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学视角下的教师专业化发展分析
教育人类学视野中的乡村教师职业发展研究
教育人类学视野中的乡村教师职业发展研究乡村教师在教育人类学领域中的职业发展研究,是一项重要的研究方向。
乡村教师是负责乡村地区的教育工作,拥有独特的职业特点和挑战。
通过对乡村教师职业发展的研究,可以进一步了解乡村教育领域的特点和问题,并提出相关的政策和措施来促进乡村教育的发展。
乡村教师职业发展的研究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
可以从教师个人的角度来研究。
乡村教师在任教过程中面临的挑战和压力,以及对教师个人职业发展的影响,都是值得关注的问题。
乡村教师面临的资源不足、工作条件不利等问题,对乡村教师的教育观念、教学方法等方面都会产生影响。
研究可以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法,来探讨乡村教师的教育背景、教育理念以及职业发展的需求和期望。
可以从教育机构的角度来研究乡村教师职业发展。
乡村教育资源有限,教育机构在乡村教师队伍建设和培养方面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
通过对教育机构的研究,可以了解乡村教师培训的内容、方式和效果,探讨如何提供更好的培训和支持,促进乡村教师职业发展。
可以从乡村教育政策的角度来研究乡村教师职业发展。
乡村教育政策对乡村教师队伍建设具有重要影响。
通过对乡村教育政策的分析和评估,可以了解政策对乡村教师职业发展的影响,提出适当的政策建议。
还可以从教育人类学的角度来研究乡村教师职业发展。
教育人类学是一门研究教育现象和实践的社会科学,强调对教育实践的文化、社会和制度背景进行研究。
通过教育人类学的研究方法,可以深入了解乡村教师的工作环境、教育文化和社会背景,从而提出相应的建议。
结合自己的实际,谈谈对教师专业发展的认识.
结合自己的实际,谈谈对教师专业发展的认识.结合自己的实际,谈谈对教师专业发展的认识.教师专业发展从宏观上讲是指教师群体为了取得教师职业的专业地位而进行努力的过程,是指教师职业的专业化;从微观上讲教师专业发展是指教师个体由新手逐渐成为专家型教师的过程,是教师个体专业化,主要包括理论素养专业化、学科知识专业化、教学实践专业化等方面。
就我个人的理解来看,教师的专业发展应该还包括如下方面:1、一名专业化的教师,是一名研究者。
长期以来,教师始终是教育研究的旁观者,教育理论的消费者,并且错误地认为研究是专业理论研究者的专门领域。
实际上,研究不是一个领域,而是一种态度,一种品质。
教师工作的复杂性、不确定性需要教师具有研究的态度。
1)教育的对象是人,其思维、情感的丰富性、复杂性,决定了要促进其发展,必须建立在对对其有所研究的基础上。
2)教师不是知识的搬运工,而是思维的启发者、情感的发动者、情绪的激励者等等,这就要求教师要对所教知识有所研究,对如何去教知识有所研究,即既要懂所教知识,又要懂教的法子。
这就要求教师要研究学科知识,研究教育知识。
2、一名专业化的教师,是一名反思者。
反,一是返,回顾性思考;二是反其道,反向思考,质疑性、批判性思考。
教育反思是教师以体会、感想、启示等形式对自身已有思想、行动,对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所做的批判性思考。
反思意味着从自己的身体里跳出来.观看和分析自己。
当我们说“我们本应该这样做……”,当我们想“为什么学生对我讲的这个笑话一点都没有反应呢?”的时候就是反思的时候。
1)反思的意义首先,反思是联系昨天和今天的桥梁。
事物的发展是具有连续性的。
今天的经验和教训是明天成功的基础,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前车之鉴。
只有通过不断地反思,才能发现以前的不足以及好的方面,也才能在以后继承发扬好的,克服不好的,追求更好的。
没有反思,那么今天重复昨天,明天重复今天。
也许在没有反思的情况下也能于无意识中有一些进步,但这毕竟是极其微弱有限的,是“望天收”。
教育学专业教育人类学
教育学专业教育人类学教育学专业是研究教育的理论、原则、方法和实践的学科,而人类学则是研究人类社会与文化的学科。
将这两个学科结合起来,教育学专业教育人类学旨在通过人类学的视角去理解和解决教育领域中的问题,提供更为全面和深入的教育知识与实践。
一、人类学在教育学中的应用1. 文化多样性的认知人类学研究的核心概念之一是文化,通过人类学的视角,教育学专业可以帮助教师和教育从业者更好地认知和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学生。
从风俗、传统、价值观等方面分析,有助于制定更为有效的教育策略,提供个性化的教育服务,推动教育的多元化发展。
2. 社会互动的观察与分析人类学强调对社会互动的观察与理解,这对于教育学专业来说同样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观察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往与互动,分析社会关系的形成、变化以及影响因素,可以促进建立积极的师生关系,改善学校的教育氛围,提升教育质量。
3. 学习方式与知识传递的研究不同的文化和社会环境对于学习方式和知识传递方式有着深刻的影响。
教育学专业教育人类学可以通过研究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学习方式,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特点,为教育提供更为适宜的方式和手段。
这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果,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二、人类学对教育学专业的启示1. 尊重个体差异和多元性人类学教育的观点和方法强调对差异性的尊重,认为每个个体都有其独特的文化背景和经历。
教育学专业可以借鉴这一观点,从师生、学生之间的差异性出发,制定个性化的教育方案,关注每个学生的潜能与需求,培养他们的多元智能和全面发展。
2. 实践与研究的结合人类学是一门强调实践与研究相结合的学科,注重通过实地考察和亲身体验来获取知识。
教育学专业可以借鉴这一思路,推动教育实践与教育研究的有机结合,使教育理论更加务实、切实可行,并能够通过实践不断完善和优化。
3. 沟通与合作的重要性人类学强调研究者与被研究者之间的互动与合作,通过与研究对象的沟通来获得更为真实和准确的数据。
如何看待教师专业化发展(精选五篇)
如何看待教师专业化发展(精选五篇)第一篇:如何看待教师专业化发展如何看待教师专业化发展内蒙古敖汉旗文化名师研修班任中海教师专业化是指教师以合理的知识结构为基础,具有专门的教育教学实践能力,并能有效地、创造性地解决教育教学领域中的问题。
教师的专业成长过程就是教师素质的提高过程。
没有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教师的历史使命就无法完成。
教师职业的专业化是社会进步的必然要求,是教师教育发展的方向。
今天,教师工作的内涵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任何一个国家的教育改革都包含许多方面,如教育体制的改革、课程的改革、教育观念的转变等。
这些改革最终都要落实到教师的身上。
教师是联系教育理想与理想人才的最直接的媒介,教师的工作越来越成为高度复杂的创造性工作,成为具有独特职业特点的不可替代的专业化活动。
