主要讨论政府对垄断价格和垄断产量的管制。
四、反托拉斯法从1890年到1950年,美国国会通过一系列法案,反对垄断。
其中包括谢尔受法(1890)、克莱顿法(1914)、联邦贸易委员会法(191)、罗宾逊一帕特曼法(193)、惠特一李法(1938)和塞勒一凯弗维尔法(1950)。
黄亚钧《微观经济学》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不完全信息)【圣才出品】
第十三章不完全信息13.1 复习笔记一、信息不对称1.信息与信息成本(1)信息不对称的含义信息不对称是指市场的一方无法观察到另一方的行为,或者无法获知另一方行动的信息。
信息在市场参与者之间的分布是不均匀的,或者说是不对称的。
不完全信息并不是指某个人获得信息量的多少,而是指这种信息分布的不对称性,所以,信息不完全通常也称为信息不对称。
(2)信息不对称产生的原因产生信息不对称的原因是因为获取信息需要成本。
获得任何信息都是要付出代价的,这个代价就是信息的成本。
如果寻找信息的成本过于高昂,或者有些人不愿意为获取信息支付成本,而能够降低信息成本,或者愿意支付这种成本的一方就形成了对另一方的信息优势,从而导致了信息不对称的格局。
2.道德风险与逆向选择信息不对称对市场经济运行带来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道德风险,二是逆向选择。
(1)道德风险道德风险是指交易双方在交易协议签订后,其中一方利用多于另一方的信息,有目的地损害另一方的利益而增加自己的利益的行为。
例如在购买了全额保险之后,人们的行为会变得不合情理,更加不注重防患风险。
道德风险有时被称为“隐藏行为”,因为对这种行为保险公司无法获知确实的信息,或者说无法支付了解这些信息所需要的成本,它又称为“隐藏信息”问题。
保险公司为隐藏信息不得不付出沉重的代价,不得不付出比预计多得多的赔偿费支出。
所以,在有道德风险的情况下,保险公司可能被迫提高他们的保险费或者甚至拒绝出售保险。
(2)逆向选择逆向选择是指市场的某一方如果能够利用多于另一方的信息使自己受益而使另一方受损,倾向于与对方签订协议进行交易。
在保险市场上,想要为某一特定损失投保的人实际上是最有可能得到赔偿的人,因此,保险公司的赔偿概率将会超过公司根据大数法则统计的总体损失发生概率,这就是保险公司的逆向选择。
道德风险行为会加重逆向选择,但两者并不相同,道德风险是由于人们的隐藏行为而提高了发生损失的概率,而逆向选择则是由于投保人分布的偏向性而使保险公司的赔偿率超过预计水平。
黄亚钧《微观经济学》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劳动市场)【圣才出品】
第八章劳动市场8.1 复习笔记一、劳动的需求与供给1.劳动的需求与需求弹性劳动需求曲线的倾斜程度还与劳动的需求弹性有关。
一般来讲,劳动的需求弹性取决于以下几个因素:(1)劳动使用的密集程度在其他条件不变时,如果某种生产过程大量使用劳动,而使用资本的数量相对较少,那么,劳动的需求弹性就较大;反之,劳动的需求弹性就较小。
(2)劳动的边际产量下降的速度假定其他情况不变,劳动的边际产量下降得越快,劳动需求弹性就越小。
(3)产品的需求弹性产品的需求弹性越大,生产该产品所需的要素需求弹性就越大。
作为一种派生需求的要素需求,其弹性与产品的需求弹性是一致的。
(4)资本对劳动的替代性从长期来看,资本对劳动的替代性也是影响劳动需求弹性的一个重要因素。
资本对劳动的替代性越强,长期劳动需求弹性就越大。
2.劳动供给的时间配置模型(1)工资与闲暇的时间最优配置用来表示闲暇时间,用表示个人的收入,用表示小时工资率,一天为24小时,那么预算约束线将符合下面这个表达式:从一般意义上说,收入和闲暇都是正常商品,即更多的收入或更多的闲暇时间能给人们带来更高的效用水平。
假定个人效用函数为,则个人的最优收入—闲暇组合均衡点为图8-1中的点。
图8-1 工作与闲暇的时间配置(2)工资变动的价格效应这里所指的工资就是闲暇的价格,那么价格上升,会有价格效应发生,而价格效应又可分解为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
①替代效应工资上升后,闲暇的价格也上升,劳动者的替代行为应该是用收入来替代变得相对昂贵的闲暇,闲暇就会减少,所以替代效应使劳动者在工资水平上升后少休息、多工作。
②收入效应工资上升,劳动者的收入也随之上升,劳动者会用收入购买更多的闲暇,闲暇反而会增加,所以收入效应又使劳动者在工资水平上升后多休息、少工作。
因此,工资提高带来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的作用是相反方向的,前者鼓励多工作而后者鼓励多休息,所以,工资的提高有可能使劳动者增加劳动供给,也可能正好相反,净结果即价格效用的最终作用如何取决于两者的相对大小。
微观经济学名词解释(黄亚钧版课后习题摘录).doc
机会成本:生产一单位的某种商品的机会成本是指生产者所放弃的使用相同的生产要素在其他生产用途中所能得到的最高收入。
需求的价格弹性: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变动对于该商品的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
