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型血友病分析
血友病诊断标准

血友病诊断标准血友病是一种罕见的遗传性出血性疾病,主要由于凝血因子Ⅷ或Ⅸ的缺乏导致。
该疾病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健康造成严重影响,因此早期诊断和治疗至关重要。
血友病的诊断需要依据一系列的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测结果,下面将详细介绍血友病的诊断标准。
首先,临床表现是诊断血友病的重要依据之一。
患者常见的临床症状包括不同程度的出血倾向,如皮肤和黏膜出血、关节出血、鼻衄、牙龈出血等。
特别是在婴幼儿期,由于活动性增强,易导致关节出血,因此家长需要密切关注孩子的活动情况和出血症状。
此外,患者还可能出现不明原因的贫血、血小板减少等表现。
这些临床表现对于医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线索,有助于诊断血友病。
其次,实验室检测也是诊断血友病的关键步骤。
血友病患者的凝血功能常规检查结果显示凝血酶原时间(PT)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延长,提示凝血功能异常。
此外,特异性凝血因子活性检测也是诊断血友病的重要手段。
对于血友病A患者,凝血因子Ⅷ的活性明显降低;而对于血友病B患者,则是凝血因子Ⅸ的活性明显降低。
这些实验室检测结果能够直接反映患者凝血功能的异常情况,对于诊断血友病具有重要意义。
最后,家族史也是诊断血友病的重要参考依据。
由于血友病是一种遗传性疾病,因此家族史对于诊断非常重要。
如果患者有直系亲属患有血友病的病史,那么患者本人患血友病的可能性也会增加。
因此,在诊断血友病时,医生需要详细询问患者的家族史,尤其是对于患者父母和兄弟姐妹的疾病情况进行了解,有助于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综上所述,诊断血友病需要综合考虑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测和家族史等多方面因素。
只有全面了解患者的病情和相关背景,才能够准确诊断血友病,并制定科学合理的治疗方案。
因此,在临床工作中,医生需要密切关注患者的症状和实验室检测结果,同时重视家族史的收集和分析,以提高对血友病的诊断准确性和治疗效果。
血友病

病因病理
1、 血友病甲、乙是性联隐性遗传性疾病,其遗传基因 位于X染色体上, 男性发病,女性传递。血友病甲 的FⅧ基因,已提纯并已知其序列。它是一种大基 因,占X染色体长度的0.1% 。 70%的血友病甲有 阻性家族史。30%的病例是由于基因突变,血友病 乙有明显家族史者少,故此基因似有高度的自发性 突变率,使女性X染色体的一条随机地无作用,不 活化。
血友病
hemophilia
09级临床一班 第八组
定义
缺乏凝血因子引起血浆凝结时间延长的遗传
病。
血友病相关活动图 血友病(Hemophilia)是一组由于血液中某
些凝血因子的缺乏而导致患者产生严重凝血 障碍的遗传性出血性疾病,男女均可发病, 但绝大部分患者为男性。包括血友病A(甲)、 血友病B(乙)和因子XI缺乏症(曾称血友 病丙)。前两者为性连锁隐性遗传,后者为 常染色体不完全隐性遗传。血友病在先天性 出血性疾病中最为常见,出血是该病的主要 临床表现。
辅助检查
摘要:出血时间正常;凝血时间延长; 凝血酶原时间(PT)正常;活化部分凝血活 酶时间(APTT)延长,能被正常新鲜血浆或 硫酸钡吸附血浆纠正者为血友病甲(A);能 被正常血清纠正,但不被硫酸钡吸附血浆纠 正者为血友病乙(B)。
1. 血象:一般无贫血,白细胞、血小板计数正常。 2. 出凝血检查:出血时间正常;凝血时间延长; 凝血酶原时间(PT)正常;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APTT)延长,能被正常新鲜血浆或硫酸钡吸附 血浆纠正者为血友病甲(A);能被正常血清纠正, 但不被硫酸钡吸附血浆纠正者为血友病乙(B)。 3. 凝血因子活性测定:因子VIII促凝活性(VIII: C)测定明显减少(血友病甲,分型:重型<1%, 中型2%~5%,轻型6%~25%,亚临床型26%~ 49%);因子IX促凝活性(IX:C)测定减少(血 友病乙)。
高中生物高考解密12 人类遗传病及伴性遗传(分层训练)(解析版)

解密12 人类遗传病及伴性遗传A组考点专练考向一性染色体与性别决定1.(2021·陕西西安市·长安一中高二期末)雄蟋蟀的性染色体组成为XO型,体细胞中有23条染色体,雌蟋蟀的性染色体组成为XX型。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雌蟋蟀体细胞中也有23条染色体B.蟋蟀的性别决定方式和人一样,属于XY型C.精巢细胞中最多可以观察到2条X染色体D.在有丝分裂后期,雌蟋蟀细胞的染色体数比雄蟋蟀多1条【答案】C【分析】紧扣题干信息“雄蝗虫体细胞中有23条染色体,其性染色体组成为XO型,雌蝗虫的性染色体组成为XX型”答题。
【详解】A、雄蟋蟀的性染色体组成为XO型,体细胞中有23条染色体,雌蟋蟀的性染色体组成为XX型,所以雌蟋蟀体细胞中有24条染色体,A错误;B、蟋蟀的性别决定方式和人不一样,雄蟋蟀的性染色体组成为XO型,雌蟋蟀的性染色体组成为XX型,B错误;C、雄蟋蟀的性染色体组成为XO型,只含有一条X染色体,所以精巢细胞中最多可以观察到2条X染色体(如有丝分裂后期),C正确;D、在有丝分裂后期,雌蟋蟀细胞的染色体数为48条,雄蟋蟀细胞的染色体数为46条,所以雌蟋蟀细胞的染色体数比雄蟋蟀多2条,D错误。
故选C。
2.(2021·河北张家口市·高三期末)图1为人类性染色体的扫描电镜图,图2为人类性染色体的模式图。
结合图例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位于性染色体上的基因的遗传总与性别相关联B.Ⅰ、Ⅰ、Ⅰ区段上的基因均与性别决定相关C.位于Ⅰ非同源区上的基因只限于在男性中遗传D.血友病、红绿色盲致病基因只存在于Ⅰ非同源区【答案】B【分析】人类性别决定为XY型,染色体组成为XX的是雌性,XY是雄性,XY染色体上的基因在遗传上和性别相关联,但是不一定都决定性别,如红绿色盲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但是不决定性别,位于Y染色体上非同源区段的基因只有男性患病。
【详解】A、只要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其遗传总是与性别相关联,A正确;B、性染色体上的基因的遗传均与性别相关联,但不一定与性别决定相关,如色盲基因与性别决定无关,B 错误;C、位于Y染色体非同源区上的基因仅存在于Y染色体上,只限于在男性中遗传,C正确;D、血友病、红绿色盲致病基因只存在于I非同源区,D正确。
甲型血友病基因诊断及产前基因诊断的研究的开题报告