“新课改”要求把教师的职业看成专业,教师的专业化就是要求教师应成为更能胜任教育教学工作、具有普通人所不具备的那种专业素质的过程。
其实,教师这种职业并不是人人都可胜任的。
教师应具备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专业态度等诸方面的素质,才符合从教的整体要求。
教师的专业知识包括普通的文化知识、学科的专业知识和教育教学研究学科知识三方面,教师的专业技能是指教师在开展教育教学过程中,运用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教学经验顺利完成某种教学任务的活动方式,教师的专业态度也可称为专业道德、专业精神或专业情意。
二、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内容(一)教师应适应新课改人性化的教育发展趋势,应拥有丰富的专业道德(即德性)首先,教师应具有厚重的德性、丰富的人性。
德性,是教师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基础。
作为教师的人和作为人的教师,德性的本质是丰富的人性。
如果离开了人性而单独强调德性,人就成了仅有躯壳没有人味、没有血肉、没有感情的道德标本。
“新课改”强调以学生为本,这就带着对人性的尊重、对学生的关爱,走进了学校、走进了课堂、走进了学生、走进了教师的生命历程。
教师应首先教学生做人,怎样做一个道德高尚的人,那他本身必须是一个有崇高道德的人。
探索人类学视角 教师是学生人类学意识培养的指导者和支持者
探索人类学视角教师是学生人类学意识培养的指导者和支持者在人类学中,教师不仅是学生的知识传授者和引导者,更是学生人类学意识培养的重要指导者和支持者。
他们通过教学和激发学生的思考能力,培养学生对人类学领域的兴趣,引导学生以人类学的视角来观察和理解世界。
本文将探索教师在学生人类学意识培养中的重要角色,并分析教师如何运用不同方法来指导学生发展人类学观察力以及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一、激发学生兴趣在探索人类学视角的过程中,教师应首先致力于激发学生对人类学的兴趣。
通过生动的教学方法、丰富的案例和实践活动,教师可以帮助学生认识到人类学的理论和实践对于解决社会问题的重要性。
例如,教师可以从学生熟悉的日常生活出发,引导学生思考日常行为背后隐含的文化价值观,以及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
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可以深入了解人类学的研究对象和方法,从而激发他们对人类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二、引导学生发展人类学观察力在人类学中,观察是一种重要的研究方法。
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培养良好的观察力,让他们能够敏锐地捕捉到文化差异、社会关系和身体语言等细微的变化。
为了达到这个目标,教师可以运用实地考察和参与式观察等方法,鼓励学生亲身体验和参与到不同文化环境中,并通过反思和记录的方式进行深入分析。
通过这种实践,学生可以提高自己的人类学观察力,更好地理解和解释人类社会的多样性。
三、培养学生批判思维人类学强调多样性和文化相对主义,鼓励学生超越刻板印象和偏见,以批判的视角审视社会现象和文化现象。
教师在教学中应引导学生从多种角度思考问题,鼓励他们对不同文化观念和实践进行自我质疑和批判性思考。
通过分析和辩论的过程,学生可以逐渐培养出批判思维的能力,将人类学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对社会问题进行全面和深入的思考。
四、实践中的人类学教师应鼓励学生将人类学的理论和方法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通过实际项目和社区参与,学生可以将所学的人类学知识与现实问题相结合,提出解决方案并进行实践。
教育学中的人类学视角
教育学中的人类学视角教育学是一门研究教育过程、教育方法和教育理论的学科。
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教育学需要借鉴其他学科的观点和方法,以推动教育的发展和改进。
人类学作为一门研究人类的学科,可以为教育学提供独特的视角和研究方法,来深入理解教育活动的本质和意义。
人类学是一门研究人类社会和文化的学科。
通过对人类社会和文化的观察、比较和分析,人类学试图理解人类的行为、信仰、价值观和社会组织等方面的本质和差异。
在教育学中,人类学视角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教育活动的文化背景、社会意义和人类行为。
首先,人类学视角可以帮助我们理解教育活动的文化背景。
不同的文化背景下,教育的目标、方法和价值观都可能存在差异。
通过人类学的研究方法,我们可以深入了解不同文化中的教育实践和教育价值观,从而更好地理解和尊重不同文化中的教育观念和实践方式。
其次,人类学视角可以帮助我们分析教育活动的社会意义。
教育不仅仅是个体发展的过程,也是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人类学的研究方法,我们可以从社会角度审视教育活动,探究教育在社会中的地位、作用和影响。
例如,通过研究教育在社会结构中的地位和角色,我们可以理解教育对社会变迁和社会发展的影响。
最后,人类学视角可以帮助我们理解教育活动的人类行为。
教育活动是人类行为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
通过人类学的研究方法,我们可以关注和研究教育参与者的行为、态度和动机等因素,以更全面地理解教育过程中的个体和群体行为。
例如,通过研究学生在不同教育环境下的行为和态度变化,我们可以了解教育对个体发展和心理状态的影响。
综上所述,人类学视角为教育学提供了独特的研究视角和研究方法。
通过人类学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全面地理解教育活动的文化背景、社会意义和人类行为。
在未来的教育研究和实践中,我们应当注重借鉴人类学的观点和方法,以推动教育的发展和改进。
对教师的专业发展的理解
对教师的专业发展的理解教师的专业发展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事业中不断提升自身的教育理论水平、教学技能和综合素质的过程。
在日常教育工作的实践中,教师不仅需要关注学科知识的深化,还要关注教育教学理论的研究和教育教学实践能力的提升。
教师的专业发展是一项持续、系统并逐渐完善和丰富的过程。
首先,教师的专业发展需要关注自身的学科知识水平。
学科知识是教师教育教学工作的基础,教师应该在所教授学科的理论与实践方面不断深化自己的知识储备,以应对日益增加的教育任务和挑战。
教师需要不断参加学科专业培训、学科研讨会等活动,掌握和了解最新的学科发展动态,不断更新和完善自己的学科知识,提高学科专业水平。
其次,教师的专业发展需要重视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和研究。
教育教学理论研究提供了教育教学实践的指导和支持,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理解学生发展规律和学习过程,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和需求设计和实施有效的教学策略。