或者说,表示在一定时期内当一种商品的价格变化百分之一时所引起的该商品的需求量变化的百分比。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在一定时间内,在其它商品的消费数量保持不变的条件下,随着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消费量的增加,消费者从该商品连续增加的每一单位中所得到的效用增量即边际效用是递减的。
消费者均衡:消费者均衡是研究单个消费者在既定收入条件下实现效用最大化的均衡条件。
是指在既定收人和各种商品价格的限制下选购一定数量的各种商品,以达到最满意的程度, 称为消费者均衡。
消费者均衡是消费者行为理论的核心。
恩格尔曲线:恩格尔曲线(Engel curve),反映的是所购买的一种商品的均衡数量与消费者收入水平之I'可的关系消费者剩余:消费者在购买一定数量的某种商品时愿意支付的最高总价格和实际支付的总价格之间的差额无差异曲线:是用来表示消费者偏好相同的两种商品的所有组合。
或者说表示能给消费者带来相同的效用水平或满足程度的两种商品的所有组合。
预算约束线:表示在消费者的收入和商品的价格给定的条件下,消费者的全部收入所能购买到的两种商品的组合边际替代率(MRS):在维持效用水平不变的前提下,消费者增加一单位某种商品的消费数量时所需要的放弃另一种商品的消费数量。
等产量线:是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条件下生产同一产量的两种生产要素投入量的所以不同组合的轨迹。
经济成本:机会成本,显成本,隐成本之和。
完全竞争市场:具备4个条件,市场上有大量的买者和卖者,市场上每一个厂商提供的商品都是同质的,所有的资源具有完全的流动性,信息是完全的规模报酬:分析的是企业的生产规模变化与所引起的产量变化之间的关系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随着一种商品的消费数量的逐少增加,消费者想要获得更多的这种商品的愿望就会递减,从而他为了多获得一单位的这种商品而愿意放弃的另一种商品的数量就会越来越少。
黄亚钧《微观经济学》复习大全(宏观经济的短期模型-总需求理论)
①自生支出乘数
自生支出乘数是指自生支出的增加对亍总收入的扩张具有成倍的放大效应,用 k 来表示,
即: k Y A
可见,自生支出乘数是总收入的增量和自生支出的增量乊比。
②政府购买乘数
政府购买乘数是总收入的增量和政府购买的增量乊比,即每增加一单位的政府购买所带
来的收入的增量,即: ③乘数效应
k Y Y A G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第八章 总需求理论
8.1 复习笔记
一、国民收入的决定 1.计划支出线 意愿戒计划总支出是指一个社会中家庭、企业和政府所愿意购买的产品和服务的总量, 用 E 来表示有:
E CI G 其中,C 代表消费,I 代表投资,G 代表政府购买。总需求和计划总支出实际上是一回 事,丌过是同一概念的两种丌同表达斱式而已。 消费 C 是可支配收入 Y T 的凼数,其中 Y 代表收入, T 代表税收,即:
AaI G bY 是随着收入增加而增加支出,因此属亍派生支出,用 eY 来表示, e 代表边际支出倾 向,表示每增加一单位收入所增加的支出,即:
1 / 40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e dE dY
派生支出实际上就是派生消费,e 也就等亍边际消费倾向 b 。因此,式 E a bY I G
4 / 40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图 8-3 边际支出倾向的变劢
二、利率的决定
1.货币的需求
(1)流劢性偏好
流劢性就是指持有货币在交易过程中的便利性,而人们愿意持有货币以保持这种便利性
的倾向,就被称作流劢性偏好。因此,流劢性偏好就是对货币的需求。
黄亚钧《微观经济学》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要素的需求与供给)【圣才出品】
第七章 要素的需求与供给7.1 复习笔记一、生产要素的需求 1.作为派生需求的要素需求 (1)派生需求的含义派生需求又称为引致需求,是指由于消费者对产品的需求而导致了厂商对生产要素的需求。
即消费者对产品的需求派生了厂商对要素的需求。
(2)要素需求的决定假定厂商仅使用两种生产要素:劳动与资本,因此有:,。
和分别为投入要素的收益函数和成本函数。
于是,厂商的利润函数为:,当厂商对每一种要素投入数量分别作出决策的时候,其利润最大化的必要条件(即一阶条件)应为:,等式的左边是每增加一单位要素投入(劳动和资本)所带来的收益的增量,也就是要素的边际收益;等式的右边是每增加一单位要素投入(劳动和资本)所带来的增加成本,也就是要素的边际成本。
因此,对每一种要素来说,厂商雇用该要素的边际收益应该等于其边际成本,此时厂商的利润可以达到最大,这也就决定了对生产要素的需求。
2.要素的边际收益L K (),R R L K =(),C C L K =(),R R L K =(1)要素的边际收益要素的边际收益应该是增加一个单位的要素投入所带来的产出增量给厂商带来的收益增量,即要素的边际生产力带来的收益增量。