甲型血友病基因诊断及产前基因诊断的研究的开题报告
一、课题背景
甲型血友病是由于凝血因子VIII缺乏而引起的一种遗传性出血性疾病。
该疾病主要由X染色体上的F8基因突变所致,患者多数为男性。
目前,该病的治疗主要是通过人工供给凝血因子VIII和其他治疗手段缓解症状和预防并发症。
然而,由于疾病的遗传性和临床表现的差异性,如何进行早期诊断和治疗仍然是该病研究的热点之一。
同时,对于携带F8基因突变的女性来说,其患病风险也较高,因此产前基因诊断也显得非常重要。
二、研究目的
本课题旨在通过F8基因的定位和突变基因的筛查,实现甲型血友病早期诊断,以及对于携带甲型血友病基因的孕妇进行产前基因诊断,为临床诊疗提供重要参考和支持。
三、研究方法和步骤
1.病例收集和样本准备:收集甲型血友病患者和携带甲型血友病基因的孕妇的血液样本,并进行相关临床检测和记录。
2.基因定位:通过PCR扩增F8基因区域,建立基因定位的方法。
3.突变基因筛查:利用Sanger测序技术对F8基因进行检测,筛查其突变情况。
4.数据分析:根据收集的患者和孕妇的相关临床资料,结合基因突变筛查结果,进行数据分析和统计。
5.结果解读和临床应用:根据数据分析结果,对甲型血友病的诊断和治疗提出建议和支持。
四、预期成果和意义
通过对甲型血友病基因的定位和突变基因的筛查,本研究将提供甲型血友病的早期诊断和产前基因诊断的支持,有助于改善甲型血友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育健康。
此外,对于基因诊断技术的研究和推广,也有着重要的学术和临床意义。
血友病的诊断及治疗的研究进展

血友病的诊断及治疗的研究进展作者:骆英华曾小菁来源:《中外医疗》 2015年第10期骆英华曾小菁贵阳医学院附属医院血液内科,贵州贵阳550004[摘要]血友病是相对罕见的遗传性出血性疾病,患者可因反复关节出血导致关节畸形、关节残疾甚至于重要脏器出血危及生命,因此,对血友病的认识、诊断、治疗尤为重要。
该文对近年来血友病的基因诊断、治疗方面的进展进行总结。
[关键词]血友病;基因诊断;治疗[中图分类号]R554.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742(2015)04(a)-0195-02[作者简介]骆英华(1983.10-),女,贵州贵阳人,硕士,住院医师,研究方向;血液内科。
[通讯作者]曾小菁(1957.7-),女,仡佬族,贵州人,学士,主任医师,教授,研究方向:血液系统疾病。
血友病(hemophilia)[2,5]是一种X连锁隐性基因缺陷而引起的遗传性出血性疾病;患者异常的X染色体可来自母亲(占2/3)或由基因突变(占1/3)所致。
凝血因子Ⅷ(FⅧ)缺乏称血友病A(又称甲型血友病),FⅧ是所有血浆凝血因子中含量最低者,若遗传或突变因素引起缺陷时,则FⅧ:C在人体内不能足量合成,就会有内源性凝血障碍或出血倾向的发生。
凝血因子Ⅸ(FⅨ)缺乏称血友病B(又称乙型血友病),FⅨ是一种单链糖蛋白,被Ⅺa等激活后参与内源性FⅩ的激活,当其因遗传或突变产生缺陷时,则FⅨ在人体内不能足量合成,就会有内源性凝血障碍或出血倾向。
根据凝血因子缺乏的严重程度,又将血友病分为亚临床型、轻型、中型、重型。
近年来,对血友病的基因诊断、替代治疗、预防治疗的研究有突破性进展。
现介绍如下。
1 基因诊断1.1直接基因诊断检测基因的遗传缺陷如基因的缺失、倍增、插入或点突变等可以通过各种分子生物技术获得。
由于直接揭示了基因缺陷的本质所在,因此直接诊断比较可靠。
目前采用酶谱分析法、Southern印迹法、聚合酶链反应(PCR)法和DNA测序等方法直接测定致病基因的缺陷。
血友病

血友病种类
血友病依其缺乏凝血因子种类之不同,可 分为: 甲型血友病:缺乏第八凝血因子。又称 抗血友病球蛋白,(AHG)缺乏症 乙型血友病:缺乏第九凝血因子,又称 血浆凝血活酶成分,(PTC)缺乏症 丙型血友病:缺乏第十一凝血因子,又 称血浆凝血活酶前质,(PTA)缺乏症。
其中甲型約佔80%~85%,乙型約 佔15%~20%,丙型血友病患者较少 见且症状轻微属于个体隐形遗传,男 女均会出现症狀。 甲、 乙型 血友病几乎绝大部分发 生在、男性,一般來说,每一万个男 性的人口中約有0.5~2人会患此病, 大部分來自遗传,其中A型血友病約有 三分之一患者來自基因突变且无家族 病史。
②尽快输注所缺乏的凝血因子。各出血期应密切 观察生命体征变化,及早发现内脏及颅内出血, 以便组织抢救。 3.减轻疼痛 疼痛主要发生在出血的关节和肌肉部位。对 出血部位可用冰袋冷敷,限制其活动。 4.预防致残 关节出血停止后,逐渐增加活动。对因反复 出血已致慢性关节损害者,需指导其进行康复锻 炼。
5.输注凝血因子及输血的护理 (1)按输血常规操作。 (2)凝血酶原复合物制剂,应按说明要求稀 释后输注,滴速每分钟不超过10ml。 (3)少数患儿输注凝血因子时有发热、寒颤、 头痛等不良反应,需在输注时密切观察。发现不良 反应可酌情减慢输注速度。如遇严重不良反应者, 需停止输注血液,制品及输液器保留
三、【一般护理】 1.做好预防出血的宣教工作,嘱患者动作轻柔, 剪短指甲、衣着宽松,谨防外伤及关节损伤。 2.避免各种手术,必要手术时应先补充凝血因子, 纠正凝血时间直至伤口愈合。 3.尽可能采用口服给药,避免或减少肌内注射, 必要注射时采用细针头,并延长压迫止血时 4.有出血倾向时应限制活动,卧床休息,出血停 止后逐步增加活动量。 5.对长久反复出血影响生活质量的患者应做好耐 心劝慰,并指导其预防出血的方法,积极配合 治疗和护理。
血友病的诊断标准