教师可以通过阅读教育教学理论相关的著作、参加专业研讨会、开展教育实践研究等途径,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理论水平,为教育教学实践提供更科学的支持和指导。
另外,教师的专业发展还需要注重教学技能的提升。
教学技能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运用教育教学理论和方法,有效地组织和实施教育教学活动的能力。
教师可以通过参加教师培训、观摩优秀教师的课堂、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等方式,不断提高教学设计、课堂组织、教学反馈等方面的技能水平。
除了学科知识、教育教学理论和教学技能的提升,教师的专业发展还需要关注教师的综合素质的提高。
综合素质包括教师的人文素质、专业道德素养、教育教学思维和创新意识等方面。
教师应该培养自己的学术研究能力,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使自己成为具备高度教育责任感和使命感的教师。
从个人角度来看,教师的专业发展是一个良性循环的过程。
只有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发展水平,才能更好地适应教育教学的要求,更好地满足学生的需求,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
同时,教师的专业发展也是教育教学的需要。
教师专业化及教师专业发展综述
教师专业化及教师专业发展综述教师专业化及教师专业发展是现代教育的重要议题。
教师是教育事业的中坚力量,他们的专业水平直接关系到教育质量的提高与学生的发展。
然而,要实现教师专业化并促进其专业发展仍然具有一定的挑战和难度。
本篇文章将对教师专业化及教师专业发展进行综述。
教师专业化即教师从业者根据教师职业属性,具备一定的教育学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具备一定的专业素养和技能,能够胜任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
教师专业化的核心是提高教师素质、能力和专业发展水平。
教师专业化不仅仅包括教育学理论的学习和实践经验的积累,还需要教师具备教育研究的能力和创新精神,追求教育事业的长远发展。
教师专业化是教育事业发展的基础,也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之一教师专业化的实现需要教师的专业发展。
教师专业发展是教师专业化的重要途径,旨在通过教师个人的学习和提升,不断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育能力。
教师专业发展包括学科知识的更新和拓展、教学方法的改进和提升、教育理论的研究和创新等方面内容。
教师专业发展需要教师具备自我反思和批判精神,不断反思教学实践,寻找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
教师专业发展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实现。
首先,教师可以通过参加教师培训和学习进修班提升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教师培训和学习进修班可以提供系统的学科知识和教学方法培训,使教师能够及时掌握最新的学科和教育理论,提高教学质量。
其次,教师可以通过开展教学研究和教学来促进自己的专业发展。
教学研究和教学可以帮助教师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能力和创新水平。
再次,教师可以通过与其他教师的教学交流和合作来促进自己的专业发展。
教师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可以互相借鉴教学经验、分享教学方法,共同探索教学的最佳实践,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最后,教师还可以通过参与学校和教育管理的相关工作来促进自己的专业发展。
参与学校和教育管理的相关工作可以使教师深入了解学校和教育的发展动态,提高自己的管理能力和组织能力。
人类学视角下的教育与社会化研究
人类学视角下的教育与社会化研究人类学是一门研究人类的学科,它探索了人类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行为模式以及社会组织结构等方面。
在人类学的视角下,教育与社会化被视为人类社会中至关重要的因素。
本文将从人类学的角度出发,分析教育与社会化的关系,以及如何理解和应用这些概念。
教育是指社会和文化传承知识、技能和价值观的过程。
在不同的文化中,教育的方式和目标会有所不同。
通过教育,社会可以传递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念给下一代,并为他们提供必要的技能和知识,以适应社会的需求。
但是,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它还与社会化过程密切相关。
社会化是指个体通过学习和参与社会活动来适应社会规则和价值观念的过程。
社会化过程发生在个体与社会互动的过程中,其中教育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教育不仅仅是学习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社会化所需的技能、行为和价值观。
通过教育,个体可以了解社会规范和期望,并学会在社会环境中生存和发展。
从人类学的角度来看,教育和社会化是相互作用的过程。
教育为社会化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平台,学校和其他教育机构在其中扮演着关键的角色。
学校是社会化的重要场所,它为学生提供了与同龄人、教师和其他社会成员互动的机会。
通过这些互动,学生不仅学到了知识和技能,还学会了与他人合作、交流和解决问题。
教育和社会化的关系也可以通过文化的角度来理解。
不同文化中的教育方式和目标有所不同,反映了这些文化的价值观念和社会结构。
在一些社会中,教育更加强调个人的独立和竞争,而在其他社会中,教育注重团队合作和社区意识。
因此,教育和社会化的关系在不同文化中表现出差异。
人类学视角下的教育与社会化研究可以为我们提供更深入的理解和分析。
通过对不同文化中教育和社会化的比较研究,我们可以了解不同社会的教育传统和实践,并从中找到改善现有教育系统的启示。
此外,人类学还可以通过研究教育和社会化对个体和社会的影响,来推动社会教育政策的改进和创新。
在总结部分,人类学视角下的教育与社会化研究是对教育和社会化关系进行深入分析的重要途径。
教师专业化及教师专业发展综述
教师专业化及教师专业发展综述教师专业化及教师专业发展综述一、引言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专业化的问题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教师是教育事业的中坚力量,他们的专业素养和发展对学生的成长及国家的发展至关重要。
本文旨在全面综述教师专业化的内涵、重要性以及教师专业发展的过程和路径。
二、教师专业化的内涵教师专业化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具备相应的知识、技能和态度,能够独立完成教育教学任务并有效地引导学生全面发展的能力。
