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语文上册04 古诗三首《山行》《赠刘景文》1

合集下载

《古诗三首》《山行》《赠刘景文》《夜书所见》 课件人教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九

《古诗三首》《山行》《赠刘景文》《夜书所见》 课件人教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九

挑:[ tiǎo ]挑逗 [ tiāo ]挑水
形近字组词:
傲:[ào]骄傲 遨:[áo]遨游
萧:[xīao]萧瑟 箫:[xīao]吹箫
挑:[tīao]挑水 逃:[táo]逃跑 桃:[táo]桃子
同学们,秋天是个美丽的季节,古人 也有许多写秋季的诗篇,那么今天我们 就一起走进《古诗三首》吧!
课文早知道:
2.“江上秋风动客情。”中的“客”是什么谁?
答:指得是诗人自己。因为自己在外地, 就像客人一样,非常思念自己的家乡。
课文赏析:
3.作者在夜里见到了什么情景呢?
答: 夜色深了,还有几个小孩在篱笆 下点着灯斗蛐蛐 。
课堂小结:
同学们 : 这三首古诗,所写的季节虽然是一样的,但 所写的景物不同、内容不同,表达的情感也不 同。希望大家熟背后用心体会。
作者介绍:
苏轼,字子瞻,号东 坡居士,世称苏东坡。四 川省眉山市人,北宋文学 家、书法家、画家 ,为 “唐宋八大家”之一。
诗文翻译:
荷尽已无擎雨盖, 荷花凋谢连那擎雨的荷叶也枯萎了, 菊残犹有傲霜枝。 只有那开败了菊花的花枝还傲寒斗霜。 一年好景君须记, 一年中最好的景致您一定要记住,
正是橙黄橘绿时。
诗文翻译:
远上寒山石径斜, 沿着弯弯曲曲的小石路上寒山, 白云生处有人家。 在白云生出的地方有几户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 停下车是因为喜爱深秋枫林晚景, 霜叶红于二月花。 枫叶经过霜染比二月花儿还红啊。
课文赏析:
1.这首诗中描写了哪些 漂亮的景色和事物呢? 你能在图中找出来吗?
①寒山 ⑥枫林
③白云 ④人家
诗文翻译:
萧萧梧叶送寒声, 瑟瑟的秋风吹动梧桐叶,送来阵阵寒意, 江上秋风动客情。 江上秋风,使出门在外的我思念起家乡。 知有儿童挑促织, 家中几个小孩还在斗蟋蟀, 夜深篱落一灯明。 夜深人静了还亮着灯不肯睡。

三年级上册语文古诗3首

三年级上册语文古诗3首

三年级上册古诗三首:杜牧《山行》;苏轼《赠刘景文》;叶绍翁《夜书所见》;意思如下:一、杜牧《山行》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白话译文:弯曲的石头小路远远地伸至深秋的山巅,在白云升腾的地方隐隐约约有几户人家。

停下马车来是因为喜爱深秋枫林的晚景,霜染后枫叶那鲜艳的红色胜过二月春花。

赏析:《山行》是唐代诗人杜牧创作的一首诗。

此诗描绘秋日山行所见的景色,展现出一幅动人的山林秋色图,山路、人家、白云、红叶,构成一幅和谐统一的画面,表现了作者的高怀逸兴和豪荡思致。

作者以情驭景,敏捷、准确地捕捉足以体现自然美的形象,并把自己的情感融汇其中,使情感美与自然美水乳交融,情景互为一体。

全诗构思新颖,布局精巧,于萧瑟秋风中摄取绚丽秋色,与春光争胜,令人赏心悦目,精神发越。

二、苏轼《赠刘景文》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

白话译文:荷花凋谢连那擎雨的荷叶也枯萎了,只有那开败了菊花的花枝还傲寒斗霜。

一年中最好的景致你一定要记住,那就是在橙子金黄、橘子青绿的秋末冬初的时节啊。

赏析:《赠刘景文》是北宋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

这首诗作于元祐五年(公元1090年),是送给好友刘景文的一首勉励诗。

此诗前半首说“荷尽菊残”仍要保持傲雪凌霜的气节,后半首通过“橙黄橘绿”来勉励朋友困难只是一时,乐观向上,切莫意志消沉。

抒发作者的广阔胸襟和对同处窘境中友人的劝勉和支持,托物言志,意境高远。

三、叶绍翁《夜书所见》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白话译文:萧萧秋风吹动梧叶,送来阵阵寒意,客游在外的游子不禁思念起自己的家乡。

忽然看到远处篱笆下的灯火,料想是孩子们在捉蟋蟀。

赏析:《夜书所见》是南宋诗人叶绍翁所作的七言绝句。

诗一二两句写景,借落叶飘飞、秋风瑟瑟、寒气袭人烘托游子漂泊流浪、孤单寂寞的凄凉之感。

三四两句写儿童夜捉蟋蟀,兴致高昂,巧妙地反衬悲情,更显客居他乡的孤寂无奈。

2020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4课《古诗三首》知识点+图文解读

2020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4课《古诗三首》知识点+图文解读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4课《古诗三首》知识点+图文解读知识点1、注意斜(xié)的读音,斜的意思是弯弯曲曲。

2、《山行》前两句诗写了哪些景物?写了秋天的深山、石铺的小路和白云缭绕处隐约可见的人家。

3、停车后,诗人看到了怎样的景象?表达了怎样的情感?诗人看到经秋霜打过的枫叶简直比二月的鲜花还要红艳。

表达了诗人喜爱枫叶、赞美秋天的感情。

4、诗人是按照怎样的顺序观察的?从哪里可以看出来?诗人是按由远及近的顺序来观察的,如“远上寒山石径斜”中的“远”字点明诗人是从远处观察;“停车坐爱枫林晚”中的“停车”一词足以说明诗人描写的景象就在眼前,是近处。