血友病的诊断标准血友病,又称为血友病症,是一种遗传性出血性疾病,主要是由于凝血因子Ⅷ或Ⅸ的缺乏或功能异常而导致的。
血友病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容易出现不同程度的出血症状,严重者甚至可能危及生命。
因此,对血友病的准确诊断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血友病的诊断标准,以便临床医生和患者了解如何进行正确的诊断和治疗。
首先,血友病的诊断需要通过详细的病史询问和体格检查。
对于有出血倾向的患者,应该询问其家族史,特别是是否有血友病或其他出血性疾病的家族史。
此外,还需要了解患者的出血症状、出血部位、出血持续时间等情况。
在体格检查中,医生需要注意观察患者皮肤、黏膜等部位是否存在淤血、瘀斑等出血表现。
其次,实验室检查是血友病诊断的重要手段之一。
常规实验室检查包括凝血功能检查、凝血因子活性测定、凝血因子抗原测定等。
凝血功能检查主要包括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和凝血酶时间(TT)等指标,这些指标可以反映出患者的凝血功能状态。
凝血因子活性测定和凝血因子抗原测定则可以帮助确定凝血因子Ⅷ或Ⅸ的水平,从而进行血友病的分型。
最后,分子遗传学检查是确诊血友病的金标准。
通过分子遗传学检查可以明确患者的凝血因子基因突变情况,从而确定血友病的遗传类型和突变位点。
这对于家族遗传咨询、产前诊断以及基因治疗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总之,血友病的诊断需要综合运用病史询问、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和分子遗传学检查等手段。
只有全面深入地了解患者的病情,才能做出准确的诊断和治疗方案。
希望本文能够帮助临床医生和患者更好地了解血友病的诊断标准,提高对该疾病的认识和诊疗水平。
获得性甲型血友病1例

注: 与对 照组 比 , 尸 > 0 . 0 5 , ‘ P < 0 . 0 5
表 2 两 组 MHD患 者 治 疗前 后 S F 一 3 6各 参 数 及 S A S评 分 ( 蜘)
加重的程度降低 , 直 接 导 致 健 康 状 况 各 要 素 评 分 的升 高 。所
以 治 疗 8周 后 干 预 组 较 对 照 组 s F 一 3 6中 P F 、 R P 、 B P 、 G H、 V T 、 S F 、 R E 、 MH评 分 升 高 。 焦 虑 可 引 起 植 物 神 经 系统 功 能紊 乱 , 交 感 神 经 系统 活 动
学, 2 0 1 3 , 2 5 ( 2 ) : 7 7 — 1 0 2 .
力 ,而 记 忆力 下降 可影 响患 者 就 医和 对 药 物 治 疗 的 依 从 . 使
治 疗 质 量 下 降 。另 一 方 面 焦 虑 还 可 以引 起 疾 病 的恶 化 , 病 情 加 重 ,直 接 导 致 健 康 状 况 各 要 素 评 分 降 低 。所 以长 期 MHD 焦 虑 可 导 致 患 者身 体 不 适 和 生 活 质 量 下பைடு நூலகம்降 1 3 1 。 焦 虑 直 接 影 响 患 者 的 治 疗效 果 及 家庭 和 社 会 生 活 能 力 , 降 低 患 者 的 生 活 质 量 。而 焦 虑程 度越 重 。 焦 虑 所 引 起 的 上 述 各 种 反 应 进 一 步 加
大, 生 活质 量 下 降 的 程 度 也 越 大 。 本组结果显示 . 心 理 干 预 可 促使S A S评 分 降低 , S A S评 分 降 低 ,引 起 疾 病 的 恶 化 及 病 情
影 响 因 素 研 究 叨.天 津 医药 , 2 0 1 0, 3 8 ( 2 ) : 1 0 2 —1 0 4 . 【 2 0 1 3 — 0 2 — 2 2收 稿 , 2 0 1 3 — 0 3 — 2 0修 回】 【 本 文 编辑 : 李 君】
“血友病A”1例病例报告分析

“血友病A”1例病例报告分析
“血友病A”是一种常见的遗传性出血性疾病,主要是由于凝血因子Ⅷ的缺陷引起的。
本文将对一例“血友病A”患者的病例报告进行分析。
该患者为28岁男性,自幼易出血,尤其是关节部位出血比较明显。
因此,患者在10
岁时被确诊为“血友病A”,并开始接受替代疗法治疗。
在本次就诊时,患者出现了左膝关节疼痛,体检发现左膝关节积血明显,疼痛明显。
血液学检查结果显示,患者凝血因子Ⅷ活性为5%。
基于上述情况,患者开始接受血友病A替代疗法。
在治疗期间,患者需要按时按量注
射凝血因子Ⅷ,以维持他的凝血功能,并避免出血不止的情况。
同时,对于关节部位的出血,患者需要接受理疗治疗,以减轻关节疼痛和炎症。
此外,患者需要避免剧烈运动和外伤,以尽可能地减少关节部位的出血风险。
总的来说,这个病例表明了“血友病A”患者需要接受长期替代疗法,并严格控制饮
食和生活方式,以帮助他们预防和控制出血风险。
对于关节出血的患者,理疗治疗可以缓
解症状,并帮助他们恢复正常生活。
血友病发病机理及研究