教师专业化的核心包括教学基本功的熟练掌握、教育理论和教学方法的深入研究以及教学反思和自我提升的能力。
教师专业化的现实意义在于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和教育水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只有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教师才能有效地实施课程,满足学生的教育需求。
同时,教师专业化的提高也是教育事业不断进步的基础,推动教育质量的提高和教育改革的顺利进行。
三、教师专业发展的过程1. 专业发展的起点:学历和入职培训教师的专业发展始于学历和入职培训阶段。
教师要先通过严格的入职考核,获得教师资格证,并进入相应的学校开始教学工作。
此时,教师需要接受学校的入职培训,熟悉学校的教学理念、教学大纲和教学方案。
2. 职业成长的基础:教学实践和教学研究教学实践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础,只有在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和改进教学方法,教师才能不断提升专业水平。
同时,教学研究也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环节,通过研究提升教师的教学理论水平和创新能力。
3. 专业发展的长期过程:继续教育和专业交流教师专业化是一个长期的发展过程,需要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和能力。
继续教育是教师专业发展的主要方式之一,可以通过参加培训班、研讨会和学术会议等方式不断学习更新的教育理论和教学方法。
此外,教师还应积极参与专业交流,与其他教师分享经验和互相学习。
四、教师专业发展的路径1. 建立职业发展规划教师应制定职业发展规划,明确自己的目标和发展方向,根据自身情况制定相应的发展计划。
教学人类学视角下中学数学教师信息化教学探究
教学人类学视角下中学数学教师信息化教学探究目录一、内容描述 (2)二、教学人类学概述 (3)三、中学数学教学现状分析 (4)四、信息化教学的背景与意义 (5)五、教学人类学视角下中学数学信息化教学研究 (7)1. 中学数学信息化教学的人文价值体现 (8)2. 教学人类学在中学数学信息化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9)3. 中学数学信息化教学的人类学思考与实践探索 (10)六、中学数学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提升与培养 (12)1. 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内涵与要求 (13)2. 中学数学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提升途径 (15)3. 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策略与实践案例 (16)七、信息化教学在中学数学教学中的实践与效果评估 (17)1. 中学数学信息化教学的实践案例分享 (19)2. 信息化教学的效果评估方法与指标 (19)3. 实践效果分析与反思总结 (21)八、结论与展望 (22)1. 研究结论总结 (23)2. 研究不足与展望未来研究方向 (24)一、内容描述引言:介绍教学人类学的基本理念,阐述其与信息化教学的结合点,以及在当前教育背景下的重要性。
中学数学教师信息化教学现状分析:从教学人类学的角度出发,分析中学数学教师信息化教学的现状,包括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资源等方面的现状,并探讨存在的问题与困境。
教学人类学视角下的信息化教学策略研究:结合教学人类学的基本原则,探讨中学数学教师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提高教学效果,包括信息化教学资源的设计与开发、信息化教学模式的创新与应用等方面。
信息化教学对数学教师专业发展的影响:分析信息化教学对数学教师专业发展的影响,探讨如何利用信息化教学手段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实现教师专业化发展。
案例分析:选取典型的中学数学教师信息化教学实践案例,从教学人类学视角进行深入剖析,总结其成功经验与启示。
展望与反思:针对当前研究,提出对未来中学数学教师信息化教学的展望,并反思在教学实践中的不足与改进方向。
教师专业现状分析怎么写范文
教师专业现状分析范文引言教师是一个社会责任重大的职业,他们肩负着培养学生的使命。
然而,教师专业现状一直备受关注。
本文将分析现代教师的专业现状,探讨相关问题,并提出改进的建议。
教师专业现状分析1. 教师素质需求的提升在当今社会,教师需具备更全面的素质。
除了掌握扎实的学科知识,还应具备有效的沟通能力、创新思维和团队合作意识。
教师需要以身作则,成为学生的榜样,并且能够灵活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适应不同学生的需求。
2. 教育技术的融入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教育技术的融入已成为教师专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教师需要掌握电子教学、在线学习平台和教学工具的使用方法,灵活运用多媒体教具和互联网资源,提高教学效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个性化教学的重要性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他们有着不同的学习风格、能力和兴趣。
因此,教师应当采用个性化教学的方法,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求量身定制教学计划。
个性化教学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能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4. 职业发展机会的提供教师专业的发展不仅需要教师自身的努力,还需要给予教师更多的职业发展机会。
教师应该有机会参加各种专业培训和研讨会,提升教育教学水平和教育理论素养。
此外,应该为教师提供晋升机会和职业成长空间,激励教师持续进步。
5. 现行评价体系的改进教师的评价体系应当更加科学合理。
目前的评价体系过于注重学生的考试成绩,容易忽视教师的教育教学质量和个人发展。
应该建立多维度的教师评价体系,将教师的教学能力、学科知识和教育思想等因素进行综合评估,更加全面地反映教师的专业水平。
改进建议为了提高教师专业现状,以下是一些改进建议:1.加强教师培训和专业发展,提供多样化的发展机会;2.提供先进的教育技术设备和资源,帮助教师灵活和创新地开展教学工作;3.建立个性化教学的档案和方法,为教师提供个性化教学的指导;4.改进教师评价体系,建立以教师综合素质为核心的科学评价体系;5.加强教师与学生、家长和社会的沟通,形成良好的教育合作氛围。
人类学视角的教育
2
人类学具有跨学科、跨文化、跨时空的特点,关 注不同文化背景下人类行为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3