5、《赠刘景文》前两句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怀?诗人以“荷尽”“菊残”写出了秋末的特征,“已无”与“犹有”形成对比,歌颂了菊花傲视风霜的气节,表达了诗人对菊花的敬佩、赞美之情。

6、《赠刘景文》这首诗写的是哪个节的景色?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这首诗写的是秋末的景色,是从“荷尽”----荷花凋谢、“菊残”菊花开败看出来的。

7、《夜书所见》诗开头一句中“送”字用语巧妙,说说它的表达作用。

“送”字静中显动,引出“寒声”,渲染了环境的凄清幽冷,烘托羁旅者孤寂的情怀和凄凉的心境。

8、结尾两句诗人写儿童挑灯夜捉促织,对作者情感抒发有什么表达效果?请作简要分析。

茫茫夜色中,闪现在篱笆间的灯火,表现了儿童欢乐愉快的情趣,这无忧无虑、活泼天真的举动与诗人悲秋的凄凉之感形成鲜明对照,以乐景写哀情更突出了诗人流寓他乡的凄苦之情及对故乡的深沉思念之情。

《山行》知识点1.作者介绍杜牧(803~852),字牧之,唐代诗人。

京兆万年(今陕西省西安)人。

有《樊川文集》。

与李商隐齐名,称“小李杜”。

杜牧诗在晚唐成就颇高,后人称杜甫为“老杜”,称杜牧为“小杜”。

2.诗文释义⑴、山行:在山上行走(谁在山上行走)⑵、远上:向山的远处伸展。

⑶、寒山:深秋时节的山林(寒山:深秋季节,天气渐冷,山上草木枯黄,给人一种凉意,故称寒山,实指秋天的山)⑷、斜:在这首诗中应读xié,意思仍当倾斜解释,这里有曲折不直的意思。

第4课《古诗三首》,三年级上册语文

第4课《古诗三首》,三年级上册语文

第4课《古诗三首》,三年级上册语文金秋九月,斑驳的阳光洒在树叶上,洒在花瓣上,也洒在同学们的心田。

这一单元我们将领略金秋的风景……这一单元的第一篇课文是第4课《古诗三首》,我们将要学习杜牧的《山行》、苏轼的《赠刘景文》、叶绍翁的《夜书所见》,三首诗都写到秋天的景物,下面就跟着丹格教育的老师一起来看看这三首诗各有什么不同。

诗人简介:杜牧这课学习的第一篇古诗是杜牧所作的《山行》。

杜牧,字牧之,号樊川居士,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

杜牧是唐代杰出的诗人、散文家。

晚年居住在长安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

《山行》词语解释①山行:在山中行走。

②寒山:深秋时节的山。

③径:小路。

④斜:古音读“xiá”,倾斜的意思。

⑤坐:因为。

⑥霜叶:被霜打过的枫叶。

⑦生:产生、生出。

《山行》译文深秋时节,一条蜿蜒的小路伸向山头,云雾缭绕的地方隐隐约约有几户人家。

我停下车来,是因为这枫林傍晚的美景着实吸引了我,那被秋霜打过的枫叶比二月的花儿还要红艳。

诗人简介:苏轼苏轼,字子瞻、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今四川眉山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

苏轼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均有很高的成就。

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也是宋四家之一。

与黄庭坚并称“苏黄”,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与欧阳修并称“欧苏”。

《赠刘景文》词语解释①刘景文:诗人的好朋友。

②擎:举,向上托。

③君:对对方的尊称,相当于“您”。

④荷尽:荷花枯萎,残败凋谢。

⑤菊残:菊花凋谢。

⑥犹:仍然。

《赠刘景文》译文荷花凋谢连那擎雨的荷叶也枯萎了,只有那开败了的菊花的花枝还在傲寒斗霜。

一年中最好的景致你千万要记住,那就是在橙黄橘绿的秋末冬初的时节啊。

诗人简介:叶绍翁叶绍翁,字嗣宗,号静逸,龙泉(今浙江龙泉)人,祖籍建安(今福建建瓯),南宋中期诗人。

他著有《四朝见闻录》,补正史之不足,被收入《四库全书》。

三上古诗三首《山行》《赠刘景文》《夜书所见》附课后习题答案

三上古诗三首《山行》《赠刘景文》《夜书所见》附课后习题答案
收获的季节
橘子青绿
第3课时
夜书①所见
注释 ————— ①【书】写
作者简介
叶绍翁,字嗣宗,号靖 逸,南宋诗人。诗以七言绝 句最佳。主要作品有《游园 不值》《嘉兴界》《四朝闻 见录》等。
品读诗文
自由地大声朗读诗歌,读准字音,读出节奏。夜书Fra bibliotek见shào
[宋]叶绍翁
xiāo
sònɡ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品读诗文
朗读古诗,说说古诗中写到了哪些景物?
山径
白云
人 家
枫 林
霜 叶
品读诗文
朗读古诗,品读诗意:
山路绵长 点明深秋季节
远上寒山石径斜
相呼应,写出了山 势的高而缓。
品读诗文 使人联想到炊烟
白云生处有人家 袅袅,鸡鸣犬吠,一
一个“生”字形 驱寒山清冷之意。 象地表现了白云升腾、 缭绕和飘浮等各种动 态美,也说明山很高。
重难点字书写指导
菊 jú
结构:上下 部首:艹 书写指导:下边部分的“米”,左边有一部
分写在“勹”的外面,使整个字 重心更稳。
重难点字书写指导
残 cán
结构:左右 部首:歹 书写指导:左边的“歹”不要多一点,起笔横的
长度不要超过竖中线。右边部分斜钩 要写得舒展,不要忘写右上角的点。
诗文解读
荷尽①已无擎②雨盖③, 菊残④犹⑤有傲霜⑥枝。
径 jìnɡ
左窄右宽,书写时注 意左部细长,右部稍宽。