血友病的发病机制及检测治疗血友病最早在欧洲王室内发现,曾被称作贵族病。
现如今我国的发病人数约8~10万。
这种病的发病机理到底是什么,以及我们应该如何治疗呢?血友病是由于遗传性凝血因子VIII(FVIII)和IX(FIX)基因缺陷,造成血浆FVIII和FIX含量不足或功能缺陷,引起的一组终生出血的凝血障碍性疾病,包括血友病A(FVIII 缺乏)和血友病B(FIX缺乏),属X性联隐性遗传性疾病。
FVIII基因定位于Xq28,全长186kb,由26个外显子和25个内含子组成。
已发现约300多种基因突变,基因型与表型密切相关。
点突变,小的基因缺失引起轻度FVIII缺乏。
终止密码子,大的基因缺失,插入,移位,无义突变往往引起严重的FVIII缺乏和临床表型。
已证实FVIII 22内含子倒位突变引起FVIII严重缺乏是45%的重型血友病A的分子发病机制。
最近在1%的重型血友病A中还发现FVIII内含子1倒位突变。
控制因子Ⅷ凝血成分合成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
属于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即,如患病男性(基因型:XbY)与正常女性(基因型:XBXB)婚配,子女中男性(基因型:XBY)均正常,女性(基因型:XBXb)为携带者;正常男性(基因型:XBY)与携带者女性(基因型;XBXb)婚配,子女中男性(基因型:XBY或XbY,其中XbY型为患者)半数为患者,女性(基因型:XBXB或XBXb,其中XBXb型为携带者)半数为携带者;患者男性(基因型:XbY)与携带者女性(基因型:XBXb)婚配,所生男孩(基因型:XBY或XbY,其中XbY型为血友病)半数有血友病,所生女孩(基因型:XBXb或XbXb,其中XbXb型为血友病,XBXb型为携带者)半数为血友病,半数为携带者。
约30%无家族史,其发病可能因基因突变所致。
血友病症状在我国,血友病的社会人群发病率为5~10/10万,婴儿发生率约1/5000。
典型血友病患者常自幼年发病、自发或轻度外伤后出现凝血功能障碍,出血不能自发停止;从而在外伤、手术时常出血不止,严重者在较剧烈活动后也可自发性出血,特别是出血关节、肌肉等出血,导致严重的关节肿胀及肌肉缺血坏死,长期发作可以影响骨关节的生长发育,导致关节畸形及肌肉萎缩,以致四肢(主要为下肢)活动困难,严重者不能行走。
血友病

—————以血为友,离不开 血的一种病
案例:
案例:5岁男孩。其母述 患儿常出现无明显原因 皮下大片瘀斑,轻微碰 伤后常出血不止,可持 续数小时,乃至数周。 有时自发出血。患儿父 亲、叔叔也有类似现象 发生。实验室检查:凝 血时间延长;血小板计 数、出血时间正常;血 浆凝血因子Ⅷ活性极低 .诊断为:甲型血友病.
血友病是一组先天性凝血因子缺 乏,以致出血性疾病,先天性因 子Ⅷ缺乏为典型的性联隐性遗传 ,由女性传递,男性发病,控制 因子Ⅷ凝血成分合成的基因位于 X染色体,患病男性与正常女性 婚配,子女中男性均正常,女性 为传递者;正常男性与传递者女性 婚配,子女中男性半数为患者, 女性半数为传递者;患者男性与传 递者女性婚配,所生男孩半数有 血友病,所生女孩半数为血友病 ,半数为传递者,约30%无家族 史,其发病可能因基因突变所致 。
中文名:血友病 英文名:hemophilia又名:皇室病
什么是血友病??? 为一组遗传性凝血功能 障碍的出血性疾病,其 共同的特征是活性凝血 活酶生成障碍,凝血时 间延长,终身具有轻微 创伤后出血倾向,重症 患者没有明显外伤也可 发生“自发性”出血。
血友病的来源
1838年8月28日,18岁的亚历山大德丽娜· 维 多利亚登上了英国女王的宝座,她从继位至1901 年去世共在位60余年,成为英国历史上统治时间 最长的一位国王。这一期间也是英国历史上的鼎 盛时代,英国率先开始了工业革命,经济上也得 到突飞猛进的发展,此时的英国被称为“统御七 海”的“日不落帝国”。 1840年2月,21岁的维多利亚女王和她的表 哥阿尔拔亲王结婚,当时谁也没有想到,正是这 场婚姻给她的个人生活带来了巨大的不幸并殃及 欧洲4个皇室家族。维多利亚女王共生育了9个孩 子,其中第1、3、5、6、9是女儿,第2、4、7 、8是儿子;在这9个孩子中有两个女孩,即排行 第3的艾丽斯和排行第9的比阿特丽斯继承了母亲 的血友病致病基因,是血友病基因的隐性携带者 ,4个男孩子中有3个也患有血友病,但对此当时 并无人知晓。 当时的欧洲皇室盛行通婚,在这个人数并不 多的“小圈子”里,这样的习俗可以“门当户对 ”,保持皇室血统的“纯洁”。维多利亚女王的 5个女儿都十分的美丽聪明,于是不少国家的王 子都前来求婚,并为能得到维多利亚女王的女儿 而感到无上的光荣和自豪。之后不久,她们先后 分别嫁到了西班牙、俄国和欧洲的其他皇室,但 不幸的是她们所生下的小王子们也都患上了血友 病。这件事把欧洲许多皇室都搅得惶恐不安,由 于人们当时并不知道这里面的原因,因此又将血 友病称为“皇室病”。
血友病类型有哪些血友病临床表现