人类学研究注重实地调查和参与观察,强调对文 化他者的尊重和理解,以及对社会现象的全面认 识。
人类学视角在教育领域的应用
01
人类学视角有助于深入理解教育实践中的文化差异和复杂性, 以及这些因素对教育的影响。
02
关注社会公正
教育应致力于消除社会中的不公正现象,为所有个体提供 公平、公正的教育机会,帮助他们在社会中获得更好的地 位和尊重。
培养创新思维
在面对不断变化的社会环境和技术变革中,教育应注重培 养个体的创新思维和适应能力,使其具备应对未来挑战的 能力。
教育目的的实现路径
多元文化教育
实施多元文化教育,将不同文化背景的学生聚集在一起,培养他们的跨文化沟通能力,增 强对不同文化的理解和尊重。
在人类学视角下,教育评价应考虑教育的跨文化差异,尊重不同文化 的价值观和教育传统。
评价应关注教育机会公平,消除社会经济、性别、种族等差异对教育 机会的影响。
评价应关注教育的历史传承性,保护和传承文化遗产和民族特色。
教育评价的实施方式
01
形成性评价
通过观察、记录和反馈,对教育过 程进行持续改进。
自我评价
02
人类学视角的局限性在于其关 注点可能会过于宏观和抽象, 缺乏对具体问题的深入分析和 解决。
03
在应用人类学视角时,需要注 意保持客观、中立和尊重的态 度,避免主观臆断和文化偏见 的影响。
02
人类学视角下的教 育目的
教育目的的界定
01 02
培养“文化人”
人类学视角下的教育目的在于培养具有文化自觉、具备跨文化沟通能力 的“文化人”。这种教育目的强调个体在文化传承中的积极参与和文化 多样性的认识与尊重。
教师专业化及教师专业发展综述
教师专业化及教师专业发展综述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深入探讨教师专业化及其发展的内涵、现状、挑战与前景,以期为提升教师教育质量、推动教育改革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文章首先界定了教师专业化的概念,阐述了其重要性和必要性,接着回顾了教师专业化的发展历程,分析了当前教师专业发展的主要趋势和特点。
在此基础上,文章探讨了教师专业化面临的主要挑战,包括教育政策、教育资源、教育环境等方面的制约因素,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和发展路径。
文章展望了教师专业化的未来发展趋势,强调了教师教育者、政策制定者、教育实践者等多方合作的重要性,以共同推动教师专业化及其发展的深入进行。
通过本文的综述,我们希望能够为教师的专业成长和教育事业的持续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启示。
二、教师专业化的理论基础教师专业化的理论基础根植于教育心理学、教育社会学、成人学习理论以及教育政策研究等多个学科领域。
其中,教育心理学为教师专业化提供了关于学生学习过程、认知发展和学习动机等关键方面的深入见解。
这些理论帮助教师理解如何更有效地教授学生,如何调整教学策略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以及如何评估学生的学习进步。
教育社会学则强调了社会背景和文化因素在教师专业化过程中的重要性。
这一理论认为,教师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者,也是社会价值的传播者。
因此,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应当考虑到社会和文化因素对教师和学生互动的影响。
成人学习理论则关注于成人学习者的特点和需求,强调教师在专业发展过程中需要不断学习和成长。
这一理论提倡反思性实践、同伴互助和专业发展社区等策略,以支持教师的持续学习和专业成长。
教育政策研究也为教师专业化提供了重要的指导。
政策制定者通过制定相关政策和标准,推动教师的专业化发展,确保教师具备必要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以提供高质量的教育服务。
这些政策通常包括教师资格认证、在职培训、职业发展路径等方面的规定,为教师专业化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和保障。
教师专业化的理论基础是一个多元化、跨学科的体系,它涵盖了教育心理学、教育社会学、成人学习理论以及教育政策研究等多个领域的知识和理论。
教育学视角下教师发展专业化研究
教育学视角下教师发展专业化研究教育学视角下,教师发展专业化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
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扮演着关键的角色,他们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学生发展的引领者和榜样。
教师的专业化程度直接关系到教育质量的提升和学生的成长发展。
因此,对教师发展专业化进行深入研究,探讨其影响因素和提升途径,对于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教师发展专业化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学习、探索和成长的过程。
从教育学的角度来看,教师的专业化包含了多个方面,不仅仅是教学技能的提升,更需要强调教师的教育理念、教育伦理和教育情感等方面的培养。
教师应该具备良好的教育专业素养,能够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求,合理设计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在教育学的研究中,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讨教师发展专业化的问题。
首先,教师个体的素质和能力是影响教师专业化的重要因素。
一个优秀的教师应该具备卓越的学识和教学技能,还应该具备善于沟通、擅长团队合作、乐于学习和适应变化的能力。
其次,教师教育的专业化培养是提升教师专业水平的重要途径。
通过系统的师范教育和持续的职业发展培训,可以帮助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适应不断变化的教育环境。
此外,教师个体的价值观念和职业信念对于教师发展专业化也有着重要的影响。
教师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情感是塑造教师专业化的核心因素。
只有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坚守职业道德底线,才能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中心,积极关爱学生,促进学生成长。
同时,教师对教育事业的热情和责任心也是推动教师专业化的重要动力。
只有热爱教育事业,甘于奉献,才能在教学实践中不断突破自我,不断完善自身,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
教育学视角下,教师发展专业化可以从不同的层面进行研究。
比如,可以从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在路径和外在环境两个方面来探讨。
在内在路径方面,教师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教育科研能力和教学技能,探索符合学生特点的有效教学方法,从而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