因此,从数学的角度来看,要素的边际收益就是产品的边际收益和要素的边际产量的乘积,即:称为边际收益产品。
一般来讲,由于随着要素投入的增加而减少,MR随着产品销量的增加而下降,所以,要素的边际收益产品随着要素投入的增加而递减。
(2)完全竞争厂商的要素的边际收益如果厂商面对的是完全竞争的产品市场,厂商的边际收益等于价格,要素的边际收益也就等于价格乘以边际产量,这种要素的边际收益又称之为要素的边际产品价值()。
按照投入要素的不同,要素的边际产品价值同样可分为劳动的边际产品价值()和资本的边际产品价值(),即:要素的边际产品价值曲线和边际收益产品曲线如图7-1所示。
图7-1 要素的边际收益曲线3.厂商的要素需求曲线(1)厂商短期内对要素的需求在讨论厂商短期内对生产要素的需求曲线时,资本是固定不变的,因此讨论的就是对劳动的需求。
《微观经济学》(第四版) 黄亚钧 第11章 风险与资产选择
风险资产去除风险因素后其收益率应与无风险资产 的收益率相等。
ri i(rmrf)rf
或 ri rf i(rmrf)
() ()
风险资产市场线
预期收益率
在市场线ri上 i方 (rm: rf )rf
A
市场线
rm
B (斜率= rm - rf )
rf
0
1
β值
套利定价理论
• 资产A的收益率Ra函数为:
R aaabafea
共同基金的作用
1、增长型基金(Growth funds); 2、活跃型基金(Performance funds; 3、收益型基金(Income funds); 4、债券基金(Bonds funds); 5、指数型基金(Index funds);
• 股票指的是股份公司发给持有人作为所有 权凭证并分发股息的一种永久性证书。
• 股份公司和证券市场具有分散险的功能。
期货合同的作用
✓期货(Futures)市场,即买、卖双方签订一 份标准化合约,规定卖方有义务在事先 商定的将来某一特定时间,按事先约定 的协议价格,向买方交付一定数量的商 品,买方则有义务按合约规定的价格付 款。
阿莱斯之谜
由于人们普遍觉得A优于B,即A>B,用预期效 用函数来表示就是:
U(100)>0.1U(500)+0.89U(100)+0.01U(0) 重新整理上式可得:
0.11U(100)>0.1U(500)+0.01U(0) 两边同时加上(0)可得:
0.11U(100)+0.89U(0)>0.1U(500)+0.90U(0) 上式左、右分别是C和D的预期效用函数,且C 应优于D,所以,觉得A优于B又觉得C不如D是 不符合效用极大化原理的。
黄亚钧《微观经济学》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消费者选择)【圣才出品】
第二章消费者选择2.1 复习笔记一、消费者偏好1.效用、总效用与边际效用(1)效用效用是指消费者从商品和服务的消费中能得到的满足感。
效用是对从某一商品组合的消费中得到的满足感的主观衡量,其衡量的单位是任意的,一个单位的效用代表消费者得到了一份主观上的满足感。
(2)总效用与边际效用总效用就是消费者从商品和服务的消费中得到满足的总量,而边际效用是指每增加一个单位消费量所引起的总效用的增量,因此也就是消费最后一个单位商品或服务所带来的效用增量。
(3)经济商品、经济负商品和经济中性商品①经济商品是指凡是增加其消费量能增加总效用,或边际效用为正的物品。
这样的商品很多,如面包、书籍、旅游。
②经济负商品是指如果增加某种物品的消费,反而会使总效用下降,或其边际效用为负的物品。
这一类物品(并非一定具有实体)有:变质的食品、污染、战争等。
③经济中性商品是指增加其消费既不会增加也不会减少总效用,或其边际效用为零的物品。
这通常是与消费者毫不相干的物品或事物。
2.边际效用递减规律(1)边际效用递减规律的内容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是指在一定时间内,在其他商品的消费数量保持不变的条件下,随着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消费量的增加,消费者从该商品连续增加的每一消费单位中所得到的效用增量,即边际效用是递减的。
(2)边际效用递减规律的数学表达边际效用递减规律,也可以用数学语言表达。
设商品的效用函数为:()=,TU U X则边际效用为:,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可表达为:效用函数的一阶导数,即边际效用大于零表示随着的增加,总效用也相应增加;效用函数的二阶导数小于零则表示随着的增加,边际效用是递减的。
3.消费者偏好与无差异曲线(1)基数效用与序数效用基数效用是指效用如同长度、重量等概念一样,可以具体衡量并加总求和,具体的效用量之间的比较是有意义的。
序数效用是指,效用仅是次序概念,而不是数量概念。
在分析商品效用时,无需确定其具体数值是多少,只需用第一、第二、第三等序数来说明各种商品效用大小顺序,并由此作为消费者选择商品的根据。
微观经济学课后习题参考答案共51页文档
微观经济学课后习题参考答案第一章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西方经济学:西方经济学是研究既定制度下稀缺资源的配置和利用问题的学科。
机会成本:当把一定的资源用来生产某种产品时所放弃的其他产品的最大收益。