血友病类型有哪些血友病临床表现血友病是一组遗传性凝血因子缺乏引起的出血性疾病。
如果血液中缺乏某一种凝血因子,血液就不容易凝固,从而引起出血性疾病。
今天小编带给大家的是血友病类型和症状,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血友病类型1.甲型血友病是由于凝血因子八即Ⅷ缺乏引起,亦称作血友病A,是临床上最常见的血友病,约占血友病人数的80%-85%,在某些高发地区甚至更高。
2.乙型血友病是由于凝血因子九即IX缺乏引起,亦称作血友病B,临床较甲型血友病少见,约占血友病人数的15%左右。
3.丙型血友病缺乏凝血因子十一即Ⅺ缺乏,国外又称作Rosenthal综合征。
Ⅺ缺乏症在我国极为少见。
4.获得性血友病即后天性凝血因子缺乏常由于自身因素导致某些凝血因子水平下降,或活性降低,如获得性凝血因子八Ⅷ缺乏症,常由于自身产生Ⅷ因子抗体,导致凝血功能障碍,导致获得性血友病甲型血友病。
血友病的临床表现1.皮肤、粘膜出血由于皮下组织、齿龈、舌、口腔粘膜等部位易于受伤,故为出血多发部位。
幼儿多见于额部碰撞后出血/血肿,但皮肤、粘膜出血并非是本病的特点。
2.关节积血是血友病患者常见的临床表现,常发生在创伤/行走过久/运动之后引起滑膜出血,多见于膝关节,其次为踝、髋、肘、肩、腕关节等处。
关节出血可以分为三期:A.急性期:关节腔内及关节周围组织出血,导致关节局部发热、红肿、疼痛。
继之肌肉痉挛、活动受限,关节多处于屈曲位置。
B.全关节炎期:多数病例因反复出血,以致血液不能完全吸收,白细胞释放的酶以及血液中其他成分刺激关节组织,形成慢性炎症,滑膜增厚。
C.后期:关节纤维化/关节强硬、畸形、肌肉萎缩、骨质破坏、关节挛缩导致功能丧失。
膝关节反复出血,常引起膝屈曲、外翻、腓骨半脱位,形成特征性的血友病步伐。
3.肌肉出血和血肿在重型血友病 A 常有发生,多在创伤/肌肉活动过久后发生,多见于用力的肌群。
4.血尿重型血友病 A 患者可出现镜下血尿或肉眼血尿,多无疼痛感,亦无外伤史。
血友病的诊断标准

血友病的诊断标准
血友病是一种遗传性出血性疾病,主要由于凝血因子缺乏或功能异常导致的。
血友病的诊断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临床表现、家族史、实验室检查等多方面因素。
下面将介绍血友病的诊断标准,希望能对临床医生和患者有所帮助。
首先,临床表现是诊断血友病的重要依据之一。
患者常见的临床表现包括,不明原因的皮肤、黏膜出血、关节出血,以及手术、外伤后难以止血等。
这些症状如果持续存在,应引起医生的高度警惕,考虑血友病的可能性。
其次,家族史也是诊断血友病的重要依据之一。
血友病是一种遗传性疾病,多数患者有家族史。
如果患者的家族中有血友病患者,或者有类似的出血症状,应考虑血友病的可能性。
另外,实验室检查也是诊断血友病的重要手段。
常规的凝血功能检查可以发现凝血因子的缺乏或功能异常。
目前,血友病的诊断主要依靠凝血因子活性测定、凝血因子抗原测定以及基因检测等方法。
这些检查可以帮助确定血友病的诊断,并进一步分型和评估病情的严重程度。
总的来说,诊断血友病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临床表现、家族史和实验室检查结果。
临床医生应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全面的评估和诊断。
同时,对于怀疑患有血友病的患者,应该及时进行相关的实验室检查,以便早日明确诊断,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希望本文所介绍的血友病的诊断标准能够对临床医生和患者有所帮助,及时明确诊断,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血友病是一种慢性疾病,对患者的生活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因此及早诊断和治疗显得尤为重要。
血友病诊断标准

血友病诊断标准血友病是一种罕见的遗传性出血性疾病,主要由于凝血因子缺乏或功能异常而导致的。
血友病患者易出现内外伤后持续或反复出血,严重者可危及生命。
因此,准确的诊断对于及时治疗和预防并发症至关重要。
下面将介绍血友病的诊断标准。
一、临床表现。
1. 出血倾向,易淤血、皮下出血、关节出血等。
2. 出血部位,常见于关节、肌肉、皮下等处,也可出现在内脏。
3. 出血时间,伤口愈合时间延长,或伤口持续渗血。
4. 幼年期症状,男性患儿常在2岁后出现不明原因的关节、肌肉出血,女性患儿可能表现为月经过多。
5. 家族史,有家族史者应高度怀疑血友病。
二、实验室检查。
1. 凝血功能检查,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延长。
2. 凝血因子测定,凝血因子活性测定,发现凝血因子VIII或IX活性降低。
3. 分子遗传学检测,进行凝血因子基因突变检测,确认基因异常。
三、其他辅助检查。
1. 影像学检查,关节、肌肉出血的部位进行X线、CT或MRI 检查,了解出血程度和部位。
2. 骨髓穿刺,对于疑似血友病的患者,可行骨髓穿刺检查,发现出血倾向。
四、诊断标准。
1. 临床症状符合血友病特点,如反复出血、出血时间延长、家族史等。
2. 实验室检查发现凝血功能异常,PT、APTT延长,凝血因子活性降低。
3. 分子遗传学检测发现凝血因子基因异常。
4. 辅助检查显示出血部位和程度。
综上所述,血友病的诊断需要结合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和辅助检查三方面的综合分析,以明确诊断。
对于疑似患者,应及时进行相关检查,以便早期发现和干预,从而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希望本文对于血友病的诊断有所帮助,也希望广大医务工作者能够加强对血友病的认识,提高对该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水平。
血友病-基础教程39069.ppt