教师个人专业发展状况分析
教师个人专业发展状况分析
首先,教师的专业发展主要体现在知识储备上。
随着时代的发展,教育领域也在不断变化,不同学科的知识也在不断更新。
因此,教师要不断学习、掌握新的教育理论和学科知识,以适应新的教育需求。
目前,教师专业发展主要通过参加教育培训、研修班、开展研究等方式来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
同时,一些高校也提供研究生专业发展课程,为教师提供深造的机会。
其次,教师个人专业发展还包括教育教学方法的更新。
教学方法是教师工作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它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兴趣。
因此,教师需要不断学习和研究教育教学方法,灵活运用不同的教学策略,满足学生个体差异的需求,提高教学效果。
现阶段,一些学校对教师的教学提供了支持,给予教师一定的教学自主权,鼓励教师创新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最后,教师个人专业发展还需要关注科学研究和教育。
科学研究是教师个人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通过研究可以提升自己的学科素养和教学水平,同时也可以为教育和教育理论的发展做出贡献。
教育是当前的热门议题,教师需要积极关注教育的方向和政策,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法和策略,为学校的发展贡献力量。
综上所述,教师个人专业发展是一个不断学习、不断提升的过程。
教师需要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储备,掌握新的教育理论和学科知识;同时,教师还需要提高自己的教学方法,灵活运用不同的教学策略;此外,教师还需要保持良好的师德品质,培养正确的道德观念和行为习惯;最后,教师还需要关注科学研究和教育的方向,积极参与其中。
只有不断提高自身
的专业水平,教师才能更好地完成自己的教育使命,为学生成长成才做出更大贡献。
国际视域下的教师专业发展
国际视域下的教师专业发展随着全球化的发展,教师专业发展也日益重要起来。
在国际视域下,教师专业发展不再局限于国内的教育体系,而是与国际间的教育理念、教学方法和专业发展趋势紧密相连。
本文将从国际视域下的教师专业发展进行探讨,并分析其现状和趋势,以及对于教师专业发展的启示和建议。
目前,国际教育领域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
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深入,世界各国的教育体系也在不断进行变革和创新。
在这一背景下,教师专业发展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在国际视域下,教师需要具备全球化的视野和思维。
他们不仅要了解国内教育政策和教学大纲,还需要关注国际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
他们需要学习和借鉴其他国家的教育经验,与国际间的教师、学者进行交流和合作,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水平和素质。
国际视域下的教师专业发展也需要重视跨文化教育。
随着移民和国际留学生的增加,教师需要面对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学生,而这也需要教师具备跨文化沟通和教学能力。
教师专业发展需要加强对跨文化教育的培训和指导,提高教师在不同文化环境下的适应能力和教学效果。
国际视域下的教师专业发展需要注重教育技术的应用和创新。
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教师需要学习和掌握现代教育技术,将其运用到教学实践中。
教师还需要不断进行教育技术的创新和实践,促进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变革与升级。
国际视域下的教师专业发展呈现出全球化、跨文化和科技化的趋势。
教师需要具备全球化的视野和思维,跨文化的教育能力,以及教育技术的应用和创新。
教师专业发展也面临着国际化教育理念的融合和转化,以及国际间的教师专业发展模式的交流和互鉴。
二、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启示和建议在国际视域下的教师专业发展中,以下几点是值得重视的:教师还需要关注国际间的教师专业发展模式和经验的交流和互鉴,积极参与国际性的教育合作和项目,拓宽自己的专业视野和发展空间。
三、结语国际视域下的教师专业发展是一个具有重要意义和广阔前景的课题。
教育人类学视野中的乡村教师职业发展研究
教育人类学视野中的乡村教师职业发展研究【摘要】本文从教育人类学视角出发,探讨乡村教师职业发展的重要性和现状。
乡村教师职业特点分析发现,乡村教师面临着薪酬不高、教学资源匮乏等挑战。
在乡村教师职业发展现状部分,分析了乡村教师职业现状存在的问题和挑战。
通过乡村教师职业发展路径探索,提出了应加强师资培训、改善教育资源配置等建议。
在教育人类学视角下的乡村教师职业发展策略中,强调了乡村教师的角色和责任。
通过分析乡村教师职业发展的影响因素,提出了一些发展建议和前景展望,指出了乡村教师职业发展的重要性。
本研究为乡村教师职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和启示。
【关键词】乡村教师、教育人类学、职业发展、研究、影响因素、策略、建议、前景展望、重要性。
1. 引言1.1 研究背景乡村教师在中国教育体系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随着城乡发展不平衡的问题逐渐凸显,乡村教师的职业发展面临着许多挑战和困难。
乡村教师的工作环境和条件相对较差,学校设施落后、教学资源匮乏,给乡村教师的工作带来一定的困难。
乡村教师的社会地位较低,薪酬待遇不高,缺乏职业晋升空间,导致乡村教师的职业发展空间受限。
乡村教师的教学压力较大,面临着学生人数少、学生家庭背景复杂、学生学习兴趣不高等问题,需要乡村教师有更强的教育业务和心理素质。
深入研究乡村教师的职业发展,探索有效的发展路径和策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只有加强对乡村教师的支持和关注,提升乡村教师的职业发展水平,才能推动乡村教育的健康发展,提高乡村学生的教育质量,实现教育公平和城乡教育协调发展的目标。
本研究旨在通过教育人类学的视角,深入分析乡村教师的职业发展现状和问题,探讨乡村教师的职业发展路径和策略,为促进乡村教师职业发展和乡村教育发展提供理论指导和政策建议。
1.2 研究意义乡村教师是乡村教育的中坚力量,他们直接参与乡村孩子的教育和成长,承担着培养未来农村人才的重要任务。
研究乡村教师职业发展的意义在于帮助我们更深入地了解乡村教师的工作环境和职业需求,为乡村教师的职业发展提供有效的支持和指导。
人类学视角下的教师专业化发展分析