上下结构,书写 “霜” 时“雨”扁宽, 下部“木”“目”等分。

说一说:你是用什么方法理解这个字的?
一斗有余,就是不正。
看到“斜”可以联想到弯弯曲曲的 小路伸向远方的样子,所以“斜”的意 思就是弯曲不直。

三年级语文人教部编版(上册)三年级上册-4.古诗三首:山行·赠刘景文·夜书所见

三年级语文人教部编版(上册)三年级上册-4.古诗三首:山行·赠刘景文·夜书所见

秋风 远处的灯火
夜书所见
【宋】叶绍翁
萧 萧 梧 叶 送 寒 声,
江 上 秋 风 动 客 情。
知 有 儿 童 挑 促 织,
夜 深 篱 落 一 灯 明。
温暖
夜书所见
【宋】叶绍翁
萧 萧 梧 叶 送 寒 声, 江 上 秋 风 动 客 情。
伤感
知 有 儿 童 挑 促 织,
夜 深 篱 落 一 灯 明。
霜 叶 红 于 二 月 花。
山行
【唐】杜牧
远 上 寒 山 石 径 斜,
白 云 生 处 有 人 家。
停 车 坐 爱 枫 林 晚,
霜 叶 红 于 二 月 花。
白云缥缈处竟然有人家 突然发现一片红色枫林 枫林竟然比红花还要艳
山行
【唐】杜牧
远 上 寒 山 石 径 斜,
( 啊 ) 白 云 生 处 有 人 家。
(哇哦) 停 车 坐 爱 枫 林 晚, (天哪) 霜 叶 红 于 二 月 花。
枯荷 残菊
赠刘景文
【宋】苏轼
荷 尽 已 无 擎 雨 盖,
菊 残 犹 有 傲 霜 枝。
一 年 好 景 君 须 记,
最荷 < 残菊 <黄橙绿橘 请结合诗句说说看你为什么这么排序。 苏轼写这样一首诗送给刘景文,想表达什么呢?
统编版教材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4 古诗三首
《山行》 《赠刘景文》 《夜书所见》 这三首诗的题目分别是什么意思?
《山行》

《赠刘景文》
《夜书所见》

请把能让你感受到秋天的词句
圈画出来。
山行
【唐】杜牧
远 上 寒 山 石 径 斜,
白 云 生 处 有 人 家。
停 车 坐 爱 枫 林 晚,
请想一想: 一路上杜牧有哪些惊喜呢?

三年级语文上册课文4《古诗三首》课堂笔记

三年级语文上册课文4《古诗三首》课堂笔记

三年级语文上册课文4《古诗三首》课堂笔记第一首《山行》课堂笔记一、课堂笔记课后生字组词寒hán(严寒、寒冷、寒来暑往)径jìng(径直、途径、大相径庭)斜xié(斜线、斜坡、目不斜视)霜shuāng(霜冻、风霜、霜期)二、课堂笔记常见多音字行háng(银行)xíng(不行)三、反义词远——近白——黑坐——站四、翻译山行【唐】杜牧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字词解释:【寒山】深秋时节的山。

【石径】石子小路。

【生】产生,生出。

“白云生处”指山的深处。

【坐】因为。

译文:一条石头小路蜿蜒曲折地伸向充满秋意的山峦,在白云缭绕的山中,有人家居住。

停下车来,是因为喜爱这深秋枫林晚景,经霜的枫叶比二月春花还艳丽。

作者介绍:杜牧:(803-852)唐代诗人。

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

精通兵法,有政治才能,诗文都写得很好,诗以七绝最为出色。

与李商隐齐名,世称“小李杜”。

五、诗歌主题《山行》是一首明丽、充满生气描写和赞美深秋山林景色的秋景诗。

作者以丰富的想象,生动的描写,凝炼的语言写的是在“山行”途中目之所及的景物,表达了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山行》是唐代诗人杜牧的一首七言绝句,是千古传诵的佳作。

深秋在诗人笔下并不萧条冷落,而是生机盎然的。

前两句写出了诗人所看到的山中景致。

”寒”字点明深秋季节;”远”字写出山路的绵长;”斜”字与”上”字呼应,写出了山势的高而缓。

”有人家”会使人联想到炊烟袅袅,鸡鸣犬吠,一驱寒山清冷之意,又照应了上一句的”石径”,将两种景物有机地联系在一起。

后两句写出了诗人停车欣赏的原因,这枫林晚景使他流连忘返,舍不得离去,并从中悟得了”霜叶红于二月花”这样富有理趣的警句。

第二首《赠刘景文》课堂笔记一、课堂笔记课后生字组词赠zèng(赠言、赠送、回赠)刘liú(姓刘、刘海儿)盖gài(盖楼、盖章、掩盖)菊jú(菊花、赏菊、春兰秋菊)残cán(残缺、残害、残酷)君jūn(君子、君臣、国君)橙chéng(橙红、橙色、鲜橙)犹yóu(犹如、犹有、记忆犹新)傲ào(骄傲、傲骨、傲慢无礼)橘jú(橘子、橘红色、橙黄橘绿)二、课堂笔记常见多音字绿lǜ(绿色、绿茶)lù(鸭绿江)三、反义词:有——无好——坏四、翻译赠刘景文【宋】苏轼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2018年部编新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4课古诗三首之《赠刘景文》课件-山行

2018年部编新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4课古诗三首之《赠刘景文》课件-山行

1、刘老师喜欢菊花。 2、残破 3、君子 4、橙树 5、橘子 6、路径
7、斜风细雨8、枫叶 9、于是ຫໍສະໝຸດ èngliúqí ng
gài
赠送 姓刘 擎雨盖
jú cá n yóu
菊花
jūn
残枝
bì xū
犹有
chéng jú
君子 必须 橙色 橘子
赠刘景文
宋朝.苏轼
荷尽已无擎雨盖, 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 正是橙黄橘绿时。
山行
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 白云/深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
山行 远上寒山石径斜, 白云生处有人家。
山行:在山里走。 寒山:深秋时节的山。 径:小路。
沿着弯曲的小路走上秋天的深山 , 在云雾弥漫的山林深处居住着几户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
坐:因为、由于。 于:比。
又像冬天的邮票,
寄给雪人、梅花和溜冰场。
咏柳
[唐]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子 夜 吴 歌
李白
长 安 一 片 月, 万 户 捣 衣 声。 秋 风 吹 不 尽, 总 是 玉 关 情。 何 日 平 胡 虏, 良 人 罢 远 征?