凝血酶
纤维蛋白凝块
纤维蛋白原
第七页,共二十三页。
因子Ⅷ、Ⅸ、Ⅺ缺乏均可使凝血过程的第一阶段中的凝血 活 酶生成减少,引起(yǐnqǐ)血液凝固障碍,导致出血倾向。 因子 Ⅷ 是血浆中的一种球蛋白,它与von Willebrand Factor〔vWF〕以非共价形式结合成复合物存在于血浆中。 因子Ⅸ 是一种由肝脏合成的糖蛋白,在其合成过程中需要维 生素K的参与。 因子Ⅺ 肝内合成,在体外储存时其活性稳定,故给本病患者 输适量储存血浆即可补充因子Ⅺ。
第十三页,共二十三页。
➢ 2.当凝血酶原消耗试验和凝血活酶生成试验异常时,为了 进一步鉴别三种(sān zhǒnɡ)血友病,可作纠正试验。
➢ 血友病甲、乙、丙纠正试验
➢ 患者血浆参加 友病丙
血友病甲 血友病乙 血
➢ 正常血浆
纠正
纠正
纠正
➢ 正常血清
不能纠正 纠正
纠正
➢ 经硫酸钡吸附正常人血浆 纠正
纠正Biblioteka 不能纠正第十四页,共二十三页。
测定因子Ⅷ :C、因子Ⅸ:C的活性,对血友病甲或血友病乙有确诊意义。根据其活 性水平的上下,将血友病甲或血友病乙分为重型〔<1%〕、中型〔1%~5 % 〕、 轻型〔>5%~25%〕及亚临床型〔>25%~45%〕 4种临床类型。
3.基因诊断 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发现(fāxiàn)血友病患者基因突变位点和形式,并可 于产前进行胎儿基因诊断。
第五页,共二十三页。
基因 定位 (jīyīn)
➢ Ⅷ Gene : 定 位 于 Xq28 , 26 个 外 显 子 , 全 长
186kb,占X染色体的0.1%。 ➢ Ⅷ Gene 突变:FⅧ有78种大缺失,223种点
血管性血友病

vWD的产前诊断
➢ 产前诊断意义:推广血友病患儿的携带者检测与产前诊断,减少 vWD的发病率
➢ 产前诊断方法:在妊娠10周以后,通过采集绒毛膜绒毛而获得胎 儿组织,利用多种高度多态性标志系统来进行突变的等位基因的 跟踪,进行DNA分析,还可测定vWF Ag
治疗
➢ 非替代治疗--明显改善止血功能 1-去氨基-8-D精氨酸加压素(Ⅰ型) 抗纤溶药物 雌激素治疗
➢ 3型:vWF量的完全缺失,在数量、结构与功能都存在异常(<1%)
临床表现
大多数vWD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出血倾向,以皮肤黏膜型出血为主, 但在不同类型及亚型间具有高度的异质性
➢ 1型患者:出血最轻微,甚至部分患者平素并无明显出血表现,仅在外伤 或手术时因出血过多方得到重视
➢ 3型患者:出血最严重,可发生自发性关节、肌肉出血和内脏出血
初筛试验
排除血小板数量异常、凝血功能异常等其他出血性疾病
诊断
PT
APTT 出血时间 血小板计数
血管性血友病
不受影响
延长
延长
不受影响
血小板数量减少
不受影响 不受影响
延长
(脾亢、再障、ITP)
凝血因子缺乏
延长
延长
延长
(晚期肝功能衰竭、DIC)
A型血友病
不受影响
延长
不受影响
降低 降低 不受影响
血小板计数降低
➢ 替代治疗(Ⅱ型 Ⅲ型) ➢)输注含有vWF-FVIII复合物的血液制品
病例
连某某,女,14岁,学生。因阴道流血17天,头晕,心悸7天人院。 患者末次月经于人院前17天来潮,初起时出血量似平常月经量,后来 逐渐增多,每日需用卫生巾5~10多片不等,经血中有大量血块,色暗红 ,无伴腹痛、黑便、鼻出血、牙雌出血、咯血等,无四肢关节肿痛、皮 疹或发热,按“功能性子宫出血”处理无效,近l周来仍阴道流血不止, 且伴有活动后头晕、心悸,来我院疑“血友病甲”予输注新鲜全血及冷 沉淀后改善不明显而收人院。患者于3个月前初次来潮,持续5~6天,月 经量不多:l个多月前第代次来月经,持续10 天许,月经量较初潮明显增 多。 既往史:14岁以前无出血倾向或贫血史,…。 家族史:有兄妹5人,其中一弟6岁死于鼻出血不止,另两弟亦常有四 肢碰伤后癖斑或鼻出血,需输血后才止。另一姐亦经期大出血,今同时 在我院留医。父母无出血史,身体健康,非近亲结婚。 体格检查:…重度贫血貌,全身皮肤粘膜苍白,未见出血点…。
血友病诊断标准

血友病诊断标准血友病是一种罕见的遗传性出血性疾病,主要由凝血因子VIII或IX的缺乏引起。
患者容易出现不同程度的出血症状,包括皮肤淤血、关节出血、内脏出血等,严重者甚至会危及生命。
因此,及早诊断并进行有效治疗对于血友病患者至关重要。
下面将介绍血友病的诊断标准,以帮助临床医生更好地识别和诊断这一疾病。
一、临床表现。
1. 皮肤淤血,患者常在轻微外伤或无明显原因下出现皮肤淤血,持续时间较长,难以自行吸收。
2. 关节出血,患者常出现反复发作的关节肿胀、疼痛、活动受限等症状,多见于膝关节、踝关节等大关节。
3. 内脏出血,部分患者可出现消化道出血、颅内出血等严重并发症,表现为呕血、黑便、头痛、意识障碍等症状。
二、实验室检查。
1. 凝血功能检查,患者常见凝血时间延长、凝血因子VIII或IX活性降低。
2. 凝血因子检测,通过测定凝血因子VIII或IX的活性水平来确定患者是否存在凝血因子缺乏。
三、家族史。
对于怀疑患有血友病的患者,应详细了解其家族史,特别是是否有血友病家族史。
血友病主要为X连锁遗传,男性患者多见,因此家族史对于诊断血友病至关重要。
四、遗传学检测。
对于确诊血友病的患者,可进行遗传学检测以确定其具体的基因突变类型,有助于指导家族遗传咨询和遗传风险评估。
综上所述,血友病的诊断主要依靠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家族史和遗传学检测相结合。
对于怀疑患有血友病的患者,应积极进行相关检查,以明确诊断并制定有效的治疗方案。
同时,对于家族中存在血友病家族史的患者,应加强遗传咨询和家族遗传风险评估,以预防和减少血友病的发病和传播。
希望本文能够帮助临床医生更好地了解血友病的诊断标准,提高对该疾病的诊断水平,为患者的治疗和管理提供更好的支持和帮助。
血友病及关节病:病理生理学,评估及治疗2