人类学视角下的教师专业化发展分析作者:孙晓蕾来源:《学理论·下》2010年第03期摘要:我国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道路上存在着诸多问题,通过借鉴人类学中的“整体性视角”和多方面的“背景分析”等研究方法,可以透析教师专业化的发展方向和趋势,以此丰富教师专业化的理论方法与实践范式,对推动中国教师教育的和谐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教师专业化发展;教育人类学;整体性视角;背景分析中图分类号:G451.2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0)09-0117-02一、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源起与现状20世纪70年代初,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学会生存》一文中提出,加快教师专业化的进程是提高教师质量的成功策略。
80年代以后,教师专业化发展逐渐成为世界性潮流,它要求高质量的教师不但要具备专业知识和教学能力,而且要具有职业道德、职业理想和职业追求等素质。
社会对高素质教师的期望使得教育系统必须设立专门机构、制定专门的教育内容来满足教师终身学习的要求。
同时,也对教师的学历和资格采用了更加严格的认定制度。
教师职业逐渐由不完善的、半专业性组织向具有专业权威的、不可替代的专业性组织过渡。
我国1994年1月1日开始实施的《教育法》规定“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首次从法律上确认了教师的专业地位。
1998年在北京师范大学召开的“面向21世纪师范教育国际研讨会”明确了当前师范教育改革的核心是教师专业化问题。
2001年4月1日起,国家首次开展全面实施教师资格认定工作,进入实际操作阶段[1]。
早在20世纪30年代,我国就对教师职业展开过讨论,当时有一种很鲜明的观点,“教师不单是一种职业,且是一种专业……性质与医生、律师、工程师相类似”[1]。
但至今,对教师是不可替代的专门职业仍未达成共识。
教育部师范教育司有关负责人认为,原因可能有四方面:一是我国教师数量明显不足,偏远地区支教人数极少;二是我国部分在岗教师没有达到教育部要求的教师资格;三是我国对教师专业化的认识不够,特别是中小学教师学术水平不高,不能承担完成科研任务;四是这一职业有一定的特殊性,目前教师的教学成果主要是通过学生的课业成绩来体现,很难将教师的课堂教学成果直接量化呈现出来。
人类学视野下的教师专业成长
人类学视野中的人的图像
• 人是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创造了文化,同 人是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创造了文化, 时依赖文化而生存的。 时依赖文化而生存的。 • 人与文化之间的关系 ——人类一致性与文化多样性/文化相对性的关 系,文化差异在何种层面上是存在的等。 • 这是一个重要的研究分支,即“文化与人格” “文化与人格” 心理人类学” 或“心理人类学”,关注文化与人类本性的关 系,文化与人格的关系,文化与个人性的关系 等。
“文化与人格”学派 文化与人格” 文化与人格
• 研究的问题 研究的问题:为什么一定社会中的个人在行为、 认识和感知方面具有集体性的共同特点?内在机 制是什么?关注的公共象征,公共仪式,公共形 式…… • 研究的目的 研究的目的在于论证:不同文化中的人有着不同 的心理和行为类型。 • 评价 评价:这种研究受到社会/文化决定论的局限,没 有考虑到文化与个人特性之间的双向互动。以文 化整体观为中介,把不同人格与行为还原成没有 内在差异的“群体人格”,因而忽略了文化中的 个人通常带有一定程度的个人特性。
• 人种志 田野工作(研究)—参与观察 人种志—田野工作(研究) 参与观察 田野工作
① 人种志的研究方法,包括田野研究、民族志的撰写、文 化理论的构建三部分。 ② 田野研究:人类学者必须有一段时间是与被研究者共同 生活,在参与其活动中周密的观察和记录,参与异文化群 体的日常生活,以获得对研究对象的认识与直接资料。 (参与观察、深度访谈、直接体验) 强调“面向事实的本身” 、“事件在整体中”。 强调“面向事实的本身” 事件在整体中” ③ 参与式观察既是田野研究的基本内容,也是田野研究的 具体方法。
我们尊师重道敬艺的传统的丧失。 教师权责不平衡。(网络文章)
人
• 人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类学视角下的教师专业化发展分析
我国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道路上存在着诸多问题,通过借鉴人类学中的“整体性视角”和多方面的“背景分析”等研究方法,可以透析教师专业化的发展方向和趋势,以此丰富教师专业化的理论方法与实践范式,对推动中国教师教育的和谐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标签:教师专业化发展;教育人类学;整体性视角;背景分析
一、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源起与现状
20世纪70年代初,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学会生存》一文中提出,加快教师专业化的进程是提高教师质量的成功策略。
80年代以后,教师专业化发展逐渐成为世界性潮流,它要求高质量的教师不但要具备专业知识和教学能力,而且要具有职业道德、职业理想和职业追求等素质。
社会对高素质教师的期望使得教育系统必须设立专门机构、制定专门的教育内容来满足教师终身学习的要求。
同时,也对教师的学历和资格采用了更加严格的认定制度。
教师职业逐渐由不完善的、半专业性组织向具有专业权威的、不可替代的专业性组织过渡。
我国1994年1月1日开始实施的《教育法》规定“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首次从法律上确认了教师的专业地位。
1998年在北京师范大学召开的“面向21世纪师范教育国际研讨会”明确了当前师范教育改革的核心是教师专业化问题。
2001年4月1日起,国家首次开展全面实施教师资格认定工作,进入实际操作阶段[1]。
早在20世纪30年代,我国就对教师职业展开过讨论,当时有一种很鲜明的观点,“教师不单是一种职业,且是一种专业……性质与医生、律师、工程师相类似”[1]。
但至今,对教师是不可替代的专门职业仍未达成共识。
教育部师范教育司有关负责人认为,原因可能有四方面:一是我国教师数量明显不足,偏远地区支教人数极少;二是我国部分在岗教师没有达到教育部要求的教师资格;三是我国对教师专业化的认识不够,特别是中小学教师学术水平不高,不能承担完成科研任务;四是这一职业有一定的特殊性,目前教师的教学成果主要是通过学生的课业成绩来体现,很难将教师的课堂教学成果直接量化呈现出来。
因此,当前还有不少人认为教师职业具有一定的替代性,或者只能处于一个准专业的水平,误认为只要有一定的学科知识就能当教师。
我国现有一千多万中小学教师,承担着世界上最大规模的中小学教育。
尽管我国教师的教育教学活动已经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了专业化标准的要求,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仍然存在着较大的差距。
如:我国中小学教师的学历起点较低,部分教师职业道德意识淡漠,教育观念陈旧,创新意识和研究能力不强,教学方法和手段落后,知识面狭窄等都是不能忽视的棘手问题。
随着世界教育水平的提高,特别是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国的教师质量与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要求的差距日趋明显,教师专业化尚处在初级阶段。