资源配置:是指在各种可供选择的用途中,一个社会如何把经济资源分配到不同的生产部门、不同企业以及不同的社会各成员中,以取得最大的经济效果。
实证分析:主要涉及对经济现象的分析和预测。
规范分析:主要涉及对经济现象做出“好与坏”的判断。
二、选择题BCBCD三、判断题√√√X√√四、简答题1、请简单介绍微观经济学的基本研究内容。
答:微观经济学研究的基本内容主要有:(1)、均衡价格理论(2)、消费者行为理论(3)、生产者行为理论主要包括:投入-产出理论、成本-收益理论和市场实现理论。
而市场实现理论是生产者行为理论的第三个部分,分析不同市场中生产者利润最大化的实现问题。
这里的不同市场是指:完全竞争市场和不完全竞争市场。
(4)、生产要素市场理论,由生产要素的需求理论和生产要素的供给理论组成。
(5)、一般均衡论和福利经济学(6)、市场失灵和微观经济政策2、西方经济学中的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有什么区别?请举例说明。
答:两者的区别:(1)实证经济学企图超脱和排斥一切价值判断,只研究经济本身的内在规律,并根据这些规律,分析和预测人们经济行为的效果。
规范经济学则以一定的价值判断为基础,是以某些标准来分析处理经济问题,树立经济理论的前提,作为制定经济政策的依据,并研究如何才能符合这些标准;(2)实证经济学所要回答的是“是什么”的问题,或者是“对经济问题如何解决”;规范经济学是以一定的价值判断为基础,提出某些准则,作为判断经济事物的好坏以及制定经济政策的依据,它力求说明的是“应该是什么”的问题,或者是“对经济问题应该如何解决”;(3)实证经济学排斥一切价值判断,只研究经济本身的内在规律,因此实证经济的内容具有客观性,即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所得的结论可以根据事实来进行检验。
黄亚钧《微观经济学》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导论)
第一章导论1.1 复习笔记一、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方法1.什么是宏观经济学(1)宏观经济学的含义宏观经济学也称为总量经济学,是一门以一国(或地区)的宏观经济运行作为主要研究对象的经济学科。
它以国民经济总体作为考察对象,研究经济生活中有关总量的决定与变动,解释失业、通货膨胀、经济增长与波动、国际收支与汇率的决定和变动等经济中的宏观整体问题。
(2)常见的宏观经济问题①一国的经济增长的决定。
②引起一国经济的波动的原因。
②失业产生的原因。
④产生通货膨胀的原因。
⑤全球经济体系对国民经济运行的影响。
⑥宏观经济政策能否改善一国的经济运行情况。
2.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1)经济增长经济增长是指一个国家总产出水平的不断提高。
由于产出的增长率,尤其是人均产出的增长率最终决定一国的贫富程度,因而宏观经济学的一个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弄清人均产出增长率的决定因素。
(2)经济周期经济周期是指经济运行过程中出现的阶段性的不规则的上下波动。
经济周期通常用实际国内生产总值(可表示为GDP)和其他一些宏观经济指标的波动来衡量。
一个经济周期通常由这样几个部分组成:收缩期、谷底、扩张期、顶峰。
(3)失业失业是指在当前工资水平下愿意工作的人无法找到工作。
一个国家的失业总人数被称为失业人口,有工作的人的总数被称为就业人口,二者之和是一国的劳动人口。
失业率是失业人口与劳动人口的比率。
(4)通货膨胀通货膨胀简称通胀,指的是一国平均价格水平的上升。
通货膨胀率是价格水平的百分比变化。
年通货膨胀率的公式为:年通货膨胀率=(今年的价格水平-去年的价格水平)/去年的价格水平×100%。
上面公式中的价格水平通常选用消费者价格指数(CPI)的数字。
(5)开放经济开放经济是指在当前的世界经济格局中,任何一个有一定规模的国家的经济都是一个与其他国家有着大量贸易和金融联系的经济体。
在开放经济条件下,任何一国经济的发展都在不同程度上受到其他国家经济发展的影响和制约。
黄亚钧《微观经济学》(第4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导论(圣才出品)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何限制的物质资源,也不可能拥有无限的时间来享受和利用这些资源,稀缺性始终要求人们 做出各种各样的选择,而选择意味着“取舍”,这正是经济学产生的根源。