血友病及关节病:病理生理学,评估及治疗引言血友病是一种与X染色体相关的遗传凝血障碍疾病,发病率约为一万分之一[1]。
血友病最普遍的形式为缺乏凝血八因子(甲型血友病),约占病例的80% 。
缺乏凝血因子九因子(乙型血友病)的病例约占20% [2]。
其他遗传凝血障碍包括血管性血友病及其它凝血因子缺乏,不过这类疾病通常不属于血友病[3]。
传统上,根据凝血因子缺乏程度与普通人群情况的比较结果,将血友病分为“轻度”,“中度”及“重度”三个程度(见表1)[4]。
血友病患者有较明显的关节积血(尤其膝盖,脚踝以及手肘关节),软组织血肿,淤血,腹膜底出血,脑出血及术后出血等风险[5]。
通常重症患者的临床症状更为常见,此外,虽不普遍,该群体出血及肌肉骨骼的问题也相对较高[4]。
血友病的治疗以经常性预防为主(尤其中度及重度病症),旨在减少出血频率,降低严重程度。
如病人出血或疑似出血,则需进行治疗。
可采取替补疗法,通过静脉输液补充所缺的凝血因子,降低出血风险。
凝血因子输液可作为预防疗法常规进行,也可用作急性出血的急救措施[6]。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费用问题,或因缺乏特别护理,替补疗法的应用在很大程度上仅局限于发达国家。
发达国家的儿童成长期间,肌肉骨骼状况相对较好,然而,在发展中国家及资源匮乏地区,广大患者的情况却不大理想。
治疗出血可用其他药物,包括抗纤维蛋白溶解药(用于甲型及乙型血友病)和去氨加压素等药物(仅用于轻度甲型血友病)[7]。
患者应避免使用影响血小板功能的药物(虽则在特定情况下可以使用这类药物),患者还应避免从事可能导致外伤的运动(但是,建议进行适宜的锻炼,如骑自行车,以保护关节)[8]。
血友病患者的情况牵涉到许多合并症,因此其治疗护理较为复杂。
通常周期性血友病引发的关节问题,如慢性滑膜炎及退变性关节炎,较易导致合并症[9, 10]。
关节的经常性出血可以导致骨骼生长异常,影响四肢长度[5]。
由于关节病促使关节活动减少,其他活动也受阻碍,患者骨质疏松的风险也较高[1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已知疾病的分子缺陷确定所涉及的基因或疾病的生化基础。 2).确保基因操作可以准确纠正表型异常。 3).明确了解目的基因及其表达产物。 4).治疗基因( therapy gene )或正常基因得到克隆。 5). 能安全高效的导人基因并有效调节其表达。 6).基因治疗的安全性得到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物试验和临床前研究的证实。 7).与其他治疗方法相比,基因治疗具有更有利的风险-效益比。
1.通过该产前基因诊断结果 是否可以判断该孕妇 所孕胎儿患有甲型血友病?能否判定胎儿性别?
可以判断患有甲型血友病:PCR与RFLP结合 起来扩增FVIII基因内含Bcll和Xbal多态性位点的两 个DNA片段;酶切后可根据酶切图谱分析这两个多 态性位点的存在与否作为正常与血友病基因的遗传 标志,通过家系连锁分析进行产前及基因携带者的 基因诊断。
引起血液凝固障碍,导致出血倾向。 2)分类:
①重型,血浆凝血因子Ⅷ活性小于正常的 1% ; ②中度,血浆凝血因子Ⅸ活性约为正常的 1 ~ 5% ; ③轻型,血浆凝血因子Ⅷ活性高于正常的5% 。
四2.基因治疗概念以及适用遗传病的条件
1基因治疗(gene therapy ) 运用重组DNA技术,将基因材料导人靶细胞,以替代或补偿缺陷基因的功能,或抑制
母亲: XAXa
X 父亲:XAY
XAXA XAY
XAXa XaY
男孩和女孩患该病的概率分别为:1/2和0.
三,临床上还有哪些疾病可以采取类似的方法进行 产前诊断?
1.羊膜穿刺方法介绍; 2.对羊膜穿刺可以进行产前诊断的疾病; 3.产前诊断的其他取材方法介绍;
三1.羊膜穿刺介绍
羊膜穿刺(amniocentesis)羊水取样
可直接检测胎儿血液系统指标 适用于较大孕周。 4)缺点: 操作难度更大
流产率相对羊水穿刺略高( 1% ~2%),并发症更多。
三3.其他产前诊断的取材方法
胎儿活体组织检查(目前基本弃用)
1)分类:胎儿镜下活体组织检查 (16 ~ 20 周) 超声引导下活体组织检查。(16~22周)
2)适用范围: 先天性代谢障碍和遗传病 大疱松懈症 某些肝酶代谢障碍疾病 杜氏假肥大性肌营养不良症( DMD)
5)羊膜腔感染的诊断 诊断有无羊膜腔感染。
三3.其他产前诊断的取材方法
绒毛吸取术
1)原理:孕妇阴道或腹壁从绒毛膜的绒毛中吸取获得胎儿的滋养层细胞。 2)时间:妊娠11~ 13周 3)方法:在超声引导下,取样器经腹部或宫颈进入子宫取材进行各项检测。 4)优点:1.孕早期可做诊断
2.能采取更简单,安全的方法终止妊娠 5)缺点:1.取样术后至孕28周前的流产率为2%~ 3%。
四3.甲型血友病可以用基因治疗的原因;
原因:
1)血友病基因水平上的发病机制已较为清楚 2) 对于患者来说,1%一5%凝血因子就能维持正常凝血 3)凝血因子在血浆中的水平没有很严格的调控,在正常人群中的范 围跨度大 4) 靶器官的可选择范围较宽。 5)凝血因子的相关基因已经克隆分离。 6)构造动物模型时可选用体型较大的动物与人体环境较为相近。