枫 枝
我喜欢春天,因为 我喜欢夏天,因为 我喜欢秋天,因为 我喜欢冬天,因为
。 。 。 。
枫叶吟
春天,我们是绿色的, 一张张枫叶,
绿得像孩子们那 跳动的幻想和希望; 秋天,我们变红了, 红得像燃烧的火炬, 把山野照亮。 记住,当我们满山红遍时, 快准备冬天的衣裳。
像秋天的请帖,
发给大雁、谷垛和池塘;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古诗三首》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古诗三首》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古诗三首》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古诗三首》教学文档1. 教材内容分析《古诗三首》选编了唐代诗人杜牧的《山行》、宋代诗人苏轼的《赠刘景文》和宋代诗人叶绍翁的《夜书所见》。

这三首古诗都是描绘秋天景色的,但是又各有千秋。

1.1《山行》《山行》描绘的是深秋时节的山景。

诗人沿着弯弯曲曲的小路上山,在白云缭绕的地方,隐隐约约看到几户人家。

停车是因为喜爱傍晚枫林的美景,经霜的枫叶比二月的鲜花还要红。

此诗通过描写寒山、石径、白云、人家、枫林、霜叶等景物,展现出一幅动人的山林秋色图,表达了诗人对深秋山林景色的喜爱之情。

诗中的“霜叶红于二月花”一句,更是成为千古名句,以鲜明的色彩对比,将秋天的枫叶之美推向极致。

1.2《赠刘景文》《赠刘景文》是苏轼送给好友刘景文的一首勉励诗。

诗的前两句“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描绘出秋末冬初的萧瑟景象,荷花凋谢连那擎雨的荷叶也枯萎了,只有那开败了菊花的花枝还傲寒斗霜。

后两句“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则是诗人对友人的劝勉,虽然青春流逝、人生坎坷,但也要珍惜这大好时光,乐观向上。

整首诗借景抒情,既有对秋景的描写,又有对友人的激励,充满了哲理。

1.3《夜书所见》《夜书所见》写的是客居他乡的诗人在秋风瑟瑟的夜晚,看到远处篱笆下的灯火,料想是小孩在捉蟋蟀,不禁回忆起自己的故乡和童年。

诗中“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通过梧叶、秋风等意象,营造出一种凄凉的氛围,抒发了游子思乡念亲的情感。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这两句,从对眼前之景的描写,转为对想象中儿童捉蟋蟀场景的描写,更增添了诗人的思乡之情。

2. 教学目标2.1知识与能力目标- 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这三首古诗。

- 认识并会写诗中的生字,如“径”“斜”“赠”“残”等,理解诗句中重点字词的含义,如“远上”“石径斜”“擎雨盖”“促织”等。

- 能够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体会古诗的意境。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4课《古诗三首》课文原文及教案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4课《古诗三首》课文原文及教案

【导语】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第4课的三⾸古诗,都是描写秋景的,《⼭⾏》描绘的是秋之⾊,展现了⼀幅动⼈的寒⼭秋⾊图;《赠刘景⽂》写的是秋末的景⾊,让⼈从残败中看到⽣机、看到希望,寄意深远,让⼈回味⽆穷;《夜书所见》写诗⼈客居异乡,静夜感秋,抒发了⼀种思乡念亲、怀想故园的感情,以及客居他乡、归⽆定所的孤寂落寞之感。

⽆忧考准备了以下内容,供⼤家参考!【篇⼀】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第4课《古诗三⾸》课⽂原⽂ ⼭⾏ 【唐】杜牧 远上寒⼭⽯径斜, ⽩云⽣处有⼈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花。

赠刘景⽂ 【宋】苏轼 荷尽已⽆擎⾬盖, 菊残犹有傲霜枝。

⼀年好景君须记, 正是橙黄橘绿时。

夜书所见 【宋】叶绍翁 萧萧梧叶送寒声, 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童挑促织, 夜深篱落⼀灯明。

【篇⼆】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第4课《古诗三⾸》教案1 教学要求: 1.⾃主学习本课⽣字,能⼯整书写。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背诵课⽂。

3.借助注解,了解诗句的意思,想象诗中描绘的景象,领略秋天美丽的景⾊。

教学重难点: 1.理解诗句,感受⽂字美,通过诗中所描写的景⾊,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2.体会诗中的意境,学习借景抒情的⽅法。

课前准备: 1.布置学⽣借助注释和插图读课⽂的预习任务。

2.教师准备挂图,以及表现秋天情调的乐曲磁带,便于配乐朗诵。

教学时间: 3课时 第⼀课时 ⼀、说话训练,进⼊秋景。

同学们,你能以秋天为内容,说⼀句或⼏句描写秋天景⾊的句⼦吗?(⽣说话练习) ⼆、故事导⼊,揭⽰课题:介绍杜牧、岳麓⼭。

1.下⾯请同学们先听⼀则故事,然后猜猜他是谁?(课件:简介杜牧) 故事发⽣在距今1150多年前,就是唐朝时期,有⼀位⽂学家,他从⼩就有报效祖国的远⼤志向,所以他刻苦学习,认真创作,25岁就考上了进⼠。