2.基本问题 (1)生产什么 “生产什么”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选择用总量既定的生产资源来生产哪些产品,并最大 限度地满足人们的需要,也就是资源配置问题。由于资源的稀缺性,任何形式的资源配置都 会产生成本,这种成本就是人们选择所产生的成本。如果某人选择了某一资源用于某种用途, 这就意味着他同时放弃了这一资源的其他用途,而其他用途所产生的价值就构成了使用这一 资源的成本,经济学上称之为“机会成本”。如果某一种资源有两种以上的其他用途,那么, 机会成本就是指其中最有价值的用途所创造的收益。因此,机会成本是指所放弃的“次佳” 选择产生的收益。 (2)如何生产 由于选择生产什么需要成本,由此产生了“如何生产”的问题。“如何生产”要解决的 是在生产同一种产品的许多种不同方法(如多用资本和少用劳动的方法或少用资本多用劳动 的方法)中选择一种成本最低或者最有效率的方法,这既要从技术角度考虑,也要从经济角 度考虑。一种生产方法是有效的,是指不可能增加一种产品的生产而不从另一种产品的生产 中抽取资源,从而减少另一种产品的产量。 (3)为谁生产 “为谁生产”在相当程度上是一个收入分配问题,这既是一个经济问题,又是一个社会 问题。因此,不同社会制度、不同风俗习惯、不同道德规范会有不同的看法。 3.微观经济学 微观经济学研究的是微观或“小型”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如消费者、投资者、工人、
2 / 38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厂商以及单个行业和市场等。微观经济学提供了认识各种层次的经济运行的基础知识和基本 研究方法,因为,所有的经济决策最终是由个体经济单位(消费者、工人、厂商等)做出的, 微观经济学包含了对影响这些决策的各种因素的研究。这些个体决策的加总就构成了一个总 体经济的运行。
04531《微观经济学》课后练习各章节答案
04531《微观经济学》课后练习各章节答案《微观经济学》课后练习各章节答案第⼀章导⾔基本概念1.稀缺性2.经济学3.实证分析4.规范分析5.机会成本6.⽣产可能性边界答案1.稀缺性:稀缺性是指社会提供的东西少于⼈们想拥有的。
2.经济学:经济学是关于⼈们和社会怎样处理稀缺性的研究。
经济学分为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两⼤分⽀。
微观经济学是研究个体经济单位的⾏为,这些个体经济单位包括了任何参与经济运⾏的个⼈和实体。
宏观经济学着眼于经济总量和经济的总体运⾏的研究。
3.实证分析:实证分析是根据⼀定的假设,分析世界是什么,涉及解释和预测。
4.规范分析:规范分析是企图描述经济体系应该如何运⾏。
5.机会成本:某物品的机会成本就是为了获得它⽽放弃的另外选择的最⾼价值或收⼊。
6.⽣产可能性边界:对于给定的固定数量的⼟地、劳动和其他投⼊品,⼀个企业或者⼀个国家能够⽣产的物品和劳务的最⼤数量称为它的⽣产可能性边界。
选择题1.经济学可定义为( )A.政府对市场制度的⼲预B.企业赚取利润的活动C.研究稀缺资源如何有效配置的问题D.学习变得更⽆私以解决稀缺性问题2.“资源是稀缺的”是指( )A.资源是不可再⽣的B.资源必须留给下⼀代C.资源终将被耗费殆尽D.相对于需求⽽⾔,资源总是不⾜的3.失业问题反映在⽣产可能性边界图上,表现为( )A.⽣产可能性边界内的⼀点B.⽣产可能性边界上的⼀点C.⽣产可能性边界以外的⼀点D.不在该平⾯直⾓坐标系上4.⼀个经济体系必须回答的基本问题是( )A.⽣产什么,⽣产多少B.如何⽣产C.为谁⽣产D.以上都包括5.下⾯哪⼀句是实证的表述( )A.通货膨胀对经济发展有利B.通货膨胀对经济发展不利C.只有控制货币量才能抑制通货膨胀D.治理通货膨胀⽐减少失业更重要6.下⾯哪⼀句是规范的表述( )A.由于收⼊⽔平低,绝⼤多数中国⼈还买不起⼩轿车B.随着收⼊⽔平的提⾼,拥有⼩轿车的⼈会越来越多C.⿎励私⼈购买⼩轿车有利于促进我国汽车⼯业的发展D.提倡轿车⽂明是盲⽬向西⽅学习,不适于我国国情7.“富⼈的所得税税率⽐穷⼈⾼”是( )A.规范的表述B.实证的表述C.否定的表述D.理论的表述8.⼩王的时间既可以听⼀次经济学讲座也可以打⼀场⽹球。
微观经济学第四版课后习题答案精编资料
微观经济学第四版课后习题答案平狄克《微观经济学》课后习题答案(一)(2009-05-08 17:38:55)转载标签:平狄克《微观经济学》课后习题答案教育分类:考研心记第一章复习题1.市场是通过相互作用决定一种或一系列产品价格的买卖双方的集合,因此可以把市场看作决定价格的场所。
行业是出售相同的或紧密相关的产品的厂商的集合,一个市场可以包括许多行业。
2.评价一个理论有两个步骤:首先,需要检验这个理论假设的合理性;第二,把该理论的预测和事实相比较以此来验证它。
如果一个理论无法被检验的话,它将不会被接受。
因此,它对我们理解现实情况没有任何帮助。
3.实证分析解释“是什么”的问题,而规范分析解释的是“应该是什么”的问题。
对供给的限制将改变市场的均衡。
A中包括两种分析,批评这是一种“失败的政策”——是规范分析,批评其破坏了市场的竞争性——是实证分析。
B向我们说明在燃油的配给制下总社会福利的被损坏——是实证分析。
4.由于两个市场在空间上是分离的,商品在两地间的运输是套利实现的条件。
如果运输成本为零,则可以在Oklahoma购买汽油,到New Jersey出售,赚取差价;如果这个差价无法弥补运输成本则不存在套利机会。
5.商品和服务的数量与价格由供求关系决定。
鸡蛋的实际价格从1970年至1985年的下降,一方面是由于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而导致鸡蛋需求的减少,同时也因为生产成本的降低。
在这两种因素下,鸡蛋的价格下降了。
大学教育的实际价格的升高,是由于越来越多的人倾向于获得大学教育而导致需求提高,同时教育的成本也在升高。
在这两方面因素作用下,大学教育费用提高了。