因此,改革教师教育,有效实行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已成为我国教育研究中的重点。
二、教育人类学视角的界定
教育人类学是应用人类学的概念、原理和方法来研究教育的一门介于教育学与人类学之间的新兴边缘学科。
它渗透多学科知识熔人类学、教育学、社会学、历史学、哲学、文化学、生物学等相关学科于一炉,倡导从人类发展的宏观高度来把握现代教育的本质,打破那种囿于教育本位、以教育论教育的陈陋状况,从人类历史发展的角度提供了全方位考察教育与人的发展的新方法,促进了传统教育的更新和现代教育的发展[2]。
最早开展教育人类学研究的是美国教育家休伊特,他于1904年到1905年先后在《美国人类学家》杂志上发表了两篇较有影响的论文《人类学与教育》和《教育中的种族因素》。
80年代,我国教育人类学研究者提出综合型的教育人类学学科框架,即以文化教育人类学为主要研究方法,适当借鉴哲学教育人类学的概括理论化方法,以探讨人类教育发展的一般规律及其特征。
教育人类学的研究告诉我们,在看待一些教育问题时,应当深入研究中国传统文化长期以来对教育转变的作用及影响,结合政治、经济等多方面的因素开展研究。
在研究我国教师专业化发展问题时,应当借鉴人类学研究中的“整体性视角”和多方面的“背景分析”,用系统的观点和更为广泛的文化背景材料做依据,解决我国教师专业化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加快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进程。
三、教育人类学对教师专业化发展研究的启示
人类学“整体性视角”告诉我们依据这种研究方法分析教师专业化发展中遇到的问题时,要把它视为一个整体,将教师视为这个整体中的重心。
教师专业化发展不仅能够体现教师的自我价值,使教师在不断完善的过程中体会到“主人翁”的责任感与成就感,更能够引起整个社会对教师职业的重新审视,提升教师的社会价值。
使教师能够更好地从事本职工作为教育服务。
教师专业化发展与整个教育发展要融为一体,以有效的教师专业化发展来带动教育的改革,以整个教育系统的革新来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完善,两者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在这个循环圈中,教育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已经得到了普遍认可。
那么,教师专业化的不断发展也将被作为推动国家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动因之一而得到教育研究者的重视。
对教师专业化深入研究要进行多方面的“背景分析”。
有关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概念,各国都有不同的理解,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国外学者喜欢把教师专业化与教师教育、教师的个人成长等观点联系在一起。
康纳利认为,“教师作为整体的人存在于教育过程,他们有挥之不去的受教育的历史、教育生活史、个人生活史。
教师教育的过程是对过去历史的回顾和重新体验,在体验的基础上改造自身的教育观念。
因此教师教育不是‘注入’而应是一种‘重建’的过程”[3]。
康纳利强调“教师叙事应该成为教师教育的核心课程。
他自己躬身践行,在其开设的研究生课程中开始着手叙事写作和讲故事。
他的研究生从教师、校长、决策者、学生等角色身份思考自己的人生履历,描述教育教学生活经历,创作叙事文本,反思建构教育观念”[4]。
诺里斯和霍尔特·雷诺兹认识到,生活史不仅仅帮助职前教师在以后的学习中用他们的个人观点,而且把他们的观点暴露给教师教育者,以便后者能够设计出直接有力的解决教师教育有效性的教育学。
因此,在教师教育中使用生活史被看做是能够加强预备经验效果的一种方式[5]。
美国安德鲁·韦恩研究小组通过设计一系列的相关实验得出结论:人们普遍认为集中的、持续的、深入到工作中的教师专业发展将培训科目集中在如何能够更好地提高教师的专业知识、课堂引导能力和如何提高学生的成绩等内容上。
再进一步讲,积极的教学、凝聚班级的能力和集中性的参与培训才是有效进行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途径[2]。
为了引导教师进行更加明确的实践,教师专业化发展应该是基于校本的教师培训或者将专业化的培训融入到教师的日常工作当中[6]。
日本学者佐藤学总结道:“‘技术熟练者’模式的专业实践性认识,是把复杂的情境与事件抽象、概括成能够尽可能单纯的明示的概念与原理,从而扩大‘确凿性’;而‘反思性实践家’模式的专业性实践性认识,则是阐释看似单纯的情境与事件之内外交织的多样性与复杂性,深入探究‘不确凿性’的世界。
在这种探究与表达中,前者采用‘范型样式’,后者采用‘叙事样式’”[7]。
国内,华东师范大学叶澜教授组织了一个“教师的希望工程”项目,她指出,“教师发展是一个重要而复杂的研究主题,是一个关键而艰难的实践历程。
因此研究者应从教师生命整体的视角和真实的‘人’的角度重建教师角色理想,强调教师在自身的变革实践中成长的积极主动性,并指出教师实现自我更新的关键途径是自身的‘研究性变革实践’”[8]。
无论是“叙事样式”还是“研究性变革实践”,都强调教师主体的积极主动性,关注教师的生命整体。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早就指出:“发展越来越被看成是一种唤醒的过程,一个激发社会大多数成员创造力的过程,一个释放社会大多数成员个体作用的过程,而不是被看成是一个由计划者和学者从外部来解决问题的过程。
”这个论断同样适用于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进程中。
在我国,目前更需要的是教师发展之实,而不是专业身份之名。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师范教育司组织.教师专业化的理论与实践(修订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Andrew J. W, Kwang Suk Yoon & Pei Zhu.Experimenting With Teacher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Motives and Methods[J].Educational Researcher,2008,(8):21.
[3]Connelly F.M.& Clandinin D.J Telling Teaching Story[J]. Teacher Education Quarterly,1994,(1):21.
[4]王凯.教育叙事:从教育研究方法到教师专业发展方式[J].比较教育研
究,2005,(6).
[5]刘洁.从“生活史”的角度看教师教育[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6,(3).
[6]孙杰远,徐莉.人类学视野下的教育自觉[M].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7]佐藤学,钟启泉.课程与教师[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8]赵丽,熊建辉.全球视野中的教师教育改革与教师专业发展——国际教师教育论坛综述[J].中小学教师培训,2006,(1).。