他的诗⽴意新奇,优美隽永,⾻⽓雄劲,在当时⽂坛别具⼀格。

他⼜熟悉兵法,熟悉政治,可谓⽂武全才。

三年级上册古诗三首《山行》《赠刘景文》《夜书所见》知识点梳理

三年级上册古诗三首《山行》《赠刘景文》《夜书所见》知识点梳理

三年级上册古诗三首《山行》《赠刘景文》《夜书所见》知识点梳理知识点01我会写寒hán(严寒、寒冷、寒来暑往)径jìng(径直、途径、大相径庭)斜xié(斜线、斜坡、目不斜视)霜shuāng(霜冻、风霜、霜期)赠zèng(赠言、赠送、回赠)刘liú(姓刘、刘海儿)盖gài(盖楼、盖章、掩盖)菊jú(菊花、赏菊、春兰秋菊)残cán(残缺、残害、残酷)君jūn(君子、君臣、国君)橙chéng(橙红、橙色、鲜橙)送sòng(欢送、送来、送别)挑tiǎo(挑逗、挑动、挑拨)02我会认犹yóu(犹如、犹有、记忆犹新)傲ào(骄傲、傲骨、傲慢无礼)橘jú(橘子、橘红色、橙黄橘绿)03多音字行háng(银行)xíng(不行)挑tiǎo(挑灯)tiāo(挑选)04古诗诗意山行诗意:一条弯弯曲曲的小路蜿蜒伸向山顶,在白云飘浮的地方有几户人家。

停下来欣赏这枫林的景色,那火红的枫叶比江南二月的花还要红。

赠刘景文诗意:荷叶败尽,像一把遮雨的伞似的叶子和根茎上再也不像夏天那样亭亭玉立,菊花也已枯萎,但那傲霜挺拔的菊枝在寒风中依然显得生机勃勃。

别以为一年的好景将尽,你必须记住,最美景是在初冬橙黄桔绿的时节啊!夜书所见诗意:萧萧秋风吹动梧桐树的叶子,送来阵阵寒意,江上的秋风让客游在外的诗人不禁思念起自己的家乡。

猜想是孩子们在捉蟋蟀,因为夜深了,他忽然看到远处篱笆下的灯火。

05问题归纳1.《山行》这首诗写的是哪个季节的景物?从哪些地方发现的?《山行》这首诗写的是秋天的景物。

从“寒山”“霜叶红于二月花”看出来的。

2.《赠刘景文》这首诗写了秋天哪些自然景物?你还知道秋天哪些景物是什么样?《赠刘景文》这首诗写了秋季的景色,从枯荷(荷尽已无擎雨盖)、残菊(菊残犹有傲霜枝)、“橙黄橘绿时”这些地方发现的。

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课件-赠刘景文-山行PPT课件

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课件-赠刘景文-山行PPT课件
四种景物来描写秋天的,后一句是抓住 寒山 和__枫__叶__
枫两种景物来描写秋天的,都抒发了作者 热爱大自然,喜欢田园
生活
的思想感情。
部编 人教版 小学语文上册教学课件
古诗三首
赠刘景文 山行
赠刘景文
zèng
赠送

菊花
jūn
君子
jìng 小径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liú qíng gài
姓刘 擎雨盖
cán
残枝
bì xū
必须
yóu
犹有
chéng
橙色

橘子
xié 歪歪斜斜
fēng yú 枫树 于是
赠送 姓刘 擎雨盖 菊花 残枝 犹有 君子 必须 橙色 橘子 小径 歪歪斜斜 枫树 于是
山行
远上寒山石径斜, 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
径 小路
捷径、途径
行走,行进
石径 远上寒山石径斜
白云生处有人家
山行
远上寒山石径斜, 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
枫林
霜叶
山行
远上寒山石径斜, 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
山行
远上寒山石径斜, 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
因为
山行
深秋
远上寒山石径斜, 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
《赠刘景文》和《山行》都是描写 秋天(季节)的景
色,作者分别是 宋 朝诗人 苏轼 和 唐 朝诗人 杜牧 。 前一首诗是抓住 菊花 、荷叶 、 橙子 、_橘_子____
刘擎菊残 犹君须橙 橘 斜径 枫 于
刘擎菊残 犹君须橙 橘 斜径 枫 于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4课古诗三首之《赠刘景文》精品课件及山行精品课件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4课古诗三首之《赠刘景文》精品课件及山行精品课件
只有那开败了菊花的花枝还傲寒斗霜。
一年/好景/君须记,
一年最好的景致你要记住。
正是/橙黄/橘绿时。
那就是橙子金黄、橘子青绿的时节。
山行
山行:在山里走。
杜牧
杜牧字牧之,是 唐代诗人。他和李商 隐合称为“小李杜”。
唐朝一位诗人, 他的诗立意新奇,优 美隽永,骨气雄劲。 他又熟悉兵法,熟悉 政治,是位文武全才。 他长期在江南求职, 对江南美景独有钟情, 写下了许多诗篇。
山行
[唐] 杜牧
远 上 寒 山 石 径 斜, 白 云 生 处 有 人 家。 停 车 坐 爱 枫 林 晚, 霜 叶 红 于 二 月 花。
jìng
石径
fēng
枫林
xié
斜坡

于是
径 斜 枫霜
石径 斜坡 枫林 由于
小径
斜坡
枫叶
停车
远近
于是
山行
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 白云/深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
记(忘记)(记住)
刘(姓刘)(刘老师)
请小朋友们回去找两首写秋天的 古诗,把它们背下来,并记在脑中, 属于自己的财富。
秋思
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 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 行人临发又开封。
秋夜寄丘员外
韦应物 怀君属秋夜, 散步咏凉天。 空山松子落, 幽人应未眠。
正是橙. 黄. 橘. 绿. 时. 。
--收获的季节
橙黄:橙子金黄 橘绿:橘子青绿 时:时节
一年好景君须记, 正是橙黄橘绿时。
一年/好景/君须记, 正是/橙黄/橘绿时。
一年最好的景致你要记住。
那就是橙子金黄、橘子青绿的时节。
荷尽/已无/擎雨盖,