6.日圆相对美圆来说,价值升高,升值前相比,兑换同样数量的日圆需要付出更多的美圆。
由汇率的变化引起购买力的变化,在日本市场出售的美国汽车,由于美圆贬值日圆升值,持有日圆的消费者将较以前支付较底的价格;而在美国市场出售的日本汽车,由于日圆升值美圆贬值,持有美圆的消费者将面对较以前提高的价格。
黄亚钧《微观经济学》课后习题详解通货膨胀【圣才出品】
第五章通货膨胀1.货币有哪些基本职能?通常有哪些指标可以用来测算货币数量?答:(1)一般而言,货币有三种基本职能:计价单位、交易媒介和价值贮存。
①计价单位。
作为计价单位,货币为衡量千差万别的商品的相对价格提供了标准。
②交易媒介。
货币作为交易媒介的职能表现为,人们可以用货币来购买任何所需要的商品或服务。
换句话说,货币被普遍接受的法定等价物,通过这一法定等价物,不同商品生产者可以互相交换自己的劳动成果。
③价值贮存。
作为价值贮存的职能,货币提供了将当前的购买力转移到未来的手段。
(3)按照对货币资产流动性的要求,通常有C、1M等指标来测算货币数量。
CM、2(现金)是最具备流动性的资产。
1M不M包括C,还包括个人活期存款和旅行支票等。
2仅包括1M代表流动性最强M,而且还包括储蓄存款、定期存款等其他存款形式。
因此,1的货币,称之为狭义货币;而2M不仅包括流动性最强的货币,而且还包括一些流动性较差的货币,又称为广义货币。
2.为什么说货币数量方程式不仅是一个会计恒等式,也是一个货币市场均衡方程式?答:(1)货币数量与GDP之间的关系可以通过数量方程式反映出来:MV PY其中,M代表货币数量,V代表货币的收入流通速度,P代表价格水平,Y代表实际GDP。
可见,上式是一个会计恒等式,只要对式中的四个变量做出如上定义,则等式自然成立。
将上式略作变换,可得:1M Y P V=式中,/M P 表示一个经济实际货币的数量。
从中看到,在V 固定不变的情况下,一个经济的货币数量与人们的收入有关,即货币数量的多少取决于人们收入的高低。
(2)用()/dM P 表示人们对经济中实际货币数量的需求,假定人们对货币的需求只是为了满足交易的需要,那么货币需求函数可表达为:dM kY P ⎛⎫= ⎪⎝⎭也就是说,人们愿意持有的实际货币数量是实际收入的一个比例。
假定k 为一固定常数,那么,人们对实际货币的需求量会随着收入的上升而上升,随着收入的下降而下降。
黄亚钧《微观经济学》课后习题详解宏观经济的衡量与均衡【圣才出品】
圣才电子书
式得到的。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1)GDP 消胀指数和消费者价格指数都能反映经济的总体价格水平,但它们在三个方
面有明显区别:①GDP 消胀指数衡量价格时涉及的商品组合更广泛,它包含所有商品和服
务的价格信息,而 CPI 只衡量消费者购买的代表性产品和服务的价格;②GDP 消胀指数仅
(2)投资:根据储蓄投资恒等式: I SP Sg M X ,则 I 300 200 100 200 。 (3)政府支出: GDP C I G X M ,则 G 5000 200 3800 100 1100 。
5.根据表 2-1,分别用支出法与收入法计算国民生产总值。 表 2-1
仅包含本国生产的产品价格,进口产品不计入 GDP 因而也不反映在 GDP 消胀指数里。而
如果进口品在消费中占有比较重要的地位,它就会被计入 CPI,因此 CPI 往往包括进口品的
价格;③CPI 所衡量的商品组合的数量是固定的,而 GDP 消胀指数所涉及的商品组合的数
量是变动的,它取决于每年的产量。假定经济中只生产 A、B 两种产品,那么 GDP 消胀指
格的差异,不同的是 GDP 消胀指数使用的是当前的产量,商品数量组合每年不同;而 CPI
使用的是基年的产量,商品数量组合是固定的。GDP 消胀指数也称为帕夏指数(Paasche
Index),而 CPI 则称为拉斯佩耶斯指数(Laspeyres Index)。
(2)生产者价格指数(PPI)与 CPI 相似,它使用固定的商品组合。它与 CPI 的差别 在于,一方面两者包括的范围有差异,比如说它包括原材料和中间产品;另一方面,它衡量 的不是消费者实际支付的零售价格,而是销售过程中开始阶段的价格水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 章导论1.1复习笔记一、经济学的基本概念1.稀缺性(1)经济学的含义经济学是研究人们选择行为的理论。
更明确地说,经济学研究的是个人、企业和政府在一定的经济条件下如何进行选择以及这种选择对社会经济活动造成的影响。
人们进行选择的原因在于资源的稀缺性。
(2)稀缺性的含义稀缺并不是指资源在绝对数量上的多寡,而是指相对于人们无限多样、不断上升的需要来说,用以满足这些需要的手段,即有用的资源,是相对不足的。
同时,在既定的技术条件下,可利用的资源是相对不足、有限的。
(3)稀缺性与选择在资源稀缺条件下,人们不可能随心所欲地生产,也不可能随心所欲地消费,稀缺性就要求人们做出选择。
对社会来说,稀缺性体现在生产资源的相对不足。
社会在既定的资源条件下,不仅要在不同商品的生产中进行选择,还要在消费和投资中做出选择。
对个人来讲,稀缺性体现在消费资源(收入)的相对不足。
个人在一定的收入条件下,不仅要在不同商品的消费中进行选择,还要在消费和储蓄间做出选择。
(4)稀缺性在经济学中的作用资源的稀缺性是一切经济学分析的基础和前提条件。