病案介绍:
• 分别抽取该孕妇及其丈夫以及患病长子(先证者) 外周血,提取DNA。同时抽取该孕妇羊水20ml, 按常规方法提取DNA。通过PCR体外扩增DNA和 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连锁分析技术进 行基因诊断,通过特异性核酸内切酶Bcl对扩增 DNA进行酶切后。
产前诊断:
•又称宫内诊断或出生前诊断,是对胚胎或胎 儿在出生前是否患有某种遗传病或先天畸形 做出准确的诊断。
1.通过该产前基因诊断结果 是否可以判断该孕妇 所孕胎儿患有甲型血友病?能否判定胎儿性别?
能判定胎儿性别:对高危胎儿可在妊娠12-16 周进行羊水穿刺,获得胎儿DNA基因型和遗传表型 后。应用ZFY/ZFX的同源序列的引物进行双重PCR, 可准确诊断胎儿的性别。
• ZFY/ZFX指
应用PCR技术扩增人ZFX和ZFY基因特异性DNA顺 序,在男性DNA中检测到ZFX基因特异和ZFY基因特异的 两种扩增产物,在女性DNA中仅检测到ZFX基因特异的一 种扩增产物。
2.增加胎儿肢体畸形的风险。 6)相关疾病:小儿先天性高氨血症
三3.其他产前诊断的取材方法
脐带穿刺术( cordocentesis ) 1)时间:妊娠18 ~ 30周进行,最适穿刺孕周为24~ 30周。
2)方法: 先行B型超声检查,穿刺在B超引导下进针至脐静脉后抽取适量 脐静脉血后进行各种检查。 3)优点: 较羊水所需时间更短,成功率更高;
• 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 技术的原理是:检测 DNA在限制性内切酶酶切后形成的特定DNA片段的大小。
• PCR-RFLP 是将PCR 技术、RFLP 分析与电泳方 法联合应用,先将待测的靶DNA 片段进行复制扩 增,然后应用DNA 限制性内切酶对扩增产物进行 酶切,最后经电泳分析靶DNA 片段是否被切割而 分型。
病例分析
——临床病例2
病案介绍: • 孕妇,38岁,孕2产1,孕15周+2天。曾于8年前
生育一男孩,于6岁时因齿龈、舌、口腔、鼻经常 出血,膝、踝、肘等部位常于轻微外伤后出现瘀 斑或出血不止现象而被确诊患有甲型血友病。家 族史调查显示,本人与其丈夫非近亲婚配,该孕 妇的一个哥哥曾患类似病症于2年前死亡,其他家 庭成员未出现类似症状。因担心再次生育甲型血 友病患儿,要求进行产前诊断。
是由凝血因子VIII即抗血友病球蛋白(AHG) 缺乏导致的,因此又称抗血友病球蛋白缺乏症或第 VIII因子缺乏症。
遗传方式:X连锁隐性遗传;由女性传递,男 性发病,发病率约为1/5000的男性活婴,女性患者 极为罕见。
2.1该孕妇每生育一次,其生育男孩和女孩患有甲 型血友病的概率分别是多少?
由下列分析可知:
血友病的种类:
• 1、甲型血友病:凝血因子VIII即抗血友病球蛋白 (AHG)缺乏,为XR。
• 2、乙型血友病:凝血因子IX即血浆凝血活酶 (PTC)缺乏,为XR。
• 3、丙型血友病:凝血因子XI缺乏,为AR。 • 4、血管性假血友病:vWF因子缺乏,为AD或AR。
• PCR是一种体外DNA 扩增技术,是在模板DNA、 引物和4种脱氧核苷酸存在的条件下,依赖于DNA聚合 酶的酶促合反应,将待扩增的DNA片段与其两侧互补的 寡核苷酸链引物经“高温变性——低温退火——引物延 伸”三步反应的多次循环,使DNA片段在数量上呈指数 增加,从而在短时间内获得我们所需的大量的特定基因 片段。
Thank you
采用ZFX/ZFY扩增系统进行性别鉴定的优点为:①检 测X、Y两条性染色体,无假阴性结果;②ZFY基因位于Y染 色体短臂,不受Y染色体长臂正常变异影响;③ZFY基因邻 接TDF基因,适于性反转受检者;④扩增产物可经电泳直接 区分。
2.甲型血友病是由于哪种蛋白质出现异常而导致的 疾病?其遗传方式是什么?
1)原理:羊水中有一定数量胎儿脱落细胞, 多数为成纤维细胞和上皮细胞。
2)时间:最佳时间是妊娠16~ 22*6周 3)方法: B超监视下进行,孕妇排空膀胱,
专用穿刺针经腹壁、子宫壁进人羊膜腔, 抽取淡黄色清亮的羊水约20ml,按需要立即送检。 4)优点:安全性最高 5)缺点:可能会出现阴道血、羊水溢出或子宫持续性收缩
3)优点:用于某些需要特定组织采样的疾病 4)缺点:流产发生率较高
并发症的发生率也较高
四,经产前诊断确诊患有甲型血友病的胎儿,如出 生后是否可以采用基因治疗?
1.甲型血友病机制及临床表现 2.基因治疗概念以及适用遗传病的条件 3.甲型血友病可以用基因治疗的原因
四1.甲型血友病机制及分类:
1)机制: 因子Ⅷ、Ⅸ、Ⅺ缺乏均可使凝血过程的第一阶段中的凝血活酶生成减少,
三2.对羊膜穿刺可以进行产前诊断的疾病
1)胎儿先天性疾病的诊断 诊断胎儿染色体病、单基因病等。
2)胎儿代谢性疾病的诊断 测定羊水中相关酶的浓度进行宫内代谢性疾病诊断。
3)胎儿神经管缺陷 胎儿开放性神经管畸形(主要包括:无脑儿、脊柱裂)的诊断。
4)胎肺成熟度的检测 确定胎儿肺是否成熟,有助于对终止妊娠的时机进行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