[精]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4课《古诗三首》图文讲解

[精]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4课《古诗三首》图文讲解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4课《古诗三首》图文讲解课文知识点我会写寒hán(严寒、寒冷、寒来暑往)径jìng(径直、途径、大相径庭)斜xié(斜线、斜坡、目不斜视)霜shuāng(霜冻、风霜、霜期)赠zèng(赠言、赠送、回赠)刘liú(姓刘、刘海儿)盖gài(盖楼、盖章、掩盖)菊jú(菊花、赏菊、春兰秋菊)残cán(残缺、残害、残酷)君jūn(君子、君臣、国君)橙chéng(橙红、橙色、鲜橙)送sòng(欢送、送来、送别)挑tiǎo(挑逗、挑动、挑拨)我会认犹yóu(犹如、犹有、记忆犹新)傲ào(骄傲、傲骨、傲慢无礼)橘jú(橘子、橘红色、橙黄橘绿)多音字行háng(银行)xíng(不行)挑tiǎo(挑灯)tiāo(挑选)古诗诗意山行诗意:一条弯弯曲曲的小路蜿蜒伸向山顶,在白云飘浮的地方有几户人家。

停下来欣赏这枫林的景色,那火红的枫叶比江南二月的花还要红。

赠刘景文诗意:荷叶败尽,像一把遮雨的伞似的叶子和根茎上再也不像夏天那样亭亭玉立,菊花也已枯萎,但那傲霜挺拔的菊枝在寒风中依然显得生机勃勃。

别以为一年的好景将尽,你必须记住,最美景是在初冬橙黄桔绿的时节啊!夜书所见诗意:萧萧秋风吹动梧桐树的叶子,送来阵阵寒意,江上的秋风让客游在外的诗人不禁思念起自己的家乡。

猜想是孩子们在捉蟋蟀,因为夜深了,他忽然看到远处篱笆下的灯火。

问题归纳1.《山行》这首诗写的是哪个季节的景物?从哪些地方发现的?《山行》这首诗写的是秋天的景物。

从“寒山”“霜叶红于二月花”看出来的。

2.《赠刘景文》这首诗写了秋天哪些自然景物?你还知道秋天哪些景物是什么样?《赠刘景文》这首诗写了秋季的景色,从枯荷(荷尽已无擎雨盖)、残菊(菊残犹有傲霜枝)、“橙黄橘绿时”这些地方发现的。

我还知道秋天秋天的风,卷起了片片黄叶,在街道和巷子里吹。

4 古诗三首《山行》《赠刘景文》《夜书所见》

4 古诗三首《山行》《赠刘景文》《夜书所见》

qínɡ
荷尽已无擎雨盖,--荷尽
荷:荷花 尽:落尽,没有 擎雨盖:荷叶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菊残犹有傲霜枝。 --菊残
菊:菊花 残:开败 犹有:只有 傲霜枝:傲视霜雪的
枝干
“荷尽”、“菊残” 两词可以看出是秋末冬初 的萧瑟景象。“已无”与 “犹有”形成强烈对比, 突出菊花傲霜斗寒的形象。
荷尽/已无/擎雨盖,荷 荷花 叶凋 也谢 枯连 萎那 了擎 。雨的
菊残/犹有/傲霜枝。只 花有 枝那 还开 傲败 寒了 斗菊 霜花 。的 一年/好景/君须记,一 住年。的好景致你要记
最是/橙黄/橘绿时。最 橘美子青的就绿是的橙时子节金。黄、
最是橙黄橘绿时。
--收获的季节
橙黄:橙子金黄 橘绿:橘子青绿 时:时节
作家名片:叶绍翁,字 嗣宗,号靖逸,南宋诗人。
主要作品:《游园不值》 《嘉兴界》《四朝闻见录》 等。
叶绍翁是福建人,小时侯被送给浙江 的一个叶氏的人家做儿子。他的爷爷原来 是朝廷的一位大官,因为朝廷政变,受到 别人的迫害,所以他的整个家族受到牵连, 他的家变得凄惨不堪。他的爸爸妈妈不得 不把他送给别人。
zènɡ liú ɡài jú cán
赠刘盖菊残
jūn chénɡ yóu ào jú
君橙犹傲橘
寒径斜霜 赠刘盖菊残君橙 送挑
字词学习
jìng xié zèng liú cán chéng tiāo
径斜赠刘残橙挑
左右结构
hán shuāng gài jú
寒霜盖菊
上下结构
jūn sòng
君送
半包围结构
参考:我停车不走是因为喜爱傍晚时分的枫树林,经过风霜的枫 叶,比二月春光里的鲜花还要红艳。 一年的好景致你要记住,最美的就是橙子金黄、橘子青绿的时节。

三年级上册 语文 4 古诗三首 《山行》 《赠刘景文》 《夜书所见》 教案设计

三年级上册 语文 4 古诗三首 《山行》 《赠刘景文》 《夜书所见》  教案设计

三年级上册语文 4 古诗三首《山行》《赠刘景文》《夜书所见》教案设计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山行》这首诗,背诵全诗。

能理解诗句的意思,说出诗中描绘的景象。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反复诵读,感受古诗的韵律美。

借助注释、插图等资料,理解诗句含义,培养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体会诗人对深秋山林景色的喜爱之情,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诗句“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的含义,体会诗人对枫林景色的喜爱。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古诗。