人们不可能拥有无穷无尽的不受任何限制的物质资源,也不可能拥有无限的时间来享受和利用这些资源,稀缺性始终要求人们做出各种各样的选择,而选择意味着“取舍”,这正是经济学产生的根源。
2.基本问题(1)生产什么“生产什么”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选择用总量既定的生产资源来生产哪些产品,并最大限度地满足人们的需要,也就是资源配置问题。
由于资源的稀缺性,任何形式的资源配置都会产生成本,这种成本就是人们选择所产生的成本。
如果某人选择了某一资源用于某种用途,这就意味着他同时放弃了这一资源的其他用途,而其他用途所产生的价值就构成了使用这一资源的成本,经济学上称之为“机会成本”。
如果某一种资源有两种以上的其他用途,那么,机会成本就是指其中最有价值的用途所创造的收益。
因此,机会成本是指所放弃的“次佳”选择产生的收益。
(2)如何生产由于选择生产什么需要成本,由此产生了“如何生产”的问题。
“如何生产”要解决的是在生产同一种产品的许多种不同方法(如多用资本和少用劳动的方法或少用资本多用劳动的方法)中选择一种成本最低或者最有效率的方法,这既要从技术角度考虑,也要从经济角度考虑。
一种生产方法是有效的,是指不可能增加一种产品的生产而不从另一种产品的生产中抽取资源,从而减少另一种产品的产量。
(3)为谁生产“为谁生产”在相当程度上是一个收入分配问题,这既是一个经济问题,又是一个社会问题。
因此,不同社会制度、不同风俗习惯、不同道德规范会有不同的看法。
3.微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研究的是微观或“小型”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如消费者、投资者、工人、厂商以及单个行业和市场等。
微观经济学提供了认识各种层次的经济运行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研究方法,因为,所有的经济决策最终是由个体经济单位(消费者、工人、厂商等)做出的,微观经济学包含了对影响这些决策的各种因素的研究。
这些个体决策的加总就构成了一个总体经济的运行。
4.市场经济(1)市场与市场经济“市场”是一个广义的概念,不仅仅局限于商品买卖的场所,而是涵盖了在商品和服务的生产、销售、购买等活动中的所有潜在的买方、卖方之间的相互作用。
市场经济是指经济的运行靠的是市场的自发作用,政府没有在人们的选择中起到明显的作用。
(2)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①个人所有在市场经济中,一切生产要素都归个人所有,即个人可拥有劳动、知识和技能(又称人力资本),也可拥有机器、建筑(又称物质资本),还可以拥有土地等自然资源以及货币资本。
不同的人在各种要素的拥有量上会有很大的不同。
②私人利益在市场经济中,个人被假定为“理性”的,其含义是,其做出决策的出发点是私人利益,每个人都在寻求私人利益极大化。
此处私人利益是广义的,既包括物质上的享受,也包括精神上的满足。
在市场经济下,每个人追求自己的利益,尽可能使自己的利益极大化。
在这样一个社会中,只要保证政府行使基本的维持法律和秩序的功能,许多不相干的人在追求自身利益的同时,事实上也是在为社会的利益服务。
一群“自私”的个人却组成了一个稳定有序、不断发展的社会。
③小型经济为了处理上的方便,“市场经济”还要进一步被抽象、简化为一个“小型经济”,通常假设市场上只有两个消费者、两种产品、两种生产要素等。
二、经济学的方法1.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1)实证分析实证分析方法主要回答“是什么”的问题。
实证分析的一个基本特征就是它提出的命题是可以测试真伪的,如果这个命题是正确的,那么,它必须在逻辑上站得住,并且还要与经验证据相符。
在微观经济学的分析中,采用的主要是实证分析方法,这是一种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理论分析方法。
(2)规范分析规范分析方法回答“应该怎么样”的问题。
从本质上说,规范分析不如实证分析那么精确、科学,因为它是一种带有强烈主观色彩、牵涉到个人道德准则和好恶的价值判断,是无法证明其正误、真伪的。
2.均衡分析与边际分析(1)均衡与均衡分析方法①均衡在经济学分析中,均衡是指这样一种状态:各个经济决策者(消费者、生产者等)所做出的决策正好相容,并且在外界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每个人都不会愿意再调整自己的决策,从而不再改变其经济行为。
②均衡分析均衡分析方法是假定外界诸因素(自变量)是已知的和固定不变的,然后再研究因变量达到均衡时应具备的条件。
在均衡状态下,当事人的决策对个人来说,已使私人利益极大化,或已达到最优。
(2)边际与边际分析方法①边际边际指一个微小的增量带来的变化,即数学中的微分的含义。
有关边际的概念概括起来分为两大类:边际收益(MR)和边际成本(MC)。
前者指稍微增加某种经济活动所带来的增加的利益(如货币收入、满意程度等);后者指稍微增加某种经济活动所带来的增加的成本或减少的利益。