2. 教学难点感受古诗意境,体会诗人的情感。

理解诗人为什么会觉得霜叶比二月花还要红,这种对比手法的精妙之处。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谈话导入同学们,秋天是一个五彩斑斓的季节,不同的人对秋天有着不同的感受。

今天,我们要走进唐代诗人杜牧笔下的秋天,去领略那别具一格的秋景。

(板书课题:山行)2. 了解诗人杜牧(1)让学生交流课前收集的关于杜牧的资料。

(2)教师补充:杜牧,唐代杰出的诗人、散文家,他的诗以七言绝句著称,内容以咏史抒怀为主,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

(二)初读古诗,读准字音1. 学生自由朗读古诗,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 教师范读,学生注意听准字音和节奏。

强调容易读错的字,如“径(jìng)”“斜(xiá)”。

3. 学生再次朗读,同桌互相检查。

(三)研读古诗,理解诗意1. 借助注释,理解词语山行:在山中行走。

远上:登上远处的。

寒山:深秋季节的山。

石径:石子的小路。

斜:为倾斜的意思。

白云生处:白云升腾、缭绕和飘浮种种动态,也说明山很高。

坐:因为。

霜叶:被霜打过的枫叶。

2. 理解诗句大意引导学生逐句理解诗意。

首句“远上寒山石径斜”,意思是沿着弯弯曲曲的小路上山,在那生出白云的地方居然还有几户人家。

教师可以结合简笔画,画出一条蜿蜒的小路通向高山,山上有几处房屋被白云缭绕,帮助学生理解。

古诗三首【山行、赠刘景文、夜书所见】部编版PPT

古诗三首【山行、赠刘景文、夜书所见】部编版PPT
对对方的尊称,相当
于“您”。
一年好景君须记, 正是橙黄橘绿时。
橙黄橘绿
橙子黄了,橘子绿了。
真是硕果累累!
明诗意
说说诗句的意思,想象画面。
一年好景君须记, 正是橙黄橘绿时。
诗意:一年中最好的景致你一定要记住, 那就是在橙子金黄090年(元祐五年)初冬, 当时苏轼正在杭州任职,任两浙兵马都监的 刘景文也在。两人交往甚密,交情很深。诗 人一方面视刘景文为国士,并予以举荐;另 一方面赠此诗以勉励之。(苏轼赠此诗时, 刘景文已58岁了,难免有迟暮之感。)
想象诗中描绘的画面。
小组合作学习
1.互相交流对诗句的理解及想象到的画面。 2.确定成员,选择其中两句诗准备汇报。 3.小组集体朗读展示。
小组汇报 杜牧,字牧之,号樊川居士, 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 。著有《樊川文集》。诗歌以七言绝 句著称,内容以咏史抒怀为主,人称 “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
秋天是一个多姿多彩的季节,收获的 季节。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三首秋天的古诗。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课件
4 古诗三首
第一课时
学习古诗《赠刘景文》
知诗人
苏轼(1037-1101),字子 瞻,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 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 人。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 有《东坡七集》《东坡乐府》等 传世。
明诗意
再读古诗,边读边思考:这首诗中写到了秋 天哪些的景物?把相关词语圈出来。
我圈的景物是:
赠刘景文
[宋]苏轼
荷尽已无擎雨盖, 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 正是橙黄橘绿时。
结合圈画的词语,理解诗意。
荷尽已无擎雨盖, 菊残犹有傲霜枝。
擎:举, 向上托。
读一读,想象诗句的景象。

4 古诗三首-《赠刘景文》《夜书所见》《山行》课件

4 古诗三首-《赠刘景文》《夜书所见》《山行》课件

课堂演练
一、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赠刘景文》是描写 秋 季的景色,
作者抓住 荷尽 菊残 橙黄 橘绿 四种 景物来描写秋天的。
第二课时
通过上一堂课的学习, 我们学到了哪些学习古诗的 方法?
可以借助注 释和插图、联系 生活实际,想象 画面等方法理解
诗句的意思。
要把古 诗读正确、 流利,读好
停顿。
学写字
一起来学习本课的会写字吧!
hán jìnɡ
xié
寒径 斜
“寒”的上部分要写的紧凑一些,注 意笔顺。“斜”的左边的最后一笔是点。 “送”先写里面的“关”再写走之儿。
背诵和默写指导(课后第一题)
背诵这三首诗可以结合文中的 插图,想象文字描绘的画面更好地 背诵。默写古诗时要注意格式:每 句居中写,标点不要遗漏。
读古诗
自主朗读,读准字音,注意停顿
夜书所见
xiāo [宋]叶绍翁
萧萧/梧叶/送寒声,
江上/秋风/动客情。“挑”读 知有/儿童/挑促织,“儿童tiǎ用o”树。枝指之
类捉促织。
夜深/篱落/一灯明。
自学古诗,理解诗意
自学要求:
借助注释和图片、结合生活实 际等方法理解了诗句的意思,并 说说从诗中看到哪些画面?
远上:山高而远。 石径斜:石径绵长,直通山路。 生:产生,生出。
寒山 深秋时节的山
石径 石子的小路
根据注释和插图,说说你看到了什么画面。
远上寒山石径斜, 白云生处有人家。
一条弯弯曲曲的小路蜿蜒伸向 山顶。在白云飘浮的地方有几户人 家。
因为。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
比……还要红。
枫林晚:傍晚时的枫树林。
明诗意
理解诗意,想象画面。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04 古诗三首《赠刘景文》1PPT课件[精品最新版可编辑]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04 古诗三首《赠刘景文》1PPT课件[精品最新版可编辑]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
最新/优质文档/可编辑
看图说词语
层林尽染
秋 天
天高云淡
大雁南飞
瓜果飘香
秋天到了,同学们的眼睛还发现大 自然有哪些变化呢?
4 古诗两首 首
zènɡ
赠 刘 刘景文
(宋)苏轼(shì)
liú

赠刘景文
苏轼 qínɡ
jú cán yóu
荷 尽 已 无 擎 雨 盖,
菊 残 犹 有 傲 霜 枝。
正是橙黄橘绿时。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学古诗要边读边想,利用插图理解诗意 。
1、自由读古诗,想想古诗中描写了哪 些秋天的景色?
2、小组交流:自己读
荷尽已无擎雨盖, 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
正是橙黄橘绿时。
荷尽 已无 擎雨盖,
擎雨盖
荷尽
荷花凋谢了,像遮雨伞一样的荷叶也枯 萎了。
一 年 好 景 君 须 记,
chénɡ jú
j ūn x ū
正 是 橙 黄 橘 绿 时。
赠刘景文
苏轼
荷尽已无擎雨盖, 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
正是橙黄橘绿时。
残钱 线 浅 君 群 裙 菊 橙 橘

)的(

秋天到了,_________。
赠刘景文
苏轼
荷尽已无擎雨盖, 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
荷尽/已无/擎雨盖, 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 正是/橙黄/橘绿时。
我会背
我爱积累
春天
夏天
草长莺飞二月天, 小荷才露尖尖角, 拂堤杨柳醉春烟。 早有蜻蜓立上头。 冬天 忽如一夜春风来, 千树万树梨花开。
我会写
枝 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赠刘景文
苏轼
荷尽已无擎雨盖, 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 正是橙黄橘绿时。
残钱 线 浅 君 群 裙



( )的( ) 秋天到了,_________。
赠刘景文
苏轼
荷尽已无擎雨盖, 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 正是橙黄橘绿时。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学古诗要边读边想,利用插图理解诗意 。
停车|坐爱|枫
林晚,霜叶|红
停于下|车二来欣月赏这花美。丽的
风景,那红色的枫叶比那二 月的花还要红。
山行
杜 牧
远上|寒山| 石径斜,
白云|生处|
这首诗写的秋是( ),
诗喜人杜牧( 天)这个季节 。欢停我车是坐从爱(枫林晚,霜叶红 )于这二一月句花中。体会出来的。(
朗读)
山行
杜牧
远上|寒山|石 径斜,白云| 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
荷尽/已无/擎雨盖, 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 橙黄橘绿
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
一年最好的景致你要记住。 那就是橙子金黄、橘子青绿的时节。
赠刘景文
(宋)苏轼
荷尽/已无/擎雨盖,
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
正是/橙黄/橘绿时。
我会背
我爱积累
春天
白了(云)生。处有人家
在那飘着白云的地方有
几户人家。
房 —人家



远上|寒山|石径斜, 白云|生处|有人家。
远远的山上有一条斜 斜的石头小路,在那飘着 白云的地方有几户人家。
我从这幅图片中

看到了( )。
叶|
y
霜叶红ú 于二
霜 叶
那红色月的枫花叶比那
二月的花还要红。
停车坐f爱ēn 枫晚 g
停下车来欣赏这 美丽的风景。
我觉得(

小朋友读得好,因为
( )。
学了这首诗,我知道了这首 诗的意思是:
远远的山上有一条弯弯曲 曲的石头小路,在那飘着白 云的地方有几户人家。停下 车来欣赏这美丽的枫叶,那 红色的枫叶比那二月的花还
画一幅《山行》图: 把你们对这首诗的感受全都 画进图里。
看图说词语

层林尽染

天高云淡
大雁南飞
瓜果飘香
秋天到了,同学们的眼睛还发现大 自然有哪些变化呢?
4 古诗两首
zènɡ liú

赠 刘景文
(宋)苏轼(shì)
赠刘景文
苏轼
qínɡ
荷 尽 已 无 擎 雨 盖,
jú cán yóu
菊 残 犹 有 傲 霜 枝。
jūn xū
一 年 好 景 君 须 记,
chénɡ jú
正 是 橙 黄 橘 绿 时。
夏天
草长莺飞二月天, 小荷才露尖尖角, 拂堤杨柳醉春烟。 早有蜻蜓立上头。
冬天 忽如一夜春风来, 千树万树梨花开。
我会写
枝记
赠刘景文
古诗两首
苏轼图
Sdpjng.gif
我会认
• Zèng líu cán
•赠 刘 残
• Yóu jūn jú
•犹 君
qíng 擎 xū 须
jú 菊 chéng 橙
理解词义 荷尽
山行
古诗两 首
• 山行
杜 牧
山行
在山林中行走
{ 。杜牧jgìn
xi é
xíng 行
远上寒山石径 行走
斜,白云生处 fēn
hᾴng 银
有人家y g。停车 行
ú
坐爱枫林晚,
jìn xi
远上寒山g石é径斜
远远的山上有一条斜斜的石
头小路。

山 —远
路|


我从这幅图片中看到
我从这幅图片中看到
1、自由读古诗,想想古诗中描写了哪 些秋天的景色?
2、小组交流:自己读懂了哪些;读不 懂哪些地方?
赠刘景文
苏轼
荷尽已无擎雨盖, 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 正是橙黄橘绿时。
荷尽 已无 擎雨盖,
擎雨盖
荷尽
荷花凋谢了,像遮雨伞一样的荷叶也枯 萎了。
菊残犹有傲霜枝。
菊胜
菊残 傲霜枝
那枯萎的菊花的花枝仍然在寒霜中 挺立着。 你想对傲然挺立的菊花说什么呢?
擎雨盖
傲霜枝
菊残犹有傲霜枝
秋图
正是橙黄橘绿时
全景
深秋
深秋景
会写字
首 刘枝记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作业
• 1、把音节补充完整 L j c j ch j 刘 菊残 君 橙 橘
2、组词。 于( ) 首( ) 枝( )
3、写上合适的词。 一( )花 一( )歌 一( )枫叶 一( )诗 一( )枪 一( )白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