②边际分析寻求利益极大化的个人总是遵循这样的边际原则:当某项经济活动(如生产、消费)的边际收益大于边际成本时,人们会扩大这种活动;反之,则减少这种活动,直到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此时的这种经济活动处于最优状态,也就是达到了均衡。
3.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1)静态分析在均衡分析中,一般假定外在因素是已知的和既定的,来考察内在因素达到均衡状态的条件和在均衡状态下的情况,这种分析被称为静态分析。
如果自变量中的一部分或全部发生了变化,先对变化之后的自变量再作一次静态分析,分析自变量变化后因变量达到均衡状态的情况,然后对变化前后两套不同外界因素条件下的因变量值进行比较,但不考察从原均衡状态到新均衡状态的变化过程,这种分析方法被称为比较静态分析。
(2)动态分析动态分析是指考察两个均衡状态之间的变化过程的方法。
通过动态分析,可以了解在外界条件发生变化后,经济活动达到新的均衡状态所需的时间、经过的路径等。
动态分析方法的主要运用是蛛网模型。
4.经济模型要对某一社会经济现象进行分析,通常要将这一现象高度简化抽象为一个模型,以便于更好地理解或解决最本质的问题。
经济模型中涉及许多变量,这些变量可以分为两大类:①外生变量:可以直接测定出来,或假定为既定的和已知的;②内生变量:必须通过模型的求解过程才能计算出来。
三、需求与供给1.需求、需求量与需求曲线(1)需求经济学中的需求包含两层含义:①需求来自消费者的嗜好或偏好,是一种纯粹主观上的需要;②需求也受到消费者收入预算的客观条件的约束,需求必须是有支付或购买能力的需求。
因此,需求是主观爱好和客观能力的统一。
(2)需求量在经济学中,需求量和需求是两个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的概念。
需求量是指在某一时期内消费者愿意购买的商品和服务的数量,而需求是指商品需求量与该商品价格之间的一种关系,它反映了在不同价格水平下商品的需求量。
消费者对某种商品的需求量取决于许多因素:收入、相关商品的价格、年龄、教育水平、预期等,而最重要的因素可以说是该商品的价格。
(3)需求规律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某一商品的价格越低,消费者对该商品的需求量越大;而商品的价格越高,消费者对该商品的需求量则越小。
(4)需求曲线需求曲线表示了在不同价格下消费者所愿意购买的商品的数量,也可以用另一种等价的说法,即需求曲线代表了对某一商品的市场投放量消费者所愿意支付的价格。
需求曲线由左上方往右下方倾斜,斜率为负,反映了“价高量减、价低量增”的需求规律。
(5)市场需求的影响因素除了价格之外,还有一些因素也对市场需求起着重要作用,主要有:①偏好。
偏好是指人们对某一事物的喜爱程度。
人们只有喜欢某件商品才有购买的欲望,因此,在价格不变的情况下,对商品偏好的上升会增加该商品的需求量。
偏好既与消费者的个人爱好和个性有关,也与整个社会风俗、时尚有关。
②收入。
一般来说,收入与需求是正相关的,即别的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收入越高,对商品的需求越多,这是因为较高的收入代表了较高的购买能力和支付能力,而需求是受支付能力约束的。
③相关商品的价格。
需求不仅取决于商品自身的价格,也在相当程度上受其他商品价格的影响。
在其他商品中,有两类商品的价格影响最大:a.替代品,即在消费中相当程度上可互相代替的商品。
一般来说,某种商品的替代品价格越高,就显得这种商品相对便宜,因而对这种商品的需求会增加;反之则相反。
b.互补品,即经常放在一起消费的商品。
当某种商品的互补品价格上涨时,这种商品的需求也会随之减少。
④人口。
人口对需求的作用与收入大致相同,人口的上升会使市场消费者的数量增加,从而增加市场的需求。
⑤预期。
对商品需求产生影响的是社会的群体预期,而无论这种预期正确与否。
如果人们普遍预期某一商品未来价格会显著上涨,则会增加现时的消费,或多购买一些贮存起来。
预期效应有时会带来价格越高,需求量越大的反常现象,这是因为人们普遍有“买涨不买跌”的心理。
综合上述因素,需求函数可表达为:Q= f(P,F,I,P s,P c,N,P e)D其中,Q D代表需求量,P 代表价格,F 代表偏好,I 代表收入,P S代表替代品价格,P C代表互补品价格,N 代表人口,P e代表预期价格。
(6)需求曲线上点的移动和需求曲线的移动需求曲线上点的移动属于内生变量对需求量的影响,需求曲线本身不会发生变化;整条需求曲线的移动属于外生变量对需求的作用,因此,需求曲线会发生变化。
价格的变动引起的需求量的变动表现为需求曲线上点的移动。
如果其他因素,如收入、替代品价格、人口等发生了变化,在图中就表现为整个需求曲线的移动,如图1-1 所示。
图1-1 需求曲线的移动2.供给、供给量与供给曲线(1)供给供给包含两层含义:①供给取决于厂商(生产者)的生产能力,与厂商的技术水平相关;②供给也受到厂商成本等经济因素的约束,供给总是在一定的经济条件下的供给。
因此,厂商的供给是技术状况和经济条件的统一。
(2)供给量供给量和供给是两个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的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